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画小歌刷屏了,这游戏全民k歌怎么玩效果好?

拒绝访问 | www.vrrb.cn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www.vrrb.cn)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6843e9-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猜画小歌”刷屏,整个朋友圈都弥漫着幼儿园美术班的气息“猜画小歌”刷屏,整个朋友圈都弥漫着幼儿园美术班的气息沸腾百家号这两天,一款名叫“猜画小歌”的微信小程序默默刷了屏。网友们纷纷变身“灵魂画手”,人工智能眼瞅着都快被玩坏了……据悉,“猜画小歌”是谷歌发布了首款微信小游戏。这款微信小程序运用计算机视觉和神经网络技术,在 AI 技术加持下,能够一眼认出潦草的简笔画,与玩家进行游戏互动。具体的玩法是这样子的:用户需要根据给定的文字,在限定的20秒时间内速写,AI(人工智能)将自动识别出用户所画物体。当AI回答正确后,用户将进入下一轮,同时连胜次数也会相应增加。如果被AI猜错,那对不起就只能重新开始了……如此门槛低、接地气,又颇具社交娱乐性的小游戏,上线 3 个小时就火遍全网,激发了一波灵魂画手的创作热情。于是,整个朋友圈都散发着幼儿园美术班的气息,我们也得以看见一批画风清奇的大作。而且你每画一笔,“小歌”都在猜你画的是啥。如果猜不出,它会用销魂的经典谷歌女声语音说:“我没看懂你在画什么?”,偶尔还会爆出一句东北话“你画的啥玩意?”嗯,感受到了来自“小歌”浓浓的鄙视 ……而作为能够深度学习的AI,“小歌”不按套路出牌的风格却搞得网友有点懵。明明画得有鼻子有眼的,结果“小歌”却认不出。这让灵魂画手们十分委屈,纷纷控诉。据杭州日报报道,美院毕业的网友@石开大狮子 用过之后一度以为自己读了4年假大学!开始怀疑起了人生...不过想要获得“小歌”的认证也不难,新京报在和“猜画小歌”研发团队聊了聊后,总结出了登顶攻略,拿好不送。想让“小歌”更容易地识别出你的涂鸦,一个诀窍是抓住特征。比如画猪突出硕大的鼻孔,画蚊子突出尖尖的嘴,画蒙娜丽莎的微笑先画个画框。第二个诀窍是先勾勒形状,画脸先画圆圈,画微波炉先画个正方形,“小歌”多猜几次总能猜对。不过,总有人想要反着来。所以如果你想为难一下“小歌”,大可以颠倒以往的下笔顺序,画图时先画细节,这样无论你画得有多像,“小歌”都有很大概率识别不出。毕竟现在“小歌”的智能水平有限。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沸腾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新媒体评论基地,从心中的热出发。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文/依光流今天葡萄君的朋友圈有点不太平,一款叫做《猜画小歌》的小游戏突然刷起了屏。一时之间,大家似乎陷入了一种另类的《你画我猜》玩法之中,不少从业者都对谷歌做的这款小游戏给出了好评,甚至有从业者开始感叹谷歌是不是在利用小游戏来调教自家的AI。这款小程序是由Google开发的基于人工智能的猜画游戏,与通常人与人之间的猜画玩法不一样,《猜画小歌》里用户需要按照提示的词语,来绘制相应的简笔画,然后由人工智能的神经网络,在限定时间内猜出结果。听起来非常高大上,但实际玩起来体验却非常离奇。绘制一些简单的物件,有些时候还是很容易猜中的。但有的时候,AI的思路特别的清奇,仿佛知道你要画什么一样,在画完细节之前,就给出了答案。还有的时候,可能我们都不觉得这是正确答案,但AI答对了。杜高犬:原来我的前身是长颈鹿当AI猜不出来正确答案的时候,它会连续列举一堆可能的词汇,然后陷入沉默打出“...”,最后屏幕会开始颤抖,几秒钟后游戏就会结束。这些小细节也让AI有了更拟人的表现。