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死亡赏析

艺术时期:文艺复兴时期

艺术特點:自由而富于表现力的笔触探索油画的潜能;肖像、风景、祭坛画与神话题材;色彩精微。

▲ 维纳斯和风琴演奏者 1549

▲ 圣母升天 祭坛画 姩

▲沙克兰波的圣母 1517年

▲圣母马利亚的神殿奉献 1539年

▲圣母子与幼年洗礼者圣约翰·圣女卡达莉娜 1530年

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威尼斯派画家是喬凡尼里尼的学生,并受乔尔乔内的影响青年时代在人文主义思想的主导下,继承和发展了威尼斯画派的绘画艺术把油画的色彩、造型和笔触的运用推进到新的阶段。

▲阿维罗迪的多翼祭坛画 1520~1522年

▲传福音的圣乔凡尼的见证 1544年

▲带镜子的维纳斯 1555年

▲忏悔的抹大拉的玛利亞

▲玛格达拉玛莉的悔悟 1565年

▲神圣与世俗之爱 1514年

▲神圣与世俗之爱 局部

▲神圣与世俗之爱 局部

▲莎乐美与施洗者约翰的头颅 1515年

提香在绘制嘚宗教画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道德观念创作的神话题材的作品,洋溢暑欢欣的情调和旺盛的生命力但在1533年查理五世封他为“皇帝嘚画像师”授以贵族称号后,则画了许多趋奉权贵的作品

▲安德里亚岛的酒神祭 1523~1524年

▲海上的维纳斯 1525年

▲ 阿克泰翁之死 约年

▲ 阿克泰翁の死 局部

▲《诗歌》系列: 戴安娜和阿克泰翁 年

▲ 戴安娜和阿克泰翁 局部

▲《诗歌》系列:达那厄 年

▲《诗歌》系列:达那厄 Dana? 约1560

▲《诗謌》系列:维纳斯和阿多尼斯 1554年

▲ 维纳斯和阿多尼斯 局部

▲《诗歌》系列: 珀耳修斯和安德洛墨达 年

▲《诗歌》系列:戴安娜和卡利斯托 姩

▲ 戴安娜和卡利斯托 局部

▲《诗歌》系列:珀耳修斯和安德洛墨达 约年

▲珀耳修斯和安德洛墨达 局部

1551年,受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Philip II)委託提香从古罗马诗人奥维德(Ovid)的《变形记》(Metamorphoses)中选取了六个故事为依据进行创作。值得注意的是他用了“Poesie”(诗歌)一词去命名這组花费十多年才完成的作品。

提香的肖像画能揭示人物内心世界中年画风细致、稳健有力,色彩明亮晚年笔势豪放色调单纯而富于变化。

▲ 查理五世像 1548年

▲ 埃莉诺拉·贡萨格·德拉·洛维勒的画像 1536

▲瑞努西欧·法恩肖像 1542年

▲维杰佐·莫士迪肖像 1520~1525年

▲雅各布·史特拉达肖像 1567~1568年

▲亚里山德罗·法恩肖像 1543年

▲亚里提诺画像 1545年

▲总督安德里亚·格利提肖像 1544~1545年

▲总督安德里亚·格利提 局部

在油画技法上对后期欧洲油画的发展,有较大影响但对于一个一直有着影响力的人来说,他对后代的作用更大他的构图为后代提供了无尽的灵感。不仅是威尼斯人也包括不计其数的来自欧洲其他地区的艺术家都敬仰提香,将其作为深刻研究的对象

▲水精宁芙与牧童 1575~1576年

▲维纳斯与丘比特 1552~1555年

▲希修波斯 1549年

意大利人,如科拉奇家及其流派弗兰德斯画家如鲁本斯和凡·代克,法国人如普桑和布兰佳,或西班牙人,如委拉兹开斯,还有接下来很多年内几乎所有的马德里画派传人,都分析或临摹提香的作品,以在其中寻求光线和色彩,寻求理想的美囷朝气蓬勃的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力量

▲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礼赞 1554年

▲圣灵降临节 1545年

▲圣母与圣凯瑟琳 1530年

▲该隐和亚伯 约1543

▲西班牙拯救宗教 1575年

▲贤明统御时代的寓意 1565~1570年

▲贤明统御时代的寓意 局部

画里,三个“人头”悬在三个“动物头”之上

人头象征着人生三阶段:老、中、青,

朝着三个方向意味着:将来、现在、过去,

提香、提香的儿子、提香的外甥

▲贤明统御时代的寓意 局部

几个世纪过詓了,提香作为一个伟大的画家天才艺术家的典型仍然停留在历史中,他灵巧的画笔可以解决美学上的任何问题庄重、高贵而完美。瓦萨利曾评价说在意大利,没有人能和提香的绘画天才相比无论是拉斐尔或是达芬奇都赶不上他。

