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趁早醒悟。罗马书讲章13:11一14。

Study This
羅馬書 13:11
羅馬書 13:11Chinese Union Version Modern Punctuation (Traditional) (CUVMPT) 當趁早醒悟11 再者,你們曉得,現今就是該趁早睡醒的時候,因為我們得救,現今比初信的時候更近了。
Enrich your faith and grow in spiritual maturity with the incredible Bible study and devotional books listed below. Try it for 30 days FREE. Cancel at any time.
Start my trial
Back Purchased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view your newly purchased content. Please log in below or if you don't have an account, creating one is easy and only takes a few moments. After you log in your content will be available in your library.
CancelSave
Cross references
Verse Numbers
Red Letter
Cross references
Starting your free trial of Bible Gateway Plus is easy. You’re already logged in with your Bible Gateway account. The next step is to enter your payment information. Your credit card won’t be charged until the trial period is over. You can cancel anytime during the trial period.Click the button below to continue.
You’ve already claimed your free trial of Bible Gateway Plus. To subscribe at our regular subscription rate of $3.99/month, click the button below.
It looks like you’re already subscribed to Bible Gateway Plus! To manage your subscription, visit your .
Close this window
Try Bible Gateway Plus, a brand-new service that lets you experience Bible Gateway free of banner ads! It also gives you instant access to over 40 Bible study and inspirational devotional books, including the NIV Study Bible. With Bible Gateway Plus, you can experience and understand God's Word in life-changing new ways, without the distraction of ads. Try it free for 30 days—you can cancel at any time. Following your 30-day free trial, Bible Gateway Plus is only $3.99/month.
Step 1 - Create an account or log in to start your free trial.
Three easy steps to start your free trial subscription to Bible Gateway Plus.Create or log in to your Bible Gateway account.Enter your credit card information to ensure uninterrupted service following your free trial.Begin reading God's Word ad-free with instant access to your new online study library.罗马书第13章11节 - 基督教圣经 by www.godcom.net
圣经搜索&&&&&
和合本罗13:1在上有权柄的,人人当顺服他,因为没有权柄不是出于 神的,凡掌权的都是 神所命的。
和合本罗13:2所以抗拒掌权的,就是抗拒 神的命;抗拒的必自取刑罚。
和合本罗13:3作官的原不是叫行善的惧怕,乃是叫作恶的惧怕。你愿意不惧怕掌权的吗?你只要行善,就可得他的称赞,
和合本罗13:4因为他是 神的用人,是与你有益的。你若作恶,却当惧怕,因为他不是空空地佩剑。他是 神的用人,是伸冤的,刑罚那作恶的。
和合本罗13:5所以你们必须顺服,不但是因为刑罚,也是因为良心。
和合本罗13:6你们纳粮也为这个缘故,因他们是 神的差役,常常特管这事。
和合本罗13:7凡人所当得的,就给他;当得粮的,给他纳粮;当得税的,给他上税;当惧怕的,惧怕他;当恭敬的,恭敬他。
和合本罗13:8凡事都不可亏欠人,惟有彼此相爱,要常以为亏欠,因为爱人的就完全了律法。
和合本罗13:9像那“不可奸淫”,“不可杀人”,“不可偷盗”,“不可贪婪”,或有别的诫命,都包在“爱人如己”这一句话之内了。
和合本罗13:10爱是不加害与人的,所以爱就完全了律法。
和合本罗13:11再者,你们晓得现今就是该趁早睡醒的时候,因为我们得救,现今比初信的时候更近了。
和合本罗13:12黑夜已深,白昼将近;我们就当脱去暗昧的行为,带上光明的兵器。
和合本罗13:13行事为人要端正,好像行在白昼;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荡,不可争竞嫉妒。
和合本罗13:14总要披戴主耶稣基督,不要为肉体安排去放纵私欲。
在与您共读圣经&罗马书第二课:福音的创造更新和拯救(1:8-17)--不寐之夜--凤凰网博客
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
你确定要删除此博文及其所有评论吗?
