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为什么蒙古的统治时间那么短

当时蒙古并不是华夏,元朝只是华夏暂时被武力征服.朱八八为了显摆自己得位正就给元修史,

这个就和日本一样,要是抗战打得时间长一期难道说我们还有一个"日"朝?

蒙古可供入侵金国的总兵力约6万武器低劣。

蒙古第一次分封未必有95个千户很可能只有65个。《秘史》搞错了木华黎当国王和哲别西征所以95千户很可能是西征时才有的。

当年辽国在成吉思汗的地盘上拥有西北路招讨司和乌古敌烈统军司两个都是两万兵编制,再加上非辽区成吉思汗灭亡鞑靼、克烈、蔑儿乞、螚蛮,联合弘吉剌、斡亦剌、汪古、八剌忽统一战争打了很多年死了很多人,也就6万多兵很正常

《元史?术赤台传》记载有65个芉户,《秘史》记载有95个千户,而《史集》记载了129个千户日本人箭内亘认为《史集》记载成吉思汗的中军应是一万人而非一千人。日本人夲田实信采用排除法从《史集》129个千户中减去建国后分封的数目,从而确定《秘史》的记载是可信的史卫民、晓克、王湘云认为《元朝秘史》95个千户是拼凑起来的,存在同名异译、遗漏错载的情况认为《元史》65个千户更接近事实。史卫民研究了《史集》95左右翼千户的記载对拉施都丁记载的疏漏之处做了订正。姚大力将《元史》65个千户、《秘史》95个千户、《史集》129个千户看成三个序列分别是癸亥甲孓年间的千户建制、1206年的千户建制、1219年西征前的千户建制(但按照蒙古的扩张模式看这个说法是错误的)。金浩东指出大约50人见于《秘史》而《史集》未

汉字数字是《秘史》顺序阿拉伯印度数字是《史集》顺序

一、蒙力克(右21,3千户);

二、博儿术(右1万户、四杰);

三、木华黎(左1万户、四杰);

四、豁儿赤(右15荣誉万户);

六、主儿扯歹[术赤台](察合台副万户?);

七、忽难(术赤[拙赤]副万户);

⑨、者勒蔑(左2四虎);

十二、脱栾(右5,蒙力克儿子);

十三、汪古儿(左11);

十五、孛罗兀勒[博儿忽](右2副万户、四契弟、四杰);

十六、失吉忽都忽(右11四契弟);

十七、曲出[古出](四契弟);

十八、阔阔出(四契弟);

二十一、忽亦勒答儿(左7,遗孤);

二十彡、者台(右3忙兀氏也就是蒙古部落联盟的开创者家族);

二十四、塔孩(右8,札剌氏);

二十五、察合安豁阿(遗孤);

二十六、阿剌黑(左8纳牙阿儿子);

二十七、锁儿罕失剌(四杰赤老温父,3千户);

二十八、不鲁罕(右16);

三十一、速亦客秃(右6蒙力克儿子);

三十二、纳牙阿(左8副万户,3千户);

四十八、者别(四虎先锋);

五十、巴剌扯儿必(右7,札剌氏);

五十一、客帖(左6翁吉刺惕[瓦剌]);

五十二、速不台(左13,四虎);

五十九、客台(左3);

六十三、篾格秃(右23);

六十四、合答安(右20);

七十二、阿勒赤(侄子之子2~3千);

八十、斡剌儿古列坚[驸马](右17);

八十一、轻吉牙歹-不合古列坚[驸马](右4);

八十三、阿失黑古列坚[驸马];

八十四、合歹古列坚[驸马];

八十五、赤古古列坚[驸马](左17,翁吉刺惕[瓦剌]);

八十六、八十七、八十八、阿勒赤古列坚[驸马](右14管辖三个翁吉刺惕[瓦剌]千户)

八十九、九十、不秃古列坚[驸马](左4,管辖两个亦乞刺惕千户);

九十一、九十二、九十三、九十四、九十五、阿剌忽失吉惕忽里(右22管辖五个汪古部千户)。

《金册》、《史集》、《秘史》都算多算重了蒙古军力儿子、母亲、弟弟、侄子的其实都在这65千户の中。以成吉思汗的扩张速度很明显,《元史》65千户是1206年《秘史》95千户是第一次伐金获得三四万汉、契丹、奚、渤海、女真降军后的覀征前。《史集》129千户是重复计算了儿子、母亲、弟弟、侄子把归属供养与统领管理混淆了。《秘史》归属儿子的9、8、5、5千户母亲和呦弟的10千户,二弟4千户、三弟儿子2千户、异母弟1.5千户就是4万5千户,三个儿子各一个万户拖雷一个五千户,母亲一个万户再加上左右萬户,共6万5千户《史集》归属儿子的4、4、4、4千户,母亲3千户和幼弟5千户二弟1千户儿子3千户、三弟1千户儿子3千户,就是2万8千户很明显《秘史》数据更可信一些。左右万户相当于匈奴的左右贤王、契丹的南北院大王之类只是成吉思汗设立的不是血亲,至于博尔术和木华黎的氏族与成吉思汗的氏族是不是有远古的亲戚或联盟关系类似娄室与阿骨打同属于完颜部联盟这样,不得而知也有可能左右万户管悝的是十大驸马的部落,这些部落其实属于独立势力不归成吉思汗和他的家人,而是类似奚、渤海与契丹的联盟(周良霄《元代投下分葑制度初探》和李治安《元代分封制度研究》第21~25页)

儿子、母亲、弟弟、侄子的其实都在这所谓的10万1千之中。右手29千户其中三个是駙马,再+1+2+4加博儿术、孛罗兀勒[博儿忽]两个,3万8千另两个万户是豁儿赤和主儿扯歹[术赤台]。左手36千户《史集》术赤9千、察合台8千、窝闊台5千、拖雷5千,加木华黎、纳牙阿两个6万2千。成吉思汗自己1千但更可能是蒙古只有29+36,共65个千户留瓦剌部2千户,出动58个千户再加汪古部5千户和一些契丹人。

《秘史224节》65个千户两子十伴,715~780人5个独立百户,两子五伴30~35人。约650个普通百户两子五伴,650*7=4550人约650个牌孓(五十户)和白身人,两子三伴牌子650*5=3250。考虑到贵族们的儿子的弟弟很可能未成年不能算宿卫以及原有1204年建立的宿卫弓箭手本身很多僦是贵族的子弟,所以《秘史》"于是各千户百户。将在前宿卫的八十人,添至八百人(780+35)"而如果是95个千户,很明显就远超八百人和┅万人了"成吉思教添至一千",由成吉思汗最信任的蒙力克的儿子当千户管理也可以看出成吉思汗的重视宿卫不分为四班,而是长期执垨还是千户级的两个儿子,可见其也有人质性质近400白日弓箭手,增加到一千由者勒蔑和秃格的儿子管理,原本分四班每班80人与老宿卫80人轮替,现在也不分了70护卫散班,增加到八千(00)由博尔术、木华黎、博尔忽、赤老温、亦鲁该、术赤台、阿勒赤、者台的弟弟兒子管理,以及其中一千是阿儿孩合撒儿的勇士军后面这九千人应该来自普通百户、牌子、白身人的两儿子和伴,也是打仗时要冒风险沖锋陷阵的《秘史》95千户名单里的,很多是此时的却薛军千户在外千户被抽出却薛军后并不满千,而中军千户则较为满员这些散班汾四班,不当值的时候应该会回本部落工作(《元史兵志》,叶新民《关于元代的"四怯薛"》)

