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八仙是谁的师父是谁

吕洞宾(八仙之一)_百度百科
(八仙之一)
吕洞宾,汉族民间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另七仙是、、、、、和。吕洞宾在八仙排行中虽不是“老大”,但是其影响却是其他七仙无法相匹的,汉钟离等七仙的专庙寥寥无几,而奉祀吕洞宾的吕祖庙、吕祖阁却成千上万遍布各地。
吕洞宾人物生平
吕洞宾母亲在要生吕洞宾的时候,屋里异香扑鼻,空中仙乐阵阵,一只白鹤自天而下,飞入他母亲的帐中就消失。生下吕洞宾果然气度不凡,自小聪明过人,日记万言,过目成诵,出口成章,长大后「身长八呎二吋,喜顶华阳巾,衣黄欗杉,系一皂鞗,状类张子房,二十不娶。」当在襁褓时,马祖见到就说:「此儿骨相不凡,自市风尘物处。他时遇卢则居,见钟则扣,留心记取。」
后来吕洞宾游庐山,遇火龙真人,传授天遁剑法。六十四岁时,游长安,在酒肆遇见一位羽士青衣白袍,在墙壁上题诗,吕洞宾见他状貌奇古,诗意飘逸,问他姓名。羽士说:「我是云房先生。居于终南山鹤岭,你想跟我一起去吗 」吕洞宾凡心未已,没有答应。这位云房先生就是「钟离权」。到了晚上,钟离权和吕洞宾一同留宿在酒肆中。云房先生独自为他做饭,这时吕洞宾睡着了,他梦见自己状元及第,官场得意,子孙满堂,极尽荣华。
忽然获重罪,家产被没收,妻离子散,到老后了然一身,穷苦潦倒,独自站在风雪中发抖,刚要叹息,突然梦醒,钟离权的饭还没熟,于是钟离权题诗一首「黄粱犹未熟,一梦到华胥。」吕洞宾惊道:「难道先生知道我的梦 」钟离权道:「你刚才的梦,生沉万态,荣辱千端,五十岁如一刹那呀 ! 得到的不值得欢喜,失去的也不值得悲,人生就像一场梦。」于是吕洞宾下决心和钟离权学道,并经「十试」的考验,钟离权授他道法。[1]
吕洞宾人物评价
在人们心目中,吕洞宾是个最有人情味的神仙。有些道观还假托其名,配了一些“吕祖药方”给人治病。吕洞宾在民间有广泛的信仰,他与观世音菩萨、关圣帝君是对杜会影响最大的三位神明。
吕洞宾民间传说
吕洞宾吕洞宾成仙
唐朝时,在一个叫永乐乡的地方,住着一户吕姓人家。这吕家世代都是读书人,并且都在朝廷上当过官。吕洞宾就出生在这样的人家。
据说吕洞宾出生的时候,吕夫人的屋里异香扑面、仙乐飘荡,一只白鹤从祥云瑞雾中缓缓降下,飞入吕夫人的床帏中,就不见了。随后不久,吕洞宾就降生了。可能因为吕家是书香门弟的缘故,或者原本吕洞宾就是天上的神仙。他一生下来就气宇不凡,具有很多神异的地方。还在襁褓中的时候,家人就请来一位叫马祖的禅师给他看相。马祖禅师一看到吕家的这位小公子,就感到很惊奇,因为吕洞宾跟平常的小孩子很不相同。于是便不无称赞地说道:“贵家小公子气貌远非一般人能比,恐怕是天上的神仙投胎转世来的。想来有朝一日,他会出家求仙,重返仙界的。”
吕家的人听了马祖禅师的话,想到这小孩将来要出家,似有一点不快。但是又想到,如果真能成仙,便能为百姓解救苦难,也就合家欢喜。
吕家的这位小公子果然不负众望,他从小就聪明过人,过目不忘,日诵万言,出口能文。等他长大成人的时候,更是玉树临人,风度凛然,并且他还有一个最大的喜好就是爱戴华阳巾。但是,吕洞宾虽然一表人材,然而他到二十几岁的时候还不想娶妻成家。他的父母因为早就听过马祖禅师的话,也就没怎么逼他。
吕洞宾虽然不想娶老婆,却是很想做官,并且接连考了一二十次进士,但是都没有考中。然而他的才学却富有五车,才高有八斗,为何总是屡试不第呢?看来吕洞宾本是做神仙的命,老天是不会让他步入尘俗去做官的。以后有人说他之所以考不中,是因为“仙文不入俗人眼,非是朱衣不点头”,也就是说凡人是看不懂他的文章的。
可是吕洞宾却一直不死心。到他六十四岁那年,吕洞宾又到京城去考进士。这次,他提前了些日子来到长安,因此在开考前还很悠闲,于是就在长安附近四处游历。一次,在郊外的一茅屋里,遇上了一位道士。这道士青衣白袍,在吟诗作赋。其实这个就是汉钟离,是来度他成就仙道的。吕洞宾看到汉钟离形貌古怪,诗境飘逸,顿时引起他极大的兴趣,就跟他闲聊了起来。
