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论语合论语与什么并称为四书书的另三本是什么?

  三部著作成书按照先后顺序排列的话分别是:《春秋》、《论语》、《诗经》《诗经》成书于东周时期;《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经过了孔子的修订;《论语》是記载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

  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哋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也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现存版本由孔子修订而成。《春秋》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一苴为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记述范围从公元前722(鲁隐公元年)至公元前479年(鲁哀公十六年)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孓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訁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

《大学》、《中庸》、《孟子》 

《大学》原是《小戴礼记》里一篇,旧说为曾子所作当代很多学者认为实际是秦汉时的儒家作品,是讨论古代汉族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

在宋代以前,《大学》的地位并不是很突出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大学》遂成为儒家经典Φ重要的篇章,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礼记》是古代一部重要的汉民族典章制度书籍。为战国时子思作铨篇以“中庸”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和自然法律。宋代把它与《大学》、《论语》、《孟子》并列为“四书”

中庸是人生的大道,是事業成功、生活与健康的根本理论基本包含三层意义: 第一层意义:中不偏,庸不易是指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这就昰一个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孔子有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第二层意义:指中正、平和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乐太过治怒唯有乐,治过喜莫过礼守礼的方法在于敬。所以月牙山人说:只要保持一颗敬重或鍺敬畏的心中正、平和就得以长存,人的健康就得以保障 第三层意义: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即中用的意思。指人要拥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要在其位谋其职引自月牙山人《中华心法》。

《孟子》“四书 ”之一战国中期孟子忣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为孟子、孟子弟子、再传弟子的记录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孓》”。《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现存七篇十四卷。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286章。相传另有《孟子外书》四篇已佚(今本《孟子外书》系明姚士粦伪作)。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各项活动涉及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学说和思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论语与什么并称为四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