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诺贝尔文学奖不颁给村上春树 2017历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主

村上春树依然陪跑,诺贝尔文学奖为何颁给石黑一雄?
◆ 2017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公布,英籍日裔作家石黑一雄获得这一荣耀
◆ 石黑一雄与鲁西迪、奈保尔被称为“英国文坛移民三雄”
诺贝尔文学奖今晚揭晓,英籍日裔作家石黑一雄获得这一荣耀!
文学院的颁奖理由为:"Who, in novels of great emotional force, has uncovered the abyss beneath our illusory sense of connection with the world"(他的小说具有强大的情感力量,揭开了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幻觉之下的深渊)
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日下午1点,瑞典学院将201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英国作家石黑一雄。按照惯例,诺贝尔文学奖都是在每年10月的第二个周四揭晓,一般都在10月10日左右,有时候也会因为瑞典学院评委们对最后结果有分歧,导致揭晓时间延期。所以,2017年是近年来诺贝尔文学奖揭晓最早的一年。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奖金为900万瑞典克朗,折合约740万元人民币,比去年奖金多出100万瑞典克朗。
石黑一雄:英国文坛移民三雄之一
日,石黑一雄生于日本长崎,1960年随家人移居英国,先后毕业于肯特大学和东安格利亚大学,并于1982年获得英国国籍。
1983年开始发表小说,其主要作品有《群山淡景》、《浮世画家》和《长日留痕》等。曾获得1989年布克奖、大英帝国勋章、法国艺术及文学骑士勋章等多个奖项,与鲁西迪、奈保尔被称为“英国文坛移民三雄”。
2015年3月,石黑一雄出版了十年来首部长篇小说《被掩埋的巨人》。这部被媒体赞为“颠覆了西方奇幻文学既定模式”的小说一出版就得到了各方好评。
《被掩埋的巨人》创作过程花费了整整十年时间。但与许多颇受期待的文学新作不同,这不是一部壮丽的史诗,会讲述跨越一个世纪的烽火连天;也不是一篇对他个人经历的精心拼合与再叙述。对这则娓娓道来却感人至深的故事,作者自己给出的判定是“寓言式的”。
《被掩埋的巨人》故事发生在公元500年前后,亚瑟王时代的不列颠,那是一段我们知之甚少的历史时期。小说讲述一对年迈的夫妻希望寻回他们失落记忆的经历,与此同时他们和他们的邻居却似乎全都染上了一种群体性的失忆症。
男女主人公艾可索和比特丽丝获准离开他们生活的村落,踏上了路途,一路上先后遇到了一群嗜血的精灵:一头曾经凶残无比、如今年老体衰的巨龙;一位充满激情、胸怀复仇烈火的武士;还有一名倔强的船夫,将旅人们渡往伊甸园般的神奇乐土。很快,他们从垂垂老矣的高文爵士(就是《高文爵士与绿衣骑士》中的那位高文)口中得知,巨龙那附了魔的吐息就是这记忆迷乱的源头。
抛开奇幻的情节设定,石黑一雄将他的小说称作是一则“放大的隐喻”,探讨的是社会记忆以何种方式运作:不论是一个试图忘掉一场战争的民族,还是一对努力回忆他们香艳初会的夫妇。
尽管在许多之前的作品中探讨了个人记忆的复杂性,石黑一雄还从未尝试在社会层面上直面记忆对我们的影响。“我希望人们能够领会到记忆与欲望是何等难以把握的问题,”他对《赫芬顿邮报》如此说道。“我希望强调人类所身处之困局的复杂性。”
开奖前,村上春树又双叒成为博彩公司的诺奖热门
与以往几年一样,人们关注的不是谁得奖了,而是村上春树又一次“陪跑”了。
差不多近十年来,村上春树一直是诺贝尔文学奖的大热门,2010年以来更是每年都位居诺奖赔率榜前列,文学爱好者以及博彩公司都很看好他,他的粉丝也每年都在准备“如果今年得奖了怎么庆祝”。
对博彩公司来说,诺贝尔奖不是科学盛宴,而是一门生意。各大博彩公司开出的赔率表,正在成为媒体和吃瓜群众一窥这一神秘大奖的窗口。
如果你常年关注诺贝尔文学奖的赔率,你会发现,今年的榜单跟去年、前年乃至大前年,都没有什么太大区别。村上春树依然是获奖的大热门