汉钟离呢,也不恭不倨,悠然回应。到后来,汉钟离对他说道:“我即是云房先生钟离权,修道于终南山鹤岭之巅,你愿意不愿意抛弃人间富贵,跟我学道成仙呀?”吕洞宾这时候凡心还很重,总想像他的先辈一样做个大官,也就只是摇头没有答应。
到了晚上,他们两个都在这里过夜。吕洞宾躺在炕铺上看书,一会就睡着了。而汉钟离呢,在一旁做饭。
吕洞宾睡下之后,很快就进入汉钟离送给他的梦境中。在睡梦中,吕洞宾梦到自己这次一举考取了状元,并且官运鸿通,一路平步青云,很快就做到朝庭宰相的位置,并且子孙满堂,极尽荣华。但是因为权倾一世,很快引起奸臣的忌恨,就处处受到陷害,接着就失去皇帝的宠信,并且被判了很重的罪,最后落得个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到他老了以后,就剩下他一个人,穷困潦倒,独自颤立在风雪中。
当他正感到饥寒交迫的时候,他睡醒了。这时汉钟离的饭还没有煮好。
汉钟离见他醒来了,就笑着对他说道:“这黄粱饭还没有煮好,你就已经梦游到神仙国去了,可见这梦实在太短暂了。”吕洞宾感到很惊讶,连忙恭身问道:“老道长何以知道我做的梦呢?”汉钟离说道:“你身在俗世,心系浮尘,你的梦又有谁会不知道呢?可是这荣华也太易逝了。所以无论你得到什么,不用高兴;无论失去什么,也不必悲伤。这红尘人世,只不过是一场梦而已。”
听到这里,吕洞宾顿时大彻大悟,立刻跪下来请求汉钟离收他为徒。可是汉钟离呢,还怕他意志不坚定,就想进一步试试他求道的决心。这样,就有了汉钟离十试吕洞宾的故事。
第一次是这样:吕洞宾一天从外面回来,一进家门,就看见全家人都无缘无故地死了。他见如此,既不悲伤也不悔恨,只是一个人默默地安排家人的丧事。正当他在料理后事的时候,他的家人忽然活了过来,吕洞宾还是不悲不喜。第二次是:吕洞宾到街上去卖货,本来跟买主讲好了价钱的,可是到了最后,买主却反悔变卦。吕洞宾还是不气不恼,随买主爱付多少钱就付多少,随他拿去。第三次是:吕洞宾在牧羊的时候,遇到一只凶恶的老虎追捕一只小羊。吕洞宾不顾性命用身子挡住了老虎,老虎见状只好悻悻而去。
如此一连十次,吕洞宾对汉钟离的考验都以平淡的心境来对待。汉钟离于是对吕洞宾说:“我已经试了你十次,你都已顺利过了尘俗关,可见你是可以得道的,但是要想成仙,你还得立三千功、八百德才行。”
从此以后,吕洞宾就用从汉钟离那里学来的道法和仙术,以及后来从火龙真人那里学来的剑法,不断四处济世救人,斩妖除孽,为民造福,立下了不少的功德。在民间传说有关他立功德的故事有江淮斩蛟、岳阳弄鹤、洞宾戏狗等等。但是最为广远流传的还是吕洞宾戏牡丹花仙的故事。
话说,吕洞宾云游天下,来到了山色奇秀的桐柏山,但是他发现这里地动山摇,房屋倒塌,峰峦欲崩。他定睛一看,原来是一只巨大的穿山甲在作怪。
吕洞宾非常气恼,很想即刻就去擒拿这害人的穿山甲。可是当地的土地神告诉他说:“要想制服这穿山甲,非得用定山神针不可。这神针就是王母娘娘的玉簪。”
吕洞宾十分为难,面露愁容:“这么说来,玉簪是王母娘娘的贴身之物,常人是根本不可能拿到的。我该怎么办呢?”
土地神对他说:“要拿王母娘娘的玉簪也并不是不可能的事。
在王母娘娘的身边有一名随身的侍女叫牡丹仙子,她早有思凡之心,你若能打动她的心,拿玉簪的事情就能办好了。”
不久,在一次蟠桃会上,王母娘娘命侍女牡丹仙子给赴宴的各位仙人斟酒。当牡丹仙子走到吕洞宾身边为他斟酒的时候,吕洞宾计上心来,他轻轻地捏了一下牡丹仙子的手。牡丹仙子凡心一动,不觉脸上一红,低头退了下去。
牡丹仙子径直走到瑶池边,两眼凝视着池边开放的牡丹花深思起来。这时吕洞宾悄悄地跟了出来,他走到牡丹仙子背后,轻声对他说:“牡丹仙子,你很羡慕人间,是不是?”牡丹仙子绯红着脸,低头不语。
“可是你知道吗?在桐柏山一带,到处房屋倒塌,人们十死九伤。因为这里有一只穿山甲在兴妖作怪。要想除掉这妖怪,非得要王母娘娘的玉簪定山神针不可,你能帮我拿到王母娘娘的定山神针吗?”
