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闲云水浒传深度解析:水浒传中最变态的摧花狂魔是谁

理性看水浒,宋江是哪咤下凡(~~~欢迎分享),变态色魔武松,卖友求荣的林冲谋杀晁盖,吃人的李逵,宋江教你做思想工作~~~
来自李英华的日志
&&& 林娘子见老公来了,脸也红了,道:&清平世界,是何道理,把良人调戏!&&&& 很显然,调戏良人妇女,绝对没有道理。所以林冲赶到跟前,把那后生肩胛只一扳过来,举拳就要打,也喝一声道:&调戏良人妻子,当得何罪!&&&& 当得何罪?书上没说,不太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把他揪住,狠狠的打一顿,打个半死,应该是可以的。&&& 因为林冲&本待要痛打那厮一顿&,并且林冲是个&良人&,良人就是良民的意思,不会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来。所以把调戏良家妇女的家伙抓住痛打一顿,应该是小说中法律允许的范围。&&& 但是,当林冲将那厮扳将过来时,一下子看清了他的脸,恰待下拳打时,却认得是本管高太尉的干儿子高衙内,&先自手软了。&&&& 一个&软&字,把林冲的内心世界,展示的淋漓尽至!&&& 高太尉,高俅,林冲的顶头上司。他的干儿子调戏了林娘子,林冲竟不敢动手打了。否则,自己的饭碗必丢无疑!&&& 那高衙内见林冲从后面扳他,就说道:&林冲,干你什事,你来多管!&&&& 调戏林冲的老婆,还说不关林冲的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文中写道:&原来高衙内不认得她是林冲的娘子。若还认的时,也没这场事。&&&& 接下来,旁边的人都过来劝道:&教头休怪,衙内不认的,多有冲撞。&劝住了。高衙内骑着马儿去了。林冲也领着老婆回家。&&& 至此,高衙内调戏林娘子的第一回合,告以结束。&&& 原来只是一场误会。林冲自释道。
&&& 第一次虽然是个误会,但第二次就是故意的了。
&&& 高衙内第二次调戏林娘子,是在林冲的好友陆谦的撮合下进行的。
&&& 那一天,陆谦来请林冲到他家去吃酒,半路上却说,不到我家里去了,我们还是到街上找个酒馆吧。于是,二人就来到樊楼里坐了。
&&& 陆谦自己把林冲缠在外面,再叫人把林娘子叫到他家里去。
&&& 林娘子来到陆谦家,没见到自己丈夫,却见到了守侯在此的高衙内!那高衙内大叫道:&你丈夫来也!&
&&& 锦儿又慌忙去寻林冲,林冲急急赶来。
&&& 书上写道:&林冲见说,吃了一惊。也不顾女使锦儿,三步做一步,跑到陆虞候家。抢到胡梯上,却关着楼门。&
&&& 林冲急匆匆地赶来后,却不急匆匆地进去。
&&& 他在干什么呢?他就站在门外听里面的动静。
&&& 只听得娘子叫道:&清平世界,如何把我良人妻子关在这里?&
&&& 又听得高衙内道:&娘子,可怜见救俺!便是铁石人,也告的回转。&
&&& 从二人的对话中,可以听出高衙内并没有硬上,还在苦苦哀求林娘子。
&&& 此时的林冲,根本就不敢破门而入,他连武大郎的勇气也没有。因为硬冲进去了,抓住了高衙内,林冲怎么办?敢打他吗?根本就不敢!怕得罪了顶头上司啊。
&&& 但,就这样傻傻地站在外面,等里面的人出来,也不是个事呀。于是,书上写道:林冲立在胡梯上,叫道:&大嫂开门!&
&&& 他站在外面,叫里面的人开门。这一声叫,其实就是在提醒里面的人,好给高衙内一个台阶下。
&&& 结果,林娘子来开门。高衙内吃了一惊,跳墙走了。
&&& 林冲问娘子道:&不曾被这厮点污了?&他最关心的,就是老婆是否失了身。娘子道:&不曾。&
&&& 林冲虽然惧怕高衙内,不敢得罪他。但却不怕陆谦,所以就把陆谦家打得粉碎!
&&& 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高衙内连续两番均未得手,又岂能不引起林冲的重视?林冲必须妥善的化解这场风波。
&&& 于是,他想到了一个解决的办法。
2. 林冲为何买宝刀?&&& 高衙内连续两次调戏了林冲的娘子。&&& 林冲都忍了,因为怕呀。&&& 照说,林冲也该警觉了,也该防备了。但他好象无动于衷,依然还在外面喝酒,不守好老婆。&&& 紧接着,林冲中了圈套,买下一口宝刀;又接着,林冲再次中了圈套,误入白虎堂而被捕。&&& 读者骂道:林冲!你脑子里有屎啊!你这个弱智白痴,一点心眼也不长,活该你一次又一次上人家的当!
&&& 读者误会林冲了。林冲,绝对是个有心眼有心计的人,不说别的,至少要比那个鲁智深考虑问题全面些吧。否则的话,又怎么可能混成高俅手下&大请大受&的红人呢?&&& 林冲并不傻,却上了人家的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还得从他买下那口宝刀说起。且听我慢慢道来:
&&& 那一天,林冲和鲁智深两个吃酒回来,走到巷口,见一条大汉,手里拿着一口宝刀,插着个草标儿,立在街上。&&& 那大汉自言自语道:&好不遇识者,屈沉了我这口宝刀。&&&& 这句话大有深意。因为就在前几天,林冲的好友陆谦请他喝酒时,林冲曾对这位好友吐露过心思:&男子汉空有一身本事,不遇明主,屈沉在小人之下。&&&& 所以,那大汉连用&不遇&、& 屈沉&两词,以勾动林冲的共鸣。&&& 可是,林冲并没听见。所以&林冲也不理会,只顾和智深说着话走。&&&& 看着鱼儿不吃饵,那大汉急呀,于是又跟在背后道:&好口宝刀,可惜不遇识者。&&&& 林冲还是没有在意。&只顾和智深走着,说得入港。&&&& 最后,那汉骂道:&偌大一个东京,没一个识得军器的!&把整个东京都骂遍了。林冲、鲁智深都是不识货的人。&&& 林冲听的说,回过头来。鱼儿终于开始咬钩。
&&& 那汉飕的把刀掣出,明晃晃夺人眼目,冷飕飕寒气逼人,鬼神心惊,奸党胆裂。太阿巨阙难比,干将莫邪等闲。&&& 林冲接在手内看了,吃了一惊,失口道:&好刀!你要卖几钱?&&&&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林冲买下了这口宝刀。
&&& 那么,林冲买宝刀的动机何在?大概有以下两种说法:&&& 1. 林冲要杀高俅。&&& 这个完全说不通。因为此时的林冲正在高俅手下做事,&大请大受&,并没冤仇。何况高俅也没调戏他老婆。更何况,他连高衙内都不敢打,还敢杀高俅?再说,什么刀不能杀高俅,何必要买把宝刀杀。&&& 2. 林冲要与高俅比刀。&&& 高俅有一把宝刀,从不肯轻易示人。林冲买这把宝刀,就是要和他比试。这个也说不通。你看,林冲见到领导的干儿子,手都软了,不敢打啊,这么给领导面子的人,又怎敢把领导的宝刀比下去呢?&&& 真要把领导的宝刀比下去了,那领导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可见,都不是的。那么,林冲究竟为什么要买下这把宝刀呢?&&& 在下斗胆,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要送礼!要行贿!!要&潜规则&!!!&&& 林冲买下这把宝刀的真实意图,就是想去拍高太尉的马屁!在适当的时候,把宝刀孝敬给顶头上司高太尉,以博取高太尉的欢心!&&& 看官又以为我在说胡话了。哼哼&&& 那就睁大眼睛,看看这把宝刀的价格吧:&&& 这把宝刀,价值三千贯,因为急要钱用,只卖二千贯。林冲和他砍价,砍到一千贯。成交。&&& 千贯,养二奶的价。合现在的人民币算:林冲花了30万元的现金,卖下了一个价值90万元的宝贝东东。&&& 在今天看来,也是一辆好车啊。&&& 林冲,他花这么多钱,买下这么贵一把刀,不是要送礼,还想干啥?千万别告诉我,他爱刀。他要真爱刀,人家喊两三遍他会听不到?&&& 那么,究竟是谁爱刀呢?书上原文:&高太尉府中有一口宝刀,胡乱不肯教人看。我几番借看,也不肯将出来。&看到了吗?真正爱宝刀的人,是高太尉,高俅。&&& 宝刀,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只有高俅,才配宝刀。你再看鲁智深,他就不需要宝刀,一听说是几千贯的刀,他转身就先走了。&&& 顶头上司高俅爱刀,所以林冲买下一口价值90万元的宝刀,去孝敬孝敬他,正所谓&投其所好&。拍马屁,也就拍到点子上了。&&& 那么,可以得到什么好处呢?可以得到领导的赞许,可以得到领导的另眼相待,正好就可以化解高衙内继续纠缠自己老婆的危机!&&& 高衙内在外面为非作歹,谁也不怕,只怕一人,就怕被高俅知道了。书上写高衙内调戏林娘子后,&跳墙脱走,不敢对太尉说知。&可见,高衙内只怕高俅。&&& 林冲自己是拿高衙内没办法的了,但一物降一物,只有高俅管得了他!所以,林冲就要给高俅送礼!&&& 看官试想,那高衙内一而再再而三的骚扰林冲的老婆,第一次不得手,就来第二次,第二次又不得手,就肯定还有第三次、第四次&&&&& 林冲是个心眼很细很小的人,难道他会想不到?你以为他是个很豁达的人啊,真的不把这件事记心里头?就这样任高衙内一次又一次的调戏?&&& 而林冲又不敢打他,你叫林冲咋办?想想所有的应对策略,还真的只有向高太尉&送礼&这一招了。
&3. 林冲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高衙内两次调戏林冲的老婆,都没有上手,怏怏不乐,躲在家里害相思病。&&& 高衙内说:&实不瞒你们说,我为林冲老婆,两次不能勾得她,又吃他那一惊,这病越添得重了。眼见的半年三个月,性命难保。&&&& 这相思病害的不轻呀,高衙内说他想林冲老婆快要死了。&&& 出点子的人有三个:一个是与高衙内帮闲的的富安;一个是富安的心腹陆谦;一个是高俅府里的老都管。&&& 这三个人商量后说:&若要衙内病好,只除教太尉得知,害了林冲性命,方能勾得他老婆,和衙内在一处,这病便得好。若不如此,已定送了衙内性命。&
&&& 于是,一条陷害林冲的毒计诞生了。&&& 那一天上午,来了两个承局叫道:&林教头,太尉钧旨,道你买一口好刀,就叫你将去比看。太尉在府里专等。&&&& 林冲拿了那口刀,随这两个承局来。两个道:&太尉在里面等你。叫引教头进来。&&&& 林冲进去后,见上面四个大字:&白虎节堂&。猛省道:&这节堂是商议军机大事处,如何敢无故辄入。不是礼。&&&& 急待回身,只听的靴履响,脚步鸣,本管高太尉带着人来了。林冲见了,执刀向前声喏。&&& 太尉喝道:&林冲,你又无呼唤,安敢辄入白虎节堂!你知法度否?你手里拿着刀,莫非来刺杀下官?&喝左右拿下绑了。&&& 林冲就这样掉进了高太尉设下的圈套之中。&&& 那么,林冲究竟为什么会轻易上当呢?执刀进入白虎堂,难道他不知道这是死罪啊。&&& 知道还要进去,就这么好骗呀。于是,有的朋友就说了,这林冲,不仅软弱,而且还很弱智,没脑子。
&&& 据我分析,林冲应该不是没脑子的那种人,而是因为和高俅的关系太熟了。只有当林冲和高俅是非常熟悉的人时,林冲才不容易料到高俅会突然反目陷害他。&&& 也就是说,林冲原本应该是高俅的&心腹人&,非常忠实的、信得过的人。说的难听一点,林冲其实就是高俅手下的狗。&&& 我们来看原文:&&& 1.林冲和陆谦喝酒的时候,陆谦说:&如今禁军中,虽有几个教头,谁人及得兄长的本事。太尉又看承得好。&&&& 在禁军中,总共只有几个教头,名额是非常少的。而林冲就是其中之一,还是武艺最高的一个。并且,&太尉又看承得好&,说明高俅是非常赏识林冲的。&&& 2. 富安与高衙内的对话:衙内笑道:&你猜得是。只没个道理得她。&富安道:&有何难哉!衙内怕林冲是个好汉,不敢欺他。这个无伤。他见在帐下听使唤,大请大受,怎敢恶了太尉&&&&&& 高衙内是什么人?高俅的干儿子,有名的&花花太岁&,&那厮在东京倚势豪强,专一爱淫垢人家妻女,京师人惧怕他权势。&&&& 就是这样一个有权势的人,他还怕林冲!不敢欺他。他也自认为没办法得到林冲的老婆!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林冲的身份,其实是和高衙内比较接近的。&&& 林冲在高俅的帐下听使唤,又&大请大受&,请受,就是领受、官俸、薪饷的意思。&大请大受&,就是高俅给他发高薪的意思。(林冲买刀的时候,可以直接到家里一次性拿出30万现金,不是小数目。)&&& 现在明白了:一个是高俅的干儿子,一个是高俅的头号干将。差不多一个级别的。所以才会出现:林冲害怕高衙内,而高衙内也同样害怕林冲!&&& 3. 高俅知道了详细原因之后,说道:&我寻思起来,若为惜林冲一个人时,须送了我孩儿性命,却怎生是好!&&&& 以高俅的身份,要杀一个人,那还不简单。但从这里我们看出:高俅是拿林冲和高衙内这两条命在&权衡&。&&& 高俅道:&却怎生是好!&可见林冲在高俅眼中的分量不轻。害了林冲,可惜了,若不害林冲,可那高衙内说他会死的。&&& 权衡之后,还是决定牺牲林冲,以救干儿子。
&&& 正因为林冲是高俅手下的红人,非常熟悉,再者林冲正准备借&比刀&的机会给高俅进贡送礼,所以才会轻易上当。否则,不这样理解的话,那就只能说明林冲的智商近乎为0。
&&& 林冲明白了,高俅是在陷害他。心里当然很憋屈。不过,林冲并不是非常仇恨高俅。从头到尾,也没有要杀高俅报仇的想法。&&& 就象被赶出门的狗一样,无论受多大委屈,也决不会反咬主人。&&& 你看后来,烧了草料场,林冲被逼入绝境,酒后作诗道:&仗义是林冲,为人最朴忠。&这是他心里话。&&& 那么,林冲什么地方仗义了?没发现。而高俅害他,他理解了,承受了,这就说明他是对高俅仗义了,对高俅最朴忠。&&& 你再看后来,高俅被捉到梁山,大家面对面同席饮酒,林冲有要杀他报仇的意思吗?压根就没有!半点也没有!根本就不是电视上放的那个样子!
