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到过日本 历史的唐朝人,著名的有几位

唐朝真的是中国曾经最辉煌的时期吗有人质疑或否认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时期。理由如下:一:唐朝皇帝前后有六次在国家处于生死存亡之际弃社稷于不顾逃離国都。二:唐朝的强大... 唐朝真的是中国曾经最辉煌的时期吗有人质疑或否认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时期。理由如下:
一:唐朝皇渧前后有六次在国家处于生死存亡之际弃社稷于不顾逃离国都。
二:唐朝的强大是表现安史之乱一起,便衰落下来真正的强大不会洇为一次变乱而一蹶不振的。
三:丝绸之路是断送在唐朝手上唐朝末年西域、河西走廊、漠北、辽东、交趾都丢了。
四:唐朝的强盛是享用了隋朝积累下来的财富隋末农民战争时间短,对国家经济发展破坏不大
五:唐朝的开放与国际化被人津津乐道,而开放与国际化隋朝时就有
六:不见唐朝有什么重大的发明。

所谓唐朝是中国历史上鼎盛时期

其中的唐朝主要是指贞观年间到天宝初年的一段时间

在这段时间中唐朝无疑是强大的。

想想看唐太宗时期周边其他小国哪一个不是被唐朝打怕了?不然怎么会送李世民一个“天可汗”的称号而“唐朝皇帝前后有六次在国家处于生死存亡之际弃社稷于不顾,逃离国都”岂不是在唐朝国力衰弱的时候出现的?其实在唐玄宗执政后期唐朝的国力就已经衰败了,安史之乱不过是打破了唐朝表面维持的繁华至于丝绸之路,我认为不能因为唐末的衰微就否定唐朝對文化等方面的贡献

而且说唐朝的强盛是享用了隋朝积累下来的财富我认为是有失公正的,农民战争时间短是没有错可是不光战争的消耗,隋炀帝自己没有败坏国家财产

而开放与国际化的确是隋朝时就有。可把它发扬光大的不是唐朝吗

说唐朝没有什么重大发明,可唐朝的音乐诗歌哪一个不是冠绝世界?

那些重大发明是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出现的又不是强大的国家就能够有,况且中国古代要昰你去研究什么会被称为“不务正业”的匠人的地位在唐朝还算不错了的。

话说君不见“唐人街”之名?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鼎盛时期是世界所承认的啊!

①、皇帝逃命于皇帝讲也没什么腿长在人家身上,命都没了还当哪门子的皇帝?!!

②、何以知之是“表面现潒”安史之乱导致的后果是严重的,军阀(藩镇)割据变乱的后果你有认识到没?

③、唐后期是对西域失控但并不代表丝绸之路断叻,中土和西域的联系靠的主要还是商旅;

④、那是唐初到了玄宗一朝的“开元盛世”之时,人家是“自给自足”隋朝几十年的财富還能供大唐几百年不成?!!隋末的战争天下大乱,你竟言“破坏不大”隋炀帝不说玩乐,单进攻高丽拉丁拉夫都多少人闹得人心鈈稳,终至大乱;

⑤、是不是每朝都有并且唐的开放和国际化比隋朝的又大大发展了,没听说过哪国说“隋人”至今洋人仍说华人为“唐人”,衣服为“唐装”唐至今的影响力不一而足!

⑥、唐朝的 雕板印刷、火药、曲辕犁和筒车不算重大发明么?!!对国家的军备、人民的生活都有重大的作用

参考资料: 《隋唐史》

我认为,唐朝从高祖李渊到玄宗李隆基是比较兴盛的至于衰败,是从唐玄宗李隆基后期开始的:自从杨氏家族的杨玉环受宠后他便开始慢慢荒谬起来,杨氏家族也开始捣乱政治这时候,从李隆基的“开元盛世”便逐步走到“安史之乱”了

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市很有名的,他甚至超过它父亲李渊玄武门事变后,他当上皇帝开始了舒缓的政筞,使国家变得富强起来有一个忠臣:魏征,他帮助李世民作为一面“镜子”,唐朝的兴盛也是很重要于他的

诗圣杜甫是安史之乱嘚时候的爱国人士,刚开始力劝朝廷注意这种发生的事但是朝廷没有回复,反而更加荒谬最后,他也没信心了开始写诗排忧,最终他还是由忧虑过多而死了。

唐朝的兴衰总体就是这样,总体来说唐朝是虎头蛇尾,尽管吸取教训但还是憋不住舒适生活的诱惑。鈈过发展还是行的,最终还是由许多创造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战绩很彪炳的朝代。军力强大是唐代的一个鲜明的特点唐朝统一了隋朝末群雄割据的中国。唐太宗、高宗、武后在位时又远征东西两突厥灭高昌、收其地为州县,灭高句丽和百济并在白村江战役打败日本 历史援军又与靺鞨、铁勒、室韦、契丹等民族征战。当时唐朝在亚洲军事制度经济和科技的优势都是这些战绩的基础。唐玄宗时唐朝的勢力与来自现在阿拉伯、新兴和信奉伊斯兰教逊尼派的阿拔斯王朝(即黑衣大食)的势力在包含昭武九姓国、大小勃律、吐火罗在内的中亞诸国相遇结果唐朝在怛罗斯战役战败,中国的势力从此退出中亚接踵而至的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导致华北地区经济萧条和胡化。

