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时期美国的总统苏军使用的越野车是什么型号的

为什么轮式战车越来越多?军用轮胎技术发展的太快
导读:作者:萨沙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二战期间,履带式装甲车还是绝对的装甲车主力。它的越野能力和防弹能力,是轮式车辆无法相比的。履带式装甲车的造价和使用,都很昂贵。诸如苏联等很多国家,仍然大量使用轮式车辆。直到冷战时期,苏军仍然装备大量轮式装甲车。对于轮式装甲车,苏军乃至全世界的军队,最头疼的就是轮胎的防弹问题。以往的橡胶轮胎没有防弹能力,枪击穿,车子就瘫了,随后就成为活靶子。这几十年来,各国都在研究这个问题,也有丰硕的成果。目前我国的轮式步兵战车也有很多,还很先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军
日 23:53:22 来源:萨沙 作者:萨沙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二战期间,履带式装甲车还是绝对的装甲车主力。它的越野能力和防弹能力,是轮式车辆无法相比的。履带式装甲车的造价和使用,都很昂贵。诸如苏联等很多国家,仍然大量使用轮式车辆。直到冷战时期,苏军仍然装备大量轮式装甲车。对于轮式装甲车,苏军乃至全世界的军队,最头疼的就是轮胎的防弹问题。以往的橡胶轮胎没有防弹能力,一枪击穿,车子就瘫了,随后就成为活靶子。这几十年来,各国都在研究这个问题,也有丰硕的成果。目前我国的轮式步兵战车也有很多,还很先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军主要使用五种方法。第一,自封技术。扎胎爆胎事故占车辆事故总数70%。行驶速度超过每小时超过80公里时,如果轮式车辆遭遇扎胎爆胎事故,死亡率几乎为100%。所以自封技术很重要。早在二战,自封技术就有了。今天的技术自然更先进,主要是在轮胎内侧涂抹一层特种胶。1999年米其林公司推出了优秀的特种胶,投入市场。我国的上海某公司很快也掌握这个技术,推出了自己的自封轮胎。这种轮胎的内层喷涂一层高分子有机记忆合成橡胶材料。一旦轮胎破裂,这种材料会暂时堵住破口,保证轮胎能够继续使用一段时间。这种材料在世界上属于先进,仍有一些缺陷。主要是轮胎破裂超过6毫米,自封功能就无效了,对于轮胎侧面的破坏不能防御。换句话说,只有轮胎正面被普通子弹或者轻型炮弹破片击中,而不是大口径子弹或者炮弹击中,才能够继续使用一段时间。第二,支撑技术。传统轮胎一旦中弹,轮胎就瘪了,车辆失去原来的重心,根本无法继续行驶。支撑技术,就是通过一些措施,保证轮胎没气还仍然能够行驶。类似的技术有很多,我国比较常用的主要是添加骨架材料、增大胎侧厚度、降低胎侧高度、使用内支撑体等等。这些技术很成熟,中国很多公司都有很多类似的产品。当然,它的缺点是会导致车辆的乘坐舒适性下降。自然,这对于军用车辆倒是没什么,舒适性可以放在次要位置。第三,胎圈锁定技术。就是使用特种橡胶或者金属制成一个轮箍,直接安装在轮圈上。一旦轮胎被射穿以后,通过这个轮箍不让外胎脱落,同时改由轮圈直接受力。这样一来,车辆就能够保持原有的速度继续行驶一段时间。美军的车辆普遍使用这种技术,我军使用也很频繁。第四,填充物技术。这个技术主要是在轮胎内部填充特种材料。这样轮胎承载能力更强、不怕刺扎、更为耐用。实战中,即便轮胎表面出现三成的损伤,轮胎仍然可以正常使用一段时间。缺点也是很明显,就是重量大、轮胎阻力大、生热大、行驶速度降低。不过,即便如此,我军大部分轮式装甲车仍然使用这种技术。目前我国新式的轮式车辆,基本都使用以上技术。国际标准,防弹轮胎一般是中弹(所有轮胎一半中弹),可以保持时速50公里行驶1个小时。正常来说,这1个小时的行军足够车辆脱离战斗,回到后方维修区。可惜,叙利亚、乌克兰的惨烈战斗表明,这个标准并不够。陷入战场的轮式车辆一旦遇袭,往往就极为危险,必须以更高的速度脱离战斗,还需要能够更长期行驶。我国的很多轮式车辆,在试验场可以保持80公里时速行驶1个小时以上,大大超过了国际标准。正常来说,80公里时速和100多公里的行程才足够安全。
点击加载更多
更多精彩内容
24小时热文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38455|回复: 2
冷战时期的苏联军事思想
本帖最后由 ddp 于
12:11 编辑 冷战时期的苏联军事思想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军事思想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1945年大战结束至1953年斯大林逝世为第一时期;1954年赫鲁晓夫上台至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为第二时期;1964年至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为第三时期;1985年至1991年苏联解体为第四时期。鉴于苏联军事思想涉及的领域较广,本节限于篇幅,不可能全面加以阐述,因此,仅从军事战略基本原则、军队建设理论和作战思想(战役法理论)三个主要方面分别阐述苏联军事思想发展和演变的过程。
苏联对国防、军事战略、军队建设和作战思想的解释与其他国家有所不同。在苏联军事百科全书中,对这些概念的解释如下:军军事战略一一军事学术的组成部分和最高领域,它包括国家和武装力量准备战争、计划与进行战争和战略性战役的理论和实践;军队建设理论一一研究平时和战时武装力量的编成和组织结构,军队动员、补充、扩充的制度以及预备队的组建训练、兵役的组织等问题;战役法理论(作战基本原则)--研究各军种战役军团准备和实施合同和独立战役和战斗行动的原则和方法。
(一}斯大林时期的军事思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联正处在战后经济恢复和重建时期。苏军由战时体制转为平时体制,总兵力由1130多万锐减到1998年的287万。此后,由于国际形势紧张,冷战加剧和爆发了朝鲜战争,苏联又逐渐扩充了兵力。此时,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以及在核武器方面的优势,推行“遏制战略”,:在世界各地建立了以包围苏联为目的的大量军事基地;1949年组建针对社会主义阵营的北约;1950年,美日签署《安保条约》,美菲签署《共同防务条约》。苏联处在以美为首的西方势力的包围之中,国家安全面临严重威胁。
