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了昏了,忘了来时的路,忘了不忘初心提出时间是什么意思

别忘来路,不忘初心_百度知道
别忘来路,不忘初心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不忘记自己的本心,自己最初的纯净的世界观价值观,坚守原则,才能在人生路上有始有终,不至于迷了心智追答:初心指的是人的理想,最初的目标,不论路上发生什么事情,改变了方向,换了路线,但始终不改变目标,那样才能有所得。这句话就是忽悠,让你不要忘记自己的目标,始终朝一个地方前进,但最后只是得个始终,没人保证就能达到最初设定的目标。这句话是警示人们,做事不要像猴子掰苞米,也不要为了捡芝麻而丢了西瓜。但从来没有人说,如果手里是芝麻,遇到西瓜是不是就应该改变一下目标。
采纳率:91%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
――红安精神代代传
日08:22&&&&来源:
原标题: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
11月13日上午,纪念黄麻起义胜利90周年大会在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黄麻纪念园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纪念馆序厅举行。湖北省干部群众代表在此重温黄麻起义,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革命精神。
“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一首朗朗上口的革命歌谣将大家带回到烽火连天的90年前。革命年代的红安,男女老少,全民总动员。这首歌谣既是红安工农群众踊跃支援革命斗争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国共产党得民心、顺民意的生动体现。
黄麻起义与红安精神
湖北省委书记蒋超良在11月13日的纪念大会上指出:“90年前的今天,中共黄麻特委在中共湖北省委的领导下,举行了黄麻起义。黄麻起义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坚信革命必胜的理想信念,彰显了中国革命之深厚伟力源于人民群众之中,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开创精神,为党锻炼培养了一大批治党治国治军的杰出人才。”
红安是著名的“将军县”,同时也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摇篮。1931年12月,红四方面军在黄安军民的积极配合下攻克黄安城,夺取了黄安战役的胜利。鄂豫皖中央分局为了纪念黄安战役的伟大胜利和表彰黄安人民的革命斗争精神,宣布将黄安县改名为红安县。
日,根据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和湖北省委的指示,在党的坚强领导和严密组织下,黄麻起义爆发。这是继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之后,在长江以北地区爆发的最大规模的农民武装起义。黄麻起义在没有正规军参加的情况下,自始至终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积极响应,最终一举成功,点燃了大别山区武装革命的烈火,使红安成为中国人民武装斗争的重要发源地,中国工农红军的重要诞生地和夺取武装革命胜利的重要根据地。
从黄麻起义到全县解放,22年间,红安人民经历了敌人的血腥屠杀和反复“清剿”,但红安党的组织一直存在,革命红旗始终不倒,革命火焰始终燃烧。红安人民百折不挠,前赴后继,英勇地走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艰苦历程,为中国革命的成功作出了巨大贡献。
黄麻起义的胜利离不开早期共产党人的创造性探索,创建根据地,组织便衣队,开展游击战争,为党在恶劣环境下领导工农群众坚持长期斗争打开了思路。红安人民坚定理想、百折不挠、“怕死不革命,革命不怕死”的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凝练为如今的红安精神,为红安人民乃至中华民族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把光荣的革命精神传承下去”
在庄严的革命英烈雕像前,湖北省领导、革命先烈后人代表、黄麻起义主要发生地干部群众代表共同鞠躬默哀,缅怀董必武、李先念等革命先辈,纪念黄麻起义胜利90周年,重温光辉历史。革命先辈后代代表董良发言说:“参加过黄麻起义的革命先辈用奉献和牺牲书写了对国家、对民族的无限忠诚、无限热爱。在今天这个难忘的日子里,我们更加怀念他们!党不会忘记他们,国家不会忘记他们,人民更不会忘记他们!”
