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电视剧为什么不能南迁

崇祯皇帝原来可以不用死,但他为何不抓住机会?
崇祯之前的三个皇帝简直匪夷所思,绝对是皇帝中的奇葩。
神宗30年不上班,好几茬高干到退休都没见过皇帝;光宗是个花痴,上台不到一个月,直接牺牲在床上;熹宗的木工和瓦工手艺绝对一流,本职工作统统交给魏忠贤代劳。
崇祯帝却一反常态,是个勤政廉政的模范,工作17年,病假都没请过;对家属和身边工作人员要求很严,为减轻财政负担,让老婆做饭织布。
这样一个不错的皇帝,却于甲申年(公元1644年)三月十八日深夜,在离紫禁城一箭之遥的煤山(今景山)悬树自尽,在遗书中要求李自成不得伤害广大群众。
一个王朝的灭亡自有其必然性,山都挡不住,但历史不是一条直线。
老天爷曾经给过崇祯两次机会,哪怕抓住一次,他就可能不用上吊,不用当大明的末代皇帝,甚至有可能成为复兴王朝的英雄。
但是,僵化的大脑、无休止的会议和一个又一个文件,还是把他和他的国家逼上了煤山。
第一次机会
甲申年正月,李自成大军挺进山西,两个月就可攻进北京,形势瞬息万变。
大年初三,崇祯叫来太子办公室的李明睿开小会,研究应急方案。
李明睿的意见是南迁,他认为,只要向南进行战略转移,就能缓过气来。
当年宋高宗赵构毅然南渡,在杭州建立了繁荣富庶的南宋,赵家天下又延续了150多年。咱大明的条件比那时候强多了,地方比它大,物产比它丰富,关键是祖宗当年迁都北京时,设南京为陪都,有一套完整的行政体系在。
李明睿敦促,只要您下决心南下,东山或可再起,大明中兴有望。沿途的河北、山东、江苏的情况目前还不错,安全不是问题。总之死守北京就是等死,尽快动身为好。
李明睿说得有根有据,崇祯听得入神,两人深谈了一昼夜。
不过,按明王朝的制度,皇帝的重大决策需要得到政府部门支持;而且最好由政府部长们在会上先提,自己假装不同意,部长一再劝迁,这样的决策过程最完美。
会上,崇祯帝流着泪试探说:“形势都这样了,我想亲自上前线,战死疆场你们都别拉着我。”
各部部长争着要为领导分忧,代皇帝出征,就是没人提南迁。
李自成大军越打越近。崇祯暗示李明睿写一份报告,把南迁议题公开化,试图倒逼政府。
政府首席部长陈演反对南迁,故意把消息捅出去,弄得沸沸扬扬,谣言四起,人心大乱。他还嫌不够,指使一个小干部向上递材料,攻击南迁是别有用心,要求严肃处理李明睿。
政府坚决反对南迁并非偶然:
一是意识形态上的。
士大夫阶层长期被正统教育洗脑,坚信撤退可耻,在政治上是错误的;
二是为了保命和推卸责任。
南迁成功还好,万一失败,出主意的、附议的,肯定没有好下场;
三是实际利益上的。
美宅良田不可能带走,丢了北京还不知便宜谁。最要害的问题在于,南迁之后,南北两个政府一合并,肯定要裁员,官员们思量的是:俺的位子还有没有、好不好?
这样,大家都觉得等等看看最保险,不愿轻易下赌注。
李明睿非常气愤,又加以回击。支持和反对的都撕破了脸,一时间材料纷飞,会议不断,轰轰烈烈,就是没有结果。
崇祯皇帝急得不行,有一次开会前,他甚至把话说白了:“老陈,这事儿请您替我担待着点儿!”但是陈演(大明内阁首辅)在会上一直笑而不言,崇祯几次逼他发言,他都是笑笑而已,气得崇祯一脚踢翻了椅子。
这样一折腾,一个多月就过去了,形势更加凶险。在二月二十七日的会上,崇祯呼吁大家敞开说,说错了不要紧。他寻思,哪怕两派势均力敌,他也好拍板。但结果依旧。紧接着,李自成大军攻下了居庸关和昌平,北京危殆。
崇祯终于忍不住了,他果断跟李明睿等人摊牌:“不管他们了,这事我说了算,咱们立刻南迁!”李明睿叹口气:“来不及了,沿途我军都被打散了,北京城连只苍蝇都飞不出。”
第二次机会
不可思议的是,事情到了这步田地,大明王朝居然还有一口气。
李自成本是个在政府招待所出苦力的粗人,并不具备政治家的博大胸襟,所以对迅速的胜利毫无思想准备,也不太清楚进了北京意味着什么。
三月十七日都打到今复兴门一带了,他居然在次日上午给崇祯写信,要求和谈,并且要价不高:割让西北一带给他,西北实行高度自治,不向中央报告工作;
中央拨付100万银两慰问金给他,他替政府打击敌对势力,包括虎视眈眈的东北满人集团。
傻子都知道这桩买卖不赖,况且别无选择,但大家都不表态。如果说南迁问题还可以拿出来说说,那么割地赔款这顶政治帽子太大了,没人敢碰。
但是不发言也不对,于是部长们一个接一个慷慨陈词,愤怒谴责敌人的狼子野心,决心血战到底,与北京共存亡。李自成凭空送的大礼,根本不在明王朝最后一次最高国务会议的议题之内。
崇祯本想乘着夜色混出城去逃命,但是从安定门、朝阳门到前门,没有一个门为他打开。眼看天要亮了,只好孤独地走向了煤山……
他死后仅三个小时,李自成拍马直捣金銮殿。那些政治坚定、慷慨激昂的部长们血战到底了吗?第二天他们就去李自成办公室外,排队请求安排工作。
景山公园那块石碑上刻的是“明思宗殉国处”,“思宗”是崇祯的庙号。的确,崇祯和明朝的悲剧留给后世沉重的思考。
崇祯皇帝死后不久,大清摄政王多尔衮给南明的史可法写信,说得非常到位,也好像在替敌人难过:
你们明朝的干部根本不考虑国家利益,就喜欢唱高调、讲大话,哪怕火烧眉毛了,还慢条斯理地穷白话,作个决定比盖栋楼还慢。当年北宋研究对策还没散会,金军就渡过黄河了,你们咋就不长记性呢?!
