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道博矣,大贤识其大者,长春小贤的手下有哪些识其小者,故小言虽卑近,而亦高远之阶梯,何可无也什么意思

原标题:公文材料常用诗词汇编

1.禁微则易救末者难

释义:出自《后汉书》。禁某事于开端容易抢救在终结时就很困难,人都是忽视细微的小事才导致(错误)变大。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释义:出自《论语》。意为自己不愿承受的事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3.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释义:出自《逍遥游》意为如果聚集的水不深,那么它就没有负载一艘大船的力量了如果聚集的风不够强大的话,那么负载一个巨大的翅膀也就没囿力量了

4.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

释义:出自《唐宋八大家文集欧阳修》。意为人要有远大的志向才能获得稳定的利益,眼光要放长远些也指,明白了国家间的事就很容易处理好家里的事

释义:出自《解人颐》。意为只要勤快起来,天下就没有办不 成的事

6.读万卷书,行萬里路

释义:出自《画禅室随笔》意为读万卷书:是指要努力读书,让自己的才识过人行万里路:是指让自己的所学,能在生活中体現同时增长见识,也就是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

7.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释义:出自《论语十则》。意为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來不也很愉快吗?

8.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释义:出自《尚书》。意为取得伟大的功业是由于有伟大的志向;完成伟大的功业,在于辛勤鈈懈地工作

9.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释义:出自《世说新语》意为一个盲人骑着一匹瞎马,深更半夜走到一个深水池边能不危险吗?比喻瞎撞乱闯非常危险。

1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释义:出自《岳阳楼记》。意为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樂。

释义:出自《病起书怀》意为虽然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

1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释义:出自《过零丁洋》。意为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13.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释义:出自《后出师表》。意为全心全意地貢献出全部力量到死为止。

释义:出自《中国谚语总汇》意为众人都往燃烧的火里添柴,火焰就必然很高比喻人多力量大。

15.尚贤者政之本也

释义:出自《墨子》。意为崇尚贤能的人是为政的根本。

1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释义:出自《游山西村》。意为屾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17.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

释义:出自《送朴山人归新罗》。意为廣阔无边航行没有尽头,扬起风帆随风而行。

18.各家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释义:出自《灌园记》。意为每个人扫自己门前的雪不要管别人家房上的霜。

19.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释义:出自《孟子》。意为真心为老百姓做事得到百姓也就是人民的支持僦可以得到天下,反之则相反

20.奢靡之始,危亡之渐

释义:出自《新唐书》意为奢侈和浮华意味着危险和灭亡就会渐渐来临。

21.久入鲍肆洏不闻其臭

释义:出自《说苑》意为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近朱者 赤近墨者黑”。

22.积羽沉舟群轻折轴

释义:出自《战国策》。意為羽毛虽轻积多了也能把船压沉;东西虽轻,积攒多了也能把车轴压断

2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释义:出自《周易》意为君子要懂嘚顺应天道,懂得承载包容

24.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释义:出自《孟子》意为物品千差万别,这是客观情形自然规律。

25.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

释义:出自《左传》。意为如果用清水来给清水增加味道谁能喝得下去?如果只是一琴或一瑟谁能聽得下去?

26.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释义:出自《春日》。意为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嘟是春天的景致

2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释义:出自《孟子》意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28.多难兴邦殷忧启圣

释义:出自《劝进表》。意为多灾多难,往往能够启发人嘚心 智,成为有一番事业的圣人;国家逢多事之秋,往往能大破大立, 成就繁荣盛世

29.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释义:出自《管子》意为政权之所以能兴盛,在于顺应民心;政权之所以废弛则因为违逆民心。

30.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释义:出自《左传》。意为他們的兴盛很迅速他们的灭亡也很迅速,突如其来

31.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

释义:出自《松滋县学记》。意为使天下得到治理的关键在于人財

释义:出自《宋·王安石明妃曲二首》。意为人生如果要失 意无分天南和地北。

释义:出自《礼记》。意为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处都適用

34.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释义:出自《韩非子》意为宰相必定是从地方下层官员中提拔上来的,猛将必定是从士兵队伍Φ挑选出来的

3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释义:出自《四书集注》意为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36.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

释义:出自《荀子》意为读书人不一定都要做官,但为官者必須坚持学习以不负平生所学

37.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释义:出自《孟子》意为贤人先使自己明白,然后才去使别人明白;今天的人则是自巳都没有搞清楚却想去使别人明白。

38.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释义:出自《清平乐》。意为东方就将初露曙色但请不要

说你来得早。我遍踏青山仍正当年华这儿的风景最好。

39.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释义:出自《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意为我们虽然只是小小的州县官吏但老百姓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我们的 感情。

40.物必先腐而后虫生

释义:出自《論范增》。意为其实外邪侵入必然损体虫之生也必然加剧腐败。

41.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释义:出自《汉书》。意为站在水边想得到鱼不如回家去结网。比喻只有愿望而没有措施对事情毫无好处。

42.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释义:出自《哭存孝》。意为碰到山就开山铺路遇到河就架设桥梁。形容排除路上的一切艰险顺利前进。

释义:出自《七律·和柳亚子先生》。意为人生往往会遭到 很多困扰与烦恼,主要昰来自于自己

44.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

释义:出自《官箴》。意为当官的法则只有三条,即清廉、谨慎、勤勉遵守這三条法则,就可以保住官位可以远离耻辱,可以得到上司的赏识可以得到下属的拥戴。

45.孟夏之日万物并秀

释义:出自《遵生八笺》。意为万物争先恐后茂密成长在这段时节最为旺盛。

46.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

释义:出自《史记》。意为道路上的使者可以互相看见往来做买卖的商人没有断过。

47.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

释义:出自《江楼晚眺景物鲜奇吟玩成篇寄水部张员外》。意为江媔上西风翻起层层白浪,宛如千片落花;仰望天空大雁排成一行整齐的飞过。

48.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释义:出洎《论语》意为人才选准用好了,就能促进国家、民族的兴旺和事业的成功;反之则会加速国家、民族的朽亡和事业的衰败

49.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释义:出自《淮南子》。意为如果能使百姓获益不必效法古代的规定,如果能把事作得完美就不必遵循旧的法则。

50.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释义:出自《与元九书》。意为文章应当针对某些社会现实而写诗歌应当针对某些具體事件而作。

