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里叛徒为什么没有都说信佛没好下场是吗

叛徒从来没有好下场
“叛徒从来没有好下场”,普京的这句话道出了俄罗斯人对于叛变者的憎恨。今年夏天,美国抓获10名俄罗斯间谍,这件“冷战后最大的间谍丑闻”让全世界看够了热闹。俄罗斯国内日前又传出更吸引眼球的消息:俄已经向美国派遣暗杀小组,追杀导致间谍网暴露的叛逃间谍。有西方媒体认为,这可能是克里姆林宫为掩盖情报工作失败故意发出的鼓动口号,但也有报道提醒,俄罗斯有对叛徒实施复仇的传统,近年已经发生了多起俄叛变者离奇死亡的事件。其实,不管国情如何不同,大国往往遵循同样的“游戏规则”,那就是对叛变间谍都不手软。
“梅卡德尔已经上路”
  《环球时报》报道,俄罗斯媒体近日纷纷就到底谁是出卖俄罗斯间谍的元凶展开调查,先是《生意人报》带头将矛头指向“谢尔巴科夫上校”,后来媒体又指向“波捷耶夫上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克里姆林宫消息人士表示,“我们知道这个叛徒是谁,也知道他在哪里,相信梅卡德尔已经被派出去杀死这个叛国者了”。梅卡德尔是苏联特工,曾于1940年赴墨西哥暗杀与斯大林政见不合的前布尔什维克领导人列昂61托洛茨基,“梅卡德尔”也就成了为追杀叛国者而派出的暗杀人员的代名词。
  俄新网13日报道称,美国为阻止俄罗斯的报复,已经派特工人员对投诚的间谍进行保护。美国情报部门专家表示,美国方面会给此人一个“全新的身份”。
  虽然俄罗斯官方对这个消息并未做出回应,但有分析称,从俄总理普京此前的表态看,不难想象变节者面临的处境。普京在7月份会见被遣返的10名俄间谍人员时说:“叛徒从来没有好下场。他们要么在酗酒中死去,要么在吸毒中死去。不久前就有一个俄罗斯的叛徒这样死去,我们不知道,他图什么?”俄罗斯《晨报》称,普京说的这名死去的间谍是今年7月在美国身亡的双面间谍特列季亚科夫。他曾是俄对外情报局特工,1995年至2000年在联合国工作,负责搜集美国情报。后来特列季亚科夫叛变,转而给美国中情局效力。2008年,他高调出书,披露俄情报机关秘闻。两年后,他便在佛罗里达州寓所内死亡。尸检报告称其大肠内有恶性肿瘤,但死因是“吃肉噎死”。
  对于俄罗斯高调透露向美国派暗杀小组的说法,也有分析认为这只是俄罗斯故意释放的烟幕弹。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12日报道说,克里姆林宫是在用威吓声音掩盖其令人尴尬的情报失败。报道还称,也有专家认为,俄罗斯是想借此举对情报部门进行重组,将对外情报局和联邦安全局合并为一个超级部门,让克格勃重生。路透社引用一名西方间谍专家的话说:“我们怎能知道这不是向西方国家释放的一个烟幕弹,用来掩盖真正的叛徒,或给西方间谍部门制造混乱呢?”《生意人报》前驻华盛顿记者西多罗夫说,《生意人报》和克里姆林宫关系很近,所以不可能是不小心走漏消息,报纸之所以披露这则消息有政治目的。俄政论家普里贝洛夫斯基说:“那里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很难知道——对外情报局是一个非常封闭的集团。”
“叛变者应当受到惩罚”
  分析人士表示,俄罗斯一直有对叛徒实施报复的传统。苏联时期最神秘的特工组织——国防人民委员部锄奸总局,在卫国战争时共挖出3万名间谍、3500名颠覆分子、6000名恐怖分子。锄奸总局的名字是斯大林亲自定的,其任务是反谍、敌后侦察、挖出内部奸细。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锄奸总局虽然于1946年5月撤销,但其职能却归属于克格勃。
