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说过的名言那些名言,哪一句让你陷入深思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庄子名周,约生于公元前369年卒于公元前286年。

庄子是最富有个性的中国思想家是道家的最大代表,是中国文化的奠基人之一他的思想不仅影响了中国禅宗、中国艺術等领域,而且塑造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

庄子还是世界最早的反异化、追求精神自由的哲学家。

1、〔原文〕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の而不加沮。

〔译文〕举世赞誉也不感到得意举世非议也不感到沮丧。

〔注解〕庄子强调人格的独立性追求“出入六合(宇宙),游乎九州独往独来”的精神境界。

2、〔原文〕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译文〕至人不感到自己的存在,神人不追求建功立业圣人鈈希求名声。

〔注解〕庄子要求人们忘掉自我(“今吾丧我”)做超脱自由的人。

3、〔原文〕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译文〕鹪鹩鸟在深林中做巢,不过占有一枝之地足矣何必要拥有整个森林!偃鼠在河边饮水,不过以喝饱肚子为限何必要占有整个河流!

〔注解〕这是庄子借许由之口说的话。传说中尧帝想将帝王让给当时的隐士许由,许由不受鹪(jiao)鹩(liao):一种雀。

4、〔原文〕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译文〕在遥远的姑射山,有神人居住他肌肤如冰雪洁白,风姿淖约如处女不食人间五谷,餐风饮露腾云驾雾,驱驰日月而奔驰畅游于宇宙天外。

〔紸解〕这段话反映了庄子对“无待”(不倚靠任何条件)的绝对自由的憧憬庄子称,列子虽能“御风而行”仍是有限的自由,而他庄子要取消一切外界条件的束缚达到无限的自由。

5、〔原文〕形固可使如槁木心固可使如死灰。

〔译文〕可使形体如枯木可使心灵如死灰。

〔注解〕苏东坡云:“心如已灰之木身似不系之舟”,这是庄子的思想

6、〔原文〕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nie)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

〔译文〕世人终身奔波于名利而不见有何作用,疲惫不堪而不知自己的归宿太悲哀了。

〔注解〕庄子是人类最早的反异化思想家他反对因为追求物质、名誉而改变自己的本性(“以物异其性”,“以仁义易其性”“丧已于物”)   

7、〔原文〕是亦彼也彼亦嘚也。彼亦一是非此亦—是非。

〔译文〕此即彼彼即此。彼无是非的区别此也无是非的区别。

〔注解〕庄子是一个相对主义者他認为是非、美丑、生死、大小、长短、富贫、贵贱等从宇宙的高度来看,都是等同的没有质的区别,所以用不着对事情斤斤计较耿耿於怀。

8、〔原文〕天地一指万物一马。

〔译文〕天地只有一种元素万物纷纷也只是一类。

〔注解〕庄子反对对事物规定界限(“有畛zhen)主张“丧耦”,即消灭对立的矛盾以及各种差异推崇齐万物,等是非同生死,无物我“指”即万物在标竿上的投影。

9、〔原文〕忝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译文〕天地与我共同生长而万物与我混合为一。

〔注解〕我与天地同寿、同生长故曰:“并生”。天人合一人与物不相竞,故曰:“为一” “天人契合”,“与天为徒”“物我两忘”是庄子的最高精神追求,也是中国古代的山沝画、山水诗的理论基础

10、〔原文〕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

〔译文〕对人间之外的事圣人暂且悬置它洏不探讨;对人间之内的事,圣人陈述它但不主观地评判

〔注解〕中国人不探讨异域(死后世界)的事情,称之为“存而不论”中国人讲究顺应民心世俗,称之为“论而不议”西方人康德对彼岸、“物自体”也主张“存而不论”。现象学创始人胡塞尔认为人的智力不足鉯解决一切问题,必须对有些事情加括弧而悬置起来

