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历史从石器时代到晋魏百家讲坛魏晋南北朝史

南北朝历史_魏晋南北朝历史时期地图_南北朝名将的故事_南北朝皇帝列表名人 - 趣历史
南北朝历史
南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分裂时期,由公元420年刘裕篡东晋建立南朝宋开始,至公元589年隋灭南朝陈为止。该时期上承东晋、五胡十六国,下接隋朝,南北两势虽然各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所以称为南北朝。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包含宋、齐、梁、陈四朝;北朝(公元439年&公元589年)则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南北朝初期仍是世族政治,社会阶层分为世族、齐民编户、依附人及奴隶,对外交流也很兴旺,东到日本和朝鲜半岛,西到西域、中亚、西亚(埃兰沙赫尔),南到东南亚与印度。
南北朝皇帝列表
南北朝人物
南北朝的历史新闻
南北朝货币
南北朝货币
南北朝时期中国版图
南北朝文字春秋战国地图与形势图
春秋战国时期的首饰佩饰
春秋战国时的服饰样式与纹样
魏晋南北朝(220年—589年),严格应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基本分裂的时期。这个时期由220年曹丕强迫汉献帝禅位开始,到589年杨坚灭南朝...
魏晋南北朝人物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魏晋南北朝史的必读书籍——按年代整理版
1唐长孺&&&&&&&&&&
魏晋南北朝史论丛&&&&&&&
北京:三联书店,1955
2唐长孺&&&&&&&&&&
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
北京:三联书店,1959
3李剑农&&&&&&&
《魏晋南北朝隋唐经济史稿》&&&&&&&&&&&&&
中华书局&1963.2
4谷齐光&&&&&&&&
《府兵制度考释》&&&&&&&&&&&&&&&&&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
5王仲荦&&&&&&&&&&
魏晋南北朝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2003
6张泽咸,朱大渭编〈魏晋南北朝农民战争史料汇编〉&&中华书局出版社&1980.6&&
7韩国磐&&&&&&&&&
魏晋南北朝史纲&&
&&&&&&&&&&&&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8唐长孺&&&&&&&&
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北京:中华书局,1983
9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
10汤一介&&&&&&&&&&&
郭象与魏晋玄学&&&&&&&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
11周一良&&&&&&
魏晋南北朝史札记&&&&&&&&&&&&&&
北京:中华书局,1985
12杨鸿年&&&&&&&&
《汉魏制度丛考》&&&&&&&&&&&&&&&&&&&&&&
&武汉大学出版社1985
13孔繁&&&&&&&&&&&
魏晋玄学和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12
14许抗生&&&&&&&&&&&
魏晋玄学史&&&&&&&&&
&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7
15万绳楠&&&&&&&&&&&
魏晋南北朝文化史&&&&&&&&&&&&&
合肥:黄山书社,1989
16周一良&&&&&&&&&
魏晋南北朝史论集·续编&&&&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11
17罗宗强&&&&&&&&&&
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7
18许抗生&&&&&&&&&&&&
魏晋思想史&&&&&&&&&&&&&&&
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92
19孔繁&&&&&&&&&&&
魏晋玄谈&&&&&&&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
20马良坏&&&&&&&&
崩溃与重建中的困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4
21田余庆&&&&&&&&
《东晋门阀政治》&&&&&&&&&&&&&&&&&&&&&&&&&&&&
中华书局&1993
22万绳楠&&《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黄山书社&1994
23周一良&&&&&&&&&&&
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4刘大杰&&&&&&&&
魏晋思想论&&&&&&&&&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25高敏&&&&&&&
《魏晋南北朝兵制研究》&&&&&&&&&
&&&&&&&&&&&&&大象出版社,1998
26谢宝富&&&&&&&
《北朝婚丧礼俗研究》,&&&&&&&&&&&&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7侯旭东&&&&&&
《五、六世纪北方民众佛教信仰》,&&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28陈爽&&&&&&&&
《世家大族与北朝政治》,&&&&&&&&&&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29程维荣&&&&&&&&&
《拓跋宏评传》,&&&&&&&&&&&&&&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30朱大渭等&&&&&&&&
《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31黎虎&&&&&&&&&&&&&&
《汉唐外交制度史》,&&&&&&&&&&
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
32黎虎&&&&&&&&&&&&&&&&
汉唐饮食文化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33王素&&&&&&&&&&&&
《高昌史稿——统治编》,&&&&&&&&&&&&
文物出版社,1998年。
34李蔚然&&&&&&&&&
《南京六朝墓葬的发现与研究》&&&&&&&
