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出家须皇帝批,顺治皇帝出家诗为什么要废止度牒

当前位置:首页&
到&<input class="tp_input01" type="text" id="yt_top" onkeypress="javascript:var keyNif(window.event){keyNum=event.keyCode}else if(event.which){keyNum=event.}if(keyNum==13){var pageNo=document.getElementById('yt_top'). pageNo = parseInt(pageNo.replace(/(^\s*)|(\s*$)/g, '')); if(pageNo == '' || isNaN(pageNo) || pageNo 1){return alert('请输入正确的页数');}window.location.href='/Article/485286/'+pageNo+''}"/>页&&<input class="tp_input02" type="button" onclick="javascript:var pageNo=document.getElementById('yt_top'). pageNo = parseInt(pageNo.replace(/(^\s*)|(\s*$)/g, '')); if(pageNo == '' || isNaN(pageNo) || pageNo 1){return alert('请输入正确的页数');}window.location.href='/Article/485286/'+pageNo+''" value="跳转">末页下一页上一页首页共1/1页
浏览/回复5033/26
&&&&&&&&&&&&&&&760)this.width=760" onclick="self.open(this.src);"galleryImg="no">&&&&&&&柳智宇&&&&&&&&&&&&&&&760)this.width=760" onclick="self.open(this.src);"galleryImg="no">&&&&&&&北京龙泉寺  《长江日报》供图&&&&&&&&&&&&&&760)this.width=760" onclick="self.open(this.src);"galleryImg="no">&&&&&&&2006年刘智宇以满分成绩获得第47届奥数金牌。&&&&&&&&&&&&&&  9月5日,一位网友在北京大学的校园论坛上发帖说,北大数学系大四毕业生、湖北籍男孩柳智宇放弃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全额奖学金,而选择出家遁入空门。记者前天前往西山的龙泉寺,确认柳智宇已经开始修行,但要正式皈依佛门还要有一个考察期。记者采访中获悉,之前也有数位北大清华高才生在此出家。&&&&&&&&&&&&&&  家长回应&&&&&&&&&&&&&&  父母坚决反对修行决定&&&&&&&&&&&&&&  柳智宇此前申请并获得了麻省理工学院的全额奖学金,家人都已经帮他准备好了行李,却没想到半途出现变故。“我们坚决反对孩子的这个决定。这一两个月我已经心力交瘁,他的母亲也病了一场。”柳智宇的父亲说。&&&&&&&&&&&&&&  “我们不埋怨任何人,只是感到很无助。”柳父称,柳智宇刚刚毕业还没有社会经验,家人希望他到社会上走走,“李叔同也是在39岁功成名就之后才选择出家,孩子现在什么都不懂,没法帮助别人”。&&&&&&&&&&&&&&  追踪柳智宇&&&&&&&&&&&&&&  作为居士修行还未真正出家&&&&&&&&&&&&&&  7日,记者来到位于海淀凤凰岭风景区内的龙泉寺,寺内多位僧人均证实,柳智宇确在此处修行。&&&&&&&&&&&&&&  “高个子,很瘦,话不多。”客堂内一名女居士对柳智宇印象很深。她说,两年前一位老教授将柳智宇带到龙泉寺,此后他自己也会不时来庙里。前些日子寺里修建配楼,组织僧人和居士成立“突击队”施工,柳智宇也加入其中,“第一次干活时他不适应,回学校后病了三四天,但现在已没问题了”。&&&&&&&&&&&&&&  据一位法号“贤栋”的僧人介绍,目前柳智宇只是居士,如欲正式皈依佛门要有一个考察期,一般要几年时间。他介绍,居士不受佛门戒律戒规约束,只要虔诚于佛、遵循佛之善心善意即可,“所以他现在还并不算出家”。&&&&&&&&&&&&&&  到寺院接待处“客堂”查询柳智宇,只说是同乡拜访。接待的僧人说:“又是来劝他回家的吧,前不久他父母来过,也坐在你现在这个位置。他二十多岁的人,高智商,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外人不必干涉。”&&&&&&&&&&&&&&  柳智宇本人婉拒了记者面谈的要求,托一位僧人带话说:“暂时不便相见。”&&&&&&&&&&&&&&  柳智宇其人&&&&&&&&&&&&&&  蒋方舟称他是“梦中情人”&&&&&&&&&&&&&&  “他的智商起码280以上,只有他可以到让我崇拜的程度。”网友这样介绍柳智宇。他的学海生涯经历辉煌,16岁时成为全国名校华师一附中的学生科学院院长;2006年以满分成绩获得第47届国际数学奥赛金牌并被保送攻读北大。大四毕业前又成功申请到麻省理工的全额奖学金。“我的梦中情人是柳智宇。”80后作家蒋方舟公开表示,“不是因为他帅,而是因为他是个天才。”&&&&&&&&&&&&&&  室友介绍,柳智宇性格比较内向,性情温和,乐于助人。刚刚入校时他便陆续加入了北大的禅学社和耕读社,长年坚持吃素,“也没听说有什么感情纠葛”。&&&&&&&&&&&&&&  北大禅学社7日在网站上发表声明,称从2008年起,柳智宇连续两年任北大耕读社社长,已淡出禅学社。一位北大耕读社成员介绍,柳智宇“怀天下之忧”,经常诵读佛经,总是想让所有人都幸福快乐,他曾说自己的愿望是普度众生。&&&&&&&&&&&&&&  柳智宇在此前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谈到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其实出世、获得解脱是一种普遍的人类存在状态……就个人来说,我小时候就不喜欢与小朋友一起玩,觉得他们天天在那里闹腾,太没意思了。这也是一种出世。有句话叫“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  探秘龙泉寺&&&&&&&&&&&&&&  寺中有多位名校高才生&柳智宇耕读社师兄也曾在此修行&&&&&&&&&&&&&&  始建于公元951年的龙泉寺,山门显得窄小,但进门后却另有洞天,一座金龙桥似乎把寺内的一切隔在凡尘之外,这是北京地区最大最古老的石桥,有上千年历史。&&&&&&&&&&&&&&  记者来到客堂,再度求见柳智宇和住持学诚法师,值班的义工答:“住持大师不方便。”闲聊中得知,此义工是东北某重点高校毕业生。&&&&&&&&&&&&&&  据居士和义工们介绍,龙泉寺内隐居的“真龙”不少:既有北大的也有清华的研究生。目前寺内排队等候剃度的净人众多,一些外地新建寺院,专门来这里寻找优秀人才。其中有位北大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在寺里当了3年多义工,一手建起“龙泉之声”网站,去年正式剃度。还有一位名校高才生,离婚后把百万家产留给了妻儿,孑然一身来此剃度。&&&&&&&&&&&&&&  此前媒体报道过的北京大学哲学系硕士邓文庆,毕业后在福建莆田广化寺剃度出家,人称“显庆法师”,2006年来到龙泉寺。&&&&&&&&&&&&&&  昨日记者从北大获悉,邓文庆也曾是北大“耕读社”社员。他父母先规劝他还俗,后也成为龙泉寺居士,跟在儿子身边。不过显庆法师现已离开龙泉寺,在另一家寺院挑大梁。他的师兄、现任河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北柏林禅寺方丈明海法师,是北大哲学系八七级学生,他于毕业的次年——1992年在柏林禅寺剃度出家,现在已是佛教界有名的高僧。&&&&&&&&&&&&&&  这些“天之骄子”们选择出家,大多不是因为感情困惑、生活所迫,而多是一种人生选择。龙泉寺的僧人告诉记者:“我们是在用另一种方式为社会服务。”&&&&&&&&&&&&&&  众说纷纭&&&&&&&&&&&&&&  蒋方舟:&&&&&&&&&&&&&&  我看过他的文章,知道他所有的思考都是一下子深入到最终极的问题,所以能够理解他选择皈依宗教作为归宿。但修行的方式有很多种,有点遗憾他的选择这么彻底和决绝。&&&&&&&&&&&&&&  网友博悟馆:&&&&&&&&&&&&&&  柳智宇古刹修行是损失的考量,显示出理所当然的功利主义。个人的成长,凭什么只能纳入唯一的、所谓主流社会的价值评价体系?柳同学的另一个华师一附中校友李喆,也是个天才少年,因为去学围棋被很多人认为“可惜”,如今李喆贵为国手,可惜声便少了许多。&&&&&&&&&&&&&&  网友多情无情剑:&&&&&&&&&&&&&&  我们为金钱,为名利,为地位,为工作,为家庭,为感情,为各种各样的东西所束缚,无法逃离。而他,已经脱离了俗世的束缚,这些东西已经不再是他需要考量的问题。&&&&&&&&&&&&&&  网友工程师:&&&&&&&&&&&&&&  这不是浪费教育资源吗?上了这么多年学一点社会责任感都没有?&&&&&&&
相关股票:
关联标签:
大智大慧大勇!&&&&&&&赞一个!&&&&&&&南无阿弥陀佛!
&淘股宝一周订阅:
预期盈利:50.0%
预期盈利:30.0%
预期盈利:10.0%
预期盈利:10.0%
说明现在的和尚待遇实在太好了。
普通人怎能理解天才的想法
蒋美女是不是说着玩的啊,不色诱一下柳同学么!&&&&&&&“我的梦中情人是柳智宇。”80后作家蒋方舟公开表示
为什么要赚钱?为什么要结婚?为什么要和别人一样?不一样你这一生注定会有异样的眼光看你,为什么?为什么会做人?为什么会生在这个地方而不生在别的地方?为什么同一样的世界,同一样的阳光,有人生活的比蜜甜,有人生活的比动物还要惨?为什么?&&&&&&&&&&&为什么高才生出家大家纷纷议论,觉得可惜?为什么穷人家的小孩出家大家觉得他是活不下去,生活环境差,只得遁入空门才是理所当然的事?
一个儒教一个佛教,皇帝们愚弄百姓的两大法宝,幸亏现在都衰败了,要不中国迟早走印第安人的老路
佛学也在发展中,个人觉得佛学太出世了
大智大慧大勇!
智商再高也是SB
蒋美女如果表白一下,柳同学可能不出家了啊!
