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历史评价的历史评价 蒋介石历史评价有值得崇拜吗

13,375被浏览3,194,780分享邀请回答371109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29990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当前位置: &
12264人阅读 7人回复
微信扫一扫看帖、分享更快捷
在线时间58 小时最后登录精华32UID138066性别男帖子积分109072阅读权限90注册时间
教授, 积分 10907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0928 积分
UID138066性别男帖子阅读权限90注册时间
蒋介石有自己的勇气、精力和领袖品质,他不仅是一个有很大缺陷的人物,而且从希腊
悲剧的意义上讲,他也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
& & 他的悲剧是他个人造成的。
& & 蒋介石属于那种少见的、非同小可的人物:这种人的勇气、工作能力、个人意志及其精
力——全部耐力——是一般人所想象不到的。这种人对他们的时代和后世的不同影响取决于
他们从事活动的政治背景、他们所继承的历史遗产以及他们国家的大小、国力或重要性。
& & 我们大家今天还受到列宁和斯大林的影响。希特勒曾给他那一代人带来过巨大的灾难。
丘吉尔由于打败希特勒这一贡献使他在未来的岁月里留下了烙印。佛朗哥和铁托改变了他们
国家的面貌,就象穆斯塔法·基马尔从前改变了一代人一样。
& & 历史的偶然使蒋介石不得不和另一个更加独特的人物——
& & 共同统治中国并在这个国家里决一雌雄,这是蒋介石的不幸。
& & 这也就是说,蒋介石缺少那些将军和政治家流芳百世的先决条件——运气。
& & 他的运气糟糕透顶,同样,他的错误也的确是不可估量的。
& & 由于蒋介石就是蒋介石,因此他做什么都要做得彻彻底底。
& & 按男人、军人、作家和思想导师、政治家和领袖等不同身份对蒋介石进行研究是毫无意
义的(就象不能这样研究戴高乐一样)。动机、失败和成就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令人难分难
& & 蒋介石无疑将以一个“失去中国的人”的面目出现在历史中,而我写这本书的主要目的
就是要叙述这个重大失败的背景,以便寻找其原因。
& & 事实上,我在叙述过程中就特别强调了蒋介石所犯的疏忽和失职所造成的错误,我也指
出了围绕着他的种种不幸,不管这些不幸是否影响到他避免错误的努力。现在,若把所有这
些因素都加以考虑也许是有用处的。
& & 蒋介石所犯的大部分错误也许是由于他的性格和思想上潜在缺点、以及幼年时期受教育
很少的缘故。
& & 由于教育和信仰的原因,他的思想很保守,但他却认为他自己是个革命者,而革命的含
义包含很重要的几个方面: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外国在华特权;通过重新树立对传统和儒家
思想的尊敬来恢复中国在世界上的应有地位。
& & 尽管他也有社会理想,但与其他目标相比,这些理想被置于次要地位。
& & 他擅于挑动一个人或一派人反对另一个人或另一派人,但他的观点是狭隘的军事观点。
他企图依靠强力来实现他的权威,他对付反叛者的办法是惩6皇歉脑臁T谒蠢矗畲?
的罪行莫过于不忠。在他的性格中存在着三处矛盾,其中之一是虽然他能够对敌手残忍地进
行报复,并常常采用立即审讯及处决的办法,但他缺少彻底地成为一个令人难忘的暴君所具
有的那种残酷的性格。
& & 蒋介石的头脑过于简单。从宣传角度讲,这种简单化是有意义的,但从政治决策角度来
讲,过于简单化就是缺少创见性。
& & 在20年代,蒋介石曾有一段时间把中国共产党叫做“傀儡”,但在共产党自我证明他
们独立于莫斯科之后的很长时间,甚至是在60年代中苏大决裂以后的时间里,他仍然这样
称呼他们。
& & 一个假的标签会很快破坏贴标签者的信誉,看来蒋介石对这种问题缺乏认识。
& & 蒋介石用惩罚或将予以惩罚的警告来树立自己的绝对权威和培养人们对他的忠诚,出于
这种想法。他不允许任何不愿执行其命令的事出现,并且一定要使他的政策得到忠实的贯
& & 他曾表示,这样就足够了。如果发现他的命令没有得到执行,他就会大发雷霆,下令枪
毙一两个或者进行讨伐。但是并没有群众机构来确定政策对人民的影响是否已达到了预期效
果,也许在这一点上和明显地不同。
& & 另一方面,在意识形态上,无疑也占了上风。
& & 深入地研究过这本书的人都不会认为我是一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崇拜者;但是马克思主
义作为反宗教的力量;列宁主义作为革命的策略,却是不容否认的。
& & 看到了接受马列主义的可能性,并使之适应中国这个农民占绝大多数的国家的实
际情况。他还利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中国知识分子的潜在吸引力,而这些知识分子已经丧
失了他们的根基。
& & 相比之下,蒋介石和国民党却疏远知识阶层,使他们无路可走,只有靠拢和中国
& & 正是孙中山,不是蒋介石,接受苏联代表如鲍罗廷的建议,按照共产党的路线改组国民
& & 蒋介石很欣赏从他开始的一切权力自上而下的等级结构。
& & 但是,赢得了农民,而蒋介石却听信地主残酷地对待农民,而且很久没有解决土
地改革的问题。
& & 从苏联原有的模式中,蒋介石引进了无孔不入的秘密国家安全机关,大量使用间谍手
