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可以使用权健抑菌凝胶吗都教授纳米妇用凝胶吗?

您还未登录,请登录后再进行相关操作!
在线咨询: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又是三篇Science齐发,现在发Science都要组团了吗?又是三篇Science齐发,现在发Science都要组团了吗?曦学宇梦百家号电子器件和光电器件产生的高密度热量是其应用中的关键瓶颈。需要新的高导热材料来有效地散热,从而增强功率控制、固态照明、通信和安全系统的性能。包括MIT和UCLA在内的美国十所顶尖高校就硼化砷超高热导性同一主题在Science同期发表3篇文章,其中2篇文章的通讯作者陈刚和胡永杰还是师徒关系。硼化砷颠覆了超晶格热导率的传统理论,即将在导热材料中掀起血雨腥风,你们准备好了吗?1. 发现砷化硼体相晶体中的超高导热率第一作者:Fei Tian、Bai Song、Xi Chen通讯作者:David Broido、Li Shi、陈刚、任志锋通讯单位:波士顿学院、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麻省理工学院、休斯顿大学研究亮点:1.块状硼化砷(BA)晶体的平均体积值达到900 W m-1 K-1,室温下热导率超过1000 W m-1 K-1。高数值表明需要用更高阶的声子过程来解释,其中硼和砷是轻质和重质元素,这些与传统理论(超晶格热导率只能出现在由强键合轻元素组成的晶体中,并且受到非谐振三阶声子过程的限制)相反。2. 这些发现为固体中的热传导物理学提供新的见解,并且表明BA是第一个具有超高导热性的已知半导体。图1. BA的STEM图图2. TDTR和FDTR测试图3. 理论计算比较BA和其他晶体的热导率图4. 稳态比较和锁定拉曼测温测量参考文献:Unusual high thermal conductivity in boron arsenide bulkcrystalsDOI:10.1126/science.aat7932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early//science.aat7932?rss=12. 实验观测砷化硼超高导热率第一作者:Joon Sang Kang通讯作者:胡永杰通讯单位: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研究亮点:1. 首次实验合成无缺陷的单晶复合物砷化硼。2.观测到砷化硼室温下热导率为1300W/mK,比已知任何金属和半导体材料都具有更高的热导值。结合光谱学和原子理论进行研究,揭示了单晶BA具有比其他金属和半导体更好的导热性能的原因,即其独特的能带结构允许非常长的声子平均自由路径和强大的高阶非谐性来通过四声子过程。将BA作为热管理应用的基准材料,并展示了在探索新材料中梳理实验和从头算理论的强大力量。图1. 单晶砷化硼(BAs)的结构表征图2. 与温度相关的热传输测量图3. 探测声子的平均自由径光谱参考文献:Experimentalobservation of high thermal conductivity in boron arsenideDOI:10.1126/science.aat5522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early//science.aat5522?rss=13. 立方砷化硼晶体的超高导热率第一作者:Sheng Li、Qiye Zheng通讯作者:David G.Cahill、Bing Lv通讯单位: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研究亮点:1.通过改进的化学气相传输技术生长立方砷化硼(BA)的实验中发现该材料室温下具有超高的导热率1000±90 W/m/K,其值比碳化硅高3倍,并且超过金刚石和石墨的基面值。2. 首次实现BA作为最新理论预测的一类新型超高导热率材料,该材料是潜在的革命性导热材料。图1. BAs晶体的结构表征图2. BAs晶体的热导率测量图3. BAs晶体的拉曼光谱和热导率参考文献:Highthermal conductivity in cubic boron arsenide crystalsDOI:10.1126/science.aat8982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early//science.aat8982?rss=1几个华人大牛认识一下:陈刚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陈刚,1964年出生于湖北南漳,国际传热学的领军人物,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讲席教授。1980年陈刚考入华中工学院动力系。1987年在华中工学院动力系获得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担任讲师。1993年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机械系博士学位后进入杜克大学机械工程与材料科学系担任助理教授。