牡丹仙子焦急地说:“我愿意帮忙,可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做?还烦请您指点一二。”
吕洞宾见牡丹仙子肯答应帮忙,心里十分欢喜。他就对牡丹仙子如此这般地嘱咐了一番,并将一只假玉簪子给了牡丹仙子。
次日早晨,五母娘娘沐浴完毕,让牡丹仙子给她梳头。牡丹仙子于是趁机将玉簪偷换掉了,把假的戴在王母娘娘的发髻上,可是王母娘娘却一点也没有觉察出来。
牡丹仙子把真的玉簪换来之后,就出来交给吕洞宾。吕洞宾拿了这定山神针,立马来到桐柏山,很快把那作恶多端的穿山甲擒住了。
可是,纸包不住火,这件事到底让王母娘娘得知了,她又喜又气。虽说为民除害,应该嘉奖。但是牡丹仙子竟如此目无尊长,实在天理难容!可是看在众仙为牡丹求情的份上,就免了牡丹一死,让她降为凡俗。
吕洞宾呢,到这时,刚好立满了三千功,积满了八百德,终于成了天上的神仙。
吕洞宾三戏白牡丹
俗传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号纯阳子,相传为唐京兆人。会昌中,两举进士不第,浪游江湖,随汉钟离权授于丹诀,点度成仙。他曾隐居终南山修行,后云游各地。关于他的传说中,除江淮斩蛟,岳阳弄鹤,客店醉酒等,还有戏牡丹花仙之说。
传说,吕洞宾云游天下,来到山色奇秀,九峰回环,号称金庭洞天的桐柏山,发现大地抖动,房屋倒塌,九峰欲崩。他定睛一看,原来是一只穿山甲在作怪。吕洞宾气恼之下,迅速召集各路山神,共商擒拿穿山甲拯救百姓的大计。
众山神纷纷说:“此怪有五千年的道行,炼就了翻山倒海之术,我们敌它不过,望大仙禀告玉帝,速派天兵天将捉拿此怪,拯救百姓,保护山林。”吕洞宾嘿嘿一笑说:“一个小小的穿山甲作怪,不必惊动天兵天将,我一个人就可以治服它了。”众山神一齐称谢而去。[2]
众山神走后,吕洞宾暗想:“此怪妖术厉害,我怎能降服了它?也是我一时说出大话,如若不把此妖镇住,众山神岂不讥笑于我!这”吕洞宾正在沉思之际,太白金星对吕洞宾说:“要想降服穿山甲,非用定山神针不可。这神针乃王母娘娘头上一根玉簪,若能借得,便可马到成功。”
吕洞宾说:“那怎么能行啊,玉簪本是王母娘娘心爱之物,恐怕谁也借不出来。”太白金星道:“此事并不难。王母娘娘身边有一名贴身侍女——牡丹仙子,她早有思凡之意,你若能打动她的心,此事定能办妥。”
三戏白牡丹
次日,王母娘娘在西天瑶台举行蟠桃盛会,请各路大仙赴宴。吕洞宾和太白金星驾起样云,同赴蟠桃会。蟠桃会上,琴声悠扬,舞姿翩翩。各路大仙畅怀痛饮。酒过三巡,菜上五道,王母娘娘就命侍女牡丹仙子给各路大仙斟酒。
当牡丹仙子给吕洞宾斟酒时,太白金星用胳膊将吕洞宾碰了一下。吕洞宾心知此意,于是趁接酒杯之机,将牡丹仙子的手轻轻地捏了一下,牡丹仙子心一动,不觉脸上一红,低着头退了下去。
过了一会,王母娘娘又命牡丹仙子向大仙赐赠蟠桃。牡丹仙子迟迟疑疑地来到吕洞宾面前。大白金星用脚尖踢踢吕洞宾,吕洞宾就在取蟠桃时,将桃盘重重地往下一按,牡丹仙子手腕一软,羞得面如桃花。
她低着头,顺后门向瑶池边急急走去。吕洞宾紧跟而去。牡丹仙子径直走到瑶池边,两眼凝视着池边开放的牡丹花沉思起来。吕洞宾悄悄地站在牡丹仙子背后,轻声说:“牡丹仙子,你在赏花吗?”牡丹仙子回头一看,见是吕洞宾,急忙拂袖掩面说:“你,你可知晓仙规?”吕洞宾嘿嘿一笑,说:“我不但知晓仙规,而且还能看透你的心思。”牡丹仙子摇了摇头。吕洞宾上前几步说:“你很羡慕人间,是吗?”牡丹仙子又慢慢地低下了头。
吕洞宾充满感情地说:“人间真美好啊,到处山青水秀,鸟语花香。我在人间云游各地,见过不少名山大川,风光园林,象苏杭美景,泰山奇峰,蓬箂仙境,曹州牡丹……真是美不胜收,要胜过天堂十倍”牡丹仙子慢慢地抬起头,轻轻说:“真的吗?”吕洞宾用手一指,说:“牡丹仙子,你往那里看,有一对年轻夫妇,他们在欢欢乐乐地耕地撒种。你再往那边看,那是一对情人正在园里赏花。”吕洞宾回头一看,见牡丹仙子还站在那儿呆望着那一对情人,于是说:“牡丹仙子,假如不去享受一番人间的幸福,真是最大的憾事了。”牡丹仙子有些迟疑地说:“要想下凡,谈何容易。仙规如此森严,怎么会如愿以偿呢?”吕洞宾微微一笑:“牡丹仙子,你果有此意,我愿助一臂之力。”
牡丹仙子脸一红,羞答答地说:“是真的吗?”吕洞宾说:“真的。不过,我也要请你帮个忙。”牡丹仙子说:“我能帮你做什么呢?”“王母娘娘头上的玉簪,借我一用。”“哎呀,那哪行呀?玉簪是王母娘娘的心爱之物,谁也借不得。”牡丹仙子为难地说。吕洞宾上前几步说:“请你往这儿看牡丹仙子透过云层,只见桐柏山一带,到处是房倒屋塌,男哭女嚎,一片凄景象。牡丹仙子急忙闭上眼睛说:“哎呀,百姓真是太可怜了。”吕洞宾说:“这桐柏山一带,过去山河秀丽,林茂粮丰。只因这穿山甲作怪,才使这里变成如此惨景!我想借王母娘娘玉簪,除掉这兴妖作怪的穿山甲。”牡丹仙子焦急地说:“我愿帮忙,可是——”吕洞宾见牡丹仙子答应帮忙,不胜欢喜。
他如此这般地嘱咐了一番,又将一只假玉簪交给了牡丹仙子。次日清晨,王母娘娘沐浴完毕,在让牡丹仙了给她梳头时,牡丹仙子便趁机将玉簪偷换下来。藏在袖内,出来交给了吕洞宾。吕洞宾带着定山神针,来到桐柏山,很快把那作恶多端的穿山甲擒住了。吕洞宾惩处了穿山甲之后,就和太白金星一同赶西天瑶台归还定山神针,并请求王母娘娘宽恕牡丹仙子盗玉簪之罪。王母娘娘得知,又喜又惊又气,虽说为民除害,应该奖,但牡丹仙子常在身边,竟如此目无我的尊严,天规难容!
