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写秋天马致远以景寄情抒发感情的景物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感

《表达思乡情感的诗歌》
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北宋·王安石2、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3、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表达思乡情感的诗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5、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晏殊6、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7、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表达思乡情感的诗句。——李白8、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9、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汉乐府民歌10、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唐·贺知章11、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柳永12、不知何处吹芦菅,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13、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李清照14、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温庭筠15、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16、本知人心不似树,何意人别似花离。——萧子显17、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18、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19、悠悠兮离别,无因兮叙怀。——徐淑20、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21、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22、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2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24、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25、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26、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27、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28、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潆潆。——张先29、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30、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31、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32、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33、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34、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欧阳修35、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36、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37、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唐·王维38、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39、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40、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4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42、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分页:
诗歌的情感形象与表达技巧考试范围:中国古典诗词(以唐诗宋词为主)1、鉴赏诗歌的形象,把握其中蕴涵的情感。(方法:借助意象、典故,联系作家生平经历)借景抒情、怀古咏史类、托物言志与象征、借古讽今等间接抒情。2、鉴赏表达技巧(对比、寓情于景、衬托、象征、托物言志、借古讽今、虚实相生等)【考点解析】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可以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和艺术构思上的巧妙使用。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表达技巧是宽泛的概念。它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抒情手法、描写方法等)、表现手法。1、修辞手法常用的有:对偶、衬托(正衬、反衬)、比喻、夸张、对比、拟人、比兴等。2、抒情手法常用的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乐景衬哀)、托物言志、用典抒情、借古讽今等)3、表现手法常用的有:渲染、烘托、白描、动和静、虚和实、欲扬先抑、以对方写自己,同时写双方、象征等。包括“间接抒情”中的手法。修辞手法中的对比、衬托等。『表达技巧类解题思路』先找出修辞手法,要答出名称、具体运用、表达作用或效果。再找出抒情手法,一般而言,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容易看出,以乐景写哀、用典不易看出,也有的考生可能误认为借景抒情不是手法,这些问题都应引起注意。最后再找表现手法。有想象的梦境的一般就要涉及到虚与实的问题,其他表现手法容易看出。整体把握诗中的感情。所谓整体把握情感,往往要结合全诗(词)进行分析评价,从而理出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关于诗歌的形象:首先定形象的类型,如游子、思妇、征人等。其次要分清诗中诗人所借助的形象和它所要抒发的情感。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借助公瑾的形象来抒发诗人的情感。再次,情感语要“个性化”。有关情感类的词很多:伤感、惆怅、不平、痛苦、寂寞、孤寂、愤懑、同情、怜悯、叹息、哀怨、清高、痛恨、纯洁、超凡脱俗、怀古伤今、壮志满怀、心忧天下、空怀报国热情而不得旋展的痛苦郁闷、无人赏识的落寞伤感等等。但这些都是“共性”的情感语,作答时,不能空洞地套用这些词,要答出每诗每人的“个性”的情感语,即要结合文章的内容,说出是用什么样的材料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结合诗词内容分析诗词的思想情感常用的句式和术语。大的答题结构是:本诗描写了,,,,,发出了,,,,,表达了,,,,。然后再用“通过,,,,抒发了,,,,”的句式总结。(1)古典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对偶、反问、设问、反复、通感、双关、互文等。对修辞手法的鉴赏,就是要明确辨识和判断修辞手法是什么,掌握和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分析和评价它们对于塑造形象、表现情感和体现主旨的作用。
①比喻:比喻能将抽象化为具体,能将无形化为有形。例如写“愁”:李后主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江水写愁,则使人想见愁意之漫长。“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一) 》)两句都是比喻。草丛间的萤虫,虽有光亮,可它终究不是火;荷叶上的露水,虽呈球状,难道那就是珍珠吗?然而它们偏能以闪光、晶莹的外观炫人,人们又往往为假象所蒙蔽。②夸张:夸张就是为了突出和强调某种事物或事物的某种特征,借助于想象,对它进行夸大或缩小,以引人注目,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如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诗中的“三万里”“五千仞”“上摩天”“泪尽”都是夸张,正是这些夸张描写,把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对苟且偷安、不去收复失地的求和派的愤懑,以及对遗民遭受的苦难的深切同情,表现得淋漓尽致。③拟人:把物人格化,可以使描绘生动形象,表意更加丰富。如刘颁《新晴》:“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诗中将“南风”人格化,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了久雨初晴后作者宁静恬适的心情,以及对南风“恶作剧”的亲切喜爱之情。④对比:运用对比,可以把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生活现象,不同的思想感情,区别得更加鲜明。使美者更美,丑者更丑。如梅尧臣《陶者》:“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全诗通过陶者和富家的强烈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极端不合理,表达了诗人对劳苦人民的深切同情。(2)古典诗词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考查的重点是抒情和描写。其中,抒情可分直抒胸臆(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因景生、乐景衬哀)、托物言志(感物抒怀)、讽喻(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抒情』(3)诗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有:赋(铺陈)比兴、对照、衬托、渲染、烘托、用典、铺垫、象征、动静结合、虚(想象、联想、梦境等)实相生、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借古抒怀、借古讽今、托物言志、白描、抑扬(欲扬先抑、欲抑先扬)、以对方写自己,同时写双方、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等。