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孙中山最大的历史功绩绩时间,事件,意义

本域名拟转让,有意向者请微信netcy2001联系。
在线组卷网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孙中山的历史功绩及其重要思想(幻灯片材料)
下载积分:1632
内容提示:孙中山的历史功绩及其重要思想(幻灯片材料)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6|
上传日期: 13:42:07|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孙中山的历史功绩及其重要思想(幻灯片材料)
官方公共微信孙中山“累战累败,累败累战”的十次起义的历史意义
&&&&&&&&&&&&&&&&&&&&&&&&&&&&
&&&作者 江硕朋
(1) 前言
辛亥革命在20世纪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侵略和满清政府腐败买国抑郁多年的义愤大爆发。不但推翻了满清王朝而且埋葬了中国2100多年的君主专政,建立共和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巨大的进步。
可是有些人贬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只是宣传,累战累败;不过是赶走一个黄帝。。。。。。”林伯渠对此曾感慨地说“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制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这并不为怪,因为他们体会不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事。”&&&&
笔者认为孙中山领导的十次起义,不是失败,而是给辛亥革命成功筑下了坚固的基础。这种不朽的业绩,是应该大书而特书的。
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在他年轻的时候,也曾幻想过以改良的手段来挽救中国。1894年6月,他曾上书清廷直隶总督李鸿章,陈述“治国之大经,强国之大本”,但遭到李鸿章的拒绝。上书的失败,才使孙中山丢掉幻想,彻底清醒,“知和平之法无可复施。然望治之心愈坚,要求之念愈切,积渐而知和平之手段不得不稍易强迫。”从这以后,到1911年武昌起义推翻清朝统治之前,孙中山共领导了十次浴血舍身的武装起义:主要指挥者孙中山。这些起义大部分都是付出巨大的牺牲,以失败而告终,但是在中国历史上开创了第一次腾飞,树立了不朽的伟业,奠定了伟大的历史丰碑。
&&&&&&&&&&&&&&&&&
(2)&& 十次起义的坎坷经历
一、乙未广州之役(1895年10月),也称广州起义,主要指挥者孙中山,是孙中山所亲自领导的十次起义的第一次。  这次起义的计划相当周密,广州城内由孙中山坐镇,发号施令。香港方面,由杨衢云布置一切,率领若干名会党(洪门兄弟,在九月初八日晚间乘坐轮船北上,预计于次晨到达广州码头,取出藏在水泥木桶中的枪械,分别进攻各衙门。这时候,埋伏在城内、城郊,及水上的同志与会党。一齐响应。散布在北江、惠州、潮州、顺德、香山等地的同志、会党与绿林,分别在10月26日起事,向广州会合。旗帜,用陆皓东所拟定的青天白日旗。口号,用“除暴安良”四字。檄文,由同志朱淇起草。不料,在起草檄文之时,被他的哥哥朱湘发现。偷向清吏“缉捕委员”李家焯告密。两广总督谭钟麟对此事件一笑置之,并未立刻搜捕孙中山与其他的同志。倘若杨衢云能按照原定的计划,如期在九月初八日晚间把香港的同志与武装送上轮船,第二天的早晨可操胜算的。然而,他作事缓慢,耽误了时机。他打电报到广州,说要延迟两天。&&&