1.军事战略基本原则一一巩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获得的成果,奉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二战末期,西方国家急切希望苏联对日宣战,因此,基本上承认了苏联在二战中占领、兼并的领土,如对波罗的海三国、卡累利阿地峡、南库页岛和千岛群岛等的占领,并承认了其在东欧的地位。当时,在苏联兼并的领土上,在东欧一些新解放的国家,GCD力量还不够强大,新苏维埃政权还不够巩固,西方国家也正在对这些国家进行干涉。因此,巩固战争中兼并的领土,并使东欧国家纳入苏联的轨道,使战后欧洲形势和国际形势继续朝有利于苏联的方向发展,成为当时苏联军事战略的一项重大任务。为完成这一任务,苏联在军事部署上强调利用境外常驻苏军控制局势,协助东欧各国GCD发展壮大,组建军队,逐步建立和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为此,苏联在境外部署了大量军队集群,在东欧地区共有60个师之多,在蒙古、朝鲜北部和中国旅大地区也部署了一定数量的军队。
在“伟大卫国战争"初期,苏联被迫采取防御战略以应付德军的突袭。战后,苏联根据卫国战争的经验教训和国际形势的新特点,确立了“加强积极防御,防止敌人侵略"的战略方针。为了实现这一方针,苏联在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主要有:
(1)强调从政治上做好积极防御的准备。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内强调要巩固和发展苏维埃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加强各民族的团结,提高人民的政治积极性和爱国主义精神,肃清内部敌人,确保国家在战时有一个稳固的后方。二是,在对外关系上,苏联将继续坚定不移地奉行防止战争和维护和平的政策,加强同各人民民主国家和所有爱好和平的人民群众的团结,组成广泛的民主反战统一战线,开展保卫世界和平运动。斯大林曾针对西方国家一些领导人的战争叫嚣指出,“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和平共处是有可能的”,“苏联并不准备在什么时候进攻美国或任何其它国家",但是必须随时准备以双倍的打击回答战争挑衅者。斯大林的这些言论正是对“积极防御战略”,中“积极”,两字的诠释。
(2)建立积极防御的物质基础。斯大林在总结卫国战争经验时指出,“要彻底打败敌人,除了军队的无比勇敢精神之外,还必须有现代化的、数量充足的武器,以及金属、燃料、棉花和粮食等物质保障”。战后,苏联展开了以战备为核心的大规模经济建设。1949年工业生产已恢复到战前的水平,1952年工业生产总值已是战前的2.3倍。工业布局有了改善,军工生产能力和战略物资储备都有所增加,为实行积极防御战略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加强战备,防止突然袭击。苏德战争初期的惨痛教训,战后的核垄断和核讹诈,以及以美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的包围使苏联特别强调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和战备程度,以防止敌国民袭击。在提高军队战斗力和加强战备方面,采取的主要措大力改进武器装备,加强国土防空军和民防军部队,扩大兵员储备和改善兵力动员制度,加强军队的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加强战略侦察,密切关注美英等国的战略动向。
2.军队建设思想一一以陆军为主,各军兵种协调发展,全面加强武装力量。苏联在确定这一军队建设方针时,主要考虑的因素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验,战时军队建设的经验;科学技术器装备发展方面的成就;国际形势的变化;本国经济能力和社会发展状况;资本主义国家武器装备的发展情况;未来战争的性质等。在对未来战争性质的判断上,苏联认为,尽管出现了原子武器,但爆发核战争的可能性不大,大规模常规战争仍将是未来战主要样式,对苏联而言陆战仍将是主要作战样式。此时,苏军由四大军种组成,分别是陆军、海军、空军和防空军。但苏军认为陆军仍然是整个武装力量的基础,无论使用什么武器,起决定作用是人,没有大量的地面部队就不能进行现代战争,只有依靠各军兵种的共同努力和密切协同才能达成战争目的。据此,苏联确立的军队建设方针是:因为陆军是战争中起决定作用的,所以要发展陆军为主;取得战争的胜利还需要其他军兵种的密切协同,因此,还必须不断完善原有的各军兵种和组建新的军兵种,并使其一定比例协调发展。
战后,苏联十分重视发展国防工业和国防科研。苏联继续扩大在战争中发展起来的东部乌拉尔和西伯利亚工业区,积极恢复和重建战争中受到重创的苏联欧洲工业区,使其成为国防工业的强大后盾。同时,加大了科研工作和科研人材培养工作的力度,1945年至1951年,苏联用于科研的经费高达472亿卢布;科研机构的数量比战时几乎增加了近一倍;教育也有很大发展,新建院校2350余所,到1952年,院校大专毕业人数比战前增长了1倍多。苏联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于核武器及其运载工具的研制,并吸收俘获的德国科学家参与这项工作。苏联核武器的研制工作取得了迅速进展:1946年底,苏联的第一个原子反应堆开始运转;1949年月试爆了第一颗试验性原子装置;1953年8月又先于美国试爆第一颗氢弹。在运载工具方面,苏联也取得了巨大突破:1946年P-1型火箭研制成功;1950年又研制成功了P-2型弹道火箭。至此,苏联成功地打破了美国对核武器的垄断。
3.作战思想一一以陆战为主,各军兵种协同作战。这一时期,虽然苏联已掌握了核武器,但对它的作战使用尚处在研究和探索阶段,并且世界上还没有爆发核战争的基础和危险。苏联在作战理论上,主要是总结和发展卫国战争的经验,强调陆战场是未来战争的主战场,必须实行以陆军为主,各军兵种协同作战的原则才能在战争和战略性战役中取得胜利。苏军认为,随着空、海、空和空降兵作战能力的不断提高,这些军兵种可以独立完成一去的战役和战略任务,如夺取制空权、深入敌后方对战略目标实施突击、破坏敌海洋运输等。但这些战役都是为了配合陆战场的行动最终胜利仍然要由各军种协同陆军来取得。
陆战场上的战略行动将包括战略性进攻战役和战略性防御战役两种作战样式。战略性进攻战役通常由数个方面军、远程航空兵和空降兵参加,在濒海方向还可能有海军参加,其目的是合围主歼灭战区内的敌军集团。其特点是:正确选择主要突击方向,将主力兵器大量集中使用在决定性方向上,在突破地段上保持很高自兵力兵器密度;不间断地将战术突破发展成战役和战略突破,不去敌人重新集结并在中间防御地区组织防御的机会;更加重视装E坦克兵、机械化兵、航空兵、空降兵的作用。战略性防御战役由当个方面的兵力在远程航空兵、临近前线的国土防空军部队的协F下实施,在濒海方向上还可能有海军参加。其特点是:加大防御自纵深,以增强防御的稳定性;除建立防御的战术和战役地幅(包t集团军防御地带和方面军防御地带)以外,还要构筑战略防御t区;积极使用战役、战略预备队实施坚决的反突击和反攻;更加重视对坦克防御和对空防御。
