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防晒服品牌真的是越贵越好吗

都说越贵的化妆品越好,真的是这样吗?护肤的关键还是在于皮肤。
都说越贵的化妆品越好,真的是这样吗?护肤的关键还是在于皮肤。
很多人都觉得一分钱一分货,只要用大牌或者价格高的护肤品,肯定对皮肤有莫大的好处。如果你是这种想法,那你就错了!想要化妆完成后皮肤看上去光滑细嫩,那就要把自己的皮肤调理好,想要皮肤好,就要保证皮肤能吸收自己涂抹的护肤品。相信不少人都会有在洁面后涂护肤品搓泥的状况吧。下面小编就来告诉大家什么叫搓泥。搓泥就是在用护肤品按摩的时候,产品会在脸上形成一条一条泥状的东西,有点像洗澡时没洗干净的感觉。那么为什么你的皮肤会出现这种状况呢?原因就是因为清洁不到位,角质层肥厚。比如卸妆不干净时,脸上会有很多老化的死皮细胞,再加上涂抹的一些护肤品,混杂在一起,时间长了就会搓泥。怎样解决这些搓泥的问题呢?1.护肤品要注意用量:不要觉买了很贵的护肤品不舍得用。也不要觉得买了便宜的护肤品,多用一点。产品一定要控制使用的量,不要过量。只要薄薄的一层涂与皮肤表面就可以了,最主要的是让皮肤能有效的吸收。涂完之后皮肤是清爽不黏腻的状态就好。2.定期清理角质层:角质层肥厚堵塞毛孔,就算再贵的神仙水也救不了你的皮肤。所以爱美的你一定要做好皮肤角质层的管理,化妆的妹子好好卸妆,不化妆的妹子也定期用专门去角质的产品去角质,这样皮肤才可以更好的吸收护肤品。3.护肤品干透上防晒:保养皮肤的时候防晒肯定是必不可少的东西,但是上防晒前,一定要等涂的所有护肤品吸收干掉后再上防晒。如果不这样就会导致搓泥或者化妆时卡粉。要想好的皮肤可是急不得哟!4.按照正确的护肤顺序:护肤品没买错,一有搓泥状况就把护肤品弃之不用了,那真是太可惜了。或许改变一下护肤顺序,依旧可以很好的吸收这些护肤品。但是一定要注意!一些护肤产品或许会有特殊的说明,按照说明来比较好。那么让小编科普一下正确的护肤顺序吧!正确的护肤顺序:卸妆-洁面-爽肤水-精华-眼霜-乳液-面霜-防晒/隔离-底妆解决好皮肤搓泥的问题,才能更好的吸收护肤品的精华和营养,让皮肤越来越好,化妆时粉底才能更加服帖。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提供最时尚前沿的美妆信息
作者最新文章NIMY时刻:护肤品越贵越好?真的是这样吗?
美是女人的天性,有些小仙女为了跟风而去买一些化妆品,也不管适不适合自己的肤质,认为贵的就一定是好的,在这里小编告诉想告诉你们,不懂得根据自己的肤质来挑选护肤品,那就是对肌肤极度不负责,在护肤这条道路上,小编也是从懵懂的小白,一路买买买,学学学,走到了今天,现在如果有新朋友问如何挑选护肤品的时候,亦会有一言难尽的感觉。今天这期是专门为护肤小白们准备的。
护肤是个庞大繁杂的工程,你要看价格、看成分、看品牌、看技术、看趋势、看喜好,可万变不离其宗只有三个字:适合你。
这三个字说起来轻松,但确实最难达到,了解肌肤状态、了解现阶段的需求,更要了解我们买到的到底是什么?能带给我们什么?在研究护肤的道路上,总有那么一个阶段会不自觉成为“成分党”, 不是说成分是决定品质的唯一,但绝对也是最重要因素,一旦跨过“成分”这个门槛,面对纷繁复杂的护肤品海洋,一切都游刃有余,成熟在胸。
这一次,小编挥泪奉献,史上最强干货,因为内容量太大,我们只挑重点、干货,认真看完这一篇,不用柜姐推荐、广告忽悠,你也能对症下药。
所有清洁用品的核心功效就是清洁,而“清洁成分”的专业用语都叫做:表面活性剂,这个才是决定清洁产品好坏的核心。洗面奶根据成分主要分三种类型,分别是:皂基型、硫酸盐,磷酸盐类型和氨基酸型。
