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也像秦始皇追求秦始皇的长生不老药,它是怎么"炼仙丹"的

&Google 也像秦始皇一样追求长生不老,它是怎么「炼仙丹」的?
Google 也像秦始皇一样追求长生不老,它是怎么「炼仙丹」的?
日06时24分来源:
求药以长生不老的秦始皇最终只活了 49 岁,而 Google 投资延长人类寿命的研究,依稀能见到希望的曙光。
古有秦始皇花重金派方士(炼丹神仙家)远渡求药以长生不老,今有富可敌国的 Google 拨巨资投资延长人类寿命的研究。
所不同的是,秦始皇最终只活了 49 岁,他的野心远超出了时代的发展。而 Google 的巨赌建立在生命科学发展的基础上,依稀能见到希望的曙光。
「局外人」比尔·马里斯
Google 挑战长生不老的故事,始于一个「局外人」。
2008 年,Google 两位创始人谢尔盖 · 布林(Sergey Brin)和拉里 · 佩奇(Larry Page)通过前者当时的妻子安妮 · 沃西基(Anne Wojcicki)找到在硅谷科技圈还没有多大名气的比尔·马里斯(Bill Maris)。安妮·沃西基曾与比尔·马里斯共事,了解后者的兴趣和为人。
见过面后,两位 Google 创始人决定将比尔·马里斯挖过来,让他负责组建一支风投基金——Google Ventures(后改名为 GV)。
于是乎,在比尔·马里斯的主导下,Google Ventures 于 2009 年正式成立。它每年能从 Google 处获得 3 亿美元的资金,这个数字已经非常接近硅谷顶级风投一年的投资金额。
成立至今,Google Ventures 投资过 Uber、Nest、Slack 等成功初创企业,也严重看走眼过,比如 Secret。但这都很正常,失败是风险投资的常态。
不过,令人意外的是,Google Ventures 将很多资金投给了和 Google 业务、和硅谷科技行业都差之千里的领域——生命科学。2015 年, Google Ventures 投到生命科学领域的资金比例是 36%,2013 年时还只有 6%。
但如果知道了 Google Ventures 所拥有的自由度,以及马里斯的个人背景,这一切都不难理解。
图片来源:Bloomberg
作为一家隶属企业的风投基金,Google Ventures 拥有非常不匹配的自由度。它可以独立于母公司的发展战略自行决定进行任何投资,不论被投初创公司是否跟 Google 的发展计划吻合。Google 也无权知晓被投初创公司的发展策略或核心技术细节。
而 Google Ventures 创始人比尔·马里斯毕业后曾经为瑞典一家投资公司 Investor AB 工作。辞去 Investor AB 公司的工作后,马里斯成立了自己的网页寄存公司Burlee。
2002 年,马里斯把 Burlee 卖了出去,挣的钱足够让他不用工作在佛蒙特州生活一辈子。两位 Google 创始人找到马里斯的时候,他正在一家非营利机构研发治疗印度白内障患者的技术。
比尔·马里斯
尽管创过业、干过投资,但马里斯最吸引布林和佩奇的,还是神经系统科学家这一身份。他曾在明德学院(Middlebury College) 学习神经科学,也曾在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一所生物医学实验室工作。
在他书架上,摆放着《分子生物技术:重组 DNA 的原理与应用》、《生物技术:应用基因革命》,以及未来学家(Ray Kurzweil)雷·库兹韦尔写的《奇点临近:当人类超越生物学》。
库兹韦尔相信人类能长生不老,他计划在自己死后将尸体冷冻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阿尔科人体冷冻公司」中保存,等待某一天人类科技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再重新「复活」。2013 年,他被 Google 任命为工程总监。
马里斯也是「人类长生不老说」的拥护者。在Bloomberg Markets 2015 年的采访中,他大胆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我相信人类可能活到 500 岁。」
