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游戏悍将电源垃圾吗PK49FC,好壮观啊,可49寸,会不会太大了?

其实其实,音质一直都是一个很主观的东西,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品味,都有自己喜欢的倾向,所以这事儿很难说。当我们开始需要选择一款耳机时,最多也就能看看网上牛人的测评,其中不免有很大一部分存在着商家的宣传等等,总之这个圈子不管是国内国外都存在着一个问题,枪手太多,不管是HEAD-FI还是耳坛。&br&所以说当我们还没试听过一款耳机时,很容易被各种忽悠。但是各个厂商在发布新产品的时候,当然每个耳机都会有一些硬性的指标,测试时也当然不会是通过什么传说中的金耳朵在生产线的一头告诉老板是好是坏。&br&&br&所以客观的数据是存在的,只是要通过相当昂贵的测试仪器才能得到,所以这些数据可以说比什么测评听感之类的要客观很多,虽然他代表不了一切,但就像一个电视屏幕的分辨率一样,这些是硬性指标。&br&&br&测试工具在这里 ------&a class=&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nohi-nofi.org/%3Fpage_id%3D307&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nohi-nofi.org/?&/span&&span class=&invisible&&page_id=307&/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p&第一步:选择1-4款准备测试或对比的耳机&/p&&p&第二步:选择数据类型(频率响应,失真,阻抗,隔音/屏蔽,500Hz 方波响应或50Hz 方波响应‘),下边是说明,都是大白话,小白第一次看懂个八成一点问题没有。&/p&&p&第三步:点击绘图按钮得到数据对比图&/p&&p&现在来看看以下几种数据类型的主要用法&/p&&br&&p&一、频率响应(Frequency
Response)&br&&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360& data-rawwidth=&400& src=&https://pic3.zhimg.com/50/936fb132bc268fbbd503ee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figure&&br&&br&1.什么是频率响应?&br&频率响应是衡量耳机回放所有频率(20Hz~20kHz)的能力。简单而言,图中横坐标左边是低音,右边是高音;纵坐标是响度,用dB来衡量,曲线中某个点意义是在某一频率下的响度是多少。&br&&br&理论上,一只完美的耳机应该是在图表内0dB处拉出一条直线。如果曲线在左边拔高了,右边压低了,那么这个耳机会被认为是拥有强劲的低音。如果曲线在左边压低了,右边拔高了,这个耳机可能会拥有“明亮”的声音。&br&&br&2.如何测试频率响应?&br&为了完成测试,会用同一电平下全频率扫描的声音来驱动耳机。然后,通过一组非常专业而且昂贵的模拟人头录音设备*来记录耳机的声音。之后,会使用一种音频修正曲线(audio correction curve)用来去头部相关传输函数**的影响(译注:我理解是将耳廓绕射和耳道频率振动等等的影响去掉),最后得到精确的产品频率响应数据。&br&&br&3.如何解释这条曲线?&br&一个“声音自然”的耳机应该在40Hz到500Hz之间的低音处有稍微的增强(大概是3到4dB)。这种补偿的原因在于,耳机不会像音箱那样让你体会到声波的物理冲击。所以,为了达到自然的声音,需要对低音进行补偿。&br&&br&同时,耳机也要在高音进行截断,用来降低单元过于靠近耳朵所带来的影响,曲线最好是从1kHz到20kHz拉出一条向下平缓的曲线(降低8-10dB)。你会看到图表在高频会出现很多锯齿状的起伏(波峰和波谷),这种情况完全正常,这可能由于外耳道对声音的影响。&br&&br&在理想状态下,这种频率响的起伏应该小而平均。如果在3kHz左右出现大的起伏通常意味着耳机的响应比较差,或者是看作一种音染。实际上,在2kHz到8kHz出现小幅的下降也是可以接受的。&br&&br&&br&二、失真(Distortion Products)&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360& data-rawwidth=&400& src=&https://pic2.zhimg.com/50/384ede8cf3bb7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figure&&br&1.什么是失真? &br&比如说播放500Hz的单音时,应该只能够听到单个的音调,但是如果耳机表现是“非线性”的,就会在其他频率做出响应(出现了波峰),这个情况就叫做失真。这种失真会出现在多个基准音测试之中,如图所示,在500Hz的基准音之下,除了明显的主信号外,还出现了3个依次递减的波峰,这些就是谐波失真。&br&&br&2.如何解释这条曲线?&br&理论上,一个完美的线性耳机应该是没有谐波的,实际上这很难做到。一般意义而言,只要谐波强度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减少的话,就不会对听音带来干扰。 &br&&br&总的来说,一只声音干净、解析力高的耳机只有少量的谐波失真。当耳机听起来很温润(lush)时,一般认为是偶次谐波(even harmonics)造成的;当出现奇次谐波(odd harmonics)时,声音就会变硬;当带有很多谐波的时候,声音就带有颗粒感。&br&&br&如何区分偶次谐波和奇次谐波?偶次谐波是指频率为基波频率偶数倍的谐波。案例中,基波频率是500Hz,那么500Hz的偶数倍谐波(2、4、8...倍),比如1000Hz,2000Hz就是偶次谐波。如果是奇数倍(3、5、7...倍)的谐波,就是奇次谐波,比如1500Hz,2500Hz就是奇次谐波。 &br&&br&在经验上,就算是一些非常优秀的耳机都会出现明显的谐波失真,所以并非说有谐波失真的话声音就会不好(译注:实际上谐波失真被认为可能是每只耳机的“个性”所在)。在这个层面完全是“耳朵收货”。&br&&br&&br&三、阻抗(Impedance)&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360& data-rawwidth=&400& src=&https://pic3.zhimg.com/50/df4dba2d80e15b0554d1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figure&&br&1.什么是阻抗?&br&耳机的阻抗是用单位欧姆来衡量耳机在整个频率响应范围内的动态电阻。如图所示,横坐标是频率,也就是常说的20Hz~20kHz;纵坐标是电阻值。&br&&br&2.如何测量阻抗?&br&通过精确测量耳机在不同频率下电压的变化,就可以计算出耳机的阻抗。&br&&br&3.如何解释这条曲线?&br&曲线的平均高度所对应的阻值就是耳机的阻抗,其中出现一个大的波峰时,通常预示着发生单元共振(driver resonance)的地方。&br&过去十年的发展趋势是耳机的阻抗逐渐降低。一般而言,越低的抗阻表示越容易到达高的音量。但是,如果耳机的阻抗低于20欧姆,可能就需要大量的电流来驱动,反而会变得难推。(译注:存疑,市面上有很多便携耳机/耳塞是16欧姆的阻抗)&br&&br&四、隔音/屏蔽(Isolation)&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360& data-rawwidth=&400& src=&https://pic1.zhimg.com/50/911ec34faf525f3f7b1ca9c89ef90366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figure&&br&&br&1.什么是隔音?&br&隔音用来衡量耳机隔绝外部环境噪音的能力。如果耳机不能削弱噪音的的话,这条曲线应该是平直的。如果耳机能够削弱噪音的话,曲线的数值会在不同的频率之下有不同程度的削弱。&br&&br&2.如何测量隔音水平?&br&首先,在模拟人头1米距离外播放粉红噪音,然后模拟人头戴上耳机,测量声谱。最后记录戴耳机与不戴耳机的情况下,在各个频率的声音变化,得出隔音水平。&br&&br&3.如何解释这条曲线?&br&就算是开放式耳机也可以对稍微阻隔3kHz的噪音。大多数密封式的可以在几百Hz处显著地削弱噪音。主动降噪的耳机有时甚至能够削弱低于100Hz的噪音。入耳式耳塞则拥有最好的隔音效果,尤其是舒尔和音特美的产品。&br&&br&五、500Hz 方波响应(500 Hz
Square Wave Response)&br&&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360& data-rawwidth=&400& src=&https://pic1.zhimg.com/50/f74be158e7d8ca4c0e7b79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figure&&br&1.什么是方波?&br&方波是一种集合很多频率的信号,它的图形表现拥有“平缓”的波峰与波谷,但是波峰与波谷的变换非常快速,因此看起来像方形。方波由无数个正弦波组成的(为基频的奇次谐波),方波测试结果不仅可以测试幅频响应还可以反映出相频响应和瞬态性。&br&&br&(译注,上面的看不懂的话,下面是正宗的“方波”,耳机的频响曲线越接近方波,就越好)&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300& data-rawwidth=&400& src=&https://pic1.zhimg.com/50/b71abbbc3e0f2745980fbc8c3ea3bef9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figure&&br&&br&2.如何解释这条曲线?&br&虽然频率响应图可以看出耳机在每种频率下的表现如何,但是它不能看出耳机在不同的频率组合下面的回放表现。音频信号在高低频之间过渡时间要相等,耳机才能发出连贯而且自然的声音。&br&&br&500Hz的方波很容易揭示出耳机的缺陷,如果测试出的图形参差不齐,说明耳机响应不好。这里,图形越平滑,越接近方波越好。&br&&br&&br&六、50Hz 方波响应(50 Hz
Square Wave Response)&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400& data-rawwidth=&400& src=&https://pic3.zhimg.com/50/8aba43fe50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figure&&br&1.什么是50Hz方波?&br&和500Hz的方波图测试差不多,50Hz方波图的测试耳机在低频的表现。&br&&br&2.如何解释这条曲线?&br&观察曲线在顶部与底部保持直线的距离,就可反映出耳机重现低频声音的能力。当驱动单元较小,或者是耳罩漏音的时候,耳机很难获得好看的曲线。从例子上看,舒尔SE530展现了良好的低音表现;天龙AH-D2000展现了一个典型而优秀的耳机的曲线;Koss Port-Pro则说明很多耳机难以做到优秀的低音(译注:好委婉)。&br&&br&尽管目前还没有看到一款耳机拥有真正平直的曲线,但是入耳式耳塞可以达到非常高的水平,因为入耳式耳机只用驱动耳道内小量而密闭的空气,低音容易控制。有时会在这种图看到很多边缘噪音,但是对比于500Hz方波来说,并不十分重要。&br&&br&----&br&*模拟人头录音设备(Head Acoustics microphone)在 HeadRoom会依照行业标准,利用模拟人头录音系统去测量耳机表现。这个系统在HeadRoom被称为Wolfgang(译注:莫扎特中间的名字),这个模拟人头拥有像人一样的外耳和耳道,整体使用的材料和人类的皮肤与骨头一样拥有同样的声学表现。耳道的底部是一个经过校准的麦克风,这种麦克风和一般的人的听力相当。&/p&