皂基具有很强的清洁能力,同时具有优异的发泡能力,给油性皮肤带来的舒适感,比较适合油性肌肤或男性。
皂基洗面奶典型成分:硬脂酸、棕榈酸、肉豆蔻酸、十二酸。
硫酸盐,磷酸盐类型清洁能力也很强,刺激性也大,但因为原料廉价,一般多用于沐浴露和洗发水。
硫酸盐,磷酸盐类型常见成分: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铵,十二烷基醚硫酸钠,十二烷基醚硫酸铵,脂肪醇磷酸钾盐,十二烷基醚三乙醇胺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脂肪酸聚氧乙烯醚硫酸钠等。
氨基酸型:成分优点在于和人体有很好的亲和性,清洁能力适中,PH值也都控制在弱酸性到中性的范围,对肌肤比较友好,适合敏感性或干性肌肤。
常见的氨基酸清洁成分有如下:月桂酰谷氨酸钠,月桂酰肌氨酸钠,甲基月桂酰基牛磺酸钠(氨基酸表活),月桂酰胺谷氨酸钾,月桂酰肌氨酸TEA盐,椰油酰甘氨酸钾,椰油酰甘氨酸钠,椰油酰谷氨酸钾。
2、滋润保湿
清洁后的第二步就是保护,油脂可以提供封闭保护的作用,所有护肤品,无论是霜、膏、乳,它们最基础的作用就是作为皮肤屏障,保护皮肤水分不易蒸发。
霜和乳的基本成分都是油和水,然后用乳化剂将它们结合在一起,乳液就是水份大于油份;面霜则是油份大于水份。所以,判定一款乳、霜的最核心成分就是:油脂。
油脂可以分成天然油脂和合成油脂这两类。天然油脂里又分矿物油脂和动植物油脂。
常见矿物油脂:凡士林、石蜡、地蜡等,这类油脂的保湿型高。常见动物、植物的油脂:橄榄油、乳木果油、杏仁油、荷荷巴油、葡萄籽油、茶籽油。
常见合成油脂:高级脂肪醇、高级脂肪酸、棕榈酸或肉豆蔻酸酯类、辛酸/癸酸甘油酯类、羊毛脂系列衍生物、硅油系列衍生物、角鲨烷等等。
不要单纯的认为天然油脂就比合成油脂好,其实合成油脂产品更纯净也更可控,相比天然油脂使用也更安全。
但是天然油脂含有合成油脂不具备的各类天然成分,对受损角质细胞有不错的修复作用,所以大牌的合成油脂厂商也会研究这类成分,并添加到合成油脂中。
现在已经被公认有效肌肤修护成分有:角鲨烷、透明质酸(玻尿酸)、神经酰胺、卵磷脂、甘油、水解胶原蛋白、氨基酸、乳酸钠、维生素原B5等。
角鲨烷和透明质酸(玻尿酸)是人体肌肤中原本就存在的物质,具有超强的保湿性,还能作为传输载体,将其他护肤成份传递到真皮层。现代科技从植物中提取了这种超保湿成分,除了肌肤护理品,头发护理产品也经常添加。
神经酰胺也属于皮肤脂类,皮肤出现干燥、脱屑、开裂现象,其屏障功能明显降低时,皮肤补充神经酰胺可迅速恢复保湿和屏障功能。
另外要说一点,其实精华乳也算是乳液的一种,精华乳含有的有效成分更浓,适用于集中护理。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常年的强烈紫外线带给肌肤的不仅仅是晒黑晒伤这么简单,更直接的是严重的光老化,所以防晒是除了清洁、滋润外最重要的养肤环节。
防晒的四个参考指标: spf,pa和 uva、 uvb。spf 即防晒倍数,是指化妆品能延长皮肤受日晒引起皮肤泛红所需的时间倍数。uva 表示长波紫外线。容易让人晒黑, uvb表示中波紫外线。容易让人晒伤。Pa 是对uva防御能力的标准。国内pa值主要分为三级,分别是+、++、+++。
防晒也分为物理性防晒和化学性防晒,物理成分原理是在皮肤上形成保护膜,将紫外线反射出去,优点是对皮肤的刺激很小,不会对肌肤形成伤害;缺点就是稍油,比较厚重,不容易涂抹均匀。
化学防晒是利用化学物质将紫外线分解吸收,化学防晒剂质地清爽,对不同波段的紫外线防御比较全面,但缺点是较物理防晒刺激,容易导敏。