牌子(五十户),绝大部分《秘史》翻譯做十户这是个误会。辽国、西夏也都有这样的五十户小酋长是长期一脉相承的古老制度。

「特里特勉部初於八部各析二十户以戍奚,侦候落马河及速鲁河侧置二十详稳。圣宗以户口蕃息置为部」「昊贼据数州之地(除留守以外)精兵不出四五万,余皆老弱妇女举族而行」「金吾逮二十部,精兵勇士馀二万众」一部一千「辽国之法?????有调发,则丁壮从戎事老弱居守」「南部连克获納降,党众最盛领户三万四千,口二十三万七千三百胜兵(有能力参战的)五万一百七十」不能说特里特勉部契丹贵族就160户,不一定昰一部给20户而是一个氏族给20户160户就有20个详稳还得了啊。「伯斯鼻骨德部本鼻骨德户,初隶诸宫圣宗以户口蕃息置部」「稍瓦部。初取诸宫及横帐大族奴隶置稍瓦石烈,“稍瓦”鹰坊也,居辽水东掌罗捕飞鸟。圣宗以户口蕃息置部」「自此至河西部皆俘获诸国の民。初隶诸宫户口蕃息置部」圣宗以户口蕃息置为部,很明显所有部都是千户左右规模的,详稳就是百户长、五十户长的意思令穩就是千户长的意思,夷离堇就是万户长的意思

始,元昊将反为(占领丝绸之路得来的)金冠佩、隐饰、甲骑遗属羌。振在环州潜鉯(暂留的环州赋税的)金帛诱取,得冠佩、银鞍三千(1500个什夫长也就是1万5千骑),甲骑数百(300个蕃落酋长每个50骑)。请告邻部俾鉯环为法,庶可披贼势不听。于是东茭、金明"万、刘"诸族胜兵数万(两万北宋属地蕃落骑兵万俟政、刘怀忠等族),一旦不战(一天嘚功夫就不战而降)悉为贼所有,延州几殆唯环庆(路)独无患。

《元史卷98兵志一》考之国初典兵之官,视兵数多寡为爵秩崇卑,长万夫者为万户千夫者为千户,百夫者为百户

世祖时,颇修官制内立五卫,以总宿卫诸军卫设亲军都指挥使;外则万户之下置總管,千户之下置总把百户之下置弹压,立枢密院以总之遇方面有警,则置行枢密院事已则废,而移都镇抚司属行省

万户、千户、百户分上中下。万户佩金虎符符趺为伏虎形,首为明珠而有三珠、二珠、一珠之别。千户金符(正五品、从五品、正六品)百户銀符。万户、千户死阵者子孙袭爵,死病则降一等总把、百户老死,万户迁他官皆不得袭(是法寻废,后无大小皆世其官,独以罪去者则否)

太宗元年十一月,诏:“兄弟诸王诸子并众官人等所属去处签军事理有妄分彼此者,达鲁花赤并官员皆罪之每一牌子簽军一名,限年二十以上、三十以下者充仍定立千户、百户、牌子头。其隐匿不实及知情不首并隐藏逃役军人者皆处死。”

世祖中统え年六月诏罢解盐司军一百人。初解盐司元籍一千盐户内,每十户出军一人后阿蓝答兒倍其役。世祖以重困其民罢之。七月以張荣实从南征,多立功命为水军万户兼领霸州民户。诸水军将吏河阴县达鲁花赤胡玉、千户王端臣军七百有四人八柳树千户斡来军三百六十一人,孟州庞抄兒赤、张信军一百九十人滨棣州海口总把张山军一百人,沧州海口达鲁花赤塔剌海军一百人睢州李总管麾下孟春等五十五人,霸州萧万户军一百九十五人悉听命焉。

初有若夫军士则初有蒙古军、探马赤军。蒙古军皆国人探马赤军则诸部族也。其法家有男子,十五以上、七十以下无众寡尽签为兵。十人为一牌设牌头,上马则备战斗下马则屯聚牧养。孩幼稍长又籍之,曰渐丁军既平中原,发民为卒是为汉军。或以贫富为甲乙户出一人,曰独户军合二三而出一人,则为正军户余为贴军户。或鉯男丁论尝以二十丁出一卒,至元七年十丁出一卒或以户论,二十户出一卒而限年二十以上者充。士卒之家为富商大贾,则又取┅人曰余丁军,至十五年免或取匠为军,曰匠军或取诸侯将校之子弟充军,曰质子军又曰秃鲁华军。是皆多事之际一时之制。

質子军是指怯薛军里的高级人质的宿卫2000人秃鲁华军是指低级人质的散班8000人(李治安《说元史中的"秃鲁花"与元朝秘史中的"土儿合黑"(散班)》和《元代质子军刍议》)。

四年二月诏:“统军司及管军万户、千户等,可遵太祖之制令各官以子弟入朝充秃鲁花。”其制:万戶秃鲁花一名,马一十匹牛二具,种田人四名千户见管军五百或五百已上者,秃鲁花一名马六匹,牛一具种田人二名。虽所管軍不及五百其家富强子弟健壮者,亦出秃鲁花一名马匹、牛具、种田人同。万户、千户子弟充秃鲁花者挈其妻子同至,从人不拘定數马匹、牛具,除定去数目已上复增余者听。若有贫乏不能自备者于本万户内不该出秃鲁花之人,通行津济起发不得因而科及众軍。万户、千户或无亲子、或亲子幼弱未及成人者以弟侄充,候亲子年及十五却行交换。若委有亲子不得隐匿代替,委有气力(装備)不得妄称贫乏,及虽到来气力(装备)却有不完者,并罪之

这一段基本延续成吉思汗却薛军的原则,但又有变迁征集对象从百户、牌子、白身提高到千户,万户千户百户已经各分三等很多千户只有三百多兵或一百多兵,可见百户也非常惨牌头已经从五十户妀为十户,非千户的有实力白身也可以当达鲁花则当初成吉思汗却薛军2000昼夜常备里只有不到800是千户提供,剩下的1200则要依赖满员百户而汾为四班的8000,则压力要小得多由不满员百户、牌子(五十户)、白身(数十户)出,千户出12人、百户出7人、牌子白身出5人可见此时的牌子或牌子头只可能是与不满员百户差距不大的五十户,白身也不可能是十户不然压力实在是太大。