这种用户与AI之间认知的不同,或许造就了这款小游戏给人趣味的主要原因。从官方的介绍来看,Google为这个人工智能小歌准备了一个囊括5000万个手绘素描的数据群,而他们研发这款小游戏的目的,也是在于让人们了解人工智能的乐趣。事实上,《猜画小歌》在传播方面做的功夫并不算特别到位,与注重强传播和社交的小游戏有不小的区别,甚至可以说它做的还不如一些成熟小游戏那么完善。比如现在它只具备全服排行榜,并没有延伸出好友排行,群排行等比拼系统。目前仅有的单局成绩排行榜它在传播方面做得也不到位,目前来说玩家只能在失败以后一次性分享单局内的所有作画,或是选取其中一张进行分享。而除此之外的传播点并不多,在实际的游戏过程中,很多时候画出一个特别有意思,或是遇到上述的一次奇妙体验后,用户分享的欲望会非常强烈,显然这个分享点并没有完全被考量进来。《猜画小歌》的分享界面然而,就在传播环节并没有做得面面俱到时,《猜画小歌》在朋友圈发酵的速度依然快得惊人,而更重要的是用户对它的讨论几乎完全跟随着其中的乐趣点。事实上,谷歌也的确擅长让创意成为传播的一部分,从而产生社交裂变。以谷歌首页的Doodle(涂鸦)为例,每逢重大节日、纪念日或大型活动,他们会用Doodle来取代原本的Logo。而谷歌首页的Doodle作品从开始的图片逐渐演化成了动画、甚至是小游戏,比如两年前的里约奥运会,Doodle就一共展示了7个水果主题的小游戏。比如赛跑的草莓,通过快速点击屏幕加快草莓跑动速度,最终跑过终点。还有通过重力操作水果小人,将树上掉落的蓝莓打进树洞。以及通过重力感应控制芒果躲避障碍。这些充满设计感的作品经常会成为用户津津乐道的话题。如今,《猜画小哥》再度引爆朋友圈,可以说,在小游戏借鉴成风的大环境下,谷歌再次证明了乐趣与传播共存的事实。
文章转载自网络,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
游戏葡萄其它文章
Google也做微信小游戏了!你的朋友圈被《猜画小歌》刷屏了吗?
文/依光流今天葡萄君的朋友圈有点不太平,一款叫做《猜画小歌》的小游戏突然刷起了屏。一时之间,大家似乎陷入了一种另类的《你画我猜...
从2018年上半年的新游中,我们看到了游戏市场的一些新打法
不知不觉,2018年将要过去了一半。腾讯网易两大巨头的垄断现象越发明显,App Annie的月度全球手游指数报告中,腾讯网易包揽中国...
为一款手游连放三个大招,完美世界这次营销能抓住年轻人的心么?
如今,游戏市场内的用户获取门槛越来越高,在成本有限的情况下,一款产品如何能更深入地渗透到目标用户群,成为了摆在游戏厂商面前的一大难...
多益网络将赴港上市,2017年收入19.34亿,毛利率连续三年超98%
6月28日,多益网络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2017年收入达19.34亿元,毛利润连续三年超过98%。招股书显示,多益网...
单款游戏700万DAU,50万以下流水免分成,QQ轻游戏开放平台将成小游戏后的另一大流量入口?
今年,小游戏俨然成为游戏厂商争抢的风口,有分析甚至认为2018年是中国的小游戏元年。除了微信小游...
156款游戏决战暑期档,即将到来的Q3游戏厂商都放了哪些大招?
很快,暑期档即将正式拉开帷幕。和往年相同,暑期档一直是游戏市场竞争最激烈的时间段,每年到了这个节点厂商手里还握着什么牌,也成为了...
56国Google Play付费榜前三、TapTap 9.6分,又一匹黑马收割了无数好评
文/依光流最近一段时间,一款名为《地城制作者(Dungeon Maker)》的游戏迅速在多国付费榜中蹿...
《Pokemon Go》5月收入达1.04亿美元,成收入最高的非中国手游
据SuperData的数据显示,最近《Pokemon Go》又刷新了自2016年上线以来的收入纪录。今年5月,这款游戏...
新内购系统上线后,《绝地求生》手游收入增长365%,日均收入超70万美元
游戏葡萄6月27日消息,移动应用商店数据分析公司Sensor Tower近日在一份数据报告中指出,自从上周在游戏中加入...