除了特别标注,现在普遍的防晒都是物理和化学防晒相结合的,但一般孕妇、儿童和敏感肌肤建议还是使用物理防晒比较安全。
物理性防晒剂:二氧化钛、氧化锌等。
化学防晒剂:桂皮酸盐、帕索 1789、双-乙基己基苯酚甲氨基苯嗪、乙基己基三嗪酮、奥克立林、樟脑苯扎铵甲基硫酸盐、对苯二亚甲基二樟脑磺酸、水杨酸盐、聚硅氧烷-15、亚甲基双-苯并三唑基四甲基丁基酚、苄基樟脑磺酸、甲酚曲唑三硅氧烷、二乙基己基丁酰胺基三嗪酮等。
在这里,小编给大家推荐一款轻薄的防晒喷雾,即使在烈日下也不会感到太油腻
除了清洁、防晒、滋润,我们对肌肤管理还有更高的要求,其中最普遍的就是美白,在“一白遮三丑”观念中,亚洲女性亘久不变的追求就是白!
市面上那么多美白产品实在让人挑花了眼,什么样的美白成分真正有效?它们是怎样作用于我们肌肤呢?
美白成分主要有两类,一类就是抗氧化剂,拿苹果举例,切开的苹果会迅速变黄变黑,就是氧化的作用,抗氧化剂能够消灭活性氧成分,从源头上切断了黑色素的发生环境。
但是抗氧化剂之所以有“抗”这个词,就是因为受不了氧气,好一点的抗氧化剂要是直接加到配方里会很快就被氧化,所以化学家们把维生素E、醋酸酯这样的活性物化学结构动动手脚,让成分更稳定,但效果上就又要打折扣了。
生物抗氧化剂有:维生素C((抗坏血酸)、维生素E、SOD生长因子、免疫多糖细胞激活剂、辅酶Q10等。
天然植物中也有抗氧化成分,例如:光甘草定(Glabridin)、芦荟、大豆提取物、绿茶提取物、葡萄籽,鞣花酸(柿叶提取物)。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狙击黑色素
另外一种美白方式是阻断黑色素生成,黑色素加工的主要车间是酪氨酸酶,在这里酪单调感染氨酸被抓过来变成黑色素。而这类美白成份作用的原理就是把自己打扮成酪氨酸的样子去哄骗酪氨酸酶。
亚洲人爱白,所以相当一部分市售的美白成份都是日本厂商研究发现的,比如曲酸、4MSK、传明酸、维生素B3(烟酰胺)、熊果苷、谷胱甘肽(GSH,Glutathione)。
美白向来是大型护肤品公司的兵家必争之地,曲酸是高丝家的当家美白成分,烟酰胺是宝洁的,4MSK则是资生堂家的专利,主要原理都是抑制黑色素产生,减轻和预防肌肤暗沉,烟酰胺还主打修复受损的皮质层屏障,效果也是最快的。
熊果苷相较上面几种明星美白成分温和,低刺激,但见效也没那么迅速。
传明酸和谷胱甘肽,也是最近风靡的美白成分,传明酸可以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阻断黑色素的形成,内服外用均有效果。谷胱甘肽(GSH,Glutathione)则是美白针的重要美白成分。
所谓的“焕肤”就是刷酸的意思,是使用酸类产品使角质层剥落。肌肤的新陈代谢决定了黑色素会不断排到表皮层,而刷酸就是加速废旧的角质层剥落,促进新生肌肤生长。
不过,刷酸有一定风险,过度刷酸会破坏皮肤的正常机能。敏感肌就不要冲动刷酸了,如果是油性肌、痘痘肌、熟龄肌,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尝试刷酸美容,非常不建议自己在家里进行,把握不好度很容易烂脸。也别DIY水果面膜了,自己倒腾的这些不仅吸收不了还可能破坏角质,变成敏感肌~
果酸、水杨酸、杏仁酸、壬二酸(杜鹃花酸)等都是刷酸所用的成分。
果酸能溶于水,渗透力很强,配方也不会特别复杂,市场上最常见的就是这类产品。适用于痤疮,毛孔粗大,皮肤老化,黄褐斑等问题,但但但是,长期过度使用可能会降低角质细胞间的凝结力和粘连性,可能导致皮肤提前老化哦!
