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诗经的艺术特点编集的文化意义

《诗经》的文化价值与教化意义
&&&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又称《诗》、《诗三百》、《毛诗》、《三百篇》。从汉代起,《诗经》列入“五经”之中,成了同政治、道德密切相关有教化意义的经典。相传,《诗经》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
&&& 《诗经》搜集了公元前11世纪至前6世纪最为影响的诗歌305首,内容涉及到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等,从不同角度展示了远古社会的风貌,讴歌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聪明才智,是一部丰富生动的远古社会的百科全书。《诗经》在思想感情、表现方式、审美观念等方面,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散发出浓郁的乡土芬芳。《诗经》的思想观点鲜明,对善恶是非作了评判,有强烈的道德意识和审美意识,发挥了“言志”“载道”的作用,对后世产生很大的影响。
&&&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把《诗经》作为教育弟子立言、立行的标准读物。围绕《诗经》的学习与研究,形成了传统的诗经学,在我国文化史上产生很大的影响。
&&& 《周南?关雎》是《诗经》的首篇,着名的爱情诗,中国古代爱情故事的经典。“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关雎》表达的思慕之情,读来十分感人。千百年来,《关雎》为人们所传诵,它不仅是《诗经》的开篇之作,而且是中国文化的开局,中国文学的历史少不了《关雎》。
&&& 《卫风·氓》是《诗经》的长篇叙事抒情诗,情节紧凑,语言简洁,抒情叙事融为一体,富有艺术魅力。它是文学上反映男女情爱问题的开篇之作。作品从一个侧面揭露了男女不平等,婚姻关系男方说了算,不受制约的不公平性。全诗以叙事为主,中间插入议论和抒情。该诗为推动男女平等、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念,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卫风·氓》具备了叙事诗的特征,影响到后期叙事诗的创作。这首诗至今仍有教化意义。
&&& 《诗经》积淀了周代以前到周代的文化,它是中国诗歌艺术的典范,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瑰宝,它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对中国文学的创作和对古代历史的研究有着极大的影响,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诗经》奠定了中国诗歌艺术的特色,开创了古典诗歌现实主义创作和抒情诗创作的先河,《诗经》问世以来,一直受到读书人的尊崇,后世许多优秀诗人、文学家都学习《诗经》的创作手法,创作出适应时代需要,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优秀作品。《诗经》所表现的现实主义精神,为后代作家树立了楷模,引导诗人、作家热爱自己的祖国和人民,积极地反映现实生活。这种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被后人概括为“风雅”精神。
&&& 《诗经》开创了我国诗歌史上的四言诗,奠定了四言诗的创作格局。在《诗经》之前,诗歌只流于口头形式,没有固定的格式,中国诗歌的真正起步始于《诗经》。《诗经》的四言诗体裁,影响了后世的诗歌创作,魏晋时期,曹操、嵇康等人都研习《诗经》的四言诗创作艺术,创作四言诗。后世的五、七言诗,尤其五言诗,是在四言诗的基础上的创新发展。
&&& 《诗经》的赋、比、兴、双声、叠韵、叠字等表现手法,强化感情的抒发,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和写人状物、拟声传情的生动性,这种表现手法一直影响着古代诗歌创作,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诗经》的节奏韵律,尤其是押韵形式与韵部等方面,为后世诗歌创作提供了样式,文学史上的赋、颂、箴、铭等韵文与《诗经》有着不解之缘。《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是在《诗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诗经》灵活多样的表现手法,准确、优美、纯洁、形象生动的语言,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为后世诗人、作家所学习和运用。
&&& 现代汉语的很多成语都出自《诗经》。如成语“鸠居鹊巢”出自《召南?鹊巢》;“凤鸣朝阳”出自《大雅?卷阿》;“令仪令色、小心翼翼、夙夜不懈”,出自《大雅?烝民》;“生我劬劳”出自《小雅?蓼莪》;“君子好逑、梦寐以求、辗转反侧”出自《周南?关雎》;“一日三秋”,出自《王风?采葛》。现代汉语常用的修辞手法,在《诗经》中几乎都能找到。
&&& 闻一多先生说:“《诗经》是宗教,是政治,是教育,是社会,它是最全面的生活”。梁启超说:“现存先秦古籍,真赝杂糅,几乎无一书无问题,其真金美玉,字字可信者,《诗经》其首也。”
&&& 孔子说:“诗三百,一言蔽之,思无邪”。《诗经》“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诗经》字字句句都是真话,金玉良言,时时处处流露的是真情、良心和正义。《诗经》表现了纯洁的思想道德,字里行间没有邪念、虚妄与怪诞。几千年来,它影响着人们的心灵,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发乎情,止乎礼”,《诗经》表现的爱情是无比纯洁高尚的,没有虚虚伪伪的爱情,用金钱买不了《诗经》的真情。《诗经》既大胆地抒发情感,又有所节制,注重情与理的统一,讲求作品的社会责任,闪耀着理性的光辉。这与我们当代有些文学作品喜欢写肉麻的爱情吸引人,表现消极情感,腐蚀灵魂,不讲文艺的社会责任,是大相径庭的。文艺工作者应从《诗经》中吸取情感和智慧的力量,努力表现真善美,培养人们健康纯洁的精神品格。