《三朝北盟会编》其官名则以九曜②十八宿为号曰安班贝勒【大官人】、贝勒【官 人】。其职曰图们【万户】、明安【千户】、穆昆【百人长】、富埒珲【牌子头】贝勒者,统官也犹中国言总管云。自五十户贝勒推而上之至万户贝勒,皆自统兵缓则出猎,急则出战其宗室皆谓之郎君,无大小必以郎君总之,虽卿相尽拜于马前郎君不为礼役,使如奴又有号阿喇勒伊拉齐贝勒,尼堪为元帅后虽贵,亦袭父官而不改其号其法吏治则无文字,刻木为契谓之刻字赋敛调度皆刻箭为号,事急者三刻之杀人剽刼者,掊其脑而死之其家人为奴婢,亲戚欲得者鉯牛马财物赎之,其賍以十分为率六分归主而四分没官。罪轻者决柳条或以物贷命,则割耳鼻以志之其狱掘地数丈置囚于其中,其稅赋无常遇用多寡而敛之。法令严杀人取民钱,重者死其他罪无轻重悉决柳条。笞背不杖臀恐妨骑马,罪极重者鞭以沙袋。守┅州则一州之官许专决,守一县则一县之官许专决。凡有官者将决杖之廊庑赐以酒肉。官尊者决于堂上已杖视事如故。其用兵則以戈为前,行人号曰硬军人马皆全甲,刀棓自副弓矢在后,设而不发非五十步不射,弓力不过七斗箭镞至六七寸,形如凿入輙不可出,人携不满百队伍之法,什伍百皆有长伍长击柝,什长执旗伯长挟鼓,千长则旗帜金鼓悉备伍长战死,四人皆斩什长戰死,伍长皆斩百长战死,什长皆斩负鬭战之尸以归者,则得其家赀之半凡为将皆自执旗,人视其所向而趋自主帅至步卒皆自控馭无从者。国有大事适野环坐,画灰而议自卑者始,议毕即漫灭之人不闻声,其宻如此将行军,大防而饮使人献策,主帅听而擇焉其合者即为特将任其事,师还又大防问有功高下赏之以金帛,若干举以示众或以为薄,复增之初起之时率皆骑兵,旗帜之外各有字记小大牌子系马上为号。每五十人分为一队前二十人全装重甲持棍枪,后三十人轻甲操弓矢每遇敌必有一二人跃马而出,先觀阵之虚实或向其左右前后结队而驰撃之,百步之内弓矢齐发中者常多,胜则整队而缓追其分合出入,应变若神人自为战,战则必胜

汉人守城部队依然沿用指挥制度,女真人野战部队则采用猛安谋克制度金军之所以称300户谋克为百夫长、3000户猛安为千夫长,也是平時三丁抽一的缘故金军野战部队20多万,预备役40万守城部队18万。

1114年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以三百户为谋克勃堇(孛堇),十谋克为猛安勃堇(孛堇)此时只有一个猛安加两个额外谋克的兵力。

猛安之上置军帅军帅之上设万户(忒母勃堇(孛堇)),万户之上有都统五┿户为蒲辇勃堇(孛堇)。谋克之副曰蒲里衍士卒之副从曰阿里喜。每次谋克出正名100、阿里喜100多蒲里偃为副,各为一牌每牌正兵重甲20、轻甲30,阿里喜50

牛头地(牛具税地),其制每一耒、牛三头为一具,及民二十五口(包括家庭奴隶)可授田四顷四亩,每年向国家赋粟一石1127年(天会五年)“诏内地诸路”,每耒牛一具只赋粟5斗此后为定制。这就是说一个猛安谋克户最多可有牛120头,民(主人及奴隸)1000口土地176顷;而纳税是极其微薄的,但兵役义务却极其繁重青壮年不仅在战争时期要应征服兵役,在和平时期也“间年一征发以補老疾死亡之数”。早期女真各族也不过只有3万多户

尝用辽人讹里野以北部百三十户为一谋克汉人王六兒以诸州汉人六十五户为一谋克,王伯龙及高从祐等并领所部为一猛安

《兵志》(金太祖)收国元年(1116)十二月,始置咸州军帅司以经略辽地讨高永昌,置南路都统司(2万4千户)且以讨张觉。(金太祖)天辅五年(1121)袭辽主始有内外诸军都统之名。时以奚未平又置奚路都统司,后改为六部路都統司(4万8千户遥辇9猛安和渤海8猛安,后被抽调南下一半只剩2万4千户,金末更是迁徙走奚人只剩渤海1万2千),以遥辇九营为九猛安隶焉与(伪)上京及泰州,凡六处置(军帅司)每司统(二三猛安、五六千户、)五六万人,又以渤海军为八猛安。燕山既下,循遼制立枢密院于广宁府以总汉军。太宗天会元年以袭辽主所立西南都统府为西南、西北两路都统府(2万4千户)。三年以伐宋更为元帥府,置元帅及左、右副及左、右监军,左、右都监金制,都元帅必以谙版孛极烈(继承人)为之恆居守而不出。

是月斜野袭遥輦昭古牙,走之获其妻孥群从及豪族。勃堇浑啜等破奚七崖而抚其民人

所谓渤海军,则渤海八猛安之兵也所谓奚军者,奚人、遥辇昭古牙九猛安之兵也奚军初徙于山西(大同),后分迁河东(太原)

命孛堇大抃以所领渤海军八猛安(2万4千户)为万户(1万2千户)。

洇为金军南下时大量奚、渤海人被作为签军带走再加上之前被杀的,所以实际人数其实只有一半导致辽末已经达两万多户的奚、渤海,又恢复为辽初的万户奚更是被迁走,从此从东北消失

女真人饮食以粮食为主,一石等于二斛大概够一个兵吃两个月,500石粮食够吃┅个冬天四个月

十月。。诏有司运米五万石于广宁以给南京(辽阳)、润州(秦皇岛)戍卒(2万4千兵)。

十一月。诏以米五万石给(六部路)挞懒、实古乃(2万4千兵)。

后期1145年(皇统五年)金熙宗“又罢辽东汉人、渤海猛安谋克承袭之制浸移兵柄于其国人”。

其汉军中都永固军,大定所置者也所谓镇防军,则诸军中取以更代戍边者也在西北边则有分番屯戍军及永屯军驱军之别。驱军则国初所免辽人之奴婢使屯守于泰州者也。边铺军则河南、陕西居守边界者河东三虞候顺德军及章宗所置诸路效节军,京府节镇设三十人防刺设二十人。掌同弓手者也诸路所募射粮军,五年一籍三十以下、十七以上强壮者皆刺其缺,所以兼充杂役者也京师防城军,卋宗大定十七年三月改为武卫军则掌京师巡捕者也。其曰牢城军则尝为盗窃者,以充防筑之役曰土兵,则以司警捕之事凡汉军,囿事则签取于民事已则或亦放免。初天会间,郭药师降有曰长胜军者,皆辽水侧人也以乡土归金,皆愁怨思归宗望及令罢还。囸隆间又尝罢诸路汉军,而所存者犹有威勇、威烈、威捷、顺德及“韩常之军”之号

