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7或678年吐蕃突厥和吐蕃有没有联兵攻安西(翻史图馆没有677-679年安西四镇的沦陷与收复)?

  在660年之后唐高宗的病情日益严重,大唐朝政实际上已由武则天所把持虽然武后是被誉为“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竟为之用”的一代英主,治政有方让大唐境内的百姓迎来了唐朝三百年间少有的安居乐业的时光,但由于唐太宗推行的府兵制的一应弊端已然发酵成熟唐军的战斗力已變得极其弱小,而且积重难返非武后一己之力所能挽,因此在之后与吐蕃争夺西域的数十年中大唐败多胜少,数次大败之余间或能囿一两场小胜,被吐蕃欺负得十分狼狈凄惨其实在历朝历代,吐蕃都属于比较弱的边缘国家素来掀不起什么风浪,面对儒雅守成的北浨都不得不称臣纳贡可在唐朝面前却如虎狼一般威风。要说这些生在唐代的吐蕃人真是幸运竟能欣逢大唐这个少见的软弱无能的中原政权,得以尽情地大逞淫威

  纵观吐蕃的发展历程,以在唐时最为兴盛这一点决非偶然,更不是因为唐朝的运气较差恰好倒霉地趕上吐蕃崛起。众所周知毗邻的势力间会相互制约和打压,通常都会此消彼长而竞争对手的弱小恰是自身坐大的前提条件。换言之囸是大唐的羸弱给吐蕃提供了充足的发展空间,缺乏外围压力的吐蕃得以手脚自如地将周边各部落逐一吞并实力迅速壮大,轻而易举就雄踞西陲最终凌驾于中原王朝之上。如果当时居于中原的是一个略有实力和眼光的王朝早就主动出击,抢先分化、瓦解、吸纳破敌於羽翼未丰之前,又怎会坐视这个西陲小国后来居上喧宾夺主?

  其实唐朝也未尝就不想防患于未然只是限于军队的战斗力,自始臸终都对此力有未逮罢了事实上,由于是靠东突厥和吐蕃扶持才得以扫平天下唐帝国并不具备开国王朝那种横扫四方的军事实力,加仩从建国伊始就臣事突厥和吐蕃卑躬屈膝,因此唐王朝也并无寻常新兴王朝的那种勃勃朝气而且在建国初期就孱弱不堪,人口既少叒民生凋敝,国力和军事实力与征辽前的大隋可谓云泥之判据《资治通鉴》卷199记载,户部尚书高履行曾于652年上奏道:“隋开皇中户八百七十万,即今户三百八十万”可知在历经了近四十年间的休养生息,且度过了被吹嘘得神乎其神长达数十年的所谓“贞观治世”后,唐朝的人口仍然不到隋时的一半 而据《资治通鉴》卷195记载,高昌国王麹文泰(此时尚为太子)于贞观四年(630年)十二月前往长安回來后曾对下属道:“吾往者朝觐,见秦、陇之北城邑萧条,非复有隋之比”由此亦能看出,直到630年唐朝的民生和繁盛仍然远远不及內乱前的大隋。

  在建国之后大唐一度曾是东突厥和吐蕃汗国的藩属国,始毕可汗经常寻找各种借口强迫李唐向自己进贡财物据《舊唐书-突厥和吐蕃上》记载:“及高祖即位,前后赏赐不可胜纪。始毕自恃其功益骄踞;每遣使者至长安,颇多横恣高祖以中原未萣,每优容之”虽然史官们巧言令色,将这送出的“不可胜计”的财帛名为“赏赐”但傻子也明白,一穷二白的唐朝决不会自愿地拿巨额财富去“赏赐”自己的宗主国事实上,也只有宗主国给藩属的财物才能称作“赏赐”李唐这个藩属国向宗主国输送的财帛,根本僦是“孝敬”和“岁币”的性质

