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浩海燕诗朗诵写成诗

写下中华文明绚烂一笔(组图)
莞香画卷。图片由广东省沉香协会提供香农采香。图片由广东省沉香协会提供在今年8月8日举办的北京香博会,广东参展团一企业展出的精品—清朝沉香手串。刘丹哲 摄  中国香文化几乎和华夏文明同时起源。专家介绍,从最早有文字记载开始,中国香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部分已经登上历史舞台。沉香文化在国内的历史轨迹是如何发展的?本篇就这个方面进行挖掘和梳理。
  香文化在中国的历史传承,经历了从最初只作为祈求上苍保佑的祭祀活动,到后来把香料融入熏香、配香、点香、洒香、沐香等日常活动,再到以香料入茶、入药、入纸、入墨、入扇、入酒等艺术行为化的发展过程。它不仅见证了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明,更在其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仅流通于上流社会汉代始有用香记载
  在古代的中国,沉香这种香料虽然被冠以“香冠”之名,但它却不如其他香料那般融入世俗生活的方方面面。自古以来,它就作为一种珍贵、罕见的自然资源,被掌握在极少数权贵手中,被世俗生活所憧憬。
  换言之,沉香所代表的文化自古以来就是一种奢侈的贵族文化,它流传在中国古代权贵、富豪、文豪、居士所组成的上流社会中,是寻常百姓、世俗生活根本无法触及。这样,沉香自然而然被赋予了一种独特的神秘感和尊贵气质,在中国香文化的历史上展现着优雅和高贵的生命力。
  专家介绍,中国人民是从何时开始使用沉香已无从考证。由于早期的中华文明主要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相关的文字记载也都集中于此,再加上沉香对于温度和湿度的要求极其苛刻,导致其只能生长在亚热带气候的边陲地区(现广东、广西、海南等地),所以在汉代以前,中国古籍中都没有使用沉香的相关记载。然而,从现在包括广东、海南等地区所保留下来的开门燃沉香木的习俗来看,沉香似乎很早以前就或多或少地和这些边陲百姓们形成了一种共生的默契。
  据介绍,中国香文化到了汉代,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国家版图的不断扩张,香文化的影响力已经扩展到两广和海南等边远地域。同时,丝绸之路打通了中原地区和西域的交通,海上交通也初具规模,使得一些生产香料的边远地区(我国的海南和两广地区、越南北部以及当时的南洋诸国)所产的香料得以进入中原文化发达地区。由此,沉香文化开始进入中国香文化之中。
  沉香作为一种油脂性香料,具备与其他木本、草本香料不同的特殊性,且沉香香味高雅,韵味深厚,原料稀有珍贵,与中国主流的佛、道、儒学思想很好地结合到一起。同时,由于沉香从边陲偏远地区进入中原核心地区需要经过长时间运输,导致沉香成本增加,再加上沉香采集和整理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沉香多作为地方对中央的贡品,寻常百姓难以接触,沉香的尊贵性和神秘感得以体现,受到了汉代统治阶级的喜爱。
  有关沉香的文字记载最早出现在《西京杂记》:汉成帝永始元年,宠妃赵合德赠与赵飞燕的贺礼中包含有“沈木香”。“沈木香”是早期对沉香的称谓之一,从名称上来看,“沈木香”的大意为“可沉入水中的木头”。东汉杨孚的《异物志》中有“木蜜”的记载。据专家介绍,“木蜜”亦是古时对沉香的一种称谓,从字面上看,大概是指沉香香味甜、凉,带有蜜感。从最早对沉香的记载和称谓看,沉香被人所认知的特点主要还是“入水可沉”和“香味甜、凉”两点。
  魏晋南北朝沉香药用价值被发现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香文化的发展进入成熟期,香料也已开始作为药材而被广泛使用。此时人们也逐渐意识到沉香作为一种中药材的珍贵性,其药用价值开始受到重视和追捧。世人对沉香的认知也上升到理性认识。
  晋代嵇含编纂的《南方草木状》中记载了大量中国南方植物的特性,其中便有描述“蜜香”(沉香)特性的文字。南朝著名医学家陶弘景认为沉香可以“疗恶核毒肿”。但是由于沉香资源珍贵,市面上较为稀缺,所以一直没有作为药材大范围使用。