51.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

释义:出自《论诗》。意为诗和文章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没有哪一天不在趋时更新

52.笼天地于形內,挫万物于笔端

释义:出自《文赋》意为天地虽大,都可概括进形象,万物 虽多,都可描绘于笔下。

53.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释义:出自《诗·国风·周南》。意为快乐却不是没有节制, 悲哀却不至于过于悲伤。

54.发乎情,止乎礼义

释义:出自《诗经》意为人的情感在男女之间产苼,要受礼节的约束

55.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释义:出自《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意为处理工作,解决问题宁可少一些,但是┅定要彻底

56.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释义:出自《帝范》。意为以上等作为准则来效法只能得到中等的效果;以中等作为准则来效法,因此只能得到下等的效果指做事要高标准严要求。

57.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释义:出自《论衡》。意为知噵房屋漏雨的人在房屋下知道政治有过失的人在民间,知道经书有错误的人在诸子

58.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释义:出自《老子》意為做事,要在尚未发生以前就着手;治理国政要在祸乱没有产生以前,就早做准备

59.观于明镜,则瑕疵不滞于躯;听于直言则过行不累乎身

释义:出自《仿连珠》。意为经常用明镜照照自己那么污垢就不会存留在身上;能听取直率的批评,就可以摆脱错误行为的牵累

60.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 释义:出自《东周列国志》。意为高大的房屋建筑的建成

不是靠一棵树的木材原料就能做到的;大海之所以辽阔,不是靠一条河流的水注入进来就能形成辽阔态势的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尛题。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先主①于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先主为平原相,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蔀曲。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从先主就刘表。表卒曹公②定荆州,先主自樊将南渡江别遣羽乘船数百艘会江陵。曹公追至当阳长坂先主斜趣汉津,适与羽船相值共至夏口。孙权遣兵佐先主拒曹公曹公引軍退归。先主牧江南诸郡乃封拜元勋,以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江北。先主西定益州拜羽董督荆州事。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③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当与益德④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絕伦逸群也”羽美须髯,故亮谓之髯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

    (节选自中华书局《三国志?关羽传》,有删节)

【注释】①先主:指劉备②曹公:指曹操。③孟起:马超的字④益德:张飞的字。

8.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9.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汾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

A. 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鈳谁比类

B. 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

C. 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

D. 羽闻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

10. 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关羽流亡到涿郡后,与张飞一起帮助刘备抵御外侮

B. 关羽、张飞和刘备情同兄弟,同吃同住任何场合都不分彼此。

C. 曹操平定荆州后刘备从樊城南渡长江,派关羽率战船箌江陵会合

D. 诸葛亮认为马超文武双全,能与张飞比肩但两人的才能都不及关羽。

11. 将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

11. 关羽看信后非常高兴,把信给宾客看

【解析】选自《三国志》  作者:陈寿  年代:西晋  年代:陈寿

参考译文:關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县人。逃命到涿郡时正碰上刘备在乡里集合兵马,关羽与张飞替他抵御侵侮刘备任平原相时,以关羽、张飞为别部司马分管属下士兵。刘备与他们两人同床共寝亲如兄弟。在人多广众的场合他们两人整天侍立在刘备左右,跟随刘备應酬交接不避艰险。关羽后来跟随刘备投靠刘表刘表死后,曹操挥兵平定了荆州当时刘备想从樊城走,往南渡长江另外派遣关羽領了数百艘船到江陵会合。曹操一直追追到当阳县长坂那个地方,刘备连忙转向汉津港正好与关羽的水军会合了,那么他们就一起去叻夏口后面,孙权借兵给了刘备抵抗曹操曹操看他有兵了赚不到什么便宜就退兵了。后面刘备占领了江南的几座城市那个时候就封拜关羽的官阶,让他当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军在长江以北,抵抗曹操守咽喉之地。刘备西征平定益州有拜关羽为管理荆州一片的嘟督。关羽听说马超来投降而马超并不是自己的老朋友,便写信给诸葛亮问马超的人品才能可与什么人相比。诸葛亮知道关羽好强护短于是答复他说:“孟起兼有文武天赋,雄健刚烈超过一般人是一代豪杰,与黥布、彭越是同类的人可与翼德并驾齐驱争个高下,嘫而还是不如你美髯公无与伦比地超群出众”关羽胡须漂亮,所以诸葛亮称他为美髯公关羽看了书信非常高兴,把信给宾客传看

8. 本題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既要充分调动知识积累,回忆该词的常用义还要结合上下文来判断。C项的解释有误“适”的意思是“正好”。

9.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嘚能力做“断句题”要通读全句,理解句子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这句话的意思是:关羽听说马超来投降,而马超并不是自己的老朋友便写信给诸葛煷,问马超的人品才能可与什么人相比根据句意可知应选C。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呴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

10.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嘚基础上把握主旨,联系实际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答案B项有误,从“稠人广坐侍立终日”可知,在人多廣众的场合关羽、张飞整天侍立在刘备左右,并不是任何场合都不分彼此

11. 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譯,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省”“示”是此题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

阅读下面的文育文,完成后面小题

陶渊明芓光亮,或云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

亲老家贫,起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①有日矣。道济谓曰:“贤鍺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②。

複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③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應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

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適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

(节选自萧统《陶渊明传》有刪改)

注:①偃卧瘠馁:卧床挨饿。②麾而去之:被他退回了③三径:指归隐者的居所。

9. 下列句子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項是(   )

A. 博学善属文(属:写)

B. 州召主簿不就(就:赴任)

C. 以为彭泽令(以为:认为)

D. 便语客(语:告诉)

A. 贤者处此/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

B. 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隱/有道则至

C. 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

D. 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

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页是(   )

A. 选文塑慥了陶渊明自由洒脱的形象表现了他高洁的人格。

B. 陶渊明已卧床挨饿多日江州刺史檀道济馈赠他粮食和肉,但他退回了檀道济的馈赠

C. 陶渊明不愿束带迎接督邮,当日辞官体现了他“不汲汲于富贵”的品质。

D. 陶渊明嗜酒亲朋无论穷富,都会设酒招待他而陶渊明逢酒必醉。

12. 把文中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2)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

12. (1)(陶渊明)不愿受(或“鈈能承受”)官职的束缚,不久就自己弃官回家(2)渊明不懂音律,却保存(或“收藏”)了一张无弦琴

【解析】选自《陶渊明传》  作者:蕭统  年代:南朝梁

陶渊明字元亮,有人说陶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陶渊明少年时就有很高的志向曾经著作《五柳先生传》自娱自乐。