读书读傻了,就是念那些书,毁了那么多高智商的人
从面相上看,是块出家的料
是个有思想的人
ZT:&&&&&&&&&&&&&&古代出家须皇帝批,政府是否应恢复严格的出家制度?&&&&&&&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bljg.html&&&&&&&&&&&&&现在的影视作品中,常常可以见到这样的情景:某人因为感情或事业上大受打击,或者犯了罪受到通缉,万般无奈之下,跑到寺院去出家了,后来事情解决了,就又还俗卷土重来。现实中,这样的事情的确比比皆是,寺院在人们心中成了避难所。要是在明朝以前,这简直就是天大的笑话。因为,古代人要出家是极其不容易的,需要得到皇帝亲自批准,需要经过国家级的考试,考试通过了,以皇上的名义颁发一个证书,叫度牒。只有拿到这个度牒,你看看哪个寺院哪个法师跟你有缘,去找他剃度出家。法师必须看你有没有度牒,有度牒可以收你,没有度牒,收你出家是犯法的。所以古代的出家人,万人景仰,连皇帝也尊敬他。可是,沿袭上千年的这样严格的出家制度,却被顺治皇帝废止了。&&&&&&&&&&&&&&&&&&&顺治皇帝为什么要废止度牒?我们先来看看《顺治皇帝出家偈》&&&&&&&&&&&&&&&&&&&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黄金白玉非足贵,唯有袈裟披最难。朕为山河大地主,忧国忧民事转烦。&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来时糊涂去时迷,空在人间走一回。&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不如不来亦不去,也无欢喜也无悲。悲欢离合多劳意,何日清闲谁得知。&世间难比出家人,无牵无挂得安闲。口中吃得清和味,身上常披百衲衣。五湖四海为上客,逍遥佛殿任君嘻。莫道僧家容易做,皆因累世种菩提。虽然不是真罗汉,也搭如来三顶衣。兔走鸟飞东复西,为人切莫用心机。&百年世事三更梦,万里江山一局棋。禹尊九州汤罚夏,秦吞六国汉登基,古来多少英雄汉,南北山头卧土泥。黄袍换却紫袈裟,只为当初一念差。我本西方一衲子,缘何落在帝皇家。十八年来不自由,南征北战几时休?朕今撒手归西去,管你万代与千秋。&&&&&&&&&&&&&&&&&&&举世尊崇、万人敬仰的皇帝,是多少世人朝思暮想、艳羡渴慕的,但在顺治皇帝的心目中,却无法与身披袈裟、尊贵神圣的出家之人相提并论。尽管史学界对顺治皇帝是否出家了存有争议,但这首诗和他废止度牒制度可从侧面证明他真的出家了。有高僧认为,顺治皇帝废止度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他自己能顺利出家,因为如果不废除严格的考试制度,他恐怕考不及格,也就出不了家。&&&&&&&&&&&&&&&&&&&这个废止度牒的事件对中国佛教影响巨大,而且是负面的,一些高僧屡有批评,而且认为它直接导致了出家人在人们心中的形象一落千丈。净空法师多次讲到这个事情(由于本人是在家人,不能随意评论出家人,下面原文引用净空法师的话),他说:&&&&&&&&&&&&&&&&&&&“唐朝那个时代,出家谈何容易,文化水平要达到进士(相当於现在的博士学位),然后再考佛法。这个考试都是皇帝亲自来考试的,为什麽?因为你出家了,你就是皇帝的老师,所以他要好好看看你够不够资格作我老师,你够资格作我老师,他才发证书给你,叫「度牒」。顺治不知道利害,他当时也是一片慈悲心,出家是好事情,何必刁难?何必这么严格?把度牒废止了,出家随便就可以出家了,这样一来出家人的素质一落千丈。甚至于在清朝晚年、后期,有很多犯罪的、没有知识的、没有读过书的都可以出家,不要度牒了。佛门素质一落千丈,一直到今天不能恢复。这个我们能怪社会一般人瞧不起出家人吗?不可以,不能怪别人。&&&&&&&&&&&&&&&&&&&&“印光大师在《文钞》里头对这桩事情也批评很多,说顺治皇帝做了一桩错事。古时候这种限制好,佛门出家人水平高,确确实实值得人尊敬,名副其实的法师。他的道德,他的修养,他对於世间学术,对於出世间的经教都通达,名副其实的法师,真能教你,所以他在社会上有很高的地位……那个度牒拿的真有价值,皇帝希望你出家之后,代表他教化全国老百姓,皇帝对你尊敬,你看很多好法师,皇帝聘请为国师,上行下效,地方政府这些官员、这些学者对出家人哪有不尊重的?哪有不佩服的?……你居住在寺院,地方这些官员、这些士农工商,对出家人没有不恭敬的。你有任何困难找到他,他都会帮助你解决,他有智慧、他有道德、他有能力……这个制度废除之後,这个标准就没有了,任何人想出家的都可以出家。没有念过书的,没有知识的,甚至於在社会上还犯了罪的,出家也没事,这样让佛门中人的素质一落千丈。印光大师每一次提到这个很痛心!现在我们知道佛教是教育,真的是究竟圆满的社会教育,内容包罗万象!从家庭、学校、社会,所有一切教育没有不包含的,内容太丰富了,真正是宝!经典在佛家称之为法宝,真的是宝,能帮助我们解决一切疑难杂症;无论是个人的,是家庭的,是事业的,还是社会,还是国家的,还是一切众生的,统统能帮你解决。这样好的东西,现在大家把佛教看成迷信,你说多可惜。这个误会太大了,多少人受害。我年轻的时候也是受害者之一,毁谤佛教,破坏佛教,决定不会相信。说是有一个人要把佛教介绍给我,简直就不可能,成见那麽深、那麽样顽固。我要不是跟方东美先生学哲学,方先生把佛经哲学当课程来传授给我,我这一生与佛就没有缘分。&&&&&&&&&&&&&&&  “所以佛陀的教育在过去是曾经被国王大臣、社会上给予最高的评价,最高的崇敬,今天我们跌下来了,跌到谷底了。昨天晚上你们在台上讲经,讲到要叫大家对於三宝要尊崇,对於出家师父要尊敬,我听了这个话,我写了几句,你说的我听了是没错,可是社会一般人听了会怀疑,我为什麽要尊敬你?你什麽地方值得我尊敬?这是现在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问题。话是说得没错,这种讲经教学收不到效果,人家会起反感,一出家就比哪个人大了,要一切人都尊敬你,供养你,这会引起社会的反感。我们今天劝人要有劝人的理论,要有劝人的技巧,要让人听到很舒服,觉得很合理,他愿意接受,愿意去做,我们才能成功。&”&&&&&&&&&&&&&&&  “说实在话,我们今天出家人自己迷失了,佛法在哪里不晓得,经典里面有什麽东西不知道,天天念,念了不晓得什麽东西。就像我刚才讲的,如果你真正明白了,穿衣吃饭点点滴滴都具足无量无边的佛法,这是世出世间所有的学术、宗教望尘莫及的。所以佛法要恢复一定要有人说明,所谓「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一定要靠弘法的人,弘法的人一定要有真正修持的人。&&&&&&&&&&&&&&&&&&&“学佛、修道不如法,不如理不如法,那有什么罪业?让一般社会大众曲解佛法,误会佛法,对于佛法有轻视、有毁谤、有侮辱,造出对于佛法弘扬种种的障碍。原因是什么?原因是我们自己做的不如理不如法。所以这个罪业我们佛弟子要承当,帐是算在我们的头上,不是算在毁谤佛法、谤佛谤法的那些众生头上,不算在他们头上,是在我们头上,我们没有做好,让人产生了误会。&&&&&&&&&&&&&&&&&&&“我们今天算是有幸遇到佛法,也剃了头,也出了家了,要知道出家人的责任使命是什么?现在讲出家人,包括主持道场的在家的二众,为什么?我们所肩负的使命是相同的,续佛慧命,弘法利生。在家二众不参与寺院的管理,没有这个责任。参与寺院管理,他的职责跟出家人是相同的,果报也相同的。佛门能修大福,反过来佛门能造大罪业,是福是祸都在一念之间,我们不能不知道,不能不谨慎。所以这个门你一步跨进来,是天堂也是地狱;做得如理如法,这个门是天堂之门;要做得不如理不如法,这个门是地狱之门。跟诸位说,没有中间的。&&&&&&&&&&&&&&&&&&&“怎样才如理如法?你想释迦牟尼佛就明白了。释迦牟尼佛从创教,一生所作所为是我们的典型,是我们的榜样,如来家业就是弘法利生。要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讲经教学。所以佛法是师道,不是神道。我们称释迦牟尼佛称‘本师’,本师是根本的老师,这个教学创始的老师。在中国,中国人称孔老夫子称先师,先是最早的,跟佛门里面称本师是一个意思,先师就是本师,本师就是先师。我们后人称弟子,我们跟佛的关系是师生关系。佛的道场就是学校。学校怎么能不上课?怎么能没有老师?怎么能没有学生?所以道场如果是学校,有好老师,有很多好学生,这个门天堂之门。如果这个道场没有老师教学,也没有学生在学习,这个门可能就是地狱之门。这是事实,不能不知道……&&&&&&&&&&&&&&&&&&&“佛弟子一定要遵守国家的政策,这很重要。国家政策要把佛教灭掉也要服从,也不能反抗。你看在中国过去历史上,「三武灭佛」,出家、在家的佛弟子没有抗议的。这是给全世界人一个讯息,佛教徒最安分守己,佛教徒最守规矩。如果人懂得这个道理,每个政府都欢迎佛教,这个地方灭了,别的地方就兴起来了,肯定!所以三武灭佛时间都不长,大概就二、三年,后面的皇帝一看到佛教徒这麽好,就极力护持,佛法马上就兴旺起来。如果佛教徒起来反抗,给人一个很不好的印象,佛教徒不守规矩,佛教徒是迷信,那政府就有理由反对你,不支持你。佛教重实质,不重形式,形式当然重要,形式随缘。只要我们佛教徒做得好,能够给社会带来安定和平,我相信任何一个政府都会拥护。今天中国佛教这麽衰,可不能怪政府,不能怪社会大众,怪我们自己佛教徒做得不好。譬如我们常常自己反省,出家的佛教徒,《沙弥律仪》没做到;在家佛教徒,十善业道没做到。那就是我们对不起佛陀,我们对不起祖师大德,为什麽做不到?为什麽过去历代他们都做得那麽好?连帝王都皈依,中国历代帝王很少没有受皈依的,出家的那些高僧大德都拜为国师,朝朝代代都有!哪个皇帝没有国师?为什麽现在变成这个样子?从前做得好,现在我们做得不好……&&&&&&&&&&&&&&&&&&&“出家人是老师,解行相应,自行化他。就像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一样,给社会一切大众做好榜样。做什么好榜样?觉悟的好榜样,破迷的好榜样,离苦得乐的好榜样。由此可知,病根你要不拔除,你怎么能做到?一定要常常记住,起心动念想对一切人事物世出世法想控制、想占有,这是一切罪恶的根本,根本的根本,我们从这个地方断,这叫从根本修。自己断了,你的境界不一样了,你的心变了,心变了相就变了,相随心转,相变了体质就变了,体质恢复正常了。诸位要晓得,控制、占有不正常,错误!因为你有这个念头,你的相貌不正常,你的体质不正常;体质不正常就多病,相貌不正常就不庄严;心跟身不正常,你的生活环境就有苦难。”&&&&&&&&&&&&&&&&&&&&现在的大多数寺院(像辽宁大悲寺那样的实在太少了),已经不是弘法的道场,仅成为收迷信的人们的香火钱的场所。现在的出家人,虽然也有一个“度牒”,但那只是一个身份证,与古代的度牒不可同日而语。我因此在想,政府是否有必要再度制订严格的出家制度呢?