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
35朱大渭&&&&&&&&&&&
《六朝史论》,&&&&&&&&&&&&&&&&&&&&&&&&&
中华书局,1998年
36蒋凡&&&&&&&&&&&&&&
世说新语研究&&&&&&&&&&&&&&&&&&&&
学林出版社&&1998
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中国思想史第一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李四龙&裴勇译&&&&&&&&&&
佛教征服中国&&&&&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39雷依群&&&&&&&&&&&&&
《北周史稿》,&&&&&&&&&&&&&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
40牛润珍&&&&&&&&&
《汉至唐初史官制度的演变》,&&&&&&&
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
41黎虎&&&&&&&&&&&&&
《魏晋南北朝史论》&&&&&&&&&&&&&&&&&
,学苑出版社,1999年。
42周勋初&&&&&&&&&&
《魏晋南北朝文学论丛》&&&&&&&&&&&&
,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
43韩国河&&&&&&&&&&&&&
《秦汉魏晋丧葬制度研究》&&&&&&&
,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
44张建国&&&&&&&&&&&&&&
帝制时代的中国法&&&
&&&&&&&&&&&&&法律出版社&&1999
45陈连庆&&
《晋书食货志》校注《魏书食货志》校注&&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6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 大同平城北朝研究会编&
北朝研究(第一辑)北京燕山出版社1999
47刘季高&&&&&&&&&&&&&&
东汉三国时期的谈论&&&&&&&&&&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48刘琳&&&&&&&&&&&
中古泥鸿—刘琳史学论文自选集&&&&&&&&
巴蜀书社&&&&
50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魏晋南北朝编》&&&
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5
51刘驰&&&&&&&&&&&&&
《六朝士族探析》,&&&&&&&&&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年
52梁满仓&&&&&&&
《汉唐间政治与文化探索》,&&&&&&&&&&&&
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
53李小树&&&&&&&
《秦汉魏晋南北朝监察史纲》,&&&&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54王利华&&&&&&
《中国华北饮食文化的变迁》,&&&&&&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55方诗铭&&&&&&&&&&
《三国人物散论》,&&&&&&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56李凭&&&&&&&&&&&&&&&
《北魏平城时代》,&&&&&&&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57周征松&&&&&&&&&
《魏晋隋唐间的河东裴氏》,&&&&&&&
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
58熊德基&&&&&&&&&&&&&
《六朝史考实》,&&&&&&&&&&&&&&&&&&&
中华书局,2000年。
59汪维辉&&&&&&&&
《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60王素&&&&&&&&&&&&&
&《高昌史稿——交通编》,&&&&&&&&&&
文物出版社,2000年。
61巫鸿主编&&&&&&&&&&&
《汉唐之间的宗教艺术与考古》,&&&&
文物出版社,2000年。
62杨泓&&&&&&&&&&&&&
《汉唐美术考古和佛教艺术》&&&&&&&&
,科学出版社,2000年。
63刘长东&&&&&&&&&&
《晋唐间弥陀净土信仰研究》,&&&&&&&&&&&
巴蜀书社,2000年。
64米文平著&&&&&&&&&&&&&&
《鲜卑史研究》&&&&&&&&&&&&&&&&
,中州古籍版,2000年
65汪维辉&&&&&&&&&&
《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66刘心长&&&&&&&&
 《曹操墓研究》&&&&&
 &&&&&&&&
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0年10
67王能宪&&&&&&&&
《世说新语研究》&&&&&&&&&&&&&&&&&&&
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68&严耀中&&&&&&&&&&&&&&&
《江南佛教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69徐斌&&&&&&&&&&&&&&&&&&&&&&
魏晋玄学新论&&&&&&&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70吴金华&&&&&&&&&&&&&&&&&&&&
三国志丛考&&&&&&&&&&&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71北朝研究(第二辑)&&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大同平城北朝研究会编&&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
72高晨阳&&&&&&&&&&&&&&&&&&
儒道会通与正始玄学&&&&&&&&&&
&齐鲁书社&&2000
&贺昌群&&&&&&&&&&
魏晋清谈思想初论(附:汉唐精神)&&&商务印书馆&&2000
《五胡史纲》-赵丕承-艺轩图书出版社-2000
《魏晋名士人格硏究》-李淸筠-文津出版社-2000
《魏晋儒道互补之硏究》-蔡忠道-文津出版社-2000
《谈有论无:魏晋玄学》-王德有-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0
《魏晋史学的思想与社会基础》-逯耀东-东大图书公司-2000
74马植杰&&&&&&&&&
《马植杰秦汉三国史论文选》,&&&&&&&&