&&& 杀高俅报仇,痛快是痛快,但这不过只是读者一相情愿的想法罢了,大家其实都误会林冲了。
4.林冲为何要休妻?&&& 高太尉陷害了林冲,把林冲押解到开封府发落。&&& 犯的是死罪。林冲对开封府的府尹大人说:&&&不想太尉从外面进来。设计陷害林冲。望恩相做主&。&&& 可见,高太尉设下圈套,要故意害死林冲,林冲还是知道的。
&&& 林冲的丈人张教头,上下打点,使用钱财,想要为林冲翻案。开封府有个叫孙定的,为人最鲠直,要周全他,就和府尹商量了,把案情的经过改成&手执利刃,故入节堂&改成了&腰悬利刃,误入节堂&。&&& &故&和&误&,在法律上是不太好定性的。但究竟是&手执利刃&还是&腰悬利刃&?这个还是很好确定的。原文:&林冲看时,不是别人,却是本管高太尉。林冲见了,执刀向前声喏。&&&& 所以,林冲在白虎堂看见高太尉后的行为是:&执刀向前&。
&&& 开封府的把案情经过一改,就不是死罪了。而且,高太尉高俅本人也同意了这么改。注意:最终拍板的人还是高俅。高俅现在并没有要林冲的命。&&& 我们再看:&谁不知高太尉当权&&但有人小小触犯,便发来开封府要杀便剐。&小小触犯,便要杀要剐,这是高太尉的一贯作风,不知道害死了多少人。&&& 再看林冲,手执利刃,罪证确凿的死罪,高太尉却对他格外开恩,放了他一马。你说,林冲他能不感激高太尉吗?&&& 所以,从这之后,林冲凡说起这场屈官司,都改了口,只说是因为&年灾月厄&,是自己命运不好;或者是说&恶了高太尉&,是自己得罪了高太尉;而绝少再提是高太尉设计陷害自己了。
&&& 这就是林冲。
&&& 还是古语说得好,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 高俅对林冲手下留情,林冲就对高俅感恩戴德。&&& 林冲发配沧州,走的时候对老丈人张教头说:&泰山在上,年灾月厄,撞了高衙内,吃了一场屈官司。今日有句话说,上禀泰山。自蒙泰山错爱,将令爱嫁事小人,已经三载,不曾有半些儿差池。虽不曾生半个儿女,未曾面红面赤,半点相争。......&&&& 先说与老婆的感情如何,再说:&&& &今小人遭这场横事,配去沧州,生死存亡未保。娘子在家,小人心去不稳,诚恐高衙内威逼这头亲事。况兼青春年少,休为林冲误了前程。却是林冲自行主张,非他人逼迫小人......&&&& 说了半天,原来是要和老婆离婚。&&& 离婚的原因,是自行主张,并非他人逼迫。但前句又说&恐高衙内威逼这头亲事&。很矛盾,很无奈。&&& 可是,高衙内要威逼这头亲事,难道你离了婚,高衙内就不威逼了吗?只会更容易的。&&& 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林冲接着再说:&今日就高邻在此,明白立纸休书,任从改嫁,并无争执。如此,林冲去的心稳。免得高衙内陷害。&&&& 说了半天,还是为了他自己。什么夫妻感情,什么为了老婆好,都是在扯淡。把老婆送给高衙内,是为了免得高衙内再次陷害他。&&& 这就是林冲。
&&& 可张教头很固执,说道:&林冲,什么言语!&老汉家中也颇有些过活,我帮你养着,又不叫她出入,高衙内便要见,也不能勾。休要胡思乱想,只顾放心去。&&& 林冲道:&感谢泰山厚意。只是林冲放心不下,枉自两相耽误......&若不依允小人之时,誓不与娘子相聚。(如果不这样,再不能相聚了。)&&& 铁了心,硬是叫人写了离婚休书。老婆号天哭地。&&& 林冲劝道:&娘子,我是好意。恐怕日后两下相误,赚了你。&&&& 怎么叫两相耽误?两下相误?就是说:把两个人都耽误了。只有离了婚,才两不相误。&&& 所以,林冲第一次死里逃生之后,马上就主动地把老婆让出来。这叫&丢妻保夫&。&&& 读水浒读到这里,一直没有发现林冲身上有什么英雄好汉的质素。从教头身份出场,到老婆被人调戏,到上当被捕,到主动自愿交出老婆,令人越来越压抑,越来越憋屈。&&& 不过,作者并没有描写林冲忍得很难受。相反,把林冲描写的非常理性。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林冲并没有绝望。&&& 林冲应该还在幻想,坐牢只是暂时的,把老婆送给高衙内,他坐牢回来了,还是可以继续当他的教头。因为他的工作籍并没有被免除,他在休书上还是写的&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的身份。
&&& 可是,富安和陆谦两个,并不会放过林冲,他们依然还是要害林冲的性命。于是,买通了董超、薛霸两个公人,说好了,最多五站路,少便两程,便要结果了林冲!
5.水浒传中卖友求荣的小人是谁?&
&&& 大家都知道,鲁智深是一个非常讲义气的人。鲁智深对林冲绝对够兄弟。&&& 但,你不能用这个来证明,林冲也会对鲁智深讲义气够兄弟。A喜欢B,B却不一定会喜欢A,这是逻辑常识。
&&&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林冲究竟是怎样对待鲁智深的。
&&& 林冲和鲁智深一见面就结为兄弟,所以鲁智深不可能知道林冲的为人。在这之前,和林冲多年的兄弟,是陆谦这个小人!为了自己利益而出卖兄弟的小人!&&& 多年来,林冲只和这个小人相交最好。近墨者黑,林冲该不会?
&&& 林冲的老婆被高衙内第一次调戏后,鲁智深带了二三十人赶来,什么都不问,开口第一句话:&我来帮你厮打!&为什么?因为他当林冲是兄弟。&&& 林冲怕他,怕他把自己教头的饭碗砸了。慌忙劝住。&&& 鲁智深说,有事,你只管喊我。走的时候:&阿哥,明日再会。&但林冲再也不找他了。怕了他了。&&& 林冲第二天没和鲁兄弟再会,却去和陆谦兄弟喝酒,并且还向陆谦这个兄弟苦诉衷肠,心里话,都跟这个小人说了。
&&& 林冲老婆被高衙内第二次调戏后,鲁智深来找林冲喝酒,一连好几天,林冲一直对他瞒的紧紧的,守口如瓶。发生这么大的事,鲁智深不知道。&&& 那天买宝刀的时候,林冲叫鲁智深等他,鲁智深说,我走的,明日再见。林冲买了宝刀,&当晚不落手看了一晚。夜间挂在壁上,未等天明,又去看那刀。&&&& 仅仅只隔了一个夜晚,次日上午九点多中,有两个人来叫林冲把宝刀拿太尉府去。林冲说道:&又是什么多口的报知了。&&&& 又是什么多口的?就是鲁智深!因为他买宝刀的事,也只有鲁智深一个人知道啊。肯定是鲁智深回去对那些泼皮们说了,传出去的。(林冲此时还不知道太尉要陷害他。)&&& 那么,林冲被抓起来后,会不会抱怨鲁智深多嘴呢?
&&& 林冲被发配沧州。董超、薛霸两个公人压着,走到了野猪林。在这里,要结果了林冲。&&& 薛霸将林冲紧紧的绑在树上。&&& 两个跳将起来,转过身来,拿起水火棍,看着林冲说道:&不是俺要结果你&&休得要怨我弟兄两个。只是上司差遣,不由自己。你须精细着。明年今日,是你周年。&&&& 林冲见说,泪如雨下,便道:&上下,我与你二位往日无仇,近日无冤。你二位如何救得小人,生死不忘。&&&& 可以说,在这生死关头,无论是谁救了林冲,他都会生死不忘。这应该是他的心里话。&&& 董超道:&说什么闲话!救你不得。&薛霸便提起水火棍来,望着林冲脑袋上劈将来。说时迟,那时快,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 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 前面我们已经知道,鲁智深是一个追踪能力极强的野战军人。
&&& 现在,鲁智深救了林冲,林冲应该生死不忘了。&&& 鲁智深押着董薛二人前行,二人直叫苦,便想方设法的打探,这个大和尚究竟是什么人?把他的底细打听出来,回去也好交差。&&& 两个公人试探着问道:&不敢拜问师父在那个寺里住持?&&&& 鲁智深当然明白他们的用意,想打听老子的下落?&&& 智深笑道:&你两个撮鸟问俺住处做什么?莫不去教高俅做什么奈何洒家?别人怕他,俺不怕他。洒家若撞着那厮,教他吃三百禅杖。&&&& 两个公人哪里敢再开口。林冲一句话也没说。&&& 分别的时候,鲁智深看着两个公人道:&你两个撮鸟的头,硬似这松树么?&轮起禅杖,把松树只一下,打的树有二寸深痕,齐齐折了。喝一声道:&你两个撮鸟,但有歹心,教你头也与这树一般!&&&& 然后,鲁智深潇洒的走了。走的时候,还说&兄弟保重!&始终把林冲当兄弟。
&&& 那么,林冲又是怎么对待鲁智深的呢?&&& 他等鲁智深走了,就对两个公人说道:&这个直得什么!相国寺一株柳树,连根也拔将出来。&&&& 相国寺的,相国寺里的胖大和尚。就是他,倒拔杨垂柳的那个人。&&& 在相国寺,连根拔起柳树的人,除了鲁智深,不会有第二个吧。&&& 那两个公人,不是一直在想办法打探鲁智深的底细吗?你看这个林冲,转眼之间,就把鲁智深给卖了!
