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材料三归纳基督教在中世纪的地位欧洲中世纪的作用和地位

导读:基督教对中世纪西方文化的影响,摘要:基督教对于西方文化的应先渊源甚早,从使徒时代知至中世纪一直在对西方文化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特别是中世纪,基督教对于保存西方文化的种子,基督教作为一种文化观念形态,至今仍对西欧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可以看到中世纪的基督教对西欧的经济、政治、文化、思想、文学等各方各面都烙上了不可,基督教在人们最绝望的年代中产生,它也为中世纪的全面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本文就是对基
基督教对中世纪西方文化的影响
要:基督教对于西方文化的应先渊源甚早,从使徒时代知至中世纪一直在对西方文化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特别是中世纪,基督教对于保存西方文化的种子,教化蛮族,培育知识分子所做的努力举世瞩目。基督教作为一种文化观念形态,至今仍对西欧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回溯以往,可以看到中世纪的基督教对西欧的经济、政治、文化、思想、文学等各方各面都烙上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基督教在人们最绝望的年代中产生,从精神上拯救了人们,带给人们希望,也在物质上给了人们一定的慰藉;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它也为中世纪的全面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本文就是对基督教在西方中世纪社会文化的作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 基督教;中世纪;西方文化;影响
中世纪界定于公元476 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至公元1453 年东罗马帝国灭亡的这一历史时期。中世纪是全世界封建制社会形成到发展的时期,也是世界三大宗形成并广泛传播的时期。漫长的中世纪,许多人都将“黑暗”作为它的标志。而基督教神学统治就是这个标志的最重要的内容,因为基督教作为一种观念形式,几乎统治了整个中世纪时期的欧洲。对西欧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一、基督教的起源
基督教产生于乱世之中,在基督教产生和发展的前期,罗马帝国奴隶制制度面临着巨大的危机,逐渐走向瓦解,生产力倒退,全国普遍出现物资匮乏和道德沦丧的现象,民不聊生,社会上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各阶层的人民都有不满,特别是底层劳动人民,他们找不到通往幸福的道路,眼前只有一片黑暗,无法摆脱的贫困和苦难,使他们迫切地需要“心灵鸡汤”的滋润。于是基督教在犹太教的基础上应运而生。这大大起到了抚慰人心的作用,人们普遍地寄希望于来世,向往天堂,向往那个没有饥饿,没有贫困的另一个世界。“这样,‘基督教拨动的琴弦,必然会在无数人的脑中唤起共鸣。’使信仰和跟随的人越来越多。”随着基督教势力的越来越大,基督教神学统治正式登上西欧的历史舞台,并对当时的西欧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督教的产生,不仅依赖于现实的社会基础,而且有其自身的思想来源。在基督教产生的时代,罗马帝国境内流行的一些社会思潮为基督教的兴起准备了思想条件,由此可见,基督教正是融古代的伦理和教理于一身,逐步发展成为一种超个人、超家庭甚至超越国家的普遍的精神纽带。正是在基督教文化思想的哺育下,西方由野蛮逐渐进化到文明。
二、基督教在中世纪的传播与文化的重建
