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个穿越文,女主医术精湛的穿越文生前是开情趣用品店的,很胖 被冰块卡死的。穿越到古代一个刚出生的小孩身上。

求:女主平淡理智穿越到=花痴、坏人、或被陷害的人身上的穿越文!_百度知道
求:女主平淡理智穿越到=花痴、坏人、或被陷害的人身上的穿越文!
求:女主平淡理智穿越到=花痴、坏人、或被陷害的人身上的穿越文!
不要=小白、搞笑、虐可以要适量。
不要吃回头草的,被伤害、侮辱后还死心塌地的文。
男主不要大男子主义=沙猪、要2010年的完结文。NP一对一都可以。
和阿豆的文笔差不多就行,不要复制一大...
大家多多推荐呀.
我有更好的答案
男女主搭配也很像十六与满儿  短篇的推荐你几个我喜欢的台湾作家,四四最后诈死与她游山玩水去了  &lt,女主很会察言观色,是男主的贴心小棉袄  《明朝五好家庭1、2》,四四是大醋缸,投胎后四四与女主仍在一起,坚持等女主回来  《无盐王妃》冷酷王爷、裘梦,跟席绢等人比,本来结局是悲的,与男主在打斗中培养爱情  《绝艳皇朝之诱魂》有一女多男的嫌疑,但女主喜欢的还是男主一个  《为你而来》女主穿越,一醒来正在洞房、梅贝尔,不想进宫,但逃不掉宿命  《飘落红尘》女主穿越到架空朝代  《歌尽桃花》男主还蛮痴情的,隐藏身份,平淡得过日子:寄秋、莫颜,嫁给了贝勒  《清尽所有》悲了点,不看也罢  《既来之,算是圆满结局,  《穿越以和为贵》,不谈政事,只有儿女私情,作者又加了一个光明的尾巴  《最禛心》及其番外《六福闲人》《将错就错嫁了吧》女主穿越嫁给了四四,遇到腹黑冰块男  《家有刁夫》女主穿越、俏王妃、王爷搞三角恋  《窈窕庶女》女主穿越,装傻,当官、种地,与皇帝,生了两女一男,都不记入历史;三世缘&清穿,有点仿古灵的十六、满儿  《满堂娇》明朝小老百姓的生活  《海棠闲妻》女主穿越后母以子贵,然后渐渐得到老公的喜爱  《淳情》讲了穿越的蝴蝶效应、办学堂  《君紫好糗》女主穿越,男女主双双穿越,则安之》女主穿越嫁给了四四,回到现代全都变了,只有在回去  《皇家幼儿园》里面的小宝宝好可爱  《说不出口的爱》老公另娶,女主别嫁,在清朝搞工业革命,历史全部改变  《平凡的清穿日子》女主穿越,怕同样穿越来的人发现她也是穿来的,兜兜转转,死后复生  《穿越之我非侬妻》女杀手穿越到古代  《尘世羁》女主穿越嫁给了四四,没名没分的跟了四四  《女律师穿越成四阿哥宠妾》女主穿越嫁给了四四,生了弘历  《梨花雪后》及其续作《好景良天》有点虐,总体上讲只是小虐  《宸宫》回魂型穿越  《帝王画眉》女主会医术,他们在大陆都不是很有名
啊叻你说的我倒是看过很多但是最近不看这类文 都差不多忘了呃..如果你要穿越好文的话我倒是可以推荐几个不知道 步月 算不算 女主前世是一个受尽苦难的恶人 情节什么的都忘了 结局是NP十里荒凉胭脂扣 十里荒凉相留醉 这篇文是我看过穿越文理最深刻的一篇 因为结局是意料之外 情理之中的结局
很好看美男多多滴这、最主要女主超强大
《满朝文武爱上我》还算符合
《阴毒妃嫔》穿到坏女人身上
其他2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穿越文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女主在现代遭到追杀,穿越到古代一个王朝(里面人物貌似全部是国外的),男主是皇帝,把女主囚禁在后宫,_百度知道
女主在现代遭到追杀,穿越到古代一个王朝(里面人物貌似全部是国外的),男主是皇帝,把女主囚禁在后宫,
女主在现代遭到追杀,穿越到古代一个王朝(里面人物貌似全部是国外的),男主是皇帝,把女主囚禁在后宫,女主不喜欢男主,但是男主对女主日渐着迷。女主一心想要逃离,有一天男主的弟弟谋朝篡位,男主捉住其弟弟和他正在决斗,女主看到了穿回现代的路,就穿回...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一个女子把穿越当游戏改变历史像吃菜的故事之救夫篇》
采纳率:46%
《皇子殿下的傲妃》
把重点词输入到百度一下,有可能找到
听起来不错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1老北京的记忆 51300字 m.wenku1.com
我的图书馆
1老北京的记忆 51300字 m.wenku1.com
老北京的记忆(部分阅读) ●夏至的习俗农历五月端午节后就是夏至节,夏至节是我国历史上最早测定出的二十四节令之一,在古代时要放假三日。夏至日,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长,夏至?太阳南移,白昼渐短。跟冬至一样,夏至自古流传着很多 “九九歌”,清人杜文澜撰著的《古谣谤》里就选有北京流传的夏 “九九歌”:“一九至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衣衫汗湿透;五九四十五,树梢轻风舞;六九五十四,乘凉勿太迟;七九六十三,夜眠寻被单;八九七十二,当心受风寒;九九八十一,家家备棉衣。” “夏至尝黍,端午食粽”是古时食俗。《吕氏春秋》载,当早黍于农历五月登场时,天子要在夏至时举行尝黍仪式。古人要用黍和鸡祭祀祖先,仿照西周人用牛角或羊角祭祖庆丰收时的传统形式,将黍用竹叶或苇叶包成形如牛角的角黍,先祭祖然后蒸熟品尝。黍曾是北方先民们的主食,并可酿成美酒,《诗经》中就有不少 “年丰多黍”的诗句,大家一起尝食角黍被认为是一种欢庆年丰的标志。 “冬至饺子夏至面”,这句老北京的俗话说的是另一民俗。因为地处黄河流域的北方地区北京的主要农作物是麦子,在新麦收获之时,人们用新面制作喜面是喜庆年丰的最好方式。吃面条不但能满足人们的口腹需求,而且吃着巧手制出的众多样式的面条,生活中平添了多样的乐趣。有人爱在酷热的夏天吃热面,除了爱好,据说还有 “辟恶”之意,吃热面是为驱除?恶,多出汗以祛除人体内滞留的潮气和暑气。记载中杜甫爱吃槐叶冷陶面,还曾写诗:“青青高槐叶,采掇付中厨。新面来近市,汁滓宛相俱。人鼎资过熟,加餐然欲无。” 说到老北京,很早街市上就有用手工或机具制出宽、细面条的切面铺,街上的饭铺也早有 “小碗干炸酱”等多样面条供应。但四合院、大杂院里的老百姓,更多的还是愿吃自家的手擀面、抻面、扯面或面片儿,煮熟后用冷开水一过,用芝麻酱 (或炸酱)、花椒油、蒜汁、老陈醋、黄瓜丝、水萝卜丝那么一拌,嘿,吃起来别提多美啦!●立秋的习俗(1)八月木樨蒸,露降寒蝉鸣;荷塘花香映日红,凉风阵阵秋色浓。好一幅秋光靓景。秋,就在你我心中。金秋八月,那奥运五环旗帜飘满在鲜花缤纷的北京城,使古都不似秋天,更像明媚的春景。 1秋,是一年四季中的第三季,农历七月至九月,自古有很多称谓,节在唐人徐坚等人辑撰的《初学记》一书中载有梁元帝 《纂要》云:“秋曰白藏,亦曰收成,亦曰三秋,九秋、素秋、素商、高商。”三秋即指初秋、中秋、晚秋。九秋指秋季的九十天,西晋文人张协 《七命》诗有:“三春之溢露,溯九秋之鸣飙。”唐代文人陆龟蒙《秋色乐器》一诗有“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之句。素商,按古代五行之说,秋季,色尚白,乐音配商,故有此称。元代文人马祖常的《秋夜》中也有 “素商凄清扬微风,草根知秋有鸣蛩”的诗句。 秋三月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个节气,并以中秋即农历的八月十五日作为气候转化的分界,此时炎热的夏季过去,秋天已来临。农业生产有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立秋是早稻收割,晚稻移栽管理,大秋作物灌浆、壮子粒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立秋历来是二十四个节气中很重要的一个节气,古今文人都把立秋当做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史记》上有:“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春华秋实,春种秋收,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秋天给世间人们带来无限的欢乐。因粮食、蔬菜、瓜果等在秋天收获,如获金银财宝,又因秋在五行学说中属金,故自古秋天有 “金秋”之美誉。 立秋,自古就是皇宫和民间的传统节日。古时盛行祭祀之礼仪,殷商时有每日进行宾日、饯日的仪礼,到周代时祭祀礼仪要在每年的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几个节气转换时举行。早在周代,每逢立秋之日,天子都要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都城外的西郊,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以迎接秋的到来。到汉代时沿承此俗,并要杀牲畜以祭天祭神,表示秋来扬武之意。《汉书· 礼乐志》曾有“飞龙秋,游上天”之语,有因秋季丰收可向?间赠果腹之食物而夸耀扬威之意吧! 民以食为天。在民间,立秋日的天气关系着百姓的日常生活。立秋的民谚农谚很多,如 “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立秋这天的天气变化,与农田的收成有很大的关系,如在立秋这天有打雷声,田里的庄稼就 “秀”(即吐穗开花)不好,谷子会长不饱满。另外, 在稻秀之时,农家最忌讳立秋这天有浓雾和白虹贯天的 “白鲎”的天象,收获时将会因秕谷多而影响产量。入秋后秋高气爽,天气由热转寒即进入“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人的身体也随 “长夏”到 “秋收”而相应改变。正如《黄帝内经》所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在秋季,无论起居、饮食、精神、运动、养生哪个方面都要调摄,而且不能离开 “养”、“收”的原则,要收藏阴气要养阴益气防燥,尤其在饮食上注意少辛增酸,注意多补水以润肺生津预防秋燥,以适应自然界阴气渐生而旺的规律。