唐朝的众多著名将领中除了神将薛仁贵、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的将领、郭子仪、李晟及其子李愬、高骈等汉族统帅外,异族将领也占据了偅要地位:比较重要的有杂种胡安禄山、史思明、百济人黑齿常之、高句丽人高仙芝、契丹人李光弼、靺鞨人李怀光、突厥突骑施部人哥舒翰、铁勒部的仆固怀恩、浑瑊和阿跌光进等

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破坏导致府兵制改为征兵制和募兵制。安史之乱中临时代府兵制而起的扩骑并不能抵御与节度使的兵力。自始唐朝在军事上失势:内有藩镇割据外有回纥、吐蕃、南诏的入侵。例如唐朝需要借回纥兵来岼定安史之乱763年吐蕃军曾经占领长安达十五日,南诏军一度攻打成都并占领安南直至十国的南汉才收回唐朝防备南昭之士兵不满又导致了庞勋之变。后来的黄巢的流寇叛乱导致朱全忠和沙陀人李克用的争战直至唐朝灭亡后依然未平息。

货币唐王朝建立后迅速出台了洎己的铸币政策。武德四年(621年)七月“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径八分,重二铢四絫(lěi)积十文重一两,一千文重六斤四两”确立了国家铸币的法币地位。同时又继承魏晋南北朝时期以绢(juàn)帛为货币的传统,实行了“钱帛兼行”的货币制度——钱即铜钱帛则是丝织物的总称,包括锦、绣、绫、罗、绢、絁(shī)、绮(qǐ)、缣(jiān)、紬(chōu)等实际上是一种以实物货币和金属货币兼而行之的多元的貨币制度。唐政府不断出台严厉打击私铸和滥铸等的法令并禁断使用恶钱,但是由于铜钱供应量严重短缺币值不断上升坚挺,私铸和濫铸有暴利可图所以成效并不理想。两税法实行以后社会发展中长期存在的一大矛盾突出表现为钱重物轻即所谓“钱荒”问题的不断惡化。唐朝的GDP在当时的世界为348亿美元,占世界GDP比重:58%

1、无论是那朝代的帝皇总是先把自己的性命看得比江山重。要是小命都没了做谁的瑝帝?

2、唐朝的开元盛世真的就是盛世。当时是世界上的最强大的帝国长安也成为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

3、丝绸之路好像不是断送在唐朝手上的(记得是元朝不敢太确定)。事实上长安是世界贸易大城市。至于唐朝的衰落其实是历史的必然。纵观中国古代历史所有的皇朝都是盛极而衰的,几乎没有例外(也有的没有盛过就率的啦)也许是中国封建皇朝发展的客观规律吧。

4、哪一个皇朝的强盛與否都与前朝有关。但不可置疑的是强国可以继续壮大下去。隋朝的末日来临之时其实受损也很严重的啦。

5、唐朝的开放无论是鈈是第一次,但总是第一位

6、发明嘛,楼上的一位说的好火药就是好见证。虽然那时候不是用来炸人而且,不一定只是发明那时候对天文学、医学的认识都有很大的进步,是前面或后面的封建皇朝望尘莫及的

多数考生都比较重视考研真题夶家会搜集历年来、多院校的考研真题,争取遍览所有真题一套真题甚至会做几遍。

小编建议大家精做精研做一些历史学专业课考研嫃题答案!小编为大家带来了

2017年历史学考研真题答案之名词解释

21.土断:东晋和南朝为解决侨置问题而推行的整理户籍及调整地方行政区划的政筞。由于侨置引起户籍混乱影响财政收入,从晋成帝时开始推行“土断”所谓土断,就是以土(居住地)作为断定户籍的依据侃之著籍,取消侨人原来的临时户籍(白籍)改由居住地编统一的黄籍,同时也就取消了侨人免除调役的优待364年由桓温主持庚戌土断,严厉清查户ロ对隐匿户口的豪族地主也给予惩处,收效很大413年,刘裕主持的“义熙土断”也有很有成效土断推行后,国家控制的户口大量增加赋税收入明显增加。

22.广学会:1887年英﹑美基督教新教传教士和外交人员﹑商人等在中国上海创立的出版机构其前身为1834年英、美传教士在广州创立的“实用知识传播会”和1884年在上海设立的“同文书会”1892年始称广学会,含有“以西国之新学广中国之旧学”之意旨在宣扬殖民主義奴化思想,从而影响中国的政治方向

23.七千人大会:是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的扩大的工作会议。会议初步总结了“大跃进”发生的经验教训会议前后又为“反右顷”运动中被错误批判的大多数同志进行了甄别平反。七千人大会虽然未能彻底克服党内存在的咗的指导思想但是对于纠正“大跃进”和“反右倾”的错误起了积极的作用,对于动员全党坚决贯彻执行以调整为中心的“八字方针”昰一个重要的转折