①托物言志: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如王冕的《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此诗以梅自喻,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表现了作者要像梅花那样的高洁、淡雅,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②渲染:本是一种国画技法,一般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用于艺术创作,就是从正面着意描写。如赵师秀的《约客》中以“家家雨”“处处蛙”渲染一种气氛,衬托夜的深和夜的静。③烘托:烘托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可以是烘托人,如《秦罗敷》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的美貌。也可以是烘托物,更多的是以物烘托人,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等心情。(“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一句,用环境描写烘托音乐的魅力,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回味空间。)再如“桃花潭水深千尺”形象而鲜明地烘托了汪伦对诗人的浓厚感情。)④衬托: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些事物的艺术手法。利用事物的近似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反衬。常见的反衬有以动衬静、以乐景衬哀情。(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虚与实/动与静)例如:绝句二首(其二)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这首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诗的前两句写景,简直是一幅令人目迷神驰的风景画。以乐景衬哀情,极写春景之美,更能反衬出归心的殷切和乡思之深。
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动衬静。)用“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既使画面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同时又通过动,反衬出了春涧的幽静。王籍的《入若耶溪》“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也是以声写静,以动衬静。⑤动和静:在中国古代诗歌里,诗人们为了创设意境,特别注意动态描写,动静结合是常用的一种写景手法。在这种手法的运用中,独出心裁,“每着一字”,而使“境界全出”。作为动静结合的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衬静的方式(这里的“动”含动与声: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喧”为声,“动”为动),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因此,动静结合的写景手法,与衬托又不可截然分开。动静结合是指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颔联描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是静景描写,山泉清冽,流泻山石之上,是动景描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以动衬静,反衬出山中的宁静。⑥虚和实:虚与实是相对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抽象为虚;眼前为实,想象为虚,,,,诗歌常用这一手法,可以拓展诗歌的意境,可以使作品结构更加紧凑、形象更加鲜明。如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中前两句泛说西湖六月的风光自有特色,是虚写;后两句描写满湖莲叶荷花在朝阳的辉映下,无边无际的碧绿和艳红和谐地搭配着,是实写。全诗虚实相生,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又如柳永的《雨霖铃》,眼前作别为实,别后想象为虚,虚实相生,产生无穷的余味。又如李煜的《虞美人》,前六句一实一虚,即“春花秋月何时了(实),往事知多少(虚)。小楼昨夜又东风(实),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虚)。雕栏玉砌应犹在(实?),只是朱颜改(虚)”,虚实相济,寄托了自己故国的哀思。再如姜夔的《扬州慢》,眼前衰败不堪的景为实,假设的想象为虚。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可使作品更加紧凑,形象更加鲜明,大大增加作品的容量。(“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假设的想象为虚)⑦细节描写:细节,就是文学作品中最有情趣、最耐人寻味、最能引起人们想象的片刻;或写人物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颦一笑;或写平常生活场景中的一瞬。成功的细节描写,对于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抒发感情,充实作品内容,表现主题,都有很重要的作用。例如: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秋思
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解题思路】先分析细节的具体内容,再结合诗句分析为什么会有这个细节,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答案示例】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元稹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作者自己被贬他乡,且在“垂死病中”,当听到挚友遭贬消息时,竟“惊坐起”。一个极富表现力的细节,惟妙惟肖地摹写出作者当时陡然一惊的神态,表达了对朋友命运的深切关怀,道尽了友情的真谛,情深意浓,诗味隽永,耐人咀嚼。元、白二人友谊之深,于此清晰可见。白居易在江州读诗后,深受感动。他在给元稹的信中说:“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至今每吟,犹恻恻耳。”(《与微之书》)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一、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梦游天姥吟留别》仙境就是一个虚象。诗云:“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李白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图景的美好反衬出现实的黑暗。二、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李煜《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句中“故国”的“雕栏玉砌”存在,但此时并不在眼前,也是虚象。作者将“雕栏玉砌”与“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再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再现了火烧赤壁这一史实。显然不是发生在眼前,故也是虚景。三、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柳永《雨霖铃》中云:“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设想的别后的景物: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在《西厢记·长亭送别》中崔莺莺送别张生唱词很多是设想的未来之境。(“今夜鄜中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简单说,“虚”的方法,其实也就是作者想象联想的方式。“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黑暗现实;《虞美人》中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上阙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写赤壁险峻的形势;《雨霖铃》中上阙所写的两人分别的情形,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等。“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中心的。(1)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例如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是指“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实景是“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由这一虚一实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2)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中心。踏莎行(欧阳修)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上阙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下阙写虚,通过设“行人”想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来写愁思。妻思夫,夫想妻。虚实相生,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⑥借景抒情: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如杜甫的《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诗人借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透露出了思归的感伤,以乐景写哀情,别具韵致。//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可以起到一倍增其哀乐的效果。⑦对照又称对比:就是把对立的事物(或景,或境,或人,或情),前后相叙,以增强艺术效果的表现手法。比如,张继的《枫桥夜泊》。