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有哪些明朝著名文人的文人

宋朝的江西有哪些地方?-百科大全-就爱阅读网
宋朝的江西有哪些地方?
江西省共设南昌、九江、景德镇、萍乡、新余、鹰潭、赣州、宜春、上饶、吉安、抚州等11个设区市,10县级市,70个县丹27个市辖区。1、南昌市, 辖7区4县:东湖区、西湖区、青云谱区、湾里区、青山湖区、红谷滩区、朝阳洲区,南昌县、新建县、进贤县、安义县。2、景德镇市, 辖2区1市1县:昌江区、珠山区,乐平市,浮梁县。3、九江市, 辖2区1市9县:浔阳区、庐山区,瑞昌市,九江县、武宁县、修水县、永修县、德安县、星子县、都昌县、湖口县、彭泽县。4、萍乡市, 辖2区3县:安源区、湘东区,上栗县、芦溪县、莲花县。 5、新余市,4区1县:仙女湖风景名胜区、新余经济开发区、渝水区、分宜县,仰天岗管委会。6、鹰潭市,辖1区1市1县:月湖区、贵溪市、余江县。7、赣州市,辖2区2市15县:章贡区,黄金开发区,南康市、瑞金市,赣县、信丰县、大余县、上犹县、崇义县、安远县、龙南县、定南县、全南县、兴国县、宁都县、于都县、会昌县、寻乌县、石城县。8、宜春市,辖1区3市6县:袁州区,樟树市、丰城市、高安市,靖安县、奉新县、上高县、宜丰县、铜鼓县、万载县。9、上饶市,辖1区1市10县:信州区、德兴市,上饶县、广丰县、玉山县、婺源县、鄱阳县、余干县、万年县、弋阳县、横峰县、铅山县。10、吉安市,辖3区1市10县:吉州区、青原区、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井冈山市(井冈山风景区),吉安县、新干县、永丰县、峡江县、吉水县、泰和县、万安县、遂川县、安福县、永新县。11、抚州市,辖2区10县:金巢开发区、临川区、东乡县、金溪县、资溪县、南城县、南丰县、黎川县、广昌县、崇仁县、乐安县、宜黄县。江西省位于北纬24°7′至29°9′,东经114°02′至117°97′之间。江西省境内除北部较为平坦外,东西南部三面环山,中部丘陵起伏,成为一个整体向鄱阳湖倾斜而往北开口的巨大盆地。全境有大小河流2400余条,赣江、抚河、信江、修河和饶河为江西五大河流。
赣州通天岩,宝葫芦,客家围屋/南昌滕王阁,梅岭/九江庐山/吉安井冈山/景德镇古窑古博,浮古县衙,瑶里/鹰潭龙虎山/上饶市三清山,龟峰,中国最美乡村--婺源。武功山等。。。。1.八一广场,蛮大的。2.起义纪念碑,南昌人已经习惯它的存在,只有外地人会当景点。(推荐)3.江西博览馆,以前给毛主席修建的住所,好大,后来主席走了,没用上,现在卖电器的,办展览的。4.双子楼,蛮现代的感觉,和沃尔玛(全球第一大超市连锁的南昌店)5.革命烈士纪念馆(八一大道)要门票6.百花洲公园(一个蛮60.70年代的公园)7.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中山路)(推荐) 要门票学生对折大概20多8.中山路购物、胜利路步行街购物(推荐)9.参观江西师范大学老校区,里面的古老建筑很不错。参观南昌大学前湖新校区,亚洲第一大校门,和一些堪称庞大的建筑。 5.1期间有“ 校园开放日”活动。10.八一大桥11.绳金塔(推荐)12.孺子路饮食一条街13.秋水广场、青山湖、象湖都是本地人常去的比较近的景点。14.不得不提——滕王阁。(推荐) 要门票50,能不能对折不知道15.赣江16.摩天轮快可以玩了。世界第一高。五一期间开业。恐高症就免了。 50块钱一票!17.安义县千年古村。 来回路费50多,到那几乎不花钱。18.梅岭烧烤、漂流、打野战。门票不少很贵。(推荐) 门票不贵,不要导游的话去玩很划得来。19.西山万寿宫 门票不详!20.青云谱八大山人纪念馆 要门票远一点的景点:20.庐山,名气大,人多啊! 最好认识当地人,那样游起来就会觉得省钱了。21.龙虎山 得花点钱22.三清山 更远一些。23.井岗山24.婺源徽派建筑、景德镇陶瓷
连日暴雨,水位上涨,导致大坝决堤。暴雨还在持续……
世界地质公园——庐山,集文化名山,景观名山,政治名山于一身。位于九江市庐山区。革命圣地——井冈山,位于吉安市井冈山市。四大道教名山之一—龙虎山,现在还有久负盛名的张天师洞府。位于鹰潭市贵溪市。三清山,位于上饶市玉山县。南昌滕王阁,江南三大名楼之首。红都瑞金,共和国摇篮。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
鹰潭市,景德镇是,上饶市南昌东南面还有抚州市,北面有九江市嗯嗯,就这些了
主要是南昌地区和环鄱阳湖的星子县、湖口县、彭泽县等地,还有丰城市、樟树市。
抚州、唱凯、罗针、东乡、吉安
江西赣州,吉安,抚州都发大水了!