2001年进入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担任副教授;2004年担任教授。2009年首次打破“黑体辐射定律”公式。2010年因为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2012年当选美国物理学会会士。2013年担任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主任。2014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陈刚的研究涉及热传递、纳米技术和能量转换,主要包括微米和纳米尺度能量转换与传输机理的实验、理论和数值计算。任志锋,超导和纳米领域国际知名的科学家1963年8月生于四川南部县一个农民家庭,1980年考入四川工业学院机械系,1984年考入华中工学院攻读硕士,1987年,考入中科院物理研究所,从事超导物理研究。随后赴美国纽约大学深造,其研究的碳纳米管技术、纳米净水技术在美国引起轰动。任志锋教授担任《Nanoletters》、《JACS》、《Advance materialS》、《Apl》、《Jap》评论员,美国能源部基金会首席研究员,美国国家基金会、宇航局等项目顾问,中国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海外),广东省首批领军人才,浙江大学客座教授,南京大学长江讲座教授,电子科技大学兼职教授等。担任Progress in Physics编辑,Science, Nature Mater.Nature Nanotechnology, Adv. Mater., Nano Lett.等国际著名杂志的审稿人,在低维纳米材料、纳米复合物以及能源材料(尤其是热电材料)研究领域享有盛誉,成为中生代华人科学家的杰出代表之一。Li Shi是德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材料工程系教授。1991年获得清华大学的学士学位,1997年获得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硕士学位,2001年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博士学位。他目前担任纳米级和微米级热物理工程的主编。获得了国家科学基金会职业奖,海军研究办颁发的青年研究者奖,传热杂志的杰出评论家奖,德克萨斯医学、工程和科学研究院颁发的奥唐奈工程奖,当选并加入了美国物理学会(APS)和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SME)。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曦学宇梦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解读曦学动态,用专业的眼光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一位开挂的科学家和他的纳米帝国!一个被华人学者攻下的顶尖奖项!
7月23日,世界能源领域颇负盛名的奖项——埃尼奖(Eni Award)宣布今年的获奖者是中科院外籍院士王中林,这也是该奖自成立以来第一位获奖的华人。此前,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哈罗德·克罗托和艾伦·黑格曾获得过埃尼奖。
王中林和他纳米器件 | NSF.gov
关中小镇走出的物理天才
王中林,生于1961年,陕西高阳镇。全国至少有五个高阳镇,这里是最穷的那个。家里兄妹四人,他是老幺。在他出生的两年前,1959年,伟大的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发表了著名的演讲《底部还有很大空间(There's Plenty of Room at the Bottom)》,宣告着“纳米时代”的到来。但是很遗憾,那个时候,王中林一家还只在关心是否可以吃饱。
理查德·费曼,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 | Nobelprize.org
作为家中最小孩子,王中林得到了更多照顾。虽然家境不好,但全家人一起努力,给他提供了所能得到的最好教育。他也没让家里人失望,小学、中学、高中一直都是第一名。1978年,他考取了西北电讯工程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前身),学习物理。
青年王中林 | Sciencenet.cn
1981年,学校得到了送学生去美国进修的名额,20岁的王中林报了名,但因为英语太差,没通过。随后一年,在大姐买的录音机的帮助下,他恶补起了英语。转年的第二次选拔,他顺利通过,并成为西北五省唯一被录取的学生。随后,他选择了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rizona State University)作为目标,因为A开头的学校排在了列表最前面。可能也是同样的原因,他投身到了一位名叫考利(Cowley)的教授门下。当时他应该不知道,这位全名叫做约翰·麦斯威尔·考利(John Maxwell Cowley)的教授,是高分辨电子显微学的祖师级人物。