水杨酸比果酸渗透性低,但是它具有溶脂性,对付痘痘来的更强,在0.5%到2%之间时,水杨酸可以促进角质层正常化,但浓度达到5%以上,则会剥落角质,所以一般护肤品的最大允许使用浓度为2%。
杏仁酸、壬二酸相对都比较温和,都有不错的抗菌消炎,调理角质的功效,这两种也都是脂溶性酸,适合油性肌肤。壬二酸一般只出现在药膏中,护肤品中用的很少。
最后再说一句,日常护肤品存在的微量酸并不足以称得上刷酸,一般高浓度的精华、乳霜才能有刷酸效果,日常护肤不必太过担心。
想要变白而且又是敏感肌的童鞋们可以看过来:
抗衰老是一个综合性的词,包含了清洁、滋养和防护三重工作,之前我们聊过了清洁和防护,这里就滋养的成分方面聊聊抗衰老的部分。
虽然做了重重保护,但是由于肌肤的老化和所有器官老化一样,总是不可避免的。
说到抗衰老,第一个要提的就是维生素A,除了美白还能抗痘,消炎,促进真皮增厚,修复疤痕。A酸, A醛,A醇,这些维生素A的衍射品统称为视黄醇类(Va),也都有抗老化作用。A酸渗透性强,和角质层的相容性比较好,减少角质形成细胞和色素细胞的接触时间,淡斑,减少皱纹,肌肤平滑。相比较而言,相比较而言,A酸刺激性较大,A醛和A醇比较温和。
维生素C和维生素E也都有很强的抗氧化性,直接刺激纤维细胞制造胶原蛋白,又能作为抗氧化剂保护已有胶原蛋白,维生素C最好夜间使用,高浓度使用时要注意白天防晒。
烟酰胺是维生素B3的衍生物,也是抗衰老的圣品,它可以推进各种酶运转,修护细胞的DNA,并减缓色素细胞在皮肤表皮的聚集。淡化色斑(痘纹),缩小毛孔,恢复弹性。
天然成分里,矿物质硒, 具有很好的抗氧化,在一些泉水为招牌的产品中常见,另外,一些植物提取物也有非常好的活化细胞代谢,抗氧化作用。例如:人参、葡萄籽提取物、绿茶提取物、白藜芦醇、还有姜黄提取物等。
绿茶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多酚,不仅可以保护肌肤免受光损伤,还能激发细胞自身抗氧化力,减少皮脂分泌、抗炎抗菌。而白藜芦醇则从葡萄皮和葡萄藤中提取,具有超强的抗氧化性和抗糖化性,还可以直接作用于纤维母细胞,令其生成更多胶原蛋白和弹力蛋白。
另外,还有本身存在于动植物内天然的抗氧化成分,经过提炼,也被用于护肤品抗衰老成分的添加,比较流行的辅酶Q10,本身就是人体中的强效天然抗氧化剂,被用于治疗冠心病、肝炎、肾和糖尿病,有明显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卵磷脂、亚油酸、亚麻酸和不饱和脂肪酸也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性,因为它们本身就是皮肤相似成分,能保护皮脂膜,抑制自由基侵害。
除了以上这些常见的抗衰老成分,也有部分为熟龄肌设计的护肤品中会添加类雌激素成分,激素能促进细胞分裂,起到抗氧化作用,但亦会被人体吸收,对于这类成分的功效和危害,现在还没有明确的研究结果,也不推荐使用。
好了,讲完这篇超超超级干的干货,是不是能建构起一个基础的护肤品成分概念呢?如有不懂的的小仙女们,请自行度娘哦!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我入了防晒的坑!不是越贵的防晒,效果越好!
