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以后姚克知道女儿的事情吗吗

千万不要看!摧毁梦想的三国女性真相
我的图书馆
千万不要看!摧毁梦想的三国女性真相
《三国演义》作为小说,把三国的故事演绎得有声有色,尤其是在这个打打杀杀的世界里还塑造出了不少有血有肉的女性角色出来,让后世的人们遐想联翩。在包括《三国杀》、《三国无双》等在内的一系列游戏中,这些女性角色都是形象迷人、人气爆棚的存在,也是大家关注的话题。甚至不少玩家还通过这些游戏,形成了“小乔是萝莉,甄姬是御姐,孙尚香是弓腰姬”这些与历史完全不符的游戏固定思维模式……再加上现在一系列影视作品,比如什么《洛神》啊,也常常拿她们的故事做文章,衍生出各种表现了“凄美感人情路历程”的狗血爱情偶像剧,让观众们哭得稀里哗啦。不过!这都不是真的!对!不是一点,而是全部!都!不!是!真!的!不信?那么就让笔者来告诉你,这些三国中的各位女性的真面目吧!看看她们究竟是怎样的一群女子?情感生活究竟有没有那么罗曼蒂克呢?本期武将列传·糟糕历史特别篇,就让咱们深入挖掘史料,来仔细分析一下三国中的著名女子吧!最富有话题性的女性,却是虚构的人物,和吕布之间压根没有爱情可言?貂蝉篇游戏和影视剧中的貂蝉:就是放到现代,貂蝉也绝对是最富有话题的女性角色之一,本人是政府高级官员的干女儿,还是擅长舞蹈的绝世美女。被当朝宰相和他的干儿子同时看中,周旋于两人中间。但其实她却对两人存心不良,想要离间毁灭这二人的统治。但最终她却悲哀地发现,她原来爱上了那个干儿子……这种狗血的剧情,无论放在哪里都是金牌票房大戏,但在《三国演义》却平添了一丝悲壮色彩,虽然是和吕布是两情相悦,但是为了帮助义父王允,也更是为了天下苍生,貂蝉不得不委身于董卓。最后吕布被曹操杀死后,貂蝉伤心欲绝地踏上了浪迹天涯的不归路……糟糕历史之真实的貂蝉①虚构人物了解三国历史的人都知道,貂蝉这名传奇的女子就是个虚构人物,历史上根本没有这么一号人。所以想要找到狗血剧的观众们,历史让你们失望了……其实,在正史(无论《后汉书》还是《三国志》)中,都说董卓、吕布这对义父子之间本就矛盾重重,董卓常常因为点儿小事儿就拔出手戟(不是吕布的方天画戟,是一种兼具防身和装饰作用的短兵刃)直接就掷向吕布--当然他也不是真心想要杀吕布,只是脾气暴躁无法抑制自己的行为而已,用现代的观点来看,很可能这时的董卓已经有点精神上的疾病。不管怎么说,这种情况下,要是吕布真勾搭了作为董卓的小老婆貂蝉,那可真就不是掷手戟就能了结的小事了。但这事儿又不是完全空穴来风,因为据正史说,吕布在为董卓看家的时候,私通过董卓的“侍婢”,不过没被发觉。这侍婢就字面上的意思来看的话,也只是一个丫环,按古代那种不把丫环当人的习俗,按说干儿子喜欢干老子的丫环,直接开口跟老子讨要就是了,况且董卓什么好东西没有给过吕布?赤兔马什么的,不是也给过嘛!但偏偏吕布的反应非常强烈,居然能到“恐事发觉,心不自安”的地步,可见这绝不是一个普通的丫环,很有可能是已经被董卓看上了,视为自己禁脔的那种。从这个角度来说的话,这“侍婢”极有可能就是貂蝉的原型。另一方面,在民间传说中,传说貂蝉她本来姓霍,是山西忻州人,或者说姓任,小字红昌,是内蒙包头人,打小被选入宫中,负责管理“貂蝉冠”,所以改名貂蝉。因为“十常侍之乱”,她出宫投入司徒王允府中为婢女,后来董卓乱政,王允就认她做了义女,派她实施美人计,离间董卓、吕布这对义父子--当然,这也就是传说而已了。②流传千古的“离间”事迹既然貂蝉这号人都是虚构的,那么这“离间”故事也肯定是后人脑补的而已啦。《三国演义》中写的是,王允先把貂蝉许配给吕布,还没等过门,就又送到董卓身边做妾。貂蝉假装心不甘、情不愿,引诱并且恳求吕布拯救,两人在凤仪亭幽会被董卓撞破,董卓恨得端起戟来投掷吕布,义父子感情就此破裂。后来吕布宰了董卓,就把貂蝉抢到身边,按照演义的说法是做了妾。至于貂蝉的结局,小说里没有提,民间传说是当吕布白门楼自尽后,曹操把貂蝉赏赐给了关羽,关羽为怕美色迷惑了自己,所以一刀劈了貂蝉--这种说法未免太过残忍了,所以另有一说,关羽释放了貂蝉,但貂蝉伤心吕布之死,自己悬梁自尽了。所以说,董卓和吕布反目,其中确实有女人的因素存在,但未必是决定性因素,史书上也没提这女人是王允派出去的间谍。根据情理推论,吕布杀了董卓之后,肯定要把自己喜欢的那位“侍婢”给抢到身边来,但基于双方身份的悬殊--吕布好歹是朝廷大臣,爵至列侯,而不仅仅是董卓的保镖--吕布娶她做正妻的可能性很小,应该也就是纳了做个小妾。③吕布的本质:花心大萝卜影视剧里还特别喜欢刻画一个“深爱着妻子貂蝉”的吕布,毕竟他们俩是俊男+美女,外形上十分般配,且观众都更愿意看到帅哥专情不二。但很可惜,无论从小说还是史实来看,吕布都是个不折不扣的花心男,妻妾成群。《三国志》上提起过,吕布在徐州的时候,有一回部将郝萌突然兵变,他被迫“直牵妇,科头袒衣,相将从溷上排壁出”--扯着个女人,光头来不及戴帽子,衣衫不整地一起从厕所的墙头爬了出去。虽然没说清楚这“妇”是正妻还是侧室,但是自己手下兵变,他百忙之中连衣服都没穿好,但是身边女人却忘不了,可见吕布这人视女人如命的程度。而等到后来曹操、刘备联军来攻,最终经过长时间的围困,最终拿下了吕布。根据《三国志》中裴松之注引《英雄记》记载,“布谓太祖曰:‘布待诸将厚也,诸将临急皆叛布耳。’”太祖曰:‘卿背妻,爱诸将妇,何以为厚?’布默然。”就是说吕布被人给办了绑起来的时候,还嘴硬不服气,说我其实为人吧特别耿直,对手下特别好,但是就手下这帮弟兄坑爹,事到临头就把我给卖了。结果曹操瘪瘪嘴,你别以为我都不知道,你背着你自己老婆偷偷搞你手下的妻子,这也忒不怎么厚道了吧?结果吕布无话可答,连反驳的余地都没有。由此可见,这吕布不仅是花心大萝卜,而且还是那种非常无耻的好色上司。貂蝉和这种人生活在一起,无论如何也是谈不少什么幸福快乐的吧!总而言之!人气爆棚的美女貂蝉竟然是虚构的,恐怕会让不少男粉丝们失望了。三国里其实只有大义,而貂蝉和吕布只有除奸,也根本没有啥爱情。吕布能跟他手下部将们的妻子,应该不止一位相私通,这么一个不顾纲常伦理的花心大萝卜,怎么可能懂得爱情?又怎么不可能对貂蝉专情不二呢?所以,即便是真有貂蝉存在,她在当董卓侍婢的时候就跟吕布私通,等到董卓死后就被吕布纳为了侧室,从这些随便的行为中,也完全无法推导出任何凄美的爱情故事!所以,宅男粉丝们,你们还是死心吧!一点也不可爱、性格糟糕的公主,骄横刁蛮到连丈夫都为之头痛女人?孙尚香游戏和影视剧中的孙尚香:在三国那个年代里,女人的身份是很低的,基本上没资格拥有什么爱好,都是在家里老老实实地做女红、服侍丈夫。但孙权的妹妹孙尚香,个性十足,爱好就是舞刀弄枪,普通的男人还打不过她。用现在的眼光来看,绝对是纯正的女汉子一枚!不过,在许多男粉丝的眼中,她可爱娇蛮,擅长武功,其中最拿手的兵器是弓箭,对年长自己不少的男人有着深深的爱慕之心--而且还是货真价实的公主哦!这么可爱的傲娇角色,搁到现在的游戏中绝对是人气第一!但是……真实情况到底如何呢?糟糕历史之真实的孙尚香①不折不扣的女汉子一枚说孙小姐名为“尚香”,当然是戏剧《甘露寺》里瞎编的,古代女性地位太低,史书中不会记载她们的名字,即便是贵如孙权的妹妹也不行。不过她喜欢习武这事基本上是公认的,在历史上也能找到很多证据,比如《三国志》中法正和赵云的传纪中都有提到。而且在《赵云传》中还专门提到:“此时先主孙夫人以权妹骄豪,多将吴吏兵,纵横不法。先主以云严重,必能整齐,特任掌内事。”也就是说,孙尚香嫁到蜀国之后,手下不光有天天佩着兵器的一百多名婢女,还有很多从娘家带过来的官吏和士兵,在荆州自成体系,闹得很不成话,除了赵云谁都治不住。可见她着实是一名堪称彪悍的女子!从这段记载中来看,估计这位大小姐在东吴就被惯得无法无天,到了荆州以后依然骄横无礼,整天让自己的手下在荆州街道上欺行霸市,飙车撞人,说不定还有什么强迫轮流发生点什么的事情,搞得刘备让人十分头大,但是又不敢管,只能躲起来不敢见人,背地里赵云出面来维持秩序。由此可见,孙尚香的娇蛮,早就超越了可爱的范畴,变得十分可怕了!②孙尚香真的爱着刘备吗?在《三国演义》中,孙尚香嫁给刘备、送入洞房时,刘备虽然被佩刀执剑的婢女们给吓着了,但接着孙尚香下令撤去刀剑,刘备又被她的美貌和柔情所吸引,从此“两情欢洽”。且从“玄德智激孙夫人,孔明二气周公瑾”这章来看,是孙夫人帮助刘备脱离了危险,可见她确是一心为丈夫考虑的贤妻。后来小说中还描写了孙尚香听闻刘备死讯后,在江边哭得稀里哗啦,随后投江殉情而死的事迹,给她的人生画上了一个贞烈的句号。事实上,孙尚香真的这般深爱着刘备吗?既然都说三国中只有大义和锄奸,没有爱情,那么孙尚香对刘备的种种,也十分值得怀疑。《法正传》里说:“初,孙权以妹妻先主,妹才捷刚猛,有诸兄之风,侍婢百余人,皆亲执刀侍立,先主每入,衷心常凛凛。”也就是说孙尚香的婢女们天天都是佩兵器的,刘备回到家里就跟行走在敌阵中似的,心惊胆战。再加上后来她趁着刘备不在,想要抱着阿斗回东吴,可见心思基本不在老公身上,光顾着娘家哥哥的霸业了。所以她这一去,彻底恩断义绝,刘备没过多久就娶了别的老婆。③刘备对孙尚香的感情?如果说“孙尚香深爱刘备”是值得怀疑的,那么说“刘备深爱孙尚香,被孙尚香的美貌和柔情所吸引”就绝对不用有任何疑问--不可能!其实史书上对孙夫人的着墨很少。先说刘备这家伙大小老婆一大堆,史料上提过四个,除孙夫人外还有麋夫人(其实就是糜夫人,但由于麋字太难写,后来就逐渐简化为糜夫人)、甘夫人和吴夫人。和演义上说的不同,麋夫人是正室,甘夫人倒是小妾。刘备妻妾成群,可以证明刘备要么就是个花心大萝卜,要么就对后宫之事根本不在乎,你让我纳谁我就纳谁,只要对我政治前途有利我就无所谓。而且,从诸葛亮曾经说过的话:“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也可见刘备对孙尚香一直非常警惕,基本没把她当做爱人来看,只把她当做东吴的间谍,生怕她身在蜀营心在吴,找个时机就直接从内部开始反动灭蜀。因此,无论怎么想,刘备对孙尚香都不会有“爱情”。总而言之!孙尚香喜爱武功是真的,擅长弓箭就完全是日本的三国题材游戏自己瞎编的了,历史上根本人没说过。而游戏中那短发俏皮的小美女形象,也绝对是二次元的虚构,真正的孙尚香比起俏皮可爱,更不如说是骄横可恨,比起小美女,更不如说是女汉子……而她与刘备的感情,则更是后人为了编造爱情童话的意淫……他们俩的婚姻完全是政治婚姻,基本没有什么浪漫元素可探寻--唉,果然,傲娇公主倒贴大叔的事情,终究不过是做梦啊!郎才女貌的传说之下的黑暗一面,仅仅是男人们的战利品的姐妹!大乔&小乔游戏和影视剧中的大乔&小乔:两位都是国色天香的美女。大乔是恬静美丽的大家闺秀,懂事又温柔,小乔是活泼可爱的萝莉。