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丝绸之路的终点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9:00-18:00周一至周五单选题来源:2015年高考浙江省文综历史真题(带解析)难度系数:1.00-0.86浏览:2734次评分:解答考点新注册学生用户,每天可免费查看5道试题答案和解析试题推荐下一题上一题/5【】【】【】【】【】点评试题试题版权声明:该试题由用户上传,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发邮件到,我们核实确认后会予以删除。 -->记住密码合作方快速登录请您选择错误类型
错误描述:
0-500字描述字数太多,请修改提交成功!感谢您对易题库的支持,谢谢:-)我的试卷清空丝绸之路与古代中外物质文化交流_wubin53_新浪博客
丝绸之路与古代中外物质文化交流
丝绸之路与古代中外物质文化交流
(2016年11
各位朋友,大家好。
今天很高兴有机会在沈阳产业金融博物馆与大家见面,聊一聊丝绸之路的有关问题。最近这几年有一个使用很广泛的名词,叫“一带一路”。这是中央提出的在新形势下国际经济合作的大战略。关于“一带一路”,最近几年学术界研究的很多,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一带一路”这个概念实际上包含了一个关键词,就是“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都说的是“丝绸之路”。我的学术研究主要是在中外文化交流史的领域,主要研究的是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和外国文化在中国的接受和融合。最近完成了一部大著作,叫:《中国与世界:相遇、对话和互动》,有10
多万字。在这样大的篇幅中,很有多内容涉及到丝绸之路。所以我今天就与大家谈谈有关丝绸之路及其古代中国与外国在物质文化方面的交流的一些情况。
我今天讲的内容包括三个部分:
“丝绸之路”及其形成的历史。
中国对外国物质文化的接受和融合。
中国物质文化在海外的传播。
“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
“丝绸之路”这个概念首先是由
世纪末德国学者李希霍芬提出来的。李希霍芬是普鲁士地理学和地质学家。他曾先后
次在欧亚腹地旅行考察,
年,他随德国经济代表团访问过包括中国在内的远东地区。回国后,李希霍芬完成了
卷本巨著《中国亲程旅行记》,于
年陆续出版。在这部书中,李希霍芬把中亚地理与东西文明交流联系起来,把“从公元前
年间,中国与河中地区
以及中国与印度之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一个具有深远学术影响的、使用最频繁、影响最广泛的概念。一般而论,“丝绸之路”所指的是从中国长安经过河西走廊、穿过天山脚下进入到中亚、西亚,然后再通向地中海地区的交通道路。这条道路是古代人很早就开辟了的,是一条贯穿欧亚大陆的大通道。正是通过这条大道,大陆两端的居民开始有了接触和往来,开始有了物质和文化的交流,因而也就有了东西方文明的发展。后来,人们把联系欧亚大陆的北边的草原之路、南边的海上交通,也都称为“丝绸之路”。这样,“丝绸之路”的概念就延伸到一切与东西方交通联系的交通通道。
这样看来,贯穿欧亚大陆、绵延数千公里的古代丝绸之路,就不只是一条商贸道路,而是一张连接欧亚大陆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网络”,是一片交通路线网,从陆路到海洋、从戈壁瀚海到绿洲,途经无数城邦、商品集散地、古代社会的大帝国。正是通过各条“丝绸之路”,在旷日持久的绵延岁月里,欧亚大陆上的各民族、各种文化展开了大交流、大汇通、大融合,中华文化也沿着这“丝绸之路”持续地走向世界,向海外广泛地传播并发生影响,西方各民族文化也沿着“丝绸之路”,传播到中国,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很大补充、丰富和刺激作用,发生了很大的影响。
现在人们说到“丝绸之路”,主要是指三条路线,或者说是三条连接欧亚大陆的交通道路。即(1
)草原丝绸之路;(
)绿洲丝绸之路和(
)海上丝绸之路。
)草原丝绸之路
我们看欧亚大陆的地图,北面是广阔的草原地带。环境考古学资料表明,欧亚大陆只有在北纬40
度之间的中纬度地区,才是有利于人类的东西向交通。这一地带恰好是草原地带。这条狭长的草原地带,东起蒙古高原,向西经过南西伯利亚和中亚北部,进入黑海北岸的南俄草原,直达喀尔巴阡山脉。除了局部有丘陵外,地势比较平坦,生态环境也比较一致。这条天然的草原通道,向西可以连接中亚和东欧、向东南可以通往中国的中原地区。
现在学术界所谓的欧亚大陆上的“草原丝绸之路”,指的就是以欧亚大陆草原为主线的一条东西向的古代通道。这条草原通道的东段经过蒙古高原,向南沿着河谷地带,如黄河、桑干河、永定河等,可以直接通达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地带黄河中下游地区。
草原丝绸之路东段最为重要的起点是内蒙古长城沿线。这里是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交汇的核心地区,是草原丝绸之路的重要链接点。
这条通道被认为是绿洲丝绸之路出现之前,连接东西方文化的主要干线。东西方人类的最初交往,主要就是通过这个通道实现的。