就在这两天中间,出了岔子。他所装运的六百枝枪,被香港的海关发觉。他的行动,也被驻在香港的清吏密探韦宝珊注意。韦宝珊打电报报告清吏,清吏报告谭钟麟。谭钟麟在九月初十命李家焯捉拿党人,在王家祠与咸虾栏等处机关捕去了陆皓东、程奎光、程耀宸、程怀、刘次、梁荣。&&&
孙中山立刻打电报给杨衢云,叫他“立即撤退”。杨衢云接到电报,回电说:“接电太迟,货已下船。到了次日的早晨,香港开来的保安号轮船到达广州码头,码头上已经布满了清兵。丘四、朱贵全等四十几位同志被当场逮捕,其余的二百余人于纷乱之中逃散。外县的同志,由于获得孙中山的通知,及时撤退,故不曾受到波及。&&&&
谭钟麟在阴历九月二十一日将陆皓东、丘四、朱贵全杀害,用军棍逼供程奎光,当场打死。其后,程耀宸病死在监牢里。孙中山与杨衢云、陈少白等十几位领袖,被谭钟麟指名通缉。
二、庚子惠州之役(1900年10月),也称惠州三洲田起义,主要指挥者郑士良
因孙中山及其革命党人在香港筹划的庚子惠州之役,其起义地点是惠州府,故又称之为惠州三州田起义。它是兴中会领导的第二次武装起义。  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避居日本,在这5年中革命事业正处于困难时期。但孙中山愈挫愈奋,再接再厉,鼓动风潮,造成时势,并于1899年4月间命陈少白回香港,创办《中国日报》,以鼓吹革命;命史坚如到长江流域,以联络会党;命郑士良在香港设立机关,招待会党。于是才有了长江流域的会党和广东、广西、福建的会党合并于兴中会之事。     1900年6月,义和团运动在京、津地区蓬勃发展,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与光绪逃往西安,北方陷于无政府状态。此时,孙中山认为机不可失。于是决定准备军事起义。6月,孙中山与郑士良、陈少白、杨衢云及日本人宫崎滔天、(支拉革命主义信仰者,同盟会会员,孙中山的挚友)平山周、内田良平等(日本友人)从横滨抵达香港,但被英国当局拒绝入境。9月25日,孙中山在日本黑龙会的帮助下,经马关赴台湾。会见日本民政长官之后,得到日本驻台殖民地官员承诺支持在广东举事。孙中山于是在台北建立起义指挥中心。10月8日,孙中山命郑士良等人于惠州三洲田(今深圳三洲田)发动起义,也称惠州起义、庚子革命、庚子首义、三洲田首义等。1900年10月,郑士良在惠州三洲田率三合会众六百多人起义,分东西两路进发,连胜清军,占领了新安、大鹏至惠州、平海一带沿海地区。起义军迅速发展到二万余人。为了取得海外接济,起义军向福建、厦门方向移动。日本帝国主义破坏了孙中山的接济计划。义军血战半月,终因弹尽粮绝而被迫解散。郑士良走避香港。史坚如、山田良政等被杀。孙中山被台湾日本当局送离境,回到日本。
三、丁未黄冈之役(1907年5月),也称潮州黄冈起义,主要指挥者陈涌波、余既成
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同盟会成立后,以武装起义推翻清朝统治的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当时孙中山的战略思想是:在华南沿海地区发动起义,容易得到海外饷械的接济;先夺取两广为根据地然后挥师北上;长江南北革命党人齐起响应,必能推翻清朝统治。1907年3月,应清政府要求,日本政府驱逐孙中山出境。孙中山乃于3月下旬经新加坡到达越南,建立了同盟会分会,在旅越华侨中募集起义经费,并在河内设立了粤、桂、滇武装起义的总机关。之后,孙中山派许雪秋、余既成到广东潮州,派邓子瑜到广东惠州组织起义。5月22日,余既成,陈涌波率会党人士数百人,攻入潮州黄冈,以中华国民军的名义张贴布告。由于清军大举进攻,起义军坚持战斗数天,终因死伤过重而告失败。