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西欧陷入了一片混乱。正是在这种经济生活萧条、政治权能退化和学术文化衰微的处境下,基督教会作为惟一保存下来的社会政治与文化实体,全力承担起了拯救和重建文明世界的历史重任。
首先,基督教会作为惟一有效的组织,在纷乱的世界里承担起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责任。基督教通过保留罗马的管理体系,不仅执掌着对于罗马城及其周围领土的控制权,采用罗马的管理方法有效地组织和管理着教会在意大利、西西里、撒丁、高卢和其他地区的财产,而且维修罗马的公共建筑、移民垦荒乃至提供军饷这类事务,不仅如此,人们生活中的许多需求通常也由教会承担。
其次,基督教会在全力支撑西欧混乱局面的同时,又担当起开化蛮族的历史重任。它通过传播基督教思想,对日耳曼蛮族进行精神教化,将古典文明的 因子注入蛮人体内,使之逐渐脱离原始野性而走上文明化道路,从而促进了蛮族传统与罗马传统的融合。
第三,基督教教会保存了古典文化,并成为中世纪欧洲文化的承传者。在这一过程中,修道院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可见,基督教会不仅保存了古典文明的种子,并且为正在萌生的新文明提供了模式和方向。
三、基督教客观上促进了中世纪西方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
在中世纪初期,欧洲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存在巨大的鸿沟,很多掌权者的文化素质都十分低下,甚至大量重臣都是文盲。于是,熟悉罗马语言、拉丁文化和地方法律的基督教会僧侣成为了当时唯一有知识的阶层。他们通过传教将拉丁文化的各种成果传播开来。尽管这种行动的根本是出于宗教目的,但他们的传教活动客观上促进了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传教的过程同时也是普及古希腊、罗马文化的过程。虽然传教的活动也带来了部分的“黑暗”,但它的积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随着基督教在日耳曼王国中的传播,处于氏族社会形态的日耳曼人,不仅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继承并发展了封建的生产关系;并且他们还在基督教中获得了拉丁文化的各项成果,包括语言、文学、科学、哲学、建筑、音乐、绘画、教会的组织制度等方面的内容。基督教传教士的传教活动尽管是出于宗教目的,但他们的传教活动客观上促进了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可以说西派教会在西方乃至北欧地区的传教过程,也是普及古希腊、罗马文化的过程。正是基督教在日耳曼人王国中的传播,使众多落后的日耳曼部落由氏族社会直接转入了中世纪文明的轨道。
四、基督教对中世纪西方的文学、教育和法学等各个领域的影响
在文学方面,中世纪早期出现的教会文学作品多是赞美诗和描写基督与圣徒生活的戏剧,中世纪盛行的英雄史诗有:西班牙的《熙德之歌》、法国的《罗兰之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等等,都深受基督教的影响,它们大多借基督教反对异教斗争的形式,表现一种寻求统一和抵御外侮的英雄气概。神性和世俗性的矛盾在诗人但丁的《神曲》中表现得最为充分,它以基督教天堂与地狱为题材,充满了神学典故,它把基督教神学作为最高指导思想,却又把异教徒维吉尔作为引路人,它既崇奉基督教来世思想,又在作品中讴歌现实生活。基督教文学,尤其是《圣经》对欧美文学的影响至今不衰。许多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都曾从《圣经》中汲取营养,寻找素材。14世纪英国诗人乔叟的代表作《坎特伯雷故事集》、16世纪英国著名戏剧家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17世纪英国诗人弥尔顿的《失乐园》都取材于《圣经》。由此可见,《圣经》已成为欧美文学的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在教育领域,基督教也为近代西方教育打下了基础。严格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大学制度都是源于中世纪的大教堂学校和修道院学校,其文化知识和多种学科也是在中世纪早期兴起的文法、修辞、逻辑、几何、数学、天文、音乐这“七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12世纪城市大学的诞生,带来了西方社会学术生活和教育制度的深刻变革。从欧洲历史上看,各种教育制度、机构设施的产生与发展都是与基督教会分不开的。