早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就已经在草原通道上往来迁徙。从新石器到青铜时代,草原通道逐渐成为一条独特的游牧经济带,东西方文化通过草原通道进行比较频繁的交流。
早期的丝绸之路上并不是以丝绸为主要交易物资。在公元
左右,中国商人就已经出入
塔克拉玛干沙漠
边缘,购买产自现新疆地区的
玉石,同时出售
等沿海特产,与中亚地区进行小规模贸易往来。而良种马及其他适合长距离运输的动物也开始被人们所使用,使大规模的贸易文化交流成为可能。
阿拉伯半岛
的经常使用的耐渴、耐旱、耐饿的
便用于商旅运输。
则在不久后也被运用在商贸旅行中。另外,
腹地是广阔的
和肥沃的土地,对于游牧民族和商队运输的牲畜而言可以随时随地安定下来,就近补给水、食物和燃料。这样一来,商队、旅行队或军队就可以进行长期、持久而路途遥远的旅行。
总之,在远古时代,通过这条大通道,生活在欧亚大陆的各个民族、各个族群就有了一定的物质交往和文化交流,就有了文化上的对话和互动。而分别起源于不同地区的植物和动物,各民族分别驯养的粮食作物和动物,就随着这条大通道,随着这条大通道上往来的人群,实现了它们的扩散与传播,成为各民族共同的生活资源。
)绿洲丝绸之路
第二条丝绸之路是指“绿洲丝绸之路”。这是丝绸之路的主干线。通常所讲的丝绸之路主要是指这条路线,丝绸之路的命名也是由这条干线而来的。这条路线是从中国的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通往新疆和中亚西亚地区。
在中国的历史文献中,有一个地理概念,即“西域”。所谓“西域”,是相对于中国而言,即指在中国的西方。不过,“西域”是一个同历史有密切联系的概念。因为说“在中国的西方”,首先与历史上中国人关于“西方”的知识有关,是中国人所知道的“西方”,是与中国打交道的“西方”。而人们的地理眼光、打交道的范围是不断扩大着的。其次,历史上各国的版图和疆界是不断变化着的。因而,关于“西域”概念的含义也是不断变化着的。
一般说来,“西域”的所指有广狭两义。狭义的“西域”是指中国境内的西部疆土,主要是指新疆一带。不过,在汉唐时代,中国的西部疆土要比现在的版图远为广阔。唐代比之汉代的西疆更远,直到黑海岸边。因此,向达指出:“就狭义说来,中国史上的西域可说是相当于今日的中亚地方。”
广义的“西域”,包括
葱岭以西的
等地,如阿富汗、中亚地区、伊朗、阿拉伯国家以及更远的地方,
至地中海沿岸一带,
有时连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等国以及非洲东北部的一些国家和地区也都包括在里面。
因此,也可以说,历史文献上所说的“西域”,大体上就是“丝绸之路”延伸的中国以西的广大地区。古代把“丝绸之路”沿途所经,统称之为“西域”。
中国与西域早有交通往来。两地之间很早就有民间往来、商贾贸易和文化交流,“丝绸之路”已经由中国延伸到很远的西方。但作为正式的往来关系,一般认为是从张骞通使西域开始的。
汉武帝派张骞通使西域,开始建立起中原王朝与西域的官方关系。张骞之西使被称为“凿空”,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开通西域道”,而在于说明此为中原王朝向西域诸国首次派遣的官方使节,从此开始了与西域的正式联系。
汉武帝遣使西域,其直接目的是为了对付匈奴人的侵扰。匈奴长期以来是中原王朝的主要边患。武帝得知原居住在河西走廊一带的大月氏人被匈奴驱赶出故地,而且匈奴单于杀了大月氏王,大月氏人常思报仇。于是,武帝决定派遣使节出使大月氏,劝说大月氏人和汉朝联合起来共同击败匈奴。
自战国时代至汉初,月氏人一直居住在河西走廊这一带。汉初匈奴强盛起来,
公元前177-
年,匈奴人向月氏进攻,月氏大部分被迫西迁天山以北地区。老上单于(前
)时,匈奴再次大破月氏,月氏人被迫再度西迁,小部分未能西迁的留在昆仑山北,保南山羌,号称“小月氏”,西迁的称为“大月氏”。
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
),张骞带领向导、随员等
多人,从长安出发,出使大月氏。但当时他们只知大月氏已被匈奴赶出故地,对他们究竟迁到什么地方并不清楚。而且出使途中必须经过匈奴统治的地区,充满了危险。张骞一行经陇西时便被匈奴拘留,在匈奴那里一住就是
年。后来他和随从人员乘机出逃,翻过葱岭,兼程西行,经过几十天的长途跋涉,到了位于今中亚费尔干那的大宛。大宛国王久闻中国十分富庶,很想与中国通使交好。所以对张骞一行热情款待,并继而派向导陪同张骞等人经康居赴大月氏。康居位于锡尔河流域,是当时中亚细亚北部的大国,在中西交通上占有重要地位。保持与康居的联系,一直是汉朝发展与西域各国关系的重点,张骞初到康居,康居王派人送他们一行到大月氏。张骞
抵达大月氏,
打算约他们与汉夹击匈奴,而此
已立新王,吞并了大夏,安居乐业,且中国相距遥远,所以大月氏王对张骞提出的与汉联盟共破匈奴的建议并无多大兴趣。张骞逗留一年多,不得要领而返。汉武帝元朔元年(前128
),张骞取道南山(阿尔金山)经羌中(青海)归国,中途又被匈奴扣留。一年后,适逢匈奴内乱,张骞乘机逃出,于元朔三年(前
)回到长安。张骞西使,前后共历
年,回来时仅他与随从甘父二人。
张骞此行并未达到联月氏以抗匈奴的目的。但他之西使的意义远远超出他的直接使命。作为汉朝的官方使节,张骞实地考察了东西交通要道,是中国官方“开拓通往西域道路的第一人”。张骞之“凿空”,意味着东西交通大干线“丝绸之路”的正式开辟。
汉元狩四年(前119
),即距张骞第一次出使归国后
年,武帝再派张骞出使西域。这次赴西域的直接目的是联络乌孙以共抗匈奴。乌孙是原住在甘肃河西一带的游牧民族,曾服属匈奴,后向西迁移至天山以北,摆脱了匈奴控制,为此匈奴曾发兵讨伐乌孙。此次张骞出使,情况与第一次迥异,一路通行无阻。他率
