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瞻仰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园纪念仪式的时候为什么要穿比较暗的颜色呢

>> 皖南事变烈士陵园纪念手帕(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特拍)
皖南事变烈士陵园纪念手帕(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特拍)
编号:au031701
品种:手帕/手绢-手帕/手绢
属性:其他材质,,其他工艺,,年代不详,,正方形,,其他图案,,,
简介:对角11.5寸,印有烈士陵园参观图和周恩来同志题词。
商店【全聚阁】“手帕/手绢”目录下其他拍卖商品:
滚动鼠标滚轴,图片即可轻松放大、缩小
当前位置: >>
>> 手帕/手绢 >> 皖南事变烈士陵园纪念手帕(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特拍)
Copyright & 1999-.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分辨率最好为,IE5.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中国收藏热线版权所有;未经许可,本网图片、文字不得转载、复制、及制作镜像!客服电话:8, (白天接听:9:00-17:00)版权所有:河海大学文天学院
地址:安徽省马鞍山市霍里山大道333号 邮编:243031
院办公室电话:(  招生咨询电话:(、5228888安徽省皖南事变烈士陵园
  
  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座落在安徽省泾县城西郊的水西山南麓桃花台,占地15公顷,建筑面积1万余平方米,于1991年1月建成并开放。
  整座陵园以邓小平同志题词的“皖南事变死难烈士永垂不朽”纪念主碑为中心,结合山形地势,由入口纪念群、主题广场、主碑纪念广场和无名烈士墓四大纪念性空间序列,辅以西侧的皖南事变陈列馆、四领导人雕塑、纪念塔与烈士墓园有机组合而成。陵园的纪念建筑以革命的浪漫主义精神为指导,采用象征和隐喻的艺术手法,汲取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徽派建筑技巧,向世人诠释了“皖南事变”这一“千古奇冤”的悲壮事件。
  位于陵园西侧的皖南事变陈列馆总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展区总面积1800平方米。馆内的皖南事变陈列展以“悲壮、惨烈、警世、奇冤”为主题,以客观、公正的历史观,采用现代声光电多媒体和泛场景技术真实再现了皖南事变的事实经过。
  座落在陵园后侧的烈士墓园,占地29亩。共安葬有名烈士591位,建有烈士公墓1座,英烈墙两座。整个墓区呈橄榄型,寓意先烈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了今天和平安宁的幸福生活。
  皖南事变烈士陵园自1991年对外开放以来,始终坚持“褒扬烈士,教育群众”的宗旨,坚持以“培育爱国之情,激发报国之志”为己任,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每年接待来自国内外的游客几十万人次。姬鹏飞、彭冲、李瑞环、张震、吴邦国等数十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来园视察、瞻仰,千余名新四军老战士及烈士家属、子女曾前来追悼牺牲的战友和前辈。而今,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已成为安徽省乃至华中华东地区红色旅游重要目的地之一,是这一区域社会各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
  一、大力弘扬革命先烈精神,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主阵地作用
  皖南事变烈士陵园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充分展示和宣扬革命烈士事迹、弘扬与倡导革命先烈精神是我园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园二十多年来,我园全体工作人员扎实做好烈士褒扬工作,大力弘扬革命烈士精神,积极配合社会各界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
  一是认真组织接待各类凭吊纪念活动。每年“清明”、“七一”等重大纪念日到来之前,我园就提前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明确分工,维修调试播放设备,预备好各类花圈和挽联,二十余年来已累计接待国内外参观瞻仰者近千万人次,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二是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共建共育活动。陵园开放以来已与二十多家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学校确定了共建关系。每年均适时为来园开展活动的单位与学校宣讲烈士事迹及皖南事变斗争史。
  三是经常开展主题活动,搞好爱国主义宣传教育。2010年以来我园派员参加了由县新四军研究会主办的“爱国主义教育进校园”宣讲活动;2011年10月又与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在周边县市共同举办了“铁军精神进学校”巡回展。今年国庆期间,我园在“安徽国防教育专题展”中举办了“皖南事变”历史展。日上午泾县县委、县政府又在我园举行首个“烈士纪念日”公祭烈士活动。丰富的图片展示、详细的资料宣传和生动的现场讲解充分展示了新四军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优良品质和光荣传统,受到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宣教效果显著。