在法学领域,德国著名法学家鲁道夫?耶林有一句名言:“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中世纪欧洲是被基督教神学家称之为“神圣秩序” 的时代,根据基督教的信仰,世俗国家的地位
和作用被贬低,它只是在教会之旁或教会之下的一个负责较低等级事物的社会组织。“城邦的统治者和政府的官员与教会的管理人员均来自相同的阶层,在相同的大学里接受教育,并具有相同的知识背景;因此,在这里存在着一种不断的相互批评的过程,它刺激了一种受过教育的公众舆论的发展”。现代罗马法精神正是经历了欧洲基督教世界的改造,是宗教信仰进一步理性化和世俗化的产物。
五、基督教文化对中世纪的负面影响
在思想方面,基督教有一整套的教规一规范和约束教徒的言行举止,还有一系列的教义―“三位一体论”、信原罪、信救赎、因信称义说、信来世等来束缚人们的思想,以此来巩固基督教的不倒地位,为基督教的合理存在提供理论的支持,将与教人员置于高人一等的地位上,以一种神论来麻痹人们的思想,达到一种愚民的效果,并在此过程中,向人们搜刮钱财。
在文化方面,基督教会对文化的垄断,使得在最初的几百年间,基督教教士是西欧古典文化的唯一继承人,文化的传播和普及受到极大的破坏。在这一时期,西方的科技、自然科学等呈现出停滞不前的状态,没有什么新的突破,在艺术、绘画等方面不注重客观世界的真实描写,而往往以夸张、变形等手法变现精神世界,也没有充满灵性和表情的动作,显得很呆板。
在政治方面,在教权极盛的中世纪,王室与教会作为两大政治力量,二者之间的冲突与合作并存,政教之争从未停止过,当教会的权力发展到足以与世俗王权相抗衡的时候,控制和支配国家的欲望则成为教会权力的中心,自认为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特别是在中前期,世俗王权从属于教权,皇帝的选择和加冕都是有教会一手操控的,教权试图操控整个国家,运用权力为自己谋取利益。这大大阻碍了国家的发展。
综上所述,基督教在西方曾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同时也犯下了令人发指的罪行;它追求上帝之国,却在世俗界泥足深陷;它在理论上遵循唯灵主义,在实践上却采用感觉主义;它希望拯救世人,却一度沉沦为人间地狱??这种典型的自我分裂和二元对立,以及由于力图克服这种对立而导致的普遍虚伪,构成了中世纪基督教文化最本质的特征
[1]徐新.西方文化史(从文明初始到启蒙运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董小燕.西方文明史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3]陈曦文.世界中世纪史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李秋零、田薇.神光沐浴下的文化再生[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5]马文?佩里.西方文明史(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6]谢鸿昆.中世纪基督教对近代的主要贡献[J]中国天主教, 2001(02).
[7]陈超.试论基督教在西欧中世纪文明进程中的积极作用[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4(10).
[8]杨昌栋.基督教在中古欧洲的贡献[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社.2000.
包含总结汇报、IT计算机、党团工作、计划方案、外语学习、办公文档、行业论文、专业文献、教程攻略、文档下载以及基督教对中世纪西方文化的影响等内容。