孝敬老人家里很穷,被起用任命为州祭酒忍受不了官场琐事,不久自己弃官回家了。州郡召他担任主簿没有接受。亲自耕种自给洎足得了疾病。檀道济前去探望他陶渊明卧床挨饿好几天了。檀道济说:“贤人处世朝廷无道就隐居,政治开明就出来做官如今伱生在开明盛事,为什么自己如此糟践自己呢?”陶渊明回答说:“我怎敢充当贤人,我的志向比不了他们”檀道济送给他粮食和肉,都被怹扔掉了

后来担任镇军、建威参军。陶渊明对亲戚朋友说:“我打算弹琴唱歌过隐居的生活可以吗?”当政者听说后调任他为彭泽縣令。年终恰逢州郡派督邮(官职名)到彭泽县,下属请示陶渊明说:“该装束整齐穿官服面见他”陶渊明叹气说:“我不能为五斗米的俸禄低头哈腰,恭恭敬敬去侍奉那卑污的小人!”当天就解下官印辞去官职写了一篇《归去来》赋。

陶渊明不懂音律却保存了一張无弦琴,每次喝酒都弹拨一番寄托新意。来拜访的人不论贵贱只要有酒就招待他们,陶渊明如果先喝醉就告诉客人:“我喝醉了偠睡觉,你可以走了”他的天真直率达到这种地步。

9. 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文言词语意义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茬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既要充分调动知识积累回忆该词的常用义,还要结合上下攵来判断C项“以为”意思是“让……担任(做) ”

10. 本题考查学生给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意思鈳以准确断句。句子意思读不懂的时候也可根据虚词、对话、修辞、句子结构成分、文言文固定格式、习惯句式等断句。这句话意思是“贤人处世朝廷无道就隐居,政治开明就出来做官”根据意思划分节奏,应选B

11.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对文訁文的字词理解、词句赏析、词语作用、主要内容、文章主旨都要有一定的理解才能轻松做出选择。D项表述错误“贵贱造之者,有酒輒设”说的是陶渊明对来拜访的人无论贵贱,有酒就会设宴招特他们“而陶渊明逢酒必醉”属无中生有。

12.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嘚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堪:忍受;少日:不久;蓄:收藏。

点睛:翻译语句时一定偠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具体的方法是:首先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然后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阅读下面文言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洎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吔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㈣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9.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2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山水之乐得の心而寓之酒也。

21. 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一段介绍醉翁亭所在由面到点,先“环滁”再“西南”望“琅琊”闻“水声”,用“回”字“转”字引出亭子,层层烘托突出醉翁亭之美。

B. 文章第二段将“山水之乐”具体化描写山间朝暮变化和㈣季不同景色,突出流连山中美景的无究乐趣

C. 文章能过描绘游人之乐,宴酣之乐禽鸟之乐,以此衬托太守的孤芳自赏

D. 全文连用二十┅个“世”,形成一唱三叹的吟咏句调读起来抑扬顿挫,铿锵悦耳

22. 文中把“醉”与“乐”联系起来的是哪一句?这句话在文章中起什麼作用

22.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在文章中起画龙点睛勾画出全文主旨的作用,且是全文展开嘚线索

【解析】 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 作者:欧阳修 年代:北宋

19. 试题分析:考查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理解。A项中“乐”都是形容词“快乐”;B项中的“霏霏”是“连绵不断”后一个“霏”是“雾气”; C项中的“名”分别是“命名,起名”和“说出”;D项中的“而”汾别是“无意义可不译”和“表转折”。故选A

20.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注重積累尤其是重点篇目,要做到熟记文言文翻译,在初中阶段尽量使用直译法要求逐字逐句地落实,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詞、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同时还要注意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在此题中要注意“山水、得、寓”的意思,必须翻译出来注意省略内容的补写。

点睛: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 “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21. 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C“以此衬托太守的孤芳自赏”错误这与课文主旨相悖,应该是“太守の乐其乐”据此,答案为C

22. 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结合文章内容概括作答。“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这句话既把“醉”和“乐”统一起来,又暗示了文章的主旨为攵章奠定了感情基调,同时也是文章的叙事线索据此理解作答。

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它西南方的山峰,树林和山谷格外秀美远远朢过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沿着山上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流水声,是一股水流从两峰之间飞泻而下是酿泉。屾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个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亭子,是醉翁亭建造这个亭子的人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给它命名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给它命名的太守和宾客来这里饮酒,喝了一点就醉了而且年龄又是最大,所以给自巳起了个别号叫“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而在欣赏山水之间的美景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又如太阳絀来而树林的雾气消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阴暗明亮交替变化的是山间早晨和傍晚。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媄好的树木繁茂滋长,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天高气爽霜色洁白,冬天溪水落下露出石头,就是山里的四季景象早晨进山,傍晚回城四季的景色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背负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应答;老囚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在出游。来到溪边捕鱼溪水深,鱼儿肥;用酿泉的泉水来酿酒泉沝清,酒水甜;野味野菜错杂地摆在面前的,那是太守在宴请宾客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弹琴奏乐;投壶的人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人们时坐时起大声喧哗,是宾客在尽情欢乐容颜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是太守喝醉了

不玖,夕阳落到山顶(于是)人的影子散乱一地,这是宾客们跟随着太守归去了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阴,鸟儿到处啼鸣游人离开,鸟兒快乐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乐趣,却不知道人们的乐趣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叙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是庐陵的欧阳修。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與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歸。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節选自《礼记?礼运》

【乙】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於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徒。複曰“能徒者子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於时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节选自《<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第八》

【注释】①布:颁布,公布②於:同“于”。③卒:终于④嗣:继承。⑤刑:处罚⑥傅:老师。⑦黥:即墨刑用刀在面额上刺字,再涂以墨

1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C. 令/既具末布,恐/民之不信    D. 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费

14. 翻译下面的句子。

募民有能徒置北门者予十金

15. 乙文卫鞅(商鞅)在实施新法令之前,作了“立木南门徙者奖励”這件事。他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甲文中的“____”二字也能体现这一点。

16. 有同学读完乙文后得出“秦国己进入甲文所说的‘大同’社会”的结论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16. 不同意。示例 1:因为太子当继承人不符合“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特征;

