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出简述古希腊的教育思想学者思想认识有什么变化

世界全史百卷本
第014卷世界古代中期哲学思想史
  内容提要
  世界古代中期哲学思想史主要介绍公元前8 世纪至公元前3 世纪这一历史阶段的世界哲学思想概况。分古希腊哲学、古印度哲学和中国古代哲学三部分介绍。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摇篮,对后世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书从早期希腊的自然哲学、古典时期的希腊哲学、晚期希腊哲学的衰落三方面介绍。古印度哲学主要介绍古代印度舆义书时期和史诗时期的哲学以及佛教的哲学思想。中国古代哲学分别介绍了春秋时期的道家哲学与儒家哲学,战国初期与中期的百家争鸣,法家、兵家与其他哲学流派。印度和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对世界也有广泛的影响。
  一、概述
  哲学,作为人类知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特征是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与智慧性,因而也具有更为广泛而深刻的指导意义。它是一个时代的最高智者从各门具体的科学知识中概括总结出来的关于整个世界最普通、最一般的知识,这种知识也就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因此,哲学史也就是人类对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最普通、最一般的规律的认识发展的历史。正如列宁所说:" 简略地说,就是整个认识的历史。" (《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399 页。)
  世界古代中期指约在公元前8 世纪至公元前3 世纪左右的人类历史发展阶段。中国世界史专家刘家和先生认为:这一时期,出现了人类精神的第一次觉醒,从而为人类而后的发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参见(《论古代的人类精神觉醒》)刘家和,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5 期。)
  这次人类的精神觉醒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人类社会在原始状态度过漫长的若干万年之后,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在世界的北非、南欧、近东、南亚、东亚等人类文明早期发祥的地区,陆续进入奴隶制社会——" 迈进人类文明的门槛".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对抗自然能力的加强,在精神领域中,人类已由图腾崇拜上升为对天神的敬仰。到了公元前10世纪以后的世界古代中期,人类又开始对自身进行反省,其精神的潜力遂得以充分展开,正如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所讲,形成了人类文明的" 轴心时代".这个" 轴心" 不应是传统的西方" 轴心论" ,而应是古代希腊的自然哲学、古代印度的宗教哲学和古代中国的伦理哲学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哲学繁荣局面。
  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摇篮。黑格尔说过:" 一提到希腊这个名字,在有教养的欧洲人心中尤其在我们德国人心中,自然会引起一种家园之感。" (《哲学史讲演录》第1 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57 页。)后世的欧洲文化都是在希腊古典文化的孕育下发展起来的。
  大约在公元前10世纪左右,希腊人开始从氏族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这一时期的史料主要保存在两部史诗《伊里亚特》和《奥德赛》中。史料告诉我们:当时希腊已开始进入奴隶社会。公元前8 世纪至公元前6 世纪,希腊各地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铁器普遍得到使用。氏族贵族逐步转化为奴隶主,终于形成了以城邦为特征的诸多希腊奴隶制国家。到公元前5 世纪,希腊各城邦奴隶制经济蓬勃发展,经过波希战争之后,达到极盛时期。希腊古典哲学也在这时形成高峰,出现了集古希腊唯物主义大成的留基伯和德谟克里特的原子论和集古希腊唯心主义大成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理念论,以及综合各家、企图调和两派学说的亚里斯多德哲学。公元前4 世纪以后,希腊先被马其顿征服,后又被罗马吞并,从而使历史走进希腊化时期和古罗马时期,出现了伊壁鸠鲁和卢克莱的唯物主义哲学和宣扬唯心主义和宿命论的斯多亚派及各种怀疑主义、神秘主义派别,而后又走向与基督教的结合。
  印度大陆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产生了雅利安人的国家。吠陀文献反映了古印度的意识形态。吠陀诗人创作的大量关于神的颂歌、祷文和宗教神话,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宗教及思想情况,表达了远古人对世界的朦胧看法,同时也夹杂着他们对世界的本源和生成的哲学思考。
  随着历史的推移,婆罗门教义逐渐成为印度全社会的支配思想。一些婆罗门祭祀以吠陀本集为依据,写出了诠释性的梵书、森林书、奥义书。奥义书内容庞杂,记述了古代印度众多哲学家关于宇宙、人生真谛的自由探索,为后世各派哲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料。随后,印度大陆奴隶制国家林立,兼并战争不断。随着社会经济贸易的发展,以刹帝利为代表的政治力量利用战乱中滋生的反婆罗门思想统治的异端学说和悲观厌世情绪,促进了社会思想的活跃,形成了印度社会的" 百家争鸣" ——" 六十二见" 或" 九十六外道".沙门思潮即非婆罗门教的异端思潮或自由思潮便应运而生。沙门各派争论" 世界的起源" 、" 人生的归宿" 、" 有无因果" 、" 世界和自我是否常住不变" 、" 世界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 、" 人死之后灵魂是否存在" 等等问题,广泛涉及哲学的本体论、认识论和社会伦理观等各个方面,从而把印度的古代哲学推向新的高度,其主要代表就是原始佛教和六师学说。
  原始佛教由释迦牟尼创立,其哲学思想以" 四谛" 为中心," 十二因缘说"为基础," 三法印" 为特征。" 六师" 即与佛教同时产生并在当时有广泛流行的六种哲学见解的宗师。其中最著名的是顺世论的先驱阿耆多.翅舍钦婆罗和耆那教的创始人尼犍陀.若提子。" 耆那" 意为胜者或完成修行的人。耆那教提出"非一端说" 和" 或然说" ,在常与无常、存在与非存在、一元与多元、可说与不可说、因中有果与因中无果等对立观念中,努力持" 非一端" 的折衷态度。原始佛教和六师学说打破了婆罗门教一统天下的局面,在客观上对印度社会思想文化的进步起到推动作用,对后世佛教和东方哲学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在中国,这时正处在春秋战国时期。平王东迁,王室衰微,礼崩乐坏,诸侯纷争。这是中国社会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化的时期,也是中国社会由统一走向分裂、又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巨变时期。这一时期,从政治上讲,出现了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从哲学上讲,则是从原始时代人们对图腾的崇拜经过殷周奴隶社会对天命、神权的信仰和早期阴阳五行观念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中国的诸子百家争鸣大致可分为三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是春秋末年道家学派的诞生与儒家学派的形成;第二阶段是战国前期中期墨家学派的出现,儒家学派的发展,道家学派的发展以及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名家、兵家,阴阳家等众多学派的争鸣与对立;第三阶段是战国后期法家学派的兴起与儒、法融合趋势的出现和百家争鸣的终结。在整个百家争鸣的500 年间,各家学派广泛地探讨了宇宙的本源和自然发展的规律,探讨了天人关系问题,人性善恶问题,探讨了认识论和逻辑问题。以春秋战国时期为高峰的中国先秦哲学内容极为丰富,成就极为突出,对后世中国哲学的发展奠定了坚买的基础并对东方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就对哲学问题涉及的广度和深度而言,中国先秦哲学完全可以和古希腊哲学相媲美,它是中国和世界哲学发展史上的一串明珠。
  总之,在世界古代中期,人类经历了一个精神觉醒的时代。在古希腊,古印度和古代中国同时涌现出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释迦牟尼、老聃、孔丘、孟轲、荀卿、韩非等伟大的或杰出的哲人为人类的精神文明作出了各自的贡献,展现出一幅幅优美的哲学画卷。
  本书的希腊哲学和印度佛教的哲学思想由易宁撰写,印度奥义书和史诗时期的哲学由郑殿华撰写,中国哲学由岳斌撰写。世界古代希腊、印度哲学由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刘家和教授指导。中国古代哲学由首都师范大学杨生民教授指导。
  二、古希腊哲学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西方哲学最早产生于古希腊。
  古代希腊疆域广阔,除希腊半岛外,还包括爱琴诸岛、意大利南部和地中海小亚细亚沿岸地区。大约公元前11世纪至前9 世纪,古希腊开始了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到公元前8 至前6 世纪,古希腊进入奴隶社会,先后出现200 多个奴隶制城邦。这些城邦都是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附近村镇的独立的小国。
  古希腊奴隶社会的形成,为哲学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恩格斯指出:"只有奴隶制才使农业和工业之间的更大规模的分工成为可能,从而为古代文化的繁荣,即为希腊文化创造了条件。没有奴隶制,就没有希腊国家,就没有希腊的艺术和科学……"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卷,第220 页)