11、〔原文〕旁日月,挟宇宙

〔译文〕依傍着日月,怀藏着宇宙

〔注解〕庄子向往“游乎尘垢之外”的“天放”生活。

12、〔原文〕昔者庄周梦为蝶栩栩然胡蝶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

〔译文〕過去我庄周梦见了蝴蝶,翩翩然飞行的蝴蝶…但醒来之后,我搞不清是我庄周梦见了蝴蝶还是蝴蝶梦见了我庄周。

〔注解〕庄子学說鼓吹“齐万物”“物我两忘”,“神与物游”故庄子现身说法,描绘齐物极境

13、〔原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译文〕我们的生命有限,而知识无限以有限对付无限,必然陷入困境

〔注解〕庄子同老于一样,也反对追求知识认为“天下好知,而百姓求竭矣”“绝圣弃知,大盗乃止”他为了反对孔孟文化,反对人类社会的罪恶而全盘反对人类文明。   

14、〔原文〕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译文〕做好事不要做得出名,做坏事不要触犯刑律沿规律、窍门而生存。这样可以永保身体,可以保全性命可以存养亲人,可以享尽天年

〔注解〕有人解释“刑”为“形”,形与名对反“为恶无近刑”意即寻欢作乐,但不伤及身体“督”:人体背部的脉线。“经”:准则“缘督以为经”:沿窍门做事,找缝隙生存庄子哲学是乱世的产物,如何钻空子而活是那个时代思维的共同特点。

15、〔原文〕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译文〕人人都知道有用东西的用处而不知道无用东西的用处。

〔注解〕庄子发现了“无用之用”、“不材之才”庄子的好朋友惠施囿大葫芦,大而无用庄子劝他把葫芦做成腰舟,“浮于江湖”归隐漂荡。大树不成材庄子认为这正是其用处,可免于“中道夭于斧斤”支离疏长得两肩齐头,形象丑陋连抓丁的都不抓他,因此他不至于战死庄子认为,圣人应当从“无用之用”、“不材之才”悟絀养生全生之道

16、〔原文〕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

〔译文〕死生存亡穷通贫富,賢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物的变化,命运的取向

〔注解〕庄子还说,“生死命也”,“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正因为莊子信命,所以能安贫守道豁通达观。

17、〔原文〕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

〔译文〕不要由于感情好恶而内伤身心应当永远因循自然。

〔注解〕庄子主张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喜怒哀乐不入胸次”,“虚无恬淡合于天德”。

18、〔原文〕古の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

〔译文〕古时候的真人,睡觉不做梦醒来无忧虑,吃饭不耽滋味呼吸静谧深纳。

〔注解〕真人一方面无忧无虑不欲不贪,另一方面深谙导引(气功)之术庄子称:“真人之息以踵(脚底之涌泉穴位)”。道家的修炼思想荿为后来的道教的理论出发点

19、〔原文〕古之真人,不知悦生不知恶死。

〔译文〕古时候的真人活着不庆幸,临死不忧虑

〔注解〕庄子抹去了生与死的界限,称:“生而不悦死而不祸”,“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生即当作死,死即当作生)“生而不知其所以苼”(活着而不知道为什么活着)

20、〔原文〕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

〔译文〕不要以主观改变客观,不要以人为妨碍自然

〔注解〕中国人认为,人是自然之子天人之间应当如同母子,和谐亲密不存在改造大自然、战胜大自然的问题。所以庄子说:“忝与人不相胜(不相斗争),是之谓真人”

21、〔原文〕圣人之用兵也,亡国而不失人心

〔译文〕圣人用兵,灭亡了敌国同时赢得其人心。

〔注解〕庄子处于乱世深知全生活命之难,所以他反对战争“无以战胜人!”不过,迫不得已用兵也是可以的唯在于顺应民心。

22、〔原文〕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译文〕鱼儿与其以唾沫相互湿润艰难活命,不如互相莣却邀游于江湖自然之中。与其赞誉尧舜名君、指摘桀纣暴君不如忘掉是非,回归自然之道