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
75周建江&&&&&
《太和十五年——北魏政治文化变革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
76胡阿祥&&&&&&&&&&
《魏晋本土文学地理研究》,&&&&&&&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77傅克辉&&&&&&&&&&&&&
《魏晋南北朝籍账研究》,&&&&&&&&&&&&&
齐鲁书社,2001年。
78王启涛&&&&&&&&&&&&&&&
《魏晋南北朝语言学史论考》&&&&&&&
,巴蜀书社,2001年。
79汪波&&&&&&&&&&&&&&&&
《魏晋北朝并州地区研究》,&&&&&&&&
人民出版社,2001年。
80阎步克&&
《乐师与史官——传统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论集》&&
,三联书店,2001年。
81巫鸿主编&&&&&&&
《汉唐之间文化艺术的互动与交融》,&&&&&
文物出版社,2001年。
82孙机&&&&&&&&&
《中国古舆服论丛》(增订本)&&&&&&&&&&&
,文物出版社,2001年。
83范子烨&&&&&&&&&&
《中古文人生活研究》,&&&&&&&&&&&&
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
84薛瑞泽&&&&&
《嬗变中的婚姻——魏晋南北朝婚姻形态研究》 ,三秦出版社,2001年
85唐长孺&&&&&&&&
《唐长孺社会文化史论丛》,&&&&&&&&&&&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
86胡阿祥&&&&&&&&
《六朝疆域与六朝政区》,&&&&&&&&&&&&&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87刘磐修&&&&&&
《盛世探源——汉唐农业发展研究》,&&&&&
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
88王青&&&&&&&&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与神话》,&&&&&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89汤伟侠&&&&&&&&&&&
汉魏六朝道教教育思想研究&&&&&&&&&&
&巴蜀书社&&2001
90&张承宗&魏向东&&&
中国风俗通史(魏晋南北朝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91刘纶鑫主编&&《魏晋南北朝诗文韵集与研究:韵集部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92陈洪&&&&&&&&&&
诗化人生:魏晋风度的魅力&&&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
93汤用彤&&&&&&&&&&&&&
魏晋玄学论稿&&&&&&&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五胡史论》-刘学铫-南天书局-2001
《陈朝的政治结构与族群问题》-吕春盛-稻香出版社-2001
《汉魏六朝佛教概观》-蔡日新-文津出版社-2001
《慈悲清净—佛教与中古社会生活》刘淑芬-三联书局-2001
《公主之死—你所不知道的中国法律史》-李贞德-三民书局-2001
《两汉魏晋哲学史》-曾春海-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1
《情感与制度:魏晋时代的母子关系》-郑雅如-国立台湾大学出版委员会出版-2001
94卫广来&&&&&&&&&&&&
《汉魏晋皇权嬗代》,&&&&&&&&&&&&&&&&&
书海出版社,2002
95李书吉&&&&&&&&&&&
《北朝礼制法系研究》,&&&&&&&&&&&&&&&&
人民出版社,2002
96杨光辉&&&&&&&&&&&&
《汉唐封爵制度》,&&&&&&&&&&&&&
学苑出版社,2002年第二
97陈良伟&&&&&&&&&&&
《丝绸之路河南道》,&&&&&&&&&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98王素&&&&&&&&&&
《敦煌吐鲁番文献》,&&&&&&&&&&&&&&&&&&&
文物出版社,2002年。
99阎步克&&&&&
《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
100薛瑞泽&&&&&
《汉唐间河洛地区经济研究》,&&&&&&&&&&&
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101王承文&&&&&&&&&&
《敦煌古灵宝经与晋唐道教》&&&&&&&&&&&&
,中华书局,2002年
102谷川道雄著、马彪译《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世界汉学译丛),中华书局,2002
103毛汉光&&&&&&&&&
《中国中古社会史论》,&&&
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104章义和&&&&&&
《地域集团与南朝政治》&&&&&&&&&&&&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05李文才&&&&&&&&&&
《南北朝时期益梁政区研究》,&&&&&&&&&&&&
商务印书馆,2002
106丁福林&&&&&&&&&
《宋书校议》,&&&&&&&&&&&&&&&&&&&&&&&&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07张承宗&&&&&&&&
《六朝民俗》(六朝文化丛书),&&&&&&&&&&&&
南京出版社,2002
108卢海鸣&&&&&&&&&
《六朝都城》(六朝文化丛书),&&&&&&&&&&&
南京出版社,2002
109郑岩&&&&&&&&&
《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考古新视野丛书),文化出版社,2002
110熊铁基&&&&&&&&&&&&&
汉唐文化史&&&&&&&&&&&&&&&&&
&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
111唐翼明&&&&&&&&&&&&&&&&
魏晋清谈&&&&&&&&&&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112赵振华主编&&&&&&&
洛阳出土墓志研究文集&&&&&&&&&&&&&&
朝华出版社&&2002
113王元军&&&&&&&&&&&&&&&&&
六朝书法与文化&&&&&&&&&
&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
114王定璋&&&&&&&&&&&&&&