&&& 但人们却都说,林冲不杀那两个公人,是因为林冲善良。&&& 许多读者不明白,鲁智深为什么会失去在相国寺悠哉乐哉的菜头生活,要去落草当强盗?原因就在这里。&&& 林冲第一次死里逃生后,卖的是老婆。第二次死里逃生后,卖的是兄弟。目的都是一样的,他要带罪立功,他还要回去当教头。&&
&&& 鲁智深,这么仗义的人,偏偏遇到了林冲这种负义的人!&&& 后来,鲁智深上梁山的时候,众英雄大宴席吃酒,见到林冲,也没搭理他的。没意思。&&& 林冲走了过来,相谢鲁智深,毕竟曾经救过他的命嘛。鲁智深呢,不叫他兄弟了,改叫他&教头&。(以前是不叫教头,只叫兄弟的。)&&& 林教头,可知道你老婆的事否?你老婆上吊自杀了,你知道不?我不挂念你,我只挂念着你的老婆,林冲,你这个滥人!
6.快意恩仇的背后
&&& 林冲来到沧州牢营。&&& 牢营里的差拨过来问道:&那个是新来的配军?&林冲向前答应道:&小人便是。&&&& 那差拨不见他塞钱,变了面皮,指着林冲骂道:&你这个贼配军,见我如何不下拜,见我还是大剌剌的,这贼配军,满脸都是饿纹,一世也不发迹,&&教你粉骨碎身。&&&& 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取出银子,陪着笑脸奉上:&差拨哥哥&&&&&& 差拨见了钱,笑道:&林教头&&虽然目下暂时受苦,久后必然发迹。据你的大名,久后必做大官。&
&&& 塞了钱之后,林冲又拿出柴大官人的书信奉上。&&& 柴大官人的书信,还是很有些分量的。那差拨说:&这一封书,值一锭金子。&&&& 这一封书信,不仅免了林冲一百杀威棒,还给他安排了一个最省气力的好差事:叫他去看守天王堂。早晚只烧香、扫地,由他自在,亦不来拘管他。这样过了四五十日。&&& 不久,那陆谦、富安也来到了沧州牢营,定要追杀林冲。他们找到管营和差拨,双方一拍即合。&&& 陆谦曾给押送林冲的董薛两个公人十两金子,杀了林冲,再加十两金子,共计二十两金子。&&& 那么,陆谦给管营、差拨的钱,决不会比这两个公人的二十两金子还少。这个价钱,已经超过柴大官人&值一锭金子&的书信了。还有更大的诱惑就是:&回到京师,禀过太尉,都保你二位做大官&!&&& 柴大官人的面子再大,也决不会比高太尉的面子还大。
&&& 差拨、管营设下一条毒计,让林冲去守草料场。然后,一把火烧了草料场,欲制林冲于死地。&&& 差拨、富安、陆谦三人以为计谋得逞,正在提前庆功。&&& 一个道:&这条计好么?&一个道:&端的亏管营、差拨两位用心。回到京师,禀过太尉,都保你二位做大官。&又一个道:&便逃得性命时,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 林冲,也不知道中过多少次计了。但是这次,偏偏一场大雪让其逃过死劫,又让其巧遇仇人。&&& 林冲大喝道:&泼贼哪里去!&& 猛跳出,持一条枪、一把尖刀,将三个赤手空拳又没武艺的恶棍全部杀死。&&& 这一节,是快意恩仇的情感宣泄。是林冲的第一次反抗。
&&& 读者在拍手称快的同时,也需冷静的思考一下,林冲反抗的动机究竟是什么?&&& 那还用问!这三个人要杀林冲,林冲当然就要反抗。不过,我们再看前面,那董超、薛霸两个公人,同样也是要杀害林冲,林冲当时为什么还是要放过他们呢?&&& 鲁智深几次要杀掉两个公人,都被林冲劝住了。林冲说:&非干他两个事,尽是高太尉使陆虞候分付他两个公人,要害我性命。他两个怎不依他。你若打杀他两个,也是冤屈。&&&& 林冲的仇人是高太尉。这董超、薛霸两个公人,只是帮凶。林冲分得还是很清楚的。就因为这一句话,大家都说林冲是善良的。&&& 那么现在,差拨、富安、陆谦三人,也同样是高太尉指使的,要害他性命。林冲这一次为什么不肯放过他们呢?&&& 当时,陆谦连呼饶命,哀告道:&不干小人事,太尉差遣,不敢不来。&&&& 林冲骂道:&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怎不干你事!&把陆谦上衣扯开,向心窝里只一剜,将心肝提在手里。&&& 再看林冲杀富安时,没什么话说。杀差拨时,有一句话:&你这厮原来也恁的歹,且吃我一刀。&
&&& 林冲被发配之后,共遇到两次危险,两次都是想要害他的性命!第一次,林冲将他们放了,第二次,林冲将他们都杀了。&&& 这两次的差异,究竟是在什么地方呢?&&& 难道说差拨、富安、陆谦这三个是坏人,前面的董超、薛霸这两个就不坏吗?很显然,用简单的好人、坏人标准,似乎是说不清楚的。&&& 其实,真正的杀人动机,还是来源于林冲内心深处的绝望!&&& 第一次,董超、薛霸两个没有杀死林冲,但林冲此时心中尚还有些&盼头&,还可以安心去坐牢,等待以后还有机会再回去当教头。&&& 而第二次,差拨、富安、陆谦三人虽然也没有杀死林冲,可是烧了大军草料场,也是个死罪!林冲心中仅有的一点&盼头&,彻底消失了!他将再也没有机会恢复到往日的生活中去了。&&& 于是,绝望之中,将要害他的三个人全部杀死!&&& 所以,第一次不杀,是&利之所趋&,只因还有&功名&的盼头;而第二次要杀,乃&利之所逝&,只因断绝了&功名&的盼头。可以说,这与林冲是否善良,关系不大。
&&& 究竟是不是这样呢?我们可以看,林冲杀人之后,醉酒题诗一首,这首诗,是林冲内心真实的写照:&&& 仗义是林冲,为人最朴忠。&&& 江湖驰誉望,京国显英雄。(另一作:江湖驰闻望,慷慨聚英雄。)&&& 身世悲浮梗,功名类转蓬。&&& 他年若得志,威镇泰山东。
&&& 第一句,是说林冲对高太尉高俅最仗义、最朴忠。第二句,是说林冲凭武艺在京师混得很好。&&& 这第三句, &身世悲浮梗,功名类转蓬。&一语倒破林冲的杀人动机。是说悲惨的身世如浮梗,&功名&象蓬草一样,被连根拔起,再也没有指望了。一辈子算是完了。
7. 解读:投名状
&&&& 大火烧了边防军队的草料场,林冲手刃三人后,官府悬赏三千贯(约合人民币90万)捉拿林冲。&&& 在柴进的资助下,林冲去梁山泊入伙,落草为寇当了强盗。
&&& 梁山泊的大头领王伦,从一开始就不肯收留林冲。并对林冲说了这样一番话:&既然如此,你若有心入伙时,把一个投名状来。&&&& 所谓&投名状&,就是叫林冲下山去杀一个人,将头献纳,便说明他是真心要当强盗。这个便谓之&投名状。&&&& 由于受电视剧的影响,在一般人的印象中,王伦百般刁难林冲,居然叫林冲这样善良的人,去杀一个和自己素不相识、又无冤无仇的过路人。&&& 我记得电视里放得是:林冲下山来,遇到一个过路的老太婆和一个约不足十岁的小孩,她们哭的叫人心碎,林冲实在是不忍心下手,就把他们放走了。而没有得到投名状,遭到王伦的奚落。&&& 电视里的林冲,应该是善良的,是有恻隐之心的。
&&& 不过,当我们翻开小说《水浒传》的原文,就会感到非常奇怪,咦?这一段故事究竟是在哪呢?我怎么就找不到呢?&&& 哦,原来根本就没有这么一回事。&&& 也就是说,在《水浒传》的原文里,作者在&投名状&这一段故事中,根本就没有把林冲描写成一个&很仁慈、很善良&的人。&&& 那么,作者究竟是怎么具体描写的呢?我们来看:
&&& 当王伦叫林冲去杀一个和自己素不相识、又无冤无仇的路人时,林冲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或是电视上的那幅十分为难的表情。原文:&&& 林冲道:&这事也不难。林冲便下山去等。只怕没人过。&&&& 这里可以看出,林冲心里并没有滥杀陌生人的负罪感。他认为,杀一个人,也不是难事,只是在担心:没有人会送死给他杀。&&& 王伦理解了林冲的这种担忧,是啊,如果没人路过,也不能全怪林教头不诚心啊。于是,王伦就给了他三天期限。
&&& 第一天,林冲&早&起来,在&僻静小路上等候客人过往。从朝至暮,等了一日,并无一个孤单客人经过。林冲闷闷不已。&&&& 林冲为什么闷闷不已?是因为要杀一个无辜的人,心里很难受吗?不是的,原文上写的很清楚:是因为他从一大早等到天黑,也没有等到一个无辜的人来送死!&&& &并无一个孤单客人经过&,所以林冲&闷闷不已&。
&&& 第二天,林冲和小喽罗吃了早饭,拿了刀,下山来。原文:&&& 两个来到林里潜伏等候,并不见一个客人过往。伏到午时后,一伙客人约有三百余人,结踪而过。林冲又不敢动手,看他过去。又等了一歇,看看天色晚来,又不见一个客人过。&&& 林冲对小喽罗道:&我恁地晦气!等了两日,不见一个孤单客人过往,何以是好?&&&& 晦气,就是倒霉的意思。为什么倒霉?还是和昨天一样,&不见一个孤单客人过往。&&&& 不过,和昨天不同的是,作者另增加了一段情节描写:&一伙客人结踪而过。因为人多,林冲却又不敢动手了。&&&& 客人都走完了,他还在继续等,等什么呢?他自己说的非常清楚:他要等一个孤单的客人出现时才下手。可见他的胆气还欠不足。
&&& 第三天,又没人。天要黑了,林冲说:&不如趁早,天色未晚,取了行李,只得往别处去寻个所在。&小校用手指道:&好了,兀的不是一个人来!&林冲看时,叫声惭愧。&&& 林冲叫声&惭愧&,绝不是因为要杀一个陌生的无辜者而内心感到惭愧,完全是因为他自己没看到有个&孤单的客人&就在眼前,却被小喽罗看见了,好没面子!所以叫声惭愧,我咋就没看到呢?&&& 如果你不信,我们接着往下看:&&& 那个汉子叫声&阿也!&撇了担子,转身逃跑了。林冲没有赶上,投名状没了,所以林冲道:&你看我命苦么!等了三日,方能等得一个人来,又吃他走了。&&&& 可是,林冲马上又发现了一个大汉(就是杨志,林冲不认识),投名状又有了,林冲见了说道:&天赐其便!&二人便恶斗了起来。&&& 这&天赐其便&四个字,把林冲急于杀个路人的喜悦心理写到位了。因为&孤单的客人&终于出现。
&&& 作者对这三天的描写,始终没有表现林冲是仁慈善良的。始终却是围绕这样一条主线在展开:&怎样杀一个孤单的客人。&&&& 为什么这样写呢?要表现他的决心:誓要做个好强盗!这与前面那首诗相对应。&身世悲浮梗,功名类转蓬。他年若得志,威镇泰山东。&&&& 当时,柴进为林冲指了一条新路:&山东济州管下一个水乡,地名梁山泊&&&使我们第一次知道:梁山泊是在山东济州。&&& 林冲虽然对功名已经绝望了,但不甘人下的志愿却没有消失。混不成白道,那就去混黑道。京师呆不下去,那就到山东去发展。反正要混一番事业。&&& 所以,林冲没有潜回京师杀高俅的想法,而是借酒写诗道:&他年若得志,威镇泰山东。&他要在王伦的地盘上,威镇泰山东。还把这首诗写在王伦开的酒馆里。&&& 王伦当然就希望林冲走远点好。不过,王伦最后还是收留了林冲,也没有继续追究投名状了,还给他坐了第四把交椅。这大概是看的柴进的面子吧。
8.宋江为何要私放晁盖
