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猜一下韩非要嬴政 韩非赦免哪一个人

《资治通鉴》中的那点历史《资治通鉴》中的那点历史从历史故事中获得灵感和启迪关注专栏更多中国历史{&debug&:false,&apiRoot&:&&,&paySDK&:&https:\u002F\u002Fpay.zhihu.com\u002Fapi\u002Fjs&,&wechatConfigAPI&:&\u002Fapi\u002Fwechat\u002Fjssdkconfig&,&name&:&production&,&instance&:&column&,&tokens&:{&X-XSRF-TOKEN&:null,&X-UDID&:null,&Authorization&:&oauth c3cef7c66aa9e6a1e3160e20&}}{&database&:{&Post&:{&&:{&title&:&资治通鉴中的那点事之一:三家分晋&,&author&:&zhyoyo&,&content&:&\u003Ch3\u003E第一章\n三家分晋\u003C\u002Fh3\u003E\u003Cp\u003E周威烈王是东周的第20任君主,在位24年。他去世前一年,也就是公元前403年,他封了三个候爵,分别是晋国的大夫魏斯、赵籍、韩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是三家分晋近三十年后,终于得到集团领导的正式承认。这标志着,集团领导对子公司出现的不法行为,已经完全失去了say no的实力。\u003C\u002Fp\u003E\u003Ch4\u003E1、日暮西山的周王室\u003C\u002Fh4\u003E\u003Cp\u003E自从姬昌父子历两代之力创建大周集团之后,本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原则,将所有的地盘全分给了旗下上百个子公司,集团就保留了京城那点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刚开始这些子公司都挺规矩,就守着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过活,还能按时按量的给集团总部上缴利润,每年也都会到总部开个年会,小日子过的都挺幸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是,时间久了,世袭制度下的董事会主席越来越不像话,最经典的就是第十二任董事会主席姬宫涅,为了讨情妇欢心,搞了个“烽火戏诸侯”。当然,人家必竟是BOSS,偶尔胡闹一把也无伤大雅(烽火戏诸侯史上存疑)。但他想废掉原太子姬宜臼,改立情妇的儿子姬伯服就有点作死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姬宜臼逃到申国,找他外公哭诉了一番。他外公申候也是个爆脾气,完全不考虑后果,直接联合了犬戎偷袭镐京,结果姬宫涅和姬伯服父子被杀。战后,申候就直接立姬宜臼为王,即周平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就有问题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管怎么说,犬戎是你姬宜臼勾搭来的,你父、弟虽非死于你手,却因你而死,怎么说也是德行有亏,哪里还有资格继承王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于是,虢公翰为首的十多家诸侯又共同拥立姬宫涅之弟姬望为王,即周携王。这就是中国历史上奇特的“二王并立”时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相较于集团总部的衰落,各子公司老总们的日子却是越来越好,尤其是那些实力本身就比较强的子公司,除了开拓新地盘之外,也开始兼并一些业务不太好的子公司。总部被灭一事,让他们发现原来所谓的董事会主席也不过如此。\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结果就是周携王治政二十一年后,因其治地妨碍晋国外拓,为晋文候所灭。五十年后,东周第二任君主姬林也在讨伐郑国的时候,在两军阵前被人射了一箭,只好狼狈退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落架的凤凰不如鸡,诚哉斯言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自此,周王室在诸侯心目中的威严荡然无存。\u003C\u002Fp\u003E\u003Ch4\u003E2、强大的晋\u003C\u002Fh4\u003E\u003Cp\u003E其实晋国和周王室还是有着比较密切的血缘关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作为大周集团旗下实力比较大的子公司,晋国先族姬虞是武王姬发之次子,成王姬诵之弟,当时封地于唐,为侯爵。后来经过数代的扩张,渐渐控制了陕西、河南、河北、内蒙等地的一部分或大部分,就改称为晋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地盘大了,子公司又往下分项目公司,其中晋文侯弟弟的孙子被封到了曲沃(山西闻喜县)任项目公司老总。但这货并不老实,依仗实力强大,反过来把当时的晋候给做掉了,篡位自立。然后贿赂周釐王(公元前678年),让他承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并且将及爵位升格为公,谥号晋武公。\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再后来就是著名的申生、重耳夺位事件,重耳继位后,称霸江湖,威振中原,所向披靡。自文公(重耳)起,经襄公、灵公、成公,至景公、厉公、悼公,号令诸侯百余年,晋国霸业达到巅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时的晋国强大到什么程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看一下地图就知道,晋为三战之地,其东齐西秦南接强楚,但晋却数败秦楚,并且一度包围临淄(齐国都城)。可以说,这百余年来,晋国就是以天下为敌,却屡败天下之敌。可以说如果晋国一直这么强大下去,或许就不用等到秦始皇出世天下就统一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与此同时,危机也在朝堂之上渐渐滋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个危机源于当年晋文公建立的一个军政制度,叫做三军六卿制。即全军分上、中、下三军,各军设将、佐各一名,分别为上军将、上军佐、中军将、中军佐、下军将、下军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要以为这些职称里有个“军”字就都是军职,牛B的是,他们不但管军,还执政。而历史无数次的告诉我们,军政合一,必生祸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可以说,自此制度建起之后,看起来晋国的国君是董事长,这六个人是部门经理,但随着事业越做越大,这六个人慢慢的变成了董事会的世袭董事——董事长由董事选举产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董事们之间争来斗去的时候,董事长就是裁判,可以制衡这些董事们。但遇到脾气爆的董事,那就麻烦了,直接敢跟董事长拍桌子动刀子。就像赵盾董事就曾经当场将晋灵公给干掉,栾书、中行偃两位董事也有样学样的把晋厉公给搞死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晋国就在这些董事们的明争暗斗中走向强盛,晋国的国君在这种争斗中战战兢兢的维持着平衡,但当平衡被打破的时候,也就是企业破产重组的时候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终于,到晋定公时,军政大权彻底落于六卿手中。\u003C\u002Fp\u003E\u003Ch4\u003E3、骄横的智氏\u003C\u002Fh4\u003E\u003Cp\u003E最初所谓的六卿实际有十一个家族把持,轮流做庄。后来就剩了六个,到了晋定公的时候,就只剩了四个,分别为智、赵、魏、韩。其中势力最大的为智氏,当时的家主名荀申,为下军佐,被称为智宣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个智宣子想立儿子智瑶为世子,他的族人智果反对,说这个智瑶什么都好,就是不够厚道,如果立他,智氏必亡。不如立智宵。但智宣子不听,智果就另立宗庙,脱离了智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正如智果所说,这个智瑶即位以后,极为狂妄。他和韩虎、魏驹一起喝酒的时候,竟然戏弄韩虎和他的家臣段规。这就过分了,必竟大家都是同事关系,你瞧不上人家也没必要侮辱人家嘛,凭空树敌,何苦来哉?他的家臣智国也劝他,但他压根就没当回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骄横的人往往会把别人一时的忍耐当成懦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终于有一天(前455年),他找到韩虎,说是咱大晋本来是中原的霸主,结果南方那吴、越也学着咱们当霸主,咱们身为董事,不能就这么看着公司没落下去。我建议,一人拿出一万股份(户邑)给董事长,怎么样?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然了,至于到最后能不能落到董事长口袋里,那还不是他智瑶说了算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也太欺人太甚了,韩虎当然不乐意了,但他的家臣段规劝他,说智瑶这货贪财好利,又刚愎自用,如果不给他,他一定会打我们。不如答应他,他就会更加狂妄,就会找别人去要,别人不给,他就一定讨伐,我们就能伺机而动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韩虎一听点头称是,就派人把一万户邑给了智瑶。果然不出段规所料,这货真的又跑去找魏驹要。魏驹听了家臣任章的劝告,也老老实实的拿出了一万户邑给了智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终于,智瑶要到了赵无恤头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赵无恤是赵鞅的庶子,其母为赵鞅从妾,并且还是翟人之女,所以赵无恤在诸子中地位极低。但是据说他被当时闻名天下的相师姑布子卿所看中,因此才得到了赵鞅的另眼相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相对于智宣子,赵鞅在立世子这件事上就聪明的多了。他把他的日常训诫言词写在两块竹简上,分别交给长子赵鲁和赵无恤,让他们好好记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过了三年,他问起两个儿子,赵鲁说不出竹简上的话;再问他的竹简,已丢失了。又问赵无恤,竟然能很熟悉的背诵竹简训词;追问竹简,他便从袖子中取出献上。于是,赵鞅认为无恤十分贤德,便立他为继承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顺便提一句。这个赵简子就是历史上的“下宫之乱”,传说中的“赵氏孤儿”中那个赵氏遗孤的孙子。\u003C\u002Fp\u003E\u003Ch4\u003E4、三家分晋\u003C\u002Fh4\u003E\u003Cp\u003E面对着骄横的智瑶,赵无恤沉默了。想起七年前摔到自己脸上的酒杯,他还觉得隐隐作痛。终于,他缓缓而有力的说道:“土地是上代留下来的产业,到手的东西说什么也不能再交出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果不其然,智瑶联合韩魏攻赵。赵无恤的家臣劝他出去避难,赵无恤问道:“我还能去哪里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家臣:“长子城最近,而且城墙坚厚完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赵无恤:“百姓筋疲力尽才修好城墙,又要他们舍身入死为我守御,谁能和我同心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家臣:“那邯郸呢?那里仓库充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赵无恤:“搜刮民脂民膏才使仓库充实起来,又因为仓库充实而让百姓为我卖命,他们能与我同心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家臣快要抓狂了:“那您说去哪里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赵无恤笑了,他指着前方从容说道:“晋阳!