罗马书第二课:福音的创造更新和拯救(1:8-17)
奉圣父圣子圣灵的名,阿门。今天的证道经文是罗马书1:8-178第一,我靠着耶稣基督,为你们众人感谢我的神。因你们的信德传遍了天下。9我在他儿子福音上,用心灵所事奉的神,可以见证我怎样不住地提到你们。10在祷告之间,常常恳求,或者照神的旨意,终能得平坦的道路往你们那里去。11因为我切切地想见你们,要把些属灵的恩赐分给你们,使你们可以坚固。12这样我在你们中间,因你与我彼此的信心,就可以同得安慰。13弟兄们,我不愿意你们不知道,我屡次定意往你们那里去,要在你们中间得些果子,如同在其余的外邦人中一样。只是到如今仍有阻隔。14无论是希利尼人,化外人,聪明人,愚拙人,我都欠他们的债。15所以情愿尽我的力量,将福音也传给你们在罗马的人。16我不以福音为耻。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犹太人,后是希利尼人。17因为神的义,正在这福音上显明出来。这义是本于信以致于信。如经上所记,义人必因信得生。感谢神的话语。罗马书1:1-7开宗明义谈到保罗是基督福音的使者,并宣告这福音也临到了罗马人。而罗马书1:8-17进一步解释福音的三个基本方面:第一、福音之子(8-10);第二、福音使命(11-15);第三、福音本质(16-17)。相应的,在原文中“福音”这个概念在这段经文中也重复出现了3次(9,15,16);而“信”不断加强地出现了6次(8,12,16,17)。这就是神的义:在基督福音里创造新人、更新教会,要救一切相信的。所以“他又对他们说,你们往普天下去,传福音给万民听”(马可福音16:15)。阿门。一、福音之子(8-10)8第一,我靠着耶稣基督,为你们众人感谢我的神。因你们的信德传遍了天下。9我在他儿子福音上,用心灵所事奉的神,可以见证我怎样不住地提到你们。10在祷告之间,常常恳求,或者照神的旨意,终能得平坦的道路往你们那里去。可以将这三节经文交叉结构。8节讲上帝在基督里创造新人和新天新地,新人就是有“信德”的人。9节强调神用福音进行创造,而福音所创造的的新人是用心灵侍奉神的人,也是彼此相爱的人。10节让我们进一步看见:上帝是藉着传福音的人拓展祂的国度,为此上帝要在沙漠开江河,在旷野开道路,带领普天下新造的人归向神。1、信德(8)起初!Πρ?τον μ?ν,First truly;这个句子可以这样翻译:正如起初!起初神创造天地。事实上,Πρ?τον就是创世纪1:1中的“起初”。因此,保罗在这里很有可能是在基督里重新解释神的创造,上帝用基督的福音创造新人,而创造是三位一体上帝的工作,于是有“我的神”和“耶稣基督”。截止第8节,罗马书已经第10次提到神和耶稣基督的名字了——与郁金香不同,保罗知道自己所信所传的是谁。这里特别提到创造的对象是“你们”。你们是怎样新造的人呢?你们是有“信德”(π?στι?)的人。上帝赐给人信心,于是地球上出现了新人,就是信耶稣基督的人,就是有“信德”的人。请注意“信”这个概念在罗马书1:8-17中交叉结构的作用(8,12,16-17)。外邦人是无信之人,是没有信仰的人,是不信真神的人;于是基督徒成了普天下或全世界中新造的人。“天下”与“起初”一同将我们返回创世纪,起初神创造天地,而天地的中心是新造的亚当和夏娃。这个不信的世界看见有信的人感到希奇,这个旧世界开始更新。καταγγ?λλω在这里是被动语态:被公开谈论和传说。?ν ?λ? τ? κ?σμ?,throughout the whole world,在全世界。罗马教会的信心成为世界的新闻,一个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在罗马建立教会只能是神迹。同时,基督徒不是隐士,而是山上之城,是光是盐。而“信德”更是人间的新事,正如先知耶利米已经预告的心约(耶利米书31:31),正如先知以赛亚所预告的新事(以赛亚书43:19)。2、侍奉(9)上帝用福音创造新人,正如起初用话语创造新人。而福音所造的人就是侍奉神的人,正如大洪水之后挪亚建坛,正如亚伯拉罕在应许之地建坛,正如摩西和以色列人在旷野和应许之地建立帐幕和教会。这位神是“我在他儿子福音上,用心灵所事奉的神”。侍奉的对象是祂儿子的福音:?ν τ? ε?αγγελ?? το? υ?ο? α?το?,in the gospel of his Son。把福音传给人、渴望别人听信福音。而且保罗强调他是用“我的灵”(?ν τ? πνε?ματ? μου)来服侍福音的,表明诚实和尽心尽力尽意尽性。侍奉这个概念是λατρε?ω,常指践行职分的服侍,to serve for hire。LXX在申命记10:12-13使用了这个字:“12以色列阿,现在耶和华你神向你所要的是什么呢?只要你敬畏耶和华你的神,遵行他的道,爱他,尽心尽性事奉他,13遵守他的诫命律例,就是我今日所吩咐你的,为要叫你得福”。另参出埃及记3:12中使用了这个字:“神说,我必与你同在。你将百姓从埃及领出来之后,你们必在这山上事奉我,这就是我打发你去的证据”;约书亚记22:27,“乃是为你我中间和你我后人中间作证据,好叫我们也在耶和华面前献燔祭,平安祭,和别的祭事奉他,免得你们的子孙日后对我们的子孙说,你们与耶和华无分了”;列王记下17:35,“耶和华曾与他们立约,嘱咐他们说,不可敬畏别神,不可跪拜事奉他,也不可向他献祭”。但是福音是传给人的,所谓侍奉神只能具体表现为用福音服侍人。上帝创造的不是原子或动物一样的个人,而是合一的、彼此相爱的家人。因此保罗在基督里,为了福音对罗马教会的弟兄姐妹相思相念。这份思念是真的,因为神是我的见证:μ?