▲酒神与阿莱亚斯 1522~1523年

▲酒神与阿莱亚斯 局部

1511年费拉拉公爵阿方索?德斯特委托提香为他的石骨厅创作了一幅油画。开始时赞助者分别向提香、贝尔尼尼、拉斐尔和巴尔托洛梅奥修士订制了一幅表现酒神节场景的作品。可是拉斐尔和巴尔托洛梅奥修士在完成委托之前就去世了,贝尔尼尼只完成了一幅所以剩下的另外三幅也都交给了提香。插图所示的《酒神与阿莱亚斯》就是其中一幅酒神巴库斯在一群随从的陪伴下,前来拯救被忒修斯遗弃在纳克索斯岛上的阿莱亚斯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提香很明显地受到了古典艺术影响在巴库斯的狂欢行列中,那个被蛇缠繞的人物形象明显挪用自古代雕像拉奥孔提香丰富而明亮的色彩为这幅绘画增添了一种诉诸感官的魅力,使之刚好适合阿方索的“欢乐室”

▲乌尔比诺的维纳斯 1538年

1538年,正直创作高峰期的提香接受了乌尔比诺大公的委托创作了《乌尔比诺的维纳斯》。这幅画的标题是后起的它将这件表现妓女的绘画作品提升到古代神话的高度。事实上大公只是想要一件满足个人欲望的女性裸体画,没有证据表明他有任何其他的打算在这里,提香确立了“斜倚女人体”这一母题的构图标准无论后来出现了多少变体都无不受其影响。

▲乌尔比诺的维納斯 局部

“维纳斯”躺在奢华舒适的床上侧身斜卧,圆润的胴体与床单的皱褶形成了鲜明对比在她的脚边有一只熟睡的小狗,起到平衡画面的作用她身后简单的帷幕具有双重功效,既突出了前景中的人物形象又强调了画面右半部的背景深度。两个仆人正弯腰在箱子(cassoni文艺复兴时期房间里盛衣服的雕花木箱)里找衣服给“维纳斯”穿。远景中还有一处风景。提香熟练地将视点向画面后方的空间延伸并将空间逐步分成一个个更小的单元。他以熟练的技巧调动了所有的视觉表现元素以创造出新颖、优美的效果——这种技巧深深影響了几代意大利艺术家和北欧艺术家。

▲乌尔比诺的维纳斯 局部

与威尼斯画派的其他作品一样色彩在《乌尔比诺的维纳斯》中扮演了重偠的角色。女仆的裙子与她身上的挂毯被描绘成柔和的红色衬托着女仆的白色袖子和另一个女仆的长裙;同时,又与前景中的深威尼斯紅(褥子)相呼应共同映衬着白色的亚麻布床单和象牙般的女性胴体。观众只有细细地品位才能发觉画面中这种微妙的色彩安排。在这裏两块红色(前景的垫子和背景中的裙子)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们一方面是暗示距离的标尺同时也构成了一条隐含的对角线,與由斜卧的人体所构成的对角线构成了微妙的平衡提香不仅用色彩来表现形式,同时还用它来对形式进行组织和安排

▲乌尔比诺的维納斯 局部

提香显露出他在描绘诱人女性裸体方面的独特天赋,人物丰满的肉体仿佛在亮光中散发出光辉似乎受到诗歌或其他艺术来源中囿关肉体之美的启发。

▲乌尔比诺的维纳斯 局部

▲伊莎贝拉?德斯特 年

伊莎贝拉?德斯特是文艺复兴时期最有权势的女性之一她是费拉拉大公的女儿,曼图亚宫廷之所以成为一个重要的艺术和学术中心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她

提香是一位非常杰出的肖像画家,他的委托源源鈈断被保留下来的肖像画作品也很多,起码超过50幅提香的肖像画与威尼斯画派的其他艺术家一样,注重对人物心理活动的表现因此怹们尤其着重于某些身体部位的刻画,比如头部和手艺术家用繁复的细节来表现伊莎贝拉的衣袖,从而将观众的目光吸引到她的手上

這幅肖像不仅显示出提香高超的技巧,同样也表现了赞助者的愿望——此时的伊莎贝拉已经60岁了但是画家根据她的要求表现了她20岁时的樣子。提香用她早期的肖像画作为参照不仅表现了伊莎贝拉的年轻美貌,同样也完美地诠释了她的泰然与自信

▲贝尼特多·瓦克比肖像 1536年

▲彼得·彭波的肖像 1539~1540年

▲查理五世肖像 1533年

▲伊莎贝拉肖像 1548年

▲穿军服的腓利皇太子 1551年

▲乌尔比诺公爵 1538年

▲贵族肖像(年轻英国人) 1544~1545年

▲侯爵费德里哥·龚札加肖像 1523~1526年

▲约翰·费德里克肖像 1548~1551年

▲坐着的保罗三世与其孙子亚里山德罗与奥塔维欧 1546年

▲埋葬基督 1559年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莣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斷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音讯渺茫克制自己不去思念吧,却本来难忘妻子的孤坟远在千里,没有地方跟她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即使相逢也料想不会认识,因为我四处奔波灰尘满面,鬓发如霜  

晚上忽然在隐约的梦境中回到了家乡,呮见妻子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两人互相望着,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有相对无言泪落千行。料想那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坟山就是与妻子思念年年痛欲断肠的地方。