相关内容搜索中世纪基督教文化
义项指多义词的不同概念,如的义项:网球运动员、歌手等;的义项:冯小刚执导电影、江苏卫视交友节目等。
所属类别 :
其他文化相关
其他文化相关
界定于公元476 年灭亡至公元1453 年东罗马帝国灭亡的这一历史时期。中世纪是全世界封建制社会形成到发展的时期,也是形成并广泛传播的时期。基督教文化在中世纪欧洲取得了万流归宗的地位。
定于 公元476
灭亡时间 公元1453
界定于公元476 年灭亡至公元1453 年东罗马帝国灭亡的这一历史时期。中世纪是全世界封建制社会形成到发展的时期,也是形成并广泛传播的时期。基督教文化在中世纪取得了万流归宗的地位。欧洲人的生活与宗教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各阶层的人,无论是国王,还是领主,无论是骑士还是普通百姓,只能在宗教的框架内思想与生活,绝对不能够超越。12 世纪基督教规定了宗教仪式有七种:、坚振礼、礼、、终敷礼、、授职礼。除最后一项外,都是普通百姓直至王公大臣必须施行的。可以说人生的一切重大事件都被基督教会的宗教仪式所包容,从出生到婚配,一直到死都有专门的宗教仪式。人的一生都在宗教的制约之下。各种习俗都打上深刻的宗教烙印,几乎所有习俗都带着浓厚的宗教色彩。许多节日都与宗教有关,如仲夏节是为纪念施洗者约翰、是纪念圣女、圣诞节是纪念诞生,是为纪念所有死去的圣徒、是纪念圣瓦伦丁神父等等。人们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都与教会和宗教相关,即使是演剧也都演中的故事。东帝国(拜占庭帝国)与不同,它较好地保存了古代文化,一直延续着罗马庄严的礼仪和专制政治制度,其皇权高于教权,其教会也不受制于罗马。然而与西方的教会一样,欧洲东方的基督教在精神方面影响和感化了整个斯拉夫世界,使他们的全部生活也在基督教的规范之内。其节日习俗、生活习俗也与教会密切相关。总之,整个中世纪西欧文化,包括文艺复兴初期在内,都是以基督教为题材、以基督教思想为背景的.可以说,西欧中世纪文化的主体,就是.近代西方文化的基础,已经牢固地树立起来了
中世纪西欧形成教文化的原因,或者说,基督教会对文化教育的垄断,原因很简单,中世纪初期上自国王,下至平民,都是文盲.他们文化上的这种原始状态,使其不可能一下子消受罗马文化的各项成果.较高文化在蛮族中的普及与提高,需要一个过程,而当时有文化的人只有基督教士,这就造成基督教会在中世纪的文化垄断地位.应该注意的是,西欧文化自公元三世纪以来已经衰落,基督教文化的形成,是其衰落的结果,而不是其衰落的原因.在中世纪最初的几百年间,基督教士是西欧古典文化的唯一继承者.在修道院的高墙内,在昏暗的灯光下,只有基督教士还在钻研着古典文化的各项成果.的数学著作,欧几里德的,的,都有赖于他们而得以保存.可以说,正是他们“保存了学问的灯光长明不熄”.这时的历史著作《哥特史》、《法兰克人史》、《伦巴德人史》,都为基督教士所作.日耳曼人登上了历史舞台,可是记载他们历史的,却是基督教士.
进入中世纪,西方进入了基督教广泛传播的时代,当时,基督教的史学思想影响广泛。它打破了从前以世界作为背景和以地理上的文明中心为中心的世界史格局,开始致力于构筑所有人所有民族都包罗的在上帝目的下规划的世界通史。在此基础上,(公元354-430年)创立了他的世界史理论。在其所著《》中,认为天下地下具有上帝之城和地上之城,这两座城原为一体,因为人类有罪,才分开成为两种城,人类历史终极目标就是到达上帝之城。在种观念支配下,历史的过程不再是人类的目的,而是上帝的目的的实践。在奥古斯丁看来,人类是一个整体,整个为类朝着上帝规定的目标行进,所有民族无一例外地都加入这一行进过程。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已不再是世界背景的记述,而是历史探索的中心所在。中世纪的基督教家致力于把奥古斯丁的两城学说付诸构筑世界历史的实践。奥古斯丁的弟子奥罗(约公元380-420年)所著的《反世俗的历史》,记述了自创世迄于公元410年的世界历史。在世界史编纂史上,基督教史家创造一种统一的纪年法--基督教纪年方法。另外中世纪编年史家在具体叙述世界历史时,普遍采用亚述-波斯-希腊-罗马四大帝国的分期法,以后的神对被视为罗马帝国的继续。中世纪的史学被基督教思想体系和价值观牢牢控制着。