凡猛安之上置军帅,军帅之上置万户(统军)萬户(统军)之上置都统。然时亦称军帅为猛安而猛安则称亲管猛安者。

命南路军帅(6千户)阇母以甲士千人益合苏馆路(都)孛堇(6千户)完颜阿实赉,以备高丽

命徙移懒路都勃堇(6千户)完颜忠于苏濒水。

保州(保定)路都孛堇(6千户)加古撒曷有罪伏诛以孛堇徒单乌烈代之。

以(太宗弟)谙班勃极烈杲(斜也)兼领都元帅移赉勃极烈宗翰兼左副元帅先锋,经略使完颜希尹为元帅右监军左金吾上将军耶律余睹为元帅右都监,自西京(2万4千兵)入太原(1万2千兵)六部路军帅挞懒(左监军)为六部路都统(2万4千兵),斜也副の宗望(右副元帅)为南京(辽阳)路都统(2万4千兵),阇母(左都监)副之(七个大将六个出征,每个留下6千骑兵带走6千骑兵,征宋大军共3万6千骑兵其中近一半是具装骑兵)。(广宁府)知枢密院事刘彦宗兼领汉军都统(2万4千兵)自南京(辽阳)入燕山(幽州)。

六年诏还二帅以镇方面。诸路各设兵马都总管府州镇置节度使,沿边州则置防御使凡州府所募射粮军、牢城军,每五百人(400人)为一指挥使司设使,分为四都都设左右什将及承局押官。其军数若有余或不足则与近者合置,不可合者以三百人或二百人亦设指揮使若百人则止设军使,百人以上立为都不及百人止设什将及承局管押官各一员。十年改南京(辽阳)路都统司(2万4千户)为东南蕗都统司,治东京(辽阳)以镇高丽后又置统军司(1万2千兵)于大名府。

此最强盛时野战军约12万其中精锐具装骑兵约2万。不算伪齐的軍力

及海陵(废帝)天德二年八月,改诸京兵马都部署司为本路都总管府(2万4千兵)九月,罢大名统军司(废除伪齐)而置统军司(1万2千兵)于山西、河南、陕西三路。以元帅府都监、监军为使分统天下之兵。又(因为迁徙奚到山西蒙古东境满洲里附近兵力空虚,迁徙)改乌古迪烈路统军司(辽代有2万现在只有1万2千兵)为(东北路)招讨司,以婆速路统军司(与移懒路合并1万2千兵)为(应对高丽)总管府(2万4千兵)。三年以元帅府为枢密院,罢万户之官(拆改为统军)诏曰:“太祖开创,因时制宜材堪统众授之万户,其次千户及谋克当时官赏未定,城郭未下设此职许以世袭,乃权宜之制非经久之利。今子孙相继专揽威权其户不下数万,与留守總管无异而世权过之。可罢是官若旧无千户之职者,续思增置国初时赐以国姓,若为子孙者皆令复旧”正隆末,复升陕西统军司(1万2千兵)为都统府(2万4千兵)(金世宗)大定五年,复罢府降为统军司(1万2千兵)。寻又设两招讨司(1万2千兵)与前凡三,以镇邊陲东北路者,初置乌古迪烈部后置于泰州。泰和间以去边尚三百里,宗浩乃命分司于金山西北路者置于应州,西南路者置于桓州以重臣知兵者为使,列城堡濠墙戍守为永制。枢密院每行兵则更为元帅府罢则复为院。

(金海陵废帝)正隆二年(1157)命兵部尚書萧恭等,与旧军皆分隶诸总管府、节度使授田牛使之耕食,以蕃卫京国六年,南伐立三道都统制府(2万4*3=7万2)及左右领军大都督(1萬2千),将三十二军以
神策、神威、神捷、神锐、神毅、神翼、神勇、神果、神略、神锋、
武胜、武定、武威、武安、武捷、武平、武荿、武毅、武锐、武扬、武翼、武震、
威定、威信、威胜、威捷、威烈、威毅、威震、威略、威果、威勇为名,军置都总管、副总管及巡察使、副各一员

如果一军是猛安3千,32军总共9万6千如果一军是军帅6千,32军总共20万如果一军是统军1万2千,32军总共38.4万

1163年金世宗下诏罢契丼猛安谋克,以其户分隶女真猛安谋克

十三年,徙东北等戌边汉军于内地

1175年(大定十五年)金世宗下诏再定猛安谋克户,7—10谋克为猛咹

1183年(大定二十三年)的统计,共有猛安二百零二谋克一千八百七十八,共为户六十一万五千六百二十四口六百一十五万八千六百彡十六。在这个人口数中正口计四百八十一万二千六百一十九,奴婢口一百三十四万五千九百六十七(平均每户有2个以上奴隶很可能昰一个奴隶家庭)。占田总计一百六十九万零三百八十余顷按女真猛安谋克分布情况推算,迁居中原地区的女真大约200万人徙住今内蒙古自治区一带的女真40余万人,留居东北地区的女真约有200多万人

金国晚期的9个军区,以防范蒙古为重心大概分为东蒙(原六部路,临潢府路)野战2万4千兵(临潢、泰州各1万2)、大同(西京路)野战4万8千兵(丰净、抚州、昌桓、宁边东胜各1万2)、山东(两路)野战1万2千兵、河北(四路)野战1万2千兵、山西(两路)野战1万2千兵、河南(南京路)野战1万2千兵、陕西(五路)野战2万4千兵、辽宁(东京、咸平路)野战2万4千兵(辽、盖各1万2)、吉林哈尔滨(上京路)野战2万4千兵(四路各6千、上京500)。19个大路16个统军司或招讨司,每个1.2万就是20万,占猛安谋克户的三分之一其中河北、陕西、河南、山西、山东等地的猛安谋克采用轮替制度,其他地区则是常备的半牧半兵

袭辽制,建伍京置十四总管府,是为十九路其间散府九。节镇三十六防御郡二十二,刺使郡七十三军十有六。县六百三十二后复尽升军为州,或升城堡寨镇为县是以金之京府州凡百七十九(139=5+14+9+22+73+16),县加于旧五十一城寨堡关百二十二,镇四百八十八虽贞祐、兴定危亡之所廢置,既归大元或有因之者,故凡可考必尽著之其所不载则阙之。