出家制度引误解:学佛灭人类&出家享清闲&&&&&&&&&&&&&&&&&&出家为印度佛教的制度,我国社会,特别是儒家对他误解很大。&&&&&&&  在国内,每听人说,大家学佛,世界上的人都没有了,为什么呢?大家都出家了。没有夫妇儿女,还成什么社会?这是严重的误会。我常比喻说:如教师们教学生,哪里教人人当教员去,那岂不成了教员的世界吗?&&&&&&&  学佛的有出家弟子,有在家弟子,出家可以学佛,在家也可以学佛,出家可以修行了生死,在家也同样可以修行了生死,并不是学佛的人一定都要出家,绝不因大家学佛,就会毁灭人类社会。&&&&&&&  出家与在家,既然都可以修行了生死,为什么还要出家呢?因为要弘扬佛教,推动佛教,必须有少数人主持佛教。主持的顶好是出家人,既没有家庭负担,又不做其他种种工作,可以一心一意修行,一心一意弘扬佛法。佛教要存在这个世界,一定要有这种人来推动他,所以从来就有此出家的制度。&&&&&&&  出家功德大吗?当然大,可是不能出家的,不必勉强,勉强出家有时不能如法,还不如在家,爬得高的,跌得更重,出家功德高大,但一不当心,堕落得更厉害,要能真切发心,勤苦修行为佛教牺牲自己,努力弘扬佛法,才不愧为出家。出家人是佛教中的核心份子,是推动佛教的主体,不婚嫁,西洋宗教也有这样制度。有许多科学哲学家,为了学业,守独身主义,不为家庭琐事所累,而去为科学,哲学努力。佛教出家制,也就是摆脱世界欲累,而专心一意的为佛法。所以出家是大丈夫的事,要特别的勤苦,如随便出家,出家而不为出家事,那非但没有利益,反而有碍佛教。有的人,一学佛教想出家,似乎学佛非出家不可,不但自己误会了,也把其他人都吓住而不敢来学佛。这种—学佛就要出家的思想,要不得。应认识出家不易,先做一良好在家居士为法修学,自利利他。如真能发大心,修出家行,献身佛教,再来出家,这样自己既稳当,对社会也不会发生不良影响。&&&&&&&  与出家有关,附带说到两点,有的人看到佛寺广大庄严,清净幽美,于是羡慕出家人,以为出家人住在里面,有施主来供养,无须做工,坐享清福,如流传的“日高三丈犹未起”“不及僧家半日闲”之类,就是此种谬说。不知道出家人有出家人的事情要勇猛精进,自己修行时“初夜后夜,精勤佛道”。对信徒说法,应该四处游化,出去宣扬真理,过着清苦的生活,为众生为佛教而努力,自利利他,非常难得,所为僧宝,那里是什么事都不做,坐享现成,坐等施主们来供养,这大概是出家者多,能尽出家人责任者少,所以社会有此误会吧!&&&&&&&  有些反对佛教的人,说出家人什么都不做,为寄生社会的消费者,好像一点用处都没有。不知人不一定要从事农、工、商的工作,当教员,新闻记者,以及其他自由职业,也能说是消费者吗?出家人不是没有事做,过着清苦生活而且勇猛精进,所做的事,除自利而外,导人向善,重德行,修持,使信众的人格一天一天提高,能修行了生死,使人生世界得到大利益,怎能说是不做事的寄生者呢?出家人是宗教师,可说是广义而崇高的教育工作者,所以不懂佛法的人说,出家人清闲,或说出家人寄生消费,都不对。真正出家并不如此,应该并不清闲而繁忙,不是消耗而能报施主之恩。
什么是佛教的僧伽制度?&&&&&&&&&&&&&&http://foxue.baike.com/article-9969.html&&&&&&&&&&&&&&&&&&在普罗大众印象中,僧人一般禁杀生、禁酒肉、禁淫欲……这些被称作佛门清规戒律,但只属于僧伽制度的部分内容。&&&&&&&&&&&&&&&&&&&&&相传释迦牟尼成道后,到鹿野苑为&陈如等五人三转四谛法/轮,同时始建僧团。但此时还未制戒,还没有传戒所规定的僧数。根据《毗奈耶》卷一所述,释迦“证觉”后第13年有苏阵那犯过,始与诸比丘结戒,创制波罗夷(意译为弃,即弃于佛法之外)不共住戒法。以后比丘越来越多,犯过失的也随之增多,于是陆续制定相应的禁戒,逐渐形成系统而完备的律制。&&&&&&&&&&&&&僧伽制度也成了佛教僧尼共同遵守的制度、规定及传统习惯的统称。大体包含出家、受戒、安居、羯磨、素食、丛林清规等内容。&&&&&&&&&&&&&&出家&&&&&&&&&&&&&&&&&&&&&&佛教信徒为求解脱而出家修行。这种制度原非佛教所创始,古印度早有此风尚。佛教徒出家,先要剃发,这是取得僧人资格的必要条件。一般出家人不留胡须,但中国出家僧人剃后仍有复留者。南方国家和中国傣族地区僧人一律不留须。僧人不是充当人、神之间的中介的神职人员,也不能代人祈福禳灾或代神降福免罪。藏传佛教中噶举派、萨迦派等的传法者在家和出家的都有。格鲁派坚持出家制度,寺院有严格的宗教生活。泰国、缅甸和中国傣族地区佛教的出家制度有所不同,男子一生中或者在未成年以前都要出家一次,到寺庙中过僧团生活,接受佛教教育,过了一段时间再还俗。出家时间长短不一,有的只有三个月,有的数年或数十年,终生为僧的极少。&&&&&&&&&&&&&&&受戒&&&&&&&&&&&&&&&&&&&&&&佛教徒出家,成为沙弥和沙弥尼,必须受持十戒:不杀生、不偷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涂饰香鬘、不视听歌舞、不坐高广大床、不非时食、不蓄金银财宝。以后还须受具足戒。对比丘和比丘尼要求更严格。中国汉地实行昙无德部《四分律》,比丘戒有250条,比丘尼戒为348条。藏传佛教实行说一切有部律,比丘戒为258条。东南亚佛教比丘戒为227条,出家人依戒法规定受持此戒,即取得正式僧尼资格。中国汉族僧尼,由于信仰大乘,除受上述两种戒外,还规定须受菩萨戒。在受此戒时有在头顶上烧香疤的习惯。据说至元代已形成制度。1983年12月,中国佛教协会在《关于汉族佛教寺庙剃度传戒问题的决议》中,认为这种习惯,“并非佛教原有的仪制,因有损身体健康,今后一律废止”。其他民族僧人受戒,原无此项规定。&&&&&&&&&&&&&&&&&&&&&&安居&&&&&&&&&&&&&&&&&&&&&亦称夏安居、雨安居。古印度在雨季的三个月里,禁止僧尼外出,认为此时万物滋生,外出行走,易伤草木小虫,应定居于一处,坐禅修学,接受供养。这段时间称为安居期。在中国,安居期为农历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称夏坐或坐夏。安居前一日称结夏,安居终了举行自恣羯磨,称解夏。&&&&&&&&&&&&&&&&&&&&&&羯磨&&&&&&&&&&&&&&&&&&&&&意为“会议办事”。僧团按戒律规定,处理僧团或僧侣个人事务时,必须由一定范围内的全体僧众集会决定。一般表决方式为口头问答,征求同意。同意的不说话,不同意的表示意见。大家不说话,羯磨师(执行主席)就说:“僧人默然故,是事如是持。”有受戒羯磨、布萨羯磨、自恣羯磨以及临时商办某事而举行的羯磨等。&&&&&&&&&&&&&&素食&&&&&&&&&&&&&&&&&&&&&中国汉族僧尼特有的禁止肉食的制度。比丘戒律中原无此项规定,是梁武帝萧衍根据《大般涅槃经》等的教义提倡而普遍实行的。中国蒙藏族喇嘛一般都吃肉;中国傣族和南方国家僧人一样,他们托钵乞食或受人供养,也不排除肉食。大小乘戒律规定僧人不准吃荤,乃禁食大蒜、大葱等气味浓烈、刺激性较强的食物,不是禁止肉食。&&&&&&&&&&&&&&&&&&&&&&&&&&&&丛林清规&&&&&&&&&&&&&&&&&&&&&丛林,原称“阿兰若”,意为森林、丛林。印度原用以称僧众住处。佛教建立寺院后,泛指佛寺。清规即僧众日常应遵行的规定。在古印度,佛教原规定“三衣一钵,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佛教开始传入中国时,原也仿效“依律而住”,但这种不事生产的乞食制度,同中国社会生活不相适应,因此逐渐建立了僧人日常行持、说法、普请(劳动)等的规则。中国最早是东晋道安立下的规范。唐代百丈禅师根据禅宗僧伽发展的需要,制定了著名的《百丈清规》,其中规定僧侣在修道的同时,必须参加农业生产,自食其力,“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过农禅的生活。但《百丈清规》久已失传。现全国僧众遵行的《敕修百丈清规》,是元德辉禅师参照唐宋诸家清规,依托百丈之名修订的。&&&&&&&&&&&&&&&&&&&&&&寺院管理制度&&&&&&&&&&&&&&&&&&&&&古印度僧团中原只有执掌、监督进食等事项的上座,称为维那,此外别无他职。传入中国后,逐渐形成严格的寺院管理制度。唐以前僧职有上座(全寺之长)、寺主(主管一寺事务)、维那(管僧众庶务),称为“三纲”。唐以后禅宗寺院职位繁多,主管一寺的称住持,亦称方丈、堂头和尚。下设执事僧,一般有西序头首和东序知事。西序有前堂首座和后堂首座(统领全寺僧众)、书记(执掌文书)、知藏(掌佛教经籍)、知客(负责接待外来宾客)、知浴(掌管浴室)、知殿(管佛殿、法堂的香灯)等。东序有都监事(总管寺务)、维那(领众熏修,执掌僧众威仪进退纲纪)、副寺(掌管财务、总务)、典座(管理饮食、住宿等)、直岁(管理寺内劳务)等。& &&&&&&&&&&&&&藏传佛教的寺院,有执掌全寺僧众纪律的协敖;管札仓内僧众纪律的格贵;札仓主持人勘布;领僧众集体诵经的翁则;管理札仓行政事务和财产等的强佐;管理札仓内学经事务的雄赖巴等。蒙族地区寺院僧职大体与西藏相同。&&&&&&&&  傣族聚居地区,佛教僧制最高领袖为松迪阿伽摩尼(大僧正长老),其下有松迪(僧正长老)、帕召祜(阐教长老)、僧伽罗阇(僧王,僧主长老)、沙密(沙门统长老)、祜巴(都统长老)、都(比丘)、帕(沙弥)等。&&&&&&&&  东南亚一些流行佛教国家的寺院组织和僧伽制度,甚为复杂。泰国僧伽是按行政区划分的,在中央设有僧王、大长老会、僧侣法庭、教学监督部等,地方设有僧长、僧官等,僧侣还划分各种品位等级,分别负责寺庙的管理工作。&&&&&&&&  佛教传入欧美后,寺院组织为了适应西方社会生活方式,有了很多变化。有些佛教派别的寺院称为教会,和基督教一样划分为若干教区,每个教区辖有若干教会和附属团体,教区和教会都设有专职僧侣,如美国佛教会还附有佛教青年会、妇女会等。
从戒律看原始僧团的管理体制&&&&&&&&&&&&&&济 群 法师&&&&&&&http://www.hhfg.org/xxsz/f259.html&&&&&&&&&&&&&&&&&&&&今天要和大家讨论的题目是《从戒律看原始僧团的管理体制》。&&&&&&&  听到这个题目,大家可能会觉得学术性和专业性比较强,和我们的现实生活没什么具体的关系。可是根据我个人的研究,发现这不仅是佛教界应当予以关注的重要问题,同时也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和我们的现实人生有着密切的联系。&&&&&&&  为什么要着重探讨原始僧团的管理体制呢?因为一种良好的制度,是保障社会健康发展、保障民众幸福生活的重要因素。&&&&&&&  君主制和民主制是社会历史进程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两种制度,就其基本特征来说,它们分别代表了人治与法治两种不同的方式。&&&&&&&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之所以战争连年不断,和政治体制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我们知道,中国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一直奉行君主专制制度,即以天下为家,一朝称帝就可坐拥天下。正是这样一种集权式的封建专制,使得帝王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权利虽然不是具体的物质,但在它的背后,是高踞于社会之上的荣耀,是迫使民众服从的力量,是集天下财宝于一身的富有,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但帝王之位是世袭的,不容他人窥视和染指,这使得它的追逐者只有通过武力来夺取,从而导致中国历史上频繁出现的战争。