跟众多其他节令一样,入秋后,民间也有很多讲究,自古在各地传承着称人、 2贴秋膘儿、吃烤肉、吃螃蟹、吃烤鸭、吃爆肚、“咬秋”、“谢秋宴”、尝秋鲜儿、秋游登高、赏荷赏菊等诸多民俗。●立秋的习俗(2)立秋日称人 称人之俗起源于三国时期,盛行于清代及民国时期。其起源传说众多,有一传说是:魏国的司马昭发兵灭蜀汉后,后蜀之主阿斗沦为亡君?司马昭善待阿斗,封他为安乐公,并告下属在生活饮食上绝不许亏待阿斗,要常给阿斗称体重并布告天下,以供世人监督。这做法后来传入民间,不仅在立夏日要称人,更常在立秋日再称,以评量燕瘦环肥。古时看人的身材好坏没有如今的体检之法,只看胖瘦、脸色好坏和体重减了还是增了,并有以肥胖为美之俗。称人方法是将大杆秤吊在树下,称时讲究秤锤只能从里往外捋 (表示增加),不可往里捋 (表示减少),成人称时握住秤上的秤钩双足离地,儿童多放箩筐内来称,称后将重量跟立夏时对比以观轻重。 贴秋膘儿 贴秋膘儿之俗自古有之,?行于清代及民国时期。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贴秋膘儿可是咱老北京人的妈妈令儿。经过称人后体重减轻节者就归罪于苦夏,瘦了当然要补,其弥补之法就是在立秋日及秋后 “贴秋膘”,用吃肉之法把酷暑失去的膘重新用肉补回来,故称 “贴秋膘儿”。满人在北京建都后带来吃烤肉之习俗,每逢入秋,王公贵族文人雅士多食烤肉。烤肉的历史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在 《礼记》中就有 “牛炙”“羊炙”的记载,考古工作者曾在西汉古墓中发现有烹制美食用的青铜烧烤炉和烤肉用的铁钎子,那烤炉下层放置炭火,上层摆放串着肉的铁钎子,其烧烤肉之技法?现代是一样的。 民国时,北京有 “烤肉三杰”,即后海银锭桥旁的烤肉季、宣武门内的烤肉宛和天桥市场的烤肉王,他们的烤羊牛肉,刀法精细,异常鲜嫩,味美爽口最受欢迎。我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参加工作后,第一个月喜获薪金时曾与几个老同学相邀同赴后海的烤肉季吃烤肉。慕名而去为的是品味 “银锭桥观山一景,烤肉季烤肉一绝”! 赏荷、观山、吃烤肉曾是清咸丰年间流传下来的去什刹海的三大乐子。吃烤肉讲究京味的“武吃自烤”,一只脚踩在大条登上,一只手拿着约二尺长的长筷子,将肉蘸完烤肉汁后在铁炙子 (铁箅子)上翻动?熟,边吃边饮酒边聊。“画楼醉看粼粼水,炙味香飘淡淡烟”,大口喝酒,大嘴吃肉,真乃大快朵颐。一些四合院人家或文人学子在登山秋游时,自带提盒——小烤炉及牛羊肉作料、酒食 3进行野炊自烧烤肉,也别具一番趣味。 四合院人家立秋时多炖肉、烧鱼、炖鸡鸭,其肉多烹制成红烧肉、白切肉或自制酱肘子肉,也有这天吃肉或螃蟹肉馅或瓜馅饺子的。讲究的文人墨客名伶及百姓有“要吃秋、有爆肚”之俗,吃爆肚有养脾胃之功效。吃爆肚盛行于清末民国初年,北京人吃爆肚讲究去东安市场、大栅栏的门框胡同和东四牌楼等地,那儿有著名的爆肚冯、爆?杨、爆肚满等,他们的爆肚制作精细,肚嫩佐料唯美。著名作家鲁迅、巴金、丁玲等名人曾是门框胡同的常客,戏剧名伶梅兰芳、马连良、李万春、小白玉霜等也都很喜欢吃爆肚。 烤鸭,北魏的《齐民要术》中最早有炙鸭的记载,元代时的《饮膳正要》有烧鸭子之称,明成祖定都北京后,宫廷内流行吃焖炉烤制炙鸭——南京片皮鸭,因系从南方传到北京,故也称 “南炉鸭”。清代后,烤鸭制做法传向民间街市,逐渐有便宜坊、全聚德等烤鸭店,吃烤鸭是宴请及家庭欢聚金秋时不可或缺的一道佳馔,烤鸭店亦成为北京人贴秋膘儿必去之处。 贴秋膘儿之俗用现代医学观点看应视个人体质情况进行,体弱多病及老幼者可视病情适当调剂进补,中医讲秋补应为 “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平补法,如适当食些银耳、百合、南瓜、山药、莲藕、桂圆、芝麻、蜂蜜等,平补之前还应先调整好脾胃并注意润肺,切忌无病乱补、暴吃狂饮、凡补必肉和以补药代食,否则将有碍身体健康或适得其反生出其他病症。●立秋的习俗(3)立秋要 “咬秋” “咬秋”亦称咬瓜和吃秋。“咬秋”和 “咬春”之俗一样自古有之。清人张焘写的《岁时风俗》中早有“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免腹泻”的记载。这习俗在北京、天津、河北一带曾很流行,人们在立秋的前一天将南瓜、北瓜、茄脯及香薷汤放在庭院中晾一天,于立秋日吃下,有消除暑气避免得痢疾腹泻的作用。在北方和江南一些地方立秋有吃西瓜之俗,西瓜有清暑气祛积淤的作用。有些地区立秋有吃鸡蛋、吃秋桃子、吃豆腐渣的食俗,杭州人大人小孩子每人都要吃一个秋桃,吃完还要把桃核留起来,待到除夕那天晚上将桃核扔入火炉烧成灰烬,认为来年可免除瘟疫。山东的一些地方曾流行吃用豆末青菜做成的豆腐渣, 一并有 “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吐也不拉”的俗语。自唐宋时起民间流行有面向西方用秋水 (井水)送服40 粒红小豆的风俗,据说这样吃后一秋天可不犯痢疾病。这些 “咬秋”之俗也许不都有科学保健作用,忌盲目模仿。 另外在一些古籍中也有很多秋季养生健身的食俗或方略,亦可借鉴使用。如 4《常氏日抄》载:在农历七月十一日用枸杞子 (中药材)煎成汤水然后沐浴,可令人不衰老不生病。《杂纂》载:在农历八月将采来的鲜百合晒干,然后蒸食,可治疗乏力。《图经本草》载有八月采柏树仁晒干研末,每次服5 克,久服可延年。《风土记》上有九月?日采茱萸入发中,可辟恶气御初寒。《西京记》有常饮菊花酒可令人延年益寿。《千金月令》上有九月服食地黄汤,即用干地黄10 克煎汤,常服令人长寿。《四时纂要》也有中秋后宜服张仲景 (医圣)的金匮肾气丸的记载,可增强老年人人体免疫功能,有利于抗衰老、延年益寿。●立秋的习俗(4)立秋要尝秋鲜儿 老北京时城乡的老百姓有 “尝秋鲜儿”的习俗。旧京时秋后新粮一上市,那四合院、大杂院里的主妇们就都忙着去集市或粮栈买新粮,小伙计还负责给您送到家呢!用新麦面包饺子或吃炸酱面,用黄澄澄的新棒子渣熬粥,用新高粱米煮捞后蒸锅红米饭,哎,看着高兴,吃起来更觉得格外香美。有些城里平民人家还自己有个小石磨,买些老棒子粒儿自己推磨成渣成粉,熬出来的棒子面粥,蒸的黄金塔式的窝窝头,再就点自酿的大酱、炸成的虾米皮酱或自家腌制的酱萝卜,嘿!吃起来味香,别提多舒坦。老北京人秋后爱吃螃蟹,除街市大饭庄可品尝外,也有从北京东边海河运来的螃蟹等,由商贩挑担在胡同里叫卖。俗话说 “七尖八团”,那七月上市的是尖脐 (公的),八月上市的是团脐(母的),七八月见到的多是河蟹,北京人有在中秋赏月时吃螃蟹之俗,此时蟹肥膏红,味道最鲜美。螃蟹富含蛋白质等,民间有用秋蟹医病之说,据说吃蟹可活血化淤、消肿止痛、强筋健骨,因此大受老饕们的欢迎。立秋后街市里的果局水果摊有大量新鲜瓜果上市,果农及小贩也挎篮挑担在胡同里吆喝着叫卖新鲜的玉米、莲藕、菱角、鸡头米、落花生、酸枣儿、葫芦形的大枣、京白梨、香槟子、沙果儿、大柿子以及核桃、栗子等众多瓜果,这些新鲜的瓜果成为孩子们爱吃的零嘴儿,也让那时的北京人大享了口福。●元旦(1)“元旦节”历来不像过春节或国庆节那么受重视,但一年之始在“元旦”,它又毕竟是个“节”,曾给人们很多欢乐,这让我不得不忆起几十年前的往事。旦作为一年开始之日,我国历代并不一致。夏代,将岁首定在农历正月初一。殷代,是十二月初一。周代,是十月初一。到汉代,又将正月初一定为岁首,以后历代相沿未改。直到辛亥革命后,我国才改用公历,把1月1日称为 “元旦”、“新年”。新中国成立后,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正式通过使用 “公元纪年法”,将农历正月初一改称 “春节”,阳历1 月1 5日定为 “元旦”。 民国时期老北京的元旦节,除了伪政府机关、学校要放一天假外,平民百姓并没有什么盼头。那时期给人们印象最深的就是大街上商铺的减价闹,商铺这一天都要在门口用木牌写出告示:“庆元旦、大甩卖”,“买一送一”或 “打×折”等,小广播器里也不断推销商品,真是 “赔本带吆喝”;更有宣传大减价的汽车插着彩旗、铜管鼓乐高奏着流行歌曲从大街上开过,一些摩登女郎娇滴滴地边喊边撒着减价产品的彩色传单,在街 节头巷尾嚣张一时,真是热闹非凡。而与此对照的则是那些无衣无食的乞丐和为生存而排队抢购轮番涨价的棒子面的平民百姓,情景凄惨?? 那时四合院里老百姓家中没有挂历,墙上都挂 “月份牌”,即将整本的365 天的日历,钉在用硬纸板或薄铁皮制成的牌上,牌上一般都印着大美女吸着什么牌的香烟,或胖小子抱个大鲤鱼等广告,这种 “月份牌”有些家庭一挂就是好多年,只是在每年元旦时换上新的整本日历。那时,每家的老人们还要在元旦前购买一本新皇历,以供平时翻阅使用。皇历约有八寸长、四寸宽,装订成一本书,皇历的第一页都印着一幅流年图,也就是一幅写有八卦、代表八个方位的像罗盘似的图,那图只有通晓周易的人才能看得懂。历书中以农历为主,印有农历、阳历对照的日期、二十四个节气说明、三九歌谣以及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二十四孝等,图文并茂?虽有些迷信的东西,但也有些实用价值。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各级政府非常重视普通百姓的节日生活,除规定每年1 月1 日元旦节各机关院校的职工、学生必须休假一天,不能休假的在岗职工要调休或支付给双倍的加班津贴外,在政治思想方面,元旦这一天 《人民日报》必发表重要社论,提前几天还要由新华社公布一个节日的标语口号,天安门城楼上这一天要悬挂起八个大红宫灯和多面红旗,各街道胡同的家属委员会要通知各个宅门、四合院、店铺从一早起就挂上国旗,并用彩纸写些标语口号,张贴在胡同的灰墙上。一些临街的机关、学校、店铺这一天都要用木料红布搭建个彩门,门的横幅上常书写的是 “欢度元旦”或 “庆祝元旦节”,两侧的门框上常书写的是最新的标语口号,或者书写着 “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等条幅。有些大机关、大商场还会用巨大的红布条幅,书写上欢庆一类的宣传语,高高悬挂在楼体外墙的上端。夜晚时彩门和红色条幅上还都接拉上一串串的小彩色电灯,在黑夜里一闪一闪非常晶亮好看。这就是几十年前欢庆元旦节时社会风俗一景。 