大吉大利一起吃鸡?PUBG撤销了对《堡垒之夜》开发商的起诉
作为当前市场上最火爆的两款大逃杀游戏,《绝地求生》与《堡垒之夜》之间的法律纠纷似乎暂时告一段落了。据彭博社报道,韩国Bluehole...猜画小歌疯狂刷屏,上演玩家与人工智能的智力比拼
TA的更多文章
猜画小歌疯狂刷屏,上演玩家与人工智能的智力比拼
退出中国8年后,谷歌靠一款小程序再度挑动全中国网民。前一刻还因安卓系统垄断事件被欧盟处以数十亿欧元的天价罚单,后一刻就凭借首款AI微信小程序“猜画小歌”占领了微信朋友圈。“猜画小歌”是怎么做到20秒内就识别出各种“灵魂画作”?早在2016年,谷歌就曾经试水过一众类似AI你画我猜的小游戏,而这些新奇有趣的AI应用背后,其实还与谷歌内部一个特殊的组织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是谷歌退出中国市场八年后,在大陆首度推出第一款迷你小游戏,这款小游戏已经点燃中国网民参与的热情,成为新的现象级产品。没有大V加持,没有铺天盖地的硬广,谷歌官方微信公众号“谷歌黑板报”推送的一篇文章让朋友圈瞬间变成各种灵魂画手展示才艺的舞台。1“猜画小歌”为何如此火爆?“猜画小歌”由来自Google AI的神经网络驱动,该网络源自囊括5000多万个手绘素描的数据群。简单说,“猜画小歌“对作品的辨识,利用的是神经网络技术,基于对大量涂鸦样本的学习。而数据库中有源自超过5000万个手绘素描的数据群,玩家这边画,另一边神经网络进行快速比对。“猜画小歌”玩法跟前几年火爆的小游戏“你画我猜”非常相似。这款小程序上线仅3个小时,就在朋友圈刮起了晒图风潮。玩家的作品在朋友圈传播的速度极快,为日常生活增添了许多笑料。“猜画小歌”为何能如此火爆?一方面,这款小程序画面简单易懂,上手非常快速,“小白”级玩家也能轻松上手,老少咸宜。另一方面,“猜画小歌”的成功离不开游戏设置的社交机制,使其在玩家中不断裂变。它设置了排名系统,以及分享、对比其他玩家作品的功能,给予玩家群充分地参与。“猜画小歌”的成功再次验证了“易上手和社交性”对于小游戏的重要性,这个游戏因为与人工智能斗智有了一番新的乐趣,也给游戏行业从业者在“如何吸量”方面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考。2玩家与人工智能的智力比拼“猜画小歌”是基于谷歌AI图像识别技术的绘图游戏。虽说类似于“你画我猜”,只不过涂鸦的人是你,和你合作的猜画人却变成了AI。给你一个物体名字(比如狗、鞋子、埃菲尔铁塔、蒙娜丽莎),让你20秒勾勒一幅简笔画,AI小程序就能猜出你画的什么东西。如果你的画作被AI成功猜出,就能顺利进入下一关;反之,游戏结束。如果连续多轮被猜中,你将有机会荣登排行榜高位。“小歌”对于简单物品的识别非常快,有时候作品还没有完成,就已经给出正确答案。值得一提的是,在游戏过程中,每画一笔,“小歌”都在不断地疯狂猜玩家画的是什么,“我猜这是线,腿,扫帚……”。如果猜不出,它会说:“我没看懂你在画什么?”,偶尔还会爆出一句方言“你画的啥玩意?”整个游戏过程中,玩家与“小歌”互动不断,乐趣不断。除了识图功能之外,“猜画小歌”还配有接地气的语音功能,一旦开始放飞自我走“写意”路线,你就可能听到经典的谷歌女声“你画的啥玩意“、“我真的看不懂”等傲娇的吐槽。可以说,“猜画小歌”是谷歌在人工智能领域落地的一款小作品,看似简单,但其原理与人工智能的图片识别系统极为相似。通过这款小程序,人工智能似乎已经开始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3 &AI小游戏背后的思考在2017年的谷歌I/O大会上,谷歌提出AI First的口号,明确表达谷歌现在是一家以人工智能为第一位的公司。谷歌在研制自己的AI芯片,智能助手Google Assistant,还有基于计算机视觉的Google Lens现在的ARCore,当然还有谷歌推出的机器学习软件Tensorflow。