大乔+孙策,小乔+周瑜,这两段感情都堪称天作之合,被所有人祝福。然而红颜祸水,孙策早逝,大乔被迫成了寡妇,日夜思念着死去的丈夫;周瑜也早逝,小乔在几年后也步上了姐姐的后尘……糟糕历史之真实的大乔&小乔①美女姐妹花首先,二乔确有其人,但姓桥不姓乔。桥是古老的姓氏,汉末三国姓桥的不少,比方说汉太尉桥玄,到南北朝的时候,桥氏的一支才撇去木字边儿改姓为乔,而在此之前是没有乔姓的。传说二乔的老爹就是桥玄,这种说法极端不靠谱。因为桥玄是185年去世的,享年75岁,而二乔嫁给孙策、周瑜是在199年,那时候孙、周虚岁都是25,理论上来说二乔应该比他们年岁小,时间无论如何都对不上,说二乔是桥玄的孙女或者重孙女,那可信度还比较高一点儿。总之,二乔的老爹不会是桥玄,史料上也只说“桥公”,压根儿没提名字,可见二乔的出身应该比较普通,不是什么名门闺秀。至于她们俩是否真的都是国色天香的美女,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就凭《三国志》的正文中的一句“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就能肯定她们的美貌应当是倾城倾国的。而且,既然两人都不是名门闺秀,却嫁给了当时东吴大名鼎鼎的孙策和周瑜,这种事没有美貌也是做不到的。不过,电子游戏中大乔总是恬静美丽,小乔总是活泼可爱的形象,就纯属虚构了……历史上根本没对她们俩的性格有任何描述。②二乔是正妻还是侧室?后人都推崇罗曼蒂克的爱情,所以大多数人都愿意相信她们俩都是正妻,然而在史料上却并没有明确记载这些细节。有人根据《三国志·周瑜传》中孙策、周瑜打下皖城以后的“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认为既然说“纳”而不是“娶”,那就应该是侧室了。其实“纳”就是“娶”,两个字的区别并没有那么严格。比方说同样在《三国志》一书中,提到刘备的甘夫人,说是“纳以为妾”,而紧接着说起吴皇后,就是“纳后为夫人”,吴皇后肯定应该是正室,照样用个“纳”字。可见是妻是妾,这个问题确实不容易探究。但综合各个历史资料来旁敲侧击的话,二乔都是侧室的可能性更高。史书上说“时得桥公两女”,这个“得”字透露出,这对姐妹花很可能是被孙、周二人抢到手的,是战利品,而不是明媒正娶过来的,所以做妾的可能性更大一点。而且古人成婚早,遇见二乔的时候孙策、周瑜都已经25岁了,没有老婆的可能性很低,只要正妻不死,后来的就只能做侧室。还有个侧面的例证,纳了大乔以后仅仅一年,孙策就遇刺身亡了,至少留下一子(孙绍)三女(分别嫁给陆逊、顾邵和朱纪),这么多孩子不可能是一年所生的,可见孙策在大乔之前就有妻妾,才进门一年的大乔是正室的可能性就更微乎其微了。③曹操真的垂涎于二乔?民间一直有传言说好色的曹操垂涎于东吴这对姐妹花,证据是说曹植所作的《铜雀台赋》中也有著名的一句“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且唐代诗人杜牧也在《赤壁》诗中写道:“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但事实上,曹操跟二乔基本没啥关系。虽然曹操喜好美色,也常常抢别人的老婆,但二乔在历史记载中并没有提到说有跟曹操见过面,连见都没见过,垂涎的可能性很低。最早把这对姐妹花跟曹操联系起来的就是杜牧在《赤壁》诗中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实际上也是杜牧自己的推测:曹操一贯是个喜欢抢别人老婆的家伙,他又在铜雀台上安置了很多姬妾,所以杜牧推测若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便利,打赢了赤壁之战,说不定二乔就要落到曹操手里、被送去铜雀台啦。至于《铜雀台赋》中的那句“揽二乔”,其实来源于《三国演义》的故事,说诸葛亮为了激周瑜而篡改了词,把“连二桥于东西兮,若长空之虾蝾”给改了。这故事纯属虚构,《三国志》中记载的这篇赋压根儿没有跟“二乔”有关的句子。因此,曹操垂涎于小乔,应该也都是后人脑补的结果……总而言之!二乔的美貌倾国是真的,嫁给孙策和周瑜也是肯定的,只是很有可能只是侧室,也没有什么体现他们两对“婚姻幸福美满”的记载。两人与其说是孙策和周瑜的爱人,更不如说是“战利品”更为贴切。而《三国杀》中说大乔是矜持之花,小乔是矫情之花,都是受到日本游戏影响,二人真实的性格特征完全不明。另外,影视剧中还有说小乔帮周瑜做参谋,与他一同商讨军事上的战术,也纯属扯淡。一点也没有女王御姐样子,反被女王整得下场极惨的薄命红颜!甄姬游戏和影视剧中的甄姬:在《三国无双》系列游戏中,甄姬都是以一个富有魅力、精明能干御姐形象出现的。这个形象似乎也影响了其他许多三国游戏中她的形象。在许多玩家的心目中,甄姬就应该是这样御姐气息十足,但是又拥有温柔一面的女王形象。但,糟糕的历史真相又如何呢?糟糕历史之真实的甄姬①大家闺秀白富美在历史书中记载的甄姬形象,一眼瞧上去就三个特性:一,漂亮;二,单纯;三,孝顺。甄姬是大户人家出身,祖先是西汉末的太保甄邯,“世吏二千石”,也就是说代代都出郡守等级的大官儿。她老爹甄逸做过上蔡县令,虽然死得早,但甄家依然富贵,在乱世中都存下来不少粮食。在描述甄姬的事迹中,抛开那些神神怪怪的不谈,真实可靠的大都提到了这么两个故事:一是她小时候就喜欢读书,才九岁就学认字就能过目不忘,还经常用兄弟的笔墨纸砚写字。当时她的哥哥就跟甄姬说,你应该学女红当一个贤妻良母啊,学这些知识干什么啊?甄姬就回答说,我要学了这些知识才能当一个好贤妻良母啊!这个故事固然反应了甄姬聪明好学,不过另一方面也衬托出了她家境之好。要知道在三国时代,受教育是一件非常了不得的事情,不是一般家庭能够负担的。必须要相当有钱的人家,才有可能让自己家男孩子去读书。而甄姬家可以让女孩子也随自己兴趣读书,可见甄姬家境之优越。第二件事情就是当时说天下饥荒,不少人家卖珠宝以换取粮食,而甄姬家里有不少粮食,就用它换来了很多珠宝。当时甄姬才十多岁,就告诉母亲说,现在正值战乱之世,我们家搞来这么多珍宝,反而容易让人觊觎,招来灾祸,还不如把粮食免费分给邻里,这样让大家能感受我们的好心,出事也有个照应。家里人一听,都觉得大有道理。可见,甄姬家里有钱,自己心肠又好又有见识,实在是一个标准的大家闺秀白富美,要不然,袁绍也不会娶他们家闺女做儿媳妇吧。但是,就是这样一个白富美,下场却很惨,原因就是在于她遇见了自己的一生中最大的敌人,另外一个女人--郭女王。②身世颠沛流离在《三国演义》中甄姬露面并不多,只有两次,但基本上就概括了她的悲剧人生。第一次是在第三十三回“曹丕乘乱纳甄姬,郭嘉遗计定辽东”,说曹军杀入邺城,曹丕当先冲入袁府,“见二妇人啼哭,拔剑欲斩之,忽见红光满目,遂按剑而问曰:‘汝何人也?’”原来那俩,一个是袁绍的老婆刘氏,一个是她二儿媳妇,当时还是袁熙的老婆甄姬甄姬。当下曹丕见甄姬“玉肌花貌,有倾国之色”,就立刻变脸,从抢劫犯变成了护花使者。再后来曹操进了袁府,刘氏说:“非世子不能保全妾家,愿献甄姬为世子执箕帚。”曹操见了甄姬,说:“真吾儿妇也。”就让曹丕娶甄姬为妻。第二次露面是在第九十一回“祭泸水汉相班师,伐中原武侯上表”,在曹丕驾崩之时,倒叙了甄姬的下场。原来甄姬为曹丕生下长子曹叡,甚得宠爱,但可惜好景不长,后来曹丕又纳了郭氏郭女王为贵妃,甄姬就此失宠。郭氏又诬陷甄姬“魇镇”(用巫术诅咒他人),曹丕大怒之下就把甄姬给赐死了,立郭氏为后。而且甄姬死状很惨,据说是被口里塞满了米糠,披头散发就给埋葬了,一代红颜就这么着香消玉殒了。虽然这是小说,但是正史上的记载基本上也差不太多,只是对于甄姬之死,正史说是因为郭氏、刘氏、阴氏等小老婆们日益得宠,甄姬口出怨言,因此才被曹丕给赐死了。但这口出怨言的事情很可疑,是不是有人--比如最大的嫌疑人郭女王--陷害了甄姬呢?在当时就有这种传闻流传。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她儿子曹叡是信了。所以后来当贵为皇太后的郭氏去世时就遭到了报应。因为当时的皇帝,曹丕和甄姬的儿子曹叡一直对自己亲娘之死耿耿于怀,这时就下令把,自己名义上的母亲郭太后照样儿口塞米糠披头散发地埋了。为什么白富美的甄姬在后宫宫斗中会输给郭女王呢?要说这郭女王,原本也是官宦人家出身,她老爹郭永特别宝贝这个闺女,还给起字叫“女王”,可是乱世一起,双亲都死了,她竟然一度流落到铜鞮侯家为奴。可以说,甄姬是真正白富美,郭氏则是个白穷美。遭遇过这身世巨变,经历过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郭女王,显然就比温室花朵的甄姬要有心眼儿多了,史书上也承认这位郭女王聪明,说她“有智数,时时有所献纳”,不时的能给曹丕出点儿主意,最重要的是“文帝定为嗣,后(郭后)有谋焉”,她在曹丕跟曹植争夺继承人地位的问题上也出过力气,立过功劳,可见其心机之厉害。在后宫这种地方,面对这么一个竞争对手,一直在富贵之家长大,从没见识过人心险恶的甄姬,怎么还有赢的可能性呢?所以,被郭女王暗算到死,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了。③千古传唱的洛神赋甄姬真正出彩,还得是在民间传说中,据说她跟曹植有一腿--看起来曹植跟他爹、他哥一样,也喜欢人妻,并且口味最重,喜欢上了自己的嫂子。于是曹丕杀甄姬就因此又多了个理由--有跟小叔子通奸的嫌疑,或者说有通奸的倾向。曹植曾经写过一篇文辞非常优美的赋,叫《洛神赋》,有人说那就是怀念嫂子甄姬而作的,原名《感甄赋》,后来曹叡觉得太暴露老娘的不伦之恋,给自己脸上抹黑了,于是才给改名为《洛神赋》。洛神是谁呢?根据《淮南子》的记载,洛神就是洛水的女神,原为上古大神伏羲之女,被许配给河伯为妻,又名宓妃,但这夫妻俩都各有外遇,洛神的外遇就是射日的后羿。既然有了《感甄赋》这么一档子事儿,后人就附会说甄姬本名就叫甄洛,或者叫甄宓--这是个多音字,可以读“fú”,也可以读“mì”。不过这估计也就是后人看见曹植和甄姬才子佳人,觉得可以配成一对的瞎扯而已。史书上提到甄姬有三个哥哥四个姐姐,名字都全,偏偏就没有记录她本人的名字。而曹植在甄姬被赐死以后,得到了甄姬曾经枕过的一具“玉镂金带枕”,于是作《感甄赋》这件事,最早是唐代学者李善为《文选》中收录的《洛神赋》做的注解,三国到唐朝隔着好几百年,所以这种风流韵事其实挺不靠谱的。所以现在一般认为,甄姬其实挺单纯,曹植其实挺纯洁,曹丕脑袋上的帽子也并不发绿,《洛神赋》就是《洛神赋》,或许赋中的洛神宓妃确有原型,但不会是甄姬。总而言之!甄姬的确挺美貌的,而且人也挺聪明的。但是跟“御姐”这个词完全没有任何关系!最令人感到可惜的就是,从小到大都生活在富贵之家的她,对人心的险恶和后宫的黑暗完全缺乏认识,最终红颜美人却落得了一个悲惨下场,实在是让人唏嘘不已!如果她像她本家姐妹甄嬛一样精明,也不至于让郭女王这样的小三上位成功啦!版权说明: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创作,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支付稿酬,谢谢!联系邮箱:,电话:010-6添加美女微信nvshen787,有你好看杀人狂我和6岁的弟弟相依为命。我的父母多年前在一场车祸中去世了。我很爱我的弟弟,我生怕哪一天连他也走了。最近,小区里出现了一个杀人狂。第一天, 邻居一个9岁的小孩被杀。第二天, 邻居一个8岁的小孩被杀。第三天, 邻居一个7岁的小孩被杀。小区里的人非常恐慌,我也十分担心弟弟的安危。9岁,8岁,7岁,我弟弟6岁,按这规律我弟弟会不会是下一个受害者?!我决定每天都陪在弟弟身边保护他。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发现以前一向忧郁的弟弟渐渐变得快乐了,不过看到他快乐,我感到很欣慰。有一天,我到楼下倒垃圾,不经意的一抬头,弟弟正从楼上看下来呢。回到楼上,我却发现弟弟不见了,到处找也找不到,后来才发现,原来已经摔到了楼下。