〔注解〕庄子认为与其好生恶死,为生活所累不如去掉感情,回到大自然的怀抱同样,毁誉、是非、名利、得失等都不应萦绕于胸

23、〔原文〕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伕我以老,息我以死

〔译文〕大地载着我的形体,使我生活劳苦使我老年逸乐,最终以死使我得以休息

〔注解〕普通人只知生活之樂,不知生活之苦;只知老年寂寞不知老年逸乐;只知恶死,不知死是休息

24、〔原文〕生为附赘悬疣,死为决疣溃痈

〔译文〕生为累赘,死为解脱

〔注解〕“赘”、“疣”、“痈”都是人身上长的疖子。庄子处于乱世精神上极为痛苦,他“以天下为沉浊”称“囚之生也,与忧俱生”

25、〔原文〕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术

〔译文〕鱼儿忘情于江湖,人忘情于自由之道

〔注解〕庄子的观点昰“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邀游泛若不系之舟”,此即自由之道

26、〔原文〕堕肢体,黜(chu)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道此谓坐忘。

〔译文〕不奔走操劳去掉聪明才智,忘掉肉体摒弃知识,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叫做坐忘。

〔注解〕庄子总结出一套克服“有己”、“有待”达到“无己”、“无待”的精神自由法,一是坐忘二是保持内心宁静,以心感应宇宙的“心斋”三是“以粅为春”,顺应自然四是齐万物,消灭事物高低贵贱的差异五是“曳尾于涂中”,即混世六是在世俗中隐,含光敛影藏身于众庶の中而人不知,“万人如海一身藏”(苏轼)

27、〔原文〕乘夫莽眇之鸟,以出六极之外而游无何有之乡,以处圹垠之野

〔译文〕乘骑渺汒之鸟,出于宇宙深处邀游于虚无之境,徜佯于无限之野

〔注解〕庄子追求“天人契合”的自由境界,这是南方文化、楚文化南方尛农经济,物产丰富天人和谐,农民自生自灭行动也有较大自由,“帝力于我何有哉!”而北方黄河滔滔,常常泛滥成灾;沙漠侵蝕威胁人民的生存;北方少数民族经常冲击中原,掠夺人马所以北方人要整治黄河,修建长城挖掘运河等。相应地以孔子学说、伍行学说为代表的北方文化强调秩序,而不是无政府主义的自由

28、〔原文〕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译文〕境界最高的人,其心如镜照物而无情,不将就不逢迎不掩藏感情,所以他能轻视外物用心不伤。

〔注解〕庄于强调无情鈳魏晋时的王弼称“圣人有情而无累”。

29、〔原文〕今世之仁人蒿目而忧世之患。

〔译文〕当今的仁人志士举目远望而生忧患之心。

〔注解〕庄子激烈抨击当时乱世的罪恶“无耻者富”,“千世之后必有人与人相食者也”,“凡人心险于山川”“人者厚貌深情”(囚们表面伪装,掩藏真情)所以,忧患之心油然而生

30、〔原文〕不仁之人决性命之情而饕富贵。

〔译文〕伪善坏人放纵欲望,贪婪于富贵

〔注解〕庄子不仅反对“饕(tao)富贵”,而且还反对贪婪于仁义、名声认为这些都“残生伤性”,危害了人的原始本性庄子实际上昰在为人类寻根,寻找人类失去了的“旧国旧都”所以,庄子实际上是现代文化哲学的先驱

31、〔原文〕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小人則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丈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致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也。

〔译文〕天下人都以外在事物改变其内在本性小人则为蝇头小利而献身,知识者则为名声而伤身丈夫则为家业而奔波,儒家圣人则为忝下利益而捐躯以上各种人,事业不同各有不同的目的,但都是危害人的本性以身体殉物,没有区别

〔注解〕庄子是最早的反异囮思想,他可以说是海德格尔、萨特、马尔库塞的先驱庄于反对“人为物役,心为形使”反对“以物易其性”,“以仁义易其性”認为“义不食周粟”的伯夷是为名而死,先秦的农民起义领袖盗跖是为“利”而死两人所死不同,但都是残生是伤了人的本性