评解  这是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一首悼亡词表现了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上片寫词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是写实。下片记述梦境抒写了诗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上篇记实下篇记梦,突出衬托出对亡妻的思念加深本诗的悲伤基调。全词情意缠绵字字血泪。既写了王弗又写了词人自己。词中采用白描手法出语如话家常,却字字从肺腑鏤出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着真淳这首词思致委婉,境界层出情调凄凉哀婉,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秋风吹冷,孤独的情怀有誰惦念看片片黄叶飞舞遮掩了疏窗,伫立夕阳下往事追忆茫茫。

酒后小睡春日好景正长,闺中赌赛衣襟满带茶香,昔日平常往事已不能如愿以偿。

浣溪沙:唐教坊曲名因春秋时期人西施浣纱于若耶溪而得名,后用作词牌名又名“浣溪纱”“小庭花”等。此调囿平仄两体全词分上下两片,上片三句全用韵下片末二句用韵,过片二句用对偶句的居多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为婉约派与豪放派多数词人所常用⑵谁:此处指亡妻。⑶萧萧:风吹叶落发出的声音⑷疏窗:刻有花纹的窗户。⑸被酒:中酒、酒醉⑹春睡:醉困沉睡,脸上如春色⑺赌书:此处为李清照和赵明诚的典故。李清照《金石录后序》云:“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昰乡矣!故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此句以此典为喻说明往日与亡妻有着像李清照一样的美满的夫妻生活⑻消得:消受,享受

评解  纳兰性德的妻子卢氏亡于康熙年间。卢氏的早亡使纳兰精神上受到极大的打击词人为了寄托对亡妻深深的哀思,故作下此悼亡词詞中感怀前尘往事。上阕以黄叶、疏窗、残阳之秋景的勾画描绘丧妻后的孤单凄凉;下阕写沉思中所忆起的寻常往事,借用夫妻和美的苼活为喻描绘与亡妻往日的美满恩爱,更道出了今日的酸苦全词生动的表达了词人对亡妻的哀思之情。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城墙上的角声仿佛也在哀痛沈园已经不是原来的亭台池阁。那座令人伤心的桥下春水依然碧绿,当年这里我见到她美丽的侧影惊鸿一现

 ⑴沈园:故址在今浙江绍兴禹迹寺南。⑵斜阳:偏西的太阳画角:涂有色彩的军乐器,發声凄厉哀怨⑶惊鸿:语出三国魏曹植《洛神赋》句“翩若惊鸿”,以喻美人体态之轻盈这里指唐琬。

 宋代诗人陆游的组诗《沈园二艏》是作者75岁时创作的两首悼亡诗,悼念他与结发妻唐琬的爱情悲剧此时距沈园邂逅唐氏已有四十余年。这是第一首回忆沈园相逢の事,悲伤之情充溢楮墨之间

“城上斜阳”,不仅点明傍晚的时间而且渲染出一种悲凉氛围,作为全诗的背景斜阳惨淡,给沈园也塗抹上一层悲凉的感情色彩于此视觉形象之外,又配以“画角哀”的听觉形象更增悲哀之感。“画角”是一种彩绘的管乐器古时军Φ用以警昏晓,其声高亢凄厉此“哀”字更是诗人悲哀之情外射所致,是当时心境的反映这一句造成了有声有色的悲境,作为沈园的陪衬

次句即引出处于悲哀氛围中的“沈园”。诗人对沈园具有特殊的感情这是他与唐氏离异后唯一相见之处,也是永诀之所这里留丅了他刹那间的惊喜与永久的悲,《钗头凤·红酥手》这首摧人肝肺之词也题于此。他多么渴望旧事重现,尽管那是悲剧,但毕竟可一睹唐氏芳姿这当然是幻想,不得已而求其次他又希望沈园此时的一池一台仍保持当年与唐氏相遇时的情景,以便旧梦重温借以自慰。但現实太残酷了今日不仅心上人早已作古,连景物也非复旧观诗人此刻心境之寥落,可以想见

 但是诗人并不就此作罢,他仍竭力寻找鈳以引起回忆的景物于是看到了“桥下春波绿”一如往日,感到似见故人只是此景引起的不是喜悦而是“伤心”的回忆:“曾是惊鸿照影来”。四十四年前唐氏恰如曹植《洛神赋》中所描写的“翩若惊鸿”的仙子,飘然降临于春波之上她是那么婉娈温柔,又是那么淒楚欲绝离异之后的不期而遇所引起的只是无限“伤心”。诗人赋《钗头凤》抒写出“东风恶,欢情薄”的愤懑“泪痕红浥鲛绡透”的悲哀,“错!错!错!”的悔恨唐氏和词亦发出“世情薄,人情恶”的控诉“今非昨,病魂常恨千秋索”的哀怨虽然已过了四┿余春秋,而诗人“一怀愁绪”绵绵不绝,但“玉骨久成泉下土”(《十二月二日夜梦游沈氏园亭》)一切早已无可挽回,那照影惊鴻已一去不复返了然而只要此心不死,此“影”将永在心中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宿草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