其实其实,音质一直都是一个很主观的东西,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品味,都有自己喜欢的倾向,所以这事儿很难说。当我们开始需要选择一款耳机时,最多也就能看看网上牛人的测评,其中不免有很大一部分存在着商家的宣传等等,总之这个圈子不管是国内国外都存在着…
我也算小烧过一把器材,用过RX100,Nex-5N,D700等机器,当年也走入过各种误区,现在算是返璞归真了,也来回答一下。&br&&br&我个人的感觉,&b&可能绝大部分人用手机就够了,只有10%的对摄影比较有追求的人才会需要一个专门的相机&/b&。从题主的自我描述来看,大概可以算是这10%少数有追求的人之一。手机确实拍摄暗光场面和远景都有相当不足,专业相机在很多场景的性能确实远远超过手机。&br&&br&不过,相机其实相比手机有很多劣势,新鲜感过去以后,也许它们就会逐渐显现出来:&br&&ol&&li&如果手机存储空间足够的话,&b&照片可以一直存在手机上&/b&,方便随时回看;&/li&&li&&b&手机照完了,可以立即在手机上做后期处理,然后发微博,微信&/b&,facebook,instagram等社交网站,但所有相机拍摄的照片,都要传到电脑上,再处理,再上传,如果你缺乏足够的动力,这个过程也许会显得太繁琐,也许时间长了你就懒得弄了,大量照片堆积在相机存储卡里从未被处理;&/li&&li&最最关键的,&b&用手机拍照,你在旅行中的额外负担是0&/b&。因为反正手机都是怎么都会随身带着的,但如果是相机,即使是最便携的相机,也需要专门记得去带它,并且专门找个地方放它,而且除了最轻薄的卡片机以外,多半都会收纳到相机包中,这样一来不但旅行负担大大加重,而且掏出相机拍照的过程也会很繁琐。我就曾经有过明明带着微单去了国外旅行,却有些时候因为嫌沉或者干脆是忘了,出门的时候根本没有把它带上。也有些时候明明相机包一直背在身上,却没有拿出来拍几次。&/li&&/ol&所以,在购买一台相机之前,还是希望题主再想想清楚,是否真的愿意为了更好的画质和功能,而用相机去替代原本由手机完成的拍照任务。毕竟现在好的手机对于80%的拍摄场景(白天,广角)出来的效果都相当不错,甚至拿来拍媒体稿件都完全没问题(我自己最近去底特律车展拍的照片就完全是用手机拍的),比如下面两张照片,一张是iphone6拍的,另一张是用尼康D50单反同一时间拍摄的同一辆车,你能看出来哪张是单反哪张是手机吗?&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dff0a76b7ce4f4c68c12bcd_b.jpg& data-rawwidth=&3264& data-rawheight=&2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dff0a76b7ce4f4c68c12bcd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9a46fdf8a1eb3dfa51ef0_b.jpg& data-rawwidth=&3008& data-rawheight=&20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008&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9a46fdf8a1eb3dfa51ef0_r.jpg&&&/figure&&br&当然,D50确实有点老,但是其实今天的单反,在大部分情况下与手机差距也没那么明显。&br&&br&也许题主没有使用相机的经验,不能判断有了相机以后,自己是否能够在新鲜劲过了以后,仍然为了摄影追求,坚持使用相机。那么我这里说一个判断方法,就是看&b&摄影本身是否会成为你行程的动机的一部分&/b&。如果你在只有手机的情况下,也会有时候专门出门去街上和公园里拍照,或者是去有些地方旅游的时候,拍一些有水平的照片回来自己欣赏或跟朋友秀一下是旅行的重要目的之一,或者也会想给妹子拍一些好看的照片,那么你确实需要一台相机。如果目前的照片都是看到好的画面顺手拍的,旅游拍照也以留念为主,那么可能你需要的是一台拍照能力更强的手机。&br&&br&------&br&假如题主看过了上面这些,仍然确定自己想要一台相机,那么这里再来给题主分析一下,是买卡片相机,还是微单,还是单反。&br&&br&先说我的结论:&b&在对摄影有追求的这10%的人当中,其中可能又只有10%的人需要一台微单,剩下的90%其实都是购买一台专业卡片机更为合适。而单反基本可以直接排除&/b&(有极少数特殊情况会需要单反,后面会提到)。&br&&br&首先,题主可能需要理解一下,卡片,微单,单反这几个概念分别意味着什么。题主可以看看这个问题下面的回答(单电是索尼以前一种比较特殊的相机结构,兼有单反和微单的一些特点,现在已经被索尼用微单取代):&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 class=&internal&&卡片、单反、微单、单电都有什么区别?各自的优劣势又是什么? - 摄影&/a&&br&这里简单说的话,就是&b&单反是指采用反光镜取景和对焦的相机,一般也可以更换镜头;微单是直接用传感器的电子信号取景的可更换镜头相机&/b&;而&b&卡片机(或者叫便携相机,也有叫DC的但是其实有点混淆概念,最恰当的叫法也许是紧凑型相机)则是直接用传感器的电子信号取景的不可更换镜头相机&/b&&br&&br&从这样的定义其实可以看出,&b&卡片,微单,单反的区别只在于取景、对焦、测光方式&/b&(单反一类,微单和卡片为一类)以及&b&是否可换镜头&/b&(单反和微单一类,卡片一类)两方面,&b&跟画质根本没什么关系&/b&。并不是像一般人所理解的画质的顺序是单反&微单&卡片。应该说在体积和重量上,笼统的来说确实是单反&微单&卡片。但单反因为增加反光镜带来的体积和重量的劣势,未必能转化为性能的优势(而且越来越在对焦性能上也成为劣势);而微单因为可换镜头增加的转接部分的体积和重量,以及因为镜头和机身的分离设计无法紧凑化的劣势,在只使用一个镜头时,也未必能转化为画质和对焦性能的优势。只是说,因为普遍上单反大于微单大于卡片,所以也会用更大更好的感光元件,更大更好的镜头。&br&&br&但甚至说身材上也不是绝对的单反&微单&卡片。比如下面这张图里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从左到右分别是佳能450D单反+40/2.8镜头,索尼A7微单+28-70/3.5-5.6镜头,尼康P900长焦相机(从上面的定义来说也是卡片)&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b75e192b13ca777bbaae7_b.jpg& data-rawwidth=&2222& data-rawheight=&107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222&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b75e192b13ca777bbaae7_r.jpg&&&/figure&&br&所以,如果愿意,卡片也完全可以做得更大,采用更大的感光元件,更好的镜头,而且因为没有反光镜等单反的取景、对焦机构,而且可以采用镜头和机身的一体式设计,可以在性能相同的情况下,做得比单反和微单更小。&br&&br&当然,你可能会问我,如果真的单反的画质没有任何优势,为什么专业摄影师都使用单反呢?为什么单反平均价格最贵,而卡片最便宜呢?&br&&br&首先,专业摄影师并不是都使用单反。已经有大量专业摄影师使用微单和甚至是卡片相机作为主力相机。用手机拍摄的著名作品也不是没有。&br&&br&然后,如果我们要讨论单反、微单、卡片市面上实际产品所能达到的顶级画质和性能,那么目前仍然是单反&微单&卡片。&br&&br&最后,因为卡片相机制造成本最低,微单其次,所以市面上的低端产品是卡片机结构的最多,微单其次。如果我们要论平均画质,那么也确实是单反&微单&卡片。&br&&br&但是如果具体到挑选一款相机,那么顶级画质和平均画质对我们来说都没有意义。我们需要达到的是一&b&个画质、&/b&&b&便携性、&/b&&b&对焦性能、操控、价格根据个人需求的一个最优均衡&/b&。&br&&br&那么我觉得在目前的市场上,最好的选择其实是购买一款有较大感光元件(俗称大底)的专业卡片相机,比如佳能g1x,g1x mark2,g7x,g9x。索尼RX100 1-4代。松下LX100这几款。它们在画质和性能完全不输一般微单和单反的同时,也非常便携,像RX100和G7X,G9X都能放到裤子口袋里,而G1X,LX100则是可以放到外套口袋或者是女式小挎包中。&br&&br&但同时它们的感光元件远比一般的卡片相机更大,而更接近微单和单反。比如下图中,最左边的1/2.3,1/1.7是过去常见的卡片机的感光元件尺寸,而APS-C和Full-frame(全画幅)是常见的单反感光元件尺寸(也有4/3的和更大的中画幅,但前者已经停产,后者至少5、6万元起),Micro Four Thirds(也就是4/3=1.33寸,松下和奥林巴斯的微单系统也叫M4/3)和APS-C(索尼,富士,佳能,三星)是最常见的微单的尺寸(1in即1英寸的和全画幅的微单也有,甚至还有像宾得微单一样用1/1.7寸和1/2.3寸的,但市场份额较小)。而这些大底变焦卡片机的感光元件在1寸到1.5寸之间,其实很接近微单和单反,而且有重叠。&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60d9ccaa5e16b783f3b35_b.jpg& data-rawwidth=&745& data-rawheight=&2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45&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60d9ccaa5e16b783f3b35_r.jpg&&&/figure&&br&当然,这几款相机采用的感光元件都在1-1.5英寸,市面上很多微单使用了APS-C或者是全画幅的感光元件,比它们更大,&b&理论上,更大的感光元件可以带来更好的画面解析度&/b&(即锐度,或者说观感上的分辨率)&b&,更强的背景虚化能力,更好的暗光表现&/b&。而这也是很多刚刚开始迷上摄影器材,告别了对&b&『越大的相机越好』,『像素越高越好』和『变焦倍数越大越好』的迷信&/b&的人容易进入一个&b&新误区『感光元件越大越好&/b&』(大感光元件俗称大底)的原因。&br&&br&而与此同时,很多微单的体积和重量也不比专业卡片机大多少,而且价格也不贵。下图中,从左至右分别是(售价以京东自营为准):&br&&ul&&li&佳能G9 X,2900元,1寸感光元件&br&&/li&&li&索尼RX100四代,5600元,1寸感光元件&br&&/li&&li&松下LX100,4800元,1.33寸感光元件,但实际可用1.2寸&br&&/li&&li&佳能G1x2代,4400元,1.42寸感光元件&br&&/li&&li&松下GM5微单加12-32套机镜头,2400元,1.33寸感光元件&br&&/li&&li&索尼A6000微单+16-50套机镜头,3800元,APS-C/1.82寸感光元件&br&&/li&&/ul&几寸表示对角线长度,长宽比例不变,对角线增长40%,面积就增长一倍,可以看出,在感光元件的尺寸上,微单平均而论还是稍有优势,但体积却差不多。&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c60b71ae2dba4_b.jpg& data-rawwidth=&2226& data-rawheight=&5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226&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c60b71ae2dba4_r.jpg&&&/figure&&br&&br&但是这里大部分人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b&这些比较便携的微单,全部配备的是比较轻薄的变焦镜头,而这种镜头往往画质是很差的,并不如专业卡片机上那些专门一体式设计的镜头,既紧凑,同时画质也不错。&/b&虽然可能他们感光元件略小,但是更小的感光元件更容易匹配出既紧凑又高质素,而且变焦范围够大的镜头,而且对焦性能上也有优势(感光元件越大,对焦越难)。&br&&br&(当然其实变焦范围并不需要多大,大概90%的情况有普通的24-35mm的广角就够了,99%的情况下有24-70mm拍风景,人文,人像,一般的远景都够了)&br&&br&这里就分别就虚化能力,暗光能力,和锐度三方面来做一个对比。