  在古希腊奴隶制城邦中,奴隶受到残酷的剥削和压迫,承担了大量的社会劳动。随着奴隶制的发展,社会内部出现了第二次大分工即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从奴隶主阶层中产生了一批依靠剥削奴隶剩余劳动,专门从事脑力劳动的知识分子。其中一部分人通过观察自然和社会现象,概括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深入探讨自然界万物的本原等问题,提出了古希腊最早的哲学思想。大约在公元前7 世纪末至前6 世纪,在工商业比较发达的小亚细亚米利都等城邦,出现了最早的一批哲学家。
  古希腊哲学的产生,还有其思想来源,它从希腊神话和东方的科学文化中吸取了丰富的思想材料。从远古流传下来的希腊神话无疑是在生产力低下的条件下,人们对各种自然现象产生的虚幻和歪曲的反映,但其中也凝结了人们长期积累下来的自然斗争和社会斗争的经验,包含了许多原始的哲理。
  例如在神话《皮拉和丢卡利翁》中,普罗米修斯之子丢卡利翁与其妻皮拉,得到神的启示,把石头丢在大地上从而创造了人类和世界上其他一切东西,表达了人们对万物起源于物质因素的合理猜测。赫西阿德的《神谱》以传统神话为材料描绘了一个诸神的谱系,它对诸神产生的原因和过程的探究,实际上反映了人们对宇宙形成的最初的看法。此外,古希腊哲学中的对立面矛盾和斗争思想、社会进化思想、人性论思想的萌芽在神话中都有所反映。希腊神话启迪了哲学家的思维,为他们的理论创造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材料。
  古希腊哲学的产生,还受到东方科学文化的影响。古代东方埃及、巴比伦、印度等国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早于希腊,在经济和科学文化等方面比希腊更为发达。因此,许多希腊哲学家都到过这些国家考察和学习。此外,随着东西方商业贸易的往来,东方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不断地传入希腊。这些知识为希腊哲学提供了大量的经验和科学的素材。
  古希腊哲学自公元前7 世纪末到公元前2 世纪,经历了近5 个世纪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早期:自然哲学时期;第二,古典时代:哲学的繁荣时期;第三,晚期:希腊哲学的衰落时期。
  1.早期希腊的自然哲学
  希腊的自然哲学,是古希腊哲学发展的最初阶段。这一时期的哲学家们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他们主要探讨的是宇宙本原问题,即自然界万物始基和生存的原因的问题。古希腊自然哲学有三大流派:伊奥尼亚哲学、南意大利哲学和原子唯物论哲学。
  (1)伊奥尼亚学派
  伊奥尼亚是希腊在东方的殖民地,位于小亚细亚,为欧、亚、非三大洲交通要道。公元前7 世纪,这一地区工商业已相当繁荣,科技文化较为发达。
  它是希腊哲学的摇篮。古希腊哲学两个最早的学派——米利都学派和爱菲索学派就诞生在伊奥尼亚。
  ①米利都学派。米利都是伊奥尼亚地区的一个著名城邦。这里产生了古希腊最早的一批哲学家,形成了古希腊第一个哲学学派,即" 米利都" 学派。
  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有泰利斯、阿那克西曼德和阿那克西美尼。
  泰利斯,(约公元前624-前547 年),是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他出身于米利都城邦名门世家,是当时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和自然科学家。据说,他曾反对与吕底亚结盟,从而使米利都免遭波斯帝国的入侵。泰利斯在天文学、数学等方面也卓有建树,他首先确定北极星对航海导航的作用,预测过公元前585 年的一次日蚀,运用向埃及人学得的几何学测定了埃及金字塔的高度,还设计过河流的改道。泰利斯以其渊博学识和杰出才能,被誉为古希腊七贤之一。
  作为哲学家的泰利斯,他首先提出万物本原问题并对此进行了探讨。泰利斯无著作传世,他的哲学思想资料主要见引于亚里士多德的著述里。亚里士多德提出,泰利斯认为水是万物之本原。万物皆源于水,又复归于水。
  泰利斯把大自然中最常见的物质——水视为万物之本原,一方面可能是受古希腊神话中海神创世说的影响,另一方面则可能是来自对现实的观察。
  亚里士多德认为,也许泰利斯" 观察到万物都以湿的东西为养料,热本身就是从湿气产生,靠湿气维持的。他得出这个看法可能以此为依据,也可能是由于万物的种子都有潮湿的本性,而水则是潮湿本性的来源。"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5-16 页)
  泰利斯是第一位对世界万物的统一性作出理性解释的古希腊哲学家。他试图把自然界事物和现象的无限多样性归原为某种物质性的东西。他提出水为万物本原说,摆脱了宗教神话的神创世观念,从自然界本身去寻找其本原,这已是朴素的、自发的唯物主义观点。此后,古希腊哲学家在这个基础上不断深入地探讨世界本原问题,也不断深化着对思维与存在关系的认识。
  泰利斯又提出过万物皆有灵魂说。他以磁铁吸动铁为例,证明磁铁有灵魂,而灵魂具有某种引起运动的能力。这种思想在哲学上称为" 物活论".泰利斯是古希腊哲学的奠基者。继而有他的学生,写出希腊第一部哲学著作《自然论》的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阿那克西曼德。
  阿那克西曼德(约公元前611-前546 年),米利都人,曾师从泰利斯。
  他在天文、地理和生物等方面都有研究。他发明日晷和计时器,第一次绘制出海洋和陆地轮廓的地图,对生物进化也作过初步的猜测。
  在哲学上,阿那克西曼德对万物本原的认识较泰利斯又有新的进展。在他看来,泰利斯将本原归为水,在解释万物产生时是有困难的。如水能说明冷、湿之物的生成,但无法说明与之对立的火以及有关热、干之物的来源。
  因此,阿那克西曼德提出万物之本原为" 无限者".所谓" 无限者" ,乃是一种无固定性质和形态、不生不灭、永恒无限的东西。黑格尔称之" 未规定的物质".阿那克西曼德说:" 一切都生自无限者,一切都消灭而复归无限者,无限者包容万物,而且支配万物。" (《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8页)可见,阿那克西曼德对万物本原的概括已由某种具体的物质上升为更为抽象的物质。他又指出,从" 无限者" 中分离出对立物(如冷、热、湿、干等等),对立物在自身产生的漩涡运动中彼此结合形成宇宙万物。而万物的生灭变化,相互消长," 这是命运规定了的,因为万物在时间的秩序中不公正,所以受到惩罚,并且彼此互相补充".(同上书,第7 页)这种对自然界万物生存和运动变化的规律的最初猜测,已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因素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
  米利都学派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是阿那克西曼德的学生阿那克西美尼。
  阿那克西美尼(约公元前585-前526 年),也是一位自然科学家,据说他对恒星和行星作了区别,提出过地球为圆形的看法。
  在万物本原问题上,阿那克西美尼既继承了泰利斯和阿那克西曼德的思想,又提出了与他们不同的本原说。他认为,万物之本原不是水,亦非" 无限者" ,而是" 气".他说:" 空气是宇宙的基础,这空气在种类上是不定的,但因其所具有的性质而定。" (《古希腊罗马哲学》,第11页)他还认为" 我们的灵魂是气,这气使我们结成整体,整个世界也是一样,由气息和气包围着。"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18页。)在阿那克西美尼看来,气充满宇宙,无所不在,它是无限、永恒、运动变化着的,不象水那样有具体形态,却又是可以感觉到的物质,较之" 无限者" 更易使人理解和把握。
  阿那克西美尼对气生化万物的过程作了论述。他说:" 一切存在物都是由空气的浓厚和稀薄而产生。当它很薄的时候,便形成火;当它浓厚的时候,则形成风,然后形成云,而当他更浓厚的时候,便形成水、土和石头,别的东西都是从这些东西产生出来的。" (《古希腊罗马哲学》,第11-12 页。)
  阿那克西美尼认为,万物的生成和运动变化是由于气的浓聚和稀薄两种对立的运动造成的。这种观点具有鲜明的辩证法思想。
  阿那克西美尼去逝约三十年之后,米利都城在希腊战争中被波斯军队焚毁,米利都学派因之中绝。但是它的哲学思想却在伊奥尼亚的另一个城邦爱非斯发展起来,出现杰出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
  ②赫拉克利特。赫拉克利特(约公元前540-前480 年)出身于爱非斯城邦贵族家庭。相传他厌倦当时的政治生活,遂隐居,潜心于学术研究。他著有《论自然》一书,包括宇宙论、政治论、神学论三部分内容,今尚存残篇。赫拉克利特多用寓言来表述其思想,而且文字艰深,因此被称为" 晦涩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继承并发展了米利都学派的哲学思想,提出" 火" 为万物本原之说。他说:"这个世界对一切存在物都是一样的,它不是任何神所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21页。)赫拉克利特之所以把" 火" 作为万物之本原,是因为" 火" 无形体,生动活跃,富有变易性,比其他物质(如水、气等)更能说明事物的生成变化。赫拉克利特描绘了宇宙生成过程:火浓缩变为气,气浓缩变为水,水浓缩变为土;土稀散产生水,水稀散产生气,气又回到火。从变动着的火、气、水、土四元素中产生万物,而一切又最终归于火的变动性," 一切转变为火,火又转变为一切" (同上书,第21页)。
  赫拉克利特在哲学上杰出的贡献是丰富并深化了米利都学派辩证法思想,把它发展到一个新的哲学高度。
  首先,他明确认识到事物处于永恒运动变化之中,提出了" 一切皆流、无物常住" 的观点,他说:" 我们不能两次走下同一条河,因为当你第二次走下这条河时,遇到的已不是原来的河水,而是新的河水" ,所以" 我们走下而又不能走下同一条河流,我们存在又不存在。" (《古希腊罗马哲学》,第23页。)他又说:"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第23页。)恩格斯曾指出:由赫拉克利特第一次明确地表述出来的" 一切都存在,同时又不存在,因为一切都在流动,都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产生和消失" 的世界观,是原始的、朴素的但实质上是正确的" 古希腊哲学的世界观"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卷,第60页)。
  其次,赫拉克利特对辩证法思想的核心对立面的统一与斗争作了较深刻的论析。他指出,一切事物都包含着对立面。他列举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对立面存在的事例,如日与夜、冷与热、明与暗、醒与睡、疾病与健康、正义与非正义等等。他十分重视对立面之间的关系,指出,对立面双方是相互依存的," 如果没有非正义,人们就不知道正义的名字。"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24页。)他明确指出," 自然也追求对立的东西,它是用对立的东西制造出和谐,而不是用相同的东西。" (同上书,第23页。)赫拉克利特又看到对立面的相互转化。他指出:" 我们身上的生和死,醒和梦,少和老始终是同一的,前者转化为后者,后者转化为前者。" (同上书,第22页。)赫拉克利特更深刻地认识到斗争促使对立双方的转化,这是事物生成变化的原因。他说" 一切都是通过斗争和必然性而产生的。" (同上书,第27页。)由于斗争,才有运动变化,才有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消亡。