  孙中山原订于5月25日在黄冈起事。21日,商民演戏,防兵在台前调戏妇女,捕去出面干涉的党人2名,并拟搜查泰兴杂货店总机关。负责起义的同盟会员余纪成、陈涌波遂提前行动。22日晚,余纪成聚集700余人于黄冈城外,誓师起义。陈涌波为前锋,由北门攻入,围攻都司衙门。当夜忽降阵雨,义军多为旧式鸟枪,弹药尽湿,陈涌波便改用火攻。在熊熊烈焰中,陈涌波叱咤冲突,血战一夜,攻克黄冈,生擒都司隆启等。次日,在旧都司衙门成立军政府,以陈涌波、余纪成为正副司令,总督松寿拨队防堵。25日夜,陈涌波出击黄金福军,起义军所用土炮威力不大,至第二日午,已死伤数十人,向黄冈乞援。余纪成披发痛哭,义军大受感动,身带双刀,背着湿被棉胎,准备肉搏。清军援兵赶到,义军腹背受敌,弹药告罄,不得不下令退却。27日晨,陈涌波、余纪成等决定保存实力,解散义军。余纪成等由海道逃往香港。28日,清军进入黄冈,搜获陈余等遗落的党人名册,按名逮捕,惨杀200余人。东灶乡民因曾为起义军煮粥,被黄金福用炮轰击,“惨毙多命”。这年是农历丁未年,此次起义又称“丁未黄冈之役”。
四、丁未惠州七女湖之役(1907年6月),也称惠州七女湖起义,主要指挥者邓子瑜
孙中山的起义计划是先取广东,再取广西,逐步占领南部7省,然后再北出长江,把反清火种撒向全国各地。在筹划潮州起义时,为了分散清军的注意力,孙中山派邓子瑜在惠州地区发动起义。邓子瑜曾在新加坡经营旅馆业,惠州的会党逃到南洋时,大多去投靠他。因此,邓子瑜在惠州的会党中威信很高。日,邓子瑜委派陈纯、孙隐等人在距离惠州20里的七女湖聚众竖旗发动起义,劫夺了清军防营枪械,击毙巡勇及水师哨弁清军多人,攻占了一些墟、村。各处旋又在八子爷打败清营管带洪兆麟,所向披靡,各处会党纷纷响应。清水师提督李准急调兵镇压,起义军声东击西,使清军疲于奔命。起义军来去飘忽,所向披靡,多次击败清军。这次起义共持续10多天。最后因为黄岗起义失败,失去声援,接济枪械未到,寡不敌众,起义军埋掉枪械,自行解散。起义失败后,邓子瑜被香港华民政务司勒令离境。领导起义的另外两个人,逃亡香港,转赴南洋,孙隐不幸于1909年被清政府广东当局杀害。
五、丁未防城之役(1907年9月),也称钦廉防城起义,主要指挥者王和顺
   1907年4月,广东三那墟(那黎、那彭、那思)人民因官府无理关押要求减免粮捐的请愿代表,组织“万人会”,推刘恩裕为首领,举行抗捐斗争。两广总督即派统领、标统率兵前往镇压。决定联合抗捐群众,大举起义,并争取郭、赵率新军倒戈,刘恩裕等也表示同意接受同盟会领导,共同起义。然郭部却偷袭刘恩裕抗捐民团,刘被杀害。后孙中山派、潜入钦州,黄兴亲赴郭营中游说。9月2日,王和顺率起义军攻击防城,5日占领防城,擒杀知县宋渐元,同日,王和顺率军500人攻打钦州,因郭人漳变卦,黄兴也未能在城内响应,王和顺只得改攻灵山。后因枪械缺乏,清军反扑,起义军被迫解散,退往越南。起义失败。
六、丁未镇南关之役,也称镇南关起义,主要指挥者黄明堂
1907年9月,同盟会中因发动防城起义失败等原因,改派为镇南关都督。12月2日,黄明堂、率乡勇80人,携带快枪42杆,潜袭广西镇南关。黄明堂与守炮台的清军取得联系,约订2日由山背间缒绳直入,直取第三炮台。起义军披蒙茸,拨钩藤,跨越断涧危崖,呐喊而入。守兵百余人无力抵抗,即相率投降,接着,第二炮台、第一炮台相继夺得。3日,孙中山亲率、、日人池亨吉、法国退职炮兵上尉狄氏等至关,登上炮台,全军鼓舞,黄明堂奏乐欢迎。次日,清军开到,发起攻击,孙中山在阵地为伤员包扎,并亲手发炮,竟打得很准。他慨言道:“反对清政府二十余年,此日始得亲发炮击清军耳!”当日下午,派一樵妇持函登台,表示愿率600余人投入孙中山麾下,并告以清军大兵来援,事急万分,祈自重。孙中山便决定回河内筹款筹械,命黄明堂坚守5日,一俟饷械运到,便进取龙州。当晚,孙中山、黄兴等下山回安南。7日,军机处将失去镇南关的“交部议处”,又命他戴罪立功“即日克复”。清军以4000人的兵力围攻。当夜,陆荣廷向北台猛扑,黄明堂坚持数日,枪弹告罄,于8日夜弃台,退至安南燕子大山。孙中山从越南运送的枪弹在文登即被法方扣留。镇南关起义遂告失败。
七、戊申马笃山之役(1908年3月),也称钦康上思起义,主要指挥者黄兴
1908年3月,孙中山派黄兴率领旅越南华侨中的同盟会员200多人,组成中华国民军南军,攻入广东钦州。在钦州、廉州、上思一带几十个村镇之间,转战40余日,义军队伍发展到600多人,战斗中先后击败清军一万人。后因弹药不继,义军宣布解散。