诗的一、二句中,霜天、残月是冷色,江枫、渔火是暖色,这是色彩的对照。这一对照营造出了一种孤寂的意境。从而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抒情效果。⑧用典,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古诗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如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成功地运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刘义隆、佛狸、廉颇。这些典故都是京口这个地方的历史掌故,诗人借助这些历史事实含蓄自然而又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另外,化用前人的诗文歌赋,也是用典的一种。如王勃在《藤王阁序》中几乎句句用典,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底蕴;姜夔在《扬州慢》中或明用,或暗用,或化用杜牧的诗,形成了虚实对比,表达了物是人非、今非昔比的凄凉。例:王勃《滕王阁序》: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贾谊、梁鸿。 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李商隐《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白居易《琵琶行》:江州司马。【区别几组概念】对比、衬托和烘托的区别“烘托”与“衬托”不同。“烘托”是通过别的事物把想要表达的事物写出来,所以,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就叫烘托。这与“衬托”不同,因为“衬托”是两种事物都写。“对比”和“衬托”的区别在于:对比是相反或相似的两种事物互相比照,以共同表现某种思想或意境,对比双方不分主次,表达的是两种情感;而衬托是以次要事物为陪衬突出一个主要事物,一方是工具,一方是目的,两者主次分明,只突出表现一方的情感。渲染和烘托的区别很多时候渲染烘托合说,并不意味着两者可以等同,而只是说明这两种表现手法往往紧密结合在一起使用。尤其是在借景抒情的诗歌作品中,往往是先用渲染的手法描摹景物塑造意境,再通过景物(意境)来烘托人物情感。一般我们说,渲染气氛,烘托情感。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的区别1、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2、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借景抒情”、“触景生情”与“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是指诗人用某种感情看待某一景物或场景,在其笔下,这一景物或场景,也染上了某种感情的色彩。“触景生情”是指诗人见到某一景物,某一场景后,油然而引出的某种情感的抒发。“寓情于景”是指诗人带着由自己的遭遇或处境而产生的强烈感情(如欢乐、悲哀、苦闷、彷徨等),去观察和描写客观的自然景物,并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这种主观感情熔铸到客观景物的描写之中,以客观之景来寄托感情。(1)“借景抒情”与“触景生情”的区别:“借景抒情”是先有情,源情而选景,是有我之境,物皆著我颜色。“触景生情”是先见景,自然景物的变化触发了作者的联想,引起和触动了作者内在的思想感情。(2)“借景抒情”与“寓情于景”的区别:“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寓情于景”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关于景与情的关系□□阅读下面的一支小令,回答后面的问题[清江引·秋怀](张可久)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试分析这首诗中景与情的关系。【答案】作者用“西风”“红叶”“黄花”“芭蕉”“秋雨”这些富有季节特征的一组景物构成意境,渲染出一幅色彩浓丽的秋景图,衬托出自己浓浓的思乡之情。诗歌借景抒情,融情于景。□□(2008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5分)?山居即事
(王维)?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答案】(1)后四句运用了借景抒情以景结情的手法。//(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写出了绿竹含新,红莲除旧的清新可爱的形象和夕阳西下,炊烟升起,人们采菱而归的和平景象。//(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表现了山村居民平和自然的幽静生活图景,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悠然闲适的心理状态。//(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2006年高考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福建卷)端居①
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诗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意象及特点——意境及特点——所抒发的情感。)滁洲西涧
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这首诗在情与景的抒写上有何特色?试略作分析。【答案】诗人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叙)诗人独爱自甘寂寞安贫守节的涧边幽草,无意居高媚时的黄鹂。郊野渡口一副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析)表露出诗人恬淡的胸襟以及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评)题菊花 (黄巢)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注』青帝:司春之神。○这首诗在情与景的表现上有何特色?【答案】这首诗运用了触景生情和虚实结合的手法,||因见到菊花在秋天开放时冷寂,蝴蝶也难得飞来采掇菊花的幽芳。||发挥想像自己若做了青帝就要改变菊花处境,让它在春天同桃花一齐开放。||抒发了对菊花开不逢时的惋惜和不平之情。关于对比与衬托□□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望江南(李煜)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这是南唐李后主亡国入宋后写的词。有人说这是一首极尽繁华之作,有人说这是一段凄凉无限之吟唱。请联系写作背景,从艺术手法运用的角度谈谈你对这首词的看法。【答案】1、从衬托(反衬)角度回答:从表面看,这首词写的是对往昔繁华的眷恋,但实际上是表达梦醒后其处境无限凄凉。作者通篇不对当前处境作正面描写,而是通过这场繁华生活的梦境进行有力的反衬。梦境越是繁华热闹,梦醒后的悲哀便越是浓重;对昔日繁华的眷恋越深,今日处境越凄凉。2、从虚实相生的角度回答:梦中的景物描写是虚,现实中作者的思想感情为实。词人通过繁华生活的梦境,有力地表现了现实中的亡国之痛。□□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画眉鸟(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本诗表现手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从诗中能领悟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借物咏怀林中鸟与笼中鸟不同境遇的对比手法表达了对自由的热情赞美(一方),对束缚个性、禁锢思想、窒息性灵的憎恶和否定。(另一方) □□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诗后的问题白梅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本诗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及作用是什么?试分点加以简要分析。【答案】①衬托,以冰雪林衬梅之坚毅耐寒;②对比,与混芳尘的桃李对比显梅之高洁守志,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③托物言志(或“象征”)借梅的形象表达作者的理想追求。(区别对比与衬托的不同点。)□□阅读下面一首唐词,回答以下问题。柳(李商隐)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①。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注:①断肠天,指明丽美好的春日。○试析这首诗对比的表现手法。【答案】前两句写春日之柳追逐东风,在繁花似锦的春日,在热闹非凡的乐游苑的舞筵上,与舞女翩翩起舞;后两句写秋日之柳,清秋斜阳,秋蝉哀鸣,何等萧条凄凉。春日之柳的繁盛反衬出秋日之柳的衰落,表现出作者对秋日之柳的悲叹之情,也表达了作者自伤迟暮,自叹身世之情。□□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诗后的问题。兰溪棹歌(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试分析这首诗中“动静结合”的手法。【答案】诗中前两句写了山水的明丽动人和月色的清爽皎沽,是静景;后两句写了鱼抢新水、涌上溪头浅滩的调皮,是动景。全诗动静结合,写出了兰溪山水的美好和蓬勃生机。□□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诗后的问题。除夜(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诗歌第三句运用了一种特殊的表现手法,试简析之。【答案】诗人客居他乡,油然而生孤寂的思乡之情,但诗人撇开自己,从对方入手,想像故乡亲人思念千里之外的自己的情景。关于修辞手法的运用□□阅读一首宋诗,按要求答题。村行(王禹偁)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第二联“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是历来所传诵的名句,试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分析人们传诵赞叹的原因。【答案】运用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将无情之景赋予人的灵性,显得形象生动;||又以听觉写动景,以视觉写静景,动静结合,勾勒出秋日山林的特有美丽。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移家别湖上亭(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作者是采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答案】作者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并使主客移位,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或:借景抒情。