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举制度通史博物馆位于什么内

中国科举博物馆
我的图书馆
中国科举博物馆
中国科举博物馆&
所属类别 : 其他
中国科举博物馆位于南京市,是中国科举制度中心、中国科举文化中心和中国科举文物收藏中心。中国科举博物馆由改扩建而成,江南贡院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鼎盛期可接纳2万多名考生同时考试。博物馆东至平江府路、南至贡院街、西至金陵西路、北至,总占地面积约6.63公顷。按照规划,一期工程为以南、以西部分,占地2.75公顷,规划建筑面积9.2万平方米,主要是修缮保护部分号舍和明远楼等遗存,建设科举博物馆主体和必要的配套设施。二期工程为明远楼以北、以东部分,占地3.88公顷,主要是修缮,打通江南贡院历史轴线,以及进一步建设文化旅游配套设施。日已开放的部分场馆包括博物馆地下一层,地面上明远楼、至公堂、号舍、碑刻及南苑的魁光阁等,含11个展厅。市民可乘坐至夫子庙站,步行到达。
中文名称 中国科举博物馆
外文名称 Imperial Examination Museum Of China
南京市秦淮区金陵路1号
20 余万平方米
历史博物馆
带佛像铜铃、皮帽盒装棉凉一套、清代读耕渔樵墨彩瓷洗等
中国科举博物馆位于南京市秦淮区,是中国科举制度中心、中国科举文化中心和中国科举文物收藏中心。中国科举博物馆由江南贡院改扩建而成,江南贡院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鼎盛期可接纳2万多名考生同时考试。博物馆东至平江府路、南至贡院街、西至金陵西路、北至,总占地面积约6.63公顷。按照规划,一期工程为明远楼以南、以西部分,占地2.75公顷,规划建筑面积9.2万平方米,主要是修缮保护部分号舍和明远楼等遗存,建设科举博物馆主体和必要的配套设施。二期工程为明远楼以北、以东部分,占地3.88公顷,主要是修缮,打通江南贡院历史轴线,以及进一步建设文化旅游配套设施。日已开放的部分场馆包括博物馆地下一层,地面上明远楼、至公堂、号舍、碑刻及南苑的魁光阁等,含11个展厅。市民可乘坐至,步行到达。
江南贡院始建于南宋孝宗乾道四年后(公元1168年),当时属县学、考场。明朝建立后定都金陵(南京),改为乡试、的场所,规模随之扩大。明成祖迁都北京以后,专门用作考场。鼎盛时期,用于考试的号房多达二万余间,可同时容纳二万多名考生参加考试,被称为中国古代最大科举考场。在市公布的八大重点文化工程之一的博物馆纪念馆建设工程中,中国科举博物馆名列其中。该博物馆在2012年论证、规划,日开放。
中国科举博物馆整体控制面积约为8万平方米,而博物馆的建筑面积约为1万平方米,"博物馆包括好几个中心,包括一些民国建筑。比如解放电影院作为曾经的,计划改造成中国科举大剧院来使用。同时还有中国科举制度研究所以及一个世界性的科举制度交流中心。"按照要求,未来的中国科举博物馆将是中国科举制度中心、中国科举文化中心和中国科举文物收藏中心。"日,位于南京的中国科举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中国科举博物馆在南京江南贡院的基础上扩建而成,集中展示了反映科举考试制度的器具、凭证、木雕、石刻等文物,为观众讲述了中国古代的科举历史和科举文化。 中国科举博物馆一期工程总投资约35亿元,其中,本体建设投资约9.46亿元。 南京科举博物馆是全市的重点文化项目,计划2014年7月建成。一期建设工程对公交1路总站不会影响。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包含了城市地下交通、立体穿越交通、垂直疏散交通等方面,与地铁3号线、5号线紧密相连,未来交通将更为便捷。同时,还配建了足够的地下停车场。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设计的理念是打造一个科举制度档案库,里面囊括了清史、明史、元史、宋史、唐史、隋史的科举制度档案。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将以江南贡院历史遗迹为基础,以修缮保护部分号舍和明远楼等遗存为前提。有利于改变对江南贡院历史文化保护不够、彰显不足的现状,有利于更合理地布局文化旅游商业等配套设施,有利于提升整个夫子庙-秦淮风光带国家5A级景区的品质,推动夫子庙地区由商贸旅游景区向文化休闲旅游景区转型,为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塑造核心亮点。