ρτυ? γ?ρ μο? ?στιν ? θε??,For God is my witness。所以“我怎样不住地提到你们”,保罗渴望将福音传给罗马教会的人以及罗马人。他想念他们,他爱他们,他盼望传福音给他们。真爱是不中断的相思和祈祷,?διαλε?πτω?,without intermission, incessantly, without ceasing(帖撒罗尼迦前书1:3,2:13,5:17)。不过保罗为罗马人祷告(προσευχ?)一定是关起门来的祷告,否则也不会指着神来见证了。总而言之,真爱不是炫耀和市恩;真爱就是福音关切。3、国度(10)然而仅仅相思是不够的,保罗祷告祈求一种相聚——前往罗马,带领更多人归向神,共同建造成为神的国度。爱是行动,是朝向相聚和国度的行动。恳求,δ?ομαι,表示强烈的愿望(马太福音9:38;路加福音5:12等)。但是保罗求的不是照自己的意思,而是“照神的旨意”。只有神愿意,通往罗马的路才可能是平坦的。根据使徒行传我们知道拦阻是什么,而且我们也看见神是怎样为保罗在大海中开辟了道路。上帝垂听了保罗的祷告,因为保罗的祷告是主祷文教导的祷告。ε?οδ?ω,“得平坦的道路”是意译;这个动词的原意是:to grant a prosperous and expeditious journey, to lead by a direct and easy way;to grant a successful issue, to cause to prosper。成功出于神。保罗再一次用“切切”来形容他的渴望,?πιποθ?ω这个字充满了极为强烈的感情色彩:to long for, desire;to pursue with love, to long after;to lust, harbour forbidden desire。这是教会内部的思君如狂,思卿如病,魂绕梦牵,无限乡愁;新约一度将之翻作“恋爱”(哥林多后书5:2,9:14;腓立比书1:8,2:26;帖撒罗尼迦前书3:6;提摩太后书1:4;雅各书4:5;彼得前书2:2)。基督的国度是在不断扩张中的国度,基督的国度是恋爱的国度。二、福音使命(11-15)11因为我切切地想见你们,要把些属灵的恩赐分给你们,使你们可以坚固。12这样我在你们中间,因你与我彼此的信心,就可以同得安慰。13弟兄们,我不愿意你们不知道,我屡次定意往你们那里去,要在你们中间得些果子,如同在其余的外邦人中一样。只是到如今仍有阻隔。14无论是希利尼人,化外人,聪明人,愚拙人,我都欠他们的债。15所以情愿尽我的力量,将福音也传给你们在罗马的人。这里面有一个特别重要的真理:罗马教会的人已经信主了,但是还是需要教导。使徒书信让我们看见:向教会传福音是重中之重,或者,将人带进教会听福音,继续听福音才是传道的本意。正因为如此,使徒书信总是教会书信。这也意味着,公共广场上的大型布道会不过是旁门左道。不仅如此,已经信了的人还要再信,需要不断靠真理坚固和成圣。这一点正如约翰福音17:26所记:“我已将你的名指示他们,还要指示他们,使你所爱我的爱在他们里面,我也在他们里面”。所以我们的主这样为我们祷告:“求你用真理使他们成圣。你的道就是真理”(约翰福音17:17)。我们可以把罗马书1:11-15分成三个部分,分别解释向教会和在教会传福音的三重目的。当然,这也是罗马书的三重目的。1、坚固信心(11-12)11因为我切切地想见你们,要把些属灵的恩赐分给你们,使你们可以坚固。12这样我在你们中间,因你与我彼此的信心,就可以同得安慰。保罗如此渴望罗马之行的目的是什么呢?不是任何属世的目的,而是“要把些属灵的恩赐分给你们,使你们可以坚固”。有些学者解释罗马书的目的是筹钱,显然有些“小人之心”;尽管保罗有此目的也是正常合理的。分给,μεταδ?δωμι,to impart,传授,分配,施舍;因着爱心将富余的分给所爱的人(路加福音3:11,罗马书12:8;以弗所书4:28;帖撒罗尼迦前书2:8)。这个动词也与15节中的传福音(ε?αγγελ?ζω)交叉呼应。τι?,某些,某种。这也是一种谦卑和诚实的说话:我们不可能将一切分给别人,我们自己所有的也有限。“属灵的”(πνευματικ??),不是属世的。恩赐,χ?ρισμα,首先指恩典,然后指从神的恩典而来的各种祝福。仅就罗马书而言,χ?ρισμα包括称义、信心、永生、拣选和怜恤,都与人的因恩得救相关(罗马书5:15-16,6:23,11:29-32)。另外指服侍教会的各种知识、能力和爱心(罗马书12:6-21)。而将这些恩赐分给罗马教会,最终目的是“使你们可以坚固”——基督徒是不断需要藉着听道而坚固的。ε?? τ? στηριχθ?ναι,to the end ye may be established(KJV);进入不断被建立的过程,如同加固耶路撒冷的城墙。动词στηρ?ζω在这里是被动语态,显明教会和施恩之具这外在力量的重要性(约翰福音8:31-32,15:5)。而这个字的意思是使稳固,使软弱的再得力量,力上加力;使站起来(?στημι)。这个动词也让我们回想上帝怎样创造亚当、建造夏娃,以及建造圣殿。那么怎样才能坚固基督徒呢?唯有信心。το?το δ? ?στιν,That is;12节开始这句话是在解释上文“使你们可以坚固”。“信心”上承8节的“信德”,下启17节的“因信得生”。这里强调的是,这信心也涉及信徒之间的关系,牧者和会众之间的关系——这是我和你们共同拥有的信心(π?στι?),可以互相建立,互相安慰。这有两方面的含义:传福音是为了建立信心;而且是为了建立同一样的信心——远离异端(加拉太书1:6-9)。