为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纪念黄麻起义胜利90周年,红安县举办了一系列群众文化展演活动。社会文艺团体和乡村皮影戏展演、大型话剧《董必武》专场演出、乡村锣鼓展演、民间工艺传承人宣传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绝技绝活展演和农民画展,汇聚了老君眉茶艺、木雕、根雕、皮影雕刻、油面、绿豆粑等众多独具红安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类项目,为继承革命传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营造了浓厚的社会氛围。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纪念黄麻起义胜利90周年”“坚守文化自信,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标语遍布广场、格外醒目,凸显革命老区人民不忘历史跟党走的坚定信念。
蒋超良强调:“我们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斗争创立的伟业像一座丰碑永远矗立在湖北人民和中国人民的心中,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永远是我们前进的动力。今天,我们重温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斗争的光辉历史,就是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瞻仰上海一大会址、浙江嘉兴南湖红船时的重要指示和要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就是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在荆楚大地落地生根;就是要铭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朝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目标和路子奋勇前进。”
纪念大会当天,几位百岁红安籍老红军因行动不便未能到场,感到很遗憾。他们说,不忘历史,纪念黄麻起义胜利90周年,让他们这些老战士很受感动。101岁的红安籍老红军秦忠殷殷嘱托:“红安对中国革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牺牲了很多同志。革命胜利了,人人过上了幸福安乐的日子,但是不要忘记了那些流血牺牲的烈士,一定要把光荣的革命精神传承下去。”
(见习记者刘平安 记者夏静)
(责编:宋鹤立、王金雪)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镜像:&&&&&&呼叫热线&&&&服务邮箱&&&&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Copyright &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不忘来路,不改初心 - 美篇
/&&&&不忘来路,不改初心
扫码分享到微信
不忘来路,不改初心
看到朋友圈里的许多评论,羡慕我们闺密四个三十年感情的深厚,羡慕我们牵手一起行走在渐行渐远的路上不离不弃!是啊,记得上初中那会我们有幸分在了一个班,相同的家境,相同的憧憬让我们有种相见恨晚的兴奋,在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晚自习的课上我们四个偷偷溜出教室跑到宿舍,忘记了是谁突发奇想,拿几根冰冷的红薯,你一口我一口的咬着,从此便成了无话不谈的姐妹。我们的身影追随着初中生活的结束,把快乐和欢笑留在了校园里的操场上!
岁月的年轮载着我们前行,我们闺密四个在童话的王国里向往着远方的梦,那个时候,感觉日子的任重道远和深不可测,就算是“生活不相信眼泪,”在岁月的艰辛和困惑里我们坚信:有我们相互温暖的慰籍,一定可以走出困境,迎来阳光的明媚!
喜欢走在路上的感觉,怡然自乐而又满怀期待,携一份向往自由的心情,找寻生命内在的阳光。每年正月的日子里,我们闺密四个总会相聚在一起,说说一年的不易,聊聊心底的秘密!那一个狂欢之夜我们开怀畅饮,那一次愉快之旅我们乐而忘归,往事一幕幕占据心头,过往的葱茏岁月在叽叽喳喳的谈论里仿佛身临其境……
我们是同学,却似亲密无间的战友;我们是闺密,却似有血缘关系的亲人;我们是朋友,却似一同成长的知己!三十年的沉淀,半辈子的时光,不同的人生轨迹却串联着我们相同的感情;回肠荡气的美感一定会活跃在我们下一个生活的坐标里!不忘来路,不改初心,就让我们一辈子如此,一直如此……然后来生再约……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来源: 
  【光明读书会】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读书会
光明日报记者 吴娜 整理
  编者按
  7月2日,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召开的第二天,一场以此为主题的读书会在北京西华书房举行。与会嘉宾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结合最新出版的两本新书:《不忘初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永葆朝气》(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的道路抉择》(三联书店),从以往道路和当下经验这两个角度,探讨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道路选择以及当下的建设经验。本期光明读书会特与承办此次活动的长安街读书会合作,整理刊载几位专家学者当天分享的部分精彩内容,以飨读者。
  嘉宾:韩庆祥(中央党校副教育长、科研部主任)
  王素莉(中共党史研究室研究员、《中共党史研究》主编)
  刘荣刚(中共党史研究室宣教局副局长)
  黄相怀(中央党校国家高端智库学术委员会秘书长)
勇(三联书店副总编辑)
  李开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副社长)
  保持初心,我们的事业就会永远年轻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对此您如何理解?
