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狼三则原文及翻译材料反映的是哪个朝代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www.wenku1.com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日期:
七年级历史科期末考试题说明:本卷为开卷考试卷,答题时可参阅教材或其他资料,必须独立完成,不得传递资料或讨论,否则以作弊论处。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下表)1、隋朝末年,家住余杭的商人,想通过最便捷的方式去洛阳,应选择的最佳出行方式是A、乘马车 B、坐牛车 C、乘船 D、坐人力轿子2、“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描绘的盛世景象是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3、海关是现在国家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宋朝时相当于海关的机构是A、瓦子 B、圈子 C、市舶司 D、勾栏4、某博物馆通过考试招聘管理员,其中一道考题是:请将下列四件文物按手工业工艺品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 ② ③ ④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5、元朝民谣“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根本上反映的是 ...A、少数民族妇女会说汉语 B、汉族女子会弹奏少数民族胡琴C、出现了民族融合的现象 D、汉族与少数民族互学语言乐器6、我国古代行政区划变化多样。今天的省,是从( )的行省承袭而来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7、“石油”是当今世界重要的能源,被称为“工业血液”。下列哪部作品曾预言“石油”在未来“必大行于世”A、《天工开物》 B、《梦溪笔谈》 C、《本草纲目》 D、《农政全书》8、请你用情诵读:“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说一说这一词句的特点:A、气势豪迈,雄健奔放 B、感情真挚,清新自然C、直白如话,通俗易懂 D、语言凝重,技巧高超9、“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A、战国 B、汉朝 C、北宋 D、明朝10、右图是明代某机构的官印,这一机构是A、锦衣卫 B、东厂 C、西厂 D、军机处11、李小二是明代的读书人,他寒窗苦读,准备参加科举考试,以求取功名,他必读的书目有A、《史记》 B、唐诗 C、宋词 D、四书五经12、下列哪位人物属于反抗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 A B C D13、下列哪项不属努尔哈赤与成吉思汗的共同之处A、统一本民族各部落 B、建立民族政权C、推动本民族的发展 D、先后统一中国14、某剧组拍摄电视剧《乾隆皇帝》,不能出现的场景是A、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 B、粉碎大、小和卓叛乱C、妥善安置土尔扈特部 D、撒销议政王大臣会议15、“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其法律依据是A、设置台湾府 B、《尼布楚条约》 C、雅克萨之战 D、清朝的疆域图16、祈愿法会是藏传佛教最重要的佛事活动之一。据媒体报道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于5月21日在北京雍和宫主持了为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遇难同胞举行的祈愿法会。清朝册封班禅封号的是A、皇太极 B、顺治帝 C、康熙帝 D、乾隆帝17、下列历史人物中最有可能吃到花生、玉米、马铃薯的是A、李白 B、司马光 C、忽必烈 D、宋应星18、明朝中后期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其反映的实质是A、自给自足的封建小生产 B、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C、明朝的大商人很多 D、明代一些手工业部门规模很大19、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上网收集了以下几幅图,准备进行探究性学习,他们可能探究的主题是 故宫博物院 八达岭长城 《天工开物》封面及插图A、昌盛的秦汉文化 B、辉煌的隋唐文化C、灿烂的宋元文化 D、时代鲜明的明清文化20、下列中国古典小说的章节标题中,出自《红楼梦》的是A、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B、林黛玉重建桃花社C、梁山泊义士尊晃盖 D、曹操煮酒论英雄二、识图题(共10分) 21、读右图,请回答:(1)右图故事出自哪个时期的哪部作品?其作者是谁?(3分) (2)请你简介这部作品的内容梗概(4分) (3)通过对作品梗概的了解,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3分) 三、材料题:(14分)22、材料一: 材料二: 榜葛剌国王用大象将明朝使臣接到王宫 材料三: ……期间,将中国的7大类22种产品输入亚非各国,换回各国的货物11大类191种,出口品类多为基本生活用品,而进口类多为奢侈品,无怪乎史书形容郑和船队的载货物“堆积如山”谓之“宝船”……——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学参考书 请回答:(1)以上三则材料反映的是哪个朝代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2分) (2)据材料一归纳这一航海事件的特点。(4分) (3)据材料二和所学相关知识,请以郑和的身份,用第一人称(我或我们)描述当年到榜葛剌国时的所见所闻。(6分) (4)据材料三,谈谈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2分) 四、简答题(共16分)23、随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北京已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让我们再次共同了解北京,宣传北京,为北京奥运尽一份力量。