这样的个人背景使得马里斯成了正中 Google 下怀的「局外人」,能够「以一个全新的视角来主持这事」。
作为 CEO 领导 Google Ventures 7 年后,比尔·马里斯于 2016 年 8 月选择了离开。在接受 Recode 采访时他解释道:「我离开,是因为 Google Ventures 现在一切都很好。」事实上,除了 Google Ventures,马里斯还给 Google 留下了另外一笔财富——Calico。
一间研究衰老问题的贝尔实验室
在寻找投资标的过程中,马里斯观察到,目前大多数医药领域公司的注意力集中在治愈疾病层面的药物上,只是通过「有病治病」的方式来延长寿命,而没有关注到人类众多疾病的起源——人体细胞活性衰退。
马里斯认为,只有通过研究细胞里包含的基因,才能彻底了解生物衰老的秘密。比如,从世界各地超过 90 岁的健康老人身上找出他们基因上的一些接近之处,或反过来,找出他们与其他人的不同之处。即使不能找到延长寿命的方法,至少可以能通过疾病预防,提高人在晚年的生活质量。
为了把这个想法变成真正的项目,马里斯开始游说生物科技公司高层和风投。同时,马里斯将这个想法告诉了布林和佩奇。结果三人一致认为,由 Google 自身推动整个项目,是将这个想法付诸于行动最好的途径,Calico 因此得以诞生。
Calico 于 2013 年 9 月成立,名称是 California Life Company 首字母的缩写。2015 年 8 月 Google 重组后,Calico 被归到了 Alphabet 旗下。
拉里·佩奇在一封公开信中将其描述成一家专注于「健康、幸福和长寿」的公司。Google 最开始不肯透露对 Calico 投入了多少资金,但后来的信息显示,这个公司账户里的资金有 15 亿美元之多。
Calico 成立之初,马里斯曾打算亲自执掌公司,同时兼任 Google Ventures CEO,但他也没有放弃在外寻找合适的人选。
恰好亚瑟 · 莱文森(Arthur Levinson)表示对 Calico 感兴趣,并主动请缨。莱文森可能是最适合这一岗位的人选,他是苹果公司的董事长,曾任生物科技公司基因泰克(Genentech)CEO 和其母公司瑞士制药巨头罗氏(Roche)董事长,也曾被冠名为生化科技领域的「美国最佳 CEO」。
亚瑟·莱文森
莱文森作为 CEO 和投资人加盟 Calico 后,为这家公司招来了很多生物科学和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专家。
Calico 研发主管哈尔·巴伦(Hal Barron)曾是罗氏前首席医疗官,2013 年被评为生物医药行业最具影响力的 25 人之一。而 Calico 首席科学家大卫 · 博特斯坦(David Botstein)是普林斯顿大学著名的遗传学家,他的看家本领是跟踪老化细胞,并对其基因进行全面解析。
博特斯坦认为,人不可能长生不死,就像永动机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一样。但辛西娅 · 凯尼恩(Cynthia Kenyon)对蛔虫的试验证明了生命的跨度具有延伸性。此外,老鼠经常处于忍饥挨饿状态会使其寿命增加 45%。
博特斯坦口中的辛西娅·凯尼恩是 Calico 衰老研究副主管。作为最早研究衰老问题的科学家之一,凯尼恩相信衰老是由基因控制的,而不是随机、偶然的过程。
辛西娅·凯尼恩
1993 年,她就在实验室里发现,蛔虫的 daf-2 基因突变后,能使其寿命从 3 周延长至 6 周。人类基因中也存在着与 daf-16 相对应的 FOXO3A,这组基因已被发现与世界长寿人群有联系。
而 Calico 首席计算官达夫尼 · 柯勒(Daphne Koller)曾与吴恩达一同创办过Coursera,她是 AI 领域的专家。
人、技术、钱,Calico 一应俱全。博特斯坦曾这样对外描述Google 对 Calico 的期待:「Google 希望 Calico 成为一家研究衰老问题的贝尔实验室,拥有最好的人才,最顶尖的技术,以及最多的钱。」
漫长的战斗
纵使账户上有着 15 亿美元,纵使大牛云集,但 Calico 在成立后的三年间一直保持低调。他们要求来访的科学家签署保密协议,不对外透露研究进程,甚至合作伙伴也不能完全知晓项目全情。