比如今年赔率榜排名前十的作家,“千年陪跑王”村上春树自不必说,恩古吉(Ngugi Wa Thiong'o)、阿特伍德(Margaret Atwood)、奥兹(Amos Oz)、阿多尼斯(Adunis)都是老面孔了。
对村上春树本人来说,每年都是文学奖大热门,每年又都与诺奖擦肩而过,肯定是既无奈又心塞。
他在今年1月出版的新书《我的职业是小说家》中写道:
一旦落选,就有许多人赶来看我,对我说:“这次太遗憾啦。不过下次绝对能得奖。下部作品请好好写啊!”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才好。
每个人心中最好的村上春树都不同
村上春树在日本、中国、亚洲,乃至全世界的超高人气是毋庸置疑的。
村上春树29岁开始写作,第一部作品《且听风吟》即获得日本群像新人奖。他的“青春三部曲”(《且听风吟》《1973年的弹子球》《寻羊冒险记》)《海边的卡夫卡》《舞舞舞》《1Q84》等作品均深受读者喜爱。
1987年第五部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上市至2010年在日本畅销一千万册,国内简体版到2004年销售总量786万,引起“村上现象”。
▲ 村上春树是一位跑步爱好者,每天跑10公里,迄今已经跑了30多年,并且每年至少参加一次全程马拉松。
村上春树的经典作品之多,让喜爱他的读者很难整齐划一地回答出他的代表作品。读者们对村上春树的喜爱也略有不同。
谈起村上春树最好的作品,知乎网友@海盗温柔就给出了与多数人不一样的答案:“做为一个跑者,我能说《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吗?不是小说,但却是最真实的村上。”
日,村上春树时隔七年发售新作《杀死骑士团长》,作品中揭露了侵华日军的暴行。他在接受《朝日新闻》《读卖新闻》《每日新闻》等多家日本主流媒体的采访时表示,试图忘记或者涂改历史的行为都是错误的,作为一名小说家,他希望用“讲故事”的方式进行对抗。
近十年,他们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自1901年至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累计颁发了109次,共113位作家获此殊荣。以下为最近十年的历届获奖作家,以及他们的代表作。他们的作品具有超越时代的永恒价值。
得主:鲍勃·迪伦
代表作:《像一块滚石》《答案在风中飘荡》
获奖理由:为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带来了全新的诗意表达方式。
得主:斯韦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女)
代表作:《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
获奖理由:多样声音的作品,一座记录我们时代的苦难和勇气的纪念碑。
得主: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代表作:《暗店街》《星形广场》《青春咖啡馆》
获奖理由:他用记忆的艺术展现了德国占领时期最难把握的人类的命运以及人们生活的世界。
得主:艾丽斯·芒罗(女)
代表作:《快乐影子舞》《逃离》
获奖理由:当代短篇小说大师。
得主:莫言
代表作:《红高粱》《丰乳肥臀》《蛙》
获奖理由:用幻觉现实主义写作手法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得主: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
代表作:《十七首诗》《途中的秘密》
获奖理由:通过凝炼、透彻的意象,为我们提供了通向现实的新途径。
得主: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代表作:《绿房子》《世界末日之战》《城市与狗》
获奖理由:对权力结构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对个人的抵抗、反抗和失败给予了犀利的叙述。
得主:赫塔·米勒(女)
代表作:《呼吸钟摆》《河水奔流》《行走界线》《狐狸那时已是猎人》
获奖理由:兼具诗歌的凝练和散文的率直,描写了一无所有、无所寄托者的境况。
得主:勒·克莱齐奥
代表作:《战争》