安远境内名山竞秀,胜景争辉,主要景点有三百山国家级森林公园、莲花岩、无为塔,龙泉湖、永镇桥、永清岩、燕子岩等。其中东江源头三百山是江西十大名山之一,素有“北有庐山、南有三百山”之称,山内瀑布众多,山水相映,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森林公园,有独特的原始森林景观,三百山虎岗温泉群水温高达75℃,每年都吸引大批的海内外游客观光旅游。(图为三百山)
离上饶近就三清山 三清山正好是江西最好的景点了.庐山,名气大,人多啊!1.龙虎山2.三清山3.井岗山4.婺源徽派建筑、景德镇陶瓷
Copyright &
就爱阅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号-4
声明:文章《宋朝的江西有哪些地方?》由就爱阅读网友共享发布,目的只是为了归纳学习和传递资讯
所有作品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与本站立场无关,如用户分享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我们将做删除处理!宋朝诗人有哪些_宋代著名诗人及代表作有哪些_宋代著名诗人名录
位置: >> 宋朝诗人有多少个,宋代著名诗人及代表作有哪些
查询宋朝诗人:
宋代诗人有哪些的诗句,宋朝诗人有哪些
宋代诗人有哪些,包括宋代著名的诗人及代表作有哪些,宋代著名的诗人共有多少个,宋朝著名诗人有哪些诗集,以下是宋代的词人以及宋朝诗人共有1487个。
页次:1/16页 共1487条记录 100条/每页
宋宋代诗人有哪些
查询宋代著名诗人及代表作网址:http://www.weekdiary.com/shige/shiren.asp?id=7宋朝著名文学家王安石,有一次看见一位文人写的诗中有“明月当空...阅读答案——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 宋朝著名文学家王安石,有一次看见一位文人写的诗中有“明月当空...阅读答案
读一读,写一写。
  宋朝著名文学家王安石,有一次看见一位文人写的诗中有“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两句,不禁发笑,心想:明月怎么会叫呢?黄狗又怎能卧到花心里呢?于是,他不假思索地将诗句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犬卧花荫。”他以为改得恰当,实际上却是改错了。原来这位文人的家乡有一种叫“明月”的小鸟,叫的声音婉转动听;还有一种名叫“黄犬”的昆虫,常常在花间草丛中飞来爬去。王安石不了解这些自然现象,主观地下笔改诗,结果改错了。
  这件趣事生动地说明了深入社会、了解生活是写作的一项最为重要的“基本功”。一个人的知识面总是有限的,深入社会、了解生活可以扩大我们的知识面,丰富我们的生活知识,为创作提供广阔的生活天地,不致因想当然而闹出笑话来。
读了故事,你有什么想法,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为同学们推荐部分热门搜索同步练习册答案,要查找更多练习册答案请点击访问
阅读理解列表
来源:专项题
题型:填空题
读拼音写汉字. qiū jiǔ máng bǐ sòng bēn天 月 急 较 别 跑 jiù jié sǎn jiā zěn gōng是 净 雨 快 样 课 kǔ qián tīng zāi zhuāng diàn辛 面 大 火 村 商 sì wū na píng kū mí庙 房 快看 果 泣 路 dù jiǎn xiē xí qí yuán皮 拾 一 惯 怪 团 mǎi cǎi huài bào cháng qióng卖 集 事 纸 院 贫chōng cōng chāo zhě zhāng gōng满 明 写 记 紧 箭 dī sǐ shuǎi què jí yè头 亡 尾巴 退 着 码
来源:小学随堂优化作业·二年级语文下册(配苏教版) 苏教版
读一读.写一写. 我们的节日 “六一 的阳光红红的. “六一 的鲜花艳艳的. “六一 的歌声脆(cu@)脆的. “六一 的欢笑美美的. “六一 是属(sh()于我们的. 我们的节日甜甜的. 1.有感情地多读几遍. 2.你也可以模仿上面的写法写一写. “六一 的 . “六一 的 .