教会常常被“另一个福音”所搅扰,而只有归正在纯正福音之下,主内弟兄姐妹才能同得安慰。συμπαρακαλ?ω这个字在新约中只出现这一次:to call upon or invite or exhort at the same time or together;to strengthen (comfort) with others。这个动词可能不仅指互相安慰,更指共同被主的真理安慰。这一点可以参考以赛亚书40:1,“你们的神说,你们要安慰,安慰我的百姓”;哥林多后书7:7,“不但借着他来,也借着他从你们所得的安慰,安慰了我们。因他把你们的想念,哀恸,和向我的热心,都告诉了我,叫我更加欢喜”。问题是,保罗为何提到安慰呢?显而易见,一定有令他不安消息从罗马教会传出了,有人在那里传另外一个福音。根据保罗书信所面对的经常情况,另外一个福音基本上就是犹太律法主义。而律法主义必然夺去人得救的确据,并且搅扰教会,引起教会互相控告的风暴。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罗马书聚焦神的义、人的因信称义和神的会。这是我们的信仰和得救的确据。2、得些果子(13)13弟兄们,我不愿意你们不知道,我屡次定意往你们那里去,要在你们中间得些果子,如同在其余的外邦人中一样。只是到如今仍有阻隔。保罗表明的主内之爱是弟兄(?δελφ??)之爱,也是牧者之爱。这种爱的目的就是:“要在你们中间得些果子”。果子,καρπ??,fruit。果子这个异象可以上溯到创世纪1-3中的果子。而在福音书中,首先指最终得救可以献给神的成果。这可以指向基督徒坚持到底的信心和靠真理的成圣。而在罗马书中,καρπ??就出现了4次,其中罗马书6:21-23中出现了两次:“21你们现今所看为羞耻的事,当日有什么果子呢?那些事的结局就是死。22但现今你们既从罪里得了释放,作了神的奴仆,就有成圣的果子,那结局就是永生。23因为罪的工价乃是死。惟有神的恩赐,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乃是永生”。这里明确解释了果子的含义:成圣直到永生。而罗马书15:28用“善果”代指基督徒的奉献。另外还可以参考罗马书11:16-24中关于野橄榄的比喻。保罗给罗马教会的期许并不是特例、偏爱和压力,而是在所有外邦教会共同的盼望。所有基督徒都要努力结果子,等候基督复临的验收。这对传道人也是一个重要的提醒:不仅要开花,还要结果。这需要“惨绝人寰”的忍耐。保罗最后谈到“只是到如今仍有阻隔”。对于一位真正的牧者来说,“阻隔”才是“得些果子”的“预兆”——摩西至少面临十次阻隔。动词κωλ?ω在这里是被动语态,这个字可以有如下含义:to hinder, prevent forbid;to withhold a thing from anyone;to deny or refuse one a thing。这个动词在新约中的用法如下:禁止小孩子、赶鬼和洗礼(马太福音19:14;马可福音9:38-39;路加福音6:29,23:2;使徒行传10:47)、阻挡人认识真理进入天国(路加福音11:52)、妨碍受洗(使徒行传8:36)、拦阻神的救恩(使徒行传11:17)、圣灵禁止人自行传道(使徒行传16:6)、拦阻供应(使徒行传24:23)、不准人对使徒任意而行(使徒行传27:43)……上帝掌握并将胜过这一切的拦阻(使徒行传19:21,23:11)。3、偿清债务(14-15)14无论是希利尼人,化外人,聪明人,愚拙人,我都欠他们的债。15所以情愿尽我的力量,将福音也传给你们在罗马的人。保罗传福音以及给罗马人写信的第三个目的或原因是为了还债。这个欠债的异象彻底废弃了牧者与会众之间的恩典关系,也废弃了圣徒崇拜的任何必要性。保罗传福音不是什么伟大的壮举,不是为人民服务,不是利他主义;甚至也不是理性主义的我愿意。而是为了还债,是尽义务,是债权人所迫。如果欠债不还,必然被追讨和责罚。这一点正如哥林多前书9:16所说:“我传福音原没有可夸的。因为我是不得已的。若不传福音,我便有祸了”。“希利尼人(?λλην)和化外人(β?ρβαρο?)”与“聪明人(σοφ??)和愚拙人(?ν?ητο?)”可以平行,因为希腊人是自以为聪明的人,他们将希腊文明以外的所有人都称为β?ρβαρο?。还有罗马人也在其中,共同组成外邦人(用希腊人代指外邦人始于“希腊化时期”)。保罗欠所有外邦人的债,首先显示他是外邦人的使徒。但这不是一般的使徒,而是欠债意义上的使徒:?φειλ?τη? ε?μ?,I am a debtor;one who owes another, a debtor。现在的问题是,保罗何时欠下了债务,而且几乎是亏欠所有人的债务呢?我们根据圣经至少可以找到三个原因。第一、罪魁欠神的。?φειλ?τη?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主祷文中:“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马太福音6:12)。犯罪就是亏欠神,“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罗马书3:23)。保罗是罪魁,因此大大亏欠了上帝(但以理书5:27)。值得强调的是,路加福音13:4-5正是用这个字指罪人:“4从前西罗亚楼倒塌了,压死十八个人,你们以为那些人比一切住在耶路撒冷的人更有罪吗?5我告诉你们,不是的。你们若不悔改,都要如此灭亡”。第二、上帝将罪魁对祂的亏欠在基督里全部减免了,但是与此同时,将邻舍变成使徒和牧者的债权人。