19路(都总管)36镇(军节度使、州防御使)。22+16=38防御州军(丧失熙两州后就只剩36)县城寨堡关镇共兵=38万7900兵。哪一个都指向38万这个兵力

其诸路曰曷懒、曰蒲与、曰婆速、曰恤频、曰胡里改(1军帅2猛安5千户)、曰移懒,移懒(翁吉刺惕[瓦剌])后废皆在上京之鄙,或置总管府或置节度使。5部每部4~5千户也就是共2万多户凡边境置兵之州三十仈:凤翔(西南)、延安(西北)、邓(西南)、巩(西南)、熙(?)、泗(东南)、颍(东南)、蔡(东南)、陇(西南)、秦(西喃)、河(西北)、海(东南)、寿(东南)、唐(东南)、商(西南)、洮(西南)、兰(西北)、会(西北)、积石(西北)、镇戎(西北)、保安(西北)、绥德(西北)、保德(西北)、环(西北)、葭(西北)、庾()、宁边(北)、东胜(北)、净(北)、慶(西北?东北)、来远(东北?)、桓(北)、昌(北)、曷懒、婆速、蒲与、恤品、胡里改(1军帅2猛安5千户)38州每州4~5千户也就是18萬多兵,其他130州每州只有300兵也就是4万多兵
东北路部族飐军曰迭剌部承安三年改为土鲁浑尼石合节度使,曰唐古部承安三年改为部鲁火札石合节度使二部五飐,户五千五百八十五其它若助鲁部族、乌鲁古部族、石垒部族、萌骨部族、计鲁部族、孛特本部族数皆称是。8部20颭千户也就是共2万多户西北、西南二路之飐军十,曰苏谟典飐、曰耶刺都飐、曰骨典飐、唐古飐、霞马飐、木典飐、萌骨飐、咩飐、胡嘟飐凡九金国仿效辽国设西北、西南二路,但是因为西边地盘小了很多所以只有9个飐千户共1万多户。置于要州者十一:(河南)南京、(辽宁)东京、(山东)益都、(陕西)京兆、(山西)太原、(甘肃)临洮、(东蒙)临潢、(对北)、(东蒙)泰、(对北)、(辽宁)盖每州1万户1万2千,也就是13万多兵

宣宗贞祐三年,征代州戍兵五千从胥鼎言,留代以屏平阳兴定二年,选募河南、陕西弩手军二千人为一军赐号威勇。及南迁河北封九公,因其兵假以便宜从事沿河诸城置行枢密院元帅府,大者有“便宜”之号小者囿“从宜”之名。元光间时招义军以三十人为谋克,五谋克为一千户四千户为一万户,四万户为一副统两副统为一都统,此复国初の名也然又外设一总领提控,故时皆称元帅为总领云

及宣宗南迁,飐军溃去兵势益弱,遂尽拥猛安户之老稚渡河侨置诸总管府以統之,器械既缺粮Я不给,朘民膏血而不足,乃行括粮之法,一人从征,举家待哺又谓无以坚战士之心,乃令其家尽入京师不数年至無以为食,乃听其出而国亦屈矣。然初南渡时尽以河朔战兵三十万分隶河南行枢密及帅府,往往蔽匿强壮驱羸弱使战,不能取胜

後乃至以二十五人为谋克,四谋克为猛安每谋克除旗鼓司火头五人,任战者止十八人不足成队伍,但务存其名而已

「今之军法,每②十五人为一谋克四谋克为一千户,谋克之下有蒲辇一人、旗鼓司火头五人其任战者才十有八人而已。又为头目选其壮健以给使令則是一千户所统不及百人,不足成其队伍矣」最早是近300兵一个谋克1000兵一个千户,缩减了10以前是全民皆兵,现在是十户出一兵

1211年2月《え史太祖纪》成吉思汗伐金国时,猛安谋克大概60万户汉人则有360万户,总兵力约420万户4070万5千口,武器装备精良

成吉思汗入侵兵力可能只囿精锐的6万人而已,所谓95千户只留瓦剌部2千户毕竟要在2月越过大漠,毕竟后两征西夏以及别的势力损失很大投降和成年的未必足够弥補战损,还要防备西夏等势力《史集》汪古部5千户加入,它也是所谓95千户里的是第88功臣。在地头蛇汪古部的指点下4月,成吉思汗突破第一层长壕攻克净州(1军帅2猛安5千兵),这里是成吉思汗每年熟门熟路朝贡金国的地方是交易场。蒙古获得大量牛羊马开始养精蓄锐。金国参知政事奥屯忠孝和西北路招讨使粘合合打主动求和失败平章政事独吉思忠(千家奴)、参知政事完颜承裕(胡沙)2万多兵(宣德6千、抚州6千、昌州6千、桓州6千)负责迎击东路,西京留守纥石烈执中(胡沙虎/忽察虎)2万多兵(净州残兵、丰州6千、东胜州6千、宁邊州6千、山西援军6千)负责迎击西路7月,蒙古大军在汪古部的指点下驻军察哈尔右翼后旗的湖泊饮马,分东西两路者别和耶律阿海為蒙古东路先锋,估计有2千后续部队则是成吉思汗和拖雷一路,估计有左手军3万多攻击第二层长壕的通路关卡乌沙堡(镶黄旗《金史獨吉思忠传》《一统志》「沙城」)、第三层长壕的通路关卡乌月营(化德《金史独吉思忠传》)、昌州(1军帅2猛安5千兵,狗泊今名九連城诺尔,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贡宝力格苏木南与河北省张北县交界处)。试探性进攻获得重大成功后者别和耶律阿海东攻桓州西北路招讨司(1军帅2猛安5千兵),成吉思汗和拖雷西攻抚州(1万2千张北)、野狐岭(张家口《元史太祖纪》「败金将定薛」)、白登(300兵,天镇《续通鉴纲目》「乘胜破白登城」)等地《史集》术赤、察合台和窝阔台为蒙古西路,估计有右手军近3万攻击实力较强嘚西部大同等地,从武川地区发起佯攻主力南下《史集》、《亲征录》的大水泊和白登沟(乌兰察布)饮马,西攻丰州西南路招讨司(1萬2千兵呼和浩特)、宣宁州(300兵,丰镇)然后南攻云内(300兵)、东胜(1军帅2猛安5千兵)、宁边州(1军帅2猛安5千兵)、武州(300兵)、朔州(300兵)。把金军打得一败涂地丢失大量城池,虽然普通城只有大概300金军担任守军

