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剧 玛丽苏剧 励志剧的女主都是怎么改变自己的句子励志和命运的

娱乐热点/明星八卦/大咖专访/剧评影评

愉快的暑假就要结束了,回忆起来除了冰淇凌和空调,陪伴我们最多的就是电视剧了吧。

说到暑期档的电视剧,不得不提的便是今年引发全民热潮的《延禧攻略》了。

这部剧究竟火到什么程度呢?

几乎每天都花样霸屏热搜榜就不说了

直接拿数据说话是最简单明了的吧。

播放量是节节走高,昨天甚至还突破了100亿的点击量。

娱小妹(ID:baoyu_18)在乘电梯的间隙,瞟到旁边的朋友才看到二十多集,尔晴都还没领盒饭,不禁多出了一股莫名其妙的优越感。

提到《延禧攻略》,便难免不说到另一部剧--延播的《如懿传》,在暑期快要接近末尾的时候,这部号称《甄嬛传》续集的宏伟巨制终于上线了。

在这个时间点儿上映,真可谓天时地利人和一个也不占。

前有《延禧攻略》先入为主的优势打压,无论是服化道还是剧情人物设定早已深入人心。

另外《如懿传》自身也的确存在诸多问题,的烟嗓,服化道的设计都饱受诟病。

迅哥儿的状态也很让人难过了,和《红高粱》时期差别很大,那会儿她还少女感满满的,现在完全没了当初的感觉。

同时还被造型师坑了一把,这造型真的太丑了!用艳俗两个字来形容一点不过分!

与之相较,轻松明快反套路的《延禧攻略》更能触摸观众的G点。

给了处于高压社会的人们一剂放松的良药。

甚至一度被称为职场进阶指南,在观赏和传播方面都占尽了优势。

于妈可以说凭借《延禧攻略》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要知道此前扣在于妈头上的都是“抄袭”、“玛丽苏”、“剧情雷”、“阿宝色”等帽子。

和琼瑶阿姨的“抄袭门事件”还历历在目。

当时这场撕B大战在网络上掀起了轩然大波,于妈三天两头被挂上微博热搜,内容的关键词一般都是酱紫的,“于抄抄”“于正抄袭”“于正琼瑶”“于正拒不承认抄袭”等。

最终这场抄袭大戏成功地搬上了“法院的舞台”,而这件事也以于正的败诉收尾。

这么多年,于妈一直活跃在影视剧的前沿,还频频打造爆款,引领风潮,不得不说,对于市场和观众的喜好,他是有着独特敏锐度的。

大大小小的奖项也得过不少,还捧红了不少新人,《陆贞传奇》中的流量小生陈晓便是其中之一,还有大家熟知颇具争议的“袁姗姗”等。

于正从出道以来,便是一名颇具争议性的制作人,这一点从他的百科词条关键词就可以看出来。

除了作品的热度与口碑不协调,还因为常发表各种言论而备受争议。

在不顾观众连番差评之下仍力捧艺人袁姗姗,让她接连担任各剧女主角,并表示“袁姗姗不演配角、不客串”,“袁姗姗将会是第二位”。

要说袁姗姗跟于妈没点亲缘关系,娱小妹都不信。

此外,与林心如曾因《倾世皇妃》是否抄袭山寨《美人心计》等问题闹翻,还在公开场合称林心如借他咸鱼翻身,又在某综艺节目中称“非常讨厌一个人,是台湾的,女性,过气了,又被我做红了。”

这一系列犀利的言论,看得娱小妹是瑟瑟发抖。

随后又遇抄袭风波,也难怪网友们对他的评价并不友好。王思聪曾说他:“像个脑瘫儿童一样。”

思聪老公这句话有点过了哈。

至于“玛丽苏”、“剧情雷”、“阿宝色”等,请随意打开于妈担任制作的几部影视剧,五光十色的画面妥妥彰显着“于妈牌”。

再加上宫斗剧中各种大女主戏码,讲述女主人公如何从底层爬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玛丽苏剧情和主角光环也因此备受吐槽。

“宫”系列、“美人”系列等古装剧是“于正风格”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从《宫锁心玉》、《宫锁珠帘》、《宫锁连城》到《我为宫狂》,之后又写了《我为宫狂2》,对于宫斗剧,咱于妈可以说情有独钟。