那里才是我们的地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因为他知道,父亲派尹铎去治理晋阳时,给他的要求就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不再乎你能征收多少赋税,我只要你把晋阳建成一道屏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于是,尹铎到了晋阳,减税安民,加高城墙,加固城防,为后来那决定性的一战,奠定了基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多年前,赵鞅曾经告诉赵无恤:如果有一天晋国发生祸乱,记住,去晋阳,找尹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赵无恤逃到晋阳以后,智、韩、魏三家也率军赶到,并且立时对晋阳展开了围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赵无恤的应对办法只有一个:固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守城需要的东西很简单,只有三样:粮食、城墙,还有民心。但想得到这三样东西却很难,不是谁都能做得到。而尹铎没有辜负赵鞅的信任,在他的经营之下,晋阳城这三样东西都不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以,在围攻了两年之后,智瑶依然在望城兴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要说智果当年评价智瑶有五贤也没错,这货还真不白给,竟然知道引晋水来攻城。也活该赵无恤倒霉,这时候正赶上雨季,结果水淹晋阳城。但更不白给的是晋阳城的百姓,都到这地步了,还在誓死抵抗,没有一点投降的意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赵无恤固守晋阳,但他无援可待,他等待的是“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智瑶巡查水势,魏驹给他驾车,韩虎持戈护卫左右。智瑶见水势之大,不由感慨道:“我今天才知道,水可以亡人之国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就有点当着和尚说秃驴了。要知道魏国的都城安邑(山西夏县)有汾水,韩国的都城平阳有绛水。但魏驹和韩虎只是相互示意了一下,没有说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智瑶的家臣疵提醒智瑶说:“您得当心韩、魏两家。要知道我们调集他们两家来灭赵,人家也不傻,知道赵氏亡了以后,就该到他们了。现在约定的是赵亡后三分其地,但你看晋阳被淹成这吊样,粮食也快没了,破城指日可待,可他们却不喜反忧,要小心他们会趁机作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你说这种属下的建议,您听就听,不听就算。可这智瑶第二天就把这话告诉了韩虎、魏驹二人。韩、魏二人连忙辩驳道:“这就是小人之言了,目的是为了放松对晋阳的进攻,您可千万别听。要知道,这赵氏之地早晚可得,我们造您的反,那不是扯淡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最终智瑶也没听疵的劝告,疵只好请求出使齐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赵无恤也没闲着,他派张孟谈出城,秘见韩、魏两家,本来这两位就心存疑虑,经张孟谈一说,干脆就同意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是夜,赵无恤攻下堤坝,掘开坝口,使水倒灌入智家军营,韩、魏两家趁势掩杀,赵军正面攻击,大败智瑶,又尽诛智氏全族,只有智果因早先另立宗庙,幸免于难。\u003C\u002Fp\u003E\u003Ch4\u003E5、刺客豫让\u003C\u002Fh4\u003E\u003Cp\u003E豫让,姬姓,毕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个姓、氏可能会让人疑惑,在这里简单说一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先秦时代,姓是干,氏是枝,循着姓可以追溯到先祖,而氏则是一个姓分离出去的宗族。比如这个豫让,他属于毕氏家族,这个毕氏家族又是姬姓分离出来的。而豫氏,则是毕氏的分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以,当时的姓和现在的姓是两码事。再比如上面说的智宣子,却又叫荀申,就是因为荀氏到了智庄子时,叔、侄毕在军中,帅旗无法区分,因其中一系曾食采于智,另一系曾为中行将军,故以智氏、中行氏区分。所以荀申又可以叫做智申,智瑶也可以叫做荀瑶。再加上伯(老大)、叔(老二)之分,这个智瑶又可以叫做智伯或伯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再往后秦灭六国之后,姓、氏渐渐合二为一,就固定下来成了现在的百家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说回正题。这个豫让最初是范氏家臣,后又给中行氏做家臣,但都默默无闻,至到做了智氏家臣,才为智瑶所重用。但没过几年,智瑶把自己给作死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问题是,这个赵无恤也是个狠人,他干掉智瑶以后,把人家的脑袋做成酒杯装酒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就过分了。豫让很生气,他决心行刺这个杀掉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家伙。于是,他更名换姓,诈作受刑之人(太监?),进入赵无恤的宫里扫厕所。赵无恤上厕所的时候,觉得不对劲,就把豫让给抓起来。侍卫们想杀他,赵无恤把豫让给放了,并且还说:“智瑶没什么后人,这个外人却想为他报仇,是个好汉子,我以后小心点躲开他就行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豫让并不死心,他往身上涂上黑漆,让自己的皮肤像得了癫病一样,还吞下火炭让自己的嗓音变得沙哑,在街市中乞讨,连他老婆见了都不认识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朋友给他出主意说:“以你的才能,到赵无恤帐下当个家臣轻而易举,到时必然能找到机会接近他,然后再刺杀他不是轻而易举么,何苦要搞成这样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豫让肃然道,“如果以他臣子的身份而刺杀他,这是对他有二心。我现在干的事是很难,但可以让后世那些心怀二心的臣子感到羞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后来,赵无恤出宫,豫让伏于桥下,却惊了赵无恤的马,再次被捕,引剑受戮。\u003C\u002Fp\u003E\u003Ch4\u003E6、三家封候\u003C\u002Fh4\u003E\u003Cp\u003E赵无恤觉得自己为庶子,反倒成了家主,就对哥哥赵鲁颇感过意不去,所以就想立赵鲁的儿子赵周为继承人。于是,在灭了代国以后,就把赵鲁的儿子赵周封到代国去了,可惜这个赵周死的早;他就又封赵周的儿子赵浣为嗣。赵无恤死后,他弟弟赵嘉(有说是他儿子)就驱逐了赵浣,自立为赵氏国君。但这货也是个短命鬼,继位一年就挂了。赵氏族人就说赵襄子本来就没打算立赵嘉做国君,于是就把赵嘉的儿子给干掉了,再迎回赵浣,拥立为国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赵浣死后谥号赵献子,其子赵籍,被封赵烈候。魏驹死后谥魏恒子,其孙魏斯,被封魏文候;韩虎谥韩康子,生子韩万,谥武,生子韩虔,被封韩景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说到这里,我们似乎忘了个什么东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是的,晋国的国君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三家灭智时,晋国的董事长还叫姬凿,一看手底下这几位董事闹的太不像话,也急眼了,向齐、鲁两国借兵要讨伐韩、赵、魏,这不是扯淡嘛。结果被三家联军反杀,这个姬凿也只得逃亡在外,病死在路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然了,董事长的位置不能空着,这三个董事互相牵制也没办法篡位,干脆您姬家接着干吧。就让姬凿的堂兄弟姬骄继续当董事长,姬骄死后,又让他儿子姬柳继位。但此时的王室,已经只有曲沃和绛地两块地盘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尴尬的是,三家封侯的时候,人家晋国还有国君呢。也就是说,中央这么一封,硬生生是把这三家从晋国体系中给剥离出去了。而晋国的地盘,就只有上面说的曲沃和绛地了。昔日中原霸主,现在沦落到连一个小国都不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就是沦落到这种境地,晋国依然又苟延残喘了二十年,一直到晋靖公,才被彻底瓜分干净。\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11:38:55.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13,&likeCount&:81,&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9:38:55+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13,&likesCount&:81},&&:{&title&:&《资治通鉴》中的那点事之十六:名将赵奢&,&author&:&zhyoyo&,&content&:&\u003Cp\u003E公元前279年实在是个多事之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一年对燕国而言是悲伤的,燕昭王去世,燕惠王即位,撤乐毅以骑劫代之,旋即被田单打败,尽失齐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一年对齐国也不好过,虽然复国成功,但又遇大旱,赤地千里,民不聊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一年楚国也很痛苦,秦国以白起走陆路,以张若走水路。占领了汉水之西的鄢、邓、西陵等地。到了第二年,竟然连国都也被人给占了,只好迁都到陈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一年,赵惠文王赵何应秦昭王嬴稷的邀请,去渑池吃了顿饭,秦、赵修好。于是,继完璧归赵的故事之后,在这场饭局上又发生了蔺相如逼秦王击缶的故事,随后就是将相和的故事。为两千多年后的小学课本,提供了生动的教学素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小学课本没讲的是,这次秦、赵会晤之后,为了表达秦国的诚意,秦昭襄王嬴稷将他的孙子嬴异人送到了赵国当人质。这个嬴异人后来生了个儿子,叫嬴政。\u003C\u002Fp\u003E\u003Ch4\u003E1、悲惨世界\u003C\u002Fh4\u003E\u003Cp\u003E赵何一看嬴稷把孙子嬴异人都送过来当人质了,觉得赵国还是蛮强大的,就着实高兴了一阵子。可后来才知道,敢情这嬴异人的爹叫嬴柱,是嬴稷的老二儿子,王位基本上跟他不会有关系。当然了,秦国那么强大,能送个公子的儿子去你赵国当人质,也算是很给面子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可关键这二公子有二十多个儿子,这嬴异人还是他最不待见的夏姬生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换句话来说,他嬴稷闭着眼睛指,都能挑一个比嬴异人还有用的公子送来当人质。所以,秦国能送嬴异人到赵国来的唯一原因,就是因为他最没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然,知道了这些又能如何呢?秦强赵弱,咱就当是秦国粮食不够吃,所以送个孙子过来蹭饭吃吧。\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嬴稷不知道,他把秦国的未来送到了赵国;而赵何也不知道,赵国的存亡竟然全系于这个嬴异人一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以,多读点历史的好处就是,万一哪天你穿越到了某个皇帝的身上,知道该干点什么。比如现在你穿越到了赵何身上,第一件事就可以先把嬴异人干掉再说。估计秦国问你要人的时候,你赔给他一座城,嬴稷都会觉得占了大便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然,无论如何,秦国能送人质到赵国,还是很让赵国长脸的。可魏、韩、楚这几个国家就没那么大的脸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些年和前些年没啥区别,这几个哥们还是动不动让秦国揍一顿,实在受不了了,就联合起来反抗,有时候运气好还能真反杀一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自打前些年秦国来了个白起,这几个难兄难弟连反杀的机会都没了,那秦国就跟开了挂一样,一见面就是秒杀,跟本就不给你放技能的机会。今天占魏国几个城,明天杀韩国几万人,最后还把人家楚国的都城给占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尤其是魏国,每年丢几个城都快成惯例了。