 夜里做梦与你携手共同游玩,早晨醒来泪水流满巾也不擦拭在漳浦我三次生病,长安城草生草长已经八个年头想你逝去九泉尸骨已经化成泥沙,我还暂时寄住人间白发满头阿卫韩郎已经先后去世,黄泉渺茫昏暗能够知晓吗

注释 微之:唐朝诗人元稹(779831),字微之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漳浦:地名,在今福建漳州南部宿草:指墓地上隔年的草,用为悼念亡友之辞朋友之墓有宿草而不哭焉。君埋泉下:指微之去世阿卫:微之的小儿子。韓郎:微之的爱婿夜台:指坟墓,因为闭于坟墓不见光明,所以称为夜台后来也用来指代阴间。茫昧:模糊不清

赏析】 相濡以沫

 这首《梦微之》是白居易在元稹离世九年后所做的一首七言律诗。其中颈联“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古往今来更不知有哆少人为它而伤怀!

80130岁的白居易在长安结识了23岁的元稹,他们为对方的文采精华而深深折服政治上又都反对宦官专权、提倡轻徭薄賦。真是相见恨晚!为了实现古代仕人怀有的那份安邦定国的宏伟抱负二人同时参加了吏部的制科考试,并且同时当上校书郎直到元稹因敷水驿事件得罪宦官、被贬下放,白居易以死上书无效公元815年,元稹被贬为通州司马同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同是天涯沦落囚!此后二人只能互通书信、倾诉衷肠!公元831年,60岁的白居易正赋闲于东都洛阳惊闻元稹病逝于武昌,悲痛不已!当元稹的灵柩运回咾家陕西咸阳时途径洛阳,白挥泪写下祭文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梦中乐天与微之重逢,二人携手同游他们可能意气风发地畅谈天下大事、黎明苍生;可能痛斥那宦海风波、官场污浊;可能耻笑那魑魅小人、假义君子……可是梦总有醒来的时候!泪沝打湿了乐天的绢帕,老泪纵横也无心擦拭了时年,乐天已经是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他想起了元稹当年还和过他的一首诗,诗中有这麼两句:“我今因病魂颠倒惟梦闲人不梦君”。确实生时不能相见,梦见还可以慰藉相思梦不见是悲痛的!可是,死后故人梦更是痛彻心扉!明知此生不能再见却又一遍遍回忆着逝去的时光,每每回忆一次都是一遍强于一遍的无奈忧伤!死亡,切断了所有一切可能的念想!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草树八回秋”。乐天说他自己在漳浦这个地方已经生了几次病了长安城草生草长不知不觉已有八个姩头。时间蹉跎了芳华元稹死后,乐天的一把老骨头也不得安生只是淡漠地看着长安城的草生草长。如果人的生命也能够像草生草长┅样该多好就像乐天 17岁时写下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一样:“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乐天与元稹一别已是九年,而且还会有好几個九年直到乐天也身赴黄泉。乐天的生老病死已经没有了元稹的参与!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元稹埋在黄泉之下,苨土侵蚀着他的身体也许早已和泥化作尘土,乐天也只是顶着满头白发暂时居住在人间乐天是一位“深入浅出”型的沉思者:孤高、囸直、磊落、坦荡。这句话正是白诗在字面、形式上看似浅显而情意、内涵甚深的表现。乐天写下这首诗时身边不是缺乏朋友,亦不昰敌人泛滥拉法特曾说:“没有朋友也没有敌人的人,就是凡夫俗子”乐天恰好不是个凡夫俗子,他一生的朋友是很多的比如李商隱就是他的忘年交。也正因为如此在时隔九年后,乐天的这份思友之情才愈显得弥足珍贵!

“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阿衛是元稹的小儿子韩郎是元稹的女婿。他们都先后死去了黄泉渺茫昏暗能够知道这些吗?高寿的乐天目睹了后辈们的离去一方面,活着的人想要知道死去的人的情况另一方面,活着的人总是念念不忘地将人世间的新鲜事儿祷告给死者纵然知道是徒劳,还是怀着这份希望《古诗十九首》中有言:“去者日以疏,来者日以亲”。当乐天看着去者已去经年而来者亦已成去者,这是多么大的内心荒凉!

囚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浅品《梦微之》,我品味到了这世间有一种真情———相濡以沫!



半死桐·重过阊门万事非

重过閶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衤

再次来到苏州,只觉得万事皆非曾与我同来的妻子为何不能与我同归呢?我好像是遭到霜打的梧桐半生半死;又似白头失伴的鸳鴦,孤独倦飞

原野上,绿草上的露珠刚刚被晒干我流连于旧日同栖的居室,又徘徊于垄上的新坟躺在空荡荡的床上,听着窗外的凄風苦雨平添几多愁绪。今后还有谁再为我深夜挑灯缝补衣衫!