1、假如你是一名奥运自愿者导游,请你向外国朋友介绍北京的历史沿革。(1)北京是我国的六大古都之一,曾定都北京的朝代有 、 、 。最早把北京作为全国性政治中心的少数民族是;1421年明成祖迁都北京时,在 的基础上修建了北京城。(5分)(2)请你介绍北京的文化魅力:北京在故宫又叫 (1分),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因为故宫,,,,(请介绍三点原因,共6分) 2、谈谈你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理解。(2分) 3、请你为北京奥运写一句公益广告。(2分)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21、(1)元朝《窦娥冤》 关汉卿(3分)(2)作品描写了一个孤苦无依的年轻妇女窦娥,遭受无赖陷害,反被受贿的贪官判处死刑。窦娥的冤情无处伸张,临死发出誓愿:她的鲜血要溅在刑场的旗杆白练上,六月天飘起漫天大雪。(4分)(3)参考一:寄托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反映了广大人民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和反抗精神。参考二:揭露了元代吏治的腐败残酷,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黑暗,歌颂了窦娥的善良心灵(3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三、材料题:(14分)(1)明朝,郑和下西洋(2分)(2)时间早、航海规模大、次数多,到达地区的范围广,在世界航海史上是空前的,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满分4分,答对三点给满分4分,答对二点给3分,答对一点给2分)(3)我们到榜葛剌时,当时的榜葛剌国王派上千骑兵,到海边欢迎我们的到来,然后用大象把我们接到王宫外的广场,并亲自在广场主持盛大的欢迎仪式,非常之隆重,就象过盛大的节日一样,之后把我们迎入王宫,设宴款待,,,,(言之有理即给分,6分)(4)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2分)四、简答题(共16分)23、1、(1)金、元、明、清等;蒙古;大都(一空一分,共5分)(2)紫禁城(1分);因为:①它是当今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建筑最雄伟、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和古建筑群。②规模大;③构造严谨;④装饰精美,⑤文物之众多;⑥在中国古建筑中绝无仅有,是世界著名的皇宫建筑群等。(言之有理即给分,每一方面2分,共6分)2、奥林匹克精神主要有:①和平与友谊的精神。 ②尊崇公正、平等、竞争的精神。③追求人体健美的精神。④以取胜为快的追求奋进精神。⑤更高、更快、更强;⑥积极拼搏的精神等等(答对一点即给满分,共2分)3、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手拉手,和平友谊”等(酌情给分,共2分)“学年度下学期七年级历史考试题(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隋朝建立的方式是通过A.农民起义夺权 B.少数民族入侵中原 C.大将发动政变自立 D.外戚夺取政权2、下列关于科举制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唐代创立并完善了科举制度B.科举制度就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C.进士科是唐代普遍推崇的科目D.科举制度激发了读书人的自信和热情,推动了唐代社会的发展3、反映唐太宗接见吐蕃松赞干布求婚使节情景的名画是A.《清明上河图》 B.《步辇图》 C.敦煌壁画 D.《洛神赋图》4、16.明朝时,吏部尚书吴琳退休后回到黄冈老家,朱元璋派特务偷偷侦察他的活动。明朝的特务机构不包括A.锦衣卫 B.东厂 C.西厂 D.内阁5、史书记载中“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于岸上,,,,以通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反映的是下面哪一种生产工具?A.曲辕犁 B.水排 C.筒车 D.二牛抬杠6、历史上的澶渊之盟是北宋与下列哪个少数民族政权签订的协议A.辽 B.西夏 C.金 D.蒙古7、宋辽、宋夏和议中共同内容有A.辽夏向宋称臣 B.北宋割地求和 C.互相禁止边境贸易 D.北宋送给辽夏“岁币”8、“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出现在A、唐朝 B、隋朝 C.宋朝 D.元朝9、假如你是当年跟随郑和下西洋的一名商人,那么你会携带那些你认为销路最好的商品A.书籍和药材 B.丝绸和瓷器 C.金银饰品 D.香料和宝石10、.下列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蒙古政权的建立 ②定国号为元 ③定都大都 ④灭亡南宋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 D.①③②④11、中国的活字印刷术比欧洲要早约A.200年 B.300年 C.400年 D.500年12、以“资治通鉴”为名的意思是A.揭示为君之要 B.用来警示百姓 C.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D.以经济实力治国家13、唐朝有一位皇帝的统治被郭沬若先生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这位皇帝是A.唐太宗 B.唐高宗 C.女皇武则天 D.唐玄宗14、成吉思汗的功绩主要是A.灭亡西夏 B.统一蒙古 C.建立元朝 D.定都大都15、一位生活在元朝的商人,他不可能有的经历是A.去江南贩运棉布 B.经运河到杭州游览C.友人送他一部《红楼梦》 D.购买景德镇真花瓷器16、如果你是朱元璋登基时的一名御厨,那么在当时你无法为他提供的是A.馒头 B.东坡肉 C.