&&& 周代重礼仪教化,民风淳朴。《诗经》歌颂了周代的君子人格、仪表风范、文化修养。《诗经》中的燕飨诗,通过亲朋好友欢聚宴饮的场面,表达了燕飨礼仪。燕飨之礼是公共场合应遵循的礼仪规范和道德修养,在今天仍有着很好的教化作用。
&&& 《诗经》不仅是文学经典,而且是后世社会教育的典范。《诗经》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在世界各民族的文学中,没有哪一个民族的文学作品象《诗经》那样,早在2500多年就表现了那样高度的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诗经》的文明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共产主义的思想文明。
&&& 法国人比奥着的《从诗经看中国古代的风俗民情》中说:“《诗经》是东亚传给我们的最出色的风俗画之一,同时也是一部真实性无可争辩的文献。以古朴的风格向我们展示了上古时期的风俗习尚、社会生活和文明发展程度”。
&&& 日本诗歌的发展与《诗经》有着密切联系,和歌的诗体、内容和风格都深受《诗经》影响。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巴次大陆都在传播《诗经》。越南、蒙古相继出版发行《诗经》。《诗经》正以几十种语言文字在世界传播,诗经学是世界汉学的热点。
&&& 当代社会,各种思想文化交融,在经济繁荣的背后,存在着许多消极因素,如诚信、伦理道德、社会公德、理想信念的失范,拜金主义、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等不健康的思想侵蚀着人们的肌体,人心浮躁,人与人之间冷漠,缺乏美好的情感世界。人的情感问题,影响着生态环境,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充满着矛盾。有些文学作品随波逐流,不主动积极地表现文明进步的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而是热衷于口味、机巧,缺乏人文关怀。文学上所表现的错误的价值观念,需要用《诗经》“和美”的文化精神来感染和熏陶。《诗经》所表现的高尚道德情操,对当代文学创作,繁荣社会主义文艺,有着重要的作用。
&&& 由于时代的局限,《诗经》掺杂了一些超自然的神话,缺乏自由精神,这在当时来说是难免的。它的不妥之处与《诗经》这样一部伟大的作品相比,是微不足道的,我们不能苛求于前人。《诗经》纯洁的思想、诚实的风格,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仿效。
&&&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读《诗经》能体验到一种静气和畅快,养成“温柔敦厚”和文明礼貌的品性。
&&& 我们要学习、传承《诗经》的优秀成分,通过《诗经》的潜移默化作用,陶冶人的思想情操,提高人们诚实、健康的精神素养,促进人与人之间团结友爱、共同进步,弥补人们心灵空虚,克服浮躁与焦灼,塑造高尚人格,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文化强国,增强爱国情感、亲情友情,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记者:李上池)
Copyright &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河南网--河南省综合性门户网站,致力于为河南企业及网民提供信息化服务! & 搜狐地方网站联盟成员 & 通用网址:河南网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最新精选】诗经的编集,诗经精选,诗经名句精选全集,诗经精选全集,诗经改编的歌曲,根据诗经改编的茶艺,诗经的编订,诗经是谁编的,诗经是谁编写的,由诗经改编的歌曲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最新精选】诗经的编集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诗经》与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
文化中国-中国网 .cn  时间:
13:57  责任编辑: 任子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应是由采风制度下周王朝的史官、乐官们所编定。孔子曾整理过《诗经》。《诗经》共收入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首。就其内容而言,分风、雅、颂三部分。“风”又分为 15国风,为陕西、山西、山东、河北、湖北等地的土风歌谣。“雅”是指周王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歌诗。“颂”是在祭祀和典礼仪式上使用的乐歌、颂歌;另外,“颂”中还保留了若干商、周等古老部族的史诗,这些史诗述说了这些部落的起源、发展以及民族英雄的事迹。
《诗经》是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故乡。春秋战国时期、乃至更早,《诗经》就为凝聚我们的民族精神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当时,由于相距遥远,交通不便,普通人的旅行范围都是非常有限的,这当然不利于人们建立地理意义上“天下”的概念;但《诗经》的传唱,使原本遥远的地域变得可以想象、可以亲切地感知。齐国的海、宋国的河,秦、晋的高山,他乡丰富的物产,奇异的风情,都因《诗经》的描绘而进入人们的视野。因此说,《诗经》在当时各国之间,缔造了宝贵的文化亲缘。