来源:小学随堂优化作业·三年级语文下册(配苏教版)
读一读根据课文内容写的诗歌.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写一首. 花瓣飘香 清晨.月季花上闪动着露珠. 小女孩摘下一片花瓣. 轻轻放在妈妈的枕边. 表一份心愿. 道一声祝福. 妈妈的脸上漾起了微笑. 小小的花瓣. 像绒布一样柔软. 淡淡的清香随风飘散. 小小的女孩. 像露珠一样透亮. 你不就是那片清香的花瓣吗?
来源:小学各科能力培养与测试AB卷·语文一年级(下)
读一读.再做后面的题 f4ng hu0 d4o ji1 xi7 w2n zu^ y8 ji) d3 w& 扫( )子. hu0 l2i shu0 b1ng 爸爸妈妈了.爸爸问:“你 w& zh8 把么干净? shu# p6ng y%u 小云( ). 妈妈问:“他们是谁.他们在哪里? shu# zh8 小云伸出两只手.高兴地里. ①读一读.把字写在拼音下的括号里. ②小云的朋友是谁?写在下面括号里.
来源:同步题
题型:填空题
读一读.写一写.二人→ 又寸→( )二木→ 二月→( )三口→ 三日→( )左右结构: 品字结构: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北宋著名文人有哪些?_百度知道
北宋著名文人有哪些?
北宋是重文的王朝,出现过很多著名的文人,请问有哪些文人,多多益善!
我有更好的答案
晏几道,苏东坡,秦少游,宋徽宗赵佶,范仲淹,李清照,欧阳修,苏洵,苏辙,周邦彦。。。
范仲淹,欧阳修,王安上,苏洵,苏轼,苏辙,赵普,柳永,晏殊,晏几道,黄庭坚
北宋文坛四大家: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 柳永,魏玩,
曾巩 司马光 黄庭坚 欧阳修 王安石
包拯 苏东坡 苏询
李清照 赵普 李煜 李格非 晏殊 沈括 杨业 宋白
吕端 柳开 范仲淹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大俗大雅:宋代文人生活一瞥
文汇学人微信公众号邓小南
[摘要]在这样一个时代里,一方面有宋徽宗这样酷爱艺术的帝王,对“太平盛世”刻意追求、大肆渲染;另一方面,这个时期实际上并不是三百年的“太平盛世”,而是始终伴随着外部环境的挑战。两宋时期,艰困忧患和繁荣辉煌是交错并存的,在这种整体氛围中,包括士人群体构成的多元,生活内容的多元,思想意识的多元,艺术品味的多元,都成为当时社会的典型现象,呈现出宋人生活中一体多面、雅俗相依的双重文化性格。就今天的主题而言,在座专家云集,我个人则对茶艺、器用等方面的内容了解有限;所以今天只能尝试讲一些“边缘性”的内容,算是敲个边鼓,也藉以向各位求教。对于宋代这样一个历史时期的定位,中外学界有很多不同的认识。总体而言,学界对于宋代经济、文化的发展成就有高度的肯定,同时对这个时期面临的严峻挑战、产生的突出问题,也有非常严肃的讨论。谈到宋代文人“大俗大雅”的生活情趣,势必涉及他们在当时的“生活圈”。所谓“生活圈”,是指文人生活的环境以及当时的社会氛围。下面我们分三个方面,简单地谈谈。生于忧患,长于忧患首先要从赵宋王朝的立国形势开始讲起。宋代的立国形势,我想基本上可以用八个字简单概括,就是“生于忧患,长于忧患”。宋代所处的历史时期,始终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外部压力,事实上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南北朝”时期。宋代是中国各主要王朝里疆域最狭小的,到南宋的时候,以淮河—大散关一线作为宋金之间的边界,则更是偏安一隅。这样的外部环境,给宋代的历史带来了非常深刻的影响。正是在这样的整体格局之下,对外贸易交流的出发点转向东南沿海,才出现了所谓的“海上丝绸之路”。实际上,从考古发现中,我们清楚地看到,“海上丝绸之路”主要的贸易产品已不再是丝绸,而是大量的瓷器,也有一些金银器、铁器。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南宋沉船“南海一号”上考古现场的照片。2月24日《文汇报》刚刚刊登了一篇文章,叫做《南海一号:沉睡八百年的繁华》。南宋沉船“南海一号”考古现场宋代的历史呈现着许多看似矛盾的现象,从这个角度而言,也可以说这个时期有非常开阔的研究空间。我们既看到两宋三百年,经济、文化、制度建设方面有着辉煌的成就,也痛切地感觉到王朝末日的苍凉。