玉米粥 D.葡萄、石榴17、“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知得失”中的第二个“人”指的是A魏征 B房玄龄 C杜如晦 D、姚崇18、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的事件是A.创立八旗制度 B.在中央设置内阁 C.设置议政王大臣会议 D.设立军机处19、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标志是A.手工业的水平超过前代 B.商品经济发展,对外贸易扩大C.手工业作坊增多 D.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20、想了解中国17世纪的手工业发展的情况,你首选的资料是A.《天工开物》 B.《本草纲目》 C.《农政全书》 D.《唐本草》21、“唐诗、宋词、明清小说”,这是对这几个朝代文学成就的一个概括,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唐朝诗歌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李白、杜甫、白居易B.宋代著名词人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C.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古典小说的高峰D.诗圣是对李白的美誉,诗仙是对杜甫的赞美22、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石拱桥已经落成1300多年,经历无数次洪水和地震的冲击而至今巍然屹立。它是何时建造的?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朝23、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24、元朝的统一,给各族人民相互交往和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此时还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是?A、羌族 B、蒙古族 C、回族 D、女真族25、社会稳定,经济空前繁荣,国力强盛,人口增长,在谁统治时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A、武则天 B、唐太宗 C、唐玄宗 D、唐高宗二、阅读下列材料: (共32分)26、“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根据所学的历史知识回答问题:(14分)①材料反映了清朝前期的对外政策是什么?(2分) ②清朝实行这种政策根本的目的是什么?(2分)为什么要实行这种政策?(2分) ③你认为这种政策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为什么?(6分) ④对此你有什么启示?(2分) 27、“渺茫天际,水天一色,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夜唯谨,毫厘之差,生死攸关。”请回答:(18分)(1)最早的指南仪器叫什么?何时出现的?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是在什么时期?(3分) (2)指南针的应用有什么作用?(2分) (3)指南针是何时、经何人之手传入欧洲的?(2分) (4)除了上述重大发明,宋元时期还有哪几项重大的科技发明对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2分) (5)隋唐时期也有很多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其中不外乎政治安定,经济繁荣,对外交往频繁,重视人才培养等原因。你知道隋唐有哪些治世局面的出现吗?(2分) 隋唐在对外交往过程中又有哪些人物做出了重要贡献?(2分) 隋唐是通过什么方式选拔人才的?(2分)哪位皇帝在位时正式成为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1分) 这种选拔人才的方式到了明朝却只能培养忠实于皇帝的奴仆,原因是这种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 三、简答题(18分)28、明清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的时期。清朝前期,中央政府为维护祖国统一,巩固对边疆的统治,在西藏、新疆、蒙古族、台湾、及对外方面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七年级下册期末历史测试题答案一、选择题(50分)1、D 2、A 3、B 4、D 5、C 6、A 7、D 8、C 9、B 10、A 11、C 12、C 13、C14、B 15、C 16、C 17、A 18、D 19、D 20、A 21、D 22、C 23、B 24、C 25、C二.材料题(32分)26、(1)闭关锁国(2分) (2)维护清朝统治(2分)清朝前期,封建的自然经济比较稳定,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从18世纪下半期起,西方殖民者正向东方扩展势力,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略,又害怕沿海人民与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答出任意一点即可。)(2分)(3) 弊大于利。(2分)因为清朝实行闭关政策,虽然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起了一定的自卫作用,(2分)但使中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2分)(4)启示:闭关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2分)27、(1)司南,战国,北宋(3分)(2)指南针是一种可靠的导航仪器,使航海不会迷失方向;促进航海事业的发展。(2分)(3)南宋时期,经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2分) (4)活字印刷术、火药.