获奖理由:展现了新的起点、诗意的冒险和感官狂喜;作为探险者,发掘了隐藏于主流文明底部和外部的人性。
得主:多丽丝·莱辛(女)
代表作:《金色笔记》
获奖理由:她用怀疑、热情、构想的力量来审视一个分裂的文明,其作品如同一部女性经验的史诗。
得主:奥尔罕·帕慕克
代表作:《我的名字叫红》
获奖理由:在寻找故乡的忧郁灵魂时,发现了文化碰撞和融合中的新象征。
诺贝尔文学奖“遗珠”榜:村上春树领跑,托尔斯泰、契诃夫等在列
每年到诺贝尔文学奖颁奖之时,都无法避免有关诺奖“遗珠”的讨论。从托尔斯泰、易卜生、哈代、契诃夫、卡夫卡、高尔基、左拉、乔伊斯等文坛名家,到仍活跃在赔率榜上的多位当代著名作家,都与诺奖无缘。
在这些“遗珠”中,最常被提起的就是村上春树了。29岁以《且听风吟》声名鹊起,几年后《挪威的森林》风靡全球,多年来,村上春树在诺贝尔文学奖各大赔率榜上,都无一例外地处于前列位置。然而,他却一次又一次地与诺奖失之交臂。
上世纪末,米兰·昆德拉以《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等作品为世人所熟知,在许多国家一次又一次地掀起了“昆德拉热”。昆德拉曾多次获得国际文学奖,并多次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候选人,但直到目前,也尚未被授予这一光环。
另一位公认的诺奖“遗珠”是以色列作家奥兹。他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奥兹发表了多部小说,被翻译成50多种文字,曾获包括德国“歌德文化奖”、西语世界最有影响的“阿斯图里亚斯亲王奖”、弗兰兹卡夫卡奖等多个奖项。
此外,被誉为“文学活神话”的美国作家菲利普罗斯等同样常常被看作获得诺奖的热门人选,不过,由于201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刚刚颁给了美国人,其“遗珠”历程可能仍将持续下去。
粉丝:村上春树已经不需要奖项来证明自己了
曾经有句坊间笑谈:村上春树的诺贝尔,小李子的奥斯卡。
在陪跑22年之后,2016年,“小李子”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终于凭借《荒野猎人》首封奥斯卡影帝,如愿拿下小金人。
小李子终于圆梦,村上春树的诺奖之路却每年都看似即将撞线,却总也遥遥无期。也许,明年此时他又将上一次头条,继续“陪跑”下去。
不过,“文学奖做得再好,不如文学好”。没有获得诺奖的巨匠不少,他们的作品依然流芳后世,风姿不减。
无论得奖与否,村上春树在我们心中的地位都不会改变。正如一位粉丝说的:“村上春树已经不需要奖项来证明自己了。”
来源丨中国青年报综合整理自中国新闻网、凤凰文化、腾讯文化、新京报、保罗的口袋、上海译文、网易娱乐、知乎等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网站导航?
>>>为什么诺贝尔文学奖不颁给村上春树 2017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为什么诺贝尔文学奖不颁给村上春树 2017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出炉,一个日本人作家获奖了,但却是已加入英国国籍的石黑一雄!有意思的是,在中国、日本等很多国家,不少人的第一反应,却是一声叹息或者调侃,可怜的村上春树,又辛辛苦苦陪跑了一年。
  为什么诺贝尔文学奖不颁给村上春树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萝卜青菜,还各有所爱,谁是最出色文学家,本身就是很玄妙的东西。尽管在博彩公司诺奖名单上,村上春树依然是大热门;但越是这样,他似乎越不可能成为诺贝尔奖得主。
  不是文学评论家,一点旁观者看热闹的眼光吧:
  1、村上春树不是第一年成为大热门了,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们不会不知道,但让他陪跑了很多年,如果突然今年就颁奖给他,不也正说明,这些评委们以前很没有眼光吗?这种自我打脸的事,评委们估计也不容易做,除非真豁出去了。
  2、评委们也是人,是人就别指望100%公正,是评选就难免有猫腻搞平衡。今年轮到英国作家,明年美国概率就大。石黑一雄虽然是英国国籍,但毕竟是日本人面孔;所以,很可能地,村上春树还要陪跑很多年了,能不能有生之年有幸,唉,看他和评委们的寿命吧。