  二、切实搞好陵园软硬件建设,不断完善教育设施与环境
  为了切实发挥皖南事变烈士陵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将烈士陵园打造成一个园林化的革命教育圣地,我园不断建立健全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制度,积极做好整个园区规划布局和绿化美化及环境整治工作,园内一年四季鲜花不断,墓区密铺青草,四周松柏常青,环境干净整洁,为前来陵园瞻仰与悼念的社会公众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参观环境。
  为确保了馆藏文物、烈士遗物与纪念设施的安全,我园还将安全工作纳入到日常服务管理和纪念活动中,不仅按照有关规定配备了防火、防盗、防自然损坏的设施,安装了监控,还确立了专职安全员,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的制度与预案,落实了各项安全管理责任,并定期进行消防安全演练,加强安全隐患排查,落实整改措施,有效确保了馆藏文物、烈士遗物与纪念设施的安全。
  建园二十多年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关怀和各级财政的大力支持下,我园对园内的革命烈士纪念设施进行了有效的修缮和维护。2012年又开展了泾县散葬烈士墓抢救性集中保护管理工作,在陵园新建了烈士墓区,使得教育功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在加快推进散葬烈士墓集中管理保护工作的同时我园还加强了对皖南事变历史文物和烈士史料遗物的征集工作,目前已收集整理出烈士事迹材料数十份,征集革命文物20余件。2014年我园又按上级民政部门要求派员参与了抗战著名烈士事迹材料的整理编撰工作。
  三、注重职工素质教育,努力提升教育基地管理水平
  皖南事变烈士陵园是全省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单位,干部职工的素质和陵园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功能的发挥。为努力提升教育基地的管理水平我园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定期组织职工学习。通过学习有关业务和管理知识及各项规章制度使职工在工作中统一了思想认识,强化了责任意识,能力与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此外我园还不定期组织讲解员和业务人员外出参加各类演讲比赛和学习培训接受再教育,不仅开阔了职工的视野,还学到了先进的经验。
  二是完善了各项制度。建园至今,为保证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工作的科学规范运行,我园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进一步明确了各个岗位职责、工作目标与任务、奖惩激励措施,使得各项工作皆有章可循。针对管理工作实际,我园先后出台了《综合管理制度》、《议事制度》、《职工岗位纪律考核细则》、《行风建设责任制度》、《统一着装规定》、《安全保卫制度》、《消防制度》、《财务室安全管理制度》、《卫生检查评比制度》、《职工考核细则》、《管理处章程》、《职工工资管理办法》、《职工日常管理考核细则》、《综治工作制度》等一系列的日常工作制度,坚持政务公开、事务公开、财务公开。目前我园共有职工28人,其中正式在编人员6人,设置管理岗位3人,专业技术岗位1人和工勤岗位2人,单位自聘人员22人。每位工作人员均有相应的岗位职责,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三是切实加强行风建设示范单位活动。近年来,为进一步加强行风建设,我园从服务环境、服务态度、服务效率入手,深入扎实的开展了创建行风建设示范单位活动。通过在职工中开展“服务之星评选”、“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行风建设月”活动、向游客发放“讲解服务测评表”和文明旅游宣传材料、文明岗评比和党员签订公开承诺书等一系列活动进一步强化了干部职工的创先创新意识,提升了陵园的服务效能和质量。同时,我园还聘请了2名行风建设监督员,定期召开行风监督员座谈会,主动接受监督,吸纳群众意见,促进整改。2014年我园又成功申报成为安徽省省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单位,成为我省唯一一家红色旅游标准化服务试点单位。
  今后,陵园将认真总结工作经验,再接再厉,不断完善硬件基础建设,构筑一流育人环境,进一步提升我园的品牌影响力、文化感召力和服务理念,遵照国家和民政部提出的将陵园建成集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兼顾园林景观绿色生态于一体的纪念性综合陵园和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发展思路,使之成为当今名胜、未来古迹。
【相关报道】
版权所有、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维护管理:民政部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147号
邮编:100721 总机:(010)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 皖南事变烈士陵园
热门景点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参观皖南事变烈士陵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