《闲云野鹤》&&&&&&&&&&&&&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六朝建康》-郭黎安-香港天马图书公司-2002
《关陇集团的权力结构演变─西魏北周政治史研究》-吕春盛-稻乡出版社-2002
《魏晋南北朝形尽神灭或形尽神不灭的思想论证》-郑基良-文史哲出版社-2002
《中国中古官僚政治论集》-毛汉光-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2
《中国中古官僚婚姻论集》-毛汉光-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2
《曹魏时期中央政务机关之研究——兼论曹操与司马氏对政制之影响》-黄炽霖-文史哲出版社-2002
115王永平&&&&&&&
《六朝江东世族之家风家学研究》&&&&&&&&&
江苏古籍,2003
116康中乾&&&&
《有无之辨--魏晋玄学本体思想再解读》,&&&&&&
人民出版社,2003
117孙明君&&&&&&&&&&
《汉魏文学与政治》,&&&&&&&&&&&&&&&&&&&&
商务印书馆,2003
118许福谦&&&&&&&&&&&
《南北朝二史八书疑年录》,& 北京出版社、文津出版社,2003
119李裕群&&&&&&&
《北朝晚期石窟寺研究》(考古新视野丛书),& 文化出版社,2003
220姜波&&&&&&&&&
《汉唐都城礼制建筑研究》(考古新视野丛书),文化出版社,2003
221陶新华&&&&
《魏晋南朝中央对地方军政官的管理制度研究》,&&&&
巴蜀书社,2003
222田余庆&&&&&&&&&&&&
《拓跋史探》,&&&&&&&&&&&&&&&&&&&&&&&&&&
三联书店,2003
223葛兆光&&&&&&&
《屈服史及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 三联书店,2003
224罗维明&&&&&&&&&&&&&
《中古墓志语词研究》,&&&&&&&&&
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
225韩树峰&&&
《南北朝时期淮汉迤北的边境豪族》》(东方历史学术文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226张泽咸&&&&&&&&&&&&&&&&&&
&《一得集》&&&&&&&&&&&&&&
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
227罗宗强&&&&&&&&&&&&&&&&&&&&
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228李建中&高华平&&&&&&&&&&&&
玄学与魏晋社会&&&&&&&&
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
229张大可&&&&&&&&&&&&&&&&&&&
三国史研究&&&&&&&&&&&&&&&&
华文出版社&&2003
230杨海峥&&&&&&&&&&&&&&&&&&
汉唐史记研究论稿&&&&&&&&&&&&
齐鲁书社&&2003
231胡舒云&&&&&&&&&&&&&&&&&
九品官人法考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232张国刚&&&&&&&&&&&&&&&&&
中国中古史论集&&&&&&&&
&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
233胡宝国&&&&&&&&&&&&&&&&&&&&&
汉唐间史学的发展&&&&&&&
&商务印书馆&&2003
234陈明光&&&&&&&&&&&&&&&&&&&&&&&&
汉唐财政史论&&&&&&&&&&
&岳麓书社&&2003
235杨际平&&&&&&&&&&&&&&&&&&&&
北朝隋唐均田制度新探&&&&&&&&&&
岳麓书社&2003
236李吉和&&&&&&&&&&&&
先秦至隋唐时期西北少数民族迁徙研究&&&民族出版社&2003
237柏喜贵&&&&&&&&&&&&&&
四—六世纪内迁胡人家族制度研究&&&&民族出版社&2003
238李万生&&&&&&&&&&&&&&&&&&
侯景之乱与北朝政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39王仲荦&&&&&&&&&&&&
魏晋南北朝史&&&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2003
240李万生&&&&&&&&&&&&
《南北朝拾遗》&&&&&&&&&&&&&&&&&&&&&&&
三秦出版社&2003
241任重,陈仪著&&&&&&&&
〈魏晋南北朝城市管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王晓毅-&&&&&&&&&&&&&&&&
《儒释道与魏晋玄学形成》&&&&&&&&&&&&&&&&
-中华书局-2003
林校生&&&&&&&&&&&&&&&&
《“八王之乱”丛稿》-&&&&&&&&&&&&&
&-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刘惠琴&&&&&&&&&&&&&&
《北朝儒学及其历史作用》-&&&&&&&&&&&
&-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
李吉和&&&&&&&&&&&
《先秦至隋唐时期西北少数民族迁徙研究》&&&&
- -民族出版社-2003
马良怀&&&&&&&&&&&&&&&&&&&&&
《士人·皇帝·宦官》-
&&&&&&&&&&&&&&&-岳麓书社-2003
王凯&&&&&&&&&&&&&&&&&&&&&&&
《北魏盛乐时代》-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
查看是否重复(黄色为重复)
《汉唐财政史论》-陈明光-岳麓书社-2003
《北朝隋唐均田制度新探》-杨际平-岳麓书社-2003
《两汉魏晋南北朝正史西域传研究》-余太山-中华书局-2003
《先秦至隋唐时期西北少数民族迁徙研究》-李吉和-民族出版社-2003
《四-六世纪内迁胡人家族制度研究》-柏喜贵-民族出版社-2003
《中国中古史论集》-张国刚主编-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
《北魏政治与制度论稿》-张金龙-甘肃教育出版社-2003
《中国古代及中世纪史》-何兹全-鹭江出版社-2003
《一得集》-张泽咸-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
《九品官人法考论》-胡舒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魏晋南北朝城市管理研究》-任重、陈仪-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魏晋南北朝经济史探》-蒋福亚-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
《北朝晚期石窟寺研究》-李裕群-文物出版社-2003
《六朝文化概论》-许辉、李天石-南京出版社-2003