北京老百姓度元旦节的民情,回忆起来也颇有风趣。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团组织教育下,机关职工、科技工作者、工厂工人、店员们的思想觉悟都很高,为了完成工作任务,为了完成科技攻关项目,大家都能大公无私、克服困难、废寝忘 6食地加班加点,有时连节假日也不愿休息。所以那时元旦节常有很多人坚守岗位,忘我工作而不休假。而党和各级领导则非常关心大家的节日生活,职工食堂、学校食堂在节前都要调剂些好的饭菜或进行一次会餐。工会或行政机构要发放些福利用品、发给每人一张电影票或自行举办一次自编自演的文艺晚会。那时的电影票、晚会票不但丰富了职工的文娱生活,而且成为年轻男女谈情说爱初次见面的桥梁。●元旦(2)提起看电影,新中国成立后市政府在各区、县街道新建和修复了很多影院,如首都( 原名新新)、新中国、大观楼、青年宫、儿童影院等,仅我居住过的花儿市大街,?新建了花市、大众两座影院。这些影院自1949 年开始,就经常放映北京、上海、长春、八一各电影制片厂出品或翻译的具有教育意义的中外影片。那时家庭中没有电视、电脑、光盘等现代文娱设备,看电影就是人们最大的娱乐生活和最爱的享乐。影院每到年节都及时放映最新最好的国产故事片,记得那时正是我的少年时期,对电影很着迷,常去各影院追着看最新的佳片,像 《钢铁战士》、《八女投江》、《革命家庭》等影片都给我留下启蒙的革命思想,后来我还迷上了日本、朝鲜、南斯拉夫等国的优秀影片。 那时在元旦节等节假日电影票非常不好买,影院要在早晨及深夜加演几场,记得有一年元旦前的夜晚十二点多钟,只是为了一场普普通通的电影,我和家人一起到花市影院高兴地观看,大家兴致勃勃,真似过年那样熬夜。如今身边有电脑、电视、家庭影院等众多现代设备的青年人,一定会笑话我们这些老年人那时的一片痴情。 那时的元旦等节日,市政府也特别注意对节日商品的供应,商业部门一很早就筹划并从外地调运进京多种节日所需的主副食、蔬果、鱼肉等商品。为了保障供给,有些物品还实行了票证制度,每到元旦等节还特别向市民供应一些平日少见的商品,如按副食本每户供给带鱼、黑木耳、黄花、花椒、大料等。每到节日,街道副食店的商品也特别充足,生活必需品做到保障供应,家家户户都有份,皆大欢喜,欢度佳节。一般家庭在节前都去菜市场排队,把该买的买齐全,老人们、主妇们忙于制作节日佳肴,以迎接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孙子辈元旦探亲,儿女们元旦节也准备了一些孝敬的礼品,如北京的二锅头酒或装满蛋糕、萨其马的点心盒,拎着礼物带着孩子奔往爸妈家去 “拜年”。老人们每到元旦等节日就企盼着儿孙们的到来,常常用一桌三鲜馅水饺或红烧肉、四喜丸子、木须肉等佳肴来迎接聚餐。儿孙们大吃一通,老人们虽然累点但看着心里?高兴,阖家一片喜洋洋的节日气象。●五月初五端午节(1)7“榴花角黍斗时新,今日谁家酒不樽。堪笑江湖阻风客,却随蒿叶上朱门。”宋代诗人戴复古的这首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古代人们欢庆端午节的情景。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它是我国流行最久、影响最大的传统三大节日之一。古文中的端是初的意思,初五是一个月的初始,故称 “端”; 而农历五月按地支顺序纪月为午月,故五月初五被称为端午节。唐代韩鄂的《岁华纪丽》曰:“日叶正阳,时当中夏。”因“午”时为阳辰,故 “端午节”又称 “端阳节”。又因其月、日均为 “五”,五五相重,故俗称 “重五节”,而老北京人习惯叫“五月节”、“棕子节”。 端午节的由来历代学者和民间有所争论,如今大家基本上认同的是著名作家闻一多在 《端午节的历史教育》一文中详细而精辟的考证?认为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那时的人们浑身刺着花纹,满脸狰狞恶相,用龙形纹身,他们认定龙为本民族的象征,崇拜龙并以 “龙子”的身份自称,在每年五月初五尊天神——龙的生日这一天举行盛大的 “图腾”祭祀。《礼记》中记载:“仲夏之月,是月也,命有司为民祈祀山川百源。大雩帝,用盛乐。”“祭山川百源时,要划着绘有龙图腾的船只,到江河或湖心去献祭品——即装在竹筒内的食物或用树叶包裹的黍米,投入江中,供龙享用。”而民间百姓则习惯认为端午节是纪念含愤投江而死的楚国爱国诗人屈原。南朝的吴均?的《续齐楷记》记载:屈原在夏历五月初五怀石自投汩罗江,楚人哀极,遂以米粽等食物投水祭之。宋代皇帝为表彰屈原的精忠,追封他为 “忠烈公”,正式把五月初五端午节赋予纪念屈原的意义。在抗日战争时我国也曾定五月初五为 “诗人节”。端午节经几千年的传承,有很多习俗,如吃粽子,挂戴蒲艾,饮雄黄酒,吃五毒饼,身佩香囊洗浴,贴钟馗像,野游避灾,赛龙舟,接女儿回家等习俗。端午节食粽子是自古盛行的习俗。西晋周处的《风土记》中说:“仲夏端午,烹鹜角黍。”“角黍”即棕子。东汉的应劭所著的《风俗演义》记载:?俗以菰叶包黍米,以淳浓灰汁煮之烂熟,于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唐朝时粽子已经成为民间集市上的美味食品,而且一年四季长安街都有专营米粽的风味小吃店,包粽子除用黍米外,还有栗子、枣、豆馅等配料。唐代诗人姚合写有 “渚闹渔歌响,风和角粽香”的诗句,反映了当时吃粽子的普遍。唐明皇吃了一种 “九子粽”后,也曾写下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的诗句。到了清朝时,皇宫内及民间更盛行制作服食各种配料制成的棕子。在清乾隆年间,端午节要摆粽子,除去各佛堂摆粽子供奉外,宫中这天的用膳主要就是粽子,因此有 “粽席”之称。那时皇?、皇后、嫔妃、阿哥、公主等每人的膳桌上都堆满粽子似小山一样,以供食用。吃粽子前还要做些小游戏,即把许多粽子放在一个大盘子里,大家站在远处用小弓去射,射中的粽子即可先吃。皇帝在这一天还要赏赐给大臣粽子、樱 8桃、桑葚等食品。赏赐之物由太监专门送至大臣家,就像腊月初八送佛粥时一样,大臣们全家要叩首谢恩。●五月初五端午节(2)现代的粽子已经从江米小枣逐渐演变为 “杂粽”,即已有豆沙、果脯、什锦、鲜肉、火腿等众多品种。几千年来已形成北京、苏州、广东、嘉兴、宁波等?种风格的粽子,配料奇巧多样、甜咸各异。粽子已经成为百姓家的传统美食。插挂菖蒲、艾草,饮雄黄酒,吃五毒饼,身佩香囊洗浴,贴钟馗像亦是自古传承的重要习俗。农历五月古时称为 “恶五月”。这是由于端午节时已时至仲夏,多雨潮湿、细菌繁殖,人易染病。人们需要借助菖蒲、艾草等物品的气味,以驱逐邪气,清洁环境卫生。清人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曰:“端午日用菖蒲、艾子插于门旁,以禳不祥,亦古者艾虎蒲剑之遗意。”那时在这一天,清朝皇帝的皇冠上戴艾草尖,身上拴戴配有各种药草的香囊荷包。民间妇女孩子们头上戴艾草叶,孩子的额头上要用雄黄酒写个“王”字,男人们饮用些雄黄酒,另外屋子内外要遍洒雄黄酒。五毒饼是老北京时饽饽铺出售的形状似蛇、蝎子、蜈蚣、蜥蜴、癞蛤蟆的五种小糕点。吃五毒饼寓有灭掉毒虫,去除邪气之意。香袋亦称香囊,端午节时多由小孩们佩带。香袋内多有朱砂、雄黄等配制的香药,其药清香四溢;其袋外用彩色丝线缠绕,并写有王字,形状玲珑夺目;香袋不但有辟邪驱瘟之意,也有襟头点缀之风。端午节有旧俗:“五月蓄兰为浴??五日则福汤清浴”,这是说五月初五这一天要用兰草汤沐浴以去污秽。 端午节,家家户户还有打 “午时水”?风俗。午时水指的就是端午节中午打的井水。据说午时水用来泡茶酿酒特别香醇,午时水加少量雄黄清洗双眼可以明目,生饮甚至具有治病的奇效。谚语道:“午时洗目 ( 眼睛),明到若乌骛”,又说 “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故端午节古时亦称“浴兰节”、“洗浴节”。这些习俗虽有些迷信不科学,但是艾草、菖蒲、兰草等中草药确有祛寒湿、杀菌、提神、通窍的医疗健身作用。 这一天人们还有熙游避灾之习俗 (古时称 “游百病”)。自明代起老北京人在五月初五这天上午要去天坛,仰仗天神之力以避毒瘴;下午要去金鱼池、高梁河、满井?东苑等地去游乐。《金史 礼志》上载:每年重五、中元、重九三个节日里,皇帝要举行拜天之礼。端午节行过拜天礼后,宫廷要进行骑马打球、射柳之游戏。清吴长元著《宸垣识略》记载:“明永乐十一年五月癸未端午节,车驾幸东苑观击 射柳,命群臣赋诗,赐宴及钞帛有差。”永乐时射柳之戏,藏鸽子于葫芦或盒内,悬于柳上,射中盒开,鸽飞而出,以此为乐。一些贵胄子弟也盛行在金鱼池一带 “端午走马”,驰马飞奔,引为乐事,那时金鱼池旁游人如织,茶肆商蓬林立,歌舞喧天,热闹非凡。而一些学子百姓也常全家一同去二闸、积 9水潭、高梁河等地的庙宇、多树荫密之处游玩,以防暑避毒。 龙舟竞渡的习俗由来已久,在屈原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而死后,在两湖、两广等南方一带更为盛行。唐代诗人张建封在 《竞渡歌》中曰:“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每到这天人们祭祀屈原后常举行竞舟的比赛游乐活动。届时百舸争渡,奋勇夺标,观者擂鼓欢呼助威,甚为精彩。在清代时也常在圆明园福海等地赛龙舟,画船箫鼓、飞龙 首络绎于波浪间,颇有江乡竞渡之意。清宫内要从五月初一至初四先进行演练,于初五时正式进行赛龙舟活动。如今的赛龙舟成为我国一些?数民族庆丰收的节日活动,它还是我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明代于有丁在 《帝京午目歌》中写道:“都人重五女儿节,洒蒲角黍榴花辰。金锁当胸花作簪,衫裙簪朵盈盈新。”这说的是端午节的另一习俗,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给女孩子头上簪以石榴花,还用花红绫线结成樱桃、桑葚、角黍、葫芦等形状,以线贯穿,佩戴在女孩身上,以示吉祥。有些女孩还用五彩丝线编成圆环套在手腕和脚腕上,闺房里也挂满了小葫芦、小角黍、小布老虎等装饰小件。妇女们的头上还要戴上红绒制成的蝙蝠、福字等绒花。这些叫做 “长命缕”,用以辟邪除灾,带来吉祥幸福。另外已经出嫁的女儿在端午节这天要被接回家小住。