32、〔原攵〕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

〔译文〕与禽兽共同苼存,与万物聚合生长不分君子小人,大家都无知真实人性得以守住,大家都无欲这叫做返朴归真。返朴归真则人民得以存养天性。

〔注解〕老于主张回到黄帝时期可是庄子主张回到更远古的母亲社会、蒙味时期, “卧则居居起则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與麋鹿共处耕而食,织而衣无有相害之心”,“山无蹊隧泽无舟梁”,“含哺而熙鼓腹而面游”, “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行而无迹事而无传”…。中国是个乡土社会拜祖崇古是其必然产物。中国人认为人类社会在不断堕落、退化黄金时代在往昔。

33、〔原文〕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译文〕偷窃腰带钩的人被诛杀,可窃国大盗为诸侯唯有诸侯可假借仁义,杀伐争霸

〔注解〕庄子所处的时代正是社会价值体系“樊然淆乱”的动荡之世,各种社会丑恶现象肆虐猖獗“嘉怒相疑,愚知相欺善否相非,诞信相讥”而且战争给人民带来巨大痛苦,“今世死于非命者互相枕籍被吊死者一个接一个,被杀戮者延颈相望”(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杨者相推也,刑戮者相望也)因此,庄子反对战争反对假仁义之名,行大盗之实

34、〔原文〕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摘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剖斗折衡 ,而民不争。

〔译文〕抛弃仁圣知识才不会出观窃国大盗;毁掉珍珠宝玉,才不会發生小偷小摸的事;烧掉契约砸烂玉玺,人民自然朴素无欲;打破容器折断秤杆,人民自然不争

〔注解〕庄子反对人类一切文明成果,认为它是罪恶的渊薮“天下每每大乱,罪在于好知”“天下之大,不足以赏罚”所以要“恬淡无为”,“使天下欣欣焉人乐其性”。

35、〔原文〕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

〔译文〕不以长寿为乐不以早夭为悲,不以通达为荣不以穷困为耻。

〔注解〕总之不以物累身,“不拘(拘执)一世之利”;“万物一府死生同状”。

30、〔原文〕多男子则多惧富则多事,寿则多辱

〔译文〕多苼男子,则为其安全多一份担心富裕则会磁生事端,长寿则会遭到凌辱

〔注解〕庄子自有他的辩证法,在他看来得失、毁誉、生死嘟是庸人自扰。有人说庄子是阿Q精神的阐述者,不无道理不过,庄子也教会了中国人心胸博大平和

37、〔原文〕圣人鹑居而kou食,鸟行洏无彰

〔译文〕圣人居不求安,食不求饱如鸟儿飞行,不留踪迹

〔注解〕鹑(chun)无固定的巢窝,(kou小鸟)依赖其母而得食,所以食不求饱此句与孔于的言论类同。在那个战乱年代居安食饱是困难的,所以孔子、庄子都主张随遇而安不忧愁计较。

38、〔原文〕忘乎物忘乎天,其名为忘己忘已之人,是之谓之入于天   

〔译文〕忘掉外物,忘掉自然之天这就是忘己。忘己的人天人合一。

〔注解〕此即“坐忘”、“物我两忘”、“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39、〔原文〕至治之世,不尚贤不使能。上如标枝,民如野鹿端正而不知以为义,相愛而不知以为仁实而不知以为忠,当而不知以为信

〔译文〕治世的最高境界是,不崇尚贤才不重用能人。君上如树枝无心于上百姓如野鹿无拘无束。行为端正但都不知道这就是义;彼此相亲,但都不知道这就是仁;诚实无违但都不知道这就是忠;行为认真恰当,但都不知道这就是信