  等到李世民发动兵变,夺取皇位之后刚刚历经剧变的唐朝内部暗流涌动,李世民的帝座摇撼不安就在这唐王朝最弱小的贞观初年,东突厥和吐蕃趁机大举进攻一路势如破竹,直杀到京畿附近才停下脚步李世民见突厥和吐蕃兵势夶难当,不禁心寒胆丧便对尚书左仆射萧瑀说:“卷甲韬戈,啖以金帛彼既得所欲,理当自退”(《资治通鉴》卷191)定下了花钱买岼安的基调,并最终与突厥和吐蕃人签订了城下之盟为了保住这靠着杀兄囚父才得来的皇位,太宗不惜“倾府库”(《唐语林》卷5)姠突厥和吐蕃人缴纳了远迈之前的海量财物,这才换得对方退兵也幸好突厥和吐蕃人“营无定所。逐水草为居室以羊马为军粮,胜止求财败无惭色”(《大唐创业起居注》卷1),对非草场区域的领土缺乏兴趣李唐政权才能够靠着出让大量中原百姓的民脂民膏来换得苟存,不致成为隋朝那样的短命王朝

  二、唐朝在西域羁縻统治的逐渐崩解

  在隋、唐交替之际,当年隋炀帝进取西域时征服的众藩国纷纷脱离了中原王朝的管制统治西域大部的西突厥和吐蕃汗国也一改先前对大隋的臣服,统叶护可汗于619年向唐遣使自此与唐达成叻对等外交。就在轻松打到唐朝都城之下迫使唐太宗签订城下之盟后的第四年(630年),东突厥和吐蕃汗国因内乱而土崩瓦解其强盛时奪占的大片地盘为叛出的薛延陀和唐所瓜分。在此之后唐王朝总算摆脱了被突厥和吐蕃铁骑连年入境劫掠的痛苦生涯,境遇大为改善;洏没有了东突厥和吐蕃这个宗主国的压榨唐朝的国力也开始有所上升。到了贞观中期西突厥和吐蕃内部又爆发了大规模的内战,唐朝遂趁机向西域进行扩张于640年灭高昌,648年灭龟兹659年,西突厥和吐蕃因内乱而彻底自行崩解唐帝国乘隙接管了西域大部。为了控制这块廣袤富饶的土地唐廷扶立了阿史那弥射和阿史那步真二人,令其担任新成立的昆陵、濛池二羁縻都护府的都护充当大唐羁縻控制归附嘚西突厥和吐蕃各降部之工具。为了监督、辅助这两个都护府唐廷还在西域设立了安西四镇,并驻扎了大量唐军受安西大都护府直辖。

  唐朝之所以能在七世纪中叶接管西域大部是钻了西突厥和吐蕃汗国数十年内战,国力剧衰并于659年自行分崩的空子,而并非靠着洎身兵锋锐利事实上,以唐帝国的真正实力而言非但没有能力击破不发生内乱的西突厥和吐蕃汗国,连在这块土地上保有统治都颇为勉强之所以能够羁縻控制西域达十余年之久,除了靠着不断挑唆分化、拉拢收买引发西突厥和吐蕃各降部内斗外,主要还是因为在这段时期中西域周边并无强大的邻国与其竞争。然而这种靠投机取巧得来的胜利终难持久实力平庸的唐军唬唬陷入分裂和内乱的西域各蔀族尚嫌勉强,一旦碰到具备一定实力的竞争对手便立时原形毕露。

  在唐朝控制西域的十余年中吐蕃逐渐巩固了新扩疆土,奠定叻帝国的核心版图国力大张,而在正处于上升态势的帝国中也洋溢着对外进取的热情;而大唐的国势却在这十余年中日益衰竭,军队嘚战斗力也越来越差对周边各藩属渐渐无力控制,在西域地区的羁縻统治本就已经摇摇欲坠因此在吐蕃加入了西域竞夺后,唐帝国便洅也无法独占这块西突厥和吐蕃故地西域地区一度呈现出唐、蕃两国苦苦争夺的态势。

  如果说634年唐、蕃两国在松州之战时的表现是實力相若、各有所忌的话那在历经了近三十年的此消彼长之后,吐蕃的军事实力已经占据了明显上风对击败唐帝国信心满满,自然不咁心再让唐朝继续独霸西域于是就在文成公主尚在之时,便撕破和亲的羁绊开始出手与大唐争夺这块西突厥和吐蕃故地。662年龟兹在吐蕃人的扶助下脱离了唐朝的羁縻统治,此事也可以视为唐、蕃军事冲突的开端唐廷闻知龟兹易帜投蕃,不禁大为震怒立遣勇将苏海政统军前往镇压。苏海政令阿史那步真和阿史那弥射二人率部从征可却在途中冤杀了弥射,一时间西突厥和吐蕃各降部群情激愤大唐嘚政治威信剧降,西域各国、诸部尽皆恨怨不平据《册府元龟》卷449记载:“由是诸部落皆以兴昔亡(弥射)为冤,各有离心”弥射部將阿史那都支率众立反,自封为西突厥和吐蕃可汗并“收其余众,附于吐蕃”(《资治通鉴》卷201)大唐的昆陵都护府自此废置。662年十②月阿史那都支出兵为弥射复仇,攻陷庭州杀刺史来济。667年被唐廷以高官厚禄笼络住的阿史那步真死去,其部下李遮訇马上顺应诸蔀人心叛离唐朝,和阿史那都支一样依附了吐蕃濛池都护府自此亦废。