(2分) (5)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任意两项;(2分)鉴真,玄奘等(2分) 科举制度(2分);隋炀帝 (1分);科举制度开始八股取士(2分)。三、简答题(18分)28、从西藏地区看:①建立对达赖、班禅的册封制度,历世达赖、班禅的继立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2分)②1727年,清朝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同达赖与班禅共同管理西藏,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大大加强了。(2分)从新疆地区看:①乾隆帝派兵粉碎了回部反动贵族大小和卓的叛乱;(2分)②后来设立伊犁将军,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统治。(2分)从蒙古族看:清政府妥善安置了回归祖国的土尔扈特部,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篇章。(2分)从台湾看:①1683年,郑成功带兵反抗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2分)②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2分)。从对外关系看:抗击沙俄侵略者,组织了两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并取得了胜利;(2分) 1689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中国对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的主权。(2分)。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七年级历史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卷面要求:1.整张试卷整洁美观.格式规范.布局和谐。2.字迹清晰工整.标点符号准确。3.避免随意勾画.胡乱涂改。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请把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中)40分 1.结束西晋以来二百多年间分裂局面,使南北重新统一的朝代是 A、西汉 B.东汉 C.隋朝 D.唐朝2.假如生活在隋代,要和家人一同畅游刚开通的大运河,请你设计一下你们从北到南所经过的路线,下列正确的方案应该是A、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B.通济渠——永济渠——江南河——邗沟C、江南河——邗沟——通济渠——永济渠D、邗沟——江南河——永济渠——通济渠3.下列四幅人物图中,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 4、下列史实能体现唐朝较为开放的社会风气的是①武则天登基成为皇帝 ②唐三彩的生产 ③妇女以穿男装,戎装为时尚.④允许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参加科举考试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5.“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是郭沫若称赞下列哪位诗人的对联?A、王维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6.对澶渊之盟的理解正确的是①使辽兵安全脱险 ②使辽得到大量的“岁币”③是北宋的一个屈辱条约,加重了人民的负担④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宋朝人的书中记载说:昔汴都(即北宋都城东京)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燃薪者。该材料与下列内容对应的是A、丝织业 B.制瓷业 C.采煤业 D.治铁业 8.下列各政权,曾经与南宋并立的是①北宋 ②辽 ③金 ④西夏 ⑤元朝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9.右图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出现于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南宋10.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想一想,在四大发明西传的过程中作出最大贡献的是A西方传教士 B.阿拉伯人C.南洋华侨 D.中国航海家 11.元朝时,开始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是A、吐蕃 B、蒙古族 C.回族 D.女真族 12.“时京官入朝,必与妻子诀,若无事则相庆,以为又多活一日”的记载可能与下列哪些史实有关?①胡蓝之狱的诛连 ②廷杖制度的严酷 ③锦衣卫的无孔不入 ④文字狱的无中生有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13.明朝的“戚家军”和南宋的“岳家军”最相似的地方是A、抗击金军 B.肃清倭寇C、作战勇敢,纪律严明 D.抵抗蒙古 14.右图是建立后金政权的少数民族杰出首领,他是A、阿保机 B.阿骨打 C.努尔哈赤 D.皇太极15.下列措施严重阻碍社会向前发展的是①科举制的创立 ②焚书坑儒 ③八股取士 ④文字狱⑤闭关政策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16.下列清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中,搭配正确的是A、顺治帝——大小和卓叛乱B.康熙帝——赐予“班禅额尔德尼”封号C.雍正帝——赐予“达赖喇嘛”封号D.乾隆帝——组织雅克萨之战抗击沙俄17.学习明清史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作了演讲,你认为最能概括这段历史全过程的是A、帝国的彷徨 B.中华的荣耀 C.东方的曙光 D.王朝的振兴18.