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游戏需要多大的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玩游戏快吗

固态硬盘比普通硬盘快多少
<p class="detail" data-data='固态硬盘速度比普通硬盘快多少 ,现在买固态硬盘值么?买固态硬盘有性价比么?'>固态硬盘速度比普通硬盘快多少 ,现在买固态硬盘值么?买固态硬盘有性价比么?
按时间排序
固态硬盘基本上的读取速度是机械硬盘的2倍左右,当然这是考虑在意块固态硬盘和一块机械硬盘的对比.实际应用和性价比和这个不成正比.固态硬盘最大的好处就是读取速度非常块,写入速度相比机械硬盘也要快上不少,而导致固态硬盘写入速度快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寻道时间非常短.寻道时间通俗点的解释是一款磁盘产品从得到命令到找到数据的时间,传统机械硬盘由于复杂的机械结构,从得到指令以后,驱动磁头臂,盘片旋转等都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所以平均寻道时间几乎都在11ms以上,万转以上的服务器SAS硬盘最快也只能达到5ms左右,过长的寻道时间会严重影响磁盘的执行效率,在这方面,SSD因为没有机械结构,所以无疑具有非常领先的优势,这里我们使用HDTune基准测试中所体现的寻道速度作为测试标准,由于读取和写入测试的寻道速度一致,所以综合成绩在一张图表上。 上图黄色部分(Access Time)为寻道速度下面是固态硬盘与普通硬盘的RAID 0 对比1.在读取性能方面,固态硬盘即使相比RAID 0而言依然有着明显的优势,虽然持续读写速度相差不多,但是随机存取时间方面的绝对优势则可以保证固态硬盘在日常的系统应用中,依然会明显幅度领先于机械硬盘的RAID 0模式。2.写入性能方面,机械硬盘依然可以以240MB/s的连续传输速度占据一定优势,而即使是金士顿64GB的固态硬盘也不过160MB/s,这就让我们对两者的实际应用表现感到十分期待。3.对于金士顿30GB固态硬盘来说,由于定位低端,在持续写入速度方面全面落后,但是通过CrystalDiskMark的测试来看,它在4K随机写入性能方面依然优势明显。考虑到写入性能的巨大优势,这款固态硬盘做系统盘应该是首选了,当然后面的测试依然值得一看。4.对于传统机械硬盘来说,我们大多都非常熟悉。这次的测试最能反映出来的就是,7200转和5900转的差距并不大,像后者的性能基本上和希捷7200.11(单碟320GB)的硬盘处于同一水平。对于固态硬盘,最初只是因为考虑到机械结构金属疲劳和防震能力较弱,对于一般的台式电脑使用固态硬盘还为时尚早,不过追潮这个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您可以邀请优质答主更快回答您的问题
擅长领域:
在装机硬件分类下共有1个回答
擅长领域:
在装机硬件分类下共有2个回答
weixin_620p154t
擅长领域:
在装机硬件分类下共有2个回答
擅长领域:
在装机硬件分类下共有1个回答
sina_014453wgui
擅长领域:
在装机硬件分类下共有2个回答
擅长领域:
在装机硬件分类下共有2个回答
加载更多答主
感谢您为社区的和谐贡献力量请选择举报类型
经过核实后将会做出处理感谢您为社区和谐做出贡献
确定要取消此次报名,退出该活动?SSD到底比机械硬盘强多少?