当时,各国社交、外交所用的乐曲都出自《诗经》,《诗经》也是人们学习语言的范本。由于《诗经》长期、广泛的传播,具有极高的公信度,所以,不仅在民间,即便是在上流社会也有着极高的引用频率,在人际交往中、特别是在重大的外交场合或是典礼中,人们都会不约而同地引用《诗经》中的诗句来加强自己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所谓的“断章取义”是一种流行的作法。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当中,对《诗经》的熟悉程度,对《诗经》引用的恰当程度,都是一个人整体文化修养水平的标志,当然也就关系到他享有的社会尊重程度。
孔子曾经谆谆教诲他的弟子,要熟读《诗经》,深深体会《诗经》,因为在主流文化中,一个人“不学《诗》”,就“无以言”。孔子认为,学习《诗经》,可以“远之事君,迩之事父”,更加恰如其分地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学习《诗经》,还可以陶冶情操,使人修炼出“温柔敦厚”的日常品性。随着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受尊崇程度的不断提高,极受儒家学派推重的《诗经》逐渐完成了由文学作品到儒家经典的转变,并成为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教材。围绕《诗经》的学习与研究,还形成了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诗教”传统。《毛诗序》对于诗教的核心归纳比较全面:“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有关《诗经》内容的学习与训练,也因此成为知识阶层必备的文化素养。对于政治家而言:更是要通过学习《诗经》的内容,深刻体会《诗经》所倡导的基本价值:不仅要通达人情,洞悉人的深心、真心,而且特别要强化自己关注弱势人群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状况的意识,以更有效地解除民间疾苦,消除社会弊病,获得民众拥戴,保持政权稳固。
《诗经》何以具有如此强大的影响力是值得探究的。其原因至少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考虑:首先《诗经》作品的收录与排序没有特权。我们目前还弄不清《诗经》中的作品是以什么标准来进行收录和排序的,但肯定不是以国家的大小、强弱、贫富来做收录、排序标准的;因此它最终才成为我们多民族大家庭当中、为人心悦诚服的、共有的经典。其次,《诗经》的作者们以及《诗经》作品中的抒情主人公分别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具有广泛的群体代表性,而不只是仅限于某类特权人物,比如知识分子、社会精英、官僚富豪等等;《诗经》涉及的多是普通人、普通的生活模式中可能出现的情感遭遇,所采取的价值标准也更多是民俗的;不仅很少地域歧视,也很少阶层歧视。应当说,《诗经》主要关注高频出现、人人可以体验、人人需要学习、人人可能面对的情感遭遇;与其他典籍相比,《诗经》不是光讲大道理,而更多的是从生活细节出发,从人的细微情绪出发,对人进行引导、诱导,所以能够成功地介入、干预大众的情感生活。
《诗经》倡导的情感生活态度总体是积极乐观的。无可否认,情感问题是人一生都要面对的巨大生命之忧,孤独、惊惶、恐惧、烦躁等等这些负面情感多多少少都会经常给人带来精神困扰;严重的情感困扰往往还会造成持续性的心理障碍、创伤。《诗经》崇尚个人自主把握命运,特别鼓励人们在情感遭受打击的时候,要勇于自救、自助,并且还倡导人们尽可能地互助。《诗经》善于帮助人们发现生活的动力、行事的信心、为人的责任;善于帮助人们有意识地培养健全的精神和人格。
《关雎》是三百篇之首,也是《诗经》中最著名的诗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这些优美的诗句,饱含着深长的意蕴,自古以来,广为传唱。《关雎》当然是一首爱情诗,说的是一个小伙子爱上了一个姑娘,却无缘亲近她,因此而日夜苦恼不已;上天不负有心人,最终他获得了觉悟,通过美好的音乐而得以走进姑娘心中。这首诗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地传诵,是因为它准确而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式爱情的真谛:爱,就意味着要千方百计地给予对方细致入微的体谅与关爱,就是想方设法要使对方感受到最大的快乐和幸福。古往今来,无数爱侣就是从这首诗中,获取了永相爱悦的秘诀。慷慨付出、一往情深,正是中国文化崇尚的情感基调!
“绿草苍苍,白露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方向,却见依稀仿佛,她在水的中央。”台湾著名作家琼瑶作词的歌曲《在水一方》在华人社会有着很高的流行度,这首歌的歌词系由《诗经侘秦风·蒹葭》改作。《蒹葭》原诗中的诗句是这样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回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这当然也是一首爱情诗,表达的是一段尚且未能如愿的爱情;不过,这也未尝不可看成是一首含义丰富的哲理诗,表达的是人对理想、对人间亲密关系不懈的追求。这首诗的不同凡响之处,恰恰在于诗中深入揭示了追求、奋斗与挫折、磨难并生的过程中,人经常会遇到的复杂而矛盾的内心感受:求之不得的怅惘,南辕北辙的徒劳,不得要领的郁闷,犹豫不决的困惑,匪夷所思的诧异,恍然发现身处悖谬时的自嘲等等。但是面对挫折,《蒹葭》倡导的当然不是绝望、放弃,而是自我宽解,自我反省与自我坚持。在困难面前,在失意当中,更要对大局看得开、对自己的未来想得开、做眼前事则是要放得开,这也是《诗经》中许多诗作共同贯穿着的一种坚忍不拔的执著精神。 (作者:张文 单位:中央党校文史部)
文章来源: 学习时报
文明上网 登录发帖
版权与免责声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诗经的研究意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