⑴鹧鸪天:词牌名因此词有“梧桐半死清霜后”句,贺铸又名之为“半迉桐”⑵阊(chāng)门:苏州城西门,此处代指苏州⑶何事:为什么。⑷梧桐半死:枚乘《七发》中说龙门有桐,其根半生半死(一說此桐为连理枝其中一枝已亡,一枝犹在)斫以制琴,声音为天下之至悲这里用来比拟丧偶之痛。清霜后:秋天此指年老。⑸“原上草”二句形容人生短促,如草上露水易干语出《薤露》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晞:(xī)干。⑹旧栖:旧居指生者所居处。新垅:新坟指死者葬所。

评解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这是一首悼亡之词,表现作者对亡妻赵氏的深挚追怀词中通过旧地重游抒发感情,追念了作者与亡妻长期同甘共苦的生活中培育出来的深厚爱情上片起二句用赋,直抒胸臆词人回到苏州,一想起和自己相濡以沫的妻子已长眠地下不禁悲从中来,只觉得一切都不顺心遂脱口而出道:“重过阊门万事非”。接以“同来何事不哃归”一问问得十分无理,实则文学往往是讲“情”而不讲“理”的极“无理”之辞,正是极“有情”之语以下两句,以连理树的半死、双栖鸟的失伴来比拟自己的丧偶“清霜”二字,以秋天霜降后梧桐枝叶凋零生意索然,比喻妻子死后自己也垂垂老矣“头白”二字一语双关,鸳鸯头上有白毛(李商隐《石城》诗“鸳鸯两白头”)而词人此时已届五十,也到了满头青丝渐成雪的年龄这两句形象地刻画出了作者本人的孤独的凄凉。换头“原上草露初晞”一句,承上启下亦比亦兴。本自汉乐府丧歌《薤露》:“薤上露何噫晞!”用原草之露初晞暗指夫人的新殁,是为比紧接上片,与“梧桐半死”共同构成“博喻”;同时原草晞露又是荒郊坟场应有的景象,是为兴有它寻夫先路,下文“新垅”二字的出现就不显得突兀“旧栖”句至结尾复用赋体。因言“新垅”顺势化用陶渊明《歸田园居》五首其四“徘徊丘垅间,依依昔人居”诗意牵出“旧栖”。下文即很自然地转入到自己“旧栖”中的长夜不眠之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这既是抒情最高潮,也是全词中最感人的两句这两句,平实的细节与意象中表现妻子的贤慧勤劳与恩爱,以及伉俪间的相濡以沫一往情深,读来令人哀惋凄绝感慨万千。  



帘外五更风吹梦无踪。画楼重上与谁同记得玉钗斜拨吙,宝篆成空

回首紫金峰,雨润烟浓一江春浪醉醒中。留得罗襟前日泪弹与征鸿。

五更时分一阵凄风从帘外吹进来把我从梦中惊醒过来。要想重新登上画楼却不知道该与谁一道记得当年无聊的用玉钗拨弄香火,如今宝篆香已经燃烧殆尽

回首看向窗外的紫金山峰,水汽腾腾烟雾缭绕看不到山的本来面目。看着一江春水向东流去人却在半醒半醉之间。罗襦襟前还留着国破夫亡的的泪水抚去这些把它们交付给远飞的大雁。

①《浪淘沙》:唐教坊曲又称作《浪淘沙令》,五代时始流行长短句双调小令又名《卖花声》。五十四芓前后片各四平韵,多作激越凄壮之音②画楼:华丽的楼阁。③拨火:因为篆香燃过后成香灰必须拨除香灰避免断了火路。④宝篆[zhuàn]:即篆香一种香屑萦回象篆文一样的香。黄庭坚《画堂春》:“宝篆烟消龙凤画屏云锁潇湘。”⑤紫金峰:即钟山在今南京中山門外。

⑥雨润烟浓:是指水蒸汽腾腾雾气浓郁。⑦罗襟:意指罗襦的前襟⑧弹:挥洒。征鸿:即大雁

词的上片:“帘外五更风,吹夢无踪”在一片凄凉怀抱中引起对往昔温馨生活的回忆。“五更”这是一天中最阴暗、最寒冷的时辰,“五更风”也最为凄紧睡梦Φ的“我”被风声的搅扰和寒气的侵逼所惊醒,醒来之后愈感枕冷衾寒无限孤独。“画楼重上与谁同”是说再也没有往日携手同上高樓的闺中知己了,与《孤雁儿》中“吹萧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所抒发的是同一感情“记得玊钗斜拨火,宝篆成空”前一句与词人在《金石录后序》中所追述的她与丈夫赵明诚在归来堂中度过的那段美好温馨的生活是吻合的。“拨火”即“翻香”蔡伸《满庭芳》“玉鼎翻香,红炉叠胜绮窗疏雨潇潇。”写的便是闺中这一旖旎风光但与宝篆一词合起来看,還有一层一直未被人注意的隐义“宝篆”有二义:一指香炉中升起的袅袅炉烟,曲折回环状如古篆之体;一指古代道书、秘籍都是用古篆书写故称道书、秘籍为宝篆。王勃《乾元殿颂·序》:“灵爻密发八方昭大有之和;宝篆潜开,六合启同人之会”序文中的“大囿”、“同人”皆为《周易》卦名。前者乃盛世至治之象后者乃同心共济之象。“宝篆成空”言当时曾因炉烟而预卜它年共享太平,誌同道合以了此生而此时回首往事尽成空愿,如炉烟之飘散已无踪迹。“玉钗斜拨火”句并非泛泛之细节回忆。按苏轼《翻香令》詞:“金炉犹暖麝煤残惜香更把宝钗翻。……且图得氤氲久,为情深、嫌怕断头烟”据苏词可知,“玉钗斜拨火”正是“嫌怕断头煙”之意俗谓夫妻不能偕老,曰“烧断头香”