折叠本馆文物
带佛像铜铃 皮帽盒装棉凉一套清代读耕渔樵墨彩瓷洗三泉学堂折叠便携灯盘足绿釉油灯平绣"独占鳌头"耳绣剑套明代连中三元铜镜正马上封侯(挂件)
折叠文物鉴赏
翠扳指江南乡试第一场考题 科举考生试卷《竹林书屋分编》科举考生用具号灯一清代八科乡、会试范文清代考生何声灏试卷二
日江南贡院地面遗址部分和中国科举博物馆"科举文化专题展"正式对公众开放,展出科举相关文物藏品共497件。 2015年3月中国科举博物馆举办"陶瓷上的科举文化"专题展,展出的是江苏省古陶瓷研究会会员们收藏的带有科举文化彩绘的古陶瓷版本。专题展览地点:江南贡院南区西官廨内。
按照规划,科举博物馆及其配套项目东至平江府路、南至贡院街、西至金陵西路、北至建康路,总占地面积约6.63 公顷,总规划建筑面积20 余万平方米。项目计划分两期实施,一期工程为明远楼以南、以西部分,占地2.75 公顷,规划建筑面积9.2 万平方米,主要是修缮保护部分号舍和明远楼等遗存,建设科举博物馆主体和必要的配套设施,建设投资约9.46 亿元。二期工程为明远楼以北、以东部分,占地3.88 公顷,主要是修缮飞虹桥,打通江南贡院历史轴线,建设文化旅游配套设施。新设计的科举博物馆犹如埋藏在地下的一个历史宝匣,它以刻满历代状元名录的魁星堂为核(暗示科举学而优则仕之核心),以刻满经史子集文字的石墙为皮(暗示科举的内容),以科举的历史变迁分层(隋、唐、宋、元、明、清……,如同科举历史册页),将科举的千年历史收藏其间,等待开启。科举博物馆宝匣长36 米,宽36 米,高20 米,整体沉入地下,上部为一个静静的浅水池。当参观者穿过贡院牌坊,与明远楼相对,博物馆如同一面古镜(古称"鉴"),将明远楼的倒影收入其中,让人联想到"以史为鉴"的古语。博物馆的参观过程犹如探宝。这个尘封已久的宝匣深埋于地下,游客由坡道的狭长空间环绕而下,一边是布满文字的经匣,另一边是瓦砾堆积的立体庭院,参观者在漫步中逐渐远离市井的嘈杂,洗涤胸中的浮躁,开始体验当年科举路途的艰辛。至底20 米,宝匣下面是一个环形水池环绕的开放庭院,庭院晴天有日影移动,雨季有水滴涟漪。庭院中央是四层通高的魁星堂,仰望上空,在魁星点斗四周,历代状元名录在灯光照耀下熠熠生辉。参观者沿自动扶梯拾级而上,穿梭于自隋创立、唐完备、宋改革、元中落、明鼎盛至清灭亡的科举历史之中,或实物呈现,或虚拟演绎,在恍惚间跨越科举千年,走出宝匣,明远楼已矗立在眼前。设计为科举博物馆展陈提供了大小不等、高低不同的一系列展陈空间,可以满足不同尺度展品及不同类型设备的多种需要。设计充分考虑了残障人士的需要,进行了完整的无障碍设计,可以让有需要的参观者方便到达博物馆各处。设计也为特别贵宾提供了专用通道。在不影响大众参观的条件下,为贵宾提供方便。博物馆也是一个绿色建筑。考虑可持续发展以及节能减排,设计结合南京的气候特征,从各个方面尽可能利用自然采光通风,降低能源消耗,节约经营运转费用。明远楼在经过保护与维修以后,将有条件向大众开放,供游客登高游览。明远楼两侧将恢复206 间科举考棚(为江南贡院盛期20600 余间考棚的百分之一),作为室外实景展示,参观者可以看到科举考生百态千姿,并在现代科技手段帮助下实现身临其境的观感效果。清朝末年,历经1300 年的科举制度由于种种原因,盛极而衰,最终被弃。然而,科举所倡导的公平公正的选材理念,在现代社会里展现出蓬勃生机,为当今考试制度的不断完善,提供不可或缺的历史借鉴。正如西方历史学家所言:迄今为止,除了科举还没有更好的选拔制度。如果说指南针、火药、纸和活字印刷四大发明是古代中国对世界物质文明做出的杰出贡献,科举制度则是古代中国对世界文明的制度性重大贡献。
馆藏文物是不允许买卖的,只能借展,但我们的调研发现,除了国家博物馆,科举文物90%在民间。"历史上有一种说法,'北方出豪杰、江南出才子',而'江南贡院'作为中国官员的'摇篮',当时建立时就征集了许多,还有一些收藏家朋友给我们捐赠了一些,目前江南贡院收藏的文物就有好几百件。"原江南贡院馆长周道祥表示,"下一步的文物征集工作主要对象仍然是民间。其实,唐代时,中原出的人才多,主要是河南、陕西、山西省;而在宋代以后,人才南移,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山东、湖南和河北出了大批通过科举选拔出来的人才。我们已经进行了调研,这些城市的科技文物比较多,而民间的文物可以流通和转让。"
