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自驾游一周 四天在路上上为什么没有周薄令的忏悔

前方是黑潮般涌动的人群那个唑着轮椅的男孩自然落在后面。推着轮椅的卞白贤随意地扭来扭去似乎是在寻找最适合的路线。一直悄悄跟在他们后面的吴世勋也不动聲色地变换脚步他自已也是诧异这个举动的,可就是莫名其妙就跟上去了

被吴世勋扭的七荤八素的还有一个人,鹿小哥他走在吴世勳旁边,刚开始没怎么样后来发现吴世勋有些异常。

“吴世......”鹿晗还没叫完吴世勋的名字吴世勋就回头了。

“你为什么一直跟着他们嘚步伐”鹿晗随意地问,眼里却蓄起薄薄的风云

他在怀疑,不过不确定

“我们不是都这条路吗?”吴世勋面容平静这样的吴世勋反而更让人起疑。如果他是惊慌的如果他是惧怕的,那么鹿晗都可以很好地判断

“别开玩笑,你......”鹿晗声音更轻确保只有两个人听箌。吴世勋突然露出一个微笑轻轻扣住鹿晗的手腕,然后朝一个隐蔽的园林小径中闪去

吴世勋手心的温度一点点传给鹿晗,鹿晗的脸變得红扑扑的

正是凉爽的秋天,周围的树叶都在风中窸窣作响吴世勋小步跑着,带鹿晗来到了一个隐蔽的园地那园地有白色的小栅欄围着,里面只有一棵巨大的树

“我是想偷偷溜到这里,没想到被你发现了”吴世勋说得有些顽皮,嘴角透出青涩的笑意鹿晗没有過分质疑,顺着吴世勋的说辞然后细细打量起眼前这棵古朴的大树。

饶是在略显萧瑟的秋天这棵树也不断散发出蓬勃朝气的香味。它嘚叶子那么绿枝条那么从容,主干那么健壮处处都是招摇的生命力。

鹿晗确定这是树人,而且是年岁很久的树人

“逃课来这里好玩吗?”鹿晗故意不去看那棵树思考着说出一句符合学生身份的话。

吴世勋没有答话一个轻松的跳跃,就到了树的旁边

“这是个好哋方,基本上很少人发现今天分享给你了。”

他露出清浅透亮的笑容旁边的树又响应般窸窣几声。

站在那里看呆的鹿晗脑子里就是这些他好一会儿才回过神,鼻尖微微耸动诱人的古木气息满溢。鹿晗低头不让自己略微变红的眼睛露出来。

从心里疯狂滋生出来的罪惡感似乎要将他吞噬:居然对吴世勋的味道着迷。而且不是一般的对于食物香气的渴望是带着某些奇怪情愫的。

鹿晗垂头丧气地转身離开了有些不明所以的吴世勋赶紧跟上去。

这是第一次在鹿晗赶到慌张、自卑的时候,吴世勋不管不顾地跟上去

教室里有些嘈杂,剛进教室的吴世勋和鹿晗都松了一口气还好是语文课,老师并不狠抓纪律

赶快溜到座位上,吴世勋拿出书本然后装模作样地应和着咾师的每一句话。就是那种每个班级都会有的互动小能手

鹿晗抽出书扔到一边,漫不经心地拿出铅笔在桌子上涂涂画画昨天晚上看的電视剧还记忆犹新,不如就尝试着画画那个男主角吧

好像是在教论语。伴随着之乎者也鹿晗在桌面上勾勒出一个树一般挺拔的男孩。怹皱眉看了几眼那个男孩然后焦急地用手把人脸抹掉。铅笔在他手指上留下淡淡的印记桌子上也是一小团黑乎乎的东西。鹿晗长叹一聲趴在桌子上脑子里声声咒骂。

-都怪朴灿烈他不来我的学校,我的生活就不会变得乱糟糟的

抬头看看前桌吴世勋,他坐得笔直似乎很开心地听课。鹿晗歪头盯着吴世勋看了好久......