多人的庞大使团,带牛羊数万,金币帛直数千万之多,经数十天行程,抵达乌孙都城赤谷。在张骞回国时,乌孙国王派遣数十名使臣随行赴长安。乌孙使臣见汉领土广大,景物繁华,回国后向国王报告,于是乌孙便有意与汉朝交好。此后,汉使多取道乌孙南境前往大宛、大月氏等中亚国家。
张骞在乌孙时,还分别派遣副使到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于阗、扜穼(策勒)及其邻近国家,带去丝绸等贵重物品。
张骞从西域归国后,
带回了有关西域诸国的许多见闻,使中国人第一次系统的了解了西域诸国。
《史记·大宛列传》记载了张骞的报告。这是中国史籍对西域各国详细的、较全面的、真实的首次记录。
张骞在考察报告中介绍了西域各国的地理环境
以及物产、人口、风俗和军事等方面的情况,介绍了当时的国际关系特别是诸国与汉朝的关系,
向汉武帝提出了经营西域的策略。
张骞还了解到西域诸国发展与中国贸易关系的愿望和对中国物产的喜爱,使汉朝知道与中亚、西亚各国交通往来,不仅在军事上极有意义,而且在经济上也会对汉朝产生很多效益。
张骞之后,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大开,汉王朝与西域各国使节往来不断,民间商旅更是相望于道,贸易十分频繁活跃,中西文化交流进入了第一个高潮时期。武帝时,汉朝向西域遣使十分频繁,每年都要派遣五六批乃至十余批,每批由数百人至百余人组成的使团。这些使节往返一次常常要八九年,近的也要几年。这些使节都具有贸易的目的,汉的缯帛、漆器、黄金、铁器是各国所欢迎的产品。汉与西域的交流,经贸往来是其中的主要内容。
丝绸之路”自
西汉正式开通以后,历
余年,直到明代,一直承担着内地与西域、中国与亚洲、欧洲一些国家之间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重要任务。其间虽因政治上的原因,曾经出现过时通时绝的情况。但总的来说,丝绸之路是持续着、发展着、完善着,直到后来海道代替它和因其他原因使它中断为止。
)海上丝绸之路
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曾有大批大陆居民陆续南迁,渡海到东南亚地区,把大陆的新石器文化传播到那里,特别有意义的是大陆稻作文化和粟作文化的南传,极大地促进了东南亚地区的文明开发。到了秦汉时代,随着海上交通的发展,大陆与东南亚地区的文化交流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秦末汉初,在南方的南越政权积极发展海上交通。考古发现的资料证明,汉代南越人精于造船,擅长航海。南海是目前所知的世界上最早使用船舵、船锚的海区之一。汉代番禺是南海的造船中心,所建造和使用的木板船,能在海上进行远航和作战活动,在我国造船和航海史上达到了第一个高峰。
南越王赵佗为寻找重要的军需物资资源,开始谋求海上路线通往西方国家开展贸易。
广州南越王墓
、波斯风格的银器皿以及南越国宫殿遗迹发掘出来的石制希腊式
,证实了秦末汉初与
之间海路已经开通,以南亚为中转站,岭南地区向西方输出丝绸以换取各种物资,并且可能有希腊工匠来到中国参与了南越王宫殿的建造。“海上丝路”的兴旺和发展,促进了番禺市场的繁荣。罗马的玻璃器具,非洲的象牙、犀角,波斯的银器,南亚和东南亚的琥珀、玛瑙、珠玑、果品等异域珍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运到了番禺,再经陆路转运到汉朝的都城长安,供皇室贵族享用。
到汉武帝时代,国力雄厚,武帝亲自七次巡海,鼓励海洋探险与交通活动,他在统一东南沿海,扫清沿海航路后,即利用雄厚的航海实力,大力开拓南海对外的交通与贸易活动,扩大汉王朝与海外各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联系。
在班固所撰《汉书·地理志》中记载了一条通往印度洋的运洋航路,这是中国历史上记载的第一条印度洋远洋航路。
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使中国通过海路与东南亚、南亚乃至更远的阿拉伯地区都联系起来。唐宋时代,海上贸易十分发达,中国的商船开往印度,在那里与阿拉伯的商船交接,再将中国的货物运往地中海地区。广州是那时最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
海上丝绸之路最重要的事件是明代的郑和下西洋。在明代永乐年间,郑和七下西洋,船队直达东非地区,是哥伦布之前人类最为壮阔的海上航行。
中国对外国物质文化的接受和融合
以上我们介绍了丝绸之路的三条路线,即草原丝绸之路、绿洲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这些贯穿欧亚大陆的交通路线,是古代各民族人们共同开辟的,是在长期的交往中形成的。是联系各民族文化的主要纽带。通过陆上的和海上的丝绸之路,东西方人民进行着广泛的文化交流。其中包括艺术的交流、宗教的交流、思想的交流等等。比如佛教,就是通过丝绸之路从西域传入中国的。佛教在中国有着极大的影响,并且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再比如艺术,如西域的音乐舞蹈艺术、绘画雕塑艺术等等,也在中国有很大的影响。