就这样,一次撞大运般的选择,开启了王中林的科研之路。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是美国著名公立大学,校址位于凤凰城 | Stateuniversity.com
身处他乡,勤勉又开挂的学术生涯
在阳光充沛的凤凰城,王中林仅用4年时间就拿到了物理学博士学位,而其他人要6年或8年。就这样,他创造了系里的一个记录。读博期间,王中林顺利完成了多个研究课题,从电子显微学到纳米材料表征。这个勤勉的中国人得到了考利的高度赞赏——“不管做什么,王都是最好的”。
随后的故事却没有那么顺利。毕业后,王中林首先找到了石溪大学的一份博士后工作。然而,这里的实验条件太差。他习得了一身屠龙之术,这里却没有龙。后来几经波折,他终于来到了英国剑桥大学,开始了新的研究生活。
可惜,天时地利人和,总是难以凑全。在剑桥,他缺的是人和。
这里有一段小八卦。据说,王中林提出的一种理论,与当时的导师观点上有冲突,但他还是硬着头皮把文章发表了。“怼”导师这种作死行为自然引起了一系列负面后果。那个导师是本领域的权威,门生众多。于是,这一派众人群起而攻之。作为一个刚崭露头角的新人,王中林的起步阶段无疑是艰难的。
然而,正是在这段灰暗的岁月,王中林硬是实现了他的一个学术小高峰。那个年代,电子显微学还不成熟,很多研究者都是自成体系,甚至连使用的符号都不统一。实验受挫的王中林不想虚度光阴。他找来了本领域的所有文献,用了两年的时间,将所有这些知识提炼成了一本书。这本名为《电子成像和衍射中的弹性和非弹性散射》的书是他的第一本著作,一经出版就广受好评,被媒体称为 “具有卓越成就的经典之作”。
王中林的第一本专著 | Springer.com
1995年,王中林应聘到了佐治亚理工学院当副教授,从事纳米科学研究。
初来乍到,没有专用的实验室,只能白天看文献,晚上蹭别人的实验室。有些教授歧视他,想用他的启动经费去买设备,这个倔强的西北汉子当然不能认怂。王中林硬是扛下了这些压力,用三年时间发表了80多篇论文,并一举获得了终身教授席位。随后,又用了五年,成了佐治亚理工的董事教授(Regents Professor)。全校数千名教职员工,这个荣誉每年只有两个名额。以至于后来,系里的其他教授面对王中林时都会感慨:“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You make us look bad)。”
王中林作为董事教授,在佐治亚理工学生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 | Georgia Tech
然而,故事才刚刚开始。
探究一种不走寻常路的发电方式
随着时间进入21世纪,笔记本电脑和手机开始占领人们的生活。笨重的电池似乎愈发难以满足这些精致的电子产品。与此同时,随着物联网的发展,微型传感器得到了大规模应用。这些数以万计的传感器比指甲盖还要小。如何给它们供电,成了一个大问题。
于是,王中林适时地提出了“自驱动(self-power)”的这一概念。所谓的自驱动,是指不依靠电池等储能器件,让电子产品直接从环境中收集能量。这个概念一经提出立刻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
在2008年这期《科学美国人》上,王中林首次提出“self-power”这一概念 | 参考文献[1]
为了实现自驱动的构想,王中林将目光投向了氧化锌(ZnO)。氧化锌这种半导体材料具有很多神奇的特性,而最让王中林着迷的,就是它的压电效应。
氧化锌的晶体结构具有非中心对称性,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材料本身的正负电荷中心会发生分离,产生电场,可以驱动电子移动,从而为外电路供电。氧化锌的这种压电效应早已被人发现,但一直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王中林却觉得这是块宝。
2009年,王中林通过一个纳米针尖,拨动氧化锌纳米棒,成功输出了5毫伏的电信号。这种纳米级氧化锌具有很好的柔韧性,即使发生30%的形变都不会破裂,这可以让压电效应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然而,电信号仍然太微弱了。于是,王中林结合他数十年纳米领域的经验,不断改进设计,最终制备了一种氧化锌纳米棒的阵列结构,再结合精密的电路设计,最终实现了1V的电信号输出。这个输出强度已经可以点亮一个小灯泡了。
氧化锌压电效应示意图与氧化锌纳米线阵列 | 参考文献[2][3],翻译:圆的方块
这似乎还不够。
2011年,学生在测试一款纳米发电机时观察到了5V的电压信号。起初大家以为这是一个误差,因为数值比预想的要高出一个数量级。但王中林觉得这其中应该另有玄机。经过仔细研究,发现是器件中使用到的材料表面比较粗糙,在实验中封装不稳,发生了滑动,造成了摩擦起电。问题找到了解答,按理说,故事到这就应该完结了。但是,王中林心中想的却是:为什么不把这个效应利用起来呢?