1908年3月27日,黄兴根据孙中山指示,以旅越华侨中的同盟会员二百人组成中华国民军南军开入钦州起义。29日抵小峰,遇清军六百余人堵击,黄兴采取以退为进的战术,分三路猛攻,清军大败。4月2日进抵马笃山,击溃清军三营,毙管带龙炳堂。旋乘胜取道那楼、大录等地向桂边进攻,队伍增至六百余人。清兵数千人尾追不舍,革命军在钦、廉、上思一带转战四十余日,后因孤军深入,没有根据地为依托,弹尽粮绝,无法坚持下去。黄兴等走越南,其余退入十万大山。
八、戊申河口之役(1908年4月),也称河口起义,主要指挥者黄明堂、王和顺、。
是滇越铁路的交通孔道,在同时,亦筹划在河口起义,以此为依托,以图。1908年,孙中山派、率领从镇南关撤出的起义军100余人,开赴云南边境,汇合当地会党、游勇,在孟坝寨设立前敌指挥部,伺机发难。4月30日(四月初一)凌晨,黄明堂率军向河口发起攻击。清军防营一部闻讯,击毙其管带蔡正钧,起义响应。革命军与反清义军会合,攻占河口。5月1日(四月初二),革命军又经过激战,毙清边防副督办王镇邦(玉藩),夺取河口炮台,黄明堂以中华国民军南军都督名义,布告安民,严申军纪。
  云南人民久受清政府残酷压榨,纷纷响应起义,清军亦倒戈迎降,革命军“数日内增加至1000余人,声势大振”,遂分兵出击。至5月3日,连克南溪、新街、坝洒,直逼蛮耗、蒙自,队伍扩充到300余人。5月5日,孙中山委任黄兴为云南民军总司令,节制各军,立即赴前线督师。黄兴赶到河口,投诚清军拒不听从调遣,黄明堂、王和顺亦不服其指挥,黄遂于5月10日折回河内,拟另组敢死军投入战斗。5月12日,黄兴在越南老街遭法警截留,旋被驱逐出境。越南法国殖民当局又应清政府要求,封锁中越边境,阻禁革命党及粮械进入云南,并加迫害、驱逐大批旅越革命党人,使河口革命军陷入孤立无援困境。
  云贵总督锡良在起义爆发后,一面调兵镇压,一面向清政府告急,清政府即派刘春霖帮办云南边防事务,令广西提督龙济光率防营增援,又命两江总督端方、湖广总督陈夔龙接济饷械,四川、贵州地方亦派军往援。革命军与清军在老范寨、泥巴黑、羊子街等地相持二十余日,最后被清军击败。5月26日(四月廿七日),清军占领河口。黄明堂率600余人撤至越南境内,被法国殖民当局勒逼缴械,强行遣散。河口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其影响却是深远的,为辛亥云南起义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九、庚戌广州新军之役(1910年2月),也称广州新军起义,主要指挥者倪映典
河口起义失败后,感到会党组织涣散,难于节制,转而以策反新军为重点。在广州最早拟利用防营发动起义的是朱执信。朱执信(1904)留学日本,次年加入同盟会,并深入广州防营中发展革命组织。拟乘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相继死去之机,依靠葛谦等所能掌握的力量发动起义,因计划泄漏而失败。这次事件前不久,倪映典来到广州。倪映典()曾入安徽武备练军学堂,及炮兵学堂,任江南新军第九镇炮兵队官,参加同盟会,因赵声的关系得任新军炮兵二营右队二排排长。以此为掩护,暗中向下级军官和士兵宣传革命,发展组织。&
宣统元年五六月间,广州同盟会负责人赵声、朱执信、倪映典、胡毅生、陈炯明、莫纪彭等开会决定:由倪映典联系新军和巡防各各营,胡毅生联系农村会党,赵声总其成。八月以后,倪映典专门从事新军的发动工作。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同盟会在广州军队、特别是新军中的力量有了长足的进展。当时广东新军计有步兵第一、二两个标(团)、炮兵第一、二两个营、辎重兵一营、工程兵一营、学兵营一营,除第二标和学兵营驻北校场外,另有巡防新军七营。到这年冬,广州新军已有不少人加入同盟会。为适应形势的发展,同盟会在香港建立了南方支部,作为指挥南方革命的总机关。不久,倪映典自广州至香港,报告策动新军情况。南方支部遂电邀黄兴、谭人凤、赵声来港,“共图大举”。日黄兴抵达香港,主持起事大计。为保证起义的胜利,除倪映典加紧在新军中开展工作外,又命姚雨平()、张碌村策反省会附近之巡防营,朱执信、胡毅生联络番禹、南海、顺德之民军。