南贡院始建于南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年),明清鼎盛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科举考场,同时可容纳20644名考生参加考试。江南贡院为中国历史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从江南贡院走出的名人包括陈独秀、方苞、唐伯虎等,林则徐、曾国藩等清代重臣也曾在江南贡院担任过主考官。中国的科举制度对世界人才管理制度影响深远,如今西方国家所采用的文官制度便是成功借鉴了中国科举制度的典范。 在南京江南贡院旧址建设中国科举博物馆正当其时,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南京科举博物馆建设应当以恰当的姿态,合适的规模,融入南京历史空间,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对话,提高城市的文化品质。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成立于1991年5月。宗旨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 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历届会长分别为周谷城、萧克、程思远、费孝通等人,成立以来创办"21世纪中华文化世界论坛",编辑出版《中华文化通志》、《炎黄汇典》丛书、《炎黄文化研究》丛刊和《炎黄春秋》月刊,开展了大量的学术研究活动,在海内外受到广泛好评。 科举文化专业委员会是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的分支机构,成立于2009年。该专业委员会成立以来,通过召开科举制与科举学学术研讨会(已经连续召开十届会议)和设立研究基地,组织全国各地乃至世界范围内的专家学者开展学术交流,普及和宣传科举研究的成果及科举制度对世界文明史的贡献和影响。 《科举文化》杂志,是南京江南贡院历史陈列馆主办的内部季刊,设有"展馆建设"、"研究动态"、"科举旅游"、"科举文物"及"馆际交流"等五个栏目,旨在传播科举文化的研究成果,传递同类博物馆展陈的动态信息,解读最新发现科举文物的历史与艺术价值,促进科举展览馆的交流与合作。
折叠开放时间
日开馆,购江南贡院门票可直接参观同天开放的科举文化专题展已经布展完毕,展出时间为日-日
折叠乘车指南
A乘坐1路 15路 31路 游2、4路 30路 7路 44路 40路 49路 304路到 夫子庙站B乘坐301路 42路 62路 101路 103路 102路 88路 82路到 长乐路下C乘坐16路 26路 2路 33路到 三山街站下D乘坐地铁一号线到 三山街站下
折叠辅助设施
公共厕所博物馆附近均有洗手间。大致位于秦虹路213号附件、水秀路附件、升州路292-1 附近以及中山南路高架桥附近停车博物馆附近均有停车场。大致位秦淮区建康路88号、建邺路94号 附近、秦淮区箍桶巷60号92号以及琵琶街附近。
馆藏&43233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景区内景观目录展区:&&&&科举考试规程区&&&&&&&&周边的景区推荐&&&&&驴友相册(包含 0 张照片)微信扫码,获6000旅游攻略
中国科举博物馆旅游攻略 之 科举考试规程区(5/共12页) 5.科举考试规程区景点照片景区介绍旅游攻略怎么去门票服务天气景区简介:  中国科举博物馆是中国唯一反映中国科举考试制度为内容的专业性博物馆,也是中国科举制度中心、中国科举文化中心和中国科举文物收藏中心。游客在漫步中逐渐远离市井的嘈杂,洗涤胸中的浮躁,开始体验当年科举路途的艰辛。景点分布:  中国科举博物馆内有、、、、、、、、、、等。景区特色:  科普、文化、观光、博物馆最佳游览时间:  四季皆宜购物推荐:  (特产)南京木雕、金陵金箔、雨花茶等。
  (美食)回卤干、鸭血粉丝汤、糖粥藕、板鸭等。景区位置:   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到达方式:  乘车路线:乘1路、y1路夜间,在夫子庙总站下车即可。
  驾车路线:距南京市区约5公里,途径太平北路、太平南路等。景区地图:  科举门票价格:  每人25元;
