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集字圣教序高清》真是根据王羲之真迹摹刻的吗

[转载]《圣教序》的故事
《圣教序》的故事
《圣教序》始末
&&&&&&唐代书法家怀仁和尚所集的王羲之行书法帖《圣教序》,是我国最早的集字碑刻,也是迄今为止水平最高的集字书法。
&&&&《圣教序》是仅次于《兰亭序》的王羲之行书法帖,可谓声名远播。而其来源及其内容却是许多人所不了解的。为了编书,我将其来龙去脉进行了一次梳理,在此献于书友与博友。
&&&&在唐代,有一个叫陈祎的和尚立志佛学,云游遍访佛教名师。贞观三年(公元629年),他从长安(今西安)出发,去天竺(今印度及印度次大陆)求佛取经。经过千辛万苦,历时17年,行程5万里,于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回到长安。带回佛经52筐,657部。回国后,他至力翻译取回的佛经。共译出经、论75部,凡1335卷。其中即有脍炙人口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他终生译经,直至圆寂。唐僧的行止,为中国佛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被誉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唯识宗的创始人之一。
&&&&唐僧的事迹自唐以后在民间广为流传,逐渐成为故事乃至传奇。元代吴昌龄编写了《唐三藏西天取经》的杂剧,明代吴承恩又将其神化,说其是金蝉子转世。为其配上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和白龙马,设计了西游途中的九九八十一难。创作出了我国四大文学名著之一的神话小说《西游记》。
&&&&唐太宗李世民为唐僧西游、艰苦取经的事迹所感动。于唐僧回国的当年,敕命唐僧在长安的弘福寺翻译梵经,并为其所译之《瑜伽师地论》亲自撰赐序文。该文即是后日为中国书法人临摹千年的《圣教序》,其影响之大,甚至超过佛教界。
&&&&李世民亲撰《圣教序》后,即命朝中书法大家褚遂良抄写,并勒石镌碑。该碑立于西安南郊慈恩寺大雁塔下,即是今日著名楷书法帖《雁塔圣教序》的原石。与此同时,李世民还命当时的著名书僧怀仁,以王羲之书,集《圣教序》文。以求以中华书圣之书,弘扬佛教文化,表彰唐僧壮举。
&&&&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夏,李世民因疾而终。对他寄于希望的《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却“未见业成身先去”,成了终生的遗憾。&&&
日本《墨》杂志“雁塔圣教序”特刊
“一文二体成三碑”&
&&&&《圣教序》碑事,在中国书法史,乃至中国文化史上都具有传奇色彩。因缘在其“一文二体成三碑”。
&&&&“一文”,即为唐太宗李世民亲撰的《圣教序》文。大唐贞观,是中华历史上最为光辉而伟大的时代,朝中文人雅士济济。太宗舍众高才而亲自捉刀,足见其对圣教之重视。历数历代篆、隶、草、行、楷数千上万通碑石,由当朝“一把手”亲撰碑文者,可谓凤毛麟角。
&&&&“二体”则有二解:一为《集字圣教序》的“王体”和《雁塔圣教序》的“褚体”;二为“王体”与“褚体”分别为一行一楷,此为两种“人体”加两种书体。
&&&&“三碑”,指《集字圣教序》是刻于一通碑石;而《雁塔圣教序》的文字,却分别刻于两通石碑。合计确为三碑。
&&&&褚遂良书写的《圣教序》为何要分开刻于二石呢?先要了解《圣教序》的碑文是怎样的内容与结构。为使博友与书友一目了然,请见我为此而制的表格:
&&&&由此可见,《集字圣教序》中至少包括了李世民撰文、李治撰文和《心经》这三大部分,是个“大而全”的文本。而褚遂良的抄本,是将李世民、李治父子皇帝各自的撰文分别刻于两通碑石,是删掉了《心经》的纯圣教文。
&&&&帝王的好恶影响了文化的式样;而文化中也体现了一个历史时期的政治方向。今天的临摹者不应该只求古碑之字形,也有义务搞清其中的始末原委。因为学书法首先是学文化。
&日本二玄社“原色法帖”第二、三种&
褚遂良《雁塔圣教序》与《圣教序记》
(日本《墨》杂志期)&
更正:本文中“《圣教序》三碑内容对照与字数统计”表中,附注末行:“《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序》”一句,“圣教序”后遗“碑记”二字。特此补正。
补注:《雁塔圣教序》原拓本现存日本国立博物馆。
《原色法帖选-2·雁塔圣教序》(日本二玄社1984年10月版)&
&一集定终生&《圣教》成怀仁&
&&&&&&由于《集字圣教序》,天下人知道了怀仁。由此,人们会想当然的以为怀仁必然是一位书法家。然而,这种推论却没有任何根据。
&&&&唐代有造诣的书法家有多少?载于史册的有1282人(见《中国书法大辞典》),怀仁忝列其中。然而,关于怀仁以及怀仁与书法,史载几乎为零。既无其书法活动记录,也没有书迹流传。个别的记载,仅称其为“沙门僧”,未列其入书法行列。更有记载明确说怀仁不是书法家。
&&&&关于怀仁的权威记载,《中国书法大辞典》中有一辞条:
&&&&唐朝僧,太宗时居于长安弘福寺。尝集王羲之行书为《大唐三藏圣教序》,相传王羲之行书字迹大都集摹于此碑。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余论第十九》云:“《圣教序》,唐僧怀仁所集右军书,位置天然,章法秩理,可谓异才”(上册381页)。