经过整整一年的探索,2012年初,王中林团队终于构建了一个全新的纳米器件:摩擦纳米发电机。这个装置可以通过摩擦起电效应和静电感应效应的把微小的机械能转换为电能。更重要的是,摩擦发电具有史无前例的输出性能,可以实现高达数千伏的电压输出。它既用不着磁铁也不用线圈,使用的都是便宜的高分子材料。通过小巧的摩擦纳米发电机,王中林可以把走路,呼吸,心跳,肌肉收缩等等日常中的零碎能量收集起来,转换成电能,给手机或者其他设备供电。当初的一个“实验误差”,如今已经发展出了一个全新研究领域。正如总是挂在他嘴边的一句话:“绊倒你的不一定是石头,可能是个金砖。”
将摩擦纳米发电机整合进鞋垫或鞋跟,可以将人走路的能量收集起来转变为电能 | 参考文献[4]
虽然给手机充个电没问题,但王中林觉得摩擦发电的潜力应该不止于此。他的下一个目标是驾驭海洋——将海浪的能量收集起来,实现人类梦寐以求的“蓝色能源(Blue Energy)”。为此,王中林设计了一款基于摩擦发电原理的球状发电机。这种发电机由一个空心壳层和一个内部球体组成,可以漂浮在海洋上。随着海浪的冲击,壳层与内部球体发生相对位移与摩擦,从而产生电流。如果将成千上万个球体发电机串联成网络,将产生数目极其可观的电能。
就这样,纳米发电机走出了一条从基础科学到工程设计再到工业技术的“一条龙”路线,这种研究实践在世界范围都相当罕见。
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蓝色能源”方案 | 参考文献[5],翻译:圆的方块
从反抗权威到成为权威
每当讲起自己的研究成果,王中林都会不自觉地提高音调,语速也明显加快了,眼神中有着难以掩饰的骄傲。
依据Google学术统计,截止到2018年7月,他已经发表了近1600篇论文,总计被引用超过18万次。
单纯地发文章,王中林已经觉得不过瘾了,他索性自己创办了一个期刊。通过将“纳米”和“能源”这两个科研命题相结合,王中林主编的《Nano Energy》于2012年1月正式上线。经过6年的发展,这个期刊影响因子已经高达13.12。
在王中林看来,科学家的人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向世界证明自己的才华;第二阶段是尽力帮助朋友和周围的人;第三个阶段要用自己的知识来为国家和社会作贡献。他觉得自己已经进入了第三个阶段。
2004年,他接受邀请担任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海外主任,正式开始了在中国的研究工作。2009年,当选为最年轻的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要知道,在年的三十多年里,有近200万出国留学人员,王中林是他们其中唯一当选的外籍院士。
更大的契机发生在2010年。那年元旦,王中林本打算动身回美国,却在办公室桌上发现了一封“院士春节联欢晚会”的邀请信,也没多想,他就去了。当晚碰到了中科院白春礼院长。白院长把他拉到一边,跟他聊了聊中组部想要成立一个纳米研究所的计划。王中林回忆说”如果我改票走了,就没有之后的事了”。所谓“之后的事”,就是成立了中科院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以王中林为首席科学家,主要工作围绕纳米发电机和自驱动系统展开。也就是说,整个研究所都是王中林的科研团队。
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所在地 | www.binn.cas.cn
王中林的故事,满足了世人对卓越科学家的所有幻想:天才,勤奋,反抗权威再成为权威。从关中小镇到名牌学府,从科学理论到产业应用,从个人奋斗到开宗立派,他每时每刻都在展现着巨大的才华和与之相配的野心。
过去的十年,王中林构建了一个庞大的“纳米帝国”。那么,下个十年呢?
参考文献:
[1]. Wang, Z. L. (2008), Self-Powered Nanotech. Scientific American, 298, 82 - 87
[2]. Wang, Z. L., & Song, J. (2006). Piezoelectric nanogenerators based on zinc oxide nanowire arrays. Science, 312(5771), 242-246.
[3].Xu, S. el al. (2008). Patterned growth of vertically aligned ZnO nanowire arrays on inorganic substrates at low temperature without catalyst.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130(45), .
[4].Zhu, G. (2013). Power-generating shoe insole based on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s for self-powered consumer electronics. Nano Energy, 2(5), 688-692.
[5].Wang, Z. L. (2017). Catch wave power in floating nets. Nature, 542(7640), 159.
或许,有一天真能实现用爱发电呢?
