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的创造者是怎样创造的

大家都在看
中国高速铁路在近几年所创造出的奇迹世界目睹:5年走完国际上40年高速铁路发展的历程,3小时跑完武广之间,原来需要11小时的路途,集世界最先进的四种技术,中国人创造出独一无二的中国高速铁路品牌。一个崭新的世界冠军,武广铁路全长约1068.8公里,位居世界第一;途经桥涵910座,世界第一;运营时速350公里,世界第一;这项艰巨而复杂的工程从开工建设到正式运营只用了4年6个月零3天,仍然是世界第一。
(焦点访谈 )
视频集介绍
国家/地区:
视频简介: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文汇报:奇迹是怎样创造的
文汇报:奇迹是怎样创造的
来源:文汇报
点击:1209
奇迹是怎样创造的  □ 陈迟  人们把做到了想象不到的不平凡的事情,称为创造了奇迹。我现在要给你们讲述的,就是一位已被诊断为严重伤残、只能终年卧床的神经病学专家,怎样在康复过程中创造奇迹的故事。如果你们愿意看完这篇文字,就一定会同我一样,被他那一连串生动的真实故事所感动。  时间不远,就在今年农历小年夜(2月8日),神经病学专家、华山医院终身教授秦震,在曾经遭遇两次脑伤、近两年又发生腰椎骨折和股骨头坏死、先后两次从死神怀抱里被夺回生命以后,却在医生为他积极治疗的同时,坚持自己刻苦锻炼,居然毋需他人搀扶,摆脱助行机械,可以自己独立行走了!  那天午后,秦震来到我住的病房门口,把助行器往门一放,就一小步一小步走了进来。我喜出望外:你真能走了,了不起!他笑着说:我是特地来走给你看的。  但是,秦震的故事,还得从四十年前讲起。1974年,人到中年的秦震作为神经病学副教授,同来自各地的几位医学专家一起,把刚刚编写好的全国有关医学教材带到上海市郊征询工农意见。不料车到南翔,遭遇重大车祸,安徽医学院的一位血液病学教授当场身亡,秦震也受到严重脑伤,顿时深度昏迷,生命垂危!经过抢救,总算夺回了他的生命,但他只能长期卧床,生活全都依赖他人料理,记忆力也严重丧失了。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秦震就此悲观消沉,听凭命运摆布了么?不!他要同病魔展开顽强的斗争。在持续多年的治疗与锻炼的日子里,他躺病床上,一面积极治疗,一面刻苦锻炼、勤奋学习,终于恢复了健康,还把遗忘了的神经病学理论和实践经验重新掌握起来,不但恢复正常工作,而且大大增长了学识和才能,成为著名的神经病学家、教授。从这之后,他在上海举行的有关神经病学国际性学术会议上出任中方主席,担任过中华神经病学会主任委员,还到美国和欧洲数国进修研究和巡回学术演讲,并被美国神经病学会评选为荣誉会员。——所有看到秦震又在神经病学领域重新活跃身影的同行和朋友,无不称叹他创造了一个奇迹!  然而,三十多年后的2008年,或许这就叫“祸不单行”吧,正当秦震意气风发地工作和研究的时候,竟在家门口又遭遇了被自行车迎面撞击的重大事故,造成脑干出血!抬到医院急诊时,人已不能动弹,说话和吞咽都极为困难。经过抢救,再一次把他从死神怀抱里夺了回来。经过半年多的治疗和锻炼,才算逐步康复。他自己也未曾料到,由于治病心切,锻炼过度,以致髋关节严重受伤。有一天,他在马路上缓步行走,突然左腿根部疼痛难忍,随即寸步难行,从此不能走了!给他治病的医生和他自己都明白:这辈子大概都只能卧床度日了!但是,他还是不肯屈服,依然保持乐观的心态,凭着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决心以更科学的态度坚持积极治疗和康复训练。2010年,他成为我又一次住院时同一病房的病友,我也就成为亲眼目睹他近几年病体康复的见证人。  开始一段时间,秦震还只能终日卧床,生活难以自理。病区里的老年科副主任黄延焱教授、两位大组长吴晓琰、陈刚副教授,还有好几位医生,护士长和好几位护士,都对他们的秦老师热心关怀和亲切照料,安排适合康复治疗的环境和条件。秦震对自己还是严格要求,遵照康复科俞岚副教授和其他康复医生的精心指导,每天坚持康复训练,往往一练就是两三个小时,即使数九严寒,也要练到全身冒汗,无论医生在不在身旁,都从不马虎和停歇。我亲眼看到他的康复状况日益进步:从终日卧床到自己下床,再到站立锻炼,再到摸着墙壁走几步。2010年暮春时节的一天上午,秦震在做完康复训练以后,朱医生鼓励他:我在身旁保护,你大胆走走看。只见他用双手推着小小餐桌,走近了我的病床。突然间,年已八旬的老秦停住脚步,泪流满面,哭了!我疾步上前搀扶:你应当高兴呀,怎么哭了?!他揩掉泪水,挺起胸膛,面色凝重地说:“我太激动了!