&&&&然而,如果将辞条中关于《圣教序》的内容去掉,就再无其与书法有关的信息了。
&&&&既然怀仁只是一名普通和尚,为何集王书这样的重要工作会落到他头上呢?原因只有一个——他的“出身好”,是王羲之的后裔。清·蒋衡《拙存堂题跋》中说:“沙门怀仁乃右军裔孙,得其家法,故《集字圣教序》一气挥洒,神采奕奕,与《兰亭序》并驱,为千古字学之祖。”
&&&&据此,我们从“臆说”的角度推断,当时的情形可能是:唐太宗李世民感动于玄奘西游取经的壮举,敕命其在弘福寺组织译经工作。在弘福寺,李世民得知书圣王羲之一后裔孙在该寺为僧,遂起集王书以《圣教》之念。此时,怀仁当然会成为集字的最佳人选。这样,就可以解释对于《圣教序》,李世民为何既命褚书,又集王字这样“重复建设”的矛盾了。
&&&&由此看来,怀仁本无书名,是借其祖王羲之的光,被李世民敕集《圣教》。他很可能此生只干了集字这一件“书法事”,而成了“千古书坛人物”。
《原色法帖选-3·集字圣教序》(日本二玄社1985年1月版)&
日本二玄社1987年11月版
天下第一书法工程
&&&&书法集字,指将前代某一书家的字迹搜罗并集成的书法作品(百度百科)。唐初书家怀仁和尚所集的王羲之行书《圣教序》,是我国最早的集字碑刻,也是水平最高的集字作品。其集字的工程量之巨,难度之大,历时之久,均达“之最”程度,堪称我国书法史,乃至中华文化史上最为宏大和伟大的文化工程。让我们从宏观角度看看这个工程的过程:
&&&&贞观19年(公元646年),唐太宗李世民亲撰《圣教序》,敕命褚遂良书《雁塔圣教序》、怀仁集王书《圣教序》。
&&&&贞观23年(公元649年),李世民崩。在位23年。
&&&&永徽4年(公元653年),李世民死后的第4年、他敕命“圣教工程”后的第7年,褚遂良书“雁塔双碑”立于西安慈恩寺大雁塔下。
&&&&咸亨3年(公元672年),李世民死后23年、他敕命“圣教工程”后的第26年,“集字圣教序”碑立。至此,“圣教工程”全部竣工。“集字圣教序碑”立碑晚于“雁塔双碑”19年。
&&&&怀仁受命集王书重任之后,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由于是皇帝亲敕的任务,因而一路畅通。皇宫内府收藏的所有王羲之真迹均集中交怀仁使用;同时向天下以重金收购所有王书。费金无数。因而在集字工程竣工后,《集字圣教序》即被称为“千金帖”。在怀仁的不懈努力下,“圣教工程”竣工,共耗时25年。平均每5天集成一字。其中仅收集王书真迹的工作,就用了18年!
&&&&中国的历代帝王都钟爱编书,以此表现其文化品味及其政绩;文人墨客中也有文化苦行僧,以著书立说来表现他们的存在与价值。因此,在历史上留下了一些规模浩大的著书记录:欧阳询《艺文类聚》,6年;《永乐大典》,6年;《四库全书》,10年;司马迁《史记》,13年;司马光《资治通鉴》,19年。然而这些,与怀仁的《集字圣教序》相比,则是小巫见到了大巫。因此,怀仁堪称“文化劳模,书坛愚公”。
&&&&怀仁也有收获。由于接受了“圣教工程”,他成了天下见识王羲之真迹最多的人。25年潜心于王书,他无疑成了当之无愧的王书研究专家。最能见证他专业水平的,就是他倾尽半世生命、全部青春的《集字圣教序》。
<img STYLE="TexT-ALiGn: pADDinG-BoTToM: 0 BorDer-riGHT-WiDTH: 0 LisT-sTYLe-TYpe: MArGin: 0 pADDinG-LeFT: 0 pADDinG-riGHT: 0 DispLAY: BorDer-Top-WiDTH: 0 BorDer-BoTToM-WiDTH: 0 BorDer-LeFT-WiDTH: 0 pADDinG-Top: 0px" TITLE="臆说集字:《圣教序》的故事&&wbr&&wbr&4" NAME="image_operate_17383" ALT="臆说集字:《圣教序》的故事&&wbr&&wbr&4"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mw690/a7a5256btdf1d744e986c&690" WIDTH="690" HEIGHT="541"
/>(摄影:李石文)&
&&&&&黄自元的签题本&
&&&&从古至今,历代的法书刻本及印刷的出版物字帖不计其数。其中刻、印质量最好的,应属日本二玄社出版的“原色法帖选”。这套法帖共出版了49种。其中包括3种“复本”(同一法帖的不同版本)。分别是《九成宫醴泉铭》(2种),《集字圣教序》(2种)和《石鼓文》(3种)。
&&&&我的博文《臆说集字:圣教序的故事》1-4,均以日本国立博物馆所藏之“朱卧庵本”(下称“朱本”)的《集字圣教序》(村上三岛签题,“原色法帖选”·3,二玄社1985年1月版)为例。该书出版6年后,二玄社又出版了第二种《集字圣教序》(“刘铁云本”,下称“刘本”)(“原色法帖选”·39,二玄社1991年2月版)。
&&&&“刘本”《集字圣教序》较之“朱本”,笔画更为清晰,牵丝毕现。割裱也与“朱本”不同,每行多“朱本”2字,因而整书规格此“朱本”高出约4公分。
&&&&“刘本”《集字圣教序》,由清代欧体书家黄自元于光绪34年签题,距今已105年。
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碑因碑首刻七佛像,又称《七佛圣教序》。咸亨三年(672)建于京城长安弘福寺。《三藏圣教序》是唐太宗为表彰玄奘法师赴西域各国求取佛经,回国后翻译三藏要籍而写的。太子李治(高宗)并为附记,诸葛神力勒石,朱静藏镌字。碑石高9.4尺,宽4.2尺。共30行,行80余字不等。现在陕西西安碑林。