“美人”系列从汉朝的《美人心计》到唐朝的《美人天下》再到清朝的《美人无泪》,于妈对美人可是爱不释手,按照历史顺序依次访问了个遍。

与此前颇受争议的状况不同,如今《延禧攻略》几乎受到市场和观众的一致好评。甚至他本人也表示:“这是我第一次敢打开弹幕看的自己的剧。”

曾经被热度和口碑呈现出的矛盾困扰过,目前《延禧攻略》掀起的巨大讨论度甚至在于正的预料之外。

其实对于爆款,我们听的最多的一句话便是:当时没想到会这么火。只是后来观众和市场反应证明了,认可了,我们才称之为爆款。

这告诉我们一个真理,成功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偶然的,刻意追求似乎很难成功。

《甄嬛传》大火之后,制片人、原作者包括礼仪指导都相同的《如懿传》,如今看来,并不尽如人意。

无独有偶,孙俪力推的另一大女主戏《芈月传》也是借着《甄嬛传》的噱头,最终的结果却也是饱受非议,未能达到预料的期望值。

借着巨大的噱头,便要承担过高的审视目光,结果往往就是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爆款往往是不可复制的。

《甄嬛传》在上星卫视播出之前,曾先在一些地方频道试水播出,因为播出后反响好、收视高才移至大平台播出。

没想到一举夺得收视冠军,之后还走出国门,进军海外,成为继《还珠格格》后的又一风靡全球的作品

前段时间,陈建斌还在综艺《幸福三重奏》中爆料,当时他们拍摄《甄嬛传》时,隔壁正在拍摄《新还珠格格》。

他们当时心里也没底,不知道这剧究竟能不能火,还拉着导演郑晓龙说:我们要加油!

如今看来是笑翻了一众网友,但也真实地表现出了当时的心境。

如今戏里戏外“延禧粉”和“如懿粉”撕得不可开交,于正也发文回应,“百花齐放不好吗?非得辩个子丑寅卯,没意思透了!《延禧》粉专注咱们的剧就好,其他不必理会。

对此网友们的评论可以说也是两极分化严重,有力捧《延禧攻略》直呼说得好的,也有说于正白莲花的,收视率人心钱赚够了,开始装好人替对方说话。

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加入【暴娱专属粉丝群】各种福利等着你!

往 期 精 选 内 容

七夕想脱单吗?快来Pick上神、皇帝的撩妹大法

“锦鲤”杨超越躺上C位,这操作连思聪都看不下去了

后宫嫔妃战力大PK,她居然赢了......

那些年被深埋心底的音乐梦、那颗想红的心,菠萝BOLO都能满足你!

分手?结婚?生子?“降头”女王叶璇的一切都是未知

卓伟又写新诗爆料,无奈晒狗劈叉,到底最后谁会打脸?

招娱乐记者、运营、实习生等,点击查看!

发送“姓名+职位”和个人简历至邮箱:

热点|专访|剧评|影评|八卦

娱小妹在这里等着你哦,求“赞”一下↓↓↓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我觉得还是不如《如懿传》... 我觉得还是不如《如懿传》

采纳数:7 获赞数:185

看《延禧攻略》,魏璎珞那“字典里没有隔夜仇,老娘当天就现世报”的快打冲关模式,整个就一个字:“爽”。然后富察傅恒和魏璎珞在宫里眉来眼去,以及后来富察皇后不是在南巡途中病故而是光着脚走了几里地去跳城门楼子,就本能的蹦出两个字:“瞎说”,再到魏璎珞《走近科学》一般用雷电算计雷死了裕太妃,观感就变三个字“吹呢吧”,到最后那拉氏和弘昼以及袁春望的各种勾搭成奸,愣是逼迫我有了雍正四爷在沈眉庄小产那夜,遇见甄嬛掌掴安陵容的心情——分分钟有把于正:“这奴才不懂事,拖出去僻静地方乱棍打死”的冲动……

于正发觉自己的糖果色淘宝风格配色逐渐失去市场,一贯会迎合观众的他立马转换风格,用清淡色调来宣告自己的大变身。只可惜,于正一贯的指导方针都有投机的嫌疑。这次,延禧攻略》的立项与筹备到完成,都是为的延续他以前复制热播剧赚取收视率和话题度的一贯路数。很明显是冲着《如懿传》迟迟不能播出,赶着抢收视率,蹭热度的一次投机行为。