(二)赫鲁晓夫时期的军事思想()
1953斯大林去世,苏联进入赫鲁晓夫时期。苏军于1954年3月开始装备核武器,并着手探索在使用核武器条件下的作战方法。当时,苏联在核武器及运载工具的数质量方面均滞后于美国。苏联虽然重视核武器,但仍把核武器认作是协助各军兵种完成作战任务的手段。1957年,苏联先于美国研制成功洲际弹道导弹并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9年底,苏军建立了战略火箭军。苏联在火箭技术上曾一度领先于美国。于是赫鲁晓夫开始野心膨胀,大肆散布核恐怖,进行核讹诈,妄图实现“与美共同主宰世界"的企图。1960年1月,赫鲁晓夫在《裁军报告》中抛出了核迷信和核讹诈的军事纲领,该纲领成为苏联军事理论的基础。这一时期,苏联军事思想比较活跃,各种观点争论激烈。苏军内部也召开各种军事学术讨论会,研究新条件下战争性质和特点、制胜因素、战争初期、突然袭击和反突然袭击、战争准备、各军兵种在战凶中的作用等问题。苏联出版了一些著名军事论著,如索科洛夫斯基元帅主编的《军事战略》(第一版),马利诺夫元帅的《警惕地保卫和平》等。这些书虽然对赫鲁晓夫的观点进行了某些修正,但基本上还是赫鲁晓夫军事纲领的补充和说明。此时,美国在朝鲜战争中惨遭失败,美国艾森豪威尔政府提出了以打核战争对抗苏联威胁的“大规模报复战略";60年代初,肯尼迪政府又提出了既准备打核战争又准备打有限战争的“灵活反应战略”。
1.军事战略基本原则一一以准备世界核大战为核心,鼓吹进攻战略,否定防御战略,强调先发制人和战争初期的核突袭。赫鲁晓夫十分相信苏联暂时的核优势。在核迷信和核讹诈思想的指导,苏联认为未来战争必然是世界核大战,否定了局部战争和常规战争的可能性。苏联认为,任何局部战争都会迅速转变成世界大战,而任何战争即使是由常规战争开始,也会演变成毁灭性的核战。未来的世界大战,就武器来说,首先是火箭核战争。而进行这种战争的基础是各军种,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战略火箭军。未来战将是世界上两大联盟之间,两大体系之间的战争。而这种战争必会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卷进去,将真正具有世界大战的性质。因此,这一时期,苏联在战争准备上,以准备世界核大战为核心。
赫鲁晓夫断定,防御战略或战略防御理论不会带来胜利,进行战略防御注定会使自己遭受无法挽回的损失和失败。因此,防御战略或战略防御对国家十分有害,应当以进攻战略或战略进攻取代之。赫鲁晓夫集团认为,“苏军战略行动的基本样式是进攻",当采取坚决而积极的行动,首先是实施毁灭性的核突击;进攻作战的最有效方式是进行突然袭击和先发制人的速决战。苏军高级员认为,突然袭击是进行未来战争最有效的方式,是取得整个战胜利的先决条件。他们还强调,现在已不是先敌几个星期、几天,而是先敌几个小时、几分钟开始战斗行动,特别是首先使用核器就可以取得胜利。因而,他们主张实施先发制人的突然的毁灭性打击,并认为,只要拥有核武器优势,就可以进行速决战。
在上述思想的指导下,这一时期苏联十分重视战争初期的作用,认为核战争将根本改变原来的将武装斗争的发展分为几个时段的概念,战争初期的作用已大大提高。如果在战争初期的最初几分钟,就充分动用核武器,破坏和消灭敌全境内的重要目标,就可以在战争初期的很短的时间内达成战略目的。因此,在现代战争中,战争初期将成为整个战争发展和结局的决定性时期。
2.军队建设思想一一全力争夺核优势,贬低常规兵力的作用。鲁晓夫认为,核武器已改变了战争的性质,战争已不再是政治的继续,已没有正义和非正义战争的区别。这时在苏联领导人中弥漫着“核武器制胜论”思想,认为今后的战争将由火箭核武器来决定,苏联能够用一次火箭核突击就把美国的任何目标摧毁,英国会在战争第一天消失,西德的全部军事基地会在几个小时内完全被摧毁。到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时,苏联的核迷信和核讹诈思想被剥得体无完肤,“核武器制胜论"的虚弱本质彻底暴露。
在核制胜论的指导下,苏联必然把发展核武器置于优先地位,并再三强调,在核武器的数量上及其使用方法上造成并经常保持是现阶段军队建设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因此,这一时期,苏联把大量军费用于重点发展战略火箭军,并把火箭军列为五大军种之首。1957年,苏联试射洲际导弹成功,1959年已开始成批生产。1964年战略火箭军拥有洲际导弹200枚,中程导弹750余枚,并且导弹的质量有较大改进,核弹头的当量也不断增加。在发展火箭军的同时,苏联也用火箭核武器普遍装备其他军种。
这一时期,赫鲁晓夫极力贬低常规力量的作用,认为陆军、空军、海军已失去了它们过去的作用,它们不是要削减,而是要被取代;还认为决定国防力量的不是拥有多少持抢的士兵和拥有多少军官,而是拥有多少核武器。为贯彻这一方针,苏军从1955年到1964年共裁员240万人,全部是常规兵力;大大减少了轰炸机和其它过时常规武器的生产;甚至撤销了陆军总司令部,将陆军各兵种参谋部划归总参谋部直接领导。但是,赫鲁晓夫只强调核武器而贬低常兵器的方针在苏军中遭到了强烈反对,以致他的一些措施并未完全得到贯彻执行,陆、海、空军的常规武器装备仍有不小的改进和发展。
3.作战思想一一放弃以陆军为主诸军种协同作战的原则,以核突击为主的作战指导思想。50年代末期,苏联核武器运载工具的研制得到了巨大发展。苏军成立了战略火箭军,开始在其他军种中大量装备火箭核武器。这使苏军的作战指导思想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苏军认为,以往以陆军为主的战略进攻理论已不适应火箭核时代战争的需要,火箭核武器空前地扩大了战争的规模,突破了战场的局限性。因此,实施大规模火箭核突击是现代条件下的主要战法。战略火箭军、远程航空兵和导弹核潜艇三者相结合实施猛烈而集中的火箭核突击,就能一举摧毁敌军事、经济和政治目标,无论这些目标是在战区内还是在战区而迅速达成战争的政治和战略目的。
在赫鲁晓夫时期,战略核力量已归统帅部直接领导,可以用于独立完成战略任务。在战争中,不是战略火箭核力量根据阳需要来计划自己的作战行动,而是陆军应充分利用战略核力量的突击效果,迅速完成自己的任务。根据苏军的设想,未来的战略行动将包括:火箭核突击、国土防空军的行动、陆战区的竹动,以及海战区的作战行动。其中,核突击是战争初期的主要内容。