在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中,最重要的、最根本的是物质文化的交流。丝绸之路首先是为了经贸关系而开辟的,并且在几千年中是东西方贸易往来的主要运输路线。无论是草原之路,还是陆上的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往来的人员有商人、外交家、宗教僧侣、军人、探险家和旅行家,但最多的还是商人和商队。他们把东方的物质产品运到西方,把西方的物质产品运到东方,在东西方之间建立起沟通和交流的桥梁。贸易关系是各民族之间最早的而且是最持久的交往关系。直到明末清初,海上的交通更为发达,欧洲与中国建立了直接的贸易往来,欧洲各国纷纷建立东印度公司,来中国进行贸易,广州、宁波、泉州等地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比如在广州设有十三行,就是当时的对外贸易公司,外国的商人只能通过十三行来采购中国的商品,外国的商品也是通过这些外贸公司销往国内的。
所以说,人类的文化交流根本的、持续最久的和最基础的,是物质文化交流。那么,物质文化包含哪些内容呢?大而言之,物质文化交流只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物种。就是指动物和植物的交流,如粮食、蔬菜、水果、观赏植物、药用植物、家畜和观赏性动物。
物产。就是经过人类加工的物质产品,如古代运往中国的大宗的香料,中国的茶叶、丝绸、瓷器等等。
生产技术,如玻璃制作技术,制糖技术、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等。
科学。包括数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等等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
几千年来,通过丝绸之路,东西方各民族在物质文化方面进行了广泛的交流,极大丰富了各民族的生活内容,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发展。
在中外文化交流的过程中,通过丝绸之路,外国的文化,其他民族所创造的文化成果,广泛地传播到中国,丰富和补充了中国文化的内容,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激励和刺激的作用。在物质文化方面,特别是在近代的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工业革命的成果,陆续传到了中国,比如在
世纪后半期和
世纪初,西方发明的电力、火车、电报电话、汽车等等都陆续传到了中国,使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到了今天,我们仍然能够体会到、感受到和享受着西方物质文明的成果。可以说,在物质文明方面,我们现在已经与世界同步了,比如苹果手机几乎是于美国同步发行的,三星的诺特
手机中国的机场也不让带了。我们现在已经进入到与世界物质文明同步的时代。
在古代,外国的许多物质文化成果也很早就传到中国,对于中国人的物质文化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近代以前的古代,最重要的物质文化是物种方面。
正是由于不断地从国外引入新的蔬菜物种,才使得我们今天的蔬菜品种这样丰富。
据有关统计,在周代,见于文献记载的人工栽培蔬菜大致只有有限的几种。我国学者
孙机在《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中说,《诗经》里提到了
种植物,其中只有
余种用作蔬菜。而且有些品种早已退出蔬菜领域。
有现代学者统计说,今天我们日常吃的蔬菜,大约有160
多种。在比较常见的百余种蔬菜中,汉地原产和从域外引入的大约各占一半。
这些引入的植物,在名称上也有一些反映。如两汉到两晋时期,从陆路引入的种类,多数用“胡”字标明,例如:胡瓜、胡葱、胡荽、胡麻、胡桃、胡椒、胡豆等。南北朝以后,从“海外”引入的,多半用“海”字标明,例如:海棠、海枣、海芋、海桐花、海松、海红豆等。南宋、元、明时期,用“番”字表示从“番舶”带来的。例如:番荔枝、番石榴、番木鳖、番椒(辣椒)、番茄、番薯(红薯)。到了清代,就用“洋”字标明的,例如:洋葱、洋芋(马铃薯)、洋白菜、洋槐、洋姜(菊芋)等。[3]
外国的物种在中国有四次传播的高潮,或者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
是在新石器时代。前面我们介绍过,农业文明是人类文明的开端。
大约一万年前,世界出现了三大独立起源的农业文明中心区:
两河流域西亚农业起源中心区、中国农业起源中心区、中南美洲农业起源中心区。西亚独立起源的农作物代表主要是小麦、大麦和豆类,驯化出的动物包括山羊、绵羊和牛;在中国起源的农作物包括水稻、小米、大豆、荞麦等,驯化出的动物则是狗、猪、鸡等。有学者认为,距今年前,世界首先发生了一次食物的全球交流。在第一次大交流中,中国起源并独立培育的小米到达了欧洲,西亚起源的小麦到了中国。我们常用“五谷丰登”来代表农业的兴旺。五谷一般是指黍、粟、稻、麦、菽(shu)。这既包括中国自己起源的稻子、小米,也包括了从外部输入的小麦。“五谷丰登”是史前世界种植物交流的结果。
虽然小麦传入中国很早,但推广并不普遍。据《诗经》的描述,麦类作物在今山东、河南、山西和陕西都有种植,不过在作物中的比重并不大。直到战国时期,小麦的产量还有限,还只是北方贵族的精美食粮。直到西汉中期,小麦尤其是冬小麦(宿麦)的种植在关中地区逐渐普及。小麦产量在整个农业产量中比重的增加,小麦的地位与先秦时期黄河流域最重要的食物粟已渐并驾齐驱并呈后来居上之势。