  第三,赫拉克利特比较明确地提出了规律性的思想。他认为,宇宙万物虽然处于不停的运动变化中,却是可以认识的,有规律可求。他运用" 逻各斯" 这一术语来表达其思想。古希腊语的" 逻各斯" 是一多义词(有语言、道理、理性、份额、比例等多种义项)。赫拉克利特所说" 逻各斯" 的基本含义,是指万物之本原的火运动变化规律而言。火" 在一定分寸上" 燃烧、熄灭," 万物都是根据这个逻各斯而产生的".(《古希腊罗马哲学》,第18页)那么,火所化生的万物必须遵循它。因此,事物的运动变化都是按一定的尺度和规律进行的。只不过"逻各斯" 不象具体事物那般易于被人察觉,要认识、理解它,必须用心思索,付出艰辛劳动。
  在认识论方面,赫拉克利特也作了较深入的探讨。他最早注意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及其作用。他肯定感性认识的作用。他说:" 凡是能够看到、听到和学到的东西都是我所喜爱的" ," 爱智慧的人必需熟悉很多事物。" (《古希腊罗马哲学》,第25、26页。)但他认为,仅有对事物表面现象的感性认识是不够的,要认识真理——事物的" 逻各斯" ,就需要有思想、智慧,即理性认识。他说:" 思想是最大的美德、智慧在于说出真理。" (《古希腊罗马哲学》,第29页。)在他看来,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对" 逻各斯" 仍理解和把握。
  赫拉克利特的哲学,是古希腊早期自然哲学的重要成果。他的辩证法思想具有" 生动性、新颖性、素朴性和历史的完整性" ,从而被列宁称为" 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 (《列宁全集》第28卷,第391 、396 页)。他的哲学思想对古希腊乃至整个欧洲哲学产生过影响,也曾遭后人的误解或曲解。
  (2)南意大利哲学
  公元前7 至前5 世纪的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地区,是希腊在西方的殖民地(即" 大希腊")这一地区的工商业不及伊奥尼亚发达,社会政治、经济虽相对落后,但思想学术却较为活跃。在伊奥尼亚哲学兴起之际,南意大利地区先后产生两个有很大影响的哲学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和爱利亚学派。
  ①毕达哥拉斯学派。以南意大利的克罗顿城邦为活动中心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是以其创始人毕达哥拉斯而得名。这个学派自公元前6 世纪创立起,至公元4 世纪与新帕拉图主义融合为止,前后延续了9 个多世纪。这里谈的是公元前6 至前4 世纪的早期毕达哥拉斯学派。
  毕达哥拉斯(约公元前580-前500 年),出生于伊奥尼亚的萨摩斯岛。
  因为他对当地僭主统治不满,遂移居南意大利的克罗顿。他在这里进行社会活动和学术研究,广收门徒,建立起一个兼有政治、宗教和学术研究性质的团体。这个团体在当时活动范围很广,有相当的政治影响,曾一度在某些城邦掌权。该团体受大希腊奥菲教的影响,相信灵魂轮回说,有诸多忌禁,种种规戒。他们视思想学术研究为灵魂净化的手段,在哲学和自然科学方面作过重要贡献。如毕达哥拉斯本人就是一位天才数学家,著名的" 毕达哥拉定理" (即直角三角形斜边平方等于其他两边平方之和)就是由他证明的。除数学外,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学者在医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领域都有发明创见。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哲学思想主要包括" 数" 是万物的本原、对立与和谐、灵魂轮回说三部分内容。
  A.数是万物的本原。对于宇宙万物本原的探求,毕达哥拉斯学派与伊奥尼亚哲学家一样有极大的兴趣。但是他们走的是不同的途径。毕达哥拉斯学派不是从具体的物质元素中去寻求万物的本原,而是从事物中抽象出一种共有的量的属性关系——数。他们认定数是万物的本原。他们以数为本原推拟出世界的生成,说:" 从一产生二,二是从属一的不定的质料,一则是原则。
  从完满的一与不定的二中产生出各种数目;从数产生出点,从点产生出线,从线产生出面,从面产生出体,从体产生出感觉及一切形体,产生出四种元素:水、火、土、气。这四种原素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互相转化,于是创造出有生命、精神的、球形的世界,以地为中心,地也是球形的,在地面上住着人。"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20页)毕达哥拉斯学派之所以把" 数" 作为万物本原,是因为他们看到具体可感事物中都存在着数量关系上的规定性,他们试图作出抽象概括," 进而认为数学的本原就是万物的本原".(同上书,第18页)从认识史的发展而言,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本原论比伊奥尼亚学派更深入一步。但是,他们把抽象出来的" 数" (一般)看成先于个别事物的存在,则有明显的唯心主义倾向。不过,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是有限的。他们所谓的" 数" 还有空间大小,甚至有颜色。可见它尚未完全超越可感觉的事物。在抽象的精神和物质关系上,他们并未能作出明确的区分。
  当毕达哥拉斯学派将数为万物本原的观点推广到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解释时,则带有神秘色彩。他们赋予数以精神和物质属性,认为1 是万物生母,2 是意见,是对立和否定原则,3 是万物的形体和形式,4 是正义,也代表水、气、土、火四种元素等等,而10是前四个数之和(1 +2 +3 +4)是最完满、最高的统一。他们认为天体数目也是10个,除人们所能见到的九个(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太阳、月亮、地球和恒星)外,他们另臆造出一个" 对地" 以足十数。这些解释显见穿凿附会。但是,在毕达哥拉斯学派之" 数" 的神秘性背后,已隐含着统一、对立、量等哲学思想,启迪了后来的哲学家。
  B.对立与和谐。  毕达哥拉斯学派认识到事物中包含着矛盾和对立面,提出" 对立是存在物的始基" (《古希腊罗马哲学》,第38页)观点。这与赫拉克利特有相似之处。他们认为万物之始" 一" 这个数本身就含有奇、偶两种因素。1 加奇数为偶数,加偶数则为奇数。偶数可以二分,是无限的,奇数不可二分,是有限的。有限与无限的对立乃是宇宙的根本法则。他们列举出有限与无限、奇与偶、一与多、左与右、阳与阴、静与动、直与曲、明与暗、善与恶、正方与长方十个对立面。与赫拉克利特所强调的对立面的转化与斗争不同,毕达哥拉斯学派更注重对立面的和谐。在他们看来,事物之本原中间有一种规定的数量比例关系,由此产生和谐。相传毕达哥拉斯曾经在琴弦上作过实验,发现甲弦负重12磅,乙弦负重6 磅,比例为2 :1 时,便发出八度音谐声;比例为3 :2 时,则发出五度音谐声等等。这种数量上的规定比例关系造成音乐和声理论,运用到宇宙研究上来,他们认为宇宙中各星体的大小、距离、运行速度等等都有规定的数量关系。因此," 整个天是一个和谐,一个数目"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第19页)。在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宇宙和谐论中," 宇宙的规律性第一次被说出来了"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第37页)。毕达哥拉斯学派也将和谐理论用来分析社会现象,指出:" 美德乃是一种和谐,正如健康、完善的神一样,所有一切都是和谐,友谊就是一种和谐的平等。" (《古希腊罗马哲学》,第36页。)这种社会和谐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毕达哥拉斯学派追求公平和道德完善的社会思想。
  C.灵魂轮回说。在希腊哲学史上,毕达哥拉斯学派最早较详细地讨论了灵魂问题。他们认为,人的灵魂分为表象、心灵和生气三部分。灵魂的位置从心到脑,在心的部分是生气,在脑里的是心灵和表象。灵魂以血管、肺、神经为纽带,从血液里获取养料,可见,毕达哥拉斯学派把灵魂看成是与人的物质器官和生理机能有密切关系的东西。但是,他们又认为灵魂分为感觉部分和理性部分。" 灵魂的理性部分是不死的,其余的部分则会死亡" (《古希腊罗马哲学》,第35页)。并且" 宣称灵魂依命运的规定,从一个生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中" (同上书,第33页)。当人的肉体死亡后,灵魂就会转移。人们只有通过宗教和学术活动,才能使灵魂超脱肉体束缚,不再有轮回。在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所谓" 灵魂" 里,物质性和精神性的东西混杂一体。他们的灵魂不死说,对后来的苏格拉底和帕拉图的哲学思想有很大的影响。
  ②爱利亚学派。公元前6 世纪至前5 世纪,在南意大利的爱利亚城邦,产生了以克塞诺芬尼、巴门尼德和芝诺为代表的哲学学派,即" 爱利亚学派".克塞诺芬尼(约公元前565-前473 年)原是伊奥尼亚的科洛封城人,长期浪迹希腊各地,后来定居于爱利亚。他是一位诗人兼哲学家。他的著作尚有残篇存世。
  克塞诺芬尼的哲学观点主要是表现在对神的认识上。他明确地批判过希腊传统神学观,认为神话传说中的诸神,都是人们按自己的形象构造出来的,甚至把人间的种种丑行秽事都加在神的身上。他嘲讽地说:" 假如牛、马和狮子能象人一样作画和塑像,它们也会按自己的样子塑造出神的形象。" (《古希腊罗马哲学》,第46页。)
  克塞诺芬尼虽然批判希腊传统神学观,但并未否定神的存在。他认为真正的神只有一个,它" 无论在容貌上或思想上都不象凡人" ,并且" 永远保持在同一个地方,根本不动" (《西方原著选读》上卷,第29、30页)。它是" 全视、全知、全听的" ," 毫不费力地以他的心灵的思想力左右一切" (《古希腊罗马哲学》,第47页)。克塞诺芬尼的神是唯一的,不动的思想,被巴门尼德继承并加以发展为" 存在" 论哲学。因此,克塞诺芬尼被认为是爱利亚派的思想先驱。
  巴门尼德(约公元前515-前445 年)是爱利亚学派的创立者。他出身于爱利亚城邦的一个富贵家庭。相传他是克塞诺芬尼的学生,也受到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影响,还到过雅典讲学。他所作的诗体哲学著作《论自然》,尚残存若干章节。