赫鲁晓夫以核迷信和核讹诈为核心的军事思想在苏军内部引起了混乱和争论,特别是其否定常规战争、贬低常规武器、大规模裁减常规兵力、否定局部战争等思想,遭到了苏军部分高级将领的反对。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过后,赫鲁晓夫被迫对军队建设战方针做了一些修改,但其军事思想的本质并未有大的改变。
(三)勃列日涅夫时期的军事思想()
1964年10月,勃列日涅夫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从此开始了勃列日涅夫时代,苏联历史发生新的转折。1982年11月,勃列日涅夫病逝,继任的安德罗波夫(1984年2月去世,)和契尔年科(1985年3月去世)在位时间较短,未形成新的军事思想,故勃列日涅夫的军事思想延续到1985年。
这一时期,苏联经济持续增长。1980年,社会总产值达到18卢布,是1965年的2.4倍,有20种重要工业产品产量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在物理学、数学、生物化学、技术和无线电电子技术等方面,已居世界前列。军事科学技术和国防工业的许多方面,尤其是火箭技术、原子能、超音速飞机等已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苏军在战略核力量方面取得了对美的大体均势,在发展常规力量方面也取得重大进展。此时,美国正长期陷于越战泥潭,使美国战略重点在欧洲而兵力在亚洲的矛盾日益突出,国际地位下降,不得不于1973年从越南撤出,重新调整部署缩短战线,以求确保欧洲这个战略重点。1969年后,美国鉴于与苏联之间的僵局无法打破,开始对“灵活反应战略"进行调整,最终提出了“现实威慑战略",即,在做好打核战争准备的同时,更侧重打常规战争,尤其是有限战争。
勃列日涅夫认为,国际形势的变化以及苏联经济和军事实力的上升有利于与美争霸,于是开始对赫鲁晓夫时期的军事思想进行修改,企图在全世界推行霸权主义。
1.军事战略基本原则一一奉行与美争夺世界霸权的全球进攻战略,准备打各种样式和规模的战争,重视打以核武器为后盾的常规战争。进入70年代后,苏联军事和经济实力进入强盛时期。此时,苏联对外政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开始推行以侵略扩张为目的的全球进攻略。勃列日涅夫认为,此时是苏联“不停顿地开展历史性进攻的大好时机"。苏联高层领导人公开宣称,苏联的外交活动具有“广泛的、名符其实的总进攻性”,“在当前条件下具有全面进攻性",苏联是一个“世界大国",苏联的“国家利益”已遍及全球,世界上的事情,只要涉及到苏联的“安全”,和“广泛利益”,苏联就不能消极对待。与这种外交政策相适应,苏联在军事上也奉行积极进攻战略。苏联高级领导人称,“苏联军事学说具有进攻性",“苏联军事战略将是坚决的、积极的、进攻的"。全球进攻战略的主要内容有:
(1)以美国为主要对手,以欧洲为战略重点。战后苏美一直互为全球性战略对手。苏联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重心都在欧洲,东欧其他各国已成为苏联的卫星国,而西欧是美国的主要盟国。因此,欧洲成了苏美争夺的战略重点。苏联为与美国争夺欧洲,将苏军7成以上的兵力部署在欧洲,力求取得欧洲战区的军事优势。1973年还建立了北欧、中欧和南欧三个战区指挥机构,并加紧战场准备。
(2)控制东欧,使其成为向西欧出击的桥头堡。东欧诸国位于苏联与西欧之间,地缘战略和经济位置十分重要。苏联用华约组织控制东欧,在勃列日涅夫眼里,东欧不仅属于苏联的势力范围,而且还是苏联向西欧扩张的桥头堡。为了牢牢控制东欧,苏联于1968年出兵捷克斯洛伐克,并抛出了“勃列日涅夫主义",公然宣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利益”就是最高主权,而一些国家的主权是有限的,苏联有权决定“大家庭”的命运,有权对别国采取军事行动。勃列日涅夫极力鼓吹所谓“社会主义大家庭"的统一行动,并把东欧纳入苏联的“军事一体化"轨道。
(3)以东亚、西太平洋为重要战略区,逐步加强这一地区的军事力量,以形成东西两线相互策应的态势。虽然苏联的战略重点在欧洲,但并未忽视东亚和西太平洋地区。苏联把亚太地区视为其全球战略中举足轻重的一翼。苏联在这一地区的目标是:在东亚和西太平洋地区取得战略优势,包围中国,用威胁利诱制服日本,逐步控制东南亚国家,使苏联在亚太地区的战略部署同在印度洋、波斯湾、中东、非洲、北大西洋的部署联系起来,成为全球战略的有机环节。从1964年起,苏联逐步加大了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力量,到1969年,苏军在这一地区的军事力量已占其总兵力的30%。70年代初,建立了针对我国新疆的中亚军区。1979年建立了担负协调和指挥远东、后贝加尔、西伯利亚三个军区及驻蒙苏军和太平洋舰队的远东指挥机构,并组建了一些新的部队,增加了驻蒙和驻北方四岛的兵力,加强了太平洋舰队的实力。同时,苏联支持越南的地区霸权主义,支持越南侵柬反华,换取了使用越南砚港、金兰湾等海空军基地的权力,把苏联海空军的前沿部署向南延伸了4000多公里,企图牵制我国,并威胁美国和日本从太平洋通往印度洋的战略通道。
(4)加紧南下扩张,把东西两线连接起来,从翼侧包围欧洲。从非洲、中东、波斯湾到南亚和东南亚这一孤形地带,是苏联欧亚东西两线的侧翼,战略地位极为重要。这一地带战略资源丰富,局势比较动荡,而防御又比较薄弱。苏联在东西两线都处于对峙和僵持的情况下,选定西南亚这一欧亚大陆的软腹部,作为当时的主攻方向,推行南下战略。苏联利用这一地区的动乱局势,通过向提供军事援助、派遣顾问、缔结双边条约、建立基地、内部渗透颠覆、策动战争、直至直接进攻等手段向西南亚扩张。苏联曾在该地区获得20多个海空军基地。在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曾对南也门、叙利亚等国进行了军事渗透,还入侵了阿富汗。1980年苏联还成立了南方战区指挥机构,负责协调和指挥中亚、土耳其斯坦和南高加索三个军区及侵阿苏军。为配合南下战略,还对埃塞俄比亚、利比亚、安哥拉等国进行军事渗透。苏联加紧南下扩张的目的很清楚,就是要抢夺战略要地,夺取战略资源,控制海上通道,并把苏联欧亚两线联接起来。