  隋唐佛学文化鼎盛加速沉香文化发展
  到了隋唐时期,佛学文化和香炉文化的鼎盛也加速了沉香文化的发展。在宗教方面,沉香由于其结香形式的特殊性—形成于自然巧合之下,暗合佛教机缘造化之说,再加上沉香香气清雅、燃烧时烟气青白,直上云霄,使得沉香在许多宗教中被称为可与上苍沟通之圣物。
  同时,隋唐时中国强盛的国力和发达的水陆交通满足了沉香被大量开采、运送的各方面条件。沉香的使用和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普及。
  另外,从隋代开始,沉香被用于木质建筑中,建造沉香亭、沉香阁。因为沉香不仅可帮助木质结构驱虫、防腐,还可以使建筑内部有一种优雅的香味。据记载,唐明皇国舅杨国忠在建造自己的宅邸时,大量使用沉香,奢侈之极可见一斑。
  据悉,这一时期,中国的沉香文化开始影响周边地区,譬如,唐朝的香文化在这时流传到日本,受到日本主流文化的欢迎。
  宋明时期奠定“文人四艺之一”基调
  到了宋明时期,香文化随着儒学文化的进一步发展而不断壮大。沉香除了仍在宫廷中使用之外,也成为当时文人雅士文化生活中使用的顶级香料。
  据介绍,当时文人之间盛行焚香、烹茶、挂画、插花等多种高雅精致的艺术生活,被称为“文人四艺”。其中,沉香焚烧时散发的那种高雅、清幽的气息被众多文人雅士所推崇,成为一种高端的精神享受。诗词界也有了不少咏香的作品。宋明时期的沉香文化所代表的不仅是奢华和尊贵,同时也是文人雅士对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的一种理解。
  苏轼有诗形容沉香燃烧时的样子:“岂若炷微火,萦烟袅清歌。”
  周邦彦也在《苏幕遮·燎沉香》中写道:“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明清生活用品玩件大量采用沉香
  到了明清时期,随着生产力和运输力不断发展,沉香的开采和使用量也不断增加。沉香开始被各个阶层大量使用,专家说,明清时期的沉香使用达到了最繁荣的阶段:从皇帝的饰品,到贵冑的玩件、权臣的朝珠,再到富豪所用的线香、塔香、香囊、香带等。也是在这个时期对沉香的开发到达顶点,以海南、云南、两广为主产地的国内沉香开始稀缺匮乏。
  鸦片战争和提倡西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一个断点。它从社会人文和历史传统等多方面对许多国学造成巨大的冲击。香文化也在此时受到了巨大的影响。
  专家认为,中国社会对沉香的理解从鸦片战争时期开始断层,由于战乱和大量的财富外流,精致高雅的沉香逐渐淡出世人的生活。中国的香文化由此开始没落。
  现代沉香市场价格飙升
  中国香文化在唐朝时便传入日本,沉香文化在明朝时传入日本,在日本逐渐发展成为现代日本香道。后来日本香道率先被中国台湾所接受,又从中国台湾进入中国大陆。
  国人对于沉香的价值缺乏认识,大量沉香资源在20世纪中后期被日本和台湾商人以囤买的形式采购。国人虽一直保留着沉香入药的习惯,但使用的多是品级较低的香料。在文化上,香席活动渐渐消失,国内沉香势弱,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的沉香几经辗转后,大量流入国内。中国传统的沉香文化体系也受到日本香道的影响,原本用于品香论道、抒胸明志的中国香席被以精致礼仪为表现形式的日本香道所替代。同时与沉香有关的知识体系也多以日本体系为主,其中包括等级划分、命名、产地等。
  进入21世纪后,特别是近年来,沉香的市场价格疯狂飙升。抛开众多商业因素,主要原因在于沉香资源匮乏,尤其是代表中国传统沉香文化的国内沉香,几乎被开采殆尽,剩余部分也因受到国家保护而禁止开采。
  另外,香文化再次被世人关注也使沉香作为“香料之王”的文化价值得到进一步提升。
  沉香文化到了现代,简单地变成了一种收藏投资品,受到世人广泛关注。
  与世无争的姿态
  厚积薄发的幽香
  关于沉香的故事很多,从古至今,人们为什么那么奉崇沉香,除了沉香的物质功能价值,还因为沉香的身上散发的品格魅力。或许,人们看待沉香已不仅仅停留在物质上,可能已经上升到一种精神层面的领悟。此处采拮两个小故事,用以说明沉香的品格和魅力所在。
  故事一