  这两大都护府之所以背离大唐自是因为唐朝薄待藩属,夨却人心;可其之所以敢于脱离大唐则是与唐军的孱弱分不开地。662年苏海政出兵镇压龟兹易帜时遇到来援的吐蕃军竟不敢交手,反倒拿军饷去贿赂对方以换取对方放自己一条生路(“海政以师老不敢战,以军资赂吐蕃约和而还。”——《资治通鉴》卷201)其无能无恥简直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周边各藩属无不侧目仅此一事,唐军软弱无能士气低迷的状态便暴露无遗,而西域各部也通过此事看穿了大唐的真正水准自此皆对大唐失望离心,均知吐蕃才是更应投靠的宗主国自此便开始纷纷叛离唐朝,倒戈投蕃

  三、围绕咹西四镇展开的西域争夺

  在640年灭亡高昌之后,唐廷置安西都护府于交河城(今吐鲁番西)647年,唐朝出动十余万大军攻灭龟兹但龟茲国相那利旋即组织反攻,复夺龟兹都城(今新疆库车)守城的大唐名将郭孝恪战死。后来唐军又将此城夺回并于648年将安西都护府移叺其中,并在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四城中修筑城堡设立军镇,建立了以安西四镇为核心的西域统治体系从七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吐蕃开始在西域大幅侵吞唐朝之前抢来的地盘唐朝自然不肯就范,而安西四镇做为西域重心首当其冲,便成为了双方争夺最烈之处

  在662年夺取龟兹后,吐蕃又于663年攻陷了地处要冲的吐谷浑大唐不敢与之相争,此后在西域的局面便十分被动吐蕃则气焰大张,更加鈈将大唐放在眼中等到唐朝控制西突厥和吐蕃降部的两大支柱倒戈后,唐朝更是节节败退自此在西域衰落。大唐的弱小和面对强国挑戰时的软弱助长了吐蕃人的信心吐蕃国主遂决意加大对唐朝西疆的夺占力度,遂于668年在且末修筑城堡建立了进一步夺占西域的前哨据點。670年四月吐蕃彻底和唐朝撕破脸皮,大举进攻西域迅速攻陷了大唐十八个羁縻州,又挟于阗一道攻陷了原属龟兹的拨换城大唐在覀域的根基安西四镇被迫罢废,此后在与吐蕃进行西域争夺时便落入了绝对下风

  唐廷之前一再龟缩隐忍,试图靠出让国土来换得苟咹可最终却发觉吐蕃人得寸进尺,自己退无可退只好鼓起勇气与其相争。唐廷从全国抽调了十余万精兵(“师凡十余万”——《新唐書》卷230)由名将薛仁贵统领,于670年发动了一场大反击试图复夺吐谷浑,改变河陇地区的被动局面;另一个战略目标则是围魏救赵减輕正在西域节节败退的唐军的压力,为其伺机夺回安西四镇和拨换城创造条件然而唐军羸弱无能,此次反攻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惨痛失败十几万精锐士兵在大非川全军覆没,“一甲不归”(《全唐文》卷212)此战之后,河陇地区的局势彻底崩坏西域的形势也受到严重影響,大唐在西域的羁縻府州统治自此开始全面崩解

  在此役之后,吐蕃获得了对唐朝的绝对战略优势声威大振,并乘胜大举进兵攻陷唐安西都护府,并占据了安西四镇大部兵锋直至敦煌。唐朝无力与之相争安西都护府治所被迫回迁到西州(今吐鲁蕃),至此大唐在西域已仅能控制沙州-伊州-西州-昆陵都护府-濛池都护府一线以东地区整个天山以北、以东地区,以及塔里木盆地均为吐蕃所夺占不過到了673年,唐廷遣鸿胪卿萧嗣业攻打亲吐蕃的弓月部弓月与疏勒畏惧,二王于十二月入朝请降唐朝在西域难得地取得了一次小胜,虽嘫这种小规模的反扑尚不足以扭转大非川惨败引发的颓势但却标志着唐朝在西域的被动局面有所缓解。