这跟 Calico 建立的初衷有关。上文说到,马里斯因为注意到少有人研究疾病的起源而推动了 Calico 项目落地。
从一开始,Calico 一切研究都基于「我们不了解衰老机制就无法发展相关疗法」。「就像如果医生不知道病毒为何物,就无法对抗传染病。」大卫·博特斯坦接受麻省理工科技评论采访时表示。
基于这样的定位,Calico 的研究必定是基础的、长期的、缓慢的,团队也难以一直保持对外发声。
从仅有的一点公开信息我们可以得知,Calico 有 100 多名员工,研究对象包括酵母、蠕虫和裸鼹鼠。这些生物都保存在距离 Calico 旧金山总部 30 英里的巴克老龄研究所(Buck Institute for Research on Aging)。
2016 年 11 月,大卫·博特斯坦难得地在麻省理工学院展示了 Calico 的研究。他介绍了将酵母老化细胞与子细胞分离的几项技术,其中一个项目被称之为「母体改进计划」。
与此同时,Calico 还在对 1000 只小鼹鼠进行跟踪,研究他们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鼹鼠是一种近乎无毛的哺乳类动物,过着蚂蚁一样的群居生活,由鼠后所领导。他们最特殊的地方在于能活 30 年,而老鼠只能活 3 年。
同样是鼠类,鼹鼠的寿命却是普通老鼠的 10 倍。为了弄清楚这种差异,Calico 在跟踪鼹鼠生命进程同时,还要想办法精确地绘制他们的基因组。
除了自身研究外,Calico 也与一些外界机构达成了合作,比如制药巨头艾伯维(AbbVie)和杰克逊实验室(Jackson Lab)。
2014 年 9 月 4 日,Calico 与艾伯维牵手,共同在衰老疾病治疗领域开发新药。有意思的是,艾伯维和罗氏是死对头。2016 年 4 月,Calico 同意出资支持杰克逊实验室的一项大型实验,后者正在老鼠体内寻找一种衰老的「生物标记」(biomarker)。
杰克逊实验室认为,在血液中可能存在着一种分子,它的数量或属性不仅会随时间的流逝而变化,还会因为生物学上的衰老而改变。这样的判断如果被证实,将会非常有用,公司可以很方便地监测药物是否会影响衰老。
进行这样的大型实验,要花费非常多钱。杰克逊实验室的加里 · 丘吉尔(Gary Churchill)表示「与 Calico 合作最吸引人的是它愿意长期投资」。
或许 Calico 也不知道究竟要多少时间,才可以完全破解衰老的秘密,可能还来不及让谢尔盖 · 布林和拉里 · 佩奇享受长生不老。但可能性很大的是,Calico 的研究使得细胞生物学、基因药物和人体健康等方面有所突破,至少能让人类的老年过得更有尊严。
本文由极客公园原创您访问的网址暂时无法访问馆藏&53108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Google 也像秦始皇一样追求长生不老,它是怎么「炼仙丹」的?
Google 也像秦始皇一样追求长生不老,它是怎么「炼仙丹」的?
求药以长生不老的秦始皇最终只活了 49 岁,而 Google 投资延长人类寿命的研究,依稀能见到希望的曙光。作者 | OD古有秦始皇花重金派方士(炼丹神仙家)远渡求药以长生不老,今有富可敌国的 Google 拨巨资投资延长人类寿命的研究。所不同的是,秦始皇最终只活了 49 岁,他的野心远超出了时代的发展。而 Google 的巨赌建立在生命科学发展的基础上,依稀能见到希望的曙光。「局外人」比尔·马里斯Google 挑战长生不老的故事,始于一个「局外人」。2008 年,Google 两位创始人谢尔盖 · 布林(Sergey Brin)和拉里 · 佩奇(Larry Page)通过前者当时的妻子安妮 · 沃西基(Anne Wojcicki)找到在硅谷科技圈还没有多大名气的比尔·马里斯(Bill Maris)。安妮·沃西基曾与比尔·马里斯共事,了解后者的兴趣和为人。见过面后,两位 Google 创始人决定将比尔·马里斯挖过来,让他负责组建一支风投基金——Google Ventures(后改名为 GV)。于是乎,在比尔·马里斯的主导下,Google Ventures 于 2009 年正式成立。它每年能从 Google 处获得 3 亿美元的资金,这个数字已经非常接近硅谷顶级风投一年的投资金额。