因为这些习俗,端午节又有“女儿节”之称。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草,挂毒五。食角黍,看傩舞。龙舟竞渡,榴花耀目。这就是古代端午节的浓缩写照。●七月初七乞巧节(1)古时早就有把星体的运行与人间的事情联系在一起的传说,民间也有“天上一颗星,地下一个人”的说法。由于牛郎织女的故事,自汉代直到明清民国时?的老北京,每年的七月初七这个节日都极为热闹。 那会儿民间盛行拜双星,穿针线,设瓜果酒禅来乞巧、乞富、乞子、乞寿等活动。七月初七日的夜晚,除了人们常站在街市庭院内抬头寻觅织女、牛郎星外,还要搭建乞巧棚,悬挂牛郎织女像,或者设案焚香祭拜。供案均设在庭院或花园里的葡萄架、豆架旁,供案上要陈设用西瓜雕刻的“花瓜”、蜜桃以及其他时令鲜果,有的家庭则用精雕细刻的工艺瓜果,有些还摆上妇女常用的胭脂、扑粉之类的化妆品,说这是要献给“织女”用的。 少女少妇们这一天都要盛装打扮,仙女下凡似的,在月下秉烛焚香礼拜,且拜且祈,向织女乞巧,乞求美丽、乞求好姻缘、乞求早生贵子、乞求财富、乞求老人长寿等。据说乞巧习俗的形成始于汉代,据东汉崔实的《四民月令》载:“是 10日,设酒脯、时果、香粉于案上,祈请于河鼓、织女,言此二星神当会,守夜者盛杯私愿??” 老北京的妇女在祭拜后,还要在月下穿针取巧,届时家中的母亲或婆婆,将七根针七根线给女儿、儿媳等每人一份比赛,谁最快将线穿进七根针眼内,谁就是像织女一样最巧的女子。还有些妇女在这天中午要将一碗水放在院中,在水上 “浮针取巧”。据明刘侗、于奕正所著《帝京景物略》中云?“七月七日许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有成云雾、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槌,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妇或叹,女有泣者。”《直隶志书》书中也记载,北京的良乡等地 “七月七日,妇女乞巧,投针于水,借日影以验工拙,至夜仍乞巧于织女”。年轻的女子们常在这天穿上新衣,戴上新首饰,在月下聚在一起,结盟七姐妹,称为 “七姐会”;摆上香案祭拜牛郎织女称为“迎仙”,祭拜后边玩乐边唱着“天皇皇,地皇皇,俺请七姐下天堂,不图你的针,不图你的线,学你的七十二样好手段”。七夕后,姑娘们愿将自己制作的工艺品、玩具等互相赠送,以示友情。这些乞巧活动非常有趣,谁在活动中表现最好,就能乞到灵巧和智慧,能与牛郎织女相见,并向织女学会更多的绣花织布的技巧。当时有《乞巧歌》唱道:“乞手巧,乞容俏,乞我手如织女巧,乞我牛郎对我笑。”充分表达了乞巧活动的情景,所以七夕节又叫“乞巧节”、“女节”。●七月初七乞巧节(2)这天夜晚,老奶奶在星空下要给儿孙们讲天上的牛郎织女的故事,少女孩童还躲在葡萄架下,仰望着夜空静静地倾听天空牛郎织女会面时的“私话”。旧?,这称为 “听私语”习俗。 七月初七,老北京还有 “吃巧食”的习俗。四合院里的妇女,这天要用面粉捏制带花的食品及各式各样的面食,如馄饨、面条、花卷,还有用面粉捏成的小耗子、小刺猬、小兔子等,蒸好后要陈列在院子里的几案上,让天上的织女来比评,看谁做得巧、做得精美。夜晚时一家人围坐在院子内一边欣赏星空的星斗,一边吃着各种式样的 “巧食”,其乐融融。七夕节前,街市上的饽饽铺也适时制作出有织女图案的酥饼、酥糖出售,这些酥饼、酥糖俗称 “巧酥”,意味 “巧酥”赠巧人。 七夕节与其他节日一样,人们在这一天用 “双七水”洗浴,希望能消灾除病。七月初七这一天,女子们还喜欢用树的液浆兑水洗头发,传说不仅可以年轻美丽,而且未婚的女子还可以尽快找到如意郎君。用花草染指甲也是大多数女子与儿童们在节日娱乐中的一种爱好。农村的放牛娃在这一天还喜欢采摘一些野花编成小花圈,挂在牛的犄角上。传说七月初七是牛的生日,这样做是为祝贺老牛 11的生日。体弱多病的孩童,这天要将红头绳结七个结,套戴在脖子上,乞求七姐织女吉祥健康。故七月七又称 “小儿节”。老北京还有一种 “拜魁星”的习俗。北京的各大道观从七月初一日起,要立坛祭祀北斗七星?称 “七星斗坛”。道士们要做七天七夜的法事,一些信仰道教的老百姓也常常参与其中,乞求北斗大仙保佑自己。 在七月初七前后,北京的各种戏园、剧场都要应时上演京剧 《鹊桥会》、《天河配》及昆曲《长生殿》等曲目。各大戏曲名伶,届时都要为百姓献演,戏园爆满,观者如云。 在七夕节时,老北京的市面上常出售一种叫“磨喝乐”的玩偶——一对手持荷叶的男女小童子玩偶,这对小玩偶又称 “巧神”。 “磨喝乐”是老北京的俗称,原型是佛经里的 “摩睺罗”——佛教密宗中的大黑天神。大黑天神是佛教中所说的护法之神、?生之神、舞蹈之神,可化身为 “伎艺天女”。从宋代起,“摩睺罗”被引入七夕的习俗,成了“乞巧”的巧神,并且演变成两位俊美活泼的儿童形象,成为牛郎织女的化身。作为七夕节时期的玩偶,“磨喝乐”很受孩子们的欢迎,或许现代家庭中常常摆放的一对亲吻的小童,就是由老北京的 “磨喝乐”演变来的,不过新中国成立前老北京的 “磨喝乐”可不敢做成这样。 另外,七月七的夜晚有接露水的习俗。一说这天的露水为 “牛女泪”,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泪水。另一种说法与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有关。传说牛郎为医治生病的老牛,曾经用百花上的露水给老牛饮水擦伤,结果当天就痊愈了。因此,民间也有了接七月初七的露水疗病的习俗。 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七夕节已经被定为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七夕节积淀着浓郁的民族文化,其文化内涵在于渴望忠贞爱情、思念亲人、期盼团圆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蜜供与杂拌儿(1)老北京过年时,孩童们最喜欢吃的不是那饺子和年菜儿,他们最想吃最爱吃的,是那摆在佛堂里奉神祖的“蜜供”和那色彩鲜艳各种味道的“杂拌儿”。蜜供,您可吃过吗?它是新中国成立前老北京过大年时敬神、佛、祖先上供的供品之一,因它是蘸了蜜糖的一种糕点,故称 “蜜供”。 小时候过年时,我家佛堂里的佛案上,常摆满蜜供,也吃过蜜供,甜香甜香的,还很酥脆,是过年众多好吃的中的一种。蜜供亦叫“蜜供尖”,是敬奉佛祖 12的佛堂里码得似小塔式的、下方上尖祭祀专用的面食。旧京时的民俗,如过年时没有蜜供来祭神祭佛祭祖先就显得寒酸,是对神佛祖先最大的不敬。即使穷苦的人家的佛龛前,也少不了这种供品,只是蜜供尖大小、多少不同而已。老北京时蜜供是由饽饽铺( 糕点铺) ?食品作坊制作出售的,制作蜜供最著名的有德丰斋、正明斋、聚庆斋等好几家。坐落在锣鼓巷的德丰斋王家所制作的蜜供,质料优良,香甜酥脆,吃时不粘牙,曾在旧京时享有 “蜜供王家”的盛名。各糕点铺的蜜供,是用和了油的半发面、夹上少许红色馅、洒上桂花汁后擀平,切成一寸来长铅笔粗细的小面条,油炸后蘸蜜糖即成。 蜜供尖即是用蜜供条叠垒成似小塔状的蜜供塔,大小不一,每个高矮不等,不论斤,而是论 “堂”卖。大小由买主决定,一般每 “堂”是五个,小型的有每堂三个的。这种蜜供尖是四方( 中间空) 形的宝塔形状,顶端像个小金?塔状,塔尖上插有 “福”、“寿”、“禄”、“喜”、“财”带花的字签子。听糕点铺的学徒讲过,制作这宝塔状的蜜供,因垒时工艺较难,还要找手艺高超的瓦匠来指教帮忙,才能将一条条垒粘在一起,一层一层高高耸立而不易塌碎呢!●蜜供与杂拌儿(2)在每年一进腊月,各糕点铺都会早早写个 “本店专门定做蜜供”的招牌挂在门口,一般人家是现钱订货,穷人家则可以 “打供”,即想定制什么样、大小、重量,在年初时就说好,按价每月分期交预付款,即每月交零钱到年底凑成蜜供价的整数,到时候拿回蜜供回家过年。当时用此法,解决了穷人家不能一次性花费很多钱买蜜供的难题。而四合院住户定做的数 “堂”蜜供,在腊月的中下旬时,由糕点铺专人挑着四尺来高的两个大圆笼,上面盖着两块黄布,圆笼周围写有糕点铺的店铺名字,负责送到购买者家的佛堂里。这种送蜜供的挑子,新中国成立前在老北京大街胡同常可看到,成为旧京一景。记得每在过年前,家里都要到花儿市大街著名老字号糕点铺定做很多“堂”宝塔样的蜜供尖,大的两三尺高,小的一尺左右?每年在佛堂的天地桌、神像、佛像、财神爷像、祖先像前都摆上一堂五个的,灶王爷前摆一堂三个的蜜供宝塔。这些蜜供的下面都要用一个大的月饼做托,蜜供一直要到正月十八 “落影日”时,才撤下分给大家吃。此时的蜜供早已蒙上一层烟灰和尘土啦。蜜供每 “堂”必是五个或三个,是因有 “神三鬼四”烧香上供的规矩,供品绝不能出现四个的。另外,旧时糕点铺还出售一种叫“蜜供坨”的蜜供糕点,这些蜜供坨就是搭垒蜜供塔时剩下的碎蜜供条条粘到一起,很便宜地出售给平民百姓,当时很受少儿和老者的喜爱。 还有个药王庙的蜜供传说,也颇有?儿。据说老北京的哈德门( 崇文门) 外曾有个药王庙,庙里有一群道士,不仅道法通天,而且为生计还自办经营了个小型制作糕点的作坊,能做一手好点心。而该庙自制的蜜供尖儿,因用好蜂蜜,好 13麦芽糖,做出的蜜供塔形状味道都很有名。那蜜供塔,大的像浮屠,小的像宝匣,吃起来又甜又香又酥脆,掰开还拉黏儿。那些制作好的蜜供,码起来见棱见角,上下一条线,真够绝啦!传说有一年清道光皇帝知道了,微服私访来到药王庙上香,看见作坊里满屋子的蜜供直夸做得好,道士奉上蜜供,道光帝吃后胃口大开,更赞不绝口,回宫后立即传御旨:“药王庙为御膳?的蜜供局。”从此,药王庙就给皇宫每年制作蜜供尖啦,而且药王庙的香客也更多了。 提到 “杂拌儿”,是老北京过大年时家家户户守岁必吃的小食品。一提 “杂拌儿”年轻人不明白是什么样的食品,街市上没见过有卖的呀。旧京时的 “杂拌儿”,其实是由多种干鲜果品掺在一起拌和而成,宋代时已有内装细果的“果子盒”。明人刘若愚的《酌中志》书中说:北京正月新年有内盛 “柿饼、荔枝、桂圆、栗子、熟枣”的“百事大吉盒儿”。清代时,将一些干果用蜜汁加工,成为色味俱佳的蜜饯食品,传说慈禧太后吃时很高兴,随口给起了个“杂拌儿”的?字,从宫内传到民间,成了北京一种风味独特的食品,杂拌儿流传了近千年,颇受人们的喜爱。 杂拌儿一般分为三种,高档的细杂拌儿,是将鲜杏儿、蜜桃、大枣、桂圆、荔枝、山楂、藕片等经过糖蜜渍汁加工成蜜饯杂拌儿。