SSD到底能提升多少?金士顿 HyperX
Savage SSD 固态硬盘试用
一直以来硬盘都是电脑整体性能的绊脚石,电脑中总线带宽和内存带宽一直在飞速发展,唯独硬盘速度裹足不前。尤其是进入intel的酷睿平台时代后,软件对电脑性能的需求不再那么饥渴,CPU、内存都开始出现性能过剩现象,但游戏、软件的体积越来越大,硬盘拖后腿的情况就更加突出了。性能优异的SSD固态硬盘就在这样的环境得到发展,这应该是近10年来对电脑性能整体提升最有效的配件了。
&&这次众测的是来自金士顿的高端产品HyperX
Savage 240GB
SSD,上图就是它的官方介绍。金士顿对我们这些90年代末就开始用电脑的人来说是个非常亲切的名字,尤其是他们的内存价格适中、性能稳定、兼容性极好,是市场上最炙手可热的品牌。HyperX
是金士顿旗下高性能产品线,主要为顶级游戏玩家和超频玩家打造能承受极限条件的产品,在各种游戏大赛和超频大赛中很常见。
&&这次测试我不会涉及芯片、主控等方面的专业对比,别人的众测报告里已经很多了。我主要会针对SSD相对传统硬盘的优势进行介绍以及测试。
测试目录:
1、开箱和装机
2、性能测试
3、实战测试
4、SSD相对机械硬盘的优势分析
5、测试总结
1、开箱和装机
&&终于又见到久违的朕值到了胶带了,还有点小激动呢,张大妈给这硬盘提供了一个硕大的箱子。
&&箱子里面当然除了泡沫外就只有这个硬盘了,全新硬盘有热缩膜包裹,可避免二次开箱。
&&这款硬盘的包装盒较大,要远比我之前买过的SSD包装盒大得多,红色的印刷显得很拉轰。
&&拆箱过程做个动图简单带过,可以看到HyperX
Savage的附带说明、配件还是挺多的。
&&这几个才是主角:硬盘、2.5转3.5支架、7转9.5mm垫片,还有两包螺丝,一包是固定硬盘的细纹螺丝,一包是固定支架的粗纹螺丝。高端产品配件就是丰富,连硬盘支架上都印有HyperX标志。
&&这里先插入个我的SSD集体合影,以免后面出现其它硬盘显得太突兀。左上是我第一块SSD镁光M4
64G,多年在N台电脑上工作过,现在服役于我的HTPC;右上是Sandisk Ultra Plus 256G
SSD,这曾经是SanDisk的次旗舰型号,现服役在我的主力台式机;右下是东芝mSATA接口128GB
SSD,服役于我媳妇的笔记本电脑上。鉴于SSD容量越小性能越低的现状,这次性能对比对象是SanDisk这款。
Savege的外壳显得很豪华,黑色全金属外壳上再嵌入一片异形的红色铝合金片,上面的银白色HyperX标志及两边的箭头都是CNC出来的,质感十足。
&&但外观豪华附带的情况是Savage显得非常重,拿着沉甸甸的挺有手感。出于好奇我拿来了厨房秤,测量结果让我惊呆了,它居然要比Sandisk重了近两倍,甚至比机械硬盘更重一些。对于台式机来说重点无所谓,但对于便携笔记本来说,这无疑是个不好的消息。
&&背面相对就比较简单,防撕的易碎贴纸盖住了其中一颗螺丝,以避免硬盘被拆开。
& &&与我另外两块硬盘对比下厚度,2.5寸硬盘现在分7mm和9.5mm两种主流规格,部分电脑会对厚度有要求,现在主流做法就是把SSD做成7mm厚度,再配送2.5mm的垫片。当然还有11mm的非主流规格,绝大部分笔记本电脑都装不进去,主要用于大容量移动硬盘,这里就不做讨论了。
& &&下面准备装机,虽然没有HyperX的红色骇客神条,但我的芝奇大钢牙跟这块HyperX
Savage SSD搭配也是相当的和谐。
& &&把它装进我的主力电脑,准备开始性能测试。虽然我的机箱不是侧透,但也瞬间觉得绿盘好不和谐,是不是该考虑换块红盘呢?