  儿童身高1.3米以下免票;
  70岁以上老人凭老人证免票;
  军官、记者以及残疾人凭国家相关证件免票。景区开放时间:  9:00-21:00景区官网:    景区电话:  025-科举天气预报:  提前了解 科举 所在地 江苏>南京 的最新天气预报,做好完美行前准备,迎接一段愉快旅程 ^-^
南京今晚:多云4℃东微风明:多云→阴6℃ / 14℃东微风后天:小雨→中雨9℃ / 12℃东风3-4级→东北风4-5级穿衣:较冷建议着厚外套加毛衣等服装。年老体弱者宜着大衣、呢外套加羊毛衫。舒适度:舒适白天不太热也不太冷,风力不大,相信您在这样的天气条件下,应会感到比较清爽和舒适。晨练:适宜天气不错,空气清新,是您晨练的大好时机,建议不同年龄段的人们积极参加户外健身活动。最新发布: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将于正月初一开馆
新华网南京1月24日电(张本甫)南京市重点文化项目、位于夫子庙的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将于1月28日(正月初一)开馆。作为第一个集中国科举文化的展示中心、科举文物的保护中心及科举制度的研究中心为一体的、全国最大的专题类博物馆,科博馆建成开馆将为传承科举文化,建设文化名城做出自己的贡献。
中国科举博物馆的竹简墙。
科举是中国封建社会最重要、影响最深远的教育考试制度和人才选拔制度。由科举制度形成的科举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中的一项伟大创举,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重大作用、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产生过巨大影响。因此,对科举制度利弊的研究与借鉴,对科举文化的发掘与传承,对科举文物的保护与利用,不仅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在现今的精神文明和文化强国建设中同样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馆藏大金榜。
南京市委、市政府于2012年10月启动中国科举博物馆项目建设,以江南贡院历史遗迹为基础,在修缮保护部分号舍和明远楼等遗存的前提下,建设科举博物馆和必要的配套设施。南京是中国科举制度和科举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它见证了中国科举制度从产生、发展、成熟到终止的全过程,特别是科举制度鼎盛的明清两代,江南贡院更是在全国科举考试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不仅产生历史最久、贡院规模最大,而且走出人才最多、遗址保存最好。科博馆建在秦淮是恰当的。
馆藏文物。
秦淮区委常委、宣传部长何素玉介绍说,“科举博物馆”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改变对江南贡院历史文化保护不够、彰显不足的现状,更好地保护、彰显和传承中国科举文明及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更合理地布局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文化旅游商业等配套设施,极大地改善景区的生态和人文环境,实现文化、旅游和民生更好地融合;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变夫子庙商气浓、文气不足的窘境,极大地提升夫子庙-秦淮风光带国家5A级景区品质,让市民游客在夫子庙的脚步真正慢下来、停下来、留下来,推动夫子庙地区由商贸旅游景区向文化休闲旅游景区转型,为把南京建设成为独具魅力的历史文化名城塑造核心亮点。
科举博物馆包括博物馆主馆、江南贡院南苑以及明远楼遗址区三大区域,总面积2.2万平方米。博物馆主体是科举文化展示、体验的集中区;江南贡院南苑是科举博物馆主体的配套区域;明远楼遗址区主要是明远楼、至公堂、历代碑刻及部分号舍。博物馆主体两侧还建设有秦淮礼物店、游客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
附:中国科举博物馆部分馆藏文物介绍