&&& &生辰纲&被劫之后,上级官府差人去济州下公文,限期济州市长十天之内破案,若十天之内破不了案,就要&请&他到沙门岛走一遭。(流放)&&& 府尹大惊,马上把公安局长何涛叫来,大骂一顿,说他不用心缉捕,恐吓道:&先把你这厮迭配远恶军州,雁飞不到去处。&便唤过文笔匠来,去何涛脸上刺下&迭配...州&字样,空着发配州名。喝道:&何涛,你若获不得贼人,重罪决不饶恕。&
&&& 何涛四处打探消息,终于捕获了白日鼠白胜。白胜交代了犯罪经过,把晁盖供出来了:&郓城县东溪村晁保正。&&&& 于是,何涛便去郓城县捉晁盖。&&& 这一次抓捕行动是非常秘密的。先是&三更&时分,抓住白胜,逼出口供,然后,&星夜&来到郓城县。&&& 按说,是不会走漏消息的。
&&& 那何涛来到郓城县县衙门口。只见县里走出一个吏员来&&这个人,便是宋江。&&& 这是宋江第一次出场,在小说的第十八回:&&& 那押司姓宋名江,表字公明,排行第三,祖居郓城县宋家村人氏。为他面黑身矮,人都唤他做黑宋江。又且于家大孝,为人仗义疏财,人皆称他做孝义黑三郎。&&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
&&& 当时,宋江见了何涛,问:上司到弊县来,不知有何公务?&&& 何涛就把来捉晁盖的事都说了。&&& 宋江听罢,吃了一惊,肚里寻思:&晁盖是我心腹弟兄。他如今犯了迷天之罪,我不救他时,捕获将去,性命便休了。&然后,畔住何涛喝茶,自己转身就去给晁盖报信,叫他快跑!&&& 那么,宋江为什么要私放晁盖呢?&&& 仅凭&心腹弟兄&是说不通的。虽然嘴上说的是&心腹弟兄&,但实际上,仅仅就只是&认得&而已。也谈不上有什么深厚交情。&&& 1. 晁盖七人聚在一起密谋&生辰纲&时,从头到尾,压根就从来没提到过还有宋江这个心腹弟兄。&&& 2. 晁盖天天和吴用聚在一起商量,这两个才是走的最近的人!关系不是一般的密切!&&& 3. 吴用却问道:&正是谁人?&可见,天天和晁盖混在一起的吴用,居然不认识宋江!两人从来也没见过面!&&& 所以,说宋江和晁盖是心腹弟兄,就很令人怀疑。&&& 话再说回来,即使真的是心腹弟兄,在生死关头,也没几个人舍得抛弃自己的前途与性命去通知人家逃跑的。
&&& 可见,里面还有文章。下面,是我的一己之见:&&& (一)高收益&&& 无论宋江报不报信,晁盖逃走的可能性,都非常大!&&& 我们假如宋江不去通风报信,那么,接着,必然就是时文彬县令安排朱仝、雷横这两个刑侦队长去抓晁盖。&&& 而朱仝、雷横这两人,都是有心要故意放走晁盖的人。结果,还是捉不住晁盖!所以,宋江抢先去报信,其本质,只是一次&投机&行为!和义气的关系反倒不怎么大了。&&& 这样,宋江可以在江湖上轻易获得&讲义气&好名声的机会。并且,还有望因为&义气&而分到&生辰纲&赃物十分之一的巨款!(约人民币300万)
&&& (二)低风险&&& 宋江只是县里的一个小吏。何涛到县里来,是来找县令时文彬先生的,不是来找宋江的,他遇到宋江,纯粹是偶遇。&&& 因此,本县与该案有干系的人,是时文彬先生。&&& 无论晁盖是跑了,还是被捉住了,其实和宋江的关系都不大。(该案不归宋江负责)。而是和时文彬先生关系重大。&&& 所以,晁盖如果逃跑了,该时文彬先生负全责,根本就不会追究到宋江身上!宋江和这个案子是没有任何关系滴!&&& 宋江偷偷地跑去通风报信,叫晁盖快跑,他是不用负法律责任的。根本就没他说的&冒死&那么严重。
&&& (三)除绊脚石
&&& 宋江这个小吏,相当现在一个小科长,是个注定没有前途的行业。按当时的制度,他是没有机会做官的。但是他仗义疏财,挥金如土。这个小科长的收入就有些不明不白了。
&&& 《水浒传》第十三回结尾写:&&& 且说山东济州郓城县新到任一个知县,姓时名文彬,当日升厅公座,但见:为官清正,作事廉明。每怀恻隐之心,常有仁慈之念。争田夺地,辩曲直而后施行;斗殴相争,分轻重方才决断。闲暇抚琴会客,也应分理民情。虽然县治宰臣官,果是一方民父母。
&&& 可见,这时文彬县令是新调来的,时间不长,为官清正,作事廉明。&&& 这样一来,这个县令的清廉,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到脚踏黑白两道的宋江的灰色收入。&&& 所以,宋江跑去通风报信,其实是一件低(无)风险、高收益的投机行为!同时,还可以坑害时文彬县令,一举多得。
9. 晁盖相信宋江吗?&&&& 当时,宋江骑着快马赶来给晁盖通风报信。来到晁盖庄上,庄客进去通报。
&&& 晁盖问道:&有多少人随从着?&庄客道:&只独自一个&&&
&&&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晁盖对宋江还是持有很强的戒备心理和警惕性的,先要问清楚他带了几个人来。并不是嘴上说的&心腹弟兄&那样放心。&&& 上回我们说了,晁盖和宋江之间,实际上,就只是&认得&而已,谈不上有什么深厚交情。因为天天和晁盖混在一起的吴用,居然不认识宋江!两人从来也没见过面!
&&& 现在,宋江进来了,说道:
&&& &哥哥不知,兄弟是心腹弟兄,我舍着条性命来救你。如今黄泥冈事发了。白胜已自拿在济州大牢里了。供出你等六人&&&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若不快走时,更待甚么!&&&
&&& 先夸自己的功劳,&我舍着条性命来救你&。再讲你现在出了事,你应该快点跑。&&& 更有趣的是,真正的心腹弟兄,是不会挂在嘴上念的。而宋江一进门,开口第一句话就说:&哥哥不知,兄弟是心腹弟兄&。
&&& 宋江都说完了,晁盖却未必相信。&&& 姓宋的,你小子该不是在诈我吧。&&& 哦,你叫我跑,我就跑?我有那么傻吗?!我一跑,不就是不打自招吗?哼哼,我晁盖怎么会中你这个黑押司的圈套呢?&&& 姓宋的,你小子该不是也想浑水摸鱼,分一杯&生辰纲&的羹吧?再说了,我抢的那几个担子,是&生辰纲&吗?里面也没几个钱呀。&&& 哼哼,想诈老子,没门!&&& 老子就不跑。
&&& 事实上,晁盖本人,当时听了宋江的话之后,并没有跑。我们来看:&&& 宋江回去后,装模做样地对县令向前禀报。&&& 知县看了公文,大惊道:&这是太师府差干办来,立等要回话的勾当。这一干贼,便可差人去捉。&&&& 知县大人正要马上去捉。宋江道:&日间去,只怕走了消息。只可差人就夜去捉拿得晁保正来,那六人便有下落。&&&& 宋江叫夜里去捉,明显是在故意拖延时间,好让晁盖有充分的时间逃脱。&&& 应该说,当时就去捉,即使有人报信,消息泄露的速度也不会比缉捕人员快。因为到晁盖庄上,不需半个时辰。并且,大白天肯定要比夜里更容易抓捕。
&&& 下面,我们就来算一算这个时间差:&&& 宋江跑去报信的时间,是巳牌时分,上午9点钟,知县退了早衙,大家吃早饭的时候。而朱仝、雷横两个缉捕队长去抓晁盖的时间是夜里一更天气,黑定了。&&& 中间有至少12个小时的时间。&&& 晁盖如果是相信宋江的,那早就跑的没人影了。&&& 无论如何,晁盖不至于呆12个小时还不跑!朱仝、雷横夜里来的时候,晁盖根本就不应该还呆在家里!!!
&&& 这个晁盖,大大的狡猾,多疑,他先叫其他几个人转移了,自己却呆在家里观望:&&& 如果宋江说的是真的,他再走不迟,&&& 如果宋江说的是假的,他就完全没必要跑了。&&& 结果,朱仝、雷横来的时候,庄客们看见,来报与晁盖说道:&官军到了,事不宜迟。&&&& 晁盖就放火烧了房子,跑了。
&&& 事实证明,宋江说的是真的。那么,晁盖真的会感激宋江吗?又会怎样报答宋江呢?
10. 王伦如何不能容人?
&&& 晁盖等七人逃往水泊梁山。&&& 梁山的老大,王伦,会不会收留他们呢?在我们一般人的印象中,总是觉得王伦是个不能容人的人。不想收留他们。&&& 那么,王伦为什么不肯收留他们呢?
&&& 细读《水浒》,我们发现王伦一开始其实还是比较欢迎各路好汉来投奔梁山的。&&& 当晁盖等人来投的时候,书上这样描写:&&& 先是&王伦领着一班头领,出关迎接。&然后,&山寨里宰了两头黄牛,十个羊,五个猪,大吹大擂大筵席。&&&& 非常热情。非常好客。招待晁盖他们,开始还是很够意思的。&&& 但是,当晁盖把抢了生辰纲,又杀了五百官兵的事,从头至尾都说了之后,书上写道:&王伦听罢,骇然了半晌。心内踌躇,做声不得。&&&& 也就是说,从这个时候起,王伦的态度开始发生了细微的变化。
&&& 我的妈呀,犯的是弥天大罪,收留他们,不是在找死吗。&&& 不想收留了。怎么办呢?&&& 请大家都吃饱了,王伦叫端个盘子上来,白送一盘子金银,做为跑路费。我这里太小了,安不下许多真龙,还是麻烦大家到别处去寻个大寨安身,些许薄礼,万望笑纳。
&&& 婉言拒绝,礼数周到。
&&& 我们再看林冲来的时候:&&& 来到聚义厅。只见中间交椅上,坐着一个好汉,正是白衣秀士王伦。(左边坐着杜迁,右边坐着宋万。)&&& 朱贵向王伦介绍,说这位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绰号豹子头。因被火烧了大军草料场,杀死三人,&逃走在柴大官人家,好生相敬。因此特写书来,举荐入夥。&&&& 紧接着,书上原文:&&& 林冲怀中取书递上。王伦接来拆开看了,便请林冲来坐第四位交椅。朱贵坐了第五位。一面叫小喽罗取酒来,把了三巡。
&&& 从这里我们看出,林冲一来,王伦不假思索,就请林冲坐了第四位交椅。取酒来招待。王伦与林冲有交情吗?根本就没有。这完全是看的柴进柴大官人的面子。&&& 开始还是非常客气的。但是,酒过三巡之后,王伦蓦然寻思道:&我却是个不及第的秀才,又没十分本事。&&他是京师禁军教头,必然好武艺。&&不若推却发付他下山去便了。免致后患。&&&& &蓦然&之间,感觉到这个人的存在,对自己是一种威胁。怎么办呢?
&&& 安排酒食筵宴,请林冲吃饱了,端个盘子上来,送给他&五十两白银,两匹纻丝&。很有礼貌的站起来说,我这里是个小寨,恐怕日后误了足下,亦不好看。略有些薄礼,望乞笑留,寻个大寨安身歇马,切勿见怪。
&&& 婉言拒绝,礼数周到。
&&& 从王伦对林冲、晁盖这两次的表现来看,一开始,对他们都是很好的,都是中途临时改变的主意,不想收留他们了。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 王伦只是个干&小买卖&的小盗,还没有引起朝廷的足够重视。而林冲、晁盖都是十恶不赦的通缉要犯,收留他们,毫无疑问是在惹火烧身自掘坟墓。
&&& 根本就没必要承担这种风险。你们往别处跑,才对大家都好。
&& (而杨志就不存在这个问题,王伦还一而再再而三的挽留他。怎么说不能容人?)