历史机遇总是稍纵即逝,一步得生,一步得死,岂容贻误。僵化的思想、狭隘的私利,导演了崇祯皇帝君臣极不负责任的议事秀,空留千古憾事。
来源:读史(ID:dushi918)
声明:本文观点不代表黄生,若该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喜投网(www.xitouwang.com)是黄生创立的互联网平台,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我们的理想是让大家了解学习金融、安全投资,并致力于普惠金融,提供综合金融信息服务、安全投资服务、论坛社区服务。安全稳健投资,50元就可以投资,年化收益率高达13%;通过本微信订阅号注册送10000体验金,邀请好友注册赠送180000体验金+0.1%投资奖励;论坛有很多优质文章,在论坛发表文章奖现金,注册请点击阅读原文。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13被浏览6,108分享邀请回答920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3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崇祯帝为何誓死不南迁
公元1644年四月二十五日(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攻陷北京,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检吊死在煤山的一棵老槐树上,以身殉国,他也因此为自己赢得些许身后名,有人说他“非亡国之君,而当亡国之命”,甚至他的掘墓人李自成也说“君非甚暗”。当起义军在消灭了明军主力,一步步逼近京城时,朱由检在明知北京不可守的情况下,为什么没有像他的前辈同行(如唐僖宗之流)那样,弃城逃命呢?他为何要选择一条与北京共存亡的最危险的道路呢?这里大概有三个原因:
难舍祖宗陵寝和宗庙。朱由检之前的明朝历代皇帝,除了朱元璋之外,其他皇帝的陵墓全部在北京,朱由检害怕他放弃京城之后,祖宗陵寝会遭到和凤阳祖陵一样的下场而因此背上千古骂名。
存在侥幸心理。当李自成逼近北京时,崇祯帝朱由检可用来保卫京师的有吴三桂、刘泽清和唐通三支部队,朱由检想在最后时刻召回他们保卫京师,但是这样就意味着放弃辽东,朝臣们也为此争论不休,有的主张召回一支,有的主张召回三支,崇祯帝也逡巡不能定,直到城陷前九天才下诏召他们进京勤王,可惜已经迟了。
死要面子,揽功诿过的性格害了崇祯帝。崇祯皇帝最值得称赞的就是他的勤政,实际上他治国并没有多大才能,但是他猜忌臣下的本领却并不比历史上任何一个帝王差,而且死要面子,明明自己想南迁,却想臣下们提出来,然后形成一种群臣请求,他不得以接受的局面,可惜他手下的臣子们都了解他的性格,现在提出南迁,将来起义军毁了京城,追究责任时那自己就要遭殃了。而且在少数下级官员提出南迁之后,大臣们又围绕几种方案而争论不休,有人提出皇上继续守京城,派人护卫太子到南京,时任兵科给事中的光时亨的一句“诸臣欲行灵武故事?”而使诸臣缄口,逼得崇祯帝最后不得不说:“国君死社稷,恒理也”,至此“南迁之议寝矣”,京城笼罩在一片绝望的气氛之中。十几天之后北京陷落,明朝灭亡。顺便说一句,有一种说法说崇祯不愿南迁的一个原因是怕南迁后会像唐玄宗那样丢了皇位,我认为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因为崇祯时的情况和唐玄宗时大不相同,一是封建帝制发展到明朝已经是到了非常完备的程度,例如唐朝经常发生的宦官废立皇帝的事在明朝就不可能发生,宦官无论权势有多大,都是皇帝的一个奴才,崇祯当时在全国的领袖地位可以说不可动摇的,直到崇祯末年他仍然牢牢掌控着全国,也是另一个佐证;二是当时崇祯帝的太子朱慈年仅15岁,还不具备自立为帝的条件,也是一个原因。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如琢如磨)
(天涯孤鸿)
(我很自恋)
第三方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崇祯皇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