段、告密和恐怖措施。但是仅这样是无法维持他在大陆的统治的。
& & 他认识到需要一种意识形态,但他试图创立的新观念却让人难以接受,最后终于流产。
& & 他的“新生活运动”没有激起普遍的热情,尽管半法西斯主义的“蓝衣社”和清教式的
“基督教青年党”积极推动这次运动,这个“新生活运动”是儒家思想和基督教思想所造成
的一种奇怪的混合物。
& & 这一次,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又略胜一筹,而蒋介石的《中国之命运》尽
管被当作官方经典大力推广,但没有受到知识阶层的重视,大多数人对它一无所知。
& & 必须说明,蒋介石面临巨大的困难:在孙中山革命失败之后出现了普遍的混乱局面,中
国共产党和苏联支持者的挑战,以及日本的入侵,还有他的盟友们不小的判断错误、欺骗行
为和对他的背叛。
& & 但我们却不能站在他一方说他的困难要比共产党初期遇到的困难大。
& & 作为一个处境艰难的少数党的领袖,在强大得多的政府军包围下,好几年得不到
苏联的援助。不过,最后苏联的援助对共产党取得优势起了很大的作用,而蒋介石却失去了
相应的外援。
& & 蒋介石犯下的第一个,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最致命的错误是在1926年至1928年间
向北进军途中他所产生的征服中国的幻想。在国民党的史书中,这次进军叫“北伐战争”。
蒋介石经过充分的准备,正式接受军阀们交给他的领导大权,这是一种惩罚的标志,也是蒋
介石的权力膨胀的象征。
& & 对蒋介石来说,这种权势转移是一个辉煌的胜利,因为蒋介石希望用简单的方法达到这
& & 也许,这是因为他别无选择。一些军阀,例如阎锡山和冯玉祥,力量很强,能够发动正
面进攻。蒋介石一心想迅速取得成果,他不想把这些军阀赶出他们的据点,也不想用他选定
的人来代替他们。他希望结束北伐,使之告一段落,以便腾出手干他真正感兴趣的事——
“消灭共产党”。
& & 在大陆的其余时间里,蒋介石则往往由于草率从事而自食其果。
& & 在军阀看来,他只不过是他们中的一员而已——但无疑是最大的、最有权力的军阀。
& & 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无条件地把他当作领袖,甚至当他在1928年担任南京国民政府主
席时,他们也依然如此。当有利可图时,他们会派军队支持蒋介石,但在一般情况下,他们
总是拒绝在他们的势力范围之外与蒋合作,在日本侵略时情况是如此,在内战期间也不例
& & 我曾指出蒋介石最大的判断错误是在1931年日本入侵时指示张学良不要抵抗。
& & 从军事角度上讲,蒋介石有很充分的理由作这佯的指示。
& & 日军在装备、训练、纪律和指挥上都大大超过中国军队,蒋介石的抗战部署尚在开始阶
段,他希望能在对日军进行反击之前完成这些布置,以弥补军事上的不足。
& & 首先,在对付日本人之前,如果进展顺利,他希望能“消灭共产党”。
& & 在所有这些问题上,他于1931年制定的政策都是惨重的失败。这就给广大中国人民和
知识分子以及军阀一个明显的印象——蒋介石不准备抗日,他只想让中国人打中国人。
请登录后再回复!
在线时间58 小时最后登录精华32UID138066性别男帖子积分109072阅读权限90注册时间
教授, 积分 10907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0928 积分
UID138066性别男帖子阅读权限90注册时间
正因为如此,少帅才在1936年把他扣押在西安。很不光彩的获释以及周恩来戏剧性的
出现使得蒋介石永远不肯原谅张学良,因此把他无休止地囚禁在屋子里,这也是蒋介石犯下
的一个大错。
& & 虽然蒋介石常常是阻碍他自己成功的最大敌人,但他还有些真正可怕的“合法的”敌
& & 他1934年的第五次“剿共”计划使红军在江西的实验成为泡影,但是突破了他
的严密封锁,率领红军和他们的追随者行军6000英里,到达了中国西北的陕西省。他们不
仅在那里继续战斗而且彻底推翻了蒋介石在大陆的统治。
& & 对蒋介石来说,第五次“剿共”战役无疑是一个胜利,但从长远看,红军长征的意义冲
散了蒋介石的胜利。因此,这也必须算作蒋介石失败的原因之一。在胜负的评估表上,这应
该算是他的对手得分而不能算他丢分。
& & “围剿”计划的全面失败和西安事变中的惨败使蒋介石除了抗日之外别无选择,尽管他
还是希望有更多的准备时间。
& & 我曾经和日本军事作家未至磨争论过,我认为蒋介石以大撤退争取时间的战略是正确也
是成功的,但却带来了长远的对他不利的政治后果,使得大片土地由共产党游击队渗透,并
表现出抗日的英雄主义气概。
& & 而此时国民党却听凭人民遭受日本人的践踏。除个别地区,例如“模范长官”阎锡山领
导下的山西外,国民党在大部分地区都未能建立起训练有素的、成功而坚强的游击军。
& & 结果,抗战结束时,在北方大部分地区建立了自己的军队。蒋介石把注意力集中
在大规模的战略上,而且很关心中国之外的大国政治,因而忽视了“微型战争”,而正是这
种战争为和他的追随者们实现他们的政治和军事目标奠定了基础。
& & 不仅如此,尽管蒋介石的战略从军事常规的角度以及在陷入困境的日本高级将领看来是
正确的,但在国民党方面却有一种深深的灾难性的感觉。
& & 虽然,面对残忍的侵略者,他们在转入内地的过程中经受了种种艰难困苦,但在战争初
期——从1937年夏到1939年初,士气一直很高昂。从1939年初开始,一种腐败现象出现
& & 国民党在重庆这个难以适应的战时首都,陷入孤立,这里的公共设施过于拥挤,而且很
不方便,气候令人难以忍受。国民党政权很快就腐败盛行,而这却成了高级军官和官僚阶层
