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统治隋唐时期的盛世局面出现的治世局面的名称叫什么

远矣;请回答:;(1)材料中的这位皇帝是谁?(2分);(2)根据材料,归纳这位皇帝罢修乾元殿的原因;(3)这位皇帝还有哪些治国安邦的重大举措?(2分;34、唐朝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盛世之治】;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魏征;(1)采纳魏征建议开创“贞观之治”的皇帝?(1分;【技术创新】;(2)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
远矣。”“此役不息,亦同归于乱耳。”上叹日:“吾思之不熟,乃至于是。”于是罢役。 ――依据《贞观政要》等辑录
(1)材料中的这位皇帝是谁?(2分)
(2)根据材料,归纳这位皇帝罢修乾元殿的原因。(2分)
(3)这位皇帝还有哪些治国安邦的重大举措?(2分)
34、唐朝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有关唐朝历史主题的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盛世之治】
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1)采纳魏征建议开创“贞观之治”的皇帝?(1分)上则材料反映了贞观之治哪一方面的内容?(1分)唐朝另外一位君主唐玄宗开创的盛世局面史称?(1分)
【技术创新】
(2)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改进。请依据图A和图B分别写出当时便于耕作和灌溉的生产工具名称。(2分)
【和同一家】
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赞普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
(3)吐蕃人是现在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1分)材料中的“公主”是指谁?(1分)
【开放交流】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郭沫若
(4)郭沫诺这首诗盛赞的是谁?(1分)反映的是当时中国与哪国交往的史实?(1分)
(5)以下能反映唐朝时期社会发展最显著特点的是(
A.政权分立 B.繁荣开放 C.统一浪潮 D.社会危机
(6)通过上述对唐朝历史的探究,谈谈和谐社会需要具备的因素。(3分)
3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太宗的话)
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未足,征求无已,亦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至之灭。此皆朕所目,故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
材料二:(唐太宗的比喻)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人主,可不畏惧?!
材料三:(唐太宗对大臣的训示)
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
──《贞观政要》
请回答:①根据材料一说明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有没有关系?理由何在? ②材料二表明唐太宗意识到了什么实质问题?他说这番话的意图何在?
③根据材料三指出唐太宗的根本目的何在?
36、阅读下列材料: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1)上述材料是谁引用的?(2分)
(2)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识?(4分)
(3)他曾经把君与民的关系比喻成什么?两者之间是关系?(8分)
(4)他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局面的名称叫什么?(4分)
(5)他的主要政绩是什么?(10分)
37、材料一: 如下图所示
材料二:“贞观之风一朝重振”
材料三: 上(唐宪宗)顾谓宰臣曰:“朕读《玄宗实录》,见开元初,锐意求理,至十六年已后,稍似懈倦,开元末又不及中年,何也?”崔群对曰:“玄宗少历民间,身经顿难(不得志),顾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勤庶政。加之姚崇、宋Z、苏(延页)卢怀慎等守正之辅,孜孜献纳,故致治平。及后承平日久,安于逸乐,渐远瑞士,而近小人。”
――《旧唐书?宪宗下》
(1)材料一中的人物是谁?(3分)
(2)他统治时期采取哪些措施体现了“贞观之风”的重振?(4分)同时出现了什么局面?(3分)
(3)假如你是唐宪宗,你听了崔群的一番分析后,你应该怎样做?(3分)
38、阅读下列材料:(6分)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
――《贞观政要》
材料三: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1)上述材料出自哪一位皇帝之口?这位皇帝在位时出现了什么治世局面?(2分)
(2)材料二反映了这位皇帝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为此他采取了哪些有效的统治措施?(一项即可,2分)
(3)材料三中的被当时皇帝称为“人镜”的是谁?这位皇帝重用的人才还有哪些?(一位即可,2分)
39、阅读下列材料(本小题10分)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引自《贞观政要》
材料二“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引自《贞观政要》
材料三 主与魏征讨论用人时说:“为事择官,不可粗率。用一好人,别的好人都来了;用一坏人,别的坏人都跟着进来。”魏征说:“这是对的。天下未定,主要用人的才干??.天下已定,那就必须是德才兼备的人才任用。”
(1) 材料一中的朕指的是谁?他在位时开创了什么盛世局面?(3分)
(2) 材料二体现了这位皇帝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请举一列加以说明。(2分)
(3) 从材料二可以看出,这位皇帝意识到了什么实质问题?(1分)对此他在执政当中采取了怎样的措施?(1分)
(4) 材料三的对话,表明唐朝用人的标准是什么?(1分)对我们今天有何借鉴意义?(2分)
40、学习完唐朝的历史后,实验初中七年级5班计划以“繁荣开放的唐代文明”为主题出一期历史板报。以下是小虎同学设计的板报样式。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制度创新篇
(1)唐朝已经用分科考试选拔人才,请问这是一种什么制度?(2分)
和谐盛世篇
(2)唐太宗统治时,之所以出现了政治清明的盛世景象,与他广开言路、善于纳谏是分不开的,他重用的一位敢于直言进谏的大臣是谁?唐太宗时期的统治被称为什么?(4分)
民族关系篇
(3)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这体现了他开明的民族政策,试举一例说明。(2分)
对外关系篇
(4)唐朝时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中外友好往来比较频繁,试举两例说明。(4分)
(5)唐朝时一项重要的科技发明节约了时间,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请问这项科技发明是什么?(2分)
(6)请列举隋唐时期一个重要的艺术宝库。(2分)
(7)唐朝的繁盛给后人什么历史启示?(2分)
41、“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1)这段话最早是出自谁的名言?(2分)
(2)“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个 “人”指谁?(2分)当时有名的宰相
“房谋杜断”分别指哪两个人?(4分)
42、在中央电视台“挑战主持人”的节目中,两位挑战者正在就“如何评价唐太宗李世民”展开对擂。
(1)请你给这两位挑战者提供两条唐太宗治理国家的措施。(4分)
(2)两位挑战者正在辩论唐太宗的民族政策,请你为他们举出一例唐太宗时唐政府与西藏友好往来的例子。(2分)