旧时皇宫贵族王府大宅门四合院里人常食用,也常用以馈赠亲友。新中国成立前后,东安市场、百货大楼、干果店等常出售这种盒装的北京特产 “蜜饯果脯”,包装精美,美味可口,成为外地来京旅客常购买的北京特产。中档的杂拌儿也叫粗杂拌儿,其中有梨干儿、苹果干儿、柿饼条、山楂条、脆枣、榛子仁、花生仁什么的。最次的,旧京时叫“杂抓”,里面都是最贱的瓜子、花生、嘣酥豆什么的,它比粗杂拌儿还粗。细粗杂拌儿旧京时各大干果店均有出售,“杂抓”则常有小商贩推着小排子车或挑担走街串胡同叫卖,一声吆喝吸引来众多买主儿,有首民谣唱道:“过大年好喜欢,吃了杂抓能抓钱,不挣钱的学生抓识字,大姑娘抓针线??”就唱的是买杂拌的事儿。 卖 “杂抓”的小贩也不用秤称,用手一抓往用旧画报折卷成的三角形纸包一放就成了,因而才有了“杂抓”之名儿。 一般四合院里的住户多在春节前的腊月里,将杂拌儿作为必备的 “年货”买好,并成为除夕守岁及拜年来的亲友招待用食品。老北京人常在喜庆的除夕夜晚围炉边吃着杂拌儿边谈天边玩耍,阖家一片祥和喜洋洋的景象。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自然灾害和 “文革”时期,市场上见不到 “杂拌儿”了。不过在经济困难时期,政府仍千方百计给百姓供应应节小食品,凭本供应花生、瓜子,传承着过年的古老民俗。如今,市场上各种干果、水果极大丰富,供给充足,任百姓 14随意购买,欢度春节。●消夏冰食(1)冷饮在老北京时称为 “冰食”。冰食的传统源远流长,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诗经 豳风 七月》中就有冬季去凿冰,把冰储蓄在地下待夏季时供消暑食用的记?。 古代人消暑,主要一靠扇子,二用冰水。冰之来源是古时冬季在冰窖、冰井或冰室内贮水结冰以待夏季使用,类似如今说的冰库。到了周代,还专门设有取冰用冰的专职官员,称为“凌人”。《周礼》载:“凌人掌冰,正岁,十有二月,令斩冰,三其凌。”《周礼》还记载:“春秋治鉴,夏颁冰,秋刷。”即冬季藏冰,夏天开始使用窖冰,炎夏后秋天清刷整修,以备来冬再贮新冰之意。古代时就是用这种冰来冰镇食物和酒水。 冰的用法是将食物和酒放置于特定的屋室 “冰橱”中。在《吴越春秋》中就有越王勾践在炎夏时食宿在冰橱的记述。许多诗人有冰食的诗句,屈原的《楚辞·招魂》篇写有“挫糟冻饮,酎清凉兮”的诗句;杜甫也曾有 “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的纳凉诗句,记述了显贵之家吃冰食消暑之情景。冰水是为公子们调制的,应该是加了香料的冰水,比如薄荷水。藕丝是为小姐们制作的。可见酷夏防暑降温用吃冰食冷饮之法自古就很盛行。到元明清,北京已出现用牛奶果汁香料和水制成的食品——奶酪,在《红楼梦》中,也记载有玫瑰露、木樨露、酸梅汤和凉茶等众多冰食。在市肆上也有冰镇西瓜、冰镇酸梅汤、冰棍等冰食出现。而清末民国以来,百姓家在伏天最盛行自制绿豆汤、莲子?及用中草药熬制的暑汤,以避暑防热健身。●消夏冰食(2)暑汤 暑汤是60 年前老北京的冰食,花样繁多。那时的气候是冬冷夏热,在炎炎夏日里老百姓离不开防暑降温的 “暑汤”。 暑汤泛说可包括百?家熬制的绿豆汤,以及街市所有的冰冷饮料及可降暑的药汤。这里所说的暑汤,是指中药铺配制的、免费供给平民百姓喝的消暑药汤,其方剂多用适合伏天服用的香薷汤、双花汤等。这种暑汤都有祛暑散热、清三焦火、理气宽中等功效。旧时同仁堂、鹤年堂、庆仁堂等药铺以及药王庙、关王庙等处,都在夏至节后在门前摆个长条桌,上面放着装满药汤的大玻璃缸或木桶,以及瓷碗、玻璃杯,过路者都可停步在桌前喝上一两碗,既解渴又祛暑。有些住 15户也常买配好的药剂包,拿回家自己煎制,全家饮用。有一些药铺也常在供行人免费喝 “暑汤”的同时,施舍一些藿香正气丸等小药包,上面通常印着店铺的字号以及 “暑天防热,保重身体”等字样,既是社会慈善活动,也是做生意的宣传,从而扩大自家店铺的知名度。 酸梅汤 酸梅汤,古籍中所载称为 “土贡梅煎”。南宋《武林旧事》中亦有 “卤梅水”的记载。老北京人喝的酸梅汤是从清宫御膳房传到民间的清暑解渴饮料,素有 “清宫异宝,御制乌梅汤”之说。 梅子,亦称青梅、梅子、酸梅,用半黄的梅子烟熏后即成乌梅。乌梅泡水有止渴调中、生津润喉、止咳祛痰等功效。酸梅汤的制作是将乌梅泡发后放入桂花、蜂蜜、冰糖加水进行熬制而成。乾隆年间,诗人郝懿所作《都门竹枝词》云:“铜碗声声街里唤,一瓯冰水和梅汤。” 老北京售卖酸梅汤的店铺伙计和小贩们掂打着 “冰盏儿”——两个小铜碗,一上一下发出清脆的叮当声,并吆喝着 “喝酸梅汤嘞,冰镇的好凉嘞!”老北京最早专营酸梅汤的店铺,是山西人开设在西四牌楼的 “隆景和”干果海味店,后来由于北京城闹“义和团”,被地痞流氓趁机抢劫后逐渐衰落关闭,后由开设在琉璃厂的 “信远斋”取而代之。信远斋以酸梅汤、蜜饯果脯、糖葫芦、糖棋子等食品远近闻名,尤以酸梅汤名扬国内外。其酸梅汤选料制作精良,?浓味美,其他店铺无法比及。老北京时,许多文人墨客在琉璃厂淘书访古时,都要顺便去一下信远斋,品尝一下酸甜爽口、祛暑润喉的美味酸梅汤。京剧艺术家梅兰芳、马连良也常去信远斋。●消夏冰食(3)冰核和刨冰 老北京有些大宅门的住户有一种土制的 “冰箱”——木制箱子,里面贴铅铁皮,可在下层放冰上层放食物。放进 “冰箱”里的冰块每天都?更新,以免因融化降低效果。 老北京时,每天有赶着小毛驴儿给大宅门专门送冰块的送冰人。这些冰块是送冰人专门从冰窖里批发来的。大宅门的住户每天将瓷实的天然冰放入 “冰箱”来冰镇食物防止食物腐坏。当送冰车来到时,胡同里的孩子们非常欢乐,有的去摸凉冰,有的去拣掉在地上的碎冰碴儿含在嘴里以此为乐。新中国成立前有些穷 16苦孩子,到冰窖大门周围去拣拾碎冰块,或者想法儿廉价批发来一些碎成几瓣的冰块,用一小竹篮装着,下面用棉布垫底,上面盖着块白布,每天走胡同吆喝叫卖 “冰核儿哎!便宜喽”,以换些小钱。有人来买时,就用小冰镩子镩成碎块,用小勺盛给买主。记得小时候,有时会用攒下的零花钱买上一两块冰核儿,不让砸碎,不管干净与否,含在嘴里,透心凉,沁人心脾。 雪花酪 在冰激凌出现之前,我国有类似的冷食,就是雪花酪。明清时,北京出现了雪花酪的雏形。新中国成立前一般由街市上的小吃店、干果铺出售。其制作方法是把一个圆铁筒放进一个比它略矮的圆木桶里:木桶比铁筒直径要大,铁筒周围填满了碎冰块。制作时,铁筒内倒入凉开水、红糖或者是糖精、香精,再用皮带缠在铁筒外皮上端,用人力反复拉动皮带转动铁筒,让筒内的水珠间结冰。为了不使其结成冰块,制作人要用一根竹片,多次剔除筒内壁上的冰层,使筒内保持半流质,即 “酪”的状态。铁筒在木桶的冰块中转动,越转越“糨”,一直到呈浓小米粥状。真正售卖时还要再用果酪( 果子干) 、红果酪及浓酸梅汤浇入,在木桶或瓷盆内用棍搅拌,然后盛入盅内,食者边饮边嚼。 雪花酪名称传说不一,有的叫“冰果酪”,有的叫“雪茶”。说 “雪茶”的人说,宫里忌讳 “雪”字与 “血”字同音,中间加了一个 “花”字,成了“雪花茶”。“雪花酪”大概就是 “雪花茶”变来的。 雪花酪食之较冰激凌爽口,但制作全凭人力?是中国传统的冷食,北京的一些干果店、小吃店都有制售。 红白玻璃粉 玻璃粉实际上是用藕粉或洋粉( 老北京对琼脂的俗称) 熬制作浓汤或凉粉状,冷却凝固成冻坨,透明白色的就是白玻璃粉。如果熬制时再加点食用红色素,就成了红玻璃粉。一般售卖时,将红白玻璃粉各一坨放在一个玻璃器皿中,红白相间,晶莹透亮非常鲜艳,照现代词来说是很有 “卖点”的。出售时,以小瓷碗盛满,用小钢刀划成条,浇上冰镇的糖水,状如透明玻璃。这种玻璃粉亦在小吃店、干果铺有售,常吆喝“败火润喉的玻璃粉呦!”购买者,用嘴沿碗边一吸而尽,凉甜滑润,非常爽口。●消夏冰食(4)果子干 17在清《燕都小食品杂咏》中有 “杏干柿饼镇坚冰,藕片切来又一层”的诗句,说的就是 “果子干”。 果子干的原料主要是杏干、柿饼?鲜藕片和白糖。制法是先将杏干、柿饼洗净,用水泡涨后冰镇冷透,两者均撕成碎片,加水和白糖煮成带汁的糊状,盛入器皿中,再将鲜藕覆盖其上,然后把容器放在冰块中冰镇一夜,次日出售时再放进一大块冰块。老北京时除干果铺、小吃店出售果子干外,还有串胡同的小贩推着车,夜间在胡同叫卖。售卖时用小铜勺盛入蓝花瓷碗,食之凉彻牙齿,酸甜清香适口。 杏仁豆腐 杏仁豆腐,亦称杏酪,是老北京时的冰食佳品。清人朱彝尊在 《食宪鸿秘》中云:“京师甜杏仁,用热水泡,加炉灰一撮,入水,候冷,即捏去皮,用清水漂净。再量入清水,如磨豆腐法带水磨碎,用绢袋榨汁去渣,以汁入锅煮熟,加白糖霜或量加牛乳。”此法做出冷却后即成杏酪,将其切成小块配以冰水,形似豆腐样,食后凉爽滑嫩适口,很受食者赞誉。这种杏仁豆腐除小吃店外,在西餐店常有出售。 大冰碗 老北京还有一种叫“大冰碗”的冷食,饭庄子常在夏天办红白事或寿宴时供应。清代严辰《忆京都词》注:“京都夏日??宴客之筵必有四冰果,以冰拌食,凉沁心脾。”原坐落在什刹海荷花市场旁的会贤堂饭庄的 “消夏大冰碗”最有特色:以大号蓝白彩大瓷盘盛装,盘内用碎冰垫底,上面叠以切成片的鲜桃、苹果、梨等水果,最上面覆以什刹海出产的鲜藕片、鲜菱角和鲜莲子。各种水果均经冰块冰镇过,上桌时再撒上些白糖和黄酒。食此大冰碗,入口清香,冰凉爽口,暑热尽消。这种称为 “大冰碗”的什锦水果冰盘,旧时大饭庄均在开宴前后为食客敬奉在席面上,以供食用,很受欢迎。 现如今,夏暑季节乃至冬天,“冷食”、“冷饮”在市面上都能见得着,花样也更丰富了,但我还是怀念童年时那种父亲带我一起去吃 “冰食”的感觉。物以稀为贵,老北京的冰食也不例外。●入秋尝秋鲜(1)人以食为天,老北京四九城里无论穷富人家都一样,穷日子富日子一年四季的吃喝各有各的饮食和讲究。在农历六、七月最闷热的伏天至入秋之时,老北京?间的吃食名目繁多丰富多彩,既有应时令必食之物,也有尝秋鲜之俗。这里 18仅举一二追述入秋前后的传统美食。 吃秋 咱四九城的老北京人在入秋后有“吃秋”、“贴秋膘儿”之俗,所谓“吃”、“贴”就是吃或补有营养的饮食之意吧,民间亦有 “立秋炖大肉”的俗语。为什么要吃秋呢?这与先民们把夏季称为恶季、夏老虎有关,旧京时环境卫生差,各种疫病丛生,害病后体质瘦弱;又因暑伏时节气候酷热潮湿,人们常出现胸闷不适、四肢无力、出汗较多、精神萎靡、胃纳欠佳等症状,人体日渐消瘦,所谓“一夏无病三分虚”,古人称这些症状为“苦夏”或“疰夏”病。老北京还有 “秋季补得好,冬天病不找”的俗语。正因上述的缘故老北京传承着吃秋进补的习俗。 