今天是刘家的天下,明天又是李家的天下,翻开历史的教科书,任何一次改朝换代都是建立在血腥的残杀之上,建立在尸横遍野的灾难之上。&&&&&&&  相对于落后的封建专制,新兴的民主制度显然更符合民众的普遍需要。&&&&&&&  这几年我常去澳州,看后很有感触,在那样一个民主的政治环境里,百姓与百姓是平等的,百姓与总统是平等的,百姓与政府也是平等的。因此,人人都能够享受到自由、平等的生活,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政府计划对某沙滩进行改造工程,如果民众提出不同意见的话,政府就会予以考虑或采纳。在南澳某地,老式的公交车已沿用了一百多年,政府计划换成现代化的交通工具,结果民众普遍反对,觉得古色古香的特点要保留,政府也就因此取消计划。又如某人开车超速被警方拍摄下来,但违章者不服气,觉得自己没有超速,于是聘请律师调查,发现警察所用的照相器材是试用期产品,而试用期产品的质量没有保障,结果警方就输掉了官司。在澳州,民众随时可以监督政府,甚至监督总统。正因为如此,澳州的福利制度非常好,政府能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正反两方面的例子都向我们说明:良好的政治制度不仅对社会的健康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更直接影响到民众的生活,是百姓幸福安乐的必要保障。&&&&&&&  那么,佛教的制度又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我们可以把佛教的僧团当做一个王国来看待,佛祖释迦牟尼所创立的由僧众组成的王国,是独立于世俗社会之外的特殊团体,他是怎样来建立并管理这样一个王国呢?僧团没有类似于国家机器的操作系统,一切管理都是以佛陀所制定的戒律为依止。&&&&&&&  今天的人一提到戒律,总觉得是过时的,这和我们对戒律的无知有关。事实上,佛教的戒律在中国一直没有非常认真地实行过,尤其是在唐代禅宗兴起之后,戒律被丛林清规取而代之。戒律是民主的、法治的;而清规比较偏向于人治。根据戒律所建立起来的佛教僧团没有具体的行政机构,基本属于无政府状态;而根据清规所建立的僧团,则有着非常完整的行政机构。可以这么说,汉传佛教所特有的清规制度,多多少少受到那个时代封建君主制度的影响。&&&&&&&  汉传佛教的僧团有两种类型:除了根据清规所建立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十方丛林之外,还有子孙寺庙。十方丛林属于公有制,还保留着相应的民主制度;而子孙寺庙则比较偏向私有制,因而在管理体制上更接近于封建君主制度,寺院所有权在师徒间代代相传,由师父传给徒弟,徒弟再传给徒弟,属于变相的世袭制。不同的管理体制不仅对佛教僧团的健康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对僧人自身的修行解脱更有着直接的关系。&&&&&&&  目前,海外的许多道场都属于子孙寺庙,包括一些影响很大的寺院。我们知道,佛陀制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僧众的修行解脱,就这个意义上来说,私有制的寺院有利有弊。优点是有利于事业的发展,一个人在道场连续几十年当住持,有相对的稳定性和一贯性,手下也容易招集一批弟子帮助其共同完成事业。但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长期的事务性工作对个人的修行解脱会带来相应的障碍,行政管理模式一旦形成,参与者就会被循环不息的运作系统牵制,很难有时间退下来修行。&&&&&&&  而戒律所设定的管理体制,虽然诞生于两千多年前,却是以充分的民主为基础,非常契合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管理体制。我们今天来研究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对戒律有更深入的认识,更可以此作为借鉴,为现今的僧团管理提供如理如法的参考。&&&&&&&  原始僧团又是如何运用戒律来进行管理的呢?下面,我准备从公有制、平等、民主、法制、自由这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公有制&&&&&&&  根据戒律所制定的僧团,属于公有制。&&&&&&&  公有制和私有制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制度。在私有制的社会,企业大部分属于个人所有,而公有制社会,国有企业占了相当比重。资本主义社会即是典型的私有制,而社会主义社会则以公有制为主。就目前来看,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国家占绝大多数,这主要和人类的天性有关,自私是人性的最大特点之一,其突出表现就在于私人占有--“私有制也因此而发展成社会的最高信条和激发人类创造力的源泉”,在这个意义上来看,私有制的确比较符合人性。&&&&&&&  但是,由人类私心而导致的欲望也是一切犯罪现象产生的根源,几乎所有的贪婪、剥削、欺诈甚至残杀都源于此,战争就是其中最为极端的表现。因此,在经历了私有制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种种灾难性局面之后,许多西方哲学家开始对它的弊端有了清醒的认识,相继提出一系列关于公有制社会的设想:如莫尔提出的“乌托邦”,培尼拉提出的“太阳城”,马克思提出的“共产社会”等等。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和佛教中所说的净土有某种相似之处,当然,离净土的清净庄严还有很大的距离。&&&&&&&  虽然莫尔提出“乌托邦”迄今已有将近五百年的历史,其后,也不断有先哲智士为实现这一蓝图而进行努力和尝试,但直到如今,共产主义社会还只能作为人类理想而存在,无法在现实社会中得到具体的实施,在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宣告解体的今天,这一理想显得尤其遥远而渺茫。可是在佛教的僧团里,这样一种公有制的管理体制不仅曾经存在,而且得到了很好的贯彻落实。在部分现代僧团,如中国的丛林中,多多少少也还保留着公有制的结构,尽管并不是十分严格。&&&&&&&  佛教僧团所实施的公有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体现出来:&&&&&&&  1、出家是打破私有制&&&&&&&  出家是相对在家而言。家,从狭义上来说,是指某个家庭;从广义上来说,是指世俗的生活方式。&&&&&&&  人类对自我的执著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求学、工作、成家立业,无非是为了吃好、穿好、住好,无非是为了个人的意志得到最大程度上的满足。我们的人生就是在这种不断的追求和占有中度过:我们对感情的占有,对财富的占有、对地位的占有,对亲人的占有……一旦占有之后,新的欲望很快就会产生,因为总是有尚未实现的目标在等待着我们。“即使人类已经达到了温饱,在以物质满足为基本价值判断的社会中,更好的含义也是相当明确的。世界各国无不以数字说明自身状况是否更好--国民生产总值、劳动生产率、人均收入、福利指标、就业率等等,增长成了更好的同义语”,而就人类的欲望而言,增长是永无止境的。&&&&&&&&  我们从没有到有,却不会在拥有中得到真正的满足,又将这个过程延伸到不断的横向比较之中:希望我的所有能够超过别人。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就带来了彼此之间的竞争。在现代社会,竞争已深入到各个领域。学生从在校读书就开始比成绩争名次,走上社会后,竞争就更趋激烈,无论从事什么工作,拓展什么事业,都要在竞争中谋取自己的一席之地。即便是在家庭里,至爱亲朋也会因利益纠纷而争得鸡犬不宁;至于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若不能得到妥善的解决就会由冲突上升至战争。总之,人在自我的支配下,对世俗的一切都充满着占有,充满着比较,充满着竞争。&&&&&&&&  所以说,建立于我执和欲望之上的私有制是罪恶产生的基础,关于这一点,佛陀在两千多年之前就已明确指出:我执是人类一切烦恼的根源。由我执而产生贪心、嗔心,对我喜欢的就贪,对我讨厌的则嗔,并由贪心和嗔心的炽盛导致世间种种罪恶行径的产生。佛教把人类的罪恶归纳为四种,即“杀、盗、淫、妄”。&&&&&&&&  以我执为基础所产生的贪心会导致这一系列犯罪现象的产生。&&&&&&&  我们会因贪心而杀生,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为了对美味的贪著,而无视动物应有的生存权利;贪心的进一步发展就会危害到自己的同类,当通过正当途径得不到我们所希求的财富时,就导致了谋财害命的现象;更进一步,为了争夺土地,争夺资源,引发国家与国家之间大规模的战争。贪心还带来了偷盗和抢劫,当我们贪著属于他人的东西而丧失理智时,偷盗行为就在所难免;贪心又会导致邪淫,无论是非法的暴力手段或不正当的婚外恋,都来自于无法克制的贪心;至于贪心引起的妄语更比比皆是,俗话说,无商不奸,为什么不能诚实地经商呢?无非是为了谋取更大的、不在正常利润之内的暴利。&&&&&&&&  以我执为基础所产生的嗔恨心,同样会导致类似的犯罪行为。&&&&&&&  在中国,“有仇必报”的狭隘观点反而成了侠士所为,甚至有“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之说,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嗔恨的种子在一个人的心中生长十年或者更久,对他的心灵健康会构成多么大的伤害。我曾请人们用最简单的两个字对武侠小说的内容作一归纳,结果都没能切中要害。我告诉他们,这两个字就是“爱”和“恨”。每部武侠小说都围绕着爱和恨,光是爱,看起来软绵绵地没味道;光是恨,一片刀光剑影,没有感情在里面纠缠一下,似乎也少了点什么。作者正是抓住了人们的这种心理,爱的时候,爱得死去活来;恨的时候,恨得势不两立。在武侠小说中,爱和恨是有所侧重的,但它的主题是恨:或是有仇必报的恨,或是由爱而生的恨,或是单纯的“士可杀不可辱”的恨……无论是哪种恨,都是嗔恨心在作怪,一切的争斗也是在嗔恨心的支配下发生。&  在家的生活就是以我执为基础,以私欲的满足和占有为基础。而出家就是要通过修行去除对自我的执著,摆脱对私欲的占有。出家人的学佛过程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方面是从生活上放弃世俗的追求,在家的时候有妻儿、有财富、有地位,还有复杂的人际关系。出家就是要带着出离心从家里走出来,以放弃对世间一切的占有为前提,不管你曾经是乞丐还是国王,一旦出家,就意味着过去从此告一段落。佛陀出家前是将要继承王位的太子,但他有感于世间生老病死的痛苦,毅然放弃了富贵荣华,选择出家作为自己的人生道路。当他夜半从宫中出逃时,只带了一个侍从帮他把头发剃掉,并将原有的衣物带回,从此披上袈裟,乞食于四方。所以,从严格意义上说,出家就意味着一无所有的无产者生活。