二十六日倪映典再到香港共同商定于农历元宵节前后发动起义。不料这时广州发生了意外事件:新军与警察互殴,后警察拘押了8名新军士兵。兵士怒不可遏,百余人持械包围了警署,当晚,倪映典赴港向南方支部报告,要求提前发难,经商议决定正月初六举义。但倪离广州后,新军处于群龙无首,被押士兵警察如何蛮横无理,凌辱新军弟兄等情事。党人士兵闻言大愤,自动携械入城,逢警察即打,并捣毁几处警署。粤督袁树勋闻讯,立令新军协统张培爵弹压。当日张率宪兵至二标,集合兵士训话,下令禁士兵外出。。已知不放假的一标士兵于初二晨纷纷夺门而出脅击司令部、军械房、讲武堂等处取枪械及子弹,准备立即起义。初三从香港赶回的倪映典发现新军士兵已纷纷做好了战斗准备,群情愤激,难以抑制,于是当机立断,率炮兵第一营首先起义,接着步兵、辎重、工程各营士兵纷起响应,共集合3000人;公推倪映典为总司令。倪与义军对天宣誓:“愿为革命战死”,随即分三路向广州城推进。主力抵达牛王庙时,消防营统领吴宗禹已率所部三营在此扼守,居高临下,发炮轰击,起义军伤亡颇重。这时,巡防营帮带童常标、管带李景濂等人到阵地前,传呼请见。倪与童是安徽同乡,倪以为他们是来约自己磋商反正问题的,遂释然不疑,独自一人入清营。当倪从清营回本阵地时,清军突然开枪,当即被击毙。倪牺牲后,义军失去了领袖,造成很大混乱,但余下的部队仍坚持战斗至深夜,后因“子弹罄竭,无法抵御”,终至溃散。次日清军四出搜剿,义兵被俘百余人。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影响巨大。它证明清朝统治的工具新军,通过革命党人的工作,确可转化为革命的力量,从而大大增强了革命党人和广大群众对革命胜利的信心,加速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十、辛亥广州三月二十九日之役(1911年4月),也称黄花冈起义,主要指挥者黄,在的召集、、、等重要骨干会议,拟定周密计划进行广州起义,和政府决
1911年1月,黄兴、赵声、胡汉民在成立了
“统筹部”,并在当时的香港策划起义,又派人到广州附近各地,联络、防营、、民军,以备响应;同时在广州设立38处秘密机关,刺探敌情,转运军火,为起义作准备。定起义时间为4月13日,计划十路大军攻打广州。后因同盟会会员南洋华侨4月8日同天单独行动,枪杀,以及运炸药被捕,原定起义被迫改期。
1911年,起义组织者在署附近的越华街小东营五号设立起义总指挥部,赵声任总指挥(留守香港),黄兴任副总指挥。兵分四路进军:黄兴率一路攻总督衙门;姚雨平率军攻小北门;陈炯明带队攻巡警教练所;胡毅生带队守南大门。,
(宣统三年三月廿九)下午,黄兴率800名敢死队员攻打两广总督衙门、小北门、巡警教练所和守南大门。120余名敢死队员直扑两广总督署衙门,决心生擒两广总督。不料张越墙逃遁。由于清朝部队人数众多,起义队伍得不到接应,各路队伍虽与清军展开激烈巷战,彻夜猛攻,但都因寡不敌众先后失败。黄兴侥幸脱险。由于实际起义以黄兴率部为主,黄兴为实际起义领导人。赵声、胡汉民二十九日率200先锋队员出发,三十日凌晨抵达广州城外,但是大势已去遂返回。
事后,同盟会会员多方设法收殓烈士遗骸72具,合葬于城东红花岗,后改名。1932年,查得此次死难烈士姓名达86人。由于习惯,人们仍称“”。
孙中山在《黄花岗烈士事略》序文中高度评价了黄花岗之役:
“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为纪念此次起义,3月29日后来被定为。
&&&&&&&&&&&&&&&&
(3)结束语
孙中山领导的十次武装起义,有人大肆贬低其功绩反扬言道
:“它没有任何明显的成就,留下的几乎全是失败的记录。其中,不乏孤军无援、枪炮破旧、钱粮不济的窘境;不乏策反清军首鼠两端、降而复叛的无奈;不乏乌合之众不听从指挥、一哄而散,撤下来无从安置、群聚孙中山住宅讨伙食的尴尬。而清廷每次均几乎不费大力,即将其镇压了。还有人用“百十人”、
“烂枪”、“泄密”、“兵变”、“骚乱”、“不和”、“各自拉山头为王”、“溃逃”等词语,”并提出疑问:“这也叫“革命”?