的一种生活方式;大量征兵的行径令人愤慨万分,身披枷锁的农民忍饥挨饿。身受病魔和死
亡威胁的事实使得农民——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支持蒋介石和国民党的最轻微的可能性
都被排除了。最后,巨大的通货膨胀首先出现在重庆,达到了战后的最高峰,给者百姓带来
了无穷的灾难,也使得政权普遍腐化堕落。
& & 蒋介石没有认识到正在发生的事情,也没有对此采取任何措施,这足他重大的疏忽。
& & 他对自己的道德操守确信不疑,但却对他的家庭成员和下属聚敛财富的丑行睁一只眼闭
& & 执政的国民党的所作所为正好被它的对手和攻击它的人所利用,正是国民党政权本身给
共产主义者成功地发动革命和进行反对国民党的运动提供了理由。必须指出的是,从1923
年底访问苏联时开始,蒋介石就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有了一种固定的看法。他比同时代的大
多数人更了解列宁的观点和共产国际的工作,但后来,他把共产主义看作铁板一块的简单看
法却使他自己陷入了困境,他看不到心中燃烧着民族主义的火焰。
& & 中日战争初期,斯大林愿意给蒋介石政府一定的帮助。
& & 1937年8月签订的《中苏互不侵犯条约》使苏联得到一些暂时的好处,它把日本人拖
进中国战争,使之远离苏联远东地区,这对苏联是有利的;从这个时候起,苏联开始向国民
党的中国提供武器和贷款。
& & 按照斯大林的希望,开始执行统一战线的政策,使国共两党实现暂时的重新和
解。在此期间,共产国际世界性的宣传机构高度评价了蒋介石,称他为一个伟大的民族领袖
和国际政治家。
& & 但1941年4月签订的《苏日中立条约》,对国民党中国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它使
日本在与苏联有关的事情上可以在中国自由行动。
& & 这时,斯大林不再希望树立蒋介石的形象了,巨大的国际宣传系统口径一下变了过来。
同时,一种错误的观点被广泛传播,并几乎很普遍地被西方的社论作者、评论家和一般的知
识阶层所接受:中国共产党根本不是真正的共产主义者,他们只是一些土地改革家而已。
& & 这种双向宣传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特别是对美国公众舆论的影响更是如此。美国驻华
大使馆战时和战后分别由重庆和南京发回消息证明了这一点。
& & 被歪曲的有关共产党的观点成为被美国国务院和白宫接受的教条,而蒋介石本人所作的
宣传却没有什么效果。蒋夫人宋美龄为了本国政权的利益和争取美国对其行动的支持,以私
人身份在美国进行大量宣传。
& & 因此,我们可以说,共产国际通过其自觉和不自觉的盟友,在中美摩擦中起了很大作
用。必须说明,中美之间当然已经存在一些摩擦。
& & 史迪威将军从1942年3月到1944年9月代表美国在中国担任各种高级职务,他很快就
从总体上反对蒋介石了。美国被迫参战以后——这是日本偷袭珍珠港的结果——蒋介石又回
到他原来的观点,认为相比之下,反对日本人是不重要的(既然美国可以替他做这件事),
而节省力量,准备同共产党为夺取权力进行决战是最重要的。
& & 史迪威并不是唯一的一个觉得蒋的这种态度难以理解而且事实上令人难以忍受的美国
人。他把这种想法电告他的上司——罗斯福总统和国防部的马歇尔将军。蒋介石和美国盟友
之间的关系因此而变得紧张起来。由于在重庆和后来在南京的记者的反面报道,也由于共产
党和他们的同路人同美国人和美国组织建立“统一战线”的积极努力,这种分歧不断加深。
& & 在1943年召开的开罗会议上,罗斯福积极主张把台湾归还给中华民国。支持1944年春
缅甸大规模的保卫战,这次保卫战的目的是要打破对中国的封锁;他还许诺在战后阻止苏联
攫取东北方面支持中国。作为条件,他从蒋介石那里得到了和共产党共同解决国内问题的承
& & 但是,美国总统在德黑兰同斯大林和丘吉尔(没有蒋介石)
& & 进行了进一步的会晤。在德黑兰会议上,他向苏联领导人保证不履行他答应蒋介石的条
件,事实上,美国人没有实现罗斯福在开罗会议上答应蒋介石的任何承诺。在1945年2月
召开的瓜分势力范围的雅尔塔会议上,作为斯大林参加对日作战的条件,罗斯福总统答应了
斯大林对中国领土主权的要求。苏联按时参战,占领东北。他们允许中共占领大部分乡村地
区,阻止国民党政府重返东北,此外还把大量的日军装备送给共产党的军队。
& & 这些行为本身——在斯大林这一边,也在罗斯福那一边——或许满足了他们自己的需
要,却使蒋介石在内战中必然走向军事失败。
& & 此外,蒋介石犯了他一生中最大的几次错误,从而加剧了他的不幸。他的部下对所占领
的区域使用残暴的统治手段,而蒋介石本人没有控制住这种做法;西安事变过了10年之
后,他仍然对自己的遭遇耿耿于怀,他对希望能释放少帅并派他回东北以确保国民党统治的
建议置之不理,相反却继续囚禁张学良;他解散了30万曾为日本人效力的伪军,在东北把
他们全部释放,结果使共产党方面的力量得到补充。
& & 最好的战略家的明智建议都得不到蒋介石的采纳。他也许应该更好地从东北占领区撤
退,加强他对南方的统治,而他却希望能永远地保住每一件东西、每一个地方。他的部队伸
展得过长,这使他丢掉了一座座城市、一个个省份。马歇尔将军使团曾致力于一个永远达不
到的目标——在国共之间进行调和——这种努力不仅遭到失败,而且使蒋介石维持在大陆统
治的机会减少。
& & 苏联把日本的装备送给中国共产党。这是一个决定性的力量;而美国也不甘落后,从
1946年7月到1948年11月,停止了对国民党的援助,这对国民党也是一个决定性的打
击。在美苏之间,这种无意识地得到贯彻的决定使蒋介石在军事上毫无希望地处于劣势,最
后,士气低落和失败主义情绪使国民党的统治走向了崩溃。