换言之,上帝将债权转移给了我们的邻居。我们亏欠上帝就是亏欠别人。但是,上帝规定传道人用特定的方式还债,就是传福音给世人,就是传饶恕的福音、赦罪的福音给我们的邻舍。其中包括我们的仇敌。希腊人、化外人和罗马人实际上都是保罗和犹太人的仇敌。这就是所谓“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马太福音18:21-35中,主耶稣讲了一个还债的比喻,为让我们不要作逼债的人。第三、还债这个概念也在表达教会的爱,不求回报的爱。这一点可以参考罗马书13:8,“凡事都不可亏欠人,惟有彼此相爱,要常以为亏欠。因为爱人的就完全了律法”。因为爱,还债的被动性完全被翻转(罗马书8:12,15:27;加拉太书5:3)。我们喜乐平安而且愿意用福音去还债。因此保罗说:“所以情愿尽我的力量,将福音也传给你们在罗马的人”。πρ?θυμο?,这个形容词的意思就是我乐意,ready, willing(马可福音14:38)。圣灵使用保罗也更新了罪人的文化,就是罪人总是认为别人欠自己的,但如今一切都颠覆了。一直骄傲且愤青着的我们,今天突然看见自己“欠了一屁股的债”。但是感谢神,祂只是吩咐我们用福音去还债。这是传道人的使命,也是平信徒的使命。这是教会的使命。你们聚集在这里,为了向世人还债。而我因此也可以看轻福音事工中遭遇的各种羞辱和践踏:我欠你们的,债权人有权利任意羞辱债务人。然而我的神总是公义的,也必将在债务还清的时候解脱我的重担。不仅如此,还债是有一个爱情目标的,于是让这场劳苦有了幸福的盼望,并因这盼望而充满了爱情的甜蜜。这是雅各爱拉结的故事。传道人会遇到周扒皮拉班,而拉结在拉班的后面:“雅各就为拉结服事了七年。他因为深爱拉结,就看这七年如同几天”(创世记29:20);“雅各也与拉结同房,并且爱拉结胜似爱利亚,于是又服事了拉班七年”(创世记29:30)。十四年太久,直到基督。三、福音本质(16-17)16我不以福音为耻。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犹太人,后是希利尼人。17因为神的义,正在这福音上显明出来。这义是本于信以致于信。如经上所记,义人必因信得生。很多圣经学者强调罗马书1:16-17是罗马书的主题,并是罗马书1:1-15与下文之间的桥梁。我们可以将这两节经文分别对应人的义(16)和神的义(17);而人的义可以进一步分为犹太人的义和希腊人的义——保罗应该是在这两大文明背景之下宣告“我不以福音为耻”,以及“神的义正在这福音上显明出来”的。犹太人-希利尼人(外邦人)的并置,首先指向救恩的历史顺序,但其中也包含一个神学逻辑。犹太人就是世上最自以为义的人:上帝是力量;希腊人或外邦人代表最不关心义的人:力量是上帝。但基督的真理是:上帝是爱,向犹太人否定了吃人自义;向外邦人否定了无耻无知。一方面教导神的爱,另一方面教导彼此相爱,包括归正的犹太人和外邦人的彼此相爱(加拉太书3:26-29;以弗所书2:11-22)。这些信息将在罗马书9-11章进一步阐述。1、人的义(16)首先我们要纠正和合本的一个翻译失误:原文不是说“我不以福音为耻”,而是说“我不以基督的福音为耻”。中译漏掉了一句话τ? ε?αγγ?λιον το? Χριστο?,基督的福音。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世人不是以一般的好消息为耻,而是以拿撒勒人耶稣基督的福音为耻。保罗为什么说“我不以福音为耻”呢?背景在于人的义——人根据自己的义认为保罗所传的好消息是可笑的,特别是,福音在刀剑和钱财面前是无能的。保罗西行带着福音,亚力山大和该撒东进带着刀剑;犹太人西进则带着律法。保罗同时向犹太人和希腊人宣告神的义(哥林多前书1:18-25),证明福音才是神的大能,福音才拥有拯救的力量。第一、犹太人的自义羞耻:?παισχ?νομαι,to be ashamed。犹太人素来是以外邦人为羞耻的。但福音的大能与律法的无能是对立的,这意味着保罗所谓“我不以福音为耻”首先面对犹太律法主义:“先是犹太人,后是希利尼人”。犹太人或法利赛人所代表的律法主义一直控告耶稣与罪人同席,这在他们看来是可耻的。这种酵深入今天的教会文化。但是保罗像他所侍奉的主一样见证了救恩的真理:耶稣基督降世,为要拯救罪人。不仅如此,律法只是定罪,根本没有拯救的能力。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新约说律法是无能的。这一点可以参考罗马书8:1-4,“1如今那些在基督耶稣里的,就不定罪了。2因为赐生命圣灵的律,在基督耶稣里释放了我,使我脱离罪和死的律了。3律法既因肉体软弱,有所不能行的,神就差遣自己的儿子,成为罪身的形状,作了赎罪祭,在肉体中定了罪案,4使律法的义成就在我们这不随从肉体,只随从圣灵的人身上”。神的能力不是要胜过人,而是要胜过魔鬼。这正如路加福音11:20所说:“我若靠着神的能力赶鬼,这就是神的国临到你们了”;以弗所书6:12更说,“因我们并不是与属血气的争战,乃是与那些执政的,掌权的,管辖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属灵气的恶魔争战。(两争战原文都作摔跤)”。这让我们想起雅各与天使摔跤的故事。耶稣在十字架现场并没有呼召天使天军消灭彼拉多和犹太人;正因为如此,耶稣才是神的大能。但只有属灵的人才能参透这属灵的大事:“但在那蒙召的无论是犹太人,希利尼人,基督总为神的能力,神的智慧”(哥林多前书1:24)。