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企业不继续研发入门级单反相机推荐

中国企业研发无人机相机 外形酷似硬盘
  【环球科技综合报道】据《福布斯》杂志4月26日报道, 日前,总部位于北京的一家名叫零零无线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一款名为Hover Camera的无人相机。该无人机相机外形非常酷似电脑硬盘。
  Hover Camera采用高通骁龙801处理器,可以自动悬停,仅重240克。该高端芯片组可以运行所有计算机的视觉算法,自觉跟随用户,而且不会撞上其他物体。Hover Camera前端置有1300万像素摄像头,可以拍摄4K视频;底部配有对地面镜头和声呐,用以保持机体平稳飞行。同时,Hover Camera内部置有类似于加速器、陀螺仪和气压计的传感器。该无人相机不仅可以为用户定位、选定拍摄对象、支持全景拍摄,也可以将拍摄视频上传于手机。
  王孟秋是零零无线科技有限公司CEO 兼创始人,也是Hover Camera的发明者,曾在斯坦福大学获得博士学位。该公司总部设在北京,约有80名员工。经过为期2年多的研发,该公司于本周二结束了保密模式,开始宣传产品。公司吸引了IDG投资、GSR 创业投资公司、真格基金、ZUIG及其他投资公司,投资额总计约25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622万元)。
  不同于其他创业公司,零零无线科技不急于提供预购服务,或是将新产品作为开启市场竞争的敲门砖,相反,该公司决定等待时机,预计今年夏季上市。虽然Hover Camera尚未公布定价,各大制造商已迫不及待,抓紧制造以抢占商机。目前,该公司正努力完善软件的用户体验,确保相机可以顺利录制视频,同时寻求测试用户,进一步建立创新内容。一经推出,Hover Camera计划将目标定为美国及消费市场。
  王孟秋在一次采访中说,&两年前,我们发现除了设计无人机或新型相机外,人工智能也是一种新的机遇。&&我们可以将人工智能运用于便携式设备中,我称之为&嵌入式智能&。我在斯坦福大学与卡内基梅隆大学就读时研究过这一专题,这在大数据中心可以实现。过去几年内,智能手机不仅大大降低了组件的成本,而且也实现了巨大的进步。我们可以采用顶级智能手机芯片,进行计算机视觉化运算。&
  零零无线科技并不是唯一一个致力于将更多自主权引入无人机的公司。世界上最大的无人机制造商DJI最近推出了&幻影4&,通过使用机载传感器,避免撞到物体。还有未经启用的&百合无人机&,通过下置摄像头和一个跟踪装置自主定位,为用户带来更多便利。(实习编译:郝胜楠 审稿:李宗泽)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责编:黎晓珊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最新推荐论坛图片帖 
11:41:05 |
& & 目前,世界上单反相机市场基本上被佳能、尼康相机所占领,索尼都还有不少人不认可,如果中国现在搞这个,也是没有市场的。主要是因为CCD, CMOS传感器技术在日本非常发达, 而我们国家目前还没有哪个公司能够生产出很好的照相机用的图像传感器。此外图像处理芯片, 比如佳能的Digic, 索尼的Bionz之类的, 等等在我国也没听说有谁做的很好。相机吗,中国有爱国者、海尔、明基等等,现在还有复出的海鸥,其实都在等待商机,从OEM开始其积攒的技术实力,就像汽车和高铁技术一样,总有一天不屈不饶的中国企业会让你刮目相看。& & 至于镜头的问题, 我国确实是有公司在做镜头的, 虽然做的也不如日本、 德国这样有声有色, 但是确实是在做。不过国内镜头厂商所生产大部分的光学产品都是给国外的主流镜头厂商做产品代工,而自主生产的成熟国产镜头还是非常少的,而目前国产镜头厂商里面最有名的一家应该就是凤凰光学了,凤凰光学是国产镜头里面规模最大的一家,而且是一家上市公司。 沈阳中一光学电子有限公司也不错,目前国产第一只0.95光圈的镜头就是他们出的,现在好些单反和微单的新镜头都在做。 其实日本品牌的相机大多也是中国和东南亚组装的,而且电池、充电器、肩带这种低技术的部分配件基本都是中国产的。
25皇家庄园
俺不懂这些
13豪华套房
11:53:12 俺不懂这些
不懂就不懂.