通过柳条、藤蔓、黄莺的描写,表现惜别之情。)〖解题思路〗手法+分析(+作用)第一步:指出修辞手法。第二步:结合诗句印证。关于虚与实的关系□□(2008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初入淮河四绝句(三)杨万里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只余鸥鹜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全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 ○○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参考答案〗(6分)(1)此诗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写景。(2)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难以做到,虚写作者对国家南北分离的痛苦和无奈。后两句实写鸥鹭可以南北自由飞翔,虚写国家不统一,人民不能自由往来的残酷现实。(3)作者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渴望国家统一,人们能过上自由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解题思路〗手法+分析+作用【第一步】明确手法;【第二步】结合诗句内容围绕定向角度具体展开;【第三步】小结这种手法的好处。□□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陇西行(唐朝/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请写下你自己对三四句的赏析。(不超过50字)【答案】全诗的跌宕处全在三四句:可怜句紧承前句,本是题中之义;犹是句宕开一笔,另辟新境。无定河边骨和春闺梦里人,一边是现实,一边是梦境;一边是悲哀凄凉的枯骨,一边是年轻英俊的战士,虚实相对,荣枯迥异,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一个可怜,一个犹是,包含着深沉的感慨,凝聚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三、四句采用了怎样的写法,使全诗产生了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请简要分析。【答案】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无定河边骨”是现实,是实写;“春闺梦里人”是梦境,是虚写。将士早已是无定河边的枯骨,妻子却在梦中盼归,她对家庭悲剧不但全然不知,而且还怀有美好希望,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产生了震撼人心悲剧的力量。【解题指导】【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解答分析】表达技巧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表达方式(抒情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答题范式】明手法(用一两个词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阐运用(结合诗句阐释说明诗人运用了这种手法的依据)+析效果(此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表现了什么主旨)□□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塞下曲
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简要评析一下本诗的表现手法?【答案】手法是反衬和用典。所谓反衬,在本诗中有两处:①用环境的荒凉来反衬战士的杀敌报国的英勇精神。②用战士的思乡之情来反衬战士的戍边为国的情操□□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柳
李商隐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①。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咏柳
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注】①断肠天:指繁花似锦的春日。断肠:销魂。(1)两首咏柳诗中,李诗以柳自喻,曾诗以柳喻人(喻指社会上的某种人),请简要分析两首诗的表达方式、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2分)【答案(1)】李诗重在抒情,以春日之柳的繁盛,反衬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表现对秋柳也是对自己的悲叹之情;曾诗重在议论,表达了对倚势猖狂、得志一时的小人的憎恶之情。(2分,“悲叹之情”、“憎恶之情”各1分。意思对即可)(2)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李诗中的“逐”字和曾诗中的“倚”字在诗中的表达效果。(4分)【答案(2)】 “逐”字用拟人手法,本来是东风吹动柳枝,用一“逐”字,说柳枝追逐东风,变被动为主动,形象更加生动可爱,表现了柳枝的蓬勃生气。(2分,手法1分,效果1分。意思对即可);“倚”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突出了小人得志、倚势猖狂的丑态。(2分,手法1分,效果1分。意思对即可)□(2008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登金陵凤凰台
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注】①一水:亦作“二水”。○○“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比喻。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4、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6分)忆 昔(书庄)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秋月满楼。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花里不知秋。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号莫愁。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注]:①西园公子:曹魏时,曹丕、曹植为公子时曾居“西园”,在此夜宴文士。②无忌:战国时魏国公子信陵君的名字。③莫愁:相传是南国一善歌少女的名字。乐府诗《莫愁乐》云:“莫愁在何处?莫愁石城西。”石城即今南京。(1)这首诗巧用典故,语涉双关,以颈联(五、六两句)为例,就其中一种手法做简要分析。(3分)(2)“夕阳唯见水东流”一句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答案] (1)诗人把讽喻唐末王孙贵族生活奢糜之意寄寓在曹丕和信陵君这些历史上值得称道的风流人物身上,这是用典;诗人用传说中善歌少女的名字,讽喻浮华女子不解国事艰难,深寓“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沉痛,也是用典。诗人不把“无忌”作专名看,取其“无所顾忌”“肆无忌惮”之意,这是双关;诗人言愁却借善歌少女的名字“莫愁”,意在反讽,这也是双关。(2)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抒发了对唐王朝颓势难挽,行将覆灭的悲伤。(从作者个人角度回答,抒发了身世沧桑之感,亦可。)□(2007年江苏)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鹧鸪天·送 人
(辛弃疾)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答案】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难,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整首词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词中运用了哪些主要的表达技巧?○唱完了离别曲《阳关三叠》,眼泪还没有停止,功名报复不要谈了,姑且把酒言欢。举目望去,水天相连,好像将两岸的树木送向无穷的远方。乌云挟带着雨水,把重重的高山掩埋了一半。古往今来使人愤恨的事情,何止千件万般,难道只有离别使人悲哀?聚会才使人欢乐吗?江头风高浪急,十分险恶,但相比之下,又哪有人生之路难呢?【赏析】送别词是词里一个大家族。晚唐五代至北宋词,多叙男女离别。从古以来,“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江淹《别赋》)。缠绵悱恻之情,哀怨凄惋之音,往往笼罩全篇。辛弃疾的送别词,却多立意不俗,又总是超出常境,这首《鹧鸪天》可作代表。词开篇即述离情。唐代诗人王维有七绝《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清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入乐府,以为送别。李东阳《麓堂诗话》曰:“此辞一出,一时传诵不足,至为三叠歌之。后之咏别者,千言万语,殆不能出其意之外”。通称《阳关三叠》,又名《渭城曲》。这里把送别场面凝缩成“唱彻”(唱毕)而“泪未干”,展示出形象的凄苦情状。一接却正话反说:“功名余事且加餐”。“功名”,指官爵。张华《答何劭》诗:“自予及有识,志不在功名”。视功名为“余事”,或者说“志不在功名”,在封建社会真如凤毛麟角。辛弃疾“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的《鹧鸪天》词云:“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簇拥千军万马,突破重围渡江投奔大宋朝廷,固是爱国壮举,又何尝不是为了功名!“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破阵子》)。在封建社会里,是互相联系的。换言之,只有“达”,才能“兼善天下”。所以视功名为余事而劝加餐,处于“国仇未报壮士老”(陆游诗句)的具体历史情况下,这里旷达的成分不多,更多的是激愤,是反语,是色荏内厉的。前结“浮天”二句,以景映情,烘托点染。先写江中之水:水天相连,好像将两岸的树木送向无穷的远方;后写空中之云:乌云挟带着雨水,把重重的高山埯埋了一半。正是“情以景幽,单情则露;景以情妍,独景则滞”(沈雄《古今词话·词品》卷下引宋征壁语)。而“言情之词,必藉景色映托,乃具深宛流美之致”(吴衡照《莲子居词话》卷二)。这样,把行色的凄凉况味,推上一个高层次。下片宕开,从久远的历史长河来作论述:“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古往今来使人愤恨的事情,何止千件万般,难道只有离别使人悲哀?聚会才使人欢乐吗?无论“离”,无论“合”毕竟都是个人间的事,它们只是“今古恨”的一种,言外之意是国家的分裂,人民的苦难,较之个人的悲欢离合,是更值得关注的事!用“只应”诘问句更力重千钧。后结仍扣紧送人题意:“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江头风高浪急,十分险恶,但哪有人间行路难呢?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十引《乐府解题》曰:“《行路难》,备言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多以‘君不见’为首”。今不存。南朝·宋·鲍照有《拟行路难》十八首(一作十九首),多述个人不为世用,或砭社会现实。这两句托意深刻,正应辛弃疾的身世遭遇并包容如今带湖闲居种种生活的体验在内。一首五十六个字的《送人》小词,写得这样内蕴丰富,寄情高远,绝少“黯然销魂”情绪,“英雄感怆,有在长情之外”(刘辰翁《辛稼轩词序》),由此词正可悟出。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11分)(2009年海南/宁夏卷)鹧鸪天 代人赋①