&br&&br&首先是虚化能力。很多网站上的信息对于虚化能力的说法很笼统,就是说感光元件越大,光圈越大,焦距越长。我这里教大家一个更简单的判断虚化能力的方法,就是直接通过通光孔径的大小(也就是实际光圈的大小,通过F-数标识的其实是相对光圈的大小,1/2.8意为实际通光孔径为实际焦距的1/2.8,或说实际焦距是实际光圈直径的2.8倍)来判断,也就是&b&用实际焦距,除以表示光圈相对大小的F-数&/b&来计算。&b&在背景无限远的时候,它在感光元件上投射的光斑的直径,就与通光口径大小成正比。&/b&篇幅所限,这里就不罗列推导过程了(有兴趣的人多的话,我再在末尾加上)&br&&br&大家可以参见&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en.wikipedia.org/wiki/Circle_of_confusio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Circle of confusion&/a&,或者是这个帖子&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chiphell.com/thread--1.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镜头虚化能力排行榜:焦距、光圈、画幅对虚化能力的影响&/a&(不过要注意,这个帖子计算的是对焦平面后30米的景物的虚化程度,这个实际上排名会随距离变化,而我这里讨论的是无限远的背景的情况,正常如果我们在一个风景前拍人像照,背景可以认为是无限远)&br&&br&下图为佳能135mm镜头拍摄的人像照片,由左到右,随着光圈逐渐缩小,虚化程度逐渐减弱(或者说景深越来越深)。&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cfb1f501f4bc88c313fd78_b.jpg& data-rawwidth=&1368& data-rawheight=&34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8&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cfb1f501f4bc88c313fd78_r.jpg&&&/figure&&br&实际焦距和F数在哪里呢?就在你镜头上写着,&br&比如G1X上的15.1-60.4mm/2.8-5.8,意思就是实际焦距从15.1可变至60.4mm,最大光圈在15.1mm焦距时为1/2.8(2.8即为F数,该数越大,相对光圈越小),60.4mm时为1/5.8(注意实际焦距跟等效焦距不一样,G1X等效焦距为28-112mm,是乘以截幅系数算出来的,感兴趣的人多的话我再在末尾加一段讨论焦距的,或者大家也可以看看这个帖子&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douban.com/not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摄影者]什么是等效焦距&/a&)&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a762c3f948d91c6b37bbc0c022b41b94_b.jpg& data-rawwidth=&848& data-rawheight=&67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4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a762c3f948d91c6b37bbc0c022b41b94_r.jpg&&&/figure&&br&如果是微单的话,就是镜头的名字,比如松下的12-32mm/3.5-5.6,意思就是实际焦距从12mm可变至32mm,最大光圈在12mm焦距时为1/3.5,32mm时为1/5.6&br&&br&一般来说,相机在长焦端的通光孔径最大,我这里列一个表,给大家比较一下主流的微单套机和专业卡片机的通光孔径大小&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917ef727ff0b1d3c8f73f7_b.jpg& data-rawwidth=&1828& data-rawheight=&10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82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917ef727ff0b1d3c8f73f7_r.jpg&&&/figure&可以看出,大部分微单配备的那些『饼干镜头』套机实际上虚化能力还不如大部分专业卡片。&br&&br&再来看弱光能力,这个受两个因素影响,一个是感光元件本身最大可用感光度(即ISO值),或说高感光度能力。如果换用技术更先进或者更大的感光元件,使得原本ISO800以上就噪点过多,变成ISO1600以上才噪点过多,就相当于高感提升了一档。另一个是相对光圈,如果镜头的最大光圈从1/2.8提升到1/2,那么通光相对口径就变成之前的1.4倍,通光面积也就变成之前的两倍,一般也就说光圈快了一档,也就是弱光能力提升了一档。&br&&br&那么高感提升一档,或者最大光圈提升一档,结果都是在同样画质的情况下,快门可以提高一档,比如从1/25秒变为1/50秒,那么手抖的概率就小了很多。或者是在快门不变,保证不抖的前提下,能够拍摄的场景的明亮度为原来一半,同时还能保证相同画质。&br&&br&这里最大可用高感度我们采用专业图像软件公司DXOMark发布的测试数据(&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dxomark.com/Cameras&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dxomark.com/Cameras&/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a&),再结合镜头广角端最大光圈,计算出下面的表格,弱光能力档数为以最大光圈1:2.8,采用感光度100胶卷的相机(老式胶卷相机的常见情况)为基准,弱光能力增强了几档&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1b7d33663faaa25bcf5897_b.jpg& data-rawwidth=&1426& data-rawheight=&10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2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1b7d33663faaa25bcf5897_r.jpg&&&/figure&最后再来比较一下解析度,这个相对比较难测量,我们还是用DXOmark的数据,他们使用的是观测像素的概念(可以大概理解为拍摄出的照片整个画面中有多少清晰的像素,实际通过MTF曲线转换而来,更容易理解)&br&&br&下面还是我根据&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dxomark.com/Lense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Camera Lens Database&/a&制作的图表,左侧为相机名,如果是单反或微单则是镜头名,镜头名下方on后面指的是测试镜头使用的机身型号。为了公平起见,比较的都是年推出的机身的测试数据,包括索尼nex-7微单,松下gx-7微单,尼康D7100单反,佳能700D单反,索尼RX100二代专业卡片,佳能G1X专业卡片,佳能G16准专业卡片,松下LF1准专业卡片。左侧第二栏是美国该镜头售价(不包括机身),涂灰的一栏是DXOmark的综合评分,而它右边就是锐度评分,单位是百万像素(观测像素)。这个表按照DXOmark综合评分排序,可以看出,得14分以上的,虽然都是微单或单反,但一律不是套机饼干镜头,普遍价格昂贵,体积笨重(一些微单和单反的非饼干套机镜头价格便宜,而且画质比专业卡片和微单搭配饼干镜头稍好,但仍然比较笨重,而且画质优势有限)。&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9bf3b50e485f64b9bc4d000e6c34b930_b.jpg& data-rawwidth=&2234& data-rawheight=&41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23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9bf3b50e485f64b9bc4d000e6c34b930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63ddd23a4c349ecc91fbbcd_b.jpg& data-rawwidth=&2214& data-rawheight=&16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21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63ddd23a4c349ecc91fbbcd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e753aa45a98a62f0255aa_b.jpg& data-rawwidth=&2242& data-rawheight=&1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242&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e753aa45a98a62f0255aa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44ce0bf1fdafa029f83ef_b.jpg& data-rawwidth=&2238& data-rawheight=&3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23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44ce0bf1fdafa029f83ef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8eabffcc5e92_b.jpg& data-rawwidth=&2228& data-rawheight=&30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22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8eabffcc5e92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a0d2efa425e608a37a1f29f_b.jpg& data-rawwidth=&2234& data-rawheight=&15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23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a0d2efa425e608a37a1f29f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9d7ddd54606_b.jpg& data-rawwidth=&2232& data-rawheight=&1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232&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9d7ddd54606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e43b5ac4dcc8fdbd5959b8_b.jpg& data-rawwidth=