  巴门尼德哲学的基本范畴是" 存在".他提出了" 存在者存在,它不可能不存在" 的命题(参见《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31页)。这个命题是与赫拉克利特的" 存在又不存在" 的观点鲜明对立的。他视赫拉克利特之说为" 不能分辩是非的群氓" 之谬论。依巴门尼德之见," 存在" 有以下特征:" 存在者不是产生出来的,也不能消灭,因为它是完全的,不动的,无止境的。它既非过去存在,亦非将来存在,因为它整个在现在,是个连续的一。"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32页。)" 存在" 是" 可以被思想的东西和思想的目标所同一的" (同上书,第33页)。巴门尼德所谓" 存在" ,实际上指的是客观具体事物最普遍的共性,凡是有的东西,都是存在。他提出" 存在" 说,表明他力图从众多形形色色、变化无定的现象中抽象出一种统一的,恒定的,也就是更具有本质性的东西。尽管巴门尼德抽象的" 存在" 还未能完全超越感性的表象(例如,他把" 存在"比作一个从中心到各方等距的圆球体),但从毕达哥拉斯学派的" 数" 和克塞诺芬尼的唯一不动的神,再到巴门尼德" 存在" 思想的演进中,表明人类抽象思维能力的进一步提高,由现象到本质认识的渐次深入。
  巴门尼德从其" 存在" 论出发,在论识论上提出了意见与真理相对立的观点。他认为," 只是以茫然的眼睛,轰呜的耳朵或舌头为准绳" 所获得的感性认识,乃是虚假的,不可靠的意见,因为感性认识的对象——客观世界变化无定的事物和现象属于非存在,凭感觉得出对现实事物的意见中不可能包含有真理。只有思想即理性所认识的对象——存在,才是真实的。" 用理智来解决纷争的辩论"(《西方哲学选著选读》上卷,第31页),通过理智判断、思想推论来获得对"存在" 的认识,才能达到对真理的把握。巴门尼德明确地区分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并且强调理性高于感性,这是很有意义的。然而由于他过分强调感性与理性,真理与意见的对立,而忽视其间的联系,从而把从现实事物中抽象出来的"存在" 看成是与现实世界无联系的、绝对和独立存在的东西,这就势必导致客观唯心主义的倾向。
  巴门尼德的存在论遭到人们的非难。他的学生芝诺曾运用逻辑推论来反证这一学说的正确性。
  芝诺(约公元前490-430 年),爱利亚人,曾师事巴门尼德,并随其师赴雅典讲学。死於反对城邦僭主的政治斗争。
  芝诺自称以" 保卫巴门尼德的那些论证" 为己任。他主要是通过对" 多" 和运动的否定来反证巴门尼德有关" 存在" 的唯一与不动说正确性。
  芝诺否定多的论证有两个。简言之,其一,如果存在物是多,它就应是由许多部分组成,每个部分前面又有别的部分;而别的部分之前又复有别的部分,如此类推以至无穷,那么,存在物就是无限大。其二,多部分组成的存在物应当是可以分割的,无限分割下去的结果,存在物就是无限小。这就是说,承认存在物是多,必然会陷入无限大和无限小的矛盾之中。其二,如果存在物是多,就必须同实际事物数目正好相等,不多不少,他们在数目上就是有限的。这是一种情况。另一种情况是:存在物既是多,在个别存在物之间必然另有一些事物,而在另一些存在物之间亦复如此。以此类推以至无穷,那么,存在物的数目又是无限的。这就是说,承认存在物是多,必然会陷入数目上有限和无限的矛盾之中。芝诺从存在物的" 多" 中推论出有限与无限两个截然相反的结果,他认为两者是不相容的,因此" 多" 是不能成立的,存在物只能是" 一".芝诺否定运动的论证有四个,即两分法、阿基里追龟、飞矢不动、一半等于一倍,在哲学史上称之" 四个悖论".这里对" 阿基里追龟" 和" 飞矢不动" 两题略作介绍。
  芝诺认为,假如有运动的话,那么希腊最善跑的阿基里也追不上乌龟。
  因为当他刚刚跑完全他和乌龟之间的那段距离时,乌龟又向前爬行一段路;当他再次跑完这段新距离时,乌龟又再向前爬行一段路。如此无止境地跑下去,阿基里只能接近乌龟,却永远也不可能超过它。按芝诺之见,某一段有限的空间距离是可以无限分割的,而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它是不可能的。
  芝诺认为,飞箭在其行程中,不同的时刻总是处于不同的位置上,也就是说静止在某一点上。因此,箭的飞行只不过是连续时间内一系列静止状态的总和,这是不可能产生运动的。
  从以上两个论证中可以看出,芝诺是通过揭示运动中时间和空间、有限和无限、运动的连续性和间断性之间的矛盾来否定运动本身。
  芝诺对" 多" 和运动的推论所得出的否定结论,显然是错误的。他没有认识到事物中的一与多,有限与无限本是辩证统一的;也没有认识到运动本身就是矛盾的,运动中时间与空间的连续性和间断性本身也是辩证统一的。
  但是,芝诺的错误论证却从反面揭示出事物所包含着对立与矛盾。如黑格尔所说,在这种抽象论证的方式里存在着一种辩证法。芝诺与赫拉克利特的辩证法是有区别的,他主要是从逻辑上论证概念矛盾关系,从反面揭露矛盾;赫拉克利特则是揭示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辩证性质,从正面肯定矛盾。从逻辑思维的发展来看,芝诺的辩证法思想更为深刻些。
  芝诺之后,哲学家麦里梭(萨摩斯人,约公元前5 世纪)对巴门尼德的" 存在" 论作了修正。他看到巴门尼德所说的" 存在" 是圆球形的、有限的与唯一的、不动的之间存在着自相矛盾。他在论证" 存在" 的唯一、不动的同时,否定了存在的有形与有限,提出" 存在" 是无限、无形的观点,从而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巴门尼德的学说。
  (3)原子唯物论哲学
  公元前5 世纪至前4 世纪出现的原子论哲学学派是古希腊早期自然哲学发展的重要成果。这个学派的哲学家批判地继承并发展了伊奥尼亚和南意大利学派思想,试图从运动变化的事物和现象后面寻求永恒不变的因素,并更深层地探讨物质的内部结构问题。原子论哲学的创立者是留基波和德谟克利特,而导其先路者有恩培多克勒和阿那克萨哥拉。
  (A)原子论哲学的先驱者恩培多克勒与阿那克萨哥拉
  恩培多克勒(约公元前495-前435 年),出生于西西里的阿格里根特。
  他不仅是一位哲学家,也是政治活动家和自然科学家。他是当时工商业民主派领袖人物,曾拒绝接受王位。他发现空气是实体,预见日蚀是因为月亮的位置处于太阳与地球中间引起的。他还是意大利医学学派的创始人。他的著作有《论自然》、《论净化》,仅存残篇。
  恩培多克勒哲学思想的中心是" 四根" 说。他认为,万物的本原是" 四根" ,即土、水、气、火四种元素。它们是不生不灭,永恒存在的。四种元素各具有不同的性质,彼此之间不能相互转化。它们混合而形成万物。他说:" 从这些元素中生出过去、现在、未来一切事物,生出树木和男人、女人、飞禽走兽和水里的鱼,以至常生不死的尊神。"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44页。)恩培多克勒认为,事物性质之差别乃是由于所构成的四元素量的比例不同。例如肌肉是由等量的四元素混合而成,骨头则是由两份的水、土和四份的火混合而成,等等。而事物的生灭变化,乃是由于这四种元素的结合和分离。
  恩培多克勒的" 四根" 说,已经论及现象与本质的问题。他认为万物是由作为本原的四根结合而成,这样在巴门尼德那里被割裂的现象和本质又联系起来了。而且恩培多克勒试图把" 一" (事物)与" 多" (四根)统一起来,并且从元素混合的量上来考察物质结构和运动变化。这对于后来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恩培多克勒进而又探讨了四根结合与分离的原因,提出了" 爱憎" 说。
  他认为,构成万物四根本身并不具有分合能力,造成它们结合与分离是" 爱" 和" 憎" 这两种力量。他说:" 经常的变迁从不停息。在一个时候一切在' 爱' 中结合为一体;在另一个时候,每件事物又在冲突着的" 憎" 中分崩离析".(《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43页)由于" 爱" 、" 憎" 这两种对立的力量对四根的作用,才造成万物的生灭运动。至于" 爱" 和" 憎" 究竟是什么性质的东西。恩培多克勒没有作出明确的解释。他既认为" 爱的长和宽是相等的" (《古希腊罗马哲学》,第83页),也就是说" 爱" 有某种物质的特点,又说" 爱"是善的原因," 憎" 是恶的原因。那么" 爱" 、" 憎" 又有精神的内容。而且这两种力量是存在于四根之外的,这表明恩培多克勒是从物质之外去寻求运动变化的原因。
  恩培多克勒还用" 四根" 说来解释人的认识问题。他认为人也是由四根构成的,人的感官里有土、水、气、火,与感觉对象具有统一的物质基础," 我们以自己的土来看' 土' ,以自己的水来看' 水' ,以自己的气来看神圣的' 气' ,以自己的火来看毁灭性的' 火'"(《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47页)。这就是所谓" 同类相知" 说。他进一步提出有关认识具体过程的" 流射" 说,认为所有事物都不断地发出" 流射" ,而人的感官则有无数孔道。当" 流射" 通过与之相适应的孔道与同类原素相接触时,感觉便产生了。他又认为心脏是思维的器官,人是通过围绕心脏的血液来进行思维的。
  心脏周围的血液连接人体各部分器官,是人体中具有流动性元素的混合物,能对客观事物提供综合、整体的认识,而感觉只能提供对局部东西的认识。
  恩培多克勒试图寻找出认识的生理机制,他把人的认识活动看成是对外物的感觉和思想的过程,而且意识到思想高于感觉。他的认识论对德谟克利特有过一定的影响。
  阿那克萨哥拉(约公元前500-前428 年),伊奥尼亚克拉左美拉城人。
  他在青年时代,离开了沦为波斯殖民地的故乡,定居于雅典,并在此讲学达30年之久,成为雅典执政官伯里克利的朋友。阿那克萨哥拉是一位哲学家兼自然科学家,在天体物理学方面提出过创造性的见解。他在哲学上的贡献尤为突出,他首先把哲学带到希腊本土,对后来雅典哲学的繁荣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由于受到伯里克利政敌的迫害,阿那克萨哥拉晚年回到伊奥尼亚,隐居于郎普萨柯至去世。
  阿那克萨哥拉的哲学思想主要是有关" 种子" 和" 奴斯" 的论说。他提出万物的本原是种子。他认为种子是一种极细微的物质颗粒,细小到人们的感觉无法察觉。种子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数量无限多,性质也是无限多样的,而且各自独立,不能转化。万物都是由种子结合而成的。例如土主要是土的种子组成,肉则主要是由肉的种子组成等等。但是每一事物并非由单一类种子组成,也包含其他类的种子。而事物的性质乃是由占多数的种子所决定的。他说:" 一个个别的事物包含的某种部分最多,它现在和过去就突出地显示出是某种东西。"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40页。)因此,种子的种类和性质虽各不相同,但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混合为某种物质的。如在白雪中,白、冷、软的种子占优势,也含有黑、硬、热的种子。当前后两者在数量对比上发生变化时,白雪遂融化变为黑水。在阿那克萨哥拉看来,事物的变化乃是由于种子的组合分离与其数量变化所致。这些看法与恩培多克勒有相似之处。他在主张种子数量、性质无限这点上,显然又比恩培多克勒对本原物质结构的认识更深刻。阿那克萨哥拉的" 种子" 说,为后来的原子论哲学作了理论前导。
  与恩培多克勒一样,阿那克萨哥拉也试图在本身不变动的种子之外去探寻其分合的动因。为此,他提" 奴斯" 这一概念。古希腊语" 奴斯" 一词,指的是感知,理解事物的东西,一般译作" 心灵" 、" 理性".他说:" 奴斯是无限的、自主的,不与任何事物混合,是单独的、独立的" ,它具有感知和支配一切事物的能力," 它洞察每一件事物,具有最大的力量,对于一切具有灵魂的东西,不管大的或小的,它都有支配力。"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39页。)他用这种学说解释宇宙的生死。认为宇宙形成前原是无数异类种子之混合体,由于奴斯的推动造成旋涡运动,使混合体内种子迅速分离、组合,形成万物。阿那克萨哥拉所谓" 奴斯" 显然是具有精神性质的东西。在古希腊自然哲学家中,阿那克萨哥拉首先将物质与精神相区分。