馆藏&140076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三国演义》其实是一部英雄的成长史和创业史,这个中心和罗贯中老先生的思想感情倾向自然导致了他对于三国后期的诸多人事,有意无意地加以了省略,简略,忽略,甚至于某种程度的歪曲,三国建立之后,尤其是刘关张,曹操,诸葛亮等一辈老人相继去世之后,在《三国演义》中已难见辉煌的篇章了,而其实三国后期中仍有许许多多的精彩人物和动人故事,他们在很大的程度上并不逊色于前者,因此我想要为他们做一个专述。
本人没有如檩的大笔,也缺乏瑰丽的想象,所能做的也不过只是照猫画虎,勉力而为,稍稍延伸罢了,能与大家共鸣那是最好,但能够自娱自乐也是心中所愿。我很希望精通历史的哥们不妨带点娱乐的心情看它,而娱乐为主的朋友能稍稍带点历史眼光,总之我喜欢的是那种身为游泳健将却喜欢跟篮球明星比试投篮,身为篮球明星却愿意跟象棋大师下棋的读者类型,哈,哈哈,这样我能占到很多便宜。
   明确地说吧,三国有很多精通的人,沉迷者,我欢迎大家参与讨论指点,一起来玩一下,但是那种特喜欢满地扔蒺藜,遍天飞砖头,过分较真非要弄人个头破血流的主请绕道走开,你要考据请去看那些专家的著述。
  现在我的故事就开始了,请注意我说的是故事。
  第一章两雄相逢
  公元231年,这一年在魏为太和五年,在吴为黄龙三年,在蜀则为建兴九年,此年二月某日,蜀汉丞相诸葛亮又一次率领各路大军出兵祁山,进犯魏境。
  这是先主刘备去世之后,诸葛丞相第四次大规模的对魏军事行动了,前三次的无功而返,使更多的人开始质疑起了丞相的进军路线,但是丞相丝毫不为所动。
  在第一次有将领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诸葛丞相就很明确地回答:“祁山乃长安之首也:陇西诸郡,倘有兵来,必经由此地;更兼前临渭滨,后靠斜谷,左出右入,可以伏兵,乃用武之地。吾故欲先取此,得地利也。”祁山为长安之首,这是毋庸置疑的,丞相这句话里其实包含了他深思熟虑的很多信息。
  蜀军入魏夺取中原的路径其实并不多,主要有两条,一条是取长安,下关中,逼洛阳,一条则是由上庸过襄阳,经新野苑城虎牢关至洛阳,上庸路线不可行,这在现在基本已达成共识。首先,上庸路线虽然地势较为平坦,但要经过近半个魏国,而且此地与吴国接壤,为边防重地,魏国在这里布置了大量兵力,重重设防,更兼上庸到襄阳只有一路可通,更利于魏国防守,因此,以蜀军的能力要想实现突破既难,他们在行军过程中的后勤供应和作战的难度也非常之大。作战意图难以达到相对来说还是小事,很可能最终蜀军会陷于腹背受敌的险境,造成全军覆没的结果。主力覆没,蜀国也就整个完了。
  其次,由上庸进军也不利于与吴国协同作战,各自牵制敌军。蜀吴同时由一线进军,虽然局部实力大增,但效果远不如有效的两线作战。两军合一,集于一线,看似实力增强,但魏国的防御重心也将集中于此。更重要的是蜀吴终究是两家,可能患难与共,恐怕却难以福禄同享,荆州的教训血泪斑斑,蜀国人一日不可或忘,他们不能不怕吴国在某种时候忽然在身后打上一记闷棍,那里可是吴国的大后方。
  再次,当然,由上庸也可以取道长安,但是上庸至长安有汉水阻隔,且长安在汉水北岸有高山作为屏障,这实在不是一条好出路。
  可是,攻长安,下关中,或祁山,或斜谷散关,或子午谷可是有数条进军路线的,丞相何以独独对祁山陇右情有独钟,难舍难分呢?在这个问题上,首先最不服的就是将军魏延,他在丞相第一次北伐的时候,就提出了子午谷作战的设想,这无疑是一支奇兵,可是丞相偏偏就是不从!在魏延看来,如果当初丞相采纳了他的建议,历史恐怕就早已改写了,至少也不会出现三次北伐无功而返的局面。战争有许多难以臆测的情况发生,很难说魏延的计策是否就一定不奏效,比如说魏延顺利越出子午谷,真的一举拿下长安,关中由此震怖,各处关隘望风而降,如此一来,顺风进取洛阳似乎就指日可待。顶不值占据了关中重地,把受住险关要隘,也就有了跟魏国一较长短,进取天下的优厚资本了。这种例子历史上不是没有。但是战争的结果关系国家命运,人凡事如果只向好处想,只凭侥幸做事,而不能防患于未然,那结局很是可怕。
  魏延的计策貌似奇兵,但经不起细致推敲。
  兵法讲究正奇相辅,但正无奇,墨守陈规,僵化呆滞,势必处处被动,但奇无正,浮如轻云,无根无基,则必然陷于绝境,故而《孙子兵法》说:“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而古人又说:“有正无奇,虽整不烈,无以致胜也,有奇无正,虽锐无恃,难以控御也”,所以高手用兵无不以正为根基,以奇作为灵魂,使二者相辅相成,魏延的子午谷之策,弱点就在于根基太浅,过于冒险,而这个险正是作为主帅,作为实际上的蜀国军政一把手的丞相诸葛亮不愿意冒的,也不敢冒的。
  魏延与诸葛亮性格不同,他骄狂,傲视天下,勇猛敢于冒险,他既不怕失败,又希望一战成功,他的身份地位也与诸葛亮不同,他的责任没那么重大,他更不是政治家,他是一员战将,他即使不乏帅才,注重的也只可能是战争本身,甚至是战争局部,而诸葛亮恰恰与他相反。
  诸葛亮谦虚谨慎,以他的地位成就这是性格,也是品质,他身兼丞相和全军主帅两职,所考虑的就无法不更全面,更深入,更细致,他负担的不仅是一支军队,一次战争,还有整个国家,这个国家的现在将来,这个国家的全部。
  他不能不谨慎,他怎能不谨慎!两个人的诸多不同,正是他们在对敌策略上的最大分歧所在。
  三国之中,以蜀国力量最弱,它偏居西南,天下九州之中,只据有益州一地,其人力物力等等方面均不足以与拥有中原腹地,跨有六州的魏国相抗衡,在这种情况下,蜀国要免于灭亡,要生存,那就只有努力发展,消灭敌人,可是闭关自守死路一条,打出去能够一战夺取中原吗?这显然是痴人说梦。丞相诸葛亮比谁都清楚,比谁都明白此时此刻“兴复汉室,北定中原”只能是一个口号,一个长远计划,因此他目前最应该做的就只有尽可能地延长蜀国的生命线,壮大力量,然后在这个基础上逐步发展,寻找机会,最终实现自己的抱负。蜀国的希望只能寄托在将来,因此,诸葛丞相的首要目的首先便是建立起一个各方面都占据优势的根据地,而并非期望一举拿下魏国,这一点恰恰魏延没有想到。诸葛丞相并没有说出自己真正的意图,他不能说,他的战争策略并非人人赞成。那些反对者主要是益州的势力大族,目前的战争首先损害的是他们当前的利益,而将来战争的结果无论如何,恐怕对他们的利益格局一般也很难有什么改变。因为汉末以来的战争胜利者若非特殊原因,通常还会对他们加以保护利用。魏国的九品中正制度是对世家大族利益的最好保证,与诸葛丞相的依法治国截然不同,他们正向往异国的世界也未可知,如果诸葛丞相说出自己的战争策略首先仅仅是为了自保,那么这些人的反对之声就将更加强烈,他们会说,依仗蜀地之险,发展待机,远比兴师动众劳民伤财好得多。这实在是一个极不稳定的因素,不能不防。而那些积极支持诸葛丞相的人,包括那些大部分为诸葛丞相的理想所感奋,和对战争抱有不实际的幻想的人,丞相不能打击他们的信心。
  出兵子午谷,奇袭长安的策略丞相不是没有想过,但他很快就否决了,原因主要就在于,子午谷虽然是一条捷径,但是道路崎岖狭窄,险峻无比,处处险阻,如果敌人预先想到设下埋伏,很可能就会全军覆没。这一点魏延肯定也想到了,不然他不会提出连主力和后勤兵一共仅带万人出击,而让他从斜谷挺进配合。魏延想到这一点还出此计谋,就更显得他贪功冒进。
  魏延之计的全部内容是:以诸葛亮的大军明修栈道,牵制敌人,而他暗度陈仓,从子午谷秘密偷袭,等长安顺利拿下之后,丞相的大军也将随后赶到,与魏国的援军相遇,如此魏国的援军就已无能为力。长安保住,再依据险隘把手,分兵扫荡,那么震恐之下的关中便唾手可得。关中在手,顺势攻取洛阳就应该不再是难题了。魏延拿下长安的依据首先在“偷袭”二字,其次是长安主帅夏侯懋胆怯无谋,一听大军来到,必然弃城而逃。魏延的设想很好,但是他的依据全在于一厢情愿地臆测,魏国能人众多,未必不严防子午谷,如果偷袭变成了明攻,魏延的一万人马结果会怎么样呢?还有,如果夏侯懋不跑呢?先不说夏侯懋是不是真那么没用,就是真的那么没用,以魏明帝曹睿的见识,他会将那么重要的一个长安仅仅交到一个无用的夏侯懋手上吗?除了雍州刺史郭淮这个不容小视的人物站在夏侯懋身后,瞬息便至,谁知道长安城中还有什么得力的人物呢?魏延的计谋既然建立在一厢情愿的臆测上,那么失败的后果是什么呢?即使忽略掉魏延在子午道上的艰难,设想魏延能够顺利到达长安城下,只要夏侯懋不闻风而逃(这种情况极不可能出现),那么以长安城的坚固程度,兵力部署,防守形势,魏延以五千主力军要想轻易攻下它谈何容易!到那时各路援军火速赶到,魏延瞬间就会陷于腹背受敌的危境,全军覆没毫无疑问。可以指望斜谷援军吗?斜谷的情况比子午谷并好不了许多,这也是一条艰难险径,即使也将路途情况,沿途阻隔不计,援军能够在二十日左右到达,魏延还能有救吗?他此时没有全军覆没,至少也已受到重创,对战局没有什么补益了。长安没有拿下,这时候魏国更多的援军源源而至,蜀军后退艰难,粮草难继,战下去的结果依然是难以全身而退。如此一来,蜀国仅有的一支力量将可能大部消耗于此了,一旦魏军乘势而入,那又将是一种什么结果?
