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的生平

一生戎马 为信仰而战|信仰|一生|彭德怀_新浪新闻
  原标题:一生戎马 为信仰而战  常瑞芳
  电视剧《彭德怀元帅》正在中央电视台一套热播。编剧以纪实性的传记风格,再现了彭德怀毕生的丰功伟绩与革命生涯。故事跨越半个世纪,以彭德怀元帅的人生经历为主线,通过实力派演员董勇的深度诠释,真实还原了彭德怀元帅的戎马一生,为观众塑造出了一个有血有肉、敢爱敢恨敢担当的开国将领形象。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这是共和国开国领袖毛泽东对彭德怀元帅的客观评价。
   信仰改变命运
  在加入共产党之前,彭德怀是一名湘军团长,以骁勇善战闻名。但他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平江组织起义,随后又与毛泽东、朱德在井冈山胜利会师。
  比起当湘军团长,当工农红军条件和待遇都相差甚远,他为什么要选择一条艰苦而崎岖的路呢?20世纪早期纷乱的中国,许多年轻人抛头颅洒热血,不惧牺牲自己的生命来寻求中国的革新,照亮他人的人生,那是一代人的信仰与执著追求。
  剧中有一句话让人特别感动,彭德怀说:“我彭德怀之所以要加入共产党,是因为我相信我走的这条路是一条光明大路,我完全可以去当那个湘军团长,每月有几百块的饷银拿。可你们知道吗?人家姓国,我们姓共,我们最大的不同就是官兵平等,绝不搞特殊。”因为信仰,因为自身的劳苦出身,彭德怀看到的是底层社会民不聊生,立志要寻找到一条为劳苦大众谋求幸福生活的路。
   自古英雄也柔情
  我常为剧中一些细小的画面组合所感动。一个年轻的女子穿着碎花的布衣,彭德怀为她取名:刘坤模,取意为妇女中的楷模。他教她识字,给予她尊重与浓浓的爱意,在决定起义之前,他将她送回老家安顿。战争的居无定所,让他们夫妻不能相聚,但他却恪守着对她的承诺,不娶也不纳新人,直到知道她已另组家庭。
  老班长郭德云对他有恩,当了营长他没有忘记去看望老班长。郭德云病故,他召集曾经的战友为他举办葬礼。师长周磐与他是生死之交,他曾经救过周磐的命,在国民革命军期间,他也得到了周磐不少的照顾,对周磐同样心存感恩,但因各自的信仰不同,两人分道扬镳,彭德怀却冒着被杀头的风险,到周磐住处与他告别,感激周磐对他的照顾之恩。
  战争场面恢宏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彭德怀元帅戎马一生,身经百战,为国家和人民立下汗马功勋,使侵略者闻风丧胆。1926年彭德怀率部配合叶挺攻打武昌,在平江举行起义,创建工农红军第五军;后来冲破重重阻挠上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攻打省会长沙时,领导红三军团以少胜多占领长沙……这些在剧中,都一一得到了展开,充分彰显了彭德怀卓越的军事才能。
  对士兵们的关爱也是剧中的重头戏。在战争最危险最激烈最关键的时刻,彭德怀的军事谋略、远见、胆识与指挥艺术,无不凝聚、鼓舞着士兵们的顽强意志和战斗精神,成为这支部队抗击敌军围剿进攻的核心中枢与铁血军魂。从艰苦卓绝的五次反围剿,到惊天地泣鬼神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从誓死不屈抵御日寇的八年抗战,到鏖兵西北横扫千军的解放战争勇猛打退敌骑兵;从临危受命抗美援朝打出国威,到锐意改革整军肃纪打造现代钢铁长城……电视剧《彭德怀元帅》将彭德怀充满传奇的戎马一生表现得淋漓尽致。
   传递时代正能量
  编剧马继红在谈到此剧的艰苦立项过程时说,希望能为观众带来正能量。我们不难在该剧中看到编剧的匠心。在第22集里有一个情节:战士们把用驴换来的苹果给彭德怀送去,当他得知士兵们没有时,坚决拒受。他说:“我们与国民党军队最大的不同,就是官兵平等。今天我吃了几个苹果,你们几个纵队司令过两天就会心安理得跟我学,接下来就是旅长团长,再往后就是营长排长,上行下效。也许就是因为这几个苹果,让我们部队的干部和战士的差距一点一点地拉大。”在第36集里,“换沙发风波”同样对当今反腐整肃给出了令人深思的注解。
在一个讲究出身的时代,985、211的身份会伴随一个学校的终身的,也会伴随一个校友终身的,除非985、211也建立了退出机制。
万科的事情,说来说去,也就是一块肉的事情!