《六朝科技》-戴洪才、周瀚光-南京出版社-2003
《六朝史学》-邱敏-南京出版社-2003
《高昌国——公元五至七世纪丝绸之路上的一个移民小社会》-宋晓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三国史研究》-张大可-华文出版社-2003
《北魏史话》-管芙蓉-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
《魏晋士人人格精神——<世说新语>的士人精神史研究》-宁稼雨-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中国史学思想通史·魏晋南北朝卷》-庞天佑-黄山书社-2003
《中国政治通史·分裂与对峙的魏晋南北朝政治》-胡戟-泰山出版社-2003
《汉晋唐时期农业》-张泽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六朝经学与玄学》-田汉云-南京出版社-2003
《玄学与魏晋社会》-李建中、高华平-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
《南北朝八书二史疑年录》-许福谦-北京出版社-文津出版社-2003
《魏晋南北朝史》(中国断代史系列)-王仲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六朝江东世族之家风家学研究》-王永平-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
《六朝江东士族的家学门风》-吴正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汉唐之间的视觉文化与物质文化》-巫鸿主编-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
《汉晋文化思潮变迁研究:以尚通意趣为中心》-汪文学-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
《六朝吴兴郡大族和文化》-余方德、嵇发根-昆仑出版社-2003
《中国小通史·第三册·两晋南北朝》-王春瑜主编-刘精诚著-金盾出版社-2003
《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石刻文献全编》-国家图书馆善本金石组-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从拓跋到北魏:北魏王朝创建历史的考察》-张继昊-稻乡出版社-2003
242胡旭:&&&&&&&&&&&&&
《汉魏文学嬗变研究》,&&&&&&&&&&
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
243唐翼明著&&&&
〈魏晋文学与玄学:唐翼明学术论文集〉&&&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
张敏&&&&&&&&&&&&
《生态史学视野下的十六国北魏兴衰》-
&&&&&&-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
祝总斌&&&&&&&&&&&&&&&&&&&
《材不材斋文集》-&&&&&&&&&&&&&&&&&&
&-三秦出版社-2004
邱少平&&&&&&&&&&&&&&&&&&&
《魏晋名士研究》-
&&&&&&&&&&&&&&&-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夏毅辉&&&&&&&&&&&&&&&&&&&&
《汉末魏晋南北朝坞壁考论》-
&&&&-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
王大建&&&&&&&&&&&&&&&&&&&&&&
《古史新论》-&&&&&&&&&&&&&&&&&&&&&
&-齐鲁书社-2004
查看是否重
《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史》-蒋福亚-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北魏孝文帝以后北朝官僚制度研究管理》-陶新华-巴蜀书社-2004
《秦汉魏晋南北朝史论考》-高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魏晋南北朝禁卫武官制度研究》-张金龙-中华书局-2004
《北朝史研究——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殷宪主编-商务印书馆-2004
《隋唐帝国形成史论》-[日]谷川道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秦汉魏晋史探微》(重订本)-田余庆-中华书局-2004
《中国5-10世纪的寺院经济》-[法]谢和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两晋南北朝徙民中若干问题研究》-杨洪权-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
《两汉魏晋南北朝的坞壁》-[韩]具圣姬-民族出版社-2004
《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与政治的关系》-李传印-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中古世家大族清河崔氏研究》-夏炎-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九品中正制略论稿》-张旭华-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
《中国中古良贱身份制度研究》-李天石-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建安七子研究》-王鹏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魏晋玄学史》-余敦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魏晋文学中的中原文化》-卫绍生-学苑出版社-2004
《魏晋南北朝隋陵》-潘伟斌-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六朝帝陵》-[日]曾布川宽-南京出版社-2004
《中国五-十世纪的寺院经济》-谢和耐著-耿昇译-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六朝史学文献学论丛》-邱敏-南京出版社-2004
《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罗新、叶炜-中华书局-2004
《六朝宗教》-许抗生-南京出版社-2004
《汉唐文化与高昌历史》-孟宪实-齐鲁书社-2004
《魏晋南北朝正史订补文献汇编》-徐蜀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两汉魏晋南北朝正史西域传要注》-余太山注-中华书局-2004