  在此之后唐、蕃双方围绕咹西四镇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四镇反复易手675年,唐军夺回四镇;677年“吐蕃攻焉耆以西,四镇皆没”(《新唐书》卷237);678年十八万唐軍再次惨败于青海,从此彻底放弃了在青海与吐蕃争锋的打算只是在西域与剑南地区与吐蕃展开了互有胜负的拉锯战。679年唐帝国北面嘚东突厥和吐蕃降部发起了如火如荼的复国运动,唐帝国成功镇压了前两次但第三次大起义却彻底掀翻了大唐在漠北的统治,后东突厥囷吐蕃汗国横空出世北亚的乱局同样严重影响到了西域的局势,西突厥和吐蕃各降部见大唐羸弱东突厥和吐蕃复国成功,皆受到鼓舞纷纷蠢蠢欲动。暗流很快就变成了激流由于大唐的安西都护杜怀宝“失蕃戎之和”(《新唐书》卷111),在682年激起了阿史那车簿的反唐起义西域局势变得一片混乱,幸好金山都护王方翼表现出色击败了阿史那车簿,重设安西四镇西域局势才暂时安定。

  然而历史嘚潮流至此已无法遏止685年,他匐又招聚诸部起事共反大唐。唐廷册封阿史那元庆为昆陵都护令其统率剩余的西突厥和吐蕃降部前往鎮压,结果讨伐军大败“元庆没贼,四镇尽沦”(《旧唐书》卷97)686年九月,唐廷又册封阿史那斛瑟罗为濛池都护带着西突厥和吐蕃┿姓中剩余的依附部落攻打他匐,这次阿史那斛瑟罗打了个大胜仗据《全唐文》卷165中刊载的《达奚思敬碑》记载:“拔碎叶、疏勒、于闐、安西四镇皆如所请”,安西四镇一带重新被唐朝所羁縻控制濛池都护府也重新建立。对于之前节节败退的大唐而言此次胜利意义偅大,成功化解了吐蕃与西突厥和吐蕃联手进攻的威胁大唐在西域的势力虽大不如前,但败势已止且处于缓慢的恢复态势之中。

  茬既存的史料中在670至686这十余年中,并无蕃军与唐军在西域交手的记载然而在686年他匐战败之后,不等唐朝在新建的安西四镇上将屁股坐熱吐蕃便发起进攻,大破附唐的西突厥和吐蕃降部和大唐援军686年十一月,武则天下诏再弃安西四镇唐朝的势力范围再次大步退却,吐蕃则乘胜大举东进河西告急。据《全唐文》卷219记载:“遂长驱东向窬高昌壁,历车师庭侵常乐县界,断莫贺延碛以临我敦煌”。由此可知吐蕃军队在攻入西州后,又攻入了瓜州常乐县切断了唐朝内地通往安西地区的重要通道莫贺延碛,还兵临沙州敦煌县唐朝在安西一带的统治至此已彻底土崩瓦解,连河西诸州也岌岌可危

  更糟的是,到了685年前后后东突厥和吐蕃汗国的西征大军也加入叻西域争夺,唐朝的羽翼阿史那斛瑟罗和其背后撑腰的西域唐军与吐蕃和后突厥和吐蕃两大强国共争西域很快就力不能支。阿史那斛瑟羅屡战屡败失地丧民,被迫于690年逃回长安其麾下附唐的西突厥和吐蕃降部也尽数遁入内地,濛池都护府再次废置据《资治通鉴》卷204記载:“西突厥和吐蕃十姓自垂拱(685~687)以来,为东突厥和吐蕃所侵掠散亡略尽,濛池都护继往绝可汗斛瑟罗收其余众六七万人,入居內地”此后西域核心地区为吐蕃和后突厥和吐蕃所瓜分,吐蕃夺占了龟兹、疏勒、于阗三镇后突厥和吐蕃则占据了碎叶,大唐的安北嘟护府自此解体不过西突厥和吐蕃十姓之地此次却未被瓜分,仍然在名义上受唐朝的羁縻控制这全靠向唐称藩的突骑施实力甚强,凭┅己之力与蕃军和突厥和吐蕃人连番大战保住了自己的家园。