& & 那么,我们怎样来评价蒋介石的一生呢?作为一个军人,在20—30年代的内战期间,
事实证明蒋介石是一个主要的战略决策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第一个阶段里,他也表现出
对战略的了解。
& & 但是,他的战略是一个避免失败的战略,而不是一个争取胜利的战略。他在内战中的全
面失败埋葬了他的军事威望。
& & 作为一个政治家和政治领袖,蒋介石是一个战术家而不是一个战略家。
& & 他比他的竞争对手们略高一筹并善于控制他们。
& & 但是,尽管他统治了中国人口的大多数,但他实际上不了解整个政权的社会基础。
& & 在世界范围内,他知道国际共运对他的威胁,但他却用使问题过于简单化和过分宣扬自
己的办法毁了自己。
& & 在写作方面,他不象其他军人政治家,因为他没有自己的作品和学说,但是,他为这些
作品提供了思想基础。他的排外主义思想贯穿《中国之命运》一书中。无论是在意识形态上
还是在历史学上,他既不是创始者,也没有什么卓越的表现。
& & 他不懂经济学,他那本(由别人代笔)土生土长的《中国经济论》中的思想是华而不实
的和不成功的。
& & 最后,对蒋介石的一生进行总结,蒋介石有自己的勇气、精力和领袖品质,他不仅是一
个有很大缺陷的人物,而且从希腊悲剧的意义上讲,他也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
& & 他的悲剧是他个人造成的。
在线时间21 小时最后登录精华7UID826212性别女帖子积分47893阅读权限90注册时间
硕士, 积分 47893,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07 积分
UID826212性别女帖子阅读权限90注册时间
他代表的阶级利益决定了他不属于人民
在线时间0 小时最后登录精华21UID836092性别男帖子积分41682阅读权限90注册时间
硕士, 积分 41682, 距离下一级还需 8318 积分
UID836092性别男帖子阅读权限90注册时间
每个人能出名都有自身的特色跟魅力
在线时间19 小时最后登录精华3UID719876性别男帖子积分4155阅读权限80注册时间
大学一年级, 积分 415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45 积分
UID719876性别男帖子阅读权限80注册时间
对于国民党来说,攘外必须安内是正确的,但是对于中国来说,就错了。
在线时间8 小时最后登录精华18UID1094853性别男帖子积分11833阅读权限80注册时间
大学四年级, 积分 11833, 距离下一级还需 8167 积分
UID1094853性别男帖子阅读权限80注册时间
到现在还有很多地区有着国民党情节~~
在线时间41 小时最后登录精华0UID1083769性别男帖子积分503阅读权限30注册时间
小学六年级, 积分 503, 距离下一级还需 97 积分
UID1083769性别男帖子阅读权限30注册时间
看待一个历史人物我们要客观公正的看,蒋介石是一代枭雄,只是政见不同而已,当然他也有很多罪行。
在线时间1 小时最后登录精华0UID2267267性别保密帖子积分25阅读权限0注册时间
幼儿园小班, 积分 2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 积分
UID2267267性别保密帖子阅读权限0注册时间
顶楼主 楼主观点不错&&
www.chinapiaoquan.com&&尿酸高的危害
www.hyctron.com&&尿酸偏高怎么办
www.520yl.net&&痛风偏方
www.33as.com&&御农降酸茶
www.110yy.com&&降酸茶
www.120tx.com
www.5xzww.com
www.17vv.net
www.520baidu.com
www.51sf3.com
www.erren5.com
www.0377xw.com
精彩看台热门推荐:
品牌广播台
合肥论坛新手乐园的勋章之一
VIP会员金卡
合肥论坛VIP会员金卡
安徽同乡会
为了奖励同乡会版块活跃度高的网友,给他们颁发该勋章。
所有版主中专属的勋章,身份和贡献的象征。
为了奖励车朋满座版块活跃度高的网友,给他们颁发该勋章。
合论车友会
合论车友会版块网友专属勋章,专门颁发给特殊贡献的网友。
装修灌水之星
为了奖励家装日记版块活跃度高的网友,给他们颁发该勋章。
365特别贡献奖
365特别贡献奖
为了奖励旅游信息版块活跃度高的网友,给他们颁发该勋章。
鼓励积极发帖的网友,合论的精彩需要你们来创造!
积极其他网友们互动,使主题帖和版面更加活跃,以资鼓励!
李大嘴为在美食版线上活跃的网友的所颁发的专属勋章,荣誉象征。
摄影版线上活跃,积极参加线下活动的网友的所颁发的专属勋章,荣誉象征。蒋介石的四大历史功绩公正评价蒋介石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蒋介石的四大历史功绩公正评价蒋介石
&&蒋介石的四大历史功绩公正评价蒋介石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为什么会有人崇拜蒋介石?(图)
来源:360doc个人图书馆-低格周刊
&&& 日,恰逢蒋介石辞世40周年的忌日。每一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蒋介石,无论照耀在TA头上的是红星还是白日。近年来,红星下的蒋粉越来越多,其中不乏盲流。本期周刊就来探讨一个严肃而接地气的问题:为什么会有人崇拜蒋介石?