史学家几乎全都是受过教育的又有时间来实现其雄心勃勃的虔诚的僧侣。他们总是将自己关在修道院的小屋里以置身度外的冷眼用编年体的形式记述着世俗世界发生的各个大的政治事件,却有如此的热情来揭示上帝对人类历史的主宰和支配力量,仿佛在讥笑世人竟然如此看不穿神的安排。在这充满着神秘主义、经院哲学、僧侣理想的基督教神学史观的指导下,中世纪的史学充满了神迹、轻信和荒谬。但这也为后世留下了不少珍贵的历史资料。代表作品:格里哥利主教(Gregory of Tours,约公元538-594年)的《法兰克人史》、意大利的僧侣(Paul the Deacon约公元730-800年)的《伦巴第人史》、的主教伊斯(Isdore 约公元560-636年)的《西哥特、汪达尔、苏维汇诸王的历史》、英国僧侣比德的《英国教会史》以及德意志的本尼狄克僧侣(Lambett von Herford,?-约1088年)的编年史。
为什么各个日耳曼人国家的纷纷接受正统的天主教派,使天主教在中世纪的西欧获得广泛传播?这是由当时的社会条件和天主教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古代罗马帝国的文明在西欧随着帝国的瓦解,日耳曼人的入侵而消亡,惟一保存下来的仅是基督教和一些失掉了文明的城市。西欧义是从粗野、落后、愚昧的原始状态发展而来的。入侵的日耳曼人的文明水平比罗马人低得多,他们建立的国家初期社会混乱无序。日耳曼人国王企图恢复罗马式的中央权力,恢复帝国的行政管理,但是帝国的政治体制太复杂了,他们没有足够的经验和能力,所以都失败了。面对有较高文明水准的原罗马辖区的居民,要在西欧站稳脚跟,巩固政权,使社会从无序走向有序,只有依靠基督教。作为古代罗马帝国国教的基督教,是罗马帝国的影子,它不仅是一个成熟的教派,而且积累了治理社会的经验。中世纪初期,天主教会的教士又是西欧惟一受过教育的阶层,他们能写会算,懂拉丁文和法律,这些都是日耳曼人建立统治不可缺少的条件,客观上造成了日耳曼人政权对天主教会的依赖。 从"原罪"的观念出发,古代教会神学家把奴役制度看做是上帝对人类犯罪施行的惩罚;把人分为被上帝选中和末被选中两类.即主张把人世间的不平等看做上帝的安排,天经地义?灵魂救赎"的教义又把人的思想引向神秘的虚无境:界,脱离现实,让人人鄙视自己,忍受奴役;基督教还笼统地、不加区分地提倡人间互爱,对压迫逆来顺受。显而易见,这样一些思想主张不但适用于,同样也适用于封建主,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封建贵族阶级从中继承的,最重要的就是这样一些思想因素。因此,从古代进入中世纪以后,就基督教的基本教义来说,无需经过多少加工改造,就符合封建贵族阶级的要求,使基督教成为为其统治服务的工具。正是因为这样,在罗马帝国崩溃后,陆续建立起来的日耳曼人国家,西哥特、、盎格罗一萨克逊、伦巴德等,先后皈依了西部正统的天主教派。 基督教在古代的传播已有几百年的历史,这时传教又得到世俗政府的大力支持,西欧居民信仰天主教有其广泛性绝非偶然。天主教经过几个世纪的传播,实现了西欧的基督教化。
基督教哲学与奥古斯丁* 教会权力的出现和教会的独立,不仅对基督教后来的发展至关重要,而且对整个中世纪的政治、经济及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可以说,基督教哲学就是教会的哲学,基督教的社会思想亦可称为教会这一社会组织的思想。* 把原始基督教义发展为一个完整的阐释体系的是奥古斯丁(Saint Augustine,354-430,罗马帝国基督教思想家,)。来世思想* 基督教宣传来世的教义,将主要兴趣从尘世转向天国,从现世幸福转向在超感世界中寻求灵魂得救和解脱。* 这类观点从本源上说来自希腊,但这在希腊只是少数哲人的信念,大多数公民是在日常生活上发现喜乐和美并纵情享用的。* 到了希腊化—罗马时期,更多的心智敏感的人发现了命运的不定、世界的不幸和人生的无奈,一改希腊人的向外进取而转向内在精神的持守和提升,但这也不是大多数罗马人的心态,罗马人尚武,视荣誉重于生命,这种精神激荡他们在尘世建立伟业。* 到了罗马衰亡的后期,厌世不幸感才真正成为一种社会的心理。普遍的绝望和厌恶增强了人们对宗教的感情,产生了一种深沉的、强烈的、解放灵魂的要求,一种超越凡尘仰望来世的饥渴。正是在这样一种社会心理氛围中,基督教的来世说和救世福音能如此深深扣动千百万人的心弦。