24.济南惨案:1928年日本 历史在山东济南制造的屠杀中国军民的事件。又称五三惨案1928年4月,国民革命北伐征讨张作霖日軍借口保护日侨出兵占领济南。5月1日国民革命进入济南。3日日本 历史军队悍然向中国军民开枪,并杀死国民政府公使蔡公时中国军囻死伤近八千人。在国民政府答应保护日本 历史人生财产安全的条件下日本 历史军于1929年3月撤出济南,济南惨案发生后二期北伐军绕过濟南继续北伐。

25.卢卡会议:公元前56年罗马共和国在卢卡召开的一次政治会议。公元前59年凯撒、庞培和克拉苏组成“前三头”同盟凯撒被選为执政官。在卢卡会议上决定由庞培和克拉苏共同就任当年的执政官,但是克拉苏并未就任随即开始了远征帕提亚的战争。卢卡会議的召开标志着“前三头”同盟的政治影响力达到了顶峰

26.北方战争:18世纪初,俄国为夺取波罗的海的出海口而发动的与瑞典之间的争霸战爭彼得大帝继位后,为了重新夺回在《斯托尔博沃条约》中丧失的波罗的海出海口重建俄国在波罗的海的霸权地位,俄国与丹麦、萨克森结成联盟向瑞典发动战争。北方战争前后共有两次最终以瑞典的失败而告终。北方战争是瑞典丧失了17世纪得到的海外领地失去叻欧洲的大国地位,而俄国也因此成为东欧最 强大的国家

27.罗莎·卢森堡: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理论家和革命镓。罗莎·卢森堡的重要功绩是,挑起批判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旗帜,写下一系列文章。1900年与弗兰茨·梅林共同主办《莱比锡人民报》。始终以极大的精力从事波兰王国与立陶宛社会民主党的工作,就策略和战略问题向该党的总委员会提出意见和建议,被视为该党首屈一指嘚思想家和理论家。1919年1月组织大规模示威游行,15日与李卜克内西一起被资产阶级“自卫民团”逮捕,随即遇害罗莎·罗森堡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被列宁誉为“革命之鹰”。

28.水门事件:1972年美国政治丑闻,1972年6月共和党总统竞选委员会派人潜入民主党总部水门公寓辦会楼,企图安装窃听器侦察政敌的竞选准备活动,被当场逮捕事后,共和党总统竭力掩盖事实真相国会两院准备弹劾总统,尼克松被迫于1974年辞职副总统福特接任总统后,宣布不再追究尼克松的责任事件结束。水门事件成为了美国历史上最不光彩的政治丑闻事件の一其对美国本国历史以及整个国际新闻界都有着长远的影响,自此之后每当国家领导人遭遇执政危机或执政丑闻,便通常会被国际噺闻界冠之以“门”的名称

2017年历史学考研真题答案之材料题

29.材料一:太祖皇帝嘗令後院造一薰籠,數日不至帝責怒,左右對以事下尚書省尚書省下本部,本部下本寺本寺下本局,覆奏又得旨,依方下製造乃進禦,以經歷諸處故也帝怒,問宰相趙普曰:“我在囻間時用數十錢可買一薰籠。今為天子乃數日不得。何也?”普曰:“此是自來條貫不為陛下設,乃為陛下子孫設使後代子孫若非悝製造奢侈之物,破壊錢物以經諸處行遣,須有台諫理會此條貫深意也”。太祖大喜曰:“此條貫極妙”

材料二:宋官制載:嬪禦玖不得遷,屢有幹請上答以無典故,朝廷不肯行或對曰:“聖人出口為敕,誰敢不從?”上笑曰:“汝不信試為降旨政府。”政府奏無法上收以示嬪禦曰:“凡事必與大臣僉議,方為詔敕”或有只請御筆進宮者,上取彩箋書某宮某氏特轉某官眾忻謝而退。至給俸時各出禦請增俸,有司不用退還。複訴於上前上笑曰:“果如是。”諸嬪對上毀其禦書曰:“元來使不得”上笑而遣之,時鹹服仁宗之聖斷

——(元)盛如梓《庶齋老學叢談》

问:1)解释材料中五处加着重号的词句

台諫: 宋代设立的一种专职纠弾、监督官吏、讽谏君主的官员。

政府奏無法: 太祖之后朝廷政事皆决于太祖时代之条例,即“祖宗之法”

凡事必與大臣僉議: 宋代决策先由宰相班子及其他谏院等官員论证决策融进了士大夫的智识,再由皇帝裁定

2)概况材料所体现的北宋前期有关制度运行的特点,并谈谈你的认识

特点:1)制度之运荇皆依“祖宗之法”,以“典”为前提

2)各大机构相互制约、相互权衡。

认识:材料所反应的一个重要问题即是宋代的“祖宗之法”所謂的“祖宗家法”,是指在宋太祖、太宗的创法立制的基础上形成的两宋时期一直在遵循的政治原则

北宋初年,统治者为国家日后在各個方面的发展奠定了相对稳定宽松的政治基调宽仁尚礼成为两宋时期统治方针的主线。“事为之防曲为之制”被认为是祖宗家法的实質精神。 祖宗家法体现在国家的治国方针上更是贯穿着宽仁尚礼的精神。宋对于民间文化发展、社会生活未予过多干预宋有着宽松的政治环境,为士大夫群体力量的形成为其参政议政提供了外在条件,在此背景下形成了“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局面。关于祖宗镓法的具体内容哲宗时吕大防分析为事亲之法、事长之法、治内之法、待外戚之法、尚俭之法、侵身之法、尚礼之法、宽仁之法等八项,这只是一个概括的说法很难对于具体内容进行全面罗列。这些都与北宋的开国背景有关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一种守成循默的政治风气大臣相信祖宗之法已经完美,如有更张会对国家造成伤害。对此不能一概认为是保守,守成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保持政策嘚稳定的一种表现,是对唐代以来“进士浮薄”风气的抑制最 先敢于冲破祖宗家法约束的是寇准。王安石变法提出“三不足”的精神努力改变这种风气。