1.心理动机 | 偶像情结恶之源,贵国人民就是贱
&&& 一上来就是如此粗鄙之语,你们会不会被吓跑?但明确这个事实是探讨“为什么会有人崇拜蒋介石”的前提――我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多数普通公民都有不自觉的偶像崇拜情结,特别是对政治人物的崇拜。造成这种现象,共产党功不可没。
&&& 大家熟读近代史,都知道我党从30年代起就善于大搞个人崇拜,并在50-70年代登峰造极将此风潮劲吹全国。80年代至今,政治与社会风貌虽有极大改观,但对国家政治的关心和对政治伟人的崇拜依然是存在于我朝公民特别是男性公民心中的普遍情结。因此才会有毛粉,蒋粉,共粉,国粉,美粉,德粉,日粉.......大家严肃紧张团结活泼地共同生活红星照耀之下。
2.锁定目标 | 政坛偶像排排站,矬子里面拔将军
&&& 长久以来,共产党将毛++树立为绝对偶像,满足了父辈祖辈们心中对于完美伟人的所有期盼与骚动。然而时代在进步,民智在大开,人们得以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毛++历史功过,对他的崇拜也逐渐消解,甚至产生某些反感情绪。当我们的伟人情结无处投射时,不自觉地想要寻找新的偶像来填补真空,而蒋介石恰是备选目标之一。
&&& 好的,现在新一轮二十世纪中国政治偶像总选举开始,参加角逐者至少需具备以下条件――家喻户晓的知名度、丰富详实的史料记载、对历史的切实影响力,最重要的一点:没有被敏感词和谐掉。这样一算,候选人两只手数得过来,想必您脑内已形成一份名单,您自己比比看,蒋介石是不是名单中的佼佼者。
&&& 顺说,当年低格君列名单时脑洞过大,直接拐出国界线,拜倒在德意志第三帝国元首的军靴下了。中二往事不再提,我们看一组蒋介石与二十世纪中国军政界豪杰们的合影。
1924年六月,广州黄埔军校,开学典礼当日的蒋介石与孙中山。彼时孙中山健康正急剧恶化,而36岁的蒋介石英姿勃发,一个月前,他刚刚被任命为黄埔校长。
1928年七月,北京碧云寺孙中山衣冠冢,蒋介石带领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等一同祭拜。三天前蒋已经私人祭拜过,图中是他代表国民党中央的大祭。话说,这张图称为九十年前的中华男子天团,毫不为过。
1930年,地点未详,时任全国陆海空军总司令的蒋介石与副司令张学良。这张合影实在帅得低格君两股战战,话说蒋跟张也是好一段家国天下恩仇孽缘,比蒋毛PK精彩多了,哪天写一篇相关文章有人看吗。
3.反作用力 | 出来混的总要还,宣传太过则必反
&&& 具体到蒋介石个人,我们简单谈下“蒋值不值得崇拜”的问题。蒋的经历大家都很熟悉,无需赘述。细究起来,蒋的一生在军事和政治上都彻底失败,似乎无甚值得崇拜处。但千百年来我们的史观中一直存在着一个朴素而重要的信条:不以成败论英雄。甚至,会对失败者倾注额外的恻隐之心。蒋介石作为一个追逐过现代中国梦想、却倒在追梦道路上的男人,无疑获得了不少悲情加分。
更重要的是,长久以来,胜利者的官方宣传中对失败者极尽丑化之能事。一旦谎言被戳破,对谎言的恨无形中转化成了对被污蔑者的好感。您不信,可以参考80年代初,好多相信着“美帝人民水深火热”的国人在亲眼见识到真正的西方发达社会之后一下子产生巨大的幻灭感,并彻底臣服。
&&& 哎!冤冤相报何时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然而在推动自家群众成为蒋粉的道路上,我党的最大功绩还不止于此。
文革期间家喻户晓的连环画,用现在的话说这内容真是醉了。
4.拜蒋真谛 | 我本将心托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 提起对蒋时代国民政府的负面评价,最大的关键词一定是贪腐,这点国粉再怎么洗地也洗不干净,因为它是决定国共之争中民心所向的致命一击。我们看一则历史细节。
&&& 几位美国记者从延安回来,向蒋夫人赞扬共产党人廉洁奉公、富于理想和献身精神。宋美龄感触良深,默默地凝视长江几分钟后转回身说:如果你们所言属实,那我只能说,因为共产党人还没有尝到权力的真正滋味。
&&&&&&&&&&&&&&&&&&&&&&&&&&&&&&
――《史迪威与美国在华经验》