&&&&&&&&  但更为关键的是从内心深处去掉我执。一个人放弃了财富,私心就没有了吗?内心深处就什么占有欲都没有吗?事实上,放弃还只是形式上的改变,而人类的私心是无始以来的积累,是根深蒂固的。所以,出家之后还需要通过不断的修行来放弃内心深处的我执,修行的过程就是克服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是从有我到达无我的过程。&&&&&&&  阿罗汉的果位就是在彻底通达无我后才能证得,这个过程要通过勤修戒定慧来完成。“戒”是以戒律来割离对世俗生活的占有和贪著;“定”是以禅定的力量来降伏自私和由自私引起的烦恼。对自我的执著,使我们整天妄想纷飞:我的得失、我的荣辱、我的恩怨……我们的心在这些妄想中转来转去,片刻不得安宁。所以,我们要通过修行把心安住在佛法上,安住在正念上,使我们的心从自我的执著中脱离出来,获得自在和安详。&&&&&&&&  而菩萨道的修行则是在利他中完善自己的人格。如果一个人整天只是为自己考虑,烦恼就会越来越多,患得患失也会越来越严重。反之,如果我们考虑的是众生的利益,众生的幸福,没有自我掺杂在里面作怪,我执就会越来越淡,由此而来的烦恼也就不治而愈。我们要通过布施来克服自己的悭贪,许多人对占有的财产很执著,不但舍不得给父母妻儿使用,甚至也舍不得给自己用,把钱存起来才觉得高兴,而布施正是对治吝啬的有效手段;我们还要通过持戒来克服自己的欲望;通过忍辱来克服自己的嗔恨;通过精进来克服自己的懈怠;通过禅定来克服自己的散乱;通过智慧来克服自己的烦恼……。菩萨的修行就是以“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为前提,如果我们能以此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一方面在生活上舍弃世俗的享乐,一方面在内心进行薰修,就能逐步抵达无我的境界。&&&&&&&&  私有制是以我执为根本,若每个人都能去除我执,私有制也就没有了存在的基础,因为一个没有我执的人是不会有私心杂念的。《金刚经》告诉我们:“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菩萨道的修行,要由无我而引发无缘大慈,对待一切众生都象是对自己儿女一样不求回报地慈悲关爱;还要由无我引发同体大悲,把自己和所有众生视为一体。只要我执还存在,我们就总觉得和众生有隔阂,哪怕是和自己的亲人也有隔阂,觉得他是他,我是我,无法真正融为一体,无法将他的利益当作自己的利益,将他的幸福当作自己的幸福。或许只有母亲对儿女的爱可以接近这个程度,但母爱常常是狭隘的,不能遍及一切众生。如果我们能够破除我执,没有了作为主体的我,自然也就没有了作为客体的众生,没有了由此而来的一系列私心杂念和人我是非。因此,佛国净土是以无我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而僧团所实行的公有制则是这一理念的具体实施。&&&&&&&&  2、僧团是共产社会&&&&&&&  原始僧团的生活方式和现代的僧团不同。现代的僧团,尤其是汉传地区的僧团,或要作为旅游景点接待游客,或要从事一定的劳动,禅宗所提倡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就要求僧团通过生产劳动来自给自足。而原始僧团不从事任何生产活动,一切财富都来自十方供养,寺院甚至连厨房都没有,出家人都是以托钵乞食维生。有的日中一食,有的过午不食,生活非常简单。早期僧团是没有财富的,随着僧团的发展,慢慢也开始拥有一些财产,这些财产主要来自信徒对僧团的供养,有饮食、衣物、住宅,医药等生活基本用品,在佛教里称为“四事供养”,除此以外,还有些简单的日常用具。&&&&&&&  僧团接受的供养分为佛物、法物和僧物三类,必须严格遵照施主的意愿进行分配使用。有些物品是供养佛陀的,就直接供养他老人家,佛陀入灭后则用于塑像、贴金、点灯;有些物品是用来传播佛法的,如助印经书流通结缘,就属于法物供养;有些物品是用来供养僧团的,属于十方僧人共有。过去的出家人大多过着行云流水般的生活,正如俗话所说的那样:“铁打的常住流水的僧”,僧人无论走到哪个寺庙就是那里的一份子,常住必须为他提供食宿。十方丛林是属于十方僧人所有,不是由某个僧人所有,也不属于某个寺庙的常住所有。&&&&&&&  佛教僧团的财产分为四种:&&&&&&&  (1)“常住常住”,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不动产,例如寺院的房产、土地等等。每个人都有份,但不可以瓜分也不可以带走,只有在此居住的僧人才能享有。&&&&&&&  (2)“十方常住”,属于十方僧人所有的财产,如衣服、粮食、用具等等,十方僧人都可以享用。&&&&&&&  (3)“现前现前”,是施主供养给寺庙的、有指定目标的物品。比如今天有施主供斋,他只供养柏林寺里二十个常住僧,其它地方来的僧人就不能得供。这类供养就属于现前现前,现前的这些人才有权享受。&&&&&&&&  (4)“十方现前”,还是以供斋为例,施主在此之前没有具体的限定,那么无论哪个地方来的僧人都可接受这份供养,这就是“十方现前”。&&&&&&&  现在的僧团可以发些单钱,“单”是指衣单,单钱就是添制衣单用的,相当于社会上的工资。我出家时,寺院每月发5元或10元单钱,现在要多些,根据各个地区的具体情况而定。原始僧团是不发单钱的,在戒律里有“不持银钱戒”,也就是说,出家人不能拥有金钱,当然也就不能接受施主供养的钱财。就目前的情况而言,要不持银钱就寸步难行了。而在原始僧团却是完全可行的,因为僧人的一切所需都由僧团负责提供,由僧团统一进行分配,而且这种分配是平等、公开的。&&&&&&&&  现在的寺院,僧人去世后,会按照他生前的遗嘱对其遗产进行分配。但在原始僧团是不能这样做的,因为一切都属于僧团所有,任何人没有资格分配这些公有财产,包括它的使用者。如果某个僧人病了,需要他人长期照顾,在这种情况下,僧团会考虑犒劳他一些东西,但决定权在于僧团,不是个人之间能够自行解决的。&&&&&&&  戒律里有一条“亡人物戒”,是关于亡人物品的处理方式。僧人去世后,他的遗物不能随便处置,而要敲楗锤,就象现在我们每天听到的打板,生活在这个范围内的所有人都要到场。如果有人因故不能出席,必须事先请假,并声明:“我对大众会议的所有决定都表示赞同。”然后才可以召开会议,把亡人的遗物进行处理分配。我以前住广化寺时,有个老和尚去世了,大家就把他的手表、衣服、水壶等十几样东西摆出来,通过抽签决定这些物品的归属。由此可见,在原始佛教的僧团里,财物属于僧团共有,个人不能私自挪用或擅自分配,甚至遗物也不例外。&&&&&&&&  3、僧人是无产者&&&&&&&  根据戒律规定,出家人不能持有银钱。这个问题在第二次结集佛经时就曾讨论过,当时已有部分比丘开始接受金钱供养,一些长老觉察后表示抗议,认为这样的行为不合佛陀的教法。与会者分成两派,开放的一派表示能够接受,保守的一派则表示了相反的意见。第二次结集讨论的结果,是保守派取得了胜利。&&&&&&&  佛陀成道的时候,出家人依“四依”而生活。穿的是“粪扫衣”,就是别人扔下的破旧衣服。印度人很迷信,认为生孩子或去坟地时所穿的衣服不吉利,必需丢弃,所以在当地很容易捡到这样的“粪扫衣”,拾到后洗洗干净就可穿在身上。住就更简单,不过是在树下或坐或卧而已,印度是热带地区,僧团最初成立并时没有住宅和殿堂。饮食则是托钵乞食,每天日中一食。生病时,就将别人吃剩下的药物取回来服用,好在当时出家人道心坚固,禅定功夫深厚,一般也不容易生病。这就是戒律所规定的“四依”生活。&&&&&&&  随着僧团不断发展,信徒越来越多,很多信徒看到自己的精神导师生活如此艰苦,感觉很过意不去,就请求佛陀开许,允许他们供养出家人较好的衣物饮食。佛陀很慈悲,认为这种“四依”的生活毕竟不具备普遍意义,不是每个出家人都能长期地信受奉行,就同意比丘们接受居士的供养。有些比丘由于有修有证且口才出众,因而得到的供养较多,出门云游时还要肩扛手提,给生活带来了诸多的麻烦,也在客观上影响了自身的修行。于是佛陀就根据印度的气候,规定出家人只能有“三衣”和必需的生活用品。也就是说,作为僧团可以非常富有,可以接受施主大量的供养,可以拥有大量的土地和房产,但出家人所能拥有的个人财产却非常有限。戒律对出家人的生活日用有着严格的限制,一旦超过标准就属于犯戒,不仅要拿出来上交僧团,还要对大众进行忏悔。&&&&&&&  当然,佛教并不提倡一味的苦行。在佛世时,印度有很多外道崇尚苦行,为寻求解脱过着极为艰苦的生活,有的几乎近于自虐:或泡在水中,或单足站立,或像牛一样吃草……真是无奇不有。佛陀悟道之后,发现苦行的方式并不能使修行者得到真正的解脱,在某种意义上说,甚至是弊大于利。因此,佛陀倡导“中道”的修行原则,要求弟子们在生活上远离放纵欲望和自苦其身两种极端。&&&&&&&  戒律作为生活的规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同样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处置。当时有位富家弟子要求出家,虽然他宿有善根,但已习惯于锦衣玉食的生活,看到僧人的艰苦生活后就不想出家了。佛陀以慧眼观察到此人善根已经成熟,便让阿难去皇宫里借来很多宫廷用品让其享用。因为他对原有的生活环境比较习惯,只有在那样的环境下才能安心,佛陀就先给他营造环境,再向他宣讲佛法,结果这位弟子很快证得阿罗汉果。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佛陀度人的方便善巧。&&&&&&&  佛陀虽然规定僧人奉行无产者的简单生活,但并不是极端的禁欲和苦行,之所以要求出家人过简单的生活,是为了对治人性的弱点。人最大的特点就是贪著,拥有越多就越贪著,而贪著会带来牵挂和烦恼,是解脱的最大障碍。&&&&&&&  从以上三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原始僧团是典型的公有制团体。在现实社会中,公有制只能作为理想存在,而佛教界却身体力行地将其贯彻实施在具体生活中,这与出家制度及僧人的修行有关。世俗生活以私有为基础,在这种前提下,公有制的推广必然会遇到种种障碍。而出家是对世俗生活的放弃,是对私欲的放弃,僧团由这样一群放弃私欲的人组成,为公有制社会的建立提供了基本的保障;而且佛法修行又以“无我”为理论指导,从而彻底铲除了私有制的根源。这就是公有制为什么能在佛教界存在并流传下来的原因所在。