  这还是做最好的估计了,还没有算上魏国趁诸葛亮大军倾巢而出,自天水率兵突入,这个时候的蜀国即使一支轻兵恐怕也难以承受,更何况一旦天水魏军和身后追兵分头而进!
  长安拿下了又怎么样呢?一旦关中守敌负隅顽抗,与援军分头抗战,那结果还是不容乐观。蜀军的势力是不可能一面应付各方援军,一面成功守住一座孤城的。他们后面缺少坚实的依托。
  为了一个毫无把握的计谋,诸葛丞相能够将三军将士和国家命运轻于一掷吗?诸葛丞相输不起,蜀国输不起!
  诸葛丞相对每一条进军路线都做了很深的思考,只有祁山陇右一路的优势最为明显突出,这条路重要到即使经过了街亭的重创也绝难割舍。
  第一,陇右是入蜀的军事要道,汉代就有得陇望蜀之说,这里面有两个意思,得陇必然望蜀,得陇才能望蜀,而对于蜀汉来说,仅为了自保,也应当攻占陇右,使其成为自己的屏障,与汉中共同合成自己的两扇大门。
  第二,祁山作为长安之首,得之,可遮断祁山,进图陇右,从大处说,将使长安失去屏障,关中无可依托,直接置魏都洛阳于危险之境,拿下中原就不再是水中望月。从小处说,得到陇右,就可将陇右与蜀汉连成一片,使陇右与蜀汉的门户汉中形成钳角之势,有效地屏障蜀地,以半包围的状态达到对魏国逐渐蚕食的战略意图。这实在是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英明决策。
  第三,出兵祁山,夺取陇右,进而图谋中原,相较之下有更多的便利条件。
  1;祁山是最好的用武之地,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便于隐蔽行军,多处设伏。2;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后勤供应向来是军队的最大问题,蜀军的粮草主要来自益州一带,出祁山的运输线无疑最短,且不易被截断。
  3;陇右属于多民族杂居的地区,向来极不稳定,魏国控制这一地区较晚,且控制力量控制手段相对薄弱,民族矛盾是最可利用的条件之一。诸葛亮一出祁山,天水南安安定三郡闻风而叛正是一个最好的证明。诸葛亮“西和诸戎”的政策在这里早有了一定的基础。
  4;陇右所处之地是丝绸之路的第一道咽喉要地,经济作用非常巨大;这里居民勇敢善战,骑射擅长,是个很好的兵源之地,不乏将才;陇上水草茂盛,多出战马,粮草丰盈,适于屯粮养马······这种种便利,使此地成为最好的战略基地。
  实际上,诸葛亮出兵祁山,占领陇右,进取天下的大计在刘备生前就早已定下了,正因为此,当年孙权派诸葛瑾索还荆州的时候,刘备会回答说:“我现在正图谋凉州,凉州一定,我必然尽还荆州。”也正因为此,“信著北土,威武并昭”的马超才会在刘备自立为汉中王时,成为第一个,也是当时唯一一个被封为州牧—凉州牧的人,这其中的重大意义不须明说。可惜马超英年早逝,不然陇地争夺未必有这么多的周折,这样大的悬念。
  诸葛亮每思及马超,就不能不感到伤感,蜀国自那些叱咤风云的人物相继凋零之后,人才难继,这使他越发感觉力不从心。蜀汉不过弹丸之地,国力贫乏,人才凋零,保守既难,而扶汉大业又何止于一个难字呢?
  但是就是这样自后主以下还是有无数人企求偏安一隅,只求偏安一隅啊,能够偏安,偏安得了吗?为今之计,唯有不断攻击,攻击,攻击,再攻击,扰乱敌方,使魏国疲于奔命,不能稳定,无法稳定,同时在攻击中寻求机会,蜀国才有可能取得生存与发展的条件啊!
  这种思路中,诸葛亮有许多不能为外人道的苦衷,却只能烂在肚子里,这其中除了前面提到的部分原因,就包括:连年兴师动众,一旦次次无功,势必使国力更加衰弱,这种以攻击求生存,求发展的思路其实就是一把双刃剑,一面挥向敌人,一面割向自己,一面是成功,一面是毁灭。
  成功的希望到底有多大呢?诸葛亮自负自己的才能,可是也不能忽视战争的诸多客观因素,天下事并非有志者有能者就必成,前三次北伐的结果将那些因素鲜明地凸现出来,就像平原上的山头一样举目可及。以他的意志和才力,这些虽然不能够给他带来深重的压力,使他丧失信心,但至少使他不得不付出更大的心力。
  这些问题其实是在兵马未动的时候就想到很多的,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粮草供应问题不必说,气候问题也不必说,敌我双方的人才兵力等方面的对比更不必说,诸葛亮每想到前面三次北伐的失败,最不能原谅的就是街亭之战,每想到街亭,他的心就锥心地痛。为马谡?有一点。可马谡比起天下大业来算什么呢?为天下?是。可这最终的原因在哪呢?在他自己。他痛的是他的事业,而恨的却是自己。
  他的事业的实质是什么呢?实质就是辅助刘汉,现在的刘汉就是刘备父子的蜀汉,诸葛亮痛恨的是自己辜负了先主刘备的知遇之恩,没有好好地尽到自己的责任。不能够早日攻占魏国,实现让后主坐镇中原,使天下一统归刘,这本身就足以使诸葛亮羞愧,如果在他生前,蜀汉出现危局,后主一旦沦落,他将更加无颜见先帝于地下!
  他必须要设法战胜敌人,他只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除此之外,他还能怎么样呢?只有把自己烧成灰化成水,来报答先帝,来完成自己道德上的最高追求,政治上的远大抱负,别无他路。
  春寒料峭,诸葛亮的马车停在山道边一处空地上,他的车后两翼分列着六十名全身武装,气势不凡的侍卫,这六十名勇士,连带车上的曲柄车盖,和留在中军营的仪仗鼓乐各一队,都是他第一次北伐时后主刘禅赐给他的,他从此就一直带在身边。这一切预示了他们君臣的融洽关系,也是为了对后主的尊重——这个尊重是必须有的。
  他自己必须有,自他以下每一个人都必须对后主的恩赐感激涕零,虽然这些东西都不是他最喜欢,最需要的。他更需要的是后主能真正能意识到君臣关系的重要性,国家的重要性,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树立起真正的威严。
  羽扇纶巾的丞相立在车旁,迎着凛冽的山风极目远眺,山上白雪皑皑,积雪在太阳下闪着银色的光芒,时而有雾一样的雪被山风吹起,象薄纱,象带子似地在山腰上缠来缠去。
  大军在行进。
  没有人说话,士兵们一脸肃穆地在行进,脚步铿锵有力。连马的嘶鸣声也听不到。马蹄声,士兵脚步声,军装摩擦声,器械碰撞声,在山谷中被风声几乎全部掩盖。山谷显得越发寂静。丞相转目看向行进中的人流,脸上现出一丝笑意,他对他训练出来的士兵很满意。
  丞相向走过他身边的士兵微微点头,——那些士兵无一例外地用目光向他表示了最大的敬意和忠诚——然后对身边的人用他一贯平稳有力的声音说:“传令下去,全速前进。”
  大战在即,丞相的心很快抛开了烦扰他的一切,他一生中又一个注定了要将瑰丽奇幻和半悲剧式的结局结合在一起的场景,由此就又徐徐拉开了。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二     蜀国丞相诸葛亮再次入侵的消息,由驿站快马十万火急层层传递到洛阳的时候,已过晚饭时分,洛阳宫明灯高悬。  自去年十月以来至,洛阳一直未见雨雪,天气干燥寒冷,奏事黄门在魏明帝曹睿的寝宫外面,笼手缩身而立,听着宫院内风过树梢吹动枯枝发出的碰撞声,心急如焚。  他体外冰凉,心内却烧灼如火,那一阵阵的风声,枯枝碰撞声,时而让他惊颤不已。  时运不济,自己为什么偏偏今日当值!黄门心里一阵哀叹。  据明帝身边的太监说,明帝此时在寝宫里没有召幸任何妃子,他又一次坐在那里,面对着他曾经风华绝代,举世无双的母亲,甄夫人的画像发呆,表情似悲似喜,非悲非喜,难以捉摸。没有人知道明帝这一段时间为什么突然会对他那去世多年的母亲这么多情起来,多情的不可理喻。他常常大半夜地盯着母亲的画像,一动不动,而且在这种时候,如果有人干扰他的话,他必定会大发雷霆,轻则怒骂,重则体罚杀戮。  这在宫中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太监们每见到这种情况,就个个心惊胆战,大气也不敢出,宫中此时立刻就像面临重丧一般,一片肃穆。那种气氛之压抑难描难述。  没有人敢于在这种时候进去奏事,何况所奏之事正是明帝一向的大忌。  但是军情如火,来不得半点轻忽,而且明帝曾有训示,凡有重大军情如果稍有延误不报,杀无赦!此情此景,顿使黄门陷入两难之境。    
  限于能力,此书写作不易,我有时往往花费半天,还只能敲出一两千字,甚至有时为了一个地名,一个名词,就要忙活一二个小时,时间精力能力都使我只敢保证每天一章的进度,这还不敢自觉满意,因此我真心希望有真知灼见的兄弟发表一下看法。善意的批评和真诚的讨论我是欢迎的,大家不要误会。  在这里顺便给天涯提一下意见,天涯哪里都好,就是没有修改这一功能,让人颇感不足。  谢谢大家。
  正彷徨之际,接到消息的中书监刘放和中书令孙资两位大人匆匆赶到,黄门大大地松了一口气,急忙迎了过去。  在魏国,中书省是掌管机要,发布政令的机构,它的权利非常之大。中书省的首脑,就是中书监和中书令,这两个职位论品秩虽然低于尚书令,仆射,但是因为它们自魏文帝曹丕时期起,就已逐渐取代了尚书郎所担任的诏令文书起草职责,治下综合了草诏,咨询应对,代阅大臣表章等多种职能,与皇帝的接触日益近密,因此早已成为真正的权力机构,使尚书台的原有地位大为削弱。  孙资孙放二人经历武帝文帝明帝三代,在武帝时就在中枢得到重用,文帝时始为中书监,令,一直至今,其恩宠本就极度隆宠,到明帝时更是无以复加。执事黄门得到重大奏报,在报告皇帝的同时,必须预告孙资刘放二人,这在明帝时已是惯例,其目的就是以备随时参议,准备奏章。  孙资刘放听完黄门的话,一时也感到为难。他们历经三代,熟知朝中许多重大隐秘,不但熟悉明帝的习惯,也猜得到明帝大多数行为的原因,甄夫人的横死,他们也曾经黯然叹息不已,一旦获悉某种内幕的明帝骨子里本就是仁孝之人,他的反常也就不难解释。    母子连心啊,谁的母亲是那样一种死法会没有锥心刻骨的疼痛和难以名状的愤怒呢?要命的是明帝却只能将这种哀痛和悲愤压抑在心中,既不能言说,也无从报复,这种痛苦也许也只能有帝王之家的子弟,在复杂的环境中修炼出来的非凡忍耐力才可以承受。  所以帝王之家出来的人,在他们高贵的外表下面,往往可能是某种可怕的心灵扭曲,这种扭曲爆发出来会是一种什么状态,没有人可以预料。  孙资刘放也不敢在这时轻易去惊动明帝。事出有因,事关重大,而且以他们的荣宠地位,以明帝显露出来的宽容和明智,明帝虽然不至于对他们治罪,但这种霉头终究还是不触为妙。这两个人从政多年,深知这里面的沟沟坎坎,微妙变化,他们防的是万一。这个万一对一言既出,便是生死荣辱祸福的帝王来说,也许就是一万。孙资刘放的得宠本就引起无数人的垂涎嫉恨,他们的地位也无形中为他们树立了或隐或现的无数敌人,因此他们不得不万分小心谨慎地伺候皇帝,以免嫌恶积少成多,被人落井下石。可以说,这两个人的荣宠,除了必须有的才能,一贯的谨慎小心,才是它得以长盛不衰的关键。所以以他们的地位,在皇帝和众臣眼中,仍然绝对不会看到他们恃宠而骄,作威作福,得意忘形,沽忠卖直的一点迹象,他们从来都是安守本分,兢兢业业,忠心耿耿的典范。  在复杂异常的政治生活中,能够保持自己的本分,尽可能地不曲意奉承,不违背道德和礼仪,更好地尽到自己的责任,而始终为皇帝所信任倚重,这需要很高的从政艺术。  黄门见孙资刘放也在沉吟,不禁大急,军情奏章在他手里一时递不上去,那就是一颗无比烫手的山芋。黄门脱口而出:“要不请辛毗或者杨阜两位大人过来一趟?”  孙资刘放因为这句话同时狠狠瞪了黄门一眼。  
  顶下,三国后期的历史也同样精彩,祝愿楼能顺利完成
  谢谢大夫支持。
  这是第几次出祁山?