  冷战后,有关俄罗斯叛逃间谍非正常死亡的新闻也并不少见。2006年,俄前特工利特维年科在伦敦因放射性物质钋中毒身亡,利特维年科曾帮助反普京大亨别列佐夫斯基出逃。此后英国指控普京下令对他实施了暗杀行动,致使俄英关系一度紧张。《泰晤士报》当时还披露,利特维年科之死与苏联期间就已成立并运转至今的第12实验室相关,该实验室专门研制常规检查很难在体内发现的毒药。
  俄罗斯《晨报》16日报道说,只要有情报机构,就会有投敌的叛徒。近年来,俄罗斯间谍叛逃西方事件不断发生,数量已有近十人,而这些还只是外界所知道的,不知道的数量更多。法国《世界报》列出了今年以来疑似被惩处的部分俄罗斯叛徒的下场。除了“吃肉噎死”的特列季亚科夫,还有多人离奇死亡。今年春天,叛逃到加拿大的俄前外交官托多罗夫在住所浴缸内触电身亡。8月,俄总参谋部情报总局(格鲁乌)副局长伊万诺夫在叙利亚休假时溺水淹死。10月,伊万诺夫的朋友、俄内务部特别行动负责人切弗利佐夫在家中自杀。
  一名前克格勃工作人员对《环球时报》记者说,现在已经不是斯大林时期,“叛徒应当交由法院审判”。曾在美国工作的克格勃退役上校索科洛夫在接受俄《独立军事观察》采访时也表示,俄特工机关已经不采取类似讨债的做法。他披露,俄方最后一次采取非常手段报复叛逃者还是在1959年赫鲁晓夫当政时期。2006年,俄国家杜马通过法律,允许对外情报局执行国外暗杀任务,但只能针对“恐怖分子”。《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引述一名俄专家的话说:“他们说已经停止针对叛国者的暗杀,但这种说法应该谨慎对待,我可不认为1959年是最后一次暗杀。”
  全俄社会舆论研究中心的一项民调结果显示,约2/3的俄罗斯人认为,背信弃义是不能被容忍的行为。俄历史学专家列昂诺夫说,《圣经》中将背叛视为弥天大罪。“背叛不是因为冲动或疏忽而造成的错误行为,而是一个人特定品质的表现,是无法修补的灵魂缺陷”。俄新社在一篇评论中说,爱国者应当受到奖励和赞赏,而叛变者则应当受到惩罚,这是俄罗斯人的传统。
以色列用美人计抓回叛国者
  不只俄罗斯,西方国家对于叛逃的间谍或其他“关键人物”,惩处起来也都毫不手软。除了设法阻止和对付人员叛逃,他们还想尽种种办法,拉拢和策反敌对国家的关键人物。即使是同盟国家之间,这种“猫捉老鼠”的游戏也没有停止过。
  美国二战之后公开处死的政治犯仅两人,即1951年4月被处决的罗森伯格夫妇。由于二人看上去无论如何不像间谍,且审判过程仅有1个月,当时曾遭到激烈抗议,甚至迫使美国取消了对间谍可判处死刑的法律。1995年相关档案解密,人们才发现罗森伯格夫妇果真利用职务之便,将大量美国电子科技的关键数据、情报提供给苏联。从1950年开始,美国联邦调查局开始设立“美国十大通缉犯”名单,除此以外,还有一个“秘密缉捕名单”是专门针对反叛间谍的。与“十大通缉犯”不同,“秘密缉捕名单”中的反叛间谍不仅具有丰富的反侦查经验,而且又涉及到美国的家丑,所以这一名单属于美国最高保密级别之列。
  1985年,美国反间谍专家波拉德被指控为以色列充当间谍,向以提供核武信息,被判处终身监禁。此事在美以这两个紧密盟友之间引起巨大震动。为了惩处叛逃间谍,美国国会于1994年恢复了对间谍罪的死刑判决条文,此后被揭露的几名叛逃间谍虽然都没被处死,却遭到了严厉惩罚。1994年,被称为“中情局最大叛徒”的美国特工阿尔德里奇61埃姆斯因此前向克格勃出卖大量情报被判处无期徒刑,终身不得保释。如果叛逃境外,后果可能会更糟糕。在中情局历史上,爱德华61霍华德是第一位公开叛逃苏联的美国情报官员。2002年,他在家中离奇地从楼梯上跌落,摔断了脖子而死。当时许多人都认为,这是中情局的“杰作”。
  以色列摩萨德号称世界上最高效的情报机构,以精确的暗杀闻名,他们对付叛国者的手段也十分厉害。1986年,以色列核工程师瓦努努出逃,向英国媒体泄露以色列核武器绝密信息。时任总理佩雷斯大怒,下令不惜代价将瓦努努抓回。摩萨德派出美女间谍施展美人计,诱骗瓦努努去意大利旅行,然后将其绑架回国。1988年,他被判处18年有期徒刑。迄今为止,摩萨德尚未出现过公开的反叛间谍,被称为“最忠实的情报集体”。究其原因,一是犹太人特有的民族忠诚,另一方面则是摩萨德的手段绝对可以使任何人打消叛变的念头。