二、平等  &&&&&&&&&&&&&&&&&&如果说共产主义式的公有制是人类社会的理想模式,是因为它建构了一个没有等级差别,没有贫富不均的幸福乐园,是因为它为我们提供了人人平等的可能性,无论是在自然状态下,还是在权力与义务上,每个人都拥有均等的机会。&&&&&&&  自从私有制出现以来,社会就开始出现了种种不平等现象,其中有宗教神权上的不平等和社会地位的不平等。印度婆罗门教认为,人类是由大梵天创造--由大梵天的嘴巴、肩膀、肚脐和脚底分别创造出不同种姓的阶层。所以人类天生存在种姓差别: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种姓。在当时的印度,婆罗门是至高无上的神职人员;刹帝利是管理国家的行政阶层;吠舍是从事工商业的资产阶级;首陀罗则处于社会的底层,连基本的生存权利都没有保障,哪怕不小心碰到别人身上,都面临被处死的可能。更为苛刻的是,前三种人可以再生,首陀罗种姓却因地位卑贱而不得再生,其等级之森严由此可见一斑。&&&&&&&  随着私有制的发展,社会逐渐分化为各个阶层,社会地位的悬殊使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由等级制演变出的特权阶层将不平等的社会现象推向了极端:在封建的专制制度下,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专制独裁的国家中,国家元首就是一切,而国家则算不了什么;一个独夫的意志就是法律,而社会却没有自己的代表”,也正是这样一种无视人类平等权益的专制制度,因其对人性的粗暴践踏,使自身陷入深刻的危机之中。&&&&&&&  “平等”作为西方启蒙运动的口号和政治理想之一,是本着合乎人性的精神而提出的,因为平等是自然赋予每个人的不可剥夺的权利。启蒙思想家代表卢梭认为:当人类生活在最初的自然状态时,没有贫富贵贱之分,没有奴役与被奴役,没有压迫和被压迫。只是因为私有制的出现,使一部分人成为凌驾于整个社会之上的特权阶级,人类在自然状态下的平等权利才遭到破坏,而使社会产生一系列的不平等现象:政治上的不平等、财富上的不平等、地位上的不平等,而这样的不平等正是对于人类天赋权利的蔑视。他进一步指出,人类应重建新的社会契约,以实现更高的社会权力的平等。&&&&&&&  到今天,尽管世界各国的人们对“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这一信条已不再陌生,但真正的平等还没有象我们所期待的那样如期到来。现代社会仍然有着血统的差别、民族的差别、职业的差别……只要这些差别存在一天,平等充其量也只是相对的、局部的。&&&&&&&  那么,平等永远无法带着圣洁的光环来到人间吗?又或者,象启蒙思想家们所叹息的那样:“平等既是一件最自然不过的事情,同时也是荒诞不经的事?”前面我们说过,原始僧团是属于公有制的管理体制,而公有制只有在平等的前提下才能得以实施,如果说公有制是平等的表现形式,那平等就是公有制不可或缺的必要基础。在原始僧团中,平等的原则又是如何得到体现的呢?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来展开说明:&&&&&&&  1、四姓出家同为释种&&&&&&&  首先,佛陀创立的僧团没有种姓的差别,《阿含经》说:“四河入海,同一咸味”,这样的精神出现在两前多年前的印度,无疑是划时代的。无论身处什么样的社会阶层,一旦出家之后,原来的种姓便不再存在,僧团全体成员同为释迦种姓,不存在因出身而带来的阶级烙印,更不存在因贫富而造成的地位悬殊。生活在僧团里的每个人,都是在同一起点开始,依“戒腊”(受戒的年限)而长幼有序。&&&&&&&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佛教所奉行的法律主要指戒律,佛陀在《遗教经》中告诫他的弟子们:戒律就是你们的老师,戒律就是你们的准则,戒律就是你们生活的规范。所以,受戒是取得僧人资格的必要手续,刚入僧团要受沙弥戒,接着受比丘戒。能否成为三宝之一的僧宝,主要也是以受戒的级别来衡量:受了比丘戒,就取得了比丘的资格;受了菩萨戒,就取得了菩萨的资格。&&&&&&&  在家居士也是同样,学佛首先应受“三皈”,三皈不仅是在家居士跨入佛门必须履行的仪式,也是每个佛弟子所要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皈依佛,不皈依邪魔外道;皈依法,不皈依外道典籍;皈依僧,不皈依外道邪众,这都有戒的含义在里面。所谓戒,就是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如法地遵循这三条规范,才能保有我们的“皈依体”。除了三皈,在家居士还可进一步受持五戒、八戒乃至菩萨戒。&&&&&&&  戒律作为行为规范,它的重点在于对戒律的行持,而不是受戒的形式和仪规。所以,出家人受戒后还要学戒,每半月要参加诵戒,当然最重要的是持戒,如法持戒是检验一个佛教徒是否合格的标准和尺度,无论修习什么法门,都必须依戒而行,即便是佛陀本人也不例外。只是他老人家不需用心去持戒,因为他的一切功德都已圆满,他的行住坐卧和起心动念无一不符合戒律的规范。常人需有心持戒,因为他们还没有禅定的保护,没有智慧的观照,持戒容易落于拘谨和被动,往往费很大工夫才能把戒持好;但随着修行的提高,欲望和妄想都得到较好的降服,持戒就会越来越轻松简单,因为戒律已在长期的磨合中和身心融为一体,即便不执著于戒相,也不会有破戒的行为。&&&&&&&  僧团里,无论是刚出家的沙弥,还是有资历的长老,都要受到戒律的约束,这一点对于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在现实社会中,“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句口号虽已喊了很多年,但在具体的实施中,却总要打上那么一些折扣。而在以戒律为指南的僧团,平等的原则却始终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3、僧人平等享有各种权利。&&&&&&&  僧团是“六和”团体,“六和”里有一条是“利合同均”--任何僧人都可平等享有僧团所拥有的利益。私有制所以会成为社会不平等的根源,原因就在于贫富不均而带来的等级之分,在绝大多数的纷争、矛盾和对立的背后,隐藏的无非是利益的冲突。&&&&&&&&  佛陀所建立的僧团是以解脱道的修行为目的,为避免由财富不均带来的不平等现象,避免在财富分配上可能出现的纠纷,佛陀规定出家人在财富享用上人人平等。但这种规定并不是绝对平均化,若寺院住房条件比较富余,就可优先照顾那些上座、长老,但其余财物都为大众共有,任何人不可多吃多占。例如寺院在开饭之前要打板通知,就是为了告诉僧团中的每个人:现在是用餐时间。若不通知外来比丘参加,或者吃了不在你份内的食物,都属于犯戒;再如寺院分发物品时,也必须每个僧人都到场,否则,剥夺了他人享受这份财富的权力,也是不如法的。&&&&&&&&  在僧团内,平等还表现在每个僧人都有权参与处理各种事务。诵戒或重大羯磨会议应事先打板通知,所有僧人必须参加,因故不能参加者需事先请假,并表明对一切决定无有异议。如果不是全体僧人到会,那么僧团所做的决定就不能成立,更不能实施。在表决过程中,每个僧人对会议所作的决定都有否决权,全体默然便表示通过,与社会通行的表决方式不同的是,僧团中只要有一人提出反对意见,决定就不能通过。为防止有人利用这一权利故意捣乱,僧团也有一些相应的制裁方式。而且,并不是每位僧人都有资格参加大会并行使有否决权的,如法清净、没有犯戒的僧人才可参加,犯戒的僧人将被剥夺这样的权力。一个僧人在僧团里可享受35种权力,包括讲法、与居士交往、接受供养、参加会议、否决等权力,根据犯戒程度的不同,被剥夺的权力也不等。&&&&&&&  4、人天生是平等的,果报行为却有差别&&&&&&&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起点都不一样:出身不同,外貌、天资、机遇也因人而异,由于社会分工而造成的差异更是不可避免,那么,佛教所说的人人平等的依据何在呢?这主要是就因缘、因果的规律而言。&&&&&&&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因果的发展规律,而因果又要贯穿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来分析,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来自生命的过去。有情生命所呈现的不平等现象,并不是神灵的安排,而是由于我们过去生中造作的业力所催化。但现有的一切处境不是固定的,帝王不会永远是帝王,乞丐也不会永远是乞丐,一切都可能发生变化,人生的大起大落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屡见不鲜。&&&&&&&  佛法告诉我们:生命是无常的,无常使世界上的一切时刻都处于变化之中,而命运的改造就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我们希望未来有幸福的人生,现在就需奉行五戒十善;我们希望未来富有,现在就需布施种福田;我们希望未来长寿,现在就需尊重一切有情的生存权利……所以,事物的发展和它所带来的结果虽然千差万别,但在因缘、因果的规律上是平等的--如是因得如是果,机会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均等的,关键在于自己如何努力。&&&&&&&  5、人人皆有佛性,人人都能平等成佛&&&&&&&  世上虽然有种族的不同,有宗教信仰的不同,有性别及职业的不同,似乎充满着差别,充满着不平等,可每个人内在的佛性却是同样的,这是根本意义上的平等。六祖惠能大师说:“人有南北,佛性没有南北”。人类之间只存在生存状态的差别,却不存在佛性上的差别。&&&&&&&&  《涅槃经》传入之初,由于翻译不够完整,既提到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又说到没有善根、无恶不作的一阐提人不能成佛。道生法师根据《涅槃经》的总体思想,认为一阐提人也能成佛,他的主张遭到了僧众的一致排斥,以至被摈出僧团。道生法师无法使当时的人们接受他的认识,只得南下苏州,在虎丘对着一堆石头讲法,并请它们印证他的观点,结果石头们在听法后向法师频频点头,留下了“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千古佳话。直到《涅槃经》完整翻译过来后,道生法师的观念才在经典中找到了依据:众生无论善恶皆有佛性。&&&&&&&&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能成佛的思想,在禅宗的思想中得到很好的反映:《六祖坛经》曰:“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悟此心,直了成佛”。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具有菩提佛性,只要能够悟到自己的佛性,直下承担,当下就是佛。从这个意义上讲,佛和众生也是平等的。在我们的眼中,佛和众生之间的悬殊无异是天壤之别,佛陀是完美而至高无上的,我等凡夫万分不及一,又如何能望其项背?我们的行为、心念和佛陀的确无法相提并论,但本自具足的佛性确实是平等的,这也是佛陀当年在菩提树下成佛时所悟出的真理:“心、佛、众生,三无差别”。那么,佛和众生的根本差别在什么地方呢?《坛经》告诉我们:“前念迷即众生;后念悟即佛”。如果我们迷失了自己的佛性,就只是平凡的众生;一旦我们内心深处的佛性得以觉醒,与佛菩萨也就没有本质的区别。我们平常所说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也是基于同样的道理,只要我们能够放下自己的执着、烦恼和妄想,佛性当下就可以显现。&&&&&&&&  佛法的平等观不仅内涵深刻,更遍及一切有情众生。佛和众生是平等的,善人与恶人是平等的,人和动物也是平等的。即便是卑微如蝼蚁,它所具有的佛性,在本质上看,与诸佛菩萨也是平等的。正因为就佛性来说人人平等,所以,在成佛的权力上每个人也是平等的,这和其他宗教的观点有着本质的不同,无论是基督教还是伊斯兰教,人和上帝、真主之间永远都隔着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隔着拯救者与被拯救者之间的不可更改的关系。由此可见,佛教所提倡的平等观才是究竟意义上的平等。&&&&&&&&  6、法性平等&&&&&&&  虽然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呈现着种种差别,有美丑、善恶之别,有先进与落后、野蛮与文明之别,但在这些现象的背后,平等依旧是无所不在的。有个典故叫做“每况愈下”,东郭先生问庄子:“道在哪里?”庄子答:“道在蝼蚁,道在瓦砾,道在屎尿。”在一般人的概念中,道是神秘而超然的,是不可言说也不可了知的,事实上,道却无所不在。估且不论庄子所说的道正确与否,但他至少从一个侧面说明,诸法在事相的背后都隐藏着共同的本质。&&&&&&&  佛法中有自相和共相之分。共相就是一切法共有的特征,这种共相所揭示的规律是平等的。事物虽然有着千差万别的现象,但它们的共有特征都是无常的,佛法讲诸行无常,无常使所有事物在法性上处于平等的地位:不管任何东西,自然界的、人文的,内在的身心、外在的世界,都要受到无常规律的支配。一切现象不仅是无常的,也是无我的。“无我”是指任何事物没有独存性和不变性,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来自于条件的组合,都是相互依赖的,没有孤立的、不变的事物。 西方哲学家所渲染的自然状态下的平等,只有在原始社会或多或少地存在过,事实上,谁也不愿为了那样的平等而回到过去,因而,它的实现只能是理论上的。而佛法所讲的胜义、真如,则是更高意义上的平等,不仅指出人在社会状态下是平等的,同时,还指出了不平等的现象中所包含的平等,这是西方哲学家所没有认识到的。他们只是将平等作为政治口号提出,但面对无法解决的不平等现象却束手无策,因为他们不能正确认识到两者之间的辩证联系。而佛法从佛性和法性,从生命的本质和宇宙的实质上指出了平等的内涵,所以,佛教所讲的平等有着更深刻的意义。