&&& 梁山的老大是王伦。王伦当然可以收留他们,也可以不收留他们。现在,王伦突然想通了,不想要了,就打发他们走,更何况还倒贴了价值人民币两三万元以上的跑路费。这又有什么不对的呢。&&& 因此,王伦这个人其实还是非常够意思的。只不过本事太小,能力有限,在性格上显得有些&小肚鸡肠&罢了。而在行为上,实在是没有任何过错的。&&& 这就是所谓王伦不能容人的原因。
&&& 不过,我却从书中发现,王伦,这个小肚鸡肠的王伦,他恰恰是个能够容人的人。如果你硬赖着不走,王伦还是可以容得下。&&& 不信的话,我们可以看林冲,林冲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当时,王伦端一盘银子给林冲跑路,林冲硬是赖着不走。
&&& 王伦就直拿白眼翻他,他还是赖着不走。
&&& 王伦就叫他去拿个投名状来(杀个人头)。说好了,三日不得,你自己走。&&& 林冲说&这事也不难&,可三日都过了,也没拿到个投名状。还是赖着不走。
&&& 王伦有没有逼他滚蛋呢?根本就没有,投名状的事,提都不提了,还是让他坐了第四位交椅。林冲从此才有了一个安身之处。&&& 从这里,我们依然可以看出,王伦的本质并不坏。他只是希望你能走,这是最好;你若不走,他也并不会赶你滚蛋。
11. 林冲为何杀王伦?&&& 林冲杀王伦,是梁山上非常精彩的一幕,历来被人们津津乐道。这里面有什么问题呢?我们还是依据《水浒传》原著的记载,先将其详细经过列出:
&&& (一) 萌发阶段&&& 最先有杀王伦动机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林冲。这一点,早被眼尖的吴用看出来了。&&& 吴用道:&&&只有林冲那人,原是京师禁军教头,大郡的人,诸事晓得。今不得已坐了第四位。&&我看这人,倒有顾眄之心&&&&&& 是吴用最先发现了林王二人不和的端倪。于是决定挑拨,利用林冲来除掉王伦,&小生略放片言,教他本寨自相火并。&
&&& (二) 密谋阶段&&& 吴用正想利用林冲,岂知,林冲比他还急,竟不请自来了。一大早私下来访,使吴用喜出望外。&&& 林冲是来干什么的呢?他一进门,说道:&小可有失恭敬。虽有奉承之心,奈缘不在其位。望乞恕罪。&&&& 什么意思?就是明确地告诉晁盖等人,若我林冲在其位,必然留下你们;现在,我虽有留你们之心,奈何我不在其位呀。(潜意就是:你们想留,就须除掉王伦。)&&& 吴用就挑拨道:&非是吴用过称,理合王伦让这第一位头领坐,此合天下之公论。& 既表明知晓林冲心思,又拨旺其胸中闷气。&&& 林冲道:&此人(王伦)只怀妒贤嫉能之心,但恐众豪杰势力相压。夜来因见兄长所说众位杀死官兵一节,他便有些不然,就怀不肯相留的模样&&&&&& 吴用就故意说道:既然王头领有这般之心,我们投别处去算了。&&& 林冲听说他们准备投别处去,便说道:&众豪杰休生见外之心。林冲自有分晓。小可只恐众豪杰生退去之意,特来早早说知&&&说明林冲非常担心他们走了。&&& &倘若这厮(王伦)今朝有半句话参差时,尽在林冲身上。&强烈暗示:王伦今天只要有半句话不对,就会要他的命。都在我身上。&&& 最后说道:&量这一个泼男女,腌脏畜生,终作何用!&可以算作是已经对王伦判了死刑。杀王伦之心已下,只是时间问题。&&& 林冲对王伦强烈不满的情绪,完全传达出来了。&&& 但是,晁盖吴用他们,究竟是走是留的信息,却完全没有传达出来。
&&& (三) 杀害阶段&&& 王伦的礼数很周到,摆了酒席,请晁盖七人来吃。&三四次人来催请&,又抬七个轿子来接。&&& 酒席上,王伦婉言拒绝晁盖等人入伙,并叫人端一盘银子上来,毕恭毕敬地奉上:不是不收留你们,是粮少房稀,怕误了你们,不好看。&&& 说的也很在理啊。但林冲突然大叫起来!三番话:&&& 1.&你又发出这等言语来。是何道理?&&&& 2.&我其实今日放他不过!&&&& 3.&量你是个落第腐儒,胸中又没文学,怎做得山寨之主!&&&& 此时,林冲与王伦已彻底撕破脸皮了。吴用就连忙站起来说,我们走的。(迫使林冲骑虎难下。)&&& 王伦还在喊,吃完了再走&&&&& 林冲把桌子只一脚踢在一边,抢起身来,衣襟底下抽出一把明晃晃刀来。晁盖、刘唐两个大汉就过来虚拦住王伦,假装劝架,叫道:&不要火并!&林冲就上前,心窝子里只一刀,捅死了王伦!
&&& 那么,林冲为什么要杀王伦呢?&&& 林冲自己说的理由是:&这梁山泊便是你的?你这嫉贤妒能的贼!不杀了要你何用?你也无大量大才,也做不得山寨之主!&&&& 两个理由:嫉贤妒能,无大量大才。&&& 林冲说的对,王伦就是这种人。但,以这个理由杀人,太过分了吧!所以,平心而论,冤得很,王伦还不至于死。&&& 林冲不是为了抢头领的位置,这一点应该肯定。杀王伦,就是要出一口恶气!要泄愤!在王伦手下,林冲憋屈啊,你天天拿白眼翻老子,说些馊话下作老子,老子早就受够了!&&& 如果泄愤说是成立的,那么只能说:林冲的心胸其实比王伦还要狭窄!
&&& 作者究竟想讴歌林冲什么?赞美他武艺高强?不像。杀一个秀才并不足以突出武艺高强。赞美他为民锄害?也不像。王伦还没有坏到该死的地步。&&& 因此,你找不出作者想赞美他哪一点美德。那么,作者为什么要安排林冲来杀王伦呢?
&&& 前面说过了的,最为负义是林冲。&&& 林冲走投无路之时,请你记住,是王伦收留的他,不是别人。王伦对他毕竟有恩,这不能否认吧。就因为受了些委屈(只有委屈,并没仇),他就把恩人杀了。&&& 王伦是柴进的下线。梁山是柴进出资建的秘密基地。柴进、王伦收留了林冲,林冲才有了立足之地。现在,他站稳了,就杀掉王伦,将柴进的基地拱手献给了姓晁的。&&& 而真正的仇人,高俅,他敢杀吗?
&&& 所以作者最后把林冲的结局写的最为凄惨。让他东战西讨,立下大功,眼看要熬出头了,正要回京封官加爵的时候,让他先行风瘫掉,再折磨个半年而死。死的最与众不同,令人感慨万千。
12. 《水浒传》中的强盗分金
&&& 有一个数学故事:&强盗分金&,想必大多数人看过,说的是几个强盗抢到一袋子金币后,究竟怎样分,才能使自己的利润最大化。&&& 恰好,小说《水浒传》中也有一个&强盗分金&的故事。
&&& 话说晁盖做了梁山泊之主后,就对大家说,我们这几个人的性命呀,都是宋江救的,那家伙胆子够大,敢给我们通风报信,我们都是讲义气的人,是不是应该表示一下呢?(其实另有目的,下回再说。)&&& 于是,就叫刘唐背了一袋子金子,到县里来答谢宋江。&&& 宋江见了这一袋金子,不为所动。&&& 刘唐劝他收下,宋江坚决不收,最后,他说只取其一条就行了。又叫刘唐把金子都背回去了。&&& 这个动作,给我们每一个读者、观众都留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因此,宋江获得了美名。讲义气,不贪财。&&& 但是,按&强盗分金&中利润最大化的逻辑来看,宋江应该把这一袋子(一百两)金子全部都收下才是利润最大化的,可他为什么偏偏要利润最小化,只取其中一条呢?&&& 果真是宋江不贪财吗?看到这一大袋金子不动心吗?&&& 我们还是来看看宋江的姘妇是怎么说的:&公人见钱,如蝇子见血。他使人送金子与你,你岂有推了转去的。这话却似放屁!&&&&&& 可见,送上门的钱不要,没几人相信。&&& 而事实上,宋江的确真的又叫刘唐都背回去了。&&& 所以,最后大家一致得出结论:宋江真的是一个不贪财的人,是一个讲义气的人,是一个高尚的人。
&&& 那么,宋江究竟为什么不收这一袋金子呢?我们还是从小说原文中寻找答案,比较客观公正。&&& 当时,刘唐打开包裹,取出书信,递给宋江。看罢,宋江把那封书&&就取了一条金子,和这书包了,插在招文袋内。&&& 刘唐吃了酒,又要去拿金子。&&& 宋江慌忙拦住道:&贤弟,你听我说。&&&& 宋江道:&你们七个弟兄,初到山寨,正要金银使用。宋江家中颇有些过活。且放在你山寨里,等宋江缺少盘缠时,却教兄弟宋清来取。今日非是宋江见外,于内受了一条。朱仝那人也有些家私,不用与他。我自与他说知人情便了。雷横这人,又不知我报与保正。况兼这人贪赌,倘或将些出去赌时,他便惹出事来,不当稳便。金子切不可与他。贤弟,我不敢留你,相请去家中住。倘或有人认得时,不是耍处。今夜月色必然明朗,你便可回山寨去,莫在此置阁。宋江再三申意众头领,不能前来庆贺,切乞恕罪。&
&&& 宋江一口气说了这么长一大段。
&&& 从头到尾自始至终,他并没有说过一句&不要&的话。谁说他不想要这一大包金子了?&&& 他说的意思,共有如下五个方面的内容,我们按顺序列出来:&&& 1. 你们七个弟兄,初到山寨,正要金银使用。&&& 首先,把弟兄们的利益摆在前面,对弟兄们很关心。说明宋江&义&字当头,能够体谅弟兄们的难处。&&& 2. 且放在你山寨里,等宋江缺少盘缠时,教兄弟宋清来取。&&& 就是说,这一大包金子,一百两金子,他都收了,只是暂放在山寨里。怎么说他不要了?到以后要用钱的时候,就叫宋清来取款。(将钱收了,再转手把资金投资于梁山周转,既得实利,又得美名。)
&&& 3. 朱仝有钱,不用给他。&&& 4. 雷横好赌,不能给他。&&& 5. 若有人认得你,可不是闹着玩的!你今夜就走,莫在此置阁。
&&& 宋江为什么要说这么多?提朱仝、雷横做什么?我们还得继续往前寻找答案,看刘唐究竟是怎么说的。
&&& 刘唐来的时候,背着一个大包裹,走得汗流如雨。&&& 他对宋江说,晁盖做了头领,想兄长大恩,无可报答。&特使刘唐赍书一封,并黄金一百两&&&&&& 可以看出,刘唐带来的,共是两样东西:书信一封,金子一百两。&&& 带来干什么的呢?&&& 来感谢恩人的。&&& &特使刘唐赍书一封,并黄金一百两,相谢押司并朱、雷二都头。&&&& 哦,原来,这一百两金子,不是给宋押司一个人的。而是给宋押司、朱都头、雷都头三个人分的。(放晁盖走,是这三个人。)金子交给宋江后,再由宋江转交朱、雷二人。&&& 这样,宋江只划33.33两。&&& 宋江嫌少。如果当时接了,还得分给另两个人。
&&& 所以就先不接,&且放在你山寨里&,要用就去取。这样就可以独占那百两金子。&&& 紧接着再说,朱仝那人,他有钱,就不用给他了。(这是什么混帐道理啊?!)雷横这人,也不能给他!
&&& 说了半天,都是叫不分钱给他们。
&&& 现在,看明白了吧。&&& 最后,还担心刘唐再去找他们俩送金子,所以就恐吓刘唐,小心你小子被人认出来了!今夜,你必须回去!再不能呆在这里耽搁了!
&&&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宋江不是不要金子,而是想要得到全部的金子!(并且还落一个&义&的好名声。)而朱、雷二都头,一分钱也没得到。&&& 这就刚好和&强盗分金&里利润最大化的逻辑是一致的:我得全部,你们不得。
13.解秘《水浒》:送金子的阴谋&&& 刘唐背着一大包金子,像个蜗牛一样,来到县衙门前探头探脑,打听宋江。说是代表梁山前来送金子以致谢。&&& 这一段,粗看似乎合理,然细读则疑点重重。
&&& 首先,刘唐并不认识宋江。按说不应该派他来。&&& 虽然他曾经和宋江有过一面之缘,但大家谁也没怎么看清楚。(当时宋江报信,匆匆给大家拱了拱手,转身就走了。)即使当面站一起,刘唐还是不认得。&&& 既然这样,为什么还要派他来呢?怎不派个熟点的人来呢?&&& 其次,我们再看刘唐:他号称&赤发鬼&,不是个一般的人,一身黑肉,紫黑阔脸,鬓边一搭朱砂记,上面生一片黑黄毛。豪无疑问,他的相貌,是所有强盗们中最有显著特征的一个了。&&& 就因为他这副尊容,一看就不是个好鸟,所以案发前,他没干坏事,也曾被巡逻队抓住过。为什么抓他?只因他看起来就像个坏人。&&& 好奇怪哟,为什么不派别人来?偏偏要派他这个最有显著特征、最容易被人识别的家伙来呢?