《清河崔氏与北朝儒学》-王华山-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
《中古时代的兰陵萧氏》-杨荫楼-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
《簪缨世家琅邪王氏家族》-李伯奇-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
《北朝研究》-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大同平城北朝研究会编-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
《赤壁之战研究》-张靖龙-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
《六朝文物》-罗宗真、王志高-南京出版社-2004
《胡汉之间——丝绸之路与西北历史考古》-罗丰-文物出版社-2004
《玄学与长江文化》-马良怀、徐华-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吴简研究·第1辑》-北京吴简研讨班编-崇文书局-2004
《魏晋作家创作心态研究》-王晓卫-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
《广陵余响——论嵇康之死与魏晋社会风气之演变及文学之关系》-牛贵琥-学苑出版社-2004
《古史文存·秦汉魏晋南北朝卷》-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兰陵萧氏与南朝文学》-曹道衡-中华书局-2004
《吴简研究·第1辑》-北京吴简研讨班编-湖北辞书出版社-2004
《内蒙古地区鲜卑墓葬的发现与研究》-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编-科学出版社-2004
《汉晋名人年谱》-国家图书馆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道家与中国哲学·魏晋南北朝卷》-陆建华等-人民出版社-2004
《六朝瓦当与六朝都城》-贺云翱-文物出版社-2004
《齐鲁文化通史·魏晋南北朝卷》-李伯齐、王琳、任怀国-中华书局-2004
《二十四史南北朝时期西域史料译注》-新疆大学人文学院中亚所编-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
《汉族风俗史·第二卷·秦汉魏晋南北朝汉族风俗》-周耀明、万建中、陈华文-学林出版社-2004
《中国学术通史·魏晋南北朝卷》-张立文主编-向世陵著-人民出版社-2004
《中古诗人群体及其诗风演化》-阮忠-武汉出版社-2004
《西晋文学研究》-[日]佐藤利行著-周延良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敬天与崇道——中古经教道教形成的思想史背景》-刘屹-中华书局-2004
《北朝史研究——中国魏晋南北朝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殷宪主编-商务印书馆-2004
《六朝隋唐医学之传承与整合》-范家伟-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4
244蒋福亚著&&&&&&&&&&
〈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史〉&&&&天津古籍出版社&&&&
245余太山校注&&&&&&
〈魏晋南北朝正史西域传要注〉&&&&中华书局&2005.4&&
246李士彪&&&&&&&
&&&&&&&&&〈魏晋南北朝文体学〉&&&&
&上海古籍&2005.2&&
247&&&&&&&&&&
《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年一月版,
王永平&&&&&&&&&&&&&&&&&&&&&
《孙吴文化》-
&&&&&&&&&&&&&&&&&&&-南京出版社-2005
张学锋、傅江&&&&&&&&&&&&&&&
《 东晋文化》-
-&&&&&&&&&&&&&&&&&
南京出版社-2005
万林、程章灿&&&&&&&&&&&&&&&
《南朝文化上》-&&&&&&&&&&&&&
&&&&-南京出版社-2005
李天石&&&&&&&&&&&&&&&&&&&&&
《南朝文化下》&&&&&&&&&&&&&&&&&
- -南京出版社-2005
赵向群&&&&&&&&&&&&&&&&&&
《五凉史探》(增补本)-
&&&&&&&&&-甘肃人民出版社-2005
邱敏&&&&&&&&&&&&&&&&&&&&&
《六朝文史论丛》-&&&&&&&&&&&&&&&&&
&-南京出版社-2005
齐陈骏&&&&&&&&&&&&&&&&&&&&&
《枳室史稿》-
&&&&&&&&&&&&&&&&&-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
廖杨&&&&&&&&&&&
《中国西北古代少数民族宗法文化研究》-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傅小凡、杜明富&&&&&&
《祁山遗恨——三国政治哲学初探》-
敦煌文艺出版社-2005
孙功达&&&&&&&&&&&&&&&&&&&&&&
《氐族研究》-
&&&&&&&&&&&&&&&&-甘肃人民出版社-2005
胡阿祥&&&&&&&&&&&&&&
《六朝疆域与政区研究》(修订本)-&&&&&&&
&-学苑出版社-2005
《门阀士族时代下的司马氏家族》-胡志佳-文史哲出版社-2005
《魏晋六朝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倪佩君编-东吴中文系-2005
《六朝道教上清派研究》-萧登福-文津出版社-2005
《汉传佛教与中古社会》-张厌弓-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5
《魏晋南北朝佛教地理稿》-严耕望遗着、李启文整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出版-2005
查看是否重
《魏晋南北朝中间地带研究》-陈金凤-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
《中古士人迁移与文化交流》-王永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魏晋南北朝史发微》-高敏-中华书局-2005
《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朝廷、州县与村里》-侯旭东-商务印书馆-2005
《魏晋隋唐婚姻形态研究》-李金河-齐鲁书社-2005
《孙吴政治与文化史论》-王永平-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汉晋家族研究》-阎爱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家族、宗族关系研究》-李卿-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北朝法制研究》-邓奕琦-中华书局-2005