吃秋,老北京时不同的阶层人们有不同的吃法。一般中下层的百姓人家讲究“吃秋鲜儿”,他们认为吃新粮吃新的蔬果最富于营养。俗语曾有“去暑找黍,白露割谷”之说,入秋后各住户中的主妇们要尝鲜,常去购买新上市的玉米 (即玉蜀黍)面、玉米渣、高粱米、新小麦磨成的白面,用这些新粮为老少一家人蒸制出美味的枣窝头、枣馒头、花卷以及玉米渣粥、 高粱米饭等花样主食,或者割点肉买点新上市的韭菜、茴香、小白菜制作出馋人的水饺、锅贴饺子、菜团子、糊饼、馅盒子等。家境较好的四合院人家入秋后常烹制红烧肉、红烧鱼、炖牛羊肉、炖鸡鸭等富含蛋白质的肉类佳肴来贴秋膘。而旧京的一些社会名流、文人墨客、演艺界名伶们的吃秋则非常讲究,常携家人或约好友下饭庄饭馆聚餐饮酒品尝名肴或吃北京风味的烤鸭、烤肉涮肉等名吃。一些人还有手提着全聚德的烤鸭或水果等互馈赠之俗。这些吃秋及送礼之俗曾是旧京街市及四合院一道市井秋景儿。 另外秋季正是山货水果蔬菜丰收之时,在旧京庙市上街市果局里及胡同里都吆喝售卖旧京郊区盛产的核桃、栗子、柿子、苹果、京白梨、山里红,还有平谷的桃、郎家园的枣儿等水果和山货,百姓们常尝鲜并储存起来。如今北京人的生活无限美好,饮食上大肉大鱼常吃再不缺营养去贴秋膘,人们在进入秋冬后更需多吃些蔬果五谷杂粮平衡膳食,以使人体更加康健益寿延年。●入秋尝秋鲜(2)吃水晶肴肉 在夏末秋初的伏日里,老北京人讲究吃些清凉适口的主副食,如过水面、绿豆粥、拌凉粉、扒糕、煮咸茄、拍黄瓜等,以清湿热祛暑平衡?食。而那时的饭 19馆饭庄亦适时推出“水晶肴肉”、“冰碗”等招徕文人雅士等中等以上阶层的食客。有些人家办喜宴、寿宴、堂会时还可以预订,饭馆将制好的水晶肉用木质的圆食盒给您送到家。新中国成立前以八大春之一位于西单的同春园饭庄的水晶肴肉享誉四九城。水晶肴肉制法是选带皮的五花猪肉 (或肘子)洗净切成大块肉条,放入水锅内煮开后,将已有杂质异味的水倒掉换新水加入葱姜蒜、大料、口蘑、盐后,再用旺火煮半小时改用文火煨至肉烂,捞出切成两寸长、一寸宽、二三分厚的肉片放入大海碗,倒入原肉汁后入冰箱冷藏。吃时将已凝固的肉和汁扣在盘子里,再撒些胡萝卜、黄瓜丝,看那肉透明,白红绿相间,集香鲜于一菜,肥而不腻,凉鲜爽口。旧京有诗云:“风光无限数金焦,更爱京江肉食饶。不腻微酥香味溢,嫣红嫩冻水晶肴。”赞誉的就是这水晶肴肉。 吃羊头肉 老北京人对吃食十分讲究,很注重在什么节令吃什么食物,尤其那些传统的北京风味的名吃。羊肉营养丰富,是最宜于吃秋进补的保健食品,羊头肉、酱羊肉、烧羊肉堪称小吃中的三绝。羊头肉味甘、性热,入脾胃心肾诸经,是温补脾胃肝肾,补血温经,有益于劳损诸症的佳品。 老北京的羊头肉是秋冬季节很多人?食的小吃。《燕都小食品杂咏》云:“十月燕京冷朔风,羊头上市味无穷。盐花洒得如飞雪,薄薄切成与纸同。”老北京时卖羊头肉的曾有个行规,即每逢入秋之时,羊头肉必须上市,如果因为气候还较热,也必须在立秋这天卖上一天,然后可停业静候天凉,否则制作羊头肉的作坊就不再批发给此人啦。因此北京的老住户每到立秋这天都会听到胡同里传来的第一声叫卖:“哎哟,羊??头肉呦!”这意味着秋季已经到来。我记得60 年前在街巷里常见出售羊头肉的小贩肩挎着个椭圆形的箩筐或木箱,在下午或晚间带着个马灯吆喝着卖羊头肉,羊头肉曾是旧京打麻将牌的人们的夜宵。有人来买时小贩将箩筐上木盖翻转过来就是洁净的案板,用大薄片刀切好后撒上椒盐用纸包上递给您。 老北京的羊头肉有三种:一是白水羊头,加工时不加入任何作料;二是白汤羊头,加工时可加些盐或作料;三是酱羊头,加工时既加盐又加重色。北京人最喜食的是白水羊头肉,而最著名的白水羊头肉是老字号清真马记的白水羊头。马家从清道光年间挑筐沿街叫卖时起创业传到如今的马国义已经历七代人,近两百年的历史。至新中国成立前第六代传人马玉昆改推着独轮车到前门外廊坊二条一个酒馆前设摊出售。由于他卖的羊头肉货真价实,?叟无欺,制作精细,味道独特,相传他用的羊头都选两三岁内蒙山羊头,所以那时生意极兴隆,顾客常排着队购买。那时梁实秋、马连良、张君秋、尚小云、谭富英等名人都是常客。20羊头肉的制法是先将羊头洗干净,并给羊头刷牙、洗眼、掏耳、刷脸皮,待都洁净后用清水煮烂出锅控尽汤,冷却后拆头骨、取羊脑、挖眼球,将两脸子及舌头分开,整个制作过程极其精细。出售时随拆随卖,根据食客的口味需求,要哪就给您切哪。那使用的片刀宽大而薄,把要切的羊头部位摆平斜着下刀,片出的肉片薄而透亮,这刀片及切法堪称一绝活儿,常引来不少人观看。售白水羊头肉要自制一种略带茴香味、色青灰有些淡香的五香椒盐,与那清淡的白水羊头肉味极为协调。那盐都要装在一只已挖空的长牛角里,牛角根处要包着块兰色洁布,在角尖处凿一个小孔,盐自其口出。当给食者切好肉片后,卖者手摇牛角飞撒上五香椒盐,您吃起来肉软嫩耐嚼,味清香扑鼻,真乃中华小吃中一美肴。正像民俗学家金受申先生在 《老北京的生活》书中所说的:“北京的白水羊头肉为京市一绝,切得奇薄如纸,撒以椒盐屑面,用以咀嚼,掺酒,为无上妙品。”●入秋尝秋鲜(3)吃爆肚 老北京四九城里有句俗语:“要吃秋,有爆肚。”说的是老北京人除了吃秋贴秋膘要吃大肉大鱼尝秋鲜儿外,还特喜爱吃爆肚。爆肚是北京风?小吃中的名吃,最早在清乾隆年间就已有了,而最盛行于清末民国时期,旧京时街市中的饭馆小吃店及设摊出售爆肚的很多,如在天桥有爆肚石,东安市场有爆肚王,东四有爆肚满,什刹海有爆肚张,大棚栏门框胡同有爆肚杨、爆肚冯,都很著名,仅东安市场里就曾有六七家呢!那著名的老字号爆肚冯最早曾在清光绪年间就开设过名为 “金牛隆”的百年老店,人称“爆肚冯”,素以爆肚脆嫩,作料爽口为人称道,其水爆羊肚堪称京城一绝。 爆肚是入水微爆牛羊肚儿的总称,其中爆牛肚有肚仁、原头、百叶、百叶尖四种;爆羊肚有肚仁、散丹、肚领、蘑菇?、肚丝、肚板、食信、蘑菇、葫芦九种。据说这是由于清末时吃爆肚的贝勒爷们喜嗜肚的不同部位而逐渐形成13 种不同品种的爆肚的,如今由于食者多货源有限,您想吃全这13 种爆肚恐怕很难满足啦! 吃爆肚有很多讲究呢!爆肚分芫爆、油爆和水爆三种,如今人们喜吃的多为水爆肚。爆肚的肚首先必须新鲜,制作爆肚一般分为选料、洗、择、分割、切、水爆、装盘儿等几个工序,而洗和爆是最关键的,即洗肚子要用清水反复清洗彻底干净,爆肚时火力要旺,当水滚开后肚料入汤仅几秒钟即可熟,时间稍长肚儿就老了根本嚼不烂了。吃爆肚还讲究 “先吃香后吃脆”,即先吃难嚼的肚仁咀嚼其香气,后吃那脆百叶之类的各部位,所以旧京专卖爆肚的店摊肚儿上桌都讲究有先有后。那食爆肚所蘸的调料讲究以清爽鲜香为佳,调料里一般包括酱油、醋、芝麻酱、香油、豆腐乳、虾油、辣椒油、香菜末、葱花、蒜汁等。吃爆肚最关键 21的是水爆出的肚儿吃起来一定要脆嫩,嚼在嘴里有咯吱咯吱声并有清香的口感。“入汤顷刻便微温,作料齐全酒一樽。齿钝未能都嚼烂,囫囵下咽果生吞。”正像 《燕都小食品杂咏》中诗咏那样,肚爆的时间一定要恰到火候,否则就很难获得美食的享受。老北京时很多社会名流与戏曲界名伶人士鲁迅、巴金、丁玲、张中行、梅兰芳、马连良、李万春、小白玉霜、小蘑菇、梁实秋等都爱吃这又脆又鲜香不油不腻的风味小吃爆肚,相传那马连良吃爆肚只顾吃用醋与麻酱两样调配的自创调料。梁实秋先生不但好吃爆肚等小吃,还曾写有《雅舍谈吃》一书,详细论述了爆肚等北京传统小食品的吃法。 咱老北京民间曾流行有“缺什么补什么”和“吃哪儿补哪儿”的说法,因而每逢入秋后盛行用吃爆肚来补脾胃,旧京时不少老少爷们会来上二两二锅头和刚出炉的芝麻烧饼,就着两盘爆肚和一碗羊杂碎汤,嘿,别提有多爽多美啦!我60 年前与家父常在大栅栏?乐戏园子看完京剧,到门框胡同吃爆肚,记得也不是太贵。60 多年后又前往什刹海旁的九门小吃店再吃爆肚,虽然两盘肚仁、散丹价格不菲,但足足又感受了入秋吃爆肚的独特享乐事儿,难以忘怀。●粥铺 烧饼 油炸鬼(1)老北京的早点摊过去叫“粥铺”、“烧饼铺”。最初的粥铺是以经营烧饼、油炸鬼为主。只要走进粥铺,买一套烧饼、油炸鬼,粥铺老板就给免费盛上?碗甜浆粥,或粳米粥。所谓甜浆粥,就是粥铺的小伙计每天早上三四点钟用小石磨将泡好的粳米细细地磨成稀浆,然后加水、碱面煮熟。这种粥虽是一粒米也见不到,且近似于清汤,却清香可口,米香四溢,很受吃者喜爱。粳米粥显然就是小伙计偷懒的结果了,这种粥铺一般都不大,除在屋里烙烧饼、炸油鬼外,另外再有几张八仙桌,供人坐下吃早点,最晚九点多钟就都卖完了。老北京有句歇后语:粥铺的买卖——就热闹一早儿,说的就是老北京那时的情景。 新中国成立后,早点铺逐渐改用豆浆代替了甜浆粥。待1956 年前后,公私合营,各早点铺合并成?国营或集体的小吃店,那清香的甜浆粥更是见不到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北京重现早点摊,出现了豆浆以及豆粥、肉粥、八宝粥等早点,但我从没见过再送或卖甜浆粥的了。我曾经好奇地问过老板们,岁数小的不知道什么是甜浆粥,岁数大些的听长辈说起过,但都称太麻烦,也就不愿做了。烧饼的历史悠久,最早在东汉时就有了。它最早时称“胡饼”,因从西域、甘肃一带传来而得名。制作者多为清真国民,也因西域人将芝麻称为“胡麻”、“脂麻”,传到北京后逐渐更名为 “芝麻烧饼”。除芝麻烧饼外,老北京还有马蹄烧饼、吊炉烧饼、肉末烧饼、馅?饼、糖烧饼等多种。老北京时,制作烧饼也曾有专营的小店铺,几乎老北京满街都是烧饼铺。笔者曾经居住的花儿市羊市口一条短短的小街里,就开设有五六家烧饼铺或早点铺,走在街头时时可听到从面 22案上敲出的响亮花点。这种花点也称“花仗”,花仗声是一种五至七声的节奏点,有广告和吆喝的作用,细听起来,各个铺面的花点均不太一样,有地域和师传的区别。据家中的长辈讲,常吃烧饼的主顾从花点上,就可以听出烧饼师傅家乡在哪或师承哪派。那时的烧饼是在建有“马道”的炉灶上烙制成的,即在饼铛上烙制七八成熟后,放入炉灶围墙的凹进的 “马道”上去烘烤,这样烤熟的烧饼香酥可口。刚出炉的热烘烘的烧饼,咬一口满嘴酥脆,非常好吃。现在北京虽到处都能买到各式各样的烧饼,有的还打着老北京某某烧饼的幌子,但实际上早没有那老北京的味儿了! 制作马蹄烧饼用的是一个长方形的砖砌吊炉,下面是煤火,上面正面开有洞口,炉顶上带有几个马蹄凹圆形的印模子。烙制烧饼时,将已在案板上弄好的半发面的小饼粘上些芝麻,再刷一层油和糖水往炉顶上的模子里一贴,小饼即成马蹄儿形。烤熟后,外焦而中间空,掰开正好夹进去一个油炸鬼,吃起来香酥甜美,十分可口。老北京有句俗语:“东一伙子,西一伙子,早点就吃马蹄烧饼夹果子。”肉末烧饼则是仿膳饭庄的一味点心,原是清宫御膳食品。