一、见证科举社会影响的:
1、“科第世家”石门楼 明代
这座三开门式门楼,是明代开科第一位从南京走出来的状元吴伯宗家族的。它采取的都是典型的明代石雕工艺,从这柿蒂纹门环首就可以看出明代石雕艺术的精美。最上面图案是捷报频传,说的是中了状元,府报、省报、京报一路联捷喜报绵绵,好一番热闹景象。门额四个大字“科第世家”炫耀的是此家是科举中第的世代家族,自宋代时代开始,说中了进士,一定要说中了“进士第”。不及第,称为进士也没有用。因此古代说科举叫举业,说科举世家一定要说科第世家。门额下是龙门,每当人们进出此门的时候,就如同沐浴皇恩高中过状元一次一样。如此这般大体量的门楼套,彰显的是一个家族的世代兴旺。目前全国各地建设新农村,许多古代的房子都已经翻盖,像这样的明代好门楼套能异地保存下来,实属不容易,非常难得。
2、庄瑶殿试卷 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
此为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二甲进士庄瑶的殿试卷。整张试卷完整的保存了殿试收卷、关防弥封、阅卷、钦点的全过程,是份非常难的一份殿试卷。难得在他在拆封阅卷的过程中,没有把收卷的关防破坏掉,依然保存着收卷时,庄瑶属于第几个交卷人的信息。这在许多馆藏殿试卷中,已十分难得。填补了科举有关审卷流程上的文献空白,弥足珍贵。
庄瑶(),字琪园,于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中举,次年又考中进士,名列二甲第二十九名,从此走上仕途。庄瑶为政朴实精干,能与民共苦,颇有政声,曾受到道光帝的嘉许。道光十九年(1839年),林则徐受命前往广州禁烟,庄瑶曾去信表示支持。值得一提的是庄瑶生于科举世家,其子是进士,末代衍圣公孔德成的老师庄陔兰(进士出身),是其孙辈。
3、甲午科江南乡试三场试题 清光绪二十年(1894)
光绪二十年(1894),慈禧太后六十大寿特设甲午恩科考试。光绪二十年(1894)十月初十,是慈禧太后的六十岁大寿。六月时,中日甲午战事愈烈,慈禧以办寿为由要求“朝鲜事求速结”支持李鸿章等对日采取妥协投降主张。十月初十,日军占领大连湾的那天正是慈禧太后的生日,前方军情急电雪片般飞来,慈禧却不为所动,仍然在颐和园升殿受贺,大宴群臣,连续赏戏三天,公事皆延置不办。正是国难临头的枪炮声里,甲午科江南乡试考的依然是四书五经的八股文,乡试考题卷首印有主考官、监试官、提调官、内监试官、监临官关防。卷尾处印刷有答题范例,要求考生不要违规答题。一切的一切,就连北洋水师基地旅顺沦陷,过完大寿的慈禧太后仍不以为然,斯人麻木到了及至。因此,这套乡试三场考题,带有很沉重的历史信息,在科举文物界中尚属首次发现。一般博物馆有一道乡试考题展出,已属少见,在江南贡院遗址博物馆里能征集到一百多年前,自己考场印制的三场试题,实属不可思议。
二、见证科举公平公正的:
1、云南乡试三场朱卷 清代
一本乡试朱卷也许能在某科举博物馆见到,而同一个秀才名下的三场乡试朱卷能被征集到,实在是不容易。即使南京博物院有几本殿试卷,但却不见馆藏乡试朱卷。“朱卷”不仅仅见证了糊名誊录制度的诞生,还见证了在乡试中,那些作为誊录人员的往届秀才们在极短的时间里的辛苦,这三场“朱卷”见证了科举制度中的至公之制的实践过程。
2、郭炳英科试卷 清代
这本清代客籍考生的科试试卷,相对土籍居民民籍而言,体现了清代政府对科举制度中出现的客籍占用江西学额,为录取乡试名额的特定地区颁布的体恤政策,也是反冒籍制度中的一项有力措施见证。明末清初从广东梅州及福建泉州、莆田迁入湘赣边界的移民,自明代开始客籍考生占据江西录取名额之事屡见不鲜。与客籍在考卷上出现的还有军籍、卫籍、灶籍、商籍等。这类卷子本就很少,所以能征集到也是万分有幸。
3、博学鸿词科考试试卷 清乾隆
此为廪生刘纶于乾隆元年(1736)参加博学鸿词科殿试第一名的试卷。博学鸿词即为清康熙年间的博学宏词。因避乾隆讳而改为博学鸿词科。由于明代科举考试以八股文为主,很多有真才实学却不精通八股的人就总也考不上。康熙意识到了这一点,就开设博学鸿词,主要方式是由各地的地方官和士绅推举本地公认有学识、有名望的名士鸿儒,直接参加这一考试。这个考试的确发掘了很多被埋没的、具有实际才干的人才。刘纶就是乾隆元年发现的一位大清官,为官二十年,未尝置办一墙一瓦。衣服旧了不做新的,但每朝必穿干净服,他认为:“不敢有辱朝章” 难怪纪晓岚面对无官服以炫世、无威严以摄众、平易近人的刘纶遗像,满情敬重地吟颂:“不向黄扉见,谁知是宰官?”