《三国志补编》-&二十五史补编&编委会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
《两晋南北朝九史补编》-&二十五史补编&编委会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
《云冈石窟与北魏时代》-李恒城编-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武汉通史·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卷》-刘玉堂主编-武汉出版社-2005
《从游士到儒士——汉唐士风与文风论稿》-查屏球-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汉魏制度丛考》-杨鸿年-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两晋南北朝史》-吕思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吕思勉读史札记》-吕思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朱绍侯文集》-朱绍侯-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
《长沙三国吴简暨百年来简帛发现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编-中华书局-2005
《中国东南佛教史》-严耀中-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六朝史籍与史学》-郝润华-中华书局-2005
《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罗宗强-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
《东晋门阀政治》(第四版)-田余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儒学的历史文化功能:以中古士族现象为个案》-陈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魏晋十六国时期的西北少数民族》-洪涛、奇曼·乃吉米丁主编-新疆大学出版社-2005
《云冈石窟与北魏时代》-李恒成-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魏晋南北朝室内环境艺术研究》-赵琳-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六朝货币与铸钱工艺研究》-江苏省钱币学会编-凤凰出版社-2005
《汉魏晋南北朝诔碑文研究》-黄金明-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中国学术思想史编年·魏晋南北朝卷》-张岂之主编-刘学智、徐兴海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中国社会思想史资料选辑·秦汉魏晋南北朝卷》-陆学艺、王处辉主编-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
《汉魏六朝文学与宗教》-葛晓音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一城阅千年:洛阳汉魏故城论文集》-洛阳汉魏故城博物馆编-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
《国家与社会:中古历史变迁》-张国刚-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拓拔氏的汉化及其它:北魏史论文集》-孙同勋-稻乡出版社-2005
《北朝研究·第五辑》-殷宪主编-商务印书馆-2005
《中山后燕史录》-张继宗-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5
《魏晋文学与政治的文化观照》-卫绍生、闵虹-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
薛菁-&&&&&&&&&&&&&&&&&&&&&
《魏晋南北朝刑法体制研究》-&&&&&
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黄少英-&&&&&&&&&&&&&&&&&&&&
《魏晋人物品题研究》-&&&&&&&&&&&&&&&&
齐鲁书社-2006
胡阿祥主编-&&&&&&&&&&&&&
《江南社会经济研究·六朝隋唐卷》-&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柳春新-&&&&&&&&&&&&&&&&&&
《汉末晋初之际政治研究》&&&&&&&&&&&&&
-岳麓书社-2006
马良怀-&&&&&&&&&&&&&&&&
《汉晋之际道家思想研究》&&&&&&&&&&&
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
&&&&&&&&&&&&&&&&&&&&&&&&&&&
《魏晋南北朝史论文集》&&&&&&&&&&&&&&
-巴蜀书社-2006
《北魏唐宋死亡文化史》-卢建荣-麦田出版-2006
《宋书州郡志汇释》-胡阿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查看是否重
《两汉魏晋南朝州,刺史制度研究》-汪清-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
《五朝门第》-王伊同-中华书局-2006
《王伊同学术论文集》-王伊同-中华书局-2006
《社会与国家关系视野下的汉唐历史变迁》-牟发松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洛阳伽蓝记校笺》-&北魏&杨衒之著&杨勇先生校笺-中华书局-2006
《乌桓与鲜卑》-马长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氐与羌》-马长寿遗著&周伟洲整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碑铭所见前秦至隋初的关中部族》-马长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突厥人与突厥汗国》-马长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汉赵国史》-周伟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敕勒与柔然》-周伟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南凉与西秦》-周伟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土谷浑史》-周伟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三国前传》-于涛-中华书局-2006