成立至今,Google Ventures 投资过 Uber、Nest、Slack 等成功初创企业,也严重看走眼过,比如 Secret。但这都很正常,失败是风险投资的常态。不过,令人意外的是,Google Ventures 将很多资金投给了和 Google 业务、和硅谷科技行业都差之千里的领域——生命科学。2015 年, Google Ventures 投到生命科学领域的资金比例是 36%,2013 年时还只有 6%。但如果知道了 Google Ventures 所拥有的自由度,以及马里斯的个人背景,这一切都不难理解。图片来源:Bloomberg作为一家隶属企业的风投基金,Google Ventures 拥有非常不匹配的自由度。它可以独立于母公司的发展战略自行决定进行任何投资,不论被投初创公司是否跟 Google 的发展计划吻合。Google 也无权知晓被投初创公司的发展策略或核心技术细节。而 Google Ventures 创始人比尔·马里斯毕业后曾经为瑞典一家投资公司 Investor AB 工作。辞去 Investor AB 公司的工作后,马里斯成立了自己的网页寄存公司&Burlee。2002 年,马里斯把 Burlee 卖了出去,挣的钱足够让他不用工作在佛蒙特州生活一辈子。两位 Google 创始人找到马里斯的时候,他正在一家非营利机构研发治疗印度白内障患者的技术。比尔·马里斯尽管创过业、干过投资,但马里斯最吸引布林和佩奇的,还是神经系统科学家这一身份。他曾在明德学院(Middlebury College) 学习神经科学,也曾在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一所生物医学实验室工作。在他书架上,摆放着《分子生物技术:重组 DNA 的原理与应用》、《生物技术:应用基因革命》,以及未来学家(Ray Kurzweil)雷·库兹韦尔写的《奇点临近:当人类超越生物学》。库兹韦尔相信人类能长生不老,他计划在自己死后将尸体冷冻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阿尔科人体冷冻公司」中保存,等待某一天人类科技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再重新「复活」。2013 年,他被 Google 任命为工程总监。马里斯也是「人类长生不老说」的拥护者。在&Bloomberg Markets 2015 年的采访中,他大胆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我相信人类可能活到 500 岁。」这样的个人背景使得马里斯成了正中 Google 下怀的「局外人」,能够「以一个全新的视角来主持这事」。作为 CEO 领导 Google Ventures 7 年后,比尔·马里斯于 2016 年 8 月选择了离开。在接受 Recode 采访时他解释道:「我离开,是因为 Google Ventures 现在一切都很好。」事实上,除了 Google Ventures,马里斯还给 Google 留下了另外一笔财富——Calico。一间研究衰老问题的贝尔实验室在寻找投资标的过程中,马里斯观察到,目前大多数医药领域公司的注意力集中在治愈疾病层面的药物上,只是通过「有病治病」的方式来延长寿命,而没有关注到人类众多疾病的起源——人体细胞活性衰退。马里斯认为,只有通过研究细胞里包含的基因,才能彻底了解生物衰老的秘密。比如,从世界各地超过 90 岁的健康老人身上找出他们基因上的一些接近之处,或反过来,找出他们与其他人的不同之处。即使不能找到延长寿命的方法,至少可以能通过疾病预防,提高人在晚年的生活质量。为了把这个想法变成真正的项目,马里斯开始游说生物科技公司高层和风投。同时,马里斯将这个想法告诉了布林和佩奇。结果三人一致认为,由 Google 自身推动整个项目,是将这个想法付诸于行动最好的途径,Calico 因此得以诞生。Calico 于 2013 年 9 月成立,名称是 California Life Company 首字母的缩写。2015 年 8 月 Google 重组后,Calico 被归到了 Alphabet 旗下。拉里·佩奇在一封公开信中将其描述成一家专注于「健康、幸福和长寿」的公司。