“集王”一格,首推《圣教序》。其碑字由怀仁借内府所藏王羲之真迹,历时25年集募而成,故为世所重。碑文选自王王羲之各帖,如知、趣、或、群、然、林、怀、将、风、朗、是、崇、幽、托、为、揽、时、集等字皆取自《兰亭序》。由于怀仁对于书学的深厚造诣和严谨态度,致使此碑点画气势、起落转侧,纤微克肖,充分地体现了王书的特点与韵味,达到了位置天然、章法秩理、平和简静的境界。”&当然这种集字的做法也有相当的局限性。如重复的字较少变化,偏旁拼合的字结体缺少呼应。自此碑以后,效集王羲之书或其它大书法家书的字集为碑刻者不断出现,如僧大雅集《兴福寺碑》,唐玄序集《新译金刚经》等均为佳作,但仍以《集王羲之圣教序》最为成功。
《圣教序》的由来:
唐代僧人玄奘法师西行取经&,历尽千辛万苦,冒生命危险,才到达印度。在他取经回归长安时,举国为之震动,太宗对于玄奘艰苦取经的伟大精神非常感动,并谓&“胜朝盛事”,对于他在佛学方面的成就,也极端推崇,于是在贞观十九年二月六日敕命他在长安弘福寺中,专门翻译梵经。并为其翻译的《瑜伽师地论》赐予序文,这便是《圣教序》的由来。
《圣教序》成文以后,为了永垂后世,昭示天下,乃筹备将其刻于碑石流传,又因为太宗皇帝深爱羲之书法,故大家认为这篇碑文,非书圣王羲之书法“不足贵”,然羲之乃晋人,不可再起而书之,于是请弘福寺沙门怀仁担任集字拼文工作。&释怀仁原是一名擅长王羲之书法的僧人,据说他还是王羲之的后裔,怀仁用集字的方法以王羲之书法拼就《圣教序》全文。太宗为了方便怀仁的集字工作,特地准许将宫中收藏的大批王羲之字迹供给钩摹缀集。&
《圣教序》全文共一千九百零四字,其中包括唐太宗的序文、高宗李治的一篇记和玄奘本人所译的一首经三个部分,怀仁经过了长达二十四年的收集和拼凑、苦心经营,终成此碑。足见《圣教序》乃王羲之书法之集大成也。此碑广采王书之众长,非常注重变化和衔接,摹刻亦颇为精到,因此可以说,“圣帖”是从王氏书迹中经过挑选合成的,足以代表王氏之书的精华,可称最佳典范。
清人蒋衡在《拙存堂题跋》中说:&"沙门怀仁乃右军裔孙,得其家法,故《集字圣教序》一气挥洒,神采奕奕,与《兰亭序》并驱,为千古字学之祖"。《集字圣教序》问世后,宋、明、清以来的历代书家对这一作品评价甚高,称之为"百代模楷。模仿羲之书,必自怀仁始。"的确,这一碑刻充分地表现出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精美典雅和灵动多姿。此碑功德无量,直至今日仍是我们学习书法不可多得的珍贵碑帖。
其主要特点是:
(1)字数多。全碑共1900余字,字字精雅飘逸,款款相映成趣,可供学习和临摹的余地很宽。
(2)字体多。全碑将王羲之的楷书、行书、草书杂糅其间,大胆地搭配、组合、集成,动静结合,挥洒自如,对后世书法尤其是当代书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3)变化多。一是笔法十分丰富,楷、行、草、隶、篆各种笔法无不用之其中;二是结字新颖生动,平中见奇,开合有度,欹正相依,灵动多姿;三是重复的字、偏旁部首无不体现变化翻新。据载,怀仁为收集《圣教序》上的碑字,用时长达18年之久,可见其用心之良苦。在书法史上,可以说“集字”是从怀仁开始的。
&&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释文:
大唐三藏圣教序
太宗文皇帝制
弘福寺沙门怀仁集
晋右将军王羲之书。
盖闻二仪有像,显覆载以含生;四时无形,潜寒暑以化物。
听说天地有形状,所以显露在外、覆盖并且承载着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因为四季没有形状,所以深藏着严寒酷热来化育万物。
是以窥天鉴地,庸愚皆识其端;明阴洞阳,贤哲罕穷其数。
因此观察体验天地的变化,即使是平凡而愚蠢的人也能知道它的一些征兆;要通晓明白阴阳变化,即使是贤能而有智慧的人也极少有研究透它的变化规律的。
然而天地苞乎阴阳而易识者,以其有像也;阴阳处乎天地而难穷者,以其无形也。
但是天地包容着阴阳变化而容易懂的原因,是因为天地有形状;阴阳变化在天地之间而难研究透的原因,是因为阴阳变化是没有形状的。
故知像显可征,虽愚不惑;形潜莫睹,在智犹迷。
所以天地的形象显露在外并能得到验证,即使愚蠢的人也会明白;而阴阳的变化隐藏了起来没有人能看得见,即使是聪明人仍会迷惑不解。&
况乎佛道崇虚,乘幽控寂,弘济万品,典御十方,举威灵而无上,抑神力而无下。
况且佛道推崇虚空,它驾乘着隐秘来操纵着超脱一切的境界,也主张广泛救济众多生灵,用佛教的理论来治理天下。佛法一旦施发神威就没有上限,克制神奇的力量也没有下限。
大之则弥于宇宙,细之则摄于毫厘。
佛道从大处说它遍布宇宙,从小处说又能收拢一丝一毫。
无灭无生,历千劫而不古;若隐若显,运百福而长今。
因为佛道主张不生不灭,超脱一切,所以虽历经久远而永不衰落。它有时隐藏,有时显露,以多种多样的形式传送着无数的幸福直到如今。
妙道凝玄,遵之莫知其际;法流湛寂,挹之莫测其源。
佛道中寓含的神妙的道理和高深的玄机,即使遵循它也没有谁知道它的边际的;佛法的流传,深邃而静远,即使推崇它也没有谁探究出它的根源。
故知蠢蠢凡愚,区区庸鄙,投其旨趣,能无疑惑者哉!
所以众多平凡而无知的人,以及那些平庸浅陋之辈,面对佛教高深的旨意,能没有疑惑不解吗?