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8. 词的上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5分)9. 词的最后两句作者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词题人“代人赋”,作者为什么要以此为题?请简要说明。(6分)【参考答案】8.(5分)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的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这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景物+描述特点+意境/景象及特点)9.(6分)运用了对照(或对比)的写作手法。作者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借景抒情,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视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题为“代人赋”,实则为己赋,采用代人填词的形式,以荠菜花自况,效果独特。【简析】这首词题为“代人赋”,实际上是借为农家代赋,表达词人对农村风物和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上片写柔桑破芽,蚕种生些,细草黄犊,寒林暮鸦,构造成一幅清新秀丽的江南农村初春生活图画。下片进一步描写农村风情的优美欢愉,自在闲适。末尾二句,将“城中桃李”与“溪头荠菜”相比,意谓桃李之娇弱不如荠菜之顽强,言外之意,也就是城市生活不如田园生活也。另外,词人对质朴平凡而生命力旺盛的荠菜花的赞颂,也体现了词人顽强进取的人生观和崇尚自然朴素的美学观。□□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苏幕遮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从情与景关系角度,侧重赏析词中“寓情于景”部分。【答案】范仲淹《苏幕遮》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情景相映。上片开头两句点明季节:青碧瓦蓝的天,铺满了黄叶的地。这是渲染空阔清冷的氛围。接着,诗人放眼远望,秋景连绵无际,如波浪一样往前伸展,同远处的江水融和连接。这里天、地、原野、绿波,一句一景,景景暗含诗人心中的思乡离愁。上片末句中“芳草”暗寓离情,既自然,又精巧。下片直抒怀乡念远之情。□□阅读辛弃疾的《摸鱼儿》,完成1~3题。摸鱼儿辛弃疾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①,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②。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阑,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注释】 ①长门事: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别居长门宫。陈皇后闻司马相如文名,奉黄金百斤,请司马相如写《长门赋》代为陈情,武帝阅后深为感动,陈皇后复得宠幸。②蛾眉曾有人妒:屈原遭奸臣妒忌和排挤。被放逐后,屈原在《离骚》中将此事比成“蛾眉”(美貌女性)遭妒。(1)词的上阕,作者在借景抒情过程中所运用的主要修辞方法有哪几种?(2)词中“玉环飞燕皆尘土”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作者的用意是什么?(3)这首词的主题集中体现在一个“愁”字上。“愁”指什么?为什么说“闲愁最苦”?【参考答案】(1)运用了设问、比拟的修辞手法。(2)运用了典故、借古讽今的写法。词人借“杨玉环、赵飞燕曾以美貌受唐玄宗、汉成帝宠幸,但都死于非命”这一典故,意在警告主和派虽一时受皇帝宠爱,但最终是没有好下场的。(提示:先答出典故的内容、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然后再答词人借用这一典故所要针对的对象和所要抒发的思想情感。)(3)“愁”指抗金主张不被采纳,报国无门的情绪。这种想抗敌但又不能抗敌的 空闲之愁最苦。(提示:不能泛泛而答“壮志难酬”之类,应结合作者生平经历答出本词中辛弃疾的愁。)○阅读下列诗词,回答下列问题。
(8分)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①辛弃疾郁孤台②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注】①造口:地名,在江西万安。②郁孤台:在江西赣州西南,又名“望阙台”。愁予:使我发愁。①本词作者是宋代词坛上两大流派之
的代表作家;另一大流派是
代表作家有
。(填两个)(3分)②此词写于淳熙二、三年(),诗人当时正任江西提刑。其中的“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是人们称道的名句,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这两句诗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意境。(5分)○词的下阕中“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一句,通过塑造“渔翁”这一形象,寄托了词人怎样的情怀。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3分)【参考答案】①豪放派
柳永、李清照②以无数“青山”虽阻隔了望见“长安”,却阻挡不了滔滔江水的滚滚东流,奔腾不息,表达了诗人 收复中原的决心和重见“长安”的希望,将报国之志与山水景物巧妙融合,把个人抱负与兴国大业彼此交织,渲染了一种穿越时空、不可遏制的锐气和力度,构筑了豪迈大气而雄奇高远的意境。○答:有心报国却又报国无门的忧愤、失望之情;迫于无奈只能逍遥江海的抑郁孤独、无可奈何之情。(本词上片突出了一个“愁”,下片塑造了“渔翁”的形象)○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月 上 瓜 州南徐多景楼作[南宋] 张揖江头又见新秋,几多愁?塞草连天何处是神州?英雄恨,古今泪,水东流。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注]南徐,古州名,治所在京口(今江苏镇江)。多景楼,为南徐胜迹,在镇江北固山上。(1)“月上瓜州”是这首词的
,从风格上看,该词应属于
词作。(2分)(2)请结合词的上阕,简要分析“几多愁”一句中词人生“愁”的具体原因。(3分)(3)词的下阕寄托了词人怎样的情怀。请作简要分析。(3分)【参考答案】(1)词牌。(1分)
给分说明:如果答“词名”、“题目”、“标题”、不给分。
豪放派。(1分) 给分说明:如果答“婉约”、“抒情”、“叙述”等不给分。(2)①登楼北望,看见塞草连天的荒败秋景。②山河破碎,中原地区沦陷于金兵之手。③年复一年,春去秋来,时光流逝,中原恢复无望。(3分)(意思对即可。解答本题时要注意题干中“结合词的上阕”的要求。第一点要扣住“塞草连天”的秋景来答,第二点要扣住“何处是神州”的感喟来答,第三点要扣住“又见新秋”的“又”字来答。本题共三个得分点,每点1分。思路不清楚,语句不通顺,酌情扣1分。)(3)①有心报国却又壮志难酬的忧愤、失望之情。②迫于无奈只能逍遥江海的抑郁孤独、无可奈何之情。(3分)(意思对即可。以上两点各为一个得分点,答对第一点得2分,答对第二点得1分。第一点应扣住下阕“英雄恨,古今泪,水东流”来答。第二点应扣住“惟有”两字来答。思路不清楚,语句不通顺,酌情扣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2009福建省)江行[宋]
严羽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离家今几宿,厌听棹①歌声。【注】①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1)诗人为什么“厌听棹歌声”?(2分)(2)请从“景” 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4分)【解析1】本道试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等级为D,鉴赏评价。从整首诗来看,作者那种离家日久、思乡情切的情感主要通过“厌听棹歌声”尤其是“厌”来得以表露。前三联主要写自己旅途所见,最后一联写自己的感觉。○景与情的关系/景(意象/特点)——意境——情(具体)【参考答案1】诗人离家日久,思乡情切,厌倦了长期的漂泊生活,所以听到棹歌声便心生厌倦。【解析2】本道试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等级为D,鉴赏评价。考生通过解答第(1)题以后,对本诗的情感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因而,在解答本道题时,要紧密结合第(1)题的答案,进而从命题者所指定的“景”与“情”的角度进行赏析。在组织答案时,要涉及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赏析的“景”的区域为颔联,“情”为全诗;二是答出运用的表达技巧;三是指出这种表达技巧下的“景”;四是写出诗中所体现出来的“情”。【参考答案2】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雪“残”、雁“断”、月“新”、潮“生”的凄迷景致,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
谈诗歌的音韵和情感的表达作者:田琳来源:《教育教学参考》2013年第05期【摘要】诗歌的音韵,表现在节奏和韵律方面。节奏是诗的基本力量之所在。好的韵律,一方面可以加强诗的节奏感,达到和谐整齐的感官审美效果;另一方面则为了促进情感的抒发。【关键词】诗歌;音韵;情感;表达Talk about poetry rhyme and emotional expression