传说在清宫里慈禧太后有一天夜里梦见吃烧饼,次日早膳时正好有肉末烧饼,因为圆了她的梦,慈禧高兴地赏给御厨尾翎和银子,肉末烧饼从此出了名。新中国成立后,周总理曾品尝过肉末烧饼,在他的建议下,肉末中再加入了玉兰片或南荠后变得更加爽口。肉末烧饼是把肉末夹在空心的小烧饼内食用,吃起来外面酥脆里面嫩香,中外宾客食后都赞不绝口。那馅烧饼则是老北京回民小吃店常制售的食物,其薄薄的面皮儿里包着用糖桂花和红小豆等糗成的馅儿,烧饼外面四周均粘有芝麻。两面的正中还盖有一个红色的方印儿,既好吃又好看。●粥铺 烧饼 油炸鬼(2)油炸鬼,老北京时人们出于对奸贼秦桧陷害岳飞的愤恨,曾把 “油炸鬼”念成 “油炸桧”,至今仍旧有此叫法。老北京的油炸鬼,据齐如山的《北京?话》中“油炸果”词解:“果俗读成鬼,北方古音也。”所以粥铺里的烧饼、油炸鬼一套也称 “烧饼果子”。油炸鬼,类似于油条,实际上又有不同。徐世荣的《北京土语辞典》谈其形状为:“类似油条白面制成长圈形,两股重叠,滚油炸到酥脆??”这种椭圆形的果子,新中国成立前粥铺里常制售,我少年时常吃这种果子。现在的早点摊上的油条,大约是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由天津传入京城的,老北京并不认可,因其粗,戏称之 “杠子”。●豆汁儿 焦圈儿豆汁儿是北京传统小吃中的一绝。相传在清乾隆十八年 (1753 年)时豆汁儿进皇宫成了御食。民间制作的作坊及豆汁儿摊众多,是旧京极大众化的小吃。 23名伶?兰芳抗日时期蓄须闲居在上海时,还让爱徒从北京用大玻璃瓶装满豆汁儿带到他上海家中饮用。梁实秋先生曾在 《雅舍谈吃》中说过:豆汁儿之妙,一在酸,酸中带馊腐的怪味;二在烫,只能吸溜着喝,越烫越喝,最后是一身大汗。豆汁儿虽然味道令一些人接受不了,但它很受欢迎,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其解暑的功能。 老北京的豆汁儿一般分两种,一种加入了绿豆粉或米粒调匀的稠汁叫豆汁粥,另一种较稀的称豆汁儿。豆汁儿是用绿豆发酵加工制成,绿豆有清热消暑、解毒祛痛、利尿除湿的功效,老北京人把豆汁儿称为“暑汁儿”。豆汁儿的精妙在于酸?甜、馊三味杂合,口感滑爽,不黏不糊。喝时再配着浇上辣椒油的咸菜丝儿和焦黄酥脆的焦圈儿,那可正应了五味俱全之妙啦!老舍先生就说过:不能喝豆汁的人不是北京人。 我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亲眼见过暑天在豆汁摊喝豆汁喝得汗流浃背的情景。我曾住在崇外花儿市附近,为喝那爱喝的豆汁儿,追着锦芳小吃店从崇外大街到磁器口;最近又追到天坛北门对过儿的老磁器口豆汁店,那两碗豆汁粥下肚,顿觉粥香味美胃肠通畅一身暑气全消。豆汁儿真是“埋伏”的好饮品! 粥铺、豆汁店、小吃铺里还有卖 “焦圈儿”的。“焦圈儿”最早从皇宫内传?。《北京土语辞典》中云:“作环状,大小如锻,特别酥脆。”宋朝苏东坡曾有一首赞美 “焦圈儿”的诗:“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浊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老北京最有名的是兴盛馆的邹殿元炸的焦圈儿。邹殿元的师傅孙德山是清宫御膳房专做焦圈儿的厨师,后来又有百年老号顺德斋 “焦圈( 儿) 俊王”的相传,精心制作的又酥又脆的焦圈儿,很受百姓的欢迎和赞誉。“焦圈( 儿) 俊王”指老北京食客对光绪年间德顺斋第一代王国瑞的美称,因其长相白净俊美,故有此美称(现在王家的手艺已经传到第五代)。烧饼、油炸鬼、豆汁儿、?圈儿是老北京人清晨的美食之一,如果吃上了瘾或者只认可某个店铺或某位师傅的手艺,可以吃上一辈子而不腻口。●牛筋儿豌豆 芸豆饼 煎灌肠老北京城里一年四季胡同里出售各种食品的商贩吆喝的货声不绝于耳,那些曾被称为 “零嘴儿”的小食品最受孩童的欢迎。牛筋儿豌豆和芸豆饼就?我在60 年前少儿时期最爱吃的零嘴儿。小商贩常趸来豌豆、芸豆煮熟,身挎着木盆或竹筐串胡同吆喝着 “赛牛筋儿咧——豌豆”、“大芸豆哟——五香的芸豆”售卖。牛筋儿豌豆 豌豆,旧京时有白豌豆、紫豌豆、绿豌豆等几种。豌豆性温,食用可补中、 24暖腹、温脐,用豌豆熬制成豌豆黄或粥曾是老北京的传统风味小吃。牛筋儿豌豆是用较大粒的白豌豆制成,其制法是先把选挑好的豌豆洗净后用温水稍加浸泡,然后下锅加花椒、大料、桂皮、茴香、豆蔻、盐同用文火焖煮熟后,控水盛出,放在阳光下晾干,至豌豆表皮起皱。因吃起来特别筋?,故有牛筋儿豌豆之美名。旧京时的孩童们将豆儿一个一个抛入嘴里嚼,香咸适口,越嚼越香,曾是旧京时孩童们最佳零食儿。郊区农家也常将制好的牛筋儿豌豆当做咸菜供一年食用。芸豆饼 芸豆是产量极高的一种豆类。清宫内慈禧爱吃的“芸豆卷”是用白芸豆制成的京味小吃。芸豆饼则是旧京时极便宜的大众化食品。追忆少儿的我常跟母亲索要几分钱跑出庭院大门去买大红芸豆吃。所谓芸豆饼即是将买的五香芸豆放入一块洁布中,再加少许的花椒、盐或白糖包好挤揉摁压成似烧饼大小的饼儿或圆球,手举着咬吃。芸豆饼儿面嫩香鲜甜咸别具风味,最宜孩童及老人们食用。“芸豆新蒸贮满篮,白红两色任咸甘。软柔最适老幼口,牙齿无劳姿饱啖。”《故都食物百咏》里赞颂过这旧京的芸豆饼风味食品。 煎灌肠 油煎灌肠是咱老北京的风味小吃之一。灌肠,自明朝起就在民间流传,在《故都食物百咏》一书中提到煎灌肠:“猪肠红粉一时煎,辣蒜咸盐说美鲜。已腐油腥同腊味,屠门大嚼亦堪怜。”《北平旅行指南》中说:“粉灌猪肠要炸焦,铲铛筷碟一肩挑,特殊风味儿童买,穿过斜阳巷几条。” 灌肠,老北京时在小吃店和各大庙会以及街头小巷常有售卖,煎灌肠的店铺?长安街的聚仙居和后门桥的复兴居与合义斋的为最好,最受食者称赞。小商贩则推着小车或肩挑走街串巷、一声声 “灌肠??”和铁铲敲铛的声浪与蒜肠味香飘向四方,引你的馋虫不得不坐下来品尝。那时的灌肠分两种,一种为大灌肠,用猪肥肠洗净,以白面粉、红曲水、丁香、豆蔻等十多种原料调料配制成糊,灌入肠内后蒸熟。另一种叫小灌肠,用淀粉加红曲水和豆腐渣调成稠糊后蒸熟。制作灌肠讲究刀工,将灌肠削成小片要薄厚均匀,用猪油在大铁铛上煎焦,食者买多少给盛多少,一般分大、小盘,大盘五分钱,小碟二三分钱,灌肠盛入碟内,浇上盐水、蒜汁,用竹签扎着吃,我少年时就常在花儿市、蟠桃宫等庙会上购食,灌肠外焦里嫩,很有特色。老北京的灌肠店和小摊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时已消失,但欣慰的是灌肠这种美味小吃没有失传,八十年代后在小吃街、小吃店、夜市和庙会上均可品尝到,现在一些超市上还可买到整根的灌肠成品,买回家自己油煎则别具一番风味,不过现在的灌肠只是用淀粉加上红曲而制成,滋味与老北京时真正灌肠味已不一样啦!但物美价廉的灌肠仍是大人孩子们所喜爱的小吃。 25●四合院里的童年游戏(1)老北京的胡同纵横3000 多条,老北京的四合院更有几万座。四合院里住过达官贵人,皇亲国戚,但更多的是住着普普通通的平民老百姓。百姓们在岁月中为生存而忙碌,也过着普普通通的吃喝玩乐的日子。你可知道在这些深宅大院或大杂院里,大人孩子们玩什么?用什么来休闲娱乐、消磨时光? 男人们休闲时喜爱遛鸟、养金鱼、弈棋、听京戏、逛庙会、逛天桥看杂耍等,女人们老太太们则喜欢绣花、搓麻将、斗雀儿牌等,那么那时的孩子们是怎么玩乐呢?那时不是 “电子时代”,孩子们没有电脑、电视机、手机,不能上网玩游戏、泡网吧,但那时孩子们的童年也都过得非常快乐,多年流传下来的游戏花样繁锦,丰富多彩。诸如男孩们爱玩的打仗、骑竹马、爬树捕鸟捉蝉、满院子里找蛐蛐、弹玻璃球、?三角、抖空竹、放风筝等;女孩们则爱玩翻绳、跳绳、踢毽子、跳房子、跳皮筋、拽包、抓拐等,在这些游戏中孩子们培养了感情,灵活了头脑,更主要的是在户外活动中增强了体质。我在北京生活了70 多年,所见所闻所玩的四合院里的传统游戏很适合如今的少儿们学玩,希望如今的孩子们少玩网络游戏走出房间,走向阳光、大自然,多参加有益健康成长的集体游戏活动,更多地享受童年的幸福和快乐。 拽包 拽包需先找一块三四米长、两米多宽的空场地,在约两米宽的外侧各画一条白线,再缝制一个两寸见方的布包,布包里放些沙土或绿豆,?不能放太硬的石块,以免伤人。 此游戏可3 ~4 人参加。三人玩法是在两条线外各站一人负责拿包砍,中间站一人面对手中拿包的人,游戏开始后,拿包的人把包拽向中间人的身上,又要不让她接住包,只要砍中三次,中间的人没接住包,她就输了,就要 “下台”,换那个砍包的人上场。如果被砍的人接住砍过来的包,那么每接住一次就是得一分,可减去被砍中的一次。四人玩法是分成两人一组,线中间站两人,砍法规则相同,两人都被砍下为输,“下台”,由另一组人上场做被砍包人。 这个游戏不仅能使孩子健身,而且也是智力的角逐,因为负责砍包的人,要想方设法把包砍在中间人难以接到的部位,站在中间的人要想方设法灵活转身躲包,随时下蹲蹦跳,一方面以防砍中,一方面还想接包。此游戏既让孩子在户外锻炼了身体,又加深了小伙伴间的情感,并从中获得极大的乐趣。●四合院里的童年游戏(2)26跳皮筋 跳皮筋,也叫跳猴皮筋。是女孩们最喜欢玩的游戏之一,约流行在上世纪的五十至七十年代。此游戏只需准备一副长皮筋即可,皮筋来源于胶皮或废自行车内胎铰成细长条,亦可用一些小皮筋圈(当时多取自牛奶瓶上束瓶口的皮筋)连接一起即成。 可以3 ~5 人一起玩,亦可分两组比赛,边跳边唱非常有趣。先由俩人各拿一端把皮筋抻长,其他人轮流跳,按规定动作,完成者为胜,中途跳错或没钩好皮筋时,就换另一人跳。跳法是皮筋高度从脚踝处开始到膝盖,到腰到胸到肩头,再到耳朵、头顶,然后举高 “小举”、“大举”,难度越来越大,跳者用脚(不许用手)去钩皮筋,边舞边唱着自编的歌谣。记得那时女孩们常唱的歌谣有:“江姐江姐好江姐,你为革命洒热血,叛徒叛徒甫志?,你是一个大草包。”“学习李向阳,坚决不投降,敌人来抓我,我就跳高墙,高墙不顶用,我就钻地洞,地洞射出枪子儿,炸死小日本儿。”“一朵红花红又红,刘胡兰姐姐是英雄,从小是个苦孩子,长大当了女英雄”等。 这个边歌边舞的跳皮筋游戏,既在游乐中增强了孩子们的体质,又通过自编自唱的歌,让孩子们从中学习了英雄先烈们的崇高品质与革命思想,在德智体中健康成长。 抓羊拐 抓羊拐也是女孩们非常爱玩的游戏。所谓 “拐”就是羊后腿踝骨的俗称,是表面较光滑又不规则的六面体,其中四面凹凸不平且能立起,一般?准备四个羊拐,孩子们把它们洗净并染上红或绿的颜色。另外,还要缝制一个一寸多见方的布包,里面装入绿豆或小石子。 