然则大教之兴,基乎西土,腾汉庭而皎梦,照东域而流慈。
然而佛教是在西土产生并兴起的。流传到大唐汉地就象明亮的美梦一样,照耀着大唐而流传着慈爱。
昔者,分形分迹之时,言未驰而成化;当常现常之世,民仰德而知遵。
很早很早以前天地初开的时候,语言还没有传播,教化还没有形成,当今人们敬慕德行也懂得遵循礼仪。
及乎晦影归真,迁仪越世,
在漫长的等待中,人类由浑沌昏暗回归到今天正本清原的时候,世道更替,法度发生了变化。
金容掩色,不镜三千之光;
早先佛祖那光辉的容颜被一种颜色所遮蔽,佛光照耀不到三千大世界之上;
丽象开图,空端四八之相。
今朝它美好的形象才得以展开,我们似乎看到了空中端坐着佛像,甚至连它身上的三十二个显著特征都清晰可见。
于是微言广被,拯含类于三涂;遗训遐宣,导群生于十地。
于是精妙的语言广为流传,才得以从生死的苦难中去拯救万物。于是先辈说的有道理的话得以长久地传播,也才能在广阔的大地上引导众生度过苦难。
然而真教难仰,莫能一其旨归,
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真的正教很难广泛流传,各种教派不能把真教的意旨精华统一归属到一起;
曲学易遵,邪正于焉纷纠。
而邪僻的不正当的学问却容易使人依从,于是邪正之间就在教义上交错杂乱。
所以空有之论,或习俗而是非;
所以空宗派和有宗派有了各自的观点;有时沿袭着旧俗便产生了争执。
大小之乘,乍沿时而隆替。
于是,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学说,就暂时沿着时间的流逝而在或兴或衰中交替流传。
有玄奘法师者,法门之领袖也。
&有个叫玄奘的法师,是法门的领袖人物。
幼怀贞敏,早悟三空之心;
他从小就很聪明,心怀忠诚,早就能明白"三空"的教义;
长契神情,先苞四忍之行。
长大后他的神情、性格又和佛教的要求很是投合,他总是坚持包括"四忍"境界的佛门修行。
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
即使是松林涧的清风、湖水中的朗月,也比不上他的清丽华美;即使是仙饮的晨露、明亮的珍珠,岂能和他的明朗润泽相比?
故以智通无累,神测未形,超六尘而迥出,只千古而无对。
所以他智慧超群,没有牵挂,精神清透,并不显露;他超出“六空”,不同于常人,多少年来没有人可以和相比。
凝心内境,悲正法之陵迟;栖虑玄门,慨深文之讹谬。
他聚精会神地从内心修炼自己,常以正统佛学的衰落为悲伤;他静心钻研佛教,常因这精深的理论被谬传而感慨叹息;
思欲分条析理,广彼前闻,截伪续真,开兹后学。
他想着要有条有理地分辨剖析经文,扩大佛学古代的经文典籍;取掉虚假的,保留真实的,让后辈学者从此开始不再混淆真伪。
是以翘心净土,往游西域。
因此他向往净土,就到西域去求学。
乘危远迈,杖策孤征。
他冒着生命危险在万里征途上行进;他拄着拐杖独自远行。
积雪晨飞,途闲失地;
途中艰险无以计数,早晨的漫天飞雪,行进途中有时找不到栖身之地;
惊砂夕起,空外迷天。
傍晚的滚滚风沙,遮天蔽月难辨方向。
万里山川,拨烟霞而进影;
在万里山川之上,有着他排开险阻、拨开迷雾前进的身影;
百重寒暑,蹑霜雨而前踪。
在多少个严寒酷暑的季节里,留下他踩霜宿雨而前进的脚印。
诚重劳轻,
他凭着对佛祖的诚心,视付出的辛苦为小事,
求深愿达,
期望着自己的心愿得以实现。
周游西宇,十有七年。
他游遍了西域各国,历时一十七年。
穷历道邦,询求正教,
他历经了所有经过的地方,探询追寻正教。
双林八水,味道餐风,
他经双林;到八水,体会到了佛教圣地的高贵风尚;
鹿苑鹫峰,瞻奇仰异。
他去鹿苑,登鹫峰,瞻仰了佛祖生活过的奇珍异途。
承至言于先圣,受真教于上贤,探赜妙门,精穷奥业。
他在先贤圣人那里接受了深奥的学问。
一乘五律之道,驰骤于心田;八藏三箧之文,波涛于口海。
对于“一乘”“五律”的佛学教说,他很快就牢记在心中,对“八藏”“三箧”的佛学理论,他讲起来就象波涛流水,滔滔不绝。
爰自所历之国,总将三藏要文,凡六百五十七部,译布中夏,宣扬胜业。
于是玄奘从所经过的大小国家中,总共搜集吸取了三藏主要著作,一共六百五十七部,翻译成汉文后在中原传布,从此这宏大的功业得以宣扬。
引慈云于西极,注法雨于东垂,
慈仁的云朵,从西地缓缓飘来,功德无量的佛法象及时雨一样遍洒在大唐的国土上。
圣教缺而复全,苍生罪而还福。
残缺不全的佛教教义终于恢复完整,在苦难中生活的百姓又得到了幸福。
湿火宅之干焰,共拔迷途;
熄灭了火屋里燃烧的熊熊烈火,(解救众苍生于水深火热之中),从此不再迷失方向;
朗爱水之昏波,同臻彼岸。
佛光普照,驱散了昏暗,照耀着众生到达超脱生死的彼岸。
是知恶因业坠,善以缘升,
因此懂得了做恶必将因果报应而坠入苦海,行善也必定会凭着佛缘而升入天堂。
升坠之端,惟人所托。
为什么会有升有坠,那就只有看人的所作所为。
譬夫桂生高岭,云露方得泫其华;莲出渌波,飞尘不能污其叶。
比如桂花生长在高高的山岭上,云露才能够滋润它的花朵;莲花出自清澈的湖水,飞扬的尘土就不会玷污它的叶子。
非莲性自洁而桂质本贞,良由所附者高,则微物不能累;所凭者净,则浊类不能沾。
这并不是说莲花原本洁净,桂花原本贞洁,的确是因为桂花所依附的条件本来就高,所以那些卑贱的东西不能伤害到它;莲花依附的本来就很洁净,所以那些肮脏的东西就玷污不了它。
夫以卉木无知,犹资善而成善,况乎人伦有识,不缘庆而求庆!