Google 最开始不肯透露对 Calico 投入了多少资金,但后来的信息显示,这个公司账户里的资金有 15 亿美元之多。Calico 成立之初,马里斯曾打算亲自执掌公司,同时兼任 Google Ventures CEO,但他也没有放弃在外寻找合适的人选。恰好亚瑟 · 莱文森(Arthur Levinson)表示对 Calico 感兴趣,并主动请缨。莱文森可能是最适合这一岗位的人选,他是苹果公司的董事长,曾任生物科技公司基因泰克(Genentech)CEO 和其母公司瑞士制药巨头罗氏(Roche)董事长,也曾被冠名为生化科技领域的「美国最佳 CEO」。亚瑟·莱文森莱文森作为 CEO 和投资人加盟 Calico 后,为这家公司招来了很多生物科学和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专家。Calico 研发主管哈尔·巴伦(Hal Barron)曾是罗氏前首席医疗官,2013 年被评为生物医药行业最具影响力的 25 人之一。而 Calico 首席科学家大卫 · 博特斯坦(David Botstein)是普林斯顿大学著名的遗传学家,他的看家本领是跟踪老化细胞,并对其基因进行全面解析。博特斯坦认为,人不可能长生不死,就像永动机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一样。但辛西娅 · 凯尼恩(Cynthia Kenyon)对蛔虫的试验证明了生命的跨度具有延伸性。此外,老鼠经常处于忍饥挨饿状态会使其寿命增加 45%。博特斯坦口中的辛西娅·凯尼恩是 Calico 衰老研究副主管。作为最早研究衰老问题的科学家之一,凯尼恩相信衰老是由基因控制的,而不是随机、偶然的过程。辛西娅·凯尼恩1993 年,她就在实验室里发现,蛔虫的 daf-2 基因突变后,能使其寿命从 3 周延长至 6 周。人类基因中也存在着与 daf-16 相对应的 FOXO3A,这组基因已被发现与世界长寿人群有联系。而 Calico 首席计算官达夫尼 · 柯勒(Daphne Koller)曾与吴恩达一同创办过&Coursera,她是 AI 领域的专家。人、技术、钱,Calico 一应俱全。博特斯坦曾这样对外描述&Google 对 Calico 的期待:「Google 希望 Calico 成为一家研究衰老问题的贝尔实验室,拥有最好的人才,最顶尖的技术,以及最多的钱。」漫长的战斗纵使账户上有着 15 亿美元,纵使大牛云集,但 Calico 在成立后的三年间一直保持低调。他们要求来访的科学家签署保密协议,不对外透露研究进程,甚至合作伙伴也不能完全知晓项目全情。这跟 Calico 建立的初衷有关。上文说到,马里斯因为注意到少有人研究疾病的起源而推动了 Calico 项目落地。从一开始,Calico 一切研究都基于「我们不了解衰老机制就无法发展相关疗法」。「就像如果医生不知道病毒为何物,就无法对抗传染病。」大卫·博特斯坦接受麻省理工科技评论采访时表示。基于这样的定位,Calico 的研究必定是基础的、长期的、缓慢的,团队也难以一直保持对外发声。从仅有的一点公开信息我们可以得知,Calico 有 100 多名员工,研究对象包括酵母、蠕虫和裸鼹鼠。这些生物都保存在距离 Calico 旧金山总部 30 英里的巴克老龄研究所(Buck Institute for Research on Aging)。2016 年 11 月,大卫·博特斯坦难得地在麻省理工学院展示了 Calico 的研究。他介绍了将酵母老化细胞与子细胞分离的几项技术,其中一个项目被称之为「母体改进计划」。与此同时,Calico 还在对 1000 只小鼹鼠进行跟踪,研究他们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鼹鼠是一种近乎无毛的哺乳类动物,过着蚂蚁一样的群居生活,由鼠后所领导。他们最特殊的地方在于能活 30 年,而老鼠只能活 3 年。鼹鼠同样是鼠类,鼹鼠的寿命却是普通老鼠的 10 倍。为了弄清楚这种差异,Calico 在跟踪鼹鼠生命进程同时,还要想办法精确地绘制他们的基因组。除了自身研究外,Calico 也与一些外界机构达成了合作,比如制药巨头艾伯维(AbbVie)和杰克逊实验室(Jackson Lab)。2014 年 9 月 4 日,Calico 与艾伯维牵手,共同在衰老疾病治疗领域开发新药。