& &&这里顺便说下SATA线的处理,把它这样绕在一根大约笔那么粗的细棍上,注意插头和绕线的方向要跟准备安装的位置匹配。
& &&拆下来SATA线就变成这样的弹簧状了,这会给理线带来极大的便利。
& &&就在准备测试新硬盘的这几天,我台式机系统刚好出了点状况,我就顺应天意把系统装到了新硬盘上。SSD配合优盘安装系统是非常爽的事,只需要不到10分钟就能完成Windows7
64位旗舰版的安装了,当初在机械硬盘上动辄需要半小时乃至一小时,真的是不想装系统啊。
2、性能测试
& &&这部分测试主要运用一些测试软件对硬盘进行评分对比。
&&首先用CrystalDiskinfo来查看两块硬盘的基本信息,SanDisk硬盘已经用了挺长一段时间,Savege当然还是全新的,两块硬盘都工作在SATA-III的模式下。
Benchmark中显然HyderX的成绩要远高于SanDisk。但两块硬盘都没有达到标称的速度,难道是我打开方式不对?考虑SATA之间性能差异没那么明显,日常使用中难以感受的到,后面的测试重点都在比较SSD与机械硬盘之间的差距。当然主要是由于我的电脑只有2个SATA电源接口,而重要数据和测试软件都在WD绿盘里,没法把三块硬盘同时接在电脑上进行测试。
Vantage是个可以衡量PC的综合性能的专业测试软件,这里我只使用了它的硬盘测试部分。PCMark
Vantage的硬盘测试会模拟Windows
Defender、游戏、图像导入、系统启动、视频编辑、Office、Photoshop等方面的情况进行测试,测试结果会比较接近真实使用情况。可以看到结果的惊人差异:金士顿
HyperX Savage SSD 固态硬盘拿到了43703的高分,而WD
2TB绿盘连零头都不到,仅有3185分。
& &&这是硬盘测试部分的细节,可以看到SSD的速度在所有测试项目上都有压倒性的优势。
3、实战测试
& &&跑分测试虽然能直观的看到分数对比,但很多时候实用中难以感受到差异,所以我加入了实战测试部分内容,这部分测试都是根据日常使用电脑的真实情况进行测试的。
& &&大文件拷贝速度对比是在HyperX
Savage和SanDisk之间对比的,拷贝的文件是一个23.2G的ISO文件。从SanDisk往HyperX
Savage复制可以达到450MB/s的平均速度,而反过来只有320MB/s的速度,可见HyperX
Savage的读取和写入速度都远高于SanDisk Ultra
Plus。至于绿盘的最高速度只有120多M,实在没有可比性。
& &&Photoshop文件导入速度在某些应用时会非常影响处理图片的效率,比如我下面的测试。这是一组180张照片,架在三脚架上的相机每隔1分钟自动拍摄一张,历时3小时完成。我要做的是把这180张分辨率的照片全部导入PS做成一段1080p的高清视频,要做的步骤很简单:在时间轴上导入这180张照片,转化为帧动画,调节图像尺寸宽度为1920,剪裁图像高度为1080,调节每帧播放时间为0.1秒,最后输出视频。
/v_show/id_XMTI3MTM5MDc1Mg==.html
& &&先来看看成果,不知道为啥优酷没给我转出1080p的高清画面,只给留了个标清的。。。
& &&PS中可以设置暂存盘保存位置,暂存盘就是PS的虚拟内存文件,以缓解内存不足的问题,暂存盘的速度直接取决于硬盘的速度。
& &&这次测试的仅仅是第一个步骤,也就是开始导入180张图片到PS界面显示出图片所需的时间,以上就是实测结果,从左到右分别设置如下:
& 左:暂存盘为金士顿 HyperX Savage SSD
固态硬盘,照片也存放在这块硬盘上
& 中:暂存盘为金士顿 HyperX Savage SSD
固态硬盘,照片存放在WD 2TB绿盘上
& 右:暂存盘为WD 2TB绿盘,照片也存放在WD
& &&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使用SSD做暂存盘对PS性能的提升是极为明显的,而照片存放位置对性能影响不大,那不到1秒的误差都可以理解为按停秒表的反应速度所致。
& &&这次测试的180张照片总共仅有660M,但做了上述操作后PS的暂存文件达到了21.6G,要远远大于原始文件,这也验证了暂存盘速度的重要性。