《梁武帝及其时代》-赵以武-凤凰出版社-2006
《西晋作家的人格与文风》-叶枫宇-上海三联书店-2006
《浙江通史·第3卷·秦汉六朝卷》-王志邦-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
《北朝研究存稿》-李凭-商务印书馆-2006
《汉唐两京及丝绸之路历史地理论集》-李建超-三秦出版社-2006
《佛教灵验记研究:以晋唐为中心》-刘亚丁-巴蜀书社-2006
《福建通史·第一卷·远古至六朝》-徐晓望主编-陈存洗、陈龙、杨琮撰-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增订本)-汤用彤-昆仑出版社-2006
《建康兰陵六朝陵墓图考》-朱偰-中华书局-2006
《插图本中国古代思想史·魏晋南北朝卷》-景蜀慧-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
《六朝南方神仙道教与文学》-赵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中国文化小通史·两晋南北朝》-王春瑜主编-刘精诚著-200页-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从平城到洛阳:拓跋魏文化转变的历程》-逯耀东-中华书局-2006
《魏晋史学的思想与社会基础》-逯耀东-中华书局-2006
《刘勰传》——朱文民著——三秦出版社——2006
《建康兰陵六朝陵墓图考》-朱偰-中华书局-2006
《吴简研究·第2辑》-长沙简牍博物馆、北京吴简研讨班编-崇文书局-2006
《两魏周齐战争中的河东》-宋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世说新语校笺》(修订本)(全四册)-杨勇&校笺-中华书局-2006
《洛阳伽蓝记校笺》-杨勇&校笺-中华书局-2006
《中国历史·三国史》-马植杰-人民出版社-2006
《六朝吴兴沈氏及其宗族文化研究》-唐燮军-文津出版社-2006
《中国中古政治的探索》-高明士-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6
《北魏女主论》-宋其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西晋士风与诗歌——以“二十四友”研究为中心》张爱波&齐鲁书社2006年11月
《魏晋南北朝简史》-许兆昌、于薇-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魏晋南北朝隋唐政治与文化论稿》-李文才-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
《地理环境与中国古代社会变迁三论》-高凯-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
《东魏北齐的统治集团》-王怡辰-文津出版社-2006
《黎虎教授古稀纪念——中国古代史论丛》-张金龙主编-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
《走下圣坛的诸葛亮—三国史新论》-朱子彦-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汉末魏晋南北朝道教戒律规范研究》-伍成泉-巴蜀书社-2006
《魏晋南北朝美育思想研究》-钟仕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魏晋玄学论讲义》-汤一介-鹭江出版社-2006
《汉魏晋军府制度研究》-张军-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汉魏六朝文学与乐舞关系研究》-田彩仙-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北朝研究存稿》-李凭-商务印书馆-2006
《南朝家族文化探微》-周淑舫-中国书籍出版社-2006
《中国中世西北民族关系研究》-周伟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丁零、高车与铁勒》-段连勤-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中国中世西北民族关系研究》-周伟洲-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丁零、高车与铁勒》-段连勤-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唐长孺文存》-朱雷、唐刚卯选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4-6世纪的北中国与欧亚大陆》-张庆捷-科学出版社-2007
《鲜卑考古学文化研究》-孙危-科学出版社-2007
《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万绳楠整理-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
《魏晋南北朝霸府与霸府政治研究》-陶贤都-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魏晋情论》-何善蒙-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
《魏晋南北朝的社会》-蒙思明-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道教生态思想的现代解读:两汉魏晋南北朝道教研究》-白才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关东豪族研究》-尹建东-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
《先秦汉魏河西史略》-高荣-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
《魏晋南北朝文化史》-万绳楠-东方出版社-2007
《魏晋南北朝都督制度研究》张鹤泉-吉林文史出版社-2007
《三至六世纪丝绸之路的变迁》-石云涛-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
《冒刘汉史:附廿三国并柔然吐谷浑高句丽春秋》(上下)-苑作宾-(台北)善本书事业-2007
《华阳国志校注》(修订版)-刘琳&校注-成都时代出版社-2007
《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任乃强&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北朝胡姓考》(修订本)-姚薇元-中华书局-2007
《中古文史探微》-石云涛-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魏晋南北朝小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