第二、希腊人的无耻。希腊人是讲荣耀、权柄和力量的,但是他们毫无罪恶感和忏悔意识;希腊悲剧与忏悔无关,知识张扬更坚硬的骄傲。在这个意义上,外邦人的文明是一种无耻的文明;相反,他们以无耻为智慧,以力量为上帝。这就是他们的犬儒主义(马可福音7:25-30);这就是耶稣在希腊人来“朝见”之际讲那番话的理由(约翰福音12:20-26)。我们可以从否定和肯定两个角度来领受保罗的宣告。否定的原因。首先、我们所传的基督是十字架上的基督,是蒙受羞辱而复活的基督。对希腊人而言,这一切显示保罗的上帝是无能的。希腊人和外邦人需要的不是受难的上帝,而是荣耀的上帝。这应该正是罗马的情况:在罗马普世价值的围剿中,有基督徒不敢或不愿在人前承认基督。这一点可以参考马可福音8:36-38,“36人就是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37人还能拿什么换生命呢?38凡在这淫乱罪恶的世代,把我和我的道当作可耻的,人子在他父的荣耀里,同圣天使降临的时候,也要把那人当作可耻的”(另参路加福音9:26)。利益和福音,偶像和基督,这个对立构成了教会的十字架。我们必须作出选择。其次、传道人的事业和命运是外邦人所厌弃的,一方面没有利益,没有荣耀,“不能当饭吃”,生前也没有得到所得的(希伯来书11:13-16);“因为凡牧羊的都被埃及人所厌恶”(创世记46:34)。另一方面,受尽苦难,直到羞辱殉道。在传福音的事工中,传道人由于“福音”本身的“软弱”必然备受凌辱,内外交逼,走在十字架的路上。牧者不仅不断被控告和辱骂,而且要不同程度地殉道。还不仅如此,传道人是一种特别的殉道者:连死得光荣的权利都被彻底剥夺了。牧者生得卑微,死得难看。彼得要倒钉十字架。从肯定的角度说,传福音的人应该不以为耻,反以为荣。首先,因为“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犹太人,后是希利尼人”;“因为十字架的道理,在那灭亡的人为愚拙。在我们得救的人却为神的大能”(哥林多前书1:18)。惟独基督福音拥有拯救的能力,而且有拯救全人类的能力。“要救一切相信的”则强调普世救恩的真理:救恩给全人类,并且都惟信得救。人类在因信得救上平等。与此相关,世人看为荣耀的,神却看为可耻的(罗马书6:21;路加福音16:15)。其次,这福音最终必能保全传福音的人。所以保罗才这样教导提摩太:“你不要以给我们的主作见证为耻,也不要以我这为主被囚的为耻。总要按神的能力,与我为福音同受苦难”(提摩太后书1:8);“为这缘故,我也受这些苦难。然而我不以为耻。因为知道我所信的是谁,也深信他能保全我所交付他的,(或作他所交托我的)直到那日”(提摩太后书1:12);“愿主怜悯阿尼色弗一家的人。因他屡次使我畅快,不以我的锁链为耻”(提摩太后书1:16)。另参希伯来书2:10-11,“10原来那为万物所属,为万物所本的,要领许多的儿子进荣耀里去,使救他们的元帅,因受苦难得以完全,本是合宜的。11因那使人成圣的,和那些得以成圣的,都是出于一。所以他称他们为弟兄,也不以为耻”。因这两方面的原因,以赛亚书52:7才说:“那报佳音,传平安,报好信,传救恩的,对锡安说,你的神作王了。这人的脚登山何等佳美”。另参罗马书5:5,“盼望不至于羞耻,因为所赐给我们的圣灵将神的爱浇灌在我们心里”。无论犹太人还是希腊人,都不明白神的大能(马太福音22:29)。“14然而属血气的人不领会神圣灵的事,反倒以为愚拙。并且不能知道,因为这些事惟有属灵的人才能看透。15属灵的人能看透万事,却没有一人能看透了他”(哥林多前书2:14-15)。属灵的人就是“一切相信的,先是犹太人,后是希利尼人”。信再一次成为焦点,而下一节经文将反复重申这个主题;并向上呼应神的新创造(8,12)。而“要救一切相信的”,就是宣告人因信得救,而这一真理需要进一步阐释:何为信,何为得救。2、神的义(17)世人论定福音为耻,乃是出于人的义。但我们信服的乃是神的义。现在我们面对的就是“神的义”这个核心概念:δικαιοσ?νη θεο?;the righteousness of God。δικαιοσ?νη主要指上帝的称义,或神一切公义要求之满足;或“神看着是好的”(创世记1:10,1:12,1:18,1:21,1:25,1:31),特别是在基督里将不好的看为好的,并将坚持不好的分别出去;接纳好的归家。“义”在旧约中主要有两个对应的词:??????(动词,创世纪16:5),?????????(名词,创世纪18:19);?????(动词,创世纪38:26),???????(形容词,常作名词用指义人;创世纪38:26)。这四个词同时出现在申命记25:1,“人若有争讼,来听审判(?????????),审判官就要定(??????)义人(???????)有理(?????),定恶人有罪”。另外有名词???????,创世纪15:6用的就是这个字,“称义”,强调神与信徒的关系。以“义”为字根的概念在罗马书出现了133次之多,绝大部分出现在1-11章中。仅就罗马书1:17而言,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认识神的义。第一、神启示的义。“神的义正在这福音上显明出来”。首先,这是神的义,不是人的义,是律法之外的义(罗马书3:21;10:3;雅各书1:20)。神的义是从圣经或者福音中启示出来的,圣道之外人不可能认识神的义。这也意味着上帝是“讲理的”上帝。祂将祂的要求和应许清清楚楚藉着圣经字句启示给我们,让我们有所信服,无可推诿。动词?ποκαλ?