&&&&&&&&&&&&&&&
&&& 其三:刘唐背着一大包沉甸甸的金子,在县衙探头探脑,是非常容易被逮住的。因为这县里好多人都认得他!至少就有二十几个人,在晁盖庄上捆过他!吊过他!还又为十两银子大干过一架!&&& 因此,在众多的弟兄中,衙门里并不认识别人,却恰恰就只认得这个&赤发鬼& 刘唐!&&派谁来都可以,就是不该派他来!这该有多危险啊!
&&& 营救白胜,还知道要安排陌生人去。说明晁盖、吴用并非脑残。可给宋江送金子,却偏要安排在衙门里早已挂了号的刘唐去冒险。这一点,太不应该了呀。&&& 背后定有蹊跷。所以最合理的解释就是:故意而为之!&&& 故意要坑害刘唐!&&& 要坑死这狗日的刘唐!&&& 因为晁盖他后悔了。&&& 本来过的好好的,家里也有钱、有庄园,还是个村干部。就因为听信刘唐一句话,去抢什么生辰纲,晁盖干下了一件最为后悔的事!&&& 抢了几担石头,没几个钱。不得已上梁山,为了拉拢人心,竟把&自家庄上过活的金银财帛&都拿出来大家分了。搞得他&正没金帛使用&。(第二十回)&&& 都是这刘唐害的。晁盖暗忖道,把老子害惨了,叫你也不好过!叫你们大家都别想有好日子过!就算是死,也要多拉几个垫背的。
&&& 于是,刘唐被置于最大危险处,安排他送金子。另带一封书信。
&&& 书信:意味着我掌握你们&通匪&的把柄。&&& 这封书信也是专门用来害人的!否则,何必写那么多的总结报告机密事宜?若是出于礼貌,简纸一函,也就够了。&&& 这一布局,可能会坑害到一大阵人:&&& 1. 刘唐背着一大袋金子,本身就不正常,背到县衙门来,就是叫他&自投罗网&!因为要找宋、朱、雷三人中的任一人,都必须要到衙门里来!这样,刘唐极可能被捉住。或会供出宋、朱、雷三人。&&& 2. 若刘唐没被捉住,则书信会坑害到宋江;或是100两金子让宋、朱、雷三人分账不均狗咬狗。&&& 3. 朱仝暗放晁盖,宋江本不知道。现在故意让他知道了,就可以多拖一个人下水。&&& 4. 雷横从没表明过立场,晁盖用不着谢他。却也分金子给他,就又可以多拖一个人下水。若出了事,雷横真的是有口莫辩!&&& 5. 宋江报信,朱、雷并不知道。朱仝私放晁盖,宋、雷也不知道。而雷横其实什么也没做。三人本不是一伙的,现在,就是要搞的让大家都知道才好,栓在一根绳上的蚂蚱。&&& 6. 只要能坑害到其中的任意一个人,就可能会牵连到相关的一大阵人!从而可以有效地转移官府的视线,减轻梁山的压力。就算是死,也多几个陪葬的。&&&&&& 所以,派刘唐送金子,表面看来,当老大的晁盖,是在讲义气、够朋友。而实际上,则是想利用金子、书信来害人。&&& 最先发现这个逻辑问题的是金圣叹,他觉得晁盖没道理让宋江知道朱、雷二人&通匪&啊,何况雷横也没做什么。更不应该让宋江向朱、雷二人转交赃款,这不是逼他自己暴露自己吗?
&&& 解释不清,问题很严重,为了维护晁盖的义气形象,金圣叹只好将原文做了删改。就是在他删改后的版本里面,依然没法完全掩盖、美化,都无济于事,不能自圆其说。因为真相只有一个。他拿金子、书信,如此&大弄&,与相谢的差距实在太过。&&& 后来,宋江就因为那封信坏了事,杀人逃走。也就是N种偶然中的一种必然了。&&& 许多人不能理解,既然宋江与晁盖是&心腹兄弟&,那宋江又为何死活不愿上梁山呢?原因就在这里。宋江终于想明白了,原来晁盖是想害他。(就像后来他们坑害陆俊义一样。)
&&& 宋江将何以应对?
14. 梁山好汉为何不近女色?&&& 梁山好汉,不近女色。一近女色,便不是好汉的勾当。&&& 事实果真如此?今天我们只看宋江。
&&& 宋江,在县里当押司,手里有点钱,他这个大款被阎婆惜母女两看中了,(看中了他的银子),硬要宋江包阎婆惜当二奶。&&& 宋江初时不肯。后来不知怎么就答应了。&&& 就在县西巷内,讨了一所楼房,置办些家火什物,安顿了阎婆惜娘儿两个那里居住。没半月之间,打扮得阎婆惜满头珠翠,遍体金玉。&&又过几日,连那婆子也有若干头面衣服。端的养的婆惜丰衣足食。
&&& 从这一段描写,可以看出宋江出手阔绰。&&& 既然他已经包养了个二奶,并且夜夜都和阎婆惜睡在一起,又怎么说他不近女色呢?说不通呀。&&& 于是,为了维护、美化宋江的光辉形象,作者笔锋一转,继续写道:&&& 初时,宋江夜夜与婆惜一处歇卧。向后渐渐来得慢了。却是为何?原来宋江是个好汉,只爱学使枪棒,于女色上不十分要紧。&&& 呵呵,施耐庵老先生写的有些令人摸不着头脑。&&& 他硬要说宋江是因为爱学使枪棒,才渐渐来得慢了。&&& 可是,宋江的武艺,大家都知道的,他根本就没有什么武艺,也从没见他施展过什么枪棒棍法。&&& 讲武艺,比枪棒,宋江绝对是108好汉中的倒数几名。&&& 那么,宋江究竟为什么渐渐来得慢了?&&& 很简单。他这个大男人,玩这个十八九岁的小女人,一开始很新鲜,后来就玩腻了,当然就渐渐来得慢了。就是玩腻了,哪有那么多奇奇怪怪的理由!
&&& 凡不近女色,必是如下三种原因:&&& 首先,是经济问题。穷的没有吃的,连生计都发愁,那就只好被迫不近女色了。&&& 如果经济上没有问题,那就是生理上有问题了。你想啊,一个人的功能要是出了障碍,他就是想近女色,也没招。&&& 如果经济上、生理上都没有问题,还是不近女色,那是什么原因呢?我告诉你,这叫有病!神经病!心理变态。&&& 心理上出问题了,肯定不正常了。有着与常人不同的怪异癖好。
&&& 现在,我们再来看宋江,他经济上没有问题,生理上也没有问题,因此,可以断定他是心理上有问题。&&& 有什么问题呢?《水浒传》中有一段详细的描写:&&& 那一天晚上,宋江和阎婆惜在房里,两个面对面坐着。&&& 宋江低了头不做声。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看官,你道他在想什么?真的是不近女色?不是的。他是在装正人君子,坐怀不乱,他是想要阎婆惜自己主动把自己送过来迎奉他。&&& 而阎婆惜的心思根本就不在宋江身上,坐着不动,肚里寻思:&我只心在张三身上,兀谁奈烦相伴这厮!&&&& 那婆子见女儿不迎奉宋江,心中不悦。便哈哈地笑道:&你两个又不是泥塑的,做甚么都不做声?押司,你不合是个男子汉,只得装温柔,说些风话儿耍。&&&& 婆子一语道出了宋江的真病,&装温柔&, 不是个男子汉。&&& 但宋江仍低着头不做声,女儿也别转着脸弄裙子。
&&& 婆子走了。宋江在楼上肚里寻思说:&&&夜深了,我只得权睡一睡。且看这婆娘怎地,今夜与我情分如何?&&&& 这是宋江的心里话。接着,作者又写道&却说宋江坐在杌子上,只指望那婆娘似比先时先来偎倚陪话&。&&& 反复说明,宋江是在等待阎婆惜向先前一样,主动过来迎奉他,偎倚陪话。&&& 阎婆惜想,你一个大男人不来理睬我,我干吗要理睬你,&只见说撑船就岸,几曾有撑岸就船!&&&& 就这样,两个人一直坐着都不动。宋江想着阎婆惜,阎婆惜想着张三。各想各的心思。&&& 当下宋江坐在杌子上,睃那婆娘时,复地叹口气。&&& 一直坐到夜里11点,那婆娘不脱衣裳,就上床去,朝里面睡了。宋江看了,寻思道:&可奈这贱人全不睬我些个!她自睡了。&&&& 你看,就因为阎婆惜没有主动迎奉他、偎倚他,心理就开始变态了,阎婆惜就变成&这贱人&了。&&& 阎婆惜上床睡了,宋江也跟着上床去睡。两个人一动不动。&&& 大约转钟12点的时候,听见那婆娘发出一声冷笑。宋江心里气闷呀,如何睡得着!憋着这口气一直捱到早上5点钟,熬不住了,爬起来,冷水洗了脸,穿了衣,开口大骂道:&&& &你这贼贱人好生无礼!&&&& &这贱人&, 变成了&这贼贱人&。&&&& 这一夜,宋江就说了这一句话,开口就是骂人。骂得莫名其妙,阎婆惜并没犯贱啊,也没见她好生无礼呀。&&& 宋江何以要骂她?完全是因为宋江期待她仍像往日一样犯贱,却一直没有等来!变态的心理没有得到满足,最终而爆发。
&&& 由此观之,所谓的&好汉不近女色&,都是无稽之谈,其背后掩盖的则是一种荒诞的阴暗的变态的扭曲的心理。既要&又要&
15. 解读《水浒》:杀二奶血案是如何酿成的&&& 晁盖送来的那封信&&害人的信,无意中落到了阎婆惜的手中,果然坏了大事。&&& 阎婆惜收了金子和信件,乐坏了:天教我和张三买东西吃,我正要和张三做夫妻,单单只多了你这个黑宋三。今日也撞在我手里!原来你和梁山强贼通同往来。
&&& 宋江急匆匆赶回来,遭到阎婆惜的勒索。&&& 阎婆惜说:第一,你要写保证书,任我改嫁张三。第二,你原先在我身上花的钱,不许你再要!第三,晁盖送的一百两金子,快把来与我,我便饶你这天字第一号官司!你若怕是贼赃,快溶过了与我。&&& 这娘们宰的够深!宋江就为难了,因为那一百两金子的确拿不出。&&& 阎婆惜冷笑道,那咱就到衙门里说,你也说不曾有这金子。&&& 宋江就发起怒来,哪里按纳得住!睁着眼道:&你还也不还?&那婆娘就是不还,若要还时,在郓城县还你。&&& 宋江便扯开那婆惜盖的被,伸手来夺。原文写道:&一不做,二不休,两手便来夺。那婆娘哪里肯放。宋江在床边舍命的夺,婆惜死也不放。&&&& 你看,两个手,夺不赢一个娘们。宋江原来没力气,更不谈武功。&&& 慌乱中,拽出那把压衣刀子。宋江便抢在手里。那婆娘叫:&黑三郎杀人也!&&&& 只这一声,提起宋江这个念头来。那一肚皮气正没出处,婆惜却叫第二声时,宋江按住那婆娘,右手去那婆惜嗓子上只一勒,鲜血飞出。宋江怕她不死,再复一刀,那颗头伶伶仃仃落在枕头上。&&& 郓城县宋科长怒杀二奶案发生了!