&&& 活在今天的你我都知道,蒋夫人不幸言中了。当年我党攻击蒋政府的种种言辞,这些年来一个不差地砸在自己头上。那么当年因痛恨蒋政府贪腐专制而转向我党的民心,如今又要转到哪儿去呢?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 说穿了,对蒋介石的崇拜本质上是一种精神寄托,用于发泄对我党治国现状的不满与失望,特别是失望。――欺骗我们的人哪!曾经的拥戴与信任有多深,现在的失望就有多深。而如今大陆与台湾在政治文明与社会现代化上的差距,更为蒋增添了光环。网络上“蒋公当年剿匪不力”的哀叹应运而生,这一声调侃的苦笑背后是我们对现实的多少次扼腕与切齿。
&&& 用标题党的说法就是――我们崇拜蒋,与蒋无关。
1940年,接受美帝捐赠给中国轿车的宋美龄
日,南京中山陵,新一届总统就职大典后蒋宋引百官拜谒中山陵。
5.低格评蒋 | 不是人民大救星,而是道德小标兵
&&& 最后,低格君说说自己心中的蒋和对蒋的态度。低格君算半个国粉(站队了啊),对蒋的基本态度是――尊敬,不崇拜。导语中已交待,一千个中国人心中有一千个蒋,尊贬爱恨都是非常私人化的感情。低格君总结了自己尊蒋的五条理由,都是细节,不知道能否为您的思考提供一点儿启发。
勤勉 | 人所尽知,蒋有写日记的习惯,从,一日未断。
&&& 低格君参加工作以来也写日记,但坚持了一年就因“晚上时间太少”而作罢。试问一介草民与国家领袖孰忙孰闲?蒋日理万机仍一日不停地写了60年日记,低格君连一年也坚持不了,所以不得不敬蒋。
蒋日记中的某一页,年月未详,从最右“柏林美俄交恶加剧”等字眼可判断约是波茨坦会议前后。
仁义 | 这两个字在今天已成为笑话(拜谁所赐啊)。
&&& 蒋的仁义只举一例,日,蒋在告全国人民的抗战胜利宣言中强调勿要对受军国主义裹挟的日本民众加以暴行侮辱,而是要助他们自拔错误与罪恶。对比毛的名句“宜将剩勇追穷寇”,诸君心内自有高下。有人说,蒋是懦夫,只会讲没用的大道理。但如果一个国家连大道理都不讲了,它还想讲什么?
日傍晚,重庆,蒋穿戎装,戴花镜,在【中央电台】向全国宣布抗战胜利。
忠孝 | 还是只举一例。
&&& 下图是抗战胜利后第一个冬天,蒋宋夫妇千里北上,至北京碧云寺祭拜孙中山衣冠冢。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中国人的忠孝节义,一个民族最朴素的信条,都在最高领袖这无言一拜里。有时我觉得,这或许就是贫弱的中华民国能够抵抗强寇十七年的理由。
自省 |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 蒋退居台湾后能够反思,从积极“反攻大陆”到最终承认现实――“保住台澎诸岛,传承儒家道德,继承民国法统,继续推行训政,建设成一个能在未来垂范百世的华人模范政权”。四十年后,他的梦想是不是实现了,历史已有公论,诸君心里也自有数。
1954年,台湾,67岁的蒋介石。这是低格君心里晚年蒋最好的一张照片。
真实 | 最后一点,低格君觉得蒋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正常人,而不是战无不胜的神。
&&& 早年传奇经历堪比武侠小说,壮年先大胜后大败悲喜交集,晚年虽寂寥却也有天伦之乐,整个人的历史形象具有人情味儿,更何况还有个特别加分的夫人。在如今这个世俗化的时代,我们不喜欢高大全的雕像,我们喜欢有缺点的活生生的人。
日,台湾,中外记者会前,在公开场合仪表神态一向严肃的蒋忽然作出了吐舌头的表情。此照一直未公开,直至2011年才在《联合报》的历史影像匣柜中发现。
1957年,台湾,蒋,宋,小蒋一家三口一同游山
&&& 最后说低格君心中蒋人生中最能圈粉的一瞬,当然还是1937年的庐山抗战宣言。这个名场面没有视频传世,但从照片中能看到蒋右拳紧握,激昂之辞中透出坚毅的眼神。
&&&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 ――《对卢沟桥事件之严正声明》
&&& 抗日战争无疑是蒋一生中最大的光辉。就算全世界都知道,最终打败日本的是美帝和苏熊。但是作为中国战场最高统帅的蒋介石,在那绝望的十七年里为国家和民族所作出的种种努力,是不是也值得后人在清明这天为他遥祝一份敬意?
楼主邀你扫码
参与上面帖子讨论
发表于:15-06-10 14:42
这篇文章现在出来不足为奇,所以历史应当由后人评议,才能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发表于:15-06-10 15:07
& &不以成败论英雄。
发表于:15-06-10 15:56
以下是引用 第1楼 @jwangyz 的话:
抗日战争无疑是蒋一生中最大的光辉。就算全世界都知道,最终打败日本的是美帝和苏熊。但是作为中国战场最高统帅的蒋介石,在那绝望的十七年里为国家和民族所作出的种种努力,是不是也值得后人在清明这天为他遥祝一份敬意?...