Tian Lin【Abstract】The rhyme of poetry, performance in terms of rhythm and rhyme. Rhythm is the basic force of poetry. Good rhythm, on the one hand, can strengthen the rhythm of poetry, achieve the harmonious aesthetic senses in effect; On the other hand,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expressing of feelings.【Key words】Poetry; Rhyme; Emotion; Express诗歌的音韵,表现在节奏和韵律方面。一首诗节奏鲜明、押韵与否,对诗歌艺术效果影响很大。下面就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与诗歌所抒发的情感之间的关系略作介绍。1 诗歌节奏和情感表达“节奏”指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礼记·乐记》:“文采节奏,声之饰也。”在诗歌中,这种节奏表现为“音步”或“顿”,是由此有规律地重复形成的。正如郭沫若所言:“节奏之于诗是她的外形,也是她的生命。我们可以说,没有诗是没有节奏的,没有节奏的便不是诗。”马雅可夫斯基在《怎样作诗》中说:“节奏是诗的基本力量之所在。”可见节奏对诗歌的重要性。诗歌的节奏,来源于自然的、生活的节奏。由音节长短以及音步多少构成的不同长短的句子,表现出不同情感的缓急,具体表现在:1.1 急促节奏。此种节奏语言明快,铿锵有力,显示出鼓点般急骤的节奏,表达一种紧张、热烈的情绪,或者表现豪壮激昂的情调。如《一月的哀思》中:多少人喊着你/扑向灵车;/多少人跑向你,/献上花束,表达由衷的敬意;/多少人想牵你的衣襟/把你唤醒;/多少人想和你攀谈/知心的话题…本诗朗读时音量、速度、语势均迭次加强。四个排比句“多少人…”构成了四个场面:有的呼唤总理的英名,有的人捧着花束,有的人想牵动总理衣襟,有的想和总理谈心。鲜明的表现和行动都为“一月的哀思”而激动,并表达难以控制的心情。其节奏强弱、快慢交替进行,正抒发广大群众对总理的敬仰、爱戴之情。1.2 舒缓节奏。此种节奏语速缓慢,声音不着力,以抒发深沉婉转的感情。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首词节奏舒缓而和谐,轻松而缓慢.抒发了回环深婉的感情。反映作者在政治上的处境不得志和亲人多年不能团聚而产生的愁绪。1.3 沉稳节奏。这种节奏介于急促节奏和舒缓节奏之间,声音较强有力,表达悲痛、沉重、庄严的气势。如马致远《汉宫秋》和第三折中: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粱。他部从人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成阳,过宫墙;过宫墙,…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这里运用了一字三叠,一字一顿,三字重复,八个连环叠句,不仅声调抑扬顿挫,而且反映出的凄苦依恋之情层层加重。表达了难以吐诉的伤感和无法排遗的愁苦。2 诗歌韵律和情感表达诗歌韵律即押韵,是指同韵母的字在相同位置上有秩序地重复出现。好的韵律,一方面可以加强诗的节奏感,达到和谐整齐的感官审美效果;另一方面则为丁促进情感的抒发。可见,诗歌的韵律与抒发的感情有很大的关系。具体表现在:2.1 在抒发愤懑,忧伤感情时,常选用短促而低沉的韵辙。如岳飞的《满江红》中: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该词通过写“歇”、“烈”、“月”、“切”、“雪”、“灭”、“缺”、“血”、“阙”这样一些短促而激越的韵调。充分表现英雄岳飞仇敌雪耻,收复失地的强烈感情。2.2 在表达高昂舒畅、欢快的情绪时,作者往往选用开放而洪亮的韵辙。如郭若的《风凰涅磐》中:我们华美,我们芬芳!……翱翔!翱翔!欢唱!欢唱!全诗用了“芳”、“翔”、“唱”这些响亮昂扬、活泼健朗的情调,因此用了“ang”韵。(1)运来面粉多少千克?(2)运来的面粉比大米少多少千克?(3)运来的大米比面粉多多少千克?(4)运来的大米和面粉共重多少千克?(5)运来的大米占总数的几分之几?(6)运来的面粉占总数的几分之几?通过上述的练习,既提高了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并调动了学生创新学习的积极性,全面地发展了学生的创新素质。综上所述,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学习主阵地,是提高学生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有意创设情境,循循善诱,启发学生,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和积极创新的精神,切实地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表达思乡情感的诗(1):1、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汉乐府民歌<<箜篌谣2、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4、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5、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蹈的组词6、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晏殊7、本知人心不似树,何意人别似花离。萧子显8、不知何处吹芦菅,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空间名字唯美9、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10、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1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12、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13、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14、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15、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16、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1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8、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温庭筠《商山早行》19、悠悠兮离别,无因兮叙怀。徐淑20、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21、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表达思乡情感的诗(2):1、《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2、《秋宵月下有怀》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3、《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4、《中秋月》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5、《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6、《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7、《思乡作》
泸北行人绝,云南信未还。
庭前花不扫,门外柳谁攀。
坐久销银烛,愁多减玉颜。
悬心秋夜月,万里照关山。
8、《冬日山居思乡》
大野始严凝,云天晓色澄。
树寒稀宿鸟,山迥少来僧。
背日收窗雪,开炉释砚冰。
忽然归故国,孤想寓西陵。
9、《故乡杏花》
寄花寄酒喜新开,左把花枝右把杯。欲问花枝与杯酒,故人何得不同来?
10、《云梦故城秋望》
故国遗墟在,登临想旧游。
一朝人事变,千载水空流。
梦渚鸿声晚,荆门树色秋。
片云凝不散,遥挂望乡愁。
11、《除夜作》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12、《江外思乡》
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13、《远望》
满眼伤心冬景和,一山红树寺边多。
仲宣无限思乡泪,漳水东流碧玉波。
14、《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5、《和三乡诗》
南北千山与万山,轩车谁不思乡关。
独留芳翰悲前迹,陌上恐伤桃李颜。16、《乡思》
峨嵋山下水如油,怜我心同不系舟。
何日片帆离锦浦,棹声齐唱发中流。
17、《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8、《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表达思乡情感的诗(3):1、《人日思归》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
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
思发在花前。
2、《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3、《渡汉江》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
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4、《杂诗》王维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
寒梅着花未?
5、《泊船瓜洲》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6、《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7、《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铓,
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
散上峰头望故乡。
8、《除夜作》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愁鬓明朝又一年。
9、《江外思乡》韦庄
年年春日异乡悲,
杜曲黄莺可得知。
更被夕阳江岸上,断肠烟柳一丝丝。
10、《远望》元稹
满眼伤心冬景和,
一山红树寺边多。
仲宣无限思乡泪,
漳水东流碧玉波。
11、《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1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遍插茱萸少一人。
13、《泊船瓜洲》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14、《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15、《旅次朔方》刘皂
客舍并州已十霜,
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
却望并州是故乡。
16、《故乡杏花》司空图
寄花寄酒喜新开,
左把花枝右把杯。
欲问花枝与杯酒,
故人何得不同来?