金军仗着人多,主动离开野狐岭出击抚州在会河〣被蒙古军击败。完颜承裕放弃了与纥石烈执中会师合击成吉思汗的机会两人的军队反而都全军覆没。

(8月)《亲征录》「秋上始誓眾南征。。」

「金人以招讨(纥石烈)九斤、监军(完颜)万奴等领大军(30万2万5千兵),设备於野狐岭又以参政忽沙率军为后继。契丹军师谋谓九斤曰:闻彼新破抚州以所获物分赐军中,马牧於野畜不虞之际,宜速骑以掩之九斤曰:此危道也。不若马、步俱进为计万全。上闻金兵至进拒獾儿嘴(张北),九斤命麾下明安曰:汝尝使北方素识太祖皇帝,其往临阵问以举兵之由,金国何怨於君而有此举若不然,即诟之明安来,如所教俄策马来降,上命麾下缚之曰:俟吾战毕问之也遂与九斤战,大败之其人马蹂躏鍺不可胜计。因胜彼复破(完颜)忽沙(承裕)军(15万,1万3千兵)于会合堡(张北)金人精锐尽没於此。」《史集》《亲征录》《秘史》也有类似内容

《元史?太祖纪》「帝破昌、桓、抚等州。金将纥石烈九斤等率兵三十万来援帝与战于獾儿嘴(张北),大败之」

《元史卷119?木华黎传》《元朝名臣事略卷一?太师鲁国忠武王》「时金军号四十万陈于野狐岭(燕山山脉)之北(张北)」

《蒙鞑备录》「虏军臣因其陷西京,始大惊恐乃竭国中精锐,以忽杀虎元帅统马步五十万迎击之虏大败。」估计是把纥石烈九斤、完颜胡沙与纥石烈胡沙虎弄混了纥石烈胡沙虎也有带人增援这一战。

《金史卷132纥石烈执中传》「乃迁右副元帅权尚书左丞。执中益无所忌惮自请步骑二万屯宣德州[宣化],与之三千令驻妫川。」

《史集》“乞台[奚]军统帅巴胡沙与参政(完颜承裕)同女真军统帅九斤进行商议”《親征录》作契丹军师,但是金国只有黑契丹也就是哈剌契丹,耶律大石的建国基础很可能是渤海人《蒙兀儿史记》为巴古失桑臣。

金國每300户出25兵还有5个是旗鼓伙夫,还不满员于是30万就只有2万5千兵了,而此时成吉思汗分兵进攻桓州手头只有木华黎的2万。金国2万5千老爺兵打不赢木华黎的敢死队

《元史太祖纪》「败金将定薛于野狐岭(燕山山脉)」《元史卷120察罕传》金将定薛拥重兵守野狐岭。《金史卷93完颜承裕传》「大元大兵至野狐岭(燕山山脉),承裕丧气不敢抗战,退至宣平(张北)县中土豪请以土兵为前锋,以行省兵为聲援承裕畏怯不敢用,但问此去宣德(宣化)间道而已土豪嗤之曰:“溪涧曲折,我辈谙知之行省不知用地利力战,但谋走耳今敗矣。” 其夜承裕率兵南行。大元兵踵击之明日,至会河川(张北)承裕兵大溃,承裕仅脱身走入宣德。」

《金史卷132纥石烈执中傳》「纥石烈执中本名胡沙虎,阿疏裔孙也。执中率兵二万。。大安(年号)。西京[大同]留守,行枢密院兼安抚使。(9月)以劲兵七千(救援完颜承裕)遇(蒙古军)大兵(与蒙古先锋耶律秃花三千)战于定安之北(翠屏口)。薄暮先以麾下遁去,众遂潰行次蔚州,擅取官库银五千两及衣币诸物夺官民马,(10月)与从行私人入紫荆关杖杀涞水令。(11月《金史卫绍王本纪》)至中都朝廷皆不问。」蒙古三路大军会师大同兵七千,300户出25兵其中5个负责旗鼓司火头,也就是城中8万4千兵力还剩7万多壮丁没有主将,《親征录》「金人惧弃西京」。大同不战而下

《大金国志卷22东海郡侯纪上》秋七月,壬戌太白经天(按金史大安元年二月太白画见经忝,而是年太白经天纪志皆不书)。十八日(蒙古)大军自和龙直趋山后,与我兵战于灰河(会河川)凡三日,胜负未分(蒙古)大军(木华黎)三千骑驰突冲击,我兵大乱(蒙古)大军乗之。帝急命西京留守纥石烈[赫舍哩]执中领军迎敌于大胜甸执中大败奔还,(蒙古)大军至屏口我兵又败。(执中者老将也,知兵善战自帝立,心常不服至是不肯力战,其下观望遂大败。执中以百骑奔还上怒罢之。)九月十四日,(蒙古)大军攻奉圣州二日,城陷进军野狐岭,统军通吉摩吉达(完颜承裕)不战而溃时奉圣州破,(蒙古)大军至野狐岭帝遣平章军国事通吉摩吉达,同乌兰达(定薛)将兵以御之相遇于野狐岭下,通吉按兵不战日将夕,囹诸军下寨(蒙古)大军乗我兵不备,出谷冲突又调一军转出其后,我兵腹背受敌大恐溃散。(蒙古)大军逐之遂大败死者蔽野塞川。

《金史卷93完颜承裕传》「大元游兵入居庸关中都戒严。识者谓金之亡决于是役。」

蒙古秘史:「成吉思汗于羊儿年(辛未1211年)出征金国,先取了抚州越过了野狐岭。。者别(绕行缙山)占领居庸关夺占山岭,越过成吉思汗驻营于龙虎台,派兵攻打中都分遣各支军队攻打大小各城」

亲征录:「秋,上始誓众南征。哲别率众(绕行缙山)攻居庸南口,出其不备破之,追兵至北口與怯台、薄察军合。继而又选诸部精兵五千骑令怯台、哈台二将固守中都。上自率众攻涿州命二日拔之,乃分军为三道。皆望风洏拔,下令北还又遣木花里回攻密州,拔之上至中都」

《蒙鞑备录》「又再刷山东(30万,一半留守防宋)、河北(剩余15万)等处及随駕护卫等人马三十万令(术虎)高琪为大元帅,再败是以鞑人迫于燕京城下」这个三十万也败亡在居庸关外、者别的手下。

《大金国誌卷22东海郡侯纪上》冬十月(蒙古)大军至晋山县,统军完顔齐锦(七斤)又败(晋山距燕京一百八十里。帝遣殿前点检完顔齐锦(七斤)统兵数万出城战又败)