没有想到这辈子还能走啊!”简简单单一句话,蕴含着他的多少心血和汗水。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和自己锻炼,秦震就可以扶着助行器在病区里随意走动了。——他就是如此顽强地创造出一个奇迹!  时间不等人。从春节到现在的一百多个日夜里,秦震仍在持续奋斗:上午在病房里,同康复科医生一起做康复训练,下午再去康复科的治疗大厅自行锻炼;继续甩掉助行器小步行走,也越来越欢快了。他每天还抓紧时间,从电脑上了解天下大事和神经病学的新功能新成果,还要同前来看望的青年医生和学生进行学术讨论。很多医生和护士以及我们这些病友,无不对秦震战胜严重伤残的意志和毅力表示由衷的敬佩。康复科的黄崧华医生说:做康复治疗的病人成千上万,能像秦老师这样认真、刻苦和从不间断地做这么多康复项目的病人,我们没有遇到过;经过康复治疗能够取得这么明显的效果,秦老师更可以说是第一个。秦老师不愧是我们的真正的教授!  秦震今年已经耄耋高龄。一般人到了这把年纪,大多精力衰退,老态龙钟,而他却面色红润,肌肉结实,耳聪目明,神采奕奕,如同六十多岁的“年轻老人”一样。今年二月老秦83岁生日的那天,大洋彼岸传来美国神经病学研究院的朋友们对他的热情况贺。电子邮件中画着一只蛋糕,感谢他对国际神经病学研究的“支持和参与”。  人世间的任何奇迹,都决不会是从天上掉下来,也不会是什么“救世主”的恩赐,不会是不付出艰辛的奋斗就能轻而易举地侥幸得到的。秦震的故事再次告诉我们:在正确思想指引下,具有坚强意志、顽强毅力和乐观精神,任何人,都可能亲手创造出奇迹来,这真是一条万古不变、颠扑不破的真理。  秦震同志,我满怀诚挚之情为你祝福!  2013年4月写于病室,同年6月改定
友情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上海市卫生局
中国红十字会
上海红十字会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上海基层党建网热词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奇迹是这样创造的
小故事网 时间: 作文字数: 500字
&&& 有一件事,使我至今都引以为豪,因为那次我创造了一个小小的奇迹。
&&& 二年级的一天,&嘟&&&清脆的哨声划破了操场上的宁静。那时,教我们体育的是毛,他微微翘起的鼻梁上架着一副宽大的眼镜,厚厚的镜片仍然挡不住他那锐利的目光。&先全体跑五圈!&毛老师的话声音不大,但挺有分量。&才五圈?&&太少了。&&&队伍里炸开了锅。
&&& 大家跑了起来,第一圈,我跑得又轻又快,第二圈,第三圈&&我渐渐的落后了,腿上像绑了沙袋,怎么也迈不开步子。突然,毛老师来了一句,&男生跑十圈!&什么?十圈!我慌了神,毕竟我是个大块头,能跑到这个地步已经很不错了。
&&& 我心想:&哼!第一节课就给我们个下马威,十圈!当我们是铁人呐!这老师可真够呛!&我抬头看看前面,好些人不是在跑,而是再走!我也索性走起来。这时,耳边传来了毛老师的声音:&张洁,跑不动了吗?&他的话刺痛了我,&胡说!&我坚定的回答。然后咬咬牙,拼着最后一口气向前冲去。照在头上,身上有些火辣辣的,汗水顺着眼角往下流,眼睛有些睁不开了。管他呢!汗水淹不死人!现在,跑道上已经空无一人了。
&&& &哼!这帮&小皇帝&&小公主&!&我心里冒出这么一句话来。&十圈!够了!&毛老师提醒了我一句。我不理睬,&刚才走了一圈,不算数!&我拖着筋疲力尽的身体,向前跑去。
&&& 终于,我跑完了艰难的二十一圈。甩甩满头的汗珠子,远远地,毛老师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空荡荡的跑道上,我地昂起了头,因为今天我创造了一个小小的奇迹。
对作文的表态生命奇迹是怎样创造的
章先生退休前,可算一位地方官员,身上却很少官气,文人气质很足。正因此,我们成了忘年之交。意外的是,章先生退休后不久一次体检发现得了肺癌。治疗期间我去看望,状态自然非常不好。可是,前不久再次见到章先生,他精神矍砾,身体健朗,全然一个健康的老人,又是一个意外!算起来,整整10年过去了,章先生创造了一个生命奇迹。生命奇迹是怎样创造的?我们聊起来,章先生说,一是发现及时,老伴jL催促体检,及时发现,功不可没;二是治疗到位,各级领导和医护人员,给了我最好的治疗;三是亲人支持,整个治疗过程,老伴从不在我面前掉眼泪,儿女亲友也给我最好的关心和支持。这些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这都是外因,您个人的因素呢?我问。章先生推心置腹:这场病之后,我确信精神作用的巨大。