  我离楼主是如此之近,哈哈
  颖乡侯卫尉辛毗和少府杨阜在朝中都以能力出众,中正刚直,敢于直言闻名,这两个人又都有功于魏室社稷,因此行为语言虽多有出格,皇帝也每每加以宽容。辛毗最出格的事是有一次文帝曹丕不听劝谏,他竟伸手拉住文帝的衣襟不放,完全不顾君臣之礼。可是文帝竟然也无可奈何,只是埋怨了一句:“佐治,你何以抓我抓的这么急?”最终到底还是改了部分主张。而杨阜也毫不逊色。明帝有时候喜欢穿着奇装异服,有一次那时还仅是城门校尉的杨阜看到明帝,见他戴着绣花的帽子,披着长到袖子一半的白绫,竟板起脸来问道:“陛下所穿的是按照什么礼仪标准制定的服装?”弄得明帝很有点下不来台。但是明帝竟然没说什么,从此以后不穿着合乎礼仪的服装就决不见杨阜。  礼仪,包括君臣之礼和衣冠制度,都代表了神圣的等级观念品次地位,辛毗触犯了皇帝的威严,却维护了治国正道,杨阜在触犯皇帝威严的同时也在维护皇帝威严,文帝明帝的宽容为他们赢得了明君的称号,而辛毗和杨阜这两个直臣的大名也因此不胫而走,如雷贯耳。  黄门提出请辛毗或者杨阜来解决这个难题,当然是有道理的,因为这两个人肯定会临难而上,不计地位荣辱,但是他考虑得太浅,没有顾到孙资刘放的想法。  为了一份奏章,要请出辛毗杨阜二人,这本身就是无能的表现,而且以这两个人的强硬作风,不定又要说出什么话来指责明帝,其结果只能是奏章递上,而惹得明帝更为恼怒,甚至将怀疑孙刘二人故意给他难堪,这是其一。其二,孙资刘放对辛毗杨阜二人并不看好,他们看不惯受不了对方的作风,认为他们的强硬作风并不是为臣之道,自己本身也跟他们相处不来。正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当初在冗从仆射毕轨上表认为:“尚书仆射王思是精明勤劳的旧官,但忠心正直计划谋略不如辛毗,应该让辛毗替代王思”时,孙资刘放是反对的。他们对明帝的回答是:“陛下使用王思,正是因为他勤奋卖力,不重视虚名。辛毗确实高尚正直,但他性格强硬专横,这是陛下您应该深入了解的。”就因为这句话,辛毗因此没有得到任用,仅做了掌管宫门警卫的卫尉,虽然位列九卿,但地位实权和作用却远远不可相提并论。  孙资刘放看不惯辛毗这类人,而辛毗自然也对他们敬而远之,双方虽不是格格不入,但实在算不上融洽。以孙资刘放所处的地位,众臣当然竭力与他们结交,辛毗的儿子辛敞就曾经对他死硬做派的父亲劝谏道:“刘孙二人把持朝政,众人都像影子一样去依附他们,您也应该稍稍降低一下姿态,不然恐怕会遭受诽谤。老子不是说‘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吗?和光同尘才是真正的处世之道。”可是辛毗不从,他不喜欢随波逐流,平和处世,他说:“我们的国君虽不能说聪慧贤明,但也不算昏庸无道,我立身自有原则,即使与孙刘不合,最多做不到三公而已,能有什么危害呢?哪有大丈夫为了想做三公而破坏自己高尚情操的呢?”因此依然我行我素。  这种种原因,自然使孙资刘放对黄门的建议非常反感,那一眼之下,黄门非常恐慌,连忙陪着小心说道:“不知两位大人有何高见?”  孙资刘放互相看了一眼,心有灵犀,随即,孙资说道:“你快让人将秦将军请来!”  黄门眼睛一亮,心中大骂自己“糊涂!”答应一声,急忙飞跑着去了。
  作者:画布离 回复日期: 17:21:39 
      这是第几次出祁山?     如果按习惯的说法,把诸葛亮的出征都算为“出祁山”的话,这是第四次,实际上诸葛亮正式的北伐只有五次,这也就是倒数第二次。
  作者:画布离 回复日期: 17:24:54 
      我离楼主是如此之近,哈哈           这个又是什么意思呢?我去你那里看过,没找到接近的文章。
  三  孙资所提的秦将军,就是骁骑将军,给事中秦朗,这个人在当朝是一个很特殊的人物,要说他,就必须从他的父亲说起。  秦朗的父亲名叫秦宜禄,曾经是吕布的手下,有一次,他为了吕布出使袁术处,却被袁术看好,留下了。袁术的夫人不久就为秦宜禄说了一门亲,让他娶了某个汉室宗女为妻。这当然是羁縻之计,但秦宜禄也无可奈何。因为此,秦宜禄的原配妻子杜氏和儿子秦朗就留在下邳,成了怨妇弃儿。据说,在曹操大军围困吕布之时,关羽曾数次向曹操请求,要娶杜氏为妻,结果因为他求得太频繁,太郑重其事,让曹操猜测到了杜氏的美貌,所以等徐州被攻下之后,曹操立刻先见了杜氏一面。一见之下,曹操大喜,马上就将关羽抛到了脑后,自己占有了杜氏。过程的真假且不说,但曹操贪图美色,娶了杜氏却是千真万确,等后来袁术垮掉,秦宜禄归降曹操后,却也不敢多言,乖乖地在曹操的手下,做了铚县的县长。秦宜禄的官虽然不大,但有杜氏这层关系,只要他安守本分,谨慎从事,大约至少也可以安稳度过此生的,可是他不幸遇到了张飞。刘备反出洛阳,逃离曹操之后不久,再次占据徐州,但很快又被曹操的东征大军击败,仓惶逃往小沛。他和张飞途经铚县,张飞对秦宜禄说:“人家娶了你老婆,你却给他做县长,这不是愚蠢吗?何不弃官而去?”秦宜禄心中也觉得耻辱,一想之下跟着张飞就走了,可是气节终究敌不过利害关系,行了数里,秦宜禄拿凄凄惶惶,近于陌路的刘备跟已经威震天下,拥有数州,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一比较,觉得大为失算,于是又想掉头而回,他的想法为张飞窥破,瞬间为张飞所杀。  秦朗真正成了孤儿,但是万幸他母亲很为曹操所宠,曹操将秦朗养在曹公馆中,视如己出,反而比跟着他父亲时还要娇惯风光。曹操那时每次宴请,必将秦朗带在身边,并多次对宾客们说道:“世人爱继子有像我这样的吗?”这句话本身就足以使秦朗忘记他的父亲。  曹操好色,他收养的这种类型的继子不止秦朗一个,其中最著名的还有一个何晏,这两个人都是曹操最喜爱的,但是何晏有才,他恃才而骄,名士习气,摆不正自己的位置,经常跟曹操的那几个儿子争宠,俨然以曹操的亲子自居。而秦朗不同,秦朗远比何晏乖巧圆滑,他虽然得宠,却深知自己的身份,从来不去触犯曹丕等人的忌讳,时刻保持着谨慎,因此秦朗既在曹操生前为曹操所喜,又在后来同时为曹丕等人所容,在里里外外都生活得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就因为这个原因,所以秦朗始终遨游在众诸侯,官吏之间,虽然从没有特殊的表现,但历经武帝文帝明帝三代,却从来荣宠不绝。到明帝时代,秦朗作为骁骑将军,给事中,得以时时陪伴在明帝左右,几乎形影不离。秦朗跟随明帝,几乎从无一言善策可以贡献,无正无邪,可是却能够使明帝视为最亲近之人,多次加以赏赐。明帝曾亲自下旨为他修建豪华府邸,甚至每次说话时,都亲昵地直呼他的小名“阿稣”。不管怎么说,秦朗都算是曹丕一辈的人,明帝称呼秦朗小名“阿稣”,似乎终究不太合理,但秦朗能受之若饴,足见秦朗的性格。而明帝能如此叫,也足见他们的亲狎,这种关系正说明了他们君臣关系,或者叔侄关系的特殊程度。这种关系当然与明帝跟孙资刘放这类宠臣的关系大为不同,前者包含了亦亲亦友亦臣的多种意义,相比之下,后者的意义显然要狭窄得多,浅薄得多。  秦朗与明帝的这种非凡的亲厚关系,大家当然都看得见,因此大臣们,甚至诸侯们出于种种心知肚明的原因都争相与他结交,这就使秦朗所得到的馈赠贿赂往往异常丰厚,一般的公侯在富贵上根本无法与之相比。而秦朗也乐于在可行的情况下为他们尽一份力,无形中,一个并不十分出色的秦朗,倒成了魏国屈指可数,上下可通的关键人物之一。  秦朗的特殊能力确实足以令人惊叹,孙资刘放将这个难题交给秦朗来解决,那是最明智不过。  
  秦朗的家离皇宫并不远。    洛阳宫在东汉时分为南北两宫,汉末之时几乎全部被毁,魏国建立之后,南宫并没得到完全恢复,再加上后来所建的那条宽达十几米,贯穿南北的纵轴大街——铜驼街对它的破坏,因此南宫到了现在基本已废弃不用。魏国建立之后对洛阳宫,及洛阳全城的改建,基本全部参考了五都之一的邺城的规划原则,即集中的宫殿布局,和对称规整的区域划分。全城以一条东西大道分为两部分,南部为一般衙署和居民区,北部则是宫苑和重要衙署及贵族居住区。这一种划分甚至细致到每一种身份地位行业的分布。宫苑占据的自然是全城的主要位置,它由南往北依次是正殿,后宫,园林,而宫苑东部正中的东出大道附近则就是重要衙署和贵族们的所在,越靠近宫殿,其地位越尊贵,秦朗的家就在这里。    黄门从寝宫往东直出,沿东出大道行不多远,就到了秦朗豪宅,皇宫夜里来人,秦府的人更加不敢怠慢,慌忙报了上去。正在府中与众妾宴乐的秦朗束装而出,听明白是怎么回事,没有耽搁,立刻就随着黄门离家去了。    孙资刘放的面子他不能不买,而且这也是向明帝奉献忠诚的一个好机会。    明帝所处的寝宫外有一个书房,是专门供明帝平时读书处理紧急奏章和应付突发情况而备的,秦朗到了这里,跟孙资刘放略一寒暄,立刻在寝宫外倒身跪下,朗声呼道:“臣秦朗拜见陛下!”    静夜里,肃穆的气氛之下,秦朗的声音非常醒耳。    静待了一会,只听明帝在里面缓缓说道:“是阿稣吗?进来吧?”声音听不出任何喜怒。    秦朗闻声碎步轻轻往书房里走去。    他的身后,孙资刘放暗暗赞叹。这当然不仅是因为这一幕让他们再次见识了秦朗与明帝关系的不寻常。    汉末以来,天下大乱,政崩礼毁,群雄包括曹氏父子出于大业的需要,同时也由于在战争中形成的各种特殊关系,往往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若干旧有的制度和礼仪,以致到了明帝这个时期,各种制度和礼仪也还远远没有得到完善重建,而皇帝常常也很乐于跟权臣和近宠保持一种比较随和的状态,尤其是对于秦朗这种人更是不同,私下里几乎没有太多节制,可是如此荣宠的秦朗始终还能在大节上不越雷池一步,这怎能不使孙资刘放二人赞叹不已。    礼仪不失,却不使明帝感到疏远,这是一叹,关系如此亲密,仍谨慎小心,丝毫不失礼仪,自然更能获得帝心,长保荣宠,这又是一叹,这里面的学问在某种程度上说其实足以跟司马懿满宠在疆场上的表现一较高低。    这也不仅是一种学问,也当是一种克制修养的功夫,天底下失在一个“宠”字上的人何止千万,那些人岂仅是认识问题?    秦朗走进去的时候,既保持了一种特殊的随意,但也没敢放肆地四处打量,这个书房他来了不止一次,但从没有在明帝对着甄夫人的画像发呆的时候进来,他很怕看到那幅画像,那幅画像里隐藏着无数凶险,是他应该竭力回避的。    
  楼主看书不仔细。三国演义中司马懿听到出子午谷后的反应那?