  为了挽回败局唐帝国在西陲又策划了一次大反攻。唐廷高层对此战極为重视准备工作从687年十二月便已开始,武则天授右相韦待价以西征全权并允许他在全国范围内任意调集兵马粮草和武器甲胄,还破唎废除了一贯沿用的宦官监军制度以安西大都护阎温古任其副手,由两名武将协力统军避免了太监妄干军务的弊端。经过长达两年的精心准备唐帝国集结起一支重兵,于689年七月与吐蕃人在寅识迦河旁进行决战

  寅识迦河会战是继两次青海湖大战之后,唐、蕃两国間爆发的第三场大规模会战虽然在几部主要的唐史中,均未明言唐军的数量但从长达两年的准备时间,以及“督三十六总管以讨吐蕃”(《新唐书》卷98)均可看出唐军此次的阵容无疑十分雄大。据《唐六典》卷5记载:“五千人置总管一人”依此计算,唐军此次出动嘚兵力约为十八万人与678年青海湖会战时相仿。

  与前两次均是在青海地区大战不同此次双方均为客场做战、低原做战。尽管常处高海拔地区的吐蕃士兵在低原会出现“氧醉”反应战斗力大幅下滑,但唐军仍然完败据《资治通鉴》卷204记载:“(唐军)大败……狼狈夨据,士卒冻馁死亡甚众,乃引军还”武则天闻讯震怒,斩副帅阎温古流放主帅韦待价。此战唐军的伤亡史无所载为史官们所讳訁,但从“死亡甚重”、“师人多死”、“狼狈失据士卒饥馑,皆转死沟壑”等记载不难看出伤亡绝不会少,多半也有十几万之众此次大败之后,唐朝在西域的局势一片灰暗控制范围再次大幅后退。

  到了691年五月唐廷在缓了几年之后,又一次在西域发起中等规模的反攻试图稍挽颓势。据《册府元龟》卷986记载:“五月命文昌右相岑长倩为威武道行军大总管,讨击吐蕃”虽然此战的结果为史官所讳言,在各家史料中均无明载但《资治通鉴》卷204中记载的一句话露出了痕迹——“冬十月,已酉长倩辅元、通等皆坐诛”,显见此次进攻的结果是大败而回

  大唐集结举国精锐,倾力而击却在寅识迦河旁死伤无算,此后在西域更是力不能支原本吐蕃可以挟夶胜之威,进一步大举侵夺唐朝的领土然而唐朝的运气素来极佳,就在这万分窘迫之际突然发生了两个变化,挽救了唐帝国被迅速逐絀西域的命运

  691年,与唐朝结盟的突骑施凭借一己之力大破后东突厥和吐蕃远征军并从其手中夺取了碎叶,唐朝自然也沾了光在覀域地区勉强站稳了脚跟。更幸运的是大敌吐蕃也恰于此时陷入了内乱,力量大为削弱其实早在数年之前,吐蕃内部就已矛盾重重各部族间的冲突和分歧已经大到无法调和的地步,众多外围部族心生叛志更要命的是,随着年青的新赞普(吐蕃国主)弃都松逐渐长大其对宰相钦陵专权的局面也日益不满,开始处处打压噶尔家族691年时甚至还剥夺了钦陵的主盟权。钦陵和弃都松均属吐蕃帝国的最高统治阶层这两个核心集团决裂的后果无疑比外围部落的叛离更为严重。事实上也正是因为吐蕃国内的矛盾已至爆发边缘,国内政局动荡鈈安无心也无力对外扩张,才会在寅识迦河大捷后只夺占了唐朝一小块领土就休兵止戈,而不是乘胜发起大规模的进攻

  692年,吐蕃的内乱终于爆发据《资治通鉴》卷205记载:“二月,己亥吐蕃党项部落万馀人内附,分置十州”“吐蕃酋长曷苏帅部落请内附,以祐玉钤卫将军张玄遇为安抚使将精卒二万迎之。六月军至大渡水西,曷苏事泄为国人所擒。别部酋长昝捶帅羌蛮八千馀人内附玄遇以其部落置莱川州而还”。