搞不懂。。
25皇家庄园
12:05:05 不懂就不懂.
哈哈,老师说不懂不要问,嘎
19花园别墅
中国奉行拿来主义,有些东西自己不搞研发。但是这些年还流行另一个主义:山寨!相信早晚会有科技巨头痛哭的一天!
13豪华套房
12:38:58 哈哈,老师说不懂不要问,嘎
问了还是不懂、带起你也走不拢
25皇家庄园
12:55:12 问了还是不懂、带起你也走不拢
哈哈哈哈哈
12风情套房
中国的镜头崛起还需要几年才行
19花园别墅
路过,。。。
28帝王宫殿
一直没有研究过
28帝王宫殿
有帖子分享过的
我的另一个转帖里分析了一下国内为何不能生产出高端数码单反相机(见),当然也是作者管见,但蓝天白云zy先生认为文中很多观点是在胡说八道,我很希望能够听到蓝天白云ZY先生的高见,但没有得到回应。突见蓝天先生另开此帖,仔细拜读以后,并未发现什么新的东西,反而让我感到疑惑的是,爱国者、海尔、明基是单反吗?不就是常见的消费机级长焦相机和卡片机么?他们的核心器件----CCD、CMOS是自己生产的吗?如果它们真的做到了核心器件CCD、CMOS、镜头、快门等国产化,那我们的确值得振奋,但即或是这样,国产高级数码单反相机还尚无影踪,海鸥到是复出了,可惜那款CK20长焦相机简直就是松下FZ200海鸥版,所有技术数据无半分差别,就连外观都活脱脱双胞胎样,价格反比人家贵了800元,你说这不是在把国人当傻帽吗?当然,作为中国昔日相机业界的老大,海鸥还是有它拿的出手东西,据说海鸥数码照相机采用的Super.I.S超级防抖系统,属行业领先的技术,结合了光学防抖和机身防抖技术,实现了数码照相机全天候的防抖功能。 海鸥数码照相机自主开发的SIPT2技术是世界领先的图像处理技术,具有极强的图像增强功能,使画面更具美感。鸥数码照相机采用的第五代自动对焦系统,是海鸥最新的完全自主研发的快速对焦系统,增强了读取对焦对象的速度和准确性。可是这些都仅运用于无反数码相机(比方CF100),连现时流行的微单都还没有,更不用说高级数码单反了。说到镜头,中一的50/F0.95倒是让人刮目相看,不过目前只有E卡口,而且最关键的是一只纯手动镜头,自动对焦、自动光圈均不支持,5000元价格倒是不低,综合看来这并不是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镜头,当然,有了第一步相信会逐步完善,我也希望国内能够生产出能与日货甚至是和蔡司,莱卡等欧洲货媲美的系列光学镜头,如果有它问世的一天,我也绝对会弃佳归家。说来说去,差距我们必须正视,认识到差距才能迎头追赶,只会造点手动镜头及低价值的周边产品为鬼子作嫁实在是让人自豪不起来。题外话,国内什么东西都有山寨货,可你见到过山寨的数码单反相机吗(模型不在此列吧?)?这足以说明它的技术门槛之高。一气说了这么多废话,并不是想和谁掐架,只是希望正视现实,敬请蓝天先生海涵。
20风情别墅
19:28:00 我的另一个转帖里分析了一下国内为何不能生产出高端数码单反相机(见http://[转帖]中国为何造不出数码单反?_摄影交流_资阳大众网论坛&/bbs/topic-408004.html),当然也是作者管见,但蓝天白云…
& & &言之有理,否则我大把大把的钞票也不会拿给小日本,相机镜头都是国内短板。有些东西别说中国不行,就连韩棒子也有不小差距。如14mm F2.8这个头,小日本货约1.3万元,而韩国产仅2500元,前者对焦轻松自入,片片通透,细节清晰,还原度高;而韩国产需手动对焦不说,其它方面根本没法比,仅仅够米米少的贫民过把瘾,自娱自乐了。
&您好,回帖前请先
资阳大众网通行证
1、回复一篇帖子增加积分1个,威望1点。
2、注册用户72小时内可修改自己发表的帖子。
3、资阳大众网有奖励爆料QQ群:,欢迎加入。为什么中国造不出单反相机?