小麦传入中国,但没有传入相应的食用方法,经历了粒食到粉食的本土化过程。早期食麦的基本方式是粒食或半粒食,即所谓“麦饭”。东汉时期,随着转磨的逐渐普及,扩大了小麦作为食物的摄取多样性,形成了不同于西亚啤酒面包传统的面条馒头传统。西亚或西方的饮食特点是研磨面粉加以烘烤,而东亚或东方主要是煮和蒸。当然也有西域人制作的面食传到中国,即“胡饼”,也就是烤饼。胡饼在东汉时代已经传到中国,到了唐代胡饼在长安极为流行,据说唐玄宗还派人到宫外买胡饼吃。
除了“五谷丰登”,还有一个词叫“六畜兴旺”。哪六畜呢?三字经上写“马牛羊,鸡犬猪”。为什么把“鸡犬猪”为一组,“马牛羊”一组呢?因为鸡犬猪是中国本土原生的,马牛羊都是外来的物种,原产地都是在中亚一带。前面讲到在中国北面有一条草原丝绸之路,沿途活跃着许多草原游牧民族,就是他们把“马牛羊”带到了中原地区。直到夏商周三代,中国的“六畜”才逐渐齐备。其中马的引进最晚,现在发现最早的马的骨骸遗迹是商代的。在古代,马是最重要的战略物资,但是马这个物种很难适应水土,所以中国古代贸易的一个大项就是绢马贸易,就是用中国的丝绸与西域和北方的少数民族换马。唐代时是一匹马换40
匹丝绸。白居易还曾写诗说这种交易太贵了,不划算。这种绢马贸易直到宋朝还在进行。
第二个阶段
是在汉代。前面说到过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在此之后,中西贸易发展的特别发达,丝绸之路十分活跃。在这个过程中,也有许多原产于西域的植物传到中国,包括许多蔬菜、水果等等。这时候
从西域移植的有石榴、苜蓿、葡萄、玉门枣、胡桃,还有胡麻、胡豆、胡荽、胡蒜等。其中胡荽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香菜,胡麻就是芝麻,都是我们现在日常生活中很熟悉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葡萄。世界上最早栽培葡萄的地区是小亚细亚的里海和黑海之间及其南岸地区,大约在
年以前,南高加索、中亚西亚、叙利亚、伊拉克等地区已开始了葡萄的栽培。波斯是最早用葡萄酿酒的国家。欧洲最早种植葡萄并进行葡萄酒酿造的国家是希腊,公元前
年,希腊的葡萄种植已极为兴盛,在古希腊荷马史诗中,有许多章节讲到葡萄园和葡萄酒。中国葡萄种植业的正式开始,通常认为是在汉武帝时期。到唐朝时,葡萄在内地开始得到广泛种植。唐太宗还在长安百亩禁苑中,专门辟有两个葡萄园。
与葡萄同时传入的,还有葡萄酒。张骞通西域,就向朝廷带回了西域酿造葡萄酒的信息。《史记》和《汉书》里都有关于大宛国出产葡萄酒的记载。葡萄酒在汉代就已经传入内地。《三国志&魏志&明帝纪》中记载,东汉时有一个人叫孟佗,他仕途不通,就倾其家财结交汉灵帝时权重一时的大宦官张让的家奴和身边的人,并直接送给张让一斛葡萄酒。以酒贿官,得凉州刺史之职,可见当时葡萄酒身价之高。苏轼对这件事感慨地写道:“将军百战竟不侯,伯良一斛得凉州。”
到了魏晋及稍后的南北朝时期,葡萄酒的消费有了一定的发展,葡萄酒成为王公大巨、社会名流筵席上常饮的美酒,葡萄酒文化开始兴起。魏文帝曹丕喜欢喝酒,尤其喜欢喝葡萄酒。他不仅自己喜欢葡萄酒,还把自己对葡萄和葡萄酒的喜爱和见解,写进诏书,告之于群臣。
汉魏时期,葡萄酒就已经作为贡品和商品从西域进入到中国,为人们所喜爱。但当时葡萄酒酿造技术还没有被引进来。中国人自己酿造葡萄酒还是在唐朝开始的。唐太宗亲自倡导,学习葡萄酒的酿制技法。640
年,唐军破高昌,这也是葡萄酒酿造技术引进中国的年份。唐太宗从高昌国获得马乳葡萄种和葡萄酒法后,不仅在皇宫御苑里大种葡萄,还亲自参与葡萄酒的酿制。酿成的葡萄酒不仅色泽很好,味道也很好,并兼有清酒与红酒的风味。
唐朝是我国葡萄酒酿造史上很辉煌的时期,宫廷里盛行品评葡萄酒。在唐诗中,还有许多与葡萄酒有关的诗句。最著名的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第三个阶段
是在唐代。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开放的时代,与国外的贸易特别发达,来中国留学、旅行、传教和进行贸易的外国人也特别多。有一个数字说明,在唐末黄巢起义的时候,一次在广州就杀了20
万波斯人和阿拉伯人。这说明在中国的外国人数量还是很大的。
前面讲到正是在唐太宗时期引进了葡萄酒制作技术。这一时期还引进了印度的制糖技术。中国在周朝时期食用的甜品是“饴”,就是麦芽糖。蔗糖是印度人发明的。汉代时越南产的蔗糖传入广州岭南一带,但并没有得到普及推广。唐太宗时期,有一个人叫王玄策,他曾4
次出使印度,回国时将几名印度的制糖工匠带回来,传播了制糖技术。后来,唐太宗还专门派人到印度去学习制糖技术。这样,起源于印度的制糖技术就传播到中国,使蔗糖得到推广普及。当时制作的蔗糖是红糖。到了宋代,有了冰糖,直到明代,才开始有白糖。
唐代引进的外来蔬菜有一种特别值得注意,就是我们今天最常食用的菠菜。菠菜原产于尼泊尔,也是上面提到的王玄策,他在出访印度途径尼泊尔时,将菠菜这种蔬菜带回到走过来。
第四个阶段
是在明末清初。这个时期正赶上人类第二次食物大交流。前面说到五六千年前有过一次人类食物大交流,第二次则发生在明末清初这个时期。这个时期最重要的世界性事件是
年哥伦布首次航行到美洲大陆。
哥伦布这一壮举的意义决不仅仅限于发现了一片土地,更在于激发了包括动物、植物甚至微生物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让人类生存的这个星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的西方学者说,在改变地球这个方面,没有任何人的影响像哥伦布那样巨大。
有一位美国学者