第三届国际碳材料大会暨产业展览会
-13日 中国·上海?
碳材料的特性涵盖面广泛,最硬-最软、绝缘体-半导体-超导体、绝热-超导热、吸光-全透光、超低摩擦-超高摩擦、超亲水-超疏水等,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越来越发现碳材料蕴含着无限的开发可能性。碳材料家族既有最古老的石墨、金刚石;传统的炭黑、多孔碳;轻质高强的碳纤维、碳管;也有诺贝尔奖获得者富勒烯、石墨烯;耐磨、自润滑的碳基薄膜;还有碳纳米角、石墨炔、碳纳米葱、碳气凝胶、大块单晶金刚石等新晋成员。因此,21世纪又被称为“碳时代”。
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国务院《“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与新材料、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每个产值规模10万亿元级的新支柱,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要增加到15%,意味着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3年的年复合增速将在20.8%,遥遥领先于GDP的增速。
到2020年,新一代信息技术目标产值超过12万亿元,高端装备制造与新材料产值超过12万亿元,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值达到10万亿元,未来5G通讯、大数据、人工智能、光电显示、智能制造、航天产业、海洋工程、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必将迎来蓬勃发展,碳材料行业同仁需高度重视。
本届大会以“碳材料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合与创新”为主题,碳材料企业、科研院所、投资机构、第三方服务平台、用户单位等共同谋划碳材料产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未来布局,聚焦新能源、未来交通、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四大应用领域,探讨石墨烯及碳纳米材料、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金刚石、碳基薄膜和传统碳材料(炭黑、多孔碳、石墨、特种石墨等)在锂电、电容器、储能、光伏、半导体、光电显示、5G通讯、传感器、通用航空、未来交通、高端装备等领域应用掣肘,为碳材料的技术创新方向指明道路,攻克碳材料的应用难题。
中国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支持单位(拟)
中东欧国际科技创新成果转移中心
荷兰高科技企业中国中心
伊朗纳米中国中心
欧洲石墨烯旗舰计划
日本化学纤维协会
(日本)汽车复合材料学会
台湾磨粒学会
美国工业金刚石协会
日本工业金刚石协会
韩国工具工业协会
日本国立材料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
中国科学院上海国家技术转移中心
中科院知识产权运营管理中心
上海市科委科技成果库
上海市技术市场协会
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
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
中国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中关村石墨烯产业联盟
中国国际石墨烯资源产业联盟
北京石墨烯产业创新中心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
中国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发展联盟
中国超硬材料协会
中国炭素行业协会
中国颗粒学会
中国真空学会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炭黑分会
北京石墨烯研究院
河南远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宁波德泰中研商务咨询有限公司
高质量报告和空前参会规模
30+全球优质碳材料项目路演,50+中科院优质项目路演,80+行业领袖主题演讲,100+行业榜单发布及颁奖,3000+覆盖全产业链的参会代表,15000+平米碳材料产业展览展示;
密集的同期活动
新产品发布、中科院优质项目展示、石墨烯智能家居体验、碳纤维民用产品体验、碳纤维轻量化大赛、现场需求发布对接、CEO闭门会晤、学术海报评选;
最前沿技术和应用资讯
碳材料重点布局及重大专项,相关标准解析,碳材料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合与创新,碳材料行业资本重点布局领域;
行业领袖对话
1对1现场约见更高效的匹配对接,100+CEO闭门峰会密谋行业重大布局,100+场用户单位见面会打造深入合作对接平台;
品牌传播助力
150+战略合作媒体全方位宣传,中国最大规模碳材料行业盛典,覆盖3000+行业决策者、企业高管
政府、协会、国际组织;
科研院所、高校;
碳材料专用/通用生产、测试和表征设备供应商;
石墨烯及碳纳米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碳基薄膜、金刚石、石墨等制造企业;
核电、风能、太阳能、电网、氢能等新能源产业中的用户单位代表;
芯片、新型显示、半导体、传感器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用户单位代表;
智能制造、航空产业、轨道交通、海洋工程装备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用户单位代表;
动力电池、燃料电池储氢系统、快速充电站、汽车主机厂等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用户单位代表;
关注碳材料产业的投资机构。
展览会参观新材料o新技术现场发布会轻量化大赛学术海报展示
CEO闭门会晤
大会开幕式
模块一:碳材料与新能源产业的融合与创新模块二:碳材料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融合与创新模块三:碳材料与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融合与创新模块四:碳材料与未来交通产业的融合与创新