明长城与秦长城相比,相同之处有①起止点相同 ②都修建于中国封建社会统一时期③都为了抵御外国的侵略势力 ④都是举世闻名的伟大工程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19.下列哪本书对了解明代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和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有帮助?A、《九章算术》 B、《齐民要术》 C.《本草纲目》 D.《天工开物》20.“三顾茅庐”、“火烧赤壁”、“七擒孟获”的历史故事,能从哪部古典小说中读到?A、《西游记》 B、《三国演义》 C.《水浒传》 D.《红楼梦》 二、史料诊所(下列材料中共六处错误,请找出来并改正。)12分 21.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科技文化辉煌灿烂。例如,唐朝工匠李春设计的赵州桥是世界止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火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唐朝末年广泛应用于军事;唐代诗歌繁荣,其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诗人是李白和杜甫;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编写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宋代词人苏轼和李清照是豪放派词人的杰出代表;元杂居作家中最负盛名的是关汉卿,其代表作为《窦娥冤》;明朝卓越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的《天工开物》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明代中后期,描摹世态人情的世俗文学勃兴;明清时期小说广泛流传,其中《水浒传》被称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错误①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错误②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错误③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错误④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错误⑤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错误⑥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读图说史(15分) 22.看图后请回答: (1)图一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日期的雕版印刷品,它是_________朝印刷的。(2)图二是北宋时期杰出的发明家,他是___________,发明了_________________。(3)图二人物的发明与图一相比,其先进性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4)通过比较说明了什么? (5)从现代环境保护的观点出发,两种印刷术哪一种更具现实意义?为什么? 23、 以上人物是我国古代史上的民族英雄,读图后请回答。(1)图一是__________,图二是__________,图三是__________。(2)以上人物中你最佩服谁?请说出你的理由。 四、史海泛舟123分) 2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太宗时期,进士科的地位日益提高,考进士科的人数比其他科多,录取比较严格,不少人从少年考到了白头仍未中进士。唐太宗在金殿端门见到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材料二: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曾说过:“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成阳之效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请回答:(1)我国古代科举制度是在哪一个朝代形成的?唐朝科举制度有什么变化? (2)科举制度对扩大封建统治基础有何作用? (3)结合材料二,说明明朝时的科举制度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4)明朝改变科举制度和秦朝实行焚书坑儒,其相同目的是什么?清朝前期,为达到同样的目的,采取了什么措施? 2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视诸夷城,迥隔于烟霞缥渺之间。而我之云帆高涨,昼夜星驰,涉彼狂澜,,,,”材料二:“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来货物以通有无。” ——乾隆帝 “天朝富有四海,岂需尔等小国些微货物哉?” ——嘉庆帝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它的最远航线到达什么地方? (2)材料一反映出什么精神?这一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3)材料二反映出清朝统治者怎样的对外政策?造成了什么样的严重后果? (4)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当前对外开放的现实,谈谈自己的看法。 五、挑战自我(10分) 结合现实问题,试写一篇历史小论文,阐述这一问题。(要求:论点明确,条理清晰,史实准确,语言流畅,200字左右)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南区学校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6分)1、如果你是唐太宗时期中央的一名官员,那么你可能遇到的情况有①有幸与魏征、杜如晦等名臣同朝为官。