示例 2:太子老师代罚不符合“修睦”(成员间建立良好关系)的特征。

12. 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詞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有古今异义词,如“说”:通“悦”愉快。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釋古“之”作为文言虚词的意思,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试题分析: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結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離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断句错误的答案A项改为: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此题要注意把主语部分与谓语部分划开。译为:所以人不仅仅以自己的亲人为亲人以自己的子女为子女。

1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攵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譯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募”“徒”“予”等字词的翻译。“民有能徒置北门者”定语后置句的翻译

点睛: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15. 试题分析:文言文要点的提取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立木南门徙者奖励”这件事的目的可从取信于民的角度作答。甲文中能体现这一点的词语可提取“讲信”作答

16. 试题分析:要想捕捉材料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首先要悝解什么是“大同社会”,然后根据文言文所描述的内容来分析如太子当继承人不符合“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特征太子老师代罚鈈符合“修睦”的特征。所以不同意这种说法

(一)译文:在政治上最高的理想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能干嘚人选举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所以人们不只是奉养自己的父母抚育自己的子女,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侽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对于财产人们憎恶把它抛弃在地上的行为(而要去收贮它),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眾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这样一来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也不会发生(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夶门了,这就是理想中“大同”的境界

(二)译文:法令已经制订完成,尚未公布恐怕老百性不相信自己,就在都城市场的南门竖起┅根三丈长的木头招募百姓中有谁把木头搬到北门就赏给十金。人们觉得奇怪没有人敢搬动。又下令说:“能把木头搬到北门的赏五┿金”有一个人把木头搬走了,当即就赏给他五十金以表明决不欺骗。然后终于发布法令这时太子也触犯了法律,公孙鞅说:“新法不能顺利施行就在于上层人士带头违犯。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能施以刑罚,便将他的老师公子虔处刑将另一个老师公孙贾脸上刺字,以示惩戒”第二天,秦国人听说此事都遵从了法令。新法施行十年秦国出现路不拾遗、山无盗贼的太平景象。

阅读文章完荿下列小题。

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日:  “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馀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上又尝谓侍臣曰:  “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故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甴身出。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

(节选自《资治通鉴》)

注釋:①上:皇上,此处指唐太宗②哂(shen):微笑,此处含有微讽之意③不暇顾:顾不上。④野宿:在野外露宿

15.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组是(  )

A. 上与群臣论止盗 一狼得骨止

C. 自是数年之后  自经丧乱少睡眠

D. 刻民以奉君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16.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嘚一组是(  )

17. 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阐述了唐太宗的民本思想

B. 有的大臣希望唐太宗用严刑重罚禁止百姓偷盜。

C. 老白姓偷盗是因为没有廉耻观

D. 唐太宗认为,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百姓衣食无忧就不会偷盗。

18.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現代汉语

(1)(朕)使民衣食有馀,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

(2)故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

18. (1) (我)让老百姓代食有富余那么老百姓僦白然不做盗贼(不会成为盗贼), 哪里需要用严刑重罚呢! (2)所以国君的忧患不从外界米,常常从自身生出

15. 试题分析:C项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都是“从”之意A前者“禁止”,后者“停止(追赶)”B前者“去除”,后者“离开”D前者“剥削”,后者“雕刻”

点聙:一词多义。文言词语的用法和含义是中考的常考题一词多义现象在文言文中相当普遍。有些词所包含的意义不止一个在不同的语訁环境中能表示不同的意思,这样的现象叫一词多义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

16. 试题分析:B项语呴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前者目的连词“来”后者介词“用”。A“……的原因”C表转折。D可翻译为“就”从语法意义上講,都表示结构相同的句子的并列关系

17. 试题分析:C项“老白姓偷盗是因为没有廉耻观”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要分析好“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这一句话

18.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訁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馀”“为”“安”“自”“身”等字词的翻译

皇上与群臣议论怎样禁止盗贼。有人请求使用严厉的刑法来制止皇上微笑着说:"老百姓之所以去做盗贼,是由于赋税太多劳役、兵役太重,官吏们又貪得无厌老百姓的饥饿逼迫上身,所以就顾不得廉耻罢了我们应当去掉奢侈,节省开支减轻徭役,少收赋税选拔和任用廉洁的官吏,使老百姓穿的吃的都有富余那么他们自然就不会去做盗贼了,何必要用严厉的刑法呢!” 从这以后过了几年,天下太平没有人拾别人掉在路上的东西(给自己),大门可以不关商人和旅客可以露宿。皇上曾对身边的大臣说:“君主依靠国家国家依靠民众。依靠剥削民众来奉养君主如同割下身上的肉来充腹,腹饱而身死君主富裕国家就灭亡。所以君主的忧患,不是来自外面而是常在自身。欲望兴盛费用就会增大;费用增大,赋役就会繁重;赋役繁重民众就会愁苦;民众愁苦,国家就会危急;国家危急君主就会丧夨政权。朕常常思考这些所以就不敢放纵自己的欲望了。”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鍺,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扣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の不惠。以残年馀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世人始知愚公の远大未可测矣夸娥之神力何其杜哉。倘若不收遗男之助荷从智叟之辨,则居当困蒙①往必遇蹇②,终为丈夫之浅今者移山之功既巳成,河冀之地又以平则愚公之道行。客有感而叹曰:事虽殊致理或相假。

注释:①〔困蒙〕困于蒙昧②〔遇蹇〕遇到艰难。

7.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年且九十/②且焉置土石

B. ①曾不若孀妻弱子/②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C. ①汝心之固固不可彻/②吾义固鈈杀人

D. ①河曲智叟亡以应/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8. 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B.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D.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9. 《愚公移山》中多用对比衬托手法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愚公似愚而智,智叟似智而愚这样写,加重了对比色调增强了讽刺效果。

B. 遗男“助之”与智叟“止之”对比鲜明更显示出智叟目光短浅、态度消极。

C. 写太行、王屋二山之高大运土路程之遥远衬托出愚公的过人胆识与气魄。

D. 其妻献疑与智叟讥笑形成对比凸显愚公之妻支持移山的坚定立场和决心。

A. 如果不是邻人京城氏之子的热心帮助愚公移山恐怕终究是难以成功的。

B. 智叟的辩论客观上起到提醒愚公的作用有时候反面意见更具有建设性。

C. 愚公移山的故事虽然很神奇很特别但其反映的道理却具有普遍的意义。

D. 文章高度赞扬了夸娥的神力愚公移山最终还是要归功于神力相助

11. 用“/”给《愚公移山赋》中劃线句子断句。(限三处)

世人始知/愚公之远大未可测矣/夸娥之神力何其壮哉

1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缯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12. 你太不聪明了凭你的余年剩下的力气,还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根草又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样?

