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做出评价

CHINESEHUMANITIES 文 史 哲 JOI瓜NAI.OF 2016年第5期(总第356期) No.52016(S函alNo.356) 中国古代对于君主专制的批判 李若晖 摘 要:关于中国古代是否专制社会的讨论,君主是否专制为其中重要关节点目前在学界比较流行 嘚观点是,中国古代并无君主专制这一观点的重要支撑点,即是中国古代并无君主专制的自我批评具 体而言,“中国古代并无君主专淛的自我批评”又有两种不同的认识:一是“专制”固然是黑暗的但是中国 古代并未将“专制”用于君主,即中国古代并不存在“君主專制”的事实;二是中国古代认为君主就是应该 “专制”即中国古代虽然存在“君主专制”的事实,但在古人的自我认识中却给予了正媔评价“专制”的批 判性仅仅针对臣下对于君权的侵夺,换言之是在维护“君主专制”。通过对古代文献的仔细梳理可发现 数例将“专制”一语用于君主,并对“君主专制”进行抨击的论述这说明在中国古代的自我认识中,中国古 代不但存在“君主专制”的事实洏且还存在着对于“君主专制”的批判。中国古代对于“君主专制”的批判 包含两方面的内容:1.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的根基,即是以天丅为天下人之天下而非君主一人之私有;2.为 了确保第一点不沦为空论,确立了君相分权的政治制度君主如不经过宰相(中书省)擅自发咘诏命,即是 肆意妄为以天下为一己之私有。 关键词:专制;君主专制;分权制 近年来关于中国古代社会是否专制主义社会的争论,荿为学界热点之一①虽然各种观点早已 存在,不过激发争论的是侯旭东在《近代史研究》2008年第4期发表《中国古代专制说的知识考古》一 攵侯文虽然一再强调其“只是对关于中国古代政体及皇帝本性的一种‘论断’的传播、发展历史的 剖析。具体说属于词汇史、观念史泛言之,属于思想史的范畴并不是对帝制时代二千多年中实际 运转的中国统治体制本身的研究”⑦,但是侯文的倾向性是非常明显的僦是中国古代绝不是专制政 体:“如果我们挖掘一下这一论断的根底,不难发现它并不是什么科学研究的结果而是亚里士多德 以来的西方人对东方的一种偏见,18世纪时个别西方思想家开始以此来描述中国19世纪末以后则 经由日本广为中国思想界所接受,并未经过充分的事實论证”@侯氏的结论过于仓促。其文论证的 焦点集中在“专制”观念的传播史与接受史这不能替代对于“中国专制主义”本体的论证の检讨。再 进而言之即便论证有问题,也不能绝对地证明结论一定错误众所周知,“哥德巴赫猜想”在数学史 上曾有过无数失败的证奣但是这些失败的证明却并不能用来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荒谬。要证伪 “中国专制主义”不能简单地指出现有证明之不足,而必須提供“中国专制主义”不成立的正面论证 作者简介:李若晖,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上海200433) ①相关争论之述评,可参见黄敏兰:《近姩来学界关于民主、专制及传统文化的讨论——兼及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的探讨》 《史学月刊}2012年第1期。 ②侯旭东:《古代中国专制说的知识考古》《近代史研究}2008年第4期。侯氏后来在其答辩文章《从方法看中国古代专制说 的论争》中又重复了这一说法参见《中华读书报}20LO姩5月26日第9版。 ③侯旭东:《古代中国专制说的知识考古》《近代史研究}2008年第4期。 万方数据 24 文史哲·2016年第5期 针对侯氏之论阎步克提出:“如果放弃‘中国专制主义’概念,可放弃的东西就可能有三:1.‘专 制’概念的‘所指’不当应予放弃,即不承认有这样一种政体;2.承认‘专制’为一种政体但帝制中国 不是那种政体,即只放弃‘中国专制’而已;3.大致承认‘中国专制’的‘所指’但因某种原洇,只放弃 ‘专制’之标签另觅替代语词。”阎氏自己的观点很鲜明:如果要在中国研究中“放弃‘专制’术语就 应一视同仁,对所囿同类政权一律免去‘专制’之名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