笔者不才,但可以肯定地回答:这就是革命,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在这十次起义中,你可听到郑士良连胜清军,陈海波血战黄岗,活捉都司隆启,在镇南关起义军跨越断涧危崖
,击败清兵,纷纷向革命军弃甲投降。。。。。。这些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事绩;就是孙中山领导的“屡战屡败”的起义,
壮烈的反清武装起义。因而无论有多少次失败,都体现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前赴后继的精神,敢为天下先、敢把皇帝拉下马的勇气,为四万万同胞革命,流血牺牲,艰苦探索、大胆尝试直到辛亥革命成功的可贵品质,真令人仰止,义博云天。
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人——其中不少是留学海外、学富五车的青年才俊,在十次武装起义中,前仆后继,一次一次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唤起了武装推翻清朝的国民革命,都应值得大家宏扬的。武昌起义之所以能成功,首先有这十次起义做参照,有这十次起义对清王朝狠狠的打击和使其动摇蹦溃,使革命力量的逐渐壮大,使革命氛围的渐次浓郁。回眸反思辛亥革命不仅是中国历史的大转折点,而且是开辟了民族民主革命的新纪元,像列宁所说的那样:“辛亥革命给亚洲带来解放,使欧洲资产阶级的统治遭到破坏。”如果我们从全世界眼光来看,辛亥革命可算是第三世界革命的伟大先导。也是它在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起到的重要意义。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终稿]论孙中山的历史功绩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终稿]论孙中山的历史功绩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近代史论文关于孙中山
近代史论文关于孙中山
学习啦【近代史论文】 编辑:斯娃
  近代中国的舞台上涌现出了众多为抵御外侮、救国救民而奔走呼号、呕心沥血的风云人物,在这些人物中,作为推翻帝制、建立民国的领袖,孙中山永远为人所铭记、敬仰。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近代史关于孙中山,供大家参考。
  关于孙中山一:读毛泽东《纪念孙中山先生》
  前言:在20世纪中国,站在时代前列,领导中华民族奋勇斗争、走向振兴的有三个领袖人物:孙中山、毛泽东和邓小平.日,适逢孙中山诞辰九十周年.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身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对孙中山做出崇高的、科学的历史评价.继承者对先行者的科学评价,为我们正确解历史,继承前人开创的伟业,并把它推向前进,提供了思想与行动的指南.
  一:内容简介
  在《纪念孙中山先生》文章中,第一:对孙中山的一生作了概括总结:&他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第二:毛泽东自豪地道:&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革命。我们正在完成这个革命。&第三: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大陆对孙中山的看法整齐划一,因为毛泽东对孙中山的功过做出了概括,学者们研究的重点主要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哲学思想以及他早期的思想和活动,在研究成果中,几乎都是正面文章,少有提出问题的。
  二:重要意义
  一、理论意义:毛泽东科学评价了孙中山的历史地位,对孙中山的历史贡献作了充分的概括。主要是:第一,在中国民主革命准备时期,孙中山以鲜明的中国革命民主派立场,同中国改良派作了尖锐的斗争。他在这一斗争中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第二,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了帝制,建立了共和国。第三,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把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毛泽东还高度评价了孙中山对后来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影响,阐明了辛亥革命的进步意义。
  二、历史意义:党领导人民经过长期的浴血奋战,胜利完成了近代中国所提出的第一个历史任务,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在中国人民的解放后,又开始为完成第二个历史任务,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于是,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如何在经济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与民主革命的相比,党缺乏充分的理论和思想准备,更没有实践的经验,再加上当时的环境,中国只能在建国初期采取&一边倒&的外交策略。在上站到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在经济上学习苏联的经验,并获得来自社会主义大家庭的经济援助。这在当时是非常必要的。但苏联经验并不都是的,苏联成功的经验并不都适合中国的情况。实践证明,必须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毛泽东提出纪念孙中山先生,就是要学习和发扬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为实现孙中山先生提出的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三、现实意义:毛泽东指出:孙中山在政治思想方面留给我们许多有益的东西。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在这种影响下,我们完成了孙中山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和历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了,把旧民主主义性质的辛亥革命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关系深刻地揭示出来了,从而科学地评价了孙中山的历史地位。
  三:启示