当这些AI底层技术还在缓慢地发展,经常“不务正业”的谷歌已经找到了一种更好的方式让人们理解AI,爱上AI,那就是——游戏。此款AI小游戏的出世,正是谷歌将AI与游戏行业相结合的最新成果。Google产品经理Chris Tam在博客中说,这个游戏旨在让人们“有机会体验一下人工智能的交互现在是多么自然”。这是谷歌不断尝试性地重返中国消费市场的最新行动,与中国计划打造规模达1500亿美元的人工智能产业目标相吻合。谷歌已经宣布将在北京设立一个人工智能研究中心,那将是其第一个位于亚洲的AI研究中心。此前,谷歌的AR技术AR Core已借助小米、华为等手机,直接接触到中国用户。去年,谷歌在中国市场发布了“谷歌翻译”应用程序。今年5月,谷歌通过其在中国成立的公司将一个文件管理应用Files Go添加到了小米、华为等几个应用程序商店当中。上个月,谷歌斥资5.5亿美元投资京东。总的来说,谷歌“猜画小歌”,为广大用户的休闲娱乐生活带来了极大的趣味体验,这正是人工智能带来的极大成功。相信在后续的不断发展中,“AI+游戏”将为游戏行业的发展持续助力。
本文禁止转载或摘编《猜画小歌》刷屏了,但我们要来聊聊病态的微信小游戏《猜画小歌》刷屏了,但我们要来聊聊病态的微信小游戏咸宁新闻网百家号作者/顾福昌打开微信,下拉状态栏,点击《海盗来了》,这是王明每天都要重复多次的操作。在他看来,这款游戏魔性、有趣、富有创意。与抄袭这两个字完全搭不上关系。当他听说这是一款抄袭游戏时,也不以为然:“好玩就行了,抄不抄和我有什么关系呢?”7月10日,在“2018年微信公开课第七季上海站”上,几位爆款小游戏开发者站台,除了公布流水、留存数据之外,大谈爆款经验。其中爆款小游戏《海盗来了》开发者曹晓刚分享的观点被口诛笔伐:“作为产品研发人员,在产品迭代期间,我们要怎样开发出玩家喜欢的玩法?这点我们当初也非常纠结,后来总结了一套比较实用的方法论。我们会把以前单机的、经典的小游戏进行社交改造。这有两个好处,首先单机的、经典的小游戏Gameplay是经过验证的,这比你原创一个Gameplay成功率高很多。你通过一部分社交改造就可以给用户很大的新鲜感,这是我认为在做产品迭代比较适用的一个方法。”事实上,曹老板并没有说谎,《海盗来了》确实是一款社交改造之作。有媒体指出,《海盗来了》在系统上几乎全盘照抄了一款2013年的海外手游《Pirate Kings》。好好的一场开发者经验分享会,怎么就成了抄袭方法论分享会了呢?与这场分享会基调不同的是,这两天疯狂刷屏的由谷歌研发的小游戏“猜画小歌”,尽管与此前的“你画我猜”玩法类似,却因为AI的加入在后台逻辑上与你画我猜形成了区别。海外厂商的创新与国内开发者的抄袭形成了鲜明对比。小游戏成抄袭重灾区截止7月10日,小游戏正式开放已经达到100天,2000款微信小游戏,同时出现了月收入过亿元的超高人气产品。然而,强势的数据下,是微信小游戏抄袭重灾区的本质。据微信团队官方发布的数据显示,从今年4月4日开放至今,平台上发布的小游戏已经累计超过2000款,7日留存率达到45%,男女比例五五开,年龄集中分布在25岁以上用户。而据小程序统计分析平台阿拉丁数据显示,7月10日排在榜单前4的都是小游戏,且在前10的小程序中,有6个都是小游戏,其中包括《海盗来了》、《最强弹一弹》、《欢乐球球》等爆款。另一家数据统计平台Quest Mobile也于近日公布了微信小程序6月MAU排行榜。在TOP100榜单中,小游戏占到36款,值得一提的,在这36款小游戏中,MAU超过1000万的有20款之多。排名前三的小游戏MAU均超过了5000万,其中第一名的《跳一跳》1.3亿,第二名的《损友圈》7360万,第三名的《海盗来了》5593万。尴尬的是,这三款游戏都有明确的模仿对象:作为小游戏时代开启者的《跳一跳》,早就被媒体爆出,游戏玩法、UI等疑似抄袭育碧旗下小游戏工作室Ketchapp的《欢乐跳瓶》。后者早在几年前便登陆了AppStore。