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新写的小说在写小说,有个问题

几个月前,哥还是一个扑街。

自信满满的,日以继夜的写好了一个自认为牛逼的开头去投稿。

然后现实是残酷的,投了七家,居然没有一家通过。

哥脆弱的心灵受大了极大的打击。

后来哥就去了某网,阴差阳错到了碎塔大大手下。

碎塔大大是个好编辑,耐着性子给我讲了很多专业知识。

于是哥推翻了新开了一文,同时也顺利过了千字20的买断,虽然价格不高,但本扑街还是很高兴的

针的碎塔大大同意后,哥将碎塔大大自己原创的网文标准流程贴下来给各位龙友参考下。

这里为了避免广告的嫌疑,哥就不透露碎塔大大是哪家网站的编辑了。

这里留下碎塔大大的QQ

网文标准化一直是个很让人头疼的问题,一提起标准化,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一种扼杀个性的过程,甚至对写作这种创造性的劳动是有害的。但是实际上,不管愿不愿意承认,经过多年的发展,网络文学早已经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模式和套路,凡是违反这一模式和套路的人,无一例外都成了炮灰。

对于成功的作者来说,写作的过程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一条流水线,他们的故事通过这条流水线上各道标准化的工序打造之后,才成为被市场接受和欢迎的作品。

而如何将这些相对固定的模式和套路,提炼成让网文能够升华的标准化模式,而不是平庸乏味的陈规俗套,则是这里需要讨论的问题。

基本上,无论任何类型的网文,都有两个最基本要求:一个是无障碍阅读,一个是爽点的营造和呈现。

无障碍阅读保证读者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进入故事,顺畅地接受故事中所有的信息。而爽点的营造的和呈现,则保证读者在阅读中能够获得愉悦和快感。

而网文的核心目的,也正是让读者在无障碍阅读中获得快感,也就是所谓的快餐式娱乐。

所以,从标准化的角度来说,一切网文的标准化模型都应该以这两点为核心,因为他们代表了网文的终极目标。

要建立网文的标准化模式,需要定义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概念性词语。

这些词语,既是标准化的要素,也是一个讨论框架。有这个框架在,才能够将思路统一起来纳入正轨,使得大家能够在同一语境下讨论这个问题。

而对这些概念性词语的理解本身,实际上也是对整个网文的解构和分析的过程,接受了这些概念,才能够真正理解网文,才能够进一步推演模式。

网文的标准化要素,大概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在小说,尤其是网文中,代入感占据着一个十分特殊的地位。

在读者开始阅读网文的时候,他对故事里的环境、人物一无所知,所以他们要跟随一个人,也就是主角来观察整个世界。如果主角没有代入感,那读者的注意力就会抽离,这个人物本身就成了阅读障碍。

读者看书是为了获取阅读快感,而快感的来源,则是在产生代入感的情况下,随着主角的经历心潮起伏。因此代入感是所有阅读快感的来源,所有爽点的制造与呈现,都是以代入感为基础。

要讨论代入感,需要从以下几个关键词来解构。

宽泛一点讲,之所以不存在一个适用于所有类型网文的理想化模型,就是因为人与人的代入感是不一样的。

所以在讨论一个文的代入感前,一定要先确定这个文所面对的受众是谁。

网文面对的读者群,主体是民工、学生、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小市民和部分需要阅读娱乐的白领,不同的读者使得网文也有两种分化,一种是以近年来部分起点历史文为代表的高端网文,一种则是以无线向为代表的低端网文。

高端网文并非是目前主要的市场方向,这里暂不讨论。

低端网文的受众主要是民工、学生和小市民,所以在选文的时候,所谓的代入感,一般指的是这些受众能够理解的代入感。

在确定受众之后,才能够从技术角度确定如何设置代入感。

代入感这个概念,一直很难有个清晰的定义,相同的身份、地位、成长经历,都可以说代入感的基础,但是代入感的真正来源,是作品主角和读者有相近、或者是读者能够理解的烦恼。

所谓烦恼,是指一个人处理不了,又摆脱不掉,只能暂时忍受的东西。有了这个东西,这个人物的背景、年纪、个性等等标签,才能从标签转为了读者能够理解的人物状态,也就是代入感。

举例来说,天龙八部里的段誉,他的身份是一个“王子”,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代入感障碍,因为读者并不知道王子到底是什么状态。

但是金庸在设置人物的时候,将段誉设置成了一个不想习武,却被父母逼迫离家出走的少年。这种与父母意见相左的烦恼几乎每个人都会有,有了这个烦恼,段誉就从一个“王子”,变成了一个读者感觉和自己“差不多”的年轻人。

网文中的情况也是一样,很多主角都是“杀手”、“异能人士”、“世家子弟”,要让这种本质上和读者全然不同的人被读者理解,并产生代入感,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设置一个能够让读者理解的烦恼。