  他把宇宙间万物的安排和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统归奴斯这种精神力量的作用。
  这一思想为后来苏格拉底,帕拉图等哲学家加以发展,影响深远。
  在认识论上,阿那克萨哥拉肯定感觉是外物作用于感官的结果,这种观点与恩培多克勒是一致的。但他认为感官对于相同性质事物感受迟钝,而不同性质事物才能产生强烈刺激,使感觉敏锐而鲜明,例如由黑而知白,由冷而知热,由苦而知甜。这就是与恩培多克勒不同的" 异类相知" 说。他同时也看到感性认识的局限性,说:" 由于感官无力,我们才看不到真理"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40页)。他所说的" 真理" ,乃是对事物本原" 种子" 的认识。种子是小到无法感觉到的微粒,只有靠思想才能把握。这实际上是强调理性认识的重要意义。后来德谟克利特所创立的原子论中吸取了阿那克萨哥拉的认识论思想。
  (B)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哲学
  继恩培多克勒和阿那克萨哥拉以后,留基波,德谟克利特对现象与本质,感觉与理性及其间关系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创立" 原子论" 哲学。
  留基波(约公元前5 世纪)据说是爱利亚人(一说阿布德拉人),是德谟克利特的老师。两人的哲学思想基本一致,学说常混在一起。哲学上所讲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包含有留基波的思想理论。
  德谟克利特(约公元前460-前370 年),出生于希腊北部色雷斯阿布德拉城一个富商家庭。他曾师事留基波,游学埃及、巴比伦、印度等地,也到过雅典。他将毕生精力投入学术研究。他的学识极为渊博,除精于哲学外,学问广涉数学、物理、天文、医学、心理、伦理、修辞等几乎当时所有的知识领域,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一生著述甚丰,有《小宇宙秩序》、《论自然》《论人性》等等,大都残佚。德谟克利特哲学思想的核心是原子论。
  德谟克利特提出,万物的本原是" 原子" 与" 虚空"." 原子" 一词古希腊文原有不可分的意思。德谟克利特认为,作为万物本原的原子,是一种不可分的最小的物质微粒,感官无法察觉,它是绝对充实的,不可穿透;在数量上是无限的,也是永恒的。所有原子性质无异,只是在形状、次序、位置上有区别。原子自身处于无规则的运动之中。原子的运动场所是" 虚空". "虚空" 是无形体的空,相对原子这种实体的存在而言,虚空是" 不存在".但在德谟克利特看来," 不存在" 并非" 无" ,它同样是实在。" 他们主张存在者并不比不存在者更实在,因为虚空并不比坚实更实在"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48页)。原子和虚空都是万物之本原,这样被巴门尼德否定了的不存在,在德谟克利特这里又与存在统一起来了。
  德谟克利特运用原子和虚空理论描述了宇宙和万物的生成。他认为,在无限的虚空中运动着的原子发生碰撞而形成涡旋运动。在涡旋中,相似的原子聚合在一起,形成火、土、气、水等复合物。轻的物体被抛到虚空外层,重的物体留在中心结合形成球状体。由于涡旋运动,又不断有新的物体附着而使球体扩大,于是地球便逐渐形成。那些被抛在虚空外层的物体燃烧起来,星辰、太阳、月亮等天体由此生成。德谟克利特还运用原子论来解释生命现象。他认为人的灵魂也是由原子构成,当它与肉体原子结合起来便形成生命;当它们分离时人便死亡。他还认为,甚至连人的感觉也是由原子引起的。这样,原子被德谟克利特视为一切现象的本质。
  在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中,原子自身的活动所产生的涡旋运动是万物生成的原因。他称这种运动为" 必然性。" 他认为这种" 必然性" 是事物遵循的客观规律,是事物因果之间的必然联系。德谟克利特从物质自身中寻找万物生成的原因,克服了恩培多克勒和阿那克萨哥拉的外因论的局限性。不过,他在强调必然性时,却否定偶然性,认为" 人们造出' 碰巧' 这个偶象,借以掩盖自己的轻率" (《古希腊罗马哲学》,第112 页)。由于德谟克利特对偶然性及其与必然性的关系缺乏认识,这使他对因果必然性的理解带有机械论倾向。
  在认识论上,德谟克利特肯定人的感觉和思想是客观事物的反映,他提出的" 影像" 说,是原子论在认识论方面的运用。他认为,外界物体经常放射出自身的" 影像" (原子)。" 影像" 经过空气,作用于人的感官和灵魂而产生感觉和思想。他说:" 感觉和思想是钻进我们身体中的影像产生的。
  因为任何一个人,如果没有影像来接触,是既没有感觉,也没有思想的。"(《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50页)这里指出影像不仅是感性认识,而且是理性认识(思想)的来源。德谟克利特更进一步分析了感性和理性两种认识。他把前者称作" 暗昧的认识" ,后者称作" 真实的认识"." 暗昧的认识" 凭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获得。然而,对于象原子和虚空这样" 无限小的领域" ,人的感官无能为力" 而研究又必须精确的时候,于是真实的认识就参加进来了,它有一种更精致的工具" (同上书,第50页)。这就是说理性认识是比感性认识更高一层次的认识。德谟克利特还注意到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之间的关系,说理性认识从感性认识那里" 取得了论证之后" ,又想来" 打击" 感性(参见《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50页),似乎看到理性认识有赖于感性认识,却又认为它排斥感性认识,可见他对两者关系的理解还是较模糊的。
  德谟克利特还讨论了伦理方面的问题,表达了对人生幸福的理解。他认为,有肉体的幸福、快乐和心灵的幸福、快乐。前者是暗淡而粗糙的原子猛烈运动给人造成的感官享受,这是暂时的,随之而来的往往是痛苦与不幸;后者是圆润而精致的原子作用于心灵所造成的享受,是真正持久的快乐与幸福。他说:" 幸福不在于占有畜群,也不在于占有黄金,它的居处在我们的灵魂之中。" (同上书,第118 页。)在他看来,不被恐惧、迷信或其他感情所打扰,使灵魂、精神处于一种宁静状态,乃是幸福的最高境界。要达到这种境界,除了为人处事要保持适度和节制外,更重要的是追求知识。德谟克利特认为智慧可以引出德性,而罪恶源于无知。因此,他重视个人道德,强调通过教育提高人的道德修养的重要意义。德谟克利特的伦理思想对后世许多哲学家都有重要影响。
  德谟克利特是古希腊卓越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创立的原子唯物论对万物本原、现象与本质、感性与理性等一系列重大哲学问题作了较明确的理论阐释。他的哲学思想代表了古希腊早期自然哲学的最高成就。
  2.古典时期的希腊哲学
  公元前5 世纪和前4 世纪,是希腊历史上的古典时代。这是希腊城邦奴隶制发展到极盛然后又逐渐走向衰落的时期。
  在公元前5 世纪上半叶的希波战争中,以雅典为首的希腊城邦打败了波斯帝国,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战后,波斯势力退出爱琴海和黑海地区,希腊城邦的海上贸易畅通无阻,同时大量的战俘转变为奴隶,从而促进了希腊城邦奴隶制经济的发展。在希腊城邦中,雅典的发展尤其迅速。雅典依靠其在战争中建立的强大海军,确立了海上霸权,获得广阔的商品市场。另一方面,由于工商业者和平民在战争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在城邦政治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雅典民主政治迅速发展,至伯里克利执政时期(公元前433 年- 前429 年),雅典奴隶制发展至鼎盛。在古希腊历史上,伯里克利时代被认为是" 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 卷,第113 页)。但是,城邦奴隶制的发展是以压迫和剥削广大奴隶和平民为基础的。因此,随着奴隶制的发展,城邦内部奴隶与奴隶主、平民与贵族的斗争日趋尖锐。同时,城邦奴隶主阶级各派势力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也十分激烈。公元前431 年,以雅典和斯巴达为首的两大城邦集团之间爆发了伯罗奔尼撒战争。这场长达27年的战争,不仅给希腊城邦带来严重的破坏,而且也加剧了城邦内部的矛盾。战后,希腊城邦逐渐走向衰落。
  古典时期希腊城邦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对科学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一时期自然科学研究成果卓著。例如,开奥斯的奥诺比蒂测算出太阳年的长短。雅典的墨东对此作精确的修正,并编制了希腊历法。" 医学之父" 希波克拉底研究了病理学、外科等医学门类,创建科斯岛学派。天文学家欧多索克斯提出以恒星角度来定地球纬度的方法,开科学地图学之先。社会科学领域更是群星交辉。雅典出现杰出的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里斯、欧里庇弟斯和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他们的作品思想丰富、哲理深刻,文字华丽,一直流传至今,成为西方文化的宝贵遗产。" 历史之父" 希罗多德的《历史》、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材料丰富、论析精辟、文笔生动,是西方史学的不朽之作。逻辑学、修辞学、政治学、经济学在这一时期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些学科的成就,为哲学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古典时期希腊哲学空前繁荣,达到其发展的最高峰。这一时期哲学的中心在雅典。雅典繁荣的经济和开明的政治,促使人们的视野更为开阔,思想愈益深入。哲学研究的中心问题已从宇宙本原转移到人类自身、社会、国家、人生目的等成为重要内容。哲学方法也日益多样化,哲人辈出,学派林立。
  智者学派开一代论辩争鸣之风。苏格拉底追寻道德的" 普遍定义" ,把对人自身的认识提高到对普遍知识的寻求。柏拉图继承其思想,建立宏大的" 理念论" 哲学,创立西方第一个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亚里士多德总结、概括并发展先前哲学家的思想,成为集古希腊哲学之大成而又有多方面独创性建树的伟大哲学家。
  (1)智者学派
  " 智者" 原是泛指有才智及某种技能专长的人。到公元前5 至前4 世纪,才用来称那批授徒讲学,教授修辞学、论辩术和从政治知识的职业教师。在这批人中产生了不少出色的哲学家,因此称为" 智者学派".