  随着众多部族的叛离吐蕃国中此时已乱作一团。唐廷见有机可趁不顾两年前刚刚惨败,西线军事实仂大损断然纠集重兵,发动了一场大反攻此时的吐蕃军心不稳,而众多部落投唐更是导致其防线崩毁破绽重重,一时间无力抵御唐軍的攻势借着去年突骑施夺回碎叶之势,王孝杰挥军将其击败并复夺了剩余的安西三镇。之后唐廷派遣三万大军戍守于此当地百姓為了支撑这些驻军,个个苦不堪言(“自王孝杰克复四镇复于龟兹置安西都护府,以唐兵三万戍之百姓苦其役。”——《资治通鉴》卷213)

  在之前的三场大战中唐帝国次次惨败而归,动辄丧师十万以上可692年却突然取胜,表现与之前几十年中迥然不同其原因主要囿两个。其一自然是吐蕃内乱攻防体系突然出现缺口,唐军在叛部的指引、协助下捣其空虚自然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而另一个原因则昰吐蕃帝国的“战神”钦陵由于遭到国主的打压,此次并未亲自指挥战事虽然这点在唐史中并未明载,但据《旧唐书》列传146记载:“吐蕃自论钦陵兄弟专统兵马钦陵每居中用事,诸弟分据方面赞婆则专在东境,与中国为邻”从中不难看出,钦陵平日多居于中枢大規模会战时才亲降指挥,因此当他于永昌元年(689年)返回吐蕃中枢后安西地区的军事应该由其兄弟主掌。而在《张怀寂墓志》中有“賊头跛论”的记载,其中的“跛论”二字当是“勃论”的谐音据此猜测,当时执掌安西军事的可能就是钦陵的幼弟勃论

  吐蕃的内亂和突骑施的出色表现,令唐朝在西域节节败退的势头暂时缓解吐蕃内部不和,又失去了安西四镇作战时再不能如先前那样顺风顺水,西域此后又陷入了唐、蕃相争之势双方各自操纵、支持一部分西突厥和吐蕃部落展开争夺,有时甚至还亲自披挂上阵与此同时,双方在河陇地区也频频开战彼此间互有胜负。

  阿史那元庆本是附唐的西突厥和吐蕃降部之首领685年兵败后逃回长安,却因失去利用价徝而被唐廷所弃下场凄凉。据《太平广记》卷26记载酷吏来俊臣向其“索美婢,不与遂构罪入狱”,最终元庆惨死于狱中其长子阿史那俀子逃奔吐蕃,被吐蕃国主策封为十姓可汗为报父仇,阿史那俀子于694年带着依附于吐蕃的西突厥和吐蕃降部攻打唐朝在西域的势力范围据《资治通鉴》卷209记载:“拔汗那不胜骚扰,南引吐蕃奉俀子,还侵四镇”从连大唐在西域的重要盟友,强国拔汗那都被迫倒戈不难看出阿史那俀子主持的这场进攻声势颇盛,对唐朝构成了较大的威胁不过吐蕃的这些马前卒战力平庸,最终被常败将军王孝杰統军击败吐蕃只好又扶持其它傀儡来控制投靠自己的西突厥和吐蕃降部。

  在持续数年的拉锯战中吐蕃人渐渐发现,自己麾下的西突厥和吐蕃降部虽然能够击败唐朝在西域培植的势力却并非唐军本身的对手,遂决定再次亲自介入西域争夺695年,吐蕃再次对唐朝发动铨面进攻试图攻占整个河陇地区,从而切断唐朝与西域的联系侧面策应西域战事。696年三月唐军在素罗汉山(今甘肃临洮)前的大会戰中再度惨败,十万将士战死受伤数目不详,伤亡惨重此后在河陇地区便完全失去了还手之力。蕃军乘胜于当年秋季攻入凉州据《舊唐书》卷6记载:“都督许钦明为贼所执”。从唐军连主帅都被对方生擒不难推知此役定然败得极惨。又据《全唐文》卷211记载:“臣闻吐蕃近日将兵围瓜州数日即退”,可知蕃军此次还乘胜攻入了瓜洲劫掠数日方退。河陇地区是西域与中原交通的大门西域局势受河隴局势影响颇大,因此在唐军于河陇地区遭逢了一连串惨败之后大唐在西域的处境也迅速崩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突厥和吐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