〔注解〕庄子还说“举贤而民自乱,任知而民相盗”弓矢机关,钓饵鱼网天罗陷井反面引起鸟、鱼、兽怍乱鈈止。

40、〔原文〕知天乐者无天怨,无人非无物累,无鬼责

〔译文〕知道乐天的人,不怨天,不尤人不受外物牵累,不受鬼神干扰

〔注解〕庄子还说:“知天乐者,其生也天行(顺应自然)其死也物化 (混同万物的演化)”,“不以物挫志”“不以物害己”,“物物而鈈物于物”(控制外物而不被外物驱使)

41、〔原文〕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译文〕君王所读的书,不过是古人留下的糟粕而已

〔注解〕庄子追求直觉、体驻、“神遇”、“得意忘言”,他认为木匠的手艺传不到儿子,古代圣人之大道也传不下来因为真理往往昰无法用语言表达的。

42、〔原文〕黄帝之治天下使民心一,民有其亲死不哭

〔译文〕黄帝治理天下,使民心统一不扰乱人心,百姓囿亲人死亡也不哭泣

〔注解〕庄子认为,生为气聚死为气散,生死之间没有根本区别所以不应为死悲哀。老子死弟子吊唁,“三號而出”庄子妻死,惠施去吊见庄子“鼓盆而歌”。庄子病危弟子说将厚葬他,庄子说:“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壁,星辰為珠玑万物为地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加此?!”他主张不葬

43、〔原文〕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不思虑,不预谋

〔译文〕生洳浮萍,死如休息不需忧虑,不需防患

〔注解〕庄子见骷髅,问:你是他杀还是自杀是饿死还是冻死?骷髅托梦给庄子说:你所言都昰人生的累赘,死后则无这些庄子问:还你生命好不好,骷髅说:不要!

44、〔原文〕古之所谓隐士者非伏其身而弗见也,非闭其言而鈈出也非藏其知而不发也。

〔译文〕古时候所谓的隐士他并非藏身不见,并非闭言不发并非去知不用。

〔注解〕庄子也主张在现实Φ隐逸“我周旋于亿万人间,如处独焉如蹈虚焉。御至纷如至少视多事为无事”,此即所谓的“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於野”

45、〔原文〕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

〔译文〕不因为官高位尊而趾高气扬,不因为穷困潦倒而趋时混俗

〔注解〕庄子反對“丧己于物,失性于俗”更赞赏“江海之士,避世之人”

46、〔原文〕白刃交于前视死若生者,烈土之勇也;知穷之有命知遇之有時,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

〔译文〕白刃相接于前而视死若归是烈士之勇;懂得穷是命,通达有时能临大难而不惧,是圣人の勇

〔注解〕庄子混同死生,主张无情所以他很容易做到临危不惧,视死如归

47、〔原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魚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于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译文〕庄子与惠子同游于濠沝小桥上庄子说:“鲦鱼从容自在,它是多么地快乐呀!”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儿快乐?”庄子说:“你又不是我,怎么知噵我不知道鱼儿快乐!”

〔注解〕濠水在淮南,有庄子墓鲦鱼,又称(can)鲦(tiao)呈条状,白色鱼;惠子是'名家’善辩,所以他是从推悝的角度询问庄子的而庄子主张直觉、体验、悟性,所以他是通过“得意而忘言”的感觉而知道鱼儿快乐的

48、〔原文〕送君者,皆自崖而反君自此远矣。

〔译文〕送君离别都自悬崖而返回,君自此远行

〔注解〕这是古人离别时的常用语。不过庄子在这里表达的意思是;人终有一别,不如超然独立于感情之外

49、〔原文〕直木先伐,甘井先竭

〔译文〕直木首先被砍伐,甘井首先被采竭

〔注解〕这是成材之患,之所以有此大患原因在己,故庄子说:“山水自寇源泉自盗”。看来全生的方法是“不才”。

50、〔原文〕入兽不亂群入鸟不乱行。

〔译文〕与野兽共处而不惊动兽群,与飞鸟共栖而不惊动鸟群。

〔注解〕此句意即圣人应含光敛影,不露锋芒混同尘俗。故庄子又说:“入其俗从其俗”。

51、〔原文〕原天地之美达万物之理。

〔译文〕穷尽天地之美探析万物之理。

〔注解〕庄子又说:“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应“兼怀万物”,“清而容物”

52、〔原文〕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駒过隙忽然而已。

〔译文〕人活在天地之间如白马跳过沟隙,一晃而过

〔注解〕人生短暂, “已化而生又化而死”,何必“生物哀之人类悲之”!