  韩庆祥:在我看来,“不忘初心”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包含过去、现在和未来三重意义。我们党成立之初,党员都拥有很崇高很神圣的情怀,而现在一些党员干部的生存方式和思维方式被物化得很厉害,丧失了最初的追求和信念。针对这个,习近平总书记要讲初心。另外,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奋斗目标,这就是未来。这个未来,就在我们党的初心里。
  我理解的“不忘初心”,主要有六方面内涵。
  一是不忘本质。中国共产党的本质是什么?既体现在政治立场,又体现在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从诞生那天起,就确立了为人民的政治立场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没有这两条,就是忘记初心了。此外,党的十八大以来这三年半,党中央做的很多事情,都是回归本质。
  二是不忘本来。本来指的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基本事实。中国共产党的本来是什么?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达,就是中国共产党是在非常艰难困苦的环境中诞生、成长的。关于历史存在的基本事实,我概括为三点:一路苦难、一路赶考、一路拼搏。这个“本来”是千千万万不能忘掉的。我们今天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吃水忘了打井人,不能忘记过去。
  三是不忘品格。品格是针对本质和本来而提升出来的中国共产党的一种精神风貌和精神气质。可以从五个方面来看。一是知,我们党为了应对苦难,不断提高自己的执政能力,不断克服自己的本领恐慌,在知方面是有追求的;二是情,我们党对人民始终怀有赤子之心;三是意志,共产党人必须具有钢铁般的意志;四是密切联系群众,依靠群众,围绕群众,把人民当作我们力量的源泉;五是严格要求自己,要纯洁、崇高。
  四是不忘原点。我们党是为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出发的,这就是原点。
  五是不忘来路。95年来,我们党这一路走来,既充满苦难,又充满辉煌;既在付出,又有收获;既艰难曲折,又不懈奋斗。不忘来路,就是不忘我党这95年不寻常的历程。
  六是不忘青春。
  黄相怀:韩庆祥主任解释得很好,是从哲学理论的高度来谈的。从我自己的角度来看,初心有三种。
  一是初学者的心态。就是要不断精进,任何时候都要让自己的工作一步一步精进,日益精进,而不是满足于以往。
  二是初生者的心态。“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初生”,怀有赤子之心、婴孩之心,天真、率真、好奇,而且勇敢,永远保持一种好奇心和想象力,这样才会一直有前进的动力。
  三是初创者的心态。今天我们家大业大,完全不是赤手空拳的时代了,但是也永远要保持一种初创者的状态和心态,永远要想到今天的一切如果不保持好,将来还有很大危险,所以要夙兴夜寐,只有这样才能把这份家业很好地保持下去。
  马克思、恩格斯写下《共产党宣言》的时候,一个30岁,一个28岁;毛泽东、邓小平参加革命的时候都很年轻;我们长征路上的前辈们平均年龄据说才二十几岁。这种历史的意向向我们传递的实际都是初学者心态、初生者心态和初创者心态,这种初心才是共产党最为可贵的品质之一。这种初心保持下去,我们的事业就会永远年轻,永远不老。
  今天,我们党在95周年之时再出发,就要做到不忘初心。
  一部激荡读者思考的新著
  记者:刚刚出版的《不忘初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永葆朝气》一书,正好契合了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的主题,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关注,请介绍下这本书的出版背景和主要内容。
  李开龙:我们重磅推出的新书——《不忘初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永葆朝气》,不仅是对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的热烈回应,也在第一时间体现了出版人的责任与担当。
  为了迎接建党95周年,我们集全社之力,与中央党校8位新锐作者精诚合作,精心打造了这样一部理论图书。全书共分9章,11万字,字数虽不多,但是分量却十分重。
  全书以“不忘初心,永葆朝气”为主题,从“中国共产党的核心执政能力有哪些”“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会获得人民的支持”“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有效领导群众”“中国共产党如何保证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中国共产党怎样处理不同阶级、阶层和群体的利益诉求”“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不断地学习、调整与吸纳”等9个方面,深入探讨了有关中国共产党的优势、挑战和命运的若干重大理论问题,有力地回答了国内外读者关注和困惑的一系列现实重大问题。
  该书的8位作者均是中央党校政治坚定、视野开阔、思想活跃的青年学者。他们在日常教学中,充分听取干部学员的意见,提炼学员们最为关注、最为困惑的问题加以解答,有的放矢,贴近现实,全书研究扎实,思维灵活,文风清新,读起来既有货有料,又讲政治守规矩,鲜活地展现了中央党校青年学者的学术自信、学术担当与学术责任。
  黄相怀:自从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发表之后,“不忘初心”就开始成为一个热词了。《不忘初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永葆朝气》也因为书名而更受关注。