我入了防晒的坑!不是越贵的防晒,效果越好!
虽然防晒是一年四季必做的事,但是很多朋友都选择性的忽略这个问题。哼,只有到了夏季,露肉的季节,才会开始注意到防晒。曾经的锤妹也是天真到发芽,出个门随便拿把伞打起就觉得可以了,结果一个夏天过完,还是黑得像坨炭一样。反倒是那些天生丽质的女明星、时尚精,在防晒上使出了十八般武艺。帽子、防晒套袖、防晒衣、遮阳伞…且不说什么套袖、遮阳帽,像成都这种翻脸就不认人、一会儿把人晒得流油、一会儿把人淋成狗的破天气,没有伞真的是不得不服气。。。你和“晒不黑”之间差了一把遮阳伞我们选防晒霜要看SPA和PA。选遮阳伞嘛,就要看UPF值咯。UPF呢,即紫外线防护系数。如果UPF值为30,那么紫外线过滤能达到95%。而 UPF值为50时,紫外线过滤在99.8%及以上。所以日常防晒的话,UPF值为30的伞已经足够了。而且遮阳伞和防晒霜一样,是有保质期的啦。伞面的涂层会因为时间啊、使用不当等原因而老化,所以一般最好三年换一次~呐,这些好用的伞就安利给你们咯~太阳伞女防晒伞超轻¥178购买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最性感的电竞新闻,联盟资讯
作者最新文章防晒霜不是越贵越好,选购时须考虑其安全性
水中银(国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水中银)的小鱼亲测平台,继早前食用油、BB霜、速溶咖啡检测发布后,以全球独家“转基因鲭鱂鱼”及“斑马鱼”胚胎毒性测试技术,为市面51款畅销防晒霜样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在样本安全测试中,16个样本显示为绿鱼(代表质量卓越)、8个样本为黄鱼(代表基本合格),27个样本为红鱼(代表有待改善)。检测样本中,发现多达20种类雌激素成分,当中18个样本的类雌激素超出水中银安全标准,其中4个含量较高的样本,每克被验出接近一粒避孕药的高浓度类雌激素。另外,结果亦发现,含物理防晒活性成分的防晒霜,相对化学防晒及混合物理化学防晒活性成分的防晒霜更安全,消费者在选购时须加倍留意。
防晒霜或含有害化学成分 水中银透过崭新生物测试Testing 2.0技术助检测
夏日炎炎,为遮挡紫外光,大家无论在室内或室外,均会涂上防晒霜。然而,市面防晒产品琳琅满目,除按个人品牌喜好、皮肤质地及肤色选择外,部分人更注重防晒产品上标榜的防晒系数(SPF)、添加功能如美白、抗黑、保湿、修护、遮瑕、防水等功效,容易忽略了产品本身的附加功能或包含化学物质。有见及此,水中银从各大化妆品品牌专柜、综合门店、网上平台选购了37个品牌,共51个防晒霜样本作鱼胚胎毒性检测,当中包括了多个国际知名品牌。
水中银首席执行官杜伟梁先生表示:“香港的紫外线指数级别一般为高至甚高,即使阴天、秋冬、室内均有紫外线,市民未必对此有所认知。紫外线对皮肤的损害是日积月累形成,即使皮肤表面没有被晒伤,但长年累月在户内、外吸收阳光,皮肤组织仍然会受损,因此适当涂抹防晒霜是少不免。很多忙碌都市人为节省时间,较喜爱选择多功能合一的防晒霜。然而,防晒霜须于皮肤表层上大面积涂抹,研究早已指出当中的一些化学成分能渗透皮肤,消费者于选购防晒霜时必须考虑各品牌的安全性以及其他潜在因素。”