&2236& data-rawheight=&2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236&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e43b5ac4dcc8fdbd5959b8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f4bde3f504b6bb4cd9f3e4a_b.jpg& data-rawwidth=&2236& data-rawheight=&1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236&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f4bde3f504b6bb4cd9f3e4a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c7d2fb646f2b4caaa3faba_b.jpg& data-rawwidth=&2242& data-rawheight=&1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242&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c7d2fb646f2b4caaa3faba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fa4d61b7af05ce6156adb9_b.jpg& data-rawwidth=&2244& data-rawheight=&1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24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fa4d61b7af05ce6156adb9_r.jpg&&&/figure&(值得注意的是,佳能G1X一代配备的镜头非常糊弄事,二代有巨大提高,网站没有测试数据,但我个人估计应该跟最新也是现在普遍认为半幅机里面综合实力最强的索尼A6000微单搭配16-50镜头的水平近似)&br&&br&而如果搭配好的镜头,微单就完全不是原来的体积了&br&下图中从左到右分别是索尼RX1004代,佳能G1X2二代,索尼微单A/4镜头(如果你想要微单发挥出明显超过专业卡片的画质,那么起码要配这个级别的镜头,起码要有这个体积),松下微单GX8+12-35/2.8,索尼全画幅微单A7+24-70/4镜头,佳能全画幅单反5d3+24-70/2.8镜头&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17a66a1d602e5c67c0bd1_b.jpg& data-rawwidth=&2074& data-rawheight=&6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7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17a66a1d602e5c67c0bd1_r.jpg&&&/figure&&br&而且虽然专业卡片看起来贵,比如索尼RX100 3代和佳能G1X2分别要4100元和400元,但是要达到明显超过专业卡片的画质,最便宜的选择是富士X-E2+18-55/2.8-4,5000元。而富士的对焦性能又很不怎么样,会影响拍摄效率和出片率。如果是A这样各方面都能够让你满意的水平,那么售价就达到7900元。而且同时,厚度是RX100的3倍,重量是RX100的两倍,但是画质呢,按照DXOmark的评价体系锐度、畸变、色散的综合水平也就提高了50%左右吧,虚化能力提高了一倍,但是弱光能力反而弱了一档。&br&&br&我觉得&b&除去少数发烧友以外,绝大部分人,是不需要花多几乎一倍的钱,去买一个综合性能提升不明显&/b&(远不如你从手机到专业卡片的升级明显)&b&,但是便携能力却大大减弱的相机的。何况,便携能力直接决定了你能够多经常地去使用你的相机,从而更多的拍出好照片。如果因为嫌沉,整天放家吃灰,那么相机再好也没有用&/b&。&br&&br&也许有的人会说,很多微单有一些优秀的定焦镜头,体积轻便,价格不贵,同时画质非常好,远超卡片。这我同意,拿我用索尼微单来说,50mm定焦的素质相当不错,远超16-50套机变焦饼干镜头。但是用久了就知道,定焦镜头基本无法避免换镜头的苦恼(50mm在nex上等效75mm,是典型的人像镜头,拍风景必须换广角),以前是穷学生的时候折腾折腾还行,现在出门旅游,总要换镜头,麻烦不说,也容易让镜头和机身进灰,而且会错过好的画面,逼得我只好花大几千换16-70。&br&&br&(实际上,微单和单反厂家,就是通过比较便宜,而且相对便携的套机吸引你入坑,然后等你时间长了慢慢明白器材是怎么一回事,才发现套机画质跟卡片没区别,只好为了发挥出机身本身的潜力,上笨重又昂贵的镜头。大部分相机厂商主要利润都来自于那些高端镜头。他们的制造成本可能只比套机镜头高百分之几十,性能可能只好一两倍,但是售价却贵十数倍。摄影圈有所谓『一分钱一分货,两毛钱两分货,三块钱三分货』的说法)&br&&br&而如果真的能够接受长期只用一个广角定焦镜头拍摄风景和人文题材,那么也有很多专业定焦卡片,如理光GR,尼康Coolpix A,富士X100,索尼RX1等机型可选,素质完全不输微单/单反加饼干定焦头的搭配,体积还更轻薄。&br&&br&而至于长焦的需求,专业卡片也有佳能G3X,索尼RX10,松下FZ1000等大底长焦卡片的选择,无论是镜头光学参数还是轻便程度都超过一般微单的搭配。&br&&br&反倒是如果真的预算很紧张,但又想要好画质的话,倒可以考虑微单。比如佳能EOS M2套机虽然比一般微单套机笨重一些,但画质不差,而且仅售1700元。而最便宜的专业DC,比如RX100一代,也要2200元。如果这500元对你真的很难筹齐,那么可以考虑微单。&br&&br&所以,我的建议是题主&b&先购买一款专业卡片&/b&,比如RX100 m3,如果对背景虚化能力有需求就选择G1x2,如果对操控有比较高的要求就LX100,然后&b&先把手动模式用熟(知道怎么根据题材选光圈、快门、感光度、焦距),慢慢改善构图和后期水平(主要就是调光调颜色)&/b&。如果这个时候,&b&你真的感觉到画质不够用&/b&(我用过尼康D700+24-70/2.8的组合都其实完全能接受RX100的画质,微单/单反和RX100的画质区别,可能还没有好手机和烂手机的画质区别大),&b&愿意去扛着更重的微单+镜头,愿意花钱花时间花精力去折腾镜头,或者对微距、体育摄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或者想去玩灯,玩滤镜,这个时候再入微单不迟&/b&。而原来的卡片也可以继续作为备机,或者作为日常随身携带的抓拍机。&br&&br&至于单反么,我建议完全不要考虑了。单反的出现在当年是为了使得取景窗观察到的画面更接近实际拍摄画面,比旁轴相机更接近『所见即所得』,而且同时有更好的对焦性能。但今天的微单的取景完全与最终成像一致,是更大的进步,而且在对焦方面也更有优势。单反是需要额外增加对焦模块和测光感应器,往往比较小;而且光线需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对焦,一部分取景,取景器也不够亮,也无法模拟快门、感光度变化后图像的亮度。而微单则是全部光线都同时用于对焦,取景,以及最终成像。嵌入式的对焦点可以布满整个感光元件,而且可以结合反差式对焦和相位对焦。唯一的劣势,也许是电子取景器仍然有绝大部分人绝大多数情况下完全无法察觉的延迟,以及电子取景器和液晶显示屏消耗更多的电量。但这对于绝大多数非专业人士都不重要,即使是专业人士也多半没有更好的对焦、更直观的取景和携带更轻便更重要。&br&&br&此外,微单的视频摄像功能几乎是全面超过单反的。&br&&br&当然,单反因为发展时间长,目前在全画幅领域仍然有更多更好的顶级镜头可供选择,旗舰相机的单点单次对焦水平也高过微单(动态追焦,连拍,傻瓜式全局对焦已经被微单超越),加上全画幅镜头本身已经很笨重,微单机身的便携优势作用较小,所以&b&单反在一些不考虑便携性的专业领域和对画质、操控要求极高的高端专业领域仍然暂时有一些微单无法取代的优势。但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可能最大的用处只是用来『装逼』而已&/b&。(除非你跟很多美国人一样,出门旅游大部分时间都是开车,甚至在景区玩都还是不下车,那么反正单反放在车上,便携性倒还不太重要)而且你如果真要发挥单反的优势,那么最起码也得是尼康D7200或者佳能70D以上的五棱镜取景且有肩屏的中端单反(也只能在部分方面胜过微单)。4000块能配出来的单反,基本上是一无是处的,纯粹是一个引诱你再多花4000的诱饵而已。
我也算小烧过一把器材,用过RX100,Nex-5N,D700等机器,当年也走入过各种误区,现在算是返璞归真了,也来回答一下。 我个人的感觉,可能绝大部分人用手机就够了,只有10%的对摄影比较有追求的人才会需要一个专门的相机。从题主的自我描述来看,大概可以算…
&p&更新:&/p&&p&&br&&/p&&p&&b&一、献给不想深入研究的小白&/b&&/p&&p&简单粗暴一句话:去柜台看看样机,然后在你预算内买你最喜欢的那台就好了。&/p&&p&具体解释如下:&/p&&p&1、古话说得好:一分钱一分货,别期望花三千块钱就能得到五千块钱的享受,同一级别的器材虽然有差异,但基本都在一个档次的,各家的入门套机都差不多,满足于套机的就按自己的喜好买就行,真正明确自己相机用途的,以及要把摄影当作爱好长期投入时间精力的,才需要研究各家镜头群和系统搭建问题。&br&&br&2、器材的差异,远小于前期和后期对照片效果的影响。相机不是用来拍照数毛的,拍照是一种创作,是一门艺术。比如画笔,你可能需要不同规格的画笔来实现不同的效果,但不是你把国产画笔换成外国名牌,你的作品就能突飞猛进。&/p&&p&&b&二、预算和用途,是选购相机的关键&/b&&br&没有完美的机器,每个厂为了竞争和利益最大化,每款产品的定位都会有所不同,比如富士X-T10、X-A3、X-E2S三款产品价格差不多,但每款都有优点和缺点,说白了就是不让你爽,你想爽就去买旗舰机型。&/p&&p&很多人打算买相机,本来预算3-4千,结果上网研究一轮,结果又把预算提到了5-6千……相机圈有句名言:买你能买的最贵的相机,恕我不能认同,以前的相机更新慢,一台机用十年十几年,现在两年三年换一代,技术日新月异,没必要过度投资。&/p&&p&不同的题材需要不同的配置,机身和镜头的选择往往让您眼花缭乱,有些人过于求全一下子买回几个镜头,结果最后常用的只有一个;有些人投入一个品牌用不到一年,最后发现不对自己的胃口,全部清掉换门……&/p&&p&所以,我的建议是:&/p&&p&买一台入门级别的相机就好了,如果您经济能力相对充裕,那么您有两种选择:一是多买一个镜头,获得和套头完全不同的效果,比如虚化;二是买中端级别的套机,获得更好的操控和使用体验。&/p&&p&预算达到八千一万以上的我觉得还是直接体验一下全画幅相机吧。&/p&&p&&b&三、索尼奥林巴斯富士怎么选&/b&&/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abbd09fbbb5d47f2e7f39ad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731& data-rawheight=&67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31&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abbd09fbbb5d47f2e7f39ad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7da58a2bd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731& data-rawheight=&5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31&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7da58a2bd_r.jpg&&&/figure&&p&对此三家相机的个人看法:&/p&&p&1、索尼&/p&&p&索尼两款机器都是2400万像素,明显比松下奥巴富士的1600万要高很多,更方便后期裁减;索尼的微单在这三个品牌里面是最均衡的,没有明显的短板,镜头不多但是够用,一般不知道买什么相机的一律买索尼就好了,基本不会太失望。