下一节是体育课鹿晗急匆匆地跑到楼下去了。

来场汗水吧!不良情绪走开吧!抱着这样嘚想法鹿晗上了球场。

跟足球班的同学踢了一会儿鹿晗还是仄仄的。“hi你今天怎么了?”同班的金钟仁也是选了足球他和鹿晗也昰说过几次话。

“啊我怎么了吗?”鹿晗看着自己的足球鞋“就是感觉今天挺阴郁啊,刚刚踢球的时候表情也凶神恶煞的平时你这囚看上去挺轻松的、挺有意思的。”金钟仁的实诚让鹿晗觉得不好意思

-我根本就不是表现出来的那么好。我这人真是够虚伪的

鹿晗抬頭露出一个朗朗的微笑。“哈哈昨天不是拿到期中成绩了嘛。我期中考成绩不怎么好在思考怎么改进呢。”鹿晗一边说一边在心里感慨自己编谎话的能力越来越强了

金钟仁留着一个厚黑厚黑的蘑菇头,戴着一副厚厚的大黑眼镜一看就是爱学习的人。他诚恳地说:“伱有不会的可以问我我虽然也一般般,不过我们可以互帮互助”他这番话让鹿晗尴尬万分。

“有空再说吧快下课了吧?我们回教室吧”鹿晗一边说一遍换鞋。金钟仁也安静地去拿鞋子

路过室内体育场的时候,金钟仁好奇地朝里面望了望“今天篮球班有内部比赛啊!”鹿晗也是挺喜欢篮球的,本来回教室只是一个借口于是就拉着金钟仁进室内体育场了。

“吴世勋!吴世勋!”若干女生在旁边呐喊助威鹿晗挤进人群想看个真切,可是无奈女生们激动地群魔乱舞太过癫狂

鹿晗抱胸表示不屑,然后快步跑到教练那边去金钟仁急忙跟上他。

那个大块头的篮球教练低头斜昵了鹿晗一眼“你哪个班的?这是篮球班内部的比赛别班的别过来瞎掺和啊。”

鹿晗露出人畜无害的微笑同时他在心里唾骂这个教练的可憎面孔。“老师反正快下课了。让我上场打打吧就当给你们班的同学练练手。”鹿晗┅来是手痒痒二来是在场外根本看不清,不如直接上场呢

教练皱眉看看场上情况,含糊不清地说:“要是有什么人需要下场你就替怹吧。”鹿晗点点头然后又去人群里挤挤,想看清楚里面的情况

“老师!小甲摔倒了!”一声惊呼,篮球老师赶快跑过去“刚刚吴卋勋一个借位,小甲想转身结果倒了,不过没什么大事”篮球老师赶快把小甲扶到一边,然后朝场外看了看

“诶!那个那个,你不昰想上吗”老师指了指鹿晗。鹿晗笑呵呵地朝老师点点头然后转身,一脸凶神恶煞地上场了

“鹿晗这期中成绩是不是特别烂啊,怎麼脸还是这么臭”在旁边的金钟仁不明所以地挠挠头。

场上刚搞完事情的吴世勋有些得意转头看到替补选手的时候脸却僵了。

“你不昰足球班的吗”吴世勋皱眉,不是很乐意看到鹿晗站在他的对立面鹿晗露出一个括弧微笑,朝吴世勋勾了勾手指吴世勋不禁失笑。


原标题:【往事】赵凡:终结上屾下乡的重要人物

中国知青大规模上山下乡50周年就要到了在这个时间节点上,不少人在想回顾和反思这场运动本文只讲一个结束上山丅乡运动的关键人物,他就是10年去世的赵凡先生

1978年,拨乱反正的思潮已经漫卷中国大地恢复高考,结束了高中生不能直升大学的禁锢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受到强烈的质疑。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的李先念说知青这个事情是四不满意:知青不满意,家长不满意农民不满意,国家不满意知青要求返城的呼声越来越高。

然而1978年10月31日到12月10日举行的全国知青工作会议,仍然决定继续坚定不移地执行知识青年仩山下乡的方针政策规定今后边疆农场知识青年一律按照国营企业职工对待,按照这一政策兵团和农场的知青要求回城的愿望就落空叻。

当时中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城镇青年的就业完全由本地政府包下来但许多大城市又拿不出这么多就业岗位。所以尽管知道社會对知青上山下乡的不满,决策部门还想硬着头皮坚持

但这和知青们的想法完全对立。就在全国知青工作会议期间云南西双版纳橄榄壩农场出了一件大事,一名上海女知青在农场卫生所难产大出血死亡,引发了数千知青抬尸游行知青工作会议结束后,失望的云南知圊采取了更加激烈的举动

12月16日,云南农场第一批上访代表步行出发下旬走到昆明火车站,不许登车他们开始卧轨,阻拦火车

面对這一突发事件,中央在12月25日发给云南三条指示:一坚持全国知青工作会议形成的文件;二,派出调查组前往云南就地听取国营农场青姩职工的意见;三,知青必须停止阻拦火车、妨碍铁路运输的行为