在过去的数月里,水中银以专利鱼胚胎生物测试Testing 2.0技术为防晒霜样本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把产品安全属性分为三类:绿鱼—黄鱼—红鱼,发布于辖下网上消费品安全信息平台 —“小鱼亲测”,让消费者易于识别在零售店购买的产品其安全属性。有别于传统化学测试,生物测试可在48小时内筛选超过1,000种有毒化学物及化学物混合后的“鸡尾酒”效应,覆盖不在恒常检测范围内的指标。用作防晒霜急性毒物测试的斑马鱼胚胎和人类致病相关基因拥有高达84%的相似度,对斑马鱼胚胎有毒的物质,对人类也极有可能有害;而用作防晒霜慢性毒物测试(类雌激素)的鲭鱂鱼胚胎,当遇上有毒物质,其肝脏会发出绿色荧光,光的强度能够量化有毒物质的含量。
“小鱼亲测”参考欧盟、美国、中国及日本等多个国家与地区化妆品安全标准,通过同类产品的横向比较制定其安全准则:
绿鱼代表“质量卓越”,产品于急性、慢性毒检测与及禁用成分筛查中表现理想,消费者可以安心选购;
黄鱼代表“基本合格”,产品于急性、慢性毒检测与及禁用成分筛查中基本合格,消费者选购时要谨慎;
红鱼代表“有待改善”,产品于急性、慢性毒检测与及禁用成分筛查中存在一项或多项未达标准,建议消费者选购时要特别谨慎。
过半防晒霜未能通过安全检测 亚洲生产整体表现较欧、美、澳优胜
“小鱼亲测”检测结果显示,于51个防晒霜样本当中,16个样本显示为绿鱼(代表质量卓越)、8个样本为黄鱼(代表基本合格),27个样本为红鱼(代表有待改善)。
价格而言,于采购的51个样本当中,价格的平均数为5港币/毫升。价格最低为0.4
港币/毫升,最高为20.6港币/毫升,相差52倍。
价格在1.7港币/毫升以下的样本,绿鱼仅占5个(29%),黄鱼占2个(12%),红鱼比例高达10个(59%);
价格范围在1.7港币/毫升至4港币/毫升的样本,绿鱼占8个(57%),黄鱼占2个(14%)红鱼占4个(29%);
价格在4港币/毫升以上的样本,绿鱼仅占3个(15%),黄鱼占4个(20%),红鱼比例高达13个(65%)。
总括而言,大部分低价与高价防晒霜的安全质量不理想,过半样本为红鱼,建议消费者选购时要特别谨慎;价格中等的样本,在这次检测中安全性表现较为良好。
就品牌原产地而言,亚洲(中国大陆、台湾、日本,韩国)相比欧美(法国、德国,美国)及澳洲表现较理想,六成以上的亚洲原产样本被列入绿鱼 [绿鱼占13个(62%),黄鱼4个(19%),红鱼4个(19%)]。其中,日本原产样本的绿鱼比例高达82%。欧美与澳洲原产样本的质量整体不理想,七成以上的欧美原产样本被列入红鱼[绿鱼占3个(11%),黄鱼占4个(15%),红鱼占20个(74%)];澳洲原产的3个样本全部被列入红鱼(100%)。
物理防晒较化学及混合物理化学防晒优胜
杜伟梁先生表示:“我们分别以防晒系数及防晒种类两个切入点看安全分析结果。于防晒系数方面,SPF15-29录得全绿鱼记录(3个,100%);SPF30-50录得7个(21%)绿鱼、6个(18%)黄鱼,20个(61%)红鱼;SPF50以上录得6个(40%)绿鱼、2个(13%)黄鱼,7个(47%)红鱼。换言之,于防晒霜检测样本中,并不存在防晒系数越高,毒性越强这必然挂勾。然而,从检测数据可以看出,SPF30以下的防晒霜,其安全性一致认可。另外,参考美国环保局的指引,SPF15能遮挡93%的紫外线B(UVB)辐射;SPF30能遮挡97%的UVB辐射;而SPF45的产品能遮挡98%的UVB辐射。从此推论,SPF30以上的防晒效果其实并没太大分别,消费者在选购时不妨考虑SPF30以下的防晒霜,并谨慎选择『绿鱼』品牌。”