这不,公元前275年了,魏襄王魏嗣已经于两年前去世,现在是魏昭王魏遫(chi)在位。可秦国不管你谁在位,又跑来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去年是白起来的,今年换丞相魏冉了。魏国没撤了,急病乱投医,只好向韩国求援,韩国是挺够意思,派了不少人过来,但结果就是除了送给秦国四万个人头之外,一点用没顶。魏遫只好送给秦国八个城求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坑爹的是,这秦国收礼不办事。城照收,仗照打,魏遫只好哭着又把温邑割让给了秦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老这样挨打不是事啊。第二年,魏遫约了齐国当帮手,准备跟秦国好好干一架。秦国乐了,怎么着,不服是么?然后接着派魏冉出战,这次拿走了四个城当劳务费,顺带斩首四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老这样挨打不是事啊。又过了一年,魏遫约了赵国当帮手——去打韩国。这有点拆东墙补西墙的意思了,在秦国失去的,从你韩国拿回来。你魏国被秦国打了向韩国求救,韩国被魏国打了只好向秦国求救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秦国本来不想管,韩国的国相就找到一个叫陈筮的人,说无论如何你得走一趟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陈筮正病着呢,看这事的确挺急,就抱病到了秦国,面见秦相魏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魏冉说:事情挺急了吧?所以才让抱病前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陈筮却摇摇头:不着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魏冉一看他这态度,就挺生气的说道: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敢说不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陈筮很无辜:真不急啊。韩国要是被逼急了,肯定就投靠别的国家了。现在还不算急嘛,所以才来找秦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魏冉一摆手:行了,别说了,我马上出兵救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数日后,白起率军到达韩国华阳城下,俘虏魏将三名,斩首十三万。又水淹赵军,杀敌两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魏国只好又把修武给了秦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百余年前,魏国的吴起在黄河西岸所向披靡;现在,秦国的白起在黄河东岸摧枯拉朽。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u003C\u002Fp\u003E\u003Ch4\u003E2、游说的技巧\u003C\u002Fh4\u003E\u003Cp\u003E白起援韩败魏一战之后,韩、魏两国彻底服了。于是,嬴稷就说白起你也别歇着了,带上韩、魏一起去收拾楚国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就在这个时候,楚国刚好派黄歇来秦国进行国事访问。黄歇就听说白起又准备带兵去楚国旅游了,吓了一跳,连忙给嬴稷写了封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们一说到嘴皮子功夫,就往往会拿苏秦张仪为例。但真要细究起来,我觉得,公孙衍和苏秦之所以能合纵成功,是因为各国本身也都有联合抗秦的利益点;张仪则是背靠强秦,以实力进行威胁,加上连蒙带骗的,才促成了连横。而真要论起经典的游说案例,我还就服黄歇这封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千穿万穿,马屁不穿。黄歇深知,一场成功的游说,必然需要一段回味悠长的马屁为开头。所以,在这封不到九百个字的信中,用了二百多字来拍秦国的马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拍马屁的技巧,在于要由大及小,由远及近,由公及私,由宽泛及具体……只有如此,才能如一池春水,了无痕印。所以,这封信的马屁归纳起来就两句话:第一句是秦国是个伟大的国家,第二句是秦王嬴稷是个伟大的领导。\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至于伟大到什么程度呢?三王不足四,五伯不足六也。什么意思呢?说大一点就是三皇加上您就得是四皇,五帝加上您就得是六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然了,要想达到这个境地,有个前提条件:保守功业,广施仁义。意思就是差不多得了,别太激进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您不这样做的话呢?我可要替您担忧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就是拍完马屁后再提出警告,这样才不会让人反感。当然了,接下来也必须得解释一下这个警告不是你随便说说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先从理论出发,说明《诗经》和《周易》上都提出过,能善始未必有善终。然后再举实例,什么当年吴越之争啊,智氏伐赵氏啊等等,都是如此。\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接下来就要表明心迹的同时分化敌人:我之所以给你说这些,其实是因为楚国是秦国的后援,其它邻国都是秦国的敌人。像韩、魏,这都是因为怕您所以才跟着您混。要知道,秦国跟他们可都是世仇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然后做假设:如果您带着他们伐楚,要么就是借道韩、魏,可这样你就不怕你派出的兵将被这两家从后面抄了屁股么?要么走水路,但从那里进入的楚国都是不毛之地,并且魏、齐肯定也会趁我们两家打得要死要活的时候借机扩张。结果就是,秦、楚衰弱,魏、齐强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说完人家的办法不靠谱以后,最后必须要给出更为合理的建议,不然前面这些都白说:现在最靠谱的办法就是秦、楚联合,一起攻韩伐魏,到时候您就可以驻兵中原,隔断燕、赵与楚、齐的联系,到时这四个国家就能被你各个击破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最后一段话的重点是,黄歇没有说到最后灭了其它国家,然后秦、楚世代友好的废话。因为他知道,秦国的目的是一统天下。所以,他的立足点就是如何让秦国更好的一统天下:先灭魏、韩,再谈伐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立足点站对了,就不会得到秦王的反感。只有人家不反感你,你的建议才会被听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以,嬴稷当即下令,让白起停止行动,遣回韩、魏之兵,与楚国缔结盟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之所以将这段游说这么详尽的进行解读,是因为以前,我和同事甚至领导一起讨论某件事情的时候,我经常会着急的用“我觉得您提这个方案有点问题……”,或者“但你想过没有,这样做的话……”之类的话来开场。后来从这封信中得到了一些启发,就转变风格,变成“在这种事情上面您的经验很丰富……”或者“您提的这个想法给我启发很大……”来做开场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很明显地感觉到,疗效真的不一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公元前272年,也就是秦、楚缔结盟约之后的第二年,楚国送太子熊完到秦国为人质,由黄歇陪同侍奉。至于黄歇有没有趁机和宣太后发生点什么青梅竹马、干柴烈火的事情,就不得而知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过我可以提供一条线索:宣太后的儿子嬴稷公元前325年出生,黄歇是公元前314年出生。也就是说,她儿子比黄歇大了十几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同年,宣太后诱杀义渠王。而据说她和义渠王私通已经三十来年了,还替人家生了两个儿子。\u003C\u002Fp\u003E\u003Ch4\u003E3、名将赵奢\u003C\u002Fh4\u003E\u003Cp\u003E乱世出名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比如田单不过是个市场管理员,适逢其会,结果以名将著称于世。再比如赵奢,当年也不过是赵国一个收税的小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税务征收员,有一天惹下大事了:他竟然跑到平原君赵胜家里去收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赵胜何许人也?赵武灵王赵雍之子,赵惠文王赵何之弟。换句话说,赵国就是人家赵胜家的赵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以,赵胜的家人就是不交税:交什么税,你收完了税不还得再交给我们赵家,一出一进的好玩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可赵奢就是认这个死理。收完税交给谁我不管,但你家的税我必须要收上来。于是,他充分发挥名将的潜质,将赵胜家管事的人统统抓起来,杀掉了九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种行为我们一般叫它做死,通俗的说法叫做活腻歪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始终认为,能被称之为名将的人,绝不会是偏科的人。因为所有的军事行动从不会只是单纯的带兵打仗,如果没有良好的情商,也根本无法组织起军队来。就像近代的一些名将,打仗的时候风风火火,仗打完了,往地方上一放,组织起生产来照样是一把好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就像赵奢,面对着愤怒的平原君,他没有摆出一副强项令的姿态,大骂一通,然后慷慨赴义,而是很淡定地说:您的富贵源于赵国的存在。如果您纵容家人不守法,那么法纪就会削弱,法纪削弱国家就会衰落,国家衰落则各国就会来犯。到时候赵国都不存在了,您的富贵自然也就没了。反过来,以您的地位,如果带头奉公守法,那么一定会上下一心,上下一心则国家必然强大,国家强大则赵氏地位就稳固了。而您作为赵国的王族,也能在各国面前抬起头来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段话有马屁、有道理、有建议,可以说是有理有据有节,别说赵胜本来就以贤能著称,就算是拎不清的人,估计也说不出什么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以结果就是赵胜把赵奢推荐给了赵惠文王赵何,赵何就升任他为税务局局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到此结束,那么赵奢在史书上将会是以税务工作者的典范而出现。可是,他命中注定将成为一员名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公元前270年,也就是赵奢担任税务局局长的第二年,秦国攻赵国,围困阏(e四声)与城(山西和顺)。赵惠文王召集高管开会,问大家:怎么办,能不能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廉颇、乐乘(乐毅族人,原燕国将领,被俘降赵)都说:道路遥远,更兼险峻,难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说这个话倒不是他们在推诿,而是实话。从邯郸到阏与直线距离不到两百公里,听起来似乎不算远。问题是,阏与这地方是在山沟沟里,标准的四面环山。这种地方,对于围城者来说,简直就是围点打援的理想之地。而对于援军而言,你明知道前面某个地方肯定会有包围,还得硬着头皮往包围圈里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种地形,《孙子兵法》里有个很明确的定义:死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赵奢站出来说:可以救。道路虽然遥远险峻,但是,两军相逢勇者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啥也不说了,你说能救,那就你了!赵何当即下令赵奢领军,前往救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于是,原税务局局长赵奢领着大军,浩浩荡荡地出了邯郸,走了三十里之后,赵奢马上下令——安营扎寨,有敢谈及军事者,一律处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估计他手下的人都傻了,这才到哪儿啊,回下头还能看到邯郸的城门楼子呢。