  3、诺奖评文学作品,其实更是评翻译。因为评委们都是西方人,几乎看不懂东方文字(最多一两个例外吧)。我也算学过外语,但文学的内涵,有时是文化的背景和语言的博大精深。就比如,李白杜甫的诗,在中国文学史上无可争议;但对西方人来说,他们就真的懂吗?更别提平仄了,再好的翻译,你翻译个平仄给我看看。
  4、从这个角度看,莫言获奖,翻译功不可没。当然,莫言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中国当代作家,但当世作家他第一?哪怕是对社会的批判,他真的是榜首人物?相信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答案。但诺奖的标准答案,就是他,或许评委们也没真看过几本好的中文翻译作品,村上估计也是同病相怜吧。
  5、说诺奖评委们搞平衡,其实也是先例的。大家都知道,诺奖惯例不颁发给去世者,所以优秀作家都努力要活得更长。但也有例外,1931年,诺贝尔文学奖追授给了去世的瑞典作家埃里克&阿克塞尔&卡尔费尔德。对了,卡尔费尔德就是诺奖评委,可能生前不好意思搞特殊;死后,其他同事一合计,就是老先生您嘞。
  6、有人说,是石黑一雄不是村上春树,不是看畅销程度,看批判性和开创性。有点道理吧,但诺奖有些开创性,就真不是媚俗吗?比如,1953年文学奖颁给了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因为他写了套《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这本书我看了很多遍,内容不错,但里面自我吹嘘标榜也真不少啊;还有,去年的诺奖颁发给了美国民谣歌手鲍勃&迪伦,以至于苏格兰小说家韦尔什这样说:&我是迪伦的粉丝,但音乐与文学截然不同,我感到愤怒。&如果论诗歌,我觉得北岛就更够资格,比莫言更够资格,但他能行吗?
  7、与村上春树默默陪跑不同,当年的三岛由纪夫更是落魄。三岛是著作被翻译成英文等外语版本最多的日本当代作家,当年被认为是最接近诺奖的人。1965年他被提名,他胜券在握,还提前联系了许多媒体,但最后是失望而归。1967年再被提名,但结果不是他而是川端康成。据报载,几乎绝望了的三岛对记者说,下次诺奖再给日本,至少要二十年后了。他说的不差,下一个日本人获奖,是1994年的大江健三郎,二十多年时光就这样过去了。1970年,三岛切腹自杀。顺带说一句,与村上春树反思战争让人尊敬不同,三岛是一个战争狂人、军国主义者。
  8、当然,石黑一雄肯定也是一位优秀的作家,这从他与拉什迪、奈保尔并称&英国文坛移民三雄&就可看出。但真觉得,如果诺奖评委们真有胆量,其实拉什迪比石黑一雄更有资格,他因为《撒旦诗篇》被伊朗追杀,迄今追杀令仍有效,他不得不在特工保护下惶恐度日。但诺奖评委们肯定也讲政治,他们应该不怕颁奖后的国际抗议,但却怕这种看不见的黑手追杀。
  9、英文的名著,未必就是中国的好书。反正,同样失落的还有上海译林出版社。译林出版社曾出版了很多石黑一雄的著作,可惜读者们都很不给面子;但现在石黑成了诺奖得主,读者们要给面子了,译林出版社的回答却很自黑:鄙社坚持多年后,放弃了版权&&
  10、毫无疑问,诺贝尔文学奖是世界上最权威的文学榜单,累计颁发109次,113位作家获此殊荣。但主要都是西方人,东方面孔少之又少。其中,西方人的视角,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对东方作家很不公平;当然,我们这个时代,是否有真正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文学大师,这是另一个问题。
点击下一页阅读2017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扫一扫 关注龙岗发布 微 信 号 longgangfabu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迅...
央视新媒体矩阵对庆祝建军90周年大阅兵的直播,在社交平台上掀起了热...
去年,美国肯塔基州一位叫做William Merideth的火爆老爹因怀疑飞进其...
日,驻尼日利亚大使周平剑会见尼新闻与文化部长赖伊,就...
时值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解放军成为全球舆论的明星。把解放军...