模块一:碳材料与新能源产业的融合与创新模块二:碳材料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融合与创新模块三:碳材料与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融合与创新模块四:碳材料与未来交通产业的融合与创新
闭幕、撤展
活动期间展区全部开放
先进碳材料产业技术进展及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布局;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全球发展态势分析;
新一代高性能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发展趋势;
欧盟旗舰计划:石墨烯产业发展经验分享;
碳纳米材料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及潜在应用市场;
超硬材料(金刚石)全球发展态势及市场需求介绍;
金刚石前沿应用分析(声学、光学、电学、磁学等)
碳材料在高效半导体照明关键材料的突破和应用;
碳基材料在有机白光(OLED)照明、有机太阳能电池(OPV)、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潜在应用;
硅碳负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的应用进展;
碳材料在钠离子电池、能源催化方面的应用与案例;
石墨烯基高性能复合能源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石墨烯基柔性储能器件的开发及应用;
储能用炭质多孔材料的制备及前景展望;
金刚石、碳化硅等碳材料在新型半导体材料的应用进展;
5G时代下,碳材料在新一代导热材料的应用前景;
石墨烯在柔性、透明显示领域的技术突破和产业化;
碳材料基柔性可穿戴传感器的制备与应用;
以金刚石、碳化硅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研究进展;
碳材料在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应用前景;
类金刚石碳基薄膜材料在航空减摩、耐磨领域应用进展;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应用案例;
金刚石在超精密加工技术与工艺装备领域应用进展;
u 石墨烯改性重防腐涂料在海洋工程装备应用案例;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在轨道交通轻量化领域应用突破;
石墨烯基超级电容器在城市公共交通应用案例;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在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的应用进展和案例;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在通用航空的应用前景;
碳材料大会举办以来,共收到31个项目申请,总计数十亿元的融资需求。项目有:高性能碳纳米管纤维和薄膜项目、高性能非贵金属催化剂项目、“画暖家”石墨烯取暖项目、纳米级荧光防伪环保碳带项目、纳米复合超容碳项目、美国安强石墨烯项目、石墨烯静电扬声器项目、碳纳米管基材料产业化项目、纯物流法生产石墨烯粉体或浆料项目、绿色制备高质量石墨烯纳米片项目、石墨烯量子点低成本绿色制造新技术项目等。
好的项目需要慧眼识珠的投资人,参加项目路演的投资机构包括: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贯辰万基投资有限公司、国新国际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深圳市通产集团有限公司、陶氏化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广州埃米石墨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河南机械装备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艾格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关村发展集团、益疆(上海)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北京腾业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菲亚特克莱斯勒亚太投资有限公司、立邦投资有限公司、山东源泰投资有限公司、通用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国投创新报资管理有限公司、铭德股权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三峡福能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
项目路演一:海外项目路演(中东欧、美国、日韩等)
通过Carbontech 2018的品牌影响力,收集全球范围内的优质项目,通过DT新材料-碳材料产业网与碳材料大会暨产业展览会线上与线下的双渠道,进行覆盖和推广,接触国内最顶级的投资机构,与国内的创业项目互相碰撞,以形成更大的势能与影响力,为碳材料产业发展探索出更加宽广的路线。
项目路演二:国内项目路演(中科院、高校、创业团队等)
碳材料大会举办两年多以来,共帮助苹果公司、华为、中兴、宁德时代新能源、国家电网、国暖、翔鹰、吉林睿鑫、南京力能、烟台广宝、安徽港铭、圣泉集团、巨石、上海美东等数十家企业做了需求对接,总计推荐上百个技术方案。
组委会拟筛选部分需求,会议现场设置专门的技术项目路演区域,技术持有者现场PK,与需求方面谈交流,出合作方案。
现场需求发布
茶歇、午宴间隙在主会场、分会场安排现场需求发布机会,拟预留10次机会,每次5分钟,并在会议期间安排对接区域,会后会将需求在DT新材料-碳材料产业网公示,广泛征集技术解决方案,经过DT导医团队筛选后,与需求方进行对接。
碳材料领域领军专家、知名公司(副)董事长、(副)总裁、CEO、CTO、技术顾问探讨行业现状中的核心问题,行业发展的规划布局、合作等。
碳材料在新能源、储能领域应用
包含石墨烯、碳纳米管、富勒烯等碳材料企业以及锂电池、超级电容、动力电池、锂硫电池等龙头企业。
碳材料在未来交通领域应用
包含石墨烯、碳纤维、碳纤维复合材料等碳材料企业以及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航空航天、通用航空等龙头企业。
碳材料行业评选?