王母娘娘见二位大仙讲情,便说:“看在二位仙人的面上,免牡丹一死,但要赶出西天,降为凡俗就这样,桐柏山人民又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牡丹仙子也实现了向往人间的愿望。
后来,人们为了惦念吕洞宾,也把吕洞宾戏牡丹为民除害的事儿作为美谈,直到今天。
吕洞宾吕洞宾收徒
吕洞宾修道成仙几千年,有一天心血来潮,想收个徒弟,于是来到人间,变化成一个叫花子,来到京城,一边要饭一边暗自观察过往行人。一个月来吕洞宾观察过的人已经好几万,最后发现只有三个人符合自己的择徒标准,一个是商人,一个是官员,还有一个是农夫。
吕洞宾恢复本来面貌,把三人用法力转送到一座废弃的道观,并对他们说出了自己的身份和目的,并告诉他们:“我只收一个徒弟,你们却又三个人。到底谁能跟我上天宫成仙得道还要看你们自己的造化。”说罢取出一个丹炉放在三人跟前,说道:“我现在要炼一颗仙丹,能够使人长生不老。你们三人在一旁帮忙,谁功劳大,就可以得到这颗仙丹,并成为我徒弟。”
商人脑筋灵活,抢先说:“炼丹需要烧柴,我去砍柴!砍柴最累!”
吕洞宾收徒
官员忙说道:“我来烧火,我烧火最在行,而且动作麻利!”
农夫一看自己无事可做,觉得自己没有希望,反正自己也不想得道成仙,回家种好地就行了,也不觉得伤心。提起柴刀跟在商人后面,去帮他砍柴。
商人一看农夫拿着柴刀跟在自己后面,以为农夫要跟他抢砍柴的活呢,连忙大声呵斥:“泥腿子,不要跟我抢!等我得道成仙了,我把家里的全部金银珠宝都送给你!”
农夫楞了好半天,才明白怎么回事,也不生气,举起砍刀,跑到商人前面,将每根树枝砍进一大半,这样商人只须轻轻一推就可以把这个树枝折断,当作柴火了。
他感觉砍的差不多了,就回去帮着官员把柴火抱到了丹炉的门口。这样官员来回拿柴火就不用走出很远了。
第二天,官员抢着去砍柴,商人抢着去烧火,农夫还是在背后默默地帮助他们。
就这样,一共干了七七四十九天,吕洞宾说:“可以灭火取丹了。”
三人听完,一起灭了炉火,看着吕洞宾从丹炉里取出一颗香气四溢的仙丹。
吕洞宾说:“你们自己说下功劳吧!”
商人说:“给我吧!瞧我整天劈柴干活,累得手都起了几个泡。我功劳最大!”
官员道:“怎么能给你?没看我忙得片刻不停,一看就知道我最卖力,我功劳最大了!”
吕洞宾见农夫没有吱声,问道:“那么你那?你每天都干什么了?”还没等农夫说话,商人和官员异口同声地说:“他呀!什么也没干,整天不见人影。”
吕洞宾看着农夫问:“是这样吗?”
农夫支支吾吾了的说:“哦!是,不是。哎!是的!”
这时候吕洞宾笑了,他轻轻一抛这颗仙丹就进了农夫嘴里。然后吕洞宾对商人和官员说:“农夫默默的付出,不计较得失,是真有悟性的人。而你们二位争抢着干活无非是想要得到这枚仙丹,这代表着你们心里的贪念未除,怎么能修成仙家大道?”