261回复/9亮 18068浏览
查了下资料,貌似连美国都没有自己的单反?不知真假这玩意儿的技术含量这么高?[ 此帖被雷霆夜未眠在 09:48修改 ]
原来过得很快乐
只我一人未发觉
如能忘掉渴望
这些回帖亮了
大一的时候有段时间国内抵制日货的情绪十分大
但是如果真的完全不用日货,那么人大都无法直播和纪录了吧
造的出,成本高,军事卫星上的镜头跟成像效果比单反牛多了,但是要是民用。。。单反就不是穷三代了,估计得穷十代发自手机虎扑
应该造的出来,但是肯定成本很大,即使造出来同价钱的比不过日本的,比得上的价钱又高出很多。单反又不是必须自己造的东西,所以就没有造了。发自手机虎扑
有人说,能造数码单反的国家比能造人造卫星上天的国家还要少
引用1楼 @ 发表的:大一的时候有段时间国内抵制日货的情绪十分大
但是如果真的完全不用日货,那么人大都无法直播和纪录了吧
看过一些搞笑的言论,爱国青年,说什么要抵制日货,砸日系车。但手机电脑里有日本产的电子原件不算日货,而摄影器材这些东西都是日货怎么办?答曰,该用还得用发自手机虎扑
中国不是有海鸥吗。
(本文原载于科学公园,作者“三思柯南”,系三思科学网创办者之一。)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但凡涉及中日比较和争论的话题,总会有人提到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仿佛单反已经成了维护日本国家主权、捍卫日本民族尊严的坚强盾牌,是日本“先进”的标志。但这其实是个伪命题。如今单反相机领域日本品牌一枝独秀,并不能用来证明日本拥有无可匹敌的优势。
理由是什么?对我这种看法表示异议的人可能立即会指出:如果单反不能证明日本先进到变态的程度,为什么中国没有自己的单反?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反问一句:你见过现在市场上有什么美国品牌的单反吗?美国和日本究竟哪个更先进一点呢?换句话说,如果把语境改到美日比较的话题,用单反作为论据恐怕就很难令人信服了。
你可能已经开始意识到了用单反作为论据的不妥。但是究竟为什么不妥呢?因为单反是一种小众产品。虽然在电视尤其是体育转播中常常可以看到手拿单反相机的摄影记者,单反相机的需求和保有量却没有想象得那么大。主要的单反相机制造商佳能在八十年代后期以来一共才生产了几千万台单反相机,平均到每年大约几百万台。
单反本身的价格也导致了这个市场注定不会很大。一套最低配置的入门级的单反,2600元人民币,不便宜。但是用这种入门配置能拍出的东西也很有限。想达到准专业水平,投入数万元是相当正常的情况。如果你不是爱好摄影,恐怕很难一次掏出几万元购买单反器材。
而且,单反对使用者的要求也比较高。诚然,任何人都可以把单反设置到程序自动曝光档位,把单反当作傻瓜相机用,但是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如果你只会把单反当傻瓜相机用,如今的手机照相功能可能更适合你,而且手机还更加轻便廉价呢。这个使用的门槛也限制了用户的数量。
还有一点,从胶片时代开始,单反相机以及镜头就是被当作耐用消费品进行设计的――手机可以一年一换,但是没有哪家公司敢设计用一两年就要换的单反。尤其是单反机身镜头都不便宜,一个好的镜头动辄上万元。如果你的产品平均起来用两年就损坏,谁还愿意购买?