防晒种类方面,分为三大类:物理防晒、化学防晒及混合物理化学防晒。物理防晒的原理是在肌肤上形成一层薄膜,阻挡紫外线或是把它反射出去;化学防晒的原理是利用化学防晒剂吸收紫外线,中和并减轻紫外线对皮肤的直接伤害,达致防晒效果。“市面大部分防晒霜均加入化学防晒成分,化学防晒无色、无味,涂后不会让皮肤泛白,令妆容、肤色更自然。然而,我们的检测结果发现,物理防晒较化学防晒及混合物理化学防晒安全。物理防晒录得4个(80%)绿鱼,1个(20%)黄鱼;化学防晒录得2个(11%)绿鱼,17个(89%)红鱼;混合物理化学防晒录得5个(28%)绿鱼,4个(22%)黄鱼,9个(50%)红鱼。物理防晒所使用的物质如二氧化钛及氧化锌,属无机化学物质,较温和,刺激性低,较适合敏感肌肤及婴幼儿的幼嫩肌肤使用。”
检测样本中发现多达20种类雌激素成分 可诱使癌症及生殖能力下降
杜伟梁先生亦指出:“于51个样本中,18个样本的类雌激素超出水中银安全标准,当中4个样本更被验出高浓度类雌激素,其类雌激素含量达12,000-17,000纳克/克,每克的含量超出一粒避孕药(其类雌激素含量为10,000纳克)。同时,我们发现在众多样本中,存在多达20种类雌激素成分,譬如较常见的奥克立林(Octocrylene,出现于21个样本中)、桂皮酸盐(Octinoxate,出现于20个样本中)和帕索1789(Avobenzone,出现于18个样本中)化学防晒剂。世界卫生组织与联合国已表明,类雌激素可能引发人体各种疾病,如癌症、生殖能力下降、神经系统紊乱、儿童性早熟、糖尿病等。
家庭专科医生周壮群医生指出:“防晒霜内的化学成分能快速被皮肤吸收,继而进入血液并输送到身体各部位,科学研究已证实,防晒霜成分可于母乳、乳房组织、胎盘、甚至婴儿体内被发现。其中,类雌激素成分如较常见的化学防晒剂及被广泛使用的对羟基苯甲酸酯(Paraben)类防腐剂,会干扰我们的内分泌系统,破坏生理平衡,造成如生殖能力下降等许多不良后果。”
周壮群医生提醒父母,儿童皮肤较稚嫩敏感,有些成人防晒霜内含香料、防腐剂,容易引起皮肤敏感或湿疹,家长应避免使用于儿童肌肤上,并应拣选成分简单的儿童专用防晒霜。另外,6个月以下的婴儿不应使用防晒霜,亦须避免被太阳直晒。同时,在进行户外活动前30分钟,便应涂抹防晒霜。由于南方地区湿度高,防晒霜较容易随汗水流走,若排汗多,或是进行水上活动,应勤于补涂防晒,但切忌厚涂,增加毛孔阻塞的机会。不论防晒系数是多少,所有防晒霜的功效大概维持两小时,过后应于每个没被遮盖的部位再次补涂。暴晒后亦要多喝水,为身体补充足够水分,同时涂抹适量乳霜,滋润皮肤。
家庭科专科医生周壮群医生(左)及水中银首席执行官杜伟梁先生(右)提醒市民防晒霜或含类雌激素,长远可致不育甚或癌症,建议市民选用安全防晒霜
关于水中银
水中银﹝国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于2010年成立,愿景是“智慧测试,安心选择,美好世界”。公司获多家投资机构(包括美商中经合集团、英诺资本、香港城市大学基金、香江集团、六合集团、Bridgefield Global Limited, Babaluba Industries Group以及多个投资银行家)等大力支持。科研与管理团队拥有包括剑桥、麻省理工、斯坦福、香港大学与香港城市大学等院校机构的学历,并全部拥有研究生或博士学位。国际科学家委员由来自美国、德国、日本、瑞典、新加坡与香港的世界权威科学家组成,他们参与评选,制定与推广多个国际标准。公司成立以来获得多个地区与国际性大奖,包括“第43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全球至高荣誉大奖”,“2015年达沃斯全球创新先锋”,“滙丰青年企业家奖亚洲总冠军”、“李光耀全球商业大赛季军”、“中东全球发明大会金奖”、“世界智慧财产权发明家奖”、“韩国发明金奖”、“香港工商业科技成就奖”并被香港政府评为“过去十年科技示范项目”。