  策反其他国家的间谍或关键人物也是美国等国情报部门惯常的手段。《洛杉矶时报》曾披露,冷战时期,美国制定了特别法案,中情局每年有权将100人带进美国,这些人大多来自原苏联和东欧国家。冷战后,中情局把网罗叛逃间谍的目光瞄向伊朗等国家。为减缓伊朗核进程,中情局还设立了“人才外流计划”,引诱伊朗高官和主要科学家叛变。今年4月,以色列官员公开宣布,以色列帮助伊朗一名核科学家“叛逃”出境。此后一场真假核科学家事件在美国、伊朗、以色列之间展开,事件扑朔迷离,至今让外界捉摸不透。
“只要有秘密就有间谍”
  美国学者拉61法拉戈曾说,人类最早使用的武器就是石块、棒子和情报。可见间谍活动的悠久历史。许多人觉得,随着人类进入和平时期,间谍活动将越来越少。不过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在一篇报道中引述专家的话称,与冷战时期相比,现在的间谍活动非但没有减少,甚至还有增多的趋势。华盛顿国际间谍博物馆负责人欧内斯特说:“只要还有人想知道的秘密存在,间谍就将一直发挥作用。”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传媒学教授安德斯61鲍威尔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间谍活动是与人类社会相伴而生的,它与和平无关,甚至与外交关系的好坏也没有关系。两个相互怀疑甚至敌视的国家,必然需要间谍活动来刺探对方的情报,以在处理两国关系中占据主动。就算是关系非常友好的国家,也有自己的秘密,这就为间谍活动提供了空间。
  路透社在题为“黑客时代为何还需要潜伏的间谍”的报道中说,谍报人员可以完成一些黑客无法完成的任务,譬如找出人们的弱点与失误。一名英国“外交人员”称:“情报的全部意义就在于发现弱点,然后为己所用。人的因素可以很有价值,不应该被低估。”
  鲍威尔说,谍报部门在用人要求上,首要条件便是忠诚,这甚至比个人素质还要重要。宁可放弃一个天才,也会选一个忠诚的人。所以严格来讲,从情报部门本身叛变的并不多。而一旦出现叛变者,就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如果不严惩,后患无穷。谍报部门与其他领域一个很重要的不同在于,只要投身于谍海,就要遵守同样的游戏规则,与政治、法律制度等统统无关。这也决定了各国在对待反叛间谍时同样是“严惩不贷”。
我的更多文章:
( 21:19:44)( 17:04:36)( 19:53:37)( 13:40:22)( 13:12:14)( 20:29:07)( 13:05:43)( 13:27:26)( 13:07:33)( 20:00:02)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三国演义中徐庶母亲死后为啥徐庶不回新野辅佐刘备? - 知乎3被浏览762分享邀请回答1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二、叛徒没有好下场
  1946年的冬天,是游击队最艰难困苦的时期。时值寒冬,大家仍是单衣破鞋,而敌人更加紧了“搜剿”,一有线索,便跟踪到底。饥寒和敌人的频繁“搜剿”一齐向游击队袭来。如何度过寒冬,把革命斗争坚持下去,是摆在大家面前的紧要问题。
  在对天河山上的一个山洞里,何耀榜主持召开中心县委和游击队负责人会议,研究坚持斗争的初步方案。何耀榜说,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保存自己是对的,躲躲藏藏终究不是办法,我们力量虽小,必须勇敢地站出来斗争,打出游击队的威风。国民党军队藐视强大,并不可怕,地方反动分子为虎作伥,实属可恶,他们是国民党正规军的耳目,是游击队联系群众的最大障碍,只有砍掉国民党军队的手脚,挖掉他们的耳目,才能打开局面,振奋士气,鼓舞群众。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拟定了一份打击的名单。