说完大袖一挥,将其它两人送回原处,带着农夫飞到天上去了。
吕洞宾狗咬吕洞宾
的私自下凡祸害人间,刚开始修道的奉命拿法宝“布画”去收降。哮天犬被收入法宝“布画”后,吕洞宾担心哮天犬困于其中被化成灰,心生慈悯,擅自放哮天犬出来,结果反被不知好歹的哮天犬趁机咬了一口...见于小说《》第083回“桃花山犬祟王小姐 夏口镇狗咬吕洞宾”和第084回。[3]
《八仙得道传》
第083回 桃花山犬祟王小姐 夏口镇狗咬吕洞宾
······
来到门口,知圆袖出一幅布画,吩咐洞宾守候门口,将此画挂在门帘上。看见犬入画中,速将此画收起,卷成一个筒儿,即可使它的骸骨成灰了。洞宾忙道:“方才老师父不是吩咐过了,叫留住它的性命么?”知圆呸了一声,笑道:“这老家伙,便是这等地方讨厌。既来除妖,便该除得干净,又说什么保它性命。既然要保它性命,还是莫管这些闲事好了。猫哭老鼠假慈悲。这等事情,我就最不爱干。”
洞宾听了,默然不语,只得接了画,替他守门。等得知圆进了闺房,忙将画挂将起来。知圆随着员外、夫人走进房内。小姐正睡在床上,罗帐四垂,声息不闻。此外只听得一种狗打鼾息之声。睁眼一看,果然见着一只狰狞可畏的恶犬,蜷伏床下,正在熟睡哩。知圆笑道:“这畜生倒会享福。”即命员外夫妻退后一步,自己仗剑作法,员外夫妻都见有许多神仙神兵突现面前。知圆说明原因,神将们各举兵刃,向小姐的床下打那犬。犬身着刃,大嚎一声,直蹿出来,四面乱咬。神将们的兵器都不能伤它,反被它咬伤了好几个神兵。知圆大怒,仗手中剑亲自动手,那犬也奋利爪相抵抗。知圆的剑舞得如一派银光,见光不见身。那犬可是见过大阵式的神兽,看它不慌不忙,奋力交战,忽而四蹄直扑,忽而张口欲吞。战够多时,剑不能伤犬,犬也不能伤人。毕竟这边神多势壮,那犬孤身难敌。
看看气力将尽,只得且战且退。一直退到门边,想往外面跑去。抬头一看,见前面是一片绝大园林,有山有水,有树有花,还有许多合它口胃的小动物,如猪、羊、鸡、鹅之类,都在那里自在地游行,很是逍遥舒适。那犬不见则已,一见如此好地方,又且正当力乏肚饿的当儿,如何不想进去?究竟犬的知识远不如人,哪里知道这等园林都是诱它上钩的幻境,它一蹄子跨了进去。外面的吕洞宾,正眼珠不动地看它入了画中,忽然不见,慌忙把画卷起。卷到一半儿,心中猛可记起老僧的话;又想犬主二郎神,和师父等都有交情,如今我害了他的哮天犬,将来叫师父如何见得二郎的面?不如趁此机会,将它放走了吧。如此一想,忙又将画摊开,摊到一半儿,忽然面前跳出一只恶犬,出其不意地向洞宾下体就咬。只听洞宾啊呀一声,向后便倒。这便是世俗相传“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的那件故事儿。
不知洞宾的性命如何,却看下回分解。
第084回 受友托嫦娥传青鸟 奉帝命星主殖月球
却说吕洞宾初次出家,就得钟离权赐他混元八卦道袍,披在身上。此袍本来不怕水火,不畏刀兵。但是刚巧第一次碰到的对头,乃是二郎神的哮天犬。此犬可不比寻常兽类,他从上古以来,一直苦修勤炼,虽然未成仙道,却也成了万劫不坏之体。它的牙齿,又经过千磨万煅,曾随它的主人立过不少功劳,咬死不少妖人鬼怪。自然它那一咬的力量,比平常的刀兵水火,都要厉害到十多倍了。何况那时吕洞宾正是一心为好,只存着救它的念头,怎能防到它一出画圈,正在头昏脑胀的时候,心中又恨极了敌人。它更想不到洞宾展开画图,是为了救它的性命,只想这一派的人,全是它的仇敌,哪里会无端的跑出这样一个救星来呢?因此趁着画图展开的气势,也不问画图如何能开?也不管持画的是什么人?它为了报仇起见,为了逃命起见,总之都不能不拼命向他咬去。上文说过,洞宾的道袍,原只能抵御寻常的水火刀兵,却不能抵抗这哮天犬的牙齿。无意中经它突然一口,咬在小腿子上,自然忍受不住大喊一声,晕扑于地。这便是俗语传说,‘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一幕故事儿。
这话传说千年,谁也不晓得它的出典。曾有神经敏锐、思想高超的先生们,把这话批评得毫无理由,以为吕洞宾乃是天上的金仙,又是神仙中最有大志,最肯救人苦难的好人,那狗便十分无良,也何能咬在他的身上?即使果然有那种不讲道理的野狗,但吕洞宾又岂是怕它一咬的人?因此认这故事为后人讹传之说,实际上决无此事。这番议论,看去何尝没有理由?但是可惜了这班先生们,只会讲理,不知考据这事的来历。所以弄到一无是处。这也实在不能怪他咧。
废话丢开,再说吕洞宾的道袍,抗不得哮天犬的牙齿,所以一经被咬,便尔晕扑。原因他此时还是血肉之体,怎能受得住妖精所不能受的苦痛。但以哮天犬的厉害,多少妖精死在它的牙齿之下,而吕洞宾独只受伤扑地,还得保全他的性命,这却又不能不归功于道袍遮护之功了。当下哮天犬脱画而去,随后知圆和尚和王员外夫妇救起洞宾。知圆好生埋怨洞宾,说他:“是发了痴病,好容易把这恶犬收住,卷入画中,永无后患。经你这么一放,它的怀恨愈深。明儿再来寻事起来,我却没有那么大工夫替他们守候。这祸既是你闯下的,还得你来替他们办了这事。至于你的伤痛,本是你自己所招,可也怪不得别人了。”说罢,气呼呼地告辞要走。
······
吕洞宾成仙后,一次路过河边,见一男人淹死在河里,他将死尸捞上来,并且杀了路边的一条狗,挖它的心脏救活男人。没想到男人一醒来,破口大骂:“我本想死,为何要救我?”