在这样一个时代里,一方面有宋徽宗这样酷爱艺术的帝王,对“太平盛世”刻意追求、大肆渲染;另一方面,这个时期实际上并不是三百年的“太平盛世”,而是始终伴随着外部环境的挑战。宋代的民庶、士人以及征战于疆场的军队将士,用他们的脊梁撑起了这样一个时代。这些英雄人物,也有他们的生活寄托。以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和韩世忠的《临江仙·冬看山林萧疏净》为例,可以看出既有征战中壮怀激烈的慷慨悲壮,也有承平时往事如烟的慨叹与闲情。在这个时期,方方面面呈现出一种多重而复杂的生活情境。总体来说,宋代外部压力沉重,就国内政治局面而言,“稳定至上”是朝廷政治的核心目标。对于民间文化发展、经济事业、社会生活等方面,宋廷因仍自然趋势而未予过多干预。相对来说,宋代文化环境比较宽松,士人群体活跃,“开口揽时事,论议争煌煌”(欧阳修《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二《镇阳读书》,《四部丛刊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年,第22b页)。正是在这样相对开明、宽松的环境下,宋代社会充满活力,大师、精英辈出。由这种开放的氛围,孕育出一种开创的精神。走向平民化、世俗化、人文化从唐代到宋代,一方面社会形态、文化学术方面有非常清晰的延续性,另一方面当然也有走势上的明显不同。葛兆光先生在《道教与中国文化》中曾经说,唐文化是“古典文化的巅峰”,而宋文化则是“近代文化的滥觞”(葛兆光《道教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16页)。这两者间的区别,如果用一种较为简单的方式来概括,就是出现了“平民化、世俗化、人文化”的趋势。所谓的“化”,不是一种“完成时”,而是一种“进行时”,是指一种趋势,这在很大程度上塑就了宋代社会、宋代文化的特点。比较一下唐宋两代的都城,我们能直观地感受到两类都市格局和它所呈现的不同气象。唐代长安城的都市布局非常严整,而宋代的开封,相对来说商业气氛比较浓重。最近大家正在讨论“封闭式小区”是否要开放,唐代的居民住宅区基本上是坊式的结构,“坊”在某种意义上接近于封闭的小区。而宋代城市的结构,基本上是一种长巷式、街区式的布局,是一种开敞式的氛围。南宋的“行在”临安也是如此。描绘宋代都城繁华景象的笔记之类文学作品有很多,也有存世的著名画卷,比方说描写北宋后期东京开封都市风貌的《清明上河图》,大家都非常熟悉了。而对于南宋都城临安,当时的笔记如《梦粱录》《武林旧事》《西湖老人繁胜录》等等,都叙述到了杭城内外的市井繁华景象:“杭城之外,城南西东北各数十里,人烟生聚,民物阜蕃,市井坊陌铺席骈盛,数日经行不尽……足见杭城繁盛耳。”(吴自牧《梦粱录》卷十九《塌房》)最近几年在美国弗利尔博物馆发现的《西湖清趣图》,有学者认为它所描绘的就是南宋时期临安西湖一带的繁盛景象。美国弗利尔博物馆藏《西湖清趣图》局部两宋时期,文学重心逐渐下移,成为文化史上引人注目的现象。所谓“文学重心下移”,主要是指文学体裁从诗文扩大到词、曲、小说,与市井有了更为密切的关系;创作主体从士族文人扩大到庶族文人,进而扩大到市井文人;文学的接受者扩大到市民以及更广泛的社会大众。当时,在都市的街头巷尾,活跃着一些讲史、说书的艺人,他们不仅是故事情节的传布者,也是文学作品的丰富者、参与创造者。而生活在市井中的普通民众,也成为文学艺术的直接欣赏者和接受者。随着都市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兴起,世俗文化大放异彩,在道路通衢、瓦子勾栏,有说书的、杂耍的、讲史的,也有街头的饮茶活动,这些都是市民文化勃兴的重要标志。晚唐五代,词作开始从青楼楚馆走出来,到宋代已经蔚为大观。以北宋词作家柳永的《八声甘州》和《定风波》为例,前者“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抒写了作者漂泊江湖的愁思和仕途失意的悲慨,后者“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则体现了世俗女子的生活追求与内心情事(柳永著,薛瑞生校注《乐章集校注》,卷中“林钟商”、卷下“仙吕调”,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第119、194页)。由此我们看到宋代词作家“清雅”与“俚俗”并存的审美风尚。