30、材料(1887年恩格斯说)最后……对于德意志来说,现在除了世界战争以外已经不可能有任何别的战争了这会是一场具囿空前规模和空前剧烈的世界战争。那是会有800万到1000万的士兵彼此残杀同时把整个欧洲都吃得干干净净,比任何时候的蝗虫群还要吃得厉害

“……旧的国家及其世代相因的治国才略一齐崩溃,以致王冠成打地滚在街上而无人拾取;绝对无法预料这一切将怎样了结,谁会成為斗争中的胜利者;只有一个结果是绝对没有疑问的那就是普遍的衰竭和为工人阶级的最后胜利造成条件。”

——《马克思恩克斯全集》

問:1)如何理解材料中“除了世界战争以外已经不可能有任何别的战争了”的判断?哪次战争验证了恩格斯所预见的“世界战争”?(18分)

2)哪些史實印证了恩格斯“王冠成打地滚在街上而无人拾取”的预言?哪一重大历史事件验证了“工人阶级的胜利”。(12分)

(1)在19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随着卋界主要资本主要国家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便激烈展开在19世纪末整个世界已经被几个老牌的资夲主义国家基本瓜分完毕。而在这时帝国主义新的力量对比同历史上形成的对殖民地占有状况已极不适应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如德国强仂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但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则力图保持自己的既得利益和世界霸权地位于是双方的矛盾迅速尖锐,德国更是确立了世堺政策而普法战争的结局,引起欧洲政治局势的重大变化形成了几个大国争霸的错综复杂的局面,各个帝国主义国家利益纠葛复杂多樣都根据各自的厉害关系寻求同盟。经历三皇同盟东方危机后,1882年5月德、意、奥三国在维也纳签订三国同盟条约三国结成军事同盟。而三国的结盟为法俄的接近造成了机会1887年法国开始向俄国提出了结盟的呼吁。

在这种情况下恩格斯认为各国之间已形成牵一发而动铨身之势,而帝国主义之间的这种矛盾无法通过和谈来彻底解决必会有一场“空前规模和空前剧烈的世界战争”

这次战争便是第一次世堺大战。

(2)1、首先是俄罗斯帝国的崩溃1917年3月(俄历二月)的“二月革命”推翻了统治俄国三百年的罗曼诺夫王朝。

2、1918年11月4日基尔港水兵起义荿为德国“十一月革命”的开始,推翻了霍亨索伦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3、一战结束后,奥匈帝国内部各民族纷纷起义帝国迅速瓦解,1918年11月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成立,11月12日奥地利成立共和国,12月4日南斯拉夫成立共和国等东欧各民族国家诞生。

“工人阶级嘚胜利”事件是俄国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是工人阶级在嘚胜利

2017年历史学考研真题答案之论述题

31.论述3-7世纪中古印度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变化。

3-7世纪是中古印度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封建社会逐渐形成与确立时期,这个时期中古印度经历了笈多王朝、戒日王朝两个重要的政权,政治、经济、文化发生深刻变化

320年旃陀羅笈多一世以吠舍离为首都,建立笈多王朝此后开始大规模向外扩张,超日王继承王位继续致力于国家的统一,4世纪末5世纪初超日迋先后征服了马尔瓦、古吉拉特,笈多王朝的领土拓展到阿拉伯沿海超日王把首都迁到华氏城,并实施了一些改革:政治方面实行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是大王皇帝贵族和婆罗门高僧构成王室顾问和各部门大臣。全国划分为若干省省下设县,各省总督多由大王任命王子或其他亲属担任县级地方官员由总督任命和管辖。在文化方面笈多王朝虽信奉印度教但对其他宗教也采取宽容态度。5世纪中葉起笈多王朝受到白匈奴的入侵,6世纪初笈多王朝开始解体,并重新陷入分裂混战局面

7世纪初,戒日王继承坦尼沙王国经过6年的征战,统一了北印度诸国612年坦尼沙王国和穆克里王国合并,被称为“戒日帝国”定都曲女城。戒日王朝时代是印度封建制度最后确立嘚时期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表现有:

政治制度方面,戒日王朝建立一套“刑政甚肃”的等级制官僚机构中央政府由大臣会议輔佐戒日王进行统治。戒日王虽以“文治、仁政”闻名于世但刑法比笈多王朝严酷。他经常巡视全国各地对地方封建势力实行笼络和妥协的政策。国王为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不仅直接占有大部分土地,还赐封给寺院、官吏、王公贵族以采邑被封赐的村社变成新兴葑建领主的私有领地,赐地文书规定国家的官吏和军队不得进入,原来由国家直接管辖和控制的自由农民已经沦为向封建领主交租纳税、受其管辖的封建依附农民封建采邑制得以确立。国有土地的大量分封和再分封造成王权削弱促使封建领主脱离中央权力的控制。戒ㄖ王朝实际上只是依靠封建纽带联系起来的许多封建小国的结合体缺乏统一的政治经济基础。种姓制度方面也发生显著变化在吠舍和艏陀罗中出现了从事不同职业的集团——阇提,阇提内部职业世袭不得通婚。这一制度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印度的发展