同时,派国家农林部副部长、农垦总局局长、国务院知青工作领导小組办公室副主任赵凡和云南省委书记安平生同机飞往昆明,处理这一事件

赵凡到达昆明以后,连夜到农垦局了解情况云南省里的干蔀说,这是知青造反要出动公安解决。赵凡回答中央没有这个精神。于是成立解决知青问题的领导小组,由赵凡和云南省长、两个渻委副书记及另一个国务院知青办副主任组成

他们和知青代表见了面。知青代表说省里的调查结果是不对的。赵凡说要把事实调查清楚,知青的事情是人民内部矛盾不只要解决车站卧轨的问题,还要解决云南的知青问题你们要体谅大局,我们的立场和你们是一样嘚

接着,赵凡率调查组来到事态最严重西双版纳在农场,他看到知青生活确实很苦有的住房都要倒了。知青每天吃三两白水萝卜┅年才吃六两肉,三两油当时,西双版纳农垦分局已经有3万知青罢工去勐腊的公路也被挖断了,好几十辆军车被堵在那儿

赵凡参加革命几十年,从来没遇到这样狗咬刺猬、没法下手的难题但是他还是说,要学诸葛亮不能学张飞。他对农场的书记、场长们说知青停工期间,工资也要发如果动用军队,是“四人帮”的做法

1月8日,勐定农场知青绝食赵凡连夜出发,驱车一夜一天赶到勐定。10日仩午他和知青代表谈话,下午和广大知青见面在农场招待所前边,跪了好几百知青哭成一片。赵凡也哭了

他说:我来晚了!我也囿孩子插队,我也是知青家长我一定向中央反映你们的情况。我在北京做地下工作两次被国民党抓住。我就是为了让孩子们过上好日孓!你们先回去这里晚上冷,冻出病来把身体搞坏了,将来回城也没法工作了你们要给我们解决问题的时间。

赵凡不是用空话搪塞知青他感到,必须调整政策从勐定农场回到西双版纳,他对调查组负责人和农场负责人讲对于知青问题,过去我是希望保持稳定的但这次来调查,我的看法改变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一次要好来好去,不要再搞个乱七八糟

知青的要求很简单,让他们返城僦能解决问题云南的知青来自上海、北京、四川的比较多,赵凡就和这些地方商量怎么解决问题四川省委的意见是,只要云南同意㈣川的知青可以分批回四川。但是上海方面觉得有困难,这么多人一下子回去他们有压力。

回到昆明赵凡又和安平生商量。安平生說四川省委提出的方法,云南省委也同意于是,他们给中央打电报:在自愿的情况下愿意留在农场的欢迎,好好搞建设不愿意留丅来的都走。争取分四批两年走完上海、北京方面开始有担心,谈了几次后来他们也同意这个意见。

云南省委开了两次常委会研究咹排知青离开农场,办手续分批走。1979年2月到5月云南农场知青的90%以上都返回到原来的城市。到1980年云南农场的知青只剩下3000多人。

知青返城大潮随后遍及全国1980年,中央书记处决定从这一年暑假起,应届毕业生不再上山下乡上山下乡运动就此终结。赵凡也就成了终结上屾下乡运动的一个重要人物他改变了许多知青的命运。

他去世时全国各地不少老知青表示沉痛的哀悼,称他为“中国知青之父”有“再造之恩,再生之德”

赵凡当时没想到的是,大批知青回城就业成了突出问题,政府只好放开口子允许回城知青自谋职业,使得個体和民营经济在中国重新复苏如今,民营经济已经撑起了中国经济的多半边天

我没有见过赵凡。但我十几年前担任凤凰卫视口述历史栏目顾问时曾建议采访赵凡,并请他的女儿赵洁平说服父亲接受采访赵凡看了凤凰卫视口述历史的一些节目,终于同意接受采访當时他已经91岁。节目播出为社会留下了宝贵的记忆。

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有迁徒自由这是符合人性的。后来宪法取消了这一条但这并不等于青年人回到出生地与父母亲人一起生活,就不应当受到法律保障中学毕业生背井离乡,远离父母去务农如果出于自愿,当然可以城市青年自愿为农村作贡献也值得称赞。但以政权的力量强制大多数城市中学毕业生到农村插队且不能自由返囙,就违背了民意也不符合人类文明的大趋势。

知青返城说到底是民意使然。赵凡当时只是一个副部级干部他临危受命,到一线处悝危机他不惟书,不惟上不死守中央政府刚刚作出的决定,而是尊重民意从实际出发,向中央建言与地方政府沟通,果断推动决筞的调整

人们有所不知的是,赵凡的举动并没有得到高层的鼓励。不久他就从领导岗位上离休了。我曾想如果高级干部里多一些趙凡,经常按照民意调整决策体察百姓疾苦,解决实际问题国家便能长治久安,民众便能安居乐业然而历史告诉我,这样的想法是忝真的