  智者学派是古希腊奴隶主民主政治的产物。公元前5 世纪,雅典等城邦奴隶主民主政治达到鼎盛时期,城邦公民广泛地参与政治和社会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人们感到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修养和辩说能力,同时,对人的自身价值也有了新的认识。传统的宗教、伦理、法律等观念受到怀疑或否定,新的思想层出不穷。雅典等城邦的智者们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积极进行新的思想探索,大力宣扬自己的理论观点。所谓" 智者学派" 并非一个有组织的学派。智者们各有其政治立场和见解。但是,他们又有共同感兴趣的理论问题,形成某些相同或相近的哲学思想和观点。智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普罗泰戈拉和高尔吉亚。
  ①普罗泰戈拉。普罗泰戈拉(约公元前481-前411 年),阿布德拉人,长期居住在雅典。他是德谟克利特的学生,雅典民主派领袖伯利克里的朋友,为名闻当世的" 智者".晚年被伯利克里的政敌指控" 不敬神灵" 而逐出雅典,卒于迁途中。
  普罗泰哥拉曾提出一个著名的命题:" 人是万物的尺度".按亚里士多德对这一命题的解释:普罗泰戈拉" 意谓各人所见便是真实。若然,同一个别事物于此人为美者,可以于彼而为丑,其他以人为度量之事物情形往往如此,苟以此为凭,则同一事物便将可是可非,可善可恶,而一切相反叙述均将同属真实"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18 页)。显然,普罗泰戈拉认为人们可以按各自的感觉对事物作不同的判断,事物的是非和真假并没有确定的标准,只是相对个人感觉而言的。普罗泰哥拉又提出" 知识就是感觉" ,认为人类的知识来源于感觉,由感觉所得到的都是真理。可见普罗泰戈拉的哲学思想具有明显的感觉主义和相对主义的特点。
  但是,普罗泰哥拉" 人是万物的尺度" 这一命题之提出,包含着新的思想和精神内容。在西方哲学史上,普罗泰戈拉第一次把人作为研究对象。他强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对传统宗教神学作了大胆的怀疑乃至否定。他明确表示他不知神是否存在,也不知神为何物。这一思想体现在他的社会历史观上。他认为国家制度、法律和道德规范都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由人们为共同的生存需要而" 约定" 产生的,随着社会发展它们将会被新的制度、法律和道德规范所取代。这些思想都有进步意义。
  ②高尔吉亚。高尔吉亚(约公元前483-前375 年),出生于西西里乌的雷昂底恩。早年师从恩培多克勒。曾作为母邦使节出使雅典。后游历希腊各地。他以出色的修辞学和演讲术在雅典名动一时。雅典人给他在德尔斐神庙立了一座金像。
  在哲学上,高尔吉亚在其所著《论自然或存在》一书针对爱利亚学派提出三个著名命题:" 第一,无物存在;第二,如果有物存在,人也无法认识它;第三,即使可以认识它,也无法把它告诉别人".高尔吉亚的第一个命题运用反证法,先假设有物存在,则会出现三种情况:它或是存在者,或是不存在者,或同时是存在者又是不存在者,然后用逻辑推论一一加以推翻,得出结论是" 无物存在".第二个命题,高尔吉亚论证说,如果存在物是可以认识的,它必定是可以被思想的。不存在物则是不能被思想的。然而实际并非如此。例如人们可以想象出飞人,六头十二足女妖等不存在的东西。这表明被思想的东西并不等于真实存在。那么,即便有物存在,也是不可能被认识的。第三个命题,高尔吉亚认为,我们告诉别人时,用的是语言,语言和存在物并非同一个东西,而且两者是不可能转换的,我们也就不能通过语言把存在物告诉别人,即使该物可以被认识。
  高尔吉亚的上述论证被视为智者诡辩术的运用。他旨在批判巴门尼德" 存在" 论,否定事物存在的客观性和可知性,甚至否定思想交流,这就陷入怀疑主义和不可知主义泥淖中。但是,高尔吉亚的论证本身也包含有辩证法思想。它从反面揭示出存在与非存在、思维与存在和思维与语言之间的矛盾,对后世哲学家认识和解决这些矛盾有积极意义。
  (2)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 年),雅典人。他的父亲是雕刻匠,母亲是助产士。苏格拉底早年随父学艺,后来对哲学产生浓厚兴趣,曾从阿那克萨戈拉问学,致力于学术研究。他经常在公共场所与人讨论哲学、道德、社会和艺术等问题,以其渊博的学识才能享誉当时。他曾三度从军,在战场上有出色表现。在政治上,他主张实行贵族统治,是雅典" 三十僭主" 贵族寡头政府重要人物。雅典民主派推翻" 三十僭主" 统治后,以不敬神和腐蚀青年罪判处苏格拉底死刑,苏格拉底在狱中自杀身亡。苏格拉底没有写下著作,有关他的思想行事,主要是见于他的学生克塞诺芬尼的《回忆录》和帕拉图的对话集中。
  苏格拉底哲学思想主要包括三方面,即目的论,美德即知识和辩证法。
  ①目的论。目的论是苏格拉底哲学的基础,这是从对早期自然哲学的批判中得出的。
  苏格拉底青年时钻研过自然哲学,一度对阿那克萨戈拉学说产生兴趣。
  后来,他感到自然哲学家对万物本原的种种论说,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未能认识到事物背后的真正原因并提供正确的解释。他说:" 有人认为天是一个漩涡,绕着地转,使地固定不动,又有人认为地撑着天,是一个扁平的槽。他们从来没想到把这些东西安排成现在这个样子的,正是一种要把它们安排得最好的力量".而苏格拉底就企图从事物中找出这种" 担当一切,包罗一切" ," 把它们安排得最好的力量" ,这就是" 好" ,即" 善".苏格拉底说:" 这正是我乐意知道的本原。" (以上引文均见《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64页)他认为,所有事物都有一种对自身完善的追求。所谓" 善" 就是事物的目的性。苏格拉底又视" 善" 为" 神力".他说神具有" 能一下看见一切,听见一切,无处不在,并且同时照顾到一切事物" 的权力和本性(《古希腊罗马哲学》,第171 页)。苏格拉底把事物的最终原因归结为神所决定的目的" 善" ,反对自然哲学的因果决定论,具有唯心主义倾向。
  苏格拉底既然以目的论取代了对事物因果关系的研究,那么,在他看来,对自然的研究是毫无意义的。他曾借雅典太阳神德尔斐庙门楣的题辞" 知道你自己" 来表明其哲学主张,这一主张标志着古希腊哲学研究出现了重大意义的转变,由自然转向人。如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所说,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召回来,置于城邦之中,并且把它引入家庭内,使之成为探求生活、道德、善恶所必需的东西。
  ②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把哲学研究的对象转向人,深入到人的心灵,他说:" 首先并且主要地要注意到心灵的最大程度的改善。" (《古希腊罗马哲学》,第149 页。)苏格拉底由此建立起有关伦理道德的学说。
  苏格拉底指出,人的德性包括勇敢、节制、正义等等,这些好的品质构成人自身的善。而这些品质是由神平均分配给每个人的,所以,每个人都潜在地具有德性。但他认为,现实的、具体的德行是相对的、矛盾的,可以因人所见不同而异,或以为善,或以为恶,只有在理性指导下德行,才是真正的善,也就是说只有认识了善之所以为善,才是真正的美德善行。所以,他提出" 美德即知识,无知即罪恶".苏格拉底认为,人是不会有意为恶的。
  人之为恶,皆出于愚昧无知,不了解善所导致的。苏格拉底所谓" 美德即知识" 的知识,并非指有关事物的具体知识。在他眼里,那班掌握一些具体知识的" 智慧者" 实际上是无知之徒。苏格拉底在此所说的知识,是理性的对象,是通过理性的探求而获得的各种具体道德的" 共同本性".亚里士多德指出,苏格拉底力求追寻道德的" 普遍定义" ,也就是道德的一般或概念。
  这种美德的" 知识" 是永恒的、普遍的、绝对的真理。后来柏拉图的" 理念论" 就是由此发展而来的。
  ③苏格拉底的方法。苏格拉底所追求的是道德的" 普遍定义" ,他在传播自己的哲学思想时采用的是所谓" 助产术" 和逻辑反证推论的方法。
  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并非外在的东西,它实际上孕藏在人的心灵中,因此需要帮助人们把这个" 胎儿" 生产出来。这就是所谓" 助产术".这种方法可能是从其母亲助产职业那里得到启发。他经常向人们讨论具体问题,像是诚恳地向人们求教,在对方答复时,他不断提出反问,运用逻辑推论揭露对方观点的矛盾,最后迫使对方承认自己无知并进行自我反思。例如,在《美诺》篇中,苏格拉底问美诺,什么是美德.美诺说,男人的美德是精于国家事务,女人的美德是管理家务,儿童的美德是……苏格拉底打断他的回答,指出:这并不是" 包括一切的普遍的美德".美诺又说,普遍的美德是支配和命令别人。苏格拉底反驳道:儿童、奴隶的美德并不是发号施令。这样,美诺只得承认自己对美德是无知的。苏格拉底企图在讨论时,引导人们对已知具体事物看法的否定中达到对事物普遍概念或定义的认识。不过苏格拉底自称" 助产士" ,不会生出真正的" 婴儿".所以他从未给道德下过绝对的定义。他认为,道德的定义——真理存在于寻求过程中。
  苏格拉底方法是对爱利亚学派逻辑推论和芝诺反证法的继承和发展。他以逻辑论辩的方式揭露矛盾,启发思想,深入探寻事物的本质,已涉及到认识由个别到一般的过程,在人类认识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苏格拉底强调对事物一般的认识,以一般排斥个别,从而否定了具体事物的真实性。
  柏拉图就是沿着这条唯心主义道路继续走向他的" 理念论".
  (3)小苏格拉底学派
  苏格拉底死后,在他的学生们中间形成了许多学派。除柏拉图学派外,还有麦加拉学派、居勒尼学派和犬儒学派等。这些学派较小,哲学史上统称为" 小苏格拉底学派".
  ①麦加拉学派。麦加拉学派因创建于西西里岛麦加拉城而得名,代表人物有欧几里德(约公元前450-前380 年)、欧布里德(约公元前4 世纪)
  等。这派学者将苏格拉底的" 善" 同爱利亚学派的" 一" 等同起来,认为善是唯一的、不变的存在,除善以外的其他东西都是根本不存在的。善只有通过理性才能把握。他们承袭了智者的论辩术,提出了" 说谎者" 、" 秃头" 、" 谷堆" 等著名论题来论证善以外所有事物都是非存在的思想。这类论题或利用概念的灵活性,或利用语言中的矛盾进行论辩,以抽象的逻辑推论来否定感性事物的真实性。这些被人们称为" 诡辩" 的命题中,有的涉及到客观存在的矛盾或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包含有辩证法思想。
  ②居勒尼学派。居勒尼学派创始人是阿里斯底波(约公元前435 ——前350年),出生于北非的居勒尼,该学派因此而得名。其重要代表人物还有德奥多罗(公元前4 世纪)等。这派学者认定苏格拉底的" 善" 就是快乐。
  快乐是人生唯一的目的,是出于人的本性之追求,无论是肉体的或精神的快乐都是好的。他们把快乐和感觉联系起来,认为感觉不仅是认识的原则,而且是行为的原则。他们称:" 愉快的感觉就是善,不愉快的感觉就是恶。因此各种感觉乃是知识的标准,并且是行为的目的。"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中译本第38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36 页。)他们把知识归为感觉,因而蔑视理性。这派被称为" 快乐主义" 的哲学" 把作为认识原则的感觉和作为伦理学原则混淆起来了".(《列宁全集》,第38卷,第309 页)。这一思想对希腊晚期伊壁鸠鲁学派有一定影响。