这种情况也导致了一个副作用,那就是单反技术更新换代速度非常慢。打个比方,如果手机像单反那样发展,那么2003年我们使用的主流机型是诺基亚年我们使用的主流机型是诺基亚1050。
在这种小众市场里,先发优势就非常明显了。以新闻摄影为例,虽然市面上至少有5、6种135单反品牌,实际上摄影记者使用的要么是佳能要么是尼康,这两家基本把这个领域专业用户的市场瓜分完了。这时候,一个新的品牌要想挤进来就非常困难。事实上,就连索尼这样的日本电子产业的领导者都没有自己开发过单反相机,近来数年索尼的单反实际上是收购了日本另一家相机生产商美能达的相关部门。即便如此,索尼的单反至今仍然进入不了单反的第一集团。
试想一下,如果你是一家公司的决策者,面对一个市场规模一年几百万台,有一定(但不是高不可攀)的技术门槛,而市场已经被成熟企业瓜分得差不多,未来又很难有大发展的情况下,你会决定投入大笔资金开发产品挤进这个市场吗?多数人都会选择:不会。
那么目前的中国是否有能力制造出单反?答案是:当然有。首先要指出,20年前中国国产的手动胶片单反相机有好几个品牌。单反机身的机械、光学方面的制造不会有多少困难。电子方面,国内的生产水平也完全可以生产出成像用的传感器。(有人可能马上就会问:为啥有能力却不生产呢?答:那些单反厂商要么自己生产传感器要么有稳定的渠道,你生产出来卖给谁呢?)其余的电子部分不需要多高的技术。镜头的问题类似。国内的光学企业现在也在为日本厂商提供镜片,凤凰甚至现在还生产光学器件研磨设备。即便不可能一下子做出最高档的镜头,做出中档的镜头还是有可能的。
也许很多人不太相信这种分析。我还是以手机为例,10多年前的中国手机市场也类似于今天单反的情况,甚至还不如现在中国在单反领域的技术能力。但是由于手机的需求量大更新换代快,中国仅用了10多年的时间就把情况颠倒了过来,国产手机品牌已经占据了市场的主流。
由于单反市场是一个已经被充分瓜分的小众市场,要想重演手机领域的成功,在可见的将来似乎都是不太可能的。
但是至少有一点我觉得很好:如今有人要秀日本的优越性,最终找到的是照相机(还有马桶圈),时代终究是不同了。
SLR camera(图片来源:en.wikipedia.org )
后记
就在我发布《单反相机能证明什么?》一文之后的几天,看到在媒体上出名的某教授发了一条微博说:
【怎么办】今读一文,方知我国在单反相机制造方面竟是空白,市场几乎全被日货占领。因技术完全无法跟日本比拟,且在可见将来此局面不会改变。假如一个摄影发烧友恰好又要抵制日货,多纠结!我倒有一计:设法推动日本将照相机企业国有化,并将佳能尼康索尼合为一家以免竞争,二十年后,你看吧!
那句“且在可见将来此局面不会改变”,和我正文中倒数第二段的话极为相似,莫非他看的“一文”就是我的这篇文章?倘若如此,这就有点令人发笑。因此自我发布此文以来,有一些人指责我“吹牛”,然而也有人竟然能把文意理解反了,变成了“技术完全无法跟日本比拟”。
在下面的段落中,我将对之前的文章做一点补充。首先,给媒体上出名的某教授一个容易读懂的结论:今天的中国的工业水平是能够制造出数字式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目前尚未见到国产品牌,主要是因为数字式单镜头反光照相机是一个已经被先来的厂商充分占领、又有一定门槛的小市场,这导致后来者进入该市场的动力不足。但是单反本身是一个发展缓慢的产品。用单反来证明日本“先进到变态”并不成立。
首先把单反分解,比照一下中国目前的工业能力分析一下。
外壳和机械结构:无障碍。
电路、显示、接口部分:无障碍。
反光镜箱、五棱镜与快门帘幕:无障碍。这些本身源于传统胶片单反相机。在胶片时代,中国有多种单反品牌。
(有人可能会提出耐用性问题。目前至少可以达到入门级产品的机械部分的运作寿命。)
图像传感器:国内的半导体工艺水平是够的,也确实有人做出来过。没见过大量生产可能是因为主要的单反厂家要么自产、要么有稳定的供应渠道。这也提示我们,最有可能搞出国产单反的,要么是一个很有协调能力的生产者,要么是像华为这样比较全能型的生产者。
自动对焦:整个对焦反馈环路分成两部分。自动镜头是在手动镜头的基础上增加了对焦镜片组驱动模块和光圈叶片驱动模块,本身技术是成熟的。机身上的自动对焦模块采用的相位对焦的方法是明确的。无法从市场上直接购得对焦模块是由于该模块用途太专一,而主要的厂商自己设计生产。国产品牌需要自己设计生产,技术障碍也不大。
镜头:国内光学设备厂家有能力提供光学和结构部分(事实上这些厂家也为国外进行OEM)。