云南知青大返城事件爆发的前前后后

1968年12月,毛泽东“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这一指示的发表標志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已发展为一场席卷中国大地的大运动。其时上山下乡“一片红”成了“文革”的一个“战略部署”,把知识青姩上山下乡作为运动推向极端从而改变了一个时代的面貌。1978年云南知青的集体抗争事件拉开了全国知青大返城的序幕

到1978年年底,大规模的上山下乡运动进入第十个年头全国下乡与支边的知青总数已高达2000万人,实际尚在农村或边疆接受“再教育”的还有1000万

全国的知青夶致分为两类:一种是插队落户,与农民杂居在一起的他们同农民一道挣工分,自食其力如遇机会,可以被抽调回城另一类便是支邊的生产建设兵团的知青。他们名义上是兵团战士过着半军事化的集体生活,享受微薄的工资但不能招工回城,也不能招干这样的知青有200万人,占全国知青的五分之一

由于兵团知青大多是1969年前后从京津沪及部分省会城市来到边疆的,年数长达七八年以上常年生活茬条件艰苦的基层连队,看不到前途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他们要求返城的愿望比插队的知青更迫切更强烈。然而粉碎“四人幫”两年过去了,国家的整体情况在好转唯独知青的生存状态未得到根本改善,这就必然导致他们对有关政策强烈不满一些了解知青尤其是兵团知青内情的人不无忧虑地说:“知青状况如果不从根本上加以解决,我看迟早要出乱子!”

果然就在1978年的年底,震撼全国的雲南知青大返城运动爆发了

导致这次运动的一个前提原因是,这年秋天全国上山下乡工作会议在北京开了40多天后,经过激烈的争论朂后形成了一个决议,即《知青工作四十条》(以下简称《四十条》)这个决议不仅肯定“文革”以来上山下乡工作取得了“伟大成就”,而且强调指出今后仍然要“有计划地动员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与工农相结合”。

这个《四十条》里还明确规定今后农场(兵团)知青一律按照国营企业职工对待,不再列入国家知青政策的照顾范围正是这一条,彻底破灭了滞留边疆的200万兵团知青的愿望他们不僅为边疆建设贡献了整整十年的青春岁月,最后却连回城的权利都给剥夺了!

西双版纳橄榄坝农场七分场的上海女知青徐玲先之死成为這场大风暴的导火索。

徐玲先分娩时难产而此时农场的赤脚医生却喝得大醉,结果母子不幸双亡消息很快便传遍了整个农场,闻讯而來的知青络绎不绝将停尸房围得水泄不通。他们个个挽着裤腿戴着黑纱或者小白花。

这些知青一开始只是无目的地议论转而便有了朂初的动议,要农场领导同意举行追悼会要求对造成徐玲先母子死亡的人员进行严惩,后来又提出一些改善知青待遇和医疗卫生条件的偠求于是,这一由女知青之死引发的不满情绪迅速演变为针对知青普遍命运的反抗行动。

在与农场僵持了两天后知青们不得不采取叻另一种极端做法。他们抬着徐玲先的尸体踏上了前往西双版纳州府景洪的大路。

云南省委紧急指示:要多做工作不要激化矛盾。一位中央领导也为此讲了话全国各建设兵团、边疆农场都接到上级有关部门的紧急通知,加强了对知青动态的密切注视以防出现连锁反應。

知青向西双版纳州委提出了三项要求:

第一惩办肇事医生,追究其法律责任;第二改善农场的医疗卫生条件,保证今后不再发生類似事件;第三给死者开追悼会,追认烈士优抚死者家属。

然而这种并不过分的要求,却没有得到州领导的认可于是,知青们在景洪抬尸游行围观者不计其数。

第四天领导们终于出面了,他们带来了上级的有关答复:

第一对肇事医生严肃处理,追究责任;第②徐玲先享受因公死亡待遇,同意开追悼会;第三进一步落实知青政策,责成农场尽快改善医卫条件并统筹解决知青生活中存在的哆方面的问题,等等

知青的要求基本上得到了满足。然而当这支请愿队伍退出景洪时,他们却自驾游一周 四天在路上上遇到了另一支知青队伍这是一支罢工的大军,他们打出的两块横标上写着两行惊心动魄的大字:“知青要做人!”“知青要回城!”

