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世纪坛门票一带一路摄影展览要票吗

中国人像摄影学会合作媒体2版 综合新闻
3版 文化科技
6版 公共阅读2015北京国际摄影周在中华世纪坛开幕|北京国际摄影周|2015|中华世纪坛_新浪新闻
&&&&&&正文
<h1 id="artibodyTitle" pid="1505" tid="13" did="761" fid="北京国际摄影周在中华世纪坛开幕
到场嘉宾在中华世纪坛合影留念
  日,“北京国际摄影周2015”开幕活动在中华世纪坛举行,摄影周为期9天的活动就此拉开帷幕。开幕活动由主题讲堂、摄影之路、项目推介会及参观展览等部分组成。文化部副部长丁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成员宋明昌,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北京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海平,北京市文化局副局长关宇,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刘绍坚,新华社图片中心主任龙松林,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主席杨元惺,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王瑶等领导及嘉宾出席了开幕活动,并为北京国际摄影周顾问委员会首批顾问委员颁发聘书。
  开幕活动上,杨元惺主席为本届摄影周致辞,表示北京国际摄影周自2013年首次举办以来,以“立足北京,服务全国,积极参与国际摄影文化及技术交流与合作,兼顾高端专业水准与大众参与程度,兼具社会公益属性与市场运营价值”为发展定位,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起点高、提速快、关注度高的跨越式发展,在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上起到了重要作用。首次增设的摄影专题展推介平台的搭建,将进一步提升北京国际摄影周的社会影响和社会效益,形成“北京首创,服务全国”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
到场嘉宾走红毯亮相开幕式
  多元学术力量 影响影像世界
  24日上午,“影像?世纪”主题讲堂率先预热了北京国际摄影周2015丰富多彩的开幕活动。享誉世界的多媒体产品制作公司――媒体风暴(MediaStorm)公司创始人兼CEO布莱恩?斯道姆,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顾铮,因911新闻报道闻名于世的VII 图片社成员沈绮颖,摄影史学者、策展人、中国美术学院中国摄影文献研究所主任高初,当代艺术电影中心(QUAD)和英国 FORMAT国际摄影节艺术总监、专业策展人、导演路易斯?克莱门茨,中国国家画院理论部研究员朱其等六名国际知名摄影师、摄影学者与学术主持人李树峰一起从影像与视觉记忆、影像与历史、影像与时空、影像与梦想、影像与艺术品等方面分别展开论述,并就摄影理论、摄影实践、摄影观点、摄影潮流等内容展开交流与碰撞,让摄影人在多元文化的交融中获益,六位大师形成的学术理论成果将刊登在《中国摄影家》杂志上。
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王瑶出席开幕式并宣布开幕
  “摄影之路”星光熠熠& 大师云集
  “摄影之路”是历届北京国际摄影周的重要环节,旨在致敬国内外摄影领域有突出成就的摄影人。近百位摄影大师踏上“摄影之路”红毯,成为光影汇聚的焦点。其中,10位本届摄影周具有代表性的摄影家还穿着着其作品制作成的“流动的影像”主题服装共同亮相,创意之举吸引了全场掌声,使“摄影之路”活动达到高潮。
2015北京国际摄影周展览现场入口
  “人人参与,人人办展”――专题摄影展推介平台受追捧