  会后,游击队适当分散。肖德明带一个队到紫云区活动,刘名榜带一个队到鸡公寨活动,邱进敏带一个队到白马山活动,马友才带一个队到宣化店一带活动,何耀榜带十余人枪到老君山北岩一带活动。
  一天后半夜,马友才钻进何耀榜临时居住的石洞,一见到何耀榜,怒发冲冠:张立元叛变了,带着国民党军队在宣化店为非作歹,欺压百姓,危害人民。
  何耀榜躺在一团稻草上,身上发着高烧,见马友才怒气冲冲,用手朝地下指点指点,示意马友才在他身边坐下来。
  抗战时期,张立元曾任中共礼山县委书记,1945年底调任独二旅政治部主任。中原突围前夕,组织上安排他化装转移到华北去,他以老婆要生孩子为由,回黄陂老家隐蔽下来。他曾对组织上保证:不叛变,不投敌,不做坏事。何耀榜明白:张立元叛变,意味着宣化店地区的形势变得异常严峻。
  马友才坐在何耀榜身边,谈起来事件的经过。
  前几天,马友才带着十二人的游击队在宣化店刘家冲活动。村里的地主向区长曾伯龙告了密,曾伯龙带着区中队到刘家冲清剿,他不知道有多少共产党的游击队,不敢轻易进村,先把保长刘清扬叫去问明情况。
  “南湾驻有共产党的游击队?”
  “驻了。”刘清扬回答。
  “有多少人?”曾伯龙连忙追问。
  “多得很,现正在做饭。”刘清扬说。
  曾伯龙不知真假,没敢进村,而是回去搬兵。就在曾伯龙搬兵之际,游击队从后山转移了,刘清扬也隐蔽起来。曾伯龙带着国民党军队进入刘家湾,没有找到一个游击队员,气得七窍生烟。几天后,他带着张立元和居宗彩在刘家冲搜来搜去,根据张立元提供的线索,曾伯龙逮捕并杀害了几名共产党员。
  说到这里,马友才难以克制内心的愤怒:“为了革命,为了人民,我们要杀掉张立元,灭灭敌人的气焰!”
  “张立元该杀,这是一个祸害。敌人利用他搜索我们的情报,清剿党的组织,把他当成活宝贝,我们用什么办法抓住他呢?”一旁的徐锡煌插了一句。
  何耀榜沉思了一下,自言自语:“要抓住张立元确实不易,但不杀掉他镇不住这股邪气”。说着,他望了侦察连长孙才甫一眼,问道:“你认识张立元吗?”
  “认识。”孙才甫回答。
  “认识就好。张立元叛变了,在刘家冲杀了好多人,我们去宣化店会会他。你身边有五个侦察员,再向彭超要五个人,组成临时小分队,同时通知彭超率游击队靠近宣化店活动,配合行动。”
  宣化店东南面的东峰庵,位于黄安与礼山边界,四周岗岭绵延,树高草深。庵处两峰之间,石墙环绕,自成寨落。这里西控汉口至罗山的公路,多年来是宣化店地区共产党人和游击队的重要活动驻点之一。何耀榜从三角山东移进入礼山境内,把东峰庵作为自己的行动指挥所。
  太阳下山的时候,孙才甫一行三人按照何耀榜的部署来到甘家村,拜会三县联防主任陈正熙的亲信,甘家湾片情报组长“甘族长”。他们神不知、鬼不觉地来到甘族长的门前,甘族长正坐在桌上,笑眯眯地喊着:“虎娃,虎娃,快吃饭。”
  孙才甫三步并作两步,急转身走进里屋,来到甘族长的背后:“今日特来为甘组长送一条情报。”
  起初,甘组长还没反应过来,以为情报员来了,随口而出:“什么消息?”当他意识到有点不大对头而转过身来时,顿时一愣,随即狡黠地说:“饭后再谈。”
  孙才甫知道甘族长在耍花招,企图脱身,于是强硬地说:“不,边吃边谈。”
  饭桌上,孙才甫明确地告诉他:“我们是什么人,你应该知道了。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国民党消灭不了共产党,共产党在北方打了大胜仗,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打过来。陈正熙这样的人到时候拍拍屁股说走就走,可你跑不了,就是跑得了和尚也跑不了庙,望你好自为之,留点后路!”