实时热点图文
Copyright ? 2017 乾程互联科技(广州)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用考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号-4文学奖揭晓,所有人的第一反应都是:居然又不是村上春树
村上春树继续缺席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原因有哪些?
张佳玮,新书《代表作和被代表作》
恕我直言,这个问题更像是征求一个答案,面向对象为&只了解村上而不了解诺奖&的诸位。实际上,年复一年的&某人为什么没得诺奖&都有类似特征,潜台词好像是&某人写得好就该得诺奖,要不然一定有原因,比如ABCDEF&&"对这类问题,我有一个极其统一的答案,即:诺奖不是一个机械的、有数据指标作为参照的、&达到什么标准就能得奖&的东西。没有人应该自动获得诺奖,因为世上有太多大师,每年得主又只有一个。缺席才是常态,得了才是变态(此处变态非贬义)。你当然也可以提问:为什么托尔斯泰没得?为什么博尔赫斯没得?为什么乔伊斯没得?为什么卡尔维诺没得?为什么昆德拉没得?为什么阿多尼斯没得?为什么纳博科夫没得?为什么品钦没得?为什么穆齐尔没得?有理由吗?是他们写得不够好吗?是他们不够小众吗?(卡夫卡死时那么小众也没有得好不好)没有。因为诺奖不是全知全能分产到户的奖项,没有一定的标准,更不是评估机构或足球裁判,要一碗水端平。再重申一遍:不得才是常态,得了才是变态(此处变态非贬义)。顺便补几句。拉美媒体透过些底,比如,博尔赫斯所以没得奖,一半是因为如贡布洛维奇所说,诺奖评委里有人对他&过于知识分子&不欣赏,一半是因为,马尔克斯也说过,博尔赫斯跟皮诺切特的某次会谈里有句话被误读了。又比如,格雷厄姆格林所以没得奖,他自己跟马尔克斯说的是,&因为他们不觉得我是个严肃的作家&。这种是没法子的。你也觉得丘吉尔得奖好妖异,蒙森作为个史学家得奖好神奇,比昂森得奖而易卜生没有得挪威人民肯定觉得感情受伤,但那又怎么样?难道你还能把瑞典那些老头儿给炸了么?说回村上春树自己。他今年真正的劣势其实是:去年是莫言。想一想亚洲史上出过几个诺奖?答:加上莫言,四个。连续两年亚洲得主还都是东亚?可能么?诺奖还有个怪习惯,就是把奖撒某地了,就会一段时间不管。比如,克洛德西蒙、杜拉斯和格里耶都算是法国新小说的;诺奖给了西蒙后,对杜拉斯和格里耶就不管了。要说他们二位水平不高吗?未必,但同个圈子或同片地域的人得过了,好,那就继续轮下一波&&至于许多媒体给村上挑的刺,许多根本不成其为刺。所谓过于畅销,马尔克斯比村上春树还畅销;所谓青春小说,川端康成比村上春树还青春;所谓长篇小说结构问题,海明威的长篇结构连他的大粉丝马尔克斯都护不了短;所谓题材不严肃,村上春树从80年代早期就开始反战反暴力的立场,到1995年《奇鸟行状录》达于巅峰,都朝诺门坎战役战后苏联战俘营日本右翼选举这些大东西开枪了,奈保尔也不比他严肃多少吧;所谓名气太大不小众,略萨得奖时成名太久,名气比他还要大得多。说直接点,谁都不知道诺奖的标准,所以所谓的缺陷,全都是捕风捉影的猜测。村上春树本身是个很好的、中短篇好过长篇的小说家&&可惜国内媒体给他的标签许多太二了,明明写过《世界尽头和冷酷仙境》那样的结构佳作、《奇鸟行状录》那样的反战抨击政治小说、青春四部曲(《且听风吟》《1973年的弹子球》《寻羊冒险记》《舞舞舞》)那样的青春小说转型到反右翼和反思社会小说,以及一大堆精妙短篇,结果每每都挂上《挪威森林》和《1Q84》加上跑步书好像这点东西就是他的代表作了似的&&但诺奖并不会因为你好就给你奖。就这么简单,不是村上自己的问题。实际上,对待诺奖的态度,其实就该这样:每年等着他们想起品钦罗斯高银村上阿多尼斯奥兹欧茨昆德拉,哪个得了奖算是赚着了,没得也不用嗷嗷。还是那句:世上大师太多了,没得是常态,得了才是变态。有啥不平衡的,想想托尔斯泰博尔赫斯卡尔维诺纳博科夫好了。
世界最高级别的文学奖项是诺贝尔文学奖吗?