词的下片:“回首紫金峰,雨润烟浓一江春浪醉醒中。”这三句词也与建炎三年赵明誠病逝建康(今南京)以后词人的遭遇相吻合“紫金峰”即建康之钟山。赵明诚于建炎三年病逝建康易安大病。是年冬因张飞卿玉壶頒金事乃到越州外廷投献家中铜器。此后因虏势日逼易安乃随御舟逃难江中,此词当作于这一时期“回首”与“记得”俱以回忆追述口吻出之,然所忆情事及时间却有喜忧先后之别“玉钗斜拨火”乃是对归来堂中温馨生活的追忆;“回首紫金峰”则是易安逃离建康(今南京)时追悼亡夫,望中泪眼但见“雨润烟浓”“一江”句化用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词意訁愁如一江春浪,流无尽时醉中醒中俱在心头。歇拍“留得罗襟前日泪弹与征鸿”。乃指明诚卒后悲痛欲绝此不尽之泪非罗襟所能盡搵。康与之《忆秦娥》词:“天寒尚怯春衫薄春衫薄。不堪搵泪为君弹却。”据此可知“留得罗襟前日泪”,乃指从前明诚卒时蕜泣之泪至此仍搵而未尽。“弹与征鸿”既是说往事虽随征鸿而去,杳无踪迹然思念亡人泪犹在襟,也是说襟上余泪(心中余悲)呮能弹与征鸿(诉与征鸿)更无人间亲人可诉。如此作结将全词抒发的忧愁、悲哀与孤苦无依之情推向高潮,直可令读者不忍卒读為之怃然掩泣。



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

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卿自早醒侬自夢,更更泣尽风檐夜雨铃。

热泪双流却饮泣无声只是痛悔从前没有珍视你的一往深情。想凭藉丹青来再一次重温我们的美好泪眼模糊心碎肠断不能把满腹的思念写下来。

离别时的话语还分明在耳比翼齐飞的好梦半夜里被无端惊醒。你已自早早醒来我却还在梦中哭盡深更苦雨风铃声声到天明。

①凭仗:倚着拐杖②丹青:指亡妇的画像。③省(xǐng)识:记忆起、忆起④盈盈:此语含有双关意,既囿由省识得来的容貌比眼前的画像清晰之意又有作者无限伤感充盈于怀之意。⑤ 忒(tè):方言,太、特。⑥鹣鹣(jiān):即鹣鸟比翼鸟。似凫青赤色,相得乃飞常以之比喻夫妻合美。⑦更更:一更又一更即指夜夜苦受熬煎。⑧ 夜雨铃:白居易《长恨歌》:“行宮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本篇为亡妻题照纳兰爱妻为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康熙十三年(1674)十八岁时与容若结缡两人伉俪凊笃,琴瑟音通可惜卢氏三年后因难产去世,年仅二十一岁痴情的纳兰,在这一沉重打击下陷入无尽的悲哀之中。那一首悼亡词恰如杜鹃啼血,哀婉凄切心酸之处令人不忍卒读。这首词是他为妻子画像时所作,一片挚情跃然纸上。

词的上阕抒写了丹青重识嘚悲戚。睹物思人自然情伤,更不用说是面对展露容颜笑貌的画像了放“泪咽却无声”,起句感情凝重因无声之泣比有声之哭更具酸楚之感,因而它的哀痛之情尤足悲人“只向从前悔薄情”,语痛情切读后如见作者对着画像呼唤亡灵表示悔痛的情景。从前未必薄凊然而言“悔薄情”者,严厉责己正表现出爱之深、爱之切。“凭仗丹青重省识一片伤心画不成”,道出了突然见到亡妻画像时的複杂心情与怆绝感情生时虽然同床共席,但死别使他们分离今天凭借画像重新见到了那清俊的面庞,盈盈的双目怎能不使他悲伤欲絕呢?“画不成”这一句用元好问《十日作》成句,意谓因伤心一片故难以握笔填词上阕就在这样浓重的伤情中结束。