& &&游戏的导入速度对于游戏玩家来说是致命的,现在的游戏越做越大,比如我的魔兽世界安装目录已经达到了33G之巨。
& &&这次测试的是从点下战网界面“进入游戏”按钮,到出现角色画面所需的时间。这游戏已经多年没玩了,进去发现所有角色都变丑了好多。。。
& &&实际结果同样惊人,把游戏存放在金士顿
HyperX Savage SSD 固态硬盘上进入游戏仅需10秒,而放在WD
2TB绿盘上需要30秒。单机游戏进游戏慢几秒无所谓,但对于网络对战游戏这是绝对无法容忍的,因为只要提交了登陆命令,你的角色就已经出现在地图上,而你自己却看不到画面,就在读进度条的这几秒你的角色早就被干掉了。
4、SSD相对机械硬盘的优势分析
& &&硬盘测试就这样简单的结束了,最后我还整理下SSD相对机械硬盘的优势吧
& &&机械硬盘的数据存放在盘片上,盘片高速旋转,通过磁头读取数据,工作原理跟胶片唱机类似。这样的机械结构会带来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反面正是SSD硬盘的优势。
& &&噪音:电机转动和磁头摆动必然会带来噪音,而SSD硬盘是全电子结构,没有任何机械构造,自然不会有噪音了。
& &&重量:机械硬盘的电机和盘片有不小的重量,为了保护电机和盘片又需要坚固的全金属外壳,所以整体重量都比较重,而SSD仅需一片电路板,外壳不过是为了兼容机械硬盘形状便于安装,因此在重量上既有优势。但显然这次测试的金士顿
HyperX Savage SSD是个例外。
& &&功耗和发热:机械结构的驱动需要更大的功耗,并且高速旋转的盘片与空气摩擦也会发热,机械硬盘的发热量也一直是个麻烦,长期高负荷运行的机械硬盘往往需要单独的散热设备,相对来说采用低功耗闪存的SSD要好多了。
& &&抗震:SSD天生不怕震,而机械硬盘在高速旋转中非常需要稳定性。
& &&启动速度:SSD没有磁头,直接从Flash颗粒上读取数据,所以不存在寻道时间这一概念;而机械硬盘启动时需要电机加速盘片到一定转速,磁头找到盘片上对应位置才能进行数据存储,两者启动速度差异巨大。
& &&速度稳定性:机械硬盘的转速是固定的,所以盘片内圈的线速度就要比外圈低得多,这必然造成硬盘不同区域存取速度也不同,如果要读取的数据放在盘片不同位置,磁头还要来回移动寻找,所以机械硬盘还经常需要优化以提高性能,也就是把经常读取的数据放到高速区域并连贯的放在一起,不常用的放到低速区域;显然SSD没有这样的问题,不管放在哪儿都是一样的速度。
5、测试总结
& &&SSD固态硬盘无疑已经是现在主流电脑的标配,容量/价格是它最后的制约因素。不过从前面测试中也可以看到,只要使用SSD做系统盘和暂存盘,就能为系统带来极大的性能提升,即便是中低端SSD硬盘也是远超机械硬盘的。240-256G的SSD无疑是现在最具实用性和性价比的容量,它足以装下系统、主流软件和游戏了。至于大容量存储需求还是只能依赖机械硬盘或外置NAS等网络存储设备,这对整体性能影响并不大。
& &&金士顿
HyperX Savage SSD有着固态硬盘中的最高颜值,性能也足以秒杀SanDisk曾经的次旗舰的Ultra
Plus,我已经很愉悦的把它用在我的主力电脑上了,换下的Ultra Plus回头给HTPC升下级吧。
此博文为木小偶原创内容,转载请与我联系,微博@木小偶E
木小偶的QQ交流群:4949463
有装修、电器及生活百科等方面偏门问题欢迎交流
我的更多文章:
( 12:12:12)( 10:00:00)( 10:00:00)( 10:00:00)( 10:00:00)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机械硬盘比固态硬盘更耐用吗?
机械硬盘比固态硬盘更耐用吗?
固态硬盘有读写次数限制,机械硬盘也有吗?机械硬盘比固态硬盘更耐用吗?这样的疑问你是否也遇到过呢? 机械硬盘更像是一个精密封闭的光驱 机械硬盘更像光驱的工作原理,有硬盘盘片(类似光盘)、带动盘片转动的电机、磁头,属于精密机械装置,工作原理是通
&固态硬盘有读写次数限制,机械硬盘也有吗?机械硬盘比固态硬盘更耐用吗?&这样的疑问你是否也遇到过呢?