发表于:15-06-10 17:48
为什么有些人崇拜蒋中正?&
来源:知乎网
&&& 网民:冷哲(无论对人还是对物,自控都是必需的。)
&&& 蒋介石怎么说也是一代人杰,在台湾又搞了那么多年的偶像崇拜教育,有人崇拜也不奇怪。
&&& 我个人感觉,在大陆有人崇拜蒋介石,大多数是因为对教科书和政府宣传的一种逆反。他们感到政府和执政党是丑恶的、受到的教育是虚假的,于是转而去相信存在这么一个更美妙的替代。
&&& 另一方面台湾经济发展比较好,也基本实现了民主。所以有的人觉得蒋介石如果当年取胜的话,现在他们也能生活在类似于台湾一样的社会中。因此也会导致一部分人开始崇拜蒋介石。
&&& 所以总的来说,蒋介石是一个寄托了这些人对现状的不满的虚幻偶像。蒋介石本身是否值得崇拜,在“崇拜蒋介石”这个问题上其实是没有意义的。是现实中对偶像的需要才催生了这么一个现象。因此你会注意到很多人被问到“为什么崇拜蒋介石”的时候,会直接或间接地提到毛泽东和共产党。话说如果一个人真的是因为本身的优秀才被崇拜的话,大多数答案应该和Yolfilm那样讨论这个人本身的优秀特质(是对是错另说),而不是去讨论“其实谁谁谁比他差”、“那为啥要崇拜谁谁谁呢”、“教科书上抹他的黑”、“他孙子比谁谁谁孙子强”:
&&& “你这问题就来自某党过于蒋黑的太过分了”
&&& “我实在无法相信一个信奉王阳明、推崇曾国藩的人,会是我党历史教科书所描绘的那样。”
&&& “蒋不好的一面,再怎么算也在人性的范围内,而对其对立的那个,基本是魔鬼级别的”
&&& “虽然27年清党确实血腥了点,但是总的来说蒋不是杀人魔王。那位在我们这被捧为神一般人的倒是有确凿证据是个杀人狂。”
&&& “因为觉着比毛先生伟大。”
&&&&这从逻辑上就有问题,比另一个人强,或者有人曾经骂过他,并不能证明这个人本身就十分优秀、值得崇拜。可为什么很多人要用这种逻辑上不成立的方式来证明蒋介石值得崇拜呢?说白了就是对提到的这些人、政党和社会的不满造成的,是一种逆反心理。从这个侧面也可以知道为什么有人崇拜他了。
&&& 实际上不难注意到,在大陆崇拜蒋介石的人之中,绝大多数其实对蒋介石和那个时代都知之甚少。比如说,前面提到的“如果蒋介石统治大陆,那么大陆也能发展的像今天台湾一样好”。蒋介石父子之所以能带来台湾经济起飞,台湾人自己的努力和才智当然很重要,但是还有一个必要因素,那就是他们完成了土改。这一方面强迫地主向资本家转型,另一方面也给予了地主转型所需的资本,使得他们可以投资建立一些中小企业。而分配土地,又稳定了民众,减少了暴动。这才奠定了台湾经济起飞的一些必要基础。土改怎么做到的呢?就是先把土地价格压得很低(名义上是土地年产额的2.5倍,但核算年产额时非常苛刻),然后用债券和股票来支付,强制从地主手中购买。债券随后用农民买地的分期付款偿还。那么,股票是什么股票?是台湾四大公营公司的股票。四大公营公司怎么来的?是通过接收日本人在台湾经营了几十年的各个产业合并而成。债券用什么做担保?用政府将公有土地出租给农民而收上来的地租来担保。公有土地又是怎么来的?是没收日本人的土地而得来的,约占台湾所有耕地面积的21%。这些条件在大陆都是不具备的。的确大陆也有日本人的产业和土地,但是杯水车薪,远没有台湾比重这么大。
&&& 而且在此转型期间,地主阶层反抗强烈,国府也是依靠着与当地地主毫无联系的军队才得以强制将政策执行到底。比方说在彻底土改之前,就有一个三七五减租(将最高地租限制在土地收成的37.5%,原来比这个比例低的,也不许上升)。在大陆的时候,国府也搞过几次类似的减租,但是全都失败了。因为当时军队和地主关系还非常紧密,根本下不去狠手。所以蒋介石如果一直统治大陆,也没有土改的可能性。
&&& 只要读过大量关于那段历史的中外书籍,一般都不会崇拜蒋介石。其实,书读多了,一般都不会崇拜任何一个政治人物。
&&& 从这个侧面也可以看出我国当前社会的激烈矛盾。所以说,这是一个时代的现象。
发表于:15-06-10 18:02
哈佛大学推出公正的英文蒋介石传记(图)
来源:平侯斋之白话的博客-新浪博客
The Generalissimo:Chiang Kai-shek and the Struggle for Modern
&&& One of the most momentous stories of the last
century is China’s rise from a self-satisfied, anti-modern, decaying society into
a global power that promises to one day rival the United States. Chiang Kai-shek,
an autocratic, larger-than-life figure, dominates this story. A modernist as well
as a neo-Confucianist, Chiang was a man of war who led the most ancient and populous
country in the world through a quarter century of bloody revolutions, civil conflict,
and wars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 In 1949, when he was defeated by Mao Zedong―his
archrival for leadership of China―he fled to Taiwan, where he ruled for another
twenty-five years. Playing a key role in the cold war with China, Chiang suppressed
opposition with his “white terror,” controlled inflation and corruption, carried
out land reform, and raised personal income, health, and educational levels on
the island. Consciously or not, he set the stage for Taiwan’s evolution of a Chinese
model of democratic modernization.
&&& Drawing heavily on Chinese sources including
Chiang’s diaries, The Generalissimo provides the most lively, sweeping, and objective
biography yet of a man whose length of uninterrupted, active engagement at the
highest levels in the march of history is excelled by few, if any, in modern history.
Jay Taylor shows a man who was exceedingly ruthless and temperamental but who was
also courageous and conscientious in matters of state. Revealing fascinating aspects
of Chiang’s life, Taylor provides penetrating insight into the dynamics of the
past that lie behind the struggle for modernity of mainland China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aiwan.