  孙才甫一番话,说得甘族长心服口服,连连称是。
  根据孙才甫搜集的情报,何耀榜决定引诱张立元上钩。他知道锄奸干事罗杰和张立元在一起工作过,便把这任务交给罗杰去完成。几天后,一个消息传到张立元耳中,罗干事有一批物资要交给张主任。
  何耀榜和罗杰见张立元没有反应,分析张立元有两种可能,一是怕出头,二是怕上当。他们商量后又放出风声:张主任不想要,就送给居宗彩,到时不要说姓罗的不讲交情。
  一天,张立元陪曾伯龙到刘家冲南湾搜查,半天没有找到一个共产党员,下午五时带着一个班来会罗杰。他想,如今宣化店是国民党的天下,即使罗杰玩什么花样,几个游击队员不会对他产生威胁。
  张立元在记宝寺河流的拐弯处,看到有一个人在来回走动,一眼就知道这人正是罗杰。在相距约二十米左右时,罗杰热情地打着招呼:“张主任。”
  张立元加快脚步,把兵丁们甩在了身后。就在他不经意之际,埋伏在两边草丛中的游击队战士将绊马绳一拉,张立元一个狗啃泥,趴倒在地上。没等张立元爬起来,陈义德将他拖进丛林之中。
  张立元看到何耀榜坐在树根边,就地跪下。
  “是居宗彩把我拉出来的。”张立元心中有愧,首先开口。
  “不要提居宗彩,只说你的罪该怎么办?”何耀榜一脸怒容。
  “我罪该万死,只要不杀我,怎样都行。”张立元不敢抬头。
  “你今天和谁一同进的刘家冲?”何耀榜又问。
  “和曾伯龙一同进的刘家冲。”张立元回答。
  “曾伯龙小时候和我在一条河里摸过鱼,红军时期我们是死对头,抗战时期又成了统战朋友。你转告曾伯龙,要他把关在宣化店的革命家属都放了,不然,总有一天我们会找他算账的。”
  罗杰拿出枪指着张立元:“你是做政治工作的,竟背叛了自己的历史,逮捕与自己一同战斗过的战友,还有半点人性吗?”
  “念你与我们曾经共同战斗过,希望你能将功赎罪。从今日起,希望你不要再破坏党的组织,注意陈正熙的一举一动,及时为游击队提供情报,否则,后果自负。”
  “我有情报就送,情报送到哪里?”
  何耀榜指了指身边的一块大石头说:“就压在这石头底下。我可不怕你不送,光说不行,再次见面我可就毫不客气了。”
  三天后,罗杰如约取到张立元送来的情报。这个情报不是张立元写的,是他抄的国民党方面的宣传口号。何耀榜认为张立元能来送情报,说明他多少还是有点诚意,决定再一次与他见面。
  “张立元会来吗?”小郭将信将疑。
  “他会来的。他来可能有两层意思:要么为我们提供情报,提供宣化店方面的最新动态;要么继续为敌人卖命,观察和了解游击队的活动情况,为敌人继续搜山作准备。张立元是个滑头,后一种可能性较大。”何耀榜说。
  张立元按照指定的时间、地点与游击队如期会面,畏畏缩缩地坐在石头上。他对何耀榜说:“话已传给曾伯龙了,他说不会与你个人拼杀结怨,人在官场,身不由已。国民党驻军决心很大,非要将游击队一网打尽,准备在春节前再来一次大搜山,要么将游击队一网打尽,要么将游击队困死饿死在山上。”
  “都是些陈词滥调,不说了,他们什么时候开始搜山?”何耀榜追问。
  “现在还不知道。”张立元回答。
  “今日你按时赴约,这很好,希望你能继续下去,一定要在他们大面积搜山前把情报送出来,这才是你的功劳。放情报的地点最好方便些,如果不能把情报及时送到这里,放在宣化店也行。”何耀榜说。
  “陈正熙率一个团驻宣化店,县政府也驻在宣化店,那里还是曾伯龙的区公所,宣化店四处都是他们的眼睛,哪里能放情报。”张立元犹犹豫豫,面有难色。
  “就送到宣化店北头蔡家祖坟的石碑下,这个地方很容易去,转过脸,拉泡尿,就可以进入坟园,这该是个方便地方吧?”