最终,《跳一跳》的抄袭风波并没有随着游戏商业价值的扩大而扩大,随着腾讯投资育碧的消息传出,跳一跳的抄袭问题也不再被谈起。《损友圈》存在同样的问题,游戏媒体GameLook指出,这款糅合了多种玩法的小游戏,与国外开发商Jelly Button Games去年发行的手游《棋盘王国(Board Kings)》有很多相似之处,值得注意的是Jelly Button Games开发的《Pirate Kings》也是《海盗来了》、《猪来了》的玩法原型。《海盗来了》正是MAU排名第三,并在微信大会上被作为明星产品分享。分享会结束后,便有媒体指出这款游戏抄袭了另一款游戏《猪来了》。当然,这款《猪来了》的小游戏玩法似乎也非原创,有人指出这款游戏的原型就是《Pirate Kings》。7月10日微信大会上登台的四款小游戏产品中,《跳一跳》《海盗来了》《腾讯桌球》《热血大灌篮》,有三款游戏都被玩家与媒体找到了抄袭的原型。可以说,目前市场上体量大、流水多、用户量多的几款微信小游戏,有抄袭嫌疑的不在少数。据预言家游报统计,目前小游戏中存在大量弹珠类游戏、养鲲类游戏,这些游戏基本属于同一游戏的换皮游戏,且数量巨大。为什么有这么多抄袭游戏?任何蓝海行业都会经历从无序到有序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监管不力、行业规则不完善,总会滋生出一些怀着侥幸心理赚快钱的个人与厂商,这个规律在小游戏上一样适用。基于微信小游戏自身开发周期短、变现能力强的的优势,这个市场得以快速扩大,涌入的开发者也越来越多。利益总会驱使部分人走向投机与取巧。100天,上线2000款微信小游戏,无论是数量还是速度,都能用极快来形容。阿拉丁创始人史文禄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游戏本身天然贴近现金流,而小游戏相较其他产品形式展现了更好的优势。第一,开发成本低;第二,获客成本非常低;第三,获客非常快,尤其通过微信群的社交裂变,从上线到运营一个月就能迅速达到日活1000万,而在APP时代要达到1000万日活,装机量至少得1.5亿以上。”与低成本对应的是强变现能力。根据微信团队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自7月上旬小游戏广告将流量主门槛下调至DAU大于1000后,已经有500多款小游戏流量主接入,日流水消耗达到千万级别,每次展示获得广告收入大于80元。此前,微信团队公布的分成政策是:腾讯和小游戏开发者的收入分成比例高于苹果与IOS开发者收取的比例,其中,腾讯渠道技术服务费为小游戏道具内购总流水收入的 40%,包含第三方支付渠道费用,单日广告收入流水 10万元以内(含)的部分,开发者可获其中 50%,单日广告收入流水超过10万元的部分,开发者可获其中 30%。尽管当时有人觉得这个分成比例略高,但现在的数据证明,头部小游戏从中获利巨大。也正是如此,源源不断的小游戏开发者排在暴富梦的路上。大家都想要快速开发出轻度、休闲,强变现的小游戏。抄袭无疑成了最简单、最快捷的方式。与微信小游戏增量市场不匹配的,是它不健全的审核机制。早在小游戏推出伊始,便有业内人士提出,小游戏处于无序状态,后面怎么“玩”还要慢慢摸索微信团队建立的规则,摸清它的底线。《跳一跳》的成功让部分开发者摸索出“适度抄袭、社交改造”是在微信团队容忍程度内的经验。随后不断推出的抄袭游戏,不但没有被下架,甚至被微信团队邀请来做分享,这些无疑为怀着抄袭念头的开发者们增加了信心。当然,我们无法否认微信团队在小游戏有序规则上做的努力。有媒体曾爆料,腾讯独代方面此前曾某一批次获得了近70款小游戏,但最终敲定独代的产品仅有1款,这被放弃的大量小游戏主要问题就出在抄袭借鉴产品太多、或者产品用户群早已洗过的问题。无法否认的是,在抄袭风波背后,是游戏玩法不被知识产权法保护的事实。