  ③犬儒派。犬儒派创始人是安提斯泰(约公元前444 ——前360 年)。
  据说他曾在雅典城外被称作" 居诺撒格" (意即" 快犬")的地方讲学而得名。这派主要代表人物还有第欧尼根.拉尔修(约公元前400 ——前325 年)
  犬儒派把苏格拉底的善解释为节制、禁欲。他们崇尚自然,主张摈弃社会文明和一切世间享受,视简朴的原始生活为理想生活,从而导致自然与社会的绝对对立。这一思想体现在他们的行为上,相传第欧尼根就自称为" 犬" ,摹仿动物生活,衣衫褴褛,白天四处游荡,晚上睡在一只木桶里。后人把那种行为怪僻,愤世嫉俗而玩世不恭的作风称为" 犬儒主义".犬儒派的思想行为,反映了伯罗奔尼撒战争之后下层自由民对已经腐朽的雅典奴隶制的不满情绪,可以看作是对当时所谓" 文明" 社会的一种消极反抗。
  (3)柏拉图
  柏拉图(公元前427 ——前347 年),出身于雅典贵族世家。他早年喜好文艺,写过悲剧和诗歌,后来对哲学产生兴趣。他曾广泛接触过赫拉克利特,毕达哥拉斯学派、爱利亚学派以及智者学派的思想学说。大约在20岁时,他师从苏格拉底,前后达八年之久,成为苏格拉底的高足。苏格拉底遇难后,柏拉图被迫离开雅典,先避难于麦加拉城,后来游历居勒尼、埃及、南意大利和西西里岛等地,结识了不少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在西西里时,他受到叙拉古城邦僭主狄奥尼修的礼遇,并结识其内弟狄翁。柏拉图企图利用这些上层关系来实现其政治理想。但因叙拉古统治集团内部有矛盾斗争,未能如愿。柏拉图60岁时返回雅典,在雅典城外的阿卡德谟圣殿附近的花园创办一所学园,这是西方最早的哲学学园。除先后两次应邀赴叙拉古外,柏拉图都在此从事哲学研究和教学,直至去世。
  苏格拉底学生中最著名的哲学家是柏拉图,他被公认为是苏格拉底思想的正宗继承人。苏格拉底对" 普遍定义" 的探求还只是在伦理道德范围之内,柏拉图则把苏格拉底的" 普遍定义" 推广到一切事物之中,从而建立起自己的" 理念论" 哲学体系。这是西方哲学史上最早建立起的一个宏大哲学体系。
  柏拉图一生著述丰富,流传下来的著作多达40余篇,其中真伪杂揉。经西方学者考定,可信出之柏拉图之手的作品有25篇,按写作时间前后划分,早期作品主要有《申辩》、《克里多》、《普罗泰哥拉》等;中期代表作为《斐多》、《会饮》、《理想国》、《巴门尼德》、《泰阿泰德》诸篇;晚期主要有《智者》、《蒂迈欧》诸篇。
  柏拉图的哲学体系内容宏博,主要包括理念论、知识论、辩证法、宇宙生成论、伦理学、国家学说等多方面内容。理念论是柏拉图哲学的理论基石
  ①理念论。柏拉图" 理念论" 思想主要导源于苏格拉底,同时也接受了巴门尼德、毕达哥拉斯学派哲学思想的影响。
  柏拉图在" 理念论" 中,把世界分为" 感觉世界" (" 可见世界")和" 理念世界" (" 可知世界")。前者是人所能感觉得到的具体的物质的世界,这里一切事物都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之中。柏拉图认为,所有变化不居的感性事物皆非真实存在。后者则是超乎感性世界之上的,只有理智才能把握的理念世界。这是永恒不变的,唯一的真实存在。
  " 理念" 一词,古希腊语原义指看得见的东西。常用于指事物的" 种" 和"属".柏拉图把它引入哲学中,用以指同类个别事物的" 名称" (概念),是对某类事物的共性而言的。柏拉图说:" 当我们给许多个别事物加上一个共同的名称时,我们就假定有一个理念存在。" (《古希腊罗马哲学》,第179 页。)例如世间有各种各样的桌子,我们把它们统称" 桌子" ,是因为它们都具有桌子的共性,正因此才使之区别于床,椅子等所有别的物件。而" 桌子" 这个概念所表现的东西,柏拉图称之为" 理念".这里,古希腊语" 理念" 原义中的感性意义完全被排除了。由此可见柏拉图的" 理念" 与苏格拉底所寻求" 普遍定义" 的渊源关系。柏拉图对" 理念" 特征作了如下规定:
  第一,理念是事物的本原。它是超脱具体事物而独立存在的实体。具体事物是理念的派生物。
  第二," 理念是思想的对象,是不能被看见的" (《古希腊罗马哲学》,第179 页)。这就是说,理念只能被理智所认识,人的感官是无法感知的。
  第三,理念不生不灭,不动不变,具有绝对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例如,具体的房屋有大小、好坏、新旧之别,但房屋的理念则是完整的,永恒不动的,绝不因具体房屋不同而变化,也绝不因具体房屋新建、坍毁而消失。
  第四,理念世界是有等级之分的。世界上事物类别繁多,因之各类事物的理念也必然是多的。但它们并非杂乱无章,而是有等级之分。最低级的是有关具体事物(如桌子、房屋、牛、马等等)的理念;依次递升为关系(如大、小)的理念、性质(如黑、白、冷、热)的理念、数学的理念、伦理的理念、政治的理念,最高的是" 善" 的理念。柏拉图指出,善是" 超乎存在之上,比存在更尊严,更有威力的东西" (同上书,第182 页)。每类事物的理念都只是自身的本质,而善则是一切事物最完美的本质和追求的极终目的。
  柏拉图认定具体事物皆由理念所派生,为此,他提出" 分有" 、" 模仿" 等说来解释理念如何派生具体事物。所谓" 分有" 意思说个别事物之所以存生,乃因它分有理念的缘故。柏拉图说:" 一个东西之所以是美的,乃是因为美本身出现于它之上或为它所分有(同上书,第107 页)。例如有美的雕塑、美的衣服等等,它们之所以美,是因为分有了美的理念。所谓" 模仿" 说,意思指具体事物乃是理念的摹本。此说与毕达哥拉斯学派所说万物模仿" 数" 的观点略有所同。例如有三种不同的床,一是理念之床,二是具体的床,三是绘画中的床。画的床是画家模仿具体的床绘成;具体的床则是工匠模仿理念之床制成。这样,在柏拉图的理念和具体事物之间便有了一个制造者。后来他的" 创造主" 创世论便是缘此而来。
  柏拉图的理念,实际上是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的一般概念,是事物的本质。在理念论中,他已明确提出有关个别与一般,个性与共性,现象与本质关系的问题。但他都把理念客观化、绝对化,视为先于具体事物而独立存在的实体,是万物之所出的本原。这显然是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柏拉图又提出" 善" 的理念为最高理念,是一切事物最完美的本质和目的,这就使其理念论具有目的论的特征。
  柏拉图的理念论本身存在许多矛盾,但在哲学史上最早对此作出反省的正是柏拉图自己。因此,他的理念论学说有一个发展过程。在前期理念论中,柏拉图规定了由具体事物的理念到至高的善的理念之等级,但他断然否定某些自然物,如头发、污泥等有理念存在,而对树、火等是否有理念存在,仍疑而未定。那么,这些东西自何而来.柏拉图未能解释。又具体事物既是" 分有" 理念而产生的,如果是分有理念的整体,则有多少具体事物就应有多少理念,那么理念就不可能具有单一性;如果分有部分理念,那么理念就不可能具有完整性。柏拉图并没有认识到矛盾产生的根源在于他将理念视为先于个别事物而独立存在的实体,把一般与个别分割开来。在他看来,前期理念论的矛盾只是在理念的单一性和完整性的特点上。在《巴门尼德》等篇中,他对此作了深入的研讨。通过对" 一" 与"多" 、" 存在" 与" 非存在" 等范畴的逻辑论证,柏拉图改变了理念是单一的、静止不变的观点,肯定理念之间有区别,但又是相互联系和转化的。这是柏拉图后期理念论的主要特点。
  虽然柏拉图并未改变其唯心主义的根本立场,但却在辩证法思想方面提出了精辟的见解。
  ②知识论。柏拉图的知识论是他的理念论在认识论上的理论表现。柏拉图的理念论把感觉世界和理念世界相区别并将两者对立起来,因之有其认识论上的"意见" 和" 知识" 的区分和对立。
  柏拉图否定了早期自然哲学家有关知识起源于感觉和智者将个人感觉作为认识事物之标准的观点。他认为感觉世界中的一切事物流变不居,因此感觉不可能提供真正的知识。它提供的只是不真实的意见。但是,意见又高于无知," 是介乎知识与无知之间的东西"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88页)。柏拉图把意见分为两个等级,一是以具体事物为认识对象的" 感觉" ,更低一级的是以具体事物的" 象" (即对具体事物的模仿,如音乐、绘画、雕塑等等)为认识对象的" 印象".柏拉图认为,具体事物乃是理念的影子,而具体事物的" 象" 更是对影子的模仿,凡此皆非真实存在。所以,由此不可能获得真正的知识。
  柏拉图指出:" 知识不在于对事物的感受中,却在于对所感受而引起的思维里。由思维能达到事物之' 存在' 与事物之理,感觉则不能。" (《泰阿泰德智者之师》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81页。)由此可知,柏拉图所说的"知识" 乃是以" 存在" 即永恒理念世界为认识对象的,而且只有通过理性才能把握。柏拉图把那些理解不到理念世界存在的人比作关在洞穴里的囚徒,他们面对着岩壁,只能见到洞外事物投在岩壁上的影子,却把壁上的影子当成物体本身,因为他们从来没见过真实的物体。
  柏拉图把知识也分为两个等级,一是以数学和科学为认识对象的" 理智" ,一是以理念为认识对象的辩证法,即哲学的认识。对数学的认识需要通过假设才能达到,尚与感性事物有一定的联系;而对理念的认识,完全排除感性,是纯概念思维和逻辑推演所达到的。柏拉图认为这是最高的知识。
  至于有关理念的知识是如何获得的,柏拉图提出" 回忆" 说。他认为,理念世界的知识,是人们心中固有的," 我们在出世前获得了知识,出世时把它丢了,后来又通过使用感觉官能重新得到了原来具有的知识。"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81页。)因此,学习的过程乃是对已遗忘的固有的知识的恢复。这就是所谓" 回忆" 说。柏拉图注意到在知识回忆过程中" 感觉官能" 的作用,也就是通过感觉认识的诱导,将遗忘了的知识回忆起来。
  他还指出,对知识的回忆,有时需要经过启发。柏拉图举一个从未学习过几何的童奴,在苏格拉底的反复启寻之下居然正确地解答出几何题为例来说明这点。
  柏拉图的" 回忆" 说又与他的灵魂说紧密联系,相互发明。柏拉图的灵魂说兼取了苏格拉底和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灵魂不死、灵魂轮回的观点。他说:" 我们的灵魂在我们出世以前存在过"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82页),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因此作为精神实体的永恒的灵魂与永恒的理念世界是相通的,灵魂能认知理念。但是,灵魂一旦同肉体结合起来,灵魂中固有的理念被窒息,知识被遗忘。只有通过感觉的诱导和启发,才能唤起对知识的回忆,这时灵魂摆脱肉体的束缚和干扰,得以净化。灵魂对肉体的束缚摆脱得愈彻底,净化程度愈高,就愈接近真理。
  总之,柏拉图把知识看作是超越感觉世界的永恒理念的认识,这种认识无疑是先验的。虽然在他的知识论中也包含有合理因素,例如他认为认识是一个不断接受启发和教育的过程,他在一定程度上也肯定感性认识所起的作用,从而克服巴门尼德抹杀感性认识的错误。但就其根本而言,柏拉图把现实与知识,感性与理性的问题弄错了位。他更把" 回忆" 说与灵魂结合起来,从而使这种唯心主义的认识论带有神秘主义的色彩。