合着您这是带着大军出来郊游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秦军知道赵军派出援军之后,马上分出兵力到武安城西(阏与城与邯郸中间)驻扎,做出要攻击武安城的架势,意图牵制援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终于,赵奢的手下有人忍不了了,建议马上援救武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估计这人没听说过赵奢的事迹。当年赵胜家的管家犯法,他都敢杀的,更何况你一个小官,犯得还是他亲自定下的法。所以,二话没说,这个倒霉蛋就人头落了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看他玩真的,这下更没人说话了。反正您是主将,将来担责任的也是您,我们犯不着跟你置这气。最好就在邯郸城外转一圈再回去,连仗都不用打了,多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可赵奢又让他们失望了,不但没有回兵的意思,反倒在原地修起了营垒,这是要长期耗下去的意思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终于,二十八天以后,有人报告赵奢,发现了一个秦军间谍,问他怎么处置。赵奢马上如获至宝,下令不得惊动他,好吃好喝好招待,让他来去自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是夜,有人来报,秦军间谍已经离开赵营。赵奢马上下令部队开拔,不带任何辎重,不点火把,不打旌旗,急速行军,一天一夜之后,竟然绕过武安城西的秦军,直接赶到了距阏与城不足五十里的地方,又扎下营盘,又修建营垒,又做好了长期消耗的准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下倒好,赵军将两股秦军隔开了。武安西的秦军接报之后,马上往回赶。可是赵奢已经挥军占领了阏与城北的山头。结果秦军与赵军就形成了双层汉堡的态势,阏与城里有赵军,城外是秦军,城北山上是赵军,北山之外是秦军,再外层又是赵奢大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北山两边的秦军攻北山,最外层的赵军攻秦军,秦军内外交困,这仗还怎么打?最终秦军死伤过半,赵军大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此役之后,赵奢被封马服君,与廉颇、蔺相如平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顺带一提,赵奢后人以马服为姓,后简化为马,算是是马姓的源头。\u003C\u002Fp\u003E\u003Ch4\u003E4、赵奢论兵\u003C\u002Fh4\u003E\u003Cp\u003E据说大约在此役之后一两年左右吧,田单来到了赵国,和赵奢就军事问题进行了一番讨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田单的意思是,我觉得将军您每次用兵,使用的兵员太多。因为你用兵太多,耕种的百姓就少,国家的粮食就减产,并且粮草运输也会出现问题,最终还是会影响到作战。我听说,帝王用兵不超过三万,天下就能归服,现在将军您动不动就要十几万甚至二十万的兵员才能作战,这让我不怎么佩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赵奢就不客气地说:看来您不但不懂用兵,连现在的天下大势都不了解了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举例解释说:您说这三万兵就像吴国的干将剑一样,斩金断玉,无往不利。可是呢,用这三万兵力去对付强大的国家,就像把干将剑垫在石头上砸一下,它就只能变成几百片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又从现实的角度分析道:古时候天下分成很多个诸侯国。大城不过三百丈;人多不过三千家。如果用三万军队去攻打这样的城池,那当然跟玩似的。但现在,几百个诸侯国合成了战国七雄,动辄就是发动十万之兵,并且持续数个年头的战争,就像你们齐国被燕国攻破一样。当年齐国用二十万兵攻楚,打了五年;赵国用二十万兵灭中山,也打了五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最后,用假设推断出结论:假如说,齐、韩两国势均力敌,又相互围攻,有谁敢对我夸下海口,说他能用三万兵力去援救这两国呢? 方圆千丈、户口上万的大城和你对峙,如果想用三万的兵力去包围它,恐怕连城池的一角都围不住,至于进行野战就更加不够了,你能拿这点兵力去干什么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田单长叹一声:我确实没您高明啊!\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06:20:41.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5,&likeCount&:31,&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4:20:41+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5,&likesCount&:31},&&:{&title&:&《资治通鉴》中的那点事之十七:范雎相秦&,&author&:&zhyoyo&,&content&:&\u003Cp\u003E是范雎(ju,且旁)还是范睢(sui,目旁)?这是个问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的《资治通鉴》是岳麓书社出版的,写的是“范雎”;同时我又有一本中华书局出版的《史记》(比较早),写的是“范睢”。所以,当我写到这一篇时,我为难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又翻了下《辞海》,发现有“范雎条目”,并且明确地说“一作范且,或误作范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最后在网上找了一圈资料,发现这个问题其实早有定论,集合《韩非子》、《秦策》等等材料,可以确定应该是范雎。\u003C\u002Fp\u003E\u003Ch4\u003E1、向死而生\u003C\u002Fh4\u003E\u003Cp\u003E当鞭梢挂着尖利的风声抽下来的那一瞬,一种莫可名状的恐惧袭来,他的心脏顿时揪成一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不想死!更不想就这样莫名其秒的死在鞭刑之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魏齐,我若不死,必报今日之仇!鞭梢抽在他的脸上,带走了几颗牙齿。疼痛已经变成麻木,他在心里默默发下毒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叫范雎,字叔,魏国人。原本在魏国中大夫须贾门下做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前些天,须贾到齐国进行国事访问,也把范雎带了过去。估计在会见的时候,双方发生了一些言辞上的交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范雎给齐襄王留下了挺深刻的印象。所以会见完毕之后,齐襄王就派人给他送了十斤黄金,还说挺欣赏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范雎还是挺尊重领导的。一看人家送来这么多东西,把这事向须贾汇报了一下。意思是你是领导,你看这怎么办。是咱俩平分呢,还是退回去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须贾当时没说什么,据说是让范雎把黄金退了回去了事。但回到魏国以后,他却又把这事告诉了魏国的国相魏齐,然后直接给范雎定了个里通外国的罪名。至于证据嘛,很简单:你一个小小的跟班,齐王为什么要给你这么厚的礼?\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用审问,更不需要调查,处理结果当场就下来了:鞭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问题是没说要打几下,那这潜台词就是打死为止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范雎不想死!一看这真是要往死里打,鞭子打完了,还要上板子。干脆估计是趁疼晕过去的机会,装死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边魏齐正在跟人喝酒,一听行刑的人说范雎死了,一挥手,让人把他扔厕所去了。刚好他的客人说尿急,这魏齐也是恶趣味,就让人(据说是须贾)直接往范雎身上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等洒尿的人走了,范雎对看守说,你放我出去,将来我必有重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个看守可能也是心善,就报告魏齐说这么一个死人放在厕所里不合适,扔外面去得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个死人而已。当时已经喝多了的魏齐挥挥手,让他扔远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后来还是有人报告魏齐,说范雎没死,于是魏齐就展开了全城大搜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此时,在大梁的一处隐秘之所,一个叫张禄的人,看着自己的好友郑安平,坚定地说道:我要去找秦国使者王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魏齐不知道,继公孙鞅离魏投秦之后,他将亲手把第二个王佐之才送去秦国。\u003C\u002Fp\u003E\u003Ch4\u003E2、秦国哪里有王?\u003C\u002Fh4\u003E\u003Cp\u003E秦国使者王稽看着张禄睿智而坚定的眼睛,不用多聊他就知道,这绝对是个人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你去三亭冈的南边等着我,我带你去秦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张禄笑了,他知道,自己将在西边的那个世界获得新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他想得太简单了。到现在,秦昭襄王即位已经三十六年了,在他的领导下,秦国南破强楚,东败齐、赵,更视魏、韩如儿戏一般,可以说是武功赫赫。所以,这时候的嬴稷,对他这种卖弄唇舌为生的人并没有什么好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据说,张禄在秦国等了一年,才等到嬴稷的召唤。\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于是,他决定再卖弄一次唇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被接到宫里的张禄并没有在原地等候,而是溜到了嬴稷下朝后必经的巷子里。等着嬴稷的坐驾往这边来的时候,他闯了过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的鲁莽行为自然遭到了内侍的驱赶,内待大喊:快闪开,大王来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好!等得就是你这句话。张禄马上就接着说了一句:秦国哪有什么大王,只有太后和穰侯而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太后,指宣太后,也就是芈大妈,嬴稷之母;穰侯,指魏冉,嬴稷之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句话的意思是,秦国当家的只有宣太后和穰侯,哪有他嬴稷什么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嬴稷屏退左右,下跪求教:望先生教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张禄赌嬴了,他成功的戳中了嬴稷的痛处:大权旁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要知道,嬴稷的位置是魏冉和他妈硬给他抢过来的,这么多年来,秦国对外所向无敌,但几乎全是魏冉率军给打过来了,就连秦国的外挂白起,都是魏冉推荐起用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军权与政权是息息相连的,魏冉既然掌握着军权,那么政权自然由宣太后管着。所以,别看嬴稷在外面气吞六合,风光无限的,但在家里,就只能当个听话的乖宝宝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以,当张禄说出那句话的时候,他顿时就觉得遇到知音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祸从口出这句话张禄还是知道的。