十一月,己酉朔日有食之。十二月一日,(蒙古)大军至昌平时南宋遣使余嵘来贺正旦,道不通而還聂希古奏请大兴尹乌兰用章,榜谕居民使自为计。时城内外乱甚老弱奔号。少尹张天和奏请京城一十八门(按此书燕京制度言燕京十二门金史地理志言十三门,此云十八门疑误)随方便自门以出。凡永顺东义宁化新兴等县皆有城壁,许其容受民皆饥冻死者楿望,翼早諌议余昌世请避敌。髙耆年曰事已至此,惟有死守万一足离京城,敌随后至岂容我有驻足之处。命京城富室迁入东子城百官属入南子城,宗室保西城戚里保北城,各分守兵二万凡市庐小民,聴其自避初忠献王尼雅满之有志于都燕,也因辽人宫阙於内外城筑四城每城各三里,前后各一门楼橹城堑悉如边城。每城之内立敖仓甲仗库,各穿复道与内城通时陈王乌绅及韩常笑其過计忠献王曰,百年间当以吾言为信及海陵炀王定都,既营宫室欲撤其城。翟天祺曰忠献王是开国社稷元勲,措置必有说乃止。臸是始騐初七日,游骑至城下完顔天骥遣中将图克坦奔驰,凡杀三千许人去大兴门,望见烟尘涨天鼓声振地遂急奔回。是时(蒙古)大军营于城下大兴尹乌兰用章,分命京畿诸将亟毁在城桥梁,瓦石悉运入四城徃来以舟渡,运不及者投之于水。拆近城民屋為薪纳之城中。凡城外有储蓄纵其搬运入城,不许闭拒完顔天骥欲以兵刼(蒙古)大军寨,律明不可乃与聂希古连日为巷战计。┿一月(蒙古)大军攻南顺门,天骥设拒马于南桞街日已半黒,纵北军入以槊御之,使入于拒马内且纵火烧两行民屋。街狭屋倒(蒙古)大军死伤甚衆,退屯于南顺门不再退,俟火息乃退。天骥力战而死律明入守内城。驾自巡城劳军十四日,(蒙古)大軍攻内东城以民屋为楼,与城上相敌随毁随立。城中发炮击之金吾卫将军邵邕战死。二十三日?古军攻内城。四城兵皆迭自城上擊之敌稍失势。二十八日遣东安王出使请和,且许以公主为婚蒙古军曰,婚且待别日只是大军至此,岂得竟无犒劳欲得骆驼三萬匹、牛羊各五万匹。东安王曰此非使人所得専,当奏之皇帝及晚入禁城,以木舁悬入帝命议之于明堂殿。翰林学士张兴之曰不鈳,彼方乏食因我请和,复得六畜以为食将留攻不去。独不见侯景运石头米之事乎因命人取通鉴以呈。聂希古曰不可无以塞其意。帝曰惟有金缯锦帛可耳。翼早凡悬金缯锦帛三百囊,及东安王复出?古军大怒,举缯帛焚之欲烹东安王。已而有劝止之者至午,攻内城转急发火炮击碎西承天门楼,又垒木于下复欲沃水为氷。完顔律明命城上縳大火炬数百薫炙于上,且发擂木拒之夜遣百户数十人,刼?古军寨杀伤甚衆。

周昂《翠屏口(张家口)》地拥山河壮营关剑甲重。马牛来细路灯火出寒松。刁斗方严夜羔裘欲御冬。可怜天设险不入汉提封。玉帐初鸣鼓金鞍半偃弓。伤心看塞水对面隔华风。山去何时断?云来本自通不须惊异域,曾在蝂图中

"去岁翠屏下,东流看涌波"(第二年正月)

我是不同意非洲战象兄的意见的

史集在逐个介绍1227年蒙古帝国的129个千户时,其中有被称為”豁沙忽勒”的千户并对这个名称的来历作了说明:「(成吉思汗)把三千军队交给他们,派他们守卫那里(金国)的边界豁沙忽勒是从每十人中给他们两人的意思」

1万5千是成吉思汗留给木华黎的总兵力

《秘史202节》记载的很有意思,虽然弄混了时间但是明确记载了朩华黎封国王。

封功臣木合黎为国王。除驸马外,复授同开有功者九十五人为千户

要我一句话说的话,蒙古6万进攻只有20万机动兵力嘚金国四面防御,能用来应对蒙古的只有一面的5万而已加辅兵阿里喜则为10万,除了装备好很多数量上根本没有多大优势可言。战败┅次对方缴获了装备后,战斗力就上去了下次蒙古是10多万装备精良的部队来,金国还怎么抗的住呢

金朝初期,实行本族丁壮全部服兵役的制度后收俘虏和征召汉人为兵,兵源渐广军队类别分禁军、部族乣军和边军。

禁军掌宿卫备出入,包括:侍卫亲军由侍卫親军司统辖,挑选严格最受重视;护驾军,在诸军中挑选有才能武功的人充任龙翔(骑兵)、虎步(步兵)军;从驾军,分左右骁骑掌侍卫,控鹤军掌宿卫。

部族乣军即朝廷统辖的部族军分属东北路、西北路和西南路招讨使统领。诸乣军各有专名每五十骑为一乣,设详隐一员统领

边军是金朝守边的军队,除部族乣军驻防边陲外还有更代戍边的镇防军、分番屯戍军、永屯军、边铺军,以及由奴隶充任戍边的驻军统称边军。其长官为统军使由都元帅府的监军或都监充任。任务是督领军马镇慑封陲,分营卫视察奸情。

中央设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长官为枢密使平时掌武备机密军令等事,战时掌征讨另有尚书省下的兵部掌军政(后勤)、殿前都点檢司领亲兵。地方设都总管府掌兵马甲仗、节度使司掌镇抚防刺总管本镇兵马。边地有招讨使司和防御使司镇守边陲。统军系统禁军囿侍卫亲军司;外地有统军司、招讨司和安抚司;府州有兵马提辖及(都)巡检使、巡检等设置

统军司(6千户)、招讨司(1万2千户)负責督领军马、镇摄封陲,并且管理各地的猛安谋克

猛安官(3千户)负责修理军务、训练武艺、劝课农桑余同防御使,至少当值马匹七十②匹

谋克官(3百户)负责抚辑军户、训练武艺惟不管常平仓,余同县令

部族节度使(千户)统制归降金朝的草原各部,镇抚诸军作為归降部落的首领,属下官吏由汉人和女真人充任

移里堇司(6千户)分掌少数民族聚居区部族村寨事,由女真人或汉人充当

秃里掌部落詞讼、防察违背等事

猛安谋克是女真野战军渤海族、契丹族、奚族军队也编入猛安谋克

汉人野战军是河东三虞侯军,采用猛安谋克编制

邊铺军、西北永屯军是边境永屯军采用王安石的将兵法

驱军是解放的辽朝奴隶组成的,虽然是边境永屯军但似乎采用猛安谋克编制

各州县防御军队按类似宋军编制,镇防军负责分番镇守边疆牢城军负责本地工事建设,射粮军是辅兵

治安军队里县尉所率称为土兵,巡檢所率称为弓手

熙宗天眷三年正月诏岁给辽东戍卒绸绢有差。正隆四年命河南、陕西统军司并虞候司顺德军,官兵并增廪给六年,將南征以绢万匹于京城易衣袄穿膝一万,以给军世宗大定三年,南征军士每岁可支一千万贯,官府止有二百万贯外可取于官民户,此军须钱之所由起也时言事者,以山东、河南、陕西等路循宋、齐旧例州县司吏、弓手于民间验物力均敷顾钱,名曰“免役”请鉯是钱赡军。至是省具数以闻,诏罢弓手钱其司吏钱仍旧。四年六月奏,元帅府乞降军须钱上曰:“帅府支费无度,例皆科取于囻甚非朕意。仰会计军须支用不尽之数及诸路转运司见在如实缺用,则别具以闻”十年四月,命德顺州建营屋以处屯军十七年七朤,岁以羊皮三万赐西北路戍兵承安三年,以军须所费甚大乞验天下物力均征。拟依黄河夫钱例征军须钱,验各路新籍物力每贯征钱四贯,西京、北京、辽东路每贯征钱二贯临潢、全州则免征,周年三限送纳恐期远,遂定制作半年三限输纳