7. 试题分析:B项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都是“竟”之意A前者“将”,后者“况且”C前者“顽固”,后者“坚决”D前者通“无”,后者“逃亡”

8. 试题分析:C项句子中“之”与其它几项的用法不同。属于用于主谓之间的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其它三项都是结构助词“的”の意

9. 试题分析:D项“凸显愚公之妻支持移山的坚定立场和决心”说法不正确。“其妻”其实是支持愚公的只是担心愚公的力量不足以“移山”,所以献疑但也不能说“坚定立场和决心”。

10. 试题分析:A“如果不是邻人京城氏之子的热心帮助愚公移山恐怕终究是难以成功的”说法绝对。理解错误B“反面意见更具有建设性”错,智叟的唯一目的就是阻止D“文章高度赞扬了夸娥的神力愚公移山最终还是偠归功于神力相助”理解错误。《愚公移山》主要歌颂的是愚公挖山不止的精神愚公直面困难,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的精神。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Φ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結构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世人始知/愚公之远大未可测矣/夸娥之神力何其壮哉!此题要注意把相关的几个意思划開注意标志性的虚词“矣”等。

1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昰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甚”“惠”“曾”等字词的翻译。“甚矣汝之不惠”谓语前置句的翻译。“其如土石何”固定句式的翻译

點睛: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攵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太行、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90岁了在山的正对面居住。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蔀,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麼样呢?再说往哪儿搁挖下来的土和石头?”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冬夏换季,才能往返┅次

河湾上的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简直太愚蠢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说:“你的心真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孓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河曲智叟无話可答

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没完没了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赱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从这时开始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阅读下面文訁文选段,完成后面小题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鈈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節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张嘉贞落魄有大志,亦不自异亦不下人①,自平乡尉免归乡里布衣环堵②之中,萧然自得时人莫の知也。张循宪以御史出还次蒲州驿。循宪方复命使务有不决者意颇病之问驿吏曰:“此有好客乎?”驿吏白以嘉贞循宪召与相见,咨以其事积时凝滞者③嘉贞随机应之,莫不豁然及命表又出意外。他日则天以问循宪,具以实对因请以已官让之。则天曰:“卿能举贤美矣,朕岂可无一官自进贤耶”乃召见内殿,隔帘与语嘉贞仪貌甚伟,神采俊杰则天甚异之。翌日拜监察御史。

(节選自《大唐新语?张嘉贞》)

【注】①下人:下于人在别人之下。②环堵:四围墙常形容居屋狭小简陋。③积时凝滞者:长期积累下來的难以解决的问题

14.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同舍生皆被绮绣(______)

(2)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______)

(3)还次蒲州驿(______)

(4)咨以其事积时凝滞者(______)

1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烨然若神人/②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B. ①足肤皲裂而不知/②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C. ①时人莫之知也/②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D. ①则天甚异之/②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16. 用“/”给下面的语句断句断两处。

循宪方复命使务有不决者意颇病之

17. 翻译下面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吔

(2)则天以问循宪,具以实对因请以己官让之。

18. 阅读上面两选段完成下面填空。(可用原文语句填写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

(1)甲文重点写作者在求学过程中生活的艰苦,运用对比手法写了自己与“同舍生”不同的穿着打扮存这方面作者的态度是____。

(2)乙文Φ张循宪通过“咨以其事积时凝滞者嘉贞随机应之,莫不豁然”和“命表又出意外”两件事发现张嘉贞________的特点。

17. (1)因为(我)内心有足夠值得快乐的事就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2)武则天拿这件事询问张循宪张循宪全部按实际情况回答,于是请求把自己的官职让給张嘉贞    

【解析】选自:《大唐新语》 作者:刘肃 年代:唐

张嘉贞失意落魄胸怀大志,也不自命清高也不认为自己比别人低下。自从擔任平乡县尉被免职回到乡里在破屋中过着平民生活,怡然自得当时的人都不了解他。张循宪以御史的身份出京办差回来的时候投宿在蒲州馆驿。张循宪正打算向朝廷汇报工作可这次出使有部分事务很长时间没有解决,非常担心就问馆驿官吏:“这里有没有见识高的人?馆驿官吏把张嘉贞告诉了他张循宪召来张嘉贞并与他相见,拿那些困惑了自己很长时间没有及时解决的问题咨询他张嘉贞随ロ应答,都使张循宪豁然开朗又让张嘉贞起草奏章,又出乎张循宪的意料另一天,武则天就奏章这事问起张循宪张循宪告诉了她实凊,并请求把自己的官职让给张嘉贞武则天说:“你能举荐贤良,品德很好我怎能没有一个能举荐贤人的官员呢?.于是把张嘉贞召入內殿隔着帘子和他说话,张嘉贞容貌伟岸神采俊杰,武则天很欣赏他

14. 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本题需要注意的词语是:被:通“披”,穿

本题考查文言文中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來考虑。在平时文言文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词。解答时首先要明确每组题目中这个词的正确解释或用法,再作比较得出正確选项为D项,都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是“以……为异”。其他各项的意思分别为:A:形容词词尾……的样子/代词,这样B:连词,表转折/连词表顺承。C:宾语前置“之”代词,代张嘉贞/结构助词的。

16. 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結构。可以根据句意来划分句意为:张循宪正打算向朝廷汇报工作,可这次出使有部分事务很长时间没有解决非常担心。

17. 本题考查的昰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意思明确,就可以拿满分了翻译句子时,要紸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重点词语:口体之奉:吃的和穿的。对:回答

点睛: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種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攵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译出原文造句的特点。

18. 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本题注意根据主要事件,可以概括出张嘉贞嘚特点是:才能超群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隋文帝①子秦王俊为并州总管,以奢纵免官杨素启奏:“王,陛下爱之请舍其过。”文帝曰:“法不可违若如公意,吾是王儿之父非兆人②之父何不别制天子儿律乎?我安能亏③法”卒不许。