公司一直以来致力提供世界领先的创新的检测方法,加强食品、药品、化妆品与水体环境的安全,成功研发并商业化了多项全球首创的技术,例如转基因发光鱼测试慢性毒,斑马鱼测试急性毒。实验室自2013年起获得国际标淮(ISO17025)认证,是亚洲唯一一家可以提供鱼胚胎毒性测试(FET)的测试中心,实验结果在全球超过100个国家与经济体受官方认可。服务的对像包括国内外领先的检测中心,政府机构与国际大型的化妆品集团和食品集团,相关技术在这些集团与政府的支援下正在发展成地区与国际性标淮,是香港本土研发的技术成功被国内外顶尖科研与商业机构采纳,并迈向发展成为国际标准的经典案例。
关于小鱼亲测
“小鱼亲测”以消费者身分,定期在大型超级市场、连锁店、网上货架抽样购买不同类型的食、用品,通过生物测试Testing 2.0技术进行检测。参考欧盟、世界卫生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以及多个国家包括美国、日本及中国等地国际安全标准,通过同类产品的横向比较,把产品检测结果的安全属性分为三类结果:绿鱼—黄鱼—红鱼。“小鱼亲测”的营运概念在于表扬达质量卓越标准的企业及产品,同时鼓励未达标的企业及品牌积极改善其产品质量,让消费者更放心选购,并帮助品牌建立长远效益。
水中银部分全球领先生物测试Testing 2.0技术简单介绍
1 鲭鱂鱼胚胎慢性毒物测试
水中银将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荧光蛋白基因转入到鲭鱂鱼胚胎中,并经过8年时间将其稳定超过十代,测试稳定性与准确性已经获得国际认可。水中银独家拥有应用转基因鲭鱂鱼胚胎测试类雌激素的专利技术。类雌激素(包括农药,兽药,抗生素,激素,塑化剂,有机持续污染物等)会扰乱雌激素内分泌系统,已证实与癌症、不育、儿童性早熟、智商降低,神经系统紊乱,糖尿病有关。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和美国环保局认为:类雌激素已成为继温室效应全球变暖和臭氧层破坏之后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危害。样品前处理后会用转基因鲭鳉鱼胚胎进行测试。当遇到慢性毒物(类雌激素)时,转基因鱼胚胎将发出不同强度的绿色荧光,荧光强度能够量化有害物质,从而根据世界卫生组标淮(WHO/FAO) 评估对人体的安全风险。
2 斑马鱼急性毒物测试
斑马鱼胚胎测试技术荣登世界顶级科学杂志(Nature)封面文章。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研究结果指出,斑马鱼和人类致病相关基因拥有高达84%的相似度,且已证明能够筛选超过1000种有毒化学品,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药品的安全性与功效评估。
因此,对斑马鱼胚胎有毒的物质,对人类也极有可能有害。当遇到有害物质,鱼胚胎会出现异常,如头部或尾部出现肿瘤,心脏水肿,严重情况鱼胚胎直接死亡。
产品进行前处理后会应用斑马鱼胚胎进行进行测试,以找出导致一半测试斑马鱼胚胎死亡的浓度(半致死浓度,LC50)。测试中对于斑马鱼胚胎死亡的定义遵照ISO15088和OECD TG 236标准。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防晒产品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