②唐太宗常常告诫大臣“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③由于唐太宗善于纳谏,因此你提出一些有利于朝政的提议,得到唐太宗的赏识。 ④见证了唐太宗死后,武则天登上皇位的一幕。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2、古人诗赞“人生四喜”曰:“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与“金榜题名”相关的制度正式诞生于以下哪个皇帝统治时?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3、下列关于隋文帝统治时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隋文帝在位时,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B、他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繁荣,人口有大幅度增长 C、他将都城由长安迁至洛阳 D、在他的倡导下,隋初形成崇尚节俭的社会风气4、“唐诗、宋词、明清小说”,这是对这几个朝代文学成就的一个概括,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唐朝诗歌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李白、杜甫、白居易B.宋代著名词人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C.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古典小说的高峰D.诗圣是对李白的美誉,诗仙是对杜甫的赞美5、明代中期,吴承恩所写的《西游记》是我国历史上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其创作的史实依据应当是A.《大唐西域记》 B.《封神榜》 C.《石头记》 D.《三隧平妖传》6、下面那种说法符合隋唐的特点A.中华文明的起源 B.中华社会的繁荣开放C.中华民族的大融合 D.中华帝国的衰落 7.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应该是 A.特务统治的强化 C.文化专制的强化 B.思想控制的加强D.专制集权的加强8、杨家将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有800多年了,这些故事反映的是澶渊之盟订立之前 A、北宋与辽的争战 B、北宋与金的争战 C、南宋与辽的争战 D、南宋与金的争战9、“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这一史书记载反映的是下列哪个王朝的兴起? A.宋 B.元 C.明 D.清10、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兄弟逛街,这条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等。请问他们走到了当时被称为什么的地方 A.专门制造房瓦的瓦厂 B.食客盈门的酒楼 C.娱乐兼营商业的瓦子 D.好汉比武的擂台11、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有这样一段话:,,,,黄蓉愈看愈奇,又揭起一层,却见下面是一轴轴的书画卷轴。她要郭靖相帮,展开一轴看时,吃了一惊,原来是一幅“送子天王图”,你知道这幅画的作者是谁吗?A、顾恺之 B、吴道子 C、张择端 D、赵孟頫12、下列四本书中,记载“甘薯所在,居民便有半年之粮,民间渐次(逐渐)广种(广泛种植)”一语的,只能是A.《史记·食货志》 B.《梦溪笔谈》 C.《齐民要术》 D.《农政全书》 13、 穿越时光隧道,假如你是宋代的一名市民,下面哪些社会风貌是可以看到的 ① 在当时商业都市里你可以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其中就有精美的景德镇瓷器 ② 夏天,在夜市上、瓦子里你可以喝到冷饮 ③ 人们正开开心心地过中秋节 ④ 城市平民都住在四合院里,客商住宿可到邸店去 ⑤ 士大夫出行一般都骑马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14、毛泽东《沁园春·雪》中提到“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英雄”。其中的“唐宗”、“宋祖”、“成吉思汗”是指哪一组人物?A.李渊、赵构、铁木真 C.唐玄宗、赵构、忽必烈 B.李世民、赵匡胤、铁木真 D.李世民、赵匡胤、忽必烈15. 有人对南宋时从泉洲出海远航的中国商船情况进行描述,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A、船长正在观察指南针 B、有的船员穿棉布衣服 C、船上满载瓷器 D、有人在悠闲地吃花生16. 历史影视作品是历史史实的艺术加工,但必须尊重历史史实,下列情节与历史史实不相符的是A、秦朝时有人谈论儒家诗书被处死 B、在唐都长安随处可见回族商人 C、北宋时,商人在四川经商可以使用纸币 D、清雍正帝率军机要员私访江南 17. 下列措施严重阻碍社会向前发展的有①科举制的创立 ②焚书坑儒 ③八股取士 ④文字狱 ⑤闭关政策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18. 13世纪早期成书的《诸蕃志》记载:当时和中国通商的国家有50多个,中国商人泛海去贸易的也有20多个国家。中国的大海船,每年11至12月趁东北风从广州、泉州等地出发,往返一次大约需要两年时间。自东南亚至非洲,有16个国家购买中国的瓷器。根据以上记载,“当时”应该为A.唐朝 B.南宋 C.元朝 D.明朝 19. 距今(2010年)605年所发生的一件重大历史事件是A.郑成功收复台湾 B.明朝灭亡 C.鞑靼部落强盛起来 D.郑和首次出海下西洋20、下列关于宋词表述,不确切的是A.是宋朝文学的主要成就 B.是一种新体诗歌,汉朝时已出现 C.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 D.经过五代到两宋,获得极大发展 21、元世祖开凿两段新运河的直接目的是 A.加强政治统治 B.灌溉大片农田 C.疏通水道以防洪灌溉 D.解决粮运困难 22、自明末以来我国逐渐落后于世界的最根本原因是A.封建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B.