文化知识、文学作品的普及需要依托于特定的技术手段,像雕版印刷的发展,就成为重要的条件之一。当时不光是国子监和地方官学,私人的家馆、私塾,以及社会上的书铺,都可能刻板印书。宋人如邢昺、苏轼,都曾经提到印刷术对于知识传播的帮助,说“书板大备,儒者逢时”(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六〇,景德二年五月戊申朔条,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333页)。南宋史学家王称《东都事略》的绍熙刻本,目录后有牌记标明:“眉山程舍人宅刊行,已申上司不许覆板”(王称《东都事略》目录,台北:“中央图书馆”1991年影印宋刻本,第26页),可见当时已经有了“版权保护”的明确意识。通过读书、科举、仕宦、创作、教学、游赏等活动,宋代的文人士大夫结成了多种类型、不同层次的交游圈,这是当时重要的人际网络。近年来伴随着人文资料数据化的进步,有些学者尝试利用关系型的数据库(例如CBDB)进行士人人际网络的统计与分析,绘制出一些示意图。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北宋中期司马光、苏轼、程颐等人不同层次的交往关系。当时这些士人的交游活动非常兴盛。像真率会、耆英会、九老会、同乡会、同年会等各种各样的聚会形式,层出 不穷。有时,“耆老者六七人,相与会于城中之名园古寺,且为之约:果实不过五物,殽膳不过五品,酒则无算。以为俭则易供,简则易继也。命之曰‘真率会,”(吕希哲《吕氏杂记》卷下,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63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226页)。都市中的茶楼、酒肆,成为文人交往、“期朋约友”相互会聚的场所。《梦粱录》的相关记录就提到:“汴京熟食店张挂名画,所以勾引观者,留连食客。今杭城茶肆亦如之,插四时花,挂名人画,装点店面。……茶肆皆士大夫期朋约友会聚之处。巷陌街坊自有提茶瓶,沿门点茶。”「吴自牧《梦粱录》卷一六《茶肆》,《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第262页]不仅是在这些城市公共空间里,我们看到一些私人的花园、亭馆也成了士人喜欢交游访友的去处。像洛阳的花圃、苏州的园林,一些名人宅邸里边都有频繁的交往活动,苏州城内的中隐堂、崑山附近的乐庵、松江之滨的臞庵,都是这样的地方。史称“臞庵在松江之滨。邑人王份有超俗趣,营此以居。围江湖以入圃,故多柳塘花屿,景物秀野,名闻四方。一时名胜喜游之,皆为题诗”。时人以为“心闲事事幽”,四方友朋、挂冠而归的“耆德硕儒”,经常往来酬酢,“极文酒之乐”,“以经史图画自娱”「范成大《(绍定)吴郡志》卷一四《园亭》,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99页]。《西园雅集图》以及米芾所写的《西园雅集图记》,早为大家所熟知。在北宋被传为佳话的“西园雅集”,就是当年像苏轼、苏辙兄弟以及黄庭坚、李公麟这样一些菁英人物汇聚于驸马王诜园邸,赋诗、题词的盛事。往来之际,煎茶点茶、酌酒吟诗,如王十朋所说:“会同僚于郡斋,煮惠山泉,烹建溪茶,酌瞿唐春。”(《梅溪集》后集卷十三《会同僚于郡斋》)文人士大夫常常流连忘返于这种其乐融融的场景之中。士人也将茶具、酒器、梅花、新茶等作为重要的礼品彼此互赠。时人将此类以物相赠的活动,称为“人事”(张淏著,张宗祥校录《云谷杂记》曰:“今人以物相遗,谓之‘人事’。”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95页)。总的来看,宋代文人可能从事形形色色的公务事任,进行多姿多彩的交游活动,也有很多独处的时间;在不同的空间场合、不同的文化氛围中,发展出了丰富的生活方式,也展现出士人的多样性情。官窑青釉盏(南宋)大俗大雅:对于意境的追求台湾“中研院”院士陶晋生先生在其《宋辽金元史新编》中,曾经做过这样的论断:“这一时代里中国人并重理想与现实,兼备雅与俗的口味。”(陶晋生《宋辽金元史新编·绪论》,台北:稻乡出版社,2005年,第5页)陶先生是从不同方面来论证的,我们今天不去讨论政治军事,仅仅就宋人的生活和思维方式而言,应该说,受到了禅宗潜移默化的影响。禅宗认为“佛法在世间”,持平常心,注重“当下”,这些思想渗透在宋代士人的生活之中。