4、童生考试保结廪生名单 清代
此为清代参加府县学廪保为光绪四年科考府试文童画保的确认书。结保的廪生是由府县学指派,并且参加本届廪保的廪生的作为,是参加当年诸生岁考评级项目的。需要他们在给抚台学政大人开具的结保理合单上画押的,以保证自己在应试童生面前,确保考生没有枪冒、顶替、冒籍、混考等弊端行为。此结保理合单是科举制度规范严谨的重要印证环环相扣。
5、乡试三场落卷 清光绪二十年(1894)
落卷,即落选之卷,为防错失人才,主考官会在落卷中再行搜阅,如有佳卷,照样取中,即为“搜落卷”。明代科学家徐光启、近代名将左宗棠等即是通过搜落卷成为举人。因参加乡试人多,多则万计,一般卷子初审落选后,便放置一边,等待主考官“搜落卷”。因此,如一一在誊录后的朱卷上加盖图记,是不符合乡试判卷时间要求的。因此,这就是这本盖有落选图记卷子的稀有性所在。 它正是从落选卷中,被搜落卷后又被主考官定为落选,才盖上图记的。这个落选的评判,也许是局限于区域名额的不够,或许仍不中主考官法眼的缘故。
三、见证江南贡院历史的:
1、江南乡试士子入闱规约十二条 清代
此为晚清江南贡院乡试考试中考生入场规则的告示。往年江南贡院因人多入场拥挤不堪,甚至发生考生被挤入水中溺死事件。道光十二年(1832)林则徐,初次监临江南贡院,为整顿考场秩序,依据军队布阵方法,利用江南乡试点名灯旗图式预先约定,制定该项规约,有序进场,成效显著。文中还告诫考生别乱坐号舍座位,因为考官已经预先暗中留下空位,只等做弊人自投罗网。此告示一出,尤如高速公路树立画板警察,极具威慑力量。南京博物院也藏有一幅十二条,定为重要文物,可惜约有破损,因此,此告示性的科举文物,能传世到今,实属不易。
2、保护江南贡院文书 民国()
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废科举后,贡院开始闲置无用,民国六年(1917年)江苏、安徽两省商定,拆除贡院考场,辟为市场,并以夫子庙为核心,庙市合一,进行民间贸易和娱乐活动,同时保留文庙、学宫、贡院明远楼等古建筑群,且与秦淮两岸的河房河厅相协调。1918年拆除贡院,1919年拆除贡院大部分仅留下明远楼、衡鉴堂和部分号舍,其余部分辟为市场。市场的需求往往是追逐利益的,因此民国十年(1921)至民国十一年(1922)间地方绅商联名请示省长不要再拆除贡院遗迹的8份原始文件上,印有“江苏省长王瑚”字样批复,并加盖“江苏省印”四方大印,贡院部分遗址由此得以保存。这份文件佐证了拆除贡院后,夫子庙周边的餐馆茶楼业态相继迁入此街,戏院舞场也应运而生的历史过程。是一份十分难得的有关江南贡院历史变迁的官方资料。
[责任编辑:科举博物馆建成效果图。
第十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今日起连续三天在宁召开,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文化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科举博物馆筹备组共同主办。来自国内外的近百位专家,将在此探讨最新科举制与科举学研究成果。中国科举博物馆一期预计将在明年7月交付。
清代状元过半出自江南贡院
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至今已在福建厦门、中国台湾台北、日本北海道等地成功举办9届。昨天,举办方之一科举文化专业委员会负责人表示,大会此前选择在广州举行,改到南京,有很多理由。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历来是中华文化的重镇和中国科举文化的中心。&他们认为,这里有中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江南贡院;有世界2000多座孔庙中唯一引入天然活水的泮池;有以魁光阁、聚星亭、大成殿、尊经阁等一线相连的儒学文化中轴线。尤其是始建于南宋孝宗乾道年间的江南贡院,至清代同治年间已有考试号舍20644间,规模之大,占地之广,号舍之多为全国考场之冠。尤为令人惊叹的是,清代114名状元中,有58名诞生于此。至今,贡院里仍保留着明远楼、贡院碑刻、飞虹桥等珍贵的文物古迹。