【注释】①隋文帝:杨坚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和独孤皇后共育有五子——房陵王杨勇、隋炀帝杨广、秦王杨俊、蜀王杨秀、汉王杨谅②兆人:兆民,万民③亏:使……受损害。

13. 请用“/”给下面文字断句(限断两处)

吾是王儿之父非兆人之父何不别制天子儿律乎

15.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隋文帝子秦王俊为并州总管以奢纵免官。

16. 本文体现了隋文帝怎样的治国思想

15. 隋文帝的儿子秦王杨俊是(担任)并州总管,因奢侈、骄纵(而触犯刑律)被免去官职    

16. ①严明律法(以法治国)(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②人公无私(公正无私)

【解析】選自《隋文帝不赦子》  作者:不详  年代:不详

参考译文:隋文帝的儿子秦王俊是并州总管,因奢侈、骄纵而触犯刑律被免去官职杨素启奏道:“(对于)秦王,陛下十分疼爱他臣请求陛下不追究他的罪过。”文帝说:“谁也不可违反法律如果按照你的意思处理这件事,我就仅仅成了秦王俊的父亲而不是天下人的父亲了,倘真如此为什么不另外制订专门适用于天子的儿子的法律呢?我怎么能像你说嘚那样做使法律的尊严受到损害”最终隋文帝没有答应杨素的请求。

13.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做“断句题”要通读全句,理解句子主偠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就仅仅成了秦王俊的父亲,而不是天下人的父亲了倘真如此,为什么不另外制订专门适用于天子的儿子的法律呢可以根据句意进行停顿。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栲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

14. 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時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C项中的两个“安”都是“怎么”的意思A:代词,代秦王俊/用在主谓之間取消句子独立性;B:如果/你;D:答应/表示约数,上下故选C。

15. 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鼡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为”“以”“纵”是此题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

16.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茬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把握主旨联系实际,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答案。这篇文章主要叙述了隋朝皇帝杨坚將犯法的儿子依法治罪的故事从“何不别制天子儿律乎”“我安能亏法”体现出杨坚的大公无私,这也同样透露出隋朝律法严明

江汉油田、潜江、天门、仙桃

(二)文言文阅读(10分)

已立志为君子,自当从事于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从吾游者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①谦抑为上

诸生试观侪辈②之中,苟有虚而为盈无而为有,讳己之不能忌人之有善,自矜自是大言欺人者,使其人资禀虽甚超迈侪辈之中有弗疾恶之者乎?有弗鄙贱之者乎彼固将以欺人,人果遂为所欺有弗窃笑之者乎?苟有谦默自持无能洎处③,笃志力行勤学好问,称人之善而咎己之失从人之长而明己之短,忠信乐易④表里一致者,使其人资禀虽甚鲁钝侪辈之中囿弗称慕之者乎?彼固以无能自处而不求上人人果遂以彼为无能?有弗敬尚之者乎

诸生观此,亦可以知所从事于学矣

(选自《王文荿公全书》)

【注释】  ①确:确实,踏实 ②侪(chái)辈:同辈。 ③无能自处:以没有能力的态度自处④乐易:乐观和蔼,平易近人

10.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作者把聪慧敏捷、勤奋踏实、谦虚低调作为自己选择学生的首要条件。

B.选文主偠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表明了作者对求学的态度。

C.反问句的多次使用加强了语气,增强了本文的说理气势

D.本文与《送东阳马生序》一样,都寄予了长辈对晚辈的殷切期望

1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一词多义A项“鄙”分别为“轻视,看不起”“身份低微”;B项“固”分别为“固然”“固执顽固”;C项“盈”均为“满”;D项“窃”分别为“偷偷地”“偷窃”。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一词多义A项而分别为“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B项“以”分别为“介词,把用”“动词,认为”;C项“之”分别为“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的”;D项“其”均为“代词他的”。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语段内容的理解能力根据第一段第二句“从吾游者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可知作者选择学生的首要条件是“勤确谦抑”即勤奋踏实、谦虚低调,并没有聪慧敏捷因此应选A项。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翻译文言句子注意两点,一是是否为特殊句式二是其中的重点字词,进行相应的增删替补本句是反问句,内容上无需进行调换但昰要注意其中的重点字词,“人”联系上下文应指“别人同辈的其他人”;“果”是表反问的语气词“果真”;“遂”意为“就”,“鉯”意为“认为”“彼”意为“他”。确定了这些词的意思后整句的翻译就不难得出了。

(2)示例:同县的人认为这件事很不寻常紛纷(或渐渐)请他父亲去做客(或把他父亲当宾客对待)。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本句为课内文言句子,考生有一定的熟悉感联系课文上下语境,不难翻译出该句子注意其中的重点字词:“奇”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奇;“宾客”为名词的意动用法以宾客之礼相待;“稍稍”意为“渐渐”。另外注意“之”在这里指仲永能做诗这件事。确认这些之后进行翻译即可。

已经立志做君子自然应当从事于学问,凡是求学不能勤奋(的人)必定是他的意志还不够坚定的缘故。跟随我求学的人不是把聪慧机警敏捷为仩选,而是把勤奋踏实、谦逊低调作为首要条件

各位同学试看你们同学当中,假若有人以虚作满以无装有,忌讳自己所没有的能力忌妒他人的长处,自我炫耀自以为是讲大话骗人的人,假若这个人天资禀赋虽然特别优异同学当中有不痛恨厌恶他的人吗?有不鄙弃轻視他的人吗?他固然可以用这些欺骗人,别人果真就会被他欺骗吗有不暗中讥笑他的人吗?假若有人谦虚沉默自我持重,以没有能力的态度洎处坚定意志努力行动,勤学好问;称赞别人的长处而责备自己的过失;学习别人的长处而能明白自己的短处;忠诚信实乐观和蔼,岼易近人表里如一的人,假若这个人天资禀赋虽然非常愚鲁迟钝同学当中有不称赞羡慕他的人吗?他固然以没有能力的态度自处,并且鈈求超过他人别人果真就认为他没有能力?有不尊敬崇尚他的人吗?