碳材料行业评选活动由DT新材料联合行业一百余家合作媒体共同发起,2017年9月正式启动,历时三个月,最初报名的300 多家企业和个人,经过网络投票、专家评审,最终评出30家获奖企业,分获新锐成长企业奖、创新技术团队奖和科技品牌奖,8 位获奖个人获优秀企业家奖,现场还评选出2017年碳材料百强企业”和“50强科研院所”。
8位来自中国石墨烯联盟石墨烯防腐应用推进工作组、江苏恒神、宁波材料所、山西煤化所、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中央大学、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的评审专家为获奖企业和个人颁奖。
2018碳材料行业评选除了继续延续高规格、大影响力,今年新增应用示范项目奖项,为石墨烯、碳管等新型碳材料的应用示范项目提供从幕后走向台前的舞台,为行业发展指明方向。
碳材料产业展览会
石墨烯及碳纳米材料模块
原料:天然石墨,人造石墨,膨胀石墨等,石墨原料精加工及设备等;
石墨烯粉体材料:氧化还原大规模制备石墨烯粉体,液相剥离制备石墨烯纳米片或石墨烯微片,石墨烯量子点,氧化石墨烯溶液,石墨烯溶液,活化石墨烯,多孔石墨烯,功能化石墨烯,氧化石墨烯纸;
石墨烯薄膜:铜/镍/铂等表面CVD制备单层和多层石墨烯,石墨烯转移技术,石墨烯电化学剥离,石墨烯薄膜的掺杂,石墨烯薄膜生长CVD设备,石墨烯薄膜转移设备,石墨烯薄膜的低温生长设备;
设备:CVD设备,低温生长设备,微波处理设备,热处理设备,包装设备,涂布设备等;
测试设备:Raman, OM,AFM, SEM, XPS, ICP, UV-Vis, TEM, BET, 激光导热仪,粉体电导测量设备,激光粒度仪, 电化学工作站, 荧光光谱,涂料性能测试等。测试服务机构,标准化机构等;
石墨烯相关应用产品:高性能计算机系统、数据存储/记忆、通信设备、热管理、太阳能电池、传感器、太赫兹成像设备、平面显示/触摸屏、储氢、抗菌剂、电池和燃料电池等。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模块
原料:聚丙烯腈、中间相沥青、原丝、环氧树脂、双马树脂、上浆剂等
材料:聚丙烯腈基碳纤维、沥青基碳纤维、粘胶基碳纤维、木质素基碳纤维、高强型碳纤维、高模量碳纤维、超高强度碳纤维、超高模量碳纤维、高强高模碳纤维、长丝碳纤维、短碳纤维、短切碳纤维、粉末碳纤维、小丝束碳纤维、大丝束碳纤维、预浸料、织物、热固性碳纤维复合材料、热塑性碳纤维复合材料
碳纤维制品:品、板材、拉挤类产品、风电产品、机械零部件、医疗器械类产品、体育文化类产品(自行车、球拍、头盔)、交通运输类产品、压力容器、电子产品(卡包)、发热线缆等
设备:聚合釜、纺丝机、卷缠机、纱锭处理系统、预氧化炉、碳化炉、上浆设备、裁切加工设备、RTM机、热压罐、编制机自动铺丝(带)机、纱架、涂膜机、浸胶机
检测设备:力学性能检测设备、扫描电子显微镜等
金刚石及碳基薄膜材料模块
原料:石墨柱、高纯石墨、铁触媒、晶种、叶腊石合成块、绝缘碗等
材料:纳米级金刚石、工业级金刚石、大单晶金刚石、金刚石磨料、金刚石微粉、金刚石研磨膏、金刚石复合片、聚晶金刚石、类金刚石等碳基薄膜材料等
金刚石制品:金刚石钻头、金刚石砂轮、金刚石磨块、金刚石线锯、金刚石锯片、金刚石刀具、金刚石电极、金刚石器件、金刚石涂层、碳基薄膜涂层(切削、装饰、防护、润滑)、金刚石饰品等
设备:合成压机(两面顶、六面顶)、CVD设备、PVD设备、真空镀膜设备等
测试设备:Raman, OM,AFM, SEM, XPS, ICP, UV-Vis, TEM, BET, 激光力度仪、应力仪等
传统碳材料模块
石墨、炭素制品
石墨碳素材料制造加工设备、检测仪器等
橡胶用炭黑
碳基催化剂
活性炭纤维等
新产品发布专区
为加快新产品新技术推广应用,推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协助企业开拓市场和提高产品竞争力,设置新产品发布专区,发布产品涵盖石墨烯新能源产品、石墨烯大健康产品、石墨烯电子产品、高品相金刚石及相关制品、超精密金刚石刀具,先进涂层刀具,装饰涂层,高端音响设备,碳纤维娱乐器材以及高端、智能、精密检测设备等一些列新产品。