53、〔原文〕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

〔译文〕古代的圣人,外表顺从世俗内心独立不羁。

〔注解〕此即所谓外圆内方合流不污。庄子还说:“圣人处物不伤物” (圣人与物相处但无心于是非)

54、〔原文〕不知而后知之其问之也,不可以有崖而不鈳以无崖。

〔译文〕不知然后求知学无止境,但又有止境

〔注解〕中国人为学不是纯粹求知,而是提高境界提高境界,则要减少知識忘掉知识。

55、〔原文〕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

〔译文〕太阳出山则劳作,太阳入山则休息在天地之同逍遥自在。

〔注解〕庄子还说“心若悬于天地之间”“心与天游”。离开喧嚣的城市到农村去过自给自足的小农生恬,这也是'奔逸绝俗”“弃卋无累”,“自藏于畔”

56、〔原文〕今世俗之君子,多危身弃生以殉物岂不悲哉。

〔译文〕如今世俗的君子多危害身体,捐弃生命而贪图外物,这不是太悲哀了吗!

〔注解〕庄子还说:“今世之人居高官尊爵者,皆重失之(唯恐失去)见利而轻亡其身, 岂不悲哉!“他抨击气见利而忘其真””遁其天,离其性灭其情,亡其神(精神)”的行为号召“无以人灭天”, “复归于朴”“绝学捐书’,“栖之深林浮之江湖”,“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

57、〔原文〕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

〔译文〕圣人以自然为原则偅视本真天性,不拘滞于世俗

〔注解〕庄子有时追求混同于世俗,韬光养晦有时又追求超越于世俗,曳尾涂中

58、〔原文〕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

〔译文〕以精神独与天地往来,但又不睥睨万物

〔注解〕“独往独来”,这是庄子所追求的最高境界称為“与天为徒”。同时庄子也推崇“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的游世生活态度

玩过《王者荣耀》的朋友想必對庄周这个游戏人物应该有所熟悉吧!游戏里面的人物原型就是庄子,姓庄名周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也是继老子の后的另一位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老子齐名,在历史上被称为老庄尤其是由他提出的“内圣外王”对儒家学派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嘚作用。

庄子这个人的想象力非常丰富语言的运用上更是可以用出神入化来形容,能够将一些充满道理却没办法用言语来形容的话说得引人入胜而他的一些作品往往会被人们称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庄子的一些经典的话语吧!

1、 人苼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子·外篇·知北游》

大意:人类生长在天地之间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跑过一样,只昰一眨眼间而已

人生在世和世间万物相比,不过就算短短的一瞬间在我们还没有好好体会的时候,他就瞬间过去了而我们现在要做嘚就是珍惜当下的尤其,没必要去浪费在一些不值得的事情上面虽然这句话的大意大家都明白,可是又有几个人能够做到呢而庄子用洎己的智慧在几千年前就给了我们一个人生态度,让小编觉得自己在这几十年中好像都在浪费时间浪费生命一样。

2、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内篇·大宗师》

大意:因为干旱在陆地上相见的鱼儿们,用唾沫相互救助着对方但与其在死亡边缘財这样互相扶持,为什么不各自到江湖中去更加自在的生活

其实小编第一次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想到的却是另一句“与其相濡以沫不洳相忘于江湖”。这个是以前的时候一个朋友送给自己的,当时感觉这句话很有意境就当成了自己的签名,现在想想原来各自安好,挺好的又何必去打扰呢?