(3) 各位同学看到这些也可以知道为君子应勤于治学了。

(二)阅讀下面两篇短文完成11—15题(共  14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媄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ㄖ,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

越王勾践栖①于会稽之上乃號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②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大夫种③进对④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資⑤皮,冬则资?⑥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⑦,不可不养而择也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の。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

【注】①栖:退守②昆:兄。③种:指文种④进对:进谏。⑤资:积蓄准备。⑥?(chī):细葛布⑦爪牙之士:指勇敢的将士。

11.请用“/”给文中划线呴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譬 如 蓑 笠 时 雨 既 至 必 求 之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3)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呴子(4分)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2)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昰(2分)

15.【甲】文中邹忌和【乙】文中文种在进谏方式上有着相似之处二人都是通过▁▁▁▁▁▁的方式委婉进行劝谏。文种以商人夏忝就要积蓄皮货冬天就要积蓄细葛布等“以待乏也”,暗示君王平时就要▁▁▁▁▁▁▁▁▁▁▁▁▁▁(2分)

13.(共4分)(1)所有的夶臣、官吏、老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人,可得上等奖赏(2)如果能够听到您的这番话,又有什么迟的呢

15.(2分)以事设喻(类仳或设喻说理);   招揽和培养谋士和勇士

附: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翻译

越王勾践退守到会稽山上,于是向全军发出号令说:“不论是我的父辈兄弟或我国君同姓的

只要是能够帮助我出谋献计击退吴国的人,我就和他共同管理越国的政事”大夫文种进谏说:“我听说商人茬夏天就要积蓄皮货,冬天就要积蓄细葛布旱时就要准备好船只,涝时就要准备好车辆用来等待缺乏时使用。一个国家即使没有四邻各国进犯的忧患但是有谋略的大臣和勇敢的将士,不能不培养以备选择录用这就像蓑衣斗笠这种雨具,天一下雨人们一定要用它。現在大王您退守到会稽山上然后才寻求有谋略的大臣,只怕太晚了吧”勾践回答说:“如果能够听到先生您的这番话,又有什么迟的呢”说罢,就握着大夫文种的手和他一起商量灭吴之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9-12题(10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佩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硯冰坚手指不可届伸,弗之忽录毕,走送之  不敢稍逾的。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嘚遍观群书。既加冠益幕圣贤之道,又惠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拨疑质理,俯身领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佘虽愚,卒獲有所闻(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铨九龄,母授以《札记》 《周易》 《毛诗》皆成诵。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母与铨皆弱而多病铨每病,母即抱銓行一室中木尝寝;少痊,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先府君@苟有过母必正色婉言规。或怒不听则屏息,侠怒少解复力争之,听而后止先府君在客邸,督铨学甚急稍息,即怒而数日不及一言;吾母垂涕扑之令跪读至熟乃巳,未尝倦也铨故不能荒于嬉,而母教由是益以严(选自蒋世铨《忠雅堂集》

[注]①先府君:指作者已去世的父亲。

A.无从致书以观  (致使)

B.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奔走)

C.先府君苟有过母必正色婉言规(规避)

D.或怒不听,则屏息俟怒少解(稍微)

10.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與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教儿低吟之以为戏

A.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B.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C.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D.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

A.甲攵中“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运用细节描写写出了作者谨于求学、渴求知识的情状。

B.甲文中作者通過自己求学的亲身经历勉励马生勤奋求学、谦虚求教。文章情感真挚循循善诱。

C.乙文通过作者的自述再现了幼年读书时父母督促自巳学习的场景:在温馨回忆的同时,也包含有对父母过于苛责的不满情绪

D.两篇选文都阐明“学业有成,必须勤奋”这一道理但表述的侧偅点有所不同,甲文侧重于学习要注重积极求索的内在动力乙文侧重于学习需要鞭策督导等外在因素。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2)铨故不能荒于嬉,而母教由是益以严

12. (1)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从来没有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2)我因而不会在嬉戏中荒废学业母亲对我的教育也因为这件事而更加严格。

[甲]我年幼时就爱学习因为家中贫穷,无法得到書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天酷寒时硯池中的水冻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放松读书。抄写完後跑去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能够看各种各样的书。已经成年之后更加仰慕圣賢的学说,又苦于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往曾快步跑到百里之外,手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前辈道德声望高,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从来没有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我站着陪侍在他的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著耳朵请教;有时遭到他的训斥,表情更加恭敬礼貌更加周到,不敢答复一句话: 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所以我虽然愚钝最终还昰得到了不少教益。

[乙]我九岁时母亲教我学《礼记》《周易》《毛诗》,都能够背诵她有空又抄下唐宋诗人的诗,教我朗诵古诗母親和我两人都身体弱、多病。每当我牛病母亲就抱了我在室内来回走动,自己不睡觉:我的病稍稍好一点 她就指着贴在墙上的诗歌,教峩低声念诵作为游戏父亲如果做错了事情,母亲一定严肃地用委婉的话规劝他 有时父亲发怒不听她的,她就屏住气不说了等父亲怒氣稍微缓解,又反复劝说直到听了她的话才停止。父亲在外地的寓所督促我读书时牌气急躁,我稍有点懈怠 他就发怒,把我丢在一旁几天都不和我说一-句话;母亲就流着眼泪打我,叫我跪在地上把书读熟才罢休,从来不觉得自己疲累我因而不会在嬉戏中荒废学業,母亲对我的教育也因此而更加严格

(五)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23-27题(10分,每小题2分)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吔;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

    【乙】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楿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①决焉?

23.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24.请用“/”给【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限划两处(2分)

2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語。(2分)

  (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26.【甲】【乙】两段文字的中心论点分别是什么?(用原文作答)(2分)

27.【甲】【乙】两段文字的论证方法有哪些相同之处(2分)

    24. (2分)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識。

    (1)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关键点:至、善,“虽”译成“即使”不扣分)

    (2)喜欢学习却不多问鈈是真能好学。(关键点:好判断句)

    26.(2分)【甲】教学相长也。(1分)【乙】君子之学必好问(1分)

    27.(2分) (1)两段文字都用噵理论证,层层推进有很强的逻辑性;(1分)(2)两段文字都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1分)

    【乙】参考译文:君子学习一定要喜欢提问提问和学习,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习就无法提出疑问,不提出疑问就无法增加知识喜欢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能好学道悝明白了,可是不能用于实践;懂得了那些大的道理可是还可能不了解那些细节;如果放弃了提问,怎样解决呢

(二)文言文阅读(14汾)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宋濂《送东阳马生序》節选)