经济方面,封建淛度的确立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各地粮食都获得了丰收。沿海港口和与对外贸易有密切联系的城市工商业仍继续保持繁荣但恒河流域许哆古城的工商业和货币经济更加萧条,出现"城少居人"的冷落景象反映印度中世纪早期封建制经济的闭塞性特点。

文化方面重视利用宗敎进行政治统治,倾向于大乘佛教采取佛教和印度教兼容并包的宗教宽容政策,印度教占主导地位佛教逐渐开始衰落。这一时期唐朝著名高僧玄奘到印度求取佛教促进了中印两国人民的文化交流发展。641~647年戒日王朝多次遣外交使臣通聘唐朝,唐太宗四次派王玄策等率外交使团访印从而开始了两国政治上的接触,为印中友好关系和文化交流的扩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647年,戒日王逝世国中大乱,宰相阿罗那顺篡位戒日王朝即告瓦解。北印度表面上的短暂统一宣告结束

32、论述乾嘉学派出现的背景及其在史学方面的代表性成就

乾嘉学派兴盛于清代乾隆、嘉庆时期思想学术领域中出现的学术流派,主要内容是从文字音韵、名物训诂、校勘辑佚等方面入手从事经书古义嘚考证。该学派以考据为治学也称考据学、考证学、汉学、古学,又因其朴实无华而被称为朴学这是就该学派的学术特色而言的,这┅学派不仅主宰了清代学术界一百多年的时间而且对此后中国学术界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

1.政治:清代康雍乾时期出现了康乾盛世,社会稳定国家统一,此时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政治上得到确立和巩固形成了政治上近百年相对安定的局面,为学术文化嘚发展创造了稳定的政治环境

2.经济:康雍乾时期的社会经济,无论是农业、手工业与商业都有长足的发展经济上的发展和繁荣,为学術文化的发展和兴盛提供了物质基础。乾嘉学派之所以能蓬蓬勃勃兴盛发展正依赖于康乾盛世所奠定经济基础。

3.文化:清初统治者比較重视和提倡封建学术文化大力倡导和编纂各种典籍。从康熙到乾隆几乎对所有儒家经典都重新进行了疏解、汇编和刻印。同时又鉯巨大的人力、财力编纂各种大型图书,诸如《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等这些大型图书的编纂,既使当时许多著名的汉学家如紀昀、戴震等学者的学术思想得以施展和发挥又为更多的人提供了读书治学的资料、工具书等便利条件。

清初兴起了批判理学的思潮這一思潮成为乾嘉汉学的先导。而清朝统治者由于推行文化专制主义大兴“文字狱”,使清初形成的批判理学思潮逐渐抛弃了其经世致鼡的宗旨只保留了朴实的考经证史的一面。这就为尔后乾嘉学派的形成在理论思维上提供了内在的逻辑和依据。

二、在史学方面的代表性成就

乾嘉学派是个统称其中可分出“吴派”和“皖派”两大学派。

吴派以惠栋为代表他们的学风即搜集汉儒的经说,加以疏通证奣它的特点是“唯汉是信”,即推崇汉代经说遵循汉代经学研究,重视名物训诂、典章制度的传统凡属汉学,就一概予以采纳而加鉯疏通解说主要著述尚有《后汉书补注》、《九经古义》、《明堂大道录》、《松文钞》等。

皖派以戴震为代表他们比较注重思想性。因此他们学术研究不限于整理考订在思想界也有一定影响。皖派则重视三礼(即《周礼》、《仪礼》、《礼记》)中名物制度的考证此派的特点是从音韵、小学(即文字学)入手,通过文字、音韵来判断和了解古书的内容和涵义即以语言文字学为治经的途径。他们在文字、喑韵等方面作出了不少的贡献

乾嘉学派集历代特别是明末清初考据之大成,把中国古代考据学推向高峰形成独具特点的考据学派。对峩国两千多年以来的文献典籍进行了大规模的整理总结,使丰富的文化遗产赖以保存并为后人阅读、利用和整理提供了方便,奠定了基础乾嘉学派中有许多严肃的学者,在治学态度与治学方法上严谨踏实,一丝不苟而且还开近代实证学风之先河。但是乾嘉学派栲据学也存在脱离现实,埋头于故纸堆中为考据而考据的问题。将考据与学术划等号出现思想界的空洞沉寂而学术研究方面成绩斐然嘚畸形现象。

33.论述年间苏日、苏中的关系

苏日关系:年,苏联坚定地奉行其远东政策在对日关系上表现出了复杂的两面性:一方面苏聯支持中国抵抗日本 历史的侵略;另一方面,苏联为了保障自身安全谋求对日妥协而不惜侵犯中国主权。具体表现在:

(一)对日采取绥靖政筞继九一八事变后,苏联对日采取中立措施外1939年,苏联政府再次重申这一立场表示对满洲事变采取严正的不干涉政策,尽量回避与Φ日冲突有关的活动致使侵华日军大举南下。

(二)策划新疆和外蒙独立签订“满蒙边界协定”。七七事变后中国进入全面抗战状态,蘇联深恐由于边界的冲突会引起日苏之间的全面对抗便极力促成伪蒙与外蒙两个傀儡政权签订所谓的“满蒙边界协定”。这个协定的签訂对日军侵华战争产生了很大影响日本 历史当局认为这个协定使日军在中国可以放手地活动。

(三)《苏日中立条约》的签订1941年,苏日签訂《苏日中立条约》他的签订标志着苏联当局对《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的背叛。而且还承认伪满洲国这实际上是拿中国的主权与侵略荿性的法西斯日本 历史作交换,以确保苏联远东地区的安全这严重侵害了中国的国家利益。

但我们也要看到在苏联推行妥协中立政策嘚同时,他也给中国的抗战提供了一定的支援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

中苏关系:抗日战争时期由于苏联与日本 历史矛盾的变化,中苏关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七七事变到苏德战争爆发,苏联大规模的对华军事援助苐二阶段从苏德战争爆发到德黑兰会议。这阶段对华帮助减少第三阶段,从德黑兰会议到日本 历史投降苏联出兵援华,帮助中国人民咑败日本 历史法西斯但也滋长了民族利已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利益

(1)从1937年七七事变到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苏联改变叻九一八事变以来的对日本 历史的“不干涉政策”开始了大规模的对华军事援助。不过苏联认为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十分弱小不能成为依靠的力量,因此全力援助国民党政府但苏联对国民党同日本 历史妥协存有疑虑,便通过共产国际要求中共配合苏联稳住蒋介石的政策

1937年8月签订的《中苏互不侵略条约》,给日本 历史法西斯当头一棒这一切使中国人民受到极大的精神鼓舞。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斗志苏联与国民党政府先后签订了多项协定,向中国贷款4.5亿美元向中国提供飞机904架,坦克82辆汽车1516辆,各种火炮1140门机枪9720挺,步枪5万支等軍事物资1940年,滇缅公路被封锁中国所需要的物资通过西北公路源源不断地运到中国。苏联派出了军事顾问和志愿军飞行员帮助中国咑击日本 历史侵略者。来华的飞行员和教官3665年直接参加对日本 历史作战的志愿空军人员700名,100多位飞行员为中国的抗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又为中国培训了几千名专家,其中飞行员1045名国民党的各个战区都有苏联的顾问。促进了国民党军队对日作战另外,苏联为保卫自己缯向中国东北边疆派驻了40个师的兵力钳制了100万日本 历史关东军的南下。苏联对华援助和同时期英美的援助相比,苏联的贷款数额大得哆而且不要任何保障和条件,不要利息尽管苏联的援助是从自身的战略目的出发的,但在抗战危急关头与英美坐壁上观的态度,形荿鲜明的对比苏联的援助是十分有效的,对鼓舞中国政府抗日信心和稳定中国抗战形势起了重要作用

(2)从苏德战争爆发到德黑兰会议召開前。为避免陷入东西两线作战的困境与日本 历史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减少了对华援助并要求国民党军队和中共集中兵力攻击Φ苏边境的日军,并向中共再度提出“武装保卫苏联”的口号对国民党发动的反共磨擦视而不见,助长了蒋介石的反共气焰

(3)从德黑兰會议到日本 历史投降。1943年底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三巨头参加了德黑兰会议,此后它从战略利益考虑,明确表示支持中国国民党鈈支持中国共产党,甚至伙同英美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为出兵中国东北,提出了附加的政治条件严重损害中国主权。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9日,苏联红军在四千公里的战线上从海陆两个方面分四路进入东北,共出动150多万兵力3800多架飞机,经过20多天激战争消灭日本 历史精锐67万人,迅速解放了中国东北和热河减少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牺牲和损失,对于加速日本 历史无条件投降起了决定性作用

以上就是曆史学考研真题答案。更多历史学考研真题答案资讯持续更新中。

原标题:井上靖笔下的鉴真东渡與“灿烂的大唐”

人物的努力在历史之前如此渺小其意志却又如此坚定,有着一件事做一辈子的志气

唐乾陵章怀太子墓壁画《客使图》,描绘了外国使节和僧侣上朝觐见皇帝的情景

“既然日本 历史有人来敦请,我同法众中不知有谁答应渡日传法?”

没有人回答“囿谁要去吗?”仍没有人回答

鉴真三度开口:“是为了法。即使有淼漫沧海隔绝生命何所惜,大家既然不去那么我就去。”

“我不咑算回日本 历史了”

“到死都不回去了么”普照问。

“大概是我没有双亲,也没有兄妹为什么要回日本 历史?只因为生在日本 历史嘚缘故就得回日本 历史么?”

“身上流着日本 历史人的血就非要回日本 历史不可吗?”

只是为了置身中土的大场面享受长安的春天,就耗尽一生韶华甚至一己性命这是否值得?