花草树木没有知觉,尚且能凭借好的条件成就善事,更何况人类有血有肉有思维,却不能凭借好的条件去寻求幸福。
方冀兹经流施,将日月而无穷;斯福遐敷,与乾坤而永大。
希望这部《大唐三藏圣教》经得以流传广布,象日月一样,永放光芒;将这种福址久远地布撒人间,与天地共存,发扬广大。
(上述为唐太宗李世民写的序文)
&&{玄奘表启上奏的当天,皇帝就下敕说:}
朕才谢珪璋。
&朕的才能不如圭璋玉质珍贵,
言惭博达。
言词不能博闻通达。
至于内典。尤所未闲。
至于佛典,自己尤其不熟悉。
昨制序文。深为鄙拙。
昨天所写的序文,非常拙劣,
唯恐秽翰墨于金简。
唯恐自己的笔墨将金简污秽,
标瓦砾于珠林。
自己的言词象瓦砾那样混入珍珠之林。
忽得来书,谬承褒赞。
忽然收到法师的来信,受到不适当的褒场赞颂。
&循躬省虑,弥益厚颜。
自己躬身思虑反省,更加觉得没有颜面。
善不足称,空劳致谢。
我的序文不值得称颂赞美,空劳法师来信致谢。&
皇帝在春宫述三藏。圣记。
&{皇太子李治(当时还是太子,刻碑时已做皇帝,故有“皇帝在春宫述三藏”之说)也撰写《述三藏圣记》说:}
夫显扬正教,非智无以广其文。
&显扬正确的佛教,如果不是智者则不能使经文广大;
崇阐微言,非贤莫能定其旨。
崇扬微妙的言词,如果不是贤者则不能确定其宗旨。
盖真如圣教者,诸法之玄宗,众经之轨辄(足属)也。
因为其如圣教,是各种佛法的玄妙源泉,是各种经论的轨范啊!
综括宏远,奥旨遐深。极空有之精微,体生灭之机要。
它综括弘大长远,奥旨深远,极尽了空与有的精微,体悟了生与灭的机要。
词茂道旷,寻之者不究其源。
言词丰茂,道理广大,探寻其中义理的人,不能究测它的源头;
文显义幽,履之者莫测其际。
文字显明、义理幽深,按照它去修行的人,无法探测它的边际。
故知圣慈所被,业无善而不臻。
因此知道,佛的圣慈所包含的业感,无善而不到达彼岸;
妙化所敷。缘无恶而不剪。
佛的妙化所函盖的因缘,无恶而不被剪除。
开法网之纲纪,弘六度之正教。
开示法网的纲纪,弘扬六度(大度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掸定、智慧。)的正教,
拯群有之涂炭,启三藏之秘扃。
拯救众生于涂炭之中,开启三藏的秘密。
是以名无翼而长飞,道无根而永固。
因此佛名没有羽翼而飞行于长空,佛道没有根基而永远坚固。
道名流庆,历遂古而镇常。
从佛的道、名中流出幸福,经历千古而道名人常不变;
赴感应身,经尘劫而不朽。
佛的应身赴感显现,经历尘劫而应身常住不朽。
晨钟夕梵,交二音于鹫峰。
早晨的钟声、夜晚的梵呗,两种声音在鹫峰交会;
慧日法流,转双轮于鹿菀。
慧日高照,佛法流转,佛在鹿野苑转动定慧双轮。
排空宝盖,接翔云而共飞。
天空排列着宝盖,与下云相连而共同飞行;
庄野春林,天花而合彩。
庄外旷野中春天的树林,与天上仙花合成续纷的色彩。
伏惟皇帝陛下。上玄资福。垂拱而治八荒。
尊敬的皇帝陛下,以崇尚玄理为福庆的资本,垂拱无为而全国八方荒远之地得以治理;
德被黔黎。敛衽而朝万国。
德政施于百姓,整整衣袖而万国前来朝贡;
恩加朽骨。石室归贝叶之文。
恩惠施给那些已死去的人,贝叶经文藏于石室之中;
泽其昆虫。金匮流梵说之偈。
惠泽及于昆虫,梵说偈颂流入金匮(金匮、石室喻国家藏书之处)之内。
遂使阿耨达水。通神旬之八川。耆阇崛山。接嵩华之翠岭。
遂便印度的阿耨达河与中华的人条大河相通,耆者掘山与蒿山、华山的翠岭相接。
窃以法性凝寂,麋归心而不通。
我认为,佛的法性凝定静寂,没有归心于佛法是不能沟通的;
智地玄奥,感恳诚而遂显。
佛的智慧玄奥,只要诚恳感应便能显现明通。
岂谓重昏之夜,烛慧炬之光。
没有想到,在昏暗之夜,点燃了智慧火炬之光;
火宅之朝,降法雨之泽。
在家宅着火之时,降下佛法甘雨之泽。
于是百川异流,同会于海。
于是,百条江河虽然流向不同,都在大海中汇合;
万区分义,总成乎实。
万类事物义理不同,都是成就真理的实际。
岂与汤武校其优劣,尧舜比其圣德者哉。
这难道能与商场、周武比较优劣,自尧、舜比较圣德吗?
玄奘法师者。夙怀聪令。立志夷简。
玄奘法师,平素胸怀聪颖、立志平夷简易。
神清龆龀之年。体拔浮华之世。
儿童时期就神志清素,超拔浮华尘世,
凝情定室,匿迹幽巖。
心情专注于禅定,踪迹隐藏于幽深的岩谷,
栖息三禅,巡游十地。
在三禅的境界中栖息,游心于菩萨修行的十地,
超六尘之境。独步迦维。会一乘之旨。随机化物。
超越六种感官的境地,独自在印度迦维国(佛诞生处)漫步,会通一乘佛法的奥自,随着机缘化导众生。
以中华之无质,寻印度之真文。
因中华没有正确的佛法,到印度寻访佛教真经。
远涉恒河。终期满字。
远涉恒河之水,终于获得完满的义理。
频登雪岭。更获半珠。
多次登临雪山,又获得雪山半倡。
问道法还。十有七载。备通释典。利物为心。以贞观十九年九月六日奉。敕于弘福寺。翻译圣教要文凡六百五十七部。
往还寻访佛法17年,精通了全部佛教经典,以利益人类作为自己的志愿,在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二月六日,遵照敌令于弘福寺翻译圣教657部。
引大海之法流。洗尘劳而不竭。
引来象大海般的佛法流水,洗涤尘污烦劳而永不枯竭;
传智灯之长焰。皎幽闇而恒明。
传授智慧灯炬的永久光焰,照亮幽暗而恒久光明。
自非久植胜缘。何以显扬斯旨。
如果不是长久培植善良的因缘,如何能够显扬佛教的宗旨呢?