(3)唐太宗统治时期,历史上称为“
”。(1分)
(4)主持人要求挑战者用一句话来评价唐太宗的统治,请你帮他们写出来。(2分)
43、唐朝时期一位著名的皇帝曾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阅读材料后请回答:(9分)
(1)这段话最早是出自谁的名言?(2分)
(2)他是如何“以史为镜”“以人为镜”的?(4分)
(3)“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用过去留下的经验和教训来指导我们做今天的事,通过近一年的历史学习,你认为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对你有什么启发?(3分)
44、毛泽东在《沁园春.雪》里写道:“......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据所学知识回答:
(1)词里面涉及了哪几位中国封建帝王?(3分)
(2)他们中有一位是少数民族,他是谁?属于哪个民族?(2分)
(3)任选一位帝王说说他的历史功绩。(1分)
45、【梦回盛世大唐】
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至今令人神往。让我们穿越时空,梦回唐朝。
太宗谓侍臣曰:“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 (l)唐太宗为体现上述思想采取了哪些措施?(2分)
(2)唐朝经济繁荣,农业发达。唐朝对农业工具进行了哪些改进?(至少举出两例)(2分) 海内知己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伴随着对外交往的活跃,繁荣的唐朝文化传遍世界,影响着世界,至今各国仍称中国人为“唐人”。
(3)请你举出唐朝对世界影响的史实。(至少举出两件史实)(2分))
4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 “(太宗)谓使臣曰: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今省徭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谘其耕稼,此则富矣。”
――引自《贞观政要》卷八
武周时期搜罗人才,尝十道使人,天下选残明经、进士,及下村教童蒙博士,皆被搜扬,不曾试练,并与美职。能够重视农业,规定州县境内,田畴垦辟,家有余粮,则予以升奖。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表现在户数增长上,从永昌(689年)时的三百八十万户 ,到她去世时增至六百一十五万余户。
――出自《隋唐五代史纲》
材料三 “开元时,海内富实,米斗之价钱十三;娟一匹,钱二百;天下岁入之物,租钱二百余万缗(min),粟千九百八十余万户,庸调绢七百四十万匹,布千三十五万余端。 ――《新唐书》卷五一
(1)上述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谁在位时期的统治局面?(3分)
(2)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指出这些局面的共同点?(2分)
(3)想一想这些局面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封建社会处于什么时期?(1分)
47、【梦回盛世大唐】
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至今令人神往。让我们穿越时空,梦回唐朝。
【贞观之风】
太宗谓侍臣曰:“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
(1)唐太宗为体现上述采取哪些措施?(2分)
【盛世经济】
(2)唐朝经济繁荣,农业发达。手工业发达。列举唐朝农业生产工具创制两件。
【海内知己】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伴随着对外交往的活跃,繁荣的唐朝
文化传遍世界,影响着世界,至今各国仍称中国人为“唐人”。
(3)请你举出唐朝对世界影响的史实。(至少举出三件史实)
4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贞观政要》
材料二(唐太宗对大臣们说)“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
――〈资治通鉴〉卷一九八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一种什么思想?唐太宗为什么会有这种思想?
(2)材料二中唐太宗的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3)针对两则材料中所体现的思想,唐太宗采取了哪些统治措施?
49、学习完唐朝的历史后,某班计划以唐朝的历史为素材出一期历史板报,板报的内容围绕以下的内容进行,请你帮助完成。
(1)唐朝前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力逐渐强盛,出现了两个治世局面,这两个“治世”分别是
(2)唐朝时期政策开明,从以下的几个方面各举一个实例:(3分)
(3)唐朝时期科技文化发达,从以下的几个方面各举一个实例:(5分)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文学作品欣赏、各类资格考试、行业资料、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应用写作文书、外语学习资料、生活休闲娱乐、高等教育、学年度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贞观之治92等内容。 
  学年度历史中考二轮复习专题卷-- 洋务运动学校:___姓名:___班级:___考号:___ 一、单选题() 1、 下图是某同学所记录的一节历史课笔记 (部分)...   学年度历史中考二轮复习专题卷--春秋战国的纷争学校:___姓名:___班级:___考号:___ 一、单选题() 1、战国时期,发生在秦赵之间规模最大的一次...  学年度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大一统的汉朝_政史地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贞观政要》大臣向太宗进谏 【小题 2】“贞观之治”为唐朝的全盛打下...  学年度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繁盛一时的隋朝_政史地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13、下列各项不属于隋、元两个朝代相似之处的是 A...   学年度历史中考二轮复习专题卷--秦王扫六合学校:___姓名:___班级:___考号:___ 一、单选题() 1、秦朝举行的一次廷议中,廷尉李斯的发言得到秦始皇...  学年度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 蒸汽时代”的到来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举报文档 “ 蒸汽时代”的到来学校:___姓名:___班级:___考号:___ ...  学年度中考历史...1/2 相关文档推荐 2014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专... 暂无...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中提到:“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 治地位...   学年度历史中考二轮复习专题卷--新文化运动学校:___姓名:___班级:___考号:___ 一、单选题() 1、在 20 世纪初的《新青年》杂志上,文学革命与...   学年度历史中考二轮复习专题卷--宁为战死鬼, 不作亡国 奴学校:___姓名:___班级:___考号:___ 一、单选题() 1、设计表格,归纳知识,是历史学习...七年级历史材料阅读复习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七年级历史材料阅读复习题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隋唐时期的盛世局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