  通过学习毛泽东的《纪念孙中山先生》,第一:我们要从中学习到毛泽东充分肯定了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功绩,并号召我们作孙中山革命事业的继承人,使中国对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第二:毛泽东也指出了孙中山像其他伟大历史人物一样,也有他的缺点方面,但我们决不可以苛求于前人。第三:我们一定要向他学习,刻苦学习,将来把提高人民群众的整体生活水平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把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作为自己的责任,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结束语:我想,毛泽东对孙中山的态度,值得我们这些后来人,在对待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先行者毛泽东时,仔细地玩味、思考。
  近代史论文关于孙中山范文二:孙中山先生(近代史论文)
  摘要: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之父,他于1895年的广州起义真正开始了革命活动,直接采取了武装斗争的形式来进行反清革命,并开始在人们的心目中成为&革命党&的旗帜。1905年孙中山建立了同盟会,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确定为革命政纲,在《民报》上提出了提出&三民主义&学说,即&民族、民权、民生&,与梁启超、康有为等改良派激烈论战。日,武昌起义打响,并取得革命的首次胜利。为此,辛亥革命在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抹。
  关键词:
  民主革命、同盟会、辛亥革命、复辟、护法运动
  引言:孙中山本人曾经讲过:革命是万不得已的事情,而且不能一直革下去。
  正文: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又是卓越的革命实践家。为了实现中国的自由、独立和富强,他不辞辛劳,奔走颠簸,跑遍整个世界。他的思想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他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对老一辈革命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孙中山先生也并不是天生的革命家,他的思想经历了一个从改良到革命的转变过程。 1894年的孙中山,思想上还很摇摆,处于革命与改良的十字路口。他曾经上书李鸿章,提出了一个发展业、改革制度和选拔人才制度的理想蓝图,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要做到&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这个主张显然是温和的社会改良主张。遗憾的是,李鸿章对孙中山的上书态度极为冷淡。甲午战争中国一败涂地,孙中山非常失望,他看到清政府的腐败已经无可救药,意识到不推翻这样腐败的政府,是难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在和平改良的道路走不通的情况下,在中华民族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孙中山才断然决然地起来革命。由此放弃对清政府的幻想,毅然决然走上革命的道路。&吾因爱平和而愈爱革命,何也?革命、平和。两相对待;无革命,则亦无平和,腐败而已,苦痛而已。&这是孙中山内心的真实写照, 1894年11月,他在檀香山成立了第一个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的团体&&兴中会。孙中山起草的兴中会章程,明确揭示了中国所面临的严重危机:&方今强邻环列,虎视鹰瞵,久垂涎于中华五金之富,物产之饶。蚕食鲸吞,已效尤于接踵;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有心人不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他在1905年成立同盟会时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第一次提出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的革命主张。
  1895年的广州起义,因为事先泄密,这次起义以失败告终。陆皓东等多位重要成员被捕处刑,孙中山则被清廷通缉,遭香港当局驱逐出境,流亡海外。这是孙中山用革命的手段来实现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理想的第一次。同年11月,孙中山避往日本,并于此时起剪掉辫子,改穿西服。1896年初与其妻儿抵达夏威夷,再转往美国,希望在旅美华侨中发展兴中会及筹款。 从此,孙中山真正开始了革命活动,直接采取了武装斗争的形式来进行反清革命,并开始在人们的心目中成为&革命党&的旗帜。
  孙中山被推为同盟会总理,再度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确定为革命政纲,并将华兴会机关刊物《二十世纪之支那》改组成为《民报》。他在《民报》发刊词首次提出&三民主义&学说,即&民族、民权、民生&,与梁启超、康有为等改良派激烈论战。继而编定&同盟会革命方略&,正式宣示进行国民革命,举所誓之四纲,力图创立&中华民国&,并定&军法之治,约法之治、宪法之治&三程序。
  1907年 5月22日,由孙中山指派许雪秋及同盟会嘉应州主盟人何子渊领导发动的潮州黄冈起义爆发,因寡不敌众,力战6日而败;27日下午,起义军宣布解散,总指挥陈涌波、余既成被迫走避香港。 自1907年7月至1911年,孙中山多次授命其他革命同志,在全国各地发动起义,甚至经越南亲赴广西主持镇南关起义,最终被法国当局拒绝入境,一直至辛亥革命成功以后,才再度踏足中国国土。 1909年至1911年期间,孙中山大部份时间花在旅途之上,多次在各国华侨、生中筹划革命经费及外国政府支持,然而所得极为有限。仅在1907年至1911年间,就领导革命党人连续组织了8次武装起义。这些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鼓舞和激发了广大群众的革命热情,培养和锻炼了大批干部,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向前发展,加速了清王朝覆灭的到来。直至日,这一天,古城武昌城头的枪声震撼了全中国,全世界。武昌起义,革命才取得第一次成功,武汉当日光复,各省同志纷纷响应。它敲响了两千多年封建专制制度覆灭的丧钟,引发一场席卷中国大地的伟大变革。这枪炮声留给后辈的不仅仅是光荣与骄傲,也不仅仅是丰厚的物质文化财富,更是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 为此,辛亥革命被传诵至今。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的卓越贡献和光辉的业绩,这场革命所产生的伟大而深远的影响,是永远不可磨灭的;它所留下来的宝贵的历史经验教训,也为后人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它推动历史前进的伟大意义,它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永载史册,彪炳千秋。