突然的转换画风,也是感觉到观众厌弃了他那些华而不实的亮色风格,改头换面对于收视率的一次迎合。但是,这样的转变仅仅是一种表面视觉的变化,根本没有深入内涵。所以,经历过前期“小两把头”取代“大拉翅”,“柳叶细眉”取代“韩式一字眉”,“咬唇妆”,“一耳三钳”这些表面上符合历史史实的细节的惊喜,仔细看剧情脉络,剧情发展和人物塑造却完全是一个现代职场人的成长历程。

虽然于正口口声声标榜“尊重历史”,却仅仅是在一些细枝末节上面复原了历史上的一些无关紧要的部分。而骨子里,还是现代人“人权平等”不容侵犯的平权思维,就好像网络文学里面的现代人穿越回古代改变那些落后的规则一样,任何损害自己利益的事情都要尽可能快,而且迅猛的反击回去的一报还一报的因果论。但是,封建时代那森严的等级制度之下,等级制度对于人性的压迫与扭曲却全然没有反映出来。反而魏璎珞这样的开挂一样的经历来粉饰事件的性质,误导观众坚持自己就能够无往不利,根部不会顾忌在现实里遇见的真实困难和无形的制度困境。

《延禧攻略》整体而言只能作为一部消遣娱乐的下饭剧,而于正却想向观众推销魏璎珞的处事行为来当当代行为准则。这是一种思想理念的误导,也是一种对观众思维的麻醉.

  1. 对于延禧攻略这部剧,真的算是2018年创新的古装大型后宫争斗系,它打破了传统的宫斗戏,剧情里不仅有看点,更有创新,从剧情刚开始的白月光富察容音皇后,到最后的令妃,我刚看这部剧的时候,是令妃说给神树挠痒痒,我就知道令妃一定和这个大猪蹄子在一块,无论是爱着傅恒也好,无论是爱着皇上也好,结局是圆满的就好。

  2. 这部剧做得还是比较用心的,从片头的质感,创意,整体调色,画面构图上,服装等方面来讲,都比较有特色,中国影业在国内也不是太差的水平。于正以前让人诟病的地方很多,但是很多人习惯永远带着隐形眼镜评价别人,看不到别人的进步和改变,还一天喷来喷去的。自认为高贵妃剧里嚣张跋扈的气质和她高家势力变大脱不了干系,历史也很多皇帝娶的妃子怎样处置都有政治因素在里面,感觉高贵妃把这个凸显的挺好啊。我个人特别喜欢学她说话。

  3. 魏璎珞这个女一号最大限度避开了以上两拨人介怀的槽点,又兼具了两拨人所持的道德与行为准则有所舍弃也有所坚持,走的是不装不作复仇白富美路线(身份是未来的令妃 怎么折腾也铁定死不了 即便开了金手指也等于没开) 理论上是值得受欢迎的,实际上是不是这样就得看观众是否诚实了只要女主人设能立得住,这个戏就等于成功了一半,我特别喜欢她挑逗皇上的样子。

刚开始知道是于正拍的,觉得一定又是一个玛丽苏电视剧,后来禁不住周围人全部在看,也跟着看下去,发现真的挺好看的。

故事的设定是乾隆年间,主角是令妃和乾隆。对令妃的了解还是因为每年暑假必备的还珠格格。

故事的切入是因为复仇,也是讲了一个从小宫女奋斗成皇贵妃的路线。这样一说其实这样的套路并不少见。而这个故事吸引人的地方在于,故事里的女主角终于不再是忍气吞声,而是敢想敢做,敢爱敢恨。

人心存良善,更应懂自保。

这是剧里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有些事不是你忍让就可以化解的。这个世界有时候就需要你披上那一身的刺才可以走下去。

剧里的每一个人也都很有立体感。富察皇后对自由的向往,高贵妃心底对亲情的珍惜,璎珞对皇后的感恩之心,傅恒对璎珞的守护。紫禁城里的每一个人或是为权,或是为利,或是为爱。都活出了自己,也得到了自己应有的结局亦或惩罚。

总的来说,这部电视剧,节奏感蛮强,故事并不拖拉,相反还会让人觉得看的不过瘾想要再多来几集。从开播到结束也上了无数回的热搜。不失为一个让你度过无聊时光的好的打发方式。

