小孩子手摔骨折怎么办玩游戏,小的孩子把大的孩子搞摔骨折了很严重,小的孩子父母耍赖不肯赔偿怎么办?

  这几年,发生在校园的意外伤害事故屡见报端,由此引发的损害赔偿纠纷也随之呈上升趋势。孩子在学校嬉笑打闹时受伤,父母是该独自承担责任,还是拍案而起维护合法权益?最近,海盐三个孩子的父母就因此忧心忡忡。

  2015年9月22日下午2时许,随着下课铃声的响起,海盐某小学的学生们蜂拥而出,纷纷奔向室外玩耍。正当孩子们沉浸在游戏的快乐中时,突然从教室外的走廊上传出一声凄厉的惨叫。循声望去,这惨叫声的来源是一名一年级的学生,叫小健,此时他已卧在地上痛苦地缩成一团,在他的身边站着两个表情慌张的男孩。

  班主任李老师闻讯后火速赶到现场,看到小健痛苦的模样,李老师暗叫不好,立即通知校长,一起将小健送往县人民医院治疗。经诊断,小健没有生命危险但左手手肘骨折,关节受伤,情况较为严重。安顿好小健,校方立即展开调查,事情很快真相大白:闯祸的正是同班学生小钱和小平。

  “事发前,他们三个在走廊上吵闹,小钱和小平一不小心将小健摔在地上,小健来不及防备,就用左手撑地,因手肘关节受力过猛受了伤。”李老师说。经过几个月的治疗休养,小健康复出院了,但事情并没到此结束。小健父母就该校园意外伤害事件的性质认定、医疗费用责任承担以及后续赔偿问题提出异议,要求小钱及小平家长给予赔偿。

  “孩子受了这么重的伤,不是简单说句对不起就能了结的。”小健爸爸说,“我觉得小健在住院期间的治疗费、护理费、营养费等费用应当由小钱和小平的家长共同承担。”他要求两家分别支付3万元赔偿金。而小钱和小平的家长则认为,这本是一场意外,同学间吵闹受伤是正常的,不能将责任全部推给他们,而且两个孩子的责任也不一样,应区别对待。

  针对损害责任划分比例及赔偿金数额等问题,三方在校方的斡旋协调下多次坐下来沟通,无奈一直未能达成共识。时间一天天过去,2017年2月15日,协商无果的三方向澉浦镇人民调解委员会提起调解申请。接受调解申请后,调解员分别走访学校及矛盾三方,并对各方的共识和争议点分别进行了梳理,咨询专业律师,明确责任认定。

  考虑到三方都不愿追究校方责任,调解员在调处中明确方向:只对三个学生家长之间的责任进行划分。对于在正常的嬉戏吵闹中不慎导致同学受伤的情况,致害方虽无明确的法律责任,但参照公平原则,应由其监护人分别承担相应的补偿责任。三方明确各自责任划分后,小健父母也在赔偿金额问题上作出了让步。

  在调查中,调解员发现小平的父母早已离异,孩子由爷爷独自抚养,家庭经济困难,是村里的低保户。了解情况后,小健和小钱的家长均同意适当减轻小平家长的补偿责任。最终,三方达成一致,并签订调解协议:由小钱和小平的家长共同承担小健此次在校意外受伤事件的补偿责任,且由小钱家长承担主要补偿责任,小平家长承担次要责任。

14岁少年小金仍记得自己第一次碰瓷的画面:三轮车开到一条路上,颠簸得很厉害,爸爸拍拍自己的肩膀说“快到了”,这是他教的暗号,意思是此时必须跳车,“我犹豫了一会,不敢跳,父亲脸色一变,恶狠狠地瞪着我,我眼睛一闭,鼓起勇气跳下去……”

世界上竟有这样的父母!让孩子以跳车、碰头的方式碰瓷,多达近20次,身上多处擦伤、颅骨骨折,还是不肯放过!——据红星新闻11月5日消息,10月28日,浙江宁波公安局福明派出所所长的朋友圈,让一则《狠心父母逼儿子跳摔碰瓷》的新闻浮出水面。

连日来,红星新闻记者赴宜宾、台州、宁波三地调查,还原出这个边缘家庭、特殊少年的成长轨迹。

▲被父母逼着碰瓷的小金和妹妹。

10月28日,浙江省宁波市公安局福明派出所破获一起特殊的碰瓷案件:警方挡获来自四川宜宾的一家四口,碰瓷的主角是14岁的七年级学生小金。得知小金被父母胁迫多次碰瓷、至今颅骨骨折未进行有效治疗,派出所所长林烜在朋友圈表达了自己的愤怒。

当天下午,宁波火车南站,一名40来岁的中年妇女带着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坐上了残疾人老黄的三轮车,目的地是宁波汽车东站。三轮车行至新河路段时,车里的女子突然大声叫喊老黄停车。此时,同样坐在后面的男孩双手捂头直喊痛,老黄有点懵。“你车开得不好,我儿子头被撞伤了。”女子很不客气地对老黄说:“你必须带他去医院检查。”

老黄在宁波跑三轮多年,一点颠簸就被撞的还是第一次遇到。因为自己是残疾人,收入并不高,突然赔偿一笔医疗费让老黄心痛,老黄出于本能猜测:“这家人是不是敲竹杠?”老黄不动声色调转车头,将乘客拉回宁波南站并报警。得知老黄报了警,中年妇女有些急,她打电话叫来一名40多岁的精瘦男子。男子自称是孩子父亲,让老黄先送孩子去医院。