  有一位对香文化研究颇深的老者,一次他从广东高价买回两块沉香,因忘带钥匙,加上携带不便,便将其中较大的一块香材搁置在办公室门口,自己离开取钥匙。期间又发生一些事,他匆忙于其中,良久后才想起那块沉香还丢在门口。朋友深知办公室门口人来人往,生怕沉香已被人顺手牵羊拿走,便急忙回去取香,到了办公室门口才发现,那块香材还是好好地放在那里,连位置也没有被人移动过。
  一块价值堪比黄金的沉香被丢在门口却无人问津,这个故事成为笑谈。专家表示,沉香朴实无华的外表往往掩盖了其内在的价值,低调、内敛是沉香的魅力所在。
  故事二
  从前,有一个富翁父亲,非常疼爱自己的儿子,他为自己的儿子建造了一艘大船,希望儿子能游历四海,领悟大道。
  富翁的儿子驾着大船来到大洋外一个岛上,他在岛上发现了一种神奇的木头,这种木头入水能沉,并且会散发出一种优雅的香味。富翁的儿子非常高兴,用船装了很多回家。回到家后,富翁的儿子拉着一大车这种木头来到市集,希望能把这些木头卖一个好价钱。但是他却失望地发现,人们根本对他的木头毫无兴趣。而旁边卖木炭的小贩却很快将一大车木炭卖光了。
  富翁的儿子非常生气,一怒之下将一车木头全部烧成木炭,第二天拉着木炭去市集叫卖,于是他的木炭很快卖光。他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的父亲,没想到富翁听后泪流满面。原来,他为儿子感到伤心,因为他知道儿子拉回来的一车木头并不是朽木,而是一种价值连城的香料,叫做沉香。
  没有人可以完全解释清楚一块沉香是如何演变成现有的样子,它的外表显得简陋、粗糙,但却蕴含丰富的内在。它无可替代的药用价值,独一无二的清幽香味,完完全全隐藏在它那朴实无华的外表之下。然而不懂它的人,草芥视之则与价值连城的沉香失之交臂。
  香事如人事,有些人表面华丽吸睛,却腹中草莽,华而不实,专干损人利己之事;有些人朴实无华,从不炫耀,却厚积薄发,于人于事有利无害。沉香给予人在精神层面的启示,其价值或许就在这里,有气度的人往往从不轻易显山露水,只在关键的时候才显出他的分量。人的修养是一辈子的事,正如香的形成要经过成百上千年。
  国内沉香品类
  莞香原本是指东莞附近所产沉香,现在多指产自广东省的沉香。广东省一直以来都有使用沉香的习惯,并且自古就把香农作为一种职业。“香农”指的是以采香为业,靠卖香收入维持生活的人。
  莞香的主要产地有东莞地区、惠州地区、深圳南部地区、香港地区、汕尾等。除香港地区外,现在广东已经很难找到野生的沉香资源。
  莞香最大的特点就是有清甜味,特别是在燃烧之后,香气十分甜蜜清幽,芬芳宜人,尤其是香港、深圳产区所产沉香会带有特有的花香型气味。莞香在上炉熏香后会散发出浓郁的果仁香味,且发香时间十分长。野生莞香如今已十分罕见,很难找到结油密实的大块香体,结香多以板头状为主,黄油、黑油均有。在惠州产区、深圳产区与香港产区均产有棋楠。莞香棋楠初香辛、麻、凉,本香甜凉清幽,尾香转为浓郁的果仁香气。
  琼香指的是海南地区所产沉香,多产于海南中部山区,最负盛名的产区为海南五指山产区,其中又以尖峰岭和霸王岭所产沉香最为出众。
  海南沉香的香味与莞香类似,燃烧后的清幽甜蜜之感加以熏香时馥郁的坚果香味。与莞香相比,香味的扩散力则略有不足。也有专家指出,其实海南沉香也是莞香一脉,同属于莞香。
  广西、云南沉香
  广西、云南地区亦产有沉香,但现在市面上并不多见。从香气上讲,这类沉香也以甜味为主,上炉熏烧转入本香及尾香后,会有果仁香伴随,其中品质优良者会带有淡淡的药香味。
  撰文(除署名外):刘丹哲
  编辑统筹:李 劲
  《沉香周刊》由南方日报社与广东省沉香协会主办
  总指挥:张东明 王更辉 刘东晓
  总策划:王垂林 刘海燕
  总统筹:郎国华 陈 志 谭仕龙 张翼飞
  执 行:袁 丁 陈丽芳 裴敏慧 郁 石 刘艳辉 陈明环 钟浩明 刘丹哲 王 瑜 潘 航
本文来源:南方日报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南方报网
关键词阅读: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转载]一人一首代表作继续约稿(已发400首)
《第一场秋雨》(279)入选《民间诗刊》,存谢!附原作:第一场秋雨烈日高举的千般热情风一来匆匆散去一片落叶悄悄启程用曼妙的姿势亲吻大地雨打在青石板上恍若隔世的心跳一节迎风而生的青竹期待着秋后第一声虫鸣岸柳穿行的清波上一支莲还在梦呓晚归的鸥浅尝荷露底蕴足音击破湖水的静幽排列有序的苇叶丢失了蛙声鸣蝉一改往日烦躁对陌生明天萌生起未知情绪灯光被擦拭一新汨汨水声洗涤躁烦心境八月期许的梦幻色彩足以让灵魂为之颤动民间诗人1人1首代表作