采纳数:1 获赞数:64

第六届温哥华国际华语电影节最佳纪录片《一带一路·重走玄奘路》执行导演

《延禧攻略》作为今年的一部现象级古装宫斗剧,持续引爆微博热搜榜和话题榜,上至广场舞大妈,下至小学生,都在聊“魏璎珞”这个名字。上一次出现这样的情况还在《还珠格格》,可见这部剧有多么的成功。

《延禧攻略》和《如懿传》投资都是3个亿,而《延禧攻略》所有演员片酬加到一起不到2500万,《如懿传》两个主演片酬都超过1个亿。所以《延禧攻略》有更多的资金来进行场景,道具,拍摄,后期特效等的创作。而反观《如懿传》,被网友吐槽5毛特效都不足,也是有原因的。

而且,《延禧攻略》的画质与配色,拥有一种古画的风韵,整体色调偏暖,画质细腻如同电影,制作精良,使观众有一种人在画中游的感觉。

一开始笔者也不屑于看宫廷剧,因为于妈这个抄袭的名声,并不想看这个剧。但真正看起来,却停不下来!因为剧情环环相扣,扑朔迷离,十分精彩。几乎每集都会有转折,每集都会有悬念和戏剧冲突。

不仅是戏剧冲突强烈,本剧处处都有铺垫,袁春望,尔晴,娴妃黑化,包括魏璎珞上位,前面处处铺垫,到后面包袱都开大家才恍然大悟,津津乐道。

三、恰到好处的背景音乐。

本剧不止剧情精彩绝伦,连背景音乐都十分良心。

这五首背景音乐,结合着剧情发展,也在变化,符合剧情的感情基调,融会贯通,引人入胜。

宝宝还没看《如懿传》,不过听说《如懿传》讲述了如懿(娴妃)和乾隆相互扶持,共渡难关,最终成为皇后的故事;而《延禧攻略》讲述了宫女璎珞一路披襟斩棘,最终成为乾隆的令贵妃的故事。不管咋样,还是就《延禧攻略》这部电视剧本身来评价一下吧!

一、摆脱了于正一贯以来的风格,值得表扬。大家都知道,于正是打官司出了名的,各种和琼瑶撕啥的,还记得把杨幂和冯绍峰捧出名的《宫》,就是来自于正。也经常因为剧的口碑差让我们印象深刻,大红大绿的配色也是辣眼睛,电视剧江湖曾经有一个传说叫“于正配色”,说的就是将粉色、绿色、蓝色、紫色任性地混搭在一起,然后疯狂调整参数,让各种颜色亮到睁不开眼的配色方式。不过这一次明显冷淡风,看起来顺眼多了。

二、传统文化弘扬,值得表扬。经常看弹幕说娘娘们头上的是多肉吗?也是笑岔气了,虽然真的很像,但是还是有本质区别的呢。

三、让人看着很爽,值得表扬。剧情节奏飞起,反套路深得我心。女主地位卑微,刚进宫就被挤兑,被褥前脚刚被泼湿,女主后脚就扛着水桶进来泼回来,还撂下了狠话,一路过关斩将,爽爆了。

四、配音让人出戏,差评。跟隔壁《天盛长歌》相比,劣势就很明显了,懂的人都知道!

原标题:韩剧女权三部曲

韩剧常常被看作是“玛丽苏”与狗血的同义词,被贬斥为只负责按摩女性心理、无需带着脑子去看的肥皂剧。诚然,造梦的韩剧以最纯情的设定演绎最浪漫的幻想,王子与灰姑娘的故事被反复演绎。随着韩剧整体水平的提升,虽然女主角是铁打的灰姑娘,但王子角色补位者的更替却见证了作为理想投射对象男主角的升级换代:从强势霸道、冷情的总裁到暖男、“宠物系”情人。当浪漫爱情的内涵被重写:宠爱让位于尊重,背后是韩剧中女性主义文化的“浮出表面”:既要少女心,也要少女脑。2018年无疑见证了这一时刻——韩剧女权剧三部曲《汉谟拉比小姐》《我的ID是江南美人》《就算敏感点也无妨》共同奏响了协奏曲。