有意思的是,艾伯维和罗氏是死对头。2016 年 4 月,Calico 同意出资支持杰克逊实验室的一项大型实验,后者正在老鼠体内寻找一种衰老的「生物标记」(biomarker)。杰克逊实验室认为,在血液中可能存在着一种分子,它的数量或属性不仅会随时间的流逝而变化,还会因为生物学上的衰老而改变。这样的判断如果被证实,将会非常有用,公司可以很方便地监测药物是否会影响衰老。进行这样的大型实验,要花费非常多钱。杰克逊实验室的加里 · 丘吉尔(Gary Churchill)表示「与 Calico 合作最吸引人的是它愿意长期投资」。或许 Calico 也不知道究竟要多少时间,才可以完全破解衰老的秘密,可能还来不及让谢尔盖 · 布林和拉里 · 佩奇享受长生不老。但可能性很大的是,Calico 的研究使得细胞生物学、基因药物和人体健康等方面有所突破,至少能让人类的老年过得更有尊严。本文由极客公园原创转载联系休闲娱乐生活服务其他类别
秦始皇寻找长生不老药的故事 他最后找到了么?历史上秦始皇除了因为千古功绩而出名以外,还因为对于长生不老的执着追求而闻名于世。许多的影视剧中就将秦始皇追求长生不老,派人去找长生不老药还有炼制仙丹。当然这些影视剧最后的结局,秦始皇当然是没有找到不老药的,并且从我们如今的视角看起来,秦始皇的想法过于天真和霸道,使得秦始皇本人看起来也是昏庸无能的形象。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兴起,文化发展速度超前。各种文化和思想互相碰撞,各种学术之间相互交流,一时之间,许多的学术流派纷纷崛起。其中比较出名的诸子百家有儒家、墨家、法家、道家、阴阳家、兵家等等。秦始皇在全国上下征召炼丹术士为自己炼制能够保持年轻和不死的神药,为此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分页:1/3页 上一页123下一页相关阅读推荐:秦始皇陵至今还未打开的原因 秦始皇陵中有什么?秦始皇嬴政的身世 秦始皇是一个暴君吗?秦始皇为什么要修筑长城?长城有什么历史意义?秦始皇崇尚什么治国理念?他是怎么实现这些的?秦始皇东巡求不老神药的故事介绍相关专题: 秦始皇陵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曾经在山东半岛坐了三个月的船,他们一直在海上漂流。秦始皇听说渤海湾那里一共有三座仙山,分别是蓬莱、方丈、瀛洲,而且每座仙山中都有一个有长生不老药的仙人。秦始皇大为动心,就开始了对长生不老的追求。告诉秦始皇这个故事的人呢,叫做徐福。徐福是山东的方士,他对秦始皇说他曾经亲眼见过这几座仙山,还在秦始皇面前保证会替始皇找到仙山、仙人和仙丹。关于秦始皇为何要寻求长生不老还有另外一种说法,那还是秦朝刚统一的时候,那时候的秦始皇年龄还不大,怎么会想到不让自己老死呢!是因为一个传说,在古代福建地区,有许多死人,这些人不是打仗死的就是没有吃的被活活饿死的。有一只乌鸦飞到了倒下的尸体上,然而乌鸦身上有一株草就不小心掉了下来,没想到的是尸体居然就此复活了,当兵的看到了就去报告上级。这样一级一级传上去,秦始皇就知道了这件事,他派了很多人去寻找这种乌鸦以及乌鸦背上的神草。也不知道是谁最开始说乌鸦是仙人岛飞来的,总之之后其实就开始了派人大力搜寻长生不老的办法。秦始皇根据徐福的要求,立即派了几千的童男童女让徐福带着他们去东海求取仙丹。过了很久,徐福回来了,可是他并没有带回长生不老药,他说他见到了神仙。神仙还问他是不是西皇派来的使者,徐福回答是,于是神仙就问徐福为什么来这里,徐福说自己是为了求不死药的,神仙觉得秦始皇给出的礼物可看不可取,太微薄了,所以就没有同意给徐福不死药。徐福说,神仙要求派三千童男童女,带着大批粮食、种子和百工、技师,就可以拿到长生不死之药。秦始皇听后二话不说就去准备这些东西。于是徐福带着第二支队伍又出发了。等了徐福三个月一点消息都没有,秦始皇决定回到京城继续找不死药。
上一页&1共2页热门新闻更多
相关新闻热门视频
阅读下一篇视频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秦始皇的长生不老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