  本届北京国际摄影周新增的“摄影市场”板块,以“专题摄影展”为核心,在线上和线下两个渠道面向全球专业摄影师、摄影爱好者、策展人、普通群众,及摄影机构、艺术机构、画廊等征集专题摄影作品,将优秀作品组织、策划成多个专题展览,向全球美术馆、文化馆、画廊、文化交流中心、会展中心、商业中心等机构或个人进行集中推介,只要公众愿意参与,人人都是策展人。目前,中华世纪坛南广场的“影像艺术空间”已规划了3个主题,征集了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的优秀摄影师组成的30个主题推介展览,吸引了近百家摄影机构、图片社、文化机构与个人参与,将展示上千张摄影精品力作。同时在摄影周期间将安排“中国映像世界”“环保公益至善”“新锐影像力量”“公众影像传播”“大众生活广角”等五个主题日。此外,结合非主题日将组织如西班牙驻华使馆、陕西韩城、吉林抚松等政府机构专场,联合腾讯网、千龙网等合作媒体举行推介活动,还将邀请中国摄影师李英杰、张天航、陈建伟,法国职业摄影师Philippe Bourgeois,芬兰摄影师亚瑞,以及西班牙摄影师,意大利摄影师等为代表的国内外摄影师们举办10余场个人推介活动,充分围绕摄影产业链上的各主要参与者为对象,形成内容集散中心,打通影像产品传播、收藏、交易的新渠道,展示专题摄影展推介平台的展示、推介、交流、交易的市场化功能。
临时展厅内部
  视觉盛宴 饕餮呈现
  除中华世纪坛南广场影像艺术空间内的专题摄影展外,北京国际摄影周2015还为广大摄影爱好者们准备了包括《薇薇安?迈尔的瞬间》原作展、《英国皇家摄影学会年典藏作品展》、《20世纪70年代与80年代,从外到内,“三城记”》、《德国当代先锋艺术摄影展》、《观照-亚洲青年摄影师五人展》等5个国际展,以及《“中国大阅兵――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型图片展》、《第25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梦镜?新界2015作品展》、《冰雪奥运:冬奥城市风采―北京&#8226;张家口主题摄影作品展》、《穿越丝路 文化同心》――“一带一路”主题摄影展、《触摸经典:中国当代100》――靳宏伟原作收藏展等国内展单元。分布在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尚8艺术区、王府井步行街、798艺术区、龙影廊等高校、艺术区及商业场所的15个分会场,还筹备了10余个展览,与全城摄影爱好者共享视觉盛宴。
  北京国际摄影周日至11月1日在中华世纪坛举办。自10月25日起,将正式对公众开放。主会场中华世纪坛开放时间为周一至周四9:00―18:00,周五至周日9:00―21:00。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北京国际摄影周2016建构平台模式 双效合一主打“节中节”_展览_世纪坛快讯_资讯动态_ 中华世纪坛艺术馆
北京国际摄影周2016建构平台模式 双效合一主打“节中节”
10月23日,北京国际摄影周2016在中华世纪坛举行了闭幕媒体会,在会上,摄影周组委会代表向媒体记者介绍了本届摄影周的各板块活动总结情况及明年摄影周的规划。
北京国际摄影周秉承弘扬民族文化,按照国家“十三五”规划的总体部署,在首都文化中心建设的大背景下,汇聚国内外重要视觉创意组织机构和影像影展资源,提供城市文化发展综合服务与支持,成为首都建设世界城市的重要文化品牌项目。
10月23日,北京国际摄影周2016在中华世纪坛举行了闭幕媒体会,在会上,摄影周组委会代表向媒体记者介绍了本届摄影周的各板块活动总结情况及明年摄影周的规划。同时,中华世纪坛艺术馆执行馆长冀鹏程公布了入藏“北京国际摄影周2016”专题展的情况:鉴于本届摄影周推出了众多代表当下摄影艺术界一流水准的艺术展览,中华世纪坛艺术馆计划从展览整体收藏的角度,入藏一部分由策展人独立策划并能够与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定位及宗旨契合的艺术展览。评选委员会委员由中华世纪坛艺术馆专家委员会委员构成,由专家委员会委员从提名的展览中投票决定入藏的展览。最终,由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向入藏展览“大国工匠”、 “记录-重构”、“国色”、“从错觉到知觉——陈大志摄影作品精选展”、“影像——从银盐到染料的黑白韵味”、的策展人颁发收藏证书。