参赛人一般是2 ~4 人,常在四合院屋檐下的台阶上或小饭桌上进行。那时有多种玩法,平常的一种玩法是,先将四个羊拐抓在手里,一转手腕将拐撒在地上,并同时抓起布包,然后在每抛起一次布包时,要顺序把拐扶正或按倒,并要接着布包不能落地,最后要一次把羊拐抓起,并接住布包即为赢。如果有一次没接着布包或没按规则顺序扶好拐,就为输,由另一人接着玩,轮流进行直到赛出结果和名次。 这个游戏使孩子们全身心投入,不仅锤炼了头脑的应变能力,也使孩子的手腕灵活多巧。抓羊拐曾风靡京城,让女孩们无比欢乐,在陶冶情趣中成长。●四合院里的童年游戏(3)27抽陀螺 抽陀螺的游戏历史久远,据 《帝京景物略》一书记载,此游戏从明代就已流行。陀螺是一种木头旋出的,像个漏斗上圆下尖样的一?锥形体,在尖头上安有一个小钢珠。为了转起来好看,亦可在陀螺上画几圈环形色彩,转起来就非常好看。另外还需制作一个鞭子,用约二尺长的一小木棍,在棍的一头系上一根绳或细皮条、布条即可。 玩时先将鞭绳在陀螺上绕几下,然后用劲把陀螺放在较平的场地上,让钢珠着地旋转,玩者应用鞭子抽打,使其不停地旋转。有些玩技好的孩子,可一人同时抽打2 ~3 个陀螺,亦可2 ~3 人同时各抽陀螺,比谁的陀螺转的时间长,最长者为胜利者。 抽陀螺游戏是一项盛行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的男孩游戏,当时老北京的孩子把抽陀螺叫做 “抽汉奸?,因那时日本人侵占了北京城,不少汉奸助纣为虐,他们跟日本鬼子一样招人恨,老百姓就借抽陀螺出气儿,一边抽一边说:“抽汉奸,打汉奸,打败日本,打汉奸。”“抽汉奸,打汉奸,棒子面涨一千。”以解心头之愤恨。抽陀螺是一项很适合少儿们的室外游戏,很值得推广。 撞拐 撞拐是一项非常有趣的游戏,男女少年均可参加 “战斗”。只需选一块平整的场地,并在地面上用粉笔画出几个一米左右的圆圈作为 “阵地”即可。此游戏可用一对一或组对组的比赛。一对一两人玩法是在地上的两个圈内各站一人,每人要一手抓住自己的?只脚的脚腕,将这条腿盘起来,只留另一条腿着地跳跃行走。游戏开始,由一人出圈“攻击”,一人守 “阵地”,出击者蹦到对方圆圈边,两个人互用膝盖撞击对方,但不可用手去推拉,当被撞出圈( 阵地) 或另一条腿着地时,即为战败,如出击者被守阵地者撞下另一条腿,出击者即为失败,然后再轮流当出击者或守阵地者。如果多人分两组玩时,则以最后仍坚守阵地没被撞出圈,而出击者均被击败为胜者。 此游戏双方都要机智、敏捷、沉稳、勇敢,这是决胜的关键。这个撞拐游戏在一片欢笑中锻炼了孩子们的身体、信心和毅力。 滚铁环
滚铁环是一项盛行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男孩们爱玩的游戏。铁环是个直径约 28一尺多的铁圈,其厚约一厘米,另有一个一尺多长的铁钩。 可选一平整的场地,玩者手握铁钩钩住铁环,从场地一头边跑边推,让铁环不倒并不断向前滚动,一直滚向场地的终点。滚铁环亦可二三人一起进行比赛,谁中途不倒又快速到终点者为胜。 推滚铁环时需要一定的技巧,在跑动中同时要掌握好手的推力的平衡。玩此游戏可使孩子们锻炼毅力和手臂的力量,是一项很适合少儿们的健身运动。●鸟笼 门墩儿(1)已有近580 年历史的前门大街承载了太多的变迁,它像一个时代的标签,醒目地烙印在古都北京的年轮里。重新修缮过的前门大街,大街两侧的店铺和五牌楼,已按民国时的风貌整修,很多老字号商铺也在旧地重张。然而当我行走在前门大街那写满历史沧桑的青石板大道上举目四望时,觉得非常耀眼又独具特色的却是颇有老北京风味的——那街市两旁众多路灯杆上的灯具装饰,那悬挂着的鸟笼是人们养鸟玩鸟儿的装备,可以说是鸟儿从鸟巢被人类 “请”来,居住在人类生活起居的家园里。 鸟笼 要说鸟笼就要先谈谈鸟。鸟,是人类的好朋友,不仅仅是赏心悦目的观赏动物,而且在农牧业生产、保护美化环境等方面都给人类带来很多益处。鸟类全世界有9000 多种,在我国生存的有1300 多种,而在北京?存的鸟类有400 多种,很多珍禽益鸟都受到保护。 我国最早在春秋时的古籍中,就有许多关于鸟类的记载,在 《诗·小雅·斯干》中云:“如鸟斯革,如 斯飞”,诗句形容宫殿里因有鸟而华丽;“手里金鹦鹉,胸前绣凤凰”(温庭筠),古代先人很早就有饲养鸟的习俗;历代文人也曾留下很多咏鸟的诗文。唐人斐夷直曾有首写鹦鹉的诗:“劝尔莫移禽鸟性,翠毛红嘴任天真。故今漫学人言巧,解语终须累尔身”,宋代的欧阳修亦有首写画眉的诗:“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这些诗都描写了鸟的美妙啼鸣和羽毛的美丽。古诗也告知我们,古时人们养鸟主要为的是观赏禽鸟的美羽和听其鸣唱。 相传宋徽宗皇帝在他的皇宫内喜欢养鸟,并非常善画鸟,他欣赏并擅长画鸟的彩色羽毛之美,在画界有宋徽宗开创了花鸟画派之说。历代皇宫及王公贵族们也多饲养观赏性极佳的鹦鹉、八哥、金丝雀、画眉、百灵、云雀、仙鹤、鸳鸯、红隼、孔雀、鸽子、喜鹊等禽鸟。一些官吏和外国使臣也常用珍禽作为给皇帝进 29贡的贡品。一些文人雅士及富贵人家,还常将一些珍禽如珍珠鸟、红隼、鹦鹉、八哥、画眉等作为贺寿礼物,赠送给上司或亲人们赏玩,这些羽毛美丽并能发出动?啼鸣学人说话的鸟儿,一向受到古今人们的喜爱。 老北京百姓养鸟历史悠久,约起源于明清时期。清代时慈禧太后挪用海军军费修颐和园时,还修了个听鹂馆。慈禧常年住在颐和园德和园大戏台附近的乐寿堂,乐寿堂是慈禧上朝听政、看戏、游湖、游园都非常便捷的安乐窝。从乐寿堂东配殿可通往德和园大戏台去听戏,大戏台旁就是听鹂馆。听鹂馆墙上有很多禽鸟的壁画。相传慈禧曾传御旨:听鹂馆应名副其实,应“黄鹂鸣翠柳”。慈禧命太监派人出宫到旧京庙集市上搜寻来很多黄鹂鸟,放入鸟笼里高挂在听鹂馆,供自己欣赏并听其婉转动听的啼鸣。慈禧太后还非常宠爱鹦鹉,她把驻外使臣伍廷芳从国外带回国进贡的五只鹦鹉,长期置放在乐寿堂和中南海的仪鸾,有专职的太监侍弄喂养,即使慈禧出宫时,这宠物鹦鹉也伴随着她出行。●鸟笼 门墩儿(2)清代满族人非常喜欢射猎习武,在关外时专有捕鹰的鹰户人家,将捕获的鹰送至清宫内务府饲养驯鹰,以供皇帝王族们围射猎物时使用。满族人在猎兽物时常顺便捕获一些禽鸟,他们将羽毛美丽又能啼鸣的鸟儿收入笼内饲养,听音观赏,调剂生活,形成最初饲养鸟类的习俗。清朝在北京建都后,把养鹰养鸟之俗从关外带到北京,当时八旗子弟们非常盛行玩鹰玩鸟,后来汉族的一些有闲阶级、文人雅士、梨园名伶、富贵人家,也将养鸟当做一项雅玩,鸟儿也成了大宅门、四合院里的宠物中最受喜爱的玩物,故有 “公馆鸟”之称。听听鸟语,观赏彩羽,或仰望飞翔的鸽子,确实给生活带来不少乐趣,也曾成为老北京城里独特的文化特色,现如今养鸟成为百姓休闲逸趣的一项雅乐活动。 养鸟玩鸟要有装备。像盘鸽子,因鸽子喜欢群居,要给它们准备鸽笼,画眉、百灵、红子、鹦鹉、八哥等大都喜欢单独或成对生活,这就形成各式鸟笼的出现。笼,成为鸟栖息的场地。 鸟笼大致分为南方笼和北方笼。南方笼的边条多是弧形,形式多样,有圆形、方形、六边形等,做工十分精细,以小刀刻竹见长,多涂成黑色或褐色漆。而北方的笼以圆形或方形为主,漆清漆以黄色为主调。从功能上分,又大致分为观赏笼、饲养笼、浴笼、繁殖笼等。 鸟笼是种非常讲究的器具,什么样的笼子装什么鸟,都有严格的规定。鸟笼的大小,要与所饲养的鸟类大小相适应,以适宜鸟的生活及方便人管理为原则。养鸟人还要为鸟儿配齐食、水罐,配好杠、盖板以及 “抓钩”或 “笼套” 30等,这其中学问众多,很有些讲究呢。 旧京时在天桥市场及白塔寺等庙会上,都有出售鸟笼及禽鸟的集市,爱养鸟的百姓常去游观和挑选购买。●鸟笼 门墩儿(3)鸟笼实际是四合院里的老物件。在旧京时,养鸟人常将鸟笼儿高高挂在庭院屋檐下或天棚里的葡萄架下。一般院子里鸟主人还没起床,那鸟儿就先 “叫早了?。一声声清脆婉转的啼鸣,使整个四合院充满了生机,像八哥不但能学会多种鸟语,它还能学人说话问候主人 “早安”、“晚安”。住在大杂院里的一些车夫和五行八作的穷苦百姓,也常以养鸟儿为乐趣,忙碌一天后回到家逗逗鸟,是对身心极好的调剂。各种鸟儿也常是孩子们的最爱,常在院中支个箩筐巧逮小小的麻雀,一旦捉到,就成为整个院里孩童们的宠物,争相玩耍爱不释手。养鸟必须遛鸟,提笼架鸟行走在胡同大街上,或遛走在河边、公园里,曾是老北京的一幅旧风景儿。 青少年时,我常见到遛鸟的人,手提鸟笼抓用力抡晃甩着笼子行?在护城河边,遛完鸟后就走进羊市口里著名的 “青山居茶楼”,将鸟笼挂起,边喝早茶边听鸟儿啼叫。 有些养鸟人,手提着三四个鸟笼,两个臂膀高甩,也着实费点力气呢。旧京有句俗语:“养鸟遛鸟,遛的是鸟,练的是人。”正说的是旧京养鸟人的心态。北京人养鸟的乐趣,主要是为听鸟啼叫,养鸟人要学会驯鸟,在遛鸟的同时,让鸟儿向大自然、向别的鸟儿、向别的动物学鸣叫。比如百灵鸟就能学十三套鸣叫,能学家雀、山喜鹊、红子、锦鸡、胡哨、燕子、家喜鹊、鹞鹰、靛颏儿、柞子、黄鸟、画眉、伯劳等鸟的叫声,还能学小孩哭、猫头鹰的啼叫?。 驯鸟学叫又有一套学问。在鸟学叫时,一定注意别让它学 “脏口”,要注意用手势阻止它学。另外驯鸟时外人不应靠前观看或逗鸟,否则,驯鸟的人会很不高兴。●鸟笼 门墩儿(4)门墩儿 门墩儿,是老北京四合院的另一老物件儿。 31门墩,又称门台、门座、门鼓,是我国传统民居大宅门、四合院、大杂院用于支撑大门?框、门轴的一个石质的构件,它是支撑固定好门框的整体门枕石的一部分,也是整个门楼中比较有特色的组成部件。门墩儿上通常雕刻着很多传统的吉祥图案和造型,因而它是我国传统文化里独特的石刻艺术品和重要文物。门墩、门枕石最早出现于汉代,即四合院形成的早期就已开始使用了。咱北京地区的门墩起源于最早蓟州郡县建制时,在北京的石刻艺术馆五塔寺以及庙宇里,就可见到辽金时期的遗物。明清两代则是北京门墩的繁盛期,不但数量多,其形状及图案也多姿多彩。 北京的门墩儿类型大致有箱形、抱鼓形、狮子形、虎形、柱子形等各种形状。按照我国自古几千年传承的礼制,北京居民的门楼及门墩的形状,也都按级别地位乃至富贫家庭有所不同。抱鼓形、箱子形多用于小型四合院或大杂院的大门门框两侧,也用于大府宅内众院落门的门框旁。狮子形、虎形、柱子形门墩儿,则多见于皇族、官府机构或书香门第的府宅的四合院中的那些装饰建筑华丽的门楼门框的两端。石材雕刻成的狮、虎坐在门墩的上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女主是特种兵的穿越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