&&& 附录: 中国时报【傅建中】
&&& 蒋介石的霉运似乎已经到了谷底,终于否极泰来。君不见立法院已决议中正纪念堂恢复原来的名称,总统府已指示在七月以前中正纪念堂重新挂牌。就在此时,哈佛大学推出由美国外交官和中国专家陶涵(John
Taylor)执笔的蒋介石英文传记。书尚未上市,已在美国学界博得一片好评。
&&& 著名哈佛大学史学教授柯伟林(William Kirby)对蒋传的评价是:“蒋介石的故事是如此巨大、复杂,和近代中国的历史如此密不可分,以致一直没能有一本好的传记问世。现在陶涵终于写出一本这位20世纪主要领袖人物极为生动、可读的传记,捕捉了蒋的一生和他所处的时代,这是比从前任何英文著作都好的一本。”其它美国知名中国学者如沙特(Robert
Sutter)、蓝普顿(David Lampton)、黎安友(Andrew Nathan)等都对这本蒋传给予高度评价,他们也都对蒋在近代中国的重要地位深深肯定。沙特说蒋是20世纪全球政治中“顶天立地的人物”(towering
figure);黎安友说陶涵的蒋传在很长的时间内都会是“权威之作”(the authoritative work);蓝普顿指蒋为台湾那个“受困的岛奠定了民主统治”的基石。
&&& 陶涵上世纪60年代派驻台湾,在美国大使馆担任二等秘书,之前在台中的美国务院华语学校念了2年中文,故不仅熟悉台湾事务,中文也有相当程度,在他长达30余年的外交生涯,也曾任职白宫国家安全会议和美驻北京大使馆政治参事。21年前蒋经国过世后,美国在台协会的创始人丁大卫(David
Dean)一直想为蒋经国立传,并大力推荐他的同僚好友陶涵承乏此事,后商得中国时报创办人余纪忠先生赞助,陶涵费时5年,终于写出一本对蒋经国颇为正面、而又深受西方学界重视的传记,于2000年由哈佛大学出版。
&&& 由于在写蒋经国传过程中,陶涵搜集了大量有关蒋的资料和文献,认为足可写一本老蒋的传,而坊间已有的英文蒋传多不够全面、尤乏学术价值。因为《蒋经国传》颇为成功,哈大出版社决预付一笔版税支持陶涵写蒋介石传。陶涵承认写蒋氏父子的传,父传比子传挑战性大多了,最后完成的《蒋委员长》一书(英文书名The
Generalissimo: Chiang Kai-shek and the Struggle for Modern China),厚达760页,单是批注就超过2000个,堪称皇皇巨著。为了蒋传的撰写,陶涵真是上穷碧落下黄泉,能找到的有关蒋生平的资料或档案,他都不放过。存放在胡佛研究所前2年才开放的蒋介石日记、宋子文文件以及秦孝仪编的12册《总统蒋公大事长编初稿》是主要参考文献。中共已开放的档案、存放在莫斯科的共产国际1920-40年代的档案,都是极有价值的史料,并有新的发现。例如陶涵说,周恩来给共产国际的报告揭露,抗战初期中共八路军的伤亡,仅占中国军队伤亡数的3%而已,即使到了40年代,也不过10%,这和中共宣传国军不抗日,只对付共军的说法大相径庭,也戳穿了史迪威和杜克曼(Barbara
Tuchman)等美国人诬蔑蒋不抗日的谎言。至于台独份子把蒋列为“228事件”的元凶,陶涵认为是过甚其词。他比对有关“228事件”始末的档案文件,所得结论是:陈仪是始作俑者,要负主要责任。但不容讳言的,蒋对整个事变所造成的杀戮悲剧,确实有重责大任。
&&& 陶涵毫不迟疑的表示,蒋介石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地位,是无法抹煞的。他深信苟无日本侵略和苏联阴谋助中共叛乱,蒋介石肯定会成为“现代中国之父”。说到苏联暗助中共,陶涵透露他在共产国际的档案中,看到中共开始“长征”前后,斯大林曾资助中共400万墨西哥银元,在当时这是一笔巨款,对中共能在“长征”中存活和后来在延安重生,发挥了关键作用。陶涵颇为自豪的说,他所写的蒋传,虽不敢自诩是权威之作,但确实是蒋毕生事功及其所处时代最完整的传记,也是一本忠实客观的传,可算得上英文说的critical
biography,具有高度的说服力与可信性。
&&& 在哈佛出版陶涵的蒋传之前,英文的蒋介石传有范毕(Jonathan Fenby)的China’s
Generalissimo and the Nation He Lost, 柯如齐(Brian Crozier)与前香港大公报记者周榆瑞合写的The Man
Who Lost China, 以及美籍英国作家斐恩(Robert Payne)的Chiang Kai-shek。上述的英文蒋传当普通读物尚可,但非严谨之作,不可能传世。至于中国人董显光、熊式一用英文写的蒋传,在西方人看来是歌功颂德的使徒圣传(hagiography)。比较说来,陶涵的蒋传,确是蒋介石逝世34年后,第一本探讨他生平的认真之作,应该经得起史家和时间的考验。
发表于:15-06-10 20:00
蒋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正常人,而不是战无不胜的神。
也是真正的民族英雄!
发表于:15-06-11 22:34
政治家要三公开,五十年后定春秋。
你尚未登录或可能已退出账号:(请先或者
【敬请阅读】
亲爱的网友们,、有更新哦!
请您务必审慎阅读、充分理解各条款内容,特别是免除或者限制责任的条款、法律适用和争议解决条款。免除或者限制责任将以粗体标识,您应重点阅读。
【特别提示】
如您继续使用我们的服务,表示您已充分阅读、理解并接受《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全部内容。阅读《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过程中,如果您有任何疑问,可向平台客服咨询。如您不同意《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任何条款,可立即停止使用服务。
南京西祠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我已阅读并同意、中的全部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评价蒋介石的历史功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