吕洞宾又用泥土捏了个心脏,填在狗的胸膛中,救活了狗,然后被活过来的狗追咬。
汉族民间传说在蓬莱八仙里有个吕洞宾,他原是读书人,但两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未中举,从此以后,他就不再读书,而依靠祖辈留下的家产,会客访友,游山玩水,过着逍遥自在的日子。
吕洞宾在成仙之前,有个同乡好友叫苟杳,他父母双亡,家境十分贫寒。吕洞宾很是同情他,和他结拜为金兰兄弟。并请他到自己家中居住,希望他能刻苦读书,以后好有个出头之日。
狗咬吕洞宾
一天,吕洞宾家里来了一位姓林的客人,见苟杳一表人才,读书用功,便对吕洞宾说:“吕先生,我想把愚妹许配给苟杳,你看如何?”吕洞宾怕耽误了苟杳的前程,连忙推托,但苟杳得知后便动心了,就对吕洞宾表示同意这门亲事。
吕洞宾说:“林家小姐貌美贤惠,贤弟既然主意已定,我也不拦阻了,不过成亲之后,我要先陪新娘子睡三宿。&苟杳一听不禁一楞,但思前想后,还是咬牙答应了。苟杳成亲这天,吕洞宾喜气洋洋,而苟杳却无脸面见人,干脆躲到一边不见面。晚上,洞房里新娘子头盖红纱,倚床而坐。这时,吕洞宾闯进屋来,也不说话,只管坐到桌前灯下,埋头读书,林小姐等到半夜,丈夫还是不上床,只好自己和衣睡下。天明醒来,丈夫早已不见,一连三夜都是这样,可苦坏了林小姐。
苟杳好不容易熬过了三天,刚进洞房,见娘子正伤心落泪,连忙上前赔礼,林小姐只管低头哭着说:“郎君,为何三夜竟不上床同眠,只对灯读书,天黑而来,天明而去?”这一问,问的苟杳目瞪口呆,半天,他才醒悟过来,双脚一跺,仰天大笑,原来是哥哥怕我贪欢,忘了读书,用此法来激励我。哥哥用心,可谓太狠心啊!林小姐被苟杳说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待苟杳说明经过,夫妻两个才双双欢喜起来,齐声说道:“吕兄此恩,我们将来一定报答他!”
几年后,苟杳果然金榜题名做了大官,夫妻俩与吕洞宾一家洒泪而别,赴任去了。
一晃八年过去了,这年夏天,吕家不慎失了大火,偌大一份家产,化成一堆灰烬。吕洞宾只好用残留的破瓦烂砖搭了一间茅草屋,和妻小在里面躲风避雨,日子十分艰难。夫妻俩商量,决定去找苟杳帮忙。吕洞宾一路上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苟杳府上,苟杳对吕洞宾家遭大火的事非常同情,并热情招待他,可就是不提帮忙的事情,一连住了一个多月,一分钱也没有给吕洞宾,吕洞宾以为他忘恩负义,一气回了家。
吕洞宾回家一看,原来家里盖了新房,很是奇怪。他刚要迈进家门,却见大门两旁贴着白纸,知道家中死了人,他大吃一惊,慌忙走进屋内,见屋内挺着一口棺材,妻子批麻戴孝,正在嚎啕大哭,吕洞宾楞了半天,才轻轻叫了一声娘子。娘子回头一看,惊恐万状,颤颤抖抖地叫道:“你,你是人还是鬼?”吕洞宾更觉诧异,问:“娘子,何出此言,我好好地回来了,如何是鬼呢?”娘子端详了好久,才认出真是吕洞宾说:“吓死我了!”原来,吕洞宾走后不久,就有一帮人来帮他盖房子,盖完房子就走了。前天中午,又有一大帮人抬着一口棺材进来了,他们说吕洞宾在苟杳家病死了。
吕洞宾一听,知道是苟杳玩的把戏。他走近棺材,气得操起一把大斧把棺材劈开两半,只见里面全是金银珠宝,上面还有一封信,写道:“苟杳不是负心郎,路送金银家盖房。你让我妻守空房,我让你妻哭断肠。&吕洞宾看完信后如梦初醒,他苦笑了一声:“贤弟,你这一帮,可帮得我好苦啊!”
从此,吕苟两家倍加亲热,这就是俗话常说的&苟杳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因为“苟杳”和“狗咬”同音,传来传去便成了“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了。
吕洞宾吕洞宾画鹤
吕洞宾经过汉钟离的十试,修练后便成了仙人。于是,他云游四海,普渡众生 。
一天,吕洞宾游览完岳阳楼,来到洞庭湖畔的一家小酒店中。他听附近的人们说,这家小酒店的主人辛氏为人宽厚,乐善好施,童叟无欺。虽然来他小店的顾客也不算少,但家境并不富裕,每天的收入仅够糊口。
吕洞宾想看看店主家为人是否如传言的那样 。于是信步进了酒店 ,拣一处靠窗的座位坐了下来,呼唤店主辛氏为他上酒上菜。
店主辛氏见吕洞宾,身着黄色长衫,腰系黑色丝带,头戴一项华阳巾,双眉入鬓,凤眼朝天,仙风道骨,一看就不是等闲之辈,对他毕恭毕敬地伺候。可是,吕洞宾酒足饭饱之后,却分文不付,大摇大摆地离店而去。
店主辛氏竟也没有向他讨要酒饭钱。第二天中午,吕洞宾又到辛氏酒店大吃大喝了一顿,仍然是一句话不说,一分钱也不付,抹抹嘴巴就走。就这样,他一连在这家小酒店中吃喝了达半年之久,而店主辛氏一直没有开口向他要账。
吕洞宾画鹤
这一天,吕洞宾又来到辛氏的酒店饮酒,酒足饭饱之后,他把店主辛氏叫过来,对他说:“我欠你的酒账太多了,现在请你给我拿几个鲜橘子来。”店主辛氏听了莫明其妙,心想欠的酒账与橘子又有什么关系呢,虽然疑惑,但还是答应着,给吕洞宾拿来了几个刚刚摘下来的鲜橘子。
只见吕洞宾接过橘子,剥下几片橘皮,走到酒店正面的白墙前面,登上旁边的椅子,在雪白的墙上画了一只黄鹤,这鹤与真鹤一般大小,画得栩栩如生,仿佛马上就要展开翅膀飞起来了。
吕洞宾对店主辛氏说 :“有客人来店中饮酒,只要你招呼它一声,它就会飞下来,按照你歌声的节拍,跳起舞来。现在就用这只鹤来报答这几个月以来你对我的款待吧!”吕洞宾说完扬长而去。
后来,客人们来这里饮酒,辛氏只要招呼它一声,那黄鹤就真的应声从墙上下来,在客人面前跳出多姿多彩的舞蹈,为客人们助兴。跳完后,它还会自动地飞回到墙上去。人们听说了这件事,都觉得非常奇异,便想亲眼看一看,于是都争先恐后地从四面八方赶来这里饮酒,借此一睹黄鹤起舞的风采。店主辛氏的生意越来越好,没几年他就成了当地的一个大富翁。
这一天,吕洞宾又来了。店主人辛氏一见是自己的恩人来了,立即摆上美酒佳肴,热情地款待。席间,吕洞宾问店主辛氏:“近来生意如何,客人来得多吗?”