七个月之后,土耳其强人终于向俄罗斯强人“道歉”,重提“朋友和伙伴”。这是为什么?从《西行漫记》中彭德怀身世说起
日07:58&&&来源:
埃德加?斯诺
1936年7月,由北平几经辗转后深入陕北苏区的埃德加?斯诺,曾是“在中国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第一个西方新闻记者”,在他的著作《西行漫记》中,特地以大量篇幅穿插介绍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众多党和红军领导人的生平身世。有关彭德怀身世的信息,斯诺在书中明确写道,这是彭德怀本人在宁夏东南预旺堡西方野战军司令部给他讲述的,并记述了彭德怀与他谈话时的具体情景:
“他在把这些青年时代和斗争的情况告诉我时,他手里执着一个用蒙古马鬃做的苍蝇拂,为了强调语气,漫不经心地随手挥舞着,一边在屋子里踱来踱去,说说笑笑。这时有个通讯员送来了一束电报,他开始看电报时又突然成了一个严肃的司令员了。”
步入人生的晚年,具体说来就是1959年庐山会议后以及“文革”中被囚禁期间,彭德怀曾多次回忆过自己的生平身世:“他在自己的笔记里,在给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的信件中,在一份又一份的‘交代材料’上,写下了自出生以来的历历往事。”彭德怀的这些关于自己生平的回忆是“前期的叙述较后期为详”,他也曾以坚定的语气说:“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常常回忆到幼年的遭遇,鞭策自己不要腐化,不要忘记贫苦人民的生活。因此,我对幼年的生活经历,一直到现在还记得很清楚。”
由此可见,彭德怀晚年对自己的生平尤其是对他青少年时期人生际遇的讲述,其客观性与真实性毋庸置疑。以此比对《西行漫记》中对彭德怀身世的记载即可发现,其中存在着若干明显的错讹之处。
未曾有过继母
《西行漫记》中曾经这样记载彭德怀的家庭出身:
彭德怀自己的家庭是富农。他6岁那年死了母亲,他的父亲续弦后,后母憎嫌彭德怀,将他送到一所老式私塾去念书,在那里常常挨老师打。有一次挨打时,他举起一条板凳,揍了老师一下,然后逃之夭夭。老师在本地法院告他,后母也趁机想把他赶出去。
他的父亲对这次吵架并不怎么在意,但是为了迁就妻子,就把这个摔凳子的儿子送到一个婶母那里去住。婶母很喜爱他,把他送进了一个所谓的新学堂。他在那里遇到了一个“激进派”的教师,提倡不信孝敬父母。
“我很赞成这种看法”,彭德怀说,“我回家后便向婶母说了。她吓了一跳。第二天就不让我去上学,受这种可恶的‘外国影响’”。他的祖母――看来是个残酷的专制魔王――听到他反对孝敬父母的话以后,“每逢初一月半、逢年过节、或者刮风下雨的日子”就跪下来祷告,祈求天雷打死这个不孝逆子。
接着发生了一件惊人的事情,这最好用彭德怀自己的话来说:“我的祖母把我们统统看做是她的奴隶。她抽鸦片烟很厉害。我不喜欢闻鸦片烟,有一天晚上我再也忍受不住了,起身把她的烟盘从炉子上踢了下来。她大发脾气,把全族人都叫来开了会,正式要求把我溺死……”
“当时族人已经准备执行她的要求。我的继母也赞成把我溺死,我的父亲说,既然这是一家的意见,他也不反对。这时我的舅舅站了出来,狠狠地责备我的父母没有把我教养好。他说这是他们的过失,因此孩子没有责任。”
“我的命得救了,但是我必须得离开家了。当时我才9岁,10月里天气很冷,我除了一身衣裤外身无长物。我的继母还想把我身上的衣裤留下,但我证明这不是她的,这是我生身的母亲给我做的。”
《彭德怀自述》的开篇也是对自己童年时代家庭生活状况的讲述。据彭德怀回忆:他1898年出生于一个下中农家庭;6岁读私塾,8岁时母死父病,因家贫如洗即废学,此时“伯祖父八十开外,祖母年过七十,三个弟弟无人照管,四弟半岁,母死后不到一月即饿死”;10岁时,家庭人员仍然有伯祖父、祖母、父亲和他们兄弟3个共6人;不满18岁入湘军当兵时“伯祖父已死,二弟当学徒去了”,家中“只有祖母、父亲和三弟3人”。而此后彭德怀家庭成员的情况,据《彭德怀传》记载:1922年8月彭德怀入湖南陆军军官讲武堂后,曾留妻子刘坤模在家侍奉年老的祖母和病重的父亲,直到1924年夏和1925年春,两位老人相继去世后才把妻子接至身边。
幼年丧母而又频遭继母的狠心虐待,作为亲历者一定是终身难以忘怀。但从上引《彭德怀自述》中的记载来看,彭德怀从未讲过母亲死后父亲续弦的情况,也从未谈及自己曾有由于继母的缘故被送与婶母抚养、婶母供他上新式学堂、9岁时就被赶出家门独自流浪的人生遭遇。此外遍查《彭德怀年谱》《彭德怀传》以及其他有关彭德怀的书籍与史料,均不见彭德怀曾经有过继母的任何记载。由此即可确定:彭德怀未曾有过继母,《西行漫记》中关于此点的记载定当有误。
推荐阅读: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张玉、谢磊)
热点关键词
热门点击排行榜
12345678910彭德怀_分类_百度百科
关闭彭德怀百科分类&&彭德怀彭德怀纪念馆,位于湖南省湘潭乌石镇彭德怀故居对面的200米的卧虎山上,依山而建,与彭德怀故居遥相呼应,占地面积8公顷;江泽民同志亲笔题写了馆名;彭德怀纪念馆是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彭德怀故居为依托建立起来的全国唯一一座完整、系统地介绍彭德怀同志生平业绩的传记性专馆,隶属于湘潭县委。担负着彭德怀故居、纪念馆、彭德怀铜像、德怀墓、德怀亭和l烈士墓等纪念设施的管理和宣传职责;纪念馆控制面积30公顷,占地面积160亩,日建成开馆。曾经荣膺全国百家红...开放分类:····刘少奇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刘少奇同志的光辉业绩、崇高风范、高尚品德,永远铭记在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心中。开放分类:····杨尚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国家和人民军队的卓越领导人。早年参加反帝反封建斗争,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翌年转为中共党员,后赴苏联学习。回国后在各个时期担任党政军重要职务,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作出了重大贡献。1988年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开放分类:····彭德怀景希珍(.7.7),山西省洪洞县人,1946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开放分类:·帅仕高(),汉族,生前系四川省石棉县安顺乡船工;...开放分类:·《一九六五年后的彭德怀》,图书名,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作者沈国凡,本...开放分类:·《彭德怀军事文选》,图书名,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9月出版,彭德怀同志...开放分类:·《彭德怀元帅画传》,图书名,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张树德编著;本书以图...