17、《中秋月》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
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
玉蟾清冷桂花孤。
18、《中秋月》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
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
明月明年何处看。
19、《和三乡诗》高衢
南北千山与万山,
轩车谁不思乡关。
独留芳翰悲前迹,
陌上恐伤桃李颜。
20、《乡思》薛涛
峨嵋山下水如油,
怜我心同不系舟。
何日片帆离锦浦,
棹声齐唱发中流。
21、《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22、《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23、《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4、《望月怀远》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25、《秋宵月下有怀》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26、《思乡作》布燮
泸北行人绝,云南信未还。
庭前花不扫,门外柳谁攀。
坐久销银烛,愁多减玉颜。
悬心秋夜月,万里照关山。
27、《冬日山居思乡》周贺
大野始严凝,云天晓色澄。
树寒稀宿鸟,山迥少来僧。背日收窗雪,开炉释砚冰。
忽然归故国,孤想寓西陵。
28、《云梦故城秋望》戎昱
故国遗墟在,登临想旧游。
一朝人事变,千载水空流。
梦渚鸿声晚,荆门树色秋。
片云凝不散,遥挂望乡愁。
29、《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0、《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31、《商山早行》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32、《月夜忆舍弟》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
33、《登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4、《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35、《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月下独酌》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表达思乡情感的诗词1、《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2、《秋宵月下有怀》唐·孟浩然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3、《月下独酌》唐·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4、《中秋月》宋·晏殊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5、《中秋月》宋·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6、《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7、《思乡作》唐·布燮泸北行人绝,云南信未还。
庭前花不扫,门外柳谁攀。
坐久销银烛,愁多减玉颜。
悬心秋夜月,万里照关山。8、《冬日山居思乡》唐·周贺大野始严凝,云天晓色澄。
树寒稀宿鸟,山迥少来僧。
背日收窗雪,开炉释砚冰。
忽然归故国,孤想寓西陵。9、《故乡杏花》唐·司空图寄花寄酒喜新开,左把花枝右把杯。
欲问花枝与杯酒,故人何得不同来?10、《云梦故城秋望》唐·戎昱故国遗墟在,登临想旧游。
一朝人事变,千载水空流。梦渚鸿声晚,荆门树色秋。
片云凝不散,遥挂望乡愁。11、《除夜作》唐·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12、《江外思乡》唐·韦庄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
更被夕阳江岸上,断肠烟柳一丝丝。13、《远望》唐·元稹满眼伤心冬景和,一山红树寺边多。
仲宣无限思乡泪,漳水东流碧玉波。14、《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5、《和三乡诗》唐·高衢南北千山与万山,轩车谁不思乡关。
独留芳翰悲前迹,陌上恐伤桃李颜。16、《乡思》唐·薛涛峨嵋山下水如油,怜我心同不系舟。
何日片帆离锦浦,棹声齐唱发中流。17、《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8、《渡荆门送别》唐·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表达思乡情感的诗句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北宋·王安石《泊船瓜洲》2、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3、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5、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晏殊6、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7、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8、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9、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汉乐府民歌《箜篌谣》10、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唐·贺知章《回乡偶书》11、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柳永12、不知何处吹芦菅,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13、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李清照14、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温庭筠《商山早行》15、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16、本知人心不似树,何意人别似花离。——萧子显17、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18、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19、悠悠兮离别,无因兮叙怀。——徐淑20、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21、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22、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九歌·少司命》2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24、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25、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26、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27、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28、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潆潆。——张先29、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度大庾岭》30、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31、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32、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33、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34、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欧阳修35、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36、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37、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唐·王维《杂诗三首》38、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39、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0、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4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42、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
抒写思乡情的诗句*
抒写思乡情的句子*
伤感的句子说说心情
表达思乡情感的诗词1、《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2、《秋宵月下有怀》唐·孟浩然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3、《月下独酌》唐·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4、《中秋月》宋·晏殊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5、《中秋月》宋·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6、《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白居易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7、《思乡作》唐·布燮泸北行人绝,云南信未还。庭前花不扫,门外柳谁攀。坐久销银烛,愁多减玉颜。悬心秋夜月,万里照关山。8、《冬日山居思乡》唐·周贺大野始严凝,云天晓色澄。树寒稀宿鸟,山迥少来僧。背日收窗雪,开炉释砚冰。忽然归故国,孤想寓西陵。9、《故乡杏花》唐·司空图寄花寄酒喜新开,左把花枝右把杯。欲问花枝与杯酒,故人何得不同来?10、《云梦故城秋望》唐·戎昱故国遗墟在,登临想旧游。一朝人事变,千载水空流。梦渚鸿声晚,荆门树色秋。片云凝不散,遥挂望乡愁。11、《除夜作》唐·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12、《江外思乡》唐·韦庄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更被夕阳江岸上,断肠烟柳一丝丝。13、《远望》唐·元稹满眼伤心冬景和,一山红树寺边多。仲宣无限思乡泪,漳水东流碧玉波。14、《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5、《和三乡诗》唐·高衢南北千山与万山,轩车谁不思乡关。独留芳翰悲前迹,陌上恐伤桃李颜。16、《乡思》唐·薛涛峨嵋山下水如油,怜我心同不系舟。何日片帆离锦浦,棹声齐唱发中流。17、《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8、《渡荆门送别》唐·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表达思乡情感的诗句*
有关思乡的诗句*
游子思乡的诗句
各类诗歌表达的情感田园诗:热爱、向往悠闲平静自由的生活,表达恬淡闲适的心情。 写景诗:描绘春夏秋冬、山川美景,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赞美之情。送别诗:依依不舍的留恋;对友人的思念;劝勉安慰的豁达;坦陈心志的告白。边塞诗:渴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决心;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久居边关思念亲人的忧伤、孤独。行旅诗:游子漂泊在外(久戍边关、久宦在外)的孤独寂寞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咏物诗: 借某物的特点来表达自己的人格品性或追求。 怀古诗:悲叹怀才不遇的感慨;抒发昔盛今衰的愤慨;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 闺怨诗:对丈夫的思念,离别的孤独寂寞之感;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常用诗歌意象解说:( 1)自然景观类月—思乡思亲,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 夕阳、落日—凄凉失落、忧郁之情 流水—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 烟雾、寒霜—哀怨、惆怅、凄苦等情思 春风、东风—春天、希望等美好事物西风—惆怅哀伤、游子思归(2)植物类杨柳—离别难舍等情思落花—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感叹与哀愁 梅、兰、竹、菊、松—高洁坚贞之志 梧桐、芭蕉—光阴易逝、身世磨难的惆怅哀愁(3)动物类鸦、猿、杜鹃—凄苦哀伤之情 鱼—快乐自由