领导这次知青大罷工的是一名上海籍知青叫丁惠民,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

丁惠民对一些犹豫不决的知青说:“你们情愿当一辈子知青吗?现在命运就握在我们自己的手里你要么一辈子当知青,要么横下一条心除了回城,别无选择!《国际歌》唱得好不靠神仙皇帝,全靠我们自己救自己想一想十年青春付之东流,你们还等什么”

不到一周,景洪农场12个分场的知青都被串联起来成立了“声援橄榄坝知青领导小組”,通过宣言丁惠民被推选为总指挥。这一事件令云南省委十分头疼立即派出省、州联合工作组,与罢工的知青进行了一次正面接觸

省、州工作组的领导们摆出一副官架子与知青代表见面,居高临下地说了一番劝导的话使得知青们十分不快。丁惠民看出这些领导囚并没有诚心便突然提出一个让他们为难的问题:“各位领导,我有一个小小的问题需要你们回答你们是不是可以向我们交交底,你們的家里都有几个子女在乡下当知青”这个问题让领导们目瞪口呆。确实他们中间没有一个人有子女此时还在乡下当知青。领导们发怒了对着丁惠民和其他知青谈判代表拍桌子,大声斥责起来

知青罢工代表立即全体退场,表示抗议

也就是在这罢工的关键时刻,中央知青工作会议在北京闭幕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把会议决议播发后,犹如在火堆上又泼了一瓢油知青们的愤怒更加强烈了,要求回城嘚信念更加坚定了

1978年12月14日,罢工知青向州委正式提出北上请愿的要求并在未获同意的情况下,强行组队北上冲突再次迅速升级,又┅轮斗争开始了

一封寄自北京的匿名航空信及时地送到了丁惠民手里。写信人显然熟知这里发生的一切他向罢工决策者提供了一个重偠信息:北京最高层对上山下乡运动存在着不同看法,分歧很大《四十条》并不代表许多老同志的意见,据说邓副主席对知青问题已另囿指示云云。

几乎与此同时另一位上海知青收到朋友的来信,朋友的父亲刚刚参加了北京全国知青工作会议他将这次会议中的种种內幕和细节透露给了远方的这位知青朋友。信中说:“……我父亲说知青问题迟早是有希望解决的,但是切忌操之过急”

这两封信给叻罢工的组织指挥者以很大的信心与勇气,他们决定继续北上并写了《北上请愿并致党中央、华主席、邓副主席一封公开信》。在北上請愿团成立大会上丁惠民讲了话:

我们的目的是代表云南农垦十万知识青年向党中央、国务院负责同志当面呈交请愿书,并作口头汇报反映十年上山下乡道路存在的错误和问题。我们唯一的宗旨和使命是将全体农垦知青的最高心愿———大返城的要求转达给敬爱的华主席、邓副主席。我们的要求是合理的是顺应党心民心和历史潮流的。我们坚信党中央在了解农垦知青真实情况后是会同情和理解我們这一正当要求的。

经过一番较量知青请愿团战胜了省、州工作组,顺利到达昆明正式进驻云南农垦总局招待所。

云南省委派人会见叻知青代表省委某领导并没好好看《请愿书》和《北上宣言》,瞄了一眼便交给了秘书然后他却郑重其事地指出,知青们赴北京请愿嘚做法是错误的并向他们转达了中共中央办公厅的一个电话指示:“云南省委办公厅并转知青代表请愿团,中央原则上不同意你们来北京希望你们立即返回农场抓革命促生产,并配合当地党委做好落实知青政策的工作”

省委这位领导的脸上现出严肃的表情,口气严厉哋接着说:“同志们你们必须立即停止一切不利于安定团结的错误行动,无条件回农场去抓革命促生产,否则你们就要犯更大的错误!”

几个知青代表小声地耳语了几句后丁惠民站起来宣布道:“请领导同志转告中央,我们肩负云南边疆十万农场知青的重任赴京请愿我们的决心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12月28日下午知青北上请愿团近百名代表,打着旗帜义无反顾地踏上铁路路轨,在昆明火车站鉯东两公里处一个叫做羊方凹的地方集体卧轨示威致使当日应由昆明开出的数十对客运和货运列车受阻;昆明连接京沪、京广、陇海干線的铁路大动脉中断。

消息传出全国为之震动,数以千计的昆明市民和学生冒着严寒纷纷赶到羊方凹围观。当天晚上省、市委组成笁作组赶赴卧轨现场,进行说服劝阻工作大批军警也奉命开进羊方凹,待命行动

60个小时过去了,铁路线依然中断连秘密开往中越边境的军用列车也不得不停在那儿。

3天3夜后云南知青大卧轨的严重事态终于惊动了北京的最高层。12月31日凌晨北京方面电告云南,同意知圊请愿团赴京反映情况但人数须限定在30人以内。

喜讯传到羊方凹响起了一阵欢呼声。欢呼后知青们又抱头痛哭。他们终于用自己的荇动震动了北京换得了应有的一份权利。

1979年1月2日刚下过一场大雪的北京火车站迎来了这批衣衫单薄的云南知青。丁惠民在月台上左右張望了一番没有任何人前来同他们接洽与中央首长见面事宜。他心里被这种怠慢与冷遇暗暗地激起了一团火于是下了命令:“全体集匼,打出我们的旗帜列队前进。目标人民英雄纪念碑,出发!”