三、民主  &&&&&&&&&&&&&&&&&&民主即主权在于人民,而不是集中在部分统治者或统治阶层手中。民主的社会体制是建立在自由平等的前提之下,只有人民才是真正的立法者,而国家则是以人民的意志为基础。民主思想的提出是具有针对性的,为什么要提倡民主?原因就在于宗教神权和封建王权长期以来对人类天赋权利的剥夺。&&&&&&&  宗教神权将神与人的关系定义为主仆,人类所拥有的一切都是由神的意志所决定。上帝创造了亚当和夏娃,赐给他们无忧无虑的生活,赐给他们童话一般美好的伊甸园,却不赋予他们最为重要的智慧。人类虽然是按照上帝的形象被制造,但浑沌未开,充其量也只是上帝的玩偶而已,他们所能拥有的自由是有限的,在亚当擅自偷吃禁果犯下原罪后,便被逐出乐园,去人间耕耘劳作。所以,受到惩罚的人类,若想获得最终的拯救,就必须爱上帝,顺从上帝,这也是其它宗教的普遍思想。在《古兰经》中,真主是唯一的至尊:“看看真主慈悯的痕迹吧!他使土地在死后复活,他能使死者复活,他的权利大于一切”。有高高在上的神灵作为依祜,人类虽然获得了某种宗教上的承诺,但也在同时失却了生存和追求的自由,失却了思想和意志的独立,一切都要服从于神的旨意。所以说,在宗教神权的统治下,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是无法存在和发展的。&&&&&&&  与神权对民主的否定相似,封建王权同样无视人民对于民主的渴望,所不同的是,后者所采取的手段更专横、更暴戾。帝王将自己的权力视为上天的赐予--即所谓的“奉天承命”。古代社会都称皇帝为君主、圣上,似乎只有他才是国家唯一主人;皇帝自称孤家寡人,似乎是谦虚,实际是显示自己至高无上的地位。皇帝的意旨有绝对的权威,甚至可任意地操纵所有臣民的生死--“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在封建专制的体制下,“法律等于零”,一切的权力都集中在当权者手中,正如法国的路易十四宣称的那样:“朕就是国家,朕就是法律”。在这样的独裁统治下,人民没有言论的自由,也没有信仰的自由。&&&&&&&  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封建专制制度日益陷入深刻的危机。由启蒙思想家所倡导的反封建运动,针对神权及君主制度的弊端,提出了“主权在民”的口号。认为人民才是社会的真正主人:君主的权利不是神授的,而是人民给予的;行政官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委任的官吏,这是民主思想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所以,在民主的国家,总统是通过百姓的选举而产生,不是任何人可以委任的,也不是代代相传的;此外,立法权属于人民也是关键的因素,法律由人民来制定,是公众意志的体现--“服从法律的人民应当就是法律的创立者”。而属于人民的这种主权是不能转让、不能加以限制的,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是西方人本思想的几个基本特征。&&&&&&&  佛教自创立以来,一直都将民主的作风落实在僧团的建设和管理中。我们不妨来看看,佛教的民主是怎样的呢?&&&&&&&  1、僧团是个无政府机构&&&&&&&  西方民主体制的核心是“三权分立”: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机构是分开的,尤其是行政机构和司法部门,这样的构建是为了彼此之间可以有效地相互制约。而原始僧团只有相当于立法和司法的两个职能部门,没有行使职权的行政机构,因为行政机构很容易演变成特层阶级。纵观近代历史发展进程,无论民主如何普及,作为当权派的行政机构,总会或多或少地利用自己的特权谋取私利,因而导致各种腐败现象的产生,使民主的顺利实施受到影响。&&&&&&&&  佛教僧团的结构比较简单,既不从事具体的生产,又没有组织严密的社会分工,因而也就不需要相应的行政机构进行管理。僧团中的日常事务都可以通过戒律来解决,处理事务的羯磨有130多种,几乎囊括了僧团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不同的情况就通过不同的羯磨来处理。僧团中虽然没有行使管理职责的行政机构,但比较重视年长有德的上座,这部分人在僧团里属于精神领袖。&&&&&&&  2、佛陀制戒&&&&&&&  民主制度的确立,立法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僧团所遵循的戒律又是如何制定的呢?戒律不是在僧团成立之初就有的,在僧团形成的最初五年内还没有戒律,佛弟子们只是依据“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义,是诸佛教”的准则作为修行和生活的指南。佛陀之所以没有及时制戒,是因为当时的出家人发心都很单纯,修道也很精进,几乎没有什么不如法的行为。&&&&&&&&  任何制度的形成都有其相应的历史背景,戒律也不例外。佛陀制定的第一条戒律是性戒。当时有位家庭富有的比丘,家人希望他留个孩子以便继承财产,根据印度的规定,财产无人继承就要上缴国家,在家人的一再恳求下,这位比丘就与原来的妻子发生了性关系。此后,他心里负担很重,认为自己犯有很大的过错,回到僧团后便把这件事公开了,并就这个问题请教佛陀。佛陀批评了那位比丘,并因此制定了第一条戒律:比丘不得在任何情况下发生性行为。比丘戒共有250条,每一条都是针对僧团中出现的问题或是某个比丘所犯的过错制定的。所以,佛教的戒律不属于成文法,而是在形形色色的案例中总结出来的,对僧人所应遵循的生活准则有着具体且切实可行的指导。&&&&&&&  而佛陀制戒的方式也是非常民主的,不同于其它宗教的戒律,仅仅是来自上帝或真主的旨意。佛陀每制定一条戒律,都要把全体比丘召集在一起才宣布,并取得僧团所有成员的认可和同意。同时,每条戒的制定并不是一次性完成,而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经过不断的修改、调整,才逐步完善的。&&&&&&&  佛陀入灭后,僧团对经典、戒律进行了两次结集。结集的方式也是本着佛教一贯的民主作风,所有内容都是经大众的审定通过才流传于世。第一次结集由五百阿罗汉参加,将佛陀四十九年中宣讲的佛法和制定的戒律以文字记录下来,其中,关于戒律的部分由持律第一的优婆离尊者诵出,在全体与会者一致认可才确定下来。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戒律制定的本身就是非常民主的行为。&&&&&&&  3、僧团的主权在僧伽&&&&&&&  在佛陀所创立的僧团中,始终奉行着民主的作风:僧团大小事务的处理权不是集中在部分人手中,每个僧人都有参与僧团事务的义务,并对僧团所作的决定有赞同和否决的权力。&&&&&&&  在现在的寺院中,维那师主要负责在诵经时起腔、或在法会中领唱,而在戒律的有关规定里,维那原本是执事的意思,是僧团处理日常事务工作的执事僧。当僧团需要通过某个决定时,就由维那师负责把大家召集起来,经表决评选出主持僧。有必要说明的是:决定事务的权力并不在主持僧,主持僧只是负责对大众的表决结果进行宣布,而同意或否定的权力则在全体与会者的手中,即便只有一人表示反对,僧团所作的决定就不能成立,充分表现了佛教僧团对每位成员的重视和尊重。&&&&&&&  4、羯磨会议&&&&&&&  在前面,我们多次提到了羯磨会议。作为僧团中团体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羯磨的方式使僧人所具有的民主权力得到了具体的实施。羯磨由以下四个方面组成:&&&&&&&  (1)人:有些会议必须所有人参加,而有些会议只需部分人参加就可以,主要是以所处理事务的性质而定。若仅仅是某位比丘要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忏悔,就可以在小范围内解决;凡是关系到僧团中集体利益的事情,都必须由大众全体参加,参照所有人的意见来决定处理的方式。&&&&&&&&  (2)法:僧团中的羯磨法共有134种,根据僧团中出现的不同情况和所需解决的不同问题,采用不同羯磨法来处理。&&&&&&&  (3)事:开会的目的和所要解决的事情必须明确。&&&&&&&  (4)处:处所有大界、小界、戒坛,什么事情在什么处所进行,都有一定之规。&&&&&&&  5、做自己的主人&&&&&&&  在人人高喊民主的今天,我们似乎拥有了比以往更多的权利,民主似乎已不再是理想和口号,而是我们可以充分享用的现实。但我们却忽略了这样一个最根本的问题:我们可以做自己生命的主人吗?从大处说,我们不想死却不得不面临死亡;从小处说,我们不想烦恼的时候也无法让自己不再烦恼。我们的确拥有了各种社会权利,但面对自己时,却依旧是无能为力。学佛修行的真正意义正在于此:做自己的主人,做生命的主人。&&&&&&&  他力宗教是仰赖神灵的拯救获得解脱,一切行为都需服从神的旨意和教诲,也就是将自己的主权交付于神。而佛教的修行是自力的,能否通过修行获得解脱,决定权并非掌握在佛陀手中的,而是要靠自身的努力。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我们都可以依靠别人的帮助,不同的社会分工使我们的个体生存和社会有着紧密的联系,我们的日常生活几乎离不开他人所提供的劳动;但也有很多事情是无法请人代劳的:我们不能请人替我们吃饭、替我们生病、替我们心情不好,我们的人生旅程只有自己一步一步地走下去。“各人生死各人了”,佛法的修行唯有依靠我们自己来完成。&&&&&&&  佛陀只是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使我们可以沿着正确的道路走下去,所以,除了“自依止”,还需“法依止”。众生由于无明的覆蔽,在认识上存在许多误区,仅仅凭自己的感觉往往会走上邪路而不自知。