  放情报的地点说定后,张立元起身要走。何耀榜反复叮嘱他不要再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来,张立元连连点头。
  两天后,邹琴生送来情报:甘族长大骂张立元、居宗彩,说他花了九牛二虎之力跟踪共产党的游击队,居然被张立元抢先报告,立了头功。陈正熙把宣化店有头有面的人物集中起来训话,说共匪头子何耀榜流窜礼山境内,谁能诱捕何耀榜,重重有赏,谁与共匪通风报信,罪当可诛。
  孙才甫带来情报,国民党再次搜山的计划部署完毕。第七十二师驻宣化店的一个团、礼山县大队、曾伯龙的区中队,重点搜查礼山县南部,由陈立元带路;第四十八师一个团、湖北省一个保安团和各区中队,重点搜查礼山县南部,由居宗彩带队。
  “当时我那一石头把他砸死就好了,现在他又为非作歹,怎么才能杀死他?”听说张立元要给国民党军队带路,郭仨有点后悔。
  “只要他丧尽天良,继续干坏事,除掉他并不难。”何耀榜安慰郭仨:“下次机会到了,把除掉张立元的任务交给你,让你显示一下神枪手的威风。”
  郭仨点了点头。
  第二天,隐藏在宣化店的胡金生请示何耀榜,张立元在指定地点送来了情报:是取还是不取。
  “不要取”,孙才甫望了一眼何耀榜说:“敌人搜山的计划部署完毕,就这两天行动,他的情报是真是假,已没有多大意义。我想,他上次进山和我们见面,估计是在了解我们的底细,打探我们的虚实。”
  “你的分析有道理。如果敌人这次搜山没有新的破坏,我们还是要争取张立元,我想他不会把情报收回去。如果在这次搜山中他还继续干坏事,我们就在他的情报上动脑筋,将计就计。”
  何耀榜见陈义德点着头,接着说:“你理解我的意思,就由你来布置吧。”
  几天后的一个深夜,孙才甫来到仙居顶东边的观音寺,向何耀榜报告:张立元和县大队长陈云到了四姑墩,破坏了四姑墩党支部,当场打死一人,抓走十几人,现还在四姑墩气势汹汹,怙恶不悛。
  何耀榜一听火冒三丈,骂了一句:“狗娘养的,自寻绝路。他上四姑墩,我们去甘家湾。”随后,他对陈义德说:“通知大家作好准备,马上出发!”
  中午时分,何耀榜等四人化了装,等候在甘家湾学校的路边。孙才甫看到虎娃走出校门,向他招手。待虎娃走近时,孙才甫指着何耀榜对虎娃说:“这是何先生,和你爷爷很熟,请你把这只钢笔带回去,交给你爷爷。”
  甘组长好奇地拿着钢笔,在纸上划了划,却写不出字来。他拧开笔头,发现笔套内没有皮管,只有一个纸卷,拉出来一看,见上面写着这样几行字:“张立元的情报,放在蔡家祖坟前的石碑下,上有一小块反光玻璃为记。”
  甘组长看完纸条,一下子愣住了。他不明白这么重要的机密情报,是真是假,又是怎么落入他孙子手中的,于是不解地问道:“虎娃,是谁给的钢笔?”
  “是何先生给你带来的。”
  甘组长在脑海里迅速地搜索着“何先生”这个符号,他终于明白了,这个人肯定是何耀榜,是要借刀杀人。他想,张立元从共产党里出来后,成了国民党的走卒,屡屡与共产党为敌,何耀榜是不会饶恕他的。近来,张立元在国军面前与自己争宠,令他十分被动。除掉张立元,不仅为自己消灭了一个强劲对手,而且给何耀榜一个顺水人情,何乐而不为呢?想到这里,他急急忙忙赶往宣化店。
  甘组长到达宣化店时,陈正熙刚刚回到营房,得到甘组长的报告,将信将疑,好在有据可查,又不花多少时间,于是连忙带着几个人直奔蔡家坟园。陈正熙命令兵丁拿开碑前的玻璃,取出用油纸包着的纸条,拿过来一看,纸条上面写着:“何司令,宣化店国军44团、县大队、区中队近日搜查县境南部。张立元字。”
  陈正熙冷冷地一笑:“转变过来的人,再想转变过去,在我手里张立元是第一个。这样的人三反四复,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不会有好的结果。”
  张立元百口难辩,成了陈正熙的刀下鬼。
9月11日至15日,全省党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
Copyright @2014 www.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做网管的都没有好下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