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对赫鲁晓夫把火箭核战争视为惟一战争样式的观点进行了批判,认为“战争的样式既可能是核战争,也可能是常规战争;既可能是世界大战,也可能是局部战争。这一时期,苏联在战争准备上,既准备打核战争,也准备打常规战争。苏军教材明确指出,未来战争有三种可能的样式:第一,不使用核武器的(局部)战争;第二,使用战役、战术核武器的战争;第三,使用各种核武器的世界核战争。苏军认为,局部战争通常是常规战争,但也可能是使用战役战术核武器的战争,因为在局部战争中,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为了改变不利的态势,完全可能使用核武器。虽然勃列日涅夫上台后不久就提出了准备打各种类型和各军规模战争的思想,但是,在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初期,苏联仍我倚重火箭核战略。例如,索科洛夫斯基、西多连科、洛莫夫等著4军事理论家在其军事著作中所阐述的作战问题都是以核条件下自作战为重点的。70年代中期,苏联开始把核武器作为遏制美国自后盾,把常规力量作为对外扩张的有效手段。80年代初期,随着苏美军备竞赛形势的变化,苏联否定了打赢核战争的可能性,并宣布承担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义务,重视打以核武器为后盾的常规战争。苏军总参谋长奥尔加科夫元帅曾指出:在世界大战爆发日和爆发后的一定时间内可能只使用常规武器,然而军事行动的扩大有可能使战争发展成全面核战争。这说明,苏军不仅估计到了局部战争的可能性,而且还认为在一定条件下,世界大战也可能是常规战争,只是在常规军事行动受挫或是在对方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情况下,战争才会发展成为世界核大战。可见,苏联在战争准则方面,是准备打各种类型和规模的战争,并日益重视以核武器为后盾的常规战争。
2.军队建设思想一一核军备和常规军备并重,谋求对美的全面军事优势。勃列日涅夫上台后,改变了赫鲁晓夫时期只重视在武器轻视常规武器的方针,宣称苏联在对核武器给予特别注意自同时,也没有忘记常规军备仍然起着重大作用。这一时期,苏联否继续发展核武器的同时,更加重视常规武器的发展。苏联认为,尽管核武器具有非常巨大的威力,但是其军事科学并不把它绝对化同时也不偏重某个军种在战争中的作用;不管各种战略核武器作用有多大,它们并不能解决战争的全部任务;仍然要研制新式的和改进现有的常规武器,并要求协调地、平衡地发展所有军兵种。
这一时期,苏联投入巨资全面发展核与常规军备,力图在技术上、质量上赶超美国,谋求全面的军事优势。在核力量方面,苏联的战略核力量由战略火箭军、海军导弹核潜艇和远程航空兵三位一体构成;洲际导弹数量由200枚增至1300余枚;对各种导弹进行了全面质量更新:洲际导弹实现了地下化,中程导弹实现了机动化,部分洲际导弹和中程导弹装备了分导式多弹头,命中精度大大提高。在常规力量方面,陆军已发展到有180个师;装备坦克达5万辆,T-62和T-72取代了大部分旧式坦克成为主战坦克,并且研制成功了性能更加优越的T-80坦克;装备了步兵战斗车、各种新型火炮、反坦克导弹和防空火箭,陆军的火力、突击力和机动能力大大提高。海军装备了航空母舰、直升机航母、导弹巡洋舰、导弹驱逐舰、大型登陆舰和海上补给舰,实现了从近海防御到远洋作战的战略转变。空军、防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的飞机由12000架增至15000架,并更换了新型机种,各种作战能力显著提高。总之,这一时期苏军已具有强大的核突击能力、大规模地面进攻能力和一定的远洋作战能力,已发展成为一支能够打各种类型和规模战争的武装力量。
勃列日涅夫曾宣称,“苏联要在80年代中期使它同西方的力量对比发生决定性的变化。"总的来说,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在武器生产的数量上已大大超过美国,在质量上也缩小了与美国的差距。
3.作战思想一一强调突然袭击、先发制人、连续突破的速决战,同时也作持久战的准备。勃列日涅夫继承和发展了赫鲁晓夫时期的作战思想。他极力宣扬速决战理论,认为“应立足于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迅速消灭敌人,夺取战争的胜利",强调“从战争一开始,确切地说在最初几个小时或几分钟内,就使用主要的军事力量,以便在最短时间内取得具有决定性的战果”,“在速决战中战胜侵略者"。苏军认为速决战的优点主要有:一是,可以在对方进行战争动员之前就将其击败;二是,可以夺取对方的战略资源,扩大本国的军事经济实力;三是,可以对潜在敌人进行政治分化,各个击破,避免两线作战;四是,可以在主要战区和战略方向上造成对敌人的绝对优势,在击败当面之敌后迅速转移兵力;五是,可以造成既成事实,尔后转入占领或谈判。
苏军认为,突然袭击、先发制人是达成速决战的先决条件,强调“在现代条件下,发动战争的主要方法是突然袭击",“突然袭击变成了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因素,往往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决定胜败”,突然袭击“可以造成决定性的优势”,“比利用兵力优势所取得的效果大”,“先发制人打击敌人,就能使敌人措手不及,失去斗志,急剧地削弱敌人的战斗力,使敌人的指挥陷入混乱,为歼灭甚至力量上占优势的敌人创造条件"。速决战总是对进攻方有利,但它要求在进攻战役中要力求连续地将战术突破发展为战役突破,将战役突破再发展为战略突破,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具有决定性的战果。
在速决战思想的指导下,苏联在这一时期更加重视战争初期和首次突击的作用。苏联军事理论界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三次阿以战争的经验,对战争初期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于1974年出版了由前苏军总参军事学院院长伊万诺夫大将主编的《战争初期》一书。该书论述了18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历次主要战争的战争初期问题,重点则是讲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各种有关问题,其基本结论是:在战争初期实施突然而强大的首次突击足以决定整个战争的进程和结局。该书是当时对战争初期进行研究的代表作,被列为苏军军官教材。苏联在鼓吹打突然袭击、先发制人的速决战的同时,也注意到战争可能拖延下去的问题,认为军事大国或国家集团间的战争,不能指望迅速结束,要作较长时间的准备。尤其是在使用常规武器的条件下,战争可能具有消耗战和持久战性质,这就要求在各方面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到70年代末期,苏联还认为,世界核大战也可能是持久的。苏军总参谋长奥尔加科夫元帅就曾指出,考虑到交战国联盟巨大的军事、经济潜力,世界核大战也可能是持久的,苏联人民及其武装力量必须准备经受最严酷的考验。