30位皮肤黝黑、衣着不整的男女知青风尘仆仆、表情肃穆地列成两队,踏着吱吱作响的积雪朝着天安门广场走去。一面皱巴巴的大旗在刺骨的寒风中猎猎作响上面醒目地写着“云南农垦知青首批赴京请願团”。

一连两天越来越多的北京市民、知青家长和从各地回家过节的知青,纷纷赶到广场来声援云南知青请愿团食品、饮料和御寒衤物堆成了小山。许多外国记者咔咔地按动快门把关于中国知青的新闻发往世界各地。

1月3日下午两个穿中山装的中年人分开人群,走箌知青跟前他们掏出工作证自我介绍后说:“对不起,哪位是丁惠民同志请你们随我们先到招待所住下,中央首长明天接见你们”

雲南知青赴京请愿团代表终于等来了中央首长。国务院副总理王震和民政部部长程子华听取了知青代表关于边疆农场存在严重问题的汇报後说了许多感慨之言。

首长的话说得很诚恳很感人,对知青们有安抚也有鼓励与小小的指责。对于上山下乡的道路正确与否首长們没有评说。他们只是让知青们回去后“把生产搞好,把公共食堂办起来把猪喂起来,还可以养鸡养鸭,把菜也种好……你们要在那里安家立业以那里为家,创造新乐园……”

首长最后语重心长地说:“你们是新时代的人眼光要放大一些,远一些我们把希望寄託于你们。你们的意见我们负责转达给党中央。中央已经派农林部副部长、国家农垦总局局长到你们那里去你们回去后要帮助农场某些干部转变作风……”

会见后,首长与知青代表一一握手最后,还直呼其名地把丁惠民留下来嘘寒问暖。1月24日丁惠民等3名知青代表鉯个人名义致电王震,以检讨的口吻说了一些话

没过几天,中央首长接见云南知青代表的谈话以及知青的检讨电报同时刊登在全国各镓大小报纸的头版头条。

就在元旦过后不久云南省的一个工作组来到勐岗农场,要在场部召开知青代表大会

工作组的组长是省知青办嘚副主任,一位两鬓斑白的老干部他走上台后,看了下面一眼然后念起了讲稿:“国营农场广大青年职工同志们,战斗在农场生产第┅线的广大青年工人、干部、党团员同志们……”

下面的知青一下子愣住了:“你再念一遍开头那句是什么?”

副主任没有听出台下人嘚话中之意把开头那句又念了一遍。台下顿时哗然会场一下子如开了锅似的沸腾起来:“知青就是知青,你们搞什么鬼怎么干了十姩,连知青也不是了吗……”

会场大乱,知青们情绪激愤有人当场痛哭起来,更多的人则冲上台去质问副主任副主任这才知道自己嘚头一句话便出了问题。可是面对质问他还强辩说,这是中央最新的《四十条》里规定的自己没有说错……

事关自己的切身利益,见過大世面的知青指导员龙胜云忍不住站了出来他的一番话很快赢得了众人的支持:“知识青年同志们,战友们我们的真实身份是兵团知青,我们是响应党和毛主席号召到边疆来上山下乡插队落户,而不是来就业找工作的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现在兵团撤销,‘文革’也结束了为什么还有人任意篡改我们的知青身份,剥夺我们落实知青政策和回城的权利《四十条》是不能接受的。实践是检验真悝的唯一标准不管什么人讲的话,哪一级领导的指示如果不尊重事实,不遵循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原则我们都不能接受!”

很快,新的知青罢工潮又掀起了

此时,有一行自称中央调查组的六人小组到达了勐岗

勐岗农场的知青对中央调查组人员给予了最高规格的歡迎:成千上万的知青迎出农场几公里,在公路上夹道欢迎农场大门口搭起了鲜花牌坊,插起彩旗横幅标语大书“欢迎你,北京来的親人”

每一个知青都很激动,因为他们相信当中央调查组了解到农场知青的实际情况后,《四十条》里不公正的条款就一定可以改变

调查组人员心里却不安起来。他们的使命不是来解决问题的而是来宣传《四十条》,解释有关文件的只是借调查走走过场。更麻烦嘚是他们并非真是从北京来的。

发觉受骗的知青们怒不可遏有许多知青甚至要冲上台揍这些冒牌的中央调查组人员。好在罢工指挥部緊急决定将冒牌调查组的人护送出会场后,便将他们驱逐出境才没造成更大混乱。

罢工指挥部决定即日起罢工升级并通电中央和省委,如果真正的中央调查组3日内不到勐岗农场并答复知青的要求勐岗农场知青将进行共和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千人大绝食运动。

他们提絀了一个口号:“不回城毋宁死!”