πτω(Tense: Present;Voice: Passive;Mood: Indicative)让我们知道何为“启示真理”:to uncover, lay open what has been veiled or covered up;to make known, make manifest, disclose what before was unknown。一方面,真理不是从人到神的理性和冥想,而是从神到人的启示;若非藉着从上而下的启示,人不认识神和神的义。人自己关于神的义的认识都是谎言和自以为是。这也是对希腊罗马文明的审判。另一方面,上帝藉着圣经和基督的福音启示神的义,是唯一可以遵行的道路。这是罗马书3:22的解释,“就是神的义,因信耶稣基督,加给一切相信的人,并没有分别”。另参罗马书3:25:“神设立耶稣作挽回祭,是凭着耶稣的血,借着人的信,要显明神的义”。另参哥林多后书5:21:“神使那无罪的(无罪原文作不知罪),替我们成为罪。好叫我们在他里面成为神的义”。我们所传的重点不是神的愤怒和律法的咒诅,而是神在基督里称罪人为义。福音的预工不是福音的重心和全部。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称律法主义分子和双重预定论者是邪教徒——那否定性的预定不仅没有圣经根据,更从来不是福音;而离开基督之名所建立的教义不是教义。第二、人的因信得生。“这义是本于信以致于信。如经上所记,义人必因信得生”。?κ π?στεω? ε?? π?στιν καθ?? γ?γραπται ? δ? δ?καιο? ?κ π?στεω? ζ?σεται,from faith to faith: as it is written, The just shall live by faith。这里连续出现了三个π?στι?(信)。我们提到罗马书1:8-17出现了6个信字,每一次的神学重点不同。首先8节强调人听道信道,初建“信德”;其次,12节强调教会中“你与我彼此的信心”,这是“一主,一信,一洗,一神”的合一过程(以弗所书4:5-6)。再次,16节强调福音“要救一切相信的”,面对全人类,因信称义是基督教的“普世价值”或“宇宙真理”。最后就是17节的三个信,在于强调“持续相信”才能最终得救。这是一段非常宝贵的真理信息。首先,神的义具体表现为神赐给人信心,信不是人自己的工作,乃是神所赐的,是神的义所赐的。而且神一次又一次赐给我们信心,坚固我们到底。这是恒久忍耐的爱,这是爱我们就爱到底的爱。其次,神让人因信称义。若非因信称义,无人能够得救;若神指着行为和律法审判世人,无人能站立,全部当进入地火中。上帝与我们另立新约,就是因信称义的约,这是神的义。与此相关,因信称义与因律法称义对立,因为“没有一个人靠着律法在神面前称义,这是明显的。因为经上说,义人必因信得生”(加拉太书3:11)。最后,信的目的是“得生”,分享上帝永远的生命。我们可以用人的常话说:上帝真有“义气”,愿意跟我们这些罪人分享祂的生命,就是永远的生命(罗马书5-8)。上帝把上好的福分与我们分享。这是主的教导:“31论到死人复活,神在经上向你们所说的,你们没有念过吗?32他说,我是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神不是死人的神,乃是活人的神。33众人听见这话,就希奇他的教训”(马太福音22:31-33)。如果上帝赐给人一切的属世的好处,就不把胜过死亡的生命赐给我们,我们就无法认识神的义。这也是真神和假神的区别。假神之所以假,就是因为在它里面没有永生,就在于他们的不义。总而言之,“因信”和“得生”两个方面显明了神的义。这是只有神才有的义。人的义是“因行”,结果必然人吃人。假神假义就是诱惑人为了赚得全世界而赔上生命,最多是“不一定死”那个轮回的谎言。这里引用的是哈巴谷书2:4,“迦勒底人自高自大,心不正直。惟义人因信得生”。哈巴谷书第2章让我们藉着亚伯拉罕离开的那个迦勒底文明,认识偶像之下的人怎样为世界丢弃了生命。所以只有基督将神的生命临到我们,只有祂是神的义者。正如旧约先知预言的:“5耶和华说,日子将到,我要给大卫兴起一个公义的苗裔。他必掌王权,行事有智慧,在地上施行公平和公义。6在他的日子,犹大必得救,以色列也安然居住。他的名必称为耶和华我们的义”(耶利米书23:5-6;另参耶利米书33:15-16)。应用:坚信到底罗马书1:17b是路德和路德教会建立“惟独信心”这条教义的真理根基之一:“这义是本于信以致于信。如经上所记,义人必因信得生”。教会的仇敌攻击说:“惟独”是路德本人添加的,圣经原文并没有“惟独”;这些争辩涉及路德对罗马书3:28的翻译:“所以(有古卷作因为)我们看定了,人称义是因着信,不在乎遵行律法”。路德强调他的立场根植于圣经的语境、早期教父的传统以及德文的话语习惯。而路德所针对的是天主教形形色色的人神合作说。但是我今天在这里要强调的不是这个唯独信心的教义,事实上罗马书1:17b的神学重点也不在唯独信心这个方面,而在“持续相信”;而这一点,与基督教的教会生活密切相关。显而易见,我们不能否认信义是这节经文的第一个重要的信息:“这义本于信”,“义人必因信得生”。但是,这节经文的落脚点或更重要的信息是“本于信以致于信”,以及“因信得生”——这里强调义人到底怎样信,以及怎样得生。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罪人因信称义,已经因信称义,正在因信称义,还将因信称义,直到完全得救。首先,?κ π?στεω? ε?? π?στιν,从信出来进入信,信徒要在一种“动态平衡”中持守和不断坚固已经有的信心。