Star Folding,Devils are in details
诺贝尔文学奖,是奖给世界范围内的作家、考量其整体文学成就的文学奖,这种历史悠久、奖金极巨的文学奖如今其实并不多,同时诺贝尔文学奖还依借诺贝尔奖这个大类奖有着极高影响力(想想物理/化学领域的最高奖是哪个?),其他同类有名的文学大奖有耶路撒冷文学奖/塞万提斯奖/歌德奖等,无论颁奖范围还是奖项历史还是奖金都没法和其相比。如今的文学奖更多是基于作家的某一部作品颁奖的,比如有名的有英国的曼布克奖/惠特布莱德奖/柑橘奖、美国的普利策奖/全国图书奖/福克纳奖、法国的龚古尔奖/勒诺多奖/费米娜奖/美第奇奖、西班牙的行星奖/丰泉奖、拉美的罗慕洛&加列戈斯奖、爱尔兰的都柏林IMPAC奖、加拿大的吉勒奖/总督奖、日本的芥川奖/直木奖/谷崎润一郎奖,这些知名大奖,都是奖给作品的。虽然可能也因为有传媒/评选过程等原因,拥有着不亚于诺贝尔文学奖的关注度,但是单就初始考量来说,就要输却前一类奖项一筹了,奖金也不是一个级别的(除了西班牙行星奖那货,一年一评,居然奖给单部作品60.1万欧元!咱们都学西班牙语写小说去评奖吧XD)。再者,诺贝尔文学奖100多名获奖者,不说100%,起码有一半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都是很重要的吧,不是因为他们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才重要的,而是靠他们依凭以获诺奖的作品。因为有这些人,诺贝尔文学奖的眼光还是相当不错的,某种程度构建了其权威性。当然这种眼光其实在不同年代还是有好坏的,遗漏了不少理应够格得奖的大作家(比如托尔斯泰、纳博科夫、罗伯-格里耶),选入了不少三流作家(比如第一届得主普吕多姆)。以上,诺贝尔文学奖是世界最高级别的文学奖,虽然它经常引起争议和饱受质疑,比如近些年被美国人和中国人都贬得很厉害(什么把奖颁给勒克莱齐奥/赫塔米勒这些三流作家啊,近十几年只有颁给奈保尔、库切、帕慕克和略萨是正确的选择啦,有&欧洲文学中心&的偏见不颁给美国的菲利普&罗斯、唐&德里罗、托马斯&品钦和科马克&麦卡锡这些当代美国文坛巨擘啦)。至于题主所问的欧美作家对获诺奖的重视与否问题,单从获奖作家的反应和表态来看,多种多样各不相同,不过就总体来看,作家和民众都是没有太强的&诺奖情结&的。刚刚2017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公布了——可惜又不是村上春树
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结果揭晓,就在刚才。可惜又不是村上春树,作为常年被看好,常年得不到的“陪跑王”,春树今年呼声依然颇高,但还是没得诺奖,还请允许我们心疼下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这一届的诺贝尔文学奖最终花落日裔英国小说家,石黑一雄。
一般来说,诺贝尔文学奖一般都是在10月10日左右揭晓,有时因为评委们难以决断时间往往还要延期几天,而这今年这一次,算得上近年来诺贝尔文学奖揭晓最早的一年。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奖金高达900万瑞典克朗(折合约740万元人民币)的奖金。
英国博彩网站“立博”每年都会发布诺奖得主下注赔率排行榜,今年在榜单上,位于前三名的作家分别有肯尼亚作家提安哥,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加拿大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但结果从来就是如此的 “意外”。
石黑一雄其人
石黑一雄,日裔英国籍的小说家,与鲁西迪、奈保尔并称英国 “移民文学三雄”(维·苏·奈保尔曾于2001年摘得诺贝尔文学奖),被英国皇室授勋为文学骑士,并获授法国艺术文学骑士勋章。