所谓法相常住。齐三光之明。
所谓法相常住不坏,与日胡、星辰的光明齐等。
&我皇福臻。同二仪之固。
我皇的福报,与天地一样坚固。
伏见御制。众经论序。照古腾今。
我见到皇上写的众经论的序言,超越古今,
理含金石之声。文抱风云之润。
义理上包含着金石的声音,文采上具有风云的润泽。
治辄以轻尘足岳。坠露添流。
李治只能用轻微尘埃附着于高高的山岳,坠落一滴露珠添入奔腾的河流。&
略举大纲。以为斯记。
略举大纲,写成这篇序记。
{皇太子李治的回复}
治素无才学。性不聪敏。
&治素无才学,又无聪敏的禀性,
内典诸文。殊未观览。
尤其诸多佛经未曾观览,
所作论序。鄙拙尤繁。
所写序论粗拙繁杂。
忽见来书。褒扬赞述。
今忽见法师来书,对我褒扬称赞,
抚躬自省。惭悚交并。
自感惭恐交加,
劳师等远臻。深以为愧。
烦劳三藏法师等远道送来,真是有愧有愧。
贞观廿二年八月三日内府。
在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八月三日于内府中。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佛门玄奘奉皇帝昭令译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
观自在菩萨修习般若功夫,
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
功行已达深久而纯熟的地步,其大智如同明镜,无一物不尽显其中;其智光犹如太阳,无一物不能尽照。
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所谓五蕴,亦即作为物质的色境、随境的感受、因感受而起的思念、内心的意志取向以及针对世间所有万物的认知活动和观念,在般若智慧的观照之下,无不显现本有的空相。由于相空,从而除去了一切妄念;由于除去了妄念,从而不生烦恼,不起业惑,因而得以度脱一切灾难与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啊!那作为物质界的色本来就与空没有什么区别,那作为世间一切存在的本来之相,那作为存在之底蕴的空也与任何物质形式没有什么不同。其实,从现象反映本质的角度看,色就是空;从本质依托现象的角度看,空则就是色。进而可以说,五蕴的其他四者,即色之外的感受、想念、意志和意识,同那作为一切事物的本相之空也是这种关系。因而也可以说,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即是空,空即是想;行即是空,空即是行;识即是空,空即是识。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舍利子!这世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皆称为诸法。这一切法的本相便是空。这空相既没有生起,也没有消灭;既没有垢染,也没有清净;既不能有所增长,也不能有所减损。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空是从无始以来便无动作、无变异、无生灭的。空是原本寂然,是在时间序列上无从加以分辨区别的。所以我说,从根本上看,这个空之中并没有物质之色,并没有感受、想念、意志和意识;也没有作为认知活动依据的六种官能,即没有有眼耳鼻舌意所代表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和知觉;也不存在那作为六种认识官能的对象的色、声、味、触、法,也就是形象、声音、气味、滋味、软硬冷暖等以及可以成为思想对象的一切事物;也没有六种作为认知官能的根器;没有六种作为认知对象的尘境;也没有作为认知所得的六种意识。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
&这便是从眼界开始数下去,直到意识界才结束的十八界。不仅空中没有十八界,也没有十二因缘;即没有从无明开始,直到老死而再生的生命系列,也没有超越生死的老死尽这一最终环节;不仅没有十二因缘,也没有认识人生本质,超越生命局限性的四谛道理,也即没有知苦、断集、修道、证灭的圣教实践过程;没有根本的般若智慧,也没有凭籍此智慧要把握的任何东西。&由于并不存在智慧要把握的对象真理,所以菩萨修行就要实证这一无所得的境地,这也就是依止般若波罗蜜多修行法门的本意。
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因为依止般若波罗蜜多,无所不了,所以心中任运自在,不再有牵挂滞碍,所以不再有恐怖畏惧,远远地离弃了关于一切事物的颠倒想,离弃了关于众生所处境地的幻想,达到了究竟的涅槃境地。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
十方三世的所有佛世尊,也都是如此,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因为依止了般若波罗蜜多的智慧法门,才得到无上正等正觉的。
故知,般若波罗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据此我才说,般若波罗蜜多是神妙而不可思议的诸佛之母,是破除生死无明障碍的光明之师,是无以伦比的至尊至上的总持法门,它能解除世间一切众生的苦难,它与作为一切诸法的真实而不虚妄的空相是不二而没有分别的。
故说般若波罗密多咒,即说咒曰:
所以,在这里宣说般若波罗蜜多智慧度生死的总持法门,也就是宣说如下的咒语:
&揭帝,揭帝,波罗揭帝,波罗僧揭帝,菩提萨婆诃!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般若多心經。&
般若多心经
太子太傅尚書左僕射燕國公。&于志寧。
太子太傅尚书左仆射燕国公于志宁
中書令南陽縣開國男。來濟。
中书令南阳县开国男来济
&禮部尚書高陽縣開國男。許敬宗&
礼部尚书高阳县开国男许敬宗
守黄門侍郎兼左庶子。&薛元超&
守黄门侍郎兼左庶子薛元超
守中書侍郎兼右庶子&。&李義府等。 
守中书侍郎兼右庶子李义府等奉
奉勅潤色。&
篆刻敕润色
咸亨三年十二月八日。京城法侣建立。&
咸亨三年十二月八日京城法侣建立
文林郎。諸葛神力勒石。&
文林郎诸葛神力勒石
武騎尉。&朱靜藏鐫字。
武骑尉朱静藏镌字
《圣教序》中的对仗句
&&&&&&&&盖闻
二仪有像,显覆载以含生;
四时无形,潜寒暑以化物。
窥天鉴地,庸愚皆识其端;
明阴洞阳,贤哲罕穷其数。
天地苞乎阴阳而易识者,以其有像也;
阴阳处乎天地而难穷者,以其无形也。
像显可征,虽愚不惑;
形潜莫睹,在智犹迷。
况乎佛道崇虚,
弘济万品,
典御十方,
举威灵而无上,
抑神力而无下。
大之则弥于宇宙,
细之则摄于毫厘。
无灭无生,历千劫而不古;
若隐若显,运百福而长今。
妙道凝玄,遵之莫知其际;
法流湛寂,挹之莫测其源。
蠢蠢凡愚,
区区庸鄙,
投其旨趣,能无疑惑者哉!