  ③辩证法。在柏拉图的知识论中,以永恒的理念为认识对象的是哲学和辩证法。在西方哲学史上," 辩证法" 一词首先出现于柏拉图的著作中,而且被提到认识的最高一级的位置上。
  柏拉图的辩证法," 不同任何感性事物,从理念出发,通过理念,最后归结到理念"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93页),即运用概念进行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的方法以达到对真理的认识。柏拉图辩证法的要义是对立统一。这个问题在赫拉克利特哲学中曾以形象方式探讨过,而柏拉图则以概念方式表达出这一思想,柏拉图的晚期著作中对辩证法的思想见解尤为深刻。
  在柏拉图的《巴门尼德》篇中,对" 一" 与" 多" 等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拟为八组推论,他先假设" 一" 是孤立的,它就只能是" 一" 而不可能是" 多" ,也不可能和其他对立的范畴相联系。但如果" 一" 与存在相结合," 一" 就是"多" ,可以和任何相对立的范畴相联系。柏拉图还认识到,对立双方如" 一" 与" 多" 不仅是可以统一的,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
  在《智者篇》中,柏拉图对六个最普遍的理念:存在、不存在,动、静,同、异的关系作了更为深入的论证。他把这六个理念称为" 种" (即最大的理念或范畴),黑格尔说这是柏拉图著作中" 最关重要、但也是最困难的部分" (《哲学史讲演录》第2 卷,第219 页),哲学史上称之" 通种论".柏拉图论及存在与动、静关系时认为,动和静是对立的,动非静、静亦非动。
  存在既不是动也不是静,然而它可以和动结合,也可以和静结合。同和异也是彼此对立的,任何一个" 种" 都是同于自己而异于其他" 种".动是同于它自己而异于静的。静也是如此。这样,动、静便各自与同、异相通,于是它们就有了共同之点,可以相互联系。由此可证,存在、动、静、同异这三个" 种" 彼此各别又可相通。柏拉图进而研究存在与非存在的关系。他认为,如果说动不是静、同不是异时,那么相对动和同的" 存在" 来说,静和异就等于" 非存在".反之亦然。由此推知,非存在也是一种" 存在" ,是一种异于" 存在" 的" 存在".它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非存在与存在之间是可以相通的。
  柏拉图的辩证法思想在西方哲学史上有重要贡献和深远影响。他提出有关对立面相互联系,彼此结合的思想,克服了那种把对立双方看作是绝对分裂不可相通的错误观点。他通过纯概念的逻辑推演表述辩证法思想的方法,是对爱利亚派逻辑推理和苏格拉底" 方法" 的继承和创造性发展,丰富了古希腊辩证法的内容。黑格尔说:" 真正辩证法的概念在于揭示纯概念的必然运动,并不是那样一来好象把概念消解为虚无。而结果正好相反,它们(概念)就是这种运动,并且(这结果简单来说即)普遍概念也就是这些相反概念的统一。" (《哲学史讲演录》第2 卷,第400 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真正的辩证法" 是从柏拉图这里开始的。
  ④宇宙生成论。柏拉图的宇宙生成论,是试图从其理念论角度对宇宙万物形成作出新的解释。这一学说较集中地表达在柏拉图晚期有关自然哲学的对话作品《蒂迈欧》篇中。
  在理念论中,柏拉图曾提出" 分有" 说来解释理念对感觉世界具体事物的派生关系。至于恒定不变的理念何以能被具体事物分有的问题,柏拉图当时也感到难以说明。后来他写《蒂迈欧》时,便作了较明确的回答:" 创造者" 造成宇宙万物。这个宇宙的开创者和最高主宰,是高于理念之" 神".在" 创造者" 和理念之外,还有一种被亚里士多德称为" 柏拉图式的物质" 的质料。它是一种处于运动之中的无定形亦无确定性质的混沌物质,是制造万物的基本材料。理念是唯一的实在,质料则是" 非存在".只有当理念赋予质料以形式和性质,用柏拉图的话来说是" 创造者" 用永恒不变的模型(即理念)来创造世界时,便产生出世界万物。柏拉图认为,创造者首先创造出宇宙灵魂,并把理性置于其中。宇宙灵魂使物质处于理性支配之下。混沌的质料在理性的作用下,分化出水、火、土、气四元素。这四种元素按不同的几何形体组成,土是正方体,火是四面体,气是八面体,水是正二十面体,由此产生日、月、行星和地球,继而又创造出地球上一切有生命和无生命的物体。创造者创造人,先创造人的灵魂," 把理性放到灵魂里边去,把灵魂放到身体里边去" (《古希腊罗马哲学》,第209 页)。三者结合,人就生成了。柏拉图认为,整个宇宙系统的造成都是有目的,也是最完美的,因为神是最好、最完美的。所以,万物都以达到至善至美为自己的目的。例如人体的头、胸部、腹部及四肢的组合就体现出一种完美的目的。高居于人体顶端的头部是完美的圆形,乃理性的灵魂所居之处。感情的灵魂和欲望的灵魂分别居于头以下的胸部、腹部,因为感情和欲望均受理性的支配和制约。人的下肢是为了走路,上肢是用于取物,等等。柏拉图把宇宙系统看成一个合理的、有秩序的生命体。神依据理念安排了现实世界的一切。
  柏拉图的宇宙生成说,是在理念论基础上,吸收毕达哥拉斯派的" 数" 论,阿那克萨戈拉的" 奴斯" 说等形成的。他企图解决感觉世界与理念世界的关系问题,调合其理念论与自然科学的矛盾。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神学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尽管柏拉图所谓" 创造者" 有别于传统宗教从" 无" 中创造出世界之神,但他有关" 创造者" 的思想为中世纪基督教哲学提出了重要理论依据。
  ⑤理想国。柏拉图是一位重视哲学理论和社会政治实践结合的哲学家。
  他提倡" 哲学和政治两件事能够结合起来" (《古希腊罗马哲学》,第230页)。柏拉图本人原想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却未能如愿,但他在政治思想上提出了一系列见解,主要见于其所著《理想国》一书中。
  按柏拉图所设计的理想国,城邦公民分为统治者、武士和劳动者(手工业者、农民和商人)三个等级。(无公民身份的奴隶则不被看作人。)最高等级的统治者,柏拉图认为应当是具有很高智慧和道德修养的人。他们知识渊博,有理性,集权力和智慧于一身。柏拉图说,只有哲学家们当上了王,或者说那些现今号称君主的人象真正的哲学家一样研究哲学,才能确保国家实现正义并免于祸乱(参见《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118 页)。第二等级的武士的职责是辅助" 哲学王" 进行统治和保卫国家。这批人经过严格训练,有强健体格和健全智力。第三等级的劳动者以从事提供国家所需物质的劳动为职责。柏拉图把人的三等级之分说成是" 创造者" 所用以制造的材料不同。" 创造者" 用金子创造统治者,用银子创造武士,用铜和铁创造手工业者和农民。柏拉图认为,三个不同等级的人各尽己责,各行其事,互不逾越干扰,这就是正义的体现。在这里,柏拉图用神创说来证明三等级之分的正确性。
  柏拉图还从伦理学角度来说明三等级之间的关系。在他看来,人是社会的缩影。人的灵魂由理性、意志和情欲三部分组成,它们分别体现三种美德:智慧、勇敢、节制。而组成国家的三个等级类似人的三部分灵魂,也分别具有这三种美德:哲学王应是智慧的化身,他们以理性治理国家;军人是意志的象征,以勇敢为美德;至于劳动者易被情欲所驱使,他们以节制为美德。
  这三种美德协调一致,就是" 正义" 的体现。而" 正义" 这条" 普遍的原则" 被柏拉图视为立国之本(参见《古希腊罗马哲学》,第229 页)。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里还谈到" 共产" 和取消家庭方面的内容。他认为,私有制是造成社会不稳定,导致国家遭受灾祸的原因。他主张在第一、二等级中实行财产公有制,至于劳动者等级可以拥有自己在劳动中获得的部分财产,但他们必须懂得节制。柏拉图还认为应当取消家庭,人们过着集体生活。国家按优生原则指定男子与女子结合。婴儿由国家统一抚养,使小孩从小受到严格教育和训练。其中最优秀的人才培养成" 哲学王" ,其次是武士。柏拉图的这一主张旨在培养公民的集体主义精神,以保证统治阶级内部团结和国家的安定。
  在柏拉图时代,希腊城邦所实行的几种政治体制存在的缺陷已明显暴露出来,柏拉图企图构思出一种新型的国家政体以取而代之。然而作为柏拉图政治实践的三次叙拉古之行均以失败告终,表明他所设计的理想国只不过是一种空想。柏拉图晚年时,也多少意识到自己的政治主张是难以实现的,所以在《法律篇》等著作中,他提出所有公民都可参与国家管理,允许私有财产和个体家庭存在,并强调法制的重要性。由此可见这位哲学家的政治思想变化。
  柏拉图去世之后,他所创立的学园依然存在并继续他的学术事业。在哲学、自然科学方面都颇有建树,形成" 学园派".这个学派早期以斯彪西和克塞诺格拉底为代表,中期以阿尔克西劳等为首,晚期又称" 新学园派" ,其代表人物是卡尔内亚德。公元5 世纪时,新学园派成为罗马时代新柏拉图主义的中心。直至公元529 年东罗马皇帝下令关闭学园为止,前后发展延续长达8 个多世纪。可见柏拉图哲学思想影响之广。
  (4)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 ——前322 年)出生于希腊北方斯塔吉拉城。
  他的父亲是马其顿王室御医。他自幼受家庭影响,对医学和生物学颇有兴趣。
  大约17岁左右,他进入雅典柏拉图学园学习,后来从事哲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在此前后有二十余年。柏拉图去世后,亚里士多德离开雅典来到小亚细亚的爱索斯城,仍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公元前342 年,他应马其顿王菲力二世之邀,任亚历山大王子的教师。亚历山大继位并开始东征之后,亚里士多德重返雅典,创建一所学校,名为" 克吕昂学园".他喜欢在校园附近的林荫道上漫步时与学生讨论学术问题,因而他的学派又被称为" 逍遥派".公元前323 年,亚历山大病卒,希腊掀起反马其顿浪潮。亚里士多德被迫离开雅典避难于优卑亚岛的卡尔基斯,次年病逝于此。
  亚里士多德虽出自柏拉图门下,却与自己老师的哲学思想大异其趣。亚里士多德在对从早期自然哲学家到柏拉图以来哲学思想总结性批判与继承的基础之上,建立起自己的哲学体系。他是一位集大成而又有多方面独创性建树的伟大哲学家。
  亚里士多德学术研究极为广博,他不仅在哲学上建立起自己庞大的思想体系,而且在逻辑学、政治学、伦理学、诗学、天文学、生物学、心理学等学科都有精深的研究。他的学问可以说几乎包括了当时的所有知识领域。恩格斯称他为最博学的古希腊哲学家。
  在亚里士多德之前,广义的哲学实际上涵盖了各种知识门类。亚历士多德第一次对科学作了分类。他按科学知识运用目的之区别提出三大类分法:第一,创作的,是有关材料的(多指语言材料)制作方面的知识,如修辞学、诗学等等;第二,实践的,是研究人的行为规范的知识,如政治学、伦理学等等;第三,理论的,是研究知识本身的知识。理论知识依据各自研究对象不同又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希腊的管理思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