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生存与生活

五年生存率是什么,只能活5年了吗?
医学上常采用“五年生存率”来评价癌症的治疗效果或。但患者或家属听到五年生存率,会误认为医生的意思是得这肿瘤只能活五年,这显然是不对的。本文简单介绍一下医生口中的五年生存率究竟是个什么概念。
什么叫五年生存率
五年生存率是临床上用来反映某种癌症严重程度、进展快慢或凶险程度的一个指标,在医学上也用这个指标来评价癌症治疗效果。五年生存率是个统计学概念,通俗地来说,癌症五年生存率可以理解为某种癌症经过治疗后,生存五年以上的患者占的比例。可以作为一种预测,但统计一般需要较大的样本量,才有预测的意义。
比如1000位III期直肠癌患者接受了相同的手术治疗后,经过5年的随访,有500人还存活,而其他500人有一部分可能出现转移和复发而去世,那么家医院这种方法治疗III期直肠癌手术治疗后五年生存率为在50%。
为什么选择五年作为标准呢?
癌症之所以难以治愈,就在于癌症治疗后容易复发转移。患者接受治疗后,患者症状也得到缓解,临床检测结果显示肿瘤消失。
而转移和复发大多发生在治疗后3年之内,约占80%左右,少部分发生在治疗后5年之内,约占10%。所以治疗后5年内不复发,再次复发的机会就很少了,而是意味着已接近治愈,故常用5年生存率代表癌症的疗效。
五年生存率怎么用?
通过统计五年生存率这个客观的指标,肿瘤学家可以掌握肿瘤的恶性程度、对比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最终得出最好的治疗方法,同时也可以对预期生存进行评价。
评估预后:
同样是肿瘤五年生存率差别却这么大,这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治疗手段密切相关。比如说治疗效果差的胰腺癌五年生存率在5%左右,治疗效果好的分化型甲状腺癌五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
由于每种肿瘤的恶性程度不一、肿瘤发现时的分期很大程度影响了肿瘤患者的预后,因此五年生存率可以在相同类型肿瘤中某一分期进一步来比较,例如上面举的那个直肠癌的例子。
对比治疗手段:
毫无疑问,五年生存率高是某种方法有效最强有力的证据。那些各种民间偏方、传言号称治疗、治愈肿瘤的人,他们若那不出五年生存率来证明他们的疗效,一律可以视为空口无凭。
随着治疗手段和理念的进步,不少肿瘤的五年生存率得到显著提高,例如胃肠道间质瘤,在一种靶向药(伊马替尼)出来之后,把胃肠道间质瘤的五年生存率整整提高了30%左右,使得胃肠道间质瘤成为了治疗效果最好的实体瘤; 全直肠系膜切除(TME)理念和技术的应用使得直肠癌的五年生存率从30%-45%上升到68%。
别拿概率的事往自己头上套
五年生存率只是一个统计概念,并不指某个患者的生死结局。概率是对总体而言,五年生存率只是一个对总体人群的预估、预期,对于个体
对于概率的事,不要往自己头上套,“哎呀,我只有30%的概率或五年,完了,完了”这种是不对的想法。虽然是同一种肿瘤,但每个人还是有个体差异,即使五年生存率仅有5%的胰腺癌也有可能术后生存五年以上(临床治愈),如果发现的早你也有可能成为那5%,因此面对肿瘤不要盲目恐慌或者轻易放弃治疗。
[《读得懂的医学:消化的秘密》是“消化病科普”公众号主编的一本有关消化系统的科普书,内容涵盖胃肠肝胆等消化系统症状常见疾病和症状,是您日常预防疾病的好帮手和医生助手。
福利:从至,我们将给150位读者免费赠送此书,有意获取者请在主页面菜单栏按如下格式留言:姓名+收货地址+手机号码。我们将选取前150位有效读者,予以免费寄送。]
什么是五年生存率---消化病公益科普0604贴
欢迎在文章右下角评论或留言!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什么是生存?什么是生活?【西林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44,863贴子:
什么是生存?什么是生活?收藏
只有少数人过的是生活,多数的人只是生存
翡翠原石:购买、加盟、批发-高货翡翠原石尽在鑫劦飞翡翠年代翡翠原石集团
这个真不好说啊
我经常说 这哪是生活啊
这就是故事
生下来尽量存活下去。
回复4楼:生气
六楼!!经典啊!!嘿嘿
这又欢是了
嘿嘿!!还行吧!!没你欢实
携程提供酒店,宾馆,旅社,客栈,经济连锁,酒店公寓,青年旅社等住宿信息!在携程订酒店保证低价,手机预订更便宜!网上订特价酒店,还可体验不可思议低价惊喜!
求偶遇,求偶遇,快说你在哪
楼上的!!回谁家了
回复11楼:回去干什么了,准备呆多长时间?一个月?半个月?
回复8楼:呵呵!
回复楼上哈哈哈哈哈哈
生活 柴米油盐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2005-,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在现代“经济”社会中,什么才是基本的生存技能?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什么才是基本的生存技能?