店主辛氏非常高兴地说托您的洪福,自从您给我画了那鹤之后,我这里每天顾客盈门,我现在的生活已经很富裕了。
吕洞宾听罢,便从怀中取出玉笛,吹了一曲,那黄鹤便从墙上飞落了下来。吕洞宾跨上鹤背,黄鹤展开翅膀,腾空而去。
吕洞宾吕洞宾卖汤团
阳春三月三,上八洞神仙吕洞宾,挑副担子,到西湖边来卖汤团。
这一天,正是阳春三月三,西湖边柳枝儿嫩绿嫩绿,桃花儿艳红艳红的,四处来耍子的人很多。上八洞神仙吕洞宾,也变成个白头发白胡须的老头儿,挑副担子,到西湖边来卖汤团,凑热闹。
吕洞宾把担子歇在断桥旁边的一株大柳树底下。他看看镬里的汤团一浮起,就拉开嗓门叫起来:“吃汤药喽!大汤团一个铜钿买三只,小汤团三个铜钿买一只!”
人们听了吕洞宾的叫卖声都笑开了。有的人说:“老头儿呀,你喊错啦!把大汤团和小汤团的价钿调一调,才对头!”可吕洞宾听也不听,还是照样喊。
人们都笑着朝他的汤团担子围拢来,你掏一个钱,我掏一个钱,都买他的大汤团吃。一歇歇辰光,镬里的大汤团就捞光了。
这时,有个五十来岁的老成人,怀里抱个小伢儿,也挤进人堆里来。小伢儿看见别人吃汤团,就吵着要吃,但大汤团卖光啦,那人只好摸出三个铜钿,向吕洞宾买只小汤团。
吕洞宾卖汤团
吕洞宾接过钱,先舀了一碗滚水,再舀一只小汤团到碗里。那人端着碗蹲下身来,用嘴唇朝碗里吹着气,那小汤团就绕着碗沿,“滴溜溜”滚转起来。
小伢儿一见真高兴,舀起汤团正想吃,那个汤团就象活了似的,一下钻进他的小嘴巴,滑到肚皮里去啦。
谁知道这小伢儿自从吃了汤团以后,三日三夜都不要吃东西。阿爸着急得要命,就抱到断桥旁边大柳树下来寻那个卖汤团的。
吕洞宾听了那人如此这般一讲,哈哈一笑,说:“我的小汤团不是寻常之物,看来,你儿子是没福消受的!”说着就把小伢儿抱上断桥,猛不防抓住他的双脚倒拎起来,大喝一声:“出来!”那三天前吞进去的小汤团,竟原个儿从他小嘴巴里吐出来。只见那只小汤团儿落在断桥上,“咕碌碌”一直滚下西湖去了。
这时候,有一条白蛇和一只乌龟,在断桥下修炼。小汤团从桥上落下来,白蛇头颈长,先接在嘴里,“咕嘟”吞过肚子里。乌龟没吃着汤团,就赖白蛇抢它的,跟白蛇吵架,吵着吵着,竟打起来啦。
白蛇和乌龟一样修炼了五百年,半斤对八两,本领原是差不多的。但白蛇吞下这只小汤团后,乌龟就不能跟它比了。原来这只小汤团是颗仙丸,白蛇吞了它,就添了五百年功力。乌龟打不过白蛇,吃了败仗,一溜烟往西方逃去。
吕洞宾与大源百药山
相传很久以前,八仙之一的上八洞神仙吕洞宾心怀慈悲,喜欢用自己的良药普济众生,经常身背药葫芦、脚踏祥云云游四海,一边欣赏名山大川的美丽风光,一边广施神奇医术为民除病。一天,他路过这座大山,被这里的美丽景色吸引,遂收住脚步,降下云端,漫步在山间小道上,欣赏美景,采集良药,感到无比惬意和自在。就在此时,他看到一名樵夫正挑着重重的一担柴火下山,由于天气炎热,柴火湿重,走的樵夫汗流浃背、唇干舌燥,他边走边寻找有水的地方,走出不到五十步,发现一条山涧正潺潺流水,散发着阵阵凉意。他放下柴火,走到一块干净的青石板上,俯下身子,一通狂饮,清凉的山泉入肚,顿时沁人心扉,暑气渐消,浑身清爽,大呼过瘾。
与大源百药山
这时,吕洞宾发现樵夫喝水的上游,有一条硕大的剧毒五步蛇也在山涧边上纳凉,盘着身子口吐信子,往山涧里滴毒液,他大呼不好,樵夫性命不保了,喝了这么剧毒的山水必死无疑,绝无生还可能。连忙叫住樵夫:“这位大哥,你知不知道你刚才喝的水有毒,你有没有看见上面的毒蛇?幸好有我在,要不你绝对下不了山,你叫我一声师傅,我给你解药。”樵夫看了看这位好心的老人,哈哈大笑:“这点毒算什么,不必麻烦你老人家了,我们山里人常备急救之药。”说完从衣服口袋里拿出几颗大蒜子,放进嘴里,嚼了几下吞下肚去。跟吕洞宾打了一个招呼,挑起柴火,唱着山歌下山去了。
吕洞宾看的目瞪口呆,过了好一会儿才缓过神来:“喝了这么剧毒的山水,居然被几颗小小的大蒜子解决了,想想我上八洞神仙,什么灵丹妙药没有看到过,什么济世良方不知道,想不到小小的大蒜子却有如此神奇的功效,真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惭愧、惭愧。我整天背着装有上百种灵丹妙药的药葫芦有什么用,还不如一颗大蒜子。”说完,他解下身上的药葫芦,把药全部倒在山上,拂袖而去。