已发400首(附目录和正文链接,不断添加中)
民间诗人“一人一首代表作"继续约稿:&《民间诗刊》为了满足广大诗歌爱好者“以诗会友”的要求,重磅推出“一人一首代表作”主打栏目,发表与否不限,时间不限。优秀作品将入选《新千家诗》、《2014民间年度诗歌》。由于来稿较多,人力有限,因此计划每天早、中、晚共推出3期,每期10人,每天30人,在十一前推出首。推出时间以作者投稿时间为序。请大家稍安勿躁耐心等待。我们保证,所有来稿都会一首不漏全部发表,如果漏发重发还望及时告知。请不要重复投稿,部分重复的也将在最后重新排序处理。截止9月3上午九点“一人一首代表作",已录入400首作品。另还有邮箱中近几天的稿件仍在继续整理中。为了方便统一编辑不漏稿,敬请投稿作者文中不要空行,编辑好自己的代表作,姓名、博客网址(次序为1.标题,2.姓名,3.正文,4.博客网址)发邮箱。由于人力有限,发表后就不一一通知了,敬请大家加民间诗刊关注,以便及时了解发表情况。
关于继续投稿的几点说明:&
1、为便于稿件整理,建议投稿请按要求格式发邮箱:,此邮箱长期有效。
2、在此博文评论栏跟帖的,也请按格式编辑好,当发现被吞贴后,请重新发邮箱。
3、因每天收到纸条过多,取稿不便,今后不再接受纸条投稿,已递纸条的,若没有在此总目录中发现自己的作品,请重新投稿至邮箱。稿件过多,编辑人员均有学业和工作,处理不便,还请见谅。
本刊继续诚征编辑主持人:
《民间诗刊》继续诚征品行端正、团队合作精神强、有眼光、时间充裕的栏目主持人、责任编辑,有意者请发简介联系方式至。谢谢支持!
跟帖及投稿至邮箱博文格式请参照如下格式,以便于编辑取稿整理,加速作者的发表时间:
一匹马与另一匹马
黄昏摞着黄昏,乌云堆着乌云
一匹马的寂寞
是大山一样的寂寞
它想着一个地方,青草丰美,水声诱惑
天空棉朵飘逸,雁字放飞
在它漫不经心的时候,听到遥远的钟声
命运之神在耳畔悄悄私语
嘶鸣与嘶鸣有默契的暗合
跫音与跫音有韵律的连缀
一会儿并辔,一会儿前后追击
从太阳走向月亮,从暮色逸进晨曦
夜草是它们的唐诗,月色是它们的宋词
蹄印书写兰亭序,快雪时晴帖
押角就押到西风烈,鹤影舞
直到两幅栅栏倒向对方
发出金属的撞击
也在此诚谢广大诗友的支持!
感谢民间诗刊编辑部默默无闻的编辑朋友们。
民间诗刊编辑团队:&
主编,陈香,博客
副主编:诸葛慧静,博客(一人一首,民间诗人,诗人之星等栏目)
红枫林,博客(一人一首栏目)
刘亚松,博客 (一人一首栏目)
陈曦儿,博客(一人一首,诗歌快递等栏目)
谷冰,博客:&(一人一首栏目点评)
芷妍,博客(一人一首栏目点评)
手冩我心,博客:&(民间典藏等栏目)
松韵慧音,博客&(诗歌快递等栏目)
聼雨,博客(诗歌快递等栏目)
东海潮,博客(民间诗人,诗人之星等栏目)
民间诗刊“一人一首代表作"已发400首目录
(截止9月3日上午九点)
400、那扇紧闭的窗
399、月光曲
文/湖北一滴水
398、樱花说
397、思念粽子
文/郭忠亮&
394、刨 花
393、有限的夜色
文/舜彤灵感&
392、在画面上午睡
391、在隋唐遗址公园
390、那些没有长大的语言
文/湖北山村& 博客:
389、戈壁石
文/路野& 博客:
388、风过那柯里
文/岑珉& 博客:
387、二爷的哮喘&&
文/苏玉明& 博客:
386、与父亲对弈
文/龙小龙 博客:
385、雨是有脚的
文/吴卓明博客:
384、世界在我眼里永远是一堆废铜烂铁
383、柳絮&&&&&&&&&&&&&&&&&&&&&&&&&&&
文/常青薇薇 博客:
382、第一场雪
文/云海无岸 博客
381、有一种味道嫩嫩的
文/刘明元 博客:
文/马拥军 &&博客:
379、时光如刀
378、我是父亲的一支烟
文/墨尚江南&& 博客:
377、醉酒的女人
文/九歌&& 博客:
376、一处处花圃里,开满色彩的娇美
文/一径秋色& 博客:
375、单亲妈妈
文/孟 夏&&&
博客网址:
374、饥&& 饿
文/原上草& 博客链接:
373、落子无悔
文/李涵淞&& 博客地址:&&&&&&&&&&&
文/钟毓&& 地址:
文/牛磊&& 博客:
370、一次洗浴的见闻
文/诗人水弦
369、羞& 愧
368、鬼在哪儿?