但对于喜欢器材的朋友来说,索尼这个塑料壳说的好听点,真的太实用了,一点审美都不讲,很多看颜值的人根本看不不看。&/p&&p&索尼最实用的几个定焦变焦都有防抖,这点很厚道。&/p&&p&今年索尼涨价了!居然涨到以前买新机的今年当二手卖都还赚钱!A5100和A6000的差价进一步缩小,买哪台让人纠结。&br&&br&2、奥林巴斯&br&奥林巴斯和松下的相机同属于M43系统(小米今年了加入进来了),CMOS相对小,约为APS-C的三分之二左右,在光比大、环境复杂的场合,成像和后期宽容度差一点,但这是对极端环境而言,大多数时候,M43和APS-C甚至全幅的差距都很小。&/p&&p&奥巴和松下目前正处于换代期,旗舰机像素已经达到2000万,但中端机和入门机还没有普及。值得一提的是M43系统的画面比例是4:3,就是以前老式显示器的规格,现在的液晶显示器更适合3:2的照片比例,主流的相机照片也是3:2,所以如果您买M43相机回来又只用3:2照片的话,你实际上只得到相当1400万像素的图片。&br&&br&M43是个成熟的系统,高中低端镜头和机身一应俱全,二手和水货更超值。奥林巴斯的机器做工很好,拿着有爱不释手的感觉,无论高端低端都是如此。&br&奥林巴斯不但是颜值控还是技术狂,在M43这块小田地上玩出花来,限于篇幅这里就不扯了,只说说五轴防抖。防抖一直是新手不大关心的参数,实际上防抖对拍摄影响非常大,日常使用的时候,很多情况下会碰到光线不足,解决办法就是提高感、大光圈、降快门,假设同样镜头光圈之下,索尼富士高感强一档,但奥巴防抖比索尼富士强1.5-2档,差距就找回来了。当然,防抖对于拍摄运动的物体无效,只能拼高感。&/p&&p&追求虚化效果的用户就别选M43了,要达到和aps-c相机同等的虚化效果,光圈要更大,也就意味着镜头的价格更高。&br&&br&3、富士&br&富士的传感器是独家定制的,只用在自家相机上(x-a系列没用),其独特的排列方式可以杜绝摩尔纹,提升高感能力,同时因为去掉低通滤镜,清晰度会有所提高,但总体画质我认为应该和其他传感器同一档次。&/p&&p&富士和柯达是胶片时代两大胶卷和冲印商,富士的色彩调校非常的出色,相比其他厂家的毛胚房(机内简单处理),富士算是精装房(机内深度处理),用好了之后可以节省很多后期的时间,相机内相比其他品牌,内置有更多的调整功能,可以看出富士就是希望JPG就能满足你的要求。也许有些用户不喜欢相机越疽代苞,不要紧,使用RAW格式就好了。&/p&&p&富士新一代CMOS达到2400万像素,对焦能力也逐代加强,配合几个1.4大光圈镜头,富士已经具备了挑战全幅中阶配置的能力。只是目前富士开始挤牙膏,新出的X-E2S具备了新的对焦系统但还是用老的1600万像素CMOS,X-A3使用了2400万像素CMOS(但不是X-T2那块)却仍使用旧的对焦系统……所以,我只推荐了性价比更高的X-A2和X-T10,等X-T10的升级版到来,那才是富士价格、性能最平衡的机器吧。&br&&br&&b&四、其他选择&/b&&/p&&p&1、佳能&br&佳能E0S-M3,京东价3000出头,2400万像素,CMOS得分比不上使用索尼芯的机器,但基本上也是够用。为了不影响自家单反销售,把机身性能做的很一般,但为了分微单市场一杯羹,佳能推出了性价比奇高的两个微单镜头,2千元出头的11-22广角和5百元左右的22mm饼干,同时佳能通过一个便宜的转接环就可以在微单上面使用佳能单反镜头。所以说,佳能应该是镜头投资花费最少的系统了。&/p&&p&今年佳能推出了M5,总算是要在性能上和各家微单抗衡了,新CMOS、全新的设计,看评测还是挺强大的,但价格目前还是比较高。&/p&&p&不想多花钱的,或者将来打算入佳能单反的朋友,可以考虑一下佳能M系统。&br&&br&2、松下&/p&&p&松下和奥林巴斯同属M43系统,这个“M”是微型的意思(MICRO),奥巴这个技术狂把这个系统做得越来越专业,机身和镜头越来越大,只有松下秉承了M43的微型理念,生产的相机轻巧无比,素质却一点不低;例如GF7+12-32和35-100两个长短套头重量才441克,远远轻于其他牌子同等配置。&/p&&p&松下对焦能力非常出色,和徕卡联合推出的松徕镜头素质很高。松下的定位非常务实,其产品价格稳定后都非常有性价比,相机质量品控比奥巴还好。&/p&&p&3、定焦卡片机&br&如果觉得手机拍照就够用了,但希望画质更好一些,可以考虑定焦相机,如富士x100s、x70和理光GR。和主流无反一样的APS-C底,画质有保证,价格4-5千这样。值得注意的是GR有一个广角附加镜,X100有一个广角、一个标准附加镜,虽然贵些,但一台机器能覆盖多个焦段,还是便携实用的。&br&&/p&&p&4、变焦卡片机&br&不是每个人买相机都想去拍大片获奖出版的,大多数家庭用户只想要个“能变焦的手机”,画质嘛够用就行。各家长期以来生产的卡片机一直都是1/1.7的感光芯片,画质还是很勉强。2012年,索尼推出1英寸cmos的卡片机rx100,其轻巧的外形和强大的性能让人颠覆了对卡片机的传统印象,被称为“神机”,至今已经出了五代,每一代都有相当的进步。对于旅游和家庭记录来说,这台机器已经足够好了,你去买可换镜头的相机(不管是微单还是单反)却只配套头的话,效果跟这台RX100差不多。&br&但是这台机器的价格也不菲,二代价格目前三千多,四代的价格目前五千多,我的推荐就是这两款当中选一款。&/p&&p&因为RX100的成功,各家也推出了同等产品,如佳能的G1X M2,1.5英寸CMOS,24-120/2.0-3.9镜头,看参数也还可以,但看网上的片子没感觉有多少兴趣,所以关注较少。还有松下的LX100,CMOS比RX100还大一些,价格比较实惠,只是体积没有RX100控制得那么轻巧,注重性能的可以考虑这款。&/p&&p&尼康2016年放大招,一口气推出三台DL系列一英寸机,DL18-50、DL24-85、DL24-500,其中等效18-50的广角机独此一家,而和RX100定位相同的DL24-85则具有1:1的微距能力,这两台机器价格稳定后,如果画质和黑卡系列相当,则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便携机器。但计划年中上市的,现在一拖再拖,都还没消息……&br&&b&五、购买渠道&/b&&/p&&p&1、行货&/p&&p&我上面提到的套机价格来自京东,京东、苏宁、淘宝以及锐意等报价不一,可以找最低价的来买。&/p&&p&2、港行或水货&/p&&p&主要在淘宝,数码产品品控还是比较高的,相机镜头也没有仿冒产品,所以买港行和水货也是可行的,毕竟还有七天退换和店保。&/p&&p&3、二手&/p&&p&二手的好处在于,你买一个二手相机/镜头用了一段时间,还能八、九折卖出去,相当于没花什么钱就白玩了一回。二手的质量辨别的确需要一定的经验,但大多数情况下,卖家都会如实描述商品的情况,就我的经验来说我的二手交易都比较愉快,碰到问题的也有,但都不是致命的缺陷或故障。&/p&&p&二手机器建议买当前这一代机器的早期产品,例如松下上一代产品是1200万像素的CMOS,这一代是1600万像素,整体性能提高不少,所以要买就买1600万像素的机子,其他牌子类推。&/p&&p&想买二手的,我建议看一下松下和三星的相机,前者质量好,价格跳水快,后者的用户都是些尝鲜的小白,玩玩就出了,相机成色很好。这两个牌子的二手价格非常低,1500左右的套机,很多都是没怎么用就卖了,作为练手学习之用真的太值了,当然你真买到次品了别怪我……&/p&&p&&b&六、拓展阅读&/b&&/p&&p&推荐几个使用入门套机以及RX100的帖子,都有后期过&/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tangcheng.tuchong.com/t/370469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唐城同学力所能及全盘托出。1构图和光线 - 唐城 - 图虫网 - 最好的摄影师都在这&/a&&/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forum.xitek.com/forum-viewthread-tid-838343-extra--ordertype-2-t-.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和光同尘……用奶昔分享视觉旅程!-- 定格秋天! - α|Sony/KM/M SLR/DSLM论坛&/a& &/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forum.xitek.com/forum-viewthread-tid-1040584-extra-page%253D1-ordertype-2-t-.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玩1系,体会轻松 -- 我的RX100+J1&30-110流水贴 - 数码相机&/a& &/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forum.xitek.com/forum-viewthread-tid-785991-extra-page%253D1-ordertype-2-t-.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来自北京的日记》,A6000 是一部好相机 - α|Sony/KM/M SLR/DSLM论坛&/a& &/p&&p&看完这些再去看看中关村、色影无忌等看看相当部分新手拍的那些帖子,那些才是你买相机之后拍出来的最真实的效果,然后,努力抹平差距,让自己达到上面几个帖子的水平吧。&/p&&p&&br&&/p&&p&最后总结如下:&br&&br&1、数码产品更新太快,够用就好,别太想一步到位。&/p&&p&2、镜头对画质和效果的影响比机身重要,镜头也比机身保值耐用。&/p&&p&3、相机只是工具,想拍出好照片要善用工具,但不能依赖工具,更不能舍本逐末,把“用工具”变成“玩工具”、“比工具”。&/p&&p&4、对于不在乎重量和便携与否,追求性价比并打算长期投入的朋友,单反更适合你。我虽然推荐无反,但我的推荐最多一机两镜并且是性价比高的,如果要在无反中追求极致,你的投入不亚于全幅。&/p&&p&&b&本文有个人感受也有网络摘录,错漏难免并带有个人倾向,请谨慎参考。&/b& &b&感谢各位在评论中指出本文错漏的各位朋友!&/b&&/p&
更新: 一、献给不想深入研究的小白简单粗暴一句话:去柜台看看样机,然后在你预算内买你最喜欢的那台就好了。具体解释如下:1、古话说得好:一分钱一分货,别期望花三千块钱就能得到五千块钱的享受,同一级别的器材虽然有差异,但基本都在一个档…