从此,吕洞宾药葫芦里散落的上百种草药在这座山上生根发芽。从此以后,这座山就叫百药山。据了解,这座山上草药遍地,前几年,还有人在百药山上采集到名贵的中药材-----白术,看来百药山果然名不虚传。
吕洞宾,民间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另七仙是汉钟离、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张果老、李铁拐和何仙姑。吕洞宾在八仙排行中虽不是“老大”,但是其影响却是其他七仙无法相匹的,汉钟离等七仙的专庙寥寥无几,而奉祀吕洞宾的吕祖庙、吕祖阁却成千上万遍布各地。
而历史最悠久的吕祖仙师庙,是建于元朝时山西芮城永乐宫的纯阳殿。永乐宫原名大纯阳成寿宫,在山西芮城县城北三公里的龙泉村东侧。据道书记载,这里是吕洞宾的诞生地。吕洞宾死后,乡里人将其故居改为吕公祠。到了金末,随着吕洞宾神话故事的传流,信奉者越来越众,祠堂增修门庑,扩充成道观。到了元代,道教极受朝廷宠信,祖师吕洞宾也身价陡增,于是升观为宫,从此成为四海闻名的道教圣地。
在民间传说之中,吕洞宾集“剑仙”、“酒仙”、“诗仙”和“色仙”于一身,是个放浪形骸的神仙。吕洞宝弃儒学道,仗剑云游,到处扶弱济贫,锄暴安良,他好酒贸杯,三醉岳阳楼,使他“醉”名远扬。吕洞宾还是位诗人,有几百首诗启传世。同时,他又是个有名的“花神仙”,传说最多的是吕纯阳三戏白牡丹(名妓)。在人们心目中,是个最有人情味的神仙。有些道观还假托其名,配了一些“吕祖药方”给人治病。吕洞宾在民间有广泛的信仰,他与观世音菩萨、关圣帝君是对杜会影响最大的三位神明。
农历四月十四日为吕祖先师诞辰。
吕洞宾关于吕洞宾的诗
吕洞宾《赠吕洞宾》
(唐 钟离权)
知君幸有英灵骨,所以教君心恍惚。
含元殿上水晶宫,分明指出神仙窟。
大丈夫,遇真诀,须要执持心猛烈。
五行匹配自刀圭,执取龟蛇颠倒诀。
三尸神,须打彻,进退天机明六甲。
知此三要万神归,来驾火龙离九阙。
九九道至成真日,三界四府朝元节。
气翱翔兮神烜赫,蓬莱便是吾家宅。
群仙会饮天乐喧,双童引入升玄客。
道心不退故传君,立誓约言亲洒血。
逢人兮莫乱说,遇友兮不须诀。
莫怪频发此言辞,轻慢必有阴司折。
执手相别意如何,今日为君重作歌。
说尽千般玄妙理,未必君心信也么。
子后分明说与汝,保惜吾言上大罗。
吕洞宾《沁园春 吕洞宾生》
(宋 无名氏)
申伯嵩神,李白长庚,萧何昴精。
恰先公三日,金仙氏降,後公三日,吕洞宾生。
五百仙班,一千佛号,喜听胪声传集英。
君恩重,早升华监寺,扬厉朝廷。
金瓯已覆香名。正天下苍生须太平。
看黄麻一命,难留五马,蟠桃三熟,会庆千龄。
一尉凄凉,有官守者,莫到公堂称寿觥。
三熏沐,但焚香清夜,遥拜台星。
吕洞宾艺术形象
1978年《济公三斗吕洞宾》:华伦饰吕洞宾
1985年《八仙过海》:潘志文饰吕洞宾
1985年《杨家将》:周润发饰吕洞宾
1985年《八仙的传说》:石维坚饰吕洞宾
1989年《仙侣传奇》:潘引来饰吕洞宾
1996年《西游记》:陈荣峻饰吕洞宾
1998年《东游记》:马景涛饰吕洞宾
1998年《西游记2》:陈荣峻饰吕洞宾
2002年《笑八仙之素女的故事》:徐峥饰吕洞宾
2008年《八仙全传》:何中华饰吕洞宾
2010年《天师钟馗之慧剑问情》:蒲巴甲饰吕洞宾
2011年《碧波仙子》:何中华饰吕洞宾
2014年《八仙前传》:李宗翰饰吕洞宾
2016年《仙班校园》:吴樾饰吕洞宾[4]
.中国神话故事网.[引用日期]
.中国神话故事网.[引用日期]
《八仙得道传》第083回 桃花山犬祟王小姐 夏口镇狗咬吕洞宾
.新华网.[引用日期]
企业信用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八仙过海的八仙是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