设置烦恼的关键是,主角的“技能”“身份”可以千变万化,但是在“个性特质”上要保持平凡,这样才能够有平常人的烦恼。

在作品的开头为主角设置一个烦恼,只是代入感的钥匙。在掌握了代入感的钥匙之后,要让代入感持续下去,光靠烦恼是不够的。

读者能够代入的人物,要么有自己的影子,要么是他们想成为的那种人。

如果主角行事作风和读者根本不沾边,或是大奸大恶,或是圣母过头,这种人生活里看到都会厌烦,书里看到也很难产生代入感。

如果主角不断沉浸在负面情绪里,读者也会想到逃离。看书本身是为了娱乐,生活本身已经够烦了,谁也不耐烦代入这么一个烦人的角色。

真正的代入感,靠得是在面对压力的时候,主角能够和读者有相同或者类似的心理状态。

状态本身其实并没有什么好谈的,什么是善恶、对错、聪明与愚蠢……大部分人都是有共识的,面对这些的时候,心理状态也并不复杂,只是能不能写出来而已。

真正需要关注和讨论的,是“压力”。

在故事中,无论人物还是故事,归根结底都是以压力来塑造的。

对于人物,无论相貌、衣着、背景、谈吐、职业等看得见的东西,都只是这个人的符号和标签,无法揭示这个人本质究竟什么样。这个人究竟是好是坏,是大方还是小气,勇敢还是懦弱……都只能靠压力下的选择来揭示。

对于故事情节,所有的推动也几乎都是以压力的形式来完成的。

简单说,主角作为一个读者可以理解的人物,他的所作所为,很多时候不是他自己想怎么样,而是被情节压力逼迫的。

例如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少年时的遭遇,很多是在“寒毒”这个情节压力下被逼做出的。如果没有这个压力,那这个故事就不成立了。而张无忌这个人在“寒毒”这个生死攸关的压力面前,多次宁可不治病,也不去做违背良心的事,也使得这个人的个性更加鲜明。

情节压力,一方面让我们更清楚地知道主角是什么人,一方面又在推动故事。

对于写作来说,最核心的问题便是学会如何设置压力。

要讨论情节压力,需要从以下两个方向来解构。

单就网文来说,情节压力最主要的来源,是配角

作为与主角相对的一个概念,配角既是人物,也是最重要的故事环境,可以说,故事的丰富程度完全取决于配角的设置。

在网文中,配角只有两个作用,一个是引出主角的某一项特质,一个是基于自身身份施加情节压力。

如果出场的配角是和这两者无关的,那几乎就可以判定,这个配角是无用的,属于阅读障碍。

配角施加情节压力的方式,决定了故事的类型和走向。这一点,需要在不同的标准化模型中具体讨论,这里先不展开。

压力有两种基本类型,生活压力与生存压力

生活压力:主角作为普通人日常会面临到的压力。没钱、没工作、没女朋友、被人瞧不起……都属于生活压力,伴随这种压力的就是烦恼。

在网文中,生活压力通常用来产生代入感。换个角度说,代入感的产生,就是读者感受角色压力的过程中形成的。

生存压力:和主角生死荣辱相关的压力,用来推动故事,制造冲突。

生存压力只要出现,便通常是故事的主要推动力。

生活压力与生存压力只有类型不同,作用上并没有严格的冲突。在都市类故事中,生活压力和生存压力一样,同样可以作为主要的情节推动力,只是力度大小的问题。

通常读者看故事的时候,觉得温吞灌水,便是这两种压力不足的表现。

作为网文来说,情节压力最大的作用,是用来催生爽点。

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网文能够前所未有地提供大量的爽点来满足读者的需求。

实际上,网文中所有的爽点,都是传统文学故事形式中早就创造并发展过的,网文将传统文学所能提供的娱乐性爽点放大和增强了。

而更极端一点的无线向网文,则是将这种爽点加倍放大和增强之后,再以相对于普通网文两到三倍的频率呈现在读者面前,以适应手机阅读这种新的载体。

对于网文标准化模型来说,代入感和情节压力都还是写作基础或是判断好坏的工具,而爽点则已经说得上是模型的具体体现。

谈论爽点,要从以下几个方向分析。

说到爽点,一般人就会联想到性的问题,实际上,成功的爽点,都是在分析了人类的各种情感需求之后的总结,如性、权力、人性光辉、桃源情结、智力、体力等等。

根据人需求层次的不同,基本就能划分出爽点的层次,而这种层次的划分,也大体能将不同的网文模型区分出来。

需求的第一层次,是性的满足,体力上的优越感,信息不对称优势等。(大部分无线向都市、玄幻文。)

需求的第二层次,是对权力的满足,是智力上的压倒性优势,是拥有深层次知识产生的优越感。(部分有深度的历史文,都市文,官场文)

需求的第三层,则上升到了哲学层面,以神的角度来看待这个世界,获得“超我”的快感。(少部分值得深思的玄幻文和科幻文,如亵渎和三体)

需求的层次越高,能够理解的人越少,受众市场也越小。

无线向网文,处于这个需求层次的最底层,偶尔能接触到第二层,我们的讨论,也只限于这两个层次。

每个读过网文的人,几乎都可以总结出几个网文的爽点模式,如打脸踩人、绝处逢生、两难抉择、扮猪吃虎等等。

这些模式共同点,几乎都是先设置情节压力,再想办法解决。

不同的情节压力,需要不同的解决方式,有些需要力敌,有些需要智取,有些需要外援,无论哪一种,都需要在压力下来完成,不管这个压力是自己的(绝处逢生),还是别人的(扮猪吃虎)。