这句话既然说了出来,他也就站在悬崖边了,一着不慎,粉身碎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以,看着求教之情溢于言表的嬴稷,他只是“嗯嗯”的敷衍着,却决不说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嬴稷终于不耐烦了,就问难道先生不愿赐教于我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废话,不然我干嘛来了。看着不解风情的嬴稷,张禄只好把话挑明了:我跟您说的话关系到您的骨肉亲情,要是今天说出来,可能明天就死了。我死不要紧,万一吓到天下其它的名士,搞得人人都不敢来秦国了,那可就是我的罪过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嬴稷终于恍然大悟,原来你怕这个,早说嘛。于是就又跪下说道:放心吧,只要是为了秦国的社稷大业,上至太后,下至大臣,都希望你对我实话实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张禄看看左右,总觉得还是不放心,怕有人听去,就决定说点没用的:前两年穰侯越过魏、韩,跑去攻打齐国,这不是闲得嘛。这种地盘你打下来了,也得不到啊,俗话说鞭长莫及嘛。所以,我建议你还是采取远交近攻的方略,得到多少地就拿多少地。魏、韩地处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你如果想称霸,就必须先取中原,以威逼楚、赵。届时,楚强则先取赵,赵强则先取楚,最后齐国还不是手到擒来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嬴稷知道,张禄还是没把话说完。但没关系,来日方长,所以,他当即启用张禄为客卿。\u003C\u002Fp\u003E\u003Ch4\u003E3、提魏齐人头来见!\u003C\u002Fh4\u003E\u003Cp\u003E就在张禄担任嬴稷客卿的第三个年头,也就是公元前267年,发生了一件令人悲伤的事情:嬴稷的大儿子,在魏国当人质的太子悼因病去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那年头,各国互派人质是一件很平常的外交手段。弱国固然要往强国派人质,但强国有时为了取信弱国也会派人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年秦国往赵国派了个最没用的嬴异人当人质,但却往魏国派了个太子。不过,从这些年秦国也没少去攻打魏国来看,嬴稷似乎对这太子也不怎么上心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问题是,这个太子悼身体一向不好。可能在魏国也有点水土不服,再加上动不动就听说他爹派兵打来了,恐怕魏人打了败仗把邪火发到他身上,整天担惊受怕的,小心脏也有点受不了,结果突然就挂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然,死就死了,嬴稷不差他这一个儿子。于是嬴异人的亲爹,安国君嬴柱成了太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好了,嬴异人你别激动,离你出场还早着呢,现在的主角是人家张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上秦国客卿的张禄,这几年策划了几场对魏的战争,又拿下了几座魏国的城池,嬴稷对他越来越信任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终于,张禄感觉到,四年前他就想对嬴稷说的那些话,是时候说出来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在魏国的时候,说起齐国,就只知道有孟尝君而不知有齐王;说起秦国,就只知有太后、穰侯而不知有秦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什么是王?正所谓独掌国权者为王,决定国家利害者为王,控制生杀大权者为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是呢,王太后专权,不把您放在眼里;其弟穰侯魏冉掌握军权,擅自决断外交事务;华阳君芈戎处事放肆,无所顾忌;还有大王您的两个弟弟泾阳君嬴芾和高陵君嬴悝这些人都是权势涛天,胡作非为。在这些权贵的威势下,秦国可以说没有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听说果实太多会压折树的枝干,枝干折断会损伤树根。国家也一样,封地过于强大会威胁到国家,大臣过于尊荣会让君主显得卑微。夏商周为什么会亡国,就是因为把权利都分给了臣下,自己只顾快活,结果只能失去国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现在秦国无论是朝中大臣还是您的左右随从,无一不是丞相魏冉的人。别看您平时前护后拥,但在我眼里却是孤孤零零。恐怕您去世后,拥有秦国的将不是您的子孙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嬴稷当机立断,毅然废黜太后的专权,把穰侯魏冉、华阳君芈戎、高陵君嬴悝、泾阳君嬴芾驱逐到关外去;然后任用张禄为丞相,封为应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其实这有个小问题:既然魏冉等人手握大权,又有太后支持,并且朝中都是他们的人。为什么嬴稷能够当机立断的把他们轻松拿下,驱逐到关外去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也不知道,司马光先生的解释就是:魏冉固然有取死之道(专恣骄贪足以贾祸),但并未到张禄说的这种地步。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这些话算是谗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至于张禄为什么要进这个谗言呢?因为说完这些以后,他完全替代了魏冉的职位——封侯爵,任丞相职。在这种利益的驱使下,张禄没有赶尽杀绝已经算是够厚道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也是巧了,这边刚封完爵,升完职,那边冤家对头来了——魏国派须贾出使秦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须贾竟然在秦国见到了范雎,他乡遇故知,这让他又惊又喜。只不过,他眼前的范雎实在落魄了,没车坐就不说了,还穿着破衣烂衫,看这样子应该是几天没吃饭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于是,须贾就留范雎吃了顿饭,临了还拿了一件丝棉锦袍送给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范雎说你不是想去见秦国的丞相么,刚巧我对丞相府很熟,我就给你当司机,带你过去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于是,范雎开着车,把须贾带到了丞相府门口。然后又让须贾在外面等一会儿,说他进去通报一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须贾等了半天范雎也没出来,就问丞相府守门的人,说这范雎跟你们丞相府是什么关系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守门人一听愣了,你说的范雎是谁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须贾说就是刚才进去的那个人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守门人乐了,什么犯雎,那就是我们张丞相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须贾再笨也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连忙爬着进到丞相府里,跪在范雎面前连连求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范雎——也就是张禄——冷笑道:你赠我锦袍,还算是有一丝照顾故人之情,所以你放心,我不会杀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不杀他并不代表就这样放过他。须贾是来出使秦国的,但嬴稷连面都没见就让他滚蛋。范雎说请他吃个饭送送他,于是大宴各国宾客,看起来很隆重的样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可是须贾傻眼了,他的位子竟然在在堂下,面前只有一盘黑豆、碎草之类的马饲料。并且还有两个犯人一左一右夹着他,意思是你要不吃我们就喂你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捏着鼻子吃完了饭,范雎告诉他:你回去带话给魏王,让他速速送魏齐人头来,否则我将屠尽大梁之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须贾倒也听话,回到魏国老老实实的把这话告诉了魏齐。魏齐吓得只好跳离魏国,躲到了赵国平原君赵胜的家里。\u003C\u002Fp\u003E\u003Ch4\u003E4、一点流水账\u003C\u002Fh4\u003E\u003Cp\u003E这几年,各国的君主死的比较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就在范雎撂狠话把魏齐吓到赵国这一年,赵惠文王赵何死了,他儿子赵丹即位,是为赵孝成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第二年芈大妈也死了,谥号宣,故称宣太后。嬴异人他爹就在这一年正式当了太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可怜的嬴异人还在赵国当人质呢,他爷爷嬴稷就又派兵来打赵国了,这次一连攻下了三个城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赵国的新领导赵丹年纪太小,就由赵太后执政。这个赵太后是齐国人,所以一看秦国打来了,就向娘家求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可惜她这娘家人太小气,非要她小儿子长安君到齐国当人质才肯发兵救援。当妈的都疼小儿子,所以这赵太后当然不舍得,于是事情就僵到这儿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然后就发生了著名的“触龙说赵太后”,就是有个叫触龙的大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服赵太后送长安君到齐国当人质,然后齐国发兵,秦国撤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个事件为高一语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教育了学生们以强调双方共通点为切入点的情况下,会更容易说服对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同年,赵太后的娘家人齐襄王田法章也死了,他的儿子田建即位。不过,这哥们有点倒霉,因为他是齐国最后一任董事长了,所以连谥号都没混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时候田单已经到赵国了,先是伐燕,夺中阳城;又伐韩,取注城。——史料上没说他带了多少兵,但我估计不会低于三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第二年,刚被田单收拾过一次的的韩国,又被白起给收拾了一顿,取了九个城,斩首五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你以为这就完了?那你还是太天真。第三年,白起又又来了,这次把南阳取走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其实这还没完。到了第四年,白起又又又来了。这次把韩国的野王给取走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谓野王,是现在的河南沁阳。秦国打沁阳其实是一石二鸟之计,因为沁阳北面是山西的长治,这时候也属于韩国。秦国把沁阳拿下之后,长治就孤悬在外,可以不攻而破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果然,韩桓惠王一听沁阳丢了,就说把长治也给秦国算了。可是,长治的守将和当地老百姓一商量,反正都是卖身,与其卖给秦国,不如卖给赵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年的长治,叫上党郡。\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08:24:54.