真正的新生第一课:敏感一些也无妨“甜美清新又意义十足,不得不承认这次韩剧又赢了,即使是一部网剧”。12集x10分钟的迷你网剧《就算敏感点也无妨》,讲述初入大学的年轻人在校园内经历的性别上的困扰,剧情围绕着性差别对待、性别不平等、恋爱初期会遇到的问题展开。女主角信慧是一个甜美可爱的大学“萌新”,漂亮外表与温顺性格却成为她诸多烦恼的源头:没有十足自我保护的能力和意识、缺乏应对策略,美貌这项天赋未必会是一桩被祝福的幸运。她会被异性同学在群聊里露骨地讨论,会在便利店兼职时遇到客人骚扰,也会被奇怪的人用不合理的方式追求。

《就算敏感点也无妨》提醒了我们,可以对生活中许多被习以为常的轻视和恶意说:不。

“是你太敏感了。”“不,是你太粗糙了。”

迷你剧用一种举重若轻的方式应对这一稍显沉重的话题,以小见大地截取了现代女性生活的危机片段,以教育片式示范给出了应对的措施:即便面对的是生活中的熟人,一旦感觉不舒服也要说出来;受害者“无罪”、更不该为此感到耻辱,没有人是孤岛,作为命运的共同体,冷漠旁观者同样难以独善其身。

更为难得的是,作为清新校园剧的恋爱桥段最为让人心动之处,不在于撒糖,而是教会男孩与女孩学习平等、尊重的相处。尽管“灰姑娘”模式在韩剧中屡试不爽,但与此同时韩剧打造的新男神们纷纷摘掉了高冷面具、“卖萌”几乎成为了一项必备技能;而女性的姿态则慢慢从依附、讨好和被主宰转向了温柔、平等对话,其中最关键的一处变化即是:释放长久以来韩剧女主角在粉红罗曼史表象下被压抑的自主意识,“不管你多爱一个人,都不构成你忽略自己的理由”。所以女主角信慧说出,“害怕爱的人离开,但却不珍惜自己的话,就觉得是我不爱我自己”,我们看到过去恋情至上的“恋爱脑”冷却下来。

另一方面,《就算敏感点也无妨》同样也是开给男孩子的一课:要时刻尊重女朋友的想法,恋爱初期的身体触碰也要先询问对方的意见、征得同意。正如社会学家Claire Cain Miller所讲,“我们教导女孩反抗性别刻板印象,追求自己的梦想,却忘了教男孩做同样的事”,如果男性所扮演的角色不扩展,女性的角色也无法扩展。这一切不仅仅只与女性有关。编剧通过信慧的驳斥,掷地有声地告诉他们:“拒绝就是拒绝”。

对于国产剧来说,我们同样需要这样的作品出现,让我们的观众得以从狭窄的女性宫斗、宅斗、互害、自虐的围城中走出来,一起明确性别平等的意义与边界。

告别“性别忧郁症”:女性权利的本质是人权

相比于迷你剧《就算敏感点也无妨》的“轻”,《汉谟拉比小姐》则更为尖锐,它从制度法律与观念两个层面推进平权问题,推动人的改变可以先从周围的环境开始,构建与之相匹配的文化。《汉谟拉比小姐》讲述的是,梦想着能有“以强对强,以弱对弱的法院”的理想主义的热血法官朴巧凛,和比起草率的善意最优先考虑原则规定的法官林巴伦,以及了解世道重要性的现实主义法官韩世尚,由这三名形色各异法官组成的审判部里所发生的故事。

女主角朴巧凛上班的第一天在地铁里救助了被骚扰的女学生,对于害怕麻烦的部长来说,“那个女生也有问题,穿那么短的裙子才会遇到那种事”,她与反对自己伸张正义行为的部长针锋相对,“问题不是出在穿短裙的受害人身上,而是做奇怪之事的性骚扰犯”。在剧中她引用了村上春树2009年在耶路撒冷文学奖上的获奖感言表明自己的立场:“如果有高墙和鸡蛋,我愿站在破碎的鸡蛋一方”。

永远“站在鸡蛋一方”的女主似乎十分天真,她身上对弱者过度共情的设定也遭到了观众的诟病。有趣的是,这一角色所遭遇评价上的撕裂与女权在韩国被污名化的境况互为表里。在《就算敏感点也无妨》中女权标签被许多人视为是“得不到爱的人”。她们常常被认为是过度敏感、偏激、玻璃心,甚至被害妄想的,但实际上她们对于平权的支持出自对人权遭遇不正当待遇的抗议。正如张念所说,“如果调试偏差就叫激进,那么音量刺耳是应对装聋作哑的”。