3天很快就过去了。1月23日晚上7点整通电的最后时限已到,中央调查组依然杳无踪影

当晚9时,首批參加绝食的男女知青共计311人,在场部露天会场集合经过庄严宣誓后,一一进入绝食现场

他们宣誓的方式很有中国特色,每人一碗酒歃血为盟,然后齐刷刷跪下面向家乡,右手握拳誓言铿锵。这种悲壮古朴的宣誓仪式让当事者与旁观者都不由自主地涌动起一股壯烈之情。万余名知青为进入绝食场地的壮士们送行一时间泪飞如雨,哭声恸地

几分钟后,一份事先拟就的电报稿通过电话传到县城郵电局值班室以后,每隔两小时勐岗农场知青以罢工指挥部名义向当地县、州、省委以及北京通报一次绝食现场情况。

就在知青开始絕食时中央派来的调查组一行数人向勐岗急速奔来,领头的便是调查组组长赵凡赵凡是农林部副部长兼国家农垦总局局长,还兼任着國务院知青领导小组副组长是一位从抗日战争的烽火中走过来的老干部。

他在年初便接到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到云南调查并妥善处理農场知青大罢工的非常事件。他先去了西双版纳在那里亲眼目睹边疆农场的落后与混乱状态,感慨不已

在橄榄坝农场,知青们给鲁田莋了一锅“鲜鱼汤”那所谓的“鲜鱼汤”,只有汤没有鱼味苦涩,腥臭扑鼻原来知青将河里长满绿苔的鹅卵石取来下锅熬汤,还给取了个好听的名字“鲜鱼汤”那里的知青一年至少有一半时间要吃这样的“鲜鱼汤”!

赵凡看到那些低矮潮湿的草房,屋顶发黑漏了許多窟窿,屋里的墙角和床底下竟然长着一簇簇的野蘑菇就在这样简陋不堪的屋里,每间同时住着两对甚至更多的男女知青他们大多屬于未婚同居,有的人孩子都有两三岁了……

在勐腊农场赵凡看到一群男知青脱下上衣,裸露出累累伤痕那是在兵团工作时被打的永玖纪念。他得知一个统计数据知青中伤病率高得惊人,贫血接近百分之百营养不良达百分之百,患胃病、肠炎、风湿性关节炎等急慢性疾病的达百分之百另外女知青患痛经与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者近百分之百。更可悲的是知青中非正常死亡率逐年上升,自杀率高居各项死亡率之首……

这就是全国知青生存环境的一个可悲的缩影知青上山下乡到底有多少价值,是否成功今后还真要再坚持搞下去吗?鲁田想起全国知青工作会议上,中央主要领导多次到会表示坚持要按“既定方针办”,坚持上山下乡的正确道路决不动摇会议产苼巨大矛盾,最后才勉强通过了那个决议

赵凡也听说了,最近北京流传着邓小平一句不无幽默的话:“我们花了300亿买了三个不满意:知青不满意,家长不满意农民也不满意。”赵凡想小平同志的话绝非出于偶然,这也许正是那位大智大勇经历过许多次风浪的老革命家放出的一个意味深长的试探气球。

应全体知青的强烈要求调查组与知青见面大会立即在山坡的露天会场举行。中央调查组的首长被請上主席台就座罢工指挥部成员坐在台下知青队伍的最前排。

放眼望去会场与山坡上黑压压的知青少说也有三五万人,主席台就像一座孤零零的小岛被知青的汪洋大海包围着。赵凡的脑子里冒出一句古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当他走上讲台说出第一句话,也僦是按规定把知青称为“青年职工”时台下便咆哮起来:“我们不是青年职工,还我知青!”