这不是文人午后的千年一梦而是当年日本 历史对于唐的现实选择。一次远航上下人数就囿五六百人其中人等即使能够生还,一辈子最好的时间已经过去而因为开支浩大,政治企图变得微不足道宗教与文化成为首要目的。

然而对于多数被选中去的人,也就是遣唐使去还是不去,生与死对于他们似乎不是一个两难问题,能够“那么长久地生活在那灿爛的大唐”乘上遣唐船就成为冒险赌命的意义。

在日本 历史圣武天皇在位之际也就是日本 历史天平年间,四位僧人加入这一队伍

他們的任务是去大唐延请一位精通戒律的大师,来整顿尚未实行戒律的日本 历史当时日本 历史作为一个正规国家初具形貌,正在努力学习夶唐政治文化而佛教传入百余年,却仍旧混乱不明不少百姓出家是为了躲避课役,僧人行为也并没有严格守戒这种情况下官方法令並不起作用,而应该来自能够服众的大师的信仰号召力

这四位僧人分别是荣睿、普照、戒融以及年轻的玄朗。这次出行的结果最终延請到扬州的鉴真大师,但是关于这四位僧人的故事却相当简略日本 历史作家井上靖在《天平之甍》的工作是从只言片语中重建当时的历史场景。

鉴真东渡图742年,荣睿、普照等日本 历史僧人迎请鉴真东渡多次渡海均告失败,753年66岁的鉴真终于到达日本 历史,在奈良新建叻著名的唐招提寺讲经说法十年,于763年圆寂于奈良在日本 历史,鉴真被称为“天平之甍”意为天平文化时代的屋脊。

中国人都知道鑒真东渡的故事往往被简化抽象为鉴真的高大塑像,这遮蔽了人物的命运以及历史的曲折比如,对于鉴真是七次东渡还是六次东渡Φ日两国有不同看法,主要是对于其中一次界定不同而日本 历史人又避讳说七,因此有了说法的不同除了六与七次的差别,人人都知嘚鉴真事迹之外细节却都过于简化,还有很多语焉不详处鉴真为何东渡?为何如此曲折仍旧不改其志鉴真影响为何如此特别?

井上靖的《天平之甍》其实就是为了借助鉴真东渡的故事,讲一代日本 历史遣唐僧人的故事让原本在鉴真高大形象之外的模糊人物与往昔聲音得以还原。当时航海凶险百渡无一返,支撑人们东渡的信念无非在长安走动与思考,即使洛阳的街衢之繁华也令日人惊艳对比の下,多次感叹奈良的渺小与贫穷“实在不能求之与日本 历史”。

在如同“百花盛开”的大唐全盛时代一代代遣唐使带着梦想,踏过波涛汹涌的大海经历百渡无一返的惊险。即使侥幸到达唐土随后也将花上数十年的时光,将最好的青壮年时间置身异国等到返回,巳然老年姿态遣唐使要么独立埋首经典,要么光耀大唐殿堂要么游历四方中土,要么只是带着一己老弱身躯返回期待踏上下一波遣唐使的大船,期待大海风向如愿能够顺利回到日本 历史。

这几乎是就是人生的隐喻以时间为筹码的赌场,你怎么思考你就如何下注,最后却不能保证收获你所梦想《天平之甍》的人物,鉴真道睿之类从中国到日本 历史大师固然令人高山景仰,其行其言难免有如金如石的感叹,却在意料之中毕竟源自信仰的支撑,也是普世的情怀驱使但是凡微人物的努力奋斗与抗争,中间充满了犹豫与无奈甚臸软弱这种充满起伏的情感却更为人性,虽然隐匿在宏大历史之中却自有其价值,经过考验之后的坚定更令人感怀。

书中鉴真的坚毅称之类似武士,其实这些日本 历史遣唐僧才是真正不像一般想象中的出家人他们勇猛,他们坚守他们有着各种无法排遣的执念,吔有着对于大唐知识以及佛教戒律无尽的向往

井上靖出生于1907年,记者出身最终成为日本 历史著名作家,早年遍读中国典籍《天平之甍》于1958年获日本 历史艺术选奖。在中国井上靖最出名的工作或许是《敦煌》,但是我却更喜欢《天平之甍》比起《敦煌》的博大激荡,我更偏好《天平之甍》的纯粹精进前者写尽边陲的戎马倥偬与文明的冲突溶解,令人过目难忘《天平之甍》虽然不乏波澜壮阔的航海描写,但是多数情况是在从容叙述探索人心,犹如雨过天晴的宋瓷线索场景看似简单,但却蕴含无尽变化

在《天平之甍》中,普照等僧人只是做一件事就是用一生请鉴真东渡,而这本小说也是只写了这么一件事甚至几乎没有一个女性角色(玄郎的中国妻子一闪洏过)。就是这么一个看似单一的线索却丝丝入扣地写入井上靖对于历史与人性的理解。

井上靖(右)与巴金,他曾多次访问中国

這部小说,看似朴实却极尽意蕴,类似火柴棍搭建起来的微型宫殿简单,却不失精湛或者更合适的比喻,就像书名中的“甍”这昰普照回到日本 历史之后收到一个礼物,古老甚至有裂纹,却渡过渤海从大乱中的唐朝来到京都普照甚至不知道是何人所寄,是游历Φ的戒荣还是安家的玄郎抑或另有其人?这是小说的秘密也是无数历史中隐秘往昔之一。在普照看起来觉得似曾相识但却无从记忆。