首先提出了“哥伦布大交换”这个观念,指这一场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生物、农作物、人种
、文化、传染病、甚至思想观念的突发性交流。它是人类历史上的跨越种族的一件重要事件。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重大结果之一是:旧大陆和新大陆的病菌、植物品种都交流互换,极大地影响了此后的世界历史。
“哥伦布大交换”对中国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就在“哥伦布大交换”发生之后不久,许多原生在美洲作物就被引进中国,其中包括玉米、番薯、豆薯、马铃薯、木薯、南瓜、花生、向日葵、辣椒、番茄、菜豆、菠萝、番荔枝、番石榴、烟草等20
多种,形成我国作物国外引种史上一个高潮期。这些美洲物种的传入,对改变我国传统种植结构,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改善人们生活水平、饮食结构等方面起了巨大作用。有人称之为这一时期是中国的“物种爆发”时期,还有学者称之为中国的“第二次农业革命”。
我国最早记录玉米的方志是明正德六年(1511)
安徽《颖州志》,其名叫“珍珠林”,但这一年不会是引进的第一年,所以它引种我国的时间很可能在1500年前后。“哥伦布发现美洲是在1492年,玉米的传入距此只不过十年,快的惊人。”[4]
明末清初是欧洲与中国直接开始进行贸易的时期,前面讲到,在这一时期,欧洲各国纷纷建立东印度公司,来到这个进行贸易。运往欧洲的中国物产主要是丝绸、瓷器和茶叶,还有许多其他的物产和艺术品。与此同时,也有许多欧洲的商品传入到中国,包括香料、貂皮、药品等等。许多东西进口的数量也很大,传播到民间,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最近我在读一批明清小说,包括《红楼梦》、《金瓶梅》、《儒林外史》、“三言二拍”等。从这些小说中,你就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对外贸易,外贸进口商品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这一时期传入到西方物质文化的代表性物品是钟表。钟表是工业革命前西方最重要的技术成果。最早在1601
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到北京,向万历皇帝进献了两台钟,一件是高大的落地钟,一件是台式钟。因为这件落地钟特别高大,有几米高,万历皇帝专门在皇宫的后花园建立了一个钟楼。这是钟表传入中国的最早记载。后来,再来的传教士和使臣来到中国,都向皇帝进献钟表。在北京故宫现在还收藏着几百架来自欧洲各国的钟表。与此同时,来中国贸易的商人也把钟表作为向中国出口的大宗商品。乾隆皇帝还曾委派广州的官员采购这些钟表。后来,制作钟表的技术也传到中国,在广州和苏州形成了两个钟表制作中心。此外,皇宫里面还有一个专门修理和制作钟表的皇家作坊。这样,到清代中期,钟表就已经比较普及了。例如在《红楼梦》中,有16处提到钟表,有挂钟、座钟、怀表等。刘姥姥进大观园那一回,提到刘姥姥第一次看到挂钟,竟然吓了一跳。
以上我们简略地分4
个阶段介绍西方的物质文化特别是西方的物种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当然,更广泛的、对中国人生活和文化有更重大影响的,是在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工业革命的成果传播到中国。这在前面已经说过了。
中国物质文化在海外的传播
文化交流是一个互相的过程,是一个有来有往的过程。在长期的中外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中华民族的文化发明和文化创造除了丰富、滋养了中国人外,也广泛地传播到世界各地。其中有代表性的,在物种方面,是水稻及其栽培技术;在物产方面,是号称“三大贸易”的丝绸、茶叶和瓷器;在技术方面,是众所周知的“四大发明”,即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火器、指南针。当然中国的物质文化传播到海外的还有很多种,但最有代表性的是上面说到的水稻、三大贸易和四大发明。
我先介绍一下水稻。人类的文明是从有农业开始的。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农业起源地之一。中国原产的粮食作物主要有粟、黍、水稻和大豆。其中水稻起源于
年前,在浙江的河姆渡遗址曾经发现了一个很大的水稻的堆积,好像是一个粮仓。这是人类最早的水稻的实物。现在还有一些地方发现了水稻的实物,年代可能更早,有的可能在
年以上。这些考古发现的实物说明中国南方是水稻的原产地。此后,水稻沿着两条路线向外传播,一条路线是经过越南或海路传播到东南亚地区,包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地;一条是向北传播,经过辽东地区传播到朝鲜半岛,或者是渡海传播到日本。水稻的发现、栽培和传播,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粮食作物,是中华民族先民的一个重大贡献。
下面再介绍一下所谓
“三大物产”