367、老羊倌
366、说山道寺&&&&&&&&&&&&&&&&&&&&&&&&&&&&&&
文/云海无涯 博客:
364、两只蝈蝈
文/张国伟& 博客:
363、斜坡的土坡
文/宗海&& 博客:
362、在一首里相遇
文/风闲舟自横&& 博客:
文/黄盅程& 博客;
文/钟毓&& 博客:
359、烟雨青花
文/安然&& 博客:
358、在异乡,有雨
文/文泽予 博客:
357、瞬间:爱情或诗歌
文/河马&& 博客:
文/陈芳&& 博客:
355、秋风,吹动劲草
353、走出冬天
文/漫天飞雪
351、月光如水
文/贵州张世德
文/河北王克金(回族)
349、五月的黄昏&
文/林西&&javascript:void(0);
348、清明回乡扫墓有感
347、与一只蚂蚁的十分钟
346、看见河流
345、诗人折笔
文/掬水月明
344、清明节致父亲
文/小西&&&
文/微紫&& 博客;
文/苏强&& 博客:
241、胡氏大院
文/蓝雨&& 博客;
340、在室内与一只金鱼对话
文/饶佳&&&&
文/吴恩利& 博客:
338、街灯明了
文/张国伟&& 博客:
337、握在掌心的落叶
文/云海无岸& 博客:
336、我的孤独有夜晚全部的黑
文/牛昌庆&& 博客:
335、良田半亩
334、在乡间住着
333、是的,所有的一切都将原路返回
文/记住昙花
331、葡萄,一个人的生活方式
330、夜宴(长诗选一)
文/青海王文峰
328、城西的梨花开了
文/邱绪胜&
327、自画像(流星)
文/郭四妮&
326、我在等你(组诗选三)
文/肖建华&
325、陪父亲回家
文/向天笑&& 博客:
文/魔头贝贝 博客:
323、速写,街边的鱼贩
文/孙怀田&& 博客:
322、驾驶人
文/元东&& 博客:
321、从体内取出一片细小的爱
文/叶琛& 博客:
320、开花的拐杖
文/姚阳辉& 博客:
319、桃花度——写给画家李晓柱的同名画展
文/铁万钢& 博客:
318、仰望的枝头
文/宋庆莲&& 博客:
诗/杨华之 博客:
316、墨池里哭泣的月亮
文/陕西马新宝& 博客:
315、亮出你的灵魂或空空荡荡
文/箫笙& 博客:&
314、形式主义的雪
文/王建元&& 博客:&
313、枉凝眉
文/言不清& 博客: &
312、一只黑鸟
文/钱素琴& 博客:&
文/张宜云& 博客:
文/老西街& 博客: &
309、一九七六年的一枚伍分硬币
文/晓弦& 博客:&
308、浮力之城,或空梦
文/J.K&& 博客; &
307、多年以后
文/钟平(风子) 博客:&
306、能说点什么呢
文/一路风雨& 博客:&
305、敬雨花台九烈士群雕&&
304、中国笔——兼议汉字的力量
302、该是换一支彩笔的时候了
301、我看见后半夜哭泣的河流(二首)
300、落叶(外一首)/ 圆
文/高发展&
299、老房子
文/w-l吴莉
文/岷江一苇
296、十一行梦:让我
文/ 残残残章-有意味呈现
295、裸体的树
294、草上的月亮
292、我站在村口
文/&陈曦儿
文/陈瀚乙1 &
290、沿着秋天……
288、在诗歌飘零的街头彳亍
287、老年斑
文/柳重烟深
286、在爱中
285、一颗星斗就是一座远山
284、红纸伞
283、落 日
282、深夜我晃到忠义路上
文/山东栖霞.春水向东
281、雕刻师
280、成都&宽窄巷子坐读三章
279、第一场秋雨
278、光阴之诗
277、寻人启事
文/毛焦火辣
276、夜 宴
275、忆;纸
文/湖北阿泉&&&
文/春黎& 博客:
273、和土地说爱
文/李仁芹& 博客:
272、路 像一根绳子
文/寒星& 博客:
271、野草之歌
文/李鸿印& 博客:
270、紫金花
文/应祖廉& 博客:
文/马志广& 博客:
268、夜深沉
文/幽兰小诗 &博客:
文/李枝能& 博客:
266、北方,一个粗犷汉子的呼唤&& (散文诗)
文/神洲湘云 博客: &&
265、上班族
文/杨角& 博客:&
文/刘亚松& 博客:
263、勿忘我
文/绿梅&& 博客:&
262、一杯苦咖啡
文/霸气的文雅& 博客:
261、格子窗
文 /何燕子 博客:
文/周晓军& 博客:&
文/陕南瘦竹& 博客:&
258、夜行列车
文/ 盛也夫& 博客: &
257、村庄后面是村庄
文/嘉德& 博客:&
256、被双规的书记
文/胡济卫& 博客:
文/犁雨& 博客:&
254、一个城市和一个城市之间
文/吉祥女巫& 博客:&
253、大旱(组诗)
文/彭世学& 博客:&
252、在车上
文/刘淑江 &博客:&
251、离人间最远的荒凉之地
文/如月之月& 博客:
250、致姐姐
文/老山之界& 博客:&
249、浅搁的诗笺
文/竹雨& 博客:&
248、我的石油父亲
文/玮子& 博客:&
文/晨星& 博客:&
246、很想知道
文/驰骋中原& 博客:&
245、鹿厂街的疯子
244、中医馆
243、月光下的湖
文/极目千年
241、昨夜梦见一只狐
文/马汉宁&
240、触摸星群
文/丙诃诗歌&
239、华北平原
文/诗人天岚&&
238、今夜,我不想写诗
文/翚飞最&&
237、物有其名
236、寂寥的下午
文/梅树林 &
235、如果可以,我想在三月消失一会儿
文/沙漠之蓝&&&
文/窗户赞美诗&
233、澄明之水
文/蓑衣卧月&&
232、磨 刀& &
文/守望黎明&&
231、紫荆山上
文/山西北野&
文/沪上敦腾&&
229、油菜花
文/西衙口&&&
228、苦行僧
文/杨传信&&
227、蒲公英
226、假想敌
文/柴棚 &&
225、麦子的血液,在疼痛中透香
224、故乡秋
223、废 墟
222、等 你
221、生命之树
210、九月结束时请再叫醒我
文/ 左岸&& 博客:&
209、山顶的风暴
文/桦树皮 博客:&
文/沉积木 博客:。&
文/孟俊逸 博客:&
205、五金车间:一只被病痛折磨的狮子
文/松林湾 博客:&
204、父亲断章
文/姜了 博客:&
203、心如箜篌
文/黑马 博客:&
202、在甘南
文/惠永臣 博客:&
201、让爱回归之一——故乡的泥土,嘴角的一粒泥点
文/包玉平(蒙古族)博客:
200、秋日山地诗抄
文/甘肃&&舒垠&
198、乡村片段(外一首)/期&&待
文/华博你好& 博客:&
197、在稻田
&文/幽幽池儿& 博客:&
196、我诅咒作为刽子手的春天
文/陈映艳& 博客:
195、亲爱的,当我们老了
&文/江畔的月辉& 博客:
194、心如飘雪
文/吴信原& 博客:&
193、汉江,岸边的栀子花
文/胡明桥&&博客:
192、我比一朵花凋谢得慢
191、一条干涸的河流
文/杨启运& 博客:
文/金指尖& 博客:&&
189、大街上
文/云海无岸&&
文/艾文华& 博客:&
187、我的爱,软下来
文/冷雪俜& 博客:&
186、原谅一棵树的喧哗
文/袁广衡&
185、废墟上的樱桃树
文/晓枫& 博客:&
184、你的城
文/倩儿宝贝& 博客:&&
183、你说咋办
文/李永超&博客:&&
文/一石& 博客:&&
181、孤独的母亲
文/举子& 博客:&
180、柿子树& & &
文/谷 冰 博客地址:&
179、在画面上午睡/边缘& &
文/西征&博客地址:&
178、草赋 & &
文/手冩我心博客地址:&
177、替身& &
文/李桐&博客地址:&
176、怪异生活
文/滕洪利& 博客地址:&&
175、想象一些亲爱的事物&
文/朱仁凤& 博客地址:&
174、傍晚的雨 &
文/九州峰& 博客地址:&
173、移出& &
文/蒋德明& 博客地址:&
172、一个修鞋的老人 & &
文/木子& 博客地址:&&
171、我把名字忘在了故乡的树上& &
文/定军山人&博客地址:
170、一匹马与另一匹马
文/谷冰& 博客:&
169、襄阳城
文/独孤一泪& 博客:&
168、一朵被太阳光悄然诱引的向日葵
文/西行倦客& 博客:&
文/红海滩& 博客:
文/诸葛慧静& 博客:&
165、目光的控诉