&&& 接着,宋江马上将书信烧掉,毁灭证据。然后,走出楼来。看到这里,不禁奇怪,尸体怎么办?难道不需要掩饰处理么?不怕发现?&&& 还有更离谱的。&&& 宋江下楼,那妈妈上楼,两个撞着。&&& 婆子问:你两口儿在闹什么?&&& 宋江竟没有半点害怕的样子,也没有连哄带骗的把老妈妈支开,而是直截了当地说:&你女儿忒无礼,被我杀了。&&&& 就像他亲妈似的,爽快地承认了罪行。&&& 婆子不信,笑道:瞎说什么,休要取笑。&&& 宋江道:&你不信时,去房里看。我真个杀了。&&&& 卧槽!宋江杀了人,居然完全没当回事!老子真的把她杀了,不骗你的!不信,你去看呀。宋江咋就这么牛叉呢?!&&& 那婆子道:&我不信。&推开房门看时,叫声:&苦也!&&&& 宋江道:&我是烈汉,一世也不走。随你要怎地。&
&&& 关于这一段比较离谱的描写,就有人说了,这宋江是不是弱智啊,既然已经杀了人,又被她老妈撞见,那何不干脆也一刀做了!杀人灭口,伪造现场,脱身干净?还让她去告官?&&& 又说有人说了,这正是宋江的坦荡之处。他尊重司法,敢作敢当,是个好汉,杀了人也不畏罪潜逃。&&& 呵呵。怎么说呢。分析一个问题,不能片面的看,我们应该联系上下文,整体的看。笔者愚见如下:
&&& 宋江在杀二奶之前,怕的要死!一听说要见官,就要杀人。杀了二奶之后,反而气定神闲,他不怕了!前后表情孑然相反!为何?其转折点就在:烧毁信件!&&& 宋江杀二奶,是因为恐惧!恐惧那封信,才杀人灭口。当信烧毁后,恐惧消失。宋江所以不杀那老妈,是因为不恐惧,当然就不必再杀人灭口了。&&& 也就是说,在宋江看来:他怕的是&通匪罪&,却并不怕&杀人罪&!&&& 通匪罪是什么?&天字第一号官司&!这一定会要了宋江的小命!&&& 而杀人罪,宋江则不怕。既非他弱智,也不是坦荡。而是宋江这个小吏,太太太熟知官场潜规则了!&&& 后文有交代,抓捕他的刑警队长雷横,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你听我说,宋押司他犯罪过,也未便该死罪。&&& 明白了吧,这句话道出真谛。杀个人,宋江不会死,用不着抵命。&&& 1. 以宋江的关系,最多判个&误杀&。是因为二奶与张三通奸,两人怄气揪斗起来,一时失手,误杀了。你看,不用抵命了吧。&&& 2. 阎婆子一家只剩她一个了,又是老远的外来人口,举目无亲,根本就没有人帮她。县令又怎么会帮她呢?这还不好摆平啊。&&& 3. 命,是有价的。&这个二奶的命价 = 她妈后半生的丰衣足食&。宋江当然出得起这个价。&&& 4. 就算去坐牢,一遇到皇恩浩荡,天下大赦,宋江就又回来了。&&& 怎么算都行,反正不会死罪。&&& 甚至,死者阎婆惜的尸体,怎样处理,宋江早就想好了:这个容易。到外面陈三郎家买一具棺材来,仵作入殓时,我自分付他。几十两银子,打发的干干净净。&&& 正因为这样,宋江杀掉这个&命贱&的二奶,才不会紧张,也不会害怕。反而还会趾高气扬牛X哄哄地说,我把你女儿杀了,我真个杀了!我杀了人也不跑,我随你要怎地!&&& 大有其奈我何的姿态!
&&& 因此,我们可以把二奶阎婆惜的死因归结为两点:&&& 1. 死于她的贪婪。宰大款,宰得太过分了。遭来杀身之祸!&&& 2. 死于她的无知。她不知道大款都精于潜规则!只需支付较低成本,就可取她一条人命!
&&& 当二奶也不容易。警钟啊,千万别学阎婆惜。
16. 揭秘《水浒》中的无间道&&& 《水浒传》第二十二回,讲到阎婆子告官,宋江逃走。
&&& 当时,宋江直接回到了家里。&&& 他既没有去梁山投奔晁盖,也没有漫无目标的流浪天涯。他就呆在他自己家里。&&& 于是,就有人说了,宋江,你脑子是不是有问题呀,你杀了人还不快跑!呆家里等人来捉你吗?那鲁提辖还知道要急急卷了衣服盘缠,细软银两,一道烟跑了。你怎么就不跑呢?&&& 上回说过,宋江在郓城县这个小地盘上很牛叉。就连县令也想徇私枉法替他开脱。所以,宋江就用不着慌不选路,先呆在家里看形势,只要花钱把事情摆平了,他照样还是可以再露面的。&&& 但是,阎婆子大闹公堂,逼得县令也没办法,只好叫公人去搜捕。当然没找到。那张三又怂恿阎婆子三番五次的闹,每日县衙里喊冤叫哭的威胁,县令只好敷衍,又叫朱、雷二都头带人去搜找。
&&& 紧接着,奇怪的事发生了。&&& 朱仝队长(都头)猜测宋江就躲在自家的地窖里,一进去,就&搜&到了宋江,兄弟,休怪小弟今来捉你,最后答应放宋江走。宋江马上就开始出逃,远走高飞去也!&&& 这一回故事就叫做《朱仝义释宋公明》。是朱仝讲义气,私放了宋江。所以,就连清初第一才子金圣叹也在此处评曰&朱仝出色过人&。都说他讲义气。&&& 但是这样一来,义气虽然突出了,可逻辑上就完全说不通了!这个漏洞奇怪的令人匪夷所思。&&& 你看,宋江最后是逃跑了。既然要跑,何不早跑?他有充足的时间可以早就跑的无影无踪,又何必要等到朱仝来放他,他才跑呢??&&& 那么,请问,在朱仝到来之前,宋江在家里做什么呢?什么都没做呀!难道说,他就是要在家里专程坐等朱仝过来,先捉住他,再放掉他,最后道一声,兄弟,你很讲义气!才跑的?&&& 很显然,没这种事。&&& 因此,逻辑上就一定是:宋江一开始并没有跑的意思。如果想跑,那早就在第一批公人捉他之前(或之后)就跑了,决等不到朱仝、雷横他们来。&&& 先不打算跑 & 见到朱仝 & 谈话后 & 决定逃走。&&& 因此,宋江的逃亡,肯定与朱仝有着莫大的关系!
&&& 当时,朱仝到了宋江家,叫士兵们把宋家包围,让雷横先进去搜查,自己却不进去。为什么要这样做?究竟出于何种用意?&&& 真的是为宋江考虑吗?不是的,只有一个目的:试探雷横!&&& 按照原文的描述,宋江曾于酒后告诉过朱仝,他家佛堂下面有个地窖可以藏身。那么,宋江是否也向雷横透露过呢?雷横知道这个秘密吗?朱仝不能确定。所以要试探一下雷横。&&& 否则,完全没有必要如此古怪的一个先搜一个后搜。一起进去才是正常的,两个人晃荡一圈就走,敷衍了事,不是很好吗?(即使每天捉一次,也捉不到。)&&& 如果雷横知道这个秘密,抓住了宋江。那么,就是雷横不讲义气!而朱仝便有了两个选择:既可以和雷横一起到县令那邀功;又可以向私放晁盖那样故意让宋江逃脱,做个讲义气的人!&&& 如果雷横不知道这个秘密,搜不到宋江。朱仝就可以再进去,那么,这个人情就铁定是他的了。是他最讲义气,私放了宋江。&&& 这就是朱仝要雷横先进去搜的真正原因!
&&& 果然,雷横出来说不在里面。朱仝就独自一人进去,走入佛堂,揭起那片地板,将绳子一扯,铃声一响,宋江就从地窨子里爬出来。&&& 宋江知道刚才已经搜过一次了。(雷横究竟有没有找过宋江,其实朱仝、外人都无法确定。)这次大概是他父兄,没想到却是朱仝,大吃了一惊!&&& 朱仝对宋江说的话,有三:&&& &只是被张三和这婆子在厅上发言发语,道本县不做主时,定要在州里告状。&&&& (阎婆子要到州里去告状!就是县太爷也罩不住你了!)&&& &我只怕雷横执着,不会周全人,&&此地虽好,也不是安身之处。倘或有人知得,来这里搜着,如之奈何?&&&& (我虽然能放过你,但我不能保证别人也会放过你呀。)&&& &兄长可以作急寻思,当行即行。今晚便可动身,勿请迟延自误。&&&& (必须走,你今天晚上就走!)
&&& 当夜四更,宋江逃走。所以说,宋江逃亡,是在见到朱仝之后。而事实上,宋江一走,那阎婆子就不告状了,&这婆子也得了些钱物,没奈何只得依允了。&&&& 表面上看,是朱仝放了宋江。而实际上宋江心里清楚的很,这也正是宋江后来为什么不领朱仝的情,还要反过来害他的原因。
&&& 宋江和他的弟弟宋清,两个人一起逃亡。宋清也没有犯罪呀,他跑个什么,本来没罪的,现在不成了包庇罪?他是陪同保护宋江的。看来,宋江开始感到恐惧了。&&& 宋江既怕被捉,更怕被梁山晁盖派人来劫去,拉他下水,这才是他最为恐惧的原因。因为宋江早已从刘唐处知道了朱仝是晁盖的人!&&& 从晁盖送那封信来,宋江就一直没有好日子过,最终被害成今天这个局面,所以即使慌不择路,也绝不去梁山投晁盖!怕晁盖再害他。这也是大家奇怪宋江为何不往梁山跑的原因。&&& 宋江没头没脑地一气行了数程后,才思量道:&我们却投奔兀谁的是?&&&& 夷?太奇怪了,他平时朋友不是挺多的吗?怎么关键时候竟不知道去投奔谁?
17. 宋江为何对武松一见如故?
&&& 话说宋江在路上思量道:&我们却投奔兀谁的是?&&&& 宋清答道:&我只闻江湖上人传说沧州横海郡柴大官人名字,说他是大周皇帝嫡派子孙。只不曾拜识。何不只去投奔他。&&&& 于是,兄弟两个直奔沧州而来。
&&& 来到沧州,见了柴进柴大官人。好酒好肉款待,吃了半夜,宋江去上厕所,经过东边走廊时,那走廊下有一条大汉,猥猥琐琐,躺在那里烤火。&&一把铁锹,乘着炭火。&&& 宋江趄了步,仰着脸,只顾踏将去,正踏在锹柄上,把那炭火都掀在那汉脸上。那汉吃了一惊,跳将起来,把宋江揪住,大喝道:&你是甚么鸟人,敢来逍遣我!&&&& 于是,宋江在这里认识了一条好汉:武松。&&& 武松本来是准备痛打宋江一顿的。经过柴进赶来介绍之后,二人都相见恨晚。&&& 武松说,我是你的粉丝,有眼不识泰山!&&& 宋江说,我也是你的粉丝,多幸,多幸!