机械硬盘更像是一个精密封闭的光驱
机械硬盘更像光驱的工作原理,有硬盘盘片(类似光盘)、带动盘片转动的电机、磁头,属于精密机械装置,工作原理是通过磁头来寻找高速旋转盘片上的信息,来完成数据交换工作,完全就是封闭的光驱。而机械结构如果不保养也会&疲劳&,因此机械硬盘用久了就会出现噪声,寻道时间变长等问题,这是影响机械硬盘寿命的主要问题。
固态硬盘更像是一个容量更大、速度更快的U盘
固态硬盘更像U盘的工作原理,由闪存介质存储数据以及主控芯片来控制工作,闪存介质的作用是让集成电路替代盘片,通过不断的充放电来写入和读取数据,并通过主控芯片来完成数据交换。固态硬盘没有机械结构,也不需要寻道,因此读写速度较比机械硬盘快很多。但由于闪存芯片的充放电次数有限,每一次读写,都是一次充放电的过程,因此影响固态硬盘的寿命主要是读写次数、容量。
机械/固态硬盘寿命一般多长?
机械硬盘寿命一般是按年计算,一般在3年或5年以上,因此不少硬盘厂商都是质保3年或5年。当然超过3年也不代表硬盘不能用了,而是性能会有所下降,有噪声等,就像开汽车,机械结构会出现老化,因此需要保养,但机械硬盘使用个5-10年完全没有问题,甚至更多。
固态硬盘的寿命判断标准一般是写入次数或写入容量,根据闪存芯片类型的不同(SLC、MLC)固态硬盘读写可达到1-10万次,专业级可达百万次,使用寿命最短区间也可以达到5-10年。
写入次数的意思不是固态硬盘使用1万次后就坏了,而是每个存储单元可达1-10万次,一个闪存芯片里有很多存储单元,而主控芯片会自动给不同的存储单元分配数据,以便分担寿命风险。就像公厕里有很多马桶,其中每个马桶能使用1万次,但因此不是进去一万个人都会用一个马桶,马桶越多,这个公厕的寿命就越长。而固态硬盘寿命减少的特征是出现多次读写后坏掉的闪存单元,其他可以正常使用,就像公厕一个马桶坏了,别的还可以用,公厕照常运转。
总结:完全不用担心固态硬盘寿命问题
这几年,硬盘一直是影响PC性能最大的瓶颈,读写速度更快的固态硬盘普及多少解决了这一问题,超极本中大多都用固态硬盘,DIY用户也有不少使用固态硬盘装系统+机械硬盘存数据的组合。因此不少用户会担心固态硬盘的寿命是不是不够长,但综上所述,除非是极限状况,否则正常使用,固态硬盘的寿命已经可以达到5-10年,甚至更长,所以根本不用担心其寿命问题。
------分隔线----------------------------
Copyright &&&|&&责编:孙玉亮
品牌: 1扔掉机械硬盘 SSD加速游戏运行&&&&机械硬盘时代,PC电脑较早应用多核处理器,内存以GB级别运行,然而网友们却发现,即使升级当时最顶级的独立显卡,进游戏的进度条依然是慢腾腾,甚至游戏画面有沉重感。2011年,机械硬盘进入单碟1TB历史进程,其读写速度对比老款硬盘有45%左右的提高,不过它对游戏启动的加速作用不甚显著。玩游戏离不开固态的N个理由&&&&2011年,美光M4成为那个年代的代言词,我们可能会为拥有一块64GB&SSD感到激动不己,还有少部分购买120-128GB或以上容量SSD的网友,更早发现SSD的奇妙之处:它比机械硬盘进入游戏要快得多。M550接替美光M4&&&&时隔三年,128GB&SSD已成主流,256GB&SSD大有接替前者的趋势。相比64GB&SSD仅能够做系统盘来说,128GB-256GB&SSD还能有一定容量装载大型3D游戏,体验SSD的神速启动大型3D游戏。并且它们的性能对比前任有着更为强悍的性能,更为低廉的价格。产品:
2SSD超越机械硬盘 两大方面体现&&&&和机械硬盘之间的巨大差距来源于它们的结构,SSD()就是全电子的,采用集成电路存储技术,使用存储芯片加上寻址控制器来组成的硬盘,类似于U盘技术,没有任何机械运动部件。&&&&反观传统的机械硬盘,采用高速旋转的磁盘来存储数据,通过磁头来读写,这一机械运动过程中带有延迟、并且无法同时迸发多向读写数据。&&&&下面笔者将美光M4的继任型号--M550&256GB&SSD,和采用主流单碟1TB技术的东芝1TB硬盘,进行①读写速度和②随机读写能力对比:读写速度对比&&&&机械硬盘并非原地踏步,它的性能从SSD的10倍优势,缩短到现在不足3倍超越。如果机械硬盘不改变它的机械物理结构,它既是接近或者达到SSD的读写速度,还是无法具备SSD快速启动游戏的特性。随机读写能力对比&&&&因为机械硬盘和SSD的真正差距来源这里,&随机读写性能是硬盘的关键指标,其单位为IOPS,即每秒进行读写(I/O接口)操作的次数。我们从表中看到固态硬盘的每秒进行读写操作的次数是以万为单位进行计算,而传统的机械硬盘的IOPS值仅三位数,这个差距悬殊到可谓天壤之别。下面我们进行具体的游戏启动体验对比:产品:
3游戏帧数/载入对比:魔兽世界5.4★《魔兽世界》5.4游戏客户端载入&&&&&魔兽世界应该能算目前在载入测试方面比较具有考察对比性的游戏,从人物界面到游戏画面的出现没有额外操作,也最大化的减少了误差出现的可能性。客户端容量25GB,载入方面也是对硬盘信息量提取的重要考察。&&&&注:游戏画面设置为分辨率、画质最高,本文三款大型3D游戏皆如此。《魔兽世界》体验&游戏运行中帧数表现&&&&对比数据:游戏载入时间&《魔兽世界》载入时间对比&&&&测试结果:游戏加载时间过长困扰玩家,机械硬盘和的载入时间有本质区别。东芝1TB机械硬盘载入《魔兽世界》的时间长达40余秒的,对比M550&256GB&SSD仅10秒出头的载入时间,30秒左右的载入差距时间体现SSD的启动效率。产品:
4游戏帧数/载入对比:孤岛危机3■《》&&&&孤岛危机系列游戏已经不能用一款普通的游戏来形容它了,除了单出的FPS游戏之外,他更多的是用来测试各种高端显卡等等硬件的工具,也有着“硬件危机”之称。所以当《孤岛危机3》一经推出便受到了广大玩家的追捧,更是将能够流畅的运行最高画质下的孤岛危机3当成自己炫耀的一个标准。《孤岛危机3》游戏截图&&&&对比数据:游戏载入时间《孤岛危机3》载入时间对比&&&&测试结果:在《孤岛危机3》测试中,M550&256GB&消耗将近15秒时间,东芝单碟1TB硬盘消耗超过20秒。升级SSD之后,电脑可提升大约28%的效率。产品:
5《使命召唤6》对比及文章总结■&《使命召唤6》&&&&&&&&&&对于喜欢FPS(第一人称射击)游戏的玩家来说使命召唤第四代《使命召唤4:现代战争》记忆犹新,它以出色的画面表现与真实的战场气氛渲染赢取了无数玩家的好评。作为现代战争的续作《使命召唤6:现代战争2》,在研发过程便被众多玩家所期待。《使命召唤6》游戏截图&&&&对比数据:游戏载入时间《使命召唤6》载入时间对比&&&&测试结果:《使命召唤6》是一款对硬件要求相对较低的大型3D游戏。它对的依赖较为敏感,机械硬盘和容易拉开启动时间的差距。东芝单碟1TB硬盘的游戏加载时间消耗近20秒,M550&256GB&SSD消耗不足7秒。&&&&SSD可不同程度提高硬盘对大型3D游戏的响应速度。如果读者对多开网络游戏有特殊要求,SSD的超强I/0接口吞吐能力可保持电脑流畅运行。