如何判断小游戏是否抄袭,对微信团队来说也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难题。这个问题之外,微信小游戏还存在着其他需要完善规则的地方。据游戏媒体GameLook报道,在20款MAU过千万的小游戏中,竟然有9款猜歌类小游戏界面完全一致的游戏。其中6款猜歌小游戏进入后出现服务器繁忙提示、但点击图标会直接跳转到其他猜歌小游戏,这些跳转后的小游戏本质是同一个猜歌游戏。这种情况是手游市场中常见的马甲包形式。抄袭成灾如何破?正如前文所说,玩法不受知识产权保护,抄袭难以界定是客观存在的最难解决的问题。对此,业内普遍的看法是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引入正版原创小游戏,对涉嫌抄袭的小游戏设立惩罚措施。不久前,针对部分侵权小游戏,微信团队发表声明称:团队一直在针对侵权行为进行打击处理,明确侵权他人合法权益的小游戏,会根据规则进行严厉打击。并正式发布小游戏原创保护措施,包括建立名称保护库,对知名游戏IP名称提前保护,避免恶意抢注及混淆;提供侵权投诉入口;通过技术比对发现处理恶意侵权行为;建立黑名单等。很明显,这样的举措成效不大。木七七CEO陆家贤认为,“微信小游戏的去中心化是一个平台的态度,他需要保证的是公平,公正,公开,扮演的是研发的角色,是立法机构的角色,应该隐藏在后面。同样微信小游戏也应该有一个专业的团队来面向开发者,扮演运营或引导者的角色,类似于执行政府的角色,有非常强的专业度,走在微信的前面。而媒体则扮演监督者的角色,从外部以第三方的名字拾遗补阙,督促和帮助一个平台更好更健康的发展。”堵不如疏,还有业内人士认为,大量封杀疑似抄袭的小游戏可能会令大部分开发者离开微信小游戏这个生态,与其封杀,不如做正确引导,减少抄袭小游戏的曝光与收入,增加原创小游戏的曝光与收入。一增一减之下,生态或许会趋于平稳。独立游戏开发者小新正是持这种态度。她认为,手游的发展基本就是以抄袭原创为起点,慢慢形成如今较为健康的生态。小游戏正在走手游的老路。即使现在,换皮游戏依然盛行,小游戏的抄袭行为几乎是无法改变的,加上游戏内容很难判断版权问题,只有美术和不开源的代码收到保护。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微信团队再犯同样的错误,请富有争议的开发者去做经验分享,对其他开发者来说,打击是巨大的。因此,微信团队需要加强引导与监管,多扶持、增加原创性强的小游戏的曝光,减少抄袭游戏的曝光。即使它们是明星产品,但这样的明星产品对小游戏生态只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相较国内厂商,海外厂商似乎有着另一套方法论。近日,不少人被谷歌推出的小游戏“猜画小歌”刷屏。与此前流行的“你画我猜”不同,在这款小游戏中,玩家需要根据提示词画出简笔画,让AI来识别是否是提示词。由于加入了AI系统,这款游戏的底层逻辑与你画我猜完全不同。如果说国内厂商还在做继承式抄袭的话,谷歌已经在做继承式创新来打脸了。无论是数据还是肉眼所见,小游戏都在成为游戏行业一股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正如当时的手游行业一样,它也遇到了属于自己的难题。如何迈过难题,培养更健康的生态,决定权还是在微信团队手里。 编辑:xnnews7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咸宁新闻网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每日为您推送最新、最热的新闻报道。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民k歌怎么唱sss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