文/路曈& 博客:&
164、题朝云墓
文/老马尚在识途& 博客:
163、一些事物&
文/邓流沙& 博客:&
162、黑暗泛舟
文/听雪探春& 博客:
161、父 亲
文/法韬国& 博客:
160、我不知道,我做的这些算不算爱国
文/秦时月& 博客:&
159、我身体的夜里,关着一个梦
文/梁文权& 博客:&&
158、树也是不安分的
文/溆浦西竹&博客:&
157、昂首的弯度
文/草根老li&博客:&
156、鱼化石
文/萧振中& 博客:&
155、海燕或爱情&
文/手冩我心& 博客地址:&
文/唐河子& 博客地址:&
文/海郁& 博客地址:
152、秋凉了
文/晴空若水&博客地址:&
151、割掉乳房的诗人
文/杨根德& 博客地址:
150、每年秋天&&&&&&&&&&&&&&&&
文/雪野& 博客地址:
文/胶东读者& 博客地址:&
148、倾述:离人群越远,离灵魂越近&&
文/温柔刀& 博客地址:&
147、中秋听月(散文诗)&
文/封期任& 博客地址:&
146、其实我不是在写诗/虚拟的夜
文/江帆在民间 博客地址:&&
145、秋已衰老&&
文/张栓平 博客地址:
144、八月,格桑花一样盛开&
文/那片云有雨 博客地址:
143、走廊&
文/若荷影子 博客地址:&
142、那拉提草原&&&&&&&&&
文/隽枫雨& 博客地址:
141、等待彼岸&
文/青藏高原的风& 博客地址&
140、林荫道上
139、弦外之音
文/月牙儿&
文/詹黎平(达达)
文/木头人诗歌 &
136、朗诵者
文/诗之梦人(安徽)&
文/游若昕(8岁) 
134、午后辞
文/丛棣&&博客
文/苏若兮&&博客&
文/长河岸边&&博客
131、时间的皱褶
文/翟见前&&博客
文/草木容若& 博客&
129、老夫老妻
文/寒雪& 博客
文/白夜& 博客地址:
&127、妹妹,我只想这样地喊你
文/杨建华& 博客:
126、大海,一滴清泪
文/.吉狄吉万.(彝族)& 博客:&
125、老乞者的自白
文/张喆 博客:
124、这个时候,我在等你
文/剑君 博客:
123、把你装进瓶里
文/清水锅儿 博客:&
122、名字&
121、与父书
文/林国鹏&博客:&
120.一把锤子,在敲
文/赵建伟& 博客地址&
119.大黑山的月亮
文/大连点点& 博客地址:&
118.时间的羽毛
文/幽幽池儿& 博客地址:
文/清歌& 博客地址:
文/楚衣& 博客地址:&
115.茉莉花开
文/云淡淡 &博客地址:
114.采树种的女人
文/北国雪& 博客地址: &
113.小小的丽莎画条“虫”
文/远山的南& 博客地址; &
112.打那以后&
文/赵普秋& 博客地址:
111.给金鱼喂食
文/金迪& 博客地址:
110.呼吸停靠在零点冰层
文/欧阳雄东& &
&108. 我和村庄
文/杨维松& &
107. 有感新郑枣王传说
文/河阳老客&&
106. 脊梁颂
106-110.cn/s/blog_02v2fq.html&
105.辗转难眠
文/湖南滨哥
104.雨中,那瘦弱的背影&
文/代廷全&
103.盛夏的荷花
文/红枫林&
102.等待是世间最长情的告白
文/羽升 博客&
文/木小叶&
101-105.cn/s/blog_02v2fk.html&
前一百位:
1、一朵菊花的王朝&
文/鲁午坡 博客&
2、我的爱,总在经典中物我两忘
文/培勋温馨小屋 博客&
3、致大海&
文/松韵慧音 博客&
文/胭脂茉莉 博客&
文/李星 博客&
文/路漫诗歌帝国 博客&
7、&中年辞
文/康湘民 博客&
文/守护月亮的树 博客&
9、&唐吉诃德
文/冰缘河谷 博客&
文/迪哲伟贤 博客
11、无爱的女人
文/百合 博客&
12、好爽的天啊
文/刘幼民 博客&
文/新疆雨浓 博客
14、执着于远方的人(外一首)
文/安羯娜 博客&
15、与立秋有关
文/桂林 博客&
文/春三 博客&
17、这一剂药
文/一夜偷天酒 博客&
18、想象......