&blockquote&&p&在爱奇艺看到了一个很走心的视频,&/p&&p&在豆瓣FM听到一首合拍的歌,&/p&&p&你现在可以把它们都下载收藏起来了。&/p&&/blockquote&&br&&p&国内用户的下载器长时间被迅雷所垄断,但个人认为,迅雷的用户体验做得并不好,甚至可以说很差劲,因为它对用户不太礼貌。&br&&/p&&br&&p&也许你在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你的电脑里已经安装了迅雷几年甚至十几年,用它下载各种电影电视剧。享受看片的同时,不得不忍受各种突如其来的弹窗、游戏广告、贴片广告等等,令你猝不及防。&/p&&br&&p&So,给大家推荐一款小众但非常牛X的下载软件——&strong&Eagleget&/strong&。&/p&&br&&br&&p&&strong&1.只负责下载,不负责流氓&/strong&&/p&&br&&p&国内一家独大的迅雷,已经不仅仅满足于下载,而开始各种鱼龙混杂的“流氓功能”,比如搜索、游戏、强制广告行为、弹窗骚扰……用户们也是“敢怒不敢言”,对迅雷的吐槽不在少数,可又不知道除了它,会有什么替代品。这种流氓行为将用户一次次蹂躏、摧残……&/p&&br&&p&Eagleget作为一款小众下载软件,界面清爽,专注于下载服务,不会对用户实施流氓行为,用过就知道,体验非常不错。&/p&&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6b6a2e0e6a280b6fd1fe1_b.jpg& data-rawwidth=&738& data-rawheight=&4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3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6b6a2e0e6a280b6fd1fe1_r.jpg&&&/figure&&br&&br&&p&这就是Eagleget的界面,没有弹窗、广告、游戏、blablabla……&strong&但这些不是重点。&/strong&&/p&&br&&br&&p&&strong&2.猎鹰嗅探与抓取,下载网页视频与音乐&/strong&&/p&&br&&p&重点来了。&/p&&br&&p&喜欢看电视剧、电影、创意小视频的同学们注意了:&/p&&p&不需要在土豆、优酷、爱奇艺等各大视频网站上注册后下载了,打开Eagleget,使用嗅探/抓取功能,即可将网页上正在播放的任何视频下载到PC。笔者在以上三个视频网站测试均有效,在youtube上也可顺利下载视频。(格式FLV.&MP4.)&/p&&br&&p&想当年,为了下载广告视频注册了N个视频网站的用户,结果手忙脚乱,如今使用Eagleget即可下载任何网站上的视频。&/p&&br&&p&&strong&以Youtube下载视频为例:&/strong&&br&&/p&&br&&p&▼比如我对金三胖很感兴趣,于是在youtube搜索朝鲜,打开了一个视频页面如下。&br&&/p&&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7e37e2ee02f_b.jpg& data-rawwidth=&1345& data-rawheight=&7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45&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7e37e2ee02f_r.jpg&&&/figure&&br&&br&&br&&p&▼Eagleget界面上有一个视频抓取按钮,点击它!&/p&&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ca4eae877caa5c2dde081_b.jpg& data-rawwidth=&740& data-rawheight=&4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ca4eae877caa5c2dde081_r.jpg&&&/figure&&br&&br&&br&&p&▼此时会弹出Eagleget自动抓取的网页视频,选择合适的路径进行下载就可以咯!(在爱奇艺、土豆、优酷等视频网站下载,都是一个道理)&/p&&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c30ea835e7bfa70e0dfa3b_b.jpg& data-rawwidth=&537& data-rawheight=&5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7&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c30ea835e7bfa70e0dfa3b_r.jpg&&&/figure&&br&&br&&p&爱听音乐的朋友也可以方便地收藏自己喜爱的歌曲。&/p&&br&&p&&strong&以豆瓣FM下载音乐为例:&/strong&&/p&&br&&p&很多人喜欢豆瓣FM上的高品质音乐,但苦于无法下载,尤其是喜欢做播客节目的朋友,想找一个合拍的背景音乐下载很难,有了Eagleget就可以随心所欲地下载喜欢听的音乐了。&br&&/p&&br&&p&▼打开豆瓣FM网页版收听音乐。&/p&&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67420fc77afd99a892a06192ebcd9892_b.jpg& data-rawwidth=&1342& data-rawheight=&6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42&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67420fc77afd99a892a06192ebcd9892_r.jpg&&&/figure&&br&&br&&br&&p&▼Eagleget会自动嗅探音乐文件,并在主界面予以提示。&/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cf8f473c4_b.jpg& data-rawwidth=&739& data-rawheight=&4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39&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cf8f473c4_r.jpg&&&/figure&&br&&br&&br&&br&&p&▼点击嗅探,即可查看该音乐,选择合适的路径进行下载即可,下载音质十分不错。&/p&&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f9d52b5d52016bda59c4_b.jpg& data-rawwidth=&1336& data-rawheight=&5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3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f9d52b5d52016bda59c4_r.jpg&&&/figure&&br&&br&&p&&strong&3.全英文安装?别担心!&/strong&&/p&&br&&p&这款小众软件是全英文安装,但不要担心,很简单,而且安装后的运行界面是全中文的。&/p&&br&&p&首先要在官网上下载Eagleget。(&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eagleget.co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EagleGet - EG Download Accelerator, Free Video Downloader&/a&)&/p&&br&&p&▼点击NEXT。&/p&&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7fe8cce720de_b.jpg& data-rawwidth=&511& data-rawheight=&3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1&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7fe8cce720de_r.jpg&&&/figure&&br&&br&&p&▼接受协议,点击NEXT。&/p&&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8a68e0fad37a9d9c93e84cc956ab181c_b.jpg& data-rawwidth=&510& data-rawheight=&39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8a68e0fad37a9d9c93e84cc956ab181c_r.jpg&&&/figure&&br&&br&&p&▼选择适当的安装路径,点击NEXT。&/p&&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b3986e39bda9ae8ff79bce6_b.jpg& data-rawwidth=&512& data-rawheight=&3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2&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b3986e39bda9ae8ff79bce6_r.jpg&&&/figure&&br&&br&&p&▼不建议开机启动,建议创建桌面快捷方式,点击NEXT。&/p&&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bd96f0ed63d1bf25f58cc79aeb081449_b.jpg& data-rawwidth=&512& data-rawheight=&39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2&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bd96f0ed63d1bf25f58cc79aeb081449_r.jpg&&&/figure&&br&&br&&p&▼运行安装时关闭浏览器,点击是(Y)。&/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15327bb8dea006d05bc323ca7fbce0fb_b.jpg& data-rawwidth=&512& data-rawheight=&3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2&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15327bb8dea006d05bc323ca7fbce0fb_r.jpg&&&/figure&&br&&br&&br&&p&▼点击install。&/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44fe365fc81d6a444fa75c_b.jpg& data-rawwidth=&510& data-rawheight=&39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44fe365fc81d6a444fa75c_r.jpg&&&/figure&&br&&br&&br&&p&▼建议立即重新启动计算机,点击Finish。重启后便可正常使用。&/p&&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e5eb9cefaba2_b.jpg& data-rawwidth=&512& data-rawheight=&3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2&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e5eb9cefaba2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0601eaa5ceddb25b906fa5fc7f595e6b_b.jpg& data-rawwidth=&512& data-rawheight=&39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2&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0601eaa5ceddb25b906fa5fc7f595e6b_r.jpg&&&/figure&&br&&br&&br&&p&享受清爽的下载体验!&/p&&br&&br&&p&&strong&4.结束语&/strong&&br&&/p&&br&&p&这个时代称霸的,也许会对用户做出越来越无礼的事情来。而真正的牛人开发的高品质软件,却并未被大众注意到。&/p&&br&&p&不得不说,Elite is a minority.&/p&
在爱奇艺看到了一个很走心的视频,在豆瓣FM听到一首合拍的歌,你现在可以把它们都下载收藏起来了。 国内用户的下载器长时间被迅雷所垄断,但个人认为,迅雷的用户体验做得并不好,甚至可以说很差劲,因为它对用户不太礼貌。 也许你在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你…