然则大教之兴,基乎西土,
腾汉庭而皎梦,
照东域而流慈。
分形分迹之时,言未驰而成化;
当常现常之世,民仰德而知遵。
晦影归真,
迁仪越世,
金容掩色,不镜三千之光;
丽象开图,空端四八之相。
微言广被,拯含类于三涂;
遗训遐宣,导群生于十地。
真教难仰,莫能一其旨归,
曲学易遵,邪正于焉纷纠。
空有之论,或习俗而是非;
大小之乘,乍沿时而隆替。
有玄奘法师者,法门之领袖也。
幼怀贞敏,早悟三空之心;
长契神情,先苞四忍之行。
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
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
智通无累,
神测未形,
超六尘而迥出,
只千古而无对。
凝心内境,悲正法之陵迟;
栖虑玄门,慨深文之讹谬。
分条析理,广彼前闻,
截伪续真,开兹后学。
翘心净土,
往游西域。
乘危远迈,
杖策孤征。
积雪晨飞,途闲失地;
惊砂夕起,空外迷天。
万里山川,拨烟霞而进影;
百重寒暑,蹑霜雨(别本有作「雪」者)而前踪。
周游西宇,十有七年。
穷历道邦,
询求正教,
双林八水,味道餐风,
鹿苑鹫峰,瞻奇仰异。
承至言于先圣,
受真教于上贤,
探赜妙门,
精穷奥业。
一乘五律之道,驰骤于心田;
八藏三箧之文,波涛于口海。
爰自所历之国,总将三藏要文,凡六百五十七部,
译布中夏,
宣扬胜业。
引慈云于西极,
注法雨于东垂,
圣教缺而复全,
苍生罪而还福。
湿火宅之干焰,共拔迷途;
朗爱水之昏波,同臻彼岸。
恶因业坠,
善以缘升,
升坠之端,惟人所托。
桂生高岭,云露方得泫其华;
莲出渌波,飞尘不能污其叶。
非莲性自洁
而桂质本贞,
所附者高,则微物不能累;
所凭者净,则浊类不能沾。
夫以卉木无知,犹资善而成善,
况乎人伦有识,不缘庆而求庆!
兹经流施,将日月而无穷;
斯福遐敷,与乾坤而永大。
朕才谢珪璋。言惭博达。至于内典。尤所未闲。昨制序文。深为鄙拙。唯恐
秽翰墨于金简。
标瓦砾于珠林。
忽得来书。谬承褒赞。循躬省虑。弥盖厚颜。善不足称,空劳致谢。皇帝在春宫述三藏。圣记。
显扬正教,非智无以广其文。
崇阐微言。非贤莫能定其旨。
盖真如圣教者。
诸法之玄宗。
众经之轨(足属)也。
综括宏远。
奥旨遐深。
极空有之精微。
体生灭之机要。
词茂道旷。寻之者不究其源。
文显义幽。履之者莫测其际。
圣慈所被。业无善而不臻。
妙化所敷。缘无恶而不翦。
开法网之纲纪。
弘六度之正教。
拯群有之涂炭。
启三藏之秘扃。
名无翼而长飞。
道无根而永固。
道名流庆。历遂古而镇常。
赴感应身。经尘劫而不朽。
晨钟夕梵。交二音于鹫峰。
慧日法流。转双轮于鹿菀。
排空宝盖。接翔云而共飞。
庄野春林。与天花而合彩。
伏惟皇帝陛下。
上玄资福。垂拱而治八荒。
德被黔黎。敛衽而朝万国。
恩加朽骨。石室归贝叶之文。
泽及昆虫。金匮流梵说之偈。
阿(禾辱,音NOU)达水。通神甸之八川。
DU)崛山。接嵩华之翠岭。
性德凝寂。麋归心而不通。
智地玄奥。感恳诚而遂显。
重昏之夜。烛慧炬之光。
火宅之朝。降法雨之泽。
百川异流。同会于海。
万区分义。总成乎实。
岂与汤武校其优劣。尧舜比其圣德者哉。玄奘法师者。
夙怀聪令。
立志夷简。
神清龆龀之年。
体拔浮华之世。
凝情定室。
匿迹幽巖。
栖息三禅。
巡游十地,
超六尘之境。独步迦维。
会一乘之旨。随机化物。
以中华之无质。
寻印度之真文。
远涉恒河。终期满字。
频登雪岭。更获半珠。
问道法还。十有七载。备通释典。利物为心。以贞观十九年九月六日奉。
敕于弘福寺。翻译圣教要文凡六百五十七部。
引大海之法流。
洗尘劳而不竭。
传智灯之长焰。
皎幽闇而恒明。
自非久值胜缘。
何以显扬斯旨。
法相常住。齐三光之明。
我皇福臻。同二仪之固。
伏见御制。众经论序。
理含金石之声。
文抱风云之润。
轻尘足岳。
坠露添流。
略举大纲。以为斯记。
素无才学。
性不聪敏。
内典诸文。殊未观览。所作论序。鄙拙尤繁。忽见来书。褒扬赞述。抚躬自省。惭悚交并。劳师等远臻。深以为愧。
贞观廿二年八月三日内府。
赵中原同学赐玉:
大厦千间,宁静安居而志远;
寒门万户, 寿康泰业以情深 !
大吕黄钟, 足以震聋发聩;
哲言灼语, 谨而刻骨铭心!