孤雁—孤独、思乡 鸿鹄、雄鹰—理想追求
2、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晏殊
4、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温庭筠《商山早行》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7、不知何处吹芦菅,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
9、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
10、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晏殊
11、本知人心不似树,何意人别似花离。--萧子显
1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13、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李清照
14、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5、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6、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柳永17、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18、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九歌少司命》19、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20、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21、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2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23、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24、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25、悠悠兮离别,无因兮叙怀。--徐淑26、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2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28、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欧阳修29、悲歌能够当泣,远望能够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30、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31、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度大庾岭3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33、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唐王维<<杂诗三首3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北宋王安石《泊船瓜洲》35、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36、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潆潆。--张先37、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38、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39、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40、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1、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汉乐府民歌<<箜篌谣42、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43、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44、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更多表达思乡情感的诗词:云梦故城秋望【唐】戎昱故国遗墟在,登临想旧游。一朝人事变,千载水空流。梦渚鸿声晚,荆门树色秋。片云凝不散,遥挂望乡愁。除夜作【唐】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思乡作【唐】布燮泸北行人绝,云南信未还。庭前花不扫,门外柳谁攀。坐久销银烛,愁多减玉颜。悬心秋夜月,万里照关山。冬日山居思乡【唐】周贺大野始严凝,云天晓色澄。树寒稀宿鸟,山迥少来僧。背日收窗雪,开炉释砚冰。忽然归故国,孤想寓西陵。故乡杏花【唐】司空图寄花寄酒喜新开,左把花枝右把杯。欲问花枝与杯酒,故人何得不一样来?云梦故城秋望【唐】戎昱故国遗墟在,登临想旧游。一朝人事变,千载水空流。梦渚鸿声晚,荆门树色秋。片云凝不散,遥挂望乡愁。除夜作【唐】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思乡作【唐】布燮泸北行人绝,云南信未还。庭前花不扫,门外柳谁攀。坐久销银烛,愁多减玉颜。悬心秋夜月,万里照关山。冬日山居思乡【唐】周贺大野始严凝,云天晓色澄。树寒稀宿鸟,山迥少来僧。背日收窗雪,开炉释砚冰。忽然归故国,孤想寓西陵。故乡杏花【唐】司空图寄花寄酒喜新开,左把花枝右把杯。欲问花枝与杯酒,故人何得不一样来?江外思乡【唐】韦庄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更被夕阳江岸上,断肠烟柳一丝丝。远望【唐】元稹满眼悲哀冬景和,一山红树寺边多。仲宣无限思乡泪,漳水东流碧玉波。《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和三乡诗【唐】高衢南北千山与万山,轩车谁不思乡关。独留芳翰悲前迹,陌上恐伤桃李颜。乡思【唐】薛涛峨嵋山下水如油,怜我心同不系舟。何日片帆离锦浦,棹声齐唱发中流。表达思乡情感的诗词(四)月下独酌【唐】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秋宵月下有怀【唐】孟浩然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中秋月【北宋】晏殊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白居易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中秋月【北宋】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摘要】诗歌的音韵,表现在节奏和韵律方面。节奏是诗的基本力量之所在。好的韵律,一方面可以加强诗的节奏感,达到和谐整齐的感官审美效果;另一方面则为了促进情感的抒发。【关键词】诗歌;音韵;情感;表达Talk about poetry rhyme and emotional expressionTian Lin【Abstract】The rhyme of poetry, performance in terms of rhythm and rhyme. Rhythm is the basic force of poetry. Good rhythm, on the one hand, can strengthen the rhythm of poetry, achieve the harmonious aesthetic senses in effect; On the other hand,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expressing of feelings.【Key words】Poetry; Rhyme; Emotion; Express诗歌的音韵,表现在节奏和韵律方面。一首诗节奏鲜明、押韵与否,对诗歌艺术效果影响很大。下面就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与诗歌所抒发的情感之间的关系略作介绍。1 诗歌节奏和情感表达“节奏”指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礼记·乐记》:“文采节奏,声之饰也。”在诗歌中,这种节奏表现为“音步”或“顿”,是由此有规律地重复形成的。正如郭沫若所言:“节奏之于诗是她的外形,也是她的生命。我们可以说,没有诗是没有节奏的,没有节奏的便不是诗。”马雅可夫斯基在《怎样作诗》中说:“节奏是诗的基本力量之所在。”可见节奏对诗歌的重要性。诗歌的节奏,来源于自然的、生活的节奏。由音节长短以及音步多少构成的不同长短的句子,表现出不同情感的缓急,具体表现在:1.1 急促节奏。此种节奏语言明快,铿锵有力,显示出鼓点般急骤的节奏,表达一种紧张、热烈的情绪,或者表现豪壮激昂的情调。如《一月的哀思》中:多少人喊着你/扑向灵车;/多少人跑向你,/献上花束,表达由衷的敬意;/多少人想牵你的衣襟/把你唤醒;/多少人想和你攀谈/知心的话题…本诗朗读时音量、速度、语势均迭次加强。四个排比句“多少人…”构成了四个场面:有的呼唤总理的英名,有的人捧着花束,有的人想牵动总理衣襟,有的想和总理谈心。鲜明的表现和行动都为“一月的哀思”而激动,并表达难以控制的心情。其节奏强弱、快慢交替进行,正抒发广大群众对总理的敬仰、爱戴之情。1.2 舒缓节奏。此种节奏语速缓慢,声音不着力,以抒发深沉婉转的感情。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首词节奏舒缓而和谐,轻松而缓慢.抒发了回环深婉的感情。反映作者在政治上的处境不得志和亲人多年不能团聚而产生的愁绪。1.3 沉稳节奏。这种节奏介于急促节奏和舒缓节奏之间,声音较强有力,表达悲痛、沉重、庄严的气势。如马致远《汉宫秋》和第三折中: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粱。他部从人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成阳,过宫墙;过宫墙,…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这里运用了一字三叠,一字一顿,三字重复,八个连环叠句,不仅声调抑扬顿挫,而且反映出的凄苦依恋之情层层加重。表达了难以吐诉的伤感和无法排遗的愁苦。2 诗歌韵律和情感表达诗歌韵律即押韵,是指同韵母的字在相同位置上有秩序地重复出现。好的韵律,一方面可以加强诗的节奏感,达到和谐整齐的感官审美效果;另一方面则为丁促进情感的抒发。可见,诗歌的韵律与抒发的感情有很大的关系。具体表现在:2.1 在抒发愤懑,忧伤感情时,常选用短促而低沉的韵辙。如岳飞的《满江红》中: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该词通过写“歇”、“烈”、“月”、“切”、“雪”、“灭”、“缺”、“血”、“阙”这样一些短促而激越的韵调。充分表现英雄岳飞仇敌雪耻,收复失地的强烈感情。2.2 在表达高昂舒畅、欢快的情绪时,作者往往选用开放而洪亮的韵辙。如郭若的《风凰涅磐》中:我们华美,我们芬芳!……翱翔!翱翔!欢唱!欢唱!全诗用了“芳”、“翔”、“唱”这些响亮昂扬、活泼健朗的情调,因此用了“ang”韵。(1)运来面粉多少千克?(2)运来的面粉比大米少多少千克?(3)运来的大米比面粉多多少千克?(4)运来的大米和面粉共重多少千克?(5)运来的大米占总数的几分之几?(6)运来的面粉占总数的几分之几?通过上述的练习,既提高了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并调动了学生创新学习的积极性,全面地发展了学生的创新素质。综上所述,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学习主阵地,是提高学生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有意创设情境,循循善诱,启发学生,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和积极创新的精神,切实地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抒发感情的景物描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