开放分类:·綦魁英,多用于人名,最为知名者为开国元帅彭德怀同志的秘书、中央军委办...开放分类:《元帅的最后岁月:彭德怀在大西南》,报告文学作品名,作者王春才,本书...开放分类:·《彭德怀年谱》,图书名,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由王焰主编,详细谱列了彭...开放分类:·《在彭德怀身边的日子》,图书名,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景希珍(曾任彭德...开放分类:·《元帅的最后岁月:彭德怀在大西南》,报告文学作品名,作者王春才,本书...开放分类:·《彭德怀兵法与谋略》,图书名,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主要讲述了伟大...开放分类:·赵凤池()别署承普斋。安徽太如人。生前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开放分类:·《我的伯父彭德怀》,图书名,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彭梅魁(1929—20...开放分类:·(C)2017Baidu||谁敢横刀立马? 彭德怀一生罕见老照片(图集)--中华网--新闻中心
谁敢横刀立马? 彭德怀一生罕见老照片(图集)(1)
中华网文史
【】【】【】【
  “谷撒地,禾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我为人民鼓与呼。”——彭德怀写于大跃进
&&共 27 页
站内搜索 全网搜索您所在的位置:
彭德怀元帅简介
日14:18  
  彭德怀(;1974),原名得华,湖南湘潭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领导人之一。  1916年进入湖南湘军当兵。1922年考入湖南军官讲武堂,1923年毕业,任湘军连长。1926年任营长,不久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冬任代理团长。1928年1月任团长。同年4月,面对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毅然选择革命道路,加入中国共产党。7月与滕代远、黄公略率部发动平江起义,成立红军第五军,任军长。11月率领红五军主力赴井冈山,与毛泽东、朱德领导的红四军会师。1929年初红四军主力向赣南、闽西进军后,留在井冈山坚持斗争。1930年6月任红三军团总指挥。  1931年11月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他参与指挥了第一、第二、第三次反“围剿”,在保卫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战斗中屡建功勋。1934年1月在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央候补委员。lO月率部参加长征。1935年1月参加遵义会议,拥护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合后,同张国焘的反党分裂活动进行了坚决斗争。9月任红军陕甘支队司令员。11月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红军第一方面军司令员,参与指挥了直罗镇战役。1936年被补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先后任抗日先锋军司令员、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参加指挥了东征和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副总指挥(第十八集团军副总司令),协助朱德指挥八路军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开辟华北抗日根据地。1940年秋,在华北组织发动百团大战,使日本侵略军受到沉重打击。1942年8月,任中共中央北方局代理书记,1943年9月回延安,协助毛泽东、朱德指挥华北敌后抗战。1945年在中共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兼总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西北野战军(后编为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放弃延安后,指挥3万部队在陕北与敌23万人周旋作战,连战皆捷,粉碎了国民党军对陕北的重点进攻。在战略决战阶段,率部解放了西北五省。  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一书记、西北军区司令员。1950年10月,出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指挥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作战。经过著名的五次战役,粉碎了美军对朝鲜北部的进攻,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1952年回国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1954年后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1956年在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59年7月,在庐山会议期间,因为反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左”倾错误,为民请愿,而受到错误的批判,被打成“彭、张、黄、周反党集团”的骨干成员,免去国防部长职务。1965年重新工作,被任命为“三线”建设委员会副主任。“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诬陷和残酷迫害,多次被游斗。日逝世。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他平反昭雪,恢复了名誉。他是一代名将,毛泽东曾为之赋诗:“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骋,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相关专题:
更多关于“”的新闻
( 17:30:00)
( 16:10:00)
( 12:19:47)
( 08:11:22)
( 02:24:23)
( 16:31:00)
( 01:40:00)
( 09:01:00)
( 14:27:16)
( 07:47:00)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