从这个角度来说,只有压力才能带来爽点。在全无压力的情况下,无论主角做什么,都很难调动起读者的情绪。

所以无线向网文最强调的就是情节压力,哪怕这种压力会很粗糙,经不起推敲,甚至有些违反逻辑,但是一定要有,而且要大大强化,因为这关乎爽点的存亡。

在设置好压力的条件下,爽点则要靠冲突来完成

冲突是情节压力释放的过程,而这一过程中读者的情绪起伏,便是爽点的来源。冲突的主要表现形式是高潮

高潮有小高潮和大高潮之分。小高潮未必要有特别激烈的冲突,就可以调动读者的情绪。

而大高潮则要调动故事线索中的各种因素,集中人物命运的各个方面来进行一次情节上的爆发。它可以是煽情点的放大,可以是意淫的极致,也可以是悬念的解开。它要不同于一般为故事发展服务的情节,要明显地具有情绪激烈、场面宏大、矛盾爆发等特征。

高潮的把控,要看作者的实力,具体的手法也要具体的模型来讨论。

冲突所产生的爽点,多是故事情节上的。

之所以要将性单独列出来,并非是要讨论如何写黄,而是要从根源上探讨这里的爽点究竟从何而来。(当然这里的前提是,在尺度收紧的情况下,如何通过情节而不是具体的性描写来获取快感。)

仔细分析的一些尺度不大,但是买的非常好的移动文来看,我们会发现,即便是有关性的爽点,依然是在压力与冲突的相互作用下产生的。

最明显的就是一些“女上司”类型的文,这种文的开头,一定是主角被上司各种嫌弃打击,之后才由这个矛盾点来展开后续的暧昧情节。

而暧昧情节的“爽”与“不爽”,同样也是由前期压力的大小来决定的。

很多小黄文之所以拼命写黄都做不起来,就是因为,男主没有压力,女主也没有压力,人物根本立不住,情节也说不过去,弄成了提线木偶戏,爽点也就无从谈起了。

读者看书的过程,可以简化成“嗑瓜子模式”,也就是作者营造出一个个爽点连续不断地提供给读者,让读者欲罢不能,持续地跟下去。

这个过程中,爽点与爽点的间隔,就意味着节奏。

节奏的慢与快,是考验作者功力的一个重要指标。节奏太慢,读者容易厌倦,节奏太快,读者目不暇接,有时候也难以接受。

这个段落不是指文字的分段,而是指故事发展的阶段。

网文动辄就是几百万上千万字,要让整个文能够顺畅的写下去,就必须在某个阶段把所有线索、人物进行一次“重启”,以防读者记不住那么多东西。

如玄幻文中,灭除不同的主要对手,一般需要不同的主要“段落”。有这种段落在,一个大长篇就会被分割成一个个有独立故事核的小故事,变得层次分明,作者写起来也会变得更轻松。

段落可以看做是整本书的大节奏,这已经是结构层面的问题,这里就不多展开了。

关于网文的标准化模型,这里并没有具体的拿出一个实例来讲述,只是罗列出了一系列要素和关键词。目的就是在具体描述一个标准化模型的时候,能够限定出一个框架,以标准化的语言来描述。

只要理解了这里面所提到的目标、要素和关键词,无论对于模型的创立还是模型创立后的沟通,都会事半功倍。

下一阶段,确定都市或者玄幻文模型,也都将以此为基础。

其实年龄真的是个很大问题,比如说文笔太嫩,如果你真的很不错,我可以给你题些建议,我是个初中生,按我方法我的同学也出了本书,反响还不错

首先你应该找家信的过的出版公司。。

聚星,悦读记,记忆坊等。。。 是国内数一数二的很有口碑的公司。

你可以先试着给他们投稿 ,基本上不会一次通过,编辑会给你建议,让你修改啊,之类,要有心理准备哦,因为一次次修改稿子会花去你大量时间, 几个月吧。。。

你也可以在起点,晋江,腾迅,新浪等发文先积累人气,如果出不了书,。如果大 家都想看的话,可以加入VIP,每月稿费一样很多,可以先试着做网络作家 ,也是很有前途的

以一个读者的身份来说,第一,这篇小说应该是玄幻的吧,文风看起来却像武侠,形容词少用一点,不要像写作文一样,读起来简单通顺就好。第二,开局有点懵,主角最好先登场,交代一个有什么炫酷的金手指,才有吸引力啊,或者背景交代也行,最好先让主角出现在视线中,其他的笔墨少用一点。 第三,既然是玄幻,开局当然要来点炫酷的技能 宏大的场面。。。。总的来说 要俩点:1有吸引力 2有代入感

我也是写小说的,不错啦

采纳数:0 获赞数:5 LV1

可以,继续努力,虽然目前不怎么样,但没关系

不过有些字看不清楚,是我手机问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近新写的小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