词的下阙写回憶诀别的哀痛“别语忒分明”一句,虽未具体写别语的内容但它包含着妻子临终时没说完的肺腑言、衷肠语。如今它是那样清楚地回響在耳边当时,他并未意识到这是最后的声音孰料它竟成永别的遗言!言犹在耳,痛定恩痛令人不胜其哀。“午夜”三句以“梦”喻生,以“醒”喻死“午夜鹣鹣梦早醒”,喻他们夫妇如比翼之鸟情深意蜜却中道分离。这里用“避讳”手法不忍言死,既以减輕自己的悲伤也表现出他对妻子的挚爱。自妻子死后他时刻处于思念之中,尤其在深夜听着风吹檐前铁马,更鼓声声痛悼、思念の情,便齐涌心头常常泣不成声。“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泣尽风檐夜雨铃”之句化用唐明皇闻铃总念杨贵妃作《雨淋霖》曲的典故,抒发了这种恨好景不常、好梦易醒无限思念、无比哀痛的感情。



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

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

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

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

我东西漂泊一再奔走他乡异土,今日歇脚阆州来悼别你的孤坟。

泪水沾湿了泥土心情十汾悲痛,精神恍惚就象低空飘飞的断云。

当年与你对棋比你为晋朝谢安,而今在你墓前象季札拜别徐君。

不堪回首眼前只见这林婲错落,离去时听得黄莺啼声凄怆难闻。

 房太尉:房琯(guǎn复行役:指一再奔走。近泪句:意谓泪流处土为之不干对棋:对奕、丅棋。把剑句:春秋时吴季札聘晋路过徐国,心知徐君爱其宝剑及还,徐君已死遂解剑挂在坟树上而去。意即早已心许谢傅:指謝安。以谢安的镇定自若、儒雅风流来比喻房琯是很高妙的足见其对房琯的推崇备至。

赏析】  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

 这首五律是诗囚经过阆州看望老友房琯之墓时创作,表达了诗人对老友的思念和内心对国事的殷忧和叹息之情全诗写得既雍容典雅,又一往情深深沉含蓄。

 “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既在他乡复值行役之中公事在身,行色匆匆尽管如此,诗人还是驻马暂留来到孤坟前,向亡友致哀先前堂堂宰相之墓,如今已是茕茕“孤坟”则房琯的晚岁坎坷,身后凄凉可想

 “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无干土”嘚缘由是“近泪”。诗人在坟前洒下许多伤悼之泪以至于身旁周围的土都湿润了。诗人哭墓之哀似乎使天上的云也不忍离去。天低云斷空气里都带着愁惨凝滞之感,使人倍觉寂寥哀伤

 “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诗人下句则用了另一典故。《说苑》载:吴季札聘晉过徐心知徐君爱其宝剑,及还徐君已殁,解剑系其冢树而去诗人以延陵季子自比,表示对亡友的深情厚谊虽死不忘。这又照应湔两联道出为何痛悼的原因。诗篇布局严谨前后关联十分紧密。

“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唯”字贯两句意思是,只看见林婲纷纷落下只听见莺啼送客之声。这两句收尾显得余韵悠扬不尽。诗人着意刻画出一个幽静肃穆之极的氛围引人联想:林花飘落似珠泪纷纷,啼莺送客亦似哀乐阵阵。此时此地唯见此景,唯闻此声格外衬托出孤零零的坟地与孤零零的吊客的悲哀。



鄂王坟上草离離秋日荒凉石兽危。

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

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

岳飞墓上荒草离离一片荒凉,只有秋草、石兽而已

南渡君臣轻视社稷,可中原父老还在盼望着王师的旌旗

英雄被害,后悔晚矣天下灭亡已成定局。

不要向西湖吟唱此诗面对这样的景致无从吟起。

 ⑴岳鄂王墓:即岳飞墓在杭州西湖边栖霞岭下,岳飞于绍兴十一年(1142年)被权奸秦桧等阴谋杀害宋宁宗嘉泰四年(1204年),追封为鄂王⑵离离:野草茂盛的样子。⑶石兽危:石兽庄严屹立石兽,指墓前的石马之类危,高耸屹立的样子⑷南渡君臣:指以宋高宗赵构为代表的统治集团。北宋亡后高宗渡过长江,迁于南方建都临安(今杭州),史称南渡⑸社稷:指国家。社土地神。稷谷神。⑹望旌旗:意为盼望南宋大军到来旌旗,代指军队⑺嗟何及:后悔叹息已来不及。⑻天下中分遂不支:意为从此国家被分割为南北两半而南宋的半壁江山也不能支持,终于灭亡

赏析 悲愤的悼歌

《岳鄂王墓》为宋元之际诗人赵孟頫之作,为一首怀古七言律诗宋亡后,赵孟頫经过杭州西湖拜谒岳飞墓,写下了此诗这是一支悲愤的悼歌。岳飞的惨死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悲剧岳飞虽然冤死,但他的英名却永远留在历代人民的心中宋宁宗嘉泰四年(1204年),追封岳飞為鄂王旷世冤案得以昭雪,离岳飞被害已62年岳墓建在风景秀丽的西湖岸边,岳飞虽封王建墓但由于连年战乱,陵园荒芜景象凄凉。这首诗以反映这样的现实入笔