&&& 紧接着,书上描写宋江:&&& &宋江大喜,携住武松的手,一同到后堂席上。便唤宋清与武松相见。&&&& &宋江连忙让他一同在上面坐。武松哪里肯坐。谦了半晌,武松坐了第三位。&&&& &宋江在灯下看那武松时,果然是一条好汉。但见:&&&&& &当下宋江看了武松这表人物,心中甚喜。&&&& &宋江听了大喜。当夜饮至三更。酒罢,宋江就留武松在西轩下做一处安歇。&
&&& 宋江一见到武松,就拉着他的手,要他一起到席上去喝酒;喝酒的时候才开始仔细观察打量这个人;酒喝完了又拉着他一起去睡觉。&&& 宋江为什么对素不相识的武松这么好?这么客气?并且,还两个大男人睡一起,这也太亲热过分了吧。&&& 一般人都不知道真实的原因。所以,大家都猜测:是宋江慧眼识英雄,说宋江的眼力过人独到,看人看的很准,一眼就看出武松不是个一般的人。&&& 其实呀,我告诉你,宋江的眼力很一般。因为后来宋江说武松:&兄弟,你如此英雄,决定得做大官。&你看,根本不准。&&& 那么,宋江当时究竟为何要极力拉拢武松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 话说当时宋江来投柴进。&&& 为什么要投柴进呢?因为宋江把所有可去的地方都再三斟酌后,还是决定必须先去找柴进。怕,也要去。&&& 宋江最担心的是,晁盖害他,拉他下水。而晁盖的对头,正是柴进。因为晁盖他们杀了柴进的下线王伦,强夺了柴进的梁山基地,柴进当然不甘心。所以,宋江只有投柴进才安全。&&& 但是,宋江给晁盖报过信,晁盖给宋江送过金子。那么,柴进会不会认为宋江也是晁盖的人呢?如果是,就更麻烦了,这个误会,就必须要消除。&&& 所以,宋江无论是为了消除误会,还是为了和柴进一起联手对付晁盖,他都有必要冒险到柴进庄上走一遭。
&&& 宋江来了。&&& 柴进道:&闻知兄长在郓城县勾当,如何得暇,来到荒村弊处?&&&& 宋江答道:&今日宋江不才,做出一件没出豁的事来。弟兄二人寻思,无处安身。想起大官人仗义疏财,特来投奔。&&&& 柴进听罢,笑道:&兄长放心!遮莫做下十恶大罪。既到弊庄,但不用忧心。不是柴进夸口,任他捕盗官军,不敢正眼儿觑着小庄。&&&& 宋江便把杀了阎婆惜的事,一一告诉了一遍。
&&& 柴进笑将起来,说道:&兄长放心!便杀了朝廷的命官,劫了府库的财物,柴进也敢藏在庄里。&&&& 这就是宋江见柴进后的全部谈话内容。共说了两个话题,柴进共笑了两次。&&& 这两次笑,笑的宋江浑身发麻,恐惧万分。
&&& 柴进问他,怎么有时间来我这里?他不实说,把事说小,只说自己不才,做了一件没出息的事。&&& 柴进笑道,点他的筋:你就是犯了&十恶大罪&,也不用忧心。&&& 宋江一听,便只说一半,只把杀阎婆惜的事说了;而私放晁盖的事则紧紧相瞒,一个字也不提!&&& 这样,宋江表达的意思就是:自己的婆娘与人通奸,一时怄气就杀了这娘们。而与晁盖这伙强盗,则和他没有丝毫的关系。&&& 柴进又笑,点他的穴:&杀了朝廷命官&、&劫了府库财物&。&& 不提别的,偏偏只提这两桩事,都是晁盖干的。不要跟老子装,不要以为老子不知道。
&&& 所以,当时宋江一听,就非常害怕,知道柴进把他当做晁盖的兄弟了。会不会报复他呢?因此就特别担心自己的人身安全问题。喝酒的时候,被十几个人轮番灌,怕被灌醉了,便借机离席说&我且躲杯酒&。&&& 这时,恰好撞着了武松!&&& 看这个人,有这么大一块头!看样子很会揍人!最最重要的是,这个庄上只有他一人敢与柴进做对!&&& 所以,宋江才会见了大喜!才会定要他去陪酒!还一定要他夜里陪着自己一起睡!因为怕呀。
&&& 你再看以后,宋江又见到武松时,热情度则一次比一次低。对武松这么器重,也就这一次。
18. 揭谜:宋江的名气究竟是怎样炒作的?
&&&& 水浒传里的宋江,长的又黑又矮,也没什么武艺,力气只有娘们大小。可奇怪的是,各路好汉只要一听说他是&宋江&,马上就翻身下拜,跪在地上给他磕头!&&& 这宋江的面子够大吧,名声够响吧。&&& 那么,宋江在江湖上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名气呢?他又是怎么炒作自己的呢?今天,我们就来揭这个谜。
&&& 最初,宋江一出场时,作者先虚设结论:&&& 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若高若低,无有不纳。便留在庄上馆谷,终日追陪,并无厌倦。若要起身,尽力资助。端的是挥霍,视金似土。&.以此山东、河北闻名。
&&& 这一段,作者除了预设一个结论,刻意灌输宋江有名之外,却并无相应的例证来证实。相反,书中倒是有不少的例证,可以来证明宋江其实是个&无名之辈&。&&& 宋江接济过的人,也只有郓城县的三四个。并没一个英雄好汉。&&& 卖淫的阎婆母女受过他的恩惠,可后来成了杀身仇人。卖糟的唐牛儿,常得宋江赍助,可害了他无故充军。卖汤的王公,曾许下他一副棺材本,但至今也没兑现。&&& 根本就看不出宋江收买过什么好汉。&&& 再看本县最近的、近在眼前的教书先生,吴用吴学究,就连他也不认识宋江!只是听说过而已。&&& 因此,说宋江的名气如何如何的大,是一件很令人怀疑的事。&&& 再看本县不远处石碣村的阮氏三兄弟,他们哥三对黑社会有着莫名的冲动与向往,可奇怪的是:他们竟也不认识宋江!&&& 你看,宋江以他押司的身份,虽在郓城小县城里有些名气,但在江湖好汉中的影响力却并不大。&&& 郓城县,只是一个小去处,从这里来往的江湖好汉并不多。所以,从外部环境上讲,就阻碍、限制了宋江与各路好汉结交的条件,也就更谈不上什么资助了。&&& 我们可以再看:究竟有哪些外地的好汉来过郓城县呢?在劫&生辰纲&之前,是刘唐和公孙胜。可他们是来找晁盖的,他们都听说&晁盖是条好汉&,都愿意和晁盖干上这一票,却没人来找宋江。&&& 我们不防再把108条好汉的名单看一看,宋江此前究竟又认得几个人呢?至多也就是他的弟弟宋清;本单位同事朱仝、雷横;朋友花荣;徒弟孔明、孔亮;柴进只是通过信,并没见过面。&&& 你看,才7个人,连零头也不够。绝大多数的好汉,他都不认识。并且,他所认识的这几个人,全部都没有受到过他的接济。&&& 因此,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宋江,他在江湖上其实根本就没啥名气。
&&& 大约4个月后,宋江第一次出门,行走江湖,来到柴进庄上。&&& 在这里,第一次遇到这种场景:一个素不相识的大汉(武松),一听说他是宋江,就跪在地上拜他,又说出一番对他无限景仰的话来。&&& 那汉(武松)道:&我虽不曾认的,江湖上久闻他是个及时雨宋公明。且又仗义疏财,扶危济困,是个天下闻名的好汉。&&&&却才甚是无礼,万望恕罪!有眼不识泰山。&跪在地下,哪里肯起来。&&& 宋江慌忙扶住道:&足下高姓大名?&&&& 并且,从这以后,这种场景便多次重复出现。老是遇见一个好汉,就跪下拜他,赞美他。几乎形成一个套路。
&&& 这就奇怪了,宋江为何很快就获得了这么大的江湖名声呢?他究竟是用什么方法炒作自己的呢?呵呵,大家都不知道滴。&&& 所以有人这样猜测:说宋江有灰色收入,用来收买好汉。&&& 可是,宋江的钱绝没有柴进的多,柴进好歹也可以相当于一个过气王爷的身份,论银子,不知要比宋江多多少倍!&&& 于是,就又有人猜测:说宋江虽然没有柴进富有,但他比柴进更会拉拢人心,所以名气比柴进还大。可这也完全不对!毫无根据!&&& 你看,当柴进指着宋江说:&此位便是及时雨宋公明。&武松就问:&真个也不是?&宋江道:&小可便是宋江。&仅仅只报了个名,还没开始拉拢人家呢,那汉定睛看了看,纳头便拜。&&& 你再看后边,宋江被一伙强盗捉住,要挖他的心吃。他叹口气说&可惜宋江死在这里!&也仅仅只是报了个名号,并没拉拢人家呀,可人家一听说他是宋江,马上就跪地拜他了!
&&& 综上所述:&&& 1. 宋江在江湖上原本并没什么名气。是实。&&& 2. 宋江行走江湖时,名气非常之大。也是实。&&& 3. 宋江既没炒作自己,也没收买、拉拢其他好汉。也是实。
&&& 这就是一个悖论。于是,读者骂道,施耐庵,你会写书吗?你怎么要前言不搭后语的,写的自相矛盾?&&& 果真是吗?我看并不矛盾。因为任何表面的矛盾里面,一定有着一个统一这个矛盾的载体。那是什么?&&& 那就只有一种解释!是晁盖!是晁盖要坑害他!&&& 晁盖要坑害他,就四处放风,派人到处去散布,说宋江如何如何的英雄好汉,在最关键的时刻,可以不顾自身安危,去给强盗们通风报信,连自己的小老婆都杀了!真正的是&及时雨&呀!&&& 尤其,宣传的重点是在柴进庄上。转移柴进的视线,嫁祸于宋江。同时,煽动、遣散柴进养的门客们。一箭几雕。
&&& 所以,原本无名的宋江,在短短数月之内,突然之间就变得名声大噪了!所以,武松在还不认识宋江之前,就吵着闹着要去投宋江!说宋江是个天下闻名的好汉。就连柴进也莫名其妙地问道:&如何见的他是天下闻名的好汉?&
19. 从打虎看武松的实力&&& 《水浒传》描写武松打虎这一段,非常精彩。&&& 作者从很早之前就预先埋下伏笔,交代武松上路的时候,&拴了梢棒要行&;&提了杆棒相辞了便行&;酒店里,&武松倚了俏棒下席坐了&;&拿了梢棒出酒店&;&提了梢棒,&;&提着梢棒&&&&&& 那个棒子,不厌其烦的写了约有十多次。让读者产生幻觉,以为棒子会有大用场,但真到了有大用场的关键时刻,作者却突然将棒子毁掉!让他打不成虎,从而营造紧张气氛。&&& 当时,武松&双手轮起稍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原来慌了,没打到老虎,却打在树枝上,&把那条稍棒折做两截&。&&& 这样,武松就只有被迫徒手斗猛虎。
&&& 徒手搏虎这一段,作者写的也非常有意思。&&& 那老虎扑过来,武松望后一跳,却退了十步远。老虎的两只前爪刚好搭在武松的面前。武松就将半截棒丢了,腾出两只手来,就势把老虎的顶花皮揪住,一按,按在地上,死死地不放。&&& 那老虎急要挣扎,被武松双手尽气力纳定,哪里肯半点儿放松?同时,脚也没闲着,望老虎的脸上、眼睛里只顾乱踢。&&& 那大虫(猛虎)发狂了,咆哮起来,又挣不脱身,爪子乱抓,把身底下扒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 呵呵,自掘坟墓。&&& 正好。武松就把那老虎的嘴望下按,一直按到老虎自己刨好的那个坑里面,刚好塞进去,看你还怎么咬!&&& 接着,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乱打!&&& 一口气连打得五七十拳,打得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一顿拳脚之后,那大虫动旦不得,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 武松还不放心,又把那打折的棒橛寻在手里,只怕大虫不死,把棒橛又打了一回。&&& 最后,武松准备把虎尸拖下山去。&就血泊里双手来提时,哪里提得动?原来使尽了气力,手脚都酥软了,动旦不得。&&&& 就这样,武松一个人,徒手打死了一只老虎。
&&& 仔细品味,究竟写得好在哪呢?哦,原来,施耐庵把武松打虎的过程,其实写的很&笨拙&。&&& 看过&唐打虎&的朋友应该知道,那个杀法,才叫专业!才叫技巧!一把小刀,瞬间叫猛虎开膛破肚!&&& 武松呢,既没唐氏祖传的这种精致技术,也没职业猎户那样的捕杀工具。他就凭一身蛮力,掐住老虎,与之肉搏!&&& 武松已经吓懵了,分析他的&战略战术&,似乎没有意义。那老虎倒是有战略战术的,一扑,一掀,一剪。武松只能是靠着条件反射、自然反应与其周旋。&&& 最后,武松竟然是把老虎按在地上!我们可以想象,把老虎按在地上,应该是各类捕杀老虎方法之中,最笨的一种方法了吧。&&& 对。武松就用这种最笨的方法将老虎制服,老虎居然挣不脱。&&& 注意:作者并不是说武松笨,而是只有这样描写,才能更加突出武松的神力!试想,如果用工具捕,用刀杀,用棒打,或用其他什么巧胜方法,其效果必然又逊色的多了!&&& 一人一兽,相互都面对着面,扭缠在一起,都各以体力相角,都各以性命相搏。这样描写,展现的就是武松的绝对实力了。此时的武松就比野兽更野兽,野兽的力气还没他大。暴力,顿时宣泄至极至。&&& 曾有人怀疑过,是不是这个老虎根本就不凶狠?&&& 这是没道理的。因为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吴闲云水浒传深度解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