捍卫女性权利本质其实是争取人权,意识的觉醒可以拆解为现有性别公式所算计出的“自我”:不仅让女性更加勇敢和开放,男性也可以不再被教导成为“机器人”。合作、共情、勤勉等被视为女性化的在当代社会中越加重要的特质,同样可以朝向他们,以便在这样一个重视情感劳动、粉红经济的时代里取得成功。告别有关性别的“焦虑忧郁症”,人才能向着更加丰富和开阔的未来、更为自由地发展。

另一方面,《汉谟拉比小姐》所引发的讨论提醒我们的是,对偏见的对抗,也许导致另一种偏见的产生。当我们在讨论性别歧视时,很容易陷入另一种极端——泾渭分明的性别对抗,比如靠伪命题“大女主”的话语去翻转不平等的权力逻辑,报复的快感之后是对男女二元对立逻辑的再次加固,但女性不必证明自己跟男性一样强,属于基本人权的自由发展是可以有选择想成为样子的自由。

正如哲学家列维纳斯所说:“只用自己的观点去理解万物就是一种暴力。这种暴力正在摧毁生命的多样性与差异性”。每个个体都是不同的,正是这种差异性和对差异的包容性,才让宇宙有了迷人的多样性。任何人都不能保证自己终其一生都可以处于不败之地,告别“性别忧郁症”同时也是打破“玛丽苏”伪女权、真特权的藩篱。因为,性别歧视的受害者远不止是女性。

从性别偏见到身体政治:美貌特权与形体焦虑

改编自网络同名漫画的《我的ID是江南美人》,讲述从小因为长相丑陋而受欺凌的女主角,希望通过整容能够过上新的普通人的生活,却在进入大学后经历与梦想中完全不同的挫败,在过程中找到真爱的故事。“江南美人”在韩国发达的整形行业语境中即是整容美女的指代词,泛指在首尔江南地区的医疗美容机构动过手术的女性,“江南美人”具备的特征是大大的眼睛、高挺的小翘鼻、饱满的额头、流畅的面部线条以及光滑的皮肤。

这是一场美丽又危险的游戏,年龄、身材、长相通通成为筹码,美貌被视为稀缺性资源时,熟悉这一套游戏规则的女生也在利用性别带来的优待。当性别偏见被在身体层面上操演,就内化为人们对于自身外貌和形体的焦虑。剧中女生都苦于被人评头论足,“减点肥就会好看”潜台词是胖即失败;“整下容吧,留长发吧,别这么穿衣服”等指令式评价和白、瘦、美、年轻、0码衣服、A4腰等具体的数字标准,都成为一道道加之于女性身上的枷锁。她们不仅被物化为橱窗内商品一般去被打分,让遭遇如此困境的女孩子“更生气的是,自己也开始不自觉地去迎合那些评价,并且去改变”。

《我的ID是江南美人》的女主角是这套评价体系的受害者,但同时又不自觉成为它的执行者,对每一个见到的人美貌等级评分却也成为她的习惯。姜美莱的成长就在于学会放弃这一套固有标准。即便拥有顶级美貌,自身真正的价值却也常常会被这套分裂标准所遮蔽——被认为“不过是个花瓶”。我们常以“花”来比喻形容女性美丽、端方、典雅,而勇猛、进击性的形容词则留给男性。花朵难以自由地行动,它们的价值总是附丽于好颜色与馥郁香气,她们需要更广阔的天地、去展示外表之外的情、智、体能力。所以说,只有真正与自己和解——首先从微观的身体革命层面放下形体焦虑,找到能够属于自己真正的价值,要对普遍存在的言语上对女性的侮辱和骚扰勇敢说“不”,而不是一味迎合。

《我的ID是江南美人》给我们的启示即是,破除“选美”这个社会化的炼金术的盲目崇拜。韩国整形题材的作品一直不少,《丑女大翻身》即是颇具代表性的一部,拥有天生歌姬嗓音的汉娜却因自己大胖子的体型只能做其他歌手的“代唱”,于是她冒着生命危险去整形。漂亮的外貌给她带来了全然不同的人生,可以说完全是一部大型整形医院广告。在这个意义上,《我的ID是江南美人》抛出了一个问题:美貌必然等于成功吗?在本年度的韩剧“女权剧”三部曲里暂时画上了一个问号,或许问题的答案亟待下一部作品给出我们回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改变自己的句子励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