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4,&likeCount&:18,&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6:24:54+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4,&likesCount&:18},&&:{&title&:&写在上党战役之前&,&author&:&zhyoyo&,&content&:&\u003Cp\u003E写这一章是因为马上要过年了,大家都开始备年货,迎新年,我也如此,所以准备停笔几天。在此先向关注本栏目的朋友告个假,拜个年。\u003C\u002Fp\u003E从进入2017年开始写,到现在二十多天了,十七章,合计七万多字。在知乎上,有一百七十多知友关注了这个栏目,基本上每一章也都有几个点赞的。\u003Cp\u003E成绩虽小,但也足感欣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现实中,有朋友支持,建议我考虑集结成书出版。我也联系了一下相熟的出版社,编辑提出了些修改意见,不过不着急,打算把第一卷周纪和第二卷秦记写完以后,再回过头来,对前面写得不太成熟的章节进行较大的修改,之后再考虑出版的事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然,无论是网络上还是现实中,朋友们提出的意见,还有我自己的一些想法,我都用笔记了下来,将会在以后一并修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第十七章后面有个叫\u003Ca href=\&https:\u002F\u002Fwww.zhihu.com\u002Fpeople\u002F82a704ef3aa542e308bf8ec\& data-hash=\&82a704ef3aa542e308bf8ec\&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tle=\&@若若若入无人之境\& data-hovercard=\&p$b$82a704ef3aa542e308bf8ec\&\u003E@若若若入无人之境\u003C\u002Fa\u003E 的知友提出意见,说写的都是些熟知的故事,能不能更深入一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我的理解中,更深入一些可能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历史本身进行更深入的挖掘,呈现出更多的、更不为人知的细节;二是对历史故事进行更深入的解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很感谢这位朋友的意见,但很抱歉的是这两点我都做不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因为这些故事是以资治通鉴为蓝本写就的,所以框架上不会脱离资治通鉴的范畴。甚至如果出现资治通鉴和其它史料相悖的地方,除非对事件已有明确定论,否则我也尽量以资治通鉴记录为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样做的原因是我不是历史科班出身,并且我的精力和手头上的资料有限,所以无法进行更细致更深层次的考证。甚至就像现在这样,只是在资治通鉴的基础上查询更多资料,然后进行扩展、发散,再进行文字编辑,最终形成我自己的风格这种写法,都要耗费我极大的精力。有时候,需要用整整半天的时间才能写完一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至于解读历史故事,我原来也想过在故事里加入我自己的看法和分析,但是,历史事件和人物本就容易引发争议。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解读角度。如果因为我的解读而引发论战,那就有违我的初衷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数千年的历史,本就由一个又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组成。我相信,很多人只是听说或者知道某个故事,却不会在意这些故事之间横向或纵向之间的联系。我利用资治通鉴这种编年体史书的特点,将这些故事用我自己的方式串联起来,说简单一点,就当是帮助大家梳理一下历史的脉络,以便让更多的人能更清晰地了解到历史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和各种联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能把这一点给做好,我觉得对我而言,就是一件值得一说的事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明天就是新年了,在这里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阖家幸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再次感谢所有人的支持和意见。\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17:18:25.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8,&likeCount&:32,&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01:18:25+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8,&likesCount&:32},&&:{&title&:&《资治通鉴》中的那点事之十八:魂断长平&,&author&:&zhyoyo&,&content&:&\u003Cp\u003E摊开地图来看,韩国的疆域其实很尴尬,它和魏国属于标准的“犬牙交错”。当年魏国强大的时候,它的疆域如同人的两条腿骑在韩国的头上,腰部顶着赵,左腿蹬着秦,右边顶着齐和宋,还有一只脚底板踩着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韩国就在魏国的跨下,怀里抱着大周集团的总部洛阳做着强国的美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到了现在,魏国的左腿已经被秦国一口口吞噬殆尽,腰部和右大腿也被赵国咬掉了一大口。这下就把韩国彻底地暴露在了张着血盆大口的秦国面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到了公元前262年,韩国已经被秦国强制瘦身成功,变成了小蛮腰。它高耸的胸部就是上党郡(山西长治一带),腰部是野王邑(河南泌阳一带),翘臀则是河南偃市至郑州一带——黄河就是它的腰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现在,野王邑被秦国一口吞掉了,没了腰部的连接,胸再大也没用了。所以,时任韩国领导人的韩桓惠王(姓名不详)决定把这个胸部送给秦国,于是,他一方面派人到秦国进行和谈,另一方面到上党郡要求原郡守靳黈进行交接,并且撤离上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上党郡原太守靳黈就很不乐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靳黈是个有气节的人,他说的很明白:我是上党太守,我的职责就是守卫上党。秦国要想拿走上党,他得自己来取。如果我没守住,那我就以死谢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于是,靳黈被撤职,冯亭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继任的上党郡太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知道冯亭接到让他接替靳黈担任上党郡太守的任命时,心里是不是有十万头草泥马飞腾而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很清楚,此时的上党需要的不是太守,而是一个投降代理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他决定自己选择一个投降对象。\u003C\u002Fp\u003E\u003Ch4\u003E1、这是一个注定烫手的山芋\u003C\u002Fh4\u003E\u003Cp\u003E韩桓惠王不知道,冯亭虽然不如靳黈那么硬气,但他也不想把上党郡交给秦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其实也好理解,以前打了败仗,割让几个城池给秦国,那是割肉片,虽然一年总要割上几片,总算还能承受得了。可这上党是个大郡,包含大小城池十七座。如果说这是韩国的胸部,那最码也得是H罩杯往上,这肉割出去,是要疼死人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冯亭也很清楚现在的形式,光凭硬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别说总部不支持,就算倾整个韩国之力,上党也守不住。所以,这个胸已经不属于韩国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守不住它,但我也可以不给你秦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于是,冯亭马上派人到赵国,找到赵孝成王赵丹,告诉他,上党郡十七城归你赵国了,就看你敢不敢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赵丹就找到他舅爷平阳君赵豹(赵豹是赵丹奶奶吴娃的亲弟弟,被赐姓赵),问他的意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赵豹连忙劝阻道:天上没有掉馅饼的好事,如果有,那这馅饼一定有毒。现在秦国故意切断上党和韩国的联系,就是为了轻取上党。如果他不能从韩国手中得到上党,就一定要从我们赵国手里得到。韩国守不住上党,我们赵国凭什么能守得住呢?所以,千万不能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这不是赵丹想要的答案,于是他就又去问他亲叔叔赵胜的意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赵胜说你傻啊,当然要了。我们发动百万大军也未必能打下一座城池,现在轻轻松松的就拿到十七座城,这种事还要问么?赶紧跟他们签合同,小心到嘴的鸭子再飞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这个赵丹并不傻,他就问道:那秦国要是发兵来打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赵胜大手一挥,咱有廉颇,你怕他个甚?野战廉颇打不过秦国,但守城绝对没问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于是,赵丹就派赵胜去接收上党郡,并且封冯亭为华阳君,并且赐给封地。上党郡各城官员也都晋爵三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冯亭苦笑道:我出卖了国家的土地,却又享受因此而得到的利益,实在是——好尴尬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其实,冯亭把上党献给赵国的初衷是希望赵国在面对强秦的时候,能够主动的和韩国联合抗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问题是,秦国似乎看透了他的这点小心思,所以它并没有直接攻打上党,而是将兵锋指向了韩国的大本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年后,也就是公元前261年,秦国发兵攻占了韩国的缑氏(今河南偃师市南)和纶氏(今河南省登封市西南)。这意味着,秦国的大军距韩国都城新郑已不足百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就相当于,秦国已经坐在了韩国面前,指着他的鼻子说老子下一步要去打赵国了,你给我老实待着别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公元前260年,秦国开始攻打上党,这场战役,无论是《资治通鉴》还是《史记》都只用了一句话来记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资治通鉴》说的是:秦左庶长王龁攻上党,拔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史记》说的是:秦使左庶长王龁攻韩,取上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上党之役,没有任何悬念,没有任何游说合纵或者选将抵抗的过程,秦军到,上党归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上党的百姓纷纷逃往赵国境内,赵国军队在长平接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是年四月,王龁率军攻赵,赵孝成王令廉颇迎战。