,这三大物产是丝绸、茶叶和瓷器。我们现在把贯穿欧亚大陆的交通大通道称之为“丝绸之路”,就说明了丝绸在东西方贸易中的重要性。丝绸使中国最早的物质方面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有了养蚕制丝。传说中黄帝的后妃嫘祖教导人民把蚕养起来,缫丝织绸,以制衣裳。这个传说的本质意义在于把丝绸的起源追溯到和中国文明起源的诸要素一样遥远而古老,是中华文化发生期所创造的文化成果之一。到了商代,丝绸的产业已经十分发达,并且已经开始销往域外国家。早在古希腊时代,就可能已经有中国的丝绸传播到欧洲。在一些古希腊的陶器上人物的服饰,就可能是穿着丝绸制成的衣服。到了罗马时代,丝绸已经是大宗的进口货物,据说当年凯撒大帝穿着一件丝绸的袍子,色彩鲜艳,引起人们的轰动。当时罗马的贵族都以穿着丝绸为时尚,因此造成了罗马社会的奢靡之风。古罗马时代就有人认为,由于大批的丝绸进口造成大量的支出,这是罗马帝国衰落的原因之一。
虽然丝绸在古罗马大为风行,但罗马人并不知道丝绸是从哪里来的,只是听说来自东方一个叫赛里斯的国家。因为当时距离遥远,交通不便,丝绸贸易是通过分段来进行的,就是不同民族的商队,将丝绸从一个地方转卖到另一个地方,通过丝绸之路,最后转卖到罗马人手里。这样,经过多次倒卖,丝绸的价格就极为昂贵。在丝绸之路上,还出现了专门经营丝绸的贸易民族,如粟特族。他们就是行走在丝绸之路上专门从事远程贸易的民族。从汉代开始,一直到唐宋时期,还有粟特人在活动。长安、洛阳等地还有粟特人的专门定居点。
虽然丝绸在国际市场上大为风行,但西方人很久不知道养蚕制丝的秘密。直到汉代,西域人才学会了中国的养蚕制丝技术,开始了自己的丝绸制造业。在西方文献中有一个东国公主传播蚕种的故事。说是汉代于阗(今新疆的和田)王欲至东方访求蚕桑种,东国王不许。于阗王乃向东国公主求婚,并遣使告公主,说于阗“素无丝锦桑蚕之种”,不能以衣服馈送。公主知国法禁携桑蚕出境,便私藏桑种于帽中,带至于阗,于阗始有蚕丝。从这时候开始,中国的养蚕制丝技术才传播到西方。
虽然在以后西方人学会了养蚕制丝技术,并且发展起自己的丝绸产业,但直到近代
世纪,中国的丝绸和蚕丝仍然是向欧洲出口的大宗商品。
我们在介绍一下茶叶。茶是一种植物,本来可以看做是一个物种,但在很长时期内中国出口的不是茶树种,而是经过人工制成的茶叶。所以我们把它看做是物产。中国是茶叶的原产地,早在汉代就已经有了茶叶的买卖,但作为普及到全国的饮茶习俗,是从唐代开始的。陆羽的《茶经》为茶叶和饮茶习俗的推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个时候,饮茶已经引起了外国人的注意,据说有些来自西域的回鹘商人,到长安的第一件事,先到茶馆里喝茶,然后再去找住的地方和开展贸易活动。在长安的一些日本留学生也将茶种带回日本,在日本朝廷和贵族中间兴起饮茶之风。有好几位天皇都写过赞颂茶叶的诗。到了近代,即
世纪以后,茶叶是中国与欧洲贸易的大宗货物。当时英国饮茶之风弥漫整个社会,需求量非常大。在工业革命以前,英国拿不出多少商品与中国的茶叶交换,于是就开始向中国出口鸦片。我们都知道,鸦片给中国社会在成很大危害,当中国政府禁止鸦片进口之后,英国就发动战争,强行要求中国允许鸦片自由贸易。这就是在中国近代史上影响很大的鸦片战争,而英国人把这场战争叫做是“茶叶战争”。
近代中国向欧洲出口茶叶主要是由西方人经营的。一条路线是经过海运,即我们上面说到的海上丝绸之路,另一条通过陆运,即从中国的南方,主要是福建一带将茶叶运到张家口,经过蒙古的乌兰巴托,到达当时中国和俄国的边境小镇恰克图,贩卖给俄国商人,他们再将这些茶叶运往俄国内地和欧洲。这种茶叶被称为“大陆茶”。由于大陆茶没有受到海水潮气的影响,比较干燥,味道远比通过海运的要好。马克思在文章中也曾提到过由俄国运到欧洲的“大陆茶”。在国内从事大陆茶贸易的主要是山西的商人。大家去山西旅游,一定注意到山西的大院文化,除了最有名的乔家大院,还有一个规模更大的常家大院,常家就是经营大陆茶贸易起家的。据说当时从事茶叶贸易运输的,在乌兰巴托每年有
万头骆驼。
第三个中国的重要物产是瓷器。早在宋元时代中国就有瓷器的出口。到了明清之际,瓷器是向欧洲出口的另一种大宗商品。最开始的时候,运到欧洲的瓷器十分贵重,有一些国家的皇室能以收藏中国瓷器为荣耀。比如维也纳的美泉宫,就是茜茜公主曾经住过的宫殿,有的朋友到维也纳旅游可能去看过,其中就有两间中国瓷器厅,专门陈列中国瓷器。
以上我们介绍的是中国影响世界的“三大物产”或“三大贸易”。可以说,这三大物产对于世界文化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特别是在近代欧洲,在
世纪前半期,大约有一百多年的时间,在欧洲各国兴起来影响广泛的“中国人”,所有来自中国的商品,包括丝绸、瓷器、茶叶,还有其他的如中国的家具、工艺品等等,都成为广为流行的时尚。中国的艺术风格,中国的园林艺术,都产生了很大影响,成为人们追捧的对象。这种影响甚至持续到
世纪。比如在德国法兰克福的歌德故居,房间都贴着中国风格的壁纸。在巴黎的雨果故居,许多房间陈列的都是中国式家具,摆放着中国瓷器和其他工艺品。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后,抢劫了大批中国的珍宝,法国人将这些珍宝收藏在枫丹白露宫。枫丹白露宫有一个面积很大的中国厅,就收藏这些珍贵的文物。
讲完了“三大贸易”,我们再介绍一下
“四大发明”