(四)戈尔巴乔夫时期的军事思想(}
1985年3月,契尔年科因病去世,戈尔巴乔夫继任苏共中央总书记。他上台后,提出了“新思维”,理论。苏联按照“新思维”,理论开始进行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的全方位改革,最终导致社会剧烈动荡和国家解体。这一时期,在“新思维"的影响下,苏联军事思想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种变化集中体现在戈尔巴乔夫的讲话和著作中以及苏共第二十七、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的重要文件中。
1.军事战略基本原则一一由主张准备核战争转向准备打现代常规战争,奉行防御性战略方针,把防止战争作为军事战略的根本任务。在保证国家安全方面,“新思维”,认为:把战争作为达成政治目的手段业已过时;在核时代,保卫自身安全越来越成为一项政治任务。戈氏还指出:“苏联可以提出大量的行之有效的和平建议,迫使对手一一即使是战争狂一一为保全在世界舆论前的面子而不敢轻举妄动。"戈氏认为,发生这一变化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核武器时代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常规武器时代不同,它不可能通过战争的手段造就更多的社会主义国家。美苏任何规模任何类型的冲突都可能酿成一场两败俱伤的核大战。因此,双方都竭力避免发生正面军事冲突。第二,世界已逐渐形成多极化局面,各国“变得越来越相互依赖和相互需要”,一国的安全有赖于共同安全。这种多极化局面可以有力地制约任何国家采取冒险行动。第三,苏联用武力干涉手段插手他国事务不仅使自己背上沉重包袱,而且严重影响国际形象。战后历史和形势的发展表明,利用政治手段可以获得喘息之机,争取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环境,为新竞赛做好准备。因此,依赖政治手段保障国家安全已具备了客观条件,同时也是苏联国家发展的需要。在注重以和平手段保证国家安全的思想指导下,戈氏在与美国进行裁军谈判时,为达成某种协议,在许多问题上都做出了重大让步。例如,在限制和禁止中程导弹谈判中,为达成协议,苏同意中导谈判不与美国的战略防御计划挂钩,不与英法核力量挂钩;同意全球零点方案;同意不对等地削减中导武器等。
在战争准备上,“新思维”否定了打核战争的可能性,认为使用核武器会使世界文明毁灭,因此,主张只保留很少的战略核武器,用于慑止敌人的进攻,并明确了以打常规战争为重点的思想。苏军前副总参谋长加利耶夫认为,使用常规武器,首先是精确制导武器打常规战争的可能性增大了。在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在战争准备上,淡化了准备打核战争的思想(但不放弃核战争准备),转向准备打以核武器为后盾的高技术常规战争。
在“新思维"的影响下,苏联军事战略基本原则发生了重大变化。苏联军事战略的基本出发点由“准备战争"转变为“防止战争",不再有“打赢战争"的提法,而仅仅强调“反击侵略"。1987年5月通过的《华沙条约国军事学说》宣称,华约和苏联的“军事学说服从于不使战争(核战争和常规战争)发生的任务"。但是,“如果华约缔约国在这种情况下仍然受到攻击,这些国家的武装力量就给侵略者以毁灭性的打击"。苏联防空军总司令特列季亚克把苏联军事学说的基本任务归结为致力于两个目标:“第一不让战争爆发第二时刻做好反侵略的准备。"苏联军事理论刊物多次强调,“防止战争"和“做好战争准备”是两个相互联系的任务。“防止战争”并不意味着放弃进行战争的准备;进行战争准备,其要求和所要达到的目标已不是以往的取得优势和争取在战争中获胜,而仅仅是为了反击侵略,制止战争进一步升级,从而达到防止战争的目的。可见,这一时期的军事战略是纯防御性质的,认为准备战争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战争,把防止战争视为军事战略的根本任务。
戈尔巴乔夫推行防御性军事战略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判断:一是,认为核战争和常规战争都具有毁灭性,所以要把防止战争作为根本性任务。二是,在对战争的判断上,认为世界大战不是不可避免,强调未来大国间的战争不可能有胜利者。苏联一向认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最终将导致世界大战。而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则在苏共二十七大上提出“世界大战可能避免"。戈尔巴乔夫称:“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将长期共存下去";在人类面临核浩劫的情况下,“人类应当承认,迫切需要把全人类的利益置于时代的至高元尚的地位”,而“集团间的对抗是相对的、暂时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对峙只能以和平竞赛和和平竞争的方式进行”。基于这种理论,苏联认为未来大国间的战争不可能有胜利者,并从理论上否定了未来一切全球性战争。三是,提出核战争不可能成为政治的继续。苏联以前坚持“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这一战争观。戈尔巴乔夫宣称,在核时代,战争作为达成政治目的手段的概念已经过时,“在广岛和长崎浩劫之后,世界大战已不再是政治用另一种手段的继续了,在核战争中,这种政治的炮制者本身也将化为灰烬”。因此,他认为在战争将导致世界全面毁灭的情况下,战争与革命不存在因果关系。四是,强调在任何情况下都不首先使用武力。把非进攻性防御当作军事行动的基本类型,主张从国外撤军。苏共二十八大《关于现阶段党的军事政策基本方针》的决议中明确指出,苏共主张发展军事防御学说,“决心为促进建立一个无所不包的国际安全体系、扩大军事政治合作、推进并建立一个没有战争和暴力的世界而努力。苏共认为,只有解决国防问题才能切实防止战争、保证苏联国境线不受侵犯、制止对苏主权的蓄意侵犯,才能在一旦遭到外来侵略时有效地抗击侵略、保卫国家的独立和领土完整、恢复公正的和平。”
2.军队建设思想一一国防建设服从经济建设,以“合理够用”,为原则,奉行质量建军方针。从斯大林到勃列日涅夫,苏联都奉行重军抑民的国防政策。到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军费开支达到2则多亿美元,占苏联国内生产总值的15%至17%,占国家财政开支的31%至35%。在国防和军备上的大量投人,使苏军在武器装备的某些方面接近甚至超过了美国,但却严重损害了苏联的经济基础,致使苏联在经济和科技方面与美国拉大了差距。据当时的统计结果显示,苏联经济的增长速度由60年代的7%降至80年代的2%。