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C.闭关自守的对外政策 D.腐朽的封建制度的阻碍23、清朝我国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的标志是 A.设内阁和六部 B.设议政王大臣会议 C.设军机处 D.大兴“文字狱”24、明清时期(1840年前),最能反映当时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的是A、八股取士 B、“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C、郑和下西洋 D、“闭关锁国” 25、下列对于《尼布楚条约》叙述错误的是 A.双方经过平等协商B.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C.这是中英间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 D.条约签订于1689年 26、下列史实中,与康熙帝无关的是A.赐予西藏喇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B.指挥雅克萨之战 C.制造文字狱 D.设立军机处 27、土尔扈特回归祖国的直接原因是A.强烈的民族意识的驱使 B.乾隆帝的热情接待和妥善安排 C.清朝中期国力的强盛 D.沙俄的控制、欺凌和压迫28、19世纪初年的流行语: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这句话说明了 A.诗歌不再重要 B.《红楼梦》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人们应该去读一读 C.读《红楼梦》是很时尚的 D.中国所有的诗书都不如《红楼梦》好二、材料分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材料二: 青海玉树文成公主庙 清政府颁赐的金瓶 材料三: 日,一群不法分子在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区的主要路段实施打砸抢烧,焚烧过往车辆,追打过路群众,冲击商场、电信营业网点和政府机关,给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使当地的社会秩序受到了严重破坏。 请回答:1、 材料一中的图片与历史上的哪一事件有关?(1分)该事件带来哪些影响?(2分)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说说清政府采取哪些措施加强对西藏的管辖?(3分)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西藏何时成为中央政府管辖下的一个行政区域?当时管理该地区事务的机构名称是什么? (2分)4、综合以上材料,针对材料三中“藏独”份子的所作所为,你有何看法?(4分)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朝对外国的态度是开放的,鉴真东渡、玄奘西行、遣唐使和留学生、外国人到长安任官和居住,,,,中外交往盛况空前,唐朝成为中国历史上“气度恢宏的隆盛时代”。 材料二:清朝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认为天朝“物产丰盈”,不需要外洋货物,,,,,这一政策使中国远离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潮流,一直到鸦片战争中国大门被列强的炮火轰开。 请回答:1、 根据材料一,指出唐代的对外交往带来什么影响?(1分)2、 材料二中的“这一政策”指什么?(1分)根据材料,清朝统治者实行这一政策的原因是什么?(2分)3、 清政府实行的这一政策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4分)4、从材料一、二可以看出,国运的盛衰与所采取的不同对外政策之间有什么关系?(2分)这对于今天中国的发展有何启示?(2分)汕头金中南校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答案一、选择题 二、材料分析题 第1题1、文成公主出嫁吐蕃(1分)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2分)2、A、先后册封达赖和班禅,形成对达赖和班禅的册封制度;(1分) B、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1分) C、制定“金瓶掣签”制度,决定活佛转世人选。(1分) 3、元朝、宣政院(2分)4、“藏独”分子分裂祖国的做法是错误的。 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藏独”分子分裂祖国的行径违背历史发展潮流和广大人民的愿望,是注定要失败的; 作为青年学生,我们要坚决与他们作斗争,维护祖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统一。(4分) 第2题1、 唐朝成为中国历史上“气度恢宏的隆盛时代”(1分) 2、 闭关锁国;(1分)清朝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认为天朝“物产丰盈”,不需要外洋货物(2分) 3、A、它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B、使清政府与世隔绝,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C、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 D、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4分)4、对外开放,国运昌;政策封闭,国运衰。(2分)国家谋求发展和强盛,要善于学习别国的文明成果; 建立开放的对外关系,不能故步自封。(2分)本文由(www.wenku1.com)首发,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免费下载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板桥题画三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