  尽管从根本上来说,辛亥革命是失败的,但它依然是一次划时代的创新和改革。它所要革除的君主专制是一个延续了几千年的制度,所要创立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是一种全新的制度,尽管困难重重,历尽艰险,但革命先驱者仍然坚持不懈,不屈不挠,呕心沥血,努力发掘那些曾经在数千年漫长岁月里凝聚、团结、鼓舞、振奋亿万国人的经济、政治、文化乃至心理素质的各种积极因素,以此来唤起&我同胞之国民&,共同救亡图强, 通过艰辛的奋斗终于达到革故鼎新的目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民遭受剥削压迫、贫困苦难的根源,它严重地阻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到了近代则大大便利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奴役。彻底推翻君主专制制度是中国人民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统治下极端贫困和落后状态中解放出来的前提。在民族危亡严重时刻的二十世纪初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提出推翻清朝专制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的主张,这就开辟了几千年来中国革命的新纪元,开始了近代中国人民斗争的新阶段。 辛亥革命的仁人志士留下的是一种敢闯、敢干、敢试,敢为先的大无畏精神。这种精神具有爆发力、原创力,是一种宝贵的人文精神。参加辛亥革命的革命志士,是一群以近代知识分子和思想进步的资产阶级为主导的爱国进步群体,在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怀着一心救国赤子情怀,投身到民主革命当中,发动了武昌起义,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后,表现出了高昂的革命精神和平易近人的民主作风,给人们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在短短的三个月内,颁布了三十几道革命法令,如改用阳历,限期剪辫子,废除跪拜,禁止缠足,禁止吸食鸦片,禁止刑讯,销毁刑具,颁布一些关于&振兴实业,改良商货&的通告等,无一不带有移风易俗,革故鼎新,发扬资产阶级的民主精神。用孙中山名义公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了国内各民族人民的民主权利,虽然主要是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但毫无疑义是带有革命和民主性的国家根本大法。它的公布,为人民的民主权利提供了的根据,大大有利于民主精神的发扬。
  辛亥革命失败后,革命形势处于低潮。孙中山并不气馁,继续为革命事业奔走。他勉励革命党入&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1913年8月间,孙中山来到日本召集流亡东京的革命党人,总结经验,策划新的斗争。经过积极筹备,孙中山在东京建立了中华革命党,制定《革命方略》,组织中华革命军,不断派人联络军队,组织武装反袁斗争。当袁世凯完全投靠日本帝国主义,接受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并加紧复辟帝制时,孙中山在日本一再揭露袁世凯的罪恶阴谋,两次发表《讨袁宣言》,号召全国人民粉碎帝制复辟,重建民国。在中华革命党的参与发动下,国内各省纷纷起义,并发表宣言、通电,形成声势浩大的讨袁运动,在举国反对下,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直到1916年4月,孙中山回到国内继续领导护法运动。 1924年冬,孙中山扶病北上,发表北上宣言。要求&召集国民会议,以谋中国之统一和建设&。孙中山到北京后,继续为召开国民会议、反对段祺瑞的卖国政策进行斗争。日9时30分,孙中山因原发胆管腺癌转移到肝部逝于北京协和医院,享年59岁。弥留之际,他提到国事的遗言是:&和平&&奋斗&&救中国!&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孙中山几乎是孑然一人引进西方民主的火种,他燃起的辛亥革命的烈火,不仅推翻清王朝,而且结束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创建了新生民主共和国,将帝王时代带到现今世界,实现20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飞跃。他在革命生涯中表现出来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和与时俱进的胆识,促使他在时局变化的重要关头,能够在诸多方面走在时代前列,表现出政治敏感性和革命坚韧性,引领着时代的潮流。他坚持&民有、民治、民享&的共和国宗旨,但他追求的共和国模式以及革命方法和手段却不断变化。他是全面推动中国进入现代化的先驱,是对现代化进行总体规划的开山祖。他提出的和平发展、改革创新、学习外国一切先进经验和长处,与世界接轨等思想和策略,为中国现代化初步探明了道路和方法。他所探求和绘制的中国现代化道路和方案,既反映着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反映着全国人民的衷心愿望,同时也表达出他对中国现代化的独特见解。
  从孙中山先生的毕生的革命活动中可以得出结论,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之父,是中国现代化的开创人,又是国家统一的坚定捍卫者,也是社会主义向往者。他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儿子,又是世界性的巨人。可以说,孙中山所起到的作用和影响,是无人可以替代,也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就是现在也仍旧带有启导和借鉴的积极意义,仍旧带有开拓未来的潜力。
  参考文献:
  《孙中山传》&&尚明轩&&文化艺术出版社
  《民权与国族》&&孙中山&&上海远东出版社
  《上海报业:为孙中山革命活动鼓舞与欢呼》&&张骏/周楠&&解放日报
  《文化之旅》 &&王志光&&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
本文已影响 人
[近代史论文关于孙中山]相关的文章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3777人看了觉得好
982人看了觉得好
702人看了觉得好
【近代史论文】图文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孙中山最大的历史功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