“怎么又是你们?”在等待警察的过程中,双方争执不下,围观者越来越多。同样身为残疾人的三轮司机陈师傅突然认出来,中年男子和孩子正是20天前在自己车上被“碰伤”的那对父子。听陈师傅一说,围观的三轮司机心里有底了,他们将这家人围住,准备交给警察。但男子远远地看到警察走来,撒腿跑了。为了查清情况,辖区福明派出所民警将老黄和母子三人带回了派出所调查。

根据老黄和陈师傅的讲述,警方初步判断这家人有碰瓷诈骗嫌疑,并很快找到另一名受害人:67岁的三轮司机老陈。警方很快查明,被挡获的四人系一家人。男子罗某勇,44岁;妻子刘某芬,39岁。罗某勇夫妻是四川宜宾某县的农民,小学文化,在浙江打工多年。“碰瓷”主角小金是罗某勇的儿子,今年14岁,在紧邻宁波的台州某学校读七年级;女儿小兰九岁,读小学三年级。一家人暂住在台州临海的出租房,刘某芬在临海某工厂打工,罗某勇则无固定职业。面对警察,小金很快将所有事情和盘托出:他们一家就是专门到宁波碰瓷讹钱的。“如果我不出来碰瓷,他们就要打我。”小金的讲述让民警们又惊又怒。

▲小金父母在接受警方审查。警方供图

小金说他清楚地记得自己的“第一次碰瓷”。那是2016年8月下旬,学校快开学了,但家里似乎没钱。父母在家里商量好,父亲带着小金和妹妹,在临海汽车站寻找三轮司机下手,让13岁的小金在路上跳车讹钱。“三轮车开到临海市唐里村的一条路上时,车子颠簸得很厉害。爸爸拍拍我的肩膀说‘快到了’。”小金说,这是出发前父亲教给他的暗号,意思是他必须此时跳车。“我犹豫了一会,不敢跳,可是父亲脸色一变,恶狠狠地瞪着我。”小金担心挨打,眼睛一闭,鼓起勇气跳了下去。随后,父亲第一次拿到了司机赔付的1000元现金。此后不到半年,罗某勇夫妻经常带着兄妹俩去碰瓷。

今年三月,小金不堪忍受,偷拿了父亲930元钱和两个苹果,独自坐车回老家。小金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自己在乡下和70多岁的奶奶相依为命,没有打骂,没有碰瓷,那段时间过得最开心。

好景不长。今年八月初,父母打电话给奶奶,说小金该念初中了,必须回临海参加小升初考试,还承诺不再打他,也不叫他去碰瓷。但过来没多久,父母再次以家里实在没钱供他们读书为由,让兄妹俩出去碰瓷。这次,他们拿到1000元,小金却被摔得骨折。“爸爸妈妈说,颅骨骨折是个好机会,多做几次。”

据小金回忆和罗某勇夫妻交待,他们一家先后碰瓷近20次,涉案金额13000多元。

罗某勇的三哥罗洪书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他这个“幺兄弟”从小就是个混混,没文化也没本事。年迈的父母本来是跟着罗某勇过活,但罗某勇夫妻2004年起外出打工,谁也不知道他在外究竟干什么,也很少拿钱回家。“父亲几年前重病不起,我们只好接过来照料,直到去世。”罗洪书抱怨说,母亲摔倒后欠着药费,罗某勇也不拿钱回家,老母亲的生活又只能由他照顾。

听到大儿子抱怨“幺儿”,唐泽芬不大乐意。“他对我好,他过年回来拿了钱给我。”唐泽芬说,罗某勇在外累得可怜,打工辛苦,对自己有孝心,她不希望拖累小儿子。

  宝宝的成长过程中,难免会有很多磕磕碰碰,从椅子上摔倒、从床上摔下,都是很平常的事情。曾经是新手妈妈的我,每次看到孩子摔倒后都心疼得要死,立马冲上去抱起哄她。

  后来,一位当儿科医生的长辈告诉我,即使再心疼,也不能马上冲过去抱住孩子,因为父母不懂得伤害处理的方式,急匆匆地抱起宝宝,这样容易造成宝宝的二次伤害。

  宝宝掉下床的正确处理方式应该是这样子的:

  1、不要马上抱起宝宝,确认是否骨折

  如果宝宝掉床了,爸爸妈妈不要马上将宝宝抱起来,一定要先静观10秒钟。

  ※宝宝的手脚不愿动,一碰就疼得哭起来:此时应该仔细检查是不是骨折或脱臼。如果是,家长可以先用冷水或冰块敷于受伤部位,再将宝宝送到医院进行检查。(假如你和家人不会固定受伤部分,那就不要移动宝宝,必须等急救人员来操作,以免因为处理不当而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跌落后剧烈哭闹或失去意识,且手脚不能活动:有可能是颈椎受到伤害或脑震荡及颅内出血的情况,应将宝宝的身体保持平躺不动,拨打急救电话。

  一般来说,最简单有效的止血方式就是直接加压止血法。妈妈可拿一块干净的纱布放在伤口上直接加压,直到出血停止。如果宝宝流鼻血,千万不要把宝宝的头仰起,以免血液返流到胃部引起刺激性呕吐,应该用手压住其鼻子上方(鼻根的地方)以帮助止血。

  不能让宝宝立即睡觉,先逗逗他,转移一下他的注意力,观察有没有后续的变化。另外,宝宝掉床后至少观察24小时,注意观察孩子的精神、神志、有无呕吐,是什么样子的呕吐。在此期间宝宝如果没有异常表现,方可安心。

  另外,如果宝宝有颅内损伤,可能会出现这些症状:哭闹、萎靡不振、激惹(一惊一乍)甚至惊厥等症状,并可能出现喷射性呕吐。此时,为了安全着想,妈妈应马上抱孩子去医院检查一下。

  就算一开始宝宝表现得很正常,也不要掉以轻心,最好能密切观察3天,防止孩子颅内有进行性病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孩子手摔骨折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