《集王圣教序》
沈尹默临圣教
<img TITLE="[转载]沈尹默&&wbr&&wbr&&wbr&&wbr&张旭光&&wbr&&wbr&&wbr&&wbr&陈忠康临圣教序" ALT="[转载]沈尹默&&wbr&&wbr&&wbr&&wbr&张旭光&&wbr&&wbr&&wbr&&wbr&陈忠康临圣教序"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attachments/164_171.jpg"
<img TITLE="[转载]沈尹默&&wbr&&wbr&&wbr&&wbr&张旭光&&wbr&&wbr&&wbr&&wbr&陈忠康临圣教序" ALT="[转载]沈尹默&&wbr&&wbr&&wbr&&wbr&张旭光&&wbr&&wbr&&wbr&&wbr&陈忠康临圣教序"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attachments/164_381.jpg"
/><img TITLE="[转载]沈尹默&&wbr&&wbr&&wbr&&wbr&张旭光&&wbr&&wbr&&wbr&&wbr&陈忠康临圣教序" ALT="[转载]沈尹默&&wbr&&wbr&&wbr&&wbr&张旭光&&wbr&&wbr&&wbr&&wbr&陈忠康临圣教序"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attachments/164_431.jpg"
陈忠康临圣教
王铎临《圣教序》
&&&&&&&&&&&&&&&&&&&&&&&&&&&&&&&&&&&&&&&&&&&&&&&&&&&&&&&&&&&&&&&&&&&&&&&&&&&&&&&&&&&&&&&&&&&&&&&
王铎临《圣教序》(版本二种选页)
王铎(),明末清初大臣、书画家。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十樵,号嵩樵,又号痴庵、痴仙道人,别署烟潭渔叟。孟津(今河南孟津县)人。
王铎的书法笔力雄健,长于布白,楷、行、隶、草,无不精妙,主要得力于钟繇、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米芾等各家,学米芾有乱真之誉,展现出其坚实的“学古”功底,学古且能自出胸臆,梁巘评其“书得执笔法,学米南宫之苍老劲健,全以力胜”。姜绍书《无声诗史》称其“行草书宗山阴父子(王羲之、王献之),正书出钟元常,虽模范钟王,亦能自出胸臆”。其传世作品主要有《拟山园帖》和《琅华馆帖》等,诸体悉备,名重当代,学者宗之。
在我国书法史上,董其昌一派的严谨秀逸之风曾在明末清初盛行,而王铎取法高古,与拘谨乏趣、滑弱无力的书风相抗衡,大胆创新,开创一代书风。他是书法史上一位杰出的革新人物。青年时代的王铎受时代思潮的影响,很早就有了反思潮的奇倔胸怀,在他的《拟山园选集》中的《文丹》中,集中表露了他惊世骇俗的审美观。他最大的成就是在于他超迈雄奇的行草书。他的行草书,恣肆狂野,挥洒自如,用笔沉着痛快,纵横跌宕,自然出奇,表现了撼人心魄的雄浑气势,极富感染力。马宗霍称“明人草,无不纵笔以取势者,觉斯则拟而能敛,故不极势而势如不尽,非力有余者未易语此。”林散之称其草书为“自唐怀素后第一人。”并不为过。有人以他的线条与明代另两位草书家徐渭、祝枝山作比:则他的遒劲既有异于徐渭的粗放,也有别于祝枝山的生辣,至于文征明、董其昌则更不在话下。此外,他在结构处理上的构成意识也是前所未有的。空间的切割完全具有次序观念,具有强有力的理性处置效果——在如此狂放变幻的草书中锤炼出如此冷静、有条不紊的效果,实在是出人意外同时又使人对他的能力敬佩不已。如果说从张芝、张旭、怀素、黄山谷直到徐渭,草书的发展是以用笔的丰富顿挫为准矩,而在结构处理上则一放再放,抒泄无遗的话,那么王铎则成功地阻遏住这种一发不可收拾的洪流,他用冷静的理性把这匹脱缰的野马笼住,纵横取势,变化多姿,不落俗套,出新意于法度之中,收奇效于意想之外。
他在笔墨上的创新也是具有开拓性的,他的线条遒劲苍老,含蓄多变,于不经意的飞腾跳掷中表现出特殊个性,时而以浓、淡甚至宿墨,大胆制造线条与块面的强烈对比,形成一种强烈的节奏,不能不说他这有意无意之中的创举是对书法形式夸张对比的一大功绩。在他以前,还没有人能象他那样主动地追求“涨墨”效果。
王铎的书法对中国书法后来的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甚至也波及到海外书坛,特别给东瀛书法影响颇深。
王铎亦擅画,山水宗荆(浩)、关(仝),丘壑伟俊,皴擦不多,以晕染作气,傅以淡色,沉沉丰蕴,意趣自别。山水花木竹石,皆用书中关纽。间作兰、竹、梅、石,洒然有物外趣。尝与人云“画寂寂无余清,如倪云林一派,虽有淡致,不免枯乾赢,病夫奄奄气息,即谓之轻秀,薄弱甚矣,大家弗然。”又云“以境界奇创,然后生以气晕,乃为胜,可奈造化。”
陆维钊临《圣教序》
&&&&&&&&&&&&&&&&&&&&&
& 陆维钊(),原名子平,字微昭,晚署草劭翁,书斋名庄徽室,亦称圆赏楼,平湖新仓镇人。我国现代教育家,著名的书画、篆刻家,同时也是著名的学者和诗人。民国14年(1925),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文史地部,曾任北京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导师王国维助教。其后,在杭州女中、秀州中学、松江女中、上海圣约翰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学院、杭州大学任教。1960年,自杭州大学中文系调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开设诗词题跋课。1963年,任国画系书法篆刻科主任。曾任政协浙江省三、四届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分会理事。其书法真、行、草、隶、篆,各体皆精。晚年独创非篆非隶,亦篆亦隶的新体——现代“螺扁”,人称陆维钊字体。陆维钊的山水画格高意远,以书法入画,配以诗词题款,以诗、书、画并著于世。他独创的“陆维钊体”,在书法界独树一帜,蜚声海内外。陆氏为镇上书香门第。1920年陆维钊负笈南京高等师范,5年后应聘在北京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任助教,为王国维的助手。他在艺术上有两件事值得一记:一是独创“蜾扁”书法,非篆非隶、在书坛独树一帜;二是1960年调浙江美术学院后,首创书法篆刻科,填补我国艺术教育的一个空白。
陆维钊手札
陆维钊书作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王羲之书法真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