  我没发现这方面的资料,请兄弟指点一下。蜀军从来没有出子午谷,这只是魏延当初的想法,而且那时司马懿不负责关中一线,我实在不知道他怎么听说的,又是在哪里发表的看法。另外,魏国在230年曾派遣大司马曹真与司马懿共同出兵蜀国,他们一路走的就是子午谷,但因为天降大雨,河水暴涨历时一个月没有走通,只好返回,因此即使司马懿真有什么反应也说明不了什么,况且蜀魏两国的各方面情况也自不同。
  御书房里人字形铺着刻有卷云纹图案的条砖,秦朗一踏进去,立刻就感受到里面的奢华,这种奢华和扑面而来的温暖让秦朗感到非常的舒适。对奢华和舒适的追求是他和明帝的共同点,这许多爱好上的共同点或许也是他们关系的一个粘合剂。秦朗进来又要拜倒,明帝摆手道:“罢了,不要拘礼了,坐下吧。”    年仅二十六七岁,气质华贵,相貌不凡的明帝居中席坐,两边分列着两排案几,这正是为那些临时召见的大臣预备的。    秦朗借弯腰抬身的时候,迅速打量了一下明帝的书案,心里大大松了一口气。甄夫人的画像没在那里,可见明帝也没打算让人参与到他心底的隐秘中来,这给秦朗省去了很多麻烦。    明帝看着秦朗,懒懒地又说:“这个时候来有什么事吗?还是知道我心烦,准备来陪我下棋说话的?”    秦朗的声音明显轻松了许多,他答道:“陛下整日为国事操劳,微臣哪敢无事打扰,臣饭后散步,无意中碰到孙资刘放二位大人,获悉南边又有战事,想陛下或许有微臣效劳之处,于是便跟着他们来了。”    “哦”,明帝的表情严肃起来,他问:“孙资刘放在哪?”    明帝话声一落,宫中太监立刻引着孙资刘放走了进来,二人进来行礼完毕,太监将南方军报呈上,明帝几眼看完,示意孙资刘放就坐,冷笑道:“诸葛亮真是贼心不死!”    刘放欠身接口道:“是啊,诸葛亮前三次侵犯,均铩羽而归,却仍不知进退,实在可恶。蜀吴都是心腹大患,蜀国尤其可虑,而大司马曹真现在又卧床不起,如何处置还请陛下训示。”    明帝略一沉吟,命令道:“立刻草诏,速传大将军司马懿入都,并召集各相关大臣连夜过来议事!”    明帝寝宫立刻一阵忙乱,这时候漏壶指向的正是亥初时刻,一更的梆声随后在宫里宫外响了起来。       
  大将军司马懿此时正驻扎在离洛阳五百里左右的宛城,明帝的诏书一送达,司马懿就迅速安排好杂务,带领百多名随从轻骑奔赴洛阳。    一路上司马懿马不停蹄,除在沿途驿站换马就食,决不多留,堪堪在第五天凌晨,晨鼓敲起,城门洞开的时候,赶到了洛阳城下。    古人以晨钟暮鼓报时,是因为钟声远比鼓声清亮,传播更远,适宜于人声嘈杂的白日,独独汉魏时改为晨鼓暮钟,却不知出于何故,司马懿一行亮出大将军的仪仗,城门守卫立刻驱散开赶早进出的人群,任他们呼啸而过。    司马懿这年已五十出头,但是经过二天一夜马不停蹄的急行军,却丝毫看不出他有委顿之像,一行人进城沿着宽阔的铜驼大街往北直行,不过片刻,九尺高的铜驼便立在前面了。    铜驼之后就是洛阳宫门,到了这里,司马懿的车骑便只能驻足了,司马懿跳下骏马,整理了一下衣衫,立定后默默审视了一下巍峨的宫殿,这才从容地向宫门一步步走去。    明帝在建始殿召见了司马懿。    司马懿恭谨地行过大礼之后,明帝高踞在上,盯着他缓缓说道:“一夜劳顿,你辛苦了!”    司马懿慌忙躬身道:“为陛下尽忠,是臣本分之事,臣不敢言苦!”    明帝点点头,说:“很好,朕所取的就是你这份忠诚!你服侍曹家到朕已经三代了,当初先帝临终托孤,就曾极言你的能力忠诚,并嘱咐朕有任何离间你,陈群和曹真的话,都不要相信,我做到了。你们三人同为我朝功勋重臣,现在大司马曹真病重,司空陈群不谙军事,西方战事除了你,朕没有可托付的人了。”    司马懿又倒身下拜,颤声说道:“臣受魏室三代厚恩,虽肝脑涂地,不能报答万一!”    明帝摆摆手道:“你起来说话。”待司马懿站好,明帝又说:“诸葛亮表面上托附立孤之名,实际上专权擅政,对内实行酷压,对外不顾劳民伤财,连年征伐,朕本哀悯天下数遭毁乱,打算赡养天下的老人,使孤儿幼小得以成长壮大,先以礼乐改变风气,再于农闲习武练兵,暂时将其置之度外,但是诸葛亮实在不知进退,数次大败之后,还要驱赶官吏民众,率胆破气夺之旅妄动兵戈,是可忍孰不可忍!”    明帝自小口吃,因此为怕失仪,说话语速向来缓慢,但是语声沉缓,却是抑扬顿挫,字字千钧,另具一种威势。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里回响,轰鸣,仿佛天音。    司马懿知道明帝的话还没有完,因此越加恭敬地低首静听。    
  先顶后看
  谢谢兄弟。
  明帝接着说:“诸葛亮自恃有能,所为不过如井底行兵,游步于牛蹄之间罢了,我大魏国富力强,人才济济,兵精将勇,巍巍然如参天大树,岂是几只蚂蚁就可以动到根本的?他只知进攻而不知退守,就已经预兆了蜀国的灭亡了,你此番出兵,不必急于求功,但阻敌于境外就可,蜀国弹丸之地,再加蜀道之难,粮草难继,只要防守有方,他定然难以成事。”    司马懿听明帝指授完方略,暗暗赞叹,他躬身道:“陛下圣明!臣一路上也曾思索,此时尚不宜大举伐蜀,也只能以坚守为上,陛下刚才提到粮草一事,却正是微臣所虑。现在正是青黄不接之时,粮草问题实是敌我共存的难题,陇右乏粮,关中一带积粮也为数不多,假若战事持续较久,恐怕我方也难以为继。”    明帝摇头道:“此事朕已想过,昨日朝中也有讨论,有人认为诸葛亮军队没有随行物资,粮草无法跟上,蜀军不攻自破,主张不必劳烦大军,但令郭淮等据守即可,被朕否决了。战事不定,朕不能掉以轻心。还有人说应该将上邽一带未成熟的谷麦毁掉,以断绝贼军粮食,也被朕否决了。地方积粮足以支撑一时,诸葛亮未必支持到粮熟,此其一;其二,你移镇长安之后,朕将视战况陆续为你增兵,地方守兵加上援兵,可保此谷麦无虞,这可以有效地解决你的军粮;其三,关中是你的后方,措置妥当,远比诸葛亮调粮要便宜得多,有此三点,如果诸葛亮反而更能比你持久,你就绝难推脱失职之过!”    上邽正是前线,上邽之粮诸葛亮也虎视眈眈,要保住谈何容易?虽然嘴上可以说诸葛亮不过是井底行兵,游步于牛蹄之间,但诸葛亮其人,蜀军的战斗力又岂可少视!数万大军集于一地,加上地方守军,关中也未必能够支持,明帝实在有点强人所难。但是这些想法司马懿不能说,魏国建立不久,连年征伐不断,司马懿其实很知道所谓的“国富力强”是怎么回事,他无法要求太多。同时,他也想到,相比之下,诸葛亮的困难要比他大得多,等他感觉到腹中空空的时候,诸葛亮恐怕也早饿得骨软筋酥了,司马懿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为自己留条后路。诸葛亮和他的军队并不轻与,大形势下,他虽然很难取得大的战绩,但局部的暂时的战争结果不可预料。    却听明帝又说:“你弟司马孚朕没有用错他,上邽之粮关系重大,你必须千方百计保住,你保住了,解决的不仅是你自己的军粮问题,解决的也是这次战争的问题。”    这个道理司马懿岂能不明白?明帝这是要他们置之死地而后生啊,上邽之粮至为关键!    
  顶一下。期待
  谢谢,请多指教。
  不错,支持楼主!