财商教育基本生存技能最近煎鉼果子有缘参与了一场财商课,感受颇多,中国都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实很多人根本没有明白起跑线在哪里。为什么这么说?大家可以一起来做一个有趣的试验,然后留言反馈给煎鉼果子:大家去问3~5个有孩子的家长,并且孩子在上各种培训班,问家长们参加这些班是为了什么?想让孩子学会什么呢?想让孩子以后长大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煎鉼果子觉得,更多的或许是被动参加各种班,因为别人都在上,自己不上就落后了。很多人不知道让孩子参加这些班,是想要孩子以后成为什么样的人?财商课感受,煎鉼果子总结了一些感受,供大家思考:1、培养孩子上各种班的目的是什么?是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前提很重要,是想要一个工具型人才(技能)还是一个管理型人才?(这个是旨在培训孩子的“资源管理”能力。另外想提示家长:人的一生,最重要的是努力还是选择?学了那么多年,孩子可能只是别人的一个高级工具。因为孩子不懂管理身边的资源。所以,家长要思考,自己要让孩子成为一个管理资源的人还是当一个好资源?还有家长过多的强调:自己的事自己干!其实是过分强调个人能力,忽略了资源利用。一些事自己做,一些事可以启发孩子有没有别的方法。)2、上培训班到底是考验大人的毅力还是孩子的毅力?如何让孩子自己坚持做一件事?(很多都是家长一直监督孩子去上培训班,如果家长懈怠了,孩子基本也不学了。)用外部奖励来鼓励孩子做一件事情,是否会打消孩子对一件事情内在的内生性动力?如果奖励消失,孩子是否会终止?(这个旨在培训孩子的“毅力”“执行力”。这个其实是有技巧的,经济学上有一个词叫“沉默成本”,当沉默成本过高时,想放弃就难。家长要培养的更应该是:让孩子产生内心的原生动力,而不是外部刺激。因此家长要想办法,如何让孩子去在某一项里面投入沉默成本,孩子或许就真的爱上了这个东西。像某些失败的恋爱和婚姻,为什么觉得对方一无是处,还是不忍心分手,一个道理。不舍得已经付出的那些成本而已。)3、我们现在生活在经济社会中,经济活动充斥着生活中每一个环节,财商教育是让孩子学会在经济社会中的生存能力。就好比在原古时代用智商来狩猎,在封建社会用情商来维系社会关系。(财商教育是因为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所产生的生存必须技能。你觉得贝爷的荒野求生,你全学会了,一辈子能用几次?但是在经济社会中,所处的社会和人们无时无刻都在进行经济和金钱的交换,如果财商较高,是否更好呢?)4、让孩子学会选择,学会止损,学会不后悔。孩子3岁开始有财商的意思,6岁是建立财商,建立物权概念的好时候,这个最佳时候过去,再想培养很难了。比如玩具该不该和小朋友分享?,自己该不该让大人吃东西?要让孩子知道做这些选择的后果是什么,知道后他们才懂得如何去取舍。(有一句话叫:现在努力工作流的汗水,就是当初选择职业脑子进的水。现在有很多孩子有“选择困难症”,选择困难其实是孩子不知道要选择什么,或者不知道如何取舍,这个想要,那个也想要。于是就说:随便,无所谓~让孩子懂得如何选择很重要,每个选择的后面是:如何衡量收益和支出。而且做出一个选择,不要去后悔。比如:上研究生还是工作?选择什么样的学校?这些都和经济有关。)5、生活中的小挫折如何处理?(旨在培养孩子的挫折管理:不是逃避或者以暴易暴,而是学会面对。如何面对呢?既然不可能避免挫折,那我们就要学会碰见挫折以后,我们怎么办,以及能不能及时止损。)6、现在孩子的物质生活很丰富,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幸福感就会逐渐减弱,就好像大家逐年觉得过年没意思了。这在经济学里面有一个词:边际递减效应。想要让他觉得幸福,你就要用更大的东西去给予他。而且这种幸福感会逐渐麻木。(旨在培养孩子的感知幸福的能力:比如用零花钱管理,可以让孩子学会感恩回馈,如何孝敬父母。而不是让孩子觉得父母的付出都是理所应当的。)发达国家如何看待财商?全球财商启蒙教育做的最好的是:以色列,犹太民族的教育真是没的说。英国和美国立法把财商教育纳入教育体系,成为必学课程。想留学的家庭,如果能拿到一些财商的证件,也是一个加分项。德国更浪漫一些,写了一系列的财商的童话故事,比如风靡全球的《小狗钱钱》。总结: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那我们就先要搞明白什么是起跑线。大家都去学各种各样的培训班,是有规划的去学习还是盲目的跟风去学习?如果不好好考虑这些问题,很可能培养30年,只是别人手下的一个好用的工具。当然,如果孩子喜欢技能,去努力培养也是很好的。技能型还是管理型没有好坏优劣之分,有的只是家长和孩子是否思考明白想要的是什么。沉默成本: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是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的投入。选择困难症:选择恐惧症,也称作选择困难症。选择恐惧,显而易见是不自信和逃避责任的心理,缺乏自立意识,害怕失败。边际递减效应:德国经济学家戈森曾提出一个有关享乐的法则:同一享乐不断重复,则其带来的享受逐渐递减。由此演变出经济学中著名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让金融与煎饼果子一样简单美味
作者最新文章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什么是生存的根本
下载积分:2990
内容提示:什么是生存的根本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11:17:52|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299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什么是生存的根本
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存和生活的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