如果整合上述水平的产品,能制造出什么水平的单反?至少可以达到入门级别的。如果能够打开这个市场而且保持一定的市场份额,那么做出更高级别的产品也是有可能的。当然,这也要取决于生产者的进取心。
其次,主要的数字式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生产厂家都来自日本的原因是什么?原因在于,日本幸运地赶上了一个时代。像佳能这样的照相机生产商本身就是以山寨起家积累了技术能力,到了八十年代之后,日本在机电一体化领域的能力让日本厂商容易地把这种能力应用于自动对焦照相机和数码相机。相比之下,当时的德国照相机厂尽管相机、镜头制造水平仍然很高,它们整合电子技术就力不从心了。
我之前举出了日本手机的例子。倘若日本先进到变态,为何在智能手机整机方面无建树(是的,别再举索尼的例子了,索尼手机不但市场份额低,而且手机部门连年亏损)?这个问题恰恰能提供很好的反思材料。中国手机厂商比日本厂商做得更好。中国给别人代工打下了基础,然后自然会产生所谓的“山寨”。山寨多了,产业链齐全,自主品牌就能够出现。再加上市场规模巨大,研发的动力充足,涌现出反超日本手机的品牌,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这在一个侧面也显示出了的中国制造业水平的进步。
在文章的最后,我还要再点评一下前引微博中那句让“佳能尼康索尼合为一家以免竞争”。事实上,这两家不合并,竞争也并不激烈。摄影爱好者把这两家技术升级缓慢形容为“挤牙膏”就是一个证据。
日系品牌做起来了,而且暂时份额垄断了,生产能力和调教都很成熟了,国产就算做出来相比别人有什么优势?连价格都不一定有优势,更别说技术优势。没优势能抢市场?并且单反市场不像手机这样这么大,之前看过好像一年的出货量才几百万一千万这个级别,并且更新周期大,一般不是专业的家庭用的弄个五六年没坏继续用不换都是很常见的。我是想不出国产厂商现在有动。力去做单反。而且之前有文章分析过,中国现在制造能力是可以做出中低端入门级单反的。
很多人来讨论的范畴都没搞清,就来讨论。造出单反是什么概念?
你要是说,只要造成来东西能被称做单反就成,那中国当然造的出来,批量制造也没问题。
你要说制造出现在市面上卖的相机,首先一点是你的零部件从什么级别开始做?
国产手机使得也不是国产芯片。所以你要是从很高的级别做,就注定你的利润是很低的,就比代工厂稍微高一点,然而即便是做这个也不容易。以前撺机热的时候大家其实发现,蹿机往往不如品牌机,微电子领域仅仅是原部件组装都比电脑这种接个接口更复杂。
你要是说纯从头开始,那真的没有20、30年造不出来,单反这种东西涉及基础科学领域太多了。好比,最简单的,你知道一个部件打磨工艺误差是0.1微米,然而国内的机器打磨工艺是1微米,这个之间差了10倍,你就需要n年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有人说,直接进口不就完了,问题是有些机器是禁止进口的。
国内的航发什么的,都不是纯从零开始的,都是有国外的设计图,说明书,进口大量半产品原部件组装,跟纯粹意义上绝对国产不一样。
大一的时候有段时间国内抵制日货的情绪十分大
但是如果真的完全不用日货,那么人大都无法直播和纪录了吧
原来过得很快乐
只我一人未发觉
如能忘掉渴望
有人说,能造数码单反的国家比能造人造卫星上天的国家还要少
原来过得很快乐
只我一人未发觉
如能忘掉渴望
引用1楼 @ 发表的:大一的时候有段时间国内抵制日货的情绪十分大
但是如果真的完全不用日货,那么人大都无法直播和纪录了吧
看过一些搞笑的言论,爱国青年,说什么要抵制日货,砸日系车。但手机电脑里有日本产的电子原件不算日货,而摄影器材这些东西都是日货怎么办?答曰,该用还得用发自手机虎扑
中国不是有海鸥吗。
2015年的6大目标
1、买一套大房子(完成);2、买一百万以上的车(完成);3、开一家自己的店(完成);4、有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完成);5、拐走BXJ的姑娘@末蜀(完成);6、改掉吹牛逼的毛病(未完成)。
属精密仪器,日本人的专长。柯达好像是第一个研制出数码相机的,但是为了保护胶片和染印业务没有发扬光大发自手机虎扑
应该造的出来,但是肯定成本很大,即使造出来同价钱的比不过日本的,比得上的价钱又高出很多。单反又不是必须自己造的东西,所以就没有造了。发自手机虎扑
引用4楼 @ 发表的:
中国不是有海鸥吗。
貌似是说 胶片时代的单反还是有 比如海鸥
是属于仿制的
数码单反 只有日本一家独有
我就是纳闷,难道美国人也造不出来?