中科院、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展区
以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提到的先进碳材料为参考,组委会将从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碳纤维制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及中心,中科院炭材料重点实验室、中科院海洋新材料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等中科院重点实验室搜集一批面向市场需求及产业化应用的项目,由相关负责人登台路演,展示相关产品,并邀请上市公司及投资单位的决策层出席探讨。
石墨烯智能家居展区
石墨烯新材料正在智能家居领域掀起新的革命。石墨烯+智能家居体验馆将集中展示:智能发热地板、墙板、卫浴、厨房设备、防水涂料、油漆、空气净化器、净水器、取暖壁画、抗菌床上用品等系列石墨烯家居产品,提供与家居装饰系统集成商、房地产开发商、产业投资机构对接专场。
碳纤维民用产品体验区
随着军民两用材料的推广,碳纤维从最初的航空航天走向工业、娱乐休闲等民用领域。为展示碳纤维前沿产品,积极推广碳纤维的应用,组委会将从各个单位海选一批代表性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如碳纤维自行车、球拍、钓鱼竿、防护器具、地暖等,组成一个立体的体验区,供参与人员现场体验。
第二届碳材料行业评选活动获奖企业产品集中展示区
为具有影响力和创造力的碳材料企业、技术团队以及对行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投资机构、行业媒体等获奖单位提供专门的展示区域,为碳材料相关企业和技术团队搭建从幕后走向台前的桥梁,提供专业的品牌和产品展示舞台。
媒体、协会展区
活动现场汇集了一大批优秀的国内外专家、企业精英,将涌现一批极具爆点的干货新闻。为碳材料行业专业媒体及大众媒体设置展示和采访区域,在会议期间集中采访演讲人,企业家,参会人员,在会中、会后进行爆炸式宣传。无论是新品发布,获奖感言,成果分享还是行业发展建议,都可以在这里激情演说。
针对行业协会吸纳新会员,服务老会员的需求,设置协会展区,为协会和参会企业提供专门的沟通交流平台,共同推动行业发展。
碳纤维轻量化大赛区
拟定由中国复合材料学会车辆工程专业委员会、SAMPE交通工具复合材料轻量化专业委员会指导,高校学生组队参与,在带队老师的指导下,使用碳纤维等轻量化材料,设计模型赛车外壳,对指定模型车进行改装。现场将检验赛车轻量化效果,并在指定赛道测试性能,最终评定出优秀作品,予以奖励并颁发证书。
学术海报展示区
展示最新的研究热点,技术成果,团队风采等,作者现场与观众分享研究心得,接收建议等。
在第二届论坛中,北京化工大学、东华大学、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哈尔滨工业大学、中科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等多个院所共投递近30份学术海报,经现场评比投票,海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一名,优秀奖若干,获得良好效果。
胡建侠(石墨烯)
王侨婷(金刚石、碳纤维)
李蕊(国际)
孙然(国际)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哺乳期可以使用权健抑菌凝胶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