为了保住苏联的超级大国地位,戈巴乔夫在苏共-告中指出:“我们时代的真正同等安全,不是用最高的的战略均势来保障的"。“苏联不需要高水平的核军备,一支足以威慑美国发动核攻击的力量就足够了”,“必须使国防服从于经济建设的需要"。根据这一国防建设思想,减少了苏联的军费开支,大幅度地减少了对军工企业的投资,裁减了军队的员额,并开始从境外撤军,有计划地减少了对家的军事援助,力争使国防建设不再是经济建设的沉重负担。
戈尔巴乔夫之前的历届苏联领导人都强调保持高水平的国防实力,而戈尔巴乔夫上台后,以“防御性军事战略”为指导,以“合理够用”为原则,明确地提出了以“提高武装力量的质量指标”的军队建设方针,使苏军建设的指导方针从“过度武装”向“明智的足够防御”转变。戈尔巴乔夫指出:“之所以放弃数量指标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的方针,是因为实行这一方针代价高,而效果越来越差”,因此,今后武装力量建设的重点“应从数量指标转到质量指标上来”。
戈尔巴乔夫推行“合理够用"建军方针的根据,一是国际形势的需要。戈氏认为,当今世界,两大阵营的对立正在逐渐消失,爆发世界大战的危险几乎不复存在,美苏竞争出现了新的情况,从80年代后,美国已改变了原先奉行的收缩战略,转而采取强硬政策,步步向苏联进逼,而苏联在与美国的军备竞赛中却越来越感到到力不从心,有被拖垮的危险,苏联指望从军事上取得平起平坐的地位已不可能。仅仅依靠武力或把武力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势必削弱政治、经济、外交等因素在保障国家安全方面的作用。必须改变长期奉行的同美国在军事上“一对一”争夺的战略,通过裁军和降低军备水平打掉美国的优势,同时对军队建设从长计议,着眼于下世纪的较量。二是经济发展的需要。70年代苏联国防建设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是以经济畸形发展为代价的。到了80年代中期,这种代价的后果已充分暴露出来:轻工业与重工业在比例上严重失调,而且技术落后、生产率低下,国民经济增长率大幅下降。沉重的军费负担拖了经济发展的后腿,经济发展缓慢又严重削弱了国防赖以发展的基础。戈尔巴乔夫提出了国民经济加速发展战略,国防发展要给经济发展让路。三是新军事学说的需要。在“新思维"的影响下,苏联军事学说发生了重大变化:认为保障国家安全不能以军事技术手段为主,而要以政治手段为主;强调军事学说的首要任务是防止战争。四是军事战略调整的需要。按照新军事战略的要求,苏军建设的重点是由建设庞大的、进攻型的军队转变为建设以能适应高技术常规战争,主要担负防御作战任务为主的精干、小型的现代化军队。
“合理够用”,原则的主要内容是:①武装力量建设要服从经济建设的需要。苏联长期强调把国防建设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影响了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苏共二十七大正式提出“合理够用"的原则,强调军队建设必须服从经济建设的需要,主张为发展而裁军,按比例削减军费开支,压缩国防工业规模,加快国防工业军转民的步伐。②谋求低水平的战略均势。苏联在60年代追求与美国达成军事战略均势,70年代是力求形成对美国的军事战略优势,70年代末80年代初则是力求保持与美国的高水平军事战略均势。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苏联虽然认为与美国保持战略均势仍是防止战争爆发的决定性因素,但主张降低军事对抗水平,谋求同美国保持低水平的战略均势。所谓低水平战略均势是指:将美苏间的战略平衡降低到足够防御的水平,不谋求在每个军事计划和武器系统上都赶超美国。为实现低水平战略均势,苏联在裁军方面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并且做出了许多大的让步,力求达成协议。因此,在核裁军方面,苏美达成了“中导条约"和“美苏战略核武器削减条约"。在常规裁军方面,苏联单方面大规模裁减军事力量。在欧洲常规武装力量谈判方面,苏联也接受了双方不对等裁减及保留同等军备数量的原则。③改变军队的进攻性结构,保持够用的防御性部队。长期以来苏联一直保持着一支庞大的进攻型部队。而防御性军事战略和合理够用原则要求,以防御为特性改造苏军的组织结构和减少军队员额。为改变苏军的进攻性结构,苏军大幅削减了一线陆军的坦克及其他进攻性武器,撤销了部分进攻型部队;对战略火箭军进行了大规模的裁减和改编;适应近海防御战争的需要对海军进行了整编。④重视军队的质量因素。以往,苏联在与美国的军备竞赛中,是以数量优势来弥补质量上的差距,奉行“以量补质,先量后质”,的方针。苏联后期,苏军总兵力为美国的2倍,运载工具为2倍,核爆当量为1.7倍,主战坦克为5倍。这种以数量补质量的做法,使苏联经济几乎被拖垮。
“合理够用”原则把军队的质量建设提到了首位,提出要提高武装力量的装备、军事科学及其人员、结构的质量指标。因此,在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加紧了在尖端军事技术领域与美国的竞争,除继续发展新一代战略进攻武器和更新常规武器外,还加快发展自己的战略防御系统,展开以太空军事计划为主体的新式武器系统的研制工作。同时加紧利用核聚变、高能激光、脉冲能量、超高速弹射和生物工程等新技术发展能与美国相抗衡的尖端武器。在提高军事人员素质方面,苏军全面调整了领导班子,更新军官队伍,大幅精简机构,制定了新的人才选拔和培训|制度。此外,还通过加快指挥系统的自动化进程等提高指挥机关的工作效率。
戈尔巴乔夫的“合理够用"原则在苏军内部尤其在高级将领中引起了激烈争论。特别是海湾战争后,对此原则提出反对意见的高级将领增多。持反对意见者认为:“合理够用原则”过分强调够用和防御",但是在实践中只有拥有与对方对等的军事能力时,才能进行有效的回击。按合理够用原则单方面降低军事水平,其结果只能使自己解除武装,使对手增加威慑力。(2)以纯防御需要为标准调整军事力量,将使军队丧失进攻能力。但实际上,丧失进攻能力的军队是无法实施可靠防御的。(3)实力对比不能是简单的数量对比。武器战斗性能的差异、军工生产能力的高低,同样是实力强弱的重要因素。