扬之水先生曾经说:“宋人从本来属于日常生活的细节中提炼出高雅的情趣,并且因此为后世奠定了风雅的基调。”(日,扬之水先生在北京大学燕南园51号“美学散步文化沙龙”中以“风雅处处是平常:宋人书房及书房清物”为主题的演讲)这样的时代特点,应该与禅宗的影响相关,解道悟法者,行住坐卧运水搬柴处处是道;新儒学的兴盛,也强调天地之间无非是道,事事物物皆有理。当时“游于艺”的观念,正是被置于“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这样一种整体框架之下予以认识的。如上所述,两宋时期的社会环境复杂多变,既有承平的岁月,也有战乱的时期,艰困忧患和繁荣辉煌实际上是交错并存的。而在这种整体氛围中,包括士人群体构成的多元,生活内容的多元,思想意识的多元,艺术品味的多元,都成为当时社会的典型现象。一时英杰既有征战沙场时的豪迈气魄、激昂奋发,也有日常生活中的世间柔肠、儿女情怀。在艺术旨趣上,“雅骚之趣”和“郑卫之声”同存,世俗匠画和文人画双峰并峙,文人作品中不乏世俗关怀,市井作品里也可能充溢着书卷气息。种种现象,都呈现出宋人生活中一体多面、雅俗相依的双重文化性格。“雅俗兼资,新旧参列”(孙何《论官制》,见《宋文鉴》卷四三),是北宋名臣孙何向宋真宗提出的治国理政原则。由此我们也看到,就时人观念而言,所谓的“雅”与“俗”,在日常文化生活与政治生活中,方方面面都是融通的。朱熹在与学生谈话的时候,曾经明确地说:“天地与圣人都一般,精底都从那粗底上发见。”(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卷九八《张子之书一》,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7册,第2507页)南宋中期的文人韩淲,在其诗作中也说:“雅俗岂殊调,今古信一时。”(韩淲《涧泉集》卷五,收入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编《宋集珍本丛刊》第70册,影印清乾隆翰林院钞本,北京:线装书局,2004年,第364页)可见精与粗、雅与俗在当时的人看来,并非绝然割裂的两个方面。宋人的雅俗观,他们在文学、艺术、社会生活理念中的雅俗情趣,给当时的文坛乃至整个文化生活都带来了一种新的气息、新的趣味和新的活力。简约,是宋代艺术的重要特点之一,在绘画上、瓷器上以及其他许多器物上都渗透浸润着简约之美。南宋的刘安节在谈论治国理政方针时,也提出“王者之治”应该是“至简而详,至约而博”(刘安节《刘左史文集》卷二《达瑞节同度量成牢礼同数器修法则》,《宋集珍本丛刊》第31册,第477页)的。这种观念贯彻在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就时人而言,日常生活、文化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的很多原则都是相互贯通的。我们看到,与隽永雅致的瓷器并存的,也有书写着“忍”、“招财利市”之类世俗字样的器物。这种大俗大雅的并存融通,生动体现出贯通两宋的文化风情。综上可见,两宋时期,面对严酷的内外挑战与生活压力,士人民众迸发出坚忍顽强的生命力,不懈追求美好生活,创造出丰厚的物质文化财富与感人至深的精神遗产。雅与俗,关系着宋人赡蔚丰润的文化意识;复古与创新,体现着宋人日常生活中的文化实践。他们“游于艺”的修养和美学趣味,在“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整体的精神追求中得到了升华。如朱熹所说,“日用之间本末具举,而内外交相养矣。”(《朱子语类》卷三四《论语·述而篇》,第3册,第866页)通过这样的文化涵育,希望达致崇高的人生境界———这正是宋代文人的精神追求。(文/邓小南) 景德镇窑青白釉八棱台盏与执壶(北宋) 转自“文汇学人”微信公众号(wenhui_xr),腾讯文化合作媒体,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每日微信 | 如果爱打牌的胡适也有朋友圈
新文化运动领袖胡适一度痴迷打牌你信么?不信就一起围观胡适的“朋友圈”吧。
←扫我订阅腾讯文化,每天至少一篇品味文章,让你的生活更充实
[责任编辑:zolazhang]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著名文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