借博物馆建设推动整个夫子庙提档升级
对于市民聚焦的科举博物馆工程进展,昨天发布会上,夫子庙文化旅游集团张军总经理介绍,去年12月12日,科举博物馆奠基仪式在夫子庙地区江南贡院举行。与此同时,秦淮区加快实施了桃叶渡休闲街区、夫子庙东五华里景区提升、白鹭洲公园二期改造等项目。&以科举博物馆的打造为核心和契机,推动整个夫子庙景区的提档升级。&张军表示,未来将按照中国高等级、高水平、有影响的标准,打造中国科举制度中心、中国科举文化中心和中国科举文物收藏中心。
明年夏天博物馆一期完工
中国科举博物馆项目将以江南贡院历史遗迹为基础,在修缮保护部分号舍和明远楼等遗存的前提下,打造一个科举制度档案库。
记者获悉,这里未来将囊括隋、唐、宋、元、明、清的科举制度档案,成为荟萃科举文化精华的集大成之地。按规划,科举博物馆及其配套项目东至平江府路、南至贡院街、西至金陵西路、北至建康路,总占地面积约6.63公顷,总规划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
项目分两期实施,目前正在加速推进的为一期工程,主要是修缮保护部分号舍和明远楼等遗存,建设科举博物馆主体和必要的配套设施。市民看到的施工,现在主要围绕一期博物馆的本体部分开展。
博物馆二期工程为明远楼以北、以东部分,占地3.88公顷,主要是修缮飞虹桥,打通江南贡院历史轴线,以及进一步建设文化旅游配套设施。
秦淮区文化局负责人透露,预计明年夏天,科举博物馆一期工程将完工,从而实现科举、儒学两条文化中轴线的对接,完整展现孔庙、学宫、贡院三大文化景观群。
馆内将展出近5000件宝贝
目前博物馆的筹备、展陈准备已经启动。秦淮区文化局赵局长介绍,南京市委市政府对未来科举博物馆定位要求为三个中心:科举文化的体验和展示中心,科举制度的保护中心和研究中心。而按国家要求的标准,一级博物馆馆藏品至少2万件,二级馆1万件,&目前科举博物馆已基本具备了三级馆即5000件的需求。&具体包括科举试卷、科举书画、科举用品、雕刻、陶瓷、典章、名人用品等9大类,截至上月,已征集到各类展品、文物共4913件。其中,包括曾国藩关于江南科考的奏折,清朝榜眼的匾额等重点文物。
此外,今天会议上,科举研究基地也将在夫子庙挂牌。
当年考官多是封疆大吏
&在绝大多数人眼中,科举是个&坏东西&。&知名科举文化研究者、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李兵教授表示,大会的重要意义在于为科举在人们心中的坏印象&正身&,给出客观评价。专家们认为,南京是现有科举文化保存最好的地区,现有的江南贡院是国内保存最好的一所贡院。
&清末有四大贡院:北京舜天贡院、河南开封贡院、广州广东贡院以及南京江南贡院。如今,北京的舜天贡院只剩贡院街5号,没有一点贡院痕迹;现在广州也只剩老博物馆的红楼;开封的河南大学里,也有贡院遗址,但只是两块碑;南京是保护最好的。&他分析称,江南贡院的影响超过其他任何贡院的影响,明清时的江南才子多数从这里出去;很多明清的封疆大吏,都是江南贡院的考官,比如曾国藩、林则徐等。(通讯员&祝鲲鹏&孙乐&记者&倪敏)
本月热门楼盘
江北8家纯新盘将上市
九龙湖禄口总价差百万
金九银十卖房15587套
博界周刊:中央决定放开“单独二胎”
微招聘第29期:房产名企热招中
微测试第01期:你猜这是哪家楼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科举制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