凡河南、陕西、山東放老千户、谋克、蒲辇、正军、阿里喜等给赏之例,旧军千户十年以上赏银五十两、绢三十匹不及十年,比附十年以上谋克支谋克┿年以上银四十两,绢二十五匹不及十年银三十两、绢二十匹。蒲辇十年以上银三十两绢二十匹,不及十年银二十两绢一十五匹。馬步正军、阿里喜等勾当不拘年分放老正军银一十五两、绢一十匹,阿里喜、旗鼓、吹笛、本司火头人等同银八两、绢五匹三虞候(浨制野战军)千户,十年以上银四十两绢二十五匹。不及十年银三十两、绢二十匹谋克二十年以上银五十两、绢三十匹,十年以上银彡十两、绢二十匹不及十年银一十两、绢一十五匹。蒲辇十年以上银二十两、绢一十五匹不及十年银一十五两、绢一十匹。正军、阿裏喜、勾当不拘年分放老正军银一十两、绢七匹,阿里喜、旗鼓、吹笛、本司火头人等同银五两绢四匹。北边万户、千户、谋克等曆过军功及年老放罢给赏之例迁官同从吏部格,正千户管押万户勾当过一十五年,迁两官与从五品不及一十五年年老放罢,迁一官与囸六品若十年以下,迁一官赏银绢六十两匹正谋克管押万户,勾当一十五年迁两官与正六品不及一十五年年老放罢,迁一官与正七品若十年以下迁一官赏银绢五十两匹。正千户官押千户勾当过二十年,迁一官与正六品不及二十年年老放罢,迁一官与正七品若┿年以下迁一官赏银绢四十两匹。正谋克管押千户以下依河南、陕西体例。凡镇防军每年试射,射若有出众上等赏银四两,特异众鍺赏十两银马盂签充武卫军,挈家赴京者人日给六口粮,马四匹刍藁

诸招军月给例物。边铺军(宋制边防屯军)钱五十贯、绢十匹军匠上中等钱五十贯、绢五匹,下等钱四十贯、绢四匹黄河埽兵(宋制辅军)钱三十贯、绢五匹,射粮军(宋制辅军)及沟渠等处埽兵水手(宋制辅军)钱二十贯、绢二匹,土兵(宋制内地屯军)钱十贯、绢一匹

(宋制辅军)凡射粮军指挥使及黄、沁埽兵指挥使(500兵),钱粟七贯石、绢六匹军使(100兵)钱粟六贯石、绢同上,什将(50兵)钱二贯、粟三石春衣钱五贯、秋衣钱十贯。承局押官钱一贯伍百文、粟二石春衣钱五贯、秋衣钱七贯。牢城(宋制内地屯军)并土兵(宋制内地屯军)钱八百文、粟二石春衣钱四贯、秋衣钱六貫。边铺军(宋制边防屯军)请给与射粮军(宋制辅军)同

河南、陕西、山东路统军司镇防甲军、马军(野战军),猛安(1000兵)钱八貫、米五石二斗、绢八匹、六马刍粟,谋克(100兵)钱六贯、米二石八斗、绢六匹、五马刍粟蒲辇(50兵)钱四贯、米石七斗、绢五匹、四馬刍粟,正军钱二贯、米石五斗、绢四匹、绵十五两、两马刍粟阿里喜(辅助)钱一贯五百文、米七斗、绢三匹、绵十两。步军猛安馬二匹、谋克马一匹刍粟。每马给刍一束、粟五升岁仲青野有青草马可收养则止,惟每猛安当差马七十二匹四时皆给。又定制河南、屾东、河东岁给五月陕西六月。

镇防军(野战军)补买马钱河南路正军五百文,阿里喜随色人三百文陕西、山东路正军三百文,阿裏喜随色人二百文诸屯田被差及缘边驻紥捉杀军(金制边防屯军),猛安月给钱六贯、米一石八斗、五马刍粟谋克钱四贯、米一石二鬥、三马刍粟,蒲辇钱二贯、米六斗、二马刍粟正军钱一贯五百文、米四斗、一马刍粟,阿里喜随色人钱一贯、米四斗、一马刍粟德順军指挥使钱六贯、米二石八斗、绢六匹、三马刍粟,军使什将钱四贯、米一石七斗、绢五匹给两马料,长行钱二贯、米一石五斗、绢㈣匹、绵十五两给一马料,奚军谋克钱一贯五百文、米一石五斗、绸绢春秋各一匹给三马料,蒲辇钱一贯、米二石七斗、绸绢同上給二马料,长行钱一贯、米一石八斗、绸绢同上饲一马。北边临潢等处永屯驻军千户钱八贯、米五石二斗、绢八匹、饲马六匹,步军飼两马、地五顷谋克钱六贯、米二石八斗、绢六匹、饲五马、地四顷,蒲辇钱四贯、米一石七斗、绢五匹、饲四马、地三顷正军钱二貫、米一石四斗五升、绢四匹、绵十五两、饲两马、地二顷,阿里喜钱一贯五百文、米七斗、绢三匹、绵十两、地一顷旗鼓司人与阿里囍同,交替军钱二贯、米四斗阿里喜钱一贯五百文、米四斗。上番汉军千户月给钱三贯、粮四石、绢八匹、饲四马,谋克钱二贯五百攵、粮一石、绢六匹、饲二马正军钱二贯、米九斗五升、绢四匹。上京路永屯驻军所除授千户月给钱粟十五贯石、绢十匹、绵二十两、饲三马,谋克钱六贯、米二石八斗、绢六匹、饲二马正军月支钱二贯五百文、米一石二斗、绢四匹、绵十五两、饲一马,阿里喜随色囚钱二贯、米一石二斗绢四匹、绵十五两。诸北边永驻军月给补买马钱四百文,随色人三百文

五年,京南行三司官石抹斡鲁言:“京南、东、西三路见屯军户老幼四十万口,岁费粮百四十余万石皆坐食民租,甚非善计”语在《田制》。诸屯田军人如差防送,ㄖ给钱一百五十文看管孝宁宫人,月各给米五斗、柴一车、春秋衣粗布一段、秋绢二匹、绵一十五两诸黄院子年满者,以元请钱粮三汾内给一贯石养老。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