  看第95回,司马懿对张合说的话,便明白了。虽然长安坚固,但是夏侯懋已经帅大军到前线了,后防空虚。魏延拿下长安必定关中震动。再招降纳叛,分兵瑞地,也不是不可能啊。
  顶上!!!好文好文!!!支持你
  作者:zhllaohu 回复日期: 17:43:09 
      看第95回,司马懿对张合说的话,便明白了。虽然长安坚固,但是夏侯懋已经帅大军到前线了,后防空虚。魏延拿下长安必定关中震动。再招降纳叛,分兵瑞地,也不是不可能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说的是《三国演义》吧?我的文章借鉴参考的是《三国志》、《晋书》和一些相关资料,与《三国演义》不牵扯。实际上诸葛亮前几次出征所对的也不是司马懿。我关于魏延计策的个人之见已经说清楚了,从各方面看都不可能那么简单。
  明帝提到的司马孚是司马懿的三弟,这个人忠厚谦让,好学不倦,向来以贞白自立,论能力略输于司马懿,但论谨慎宽和,思虑缜密,则可能在司马懿之上,因此明帝在设置度支部尚书一职,准备选择合适的人选专门掌管国家军队的支出时,优先想到了他。明帝曾问大臣:“司马孚有他兄长的风范嘛?”大臣回答:“跟他兄长相似。”明帝很高兴,说:“这样朕不是有了两个司马懿吗?”于是就把事情定了下来。    司马孚不负厚望,上任之初,鉴于边境连年战事不断,就提出了一个擒敌制胜,预作准备的方案。他在表章中提议:每次诸葛亮入侵关中,边境的军队不能制止敌人,后方军队奔赴关中,往往赶不上战机,因此应该事先挑选二万步兵骑兵,分成两部分,作为预备队。同时,由于关中连续遭受敌人侵犯,谷物布帛严重不足,应该派遣冀州五千农夫在上邽驻扎,秋冬演习战阵,春夏治理桑田。正是因为这一举措的实施,使关中有了富余,大大减轻了内地的负担,明帝命司马懿力保的谷麦,正是这五千农夫的劳动成果。    这当然也是司马懿三弟司马孚的政绩。    到了此时,司马懿无话再说,他在明帝的一番抚慰激励之下,做了必有的表白之后,退出大殿,就开始了动身的准备。    几天后,明帝率领百官亲自将司马懿一行送到洛阳城外七里桥,经过一番酬酢,司马懿遂率大军向西移镇长安,受诏代替大司马曹真都督雍凉诸军事,会同车骑将军张郃,后将军费曜,征蜀将军戴凌,雍州刺史郭淮等人,开始了讨伐诸葛亮的大战。       
  上面从“大将军司马懿此时正驻扎在离洛阳五百里左右的宛城,明帝的诏书一送达,司马懿就迅速安排好杂务,带领百多名随从轻骑奔赴洛阳”开始为第一章第四部分,忘了标记,为免造成混乱,特此说明。抱歉,抱歉。    
  五         司马懿到达关中的时候,诸葛亮已经在祁山发动攻势,围困了守将贾嗣魏平数日,情势十分危急,司马懿在长安不敢久留,立刻率军直奔前线。    此时已到三月中旬,天气转暖,行军途中,大司马曹真病逝的消息传来,全军一片震恐。    大司马曹真久镇西北,颇著威望,向来为朝廷和边关守将所倚重,诸葛亮前三次出兵,实际上皆受阻于他,这次出兵与他因病离职也不无关系,因此曹真的病逝不能不是魏国的一大损失。司马懿虽然早有多智之名,但因为向来居于帝侧,坐镇中原,不为关中诸将所深知,因此在关中的威望反而不如曹真,一时之间也就难以达到曹真生时的效果。    毫无疑问,在此时,对于司马懿最有信心的却正是明帝曹睿。    西北主将中,威名最著的当属车骑将军张郃和雍州刺史郭淮,而这二人又以张郃为先。张郃在武帝时就已智勇双全闻名于世,汉中一战,主帅夏侯渊战死,人心大乱,是郭淮等人推出他才安定了军心的。当初据说夏侯渊虽为主帅,刘备所惧的却是张郃,因此夏侯渊被杀之后,刘备叹道:“应当除掉魁首张郃,仅杀死一个夏侯渊有什么用呢?”文帝曹丕登基之后,张郃被封侯提升为左将军,与曹真同时得到重用,又在平定内乱,攻打东吴时多立战功,而明帝时张郃表现更为出色。诸葛亮一出祁山,正是张郃认识到街亭的重要性,断绝了汲水渠道,大败了马谡,将诸葛亮之军拦腰截断,而致使其前功尽弃的。明帝欲伐东吴时,司马懿在荆州统帅水军,各处将领中,明帝唯调张郃率关中各军归于司马懿麾下,协助作战。此战虽因冬季水浅,大船无法行驶,只好暂时作罢,却不能不显示出张郃的重要地位。伐吴计划搁浅,诸葛亮却又再次进犯,明帝紧接着又急命驿马将暂屯方城的张郃召回洛阳,张郃此时俨然就是魏国的救火员,哪有灾情便出现在哪里。明帝这一次亲自到河南城,设下酒宴为张郃送了行,他交给张郃南北两路兵力三万,并分别派出数十武降,虎贲护卫张郃,给了张郃极大的荣宠。在酒席上,明帝问张郃:“最迟等到将军赶到,诸葛亮就再也无法夺取陈仓了吧?”张郃回答道:“恐怕不等我赶到,诸葛亮就已经退兵了,屈指算来,诸葛亮军中所存粮食,大约只能维持不到十天了。”张郃率军日夜兼程,等他到达南郑时,诸葛亮果然退兵而去。    就因为这,张郃随后又被召回洛阳,被授为征西车骑将军。    张郃通晓兵法,擅长安营布阵,又一向能准确预料战事形势和相关地形情况,确是关中翘楚,诸葛亮的劲敌,因此这种情况下将军们把目光都投向了他,希望他能够有所举措。    张郃当仁不让,他随后提出率军紧急驰援祁山解围,但司马懿不从,他令张郃向前进入略阳,在后抵住上邽,自己也率大队随后进军到隃麋。    
  经典,很是喜欢!谢谢!
  谢谢,有你这样的朋友支持我很感动,你们的支持会使我努力写下去,希望多提意见。
  希望楼主能支持写到高平陵政变,想看司马懿怎样一步步侵吞曹魏的权利,想看姜维和费炜陈诋的内斗,想看全錝在孙权的支持下打击顾陆朱张四大家族,太庞大了吧
  加油,很好
  作者:肉酱意粉 回复日期: 11:59:16 
      希望楼主能支持写到高平陵政变,想看司马懿怎样一步步侵吞曹魏的权利,想看姜维和费炜陈诋的内斗,想看全錝在孙权的支持下打击顾陆朱张四大家族,太庞大了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要写得不止这些,将写到晋朝建立,吴国灭亡,你所说的这些我想过,就是不知能不能写好。现在还早,又什么好的建议想法,望不吝赐教。
  司马懿暂时没有将主力移往祁山,诸葛亮的近十万大军在祁山就没有了用武之地,国力对比不利的情况下,诸葛亮要取得战役的胜利,只有尽快与敌方主力接触,以野战速战速决,才有可能,因此他根据战争形势,迅速改变战略,留下一部分兵力继续围困攻打祁山,而自己却率兵沿祁山东行,往上邽进发,以期阻敌于上游。    司马懿不立刻直接援救祁山,一是考虑祁山险要,急切难下,暂时可保无虞;第二也是为了将诸葛亮引到上邽,使其战线拖长,运输难度增加;第三,他要全力护住上邽谷麦,以免为诸葛亮所得。第二点第三点的作用基本接近。当然,司马懿并没有打算跟诸葛亮展开大规模的野战,诸葛亮长于治军练兵,他的军队作战力非常强大,野战的结果即使不败,也必然造成极大的消耗,远不如在上邽设下防线据守,待诸葛亮粮尽退军时,寻机歼灭为妙。    诸葛亮粮尽兵退,祁山之围自然解除,贾嗣魏平即使被灭,诸葛亮也无力安然据守。    司马懿一生中最大的长处即在深刻的洞察力完美的大局观和无比坚忍的性格,他这一点恰恰是急于求战而势力薄弱的诸葛亮和蜀国的克星。    而诸葛亮却只能奔赴上邽。    祁山并不是诸葛亮的目的地,他攻打祁山,夺取险要,其意图就是进上邽,占据陇右,然后徐图长安,进兵洛阳,无论司马懿如何应付,上邽都是他必取必经之地,他现在所希望的就只能是在上邽跟司马懿展开激战,重创敌人,而与这个结果相伴的就将是祁山不攻自破,魏军无力再战,最终只能调兵遣将,退守第二道防线,如此,陇右便可唾手而得。    在这次出兵之前,诸葛亮是做了相当的准备的,他首先与时降时叛,居于雍州后方,让魏国头痛不已的鲜卑人柯比能达成了协议,请他在自己出兵的同时,起兵响应,使雍州北方无力他顾。魏国左有吴国虎视眈眈,右有蜀国刀剑压颈,后有异族狼奔豹突,司马懿一军一旦覆灭,接下来的情势谁能预料?    三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两大统兵主帅在231年第一次真正相遇交锋了,这场被魏国大臣认为是并无悬念,而明帝丝毫不敢掉以轻心的战争,鹿死谁手实难预料。  
  诸葛亮大军突进,不久就到了祁山尾部上邽近正西的第一道防线卤城。卤城是一座盐城,天水一带自古为繁息战马的宝地,当与这里的水草天然含盐有关,大军压境,昔日直入云霄,缭绕山川的煮盐的烟雾已荡然无存,卤城内静悄悄的,卤城外触目都是白花花的盐碱沼泽地,连草木都是灰白的颜色。    唯有冰雪消融的西汉水在城外曲折潺缓地流淌着,这是唯一的活色。    司马懿的军队还没有进到这里,单薄的卤城并不足以抵抗诸葛亮的大军,蜀军还没有发动攻势,卤城守将就献城而降了。    蜀军不费一兵一卒,唾手而得卤城,士兵们欢呼雀跃,欢呼声几乎将一座本象死城的卤城翻上了天。    安民已毕,诸葛亮留下人马占据卤城南北二山,整顿防守,然后督大军越过卤城,再向前行。经过几次微弱抵抗之后,探马来报,再往前越四十里,就是上邽了,二十里之外就是上邽的左右屯田区,那里一眼望去,绿色的麦浪绵延数里,在阳光下象一块巨大的蓝宝石一样闪亮。    关于麦田的这个报告让诸葛亮和众将眼里都闪过一丝喜色。    上邽之粮早在蜀军的意图之中,这片麦田的意义远超过拿下卤城。    但是上邽城就在眼前,司马懿也占据了城东,在东山上下设下营寨,二者互为掎角之势,彼此呼应,这片麦田并不轻与。    四月上旬,离麦熟尚早,蜀军暂时也不缺粮,此时最重要的事也还不是这片麦田的争夺,重要的是消灭司马懿的军队,拿下上邽。这个任务完成,不仅攸关整个战局,所得到的也将是上邽周围的整个屯田区,这将为蜀军今后的驻扎进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邽的粮食是双方的共同希望,敌我双方都志在必得,都必竭力保护,这倒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诸葛亮随后下令大军驻扎下来,向司马懿下了战书。  
  卤城应在上邽近正南。
  不错不错,顶上去!