难得在高票里居然全是支持腾讯的,那我就身为一个&b&腾讯黑&/b&来阐述一下我的观点吧。&br&先摆明我的观点:&br&&b&腾讯一直值得被黑,当然它不止只会抄袭。它是一家没有节操没有底线的公司,比数字好不到哪去。&/b&&br&技术方面不谈(因为我承认腾讯的技术是顶尖的),只从产品方面而言:&br&记得在知乎看到过一个答案,腾讯拥有恐怖的“用户体验”,作者举了个例子说他给QQ写过一个皮肤,但因为滚动条太窄不利于用户操作,所以被马化腾毙了。&br&那时候看着真的好感动啊,然后扫了一眼我的QQ,右上角的勋章按钮,点开:&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3a136dcb185_b.jpg& data-rawwidth=&704& data-rawheight=&5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3a136dcb185_r.jpg&&&/figure&一键领取:&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0a4f2765b7daa467f537c27ff79022c1_b.jpg& data-rawwidth=&704& data-rawheight=&5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0a4f2765b7daa467f537c27ff79022c1_r.jpg&&&/figure&多令人惊叹的用户体验,连个取消按钮都没有,这才是做减法的精华啊。&br&&br&腾讯是有恐怖的“用户体验”,可是这些细节不是为了用户,而是为了自己。&br&&br&我一直把做产品分成三种方向:&b&为了公司,为了产品,为了用户。&/b&&br&这三个方向很多时候是重合的,当你尽力去做好一个产品的时候,自然可以争取到更多用户,为公司带来更多利润。&br&有的产品,它更多的是为了用户考虑,比如苹果,为了操作上的舒适而放弃大屏。(曾经)&br&有的产品,它更多的是为了做一个好产品,比如微软,win8的改变你可以说它是好或者不好,但是它是在做一个它觉得好的产品。&br&有的产品,它的一切一切只是为了公司,为了赚钱,不择手段,毫无下限,当然,它会为了赚钱做一款好产品,当然,它也会为了赚钱做极尽恶心你的事。&br&&br&当然,你也知道我说的是腾讯。&br&我曾经用的产品有腾讯QQ,QQ输入法,QQ音乐,QQ影音。(假如QQ邮箱算那可以加一个)&br&用QQ音乐有三四年了吧,那时候QQ音乐如在知乎上一直受好评的QQ影音跟QQ输入法一样,纯净无打扰,那时候的酷狗啊酷我啊我就觉得是用户体验极差,而且广告遍地。虽然QQ音乐批量下歌还得绿钻,但是我还是比较接受它。&br&然后大概是一年前,腾讯打算主推安卓QQ音乐了吧,然后每个用QQ音乐的用户当你的手机接入电脑后它会友好地提示你帮你安装安卓QQ音乐(看到没,人家可不是流氓,人家可是告诉过你的呢)。&br&它是怎么提示的呢,它大概是说5秒钟内会自动为你手机安装QQ音乐,在我还没理解那句话是“是否取消安装”还是“是否继续安装”的时候,这货已经帮我安装好了。&br&&br&那一刻,看着手机上的QQ音乐,我45°仰望了一下天空,然后把手机上的QQ音乐和电脑上的都卸掉了,因为我发现,&b&当腾讯觉得它的某款“良心作品”有利用价值的时候,它会毫不犹豫地流氓起来。&/b&(也许只是我看不见它犹豫的时候)&br&所以各位假如电脑还安着QQ输入法跟QQ影音,请你们自己掂量一下腾讯会不会又突然给你来点惊喜。&br&哦对,提到安卓不得不提一下QQHDmini跟QQ通讯录这两款软件,我对这两款腾讯软件一直有深厚的感情,可是QQHDmini团队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解散了(现在的安卓QQ用了两年时间终于搭到了当年QQHDmini的手感了),QQ通讯录为了“更好地服务用户”,变成了微信通讯录(然后原先的QQ通讯录连Android4.3都不支持了)。&br&&br&&b&这就是我自己所感觉到的腾讯无节操无下限的地方,为了利益什么都可以让步,丝毫不顾及用户的体验。它拥有敏锐的眼光,它了解用户,但它却没有因此为用户做出让步,而是利用用户。在你的痛点死命压榨你&/b&(用户放弃不了QQ,所以它敢肆无忌惮地弹窗,肆无忌惮地做出艰难的选择),&b&在你不痛不痒的地方以产品实力勾引你&/b&(QQ输入法,QQ影音的纯净无打扰)。&br&&b&你要想清高,请始终如一;你要想流氓,请学数字。不要在这里又当婊子又想立牌坊。&/b&&br&&br&&br&互联网现在水很深,就像昨天日报里所说的,公司们都在降维攻击,不惜损己也绝不利人。&br&所以,这样的场景因为司空见惯,所以就正常了?&br&&a data-hash=&ebd1ad949d9ac4921dbcd6f85a7afd83& href=&//www.zhihu.com/people/ebd1ad949d9ac4921dbcd6f85a7afd83&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张亮-Leo♂& data-tip=&p$b$ebd1ad949d9ac4921dbcd6f85a7afd83& data-hovercard=&p$b$ebd1ad949d9ac4921dbcd6f85a7afd83&&@张亮-Leo♂&/a& 是,腾讯的产品是没有一味的抄袭的,可是你就不看看腾讯这个名字给它加了多少分?&br&小公司做出一个80分的产品,没有渠道,市场只给了它一个60分。腾讯跟着做了一个60分的产品,因为它爹叫腾讯,所以市场给了它90分。&br&&blockquote&&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i.hu/B21V&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VC 最爱问的问题:你这个创业项目,如果腾讯跟进了,而且几乎是产品上完全复制,你会怎么办?&/a&&br&顺便可以看看该问题下的几个高票答案。我只想反问一个问题:为什么腾讯”抄袭“出来的产品比原型更好用?如果回答的了,现在我在回答的这个问题和其他类似问题就不会存在了。你们根本没懂腾讯最可怕的是什么地方。&br&抄袭?U can U up,No can No BB!&/blockquote&你确定“腾讯做出来的产品比原型更好用”?CF刚出来的时候是个渣渣谁都承认,可是它初期那么渣最后是怎么超过CS的?你难道想说是CF在孜孜不倦地改善?如果CF是当时一个小公司做的,产品改进的路线跟后来一样,那你说它可能像现在这样火?早死掉了。&br&几个月前看到一款叫“大象册”的应用,当时觉得产品需求把握的很好,而且日后腾讯肯定会做,果然后来手机QQ也有了共享照片功能。功能很简陋,但是谁还会去那个不知名的应用呢?难道你还想说腾讯这个更好用(虽然大象册的UI的确丑到爆)?&br&&b&腾讯最可怕的是什么地方?我觉得就是它的渠道+死不要脸的能力(腾讯的技术我承认很强,但是它什么时候做过一个是靠技术硬实力而不是靠推广的产品?),而渠道,是创业者最难办的问题之一。然后你说,“U can U up,No can No BB!”,何不食肉糜?&/b&&br&(补充一点,突然想起来腾讯的确有靠技术硬实力做的产品,就是腾讯地图的0流量导航,这个功能真心太赞。)&br&&blockquote&&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福布斯》2011年评腾讯创新能力全球第四,超越苹果和谷歌,如何理解?&/a&&br&&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为什么 QQ 聊天工具在中国会取得这么大的成功?&/a&&br&既然提到ICQ,那你必须了解ICQ是怎么被QQ干掉的。创意一分钱都不值,是的,不值。除非你能将创意变成商业价值。&/blockquote&是,创意是不值钱,但这不能意味着抄袭创意就理所当然了。详见“炉石传说”与“卧龙传说”。&br&ICQ之所以被QQ干掉,是因为它的确做的不如QQ好,但是现在这些腾讯的产品呢?&br&CS与CF,泡泡堂与QQ堂,跑跑卡丁车与QQ飞车。你要是拿现在的产品对比说腾讯在那些产品的基础上开发出了多少多少新功能我无话可说,腾讯它又不是傻子,发展到了现在怎么可能会没有进步。&br&&b&但你拿最初推出时的产品比一比!?你看看谁做的更好更符合用户需求?&/b&(除了一直有争议的“降低操作难度”)&br&&b&把别人的创意抓过来然后靠自己的推广能力火起来,然后厚颜无耻地说自己也有努力。&/b&&br&&b&那些被干掉的小公司就说他们没有把握住市场&/b&(人家把握住了市场也抢不走腾讯这个大爷的市场呐),&br&&b&那些勉强活下来的公司被某些人在&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i.hu/B21V&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VC 最爱问的问题:你这个创业项目,如果腾讯跟进了,而且几乎是产品上完全复制,你会怎么办?&/a&中举例说:“看,不是没有办法的嘛&。&/b&&br&这就是我之前说的”小公司做出一个80分的产品,没有渠道,市场只给了它一个60分。腾讯跟着做了一个60分的产品,因为它爹叫腾讯,所以市场给了它90分“,&br&&b&你们谈腾讯不谈它的渠道,然后最后看腾讯的某个产品比其他产品火,于是得出腾讯比那群”没有互联网思想“的公司更懂得”将创意变成商业价值“。&/b&&br&&br&&blockquote&很简单的道理,如果仅仅是复制,腾讯早就死了&br&&/blockquote&是,如果腾讯只是复制,那它早就死了。它有渠道,有技术,有眼光,然后它还在复制。&br&诚然,每一个产品都必然会有各种同类产品的竞争,复制是必然有的,但不代表它就是理所当然的。创意是不值钱,但它应该是值钱的,创意应该是跟”防垄断“一样应该被保护的。&br&但是在天朝目前的互联网环境,就像”炉石传说“那些独特的玩法并不是专利一样,它辛辛苦苦做出的设计,摸索出来的道路,可以随时被腾讯这样的企业微创新一下。&br&如果你觉得这是市场需求,是必然的而是是应该的,那推荐阅读下&a href=&http://zhuanlan.zhihu.com/rocknroll/& class=&internal&&看不下去了,妈的 -
- 知乎专栏&/a&&br&&br&&br&&br&然后再是君临的回答&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福布斯》2011年评腾讯创新能力全球第四,超越苹果和谷歌,如何理解?&/a&&br&文章的观点基本上认同,但是有些许槽点。。。&br&如我之前所说,我认为腾讯它是一家没有节操的公司,它当然不是某些低端黑们所觉得的只会抄袭的公司,它会为了赚钱而不断改进,如对联众部分的观点&br&&blockquote&但在这一年,QQ游戏逐渐后来居上,实现了对强者的超越,超越的逻辑在于:&br&A,联众精力转向大型游戏市场,休闲棋牌游戏不再更新,一些BUG长期存在,导致老用户的流失。&br&B,腾讯快速更新迭代,以更精美的界面,更人性化的操作细节取胜。&br&我举个例子,首先是界面。&br&在2005年的斗地主版本中,QQ可以自定义用户角色形象,侧边栏显示玩家历史战况,背景清爽。&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93e88cc4e4769bb45fea63_b.jpg&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3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93e88cc4e4769bb45fea63_r.jpg&&&/figure&&br&&br&联众角色形象定义要收费,否则就是个空白,背景丑陋,广告一堆,侧边栏是无关紧要的系统消息,毫无美感可言。&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1f67684fedc244b3eef1c1_b.jpg&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3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1f67684fedc244b3eef1c1_r.jpg&&&/figure&&br&&br&再看操作人性化。&br&联众自动找座位功能要收费,否则就要自己去慢慢找,有时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了位置却坐不下来,弹出提示说其他会员不愿意和自己玩(理由多多啊,有嫌级别低的,有嫌网速慢的……),真是无语。&br&QQ可以自动加入,自定义查找意气相投的网友,而这些都是免费的。&br&正是这些微创新,在细节上击败了联众游戏。