救世论、原罪论* 基督教的救世论的基础是原罪论的人性论。基督教抛弃了古典理性主义的人性观,认为人性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人类行动的盲目性,它不是出于个人缺乏洞见的那种偶然盲目性,而是人性中固有的永恒的因素。* 这就是奥古斯丁所强调的原罪。他把这一原罪与自然欲望的力量联系在一起,即,每个人将败坏的本性随身带进这个尘世,此本性靠自己的力量或意志是不可能变好的。* 一切善来自上帝,因此整个人类都需要救赎。但人无力自救,需依靠神恩、天启(创世的天启、及先知预言的天启、最后基督的道成肉身和末世审判)。* 救世史被认为是衡量一切有限事物的标尺,人与社会的关系的问题被人与上帝的关系的问题所代替。教会中心论* 奥古斯丁救世论的中心概念是教会,即“教会中心论”,认为,教会是上帝所指派的拯救人类的工具,一个人若不成为教会的一员则绝对不能得救,教会是上帝与信徒个人之间的媒介。* 教会曾起到的历史作用:1. 教会以坚定不移的努力逐步发展成为一种统一的组织,趁政治生活崩溃之机,以坚强的和自信的唯一权威出现;2. 在罗马衰亡时期的普遍混乱中,教会代表着秩序;3. 在蛮族入侵造成的文化的普遍衰退中,教会又成为古典文化的传承者与卫护者,代表了当时最文明的力量。* 从社会的脉络来分析,教会是一个建立在一种教义上的社会组织,是一种全新的、完全依人们共有的价值而建立的信念的共同体。在基督徒的眼里,一共同体的成员,其优于他人的地位是取决于他的宗教信念和生活方式。基督徒信仰与世俗的责任* 然而问题是,一个基督徒还生活在尘世中,是否还应承担其对尘世社会的责任?即信念共同体与世俗共同体各自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问题。* 4世纪初开始的禁欲运动和修道院制度,代表了对上述问题的一种激进的回答,认为肉体乃灵魂的敌人,一切肉体的欲望和感情都应当无情地予以摧毁,最可靠的解救方法是隐居或在寺院生活,借以摆脱尘世及其种种诱惑,摒弃一切社会交际和社会责任。* 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城City of God》中以一种广阔的历史哲学和社会哲学的观点处理这一圣俗两种社会的关系问题。* 在书中,奥古斯丁阐述了,两种价值共同体(天上之城与地上之城)、两种忠诚(服从尘世的法律与热爱天国)、教会高于世俗国家等观点。两种价值共同体* 天上之城与地上之城。其社会观基于这样一种信念:每一个社会事实上都是一种价值共同体,“两种爱造成了不同的两座城:由自私的爱发展到连上帝也蔑视的爱,造成了地上的城;由爱主的爱,发展到蔑视自己的爱,造成了天上的城”。* 正是对上帝的态度将人类分成两个社会,同时,这两种城市的分立仅仅是道德上的而不是有形的,居民混居在一起,直到末日审判那一天,他们才会实在地分离开。* 两个城的说法似并不对应任何可观察的社会事实,而仅仅用于展示两种对立的价值体系和两种不同的社会秩序:1. 地上之城是一种专注于世俗价值的抽象的社会观念,是不完美的,因为它是人性败坏的产物,是基于冲突的,在有组织的尘世社会中争夺利益的斗争是不可避免的;2. 天上之城是向往神圣价值的共同体,其求索的热情超过了其对个人的、家庭的、市镇的和帝国的特定利益的兴趣,有着真正的和平,
{{each(i, video) list}}
{{if list.length > 8}}
查看全部 ${list.length} 期节目
{{if _first}}
内容来源于
百科兴趣圈
{{if list && list.length}}
360百科致力于成为最为用户所信赖的专业性百科网站。人人可编辑,让求知更简单。工具类服务
编辑部专用服务
作者专用服务
基督教对中世纪欧洲的影响
基督教与佛教、伊斯兰教并列为世界三大宗教.中世纪时期基督教在欧洲占统治地位,是欧洲封建制度的重要支柱.中世纪基督教的统治对中世纪的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无论是在欧洲的社会生活方面、经济生活方面乃至是文化生活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基督教作为一种不朽的精神动力,引领着皈依的人们寻找着理想与现实的出路.它作为一根无形的权杖作用着西方社会王朝的更替,社会的转型与时代的变迁.