文/冬雪娟娟博客
19、向德德玛说故乡事
文/腾之谷 博客&
20、危崖,你慢慢走
文/晴空雅澹 博客
21、雪落的声音
文/姜华的江南雨 博客
22、龙河畔土家山寨的夜晚
文/茅舍诗歌 博客&
文/卢时雨 博客
24、秋天,我走过一段山路
&文/烟雨苍茫 博客&
文/碧波 博客
26、父老年事已高
文/金指尖V 博客
27、云袖,轻曼
文/芳草依依 博客&
28、&飘泊者
文/&唐刚 博客&
29、淹没在庄稼里
文/杨俊富 博客&
30、一株草&
文/逍遥 博客
31、读《论语》
文/东方风雨声
33、雨中——给JU
34、隐身术
文/彼岸花开
35、生命的历程
文/荷角蜻蜓
36、忘忧草
文/李唱白&
38、裸露的爱情
文/杨丽艳&
39、这个季节,我慢下来
40、街头佛歌
41、荷塘花开
43、远去的船
文/陈子净&
44、我有太多的泪水需要奔涌
45、小麻雀
文/&何华 关中刀客老何博客&
47、茉莉花开了
文/山东静如&
48、&夜行火车
49、太阳的胡须
文/唐德林&
文/一截朽木头
51、乳燕出飞……
文/柳岸 博客
52、秋阳,村庄放牧的一只鹰
文/剑熔 博客
文/向晚 博客&
54、请吻她
文/拈花汉 博客&
文/孙学林 博客
56、一张白纸的日志
文/天正蓝 博客
57、守望麦田
文/紫陌雪寒 博客
文/雅格诗韵 &博客&
59、在没有未来的惦念里
文/楚衣飞雪 &博客&
文/伍培阳 博客
62、昏睡歌
文/乌有其仁格&
63、寒,在前天来过一次
文/金钰铖&
文/韩景生&
65、邂逅一株桃花算不算艳遇
66、与荷说
文/冷麾 冷麾博客地址:
67、春天的小片断
文/李继之&
68、换&子&妹&妹
文/罗全兵&
69、什么时候,都来
文/容易皆自然 博客 驿道茶亭&
71、相思雨相思豆
文/张国栋&
文/汤应权 博客&
73、走在诗歌的桥上
文/娱人马头
文/张含光&
75、路灯下......
文/love沙蝎
76、青天是麻雀最高的屋檐
文/秋窗无雨&
77、梦,在涅槃中重生
&文/孙清祖
文/承德-俗子&
79、风吹来
文/王维平&
80、让一场雪为我们见证&&&
81、念,暖如初
文/成小四&
82、孤独的行者
文/沂蒙璞玉第一人博客 &
83、一袋空牛奶
文/午夜月 &
84、告诉李白&
文/谢家雄&&
85、想你时,夜是一张纸
88、因为想念
文/梨乡阿军&
89、那时花开
文/苏长龙&
90、写给儿子刘云帆
91、一粒米
文/一抹尘枫
93、飞碟留言
文/王锡民&
94、蜡烛熄了,你不见了
文/空谷幽兰MYH&
文/云淡淡 博客
&96.街头佛歌
98.天黑了,我还在树下
99.生死叩问
文/楚衣飞雪
&“一人一首代表作"栏目继续约稿:
《民间诗刊》为了满足广大诗歌爱好者“以诗会友”的要求,重磅推出“一人一首代表作”主打栏目,发表与否不限,时间不限。优秀作品将入选《新千家诗》、《2014民间年度诗歌》。由于来稿较多,人力有限,因此计划每天早、中、晚共推出3期,每期10人,每天30人,在十一前推出首。推出时间以作者投稿时间为序。请大家稍安勿躁耐心等待。我们保证,所有来稿都会一首不漏全部发表,如果漏发重发还望及时告知。请不要重复投稿,部分重复的也将在最后重新排序处理。截止9月3上午九点“一人一首代表作",已录入400首作品。另还有邮箱中近几天的稿件仍在继续整理中。
为了方便统一编辑不漏稿,敬请投稿作者文中不要空行,编辑好自己的代表作,姓名、博客网址(次序为1.标题,2.姓名,3.正文,4.博客网址)粘贴在《民间诗刊》最新约稿函评论栏,发入邮箱更好,谢绝灌水。由于人力有限,发表后就不一一通知了,请大家加民间诗刊关注了解发表情况。
关于继续投稿的几点说明:
1、为便于稿件整理,建议投稿请按要求格式发邮箱:,此邮箱长期有效。
2、在此博文评论栏跟帖的,也请按格式编辑好,当发现被吞贴后,请重新发邮箱。
3、因每天收到纸条过多,取稿不便,今后不再接受纸条投稿,已递纸条的,若没有在此总目录中发现自己的作品,请重新投稿至邮箱。稿件过多,编辑人员均有学业和工作,处理不便,还请见谅。
本刊继续诚征编辑主持人:
《民间诗刊》继续诚征品行端正、团队合作精神强、有眼光、时间充裕的栏目主持人、责任编辑,有意者请发简介联系方式至。谢谢支持!
民间诗刊编辑部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燕诗歌朗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