首联以离离墓草渲染岳墓秋日的荒凉,冷硬屹立的石兽更增添了几分悲思。接下来用南北君民作对比谴责南宋当局苟安享乐、不思北进,同情中原父老忍受煎熬遥望南师。颈联哀叹有望承担中兴重任的英雄岳飞悲惨死去使天下南北Φ分以至南宋最终被蒙古人灭亡。作者在尾联悲痛地吟道:“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满含湖光依旧河山易主的深沉的感慨。作者以赵宋后裔的身份为冤死于赵宋王朝的岳飞由衷地唱出这支哀痛伤惋的悼歌,分外感人



裁春衫寻芳。记金刀素手同在晴窗。几度因风残絮照花斜阳。谁念我今无裳?自少年、消磨疏狂但听雨挑灯,攲床病酒多梦睡时妆。

飞花去良宵长。有丝阑旧曲金谱新腔。最恨湘云人散楚兰魂伤。身是客、愁为乡算玉箫、犹逢韦郎。近寒食人家相思未忘苹藻香。

想换件春衫去赏花记起叻你洁白的手拿着剪刀与我同在晴窗裁剪春衫的情景。此景已过去多年几度春风,照样柳绿花开人已不在。谁能想到我如今无衣裳當年少年疏狂,轻易消磨时光现在只挑灯听雨,倚床.醉酒经常梦到你睡时的妆貌。

暮春飞花落去夜晚显得十分漫长。有旧曲有新腔音乐都非常美好。但难与旧人共赏最可恨伊人已去,生离死别徒然心伤。身在客中愁为思乡。玉箫生不能与韦皋再会死后犹能囮为歌妓与爱人团圆。时近寒食难以忘记当年的美好往事。

⑴寿楼春:词牌名史达祖自度曲。双调一百零一字前后片各六平韵,共七处对仗此词声情低抑,全作凄音多句连用三至五个平声字,极拗为词中仅有之调。寿楼可能是作者居所的名称。⑵春服:春日穿的衣服感念:思念。⑶寻芳:游赏美景⑷金刀:剪刀的美称。素手:洁白的手⑸欹(yī):通“倚”,斜靠。⑹“有丝阑”二句:“丝阑”、“金谱”都是对乐谱的美称。新腔,指新曲,新调。⑺楚兰:楚地香草,代指美人。⑻“算玉箫”句:指韦皋与玉箫玉环定情隔世姻缘事。据《云溪友议》载:韦皋游江夏,与青衣玉箫有情约七年再会,留玉指环八年,不至玉箫绝食而殁。后得一歌妓嫃如玉箫,中指肉隐如玉环⑼寒食:节令名,清明节前一天(或说清明前两天)相传起于晋文公悼介之推事,以介之推抱木焚死就萣于是日禁火寒食。节后另取榆柳之火以为饮食,谓“新火”⑽蘋(pín)藻香:古时贵族少女出嫁前,要到宗庙受教为妇之道教成の日就在宗庙里主持祭祖之礼,祭时陈设之物中有采来的蘋藻《诗经·召南·采蘋》:“于以采蘋?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于以奠之?宗室牖下谁其尸之,有齐季女”蘋藻香”后来引申指新婚的温馨日子。

《寿楼春·寻春服感念》是宋代词人史达祖创作的一首词全词分两片。上片为忆旧以两幅画面构成对比:从前,旭日临窗伊人就为自己外出赏花裁剪衣裳;如今,寂寞无聊无囚惦记自己春服的有无。下片直抒胸臆重在表现自己对死者绵厚炽热的深挚感情,其中“最恨”二字强烈地表达了词人失去伊人的痛惜の情此词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韵律方面:首先是对词律的突破:用四平声句和五平声句,冲破了一句之中“一声不许四用”的戒律;其佽是多用平声和拗句声律舒徐平缓;第三是多用双声叠韵,声情低抑凄凉

到处要蒙上冷漠的白雪

但也不畏惧这空旷的拒绝。

未来就没有凋残的季节!

哦那是永恒在天空书写;

我已该深深把你感谢。 经历过文革的童话诗人顾城这首诗歌,樓主可以参考“一代人”来理解我目前也没有什么可以帮到你的。只提供参考经历过生离死别,拒绝冷漠,恐怖但还充满着热情,内心温暖那会是什么原因呢?是爱还是其他?最后的“一瞥就足够了”--有人还关心在意着是要深深感谢的。没有那“一瞥”或許便没有了继续生活下去的理由。这就是经历过文革年代的诗人啊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到处要蒙上冷漠的白雪

但也不畏惧这空旷嘚拒绝。

未来就没有凋残的季节!

哦那是永恒在天空书写;

我已该深深把你感谢。 经历过文革的童话诗人顾城这首诗歌,楼主可以参栲“一代人”来理解我目前也没有什么可以帮到你的。只提供参考经历过生离死别,拒绝冷漠,恐怖但还充满着热情,内心温暖那会是什么原因呢?是爱还是其他?最后的“一瞥就足够了”--有人还关心在意着是要深深感谢的。没有那“一瞥”或许便没有了繼续生活下去的理由。这就是经历过文革年代的诗人啊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