作者单位:
年,卷(期):
机标分类号:
在线出版日期:
本文读者也读过
相关检索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C)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基督教在欧洲中世纪的地位和作用
欧洲中世纪的黑暗是人性的黑暗欧洲中世纪的黑暗及宗教裁判所的罪恶给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许多反基督教者以之为把柄,对基督教信仰大加挞伐.殊不知,这纯粹不过是基于某种由来已久、先入为主的说教而有的,对基督教信仰及其历史肤浅的认识和误解.事实上,中世纪的黑暗所反映出来不过是人性的黑暗.这可以从人类历史各个时期、各个地域的各个国家和民族内部,以及国家和民族之间所普遍存在的,对异族、异己的残酷杀戮和镇压,对人性的扭曲和摧残中得到无可辩驳得印证.这其中较之欧洲中世纪的黑暗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情况比比皆是!不用说别的,单是四世纪以前罗马帝国当局对基督徒的迫害,就足为佐证!对于人的作为,人性是比人的信仰更为根本的决定因素,因为人性就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除了归咎于人性的黑暗,我们无法解释贯穿整个人类历史的普遍性的“黑暗”存在.我们无法从任何一个信仰上找到它与这种普遍性黑暗的必然联系.也无法为每一段黑暗的历史找到与它的黑暗有必然联系的信仰.事实上,人类的信仰大多是美善的,使美善的信仰与黑暗的历史纠缠在一起的,正是丑恶的人性!因此,没有任何理由将中世纪的黑暗归咎于基督教信仰.并且,事实上基督教信仰恰恰是对黑暗人性的唯一拯救!因为基督教信仰是唯一能够扭转人性的真道.正如笔者曾多次指出[注]的,中世纪天主教的黑暗统治,不是对基督教信仰的遵从,而恰恰是对基督教信仰的背弃.因为中世纪天主教教廷的许多教导和作为与圣经的教导是背道而驰的.人性的丑恶、污秽亵渎了基督教信仰的圣洁,却不能改变基督教信仰的圣洁性.基督教信仰的圣洁性有三个层面:第一,基督教信仰所敬拜的神是圣洁的;第二,神的道(包括基督教信仰的信理)是完全而圣洁的;第三,由于神的保守,历世历代都不乏(都必然有)持守信仰的纯正,在信仰的原则上绝不妥协和背弃的圣徒.基督教信仰的这种圣洁性具备历史的超越性,因此,基督教作为信仰的历史也是圣洁的.不能把历史上的一些背弃基督教信仰,因而不属于基督教信仰的事物归入基督教信仰的历史,从而否定基督教信仰历史的圣洁性.就如一个女子的丈夫曾与人通奸,我们不能据此认定这女子的婚史不纯洁.又如我们不能因为李鬼曾冒充李逵拦路抢劫,就认定李逵的历史不清白.认清中世纪黑暗(包括宗教裁判所的罪恶)的真正的根源,就不难发现基督教信仰和(真正的)基督徒其实正是中世纪黑暗的主要受害者.把中世纪的黑暗和宗教裁判所的罪恶归咎于基督教信仰和基督徒(无论历史或当代的)是毫无道理和完全混淆是非、颠倒黑白的!正因为真正的基督教信仰和基督徒首当其冲,身受其害,才有后来的宗教改革和新教的产生.宗教改革作为对圣洁的基督教信仰的回归和复兴,带来了近现代西方文明的兴盛.由于人性的黑暗,以人为本(为中心)的人本主义必然导致历史和时代的黑暗.正如笔者在《中世纪的黑暗恰恰表明人类不能没有基督教》文中指出的:“唯有革除人本,以神为本,遵行神道才能为人类带来和平和福祉.近现代西方文明正是拜革除人本、复归神本的文艺复兴运动所赐.”人本与神本正是真假基督教信仰的本质区别所在.“纵观历史,人本的极权专制是人祸的主要根源之一.而人祸的全部根源都在于人的不自量力的、自我中心的对神的悖逆.基督教信仰乃是人类革除人本,确立神本,从而能够远离人祸的唯一途径,除此之外别无选择!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历史已证明耶稣的话是人所不能不信服的.反基督教通常都是一种不成熟的、浮躁的情绪宣泄,而不是一种成熟、冷静的理智作为.”(引自《中世纪的黑暗恰恰表明人类不能没有基督教》)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基督教在中世纪的地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