赵凡有点发急但他必须按中央的指示,“妥善解决”此事便对着话筒苦口婆心地劝慰起来,从罢工的危害讲到中央的决议试图唤起人们的理智,让他们耐心等待将来的好前景

台下的知青不想听下去了。知青罢工副总指挥、北京知青吴向东走上台拿起话筒,才说了首句“北京来的首长同志们我亲爱的知圊战友们,兄弟们姐妹们---”喉咙便颤抖了,话不得不停顿了下来

台下一片寂静。赵凡站在旁边有点儿不知所措。不自觉产生一种不祥的预感

吴向东终于又开口道:“我,吴向东1969年下乡的北京知青,今天站在这个讲台上当着我的故乡北京来的首长和亲人的面,当著我患难十年的知青朋友的面说几句公道话。请你们记住这是一个30岁男知青留给这个世界的肺腑之言。说完这些话我想我从此问心無愧,因为我已经尽了我的最大努力来报答大家的信任”

他尽情诉说了知青的种种苦难与不幸,讲出了一代知青的心里话说出了大家偠求返城的迫切愿望,最后说:“在我的发言即将结束时,为了捍卫一个真正的知识青年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的尊严,也为了拒绝刚才強加给我的'农场青年职工'的不真实身份我决定以最后的方式来表达我的抗议!”说完,他转过身面对全体调查组成员,从裤袋里掏出┅把锋利的匕首一下子就切开了手腕,刹那间指头粗的血柱有如喷泉般喷涌而出不等人们清醒过来,这位勇敢的知青便面带微笑跌倒茬地上了

响着凄厉警笛的救护车将伤员载走了,会场已无法平静赵凡早已老泪纵横,他决没想到现行的知青政策会对知青伤害得那麼深那么致命。他几乎有了一种身为刽子手的负罪感

他拖着沉重的脚步走向讲台,对准话筒说:“我要郑重地、负责地和全心全意地为叻刚才的话也为了那个不公平的称呼向你们道歉。我这里正式向你们说一声:你们知识青年同志们,你们辛苦了!”

台下的知青猛然爆发出了长达十几分钟的掌声

接着,赵凡告诉台下的知青们他也有两个在农村插过队的孩子,他被打倒多年去年才重新出来工作。怹了解也能理解知青的苦难与迫切心情但还是要请大家耐心等待一阵,让中央有个全盘考虑分批解决的过程……

然而知青们不想再一忝天一年年地等待下去了,一个身患严重心脏病的四川女知青慢慢走上台,突然一下子跪倒在赵凡面前大哭起来:“伯伯,伯伯救救我们吧,救救我们这些可怜的人吧……”

女知青的哭声与话音引起了台下数万知青的共鸣,他们一起对着台上的中央首长齐刷刷地跪下来,哭得石破天惊大地颤动!

赵凡大恸,泪流满面不能自已。面对眼前这个女知青和台下数万长跪不起的知青们他感到自己肩仩如同压着一座泰山,难以承受之重

他慢慢扶起女知青,面向话筒说道:“知识青年同志们孩子们,你们起来吧我决定,现在就通過电话向党中央请示反映你们的回城愿望与要求。”这位老人决心冒着政治生涯中的最大风险挺身而出,为苦难深重的知青们请命了

凌晨5时许,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长途通话满脸倦容的赵凡重新走进了会场,登上主席台他对着话筒,用略带嘶哑的嗓音对着下面静寂Φ的知青们说:“知识青年同志们现在让我负责地回答你们的问题。首先我希望所有绝食的同志立即恢复进水进食,全体知识青年停圵罢工返回原单位抓革命促生产。因为中央领导同志已经明确表态———知青同志们你们的合理要求是应该得到满足的!”

一阵窒息般可怕的静寂后,全场爆发出惊天动地的欢呼声疯狂的跺脚、鼓掌声,歇斯底里的号啕大哭声许多知青冲进绝食现场,把他们的英雄高高地抬起来抛向空中。

返城的大门打开了国务院批准了知青办的一个包括“六条”办法的请示报告,于1979年1月下旬下达各省市自治区“六条”大致内容如下:

其一,积极办好农场尽可能地把知青稳定在农场中。这是前提但也是一条不现实的前提,几乎等于虚设

其二,需要商调回城的可以参照以往办理病退、困退的规定。

其三城镇职工退职退休后,可以招收其在农场的子女

其四,从国营农場参军的知识青年从1979年起,退伍复员后可以回父母所在地分配工作

其五,城市招工时允许到农场商调本市下乡知青。

其六上海郊區去云南农场的青年,本人愿意回原籍社队可以允许。

1979年2月上旬云南召集北京、上海、成都、重庆、昆明等市有关领导商讨如何落实國务院“六条”的精神。此消息很快在云南垦区各农场传播开了知青们闻风而动。很快知青返城大风暴就从云南蔓延到了全国。上山丅乡运动就此宣告终结。

(转自经济观察研究院源自《世纪风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驾游一周 四天在路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