\u003C\u002Fp\u003E\u003Ch4\u003E2、这是一次注定无果的谈判\u003C\u002Fh4\u003E\u003Cp\u003E在冷兵器时代,有时候一块地盘的归属能决定一个国家的存亡,这种地方,我们称之为战略要地,也叫做兵家必争之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年,秦国从魏国手中夺取了少梁(陕西韩城),标志着魏国的势力被尽数赶出黄河之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取阴晋(陕西华阴),打开了通向韩国的大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取曲沃(山西临汾),打开了通向魏国的大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取武关(陕西商洛),打开了通向楚国的大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可以说,秦国就是这样,一口口地蚕食着一个又一个的战略要地,不断的向外推进。从原来一个与世隔绝的僻壤小国,到现在向全世界伸出了它的触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上党就是赵国的大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曾经在某本书里看到一句话叫做:无襄阳则荆州不足以用武,无汉中则巴蜀不足以存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意思是没有襄阳的拱卫,荆州就没有战略意义;没有汉中为门户,巴蜀就算不上是险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觉得其实可以再加上一句:无上党则赵国就只能裸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以前,秦国要攻打赵国,需要向北绕过上党,先翻山越岭地攻取阏与,然后才能看到邯郸。可是两次阏与之战,都被赵国打退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上党不一样,它就在赵国的西面,太行山之巅,如果拿下它,便可以居高临下,俯瞰赵国。说句不好听的,站在这里洒泡尿都能顺风飘到到邯郸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以,我相信赵国明知道上党是块烫手的山芋的情况下,还选择接受上党,不是因为他们不怕秦国,而是被逼无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于是,秦国战领了上党,秦军兵锋直指赵国。赵国马上派出廉颇据守长平,以期拒秦军于国门之外。秦、赵之间的战略大决战,竟然在小小的长平,提前爆发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长平,现在的山西高平市西北,位于太行山与王屋山交汇之处,原属上党郡。\u003C\u002Fp\u003E\u003Cbr\u003E\u003Cp\u003E王龁挥师东进,廉颇迎击,双方接战数次,赵军屡败,损兵折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廉颇到底老成持众,一看打不过你,老子不跟你玩了。干脆依山傍河扎下营垒固守,就是不出战,把王龁耗在了这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时候赵孝成王赵丹也没闲着,跟楼昌、虞卿商量这长平那边老吃败仗,咱们可咋办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楼昌连想到不用想就说道:那还能咋办?弱国的标准动作呗,派人去秦国媾和,大不了割几个城给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虞卿马上表示反对。他说到这节骨眼上了,和与不和那还不是秦国说了算。战场不给力,谈判就没地位。我们就算是求和,秦国也不会同意。不如派人用重金去拉拢楚、魏两国,如果他们两国同意援赵,那秦国就以为我们结成了抗秦统一战线,到时我们谈判就有底气,也更容易成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个虞卿其实不是名字,他的名字叫虞信,嘴皮子功夫利索,所以早先深得赵丹信任,刚一来就赏金赐银的,后来封他为上卿,所以称为虞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这次估计前线老打败仗,把赵丹给吓糊涂了,所以他没听虞卿的,而是派郑朱赴秦国求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秦国倒也客气,好吃好喝接待了郑朱,但就是不谈正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边赵丹一看郑朱挺受优待,就对虞卿说,你看,秦国接纳郑朱了,看来和谈有希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虞卿说你可拉倒吧,秦王接下来肯定会把郑朱去求和的事向各国宣扬,各国看到你派人去求和,就绝对不会再出兵援救赵国;而秦国知道我们孤立无援,就更不会讲和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只有战争,才能嬴得和平。只有胜利者,才有资格享受和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久以后,赵孝成王接到消息:秦国拒绝了他的求和。\u003C\u002Fp\u003E\u003Ch4\u003E3、这是一场注定失败的战争\u003C\u002Fh4\u003E\u003Cp\u003E长平,山岭起伏,地势崎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在这里扎下营垒,则易守难攻。敌我双方皆是如此。\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廉颇到底是员老将,把营盘修建的寨高坑深,任你秦军几路来攻,我自巍然不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战争打成这种消耗战的时候,比拼的就是毅力了。但毅力源于底气,在战争中,这个底气就是粮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军罢马,甲胄矢弓,戟盾矛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孙子兵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长平之役究竟打了多长时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就我查到的资料来看,有说是六个月的,也有说是三年的。说三年的则说秦国粮草充足,从河道运粮所以比赵军运粮还快,后勤保障彻底碾压赵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我个人觉得不太靠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单说后勤,秦国的大本营关中平原,产粮能力就能抵得上整个赵国。更何况它还有成都平原做为大后方,而前方的泌阳一带以及临汾一带都已经属于秦国了,这使秦国粮食的储备量和运送能力能甩赵国几条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是,几十万大军在线前僵持三年(据考证秦军可能超60万,到后期或许能达到上百万),这已经不单单是后勤供应方面的问题了,还会涉及到国内以及战场附近各大城市的经济、民生等问题。更重要的是,三年的僵持,在外交上出现变化的可能性会被无限放大。必竟,秦国要统一各国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魏、韩、楚、齐、燕等各国不可能眼睁睁看着在秦、赵僵持三年之久,却依然无动于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以,我更愿意采信六个月的说法,即从公元前260年的4月至9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无论是多久,长平这个地方,命中注定就是赵军的死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者,为死地。——《孙子兵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再说一遍:长平这个地方山岭起伏,地势崎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以廉颇的防守战术是正确的。因为无论对哪一方,在这种地方扎起营垒,都是易守难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赵军的长项是骑兵,赵国的劣势是农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骑兵的意思就是来如飞鸟,去如绝弦,纵横驰奔,杀敌取将。而赵国之所以大力发展骑兵,是因为游牧与耕种并存,而这种生产方式导致赵国的农业生产先天不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现在,你让骑兵离开战马,进入营垒,跟秦军打起了以比拼粮食储备的消耗战,这让你的领导赵孝成王情何以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以,对于廉颇来讲,在长平这个战场上,防守消耗是正确的战术;但对于赵国来讲,选择长平作为战场本身就是错误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看着把营垒修得越来越坚固的廉颇,赵国的董事长赵丹气得直吐血:你个老家伙,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啊!再这样耗下去,老子都得去当裤子给你筹粮食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以,他决定临阵换将。\u003C\u002Fp\u003E\u003Ch4\u003E4、这是一个注定背锅的将军\u003C\u002Fh4\u003E\u003Cp\u003E估计是秦国也有点撑不住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面对着乌龟壳一样的赵军大营,王龁这个名字虽然是咬东西的意思,但照样干着急咬不动。这样相持着,花钱如流水一样,虽说秦国现在家大业大,不差这点钱,但当丞相的范雎也心疼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以,他决定学习当年田单对付燕国时,用反间计让骑劫替代乐毅,以获得最终胜的案例,也让赵国换个将领来,说不定就有机会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把目光投向了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此时的赵奢已经去世了,而身为他的儿子,赵括倒很有“将二代”的资质,据说是从小熟读兵书,谈论起领军布阵来,也是头头是道。玩起兵棋推演来,甚至还能把赵奢给打败。所以,这赵括虽然年轻,却已经是名声在外了,俨然是一颗灿烂的将星正在烁烁升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就他了!范雎马上派人去邯郸到处议论着长平的战事,说廉颇空有其名,打了几个月,败仗吃了一大堆。这要是让马服君的儿子赵括带兵,那秦军早夹着尾巴逃跑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赵丹听说了以后,也突然想起来:对呀!谁说赵国无将?我这不还有赵括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于是,他马上决定任用赵括接替廉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蔺相如表示反对,说这么大一场会战,你让一个只读过兵书,没带过兵的年轻人去打,肯定不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赵丹不听,说你这是老思想了,谁都不是一生出来就会打仗的,总要给年轻人一个机会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蔺相如是外人,提出反对意见也就算了。赵丹没想到,连赵括他亲妈也出来反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赵括的母亲说我儿子我知道,你真不能重用他。当年他爹和将士们一起出生入死,同甘共苦。他倒好,刚一当大将就乐得找不着北了,整天忙着往家里拿福利,还到处去买良田美宅。领导你以为他爹是名将,他就也是名将,其实他们父子的心思完全不在一个点上。所以千万别派他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估计赵丹是误会了,他以为老太太心疼儿子,怕儿子到战场上有个三长两短的,所以才极力反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于是,他就有点不高兴,说老太太你别管了,我决定的事情不会再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赵括的母亲没办法,只好说你要真想用他也可以,但咱说好了,他将来要是吃了败仗,你别找我们赵家算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赵丹说放一百个心吧老太太,相信你儿子,他一定能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于是,赵括就率领援军来到长平,见到廉颇,宣读了赵丹的命令。