&/blockquote&但是,你看看现在的QQ游戏,就如当年的联众一样,各种为了赚钱不择手段。&br&&br&赚钱,是公司的第一要务,但是为了赚钱可以毫无下限,这就不应该了。&br&像豌豆荚,你们再怎么说它流氓,我只是在设置里很轻松地改一下它就再也不会骚扰我了。&br&而腾讯呢?&br&QQ退出时必须加一个毫无意义的确认框&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dd2a681ab63_b.jpg& data-rawwidth=&54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dd2a681ab63_r.jpg&&&/figure&这个毫无意义的功能是为了实现腾讯的”******“战略,就像当年退了QQ实际上还是在后台一样(我忘记学名是啥了)。&br&然后还有就是打开链接会用一个嵌入的QQ浏览器打开,是为了用户体验,还是为了推广QQ浏览器?&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dc79a35c9bfe31350f5bbb60_b.jpg& data-rawwidth=&54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dc79a35c9bfe31350f5bbb60_r.jpg&&&/figure&还有资料页面,账号信息,里面肯定是一些关于生日什么的详细资料吧?结果:&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b396a5e70446f0ffba2f1a2_b.jpg& data-rawwidth=&54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b396a5e70446f0ffba2f1a2_r.jpg&&&/figure&提示你开通QQ会员。【以前是等级pk来着的啊&br&&br&种种行迹,有的公司是正大光明地赚钱,有的公司是偷鸡摸狗什么勾当都干。&br&&br&&blockquote&但是这一次,腾讯已经意识到,不是有流量就有一切的,失败的产品在哪里都是个死。&br&腾讯对买回来的大批泡菜游戏从新回炉打造,细致打磨。CF在经过一年的深度开发后,才推出市场。&br&请注意,&b&CF在2008年3月推出后,到2010年2月,两年的时间推出了22个版本,平均每个月推出一个新版本,&/b&多种多样的模式、角色、枪械,不断优化的操作体验,在道具收费模式下相对最合理与平衡的体系,最终使他赢得了广大玩家的肯定。&/blockquote&嗯,流量不是一切,但没有流量那就什么都不是了。对付其他巨头,腾讯想仅仅靠流量是不够的,但是对付创业小公司,随随便便的事。&br&不过这最后一句话,槽点有点多。目测作者不玩CF吧,虽然我也不玩,但是身边的人基本上都玩CF的(所以如果有偏颇请指出),CF的平衡性...我记得刀战里有一种名叫”马来剑“的收费道具,威力大操作难度小,而且又是收费的,所以游戏里经常会有人用马来剑被称之为”马来狗“。还有在一种类似于LOL的模式里,有一种名为电击兵的兵种,玩家只需要释放就好了,在范围内的玩家都会被电到(正常玩家玩的都是射击游戏,电击这种直接放都不用对准的......)&br&然后赢得肯定......大部分玩家都是一边骂一遍玩的好么Orz,当然很多玩家除了CF跟CS就完全不知道还有其他射击游戏了。。。【&b&所以渠道不是一切但是渠道很重要很重要&/b&&br&&br&&blockquote&这个规律其实在腾讯身上反复的上演着:&br&QQ浏览器,QQ影音,SOSO搜索,拍拍网购,QQ杀毒,财付通,SOSO地图,因为只有模仿,缺乏创新,始终只能甘当市场的配角;&/blockquote&人家没有只当配角呢,QQ浏览器或者是当年的TT浏览器,随随便便也有努力到死的欧朋占有率高吧。腾讯管家,就我对身边的观察而言,70%的人用数字,30%的人用金山,20%的人用腾讯。【不要吐槽加起来为什么不是100%,因为有都用的&br&&br&&blockquote&在我看来,腾讯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br&一,腾讯是世界上最早具有互联网思维的企业之一,正是这种思维让他区别于ICQ和AOL,成为了世界上唯一获得大规模商业成功的即时通讯企业。&br&二,腾讯是世界上最早获得成功的真实社交网络平台,通过QQ和QQ群在2002年的创新式无缝连接,让他从陌生人社交转向了真实社交关系,摧毁了传统的聊天室商业模式,并在QQ秀上赚到第一桶金,这种转变在时间上比facebook领先两年。&br&三,最早执行快速迭代微创新的互联网企业之一,正是这种微创新能力让他击败了MSN、联众、盛大等众多的互联网巨头,获得强大的盈利能力。平台导流只是让他放大了这种商业成功,否则无法解释腾讯旗下众多失败的副产品,譬如SOSO搜索等。&br&四,腾讯是所有大象企业中最执着于创新的企业之一,这体现在微信的成功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快速转型上。即使在全球来看,腾讯的转身也要早于美国的facebook,仅仅慢于谷歌。&/blockquote&腾讯在战略上的确是很有眼光,它大体的方向都走的很正确,但是具体的产品完全没有一丝让人尊重的感觉,它的产品会是成功的产品,但是永远不会是好的产品。&br&&b&它站在中国互联网企业的顶尖,但它并没有承担它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它拥有国内最好的资源,但却没有做出相应的”创新“,因为它试错成本高,所以它选择了更稳妥的路线:让别人去试错,然后自己再去用自己的”实力“替代它们。&/b&&br&腾讯,它是所有互联网企业里的大boss,它拥有着卓越的眼光,优秀的技术,完善的产品链。它霸占着互联网的一大块地方,吸食着互联网新鲜的血液。&br&一款常规的好产品已经不能占据消费者的眼光了,只有各种猎奇向的应用如Flappy Bird,2048,一个都不能死,别踩白块,围住神经猫,看你色不色这样的才能让死气沉沉的互联网变的更加猎奇。互联网好像已经稳定了,稳定的像一潭死水一样的,只是互联网大头们的竞争而已,那些有活力有创意的开发者很难活下去,久而久之会更加没有新鲜的产品(就像穿戴设备,如果不是国外有开始做,国内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有做出可穿戴设备的希望,因为大头们一直在争那些既得利益)。&br&&br&中国互联网,一直在发展,但越发展越畸形了卧槽Orz,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怪腾讯,可以怪数字,可以怪小米。它们都是为了自己而不惜搞臭其他企业搞臭这个行业的,但是它们却也在努力。&br&&br&这个答案我一边在写一边在思考,越想越多越想越乱,有些地方我自己也没想通,有些东西当你没有站在那个高度时是看不透的,我也不认为我现在的所思所想就是没问题的,要是我一个人就能轻而易举地看穿腾讯,那我就是天才了。所以如果我哪些地方有偏颇,请指出来。&br&我一直在想我是不是废话说多了Orz,还有,张亮前辈,貌似我语气有点偏激了,如有冒犯请见谅。因为就目前您的回答而已,我的确很多地方不怎么认同。。。假如因为语气影响到您的心情的话,我道歉。&br&&br&&br&&br&&br&&br&ps:这次地震看了下捐款名单,果然各大互联网企业都有捐款。一直很好奇像这样的捐款占公司收入的多少?没找到相关的资料,估摸着在知乎问也没人回答。所以在这跑题问一下了。如果有人有相应的一些资料,麻烦发个链接什么的,谢谢。&br&&br&————————————update——————————————&br&&a data-hash=&f2fe22ea& href=&//www.zhihu.com/people/f2fe22ea&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刘诚& data-tip=&p$b$f2fe22ea& data-hovercard=&p$b$f2fe22ea&&@刘诚&/a& 补图:&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20ed3af029db4a1a87e2_b.jpg& data-rawwidth=&54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20ed3af029db4a1a87e2_r.jpg&&&/figure&【这是以前版本的情况,看到那个横条了没,要是小白用户铁定被骗了,然后管你UC啊海豚啊怎么哄骗用户说自己是默认的自己是推荐的都没用。&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acbae8c2690_b.jpg& data-rawwidth=&54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acbae8c2690_r.jpg&&&/figure&【这是新版本的情况,稍微好了一点点因为没了那个横条&br&然后你不会天真的以为右上角那个会是一个跳转到默认浏览器的按钮吧←,←&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63ed36d2025f4_b.jpg& data-rawwidth=&54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63ed36d2025f4_r.jpg&&&/figure&看,然后往左划,下一个是用QQ浏览器打开,再下一个才是用其他浏览器打开。&br&=。=我都被虐的无力了,所以如果是wifi就凑合着用这个,如果是2G那就复制链接用自己的浏览器打开。。。【对了,不要觉得腾讯这是在为用户分享网页着想,因为本身长按消息就可以分享的。所以这是一个对用户没有丝毫帮助的功能,只是为了利益。&br&&br&&br&&b&——————————————update————————————————&/b&&br&惶恐能有这么多赞,而且我总觉得应该会有一些比较针对的反对来了,所以我把我的观点稍稍总结一下,欢迎探讨。【答主略微有点玻璃心,所以希望语气不要太重Orz&br&还有,之前答案游戏部分因为我不玩游戏,可能会有些谬误。&br&&br&首先,腾讯在抄,但它不止在抄。在每次“抄”产品的时候,它很多产品细节都是与原产品很雷同的,但是理念上很多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对于正常用户看来,你这个产品就是抄袭那个产品的。所以,如果在针对腾讯有没有抄袭,请先明确双方的抄袭是不是一个概念。&br&举个例子,知乎对于Quora,支付宝对于ebay,百度对于谷歌,这些算抄么?我觉得不算,因为它们做了很多差异化,有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受众。但是十五言对于Medium呢?我觉得就是抄袭了,因为哪怕它的理念跟Medium不一样,但是初期,它这个产品就是抄袭。&br&唔,意思就是,现在看知乎跟Quora,它俩我不会觉得是抄袭关系,但是假如初期知乎是完完全全模仿Quora的,而让人看不到差别(除了变中文),那它就是抄袭的。可能有点拗口?就比如初期LOL明显是抄袭dota的,虽然现在他们的理念不一样了,可以认为他们是两个产品(不像百度搜索跟360搜索一样),但LOL还是抄袭dota的。&br&这就是我对抄袭的定义,假如这点我们定义不同的话,那就没有争吵的必要了。&br&&br&然后,对,互联网一直在抄,不止国内,国外也很多抄的。抄这个行为是必然的,不能说比如你做了电视盒子,我就不能做电视盒子了。但是有两点:&br&第一点,假如是一个App,创造者用了很多成本摸索出了路子,做出了原型,各种交互啊视觉啊模式啊都是精雕细琢的,然后发布。然后比如腾讯看到了这个App,觉得有前景啊,于是也做了一个。因为有了这个App作为参考,无论是完全模仿地做一个,还是在这个App的基础上做一些改进。对于App的开发者,他的心血就被人抄袭了,而且没有丝毫回报,而腾讯有前人的参考,却不需要付出什么。&br&第二点,接着上面的,假如是百度做了一个啥,腾讯也做,这样两者是较为公平的,但是假如是一个小公司的产品被大公司抄了,由于大公司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游戏悍将电源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