原来过得很快乐
只我一人未发觉
如能忘掉渴望
商业成本比日本高吧,所以…
2015年的6大目标
1、买一套大房子(完成);2、买一百万以上的车(完成);3、开一家自己的店(完成);4、有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完成);5、拐走BXJ的姑娘@末蜀(完成);6、改掉吹牛逼的毛病(未完成)。
中国不是造不出,是消费级别的造不出~发自手机虎扑
23,一个神圣的数字!
我不要升级了。
ps,24貌似也不错~~
引用7楼 @ 发表的:
貌似是说 胶片时代的单反还是有 比如海鸥
是属于仿制的
数码单反 只有日本一家独有
我就是纳闷,难道美国人也造不出来?
镜头的话玻璃的制造工艺德国的应该是好于日本,莱卡相机
蔡司镜头明显比佳能尼康高一个级别,传感器的话日本确实一家独大发自手机虎扑
引用9楼 @ 发表的:
中国不是造不出,是消费级别的造不出~
我觉得中国就是造不出
感光器就不说了
搅和玻璃的水平也赶不上德日发自手机虎扑
引用9楼 @ 发表的:
中国不是造不出,是消费级别的造不出~
我觉得中国就是造不出
感光器就不说了
搅和玻璃的水平也赶不上德日发自手机虎扑
引用7楼 @ 发表的:
貌似是说 胶片时代的单反还是有 比如海鸥
是属于仿制的
数码单反 只有日本一家独有
我就是纳闷,难道美国人也造不出来?
德国也有。。。。可以查查发自手机虎扑
引用3楼 @ 发表的:
看过一些搞笑的言论,爱国青年,说什么要抵制日货,砸日系车。但手机电脑里有日本产的电子原件不算日货,而摄影器材这些东西都是日货怎么办?答曰,该用还得用
我那个时候在国美打工,国美一楼数码区:富士、奥林巴斯、卡西欧、三星、尼康、佳能
所以说,抵制个P……
贾森基德,卡梅隆安东尼,拉里伯德,凯文加内特,沙克奥尼尔
Jason Kidd,Carmelo Anthony,Larry Bird,Kevin Garnett,Shaquille O'Neal
其实就两个关键词:专利
引用0楼 @ 发表的:
查了下资料,貌似连美国都没有自己的单反?不知真假
这玩意儿的技术含量这么高?
美国当年有柯达,但后来赚不到钱,把数码相机业务卖给了新加坡一个什么公司,然后就没有什么然后了。
引用11楼 @ 发表的:
我觉得中国就是造不出
感光器就不说了
搅和玻璃的水平也赶不上德日
现阶段的确造不出
但是如果全国之力不惜代价还是能造出来,只不过估计成品质量不好,一些指标达不到日货,成本根本没有竞争性
其实没必要纠结,任何一个国家想全产业链覆盖是不太可能的,强如美国造单反也够呛
造的出,成本高,军事卫星上的镜头跟成像效果比单反牛多了,但是要是民用。。。单反就不是穷三代了,估计得穷十代发自手机虎扑
中国造不出的东西多了吧,比如说高达 eva
不是有海鸥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
& 允许多选
327人参加识货团购519.00元139人参加识货团购429.00元18人参加识货团购299.00元92人参加识货团购1079.00元42人参加识货团购25.00元28人参加识货团购248.00元30人参加识货团购569.00元32人参加识货团购299.00元13人参加识货团购479.00元10人参加识货团购145.00元27人参加识货团购218.00元50人参加识货团购298.00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照二手单反相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