  这本书缘起于我在《北京日报》3月28号发表的一篇文章,题目叫《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永葆朝气》,从五个维度来理解和认知中国共产党,思考和回答我们党怎样才能永远年轻。出版社非常敏锐地抓住了这个题目,跟我商量做成一本书。
  我们这本书的写作团队比较年轻,平均年龄不到35岁,而我们研究的对象是一个有着95年历史的大党。这本书要怎样才能足以激发和激荡大家的思考呢?我们作为年轻人,就要研究怎样使共产党青春不老,不忘初心。
  体现党史研究领域一流水准
  记者:今天读书会和大家分享的另一本著作是《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的道路抉择》,是著名学者金冲及党史研究文丛之一,请介绍下这本书的情况。
  郑勇:金老今年已经86岁,一向以中共党史、近代史研究著称。他的功夫很深,能够坐得住冷板凳,在故纸堆里爬梳文献。
  今年出版的“金冲及文丛”分别是《向开国领袖学习工作方法》《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的道路抉择》《转折年代:中国·1947》《联合与斗争:毛泽东、蒋介石和抗战中的国共关系》《第二条战线:论解放战争时期的学生运动》等5种。这套书是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确定的建党95周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既有学术研究价值,代表党史研究领域的一流水准,又接续了三联红色出版传统。
  金老写书非常注重史料,《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的道路抉择》里引用的材料有184种,还不包括他调阅过的中央档案馆所藏的档案,包括谈话记录、简报、手稿等等。《转折年代:中国·1947》引用过的材料超过200种。
  这5本书的书稿去年5月就已经陆续交到三联书店了,但一直到现在也没全部出版。这是因为中间有三次金老从海外发现了一些新的学术研究史料,从海外购得陈诚、胡宗南的日记以及其他材料,金老认为局部应该更真实,就把书稿要回来,一遍遍修改,总共改了三遍。一位86岁的老人还这么敬业,非常值得年轻学者敬佩和学习。
  中国共产党的道路抉择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的“七一”讲话全面回顾了党的历史,请结合金老的这部党史新作谈谈您的感受。
  刘荣刚:习近平总书记的“七一”讲话非常重视历史,不仅很多地方都是在论述历史、分析历史,而且把历史、现实、未来联系到了一起,可说是运用历史、解读历史的一篇非常典型的文献。学习总书记讲话,可以从历史的角度好好体会和分析。
  金老的这本新著主题鲜明,就是围绕着中国共产党的道路抉择,讲述了我党在一些紧要关头做了哪些事,又是怎样从这种艰难的困境中一步步走过来的生动历史。这本书把每篇文章都置于大的背景中,交代得非常清楚,叙事宏大。每篇文章都分析了每次抉择成功是在什么地方,失败是在什么地方,有哪些经验,有哪些教训,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历史留给我们的启示。过去一般都认为,中国史学家擅长描述历史,西方史学家擅长解释历史,而这本书可以说是既描述了历史,又解释了历史,夹叙夹议。我们也可以因此学习一些看待历史和分析历史的方法。
  这本书有很多的细节,都是用史实在说话。前面有人也提到,全书引征文献达184种之多。金老比别人有一些便利的条件,就是可以到中央档案馆查阅档案。另外,他运用大量的回忆录和口述史料。大家都知道口述史料的重要特点就是生动,还可以提供大量的历史细节。金老把自己的经历也融汇在写作之中,很生动。这本书同时参考了一些别人研究的成果,既有宏观的历史,也提供一些细节。
  王素莉:《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的道路抉择》里面有十几个章节,重点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在若干个生死关头道路选择的艰难,金老用了“抉择”一词。在实际的历史过程当中,中国共产党的抉择还有很多很多。我想结合书里讲的遵义会议来讲,因为我恰好陪着金老走过遵义这段长征路。
  在那之前,我想象不到毛主席《长征》里面所写的“乌蒙磅礴走泥丸”的意味是什么,到贵州之后深切感受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所进行的长征,真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艰难,如果没有信仰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
  金老这本书,别开生面地讲述了遵义会议这样一个我党历史上的重要的转折点。值得一提的是,书中有一个专门的小标题:“新传统的形成”。这里的“新传统”,就是指异于过去“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新传统”,写得特别生动。金老提出,党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这三方面在当时形成了新的传统,从遵义会议之后,逐渐成为全党的共识,至今都是一个非常有意义、非常重要、必须遵循的原则和历史传统。
  要做到总书记讲话里提出的“不忘初心”,我认为就要回头去找我们应该遵循的真理之光,以及真理之光所包含的方法和理论。从遵义会议以后确立的“新传统”,我想应该是一个我们理解党史的特别重要的方面。[责任编辑:李国强]
为期两天的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圆满闭幕啦!本届分会有哪些成果你知道吗?
想知道在这次的峰会上都会有哪些看点和亮点吗?赶紧一起来看一看吧!
介绍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主要亮点和看点,突出此次论坛的重要意义与价值。
听声音,识代表委员,看新时代。这些在两会代表委员通道上亮相的代表委员,你能猜出几个?
光明网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忘初心 新时代青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