测&试&平&台&介&绍中央处理器&#8203;Intel&i7&4770K(四核&/&100MHz*35&/&8MB共享L3缓存&)内存模组威刚8GB&DDR3&2133游戏威龙套装(4GB&/&DDR3-2133&/&CL=11/单根)主板&#8203;映泰-Fi&Z97WE(Intel&Z97&Chipset&/&BIOS版本号:4.6.5)显示卡&#8203;影驰HOF名人堂GTX760(GK104/核心:1176MHz/显存:6008MHz/GDDR5)测试硬盘英睿达M550&256GB&SSD(Marvell&88SS9189主控&/&SATA3.0&6Gbps接口)电源供应器康舒R88&600W电源(ATX12V&2.31&/&850W)显示器MAG&GML2457(24英寸LCD&/&分辨率)操作系统Microsoft&Windows&8&64bit专业版(中文版&/&版本号Build&9200)全文总结:&&&SSD固态硬盘日益加强它的核心硬件地位,它的作用不比显卡小,一台中端的独显电脑如果不配备SSD,现在真的落伍了,并且用户用上SSD之后,会对它产生依赖感。&&&凭借它在性能上的两大具体优势,一是超过500MB/秒的读写速度;二是数以万计的随机读写能力,SSD打破此前机械硬盘是PC电脑的性能瓶颈,从而带动显卡让大型3D游戏受益。&&&SSD的快速启动游戏特性,以及强大的多任务处理能力,使得它能够在大型游戏启动方面极具优势,并且能够胜任多开网络游戏,这点是显卡所无法具备的。
6英睿达M550详细参数
SSD固态硬盘的优势体现集中在开机、游戏读取、软件加载等方面,如今游戏客户端越来越大,加载成为了很多机械硬盘用户很头疼的事情。我们在三款大型3D游戏的测试对比环节中充分体现SSD发挥的作用,并且我们可在应用过程中感受到SSD的效率提升。
存储容量 接口类型
投诉欺诈商家:
天津重庆哈尔滨沈阳长春石家庄呼和浩特西安太原兰州乌鲁木齐成都昆明贵阳长沙武汉郑州济南青岛烟台合肥南京杭州东莞南宁南昌福州厦门深圳温州佛山宁波泉州惠州银川
本城市下暂无经销商
4¥5495¥6996¥6497¥4398¥25999¥34910¥689小科普 固态硬盘于机械硬盘到底差多少|固态硬盘_新浪科技_新浪网
& 知识 &&正文
小科普 固态硬盘于机械硬盘到底差多少
  纵观近10年来硬件发展的步伐,CPU从单核发展到目前的10核,内存容量从 128M发展到如今的8G起步,显卡晶体管数量从几百万发展到上百亿,性能提升的幅度之巨大恐怕无法用语言去形容,而且发展到了今天性能依旧飞速增长。而 机械硬盘性能方除了在容量上有较大突破外,在读取性能上的发展到了今天可谓遇到了瓶颈,受限于温切斯特硬盘(机械硬盘)的结构限制,在读写性能上无法再度 提升,因此近年来硬盘都在储存密度上下功夫。因此机械硬盘也成了高性能PC的最后一个短板,直到固态硬盘出现的那一天,读写性能的这块短板才真正被补 上。&
  而固态硬盘的出现也不是一两年了,在它刚出现的时期,容量低、售价高昂是它的最大短板,也注定成为了少数土豪高端玩家才选择的产 品,直到最近一两年,随着制造工艺不断成熟,售价也持续走低,容量也在一直增长。究竟固态硬盘是什么产品?他与机械硬盘又有什么样的不同?今天小编就带你揭晓关于固态硬盘的一一些小秘密。
  固态硬盘与机械硬盘的差异:
  固态硬盘是由控制单元 和固态存储单元组成的硬盘。固态硬盘的介质分为两种,一种是采用闪存作为介质,另外一种是采用DRAM作为存储介质,目前绝大多数固态硬盘采用的是闪存介 质。单元负责存储数据,控制单元负责读取、写入数据。由于固态硬盘没有普通硬盘的机械结构,也不存在机械硬盘的寻道问题,因此系统能够在低于1ms的时间 内对任意位置单元完成输入、输出操作。