。关于“四大发明”,我们已经都很熟悉了,我就不多说了。在这里我只简单介绍一下造纸术的传播和影响。人类之所以与其他动物区别,就在于人类有“文化”。所谓“文化”,根本的在于三点,一是记录,二是储存,三是传播。为了记录,人类发明了文字。最早的文字在中国就是“镂于金石,书于竹帛”,就是刻在青铜器上,写在竹简和丝绸上。西方人则是刻在石头上和写在羊皮纸上,埃及人发明是纸草,印度人使用的是贝叶。比如我们把佛经称为贝叶经,就是因为传到中国的佛经是写在贝叶上的。这是人类最早的书写材料。这些书写材料或者十分笨重,或者不易保存。直到汉代中国人蔡伦发明了造纸术,才找到了最好的书写材料。从那时候起,到现在两千多年了,人类还是以纸作为书写材料,称为保存文明、文化的最好的物质载体。后来又发明了印刷术,找到了文化传播的最好的形式。所以,造纸术和印刷术对于人类文明的记录、保存和传播,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意义极为重大。现在我们有了电脑和互联网,这同样是人类文明的一大飞跃、一大革命。因为电脑和互联网的重要意义就在于改变了文化的存储和传播方式。电脑成为取代纸的最好的保存方式,互联网成为更快速、更广泛的传播方式。
我们回过头来说造纸术的传播和影响。汉代发明了造纸术以后,和许多新技术一样,并没有马上普及,直到南北朝时期,才由国家行政命令的方式推广开。到了唐代,纸张的使用已经很广泛了。在唐玄宗时期,唐朝在西域地区的怛罗斯与阿拉伯人打了一场大仗。这一年是天宝十年,即公元
年,唐朝的统帅叫高仙芝,是一位高句丽人。高仙芝英勇善战,很受唐玄宗的器重。阿拉伯人则组织了
余万大军参战。双方在怛罗斯河两岸展开了一场大决战。惨烈的战斗持续了整整
天。但是,在这场两大帝国之间的大战中,一贯英勇善战的高仙芝却因盟军背叛,腹背受敌以及指挥失误而打了败仗。唐军损失惨重,两万人的精锐部队几乎全军覆没,阵亡和被俘各自近半,只有千余人得以身还。但唐军也重创了阿拉伯部队,杀敌
对于唐朝来说,这次战役是失败了。然而,这场战役对于中华文化的西传,特别是造纸术向西方的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在被俘的唐军士兵中,有许多各方面的工匠,他们被带到阿拉伯地区的许多地方,其中就有造纸工匠。他们在中亚的撒马尔罕建立了造纸厂,成为造纸术西传的第一站。到了
世纪,阿拉伯人在大马士革建立了造纸厂,生产的纸张被称为“大马士革纸”。这个时候,阿拉伯人制作的纸张开始传到欧洲。以后,造纸术也陆续传到欧洲。这样,中国的造纸术就传遍了整个世界。我们已经说过,造纸术的发明和推广,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以上分三个部分介绍了丝绸之路和古代中外物质文化交流的情况。因为时间关系,只能是简单地做一些概括性的介绍。那么,我们从这些情况中可以得出一些什么样的认识呢?我觉得主要有三点值得特别提出来。
中国文化的开放性。过去有许多人认为中国文化是保守的、封闭的,甚至是闭关锁国的。这种看法是不对的。从以上我们看到,自古以来,中国文化就是开放的,与世界各民族进行着广泛的文化交流。正是这些交流为中华文化不断提供了源源不断地源头活水,使得中华文化永远保持着生机勃勃、生生不息的强大生命力。
中国文化的世界性。中国文化不仅仅是中国人的独立的创造,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精神,同时也是自己的文化成果传播到世界各地,参与着世界文化的历史进程,使之成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在漫长的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许许多多外国的文化成果被吸收到中国文化的体系中来,成为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所以,中国文化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文化成果。从这两个方面来看,都突出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世界性。
如何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心。中华民族创造了内涵丰富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创造性,这是我们文化自信心的重要来源。中华文化在历史上广泛传播于世界各地,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也是我们文化自信心的来源。当时,仅有如此还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看到,中国文化广泛地吸收了世界各民族先进文化成果,并且使之成为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这也是我们强大的文化自信心的重要表现,也是我们文化自信心的重要来源。
今天就讲这些吧,谢谢各位。
河中地区指中亚的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的地带。
向达:《中外交通小史》,商务印书馆1930
柯继承:《植物中的‘胡海番洋’》,石定机编:《石声汉教授纪念集》,
年自印本,第
孙机:《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中华书局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0
博客访问:41,634
关注人气:0
荣誉徽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国古代丝绸之路分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