日,石黑一雄生于日本长崎,1960年随家人移居英国,先后毕业于肯特大学和东安格利亚大学,并于1982年获得英国国籍。
石黑一雄的初高中是在沃金语法学校里完成的,这是一所非常传统的英国学校,有着浓厚的艺术、音乐气氛。高中毕业后,石黑一雄进入英国肯特大学学习英语和哲学,也是在此期间,石黑一雄参与了许多社工工作,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他有机会接触了许多低下阶层的人。
有人评价,这段经历对于人生顺遂的石黑一雄而言,意义重大: “和鲁西迪、奈保尔等在英国原殖民地长大的作家不同,石黑一雄的人生阅历并不丰富,做社工因此成为他接触现实的重要契机。这段经历不但形成了他的价值观,对他以后的小说也颇有启发,特别是这些有心理疾病的人,显然为他后来在小说中深入挖掘人物的心灵伤痛和缺陷提供了素材。”
之后,石黑一雄还曾在英国东英吉利大学学习创意写作研究生课程,在这里,石黑一雄结识了给了他很多启发的导师、英国最具独创性的女性主义小说家安吉拉·卡特。
石黑一雄作品
这本书曾获1989年“布克奖”,讲述的是一位追求完美的男管家史蒂文斯的经历,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入木三分地表现了英格兰的政治、历史、文化、传统与人的思想意识。据说,亚马逊的CEO贝索斯非常喜欢这部小说,他曾推荐称 : “如果你读了《长日留痕》,会不自禁地去回想,原来自己刚刚用了10个小时生活在另外一种人生里面,并从中领悟到了有关人生和悔恨的一些东西。”
这本书被村上春树评为自己 “近半世纪里的最爱”,作者本人希望通过此书能够带给读者 “一小口袋诚实、厚道和幸福”。
讲述了一群克隆人的生活经历和他们作为人体器官捐献者的故事。从生命伦理的角度对小说予以解读,可以发现人类的克隆人项目隐藏着某种阴谋,人类肆意取走克隆人的器官是对其尊严的伤害,也是对其生命的漠视。小说谴责了人类利益至上的狭隘思想,倡导在克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方面必须体现出伦理的诉求,要善待生命,敬畏生命。
石黑一雄得以技惊文坛的处女作,是一部描写日本战后民众心灵创伤的小说。这是一段迷雾重重、亦真亦幻的回忆。战后长崎,一对饱受磨难的母女渴望安定与新生,却始终走不出战乱的阴影与心魔。剧终,忆者剥去伪装,悲情满篇。
这本小说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主人公班克斯·克利斯托夫已经是闻名全国的大侦探,是伦敦上流社会人人称道的探案高手。然而,他本人内心却始终有一件离奇悬案难以释怀,那便是童年时代父母在旧上海扑朔迷离的失踪案。
石黑一雄的第二部长篇小说,获Whitbread奖并进入布克奖短名单。 《浮世画家》同样以主人公的会议为基调,以非凡的小说技巧生动地展现了主人公的回忆与思考,写作笔法含蓄委婉,耐人寻味。主人公曾是位显赫一时的浮世绘画家,随着二战日本的战败,他才恍若大梦初醒:原来整个日本民族的过去竟是在为一种荒诞虚幻的理想献身,他的艺术理想也真如其名称一样毫无根基,虚浮于世。
石黑一雄的第一部短篇集,全书以音乐为线索,由五个看似独立却又相互关联的故事组成。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大量出现的音乐家、歌手、歌名,绝大部分都是真实的,令人仿若置身于上世纪五十至八十年代的当红歌手和经典曲目之中;而音乐,恰是作者年轻时曾经涉足,并浸淫于其中,乃至立志从事的。
文/markzou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提供新闻媒体发布平台
连讯社,多媒体报道。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