为入藏展览策展人颁发证书
中华世纪坛艺术馆执行馆长
中国艺术摄影学会
中国摄影家协会
新华通讯社图片中心
北京国际摄影周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
百余场活动引话题热议
本届摄影周包括开幕活动、系列展览、摄影讲堂、摄影市场、特约活动等几大板块,在10月15-23日期间共推出1场主题论坛、1场专家见面会、7大城区、13个分会场、14场推介活动、24场讲座、近30国数百位摄影师的作品、65个展览、据不完全统计摄影周大讲堂板块共有10万+人次线上听课、摄影周期间主会场及分会场观众达35万+人流量、200家+媒体对活动进行报道,1000万+人次话题浏览。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于10月15日在中华世纪坛举行,各主承办单位的领导及嘉宾、来自中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巴西、捷克等10余个国家的百余位摄影师及摄影界的专业人士和摄影爱好者共800余人参加。国内外重要策展人、摄影机构代表、国内外摄影周节代表、国家级摄影大赛获奖者共100余人走过由红毯铺成的摄影之路。
在系列展览上,今年主会场推出65个展览,3122幅作品;国际展18个,国内展47个,涉及中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希腊、巴西、瑞士、德国、荷兰、波兰、芬兰、意大利、捷克、美国、孟加拉、以色列等近30国数百位摄影师的作品。分会场分别在北京7大城区12处公共文化空间举办13个展览。
摄影大讲堂现场
摄影讲堂板块有24场讲座,1场主题论坛,1场专家见面会,19个单位参加。采用线上直播和现场听课两种方式。从15日起,在摄影周大讲堂板块共有超10万人次线上听课,平均每场听众4000人次,讲座现场到场人数超过4500余人,座无虚席。
推介活动现场
摄影市场分为两部分,影像艺术空间(-30日)、推介活动(-23日)。在中华世纪坛南广场设立的影像艺术空间从 “专题摄影展推介平台”数百个摄影展中精选了56个展览,影像艺术空间展出国际展览14个,国内展览42个,共计约2000幅作品。推介活动分为“中国映像世界、环保公益至善、新锐影像力量、公众影像传播、大众生活广角”五个不同主题日。在7天的活动中邀请到国内外14家机构及个人在活动现场与观众分享。结合影像艺术空间与北京国际摄影周官网形成“展示o推介o交流o交易”持续性的综合推广服务平台。
分会场展览现场
特约活动之分会场是由北京国际摄影周组委会、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千龙网o中国首都网及龙影廊共同主办。覆盖北京7大城区,以及重点高等院校、创意艺术园区等12处公共文化空间举办了13个摄影专题展览。分会场共有30万+人次参观展览。
宣传推广,从8月初开始,10月15日-10月23日摄影周展览期间,近200家媒体对摄影周进行全面宣传,通过纸媒、网媒集中推广造势,辅以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增加互动,直播转播等形成亮点并制造热点话题,形成业界及公众对本届摄影周的讨论。其中48万人参与观看开幕式直播和讨论,摄影周话题阅读人数近1000万人次。
“影像·在场”
体悟影像带来的触动
“影像·在场”摄影周主题论坛现场
本届摄影周学术主持李树峰提出以“影像·在场”为主题,在这一主题下,既有响应国家发展及文化战略目标的“记录崇高精神凝聚闪光力量”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和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摄影展”、“一条从历史深处走出来的路”、“‘逐梦丝路’新华社 ‘一带一路’全球行”、“冰雪激情助力冬奥”摄影作品展等;也有表现北京发展的“北京故事·温情16区”、“西城,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等展览。