  机械硬盘即是温彻斯特硬盘,其部件主要由:盘片,磁头,盘片转轴及控制电机,磁头控制器,数据转 换器,接口,缓存等几个部分组成。磁头可沿盘片的半径方向运动,加上盘片每分钟数千转的高速旋转,磁头就可以定位在盘片的指定位置上进行数据的读写操作。 而混合硬盘则是机械硬盘+固态硬盘相结合,比较好的兼顾了容量与速度,虽然在读写速度上远不如真正固态硬盘。固态硬盘与机械硬盘。&
  闪 存颗粒是固态硬盘的存储单元,按照类型分为SLC、MLC和TLC三种类型。在讲解这三种类型的闪存区别之前,普及一个词:P/E。&什么是P/E?P /E是指硬盘所有闪存单元都写满数据并擦除一次算作一个P/E。也就是说,所有的闪存都要写满数据,才能算作固态硬盘的一个P/E周期。假设一个硬盘有6 个闪存颗粒,当这六个闪存颗粒都写满数据后,就算消耗了一次P/E。
  了解完P/E概念后,我们再来说说SLC、MLC、TLC这三种颗 粒的分类,目前市面上常见的MLC、TLC颗粒,SLC属于高端产品系列,高端原因除了读写性能出色外,更在于它的使用寿命:擦写次数可达上万次。而 MLC具有次P/E寿命,TLC具有500~2000次P/E寿命。&羊毛出在羊身上,SLC闪存虽然P/E寿命较高,但是也带来的价 格的水涨船高,一般仅用于企业级SSD硬盘使用,市场上主流的SSD主要是MLC和TLC颗粒(eTLC也属于TLC类型)。&而全球能生产闪存颗粒的厂 商也只有六家,他们的产品均采用自家产的闪存颗粒。
  主控芯片作用类似于主板的CPU,主要负责写入与读取处理的分配工作,数据分发和读 取就是靠这个器件来完成的。主控主要有ARM、RISC两种架构,整体制造工艺处于55nm水平。主控的重要性等于一台电脑的CPU,运算能力越强。主控 作用是负责将数据分发到各个闪存芯片,固态硬盘的数据存储有些类似于RAID5磁盘阵列的处理方法,也就是会把所有数据分别放在不同的闪存芯片中。&而缓 存颗粒则是充当内存的角色,当主控处理数据量未能及时分配到闪存颗粒时部分待处理数据变储存在缓存中。目前不是每个品牌固态硬盘都配备缓存,是否需要缓存 还是由主控特性而决定,也有部分厂商将缓存与主控封装在一起,因此外观上未能见到。
  固件作用相当于主板的的BIOS程序,是负责硬件最 底层与软件的交互以及和主板的数据交接,如果固件出现问题,容易造成部分闪存被反复擦写,也就造成浪费P/E寿命,P/E擦写寿命完结后,固态硬盘便会出 现故障,无法再进行读写甚至检测不到硬盘。某品牌固态硬盘更因为固件问题而导致产品检测不到硬盘(简称掉盘)&因此,固件也是比较重要的,厂商也有推出相 应的软件方便消费者进行固件升级。
启动速度将更快、照片将更清晰、日程提醒将更易设置。
该机仍保持了全键盘特色,但它的实体键盘是固定的。
出错原因是苹果公司使用了过期的安全证书去验证应用。
大部分用户都使用智能手机拍照,GoPro正在被边缘化。
参考价格3288元
苹果性价比之选
参考价格未上市
徕卡双摄像头
一体化金属机身
背部指纹解锁
性价比一般
参考价格799元
便宜性价比高
金属机身带指纹
处理器性能一般
参考价格2699元
骁龙820旗舰芯片
超高性价比
造型无革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用固态硬盘玩游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