3.作战思想一一由主张实施进攻性作战转向实施防御性常规作战。自60年代起,苏联在军事行动上便奉行“积极进攻"的作战原则,把进攻作战视为军事行动的基本类型。“只有进攻,才能彻底消灭敌人”,“防御只起从属作用”,“应坚决摒弃”,“这几乎是苏军作战指导上的信条。70年代中后期,苏军重新肯定了战略防御的地位,开始重视防御在作战中的作用,但仍主张以战略进攻为主。戈尔巴乔上台后,苏军以纯防御军事战略为指导,明确了以防御作战为主的作战思想。1987年10月,当时的国防部长亚佐夫明确提出:“防御是反抗侵略的基本行动类型。"苏联国防部制定的最后一部《苏联军事学说》正式把防御确定为军事行动的基本类型。苏联军事理论界对防御这一基本行动类型的解释是“在所有战区实施防御战役已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方针”,“而以往那种在攻防之间进行抉择的状况已不存在”““现在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一个,即在敌人进攻的所有空间实施防御战役"。
苏联军界对实施大规模防御性常规作战的可行性进行了大量探讨,结论是不仅可行,而且是惟一可行的作战方针。理由是,如果苏联在战争爆发时向北约实施进攻性常规作战,很可能迫使北约跨过核门槛。在欧洲战场上,北约与华约常规力量的对比为1:3,北约处于劣势。如果北约防线被突破,它只有求助于核武器,遂使战争升级。故进攻性常规作战只能招致报复,“只有防御才能保持双方力量的稳定"。
防御作战理论的主要内容有:①主张把军事行动限制在本国领士上,防御中的反击行动仅限于恢复原防御态势,而不像过去那样,强调越出国境,突入敌国纵深区,在那里消灭敌军军团,摧毁敌方战争潜力,占领对方领土,赢得战争胜利。②完全排除先发制人,突然袭击的可能性。战略防御的基本要求是“除了保卫自己外,没有力量对敌方发动突然进攻,在常规战争中,苏军实施先敌突击的可能性已不存在。关于核战争,苏联强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准备给敌以“毁灭性回击"。③不以彻底消灭敌人,取得战略上的彻底胜利为目的,而以固守防御地区,挫败进攻之敌,迫使敌放弃进攻企图为目的。④把对敌的火力毁伤作为防御的基础,强调依靠高效能的、不间断的火力毁伤,而不是以大纵深的推进和突击达成作战目的。⑤强调防御的积极性,注重反攻。防御作战要求从战争-开始就展开争夺战略主动权的斗争,并在各个地区、各个空间采取一切方法实施。其中,最主要的方法是对敌实施密集的火力突击,广泛的火力机动、兵力机动和机动设障,实施反冲击和反突击,认为各种规模的反攻是夺取战略主动权最坚决的措施。
(五)冷战时期苏联军事思想的主要特点苏联军事思想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70多年军事实践和理论研究的结晶,具有比较完整的体系和丰富的内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进入冷战时期。冷战期间,苏联军事思想具有鲜明的冷战思维烙印,其特点主要有:一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苏联军事思想就十分活跃,曾开创了著名的大纵深战役理论;苏德战争中,苏军又经历了从战略防御到战略反攻的实践,所有这些都成为战后苏联军事思想发展的宝贵财富。战后,苏联十分重视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经验与教训的研究,其研究成果是苏联制定各项军事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
二是,以美苏争霸为主线,与美国军事思想互动发展。二战后,两大阵营的对峙一直持续到冷战结束。冷战期间,美苏在世界范围内的利益争夺异常激烈。因此,冷战期间的苏联军事思想是以美苏争霸为主线的。在美苏争霸的过程中,苏联在总体上处于守势,个别时期处于攻势,其军事思想的变化往往是因美国军事思想发生变化而引起的,美苏军事思想的演变存在互动性。1947年,针对美国的“遏制战略",苏联提出了“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50年代初,美国“遏制战略,,破产并开始奉行“大规模报复战略,,后,苏联转而奉行“火箭核战略",并引发了美苏核军备竞赛。70年代初,苏联在核力量方面取得了对美国的大体均势,在发展常规力量方面也取得重大进展,开始奉行“与美争霸的全球进攻战略",而美国则被动调整战略,先后推出“灵活反应战略"和“现实威慑战略"。
三是,传统战略思维和战略文化对苏联军事思想具有深远影响。苏联的战略传统源于彼得大帝,即向外扩张,寻找大陆的出海口。在彼得一世时期,俄罗斯对外扩张无论从速度上还是在规模上都达到了一个高峰时期。以彼得一世为起点,沙皇俄国的对外政策从原来的局部扩张转向了全面扩张,此后经叶卡捷琳娜二世再到尼古拉耶夫二世,在前后组则多年的时间里沙皇俄国的领土不断向西、向东和向南延伸,其版图比原来扩大了4~5倍,成为世界上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帝国。与此相适应,在这200年多年间,对外扩张的思想也主导了俄国的战略思维。十月革命后,在列宁的领导下苏联一度对沙俄的侵略本性进行了深刻的检讨。但对外扩张的惯性思维在这一时期并没有彻底肃清,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苏联对外扩张的本性再次赤裸裸地暴露出来。冷战期间,苏联的扩张政策再次达到了一个顶峰。它依靠强大的军事实力,与美国展开了全球争夺,苏联的势力远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其扩张政策已超出了彼得一世当年的设想。俄罗斯的传统战略文化很丰富,简单地说就是维护东正教信念和大国观念。东正教信奉的“救世意识,,正是俄罗斯大国主义的文化根源。受大国主义战略文化的影响,苏联军事思想无处不体现着大国观念。
「好文!打赏鼓励」
本帖最后由 ddp 于
12:11 编辑 分析的很深刻、很全面。
「好文!打赏鼓励」
本帖最后由 ddp 于
12:11 编辑 看完了,感觉一个国家的战略底蕴不是随便能建立起来,苏联在这上面走了一些弯路,军事只是其中一方面。
「好文!打赏鼓励」
本站声明:本网站所有转载之内容只代表作者本人之观点,本网站纯粹只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站转所转载之内容,无任何商业意图,如本网站转载稿件涉及版权、著作权等问题,请您来函与本站管理员取得联系(联系方式: (只收手机短信) 周一至周六 8:30-17:30 或者电子邮箱)。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冷战苏军军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