在专业力前行的专家顾问团队及策划支持下,本届摄影周在观念摄影进行前沿探索,如:“幻想的翅膀:新欧洲摄影”,及“第十二届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获奖作品展”。
“云影像”大众手机摄影作品展览现场
同时,在贴近百姓生活,开展群众摄影征集展览活动方面, “云影像”大众手机摄影作品展、 “生于街头”街拍摄影征集展、 “街拍中国”街拍摄影征集展,使群众性摄影活动随时随地触手可及。本届摄影周为摄影者、批评者、欣赏者的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见证历史,留存影像,表达观点,提供可能,这也是对摄影“在场”的一种表达。
多种摄影技术集中展示
从错觉到知觉——陈大志摄影作品精选展
本届摄影周在摄影技术发展,影像的探索上也推出创新展示:如,“从错觉到知觉——陈大志摄影作品精选展”观众通过进入陈大志摄影画面的形式知觉、体块知觉等,才能发现作品的文化内涵和现实属性。 “在午有端——蔡元摄影收藏展”展品包括电影发明者卢米埃尔曾使用的镜头,全宇宙仅2台的日本写真鼻祖之一上野彦馬复刻版相机等珍贵藏品,其作品结合 “泼”、“雾”、“留白”等独特创意手法制作完成。
首届全国性的延时摄影展,前期在“新华15秒”客户端进行了线上展出,通过照片串联或是视频抽帧把每一个静态联动起来,让瞬间得以延续,在摄影界相对“年轻”的摄影领域。展出中迎来RobWhitworth等在内的多位国际延时摄影大师中国首秀。
荷兰摄影师BrigitteSpiegeler在本届摄影周展出“轨迹追踪”有些作品是通过使用针孔照相机拍摄并加工完成的,这种特别的技术可以让照片看起来像是很久前创作的,而实际上,照片上的历史古旧感却是用当今的技术所渲染出来的。
首都师范大学分会场展览现场
在首师大分会场展出的“黑白摄影、手工制作”属于传统摄影形式的展览,展示了如传统胶片拍摄——银盐相纸放大的摄影作品等。为了让观众在摄影周主会场也能体验各区分会场盛况,由千龙网承办的北京国际摄影周2016摄影大讲堂《影像·温度》首次进行了在线VR全景直播。超过10000名用户在线上观看了讲座全景直播。
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
摄影讲堂一直在国内各大摄影节展中是突出的亮点旨在推动摄影学术建设、促进产业发展、普及艺术教育。北京国际摄影周2016的主题讲堂中,李树峰、朱宪民、茹丝·艾茜红、金宁、艾万特罗、张国田、布鲁诺o勒达尔斯、吴钢等8位国际知名摄影师、摄影学者围绕“影像o在场”的主题方面分别展开论述,进行关于摄影理论、摄影实践、摄影观点、摄影潮流的交流,形成了一定的摄影学术理论成果。摄影周期间,组委会联盟国内多家摄影行业龙头企业、实力派网站、杂志及名校、汇集国内外顶级摄影机构及摄影大师,组织24场摄影讲堂共同探讨摄影技术的革新。腾讯视频全程直播讲座内容。
双效合一主打“节中节”
北京国际摄影周首倡“摄影节中节”概念,与国内外重要摄影节的合作,甄选各自优秀展览在对方摄影节中展出。专题摄影展平台也是与其他摄影节展的差异化定位,通过全球范围征集,将优秀的摄影作品以不同的角度策划、包装成不同主题的摄影专题展览,通过北京国际摄影周的平台,将这些展览向世界范围内的机构进行推介,最终在平台上实现深度交流和公平交易。
本届摄影周继续着手开展与国外重要摄影周(节)的交流活动,成功推出西班牙摄影节推介展“欧洲之惑?走近四位摄影大师,浅谈当代欧洲摄影”等。未来,北京国际摄影周将进一步加强各国摄影节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把北京国际摄影周打造成中国摄影艺术与国际之间展示、交流与借鉴的平台。将国外精品摄影展“引进来”,使国内优秀展览“走出去”,并力图以此实现摄影周以及策展人和摄影师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的共赢,实现“双效合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华世纪坛门票预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