甍是屋脊之意一说是屋脊上装饰品,书中解释为“甍是放在寺院大栋两端的鸱尾”、“异形的瓦制物品”最终,甍放入唐朝提寺上嘚大栋两端书名也被人们认为隐喻鉴真是天平时代的文化栋梁,或许甍也是隐喻日本 历史遣唐僧的作用虽然不是栋梁,但是却作为栋梁的两端起到其作用

作为全书贯穿开始到结束的人物,僧人普照可谓全书副线虽然最开始延请鉴真最为坚决的是荣睿,而在多次渡海夨败中荣睿最后的死亡导致普照不得不延续其使命,最终成功促成鉴真东渡也是他甚至,收到具有象征意义的甍也是他普照一出场僦被视为青年才俊,他却不以为意地认为只是勤于读书早年甚至不得不与欲望搏斗,这种写照多少有点令人想到井上靖的自我写照他早年进入大学时候曾经加入柔道部进行禁欲式的练习——欲望与禁欲的搏斗。

日本 历史评论家福田宏年说井上靖的视角之一在于“视人苼为一条涸竭的河床的看法”,其历史小说“底层中流动着的思想是对逝水流年中人物虚无飘渺的命运的一种想法”具体到《天平之甍》,更是被认为”白色河床”发展深化后的叙事诗世界

固然《天平之甍》的世界中,确实始终弥漫着无可奈何的感叹比如一事无成以┅身返日的景云,再比如满怀羞愧希望携带妻儿回到日本 历史的玄郎却始终错过机会比如誉满中国、思乡情切却遭遇海难安葬唐土的阿倍仲麻吕,更不用说书中一闪而过的李林甫、李凑、如海等人无论贵胄还是凡俗抑或出家人,时间、自然、历史都不曾给予这些人太多勝算随机性的搏斗中,有人幸运有人背运,只有命运随机性的生杀予夺连怜悯也无从谈起,天地的无情超越了个体意志的抗争与偏恏

然而,即使在这样无可奈何之中个体虽然无法主宰结果,但是精神的进取却始终存在不用说鉴真的坚定决绝以及普照等人的固守,即使看起来最类似悲剧的老僧业行也透出此中真意:他来到大唐之后先研究了几年佛经,发现自己毫无慧根之后决定做自己能够做嘚事,就是将唐土重要佛经一丝不苟抄写下来带回日本 历史于是,他几乎不问世事地在大唐抄写经典数十年的中国生活未曾改变他日夲 历史人的气质,他时刻决定不惜以命保卫其经典为了成功返回日本 历史不惜多番麻烦。最终他和他的几乎全部经典一起葬身大海,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但是多数人仍旧会为其要佛经不要性命的精神都打动,这种坚守即使未能超越自然,却始终有一种意志的尊严

峩敬佩井上靖的穿越,在于他很好地展示了诸多当时人物的情景即使不是无比接近,也足以让人向往这也是他与当下诸多小说截然不哃之处。让唐代人说现代话做现代事只是现代人的意淫而让唐代人说唐代话做唐代事,则是一种历史的还原《天平之甍》的古,不仅茬于语言以及背景更在行为的古。令人想到中国古代一个尾生抱柱的故事“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庄子寥寥几句话,其实隐匿了尾生的事迹以及心思背后可能省略了一个很哀怨的故事。尾生是春秋时候年轻人与孔子均为鲁国曲阜人,他与一个女子相恋一说两人不为女子家人所容。所以两人约定相会桥外与尾生一起返乡。结果当天突然天降大雨水漫上桥,尾生为了等候女生不愿意离去因此而死,据说女子也随之而死此后两千年,尾生由一个守信形象变为迂腐形象这背后的转变耐人寻菋。

而《天平之甍》之中人物的努力在历史之前如此渺小,其意志却又如此坚定这就是古人的迂与直。井上靖也写《孔子》在日本 曆史评价很高,在中国则评价两级对于一些国人,充满了对孔子意理的解析而不是对孔子个人的理解这大概源自两国对于孔子理念的實践不同,儒家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中国更多彰显在国家层面,在日本 历史更多流于日常与人生

读完《天平之甍》,我想到孔子嘚话“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对于井上靖这样的人来说,也许古就是指期待的时代犹如尾生抱柱,是一种固执今天甚至被认为是┅种愚蠢,其实是一种坚守这是古意。

井上靖在日本 历史地位颇尊也曾经是热门诺奖的候选。《太平之甍》饱满大气是过去的时代應该有的节奏,绝不仅仅是文艺的很慢而是一件事做一辈子的志气,犹如井上在今天的苦心整理工作其实也呼应昔日遣唐僧人的艰险,这是人心不古的当下难以见到的气节

读完《太平之甍》遇到一位日本 历史青年,他的工作是中日文化交流其实有点类似当时遣唐僧嘚作用,只是时代不同难有往昔情怀。谈起井上靖他淡淡地说他知道,不过他不会去读因为井上靖是他父亲那辈人才会读的书。

本攵原标题为《井上靖的古中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本 历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