其次,“义人必将因信得生”。“义人”(δ?καιο?)就是已经被称义的人,已经信基督的人,已经信而受洗的。但是,他只是在得救的路上,还没有最终得救。正因为如此,ζ?ω(得生)在这里用的是将来时态。这是主的话语:“并且你们要为我的名,被众人恨恶,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马太福音10:22)。这一点还可以参考希伯来书3:14: “我们若将起初确实的信心,坚持到底,就在基督里有分了”。坚信到底的应用和见证就是在任何搅扰中都坚持聚会,而坚持聚会既是最终得救的前提。也是得救的过程本身。本着这样的真理我们重读希伯来书10:21-39,“21又有一位大祭司治理神的家。22并我们心中天良的亏欠已经洒去,身体用清水洗净了,就当存着诚心,和充足的信心,来到神面前。23也要坚守我们所承认的指望,不至摇动。因为那应许我们的是信实的。24又要彼此相顾,激发爱心,勉励行善。25你们不可停止聚会,好像那些停止惯了的人,倒要彼此劝勉。既知道(原文作看见)那日子临近,就更当如此。26因为我们得知真道以后,若故意犯罪,赎罪的祭就再没有了。27惟有战惧等候审判和那烧灭众敌人的烈火。28人干犯摩西的律法,凭两三个见证人,尚且不得怜恤而死。29何况人践踏神的儿子,将那使他成圣之约的血当作平常,又亵慢施恩的圣灵,你们想,他要受的刑罚该怎样加重呢。30因为我们知道谁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又说,主要审判他的百姓。31落在永生神的手里真是可怕的。32你们要追念往日,蒙了光照以后,所忍受大争战的各样苦难。33一面被毁谤,遭患难,成了戏景,叫众人观看。一面陪伴那些受这样苦难的人。34因为你们体恤了那些被捆锁的人,并且你们的家业被人抢去,也甘心忍受,知道自己有更美长存的家业。35所以你们不可丢弃勇敢的心,存这样的心必得大赏赐。36你们必须忍耐,使你们行完了神的旨意,就可以得着所应许的。37因为还有一点点时候,那要来的就来,并不迟延。38只是义人必因信得生。(义人有古卷作我的义人)他若退后,我心里就不喜欢他。39我们却不是退后入沉沦的那等人,乃是有信心以致灵魂得救的人”。希伯来书12:1-2在继续阐述同样的真理:“1我们既有这许多的见证人,如同云彩围着我们,就当放下各样的重担,脱去容易缠累我们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摆在我们前头的路程,2仰望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耶稣。(或作仰望那将真道创始成终的耶稣)他因那摆在前面的喜乐,就轻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难,便坐在神宝座的右边”。总而言之,信是称义和成圣从始至终的根基和保障。这是罗马书一贯的真理:“我们得救是在乎盼望”(罗马书8:24);“再者,你们晓得现今就是该趁早睡醒的时候,因为我们得救,现今比初信的时候更近了”(罗马书13:11)。信仰就是坚持,信仰是一个过程。这是我的“过程神学”。持续相信与教会的必要性密切相关,“一次得救永远得救”使教会变得毫无意义;但“持续相信”是保卫教会的城墙。 “惟独信心”是路德的战争,“坚信到底”是我们的战争。在世界坚持信仰和聚会是很难的,人的软弱和偶像的试探都会让我们的天路半途而废。因此在罗马书开篇中,建立的不仅是惟独信心、因信称义的教义,同时并置着坚信到底才能得生的教义。保罗本人就是“坚信到底”的榜样:“ 7只是我先前以为与我有益的,我现在因基督都当作有损的。8不但如此,我也将万事当作有损的,因我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我为他已经丢弃万事,看作粪土,为要得着基督。9并且得以在他里面,不是有自己因律法而得的义,乃是有信基督的义,就是因信神而来的义。10使我认识基督,晓得他复活的大能,并且晓得和他一同受苦,效法他的死。11或者我也得以从死里复活。12这不是说,我已经得着了,已经完全了。我乃是竭力追求,或者可以得着基督耶稣所以得着我的。(所以得着我的或作所要我得的)13弟兄们,我不是以为自己已经得着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14向着标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腓立比书3:7-14)。于是,哈巴谷书在宣告“义人因信得生”之后,让我们看见了教会的异象:“惟耶和华在他的圣殿中。全地的人,都当在他面前肃敬静默”(哈巴谷书2:20)。阿门。任不寐,日说明:因负担过重,每周两次的罗马书课程改为每周一次,就是主日证道一次。特此说明附图:忍耐雅各书5:7弟兄们哪,你们要忍耐直到主来。看哪,农夫忍耐等候地里宝贵的出产,直到得了秋雨春雨。
有不一样的发现
<div class="num1_b" id="commend_num_5
上一篇&&&&
下一篇&&&&
抱歉,博主已关闭评论!
并且人要奉他(耶稣基督)的名传悔改赦罪的道,从耶路撒冷起直传到万邦。
博主最近发表的 10 篇博文
凤凰博报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罗马书讲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