\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相信,以廉颇的智慧,在将虎符交给赵括的时候,他应该是松了一口气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时候,我会带点恶趣味的想,廉颇会不会一脸意味深长地拍拍赵括的肩膀,说上一句:小伙子,好好干,我看好你哟!\u003C\u002Fp\u003E\u003Ch4\u003E5、这是一个注定埋人的大坑\u003C\u002Fh4\u003E\u003Cp\u003E除了虎符,廉颇移交给赵括的,还有他亲手布下的丹河防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初廉颇驻守长平时,共布下了三道防线。最前端是空仓岭防线,但这道防线很早便被王龁突破,廉颇见秦军攻势锐不可挡,便收缩兵力至丹河防线,借丹河地势之利,挫败了秦军的攻势,使秦军再不能进一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第三道防线是百里石长城防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朋友问,学历史有什么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你想当一名将军,你学完长平战役之后,就会知道山地防御战到底应该怎么打——老将廉颇布下的这条防线是教科书级别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丹河防线是偏东的南北走向,石长城防线是偏南的东西走向,两条防线北端和西端相交,形成剪刀形。丹河防线正对秦军,石长城防线连接赵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种布防方式的意义在于,你要正面强攻,我有丹河之利,你攻不过来;你想迂回到防线后方去抄粮道?不好意思,那里是两条防线的“剪刀口”,进来你就会被绞杀。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就算万一丹河防线被攻破,没关系,只要主力还在,依然可以缩到石长城后面继续防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赵括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道防线的可贵之处。他看着廉颇苍老的背影渐渐远去,一扭头就先撤换了一批将领,重要岗位全用上了他自己的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然后,他发出了西渡丹河,全线出击的命令。\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他不知道,他的对手已经由王龁换成了白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面对着赵军的攻击,秦军一败再败,赵军士气大振,长趋直进,一直攻到秦军的大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此时,白起已经派出两万余人,迂回到了丹河东岸,进入了丹河防线和石长城防线构成的“剪刀口”中。但此时赵军主力已经离开了防线,“剪刀口”没有了锋刃,秦军顺利截取了赵军粮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同时,另有五千人由侧翼顺丹河向北运动,最终与夺取粮道的两万余人会合,兜住了赵军的屁股,将出击的赵军和营垒中的赵军切割成了两半,并且将其尽数包围了起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正在秦军营垒下耀武扬威的赵括收到消息后,这才发现自己的后路已经被包抄,粮道被断绝。并且对面营垒中的秦军也开始了反击,战局急剧恶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无奈之下,赵军只好后退,仓卒构筑壁垒固守,等待援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赵国的援军还没来,秦国却已经征发河内十五岁以上的青壮年入伍,并且全部调到了长平,以阻断赵国援军,以及可能会出现在这里的齐、楚援军。据考证,此时的秦军已经有可能超过百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赵国向齐、魏、楚救援,结果无一国相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赵括将部队分成四个小纵队,分批次轮番冲击,均被打回。最后亲自撸起袖子上阵,结果被射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主将都死了,已经饿了四十六天的赵军士气皆无,不战而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看着四十万降卒,秦军也有点发怵。放回去吧,不可能。全部收编吧,怕混进来四十万颗定时炸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还是白起有主意:全部杀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于是,将四十万降卒全部活埋,只留下二百四十个年纪小的回到赵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史载:赵人大震。\u003C\u002Fp\u003E&,&updated&:new Date(&T03:51:46.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14,&likeCount&:32,&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1:51:46+08:00&,&links&:{&comments&:&\u002Fapi\u002Fposts\u002F2Fcomments&},&url&:&\u002Fp\u002F&,&titleImage&:&&,&summary&:&&,&href&:&\u002Fapi\u002Fposts\u002F&,&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14,&likesCount&:32},&&:{&title&:&《资治通鉴》中的那点事之十九:窃符救赵&,&author&:&zhyoyo&,&content&:&\u003Cp\u003E四十万赵人在坑中的惨叫和咒骂声还在长平上空回荡的时候,白起已经兵分三路,向东攻取了赵国的武安(邯郸武安县),向西攻取了上堂郡的皮牢(山西翼城县),向北攻取了赵国的太原。\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亲自率军围攻邯郸。\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至此,到公元前259年,秦国彻底占领了整个上党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说起来很搞笑,去年秦、赵在长平打得热火朝天的时候,近在咫尺的魏、韩两个赵国曾经的好兄弟屁都不放一个,现在看着秦国准备打邯郸了,魏、韩紧张起来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于是,这两个难兄难弟就委托苏代(苏秦的弟弟)带着大批金银,去秦国找到了范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苏代开门见山地问道:白起下一步是不是准备打邯郸?\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范雎也开门见山地说道:废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苏代点头道:赵国一亡,白起就能位列三公了,到时候,您可就只能在他之下了。再说了,当初秦取上党,上党百姓都逃到赵国去。现在秦灭赵国,赵国的百姓就会跑到齐、魏、燕、韩这些地方,秦国能控制的百姓就没几个人了。所以,最实惠的,不如割去赵国一点领土算了,也别让白起独领大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范雎一听是这个理儿,就劝秦昭襄王嬴稷,说仗打到这个份上差不多了,干脆允许赵、韩割地求和算了,也让士兵们休息一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于是,秦、赵暂时休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正在前线的白起很生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身为前线将领,他很清楚,赵国经长平一役,已经元气大伤,再也无力抵抗秦国铁骑。可以说,要想灭赵,这是最佳时机。再拖下去,等赵国缓过神来,再想灭赵,就很困难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那个时候没网络没电话,写封信一来一回也得好些天,他一肚子的话只能等回去再说。但嬴稷的撤军令已经下达了,所以他说也白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从此,白起与范雎失和。\u003C\u002Fp\u003E\u003Ch4\u003E1、魏齐的人头\u003C\u002Fh4\u003E\u003Cp\u003E得知秦国同意赵国割地求和的消息之后,赵孝成王赵丹挺开心,就派人到秦国谈这个事儿,还准备了六个县城当和谈的代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虞卿就问赵丹:秦国进攻赵国,本来打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撤呢?是太疲倦了,还是爱上大王您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赵丹翻翻白眼:当然是太疲倦了,想灭掉赵国,哪有那么容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虞卿就说道:这就对了嘛。秦国想灭掉赵国,但力有不殆,所以撤军了。您倒好,把人家力所不能及的地方白送给人家,好让人家明年再来打您是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赵丹一听,好像是这么个意思。但是必竟说好了要割地求和的,所以就犹豫起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时候楼缓来到了赵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楼缓,赵人,当年赵武灵王手下任职。赵国胡服骑射后,一度和秦国联合,就由其出任秦相,后来秦、赵失和,他也被免职。但这哥们似乎爱上了秦国,到哪都不忘帮着秦国说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只不过让人疑惑的是,从各方面的表现来看,他出使各国进行游说,似乎并没有代表秦国官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现在,他又来准备坑一下老东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楼缓直接对赵丹说道:虞卿说的不对!秦、赵互相征战,各国只会高兴。所以你得抓紧割地给秦国,造成秦、赵联合的局面,以威慑各国。否则,其它国家就会趁赵国衰弱,来瓜分赵国的领土。到那个时候,赵国都灭亡了,还谈什么对付秦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虞卿反驳道:割地给秦国才是得罪各国的举动,只会向天下暴露赵国的软弱。城池,可以割让,但不能给秦国。我们可以拿着这些地盘去交好齐国,赵、齐联合,天下人就会看到赵国对抗秦国的决心。而秦国就只能向赵国求和了,到时候我们再答应秦国讲和的要求。韩、魏两国知道了,也会对赵国刮目相看,咱们再和秦国交涉也就主动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赵丹这次总算聪明了一回,派虞卿去齐国谈判。结果虞卿还没回来,秦国就派使者来赵国进行和平谈判了。楼缓一看这架势,只好逃离赵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赵丹等虞卿回来,封给他了一座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可惜,虞卿并没有福气享受这座城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初范雎让须贾带话给魏王,非要取魏齐人头不可。结果把魏齐就给吓得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行九歌嬴政x韩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