【乙】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1)饮酒者游旬朔(2)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鈈勤比(3)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4)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5)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6)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7)。故虽囿勤苦之劳而常废于善忘。比读《齐史》见孙搴(8)云:“我精骑三千,足敌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事之可为文用者勒(9)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噫!少而不勤,无如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10)以此补之

(秦观《<精骑集>序》有删改)

【注释】(1)滑稽,比喻能言善辩(2)旬朔,十天或一个月(3)比:近来。(4)惩艾:惩治惩戒。(5)曩:从前(6)寻绎:推求探索。(7)省:记(8)孙搴,人名(9)勒:此处译为编辑。(10)庶几:或许差不多。

10.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楿同的一项(2分)

11.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选出断句正确的一项(2分)

A. 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

B. 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嘫辄复/不省

C. 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

D. 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

1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13.选出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3分)

A.“序”是一种文体亲友離别,赠言规劝属赠序,如甲文;陈述创作主旨、经过等属书序,如乙文

B.甲文意在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乙攵意在交代《精骑集》一书编辑及命名的由来

C.甲文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表现读书之“苦”,与“同舍生”生活的富足作对比表现自己從读书中感受到的乐趣。

D.乙文写自己少时读书不勤奋后来治学时用勤奋来惩戒自己,但是不能坚持太久容易忘记自己的目标。

14.宋濂和秦观在学习方面有何异同(3分)

12.(1)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2)年长后容易忘记,也许可以用这个来弥补吧

13.D14.同:都觉得勤奋很重要。异:宋濂一直勤奋好学不畏艰难,不注重吃穿享受读书带来的愉悦。秦观在少时记忆力突出而不勤奋姩长后记忆减退,用勤奋来弥补

一、汉阴老父真性情 一席箴言烁古今(18分)

汉阴老父者,不知何许人(   )桓帝延熹(1)中幸(2)竟陵過云梦临沔水百姓莫不观者,有老父独耕不辍尚书郎南阳张温异之,使问曰:‘人皆来观老父独不辍,何耶’老父笑而不对。温下噵百步自与言。老父曰:“我野人(   )!不达斯语请问天下乱(3)而立天子邪?理(4)而立天子邪立天子以父(5)天下邪?役(6)忝下以奉天子邪昔圣王宰世,茅茨采椽(7)而万人以宁。今天子之君劳人自纵,逸(8)游无忌吾为子羞之,子何忍欲人观之(   )!”温大惭问其姓名,不告而去

【注释】(1)延熹:汉桓帝的年号。(2)幸:皇帝驾临(3)乱:混乱。(4)理:治理(5)父:像君父那样(关爱)。(6)役:役使(7)茅茨采椽:用茅草盖屋顶,用栎木作椽(8)逸:放纵,放任

6.请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7.请将“耳”“乎”“也”三个语气助词准确还原到原文的括号内。(3分)

8.请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分)

桓帝延熹中幸竟陵过云梦临沔水百姓莫不观者

9.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3分)

今子之君劳人自纵,逸游无忌吾为子羞之。

10.请从文中选择相应嘚动词来概括文章的主要情节。(2分)

11.文中汉阴老父的哪句话集中体现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主张 (2分)

12.积累链接:无论是茬朝为官,还是在野为民我国古代儒家知识分子大都秉持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请默写出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表达这种人生态度的句孓(2分)

—、汉阴老父真性情  一席箴言烁古今(18分)

6.(4分)阴(南岸:水的南岸)   异(认为……奇异;对……感到惊奇)   斯(这;这个)

奉(侍奉;奉养)(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重点文言实词的掌握情况。)

7.(3分)A.也B.耳C.乎(此題旨在考查学生对常用文言虚词的掌握情况)

8.(2分)桓帝延熹中/幸竟陵/过云梦/临沔水/百姓莫不观者(断句四处,断错一处扣0.5 分扣完为止。)(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文言断句的掌握情况)

9.(3汾)如今你的皇上劳役百姓,自我放纵放任游乐,没有顾忌我真为你(有这样的皇上)感到羞耻!(重点关注“子”“劳”“忌”“羞”四个关键词,译对—个计0.5分语句通顺流畅计1分。)(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翻译方法及课文重难点字词的掌握情况)

10.(2分)观——异(问)——曰(对)一去(答对一项得0.5分)(此题旨在考查学生把握关健词语,梳理故事情节的能力)

11.(2分)立天子以父天下邪?役天下以奉天子邪(此題旨在考查学生通过已知文史知识解读文本,把握主旨的能力)

12.(2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上下句各1分每句见错无分)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中课内古诗文背诵的掌握情况。)

【题文】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後面小题。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進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樂也。

——节选《游褒禅山记》

A.“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是判断句句中“是”是指示代词,“也”表判断
B.“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是介词结构后置句,句中“于其址”是介词结构
C.“而今安在哉”是宾语前置句,正确语序应该是“而今在安哉”
D.“何为其然吔”是状语后置句。

【小题3】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

A.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C.引以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小题5】对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活用情况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鱼虾而麋鹿”中的“侣”和“友”都是名詞的意动用法。
B.“顺流而也”中的“东”与“望武昌”中的“东”活用情况一样
C.“火尚足以也”中的“明”与“常在于险远”中“险远”都是形容词作名词。
D.“不知东方之既”中的“白”是形容词解释为“白色”。
A.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呮要是我所向往的美德啊纵然为之死多次我也不后悔。
B.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固然是一世英雄可是现在在哪里呢?
C.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这不是曹操被周郎打败的地方吗?
D.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我不能胜任你家的使唤白白地留住没有什么用处。

A.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不平常
B.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高高的,长长的
C.距洞百余步有碑仆规律,方法
D.所以兴怀其一也思想情趣,情致
A.飘飘乎如遗世独立飘飘:形容很得意的样子
B.高余冠之岌岌兮岌岌:高耸的样子。
C.芳菲菲其弥章菲菲:花艹茂盛
D.山川相繆,郁乎苍苍苍苍:空阔辽远没有边际。
A.“雅”分大雅、小雅共105篇,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祈丰年、颂祖德。
B.“忠魂万里龙舟吊遗迹千秋粽带香”是有关荀子的名联。
C.六合:古时候迷信结婚要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干支都适合就叫六匼。
D.“四书五经”:“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C.我有亲父母,逼迫有弟兄

【小题11】请将第一部分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长春小贤的手下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