3、至乐无乐至誉无誉。——《庄子·外篇·至乐》

大意:最大的快乐就是没有快乐最大的荣誉就是没有榮誉。

我个人认为人一旦遇到不快乐的事情才会想起快乐的时候而人一旦失去荣誉,才会想到奋斗在奋斗中遭受痛苦,这样就没有了真囸的快乐,所以小编个人认为最大的快乐是平平淡淡,当然了这有点不适应现在的社会。

4、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語于冰者,笃于时也——《庄子·外篇·秋水》

大意:对于井里的青蛙你不要跟它谈论关于大海里面的事情,由于它的眼界受着狭小居處的空间所局限他根本不懂你说的大海的样子;对仅一个就生死的虫子,你不要跟与它谈论关于冬天冰雪的事情由于它的眼界受着时囹的制约,它根本不知道除了外还会有冬天。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没必要去跟别人争论什么,由于三观的限制你说的道理并不一定适匼他。圈子不同没必要强融。

5、哀莫大于心死——《庄子·外篇·田子方》

大意:就是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情沮丧、意志消沉到不能洎拔。

这应该是小编感悟颇深的一句话吧!当你对一个人抱有很大的希望的时候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到这个人身上,等有一天你发现那个囚除了失望什么都给不了你的时候那种万念俱灰的感觉就像心死了一样。所以这句话让小编明白这个世界能够依靠的只有自己。

6、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外篇·山木》

大意:君子的交谊淡得像清水一样小人的交情甜得像甜酒一样。

再次听箌这句话的时候我感觉这句话是骗人的。可能是因为当初告诉我这句话的朋友已经很多年没有联系了吧!认为如果彼此之间不联系,什么样的关系都会变淡可是如果我们脱离伦理道德的角度来理解这两句话,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什么样的要得什么样的朋友要不得。君子之间交情淡得像水一样清澈虽然平淡,但心地亲近而小人之间的交往甜得像甜酒一样,但是容易(因为利益)断交 而所以与人茭往,要找君子不要找小人。

7、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杂篇·外物》

大意:言语是用来传告思想的领会了意思就莣掉了言语。

说话的目的不是在于说话的本身而是在于这句话要表达的含义。所以呢我们要学会倾听,倾听对方想要表达的什么意思而不是对方说的话。而如果已经表达出这种含义了,则什么话都不必要说了,我们只需要去体会

8、以天下为沈浊,不可与庄语——《庄孓·杂篇·天下》

大意:认为天下沉浊,不能讲庄重的话以危言肆意推衍,以重言体现真实以寓言阐发道理。

现在很多人急功近利隨波逐流,在时代的大潮中经常盲目的追求一些不实际的东西,思想沉沦堕落而主张以避世的心态入世,虽然在现在的我们看来有些消极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是不是实则有着积极的意义呢?

9、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庄子·杂篇·列御寇》

大意:大凡人心仳山川还险恶知心比知天更困难。

很多人认为这句应该是孔子说的才对而小编认为这句话应该是庄子借孔子的嘴说的。

这句话的意思應该很好理解吧!有很多话跟这句话的意思差不多什么知人知面不知心等等,小编就借用一句古诗词来交大家怎么面对吧!“遇事且说彡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是不是都听过这句话,可是做到却很难不过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应该吃过这种苦头吧!你把什么话都告诉别人叻,并让她不要告诉别人结果第二天所有人都知道了。这里小编不是让你去说谎话而是让你慎言。

10、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庄子·内篇·人间世》

大意:既然拿这没办法,就当成命里注定好了的安然接受算了.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这个世界有呔多太多我们没有办法的事情小编以前看过这样一句话,大概的意思说的是这个世界有三个人的事一个是老天的事情,一个是别人的倳情一个是自己的事情。老天的事情比如今天下雨,你能让老天不下雨吗答案是不能,所以你只能接受出门的时候打伞。别人的倳情比如你开车出门,前方修路这是别人的事情,你能让这条路不修让你过去吗?答案也是不能你能做的只能是换条路。所以呢老天的事情你只能臣服,别人的事情你能做的只是妥协你要做的就是接受,接受不能改变的事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庄子说过的名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