很多人就是因为无知而误入岐途,比如各种邪教的信徒,他们最初发心也是为了寻求解脱,为了找到未来生命的归宿,但他们分不清善恶,分不清正邪,以致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落入了悲惨的结局之中。因此,我们要依靠佛法的帮助,通过“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来抵达最终的解脱,只有在解脱的人生中,我们才有可能做自己真正的主人。&&&&&&&  我们作不了主的原因有内在的,也有外在的。内在原因就是我们的种种烦恼:贪心、嗔心、痴心,慢心……我们时常被它们左右,臣服于它们的威力之下,使我们的生命进入各种烦恼的状态中无法自拔。外在的原因就来自我们周围的环境,物质的诱惑、地位的诱惑、名利的诱惑,我们追求什么,什么就会成为我们生命的主人,从而主宰我们的行为和意志。修学佛法,就是要使我们从外在的环境及内在的不良情绪中摆脱出来,把握人生的真谛。&&&&&&&  学佛首先就要从认识自己开始。佛陀出世时曾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众生与佛在佛性上是不二的,从认识自己到做自己的主人,是我们学佛的最终目标,因为我们本来就是顶天立地的,是可以驾驭自己的人生的。而一个真正获得解脱的人,一个能够做自己主人的人,即使生活在不民主的社会里,同样能保有自身的独立和自主。就这个意义上来说,佛教宣扬的民主,比西方人本思想所提倡的民主具有更深刻的内涵。&&&&&&&               四、法治&&&&&&&  法治的提出主要是针对人治而言。封建专制制度腐败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人治:帝王的意志就是一切,因而,帝王的所作所为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的兴衰。当一个贤明的君主在位时,他所处的时代就会出现太平盛世的和乐景象,如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都和统治者的开明有着莫大的关系;反之,如果帝王荒淫无道,就会给人民的生活造成极大的伤害,几乎每一个民不聊生的饥馑年代,每一个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都是与暴君及暴政联系在一起的。所以说,人治对于社会的稳定发展是没有保障的,因为人是变化的,就象那些农民起义军领袖,最初也是出于“均贫富、等贵贱”的正义才揭竿而起,可一旦掌握权位之后,往往就变质了,过去所反对的东西开始在他们自己身上体现出来,结果又被别人所反对。开明的君主会变得昏庸,贤良的帝王会变得暴戾,这在历史上屡见不鲜。由此可见,把希望寄托在某个人身上是不可靠的:“不论多么开明的人,只要当上君主,王位必定腐蚀尽他的开明”。帝王所以会为所欲为,就是因为没有法律的制约,没有人民的监督,所以说,法治对于社会的健康和稳定起着关键的作用。&&&&&&&  因为良好的社会制度有其相对的稳定性,无论当权者是谁,都必须按照法律所约定的行政制度来履行自己的职责,如若不然,人民就可以取消他的权力。在很多西方国家,虽然总统频繁地更换,但社会的运转仍然可以保持基本的稳定,原因就在于法治的一贯性,任何一届总统都不能完全按照个人意愿行事,不能违背基本的国策。所以说,国家的繁荣昌盛和人民的生活幸福,必须以良好的社会制度作为保障。&&&&&&&  佛教的僧团虽将释迦牟尼佛奉为教主,但它的管理方式却不是专横的人治,而是建立在民主基础上的法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佛教僧团是法治的&&&&&&&  佛陀将要入灭之前,僧团中的一些长老曾向佛陀请示有关接班人的问题。素有野心的提婆达多也希望佛陀可以把僧团的领导权交付于他,佛陀对此的回答是:“你这个愚痴人,已被名利诱惑得失去了理智。我没有让舍利弗、目犍连这些大德来领导僧团,何况你这样没有智慧的人?”佛陀圆寂之后,没有内定任何人来继承僧团的领袖权,有的只是法的相传和继承,如禅宗“世尊拈花,迦叶微笑”的典故,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僧团没有行政领袖,所有的僧众都是依法修行,在教理的学习上也是同样。学习经教需遵循“四依四不依”的法则: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不依不了义。虽然学佛的入门就是亲近善知识,在善知识的指引下听闻正法、如理作义,但只有依法修行才能真正获得解脱--所谓依法不依人。佛陀告诉我们,他只是法的发现者和实践者,而不是法的创造者,因而,法作为宇宙人生的真相,是至高无上并独立存在的,这也是佛教不同于其它宗教的根本区别之一。佛陀作为一切学佛者的榜样,他的权威是来自他对法的证悟,所以佛陀从不曾要求他的弟子盲目地服从于自己,而是要求他们以戒律为师。就个人的修行来说是如此,就僧团的管理来说也是同样,一切都是在戒律的指导下进行。&&&&&&&  2、受戒&&&&&&&  任何人要想成为僧团的一分子,首先要受戒,在家居士有在家戒,出家则有出家的戒律,受戒后才能取得作为僧人的合法资格。受戒需要通过羯磨会议,其中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僧团对你的认可,僧团是和合的、清净的团体,因而,进入僧团要经过必要的筛选,从发心出家到剃度,有很多严格的条件,如戒律里的问遮问难--十三难十六遮,都需要严格遵循。出家后的受戒也是同样是依照戒律的规范来实施,如受比丘戒需要十位比丘共同决定你是否可以得戒,没有十师作证便是不如法的。二是羯磨仪式必须完整、圆满,只有在如法的仪规中进行,受戒的戒子才能得到戒体。得戒就意味着僧人资格的取得,但要成为僧宝还需进一步持戒。&&&&&&&  只有将戒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之中,戒律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净化心灵的作用。如果说受戒是身份的确立,那持戒才是身份的完成。只有完整地受持沙弥和比丘所应遵循的戒条,才是合法的沙弥、比丘,才是僧团里真正的公民,才能在僧团中享受应有的权力与待遇。如果不能清净地持戒,就不属于僧团中的合法公民,很多权利都会被剥夺,这在戒律中也有明确的规定。&&&&&&&  3、五年学戒,不离依止。&&&&&&&  在中国,公民的法律意识非常淡薄,大多数的人只是在自己的利益受到不应有的损失之后,才知道运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除此而外,法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似乎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原因是什么?就是没有把对法律的学习纳入国民基础教育中。如果把学习法律纳入国民基础教育,普法的工作就会深入得多,社会上很多由于对法律无知而造成的犯罪现象也可大大减少。&&&&&&&&  在这一点上,佛教的工作就开展得比较好,僧团始终是把戒律作为僧伽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进行。任何僧人出家后,都必须五年学戒、不离依止。也就是说,要用五年时间依止在受戒和尚身边,不能擅自离开。在原始僧团里,戒律就是一种生活规范,生活在那样的团体中,对戒律不过一年就可从了解到熟悉,所以要以五年时间学戒,其意义在于僧格的养成。出家之初,虽然形象有所改变,但在世间所沾染的不良习性很难在短时间内完全去除,因为人的习气来自无始以来的积累,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所以,必须有较长的时间在亲教师身边学习,并以他为榜样,时时地对照自己的行为,检查自己的心念,训练自己的气质,才能在行住坐卧中保持形象的威仪及行为的如法,才有能力在僧团里独立地生活,才能成为有高尚僧格的真正僧伽。这一点佛教戒律里是法定的,任何人都必须严格遵守。&&&&&&&&  对僧人来说,如果没有经历五年学戒的过程,甚至没有资格学习经论,因为大道理懂得多了,反而会对基础的戒律不重视。而佛法的修行是以戒律为基础的--依戒生定,由定发慧。如果没有通达戒律,没有戒律作为修行的保障,无论是当下的生活还是最终的解脱都会受到影响。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没有戒律作为统一的尺度,每个人都各行其是,也不利于整个僧团的安定团结。&&&&&&&  4、半月诵戒&&&&&&&  在僧团中,对戒律的学习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五年学戒”仅仅是个人在受戒后所要经历的集中训练。在团体范围内,还要通过每半月进行一次的诵戒来强化大家的戒律意识,通过戒律的力量达到改造身心、完善人格的目的。生活在社会上的人们,每天忙忙碌碌,几乎无法静下来观照一下自己的身心,这使得我们常常被五欲尘劳蒙蔽而不自知。所以,佛法的修行不仅立足于身解脱,更强调心解脱,要求修行者时刻保持行为的清静和内心的觉醒,诵戒大会的举行即以此为主要目的。&&&&&&&  每半月举行一次的诵戒大会叫做“布萨”,是僧团的重要活动之一,每个僧人都必须参加。诵戒时,由诵戒人把戒律的所有条文从头至尾诵读一遍,每念诵一项即问“四众清净否?”就是问大家在这半月内有没有犯戒?如果有这样的情况,就自己站出来发露忏悔。若有人护藏、隐瞒自己的犯戒行为,僧团中的其他人应本着帮助的目的善意地替他指出。但所提出的批评意见必须是有根据的,因为戒律相当于法律,要通过符合“见、闻、疑”三项原则的事实来作出判断:亲自看到、听到或有迹象表明某人的确有犯戒行为。如果提出的意见属实,犯戒者便应向大家忏悔,这正是布萨的真正意义所在。诵戒的目的并不在于它的形式,而是通过对戒律的温习来检查自己的行为,对其中不如法的部分及时进行忏悔,并运用集体的力量帮助每个人改正过失。通过如法的忏悔,不但过失可以得到弥补,由犯戒带来的心理负担也会卸除--忏悔则清净,忏悔则安乐。与社会中所实行的法制手段相比较,布萨更注重自我的反省,形式也更为温和,所以说,布萨作为僧伽的自新大会,是具有佛教特色的一项法治制度。&&&&&&&  5、依清净律仪决定在僧团的资格地位&&&&&&&  从理论上讲,僧团内部人人平等,但这种平等指的是权利上的平等,作为一个庞大的团体,在其组织形式上又必须有相应的次序。在佛教的僧团内,僧人根据戒腊的长短而长幼有序,大致可分为上座、中座和下座,他们所受的尊重程度和影响力是不同的,戒腊高的有德僧人能够得到大家特别的敬重。&&&&&&&&  有必要说明的是,戒腊不是依受戒的年限来计算,而是根据持戒的情况来决定,只有在一年之内持戒清净、如法忏悔,才可有一腊的纪录。每年的四月十五至七月十五期间,僧众们要在固定的地方居住下来进行修持,这叫“结夏安居”。安居结束前要进行“自咨”,对自己一年来的行为进行总结,虽然每半月都有一次诵戒,但有的过错可能还没有忏悔清净,就可以在这时进行总忏悔。如果自我批评不够深入的话,僧众之间还可以就某些不如法的行为相互指出,运用大众的力量、法治的力量来共同检查。经过安居自咨的彻底清算,戒律里称“受岁”,也就是增加了一个戒腊。戒腊长短是僧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顺治皇帝真的出家了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