确诊之后,实话说,当天晚上,我也是一宿没睡。思前想后,辗转反侧,几乎陷于绝望。第二天,我意识到这样不行。这样下去的话,即便病症要不了我的命,绝望也会要了我的命。我必须得调整心态,首先不要怕...&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八秩光阴转瞬过,先生岁月未蹉跎。经书诵读用心记,端砚勤操以墨磨。博学...&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笔底藏锋三十载,岷峨幸会几春秋。书成幼妇色丝句,思逐杨花榆荚愁。锦水春风沐甘雨,京华秋色荡回舟。珠玑隽语续清韵,夜合花开光四流。追怀安康元同志战火曾经天一方,同舟卅载历风霜。谦虚自视情深挚,友爱质诚热心肠。乃以直言遭责斥,初衷不改有担当...&
(本文共3页)
权威出处:
恭祝《古建园林技术》杂志百卷庆典艰苦奋斗廿五年,收获...&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深切缅怀阎万章先生本刊前主编、辽宁省博物馆研究员、原研究室主任阎万章先生,于1996年3月26日因病逝世,享年七十四岁。东北文博界和学术界痛失一位资深的前辈学者。阎万章先生是著名的辽史专家和文物、博物馆学家,也是国内少数契丹文研究家之一。先生祖藉辽宁省义县。194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以后,从事过教育工作,1949年4月应聘参加东北文物管理处工作,同年5月转入东北博物馆(今辽宁省博物馆)。从此,在文博战线耕耘了半个世纪,把毕生精力献给了党的文博事业。曾先后担任东北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研究员助理、副研究员、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并曾任辽宁省政协第四届委员会委员、辽宁省考古博物馆学会常务理事、辽宁省博物馆学会名誉理事、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地名学会副理事长、省历史...&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日,即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字焕章)诞辰一百周年纪念会前夕,邓小平同志准人民大会堂接见了冯将军的子女,他说:焕章先生是值得我们纪念的人物,他一生有相当长的时间为国家和人民做了许多好率.建立了丰功伟业。他也是我们党长期合作的朋友。 小平同志回顾了1926年他开始与冯将军交往的情景。他说:当时,焕章先生要求我们党派人到西北军。我们从莫斯科一起来了20多个人。刘伯坚同志也是那个时候来到了西北军,做政治部长。当时我们有三个人打前站,我是其中一个,那时我才23岁。记得1926年跟李大妞(李德全)的弟弟(李连成)...&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中国高铁奇迹是怎样创造的_百度拇指医生
&&&网友互助
?中国高铁奇迹是怎样创造的
拇指医生提醒您:该问题下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中国高铁走了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发展之路,没有创新,中国高铁的创造只能是一句空话!中国高铁有铁路网完整和集中统一指挥的管理体制优势,有一支高素质特别能战斗的铁路职工队伍。中国高铁的跨越,贯穿着科学发展观这条红线,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再创新的身影。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自主创新之路,可以说是中国高铁发展模式最具核心的价值和最大的成功之处。中国高铁它所蕴含的制度优势、自主创新和高铁人的奉献精神,正是这些让中国人在短短的时间内创造了高铁的奇迹。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 百度拇指医生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才能创造奇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