  .....顶!!好文
  看得出,楼主很用心地在尽量还原历史描述人物细节,说史这样是很难得的了,赞一个
  六         明帝曹睿在洛阳时刻密切关注着西北战事。    三月份,因为自去年十月至今一直无雨,明帝举行了盛大的求雨典礼,礼毕之后,司马懿的表章送到,明帝得知司马懿没有立刻援救祁山,而派张郃驻于略阳,费曜把守上邽,郭淮戴凌打着他的旗号经营上邽东山,自己暂屯于隃麋一带,没有言语。    孙资刘放忍耐不住,问道:“司马大将军为何不驰援祁山?”    明帝答道:“祁山暂不易失,且诸葛亮大军集结于此,各自凭险据守,不宜用兵。朕料司马懿必是想调开诸葛亮,拖住他,然后等敌人疲惫松弛之时,才突然出重兵奔赴祁山解围。彼时,敌人已经力尽,必不能抵挡。祁山之围解除,援兵再乘势包抄诸葛亮后路,诸葛亮情势危也。此时惟望诸葛亮离上邽越近越好。”    孙资问:“祁山可守吗?”    明帝说:“可守。诸葛亮虽依山设下堡寨,但这些年一直没有大的收获,祁山为我边境第一道险阻,向来有所准备,粮草也多有囤积,祁山守将闻听援军不远,必士气大振,坚守数月应该没有问题。”    刘放问:“司马懿何以远屯隃麋,而不向前推进?”    明帝笑道:“此时还不须全力以赴,此其一,其二,司马懿还在收拢集结各方大军,其三,他要给诸葛亮进军的时间。”    孙资刘放将信将疑。    四月份,明帝接到消息,鲜卑附义王柯比能忽在北地造反,不禁大怒:“柯比能前脚刚刚奉献名马,后脚就又反叛,可知夷狄向来没有信用!他难道以为朕只能一味羁縻绥和吗?”当即召集群臣,商讨严惩之法。    群议是柯比能一向以骚扰抢掠为能,不足多虑,但令地方围剿即可,恰在此时司马懿又有战报送达,言称诸葛亮数番挑战,郭淮等只坚守不出,诸葛亮进退不得,双方已相持月余。明帝此时方才怒气略平。    明帝命宦官将战报宣读完毕,微笑道:“诸葛亮才是朕的心腹大患,众卿以为司马懿的举措如何?”    明帝话音一落,只听一人出列说道:“臣以为司马懿不及曹大司马多矣!”    众人闻声看去,却是关内侯驸马都尉何晏。    
  作者:肉酱意粉 回复日期: 00:19:21 
      看得出,楼主很用心地在尽量还原历史描述人物细节,说史这样是很难得的了,赞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虽然我做的不好,并有越来越难的感觉(这绝不是矫情),但哥们是真知道我写作意图的人,真心向你致谢。
  非常好的文章
  何晏是武帝曹操的养子,形式跟秦朗差不多,也无需多提,这个人自幼聪明过人,甚得曹操喜爱,但是文帝曹丕对他非常反感。主要原因就在于何晏不知自爱,太过招摇。何晏自恃曹操恩宠,往往不将曹丕等放在眼里,甚至于过分到经常超越礼制,仿照太子曹丕的衣着出现在广庭大众之下,因而被曹丕恨极之时成为“假子”,以为贬抑。何晏长大后越发出落得美貌过人,犹如女人,更兼他自恋过度,平日涂脂抹粉,手不离镜,甚至走路时都顾影自怜,因此更为曹丕忌恨。何晏却是一个真正大有才学的人,文才不凡,辩才出众,经学修养也很深,尤其精湛老庄之道,但是就因为这个缘故,他在曹丕时代却一直得不到重用。    何晏后来娶了金乡公主为妻,而得封驸马都尉关内侯,本来凭着这重关系,加上他的才学,曹丕死后他还应该大有用武之地,但是他后来同样为明帝所不喜。何晏以名士自居,一向结交的全是他这一类人,比如夏侯玄,诸葛诞等等,他们这群人整日里相互谈文论道,互相标榜,自号为“四聪八达”,而于他们圈子之外的人却往往横加诽谤贬抑,因此触了希望励精图治,成就一番霸业的明帝的大忌。明帝首先认为这种人只知道坐而论道,华而不实,其后又于某一日读了祖父曹操在杀了袁谭之后,所下的一篇告文,更是对他们认识得深刻入里。    武帝曹操当年是这样说的:“结成私党相互勾结,是古代圣人所痛恨的,听说冀州的风俗,父亲和儿子分居两处,互相诽谤和吹捧。以前直不疑没有哥哥,有人却说他跟嫂嫂私通,第五伯鱼三次娶的都是孤女,却有人说他殴打岳父,王凤独揽大权,谷永却把他比作忠于周王室的申伯,王商忠诚地提出建议,张匡却说他搞歪门邪道,这些都是颠倒黑白,欺天骗君的行为。我打算整治社会风气,这四种恶劣现象不除掉,我认为是耻辱。”深恶痛绝之下,明帝立刻下诏整顿浮华不实之士,于是何晏一流立刻被打入了冷宫,何晏仅以冗员的身份在朝堂之上敬陪末座,聊以充数而已。    何晏一出面,明帝立刻不悦,但他沉住气冷冷问道:“哦?朕倒要听听你的高见。”    何晏不理会明帝的态度,只管说道:“昔日曹大司马在世时,诸葛亮数次侵犯,曹大司马都敢于与诸葛亮短兵相见,终究次次使诸葛亮大败而归,而司马大将军此次出征,只知道畏缩拒敌,难道不是曹大司马远胜司马将军吗?”    何晏跟曹真的儿子曹爽关系很好,曹真也时常对他赞叹不已,他这是报恩媚友来了,先有成见的明帝如此想道。这是何晏的老毛病,而且明帝问话的真意也不在这里,明帝因此不能不更加厌恶。但是诸葛亮是否次次大败且不说,曹真敢于跟诸葛亮正面交战却是实情,不容明帝不做回答。    明帝当即驳斥道:“你一介书生,懂得什么兵法,居然出来胡言乱语!兵法无成规,但以达成目的论成败,时势不同,各人有个人的用兵之法,岂可以以战术凭高下?曹大司马和司马大将军各有千秋,又岂是你等可以评论的?当今之势,灭蜀伐吴,扫荡天下,尚不在其时,我国只有致力于稳定发展,伺机而动方为上策,司马将军执行的是朕的策略,但拒敌于门外,消耗其力量,相机行事即可,难道你怀疑朕的策略吗?”    何晏口称“不敢”,满脸羞愤,唯唯退下。    何晏吃瘪,明帝又是如此为司马懿辩护,众人就是再有疑问谁还敢多言?明帝只好自言自语:“战事初起之时,你们大多都认为诸葛亮粮草难继,不必迎战也必很快退军,现在看情况怎么样呢?诸葛亮从三月份就开始以乏粮诱敌,到今天还没有因断粮退去,如果不是朕调兵遣将,现在西北将是一个什么状况,诸葛亮现在会在哪里,你们告诉朕!”    大臣们都惶恐不已,低首不语。  
  突然想到应该给章下各小节加一个有点趣味,又能大体表现出其内容特点的小标题,于是现在把它补上。  第一章(一)攻击,攻击,再攻击;  (二)烫手的山芋;  (三)秦朗的好功夫;  (四)司马懿来了;  (五)决战在决战外;  (六)魏明帝训了何晏一顿;  。。。。。。  前面的补足,后面将不再遗缺,谢谢朋友们支持。
  楼主写得太好了!以后我会常来小住几天的
  谢谢,谢谢,你就是我们家的成员了,呵呵。
  明帝扫视众人一圈,这才接着说道:“诸葛亮确是我魏国的一个大患,若非我魏国势力不弱,后果着实可忧,尔等怎可以以虚妄猜测来浮应国事!这就是你们的为臣之道吗?天下远未承平,朕所希望的是我们君臣同心协力,如履薄冰,而不是勾心斗角,敷衍了事!”明帝感觉到自己的话题有些扯远了,于是收回问道:“诸葛亮此次出兵,用了一种叫做‘木牛’的工具运粮,有谁能给朕说说这个东西?”    没有人回答,大家都对“木牛”这个东西十分惶惑,明帝点名道:“马钧,你来说说。”    给事中马钧因为当年家境贫困,奋而改革的绫机不仅速度奇快,而且所织丝绢质量直追蜀锦,因而以智巧闻名天下,所以明帝指名问他。    马钧出列应道:“臣闻所未闻,更别说一见,臣委实不知。”    明帝叹息道:“诸葛亮也算多能了,此种‘木牛’据说登山如履平地,可载一岁之粮,日行达二十里,——马钧,此战之后,你也给朕做一辆来看看。”    马钧躬身道:“臣遵旨,臣一定不负陛下厚望。但臣有一事不明,诸葛亮有此神奇之物运粮,司马大将军的拒敌之策还可行吗?据臣所知,陇右关中粮食亦不足以久持。”    明帝示意马钧退下,微笑道:“你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你听说过釜底抽薪吗?釜下无薪何以烧饭?司马大将军这是釜底抽薪之计也。蜀国国力微弱,诸葛亮再能运粮,可也得有粮可运,益州之粮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粮食不仅是战争命脉,也至关国计民生,不消几月,诸葛亮进军不成,就唯有一条退路了。到那时司马大将军乘势追击,此战何患不胜!”    众大臣悦服,朝堂之上顿时响起一阵“陛下圣明”的呼声。       
  很想知道有些书时间不长,动辄几十万几百万点击是怎么做到的,有那么多人看吗?而且有些书看上去未必那么吸引人。
  楼主写的不错啊,我支持你。点击量有些是靠炒作的。你多注册几个马甲,时不时上来顶一下咯。
  ....  好的文章,不要只看点击量!!亦鱼兄,加油哦!!
  七 姜维遇到郝昭第二      司马懿确实不敢跟诸葛亮直接交战,他没有制胜的把握,相比之下,他私下里认为蜀军的战斗力,和诸葛亮在行军布阵大规模野战的能力要比他大得多,他不能冒这个险,也没必要冒这个险。    他多年来就一直关注着这个劲敌,对他了解很多,他只能避敌之长,攻其所短。    蜀军是攻方,他是守方,敌人长途跋涉,深入国境,势必就有无数烦劳,诸多顾虑牵扯,这是蜀军,也是所有入侵者的最大弊处。因此他们就一定会急于寻求速战,而他坚守不出正是最好的对策。诸葛亮并非不懂用奇,他第一次出兵,以赵云邓芝虚张声势,就是用的声东击西暗度陈仓之计,但是此计虽奇,正却不足以辅,此所以此计最初奏效,而后来无成的最大原因。那一战看去上是败在马谡之失,街亭之失,深究其低,其实也还在蜀军的势力不行,不足以造成更大的震动。不然,何以诸葛亮得到天水安定南安三郡,却只有放弃的道理?若能保有据守,步步推进,难道不是一个胜利?远不比仅仅迁走那里的民众要强得多?力量不够雄厚,后续随时断绝,则任何奇兵都难以长期奏效。    同样的情况,魏国输得起,诸葛亮却输不起,魏国可以做长线利益,蜀国却只能做短期计划,他们仅一次大的损失就将大伤元气。所以诸葛亮实在不能不谨慎。而他的性格本身就过于谨慎,这两种谨慎的结果,就势必使蜀军左右而顾,步步维艰。既想求速求胜,又不免瞻前顾后,处于这种两难之境,蜀军还能有什么大的作为?所以司马懿就完全不必太过于着急,他就只需要凭险坚守着,等诸葛亮渐渐疲软。时机一到,他只要出一支奇兵扰乱一下,诸葛亮就只有手忙脚乱,难以应付了。如此对付,如此坚持,则诸葛亮奇正之兵都将无用武之地。    司马懿的打算诸葛亮并非不知,但是他遇到司马懿这样一个厚脸皮的忍者,似乎也只能无奈。     上邽和东山上的敌人都但以据守为能事,似乎很无奈的诸葛亮干脆暂时将战事指挥交给了他的弟子姜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姚克知道女儿的事情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